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物理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6:28:41

序论:在您撰写物理课堂教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物理课堂教学论文

第1篇

1.设计好课堂教学各环节的“度”

教师的课堂教学各环节要根据学情安排适当,特别要把握好教学节奏的快慢、教学内容的详略、教学的信度与效度、教师的亲和度、对学生提问的度,以达到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

2.教师介入要适度

新课标强调让学生自己通过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来理解和形成知识。学生的问题、困惑、见解、感受等都是教学的生长点,是学生自己探究的切入点,在学生交流并探究结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倾听和引导,通过认真倾听和引导,来辨别不同学生的悟性和理解力,发现他们的偏差、疑惑。通过引导,让学生利用观察、发现和归纳等学习方式,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教师的引导,要做到适时、谨慎、有效。整个指导过程要控制讲话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并且要掌握好介入指导的时间,介入过早,会阻碍学生自主发现,同时也会剥夺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如何,教师把握介入度的合宜性怎样,是教师实现有效课堂的关键。

3.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系统地阐述学科内容的课程资源,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也是教与学的依据。因此,要把握好教学中的度,就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但在实践中,对教学内容深度广度的把握上却存在着两种比较激化的倾向:

①深度上,对认知教学目标的学习水平把握不准确,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估计过高,只着眼于成绩好的学生,忽视中下水平的学生,在教学中往往把简单应用的知识点提高到综合应用,严重造成班上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

②广度上,有的教师把知识范围任意扩大了。在目前使用的初中物理教材与过去相比,许多内容已经删除掉了,有的老师还在给学生补充。

二、合理安排教学中的“量”

1.课堂教学的容量要适中

合适的课堂教学容量是有效教学的保证,课堂教学容量过小,学生就有了玩小动作、开小差的机会,尤其是优生吃不饱,能力得不到提升;课堂内容过多,学生对知识根本来不及梳理、巩固,也难以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吃的都是:“半生不熟的夹生饭”,长此下去,必然会加大差生面。所以课堂教学容量应该具有辩证性、合理性,要科学安排,合理调整,切忌贪多求快,欲速不达。课堂教学容量安排应考虑学生的年龄、心里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充分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整体把握新课标的知识点具体分布。心中有了数,教学起来就会得心应手,随心所欲;二是弄清每课、每单元的重点、难点。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主攻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三是明了各相关单元,各课时知识的衔接与过度,避免重复,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四是要符合学情。一般而言,以大多数学生的水平为基准,偏高偏低的学生又能兼顾,这样,整堂课就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了,也就有利于全体学生发展目标的实现。

2.作业要精

第2篇

关键词:研究学生教法学法

我们面对课堂,如何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实效、高效,是每一个物理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普遍存在着很多“虚假现象”,甚至于一些公开课也是“作秀”的产物,如交往的形式化、合作的固定化、课堂的垄断化、问题的单一化、媒体的滥用等。笔者从教二十年,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一条提高物理课堂实效性的路子,近几年来初中物理教学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现结合自己如何使课堂实效性作具体阐述。

一、研究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学生逆反心理很重,学生最不能容忍那些损害他们自尊心的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冷漠、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有伤学生尊严和不利学生个性发展的手段,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必然会引起学生爱的反馈,因为学生感受了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对老师就会更热爱更信赖。学生就自然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吐露秘密。师生心灵相通了,彼此就像有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了,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密切。教师要放下架子,融入学生之中,给人一种亲切感,师生良好合作程度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这必然会妨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

在师生关系上,决定了学生对你的态度。再调皮的学生对于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教师总是十分尊敬甚至崇拜。所以,要和谐师生关系,教师的自身素质必须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只有素质高,涵养好的教师才能散发出更高的人格魅力。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美;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这些也是一种美,并且是最永恒的美。在走进课堂时,不管有多大的烦忧,露出你真诚的笑脸,便可以拉进师生间的距离,常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次真诚的交流,一则带有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就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达到至高的教学境界。

在实施实效性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以极佳的心理状态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精神饱满,感情充沛,采用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结合学情、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诱导参与、催促思维。特别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鼓励,就是差生提出很“傻”的问题时,也不要讥讽,而应从神态、语言、动作上表露出对他们的支持,并诚恳地引导他们找出错误所在。特别是怎样对待课堂的违纪现象,这是一项艺术,它关系到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关系到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一句看似简单的训斥损伤的是学生的自尊,影响的是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受到影响。因此,在对待违纪学生时切忌简单粗暴。但是,亦不能放任自流,怎样对待?幽默风趣的语言胜过任何的说教。

