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6:28:11
序论:在您撰写信息化教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网络使用特征
首先是对于搜索引擎的使用上,82.6%的未成年网民会选择使用,网络音乐81%,网络视频63.5%,网络文学44.8%,以上均低于青少年总体水平。但在网络游戏中,未成年网民使用比例高达76.4%,导致的网游上瘾和沉迷的人群越趋庞大,也出现了形形且备受争议的“戒网瘾”培训班。
2.信息技术教育关注度差
没有关注就没有发展,未成年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并未能够深入人心,导致教学配套的整体滞后。因而,制度和观念的约束,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具体实践
基于笔者对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了解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应用,结合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观点,针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提出如下的意见或建议。
(一)组建专业信息技术
教育科研机构目前我国职业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具备一套完善的体系,而义务教育阶段却没有专业的研究机构进行这片领域的产学研相关工作。面对众多的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应该有一些专业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机构,将其课程进行合理的转化,有选择的嫁接在中小学课程中。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教育工作,将是此类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
(二)教材的信息化信息技术
教育区别于其他课程,更新快,呈现方式需要更加多样化,很多知识无法通过课本有效传递。而信息化的教材具备更新方便、成本低、表现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已经在诸多网络教育平台中广泛使用。
(三)教学过程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网络应用的使用情况进行有目标的改革,可以使用如下方式。
1.增加信息获取方法的学习截止到2013年12月,仅我国境内的网站数目就达到了320万个,网页数达到了1500亿个,网页长度更是进入了PB的计数时代,而全球的信息量会更多。在海量的信息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准确、快速地查找到所需的信息,有一定难度除加强搜索引擎学习之外,更应该讲解信息在网络上的分布特点。同时,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获取相关信息,比如现如今有关作业批改、题库试卷、课程视频、问答、文库、百科、资源共享网站等,构成了庞大的学习信息获取网络。
2.增加信息良莠的判别与认知,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早在2011年,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就分析报告,80%以上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相关。2013年美国有一项最新研究也显示,青少年浏览一条香烟广告就想吸烟的欲望增长22%。更何况在如今的互联网中,充斥着大量不良信息,如涉黄、涉赌、暴力等,这些内容要比香烟广告更加影响未成年学生的健康发展。因而,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尽到教育应尽的责任,起到早期预防的功效。
(四)教育体制的变革
首先,可以增加高等院校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自主招生或者特殊招生的考核。这也是在我国现行的高考体制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作为“大课”前提下的一条出路。其次,增加各层次信息技术课程课时,尤其是农村学校。
三、结论
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应用微课,会大大提高残疾学生学习的新鲜感,让残疾学生更多地认识到外面世界的精彩。下面,我们就来对特殊教育中微课的应用对策进行研究。
1.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
首先,特殊教育学校需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教学资源库。信息库的建设,是促进微课落实的前提,也是特殊教育活动能够走向信息化的关键。资源库的建立需要从特殊教育的课程设置、学科方面等现实条件做起,利用学校已经具备的资源开发网络教学资源,能够让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特殊教育与普通的教育不同,为残疾学生建立一个教学资源库,会让残疾学生的世界丰富起来,也能让教师的教学活动更有意义。其次,特殊教育工作者要利用信息化的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微课活动。有了充足的信息资源,教师要利用沟通功能良好的特殊教育服务平台,让资源成为师生共用的资源。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残疾类别进行不同服务平台的打造。对于盲生,教师要将教学平台打造成声控体系;对于聋生,教师要将教学平台打造成视化体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网络学习服务平台上享受微课,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微课进行学习。
2.加强特殊教育人才的培养
在加强微课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应当关注教师素质的提高。其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培训来提高教师的信息水平,促进传统特殊教育理念的转变,让特殊教育工作者认可微课这种教学形式。其二,要提高教师信息化处理处理能力的重要性。将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与他们的业绩联系起来,从而激励更多的教师对微课这种教学形式进行研究,加强教师对微课的重视。
3.加强微课主题的丰富性
在特殊教育中,教师面临着许多教学问题。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了解残疾学生的真正学习需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性格,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残疾学生也渴望进步,渴望外面的世界,渴望了解这个精彩的社会。在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主题教学的形式,通过信息教学资源的传递,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二、总结
(一)已经培养出大批的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
信息化素质已经成了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了当下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的基本素质。当下我国的很多高校都增加了与信息化相关的课程,并且在各个专业的学科教育过程中渗透了信息化教育的理念。目前的很多高校几乎都培养了一批传统专业与信息技术专业相结合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为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二)信息化资源建设由数量到质量上渐变
早在之前,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建设上,这些资源建设无非就是大量的购买各种数字化的软硬件资源。可是放眼当下,我们还是很乐观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从资源建设中转移到建设资源管理平台以及资源的应用平台上面,已经转移到建设数字图书馆以及大学数字博物馆上面,而且这些网络资源体系也在逐渐完善。除了上述之外,我国的有些高校还建设了网络学院,网络学院的开设方便了远程授课,方便了学生辅导答疑。这些都使得我国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卓有成效。
