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6:30:01
序论:在您撰写影视语言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确立研究问题
在这一阶段里,师生要根据具体内容对彼此的任务进行明确的分工,了解知识背景,对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为下两个阶段做好铺垫和知识储备。教师要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探求学习动机,做好充分的经验积累。还要不断鼓励学生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确立学习目标,进行小组互学习,分工合作。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到确立研究的课题,目标和范围。例如《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中《Friend》这一节,学生们要做的就是了解作者,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阐述主题,作者的重点在哪里,作者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写这篇文章。师生要共同讨论话题。
2.实践研究课题
在这一阶段,师生要对研究的课题进行基本的准备,包括广泛的搜集资料,对课题研究所提出的一些问题的汇总,以及在研究课题时产生的观点的归纳。师生可以通过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网上浏览咨询等多种途径来获取相关信息,并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提取出最有价值,最切合课题的内容。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学生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尽管是疑问但也对研究有帮助,这就需要对这些问题做一总结,并对其展开讨论,还要记录下讨论的结果。在师生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学生们要进行分类和归纳,讨论后还要做出总结。
3.得出结论并总结
在这一阶段,要根据上两个阶段的研究得出关于这个课题的结论,对研究结果做出总结,并形成书面报告材料。成果的展示可以是多样的,小组交流,PPT的播放或者是辩论会,主题班会等。这样的展示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深化学习,将所学成果更系统化,全面化,形成更完备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师培养研究性教学能力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研究课题的确立是研究性教学的基础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通过问题的呈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通过问题的解决,训练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相比传统教育,研究性教学更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不是单纯的你教我学,而是教师以其中一员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当中,更多的是引导鼓励。那么研究课题的确立就成了成功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基础,师生的计划要从一个明确的目标开始,然后才能有分工与合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们的求知欲让学生们自觉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探求。
2.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是研究性教学的主要形式
研究性教学强调的是自主、创新,在这样一种要求下小组合作讨论无疑是最好的方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主要是组织,让学生们的小组更有序,在一种自由、轻松的环境下让学生们更有条理的进行讨论探究,并在主要方向上加以引导,使学生们不偏离课题。这样学生们才能将自己的创造力,探索力和学习动力充分的发挥出来,这也是小组形式的目的所在。同时,小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们先前的知识储备,使思维清晰明了的显现出来,并在讨论的过程中营造了一种大家参与,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氛围,让同学们在感受观点冲突,问题突出的同时还能不断地思索,探求解决途径。另外,小组讨论这种形式是学生亲自参与,共同努力的一个平台,它会使学生们对探究的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
3.研究成果的展示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过程
研究成果的展示就是学生们思维成果的展示,就是思维过程外显的过程。它体现了学生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结果。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过程似乎不需要教师的参与,但是,教师在与学生们分享成果,要注意对学生们的成果予以应有的尊重,并作出评价和提出建议,使学生们的思维在原有的顺承性和连续性上有所突破,打破思维定势,使英语教学跳出语词积累的局限,向体验英语的方向发展。
4.成果反思是研究性教学的必要环节
学生们自主探究的成果会让学生们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应该组织学生们进行成果反思,立足于课本,内化学习知识,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分化、条理、归纳。教师也要对学生们的成果进行汇总,找出其中的亮点和不足,从中整理出学生们的思路,并进行分析总结,让学生们在反思的过程中找出创新之路。
三、大学英语教师研究性教学能力培养的结论
