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村体育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6:27:55

序论:在您撰写农村体育教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农村体育教育论文

第1篇

体育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学校体育教师、专业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产业经营者和从业者以及体育爱好者。从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绥化市乡村人口中参与体育锻炼者仅为23.4%,其主流人群是老人、儿童和妇女等留守人员、部分残疾人、返乡农民工和部分大中小学生,导致农村体育人口比例偏小,群众体育发展缓慢。而绥化市农村体育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有限的农村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和少量的运动员及教练员,农村体育人力资源数量比较缺乏。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最近几年,绥化市体育局在各乡镇连续举办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例如望奎县、明水县、兰西县、青冈县各乡镇,人员多达五百余名,重点讲授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素质要求、岗位责任,大众健身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社会体育指导计划的制定等等,这是绥化市体育局、绥化市体育总会发挥部门和人才优势,服务农村基层的实际举措,为在农村体育活动的指导过程中提升指导质量和水平,开展农村体育教育奠定了人才资源基础[3]。

2.物质资源领域

第一,物质基础。据东北网报道:截至2012年,绥化市加大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力度,拟建100处以上的健身工程中已建成84处,仅绥化市区就已建设54处。同时,全市160个乡镇162个社区实现了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全面普及,位于黑龙江省前列。经权威部门统计:绥化市在“十二五”期间计划在全市城市社区建设约651处全民健身工程,现已建成385处。全市乡镇要建320处全民健身工程,现已建成376处,完成100%以上。全市村级全民健身工程要达到668处,现已建成412处。其中市本级、北林区和庆安县已在全市率先实现城市社区、农村乡镇、村全民健身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可见,目前,绥化农村体育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基本能够满足需要。第二,资金投放。根据黑龙江日报报道:地处松嫩平原腹地的绥化市,根据农村人口比重大的特点,逐步探索出农业地区抓好体育工作的新路子。虽然经济实力相对落后,但是各级政府克服种种困难,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了广大农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条件。例如兰西县在经济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所属19个乡镇投资40多万元修建体育设施;肇东市向阳镇、昌五镇和宋站镇各投资100万元兴建了带有主席台和观礼台的400米标准田径场;庆安县投资100多万元先后修建了28个标准篮球场地,为乡镇机关学校举办篮球比赛,平时参加全民健身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又把田径场地由原来的163处增加到178处。该县农村的乒乓球活动室的建设也发展到了村屯一级。与此同时,绥化市在取得国家和省的资助同时,利用体彩公益金在北林区太平川镇等全市7个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各辟建了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一处,受到广大农民的交口称赞。由于绥化市突出抓好农村体育工作,使得全市的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成效显著,所辖10个县(市)已全部跨入体育先进县行列。另外,全市共有体育先进乡镇120个,国家级“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7个。这些举措有效地推动了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第三,农村体育赛事。经过调研认为:目前,绥化市各级乡镇每年都举办体育运动赛事,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赛事举办率达到98%。相反,大中小学校举办体育运动会则达到100%,举办时间范围多集中在6月下旬-7月上旬。与此同时,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还举办篮球赛、大秧歌比赛、台球赛、乒乓球赛、广场舞赛等,这些赛事的举办即丰富了农村体育文化生活,又接受了体育知识教育,为提高农村人评价与欣赏体育赛事,对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方法、练习方法和健身方法的了解与掌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

3.民族文化领域

通过调研可知:绥化市现有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31个少数民族,占全省民族总数的68%,其中包含了黑龙江省9个世居民族;共有7个民族乡(分别是6个满族乡,1个朝鲜族乡);共有67个民族村(包含49个满族村,15个朝鲜族村,2个回族村,1个达蒙民族村),并呈现出大分散于各市县、小聚居于各乡村的分布格局[5]。由于少数民族,拥有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例如满族珍珠球、朝鲜族顶瓮竞走、回族踏脚、蒙古族鹿棋、达斡尔族曲棍球、赫哲族渔猎文化、鄂伦春族狩猎文化、鄂温克族驯鹿文化等,这些项目继承了丰富的体育文化底蕴,反映出千百来的、民俗民风、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人的体育文化教育不容忽视。

4.制度资源领域

在农村体育教育政策与法制宣传方面,绥化市体育局为了使农村体育发展稳步顺利实施,积极下发有关农村体育教育发展宣传的制度文件,例如《绥化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评估方案》《关于开展绥化市第二届“科学健身嘉年华”活动的通知》《2014年第四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群众工作的通知》《市体育局开展在职党员“体育惠民进社区”组团式服务活动》等等,这些文件的颁发不仅为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农村《全民健身计划刚要》的实施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5.学校体育领域