(三)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当下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高,相关部门的重视使得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资金数量逐年增多,从而很快地我们国家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机应用、基础软硬件建设发展到向数字化、一体化整合。高校校园网的覆盖范围以及出口带宽都在增加,高校运用教学的多媒体技术的种类与科目也在逐渐增多,此外对于多媒体的利用率与管理水平也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探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化技术是先进生产的典型代表,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帮助高校教师在教育领域内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促进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先进方法的引进,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质,培养有利于当今信息时代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为高等教育教学服务。为此笔者探究了几点提升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与途径。
(一)构建数字化学习中心软件平台
构建数字化学习中心软件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有教学质量工程支撑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全球优秀公选课资源平台、精品课程申报以及建设平台、专业与课程建设平台、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平台、论文指导平台、课程实时录播系统、教学博客平台等。这个数字化学习中心软件平台的优势主要有:第一利用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实现课程教学活动的智能化、信息化与网络化,在给学生提供海量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教学与平台建设的有机融合;其次利用平台建设的机会,让信息化手段监控教学实施各个环节。所谓的教学质量工程支撑平台是指在支持“质量工程”的基础上,革新高等教育教学的专业结构与专业认证、革新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程度,革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师水平建设与教学管理制度多种需求,从而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飞跃。利用先进的技术与高校内部的优秀资源优势,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高度共享,建立数据搜索引擎,服务教学科研管理等核心业务。另外在该平台上分享全球优秀的公开课视频,积极地将全球其他学校的优秀视屏引入到我国内高校的信息化教育平台上,还可以丰富我们高校的公选课资源。精品课程的申报是针对教师说的,利用这一平台可以激发教师上课以及致力于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其余专业与课程建设平台诸如专业与课程建设平台、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平台、论文指导平台、课程实时录播系统、教学博客平台都其自身的优势,对服务于教学的高等教育信息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二)构建校园移动学习终端服务平台体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现在每一个大学生基本上都拥有一部以上的手机设备,因此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还可以利用手机为教学服务,其教学的普及程度根据学生拥有手机的数量我们就应该可以看到。尤其是在3G业务的商用之后,移动网、互联网以及电话网三者之间已经实现同步,这种融合的优势如果应用在高等教育上,其效果与影响力将大的惊人。所以笔者在此呼吁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构建校园移动学习终端服务平台体系,这样的话将会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在校园内获取数字化学习资源,丰富学生获取教学资源的方式与手段,实现高等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无形中形成一种信息化的学习氛围,提高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四步推进措施
信息化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同时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好的发展变革契机、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信息化也给教学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现代的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远远胜于其前辈,接纳和吸收信息的能力和愿望也非常强,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径相当广泛,相互之间的交流方法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相互交流的范围和规模也越来越广泛,沟通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信息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迅速改变了年轻一代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在许多方面是处在同一个背景条件下或者是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去获取新信息和新知识,甚至在某些方面学生比教师更具有优势。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全面进行信息化教育的推进工作。这也是未来社会对现在学生们的要求。同时要有紧迫感,加强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信息化教学技能,不断地修炼并完善自己。
二、目前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认为目前在高等职业院校数学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教学形式单一化,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简单化,教学理念陈旧,教与学脱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脱节,老师讲自己的,学生做自己的。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进来,因为数学学习对于很多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甚至难度极大,一方面是有畏难心理,另一方面纯理论的数学学习也让学生们看不到将来有何应用价值,传统的数学教学大多是老师在黑板上不停的演算和推导、证明。学生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做题,高职数学教学社会实际需求相脱离,或者不同步。学生数学思维方法难以培养建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甚至缺乏,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和水平也不足教师们信息化素养也不尽相同;学生们的数学基础也参差不齐。
三、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时刻发生着变化,因此,高职院校也要顺应时代变化而变化,面对社会的需求,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及时调整和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找到自己的方向,准确定位。以满足新时代社会的需求。及时更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二)优化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高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课程中,往往是注重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不够。信息化快速发展大背景下,注重信息化与高等数学教学合理有效的结合。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多与社会实际和专业特点相结合,减少纯理论性的推导证明过程,增加数学应用的教学内容。还应加强操作技能的训练,能熟练地操作数学软件,学会软件的简单维护常识,了解数学软件的运行环境和运行机制。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变化,对教学内容做出调整,使各门专业课具有适应市场需求的灵活性。基于当前国家对技能比赛的重视程度,可以考虑将比赛软件、题库的使用作为日常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还可以提高一部分选修教材的难度,满足一些成绩优秀学生对深层次知识学习的渴求。
