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6:28:01
序论:在您撰写成长教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我告诉学生,世界上从来都不缺少美德,缺少的只是发现好人好事的眼睛!如果周围的人都讲道德,讲道德并不会付出额外的代价,那人们就会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相反,如果周围的人都不讲道德,讲道德会付出代价,人们就可能远离道德。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才成长凡事先计厉害,这样误读道德现实的直接后果就是给心灵打上“防火墙”,失去了基本的“道德自信”。于是我们看到,老人摔倒搀还是不搀,孩子被撞扶还是不扶,门前积雪扫还是不扫,这些原本不需要考虑的问题反倒成了“问题”。其实,同学们对这一事件的关注,都集中在对徐砺寒同学和车主身上,而他母亲和班主任的话语却没有得到重视。于是接着我让同学们去阅读徐砺寒母亲和他班主任的话语,引导同学们认识到,诚信社会的建设,不仅需要一个徐砺寒和一个好车主,更需要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顺其自然地过渡到“诚信对公共关系、职业道德、企业和政府的重要性”上。同时告诉他们,不论为官、经商还是做人,都必须要坚持诚信,这样才能赢天下。正如徐砺寒自己所说“:自己做错了事,就应该负责。”
我们应该感谢徐砺寒,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整个社会好好上了一堂诚信课、一堂责任课。其内在的道德和修养显得愈发珍贵,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正在人才成长的价值观。这样一种道德现实,再一次激发了我们的道德自信“:诚信中学生”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他能够做到的,我们也应能做到。让学生明白建设诚信社会是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他们应该在这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感动不如行动。从知识到情感再到行动,至少能够表达出行动的意愿,这也是这节课最大的收获,也希望有千千万万个徐砺寒式的同学不断涌现。
虽然《人贵诚信》这一课时结束了,但我以自己的方式继续关注着、传递着“诚信正能量”。我一直跟踪这一话题,一有新的报道就及时传递给学生。让人欣慰的是,此事在扬州无形中产生了一个“蝴蝶效应”,扬城不断出现“诚信字条”,从普通市民到保安、清洁工人等在岗人员,一场理解、感动的善举接力,一传十,十传百,从而传遍整个社会。而且“,扬州好人”的不断涌现,散发着一种强大的正能量。这一张张字条,从一种自发的行为,到职业的坚守,拓展至更广的范围。通过市民自觉自律,这样的正能量得到传递,将扬城“诚信之风”推向又一。善举背后的“蝴蝶效应”是一种很强的凝聚力,我温暖你的手,你温暖他的手,最后所有人的手感觉到了温暖,然后,紧紧地拉在了一起;善举背后的“蝴蝶效应”也倾注着一种诚信原则和社会道德的力量,我信任你,你信任他,最后所有人都互助互信。
这个群体中独生子女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对于独生子女来说,独立生活、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差,这也就导致了他们无论是在心理、精神还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对家长有很强的依赖性。家长的意见决定了他们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有些甚至是家长在处理问题,家长怎样引导是关键。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1.大学生家庭教育逐渐被忽视的原因
人自出生之日起最先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父母则是孩子的启蒙教师,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引导着孩子性格、价值观的形成。在早期教育过程中,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重视家庭教育,但是到了大学阶段,难免就出现了放松。一方面是觉得孩子已经是大学生了应该学会独自处理问题,要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部分是在外地学习,离父母较远,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随时看到,在电话或是视频的沟通过程中孩子又是报喜不报忧,使得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较为模糊。往往家长了解到的是乐观的一面,也就更加放松了教育和督导,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家庭教育逐渐被忽视,甚至是缺失。
2.家庭教育应伴随大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伴随着大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当今高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提倡注重素质教育,但是往往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参加活动和成绩好坏成为了反映一个学生是否素质合格的主要参照标准,这样不免有些过于片面,容易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现在90后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越来越多,有一些刚入学就积极表现或是竞选班干的学生,力求在大学努力的表现自己,但是参加活动或是对于成绩的过高要求反而无形中增加了其心理负担。随着年级的增高,压力的不断增加,心理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如果不能及时纾解,最后的结果甚至影响其顺利完成学业。这种情况的发生,除了环境因素以外其自身原因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且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深入的接触发现这类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很多是由于家庭关系的不和谐,使其更加希望在远离家庭的大学校园中获得认可,甚至有些学生与家长存在着沟通障碍,还有些家长对学生持一种放弃的态度,在家庭教育的环节出现了问题。在大学生学校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一定程度上对学校教育的开展有影响,应该一直伴随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
3.大学生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有重要影响
在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忽略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和重要地位。实际上,不是只有小学、初高中教育才需要家长的参与,大学教育中家庭教育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开展。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使家长能够了解到学生在校的真实情况,例如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同时也需要通过家长的反馈从不同的角度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发掘出学生更多的潜力。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需互相配合