第2篇

(一)转化提高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的思想,是推进农村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学校领导者要更新观念,不以应试教育的标尺来衡量学生,而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重,在体育设施建设上舍得投入,使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现代化,不断发现和培养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广大的农村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锤炼自身技术、技能的同时,能从各个学科体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融化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由于农村体育器材缺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游戏便成了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农村学生也非常喜欢游戏,用游戏式体育来发展学生整体素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游戏的设计应符合学生实际,力争生活化、趣味化,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例如,“听数抱团”游戏,把单一的数字变成简便的算术运算,既锻炼了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也激发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如在低年级急行跳远活动中,设计成学生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形式,学生就会容易掌握技术动作,也就能更好地参与其中。针对农村小学体育器材匮乏的现状,在篮球课上,我们用排球代替篮球,在足球课上,用废旧的篮球充当足球,这样做既满足了学生对器材的渴望,又降低了学习难度,增加了学生的信心。

(三)重视个性发展,区别个体差异

农村体育教育过分要求学生对动作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忽视了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个性发展,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另外,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对大纲理解不到位,课堂不适应学生年龄个性特点的弊端,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我在教学中做了尝试:体育课上,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组织体育课的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跳皮筋是小学生普遍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自创跳皮筋的方法。课上,由体育委员组织,教师观察指导。先进行一种跳法(如翻山越岭),然后逐个分组表演。教师启发:是不是可以把某几种跳法结合起来跳?学生自由发挥,兴致很高,几个学生一组,尝试自己跳出新花样。例如,我们当地人非常喜欢划旱船,课堂上,孩子大胆想象,用“两人三脚”的形式模仿大人划旱船。还有,老师们上课时,可以把废旧的跳绳发给孩子,孩子们自由发挥:有的自创个人“旋风腿”,有的模仿电视武侠动作,一人在中间旋转摇绳,周围三五同学起跳,我们称为“集体旋风腿”。这些活动既发展了学生的体能,又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提高,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提高学生能力,注重增强学生体能

一些农村学校抓住了一些体育特长生,忽视了正常的体育教学,虽然在各项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但在国家学生体质检测中,学生平均视力、身高逐年下降,平均体重却在逐年增加。其实,竞技体育应在普及中提高,普及搞好了,提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执教的小学只有个别学生的体能比较好。我努力引导,增加练习密度,如在投掷课上,学生的训练强度很难达到规定要求,我在充分利用器材的条件下,增加组数,

第3篇

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既能够有效促进农村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又能提高中小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促进中小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农村中小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促使其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二、当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效率和质量取得一定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凸出问题:第一,管理体制混乱,体育教育经费缺乏。第二,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第三,教育设备陈旧。第四,缺乏现代化的教学场地。第五,学校、体育教师以及广大中小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第六,未能有效开展相关体育课外活动。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水平的提升,不利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应对对策

(一)做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宣传工作

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同当地政府、教育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新闻、报纸、广播等媒介来宣传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效形成社会舆论,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促使相关教职员工和广大中小学生重视体育教育,从根本上摈弃传统“重分数,轻体育”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当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家长及时转变旧思想,促使家长积极支持与配合学校运动会,为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建立并完善评估机制

建立并完善体育教育评估机制是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水平的必经之路。这就要求相关工作者必须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检查评估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充分了解其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促进中小学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第二,将学校体育检查评估工作当作地区体育发展调研重点,及时发现问题,找出相应解决办法,确保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第三,通过对体育工作的检查和评估,有效监督中小学校体育相关办学行为,促使学校重视中小学体育教育。

(三)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有效改善农村地区中小学体育办学条件。具体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并完善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经费联合投入机制。第二,合理规划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和相关器材。特别注意减小村级中小学与中心中小学办学条件差距,确保中小学生能够获得同等受教育权利。

