时间:2023-03-17 18:05:27
序论:在您撰写企业品牌管理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品牌形象是品牌形成和的基础,会消费者对品牌的忠实程度,从而影响该品牌的市场份额乃至的生存和发展。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消费者事先难以了解和评价企业所提品的价值。因此,企业应树立具有特色的品牌形象,以将有关产品的实际价值和特色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
树立特色品牌形象的第一步就是赋予品牌一个好的名称和设计一个能与之相对应的视觉符号———标志。品牌名称是品牌的第一代言人,一个好的品牌名称能体现品牌的内涵、文化和档次,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对于新产品来说,它可以使消费者产生对此产品的好感,激发尝试的冲动;对于老产品来说,它可以培养消费者对此品牌的偏好和忠诚。品牌标志是形象化和视觉化了的品牌,在创造和维护品牌资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应通过其设计和造型传达出某种与产品相对应的文化、精神和追求,使消费者通过这些品牌标志能轻而易举地识别出不同的品牌,将自己对某种品牌的情感与这些标志联系在一起,进而产生对品牌的记忆、偏好和忠诚。品牌名称和标志是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时刻向人们传达着各种信息,是一种零投资、大收益的广告。因此,中国企业要创立国际知名品牌,必须提高品牌名称和标志意识。首先,应避免“同名同姓”的品牌。据调查,在中国拥有“熊猫”品牌的企业有331家,“天鹅”有175家,“海燕”有193家[5]。这种品牌共有的现象,一方面使得企业无法在品牌建设和提升的过程中采取有力措施;另一方面也使得消费者无法根据品牌来识别产品,导致市场混乱的局面,极大地制约了中国本土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其次,还应当加强对品牌名称和标志的保护,通过各种手段维护自己品牌名称和标志的独特性。为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企业应事先在有关国家进行注册,必要时还应当将与本企业品牌名称、标志等谐音、形似的名称标志也进行注册,以避免商标模仿行为的发生。
树立特色品牌形象的另一重要步骤是将品牌溶入到某种文化当中。随着感性消费的到来,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牌传播的文化信息所带来的别样满足。因此,品牌有无竞争力,能否为消费者接受,并不完全取决于物理性能方面的差异,还在于其品牌是否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能给产品注入活力,给买卖双方沟通带来方便,赋予一个企业长盛不衰的生命力。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传统工艺的源远流长享誉国内外。然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西方大量产品流入国内市场,对本土品牌造成严重冲击。激烈的竞争要求中国企业应当扬长避短,努力挖掘民族文化内涵,运用各种本土化、特色化、通俗化的传奇故事与典故给本土品牌披上文化的盛装,以提高品牌的文化附加值,从而弥补技术上的缺陷。这就要求中国企业首先要推出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物质精神文明发展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引导一种新的、健康的消费方式和观念。其次,在创造产品文化的同时,孕育一种商业文化,将“顾客至上”真正融入管理企业的精神之中。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对文化的需求,将产品的物化功能与文化内涵联系起来,并籍以广告、公关、促销等传播手段,将目标对象心中最珍贵的、最难以忘怀的那部分情感,对人生的体验和感受,其所追求、所向往的生活方式描述出来,赋予产品这些消费者喜欢的内涵和意义,建立目标对象对品牌的联想,从而达到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效果,以加强其对该品牌的忠诚度。再次,在品牌中体现民族精神,这样既可以引起外国人的好奇,又可以引起本国爱国者的民族情怀与文化共鸣。
(二)综合运用多种品牌营销手段
当前,中国市场已进入初步成熟的过剩时期,市场竞争日趋白炽化。因此,厂商要赢得竞争优势,不能再固守原有的、单一的、落后的品牌营销模式,而应综合运营各种营销手段,从多种角度接触消费者,尤其是加强对营销、关系营销、绿色营销的运用。
体育营销,尤其是对重大赛事的赞助,对品牌形象的树立和品牌声誉的传播,效果十分明显,是一种相对来说低投资、高回报且见效快的营销手段。例如,三星近些年的崛起就与体育赛事密不可分:1986年汉城亚运会,1988年汉城奥运会,1990年北京亚运会,1994年广岛亚运会,1998年曼谷亚运会,2002年长野冬季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2002年悉尼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2002年釜山亚运会……三星公司均以赞助商的身份出现。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三星的品牌形象一次又一次得到提升。在前段时间INTERBRAND公司进行的2002年年度品牌调查中,三星的排名从第42位升至第34位,上升了8位,品牌价值达64亿美元[6],成为全球品牌价值上升最快的公司。
关系营销,是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使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如消费者、分销商、供应商、政府等建立起长远的、彼此信任的、互利的、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它强调与消费者的交流与沟通,通过服务来满足、方便消费者,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达到提高市场份额的目的。中国企业要运用好关系营销,关键是想办法留住老顾客,并与顾客建立起长久、稳定的关系。发现,吸引一位新顾客所引发的费用是留住一位老顾客费用的5倍以上,争取一个新顾客要比维护一个老顾客多出6-10倍的工作量,顾客忠诚度水平增加两成,营业额就上升40%[7]。因此,企业可以借助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多种媒体沟通渠道,对品牌的细分市场和目标顾客进行共性与个性并重的调查,建立以顾客为核心的主要利益关联方的数据库;按照诚信、平等、互利的原则,与顾客进行个性化沟通并建立起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进而形成顾客对该品牌的高满意度和高忠诚度。绿色营销,是伴随近年来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而产生的,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不断广泛和深入,法律、道德和舆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和后果,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予以更加严格的监督和限制。最近公布的一份市场调研报告表明:大约80%的德国人,50%的法国人在超级市场购物时会选择环保产品;而美国在1989年的调查报告中,77%的人认为,企业的环保信誉会影响其购买决策;日本调查显示,超过90%的顾客对绿色食品感兴趣[8]。中国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偏好也在加强。因此,企业应努力开发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包装,组织绿色生产,使品牌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符合国际通行的环保标准、区域性环保标准和国别环保标准;根据市场调研,了解、诱导和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潜在需求;积极参加促进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公共事业,实现企业和社会双重的可持续发展。
(三)把握品牌营销环境
时代在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在变,信息传播方式也在变,这些都要求企业品牌在传播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握品牌的时代营销环境,与消费者的审美意识与消费观念同步。
在品牌传播过程中,企业总是在以美学的形式向人们展示自己品牌的形象,包括产品的内在功能美、外形美、包装图案美、色彩美、广告设计美、口号语言美等等。然而,人们的审美意识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特征。因此,中国的品牌要走向国际市场,必须与时代同步。美国通用面粉公司运用了长达几十年的主题化形象代言人贝蒂·克洛克的事例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贝蒂·克洛克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最初由纽约家尼维莎·麦肯绘制。在1989年唐纳利公司进行的调查中显示,在24-29岁和55-64岁的人群组合中,贝蒂·克洛克是各类产品中最受信任的广告代言人。原因之一就是贝蒂·克洛克在多次重塑过程中,总能跟上和妇女在美国所扮演的新角色。1955年时,她抿着嘴微笑;1965年时,她脱掉白领衫,换上了珍珠色的高领衫;1972年,她穿上了职业女装;1986年,她已演变为一位打着蝴蝶结的职业妇女。这些装饰的变化都是顺应当时潮流的。如今,发展日新月异,品牌的营销环境变化加速,为了避免品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弱化,中国企业的品牌管理者应加强品牌环境意识,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在保证品牌定位一贯性的前提下,塑造新的品牌形象,维护品牌优势,使品牌永葆青春,走品牌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根据目标市场定位品牌