(三)改进教学方法。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年轻学生们常常被称之为数字土著,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热情更高、能力更强、速度更快。因此我们要抓住和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和契机,改进和调整教学理念和方法,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掘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寻求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目的清晰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校园网、局域网的平台进行数学教学,微信群、朋友圈、QQ聊天等多种载体可使各种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接受学习内容,学生们可以按照需要,灵活机动、开放地学习,并且更加便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便于学生之间的讨论以及相互分享,及时与老师沟通;教师能够通过学生的讨论及提问,及时得到问题反馈,随时随地答疑解惑,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移动终端已经成为现代青年人的无法割舍的生活、娱乐、消遣的工具,更是学习的工具,教师要充分和有效地利用这一工具和渠道,积极引导和开拓信息化教学。“微课程”、“微视频”的开发和应用,非常有利于学生们进行移动学习,其特点就是灵活而开放,随时随地充分利用短暂的、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我们教师要努力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和思想制作成“微课程”、“微视频”,以更加直观、更加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特别是那些重点和难点更有必要通过这种形式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达到教学目的。“微课程”的内容设计要避免流于形式,时间长短和难易程度要根据教学目的进行合理安排。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深入地结合起来。
(四)加强教师信息化素质培养。
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我们处在信息化时代,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教师的思维方法、知识结构以及教学体系也要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首先必须要不断地强化学习信息化知识,定期参加进修,定期组织系统的培训,学术交流和研讨,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质水平,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不断地总结经验,积极探索。
四、结语
所谓教育信息化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领域当中,教师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的实施,同时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使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得到完美结合,并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而发展教学信息化就是使我们的各项体育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方法更加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单单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师就“信息化”了。在当前的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们不只是简单的对硬件设备的建设需求,而是更多的建立在教师信息化的培养、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培训以及信息化资源的建设等“软件”设备的开发。现代化信息技术是一个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必须建立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娴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之中的作用。而体育教育的信息化主要是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共享资源以及新的教育理念,从而全面提高体育教育管理水平以及教学设计的革新。因此,对大学体育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推行大学体育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1.提高大学体育教育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水平教育现代化内容主要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目标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设备现代化以及教育制度现代化。在信息技术的大前提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全面实施运多媒体网络技术,促进大学体育教育的深入改革,全面落实信息社会提出的现代化体育教育理念。
2.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及体育教育资源的开发大学体育要想得到全面的发展,就必须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当今的信息大社会,是一个团队与另一个团队对信息技术含量的较量,同时也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信息技术含量的高超较量。但是由于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单一的体育课程管理体制,导致国内大学体育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能力依然很淡薄,过僵硬的体育技能,专业素养的逐渐退化,体育信息技术的开发能力的严重缺乏。而通过引用现代技术化体育教育课程必将大大提高广大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的深入理解,体育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对体育教育意识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将有利于提高现代体育教育的教学水平以及各项运动技能的掌握。
3.有利于大学体育教育质量水平的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倡导,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大学体育优质课程资源共享能力、引导最新体育信息资源能够得到深度推广、推动大学体育教师资源的学院辐射,打造优质资源汇聚与共享服务、从而加强大学教师的带动作用,强化对大学体育教师信息化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同时均衡发展的云资源应用环境,形成生态化的数字资源应用环境,享受优质教学资源,整体提高大学体育教育质量。
三、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将使大学体育教育走在时代的前沿
随着现代高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体育被传统灌溉的“野蛮其体魄”将被崭新的“文明运动方式”所完全替代。由于在现行的大学体育教育之中,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体育教师,在教育学生体育课程和体育技能之外,更应该引导学生走在现代时代的体育文明道路:一件紧身的运动服能够帮助你提供你的肌肉、身体内脏器官目前的功能状况,你的体能基本数据以及这些现实的数据对你的身体提供健康参数;一双运动鞋能够进行自动修复破损模式,同时一直保持和你相同的脚型,陪伴你非常轻松愉快的跑步运动。这无不体现着文明体育的超前发展。在2005年美国的弗里曼写了一本叫《世界是平的》书。在当时甚至至今都引起很大的反响。书里指出:“大千世界通过互联网、光缆以及科技信息软件等高科技术的相互联系已经摧毁了妨碍合作的围墙。”由此可见,信息化技术的催动力大大地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而现如今,世界不仅仅是“平”的,它更是“透明”的,你可以尽可能的将你的所有一切通过现代网络技术让全世界了解你的内心想法,而你的教育科研也将在全世界教育领域面前以及全人类面前得以显现和认可。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20)里也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直接破解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深入改革,是加快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决策。”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完美融合。