(四)建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可靠保障。因此,建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首先,要求教育部门和当地政府充分了解该地农村中小学校体育教育的师资需求,合理规划,逐渐增强并完善体育教师配备。其次,教育部门应当定期检查中小学校体育教学的进度与流程,加强相关制度化建设,提高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标准化,并把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和个人。再者,中小学校应当端正自身办学态度,积极改变陈旧教学模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以中小学生为教学工作重心,提升对体育相关教职员工的要求。最后,还应当重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进修与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农村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农村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外活动有利于增强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体制,促进其健康成长。首先,教育部门应当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中小学体育工作条例》制定当地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外活动的评估方法与标准,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其次,农村地区各中小学校应当积极成立课外活动相关领导小组,并且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负责相关人员的配置工作,各班班主任必须积极参与其中。最后,其次,农村地区各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深刻了解体育课外活动的重要意义,最大化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组织、安排、执行中小学体育课外活动,并定期开展相关竞赛,促使每位中小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四、讨论建议

第4篇

(一)民族体育开展的意义

1、实际意义:在全球化日益凸显和强大的西方现代体育发展潮流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导致许多民族传统体育在生存与发展路上步履艰难。本课题从社会学的角度探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有利于整体提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地位,使其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稳步走向世界,在现代社会中得以振兴。

2、理论意义:本课题将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借助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担负起解释、指导和预测的理论责任。旨在建立起完善的保护体系与策略,形成坚实的理论基础,贡献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三)课题研究的重、难点突破

1、拟突破的重点问题:从社会学视角去探讨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课题将运用社会学的理论,通过定量与定性的分析,运用统计学的科学原理,挖掘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现状与面临的主要困境。通过深入探究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现代文化的发展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冲突、民族地区传统农耕文化的滞后性以及政府决策与引导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等,以此来分析这些主要社会因素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影响以及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改革与变通。

2、难点问题:一是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由来已久,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广,对这些地方的民俗习惯与传统体育开展情况的搜集与调研将面临较大的难题,对搜集的众多资料的归纳与整理也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让这些资料实现科学化、精确化、实用化也是需要进行重点部署与考虑的,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统计与分析的过程。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审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相关的研究资料少,这是一个崭新的突破,在研究过程中将面临不少的难题。

二、课题的主要研究过程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将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从社会学视角对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状况进行审视,提出维护和改善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状况的主要对策。

1.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的状况进行实际调研,全面准确地了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的现状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2.在结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的现状和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困境,挖掘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面临困境的主要根源。

3.从社会学的视野去探讨影响我国民体育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学因素,这些因素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困境将带来哪些关键性的影响。

4.结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从社会学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维护和改善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状况的主要对策,从而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实现可持续与良好发展。

(二)研究目标

1、通过农村民族体育的研究,找出民族体育的开展目前的困境。

2、通过查找资料以及调查分析了解民族体育出现困境的原因

3、调查影响传统体育的因素又哪些?对民族体育有哪些影响?

4、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找出影响民族体育生存的主要措施

(三)、研究方法与措施

1、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重点放在对民族体育目前的困境、现状、影响民族体育的因素以及解决民族体育现在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措施上面进行总结分析和阐述,反思与调节,在此基础上辅之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分析法。

2、研究手段

1.文献资料法。

在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员会,中国期刊网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网站、中国现代化网站等收集相关研究资料。

2.访谈法。

抽样走访调查民族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状况、通过走访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中山大学、国家、省体育总局等单位有关专家进行访谈。

3.逻辑分析法。

在文献资料及相关材料获得的基础上,对本研究中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阐述。将本研究作为一个系统,遵循系统研究的要求,在把握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相关性和有序性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

4、统计分析法。

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进行数据资料统计,得出科学的结果,为出台对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研究步骤与进度

1.准备阶段(2011年*月—*月):建立课题,确立课题方案。

2.实施阶段(2011年*月——2011年*月)

(1)学习相关理论,制定具体操作计划。

(2)常规性开展研究活动,收集、整理、改编传统民族体育相关资料,组织实施活动,定期开展研讨,整理研究资料。

3.总结阶段(2011年*月—*月)

(1)整理分析资料。

(2)课题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三、研究的结果

(一)农村民族体育开展的现状

对100名农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运动的时间、地点、从事运动的态度,认为运动的重要性等。

民族体育在农村开展的现状不乐观,在表一里面,调查的内容是农民觉得开展民族体育的重要程度时,农民普遍觉得重要的仅占1.9%,而抱着无所谓态度的就有38.5%,甚至觉得民族体育的开展不重要的比例占到了48.36%,在表二里面调查的内容为民族体育开展得地点、时间等,在这种人数里面,农民普遍在房前屋后活动的人数比例为31.05%,一般都是在家随处适当运动就好,在表三里面,调查的内容为民族体育对日常生活是否有影响,结果显示,不影响的仅为8.31%,这些都显示了人们的民族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对民族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由此可见,农村民族体育开展现状有待提高。