论文摘要:听力理解题是学生在参加大型英语测试中最为头痛的部分,考生在做听力理解题时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就如何解决听力理解部分的困难,从基础语言训练、应试心态、自信心、应试技巧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听力理解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高考等大型语言测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理解题也通常是学生最为头痛的部分,因为答题的先决条件是听音,且大多只有一遍的机会。如果听音失败,加上由此产生的连锁反映,受影响的可能就不止一题了。再者答题时间也受到严格限制,有时上一题的选择还未作出,下一题的录音又已开始。考生往往不肯放过每一题的机会,在冥思苦想上题答案之中完成下题听音,结果是前题未能答对、后题也没听清,从而严重影响了答题效果。那么,如何解决听力理解部分的困难呢?考生不妨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基础语言知识综合技能的训练
听力理解可分为听和理解两个方面。在训练听能的同时,要注意词汇、语法知识和惯用法、固定搭配等语言点的输入和巩固。另外加强阅读速度的训练对于完成好听力部分的试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保持平静的应试心态
这点说时容易做时难,因为遇到考试不紧张者寥寥无几,但是必须在考试时保持心态平静,至少主观上要朝这方面努力,不时提醒自己把握住情绪,特别是遇到难题时更要如此。
三、避免追求完美的心理
听力考试中学生往往想抓住每句话的每个词,这是极不现实的、也是毫无必要的。即使抓住了某几句话的每个词,也是极小可能保持到听音结束;即使抓住了每个词,也未必能保证选择的正确。特别是在听短文时,由于篇幅较长,如果抓每个词,势必在记忆量临界点产生听音内容尽快结束的期望,结果是事与愿违,新的信息不断流入,焦虑随之出现,整篇材料信息储存量大打折扣。如同阅读时不能把目光停留在单词上,听音时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句子和段落的理解上,这样可以避免听到后面而忘记前面的现象。抓住关键词语是理解的主要途径,这就是为什么在不甚完全听懂时倒能选对答案的原因。如果在听音间隔内不能确定选择,可在题上作一记号,在相关小节或整个听音结束后补上,决不可拖延至下题录音开始,以避免一连串的负面效应。即使在某一题上卡住,也要调整状态,暂且搁置,不然影响剩余部分答题,带来的损失会更大。应该明白,在听力考试中,答对率100%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四、保持对第一选的自信
第一选择通常是听音和阅读获取的信息在头脑中的瞬间激活,具有相对较高的信度。听音过程中,不要轻易修改已作出的选择。特别是在间隔数题时,因为随着输入的信息量的不断加大,混淆的可能性也越大。除非有绝对的把握,第二选择的可信度是较低的。有人曾做过统计,证明在考生完全有能力答对而实际上答错的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修改正确的第一选择造成的。
五、做好预测,注意细节
在不影响听音的前提下,如有可能最好先浏览一下四个选项,适当做些预测性的心理准备。如出现数字、人名等,则应引起重视,在听音过程中手脑并用,做些简单记号,但是这一技巧非朝夕可得,没有平时的训练为基础,反而会影响听音导致失误。另外,还可充分利用每节开始时的播放指令和例题录音的时间,浏览选项并作预测,同时密切注意放音速度,能看多少算多少,切忌念多,时刻记住听音才是最关键的。
六、做好预测答案和实际答案不相吻合的心理准备
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听音信息在考生头脑中激活的反映没有出现在选择项中,因而考生无法选出与期望相吻合的答案,似乎无一选择项与听音信息沾边,从而导致不安情绪。考生对此应有心理准备,此时不妨换个思路,以不错即对为原则,找出一个看似不大可能但又排除不掉的选择项,可增加答对的把握。七、充分利用排除法答题
解答多项选择题,用排除法不失为上策。排除法有助于增加答对的把握。每听完一题后应把四个选择项都过一遍,即使一下就能挑出正确答案,也要为其余选项分别找出错的依据进行排除;如有无法确定正确答案之题,排除法则更显功效,因为挑选含有错误的选择项比直接寻找正确答案容易些。特别是在辩音、数字记忆等细节性试题中,命题者总是想方设法布下陷阱,因此,既要果断又需谨慎,如果为了赶速度、仅仅看完一两个选择项就仓促作答,则很容易选错。
八、掌握处理“死题”的技巧
所谓“死题”,是指听音失败而无法作答的试题。出现“死题”后,首先保持镇静,懊恼、急躁均于事无补。每个人都可能遭遇“死题”,只要水平发挥正常,这也无碍大局。其次抓住一切机会利用处理“死题”的技巧,把错误率降到最低程度。由于大多数的水平考试采用答对计分,答错不倒扣分的办法,对于“死题”最好采取下列措施处理:
1.根据听得到的只言片语进行排除,保留可排除性最小的选择项。
影视语言与文字语言相比,具有较强的局限性,从心理描述到表情表达,从文字意境到自然景况,文字与影视不会统一表现。就想像力而言,通过影视的直观表现,就会使读者不再会进入文字阅读的情感世界和人文天地。因为影视阅读只是浅显性的阅读,对于文字的美感和文章的意境是无法完全表达的。因此,对于影视阅读只能是辅助教学,学生还是要理性面对。
2影视语言的平面束缚了读者的思维
文字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意境,而影视阅读是一种冲击,是一种振憾,两者的表现方式不同,读者体验也不同。尤其是学生,受生活经历、审美判断和知识积累的影响,在阅读作品时会进入自由想像的空间。
通过影视作品来阅读,虽然会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文字阅读的内容,通过影视的表现,使文字在屏幕上定形,同时,也在学生的心理上打下了烙印,但是却抹杀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造成了严重束缚。
3影视作品的改编岐义了文字的内涵
影视作品为了从众和收视率的提高,以及受文字深刻内涵的影视,因此改编成为了影视作品的重要特点。在这一过程中,文学作品赖以进行的神秘感被影视作品所消释,文学的内核被冰融,使文字阅读的意境在影视作品中被同化。
而影视作品的先入为主,更在读者的心目中形成了深刻印记,而学生时代的阅读对很多文学作品还没有涉及,但影视作品却每天触手可及,使得影视作品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了主观的文学印象,失去了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呢?《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作了明确的阐述,特别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我们应该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精心设计教法,把英语课与活动课相融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快快乐乐学英语。