四、结语
(1)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引进,改变了高职英语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中,由于受信息载体手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高职英语教师多以课本为基础,借助黑板和粉笔,通过讲授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中心,而学生的学是仅仅围绕这一中心的顺利开展而进行的,知识灌输式教学、课堂气氛沉闷、乏味等是高职英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因而其无法有效调动高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程度限制了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大多数高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英语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高职英语人才难以满足和达到社会市场的需要和标准;高职英语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在职场中利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交际的应用能力,在其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和贯彻落实“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媒介运用于高职英语教学课堂,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信息载体落后的问题,而且还能通过观摩英语实际情景对话,英语影像等方式,为高职学生创造更多英语实践、模拟和操练的机会,让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扮演主体角色,使其由单纯而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向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转变,而高职英语教师则由家长式知识灌输者朝高职学生英语知识的引导者转变;这是信息化技术运用于高职英语教育中给英语教学模式带来的深刻转变。
(2)增加了高职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途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受知识来源途径的限制,高职英语教师成为高职学生获得英语知识的唯一途径,而随着信息技术和媒介手段的进步,高职学生获取英语知识传统模式受到了极大程度的冲击,大大拓宽了高职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途径,如以高职学生在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为例,随着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深化,高职学生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水平的途径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它们除了可在课堂上学习英语教师传授的基本写作方法以外,还可通过网络或其它现代化媒介技术获得更为系统的英语写作技能。
(3)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水平,提升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水平。在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中,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主要场所和平台,在该模式中,高职英语教师只能做到与少数高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而要真正了解不同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对英语知识需求程度如何则难以实现,因而,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的互动水平较低,教师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而将如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高职英语教学中则能有效地改善这一问题,因为他们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平台能实现跨越时空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和在线的反馈,这能有效地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水平,让高职英语教师了解不同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实际情况,检查教学效果等,有助于针对性较强的英语教学方案的制定;此外,信息化技术引入至高职英语教育中还能有效增强高职学生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水平等等。
2信息化技术应用与高职英语教育历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协调或处理好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技术进步的产物,因其所能产生的功效而深受广大教师工作者的追捧和青睐,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排斥传统教学形式,目前,传统与现代很难相互取代,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能长期生存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和特点,因此,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历程中应正确协调或处理好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首先,英语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信息技术的功能,激励高职学生积极地进行实践和思考,同时,也要注重高职英语教师在学习引导和知识讲解方面的作用,力争做到相辅相成;其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媒介中心的作用,根据高职英语不同的教学目标,通过与传统媒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2)高职英语教育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使用应掌握一个“度”,遵守适当的原则。尽管将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于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中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能有效地促进高职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但是,其也不是万能,如过度的“迷信”于这种教学形式则不一定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适当的原则,将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具体应做到的以下几点:①准确地寻找高职英语知识点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点;②应掌握信息技术使用的时机;③在利用信息化技术平台为高职学生提供英语教学知识时,应与其使用的教材内容相一致;④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应以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为前提,切忌重形式而轻实质等等。
(一)从管账型到服务型转变