环境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习惯的影响是隐性的,效果是不会被迅速感觉到的。许多教师在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的时候,只重视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约束,每天苦口婆心地强调。这样的养成教育是在外力的影响下进行的,不是学生自主成长的。这样的养成教育不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而环境却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对一些积极、向上的言行产生向往感。所以说,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我们要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要让学校的每一片土地都能说话,让每一面墙都能说话,让每一件物品都能说话,让它们时时刻刻地提醒学生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可以说。因此,我们要重视环境建设。除了要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之外,还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与人文气息的营造,为学生的养成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活化课堂教学,培育养成教育细节
课堂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他们的大部分习惯都是在课堂上得以形成并发展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借助学科内容来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可以学会认真倾听,是否可以独立解决问题,是否乐于与别人合作,是否会积极发言等行为习惯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来慢慢渗透。这些养成教育的细节做好了,才能辐射到课堂之外,才能让学生形成好习惯。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只注意学生的学习结果,从来不过问学生是如何得到这个结果的,也就是不去考虑学生的思维过程。有的教师只重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不重视他们学习态度与学习情感的培养,不去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不利于学生养成习惯的培养的。在这样的课堂上,虽然学生可以习得一些知识与技能,但是由于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未来的学习当中,还是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要从养成习惯的细节入手。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时,要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要用我们的爱来引导学生自觉形成好习惯,既包括学生的行为习惯,还有他们的学习方式是否正确,他们的学习心理是否健全。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认真把握。
三、开展主题活动,丰富养成教育情感
养成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所获取的养成教育是零散的,是不具体的。所以开展主题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又一重要平台,以主题活动这一个平台,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活动中来,自主感受道德,自主丰富情感,以达到践行统一的目的。同时,因为每一次主题活动的内容只有一个,在活动中就可以丰富学生的这方面情感,就可以强化他们对主题活动内容的认可,从而调动他们的内驱力,并外显为行为。学校可以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进行一项专题讲话,强调本周的养成教育内容,可以利用各种节日来开展纪念活动,从而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比如,在“三八”妇女节活动中,让学生去了解、记录自己母亲的一天安排,回到学校之后,以演讲、作文等形式来说一说自己母亲的辛苦,并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谢,还可以开展“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活动。这样,通过一个主题活动,让学生学会了感恩,并养成了主动帮助母亲干活、为母亲分担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构建家校系统,整合养成教育资源
“大自然是一本活教材。”这是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充分说明了这本“活教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自然环境中的一滴水、一抔土、一口大气、一种生物都是我们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材料、好资源,我们幼儿教师就是要把这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带领幼儿们走出幼儿园,走进自然界,亲近自然,引导他们看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与自然对话,主动融入自然、亲近自然、拥抱自然,了解自然之美,感受自然的魅力,从而激起他们保护美的环境、创造美的环境的责任感。
二、融入每日生活,培养环保行为
(1)寓环保教育于日常生活中。平时生活中处处需要环保,可以说环保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生活的地方就有环保。对于幼儿的环保教育,应该从日常生活入手,注意引导教育,培养幼儿的环保行为。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洗完手之后水龙头要拧紧,要爱惜水资源、爱护花草树木、不踩踏花草树木等,都是环保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发掘要立足于平时,要做环保教育的有心人,方能取得环保教育的及时、有针对性,进而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2)寓环保教育于教学活动中。在幼儿园班级里,课堂是幼儿学习的主阵地,也是接受思想教育的主要场所。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渗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环保教育。如在科学教学中,通过“有趣的水”“不要乱扔垃圾“”环保袋”等活动,使幼儿在操作、探索中获得环保知识。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在说说、唱唱、画画、剪剪、贴贴、做做中逐渐明白人和大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懂得环境保护应从自己做起的道理。