丰富有趣的英语语言实践交际活动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一个基本途径。语言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语言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儿童习得语言是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律的,他们先对这些语言进行吸收、内化,然后才有可能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而如何改进语言输入的方式,创设真实的情境来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出量则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我们在这一方面作了一些改革,现介绍如下:
第一阶段:模仿表达
语言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可以说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呈现语言,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在这个阶段里,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全班每个学生都有开口练习的机会。该阶段是学生认识新知的最初过程,因此在课改中应以它为基点,重点思考多种形式的练习,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我在这方面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1.在新知的呈现上注意趣味性。采用实物演示、图片辅助等方式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尽可能的调动他们听、视、嗅等各种感官功能的作用。
2.让学生通过辨听、观察、模仿、跟读、指读等掌握其基本语音,并能在一定语境中使用。在掌握基本语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操练方式,如: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儿童喜爱的游戏如“Isay,youdo”“Followme”等。
3.操练的练习量要高密度,容量大。对于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要从各个角度开展练习,以达到强化、巩固的作用。
4.由浅入深逐步提高操练的层次,减少机械性的操练,增加有意义的操练。如我在进行《牛津小学英语3A》Unit2教学时,一开始就从Unit1已学单词“cat、dog、monkey、zebra、elephant、tiger、bird”等动物类单词入手,采用幻灯图片演示方法对这些单词进行复习,然后以句型“Isthisa/an…?”及“What''''sthis/that?”进行“模仿秀”活动,并在活动中自然引出Unit2所要学的颜色类单词“red、green、blue、yellow、brown、black、white、grey”。接下来采用“涂涂画画”(DrawingGame)或“快速反应”(QuickResponse)对新单词及句型“Whatcolouris/are…?”进行巩固性操练、练习。当然在此过程中还可采用抢答、指认、猜谜、歌咏、表演、TPR等方法进行旧知的引入和新知的呈现及巩固。
第二阶段:拓展演练
通过前一阶段的练习,学生一方面掌握了基础的新知,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习积极性,特别是一些内向型学生,这种方式更有利于让他们敢于开口,敢于发言,从而从根本上杜绝了聋哑英语的现象。在高密度练习量的不断强化下,学生顺利进入拓展演练阶段。在此阶段中,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开展语言运用的各类形式。对于句型教学来说,应该着意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大胆想象,活络思维,积极选用积累的语言使"说"出的句子即正确又合理。对于对话教学来说,利用学生从机械操练中树立起来的信心,抓住他们想说的欲望,设计出话题,让他们有话可说。
在这个阶段我采取了下列措施和方式:
1.开展朗读比赛教师可以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充分发挥其榜样作用,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2.用韵律儿歌进行巩固练习比如我在教学完《牛津小学英语4B》Unit3What’syourjob?关于职业的一些单词后,教学生诵读了一首儿歌“I’maworker.You’reacook.He’safarmer.She’sanurse.We’reteachers.You’redoctors.They’rewaiters.Wecanworkhardeveryday.”学生诵读儿歌的时候有板有眼,而且中间的单词和句型掌握得特别快;接下来我又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的内容编儿歌,发现他们的创作积极性都很高,编出来的儿歌各有特色,诵读起来十分顺口,而且还方便记忆,如“Worker,worker,workinafactory.Doctor,doctor,workinahospital.Farmer,farmer,workinafarm.Teacher,teacher,workinaschool.”我感觉让学生编儿歌一方面巩固了所学内容,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的英语创新能力,因此我认为在“拓展性操练”这个阶段适当地使用儿歌,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将新知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3.分角色表演对话要求学生尽可能把该角色的语气、神态、动作等比较传神的表现出来,并可开展一些自评、互评、他评的活动,同时可适当穿插一些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如我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Unit6Doinghousework/A时,在学生进行对话表演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自己去体会用英语打电话与我们平时的对话有何不同,然后当一组同学表演完毕后再请大家评论并总结,通过这个过程同学们真正掌握了英语打电话的要求和习惯用语,知道了电话中表示“我是某某。”要用“Thisis….”,想问“你是某某吗?”要说“Isthat…?”而不能说“Areyou…?”。
4.设计新的话题让学生将新知和旧知进行有机组合,围绕话题展开对话。如在五年级刚开始学习数字(《译林版小学英语》第2册)时,我抓住这个契机,因势利导,设计了"Numbers(数字)"的话题,不给任何要求,只要与数字有关的问题都可以说,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广阔的空间,有的学生一口气说出了十多个与之相关的问题。有问必有答,一问一答便成了简单的对话,多个问答就形成了一个有意义的对话。比如:自己父母的手机号码,家里的电话号码,每天乘几路公共汽车上学,自己的新铅笔盒多少钱等,在貌似简单的几个回合的问答中,学生的真实信息得到了实际意义上的传递,语言的交际功能得到了真正的实现。
