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6:27:25
序论:在您撰写体育传媒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全媒体语境下的吴文化传承策略
先生曾说,好的文化应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只有具备这样的博襟,积极吸纳的东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将吴文化的优秀内涵不断传承,才能使吴文化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彰显,也才能发挥其潜在价值。全媒体时代通过媒体形式的不断交融,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的融合,使得吴文化以多元化、立体化、全方位的形式传达,更快速、更有效的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创造“文化价值”和“创意价值”的有效载体。全媒体语境下恰当的传承策略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它能够促进吴文化在全媒体时代的审美需求和审美期待中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化融合的进程。(1)文化资源传承:传统建筑具有古典的审美意蕴和文化特色,是吴文化的最直观的形象代表。因而对有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修葺与补救中尽量保持材质、形式美感与历史的韵味。手工艺文化可通过现代化技术与手工艺术相结合,提升产品的生产速度和质量,使得产品更迅速的走向国内外市场。而昆曲,锡剧、评弹等传承性较强的精神文化产品,除保持其基本的曲调样式外,对于内容与形式,都可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脉博与大众的审美口味,并进一步引导大众的鉴赏能力。同时,也可采取文化艺术节的展演使昆曲,锡剧、评弹等以新的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对于吴地优秀的传统精神意识,可通过专家讲座、艺术展览加强文化的宣传,营造文化氛围,使优秀的文化传统“润物细无声”地走进人们的生活。(2)创建品牌,形成特色。逐步推进文化品牌传人、特色文化品牌、品牌旅游项目的建设,开发互动性、文化性强的旅游项目。要在“文化品牌创建”上着力打造,形成特色文化品牌产业链。从而开发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吴文化项目。(3)商业运作。任何文化都曾经从流行走向经典,而传承和弘扬则须通过商业化包装策略将经典之作以新的形式推出为流行趋势。如将经典的昆曲、锡剧、评弹纳入到互动旅游项目中,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弘扬传统文化。既展示文化价值,亦考虑文化的附加经济效益,让文化的传承成为切实有效的行动。吴文化作为长江三角洲共同的历史渊源,不仅是各地打造自身文化形象的丰富宝藏,也是形成整合发展优势的天然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通过“全媒体”形式全方位的继承、弘扬吴地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世界先进文化的精髓,融会贯通、自强不息,再创新的文化辉煌。
全媒体时代吴文化微传播策略
重创新,轻传承,结构失衡。文化载体的创新引发了文化权力结构的改变,正如尼葛洛庞蒂所言:网络社会的第一特点就是分散权力。网络文化的权力结构扁平化,大众媒介不再是少数人的地盘。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精英文化特性,网络对文化传播形态的影响彻底改变了这一点,网络传播拒绝等级与秩序,赋予了公众最大的话语自,淡化了人们的地位和身份意识,网络传播确立了文化消费者在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把文化交流变成了快餐式的盛会。网络社会的文化生产成为初级产品的大生产,缺少精英的聚会,创建文化品牌的基础就会缺失,打造传统文化世界品牌也只能是梦想。
虚实失据,文化心态浮躁。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网络文化,打破了传统文化地缘性的禁锢,形成了数字化、虚拟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文化生态。网络的文化生产过程实际上是将人置于虚拟情景下的精神生活过程,网络生存具有虚拟与现实的双重性。一个错误的观点是虚拟世界的产品不会影响现实社会,然而,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现实与虚拟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由虚拟的人物角色,虚拟的城市社区和虚拟的财富建构的虚拟的网络社会是对传统文化形态最直接的挑战,网络拟态下的社会伦理、人文关系形成的偏振视域扭曲了现实物质文明的客观社会性,社会传统文化的聚合力在虚拟与现实的钟摆效应中逐步消失,由此引发的网民本体意识迷失,形成了弱质的文化心理智能。网络激愤的情绪宣泄与文化深沉的本质格格不入,文化的生产流于表浅的形式,肤浅的产品显然难以承续文化的庄重,试想,文化大气象的浮躁怎么能够孕育文化品牌的血脉呢。