(3)寓环保教育于游戏中。幼儿园的活动,很多是游戏活动。这个游戏活动,也是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平台。在游戏活动中渗透环保理念,进行环保教育,同样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树立环保意识,在玩中接受环保教育。如中班的“呼吸的大树”游戏,在游戏中用椅子代替树木,只有在“树下”才能呼吸,随着树的减少,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会感到呼吸越来越困难,从而让幼儿通过这个游戏明白了植树造林和保护树木资源的重要性,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
三、注重榜样作用,增强环保效应
榜样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人无非就是父母、老师。父母、老师的一举一动,对幼儿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而好的榜样,可以起到好的教育效果。作为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父母,应该认识到榜样作用的重要性与有效性,自觉做好环保榜样。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能增强幼儿对于环保的自觉性。因此,在平时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要努力做到:一是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不做有损环境保护的事情,如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等;二是做好表率作用,看见地上的纸屑就来一次弯腰,把纸屑捡起来,或亲自打扫办公室或洗擦花坛等;三要身先士卒,参与其中,和幼儿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带幼儿到花坛除草,成立绿色小卫士队,齐抓共管,共同爱护一草一木。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使幼儿形成保护环境的优点,强化幼儿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论文关键词:幼儿健康成长的杀手锏
在幼儿的成长历程中,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因素多种多样,人们一致强调学校和教师对幼儿教育影响的重要性及主导作用,但却常忽视了对幼儿健康成长的杀手锏~~~家庭教育。
研究证明,人生的头六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六岁以后所有发展阶段的总和。而早期教育与其说给孩子许多东西,倒不如说是让孩子失去许多东西。为了不让孩子失去更多,这就要求提高家庭教育素质。因为,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素质左右着孩子的未来,也是影响他一生的、最重要的老师。
那么,父母该如何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呢?众多学前教育专家指出:学前教育应当遵循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中,捕捉儿童身心发展各个阶段的敏感期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
经研究调查显示:“人对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是极微小的,小到几乎觉察不出的事,都具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则要求甚严和细心,具体来说家庭教育要做到以下十戒:
一:不要瞧不起孩子。有时候家长也许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这样笨啊!”或者“你是木头人吗?”每当这类瞧不起孩子的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观念。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或者说:“你再打弟弟,妈妈就要狠狠揍你一顿”。每当孩子听到了这些话,他们会惶恐难过,从而对父母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三:不要贿赂孩子。有些父母许诺孩子,如果读书成绩好,就给买什么东西,以此将刺激作为动力,这不是个好办法。这样的贿赂会引发孩子做事的动力由内转向外,他不是为学习建立起来的良好自我观念而学习,而是为了物质奖励。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性。
四: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孩子犯了错误,妈妈气极地说:“好,现在你要答应我,你再也不敢这样了。”可不一会儿,老毛病有犯了,妈妈觉得自己受了骗,大怒地骂道:“你答应妈妈的,怎么又不乖啦!”妈妈该知道,要孩子许诺是没有意义的。许诺和恐吓是一对难兄难弟,对孩子不会起积极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许诺反而会使他再度犯错而感到难过。即使孩子不太敏感幼儿教育论文,也会使孩子口是心非。
五:不要过度保护监督孩子。过度保护监督孩子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观念,削弱孩子的自主能力核心期刊。因为当父母过分监督孩子的行为时,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照料自己的能力不很自信。我们应该把“只要孩子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当作座右铭。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六:不要对孩子唠叨不休。过分唠叨不休,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认为他没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不快的感觉。其实,有条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七:不要强迫孩子立即盲目地服从他人。如果你硬要孩子丢开他正做着的事,听你的话做别的事,他的反应会很不乐意。父母应事先提醒孩子,等一会儿要他做什么,比如说:“小明,差不多再过十分钟,你该进来吃饭了!”同时,他们也可以允许孩子在服从命令之前有稍作抱怨的自由,比方说:“喔,妈妈,我非要现在进来吗?”要求孩子立即而又盲目地服从,对抚育出独立而自我调节的人,这种做法是无效的。
八:不要纵容孩子。过分纵容孩子并不利于孩子自身。因为孩子迟早要长大成人,要走上社会,有些在家里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很难说了。因此,纵容孩子只会剥夺孩子的潜在能力的发展机会,阻碍他成为能干、独立、能自我调节的人。
九:不要用不一致的规矩管教孩子。有些父母凭自己的喜怒随意设立规矩,同样的行为有时遭罚,有时由他去。这样会使孩子感到迷惑。孩子需要你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规矩来教育他。更不要对孩子说反话,孩子的是非辨别能力还很弱,若在他犯错误时说反话则会误导孩子,使他遵循、认可“反话”。
十:不要订不适合孩子年龄的规矩。假如你希望一个2岁的孩子同5岁的孩子一样循规蹈矩,只会使他自觉无能。因为你期望于他的,是他的年龄不可能达到的行为水平。这对他的自我观念有极坏的影响。