(二)农村民族体育开展的问题

1、体育意识淡薄

一直以来,农村由于经济不发达,传统观念的束缚让农民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体育的思想意识淡薄,并且他们对于参加体育与运动的主动性不高,没有多大的兴趣,缺乏一定的运动观念。

2、进行体育运动的人数非常少

在农村由于体育人数的稀少,所以体育活动一直不能够被开展起来,这就致使很多人怕别人笑话或者觉得团队的弱小二不愿意在进行体育锻炼,致使很多人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却不明白进行体育锻炼是提高经济素质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人们体质的重要因素。

3、体育消费水平低下

在农村的体育馆开展的一系列的运动,很多人都没有去里面消费过,调查显示,在农村的100个农民里面,有80%的人都从来没有去体育馆里面进行过消费,就更别说体育运动了,并且在农村的健身会所也是相当稀少的,倘若在农村建立一所体育健身会所,里面的人员将会少的可怜,这些都是由于农村的消费水平和经济收入水平导致。

4、体育场所匮乏

在农村的一些大型体育运动场地非常匮乏,基本就只有一些道路,房屋前后的一些空旷地区,这些地区根本就不能够锻炼人们的素质和体能,像运动健身会所少的可怜,甚至连麦体育器材的商店都很少。

5、指导员缺乏

民族体育要想在农村得到蓬勃的发展,指导员是关键。指导员只有在掌握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技能才能对民族体育有深切感受,才能教给其它人们相关的知识并且进行相关资源的开发,但是现在农村的指导员缺乏,没有一定的工资酬劳,没有多少人愿意从事这些职责。

6、不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农村,乡镇干部为了搞经济建设,将体育都搁置一边,由于干部的不重视,就只是农村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并且农村的体育器材不健全,没有一定的体育网络体系,虽然总是会涉及一些重点抓农村的民族体育建设,但是真正将其付诸实践的很少,基本都是“纸上谈兵”,使得农村的管理混乱,没有一定的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三)促进农村民族体育建设的措施

1、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

农村的经济建设是现在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目标,只有使农村的经济建设得到提高,才能够保证农村的经济建设项目得到开展和实施,才能够保证农村的体育建设得到开展,只有经济得到提升,农村的体育建设才能得到开展。

2、扩大体育场所

在农村由于体育场所的匮乏,使得农民只能在道路上远东,倘若在一个乡镇能够有大型的运动场地,那么将会使得农民在这里进行活动,并且避免在道路上运动的尴尬场面,只有扩大体育场所才能够保证、农村的民族体育得到开展。

3、加大指导员队伍建设

对于农村的指导员应该给予一定的薪金鼓励,提高指导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并且定期给予指导员进行培训,只有指导员的素质以及技能提了上去,才能够保证农民的体育素质得到提升,指导员能够精通掌握较多的民族体育项目,而不只是传统的几项,不仅仅是几个教师掌握几个项目的教学,而是要求所有的体育指导员都要学会几项民族体育项目。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到体工队、文艺团体、基层拜师学艺;通过教研活动,相互传授;通过现代媒体,自学自练,互学互练,提高自身的水平的同时帮助其他人掌握一定的体育水平。

4、加大宣传力度

农村人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得他们对体育没有一定的意识和观念,致使很多人对体育运动项目失去兴趣,这就需要改变传统观念的影响,让他们自觉的培养起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

5、建立健全制度

农村人由于很少进行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的锻炼,可以说制度建立起来的速度会很缓慢,并且也有一定的难度,就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管理体育等一系列器械,并且针对农村的体育运动管理,就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针对体育管理进行那个针对性的档案、器材、信息等管理。

四、不足与反思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民族体育开展状况》这个课题我们研究已经快两年了,在研究期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农村进行的民族体育开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参与课研的教师的民族体育相关的知识也得到了提升,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惑:

1、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村很多农民仍然没有改变传统观念的束缚,他们不愿意去参加一些运动项目,并且要改变这一现状的情况需要的时间尚比较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第5篇

据调查,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对学前教育认识的变差,以及为了更好的迎合家长的需求,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小学化”倾向。教师在教法上一般采用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念,幼儿读;教师做,幼儿看的“注入式”模式。而且教学内容偏重于读与算,幼儿大量的户外活动时间被挤占。这些枯燥的教学方法、教育形式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和幼儿成长规律,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给幼儿的健康全面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这些都是农村幼儿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