第三阶段:熟练运用,自然交流
量的积累必定引发质的飞跃,学生们已不满足于说书上现成的内容,他们需要在真正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英语语言的交际。众所周知,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学生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其交际的能力才可能真正形成。这就是语言输出的更高的一个层面:自然状态下的交流。
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模拟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思维和创造力,自由地交流思想,达到初步运用语言的目的。如小商店,小医院,小家庭,小公园,小游戏场等等。比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Unit4Halloween时,我针对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得比较少这一现实问题,一方面利用录像、图片及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西方“万圣节”的来源以及相关活动,另一方面设计一个“Shop”或“Supermarket”的场景,让学生准备一些“万圣节”活动的常用物品,如“pumpkin”“lanterns”“masks”等作为道具,请学生先模仿课文中的对话将其生动地表演出来,然后再根据情况和喜好自由地增加调整一些内容,进行对话的改编、创作和表演,结果这堂课学生学得都很投入。这样的活动练习方式,既体现了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又在最大程度上突出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得以发展。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建立一个多媒体、多信息源的教学体系,以保证语言信息输入、语言操练和语言实践活动的密度。同时,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外语学习的意识,让他们留意生活环境中的外语信息,如音像资料,报刊杂志,产品标记,传播媒体,电脑网络等。这样既可以增加语言信息的输入量,也可以提高语言的接触频率。信息量越大,知识面就越宽,就越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积极创造,激励他们的智力活动。
另一方面,在以上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词汇自学能力、朗读能力和会话能力明显得到了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也有了明显进步,但和《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仍有差距。我们想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应更着重于将与教材有关联的、同时学生又比较感兴趣的课外知识适当地引进课堂,并尝试对现有教材进行有机重组;同时还将思考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该怎样给学生创造更宽舒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的学习方式能得到真正的转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书目:
一教学与交际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教与学、师与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交际。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与学是互为影响的一种双向交际关系。教师的教不断影响学生的学和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学也在不断影响教师的教,并在促进、检验着教;师生之间的交际影响具有相互反馈的双向交际作用。实质,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的交际活动。
(一)交际的定义
翻开《辞海》,"交际"词条下写着:交际《孟子·万章下》:"敢问交际,何心也?"朱熹注:"际,接也。交际调人以礼仪币帛交接也。"后泛指人与人的往来应酬。现代汉语对"交际"解释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或人际来往。"1980年泰勒、罗斯格兰特、迈耶和桑姆普尔在《Communicating》一书中对交际下的定义是:Theprocessofreceivingstimuliandinterpretingthem(assigningmeaningstothem)throughourcentralnervoussystem.这段话意思是:交际是通过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接收各种刺激和理解这些刺激(确认各种刺激意思)的过程。由此可见,交际是一个活动过程。英语教学离不开交际活动,离不开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反复实践和认识的活动过程。用哲学语言来表达,过程是以物质的运动、变化、发展为前提,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没有过程,否定过程也就否认了物质运动。因此,从哲学角度看,英语教学是学习英语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也是师生双向交际的活动过程。
(二)教育是交际
古往今来有关"教育是什么"论述的共同基础是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教育确实以活动的形态存在。人们为了学习前人积累起来的经验,使知识得以延续和发展,靠的是教育。教育活动中,师生往往以面对面直接交往的形式进行教育。可以说没有人际交往活动就不存在教育,就这个意义而言,教育的实质是交际。
(三)英语教学是交际
一般说来,教学的定义是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交往活动。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交际统一整体,缺少任何一方面的交际都不能构成教学过程。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学生要掌握某一语言项目,不仅要在观念上形成规则性知识,而且要能正确地操作和运用,这需要经历一个反复、多向、多渠道的交际过程。英语课常常是一系列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反复交际活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没有师生间的教学交际活动,英语教学也就不存在了。一位称职的英语教师不仅应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应善于运用交际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交际的主体、客体、媒体