2001年,美国营销协会评选对全球影响最大的观念,评选结果是定位论。所谓定位就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找到一种能够让消费者感觉到并接受的产品或服务。由于消费者年龄、性别、个人爱好、收入水平、家庭状况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人们对消费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对同一品牌的取舍倾向也是不同的;一个品牌要想同时满足所有消费者,甚至使他们都形成对产品和品牌的忠诚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国企业必须根据消费需求的差异性,运用系统的方法,把整个目标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对不同的子市场定位不同的产品和品牌,并有针对性的满足消费者,以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这种方法也就是细分市场,要求对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心理进行纵向深入探索,并以此为基础,对消费者的价值观念、购买行为、偏爱程度、消费需求等因素准确把握,然后,针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树立不同的品牌形象,也就是针对某一细分市场给某一品牌有效的定位,使这一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有着一个清晰的概念,占据特定的地位。运用这种方法,有时能出奇制胜,寻找到另一潜在市场,获得巨大效益。
中国企业要正确运用品牌定位方法,必须注意赋予品牌一个清晰、确定的定位。游离的品牌定位不利于消费信任度的建设。维护品牌清晰的定位,首先,应该通过各种宣传让消费者了解这种品牌的内涵、价值和优势,突出品牌的独特之处,让消费者感受到它的不可替代性,即该品牌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在功能、质量、服务或营销等方面是竞争对手不可替代的,似乎是市场上的“唯一”,这种差异可以源于产品本身所提供的物质利益,也可以来源于由产品引申出来的某种想象的概念,如“万宝路”香烟体现的是男子汉自由、豪爽和力量,“健”牌体现的是潇洒和温文尔雅,“555”体现的是企业家的成功,这种通过人为渲染出来的抽象概念所制造出来的差异,也可使这种品牌深入人心。其次,在进行品牌传播和品牌延伸时,应保持品牌定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而且这种定位所传达给消费者的信息不能过多,一定要清晰、简单,否则消费者很难记忆,从国内外著名品牌的发展历程来看,简明、一贯性的品牌定位至关重要,可以使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深刻。
如果说现代公司是依靠它们各自的品牌来实现自己的扩张之梦的话,那么,对于后现代公司来说,品牌则是其生存的基础。一个成熟的品牌代表着一种话语和权力。
品牌的重要性已超过土地、货币与人力资本
在后现代社会,品牌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可口可乐的总裁说,即使把可口可乐在全球的工厂全部毁掉,它仍可在一夜之间东山再起。原因就在于,品牌作为巨大的无形资产,其重要性已超过土地、货币、技术和人力资本等构成企业的诸多要素。世界性品牌的拥有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准。象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世界性品牌的拥有量与其国家的实力都是十分匹配的。因此,后现代社会的全球经济竞争将演变为一场品牌之争,品牌战略可视为一种国家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后现代企业模式进行大规模的联合、兼并与重组,构筑后现代企业集团和集团联盟的现象将成为21世纪一道壮丽的经济风景线。
品牌的塑造是一个系统、科学而漫长的过程
无论在现代还是后现代,品牌的塑造都是一个系统、科学而漫长的过程,但后现代企业模式可以加速这一进程。东方赢在《超速模式》一书中所总结的后现代企业超速成长模式,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大力研究与推广。
关于后现代企业成长与品牌塑造理论的建构只是刚刚开始,更多更优秀的模式尚等待实践者与理论家的共同总结与创造。在运用后现代企业超速成长模式实施企业扩张与品牌塑造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后现代企业的超速成长模式是相对于现代企业模式的,它比现代企业模式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经营与品牌扩张目标,相对于现代企业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跨越式发展。但后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不是一种“神话模式”,实践这一模式与实践现代乃至古典企业模式同样是一个系统、科学而漫长的过程,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与现代企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象微软、戴尔、雅虎等在短时间之内成长为世界性品牌的事实,无不蕴涵着其在品牌塑造与扩张过程中对新的经营管理模式的精心研究与运用;
(2)后现代企业的品牌塑造不能为超速而超速。后现代品牌塑造的超速模式本质上是在新的后现代社会与经济条件下,企业为立于不败之地而作出的无奈的选择。后现代企业如不运用超速扩张模式,在风云变换的后现代社会将无立足之地。
品牌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
有人说,品牌的背后是文化。以后现代文化经济的观点来看,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品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乃至文化系统,文化是构成它的本质要素,是它的内容与形式,是它的全部,而不是它的装点和附庸。
首先,一个品牌的基础——构成其产品的成熟的技术系统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其次,产品的营销全程——从产品的定位到包装、推广与传播,没有一个环节可以脱离文化;甚至销售与售后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运用文化手段并传达品牌的文化内涵。而绿色营销的兴起更使得后现代营销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化之旅,在高扬企业对自然与社会生态的责任的同时,绿色营销开启了一个文化营销的新时代。而营销是品牌塑造的核心部分。企业品牌的塑造在以产品品牌塑造为基础的前提下,本身也属于大营销的范畴。
要想成功塑造一个后现代品牌,必须对品牌作为复杂文化系统有着充分的认识。要改进品牌的背后是文化的观念,以文化经济的观点来塑造作为超级文化系统的后现代品牌。
品牌、权力与话语
一个成功的品牌具有强大的力量,会引发目标消费群的迷信,这就是品牌的权力。一个品牌一旦形成这样的权力,就会同时拥有巨大的话语权,对公众和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力。强势品牌还会成为国家实力的象征,成为国家与民族的象征。尽管在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主角的后现代时期,公司的国籍已被淡化,民族国家的影响已被淡化,但品牌却一直独立于跨国公司经营本土化过程之外。不论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如何本土化,它的品牌总是脱离不了强烈的母公司国家或民族的色彩。甚至跨国公司越成功,它的品牌就越具有其母公司国家的色彩。就象可口可乐永远改变不了其美国品牌的形象,梅塞德斯—奔驰永远改变不了其德国品牌的形象一样。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跨国公司在本土化的同时,永远都不会停止其本质上的母公司文化扩张。在这一扩张过程中,跨国品牌将拥有越来越大的话语权。
2、后现代企业的品牌—文化战略
后现代企业的品牌战略就是文化战略
如前所述,品牌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因此,从文化经济的观点来讲,品牌战略就是文化战略。在进行品牌文化的建设时,须充分体现人文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融合,并力避对文化做狭义的理解。否则,文化将走向其对立面,所谓后现代企业的品牌文化战略也将背离其宗旨。
站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坐标点上创造后现代品牌
后现代品牌的塑造既是一项庞大的文化工程,就需要品牌创造者站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坐标点上,对古典、现代以及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洞悉。后现代品牌创造者尤其要对后现代社会和后现代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这样才能掌握后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与文化取向。
在了解后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与文化取向的基础上,优秀的品牌创造者应该走在消费者的前面,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群去创造需求。
品牌战略的制定应由知识总监与营销总监共同负责
品牌战略,尤其是产品品牌战略的制订应由知识总监和营销总监共同完成。在很多没有设立知识总监职位的企业中,营销总监实际上同时也是知识总监。但这不是一种理想的做法。在后现代企业时代,知识总监的设立对于企业是一项战略性的决策。
品牌战略必须贯穿CEO和首席文化官的意志
关键词:品牌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风险管理
Summary:Consideringthatfactors,whichinvitethecreationofbrandinourcountry’sbusinessenterprises,comefromtheseriskfactorssuchasfunds,marketandcreationsurroundingetc.,ourriskmanagementofcreatingbrandshouldmakethecreationoftechnique,thecreationofproductandthecreationofmanagementasthekey.