二、研究教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从兴趣培养入手,使学生“乐学”、“想学”;要以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方法,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激发学生“乐学”、“想学”的内在动力;要以自学能力的培养为主要途径,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学会学习。只要使学生“乐学”、“想学”、“会学”,就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完成物理教学的目标。

1.创设情景,还课堂给学生,为克服课堂教学过程的单一化,需要教师

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适当的引入小组学习、个别指导。

2.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的保持在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听课习惯方面格外重要,课堂教学是日久天长的,保持兴趣不是一节课的事,我们的目标是要学生天天想上物理课,盼着上物理课才可以,嫌物理课时少,总感觉物理课堂时间比别的学科短。

如实验提趣。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利用有趣的实验能增强学生好奇心;鲜明、生动的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解大气压强时,利用针筒下面挂板凳的实验,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他们好奇心理,然后逐步启发分析:空气有重量,这样空气就会像液体一样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先用趣味实验激发,然后阐述,这样,学生在趣味中很自然地理解了大气压强,而且印象深刻。

还可以利用近代的物理知识的“新”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利用高温超导、磁悬浮现象、纳米技术等,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他们树立献身科学的理想。

3.注重课后反思

教学是一门永远没有完美的艺术,教学活动是一组没有底片的照片组成的。及时的反思能让我们在失败中前进,能锦上添花。反思的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否科学,课题的引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概念的形成与分析是否准确、透彻并利于学生理解,定律、公式的概括与推证是否简明、严谨和具有启发性,实验操作是否清晰可信,例题的选取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突出本课重点,学生练习题的份量、难度是否适当,小结是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再结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和修订,扬长避短使之更科学、更完善,切实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

三、研究学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目前,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不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习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在具体学习环境中指导学生掌握的具体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充分认识具体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学法指导不仅使学生要学,而且会学、善学、巧学,使学生从那种拼时间拼体力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不做书本的奴隶,而作学习的主人。因此学法指导应引起教师的从分重视。

根据物理学习的过程,应对学生进行预习,听课,复习及作业巩固的指导。

1.预习指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无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既是眼前学习的需要,也是将来工作的需要,故应予以重视。一般应在前一天将要学习数学内容预习,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对于定理、公式等重要内容,不仅要记住结论而且要特别注意其推过程。预习时要手脑并用,疑难问题要记下来,以便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听课效率。

2.听课的方法

有了充分的预习,听课将是轻松而高效的。一要注意听目的要求,听知识的引入及形成过程,听重点及老师对难点的剖析,听解题分析思路,听小结。二要在听课的同时注意思维,要善于大胆地提出问题,由听产生联想、猜想、归纳,学会反思。三是记录,记要点、疑点、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和课后思考题。

3.复习及作业指导

第3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初中物理

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知道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方式。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不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教师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初中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都成为一种必然。

物理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理论性的基础课。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终解决问题的模式。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顺应时展要求

顺应时展要求,“研究性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正以十分快的速度发展起来。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知道下,通过一系列自主的探索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培养获取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文摘周报》2000第44期的文章《研究性学习要换脑》指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

1、教师不是把知识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提出问题或提供线索,让学生一步步自己去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获得结论。

2、研究性学习不太在乎知识本身,而在乎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本领。

3、重视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了解和探究过程中科学观念及科学精神的形成,不十分在乎探究的具体结果。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1、要改变学习方式:变原来的“接受型”学习为研究型学习,要改变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怀疑的传统习惯,在探究过程中要向现成的知识和结论提出疑问,用自己的研究去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

2、要变“怕”为“敢”:不要怕自己知识少,基础不扎实,更不要怕在探究中出错。

二、“研究性学习”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由于物理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到很难学,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经过学习和研究探索,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了一段时间“研究性学习”法的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具体教学思路是: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的方向,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目标和做法如下:

目标一: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分析。

“读书”是学生的基本任务。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每进行一个新的教学课题,都应当指导学生学会读书,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通过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理解定义、概念。通过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学习者的阅读,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的活动中接受知识。教师在这个阶段中的作用是准确地把握课题内容的深度广度、知识点、组织学生掌握知识及其学习方法。