教学过程交际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物质(教材、教具、教学设备等)。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尽管承担的任务不同,但都是组成教育活动的承担者,都处于主体地位;英语教学内容是教师选择、提供给学生学习和掌握的语言信息,是英语教学的客体;而教学物质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媒体。教学媒体把教学二主体与客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准确、快速地传递知识,提高教学效率。这四个交际的基本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凑合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交际结构,各自发挥自己独立的作用。教学中各交际要素之间的最佳组合,可以取得整体功能的最优教学效果。
(一)主体——教师与学生
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感情和信息的过程,交际双方都是主体。交际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同样,教育活动是由"教"与"学"两类相依相存的活动复合构成,教师和学生二主体的合作关系是平等的。教和学构成的交际活动是师生二主体相互联系的纽带。二主体之间具有互动性,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产生影响,学生的主动状态、情绪反应也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水准、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投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巧妙安排英语教学,与学生配合默契地交际,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享受到与人交际的情趣,从而增强主体意识,与此同时也积极地学到了知识。
(二)客体——信息
在教育的认识活动和实践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客体是教育内容,即主体活动指向的共同对象。教师向学生提供要掌握的知识信息,该信息就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对象,是英语教学的客体。
英语教学是学生掌握某种语言项目的过程,这一过程由许多具体的信息传递和接收步骤构成。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在教学交际过程中存在传递、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学生自身多向传递教学信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既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多向传递教学信息的交际形式是我们现代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向。
教学的每一步骤都是输入—操作—输出。教师所输出的新语言信息要以大多数学生能理解为基础。学生接收这一信息后,为进一步理解所输入的语言信息,通过操练对该信息进行编码和转换,使输入的语言信息顺利进入记忆。英语课堂上的对子活动、小组活动的练习,使学生把新获得的语言信息的结构与功能高效率地纳入已有的稳固的知识结构中去,以备检索。课堂上模拟真实情景,学生进行对话、表演等就是语言输出。在模拟交际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语言结构用于表达的交际价值和语言交际功能的实际意义。学生在语言输出的同时强化了所学内容,巩固了认知成果,发展了认知水平。整个英语教学过程是:教师输入信息;教师输出信息;经过变换,学生从教师和教材中输入信息;学生经过对信息的储存、变换,输出信息,这信息又反馈给教师和学生自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输出评价信息。没有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无从评价;没有教师的评价信息反馈,学生的学习难以纠正与提高。教师通过对学生反馈信息的分析、评价得知教学的成败,看到自己的教学进度是快还是慢,内容是深还是浅,从而更进一步了解学生,深入教材,研究教法来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整个英语教学就是在信息的传递和接收反复循环的交际中进行。
(三)媒体——教材
教学媒体是教学中用来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工具,是教学过程中负载信息、传递经验的物质手段。教学必须借助于教学媒体,以一定的信号传递发送,才能进行教学。教材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的主要媒体,是教师教学的蓝本,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从广义来说,教材不仅仅包括教科书,还包括教学设施、教学用具和教学辅导资料,它们是教学中的媒体,起传递经验的工具作用。教师运用语言信息输入的教学策略处理教材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安排,组织学生观察、想象、记忆、思维训练,使英语教学系统化、网络化,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学要达到"四会"在质和量上的基本要求,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媒体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对教学媒体处理的系统化体现在注意各语言要点之间的联系,防止支离破碎,避免相互干扰或机械重复。教师对教材网络化处理要突出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联络点,使整个教学以一种网络式来表示。教材网络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学习的整合作用,利于学生稳定的心理结构的形成,便于教师与学生检验、发现以往学习中的断裂带与断裂点,了解今后的发展带与发展点。教师还要使教学活动程序化,分析教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步骤、顺序以及内容与交际方式,考虑学生特有的学习规律,使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起来。总之,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这一教学媒体,根据教学目的设计教学程序,确定师生双方在不同的教学时间内做什么或怎么做,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教学交际的特点