Keyphrase:thecreationofbrand;thecreationoftechnique;thecreationofproduct;thecreationofmanagement;riskmanagement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品牌对企业在提升其企业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已显露无遗。企业间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已越发明显的表现为品牌的竞争。谁拥有社会所公认的强势品牌,谁就不会在市场"大浪淘沙"的过程中被淘汰。美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日本索尼、松下;德国大众、西门子等,这些都是我们所熟悉的世界知名品牌。可见,当今世界经济诸强,其经济大厦无不是由众多的世界级品牌支撑起来的。品牌是企业和产品的"身份证",反映了市场的认可和保护,它蕴涵着一笔看不见、摸不着的巨大财富。所以,创新品牌,就是创造财富。
一.企业品牌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经济时代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企业由原来的以产品经营为核心逐渐上升到以品牌经营为核心。新经济时代是一个知识创新的时代,企业的品牌管理与发展要符合适应这个时代就必须创新。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刘淇在办奥运创名牌座谈会上曾强调紧抓筹办奥运机遇,推进企业品牌创新。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书记李传卿也指出,“实施名牌战略,发展中国名牌,争创国际品牌,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抓住机遇,全力推进我国名牌事业的发展。(1)
所谓品牌创新,是指企业品牌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不断的寻求发展,包括技术创新、设备创新、材料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市场创新等。(2)它存在有两种创新方法:一种是骤变,即全新品牌策略,指舍弃原品牌,采用全新设计的品牌名称与标志。二是渐变,又称改变品牌的策略,指在原品牌上局部改进,使改进后的品牌与原品牌大体接近。(3)不管采用何种创新方法,都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
从来就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品牌。曾经辉煌一时的“秦池”、“齐民思”、“太阳神”等,伴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福特”,这个有百年历史、享誉全球的世界级汽车品牌,也曾因一时陶醉于T型车的“帝国梦”中,而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在汽车市场竞争者争先恐后开创新品牌,致力于市场新需求时,福特仍醉心于他的流水线生产外观粗陋的T型车,几乎没有任何改进。这样,福特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从1923年的57%迅速下滑到1925年的25%。(4)“麦当劳”,这家有着50多年历史的全球快餐业的巨挈,由于缺乏创新,没有积极开发新产品,逐渐显示出其老态。自1983年推出香辣鸡以来,麦当劳还没有出现一款十分成功的产品。(5)正因为这样,麦当劳日益受到肯德基的冲击,其市场分额也越来越小。截然不同的是,有些百年品牌,品牌愈老愈久,百年老店也越开越根深叶茂。这就是不断的品牌创新的结晶。索尼公司每年都要向市场推出1000种新产品。飞利浦公司通过百余年的发展实现了近3000多项专利(6)。
这些都昭示我们,一个企业只有持续的品牌创新才能青春永驻。企业品牌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品牌走向世界的根本保障之一。(7)
纵观世界上一些历史悠久且一直保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无一不是在发展的整个过程
中一直致力于长远发展。一个好的企业,绝对是一个勇于创新、积极开发新品牌的企业。然而,目前,我国一些企业仅仅将目光局限于短期的可见效益上,忽视企业长远竞争能力的培育,极少有企业愿意积极开创新品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究竟其原因何在?[NextPage]
二.企业品牌创新的风险缘于资金、市场及创新环境等因素
企业品牌创新是一项风险很大的工作,一旦失误,可能使企业血本无归。例如美国德克萨司仪器公司开发家用计算机失败,亏损了6.6亿美元;美国无线电公司开发电视机游戏倒了霉,损失了5.7亿美元。(8)品牌创新所带来的损失,让我们触目惊心。
首先,品牌创新过程中,资金投入量大,短期内收益却不明显。其一,在企业品牌创新时,企业最初必须对市场环境作充分的分析,然后,涉足于一个企业以前从未涉足的新领域(骤变)或相对陌生的领域(渐变),在探索这个新领域的过程中,企业不可避免地会走一些弯路,从而带来一定的资金浪费。其二,在新品牌试销期,产品刚刚进入市场,尚未被消费者所接受,销售额增长缓慢,生产批量小,产品的生产成本高,试销费用大。这些都决定了企业新品牌投入期资金需求量大,利润少,从而,如果遇到突发事件时,企业能否成功地化险为夷、安度难关呢?而且,在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对于一些有活力的中小型企业,渴望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用于开发新品牌,以给企业注入新的“源头活水”。可是,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管制严格,对融资企业的要求非常苛刻,这些中小型企业根本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用于品牌创新。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根本不可能有稳定的资金投入到品牌创新中,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也就导致了品牌意识淡薄,或者干脆彻底依赖他人的品牌。
其次,品牌创新过程中市场分析不当、品牌定位不当,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可口可乐公司因为感到百事可乐严峻的竞争压力,决定更新可乐配方,推出新可乐。结果,新可乐上市4小时之内,可口可乐公司就接到650个抗议电话。同时,新可乐立即遭到了忠诚于传统可口可乐的人们的抵制。几个月后,拥护可口可乐的消费者只剩下原来的30%。(9)这就因为,在其产品创新与市场开拓上,可口可乐未能结合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状况,而做出错误的决策,错误地定位了产品和品牌。同样,我国的企业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巨人集团贸然进军生物工程项目,间接导致了“巨人”在一夜之间崩溃。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时刻在变化,在今天是供不应求的产品,也许明天就功过于求,甚至成为了淘汰产品。同时,由于市场价格反映商品供求关系的时滞性,企业管理者获得的信息,很可能根本无法反映真实的市场情况。这样就给企业的市场分析和品牌重新定位带来了很大困难,从而可能导致品牌创新的市场风险隐患。
受假冒伪劣产品的冲击,企业品牌创新有了更大的风险。假冒商品近年来日益泛滥,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大恶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假冒伪劣商品几乎无处不在。正因为这些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给品牌商品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甚至破坏性的打击,严重影响了积极品牌创新的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品牌创新的热情。这样一种创新环境,无异于向企业品牌创新的热情迎面直泼冷水。
虽然,诸多方面都说明,企业品牌创新是一种风险,它可能给企业带来巨额损失,但是,一个企业要想作长久,还是应该不断追求品牌创新。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创新品牌正是为了降低企业的竞争风险,不创新品牌才是最大的风险。[NextPage]
三.企业品牌创新的风险管理关键在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