家庭教育中应极力践行这十戒,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更好地发展,有个美好的未来,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所以这就要求父母应充分认识孩子的性格特点,充满爱心,细心、耐心地对待每个孩子。为了孩子,做到这十戒,我们又有何不可!为了孩子的未来,提高家庭教育的素质,利用好这个杀手锏,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全面实施幼儿素质教育,同样要从幼儿的年龄特征出发,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而“全面发展的教育”“身心和谐发展”等,归纳为一句话就是要全面培养幼儿的素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为了能够衡量全面培养幼儿的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就得建立相应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素质教育评价包括身心、行为、态度、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其评价必须是全面和客观的。注重素质教育的幼儿园教育,应注重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行为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对自然的应变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增长等等。用积极的评价发展幼儿的自尊感。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崇拜程度甚于幼儿自己的父母,他们渴望教师关注并赏识自己。故而,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用赞赏的目光关注幼儿,对幼儿的表现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迁移,不失时机引导幼儿快乐活动。教师在与幼儿的接触中,要通过积极的、带有鼓励的语言,对幼儿的注视,微笑,点头,肯定性手势以及友善的身体接触,使幼儿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感和接纳感,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成长气氛里。以真诚关怀和理解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使他们形成安全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好幼儿,首先必须了解幼儿。我们在与幼儿的交往中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细心体会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对幼儿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性作出客观的评价,不断完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二、全面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幼儿
课程理念明确规定,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可见,素质教育有否面向全体幼儿,是衡量是否全面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尺,树立面向全体幼儿发展的观点是对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每个幼儿在身心、品德、行为、态度、知识及能力等多方面有着不同的优势和缺点,因此,对不同的幼儿在其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作出的评价必须是全面和客观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不能有歧视心理,更不能厌恶或弃之不管,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引领全体幼儿健康成长。
三、精心创设良好育人环境,全面实施幼儿素质教育
创设良好育人环境,全面实施幼儿素质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也是幼儿享有素质教育的权力。为了让幼儿有一个健康、舒适的成长环境,首先,我们教师要精心为幼儿创设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设施。要为幼儿设计好各类游戏,如结构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及角色游戏等。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安全的游戏材料及场地,游戏过程中要认真关注游戏的进程,因势利导,使素质教育的有效性最大化。幼儿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选择游戏,创编游戏,让幼儿在没有强制和束缚的游戏中得到最大的快乐和满足,在创新思维能力上得到增强。其次,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经常组织幼儿外出活动,让幼儿置身于大自然,感受自然界奇妙变化,唤起幼儿对大自然的爱,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
四、结语
⒈隔代“亲”
案例1:下午3点3刻的时候,家长们已云集在了学校操场上等待迎接幼儿。4点的放学铃声一响,家长们跑着冲进了教学楼。一位老奶奶的腿脚有些不便,保安在问明老奶奶情况后帮忙将孩子接出来,孩子看到自己的奶奶就哭着说道“:你不是答应第一个来接我的吗?怎么是保安来的?我再也不相信你了。”“是奶奶不好,下次奶奶早点来。”老奶奶忙拿出了切好的苹果和水,孩子很自然地接过来,吃着回家了。分析:幼儿园的孩子都需要家长亲自接送,而接送孩子的大多数是老年人。许多老人将这种爱无限放大成溺爱,导致了很多教育契机的丧失。案例中的幼儿就因为奶奶晚点而责怪奶奶,这说明对幼儿的说理教育如今势在必行,而奶奶只关照孩子吃喝,错失了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机。
2.教育理念扭曲
案例2:午睡的时间到了,妈妈才带着乐乐走进教室,从乐乐的表情可以看出,乐乐不高兴。我随即向乐乐妈妈打听情况,原来上午妈妈带乐乐经过玩具店的时候,乐乐一定要买自己喜欢的变形金刚,而妈妈觉得家中类似的玩具已经很多,不能再买了。就这样,乐乐哭哭啼啼闹了一上午,耽误了上学的时间,到了中午妈妈妥协后才肯来幼儿园。分析:家庭生活富裕了,家长愿意将更多的支出用于孩子的生活、教育,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失去生存能力的幼儿。案例中的乐乐就是典型的被宠溺、娇惯的宝宝,他知道妈妈最终肯定会妥协,所以只管哭闹。妈妈也觉得给孩子买下就少了一件烦心的事,反正花的也是小钱。
二、解决策略
⒈家庭教育,孝字当先家庭是幼儿健康成长最早接触的社会群体,在家庭的呵护下幼儿能够健康成长。随着社会、学校对幼儿健康成长教育目标的不断调整,家庭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走最利于幼儿发展的路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孩子更需要学会爱自己的长辈。学会了爱的孩子能够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可取,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具有宽广的心胸去亲近大自然、适应社会、学习知识和本领。长辈要善于发现隔代抚养、包办代替等现象的弊端,消除不利因素,让家庭成为真正的育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