(一)师生关系的特殊性
首先,教师与学生是个稳定持续几周或长达几年的教学群体。在这一群体中,师生交往既受教育规律支配,又受师生双方各自心理活动的制约。具体的师生关系一经构成,双方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教师不能辞去学生,学生也难以挑选教师。其次,师生交往的心理相容性高于一般的人际之情,交往的内容有知识,有人格。教学双边活动在对应关系中进行,互相促进,相互约束。注意到师生交往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搞好交际活动,使教学更有成效。
(二)非言语交际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课堂上师生都在利用自身形体相互影响,沟通彼此的意向,以对方活动来调节自己的活动。教师的眼光环顾全场,对着学生的眼睛说话,那么他们就不会产生"局外人"、"被冷落"的感觉,而会时时感到自己和教师在很好地交流。教师的姿态,一个有意识的手势,一个有意识的侧身、走动或表情,同样也会给学生一定的影响,使他们意识到教师就在他们中间,同他们一起学习。教师的指向、微笑或身体正对、侧向,甚至走近他们,又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亲近、教导。这一切都会使学生感到他们与教师同在一个课堂活动,而且配合默契,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运用体态交往得体可以成为教学的有力交际方式。
(三)英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与定向
1.交际能力的形成人类为了不断地同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在复杂的社会环境生活,在生理调节系统的基础上,形成、发展一种自我调节机制——交际能力。作为个体心理的交际能力特性同其它个体心理特性的区别在于,它对社会交际活动的进程及方式直接起调节、控制作用。交际能力属经验范畴,是系统化、概括化的个体经验。交际能力结构的基本要素是知识和技能,它们是交际活动中自我调节机制的组成部分。交际能力的形成要有知识,知识具有完成活动的定向功能;还要有技能,技能是完成活动的方式。
关键词:影视艺术教育普及国民素质创作水平对策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艺术素质教育的价值愈来愈被人们看重,艺术教育的范围也远比过去扩大,除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传统艺术教育之外,我们已经无法回避影视艺术教育的迫切问题。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看待艺术教育,就不能不谈影视艺术教育。
一、普及影视艺术教育是快速提高整个受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捷径
影视作为一种视听语言艺术及大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绘画、音乐、文学等其他艺术相比,其受众人数在全球范围内占绝对第一,公众的接受性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望其项背的。西方曾有实验证明:没有电视,人们几乎无法生活下去,人们对于电视的依赖已达到很深的地步,其实质是电视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力。但是广大受众的影视鉴赏水平还有待提高。人们只是肤浅片面地对剧情进行理解,对深层次的主题表达理解不到位,使优秀文化不能准确传播和吸收,而一些糟粕文化却乘虚而入。有些影视语言的表达手法使受众只是门外看热闹。这么庞大的、每天都在欣赏影视艺术的受众群体,影视艺术鉴赏水平亟需提高。
绘画、音乐、文学等其他艺术教育在中小学及全社会都已经普及,而最具有大众化生活化且集成了绘画、音乐、三维技术、化装、表演、文学、摄影、灯光、编辑等众多门类的影视艺术,却还没有普及。要想快速提高整个受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就一定要普及影视艺术教育。也只有普及了影视艺术教育,人们才能真正准确地吸收影视艺术中的优秀文化,抛弃垃圾文化,提高整个受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这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谐社会。
二、普及影视艺术教育是提高大众影视艺术创作水平的需要
影视艺术是大众容易直接参与创作的视听文化。DV是近年来颇受大众欢迎的一种表达理想、抒感的艺术形式。大学生DV是最具活力和文化理念的新生力量,它有力地带动了社会各阶层民间DV活动的开展。DV使艺术表达更加自由和个性化,散点式的个人写作使得影像产品的数量高速增长。但是中国DV民间活动的兴起和发展是不成熟的,普通DV爱好者无论从拍摄内容还是技术把握上还不得要领,一是选题“另类”。盲流、乞丐、客、同性恋等社会边缘性题材被大量选用。这与中国社会主流生活与发展着的中国现状极不和谐,没有代表当前社会中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二是DV制作没有达到公众视觉审美的要求,许多DV作者走向了极端,要么不具备基本的叙事语言的能力,要么故意追求玄虚,让观众无法得到观赏。拍摄随意、多变、主观,叙事不求流畅,缺乏逻辑。目前DV的低门槛造成了制作者素养的降低,他们大多只是追求光怪陆离,并没有对于DV美学进行深入的探索。因此普及影视艺术教育,提高创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从而提高其影视作品的水平,有利于宣扬文化主旋律,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三、普及影视艺术教育是影视艺术自身发展提高的需要
有人说电视节目没文化,电视文化是快餐,这说明影视艺术的创作水平有待提高。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受大众影视艺术鉴赏和创作水平不高所制约。影视首先是一门传播文化,其次才是一门艺术。传播规律要求作品必须能够传播,为了争取更多观众,而迎合大多数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观众的审美趣味,一些媒体就会不自觉地向着通俗化与低俗化蜕变或降级,将一种崇高的审美趣味或纯粹的思想感情与智力活动变为一种幼稚与肤浅的弱智文化。各种娱乐节目和搞笑快餐铺天盖地而来,观众在轻松的笑声中,人们的严肃思考和追问消隐了,理性的认识退化了,崇高的审美趣味解体了。国内外经验证明,高质量的影视艺术作品不仅对开拓广泛的经济市场有益,而且对加大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影响力,提高该民族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整体形象,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音乐之都维也纳就是很成功的例子。