怎样才能提高品牌创新的成功率,降低风险,避免失败呢?在品牌创新的风险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品牌的核心价值。这是品牌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因此,我们首先必须为品牌提炼个性鲜明而又富有感染力的核心价值,并持之以恒地维护它。然后,在此基础上,以企业本身为其品牌创新的风险管理的主角,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切入。
技术创新是品牌创新的风险管理根本。只有以强大的科技水平为后盾,企业品牌创新才能顺利完成。也就是说,品牌创新,技术创新是前提。因为从新品牌产品的质量方面看,产品质量的提高是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这有利于确立新品牌在顾客中的良好信誉,促使新品牌迅速打入市场,企业也因此缩短了新品牌投入期的时间,降低了企业投入期的资金成本,从而减少了风险。在这一点上,海尔公司的“个性化产品”“以销定产”的策略是很值得品牌创新企业借鉴的。从新品牌产品数量方面看,当新产品打入市场后,技术进步促进了产量和销售量的增长,从而降低其生产的单位成本。从经济效益方面看,依靠技术进步,使企业技术结构升级,从而推动产品结构升级,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有利于提高新品牌产品的附加价值,而这又宣传了新品牌,提高了新品牌的知名度。只有不断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加速形成知名品牌的无形资产、有形财富。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在中国石化集团支持下,经北京市经委批准,中国石化长城油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关村高科技区建立了中国石化长城油应用中心,通过与清华大学、石油大学、石油化工科技研究所等10多所大学和科研院合作,在油开发领域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10)也正因为这样,长城油品牌知名度一天天提高,逐渐成为了全国知名的品牌。
谨慎定位新品牌和分析市场,可以避免企业品牌创新过程中不必要的风险。企业可以选择在目标市场上靠近于现有竞争者的市场位置定位,直接同另一品牌竞争;也可将其位置定位于当前市场上没有的特色产品,开拓新的市场领域,迅速占据该新市场领域的领头羊地位。新品牌定位必须以消费者为根本出发点。品牌定位好了,品牌创新也就成功了一半。像“可口可乐”公司20世纪80年代那样的品牌定位失控,最终只能让消费者产生抵触情绪,对于品牌的成长造成重大损失。同时,谨慎的市场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市场分析时,必须认真而细致地分析通货膨胀、失业、消费者支出和储蓄、企业投资、政府开支及进出口等其他一些影响市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同时,以市场环境为基础,结合其他环境特征进行行业分析,从而,最终决定是否投入开发某新品牌。在具体实施时我们可以是调查购买者,或综合销售人员的意见,或听取专家意见,或市场实验等。这几种方法各有优缺,但总体说了,个人意见认为进行市场实验,风险性最小。因为如果购买者对其购买没有认真细致的计划,或其意向变化不定,或专家的意见也并不十分可靠,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进行实际的市场实验才是最可靠的。这就保证了新品牌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的普通规律是20%的强势品牌占据80%的市场,而在我国却好像是80%的品牌争抢20%的市场。(11)企业很少考虑市场实际情况,只是“跟风”性对某一市场一拥而上,强制地打出了“**品牌”、“中国**名牌”的旗号。这样的新品牌定位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
严格管理,加强品牌自我管理是企业品牌创新风险管理的关键所在。创品牌不易,保品牌更难。只有在不断的品牌创新同时,加强品牌自我保护,才能使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和热情投入品牌创新中,从而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企业协助加强打假力度,维护自身品牌名誉。企业付出巨大的努力创新品牌,目的是为是其与竞争对手的品牌有所区别,从而以此稳定地获得超值利益。但实际情况却是,由于市场假冒伪劣品牌的干扰,企业反而大受损失。所以企业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加强打假力度,打一场品牌的“自卫反击战”。海南椰树集团有限公司为了打击不法分子,保护椰树知名品牌。多年以来,组织了多次打击仿冒椰树牌系列产品的活动。如1999共查处制造假冒椰树天然椰子汁案件47起,查获假冒产品31938件,端掉制假窝点150家。(12)从而,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知名品牌。不仅给企业品牌创新提供了经济支持,而且给企业品牌创新以新的热情。同时,在品牌创新过程中,严格地讲究投入产出,在保证新产品开发质量前提下,千方百计降低产品成本,从而降低产品市场价格。根据实践表明,假冒伪劣品牌之所以有如此巨大市场,最根本的原因是其价格较真品牌低得多。这样,就给假冒伪劣品牌这颗毒瘤创造了滋生的肌体环境。所以,要真正“打假”,企业必须从自身产品出发,在提高质量的同时,降低其成本,不给假冒伪劣品牌任何可乘之机。
在新经济和WTO的良好市场环境下,我国的企业只有勇于创新品牌,并不断从品牌创新中获益,才能让“中国制造”大行天下,最终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NextPage]
参考文献:
(1)李传卿.在第十一届中国质量论坛上的讲话(摘要).3003/9/1
(2)余鑫炎.品牌战略与决策(155—156页).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柳思维.市场营销学(288页).中南大学出版社
(4)刘凤军.品牌运营论(267页).经济科学出版社
(5)麦当劳遭遇“经济危机”.财经界.2003年第一期
(6)张兆国.高级财务管理(311页).武汉大学出版社
(7)张继焦帅建淮.成功的品牌管理(44—45页).中国物价出版社
(8)柳思维邹乐群.营销学原理(242-243页).湖南人民出版社
(9)刘凤军.品牌运营论(268—269页).经济科学出版社
(10)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企业管理创新成果集<第七届>(58页).企业管理出版社
关键词:品牌;品牌意识;品牌定位;品牌特征接触点;品牌延伸
四、建立中国企业品牌意识与品牌定位良性互动机制的基本对策
1、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奠定企业科学品牌意识的体制基础
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方式。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制,是带有一定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将主要由市场机制的调节来实现。市场经济具有经济活动主体自主、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健全、市场运行规范及间接性宏观调控等特征。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纳入其中,建立起多层次、多方面的市场调节系统,逐步实现消费的商品化、市场化。同时,经济运行的格局,不仅实现了由计划控制向市场机制的转变,而且也随之实现了由供给导向型经济向需求导向型经济的转变,由投资需求推动经济向消费需求推动经济的转变。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市场竞争有一个从产品竞争到品牌竞争的递升过程,而且市场竞争越激烈,品牌集中的速度越快,也就越有利于培育名牌,市场经济是孕育名牌的沃土。从实践看,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实现由产品运营迈入品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引导企业走出经营误区,确立真正的市场观念,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实现转轨换制,为企业品牌运营奠定坚实的内在基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优化资源配置,为创名牌、实现企业品牌运营提供有力的杠杆;有利于改进企业的产品结构,从而为企业培育名牌、提升品牌竞争力创造条件。
2、优化企业品牌运营的社会经济环境