二、家庭教育薄弱

一方面由于农村的教育水平不高,制约着农村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在园是否健康、安全,大部分家长在与老师交谈中,也只是关心孩子在园吃的可好、睡得可好、是否调皮,完全不重视孩子心理成长以及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滞后,农业人口占60%,很多年轻力壮的人都去周边发达地区打工,这就催生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由于留守老人文化程度低,还要忙于田间农活,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配合幼儿园进行教育活动也就形同虚设了。

三、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对策及思考

1.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园条件

在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使用中,仅有很少的部分被用于学前教育事业,而这部分经费中的绝大部分又流向了城市幼儿园,供给农村幼儿园的经费所剩无几。即便园内领导、老师想要规范办园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更应该依法保证农村幼儿园的财政经费,认真落实《教育法》将农村幼儿教育纳入当地的财政预算和工作计划中。力争做到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

2.加强师资力量,巩固队伍建设

第6篇

自两年前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许多担心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气。但是透过表面的“达标”我们会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并没有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反,在并没有根除导致问题的根源而又遭遇农村税费改革等新的制度环境时,它变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首先,“基本普及”这一含糊的语义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是,在15%的人口——大约为1亿8000万人——所居住的区域还远没有普及,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数百万少年儿童作为共和国的公民难以充分享受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即以官方公布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来看,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量实际上超过了110万人。这庞大人群的绝大多数当然是在农村,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新文盲。

第二,正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政府的作为所显示的那样,这种“普及”是在压力型体制下“冲刺”的结果,一些县乡政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使用了各种手段,包括“弄虚作假”这一经典式的法宝。而不择手段的结果是导致了许多后遗症,比如许多乡镇所背负的沉重的“教育债务”,此外还包括入学率的下降和失学率的反弹。两年前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在已经通过“普九”验收的1242个县中,失学率超过5%的有209个县,超过10%的有63个。在中西部,初中生辍学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而湖南省有关部门今年夏天对6个县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农村贫困生的失学率高达30.4%(其中小学为39.7%,初中为20.0%),农村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其中贫困家庭教育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竟高达92.1%.

第三,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到2000年实现“基本普及”之前的15年间,总计有1亿5000多万少年儿童完全没有或没有完全接受义务教育。这其中包括未入小学的近3200万人、小学阶段失学的3791.5万人、小学毕业后未能升学的5000多万人,以及初中阶段失学的3067.6万人。这一庞大人群的一部分显然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显示着他们的存在:从国家今年公布的“8500万青壮年文盲”,到各地以种种暴力手段威胁着的低文化层青少年犯罪。这些事实尤其需要教育行政官员们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面耀眼刺目的镜子。

2,城乡教育对比:差距究竟有多大

农村教育问题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同城市的比较。这方面的直观感受往往会让有良知的人痛心疾首:从北京市某所花费3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小学,到贵州、甘肃乃至于距北京数十公里内存在的“危险校舍”;从城市的“中产阶级”或“白领”们每年要花费数千元去培养其子女的“综合素质”,到农村那些尚未实现温饱的家长们要为筹集数十元的学杂费而一筹莫展;从城里重点小学或“实验小学”的教师们到“新马泰”去度假,到广大农村里的多数教师领不全他们每月的薪水……新世纪的天空下“农村中国”与“城市中国”的两幅图景,的确显得“光怪陆离”,让我们看到城市教育的虚假的繁荣和农村教育的真实的危机。

不过,仅凭直观感受来评说城乡教育差距可能会被一些“权威人士”指斥为以偏概全。为此我这里提供两个系列的重要数据,即城乡各教育阶段升学率的差距和城乡中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以此来进行全面的观照。