影视艺术创作水平是建立在大众影视艺术鉴赏和创作水平基础之上的,只有普及了影视艺术教育,提高了大众影视艺术鉴赏水平,那么水涨船高,高质量的、具有优秀文化内涵的影视艺术作品就会源源不断地创作出来;反过来又对广大受众进行优秀文化的传播和艺术熏陶,形成良性循环。
四、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浅探
1.影视教育的价值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到,一方面,影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社会生活,丰富着人类生活;另一方面,人们又深感不同于书籍文化的被动接受缺憾对人的消极影响。于是,西方不少知识分子家庭反对电视传媒,放弃电视机,中国的家长们也常常用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方式来躲避外界的“祸害”,笔者认为,影视教育在这里负有重要的责任。
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在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大学的影视教育也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中小学的影视教育多为零散状态,而且社会影视教育的价值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到。建立多层次的影视教育体系是影视艺术教育的必然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早已不是高深的学理研究的领域,它更多地成为了普通百姓生活中自然面对和评点的一种存在对象。影视对生活的影响相当巨大,面向大众的影视教育肯定是综合的、传媒化的。
2.在学校教育中,大学中小学影视教育应属于不同的层次。大学影视教育应包括影视艺术的鉴赏、创作、文化分析的教育。它含有培养影视专门人才和影视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教育,与对普通大学生进行艺术审美素质教育的两个任务。中小学影视教育的主要任务应是培养正确的观看习惯和影视艺术鉴赏能力,进行审美情趣的熏陶,提高艺术素养,以及借助影像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与道德观。社会影视艺术教育是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的,它包括对影视创作的社会文化批评、媒介批评和优秀影视作品的宣传,使人们得以接受良好的影视作品。通过各种途径宣扬佳作,贬斥不良倾向,促使创作者认识到与社会民心保持什么样的联系,从而生产出优秀的作品。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4“我们的影像故事”在广大DV创作者和DV爱好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意义深远。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中央媒体的这一举措大大地激励了中国DV爱好者的创作热情,也为中国的DV创作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做出了努力。社会影视教育是艰巨的工作,需要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场”。
结语
艺术素质教育的价值愈来愈被人们看重,影视艺术教育和音乐、美术教育等一样,是当代中国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艺术教育的全面普及,是提高整个受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捷径,也是提高我国影视艺术创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体验式学习,就是以“感受和体验”为核心的学习与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体验式学习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思想特点、认知规律、学习习惯等,设定特定教学目标,以具体理论知识内容为基础,为学生创设与知识相关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供体验与感受的真实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最终达到让学生通过体验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目标,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旧式的满堂灌教学方法相比,体验学习模式更具趣味性与生动性,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确立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程序,通过为学生创设、模拟各种真实情境,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与体会,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形成一个有趣、寓教于乐的良性互动。这样不仅能够加快理论知识的传授速度,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亟待创新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亟待改革与创新。多数高校依然采用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法,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角,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处于被动听课、记笔记的状态,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无法推动和促进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因为口语训练本身就是一个实际交流的过程,没有学生的积极发言、沟通和交流,就无法提升学生说英语的胆量,也不能让学生养成英语口语表达习惯,无法达到理想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效果。