一是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健全法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和法制体系尚未健全,尤其是在企业品牌运营方面的立法,相对滞后于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态势。建立健全品牌运营的法律机制,首先表现在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和规制企业的品牌运营,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等;其次是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对品牌商标及其权益的保护,例如,我国的《商标法》、《专利法》、《广告法》、《产品质量法》等。二是治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经济秩序,是企业品牌运营的基础,但由于我国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和不健全,导致形成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普遍存在着“欺诈”、“违约”、“失信”、“假冒伪劣”等各种形式的“失范”,这些都对企业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形成了巨大的制约。治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首先是要运用法律手段打击和制裁“制假贩假”、“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品牌侵权行为,在这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其次是要发挥企业的中坚作用,例如在“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中,全国百家大中型商业企业实行一体化,实行“联清、联退、联换、联修、联营”,把文明服务和联合“打假”有机结合起来,把不同地区不同企业有机组织起来,形成了强大的防御体系和网络,有效地遏制了制假和售假。可见,企业的联合行动主动出击,就能够形成“治假打假”的行业和规模优势。再次是要发挥消费者的作用。消费者是品牌购买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直接的受益者,因此,在打假治假过程中,充分发挥消费者的作用,有利于阻断假货之源。当然这需要消费者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消费者权益意识。这方面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最后是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开展全民参与运动,例如“全国质量万里行”、“3·15消费者权益日”、“质量稽查”、“舆论监督”等活动,都有利于培育健康的市场秩序。
3、努力寻求品牌定位创新
企业应该有长期满足顾客需求的把握,才能保证品牌不断成长。因此,品牌应该努力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优势与特征,随着社会发展和时间推移而不断创新。定位不是凝固的,需要在新的基础上进行战略性调整,以保持品牌贴近市场和顾客。这就是品牌定位创新。品牌定位创新即重新认识市场,重新确定定位点。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开拓出新的市场领域,而原有的定位已不能适应这一变化,甚至成为阻碍因素。因此,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必须修正原有的定位。由于经济的转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而且这种竞争日益由“以产品为核心的竞争”转向“以品牌为核心的竞争”。虽然,诸如技术、资源、规模、管理、人力资源等要素,仍然是经济竞争的基础性要素,但在这样的竞争中,围绕品牌的经济要素,如质量、顾客关系、顾客忠诚度、顾客满意度、服务、营销等要素,在提升品牌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则日益增强。品牌定位必须适应竞争转型。
4、积极推进品牌定位整合
品牌定位整合(BrandPositionIntegration)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品牌定位管理方法,是指为了维持和增强竞争优势,企业把品牌定位管理的重点放在建立企业旗帜品牌(FlagBrand)上;明确旗帜品牌与其他品牌之间的关系,使它们能够互相支持。首先,市场竞争的压力加大。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品牌的仿效变得十分容易,这使得市场上竞争品牌的数量迅速增多,品牌的相互竞争将更加剧烈。其次,品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我国企业必须基于全球经济战略的高度,审视企业的品牌定位,放眼于世界市场,依据世界市场格局和需求变化,进行品牌定位。例如,国产摩托车品牌进军世界市场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定位导向。中国是世界上摩托车产量最大的出口国,据资料统计显示[6],到2000年,我国摩托车的产量已经突破1200万辆,但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我国摩托车大多定位于低档、中小排量,而世界市场对摩托车的需求已经进入到高档、大排量。在这种情况下,若要保持我国摩托车在市场上的保有率,就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在这方面,以“嘉陵”、“轻骑”、“建设”、“宗审”、“五羊”、“春兰”等为代表的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品牌企业,都已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它们面对国际摩托车市场竞争的新格局和新变化,加大了技术开发的投入,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在车型、速度、排量等方面努力适应新的需求,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再次,创建和维持品牌的费用变得更加昂贵,迫使企业集中于部分品牌,重点培育旗帜品牌。品牌的多元化是现代企业品牌运营的重要战略,但多元化需要企业具有良好的平台,特别是在管理、技术、服务和营销等方面的持
续跟进,否则,多元化就可能成为企业的“后退”。
5、合理促进品牌定位延伸
品牌是以产品要素为核心、多种内在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综合体。一个整体的品牌内涵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核心产品,即品牌产品为顾客提供的基本效用和利益,也就是品牌产品的使用价值;形式产品,主要指品牌产品的外在表现,如外型、包装、质量、重量、体积、视觉、美感等;延伸产品,主要指品牌产品的附加价值,如服务、承诺、身份、荣誉等。一种品牌产品在这三个方面的标准就是“品牌承诺”。在过去的经济中,我们对品牌承诺通常只追求单一“核心产品承诺”,因此对品牌定位也仅仅指向“核心产品”。然而现在的情形不同了,面对顾客需求的变化和经济竞争转型,品牌不仅要提供核心产品承诺,更要提供一种“全面承诺”,更重要的是厂商必须满足顾客对品牌的精神诉求。
[参考文献]:
[1]汪涛.中国企业的“品牌幼稚病”[J].经济管理,2001,(17).
[2]张锐.品牌的十大定位[J].市场营销,2001,(3).
[3]戴贤远译.塑造品牌特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梅汝和等译.(美)菲利谱·科特勒著.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关键词】品牌并购娃哈哈达能
一、引言
北京时间2007年6月7日,达能集团声明称接受宗庆后辞去娃哈哈合资企业董事长职务,由达能亚太区总裁范易谋接任董事长。自从2007年4月开始,达能与娃哈哈的矛盾公开化后,事件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一方发通牒,如果不怎样,就启动法律程序,一方放言“遭遇恶意并购,民族品牌危险”。达能、娃哈哈并非个案,其具有典型、普遍的意义。娃哈哈目前的问题不只是一家企业的问题,宗庆后的态度也不是一个中国企业家的态度。中国企业的品牌并购危机时代已经到来了。
二、达能与娃哈哈之间的攻守