方法:例如,在苏科版初二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明白本节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交代给学生阅读的内容,同时设计一些思考题,布置给学生,例如:

[摘要]在当今信息时代,新知识不断膨胀,人民必须找到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从大量的知识信息中,去分析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学习和掌握自己需要的新知识,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立于不败之地。学校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其主渠道之一的课堂教学方法。目前初中物理教育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有新思路、新方法。因此,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迫在眉睫,研究性学习方法,正是适应了这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初中物理

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知道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方式。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不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教师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初中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都成为一种必然。

物理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理论性的基础课。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终解决问题的模式。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顺应时展要求

顺应时展要求,“研究性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正以十分快的速度发展起来。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知道下,通过一系列自主的探索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培养获取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文摘周报》2000第44期的文章《研究性学习要换脑》指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

1、教师不是把知识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提出问题或提供线索,让学生一步步自己去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获得结论。

2、研究性学习不太在乎知识本身,而在乎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本领。

3、重视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了解和探究过程中科学观念及科学精神的形成,不十分在乎探究的具体结果。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1、要改变学习方式:变原来的“接受型”学习为研究型学习,要改变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怀疑的传统习惯,在探究过程中要向现成的知识和结论提出疑问,用自己的研究去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

2、要变“怕”为“敢”:不要怕自己知识少,基础不扎实,更不要怕在探究中出错。

二、“研究性学习”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由于物理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到很难学,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经过学习和研究探索,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了一段时间“研究性学习”法的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具体教学思路是: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的方向,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目标和做法如下:

目标一: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分析。

“读书”是学生的基本任务。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每进行一个新的教学课题,都应当指导学生学会读书,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通过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理解定义、概念。通过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学习者的阅读,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的活动中接受知识。教师在这个阶段中的作用是准确地把握课题内容的深度广度、知识点、组织学生掌握知识及其学习方法。

方法:例如,在苏科版初二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明白本节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交代给学生阅读的内容,同时设计一些思考题,布置给学生,例如:

总之,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希望达到培养学习方法的目的,进而希望把这种良好的习惯引入到其它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要适当地指引学生,而不急于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让学生进行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难点问题,最后才由教师帮助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我想,在新的课程理念中,学生学习知识不再是简单地对教材中既定知识结论的接受和记忆,课程知识成为学生反思、批判、运用并促进学生重新理解的材料。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走向“研究性学习”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应了这种趋势。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适时性地应用研究性学习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物理学科、物理教师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由于目前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新的成功经验和突破性进展还比较少,实际困难也很多,还需要做更多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第4篇

物理知识虽然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只有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才可以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物理知识,只有拥有了足够的兴趣,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问题情景的创设主要作用就是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只有当学生被创设出来的情景所感染的时候,其积极性才能够被调动起来。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更加的精密。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可以使得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变得更加的契合。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学生获取直接经验与获取间接经验的关系,防止出现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忽视直接经验积累的倾向。以情景呈现的物理问题,不会出现常见物理习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等,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抽象、设置,从而使得学生运用间接经验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情景的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都与实际的物理问题脱节,学生也感受不到物理中与生活有何种的联系,长久下去就会限制的学生的思维。而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将物理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助于帮组学生完善其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最后问题情景的创设可以对物理教学起到推进的作用。理新课程标准中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倡导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正是一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体现。

二、问题情景创设中对于问题的要求

问题情景的创设对于问题本身有着一定的要求,否则情景的创设会受到影响,使得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不能模凌两可,必须要具体明确。问题情景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清楚的题意,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有歧义;问题必须条理分明,不能让学生觉得听了半天课后,还不知道顺序是什么;问题的表述要正确,不能出现科学性的错误。很多时候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是范围太大,就是问题含糊不清,这些都会影响到物理教学效果。虽然有的时候这些问题会使得课堂气氛变得十分的活跃,但是最后却对学生实际能力没有效果。所以任何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应该是像出考题一样,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应该进行斟酌。问题的难度要适宜。一个班里的学生肯定存在着差异,这就对于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需要同时考虑到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好的学生。同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前提。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有让学生成功的可能性,问题需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的价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这时教师最忌讳的是在问题中指出学生应该如果去做,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能力提高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的。如果问题过难,则大多数学生都失去了成功的可能性,这样对他们的自信心是一种打击。长此以往则学生的能力不会有提过,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大降低。但是太简单的问题则会让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也不会让学生的能力提高多少。所以在课堂上尽量不提出类似于“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问题要有层次感。物理中时常会遇到许多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对于此类问题,也许成绩好的学生有能力解决,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不具备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应该从浅入深的进行设问,慢慢的将学生的思维进行扩展。通过层层剖析、循序推进、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彼岸和释疑明理的高峰。对于整体性较强的问题,需要分割成几个并列的或递进的小问题来提问,把一个个小问题解决了,整个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三、问题情景创设的方法