(二)缺乏情境体验训练
口语训练需要在情境中进行对话交流、交际,真正的商务英语口语都是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需要在特定情境中展开训练,也就是说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离不开情境。然而,目前的大学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却偏离了这一方向,一些高校不是没有单独开设口语课,就是将口语课教学当作普通英语语言课处理,整个口语课教学从不设置任何情境,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记忆或背诵一些商务英语口语单词或短语,目的是让他们熟练掌握商务口语表达方式,充实、完善他们的商务英语口语语料库,事实上这并不能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相反,会让学生在口语交流中倍受约束、倍感压力,无法有效运用原本掌握的语料知识。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运用脱节
理论知识教育是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前提,因为学生只有掌握足够的商务英语语料知识,具备合格的理论基础,才能在实际表达中胸有成竹。但是,理论教学也要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即教师要确保课堂上所教授的商务英语口语课程内容及理论知识等能够满足实际商务工作交流的需要,能够帮助同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然而,实际教学中,由于授课教师多为英语语言学专业出身,没有实际的商务工作经历,缺乏商务实践,导致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缺乏目标和方向,理论上的口语训练与真正的商务工作相脱节,口语教学课堂无法发挥实际意义。
(四)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
口语教学课堂应该是生动活跃、积极向上的,应该伴随着学生接连不断的对话与讨论,然而,实际的英语口语教学课堂却略显沉闷,由于缺乏特定情景、规定任务、特定要求,学生不知道应该表达什么内容、完成什么任务,从而处于思想游离、思绪放任的状态,在沉闷的气氛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三、体验学习理论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模拟仿真,在体验中学习
众多教育专家认为,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与感受知识的过程,学生接受、理解与掌握知识需要一定的情境体验与切身感受,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开放的情境,让学生自由发挥,尽情展示自我、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有了各种体验,才能加深对理论知识与周围环境、世界的理解与感悟,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有效锻炼,内在动力和潜能才能得到不断开发。
通过模拟仿真方式,为学生模拟特定情境,让学生深入其中,产生主观的感受和体验,在不断实践训练—总结—再训练的循环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体验式学习习惯,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校拥有的各种资源,例如,实训教室、多媒体设备,等等。利用实训教室模拟各种真实的商务会谈、商务贸易交流活动,并预先布置安排实训任务,让学生进入高度仿真的商务实训课堂,在任务驱动下积极表达、主动交流。为了提高模拟情境的真实性,教师还可以事先从学生手中收集一系列物品,例如,带有包装袋的各种食品、各种文化用品、衣物,等等,将这些实物分类聚集,并贴上标签,这样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更加客观、真实的商务交流感受,真正提起精神进入商务交易、口语交流状态。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听说互动
英语语言教学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语言的听、说、读、写密不可分,其中听和说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学生要想流利地表达,就要在具备一定英语语料库储备后,接受一定的听觉训练,因为只有不断聆听英语表达,才能感受到英语语言的节奏、韵律,形成英语语感,了解英语表达的方式和习惯。因此,教师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要注重听力教学,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模仿、一边表达,用“听”带动“说”,采用听说结合、彼此互动的方式展开口语教学。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国际商务谈判会议的视频,使学生明确谈判会议的主题,并把学生分成小组,分别代表中方谈判员与英方谈判员,让学生用心倾听中英双方的谈判发言,逐渐走进情境,懂得双方发言人的想法和建议,随着谈判过程不断走向,各小组学生为维护本方利益就会产生举手表达、跃跃欲试发言的冲动,此时教师则可以关闭多媒体视频,让学生在原定情境中,继续延续商务谈判。这样各小组学生便能够纷纷灵活运用视频中听到的一些商务谈判英语词汇、表达法,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Weareheretosolveproblems.”“Ihopethismeetingisproductive.”“Letmeexplaintoyouwhy.”等。
一堂生动、传神、满富活力的商务英语口语交流课自然而然地,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运用商务英语词汇与表达法进行规范的表达的能力,还能让学生通过模仿视频中谈判者的语音、语气提高口语水平,达到口语教学目标。
(三)深入实际,真实体验
体验式学习模式不应局限于学校的模拟课堂,而应走向实际,深入真实的工作岗位,学校要同一些商贸公司、外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实习机会,让更多学生提前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接触最真实的商务英语交流,这样才能实现商务英语口语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实践训练的有效对接,从而达到体验式学习的目标。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