法国达能集团:欧洲第三大食品集团,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达能集团开始在中国设厂,以达能为品牌的酸奶在广州及上海均居于领导地位。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创建于1987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1996年,娃哈哈与达能公司、香港百富勤公司共同出资建立5家公司,生产以“娃哈哈”为商标的包括纯净水、八宝粥等在内的产品。娃哈哈持股49%,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百富勤将股权卖给达能,达能跃升到51%的控股地位。当时,达能提出将“娃哈哈”商标权转让给与其合资公司未果后,双方改签一份商标使用合同。正是这一条款,引发了强行收购风波。
达能和娃哈哈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了,但这场对决在签订协议的时候就注定了不可避免。对阵的双方,一边是谙熟法律、资本运作并禀承标准化沟通模式的典型跨国公司,试图通过政府沟通和法律途径获得大股东的权利和尊严;另一边是中国传统的企业家宗庆后和他的团队,他们似乎准备好了背水一战,即便是输掉了品牌,也要让达能陷入舆论的谴责之中。
这场对阵根本就没有在同一个概念范式下展开。达能依靠专业和资本成功的赢得了大股东和对品牌的优势控制地位,而宗庆后更没有像他说的那样中了圈套,他并未在不擅长的地方和达能争夺城池,而是凭借他所发明的“宗式管控体系”牢牢地控制住了娃哈哈的经营权。这个体系不但让娃哈哈合资公司的员工福利和娃哈哈非合资公司的员工福利紧紧的联系起来,而且还让众多实力雄厚的娃哈哈经销商成为宗庆后体系的共同利益者,而不仅仅是合资公司的合作伙伴。一旦情况发生了变化,大股东很难根据自己的地位简单的做出决定。这也就是娃哈哈全国经销商们“跟定宗庆后”的公开声明的原因和力量。这足以令达能这个“并购”高手后背发凉。在中国这样的市场中,经销商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品牌的发展前景,如果事件按照这种轨迹发展,即便是达能得到了品牌,却也失去了市场。
就像大多数的跨国公司一样,达能的决策要素主要是市场、法律和政府关系,很少顾及到中国舆论环境的力量。如果说多年前,达能这样的跨国公司不但是资金和技术的提供者,还是先进管理方法、先进理念甚至先进生活方式的代表,这种优势地位很容易获得政府、传媒和员工的支持;而今天,中国的舆论思潮正在经历对跨国公司认识的改变,不少学者开始怀疑跨国公司过度控制行业领导品牌对中国经济的不良影响,社会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增加。前不久的反对在故宫里经营星巴克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而在这种情况下,不少跨国公司对这种能够生态环境的改变不是浑然不觉,就是毫无作为。达能在这场风波中面对的被动局面和这种企业声誉管理的长期缺位不无关系,以至于在娃哈哈提出的历史贡献指责中处处被动。给公众显示的形象也只是一个维护自己本身利益的商人形象,使其在大众心目中地位下降。在“情”字的较量上,虽然娃哈哈占了绝对的上风,但当一个企业要依靠这种“摇尾乞怜”的方式争取到人民的同情甚至是支持,却也无处不透着悲凉。虽然娃哈哈为民族产业的反强购做出了一个所谓的榜样,但是当维护企业的不是法律,企业家本身,而是发动舆论,让其湮没在人民海洋中,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不少分析人士指出,中华民族的品牌真正壮大需要民族企业充分尊崇诚信、法治和契约精神等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制度与规则的确立,才识中国经济长治久安之本。
经济自主、意识多元的峥嵘岁月,企业家都在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去谋求更加强盛、更为宽泛的话语权,此种权力的效力的释放不能仅表现为民族情绪的无节制张扬,而应体现在话语表达的理性与智性。个体的自、组织的多样化和共同目标构成了民主化企业。没有一劳永逸的“安全组织”,未来的公司注定将充满个性、自主与风险,娃哈哈以及宗庆后的真正挑战,在于以实际行动达成商业手段与商业目的的完美平衡。
娃哈哈的觉醒确实给了我们惊喜,他们没有像乐百氏一样的默默不语,这说明我们企业家们已经开始觉悟,开始正视了目前的这种竞争环境,开始寻求自己的出路。但是,娃哈哈的这种做法可以说是相当的不负责任的行为,记得央行行长王小川上任时曾说过“凡是能让市场解决的问题,就让市场来解决”。娃哈哈却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寻求道义的支持,置相关的法规、政策不顾,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深思。中国企业家的领导才能必将受到各界怀疑,一个感性的企业家或许在创业初期会给企业带来生命活力,但当企业发展壮大后,企业家的理性才是一个企业最根本的财富。三、吸引外资,先保品牌
不可否认,外资进入中国的20多年,确实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少的积极意义,即便一些外资并不一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但他们给我们带来的竞争环境也加快了民族产业的崛起。在中国民族企业蓬勃发展,中国市场变得越来越大,而外资的进入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一些负面效应也随之出现,特别是外资已经更多的从当初的合资合作变成了今天的收购,吞并,控股各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近年来,外资并购的目标直指各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并控股他们,这已导致许多重要行业或龙头企业被其控制;或者将这些民族品牌打入冷宫,造成许多民族品派因此小时,或者限制其生产和发展,使这些民族品牌日间萎缩。
“法不禁即可行”,要防止外资企业通过并购从而达到垄断的目的,关键还是要靠法律。目前,我国出台的关于外资并购的条例已经不少,如《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方法》等等。
经过修订已实施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是最新的法规,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并购方式、基本制度、审批与登记以及关于反垄断的审查等都做了规定。但是,这许多的条例,规定出自很多不同的部门,实践中很难操作。在达能并购娃哈哈这一事件当中,商务部、杭州市都表示了中立状态,也是使这一事件倍受关注的原因之一。而大家对于事件的发展也是持观望态度。通过立法或强制手段进行干预,将这些民族品牌挽救回来,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控制外资并购、防止行业垄断符合国外立法潮流和国际惯例。各界对于《发垄断法》的期待已经越来越明显。
除了寄希望于政府,企业自身也应加强对品牌并购的防范意识。首先要彻底弄清楚外资公司究竟想要什么,不可义气用事。当年何伯权对乐百氏的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态度便是使得乐百氏要在我们视线中消失的原因之一。其次,按照国际规则签订收购协议,整个谈判和签订协议的过程必须要由律师全程参与。很多人都凭借自己的“小聪明”独自去签,于是便被外商的陷阱套牢。最后,一定要有合作的底线。企业缺资金,可以找不用控股的投行;缺管理,可以引进经理人,想保持品牌的独立性一定要坚持绝对控股。牛根生的强硬态度,与达能的合作中,坚持蒙牛要51%的股份,具有绝对话语权。
四、结论
中国经济的发展举世瞩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分杯羹。他们从最初的合资,合作,到现在并购,控股。正在一步步的蚕食着中国民族企业。由于很多企业对于资本运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显然无法与深谙其中奥妙的国际大鳄相抗衡。而政府的作用在目前这种情境下更显得不确定,既无相应的正规立法,又对事态的发展采取不作为的态度,使得中国企业遭遇品牌并购后显的十分慌乱,个别企业甚至走上了向民众呼吁的道路,这都不是一个成熟市场所应呈现给公众的景象。构建一个健全、完整的市场体系对我国目前来说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企业和政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经过大量的实践过程来总结其中规律,完善目前的中国企业自我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1]高伯海:不缺钱缺品牌——也谈外资对中国品牌的并购[J],中国品牌,2006(1).
[2]江富强:跨国并购狂潮下的中国品牌[J],中国品牌,2007(4).
[3]李璇、陈典魁:跨国并购中的民族品牌法律问题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7(4).
[4]杨曙光、关怀海:外资对中国品牌"弱化"并购策略及企业对策[J],特区经济,2007(2).
[5]曾朝晖:品牌如何规避外资并购陷阱[J],中国品牌与防伪,2007(4).
[6]鲁言:外资并购下的民族品牌出路[J],中国投资,2006(9).
[7]张一欣:跨国品牌并购出路何在[J],IT经理世界,2006(23).