问题情景的创设重在通过恰当的情景,提出适当的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有进行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进行问题情景创设的方法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1.通过物理实验创设出问题情景。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很多的物理结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物理实验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通过物理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直观且形象的材料,同时实验还可以是课堂教学充满着趣味性、思维性、挑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利用实验内容的魅力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探究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

2.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创设出各种问题情景。

物理中有许多的知识都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将各种物理知识融入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以及学生所关系的各种热门课件问题中去,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切实的感觉到物理知识可以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3.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景。

各种知识都是从浅入深,由简到繁,前后的知识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物理知识也不例外。在进行问题情景创设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过的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创设出各种问题情景。最后达到诱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进行探究学习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

4.与现在在教学中运用的各种新技术息息相关

这就是利用现在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以及现代的教学手段为背景,创设出各种问题情景。现代科技为物理教学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双向闭路电视、多媒体等,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它具有形象、直观、动态逼真、表现力丰富等常规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优势。特别是它能把一些无法看清的现象模拟出来,从而让学生获取足够的感性材料,为思维加工奠定基础。它恰当的使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焕发学生的创造性联想。

四、物理课堂问题情景创设的思考

很多事情都是知易行难,知道是一回事,做起来的时候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在物理课堂进行问题情景创设基本上每一个物理教师都知道。但是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问题情景创设却不是每一个物理教师都能找到答案的。虽然物理知识基本不会改变,但是教师所教授的学生却是会发生改变的。问题情景的创设就是要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在进行问题情景创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下几方面。

1.问题情景选择的素材必须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的全面的、科学的分析。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含着有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知识,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问题的提出必须要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问题的提出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索学习的方向,如果方向不明确,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感到迷茫,最终使得学习的效果下降。而问题具有明确的方向后,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出足够强烈的好奇心支撑他们去进行探究学习。当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就会感觉到眼前豁然一亮,很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有很强的成就感

第5篇

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是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必备内容之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得以重视;然而存在部分老师简单的认为对于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只要在新授课教学中简单的介绍给学生就行,再利用相对应的习题进行大量的反复的训练与巩固,以便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物理概念与规律,达到自身的教学目的,实践说明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可以说是本末倒置,对高中物理的教与学的效果影响很大,甚至是一种危害,往往是“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的做法和效果.如果我们在高中物理新授课堂教学中,放弃“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学生在不断的体验、质疑、生成的循环中刺激着思维的高速运转,学生在交流合作探讨中亲身体验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的形成,从而实现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内化,培养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1高中必修1模块中《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运动三定律之一,由于在初中物理教材中也涉及到相关的内容,初中物理老师也进行了介绍和讲解,有些研究比较投入的初中物理老师甚至介绍了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和联系,进入高中以后的物理学习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结论经常在处理力的合成与分解相关习题时也用到,因而部分老师在这一定律的课堂教学中并不重视,习惯性的一带而过;事实证明,学生只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句话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并不能理解物体处于不同运动的特点、性质、状态下相互作用力的情况,对于拔河比赛等具体问题的分析中经常得出错误的结论,正是由于没有主动参与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而造成的后果,没有主动参与构建的物理知识对学生而言理解是不够深刻的,往往存在造成错误的危险;下面简单介绍下参与式教学在这一节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创设物理情境,导入课题———列举西楚霸王项羽力大能拔山举鼎,但举不动自己的身体,从而引入古人在《论衡•效力篇》中已经认识到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结论,导出物理学家牛顿总结并创立了牛顿第三定律.

(2)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自学———学生在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活动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样的设置比部分老师给学生提出固定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去解决的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学生的思维空间被进一步拓展,这正符合新型师生关系理论的要求.