就教育机会的差距而言,在小学阶段,除了因高度残疾而无法入学的极少数情况之外,几乎100%的城市学龄儿童都进入了小学,而农村每年尚有100万左右的儿童没有入学。在初中阶段,在《义务教育法》公布之前的1985年,与城市的小学毕业生几乎全部(升学率为101%)升入初中相比,农村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只有64%,其中贵州、广西和三省区农村不到50%.到1999年,农村的升学率上升到了91%,但低于90%的省区仍有15个,其中贵州和内蒙分别为72.4%和75.7%,更只有38.1%.全国则有130万的农村少年在小学毕业后即走向社会成为“劳动力”。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到了高中阶段进一步扩大。从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来看,城市的升学率从1985年的40%提高到了1999年的55.4%,而同期农村则从22.3%降到18.6%,两者的倍数差从1.8倍扩大到3倍,绝对差从17.7个百分点扩大到36.8个百分点。而许多省区内部的城乡差距要大于全国的情况:1999年,城乡差距超过3倍的省区达15个,超过4倍的有5个。安徽和贵州省的城乡差距都在3.6倍(分别为55.7%:15.4%56.2%:15.4%),湖北达到3.9倍(71.4%:18.4%),山东(72.3%:16.8%)和河南(57.4%:12.9%)则分别达到4.4倍和4.5倍。在上述省区,城市的升学率都超过了全国城市的平均数,而农村的升学率则低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数。

关于大学阶段的城乡教育差距,可以用学生的城乡分布来对比。据对1989全国高校录取的61.9万名新生的统计,来自农村的学生占总数的44%,城市的占56%.以各自出身的人口母体为基数来换算,可知当年大学阶段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为4.9倍。而随着高中阶段城乡教育差距的扩大和近年来高等教育“高收费”的,相信这种差距90年代末之后进一步扩大了。不过,由于缺少全国的数据,我们难以给予量化。而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1999年招收的5080名本科生的情况来看,来自农村的学生只有902人,占总数的17.8%,这与同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70%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可知,在这两所生产“精英中的精英”的著名学府,城乡之间教育机会的差距,若以城乡高中毕业生的数量为基数,可以量化到7.7倍;如果以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为基数,则可以量化到10.3倍!

让我们再来看看城乡之间因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所造成的在校生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它在相当程度上涉及教育质量问题。

就全国范围而言,1993年,城市小学生的人均经费为476.1元,农村为250.4元;城市初中生的人均经费为941.7元,农村为472.8元。差距分别为1.9倍和2倍。到1999年,两者的差距都扩大到3.1倍,绝对金额分别为1492.2元:476.1元和2671.2元:861.6元。

如果将比较的单元下放到省级行政区,城乡之间的极差将更加突出。1993年,上海市(包括所属郊区)小学生的人均经费高达879.2元,而安徽农村只有125.6元,相差7倍;北京市初中生的人均经费为2157.7元,贵州农村仅为214.1元,相差10倍以上。至1999年,极差进一步拉大,小学生的城乡差距扩大到11倍(上海市3556.9元:贵州农村323.6元),初中生的城乡差距则扩大到12.4倍(北京市5155.2元∶贵州农村416.7元)。

而同一省区内部城乡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巨大差距。以贵州为例,在整个90年代,其城乡小学生的人均经费差距都在3倍,初中生都在4.2倍。郑州市1999年小学生的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河南省农村平均额的5.9倍,相当于滑县农村的14.7倍;关于初中生的情况,最高的新乡市与全省农村的平均数相差5.9倍,与最低的延津县相差11.4倍……

3,财政改革:“以县为主”的局限

应当看到,城乡之间的巨大教育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城乡差距的结果。但同时也必须承认,它是教育资源的汲取和分配制度即“分级办学”制度的必然归结。

自1985年实行的以乡镇为主的“分级办学”制度,作为一项至为重要的公共政策,未能起到统一调配资源以确保全体适龄人口平等地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作用,而是在单纯强调发挥地方“办学积极性”的逻辑下,将应该由政府、和家长共同承担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主要转嫁给了农民,将理应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的责任主要转嫁给了乡镇和村。其结果是,不仅给广大的和农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985—1999年间向农民提取的“教育费附加”总额超过1100亿元,1993~1999年间向农民征收的“教育集资”超过516亿元;乡镇财政则普遍成了“教育财政”——,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教育制度。它不是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在教育层面上缩小,而是将其扩散和放大,从而造成了农村教育的迟滞和城乡教育差距的扩大,农村少年儿童的失学和教师工资的大面积拖欠也随之变成了几乎不可逃脱的“宿命”。

所幸的是,在“分级办学”制度运行了16年之后,它的弊端终于得到了承认——虽然是一种谁也不负责任的默认——。去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的决定》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今年4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强调要实现两个转变,即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把政府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5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又在相关文件中对“以县为主”作了详细规定,其核心是县级政府负有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即通过调整本级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教育经费预算,合理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做好“三个确保”(即工资发放、公用经费、危房改造及校舍建设),而乡镇不再承担义务教育投资责任的重压。新体制运行一年之后,据新华社的报道说,全国已有75%的县市实行统一发放教师工资,今年内则要求全部推行到位。