商业文化盛行,主体文化精神迷失。工商文明高速推进,主体文化的商业色彩日渐浓厚,网络社会市民文化兴起,功利价值盛行,注定了现实文化缺乏深远的道德追求。品牌文化的生产是一种思想自由和行动严谨的精神洗礼,而网络的商业性决定了它必须迎合市民的口味,网络社会市民呼啸聚集,没有行动的一致目标,更加缺乏文化的理想。所谓的网络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环境的时空关系,个人的意志不断被强化,重商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兴起,追求经济利益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成为主导价值观念,如今文化精神越深刻,越难以流行,传统文化精神和价值观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播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品牌经营
全球网络传播体系的逐步扩张给中国的文化经营提出了许多富于挑战性的问题。网络拥有技术创新和媒介整合的优势,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理应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为培植文化品牌提供良好的条件。强国的文化须具有积极向上的大气象,要有强势的文化品牌及更高的精神追求。美国大片的自由主义思潮,日本动漫的人文精神,包括最近流行的韩剧,无不承载着一个强盛民族的精神冀望和文化自信。文化强国通过文化品牌战略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为经济发展和政治空间拓展扫除了障碍,不仅如此,文化产品的推广拓宽了市场渠道,本身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精神性与物质性二位一体,强势的渗透力岂能小觑,其影响的深度、远度当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之翼。
首先,打造文化品牌须坚守民族的文化理想。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不仅是促进社会进步,增进国家认同感,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中坚力量,也是重要的生产力资源,作为政治、军事、经济之外的重要力量和手段,在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时,一方面要大胆开放文化市场,积极交流,勇于吸纳,同时必须坚守自己的文化理想,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谐发展。网络传播下的文化的经营充满挑战,但也是重要的机遇,网络媒体在全球文化传播和国家软力量竞争中的地位特殊,制定网络传播的长远战略,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使网络媒体成为先进文化最为直接的创造者和文化安全的维护者,促进政治清明,引导民众乐观生活,逐步提升全民的文明素养。
其次,做强媒介品牌,为文化品牌成长构建战略支点。媒介与文化相互依存,中国的网络媒体要树立全球意识,从国家文化发展的视野严格管理和积极引导传媒文化的方向,坚持文化市场的改革,从大局出发,以我为主,稳步推动。现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利用网络媒体的整合优势,将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融合成有机的整体,充分利用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展开文化营销,把灿烂的中华文明的种子传播到世界各地,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只有做强媒介品牌,我国的网络媒体才有可能掌握全球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否则,让国外媒体为我国受众进行议程设置,我国的文化市场就会陷入被动混乱的局面。
第三,文化载体创新。我国的网络媒体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技术手段和包装样式等方面已经与国外先进水平接轨。但网络媒体仍大量使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的传统传播技术与思想,独立创新的东西并不多,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传媒,理应在传播理念上大胆创新,同时积极探索新的传播技术,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新技术文化的特点,整合各媒体的优势,发挥合力效应。近年来,流媒体、动漫、博客(微博)、网游和论坛等技术成为网络媒体的新时尚,遗憾的是这些技术目前仍只停留在商业和娱乐领域,其文化含量不高。反观国外的情况,新媒体技术被赋予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特殊意义,在意识形态的传播领域被广泛使用,这也说明我国的文化主管部门和网络媒体的经营者对网络的文化战略价值认识不足。
关键词:公众舆论;拟态环境;“舆论滚雪球”效应
中图分类号:G2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2-07-01
一、公众舆论、新闻舆论及‘舆论滚雪球’效应
(一)公众舆论
又称舆论。中国古代称之为“舆人之论”,即众人的议论,如《晋书・王沉传》:“自古贤圣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英文public opmion的意思即公共的意见。喻国明老师认为:“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而刘建明老师认为“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笔者认为,公众舆论是指相当数量的公民对某一问题具有共同倾向性的看法或意见,并通过言谈或文字等形式表现出来;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形式,往往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二)新闻舆论