(3)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全面交流———尽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师:通过自学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由学生提出?生:在一对相互作用力中,究竟哪个是作用力哪个是反作用力呢?师: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这里提出问题让学生联系实际的问题情境思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生:主要看我们所选的研究对象.师:同学们课桌上的书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以及他们的反作用力是什么?生:支持力和重力,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书对桌面的压力.师:面对学生重力的反作用力不敢确定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生: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生:学生又提出问题:牛顿第三定理的内容中的“总是”两字的含义.师:提供学生器材让学生分组进行演示,提出传统仪器的不足之处,师生合作共同运用DIS系统进行演示,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涉及的现象和实例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以日常生活实例为载体,感受体验过程师:以自行车后轮的摩擦力方向问题为例,在人脚蹬车的过程中后车轮有向后运动的趋势,这与人走路脚蹬地一样,脚受到地面对其向前的摩擦力,车后轮受到向前的摩擦力.引导学生做小游戏,甲乙两名学生同向站立在一条直线上,后面同学推前面同学,感受自己运动趋势和受摩擦力方向,可以互换角色进行游戏,让学生谈感受和体会.师:以拔河问题为例,让两名同学手拉手进行特殊的拔河比赛,看谁的“力气大”?再让所谓力气大的同学穿上溜冰鞋再进行比赛,看谁能胜?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得出结论.参与式教学的思想在本节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实践中,体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学生学会了自学,学生在互动中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参与式教学在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中的探究与案例分析

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的巩固离不开习题的训练,在现行高考制度下,高中物理基本在高一和高二完成基础内容的教学任务,高三年级基本都是进行复习,对于高三物理的学习存在较多的是习题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往往是容量大、难度高,对于习题课如若只是一味的讲解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打消,学习的效率自然不断下降;可见,在高中物理习题课堂教学中恰当的采取参与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关物理的教学理论很多,他们唯一相同的是都离不开老师的示范,若高中物理老师在进行习题讲解的过程中,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容易得到的一些常用器材,通过精心设计出一些列的实验,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将物理习题中的抽象情境通过实验的演示和操作过程展现出来,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案例2如图1所示在长为L的轻绳右端系这一质量为m的铁球,左端固定于O点,若铁球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下落,已知细绳开始与水平方向夹角θ=30°,试求:铁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绳对铁球的拉力.本题中学生容易形成混淆的地方:①铁球从释放后就做匀速圆周运动,采取牛顿运动定律、向心力公式、机械能守恒定律相结合进行求解;②开始释放铁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接下来铁球在细绳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前后两个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然而本题中处理问题的关键处是在铁球下落至对称点时,细绳在突然拉紧的瞬间,细绳对铁球存在一个冲量,从而使得铁球的机械能损失一部分,如果物理老师直接讲给学生听,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这里物理老师可以准备铁球和细绳让学生自己参与实验活动的操作和演示,学生在操作中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在对称点的位置细绳被球“猛拉一下”,对于这道题学生基本都参与探究之中,难点也得以解决.这种教学的手段有时候看似好像在浪费时间,让学生在自我参与的情境下培养学生自学和领悟物理道理的能力,学生的思维和解题能力被大大提高,反而节省了学习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得到了较快的提高.

三、总结

第6篇

开展高效课堂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从“高效”这两个字的字面意思来看就是课堂教学有效率、质量高。高效课堂简单的来说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更丰富的经验。高效课堂能够在有效的时空里,通过恰当的方式,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同时高效课堂能够在坚守人类基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通过课本上的资源,让学生明白对于错,何谓真理等一系列的客观事实。最终高效课堂的意义就是一句话,能够将教学目标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即是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优化。

二、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想要打造高效课堂,就必须要设计一个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的设计前提就是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同时明确教学目标是物理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开展高效教学的前提。在最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了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目标的设计就必须以此为主要维度。同时还要注意应该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优化和个性设计,从而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做到因人施教,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能让学生们在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获得实际的成果,让学生们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出他们的热情和责任感。