上述转变应该说是一个较大的改进。在县这一级更大的行政区域内调度教育资源,较原来的制度有利于提供农村教育资金,有利于减轻乡镇政府和农民的负担,也有助于缓和乡镇政权因向农民摊派教育经费而造成的紧张和冲突。不过,进一步的会使我们发现,县一级财政的实力决定了这一新的制度的先天缺陷,由此不能抱过大的期望。

在现有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县级财政所占份额很小,加上乡(镇)级财政也只超过全国财政收入的20%(中央政府占51%,省和地市两级占27%)。在现有的2109个县级行政区域中,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不足600,包括574个国家级贫困县在内,财政补贴县多达1036个(均为1999年数据)。大部分县连维持“吃饭财政”的水准都困难,一些县全年的财政收入甚至不够用于教育的支出。

基于此,绝大多数县级财政显然无法担当教育经费投入主体的责任。进而言之,“以县为主”仍然没有摆脱教育上城乡分割的格局,因为县级行政区域仍然属于“农村”,从乡镇为主到“以县为主”,只是在农村内部调整教育资金的汲取和分配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教育的基础条件,缩小近20年来越拉越大的城乡教育差距。从对这项制度的最大预期来说,“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可能缓解一县之内教育上“贫富不均”的情况,但却难以改变一个市或地区内部、一个省区内部、以及全国范围内极端“贫富不均”的局面,无法消除城乡之间教育的天壤之别。

中央政府似乎试图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对贫困地区教育援助的力度来解决“以县为主”后农村教育财源不足的,但迄今为止,努力远远不够:“十五”期间总的投入额度只有330亿元,包括总计50亿元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资金;每年50亿元用于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的专项资金;30亿元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资金(2001-2002年)。这些资金只相当于数年之前国家和地方政府一年内对农民收取的“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的收入。而即便将所有资金——不再出现中途截留——都用于国家级贫困县,每县每年能够分得的部分也只有1000多万元,最多能解决“吃饭”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采取更大的举措来加以调整。

一是从教育平等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理念出发,限定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水平和生均公用经费、教学设备的最大差距,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条件的改善和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差距的缩小。参照的现状,生均公用经费差距在全国范围内不应超过2倍,在同一省区内不应超过1倍,教师工资水平也应以不大于上述倍数为宜。当然,确定最大差距并非要将城市中小学的现有条件和教师收入砍下来,而是大幅度提高和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

第7篇

(一)农村体育教学的内容单一、固定

现阶段国家为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学生在每学年会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检测,这一检测结果会输入到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检测系统中,与学校的教学质量相挂钩,这是一件好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学校对体育教学的关注。但这种制度也存在着缺陷,因为这些需要达标的项目是固定的,同时其测验与检测均由学校单方面来完成。这就造成了有的学校为了达标只让学生学习需要达标的项目,对不需要检测和达标的项目便不让学生进行学习,也不纳入平时的教学中,甚至有的学校在达标检测的时候弄虚作假,虚报、谎报检测数据。这样的后果是把体育课变成了训练课。长期下去,学生的体育素质根本没有办法得到保障,不但不能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乐趣,还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二)学校体育器械不足、场地建设不健全

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非常落后,有器械没有场地,有场地没有器械,或者什么都没有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使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制约。

二、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有全局意识和为学生长远考虑的意识,从思想上提高对农村体育教育工作紧迫性的认识。同时,相关部门要从舆论导向、体育课程、师资队伍、督导评估等方面制定更加合理、可具操作的制度,为体育教育创造有利的条件。其次,要自上而下提高对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以及作用的认识,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功能,即把体育教学理念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目的和要求结合起来,把体育放在与其它考试科目同样的地位,让学生、家长、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对它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大力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特长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可以说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培养不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我们要把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作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学习、探索,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较强的专业素养。此外,学校也要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去承担体育教学,把具有体育专业的教师调到体育教学的岗位上来,让其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切实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配套设施的投资力度

近年来,虽然政府对农村学校教育的投入有所增加,但由于诸多原因,仍不能跟上农村学校的发展速度,以致于造成了体育教学中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相关部门就要设立专项资金,切实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配套设施的投资力度。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