传统会计产生于企业的个体性需求,受制于“会计主体”假设的束缚,导致会计信息首先为企业个体的目标服务,从而具有企业个体物品的属性。然而,企业大系统从属于社会经济这样一个更大的系统,要想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社会经济的高效运行,企业必须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向社会经济活动决策者提供反映每个社会活动参与者的客观可靠和决策相关的财务会计信息,即向社会经济活动决策者提供社会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公共财务会计信息。彼得•德鲁克,这位管理大师中的大师曾说过,“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卑微,他仍属于高层管理者”。会计信息需求的社会化对会计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则是会计人员具有贡献精神。因为只有重视贡献的会计人员,他的注意力才能从自己狭隘的部门、专业及技能转移到整个机构的经营业绩上来,使他更加重视外部世界。只有外部世界才是企业产生效益的地方。这就必须使会计人员意识到企业会计系统基于对外功能所提供具有“广告宣传”作用的“可信”的财务会计信息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经济发展对会计提供的信息需求,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出发,提供满足社会经济大系统要求的“客观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以及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信息。会计人员必须站在信息使用者的角度,考察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投资者、债券人、政府部门等,他们做出决策需要的客观可靠的财务信息是什么,而不再是拘泥于财务报表,会计人员应该更加重视披露中其他财务报告。
(二)从管账型到决策型转变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更多的是需要在诸多复杂的环境中能够站得高看得远,具有统揽全局的能力,且冷静、果断、睿智型的会计型人才。这就要求会计型人才能从传统的管账型人才向决策型人才转换。作为一个决策性会计人才则应站在未来社会的发展来看待企业的现状,并且看到的是企业发展的趋势而不仅仅是现实,从而在宏观决策与微观决策中始终掌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为企业做出正确的指引。CEO的职能不应只局限于财务方面,而应广泛地参与到人才管理﹑组织变革和组织建设中去。CEO应密切参与到公司战略、运营以及绩效的策划和管理中,处于领导地位的CEO应该认识到自己不再仅仅是业务伙伴,而应成为积极主动、富于创新、独立自主的变革推动者。会计职能不应该再局限于微观世界(会计的记录与报告),而是从战略者的角度出发,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出发,为企业作出决策和管理。
(三)从管账型到管理型转变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持续全面趋同的形式下,企业面对着全球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越来越需求与国际接轨的高端财务人才。企业所面临的商业机会与企业可以雇佣到的合格管理人才之间的不平衡变得日趋严重。现在能够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推动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的管理型会计人才成为企业间争夺的宝贵资源。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大大减少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会计人员的要求已经是不仅仅局限于对传统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而是能够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创造性的运用,以帮助企业制定发展战略,为企业创造财富。会计工作的重点应该由核算转变为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财务管理,实现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经济全球化导致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势下,企业面临激烈的经济挑战,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核算型的会计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此外,数据化浪潮的冲击下,核算职能已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实时完成,我们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成为推动企业整体绩效提升的管理型会计人才。
二、信息化环境,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构成
信息化时代会计人员工作方式的转变和工作重心的转移,对会计人员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时代,会计人员不仅要求具有已有的专业知识,如会计、财务、审计、管理等,而且还必须懂得与这相适应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一)专业能力
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会计专业人员不仅具有传统会计的执行能力,如日常业务会计核算、税务知识等,同时还应具备新形势条件下所要求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掌握决策支持、财务战略、资本运营、公司治理、业绩管理、风险管理、并购重组等专业知识能力,并具备会计软件和管理软件的信息查询和决策知识。
(二)方法能力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管理工具的应用,会计人才不仅要学会学习,提升自己的学习力,还要培养创新精神,提升自己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化时代,会计人才的学习力主要表现在快速获取、分享、使用、创造新知识能力以及对新的会计管理软件的运用能力。创新力要求会计人才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具备探索创新意识和敢创造性提出具体业务问题解决方案,还能根据单位所面临的环境提出创新性的发展思路。
(三)社会能力与职业操守
新形势下不仅要求会计人才具有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社会能力,同时还应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意志品质、价值取向等要素。这些要素关系到会计工作质量高低、会计信息真假的社会问题。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管理工具的应用,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化,新形势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会计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会计教育必须针对新形势,分析会计职业的发展趋势和会计服务市场的变化走向,明确今后会计人员的培养目标和素质要求,改革会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培养渠道,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市场竞争和经济管理要求的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
(一)明确培养目标
高校会计学教育应以传承为目的和主要特征的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向创造教育理念转变,着力培养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设计中,应围绕打好基础、培养创新这个中心任务,积极创造硬件条件,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以培养务实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完善课程设置
首先,要拓宽课程设置。高校财会类专业应着眼于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包括会计知识和管理学科内其他学科知识的复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复合、与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复合。其次,要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各高校会计学专业应在管理会计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案例教学、角色模拟、实验室教学等实践性课程,以激发其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
(三)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