(二)认真阅读教材,有效备课

在阅读教材,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够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打造高效课堂。首先是基础内容自求化。教材上有一些基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很大的难度,比较容易理解、掌握。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应该在教学备课时将这些内容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通过阅读课本、参照学习用书等自行掌握。其次是要做到要点内容问题化。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要点内容设置为问题的形式来进行解决。一个号的为物理问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然后是将难点内容划分为合理的层次。教师必须要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找到其中对于学生来说的难点问题,然后精选例题,通过问题的设置层层递进,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对高效课堂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要打造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就必须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从教学设计中可以体现出一个教学的教学理念和其教学策略,从中能看出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轨迹。为了配合新课改,物理新教材的内容、课堂教学结构体系、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关系等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够在延续传统的教学理念,而应该根据现行的物理课程标准进行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及其他的各种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反思和方法,切实有效的提高物理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能力。现在的学生由于他们平时生活中所接触的各种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很多,因此他们在没有学习物理之前就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甚至是这些物理现象所蕴含的原理他们也知道。例如:太阳的利用、各种信号的传播、超声波的运用、平面镜能成等大的像等等。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必须要了解到学生们当前的认知实际,然后在根据学生的现有基础与实际能力进行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应该考虑到学生们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1)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到底了解到什么程度了,他们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2)他们掌握的程度如何;(3)即将教学的物理知识中有哪些可以联系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其中又有哪些超出了学生的生活实际;(4)即将教学的物理知识中有哪些需要利用现实情景和实验场景让学生加深理解;(5)哪些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就能掌握,哪些需要教师进行点拨;(6)对于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采用何种教学策略,从而让他们都能够获得发展。

(四)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全员参与

课堂教学方式应该多种多样。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让物理课堂教学保持良好状态的保证,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等,灵活地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适当的设疑,给予学生鼓励、积极的引导等各种手段,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实践中。物理课堂教学,要灵活地运用好各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分钟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上就要注意驰张结合,动静结合。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知识要讲精、讲透,引导学生讨论,思路要宽,言语要广,讨论要透,使课堂气氛既扎实又热烈。例如通过探究教学方法教学“凸透镜成像”时,让学生在光具座上固定住蜡烛据和光屏的位置,移动凸透镜,观察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有的学生可以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放大、一个缩小的两个像,有的学生只找到一个像,有的学生连一个像都没有找到。怎么回事,成像的情况是否与物像之间的距离有关?学生纷纷提出质疑,引发激烈讨论。以此来创设出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们能够进行讨论。接下来就是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如通过“凸透镜成像”实验得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两倍焦距时,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有的同学马上提出:如果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两倍焦距时,光屏上将会得到怎样的像呢?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与学生共同讨论和探究。解决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寻求解决的方法。

(五)多听少讲

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留下充足的空间和时间,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考。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上基本都是教师说了算,学生基本没有多少动脑、动手的时间。学生的一切活动按照教师预设的方案进行,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展。新课程强调过程和方法,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传授和指导学习的方法,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听少讲,听学生们的发言,听学生们讨论,从他们的发言和讨论中发现他们的弱点以及他们还没有掌握的知识。然后在一旁以引导为主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有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能力。

三、结语

第7篇

(一)大学物理教材大学物理教材是学生了解物理知识最为直接和方便的手段,对于学生的自学和更好地提高上课效率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大学物理教材更关注于系统理论知识的讲解,文字基本覆盖了整个教材,很少有插图,因而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更为直观形象的了解。

(二)大学课堂大学物理课堂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最基础的方式,真正的大学课堂应该不同于初中及高中的课堂,因为大学生的思维具有了一定的开拓性及灵活性,其实践经验也得到了不断的增长,因而教师上课就不应该是初中和高中时那种“填鸭式”教学,而应起到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其创新能力的作用。

二、大学课堂物理教学中应采取的改革措施

(一)提高大学物理老师的素质老师在学生一生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曾经有一位著名的老师培养了多位科学家,当老师八十华诞同学们赶来为老师庆祝生日时,记者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你对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答案意外的惊人,同学们都说是眼神,足见要想成为一个对同学们有切实帮助的老师,就需要热爱学生,要慈于父母,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成长。

(二)在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注重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要注重发挥他们的独特优势,对于不同的学科,要根据学科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首先,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要帮助其补充更多的基础知识;其次,如果有些同学擅长于理论的研究,要加强对其理论知识的传输,使之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有些同学动手能力较强,就要提供实验器材及方法,促使其从实验中发现真理;再次,大学课程有很多学科,其中物理学科作为一门理科学科,要求学生掌握更深的物理知识,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有目的地将学生往高深物理知识方面引导,使学生更深刻明白物理学习的目的,从而增强其提高专业水平的动力。

(三)注重趣味教学的方法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要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一门学科,就必须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其次,要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更好地展示物理知识的机理,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的理解。再次,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角色表演等方法来进行物理知识的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走出课堂,带领学生去实验室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最后,要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很好地联结起来,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同学们只有在实践中发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才会去努力学习它,因此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