内容题要
对于产品,人们己知之较多;对于品牌,可能就一知半解;而对于名牌,人们己渐熟悉但却知之甚少。
斯蒂芬o金说:"产品是工厂所生产的东西,品牌是消费者所购买的东西。"兰德公司的创始人华特o兰德先生说:"工厂制造产品,心灵创造品牌。"产品更多是物理性的,而品牌则更多是心理性的。
一、企业品牌与品牌战略
1、品牌的含义及作用
品牌是生产者,经营者为了标识其产品,以区别于竞争对手,辨认消费者认识而采用的显著的标记。品牌可以是一个名称,一个术语,一种记号,一种象征或设计,也可以是上述若干因素的组合。换言之品牌是用以辨别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的文字,图形或文字,图形的有机组合等。
现在,品牌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标记了。按照营销学权威P·道尔的说法,品牌是"一个名称、标志、图形或它们的组合,用以区分不同企业的产品。"P·费尔德维克关于品牌的解释是:"品牌是由一种保证性徽章创造的无形资产。"费尔德维克是著名的广告商BMP公司的执行董事。在过去的大约20年里,该公司开创性地使用较完善的研究技术来了解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系。
应注意的是,费尔德维克所说的"品牌"已不再等同于"标记",而是成为一个含义更广、更抽象的概念。它是由一?quot;徽章"或标记创造的"无形资产"
换句话说,商标不是品牌的全部,而仅仅是品牌的一种标志或记号。
这一区分很重要,把品牌不再作为一个名称、标识或图形来考虑,而是作为一组"无形资产"来考虑,是一种更完善更有力度的思维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品牌,是20世纪90年代营销发展史上所取得的最重要的进步之一。它是用来解释成功品牌与不成功品牌之间区别的一把钥匙。
企业品牌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产品参与市场竞争
首先是品牌具有识别商品的功能,为广告宣传等促销活动提供了基础,对消费者购买商品起着导向作用。其次,有法律保护的商标专用权,将有力遏制不法竞争者对本企业产品市场的侵蚀。第三,商誉好的商标,有利于新产品进入市场。第四,名牌商品对顾客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
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
品牌是商品质量内涵和市场价值的评估系数和识别徽记,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无形资本。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然要精心维护品牌的商誉。对产品质量不敢掉以轻心,害怕砸自己的牌子。创名牌的过程必然是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和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过程。
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
品牌是销售过程中,产品品质和来源的保证,有助于消费者购买自己偏好的品牌,以得到最大的满足。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有助于消费者的损失得到补偿。
事实证明,一个享有盛誉的品牌,将是企业一笔巨大的财富。在世界上,品牌价值雄踞榜首的Marllboro,其市场价值高达210亿美元,第二位的CocaCola为240亿美元。我国著名品牌"红塔山"以100亿元人民币夺冠。这固然是企业长期经营的成果,更是由于产品质地优异和市场营销组合的得当。经验表明,品牌决策的正确、品牌设计的科学、品牌保护的得力对企业经营成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企业品牌战略及意义
品牌战略,顾名思义,是企业以品牌的营造、使用和维护为核心,在分析研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制定的企业总体行动计划。品牌作为一种经济形态要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品牌战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的迅速上升有其深刻的社会和经营背景,品牌战略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演变历程。商品经济初期,生产力水平较低,卖方市场特征突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简单,没有必要强调产品与服务的外在特征,因而,生产经营主导着企业管理,产品的品牌化程度较低。买方市场的发展引发了消费革命,企业和产品的趋同要求开发产品功能之外的能使消费者动心的异质特色,品牌的文化标识功能得以彰显,品牌战略初露峥嵘。由于市场发展的反复和不平衡性,早期的品牌仅仅是市场营销的基本工具,甚至仅仅处于营销策略层次。即使企业进入战略经营后,企业管理仍紧紧围绕营销的四大要素--产品、价格、地点、促销,品牌战略与企业组织战略、人才战略、投资战略、产品战略、技术战略、跨国经营战略等并列齐观,成为企业诸多战略选择的一种。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市场的信息化进程,市场的主动权从企业进一步转移到消费者手中,企业沦为市场第二主体,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逾加依赖和取决于自身信息化程度高低,企业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面临严峻挑战。
品牌绝不是一个单独存在于市场之中的东西,它是在许多市场之外的东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信念,这种信念一旦形成,最终会在潜在消费群体中产生类似迷信的概念。
品牌──我们所指的品牌是真正的品牌,哪些所谓的"不好的品牌"其实不能称之为品牌──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最主要的方面的结合:
知名度+美誉度
任何产品或服务,如果只有知名度而缺乏美誉度的话,注定要在短时间后丧失生存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的企业为了短期发展的利益,追求迅速膨胀的效果,往往专注于用巨额广告打知名度,而不愿花费金钱与精力培养美誉度。这样做的后果是很危险的,一旦有成熟的企业及品牌加入到市场中来,仅有知名度的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是不堪一击的。
3、企业品牌战略与企业运作
我国大城市消费者已有很强的品牌消费意识,中小城市及农村市场品牌意识也渐渐增强。年轻人以追求知名品牌的消费来实现自我价值,已成为一种时尚,但他们从小在消费外国品牌如雀巢、麦当劳中长大以至于发展成以追求外国品牌为时髦,这不能不让有识之士为国内民族品牌担忧。
在中国市场,外资品牌通过合资、独资或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创造了一个个成功的本土化品牌。相比之下,我国除了开放较早、竞争比较完全的行业如家电、化妆品、食品饮料等行业品牌发展较好以外,受国家政策保护及限制的行业,品牌营销仍是一片空白,真正的强势品牌几乎没有。曾经牛气冲天的秦池、爱多、巨人等国内民族品牌,也都是昙花一现。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展,细分化市场形成,针对不同消费顾客群,进行目标市场营销,以及品牌营销是企业营销的必然选择。企业能否开展好品牌营销,建立自己的强势品牌,与企业的业务长期战略密切相关,因为,品牌战略取决于业务战略。国内品牌大多不长久,与国内企业缺乏长期业务战略有密切关系。
二、企业品牌战略在我国企业运作中的现状目前,商业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上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从总体来说,对实施品牌战略、发展自己的品牌商品还是刚刚意识到。这种意识一是来源于政府的引导,二是来源于市场竞争的实践。特别是市场的实践,使许多商业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尽各种竞争招数左冲右突而难以奏效,而看到一些同行另辟蹊径,发展自己的品牌商品却连连获胜。在上海,就有三枪牌内衣,开开牌服饰,古今牌胸罩,真丝大王,爱建衣料,等等,这些商业同行,由于发展了自己的品牌商品,而使企业在同样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转眼之间,发展成为令人惊羡的大企业。更有邻近的春兰牌空调,已经踏上了世界的征程(春兰品牌虽是生产商发展的,但令商业触类旁通)。于是许多商业企业觉悟到,商业发展到今天,再走传统的道路不行了,应走现代经营之路,去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发展自己的品牌商品
但是,许多商业企业意识到品牌战略是一回事,在付诸实践时又是一回事。当前,商业企业在实践品牌战略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一些问题。主要是:
其一,对实施品牌战略有模糊概念。不少商业企业一听说应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立即把目光投向生产商发展的名牌商品。以为只要与这些生产商多取得联系,多经营名牌商品,搞一些专卖、特约经销之类,就是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我们不排除通过工商联手来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但商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直接含义是商业自己发展品牌商品,是利用商业自身贴近市场、主导市场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品牌商品。这是一个庞大而繁重的系统工程,是要狠下功夫的,不是简单的搞拿来主义就能成功的。其二,缺乏实施品牌战略的紧迫感。认为商业实施品牌战略是重要的,但现在企业里要做的事情很多。再说,实施品牌战略既然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件事要慢慢来。当前最要紧的是把销售抓上去,其它的事都要放一放。其实,把销售抓上去诚然重要,但怎样抓上去呢牽不是已采取了各种扩销、促销措施都收效不大吗。与其屡战屡败,倒不如狠下心来研究品牌战略,从这里找寻突破口,从而找准方向。商业企业应有实施品牌战略的紧迫感。其三,不知从何着手。或囿于实施品牌战略的理论缺乏,或囿于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发展自己的品牌商品的物质条件不充裕,一些商业企业在当前实施品牌战略时茫然无措。其中一个迷茫的举动是想看别人怎么做,特别是自己的同行搞什么品牌,然后去跟着学样。其实,这是最要不得的。因为实施品牌战略,是一个崭新的知识,所谓是知识经济,并没有太多现成的东西可以照搬。再说,创新本身就是追求一个新字,要各显神通才是,怎好跟在别人后面学样。万事要抱定的一个宗旨,倒是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唯有从实际出发,才能开发出自己的具有个性的品牌商品来,那才是有生命力的。其四,缺乏相应的机制。目前,许多商业企业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实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唯有实行了这种分离,企业的经营者才有独立的人格。这对实施品牌战略是必须的。但现在不少商业企业还没有实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或虽实行了分离,但界定不严格,不清晰,仍然使经营者缺乏完整的独立人格。这在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时,难免产生短期行为。而品牌战略是很忌讳短期行为的。因为品牌战略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要有连续性,短期行为,是搞不好品牌战略的。所以,商业企业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一定要解决好企业的经营机制问题。三、企业运作中品牌战略对策的灵活运用
那么,当前商业企业应该怎样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呢牽我以为,最主要的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战略意识
商业企业的经营者,首先是大型商业企业(集团)的经营者,要通过学习现代商业知识,和了解国内与国际商业发展的形势,审时度势,及时抓住机遇,实施和推进本企业的品牌战略。深刻认识,实施品牌战略,是现阶段,争夺市场份额,求得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手段之一。更是商业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应有贡献的一个大途径。有志于商业的经营者、企业家,应从这样的高度和理念,树立起强烈的品牌开发战略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紧迫感实施和推进本企业的品牌战略。2、选准市场定位,确定战略品牌
商业企业通常经营的商品种类,少则成百上千,多则成千上万。实施品牌战略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发展这么多的品牌商品。而是经过市场调查,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开发一、二个品牌(通常一个品牌也就足了)。目前,全世界的大品牌也不过五百强,大企业集团也不过五百强。关键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化大生产,使消费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开发的同质化商品,要体现出异质性。唯其这异质性才是品牌开发的成功之处,关键所在。这一异质性是要根据市场的消费需求来开发的。所有著名品牌正是开发到了这一在同类别产品中的异质性才获得成功的。这一异质性就是跟着市场走。
3、运用资本经营,加快开发速度
开发资金不足,可能是当前商业企业在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但不能以此为理由等待,更不能因此而放弃开发。一个发展现代商业国际通行的做法是运作资本经营,以加快品牌开发的步伐。资本运作的形式是通过兼并、收购、转让、特许经营、有偿使用等方式,嫁接和引进国际国内现成的品牌。创立品牌是品牌发展的初级阶段,经营品牌则是品牌发展的高级阶段。从美国商品品牌的发展过程来看,已经历经了创立品牌---经营品牌---买卖品牌的三步曲。我们不妨借鉴这个经验,实行品牌的资本经营。到底是运用资本经营去收购、兼并别人的品牌,还是将自己的品牌运用资本经营转让、有偿使用、特许经营出去,这要从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这里要强调的是,要有资本经营的理念,懂得买一个好的有市场的商品品牌,就等于买到了一个好的市场。时下,这种品牌资本运作经营,在国际上已司空见惯,在国内也已屡见不鲜。4、利用信息网,实施组合经营
品牌一经开发,就要以最快的速度上网。因为现在是信息时代,通过高速信息公路,可以实现最快的组合经营。其一,新开发的品牌迅速上网,不仅可以迅速进入新品推进的导入期,推广营销、拓展市场,还可大量节约必要的广告宣传投入,这种投入是开发任何一个新品所必需的,而且是巨大的。因为上了网,这一投入节约了,而市场却开发出来了。而且是以最快的速度开发的。其二,新品信息上网,能以最广阔的视野寻求到贸易伙伴。如果上了全球信息网络,那这个视野就是全球性的。寻求到的贸易伙伴越多,那么,组合营销的程度就越深,收效当然也就越大。其三,随着信息网的普及,网上购物将成为销售的最佳渠道,而这又成为组合营销最直接的组成部分。所以,实施品牌战略,不可不运用信息网。
5、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品牌战略的本身就是一种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首先要使开发的品牌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在实施品牌战略中要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事实上,当新开发的品牌进入导入期的时候,即可推进到连锁经营,而不管这种连锁是企业自身的连锁,还是加盟的连锁,都可以推进。二是依靠大集团推进新开发的品牌。这是指,如果企业自身是单体企业,那么新品一开发出来,在得到市场认同的情况下,立即去投靠大型商业企业集团,利用其资本雄厚、市场占有份额大,管理和营销方面人才济济,把新开发的品牌在更广阔的市场上,在消费的多层面上推出去。三?quot;踢乌龙球",把开发的新品,踢进制造商门里去。因为制造商毕竟是专业从事新品制造、生产的,有其制造生产的特定优势。商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可以通过定牌生产、监制生产等形式在新品牌的生产制造上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这就是通常所说?quot;借鸡下蛋"、"借船出海"。
“亚细亚”、“太阳神”、“秦池”等品牌就是在品牌出现危机时没有采取得当的维护措施而痛失市场的。如在亚细亚鼎盛时期,河南的许多大型商场、酒店、饭店、洗浴中心等随意使用“亚细亚”品牌。而这些经营企业与郑州亚细亚无任何所属或合作关系。由于亚细亚对这类侵权行为没有采取有效的相关措施,使得许多民众将其误认为是亚细亚公司的分店,误导了消费者。总之,这些误会给亚细亚公司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其无形资产也受到很大损失。
二、中国品牌管理发展对策
1.塑造个性鲜明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是任何品牌创建的基础。任何一个品牌都必须有一个深入的、结构清晰的品牌形象,以使那些设计并执行宣传计划的人不会错误地向消费者传递自相矛盾、令人迷惑的信息。企业一定要明确哪些活动和宣传可以支持和强化这一品牌,哪些将削弱和混淆这一品牌。只有确立了品牌战略,推广与广告才有可能一贯地坚持下去,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品牌形象。
2.适度的品牌延伸。企业进行品牌延伸必须在母品牌成熟并已经获得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的情况下才宜进行。近年来,我国企业产品数目都在迅速膨胀,大多数企业都在采取产品扩张战略,特别是产品线延伸战略。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种进攻性策略也存在许多风险和隐患,如隐性成本增加,品牌形象削弱等。因此,企业母品牌地位尚未确立时进行品牌延伸,非但无法达到品牌延伸的预期效果,还可能使消费者对之前的品牌形象变得更模糊。品牌延伸不能损害原有品牌,假设公司的品牌就是一个银行账户,你必须时常问问自己,品牌延伸究竟是在存钱,还是在不停地取钱?如果你只是不停地进行品牌延伸,就好比不停地从品牌的账户中支取,最终会导致品牌的崩溃瓦解。而那时,你就会落得个鸡飞蛋打的下场。
3.加强品牌的自我保护。由于我国自主品牌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导致一些企业花时间和巨资辛苦创出来的品牌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的“摇钱树”。品牌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好的品牌更是具有非常高的品牌价值,是企业的一笔巨大财富,企业必须对自己的品牌尤其是著名品牌进行冲锋保护,使这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