新闻舆论的定义学界颇多,如“通过新闻活动表达出来的舆论”:“通过新闻媒介所传播的新闻信息而形成的舆论”。笔者认为,新闻舆论是指新闻传播者模拟公众对新闻事实的评价及体现的一致性意见。新闻舆论的主体应该归于新闻媒体,而非普通的社会公众。新闻舆论更多是记者及媒体部门的意见而非社会公众意见,用媒体的宣传意图去构造的一个舆论环境。
(三)“舆论滚雪球”效应
公众所欲认识的世界来源于媒体的呈现,公众所认知的世界是媒体为其构造的“拟态世界”。笔者认为,媒体在信息传播中不仅决定公众的视野内容,同时亦左右公众对于事物及问题所持的态度,媒体的舆论引导不仅体现在认知层面,同时还影响到公众舆论的态度层面,例如对“日本国的问题”,媒体通过对日本国信息报道与不报道、报道得多与报道得少的问题来主导人们对日本国家的关注,同时通过去日本国负面报道和正面报道来决定公众对于日本国的态度。诚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媒体影响公众舆论态度情况与公众对于议题的相关联程度有一定关系,显然上述情况是针对超出公众亲身感知以外的事情,若对曾经受日本帝国主义迫害的公众群体,新闻媒体这种影响的情况可能不太明显。
由于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公众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取源于传统新闻媒体,而新闻媒体力图将公众的关注点引入到媒体所构建成的“拟态舆论环境”上。媒体无论是构建“拟态环境”去左右公众舆论方向,还是以媒体本身意图去控制公众态度方面的力量都是巨大的,所以经由新闻媒体传播的舆论在媒体不断重复传播过程中,舆论力度及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出现“舆论滚雪球”效应。
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F的公众舆论特点
(一)新闻媒体不再主导舆论
网络新媒体时代,公众的主体意识空前高涨,表达欲望得到充分激发,特别是对于公共事务,网民的参与意识极高;另外,网民群体呈现多元化“细众”特点。所以,传统新闻媒体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的主导作用不再那么绝对与强大,由新闻媒体所产生的巨大的舆论雪球亦不太可能出现,更不会出现雪球越滚动越强大的情况,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媒体不再主导舆论。
(二)舆论环境趋于复杂化
语言暴力、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等现象在网络中时有发生,错误网络舆论也将引起不良的后果。由网络主导形成的舆论雪球,即便是信息传播的源头也很难保证网络舆论雪球的发展方向及规模,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所以,网络在给普通民众提供了表达真实想法或寻找共同语言的平台的同时,也给不当行为及舆论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所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让公众舆论的环境更加复杂化。
三、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如何传播与引导公众舆论
进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情况下,新闻舆论不再主导公众舆论,在传统环境中的舆论滚动雪球效应亦能发生,那么新闻媒体将如何面对新媒体中的公众舆论?媒体又将如何发挥其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并受到公众认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充分认识新媒体时代下的舆论特点
由“抵制家乐福”事件可以看出其舆论主体主动利用新技术的动机极强,熟悉网络技术,消息源不再局限于国内媒体,不再是传统上“单向式宣传”中被动接受灌输的一方等。所以,在网络中,个体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信息传播的积极参与者,他们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制造舆论并力求个体意见能够得到共鸣产生实际的影响。
(二)坚持信息透明公开化,还公众一个更加客观的世界
无论是“抵制家乐福”事件,还是其他由网络等新媒体引发的舆论风暴都有一共同点,就是更多的公众信息接受渠道受到限制而变得狭窄导致舆论升级。所以,我们的新闻媒体应该坚持和完善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还公众一个更加客观的世界。压制舆论不能解决舆论问题,反而进一步恶化事态、导致舆论矛头转向的危险。
(三)积极呼应舆论,实现与舆论的互动
对于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暴。媒体不仅要直面舆论,而且要积极呼应舆论、引导舆论,抢占舆论的主动权。新闻媒体及时报道,引导舆论的发展,所以在汶川地震中,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留下泪水时公众给予更多的理解、共鸣与赞美,我们也给予媒体一种崇高的敬意,这正表明了媒体积极引导舆论,积极呼应舆论,积极与公众舆论进行互动,能够完美地实现媒体引导舆论的功能与责任。
在政治开明的时代,舆论引导不是思想控制,而是通过对传播空间的占据排除各种思想污染源、实现社会有序前进的一种手段。新闻舆论引导的前提是媒介形成对受众的吸附力――吸引受众附着于媒体,这是新闻信息有效传播的体现,是媒体传播力实现的第一步。无论受众附着于媒体时间长短,都是在接受媒体的信息刺激,受众必然会有自己的反应――对所报道内容有不同程度的认同、反对、质疑或仅仅是留存印象,这对于媒体的新闻舆论引导而言,也是宝贵的第一步。如果媒体传播的新闻信息连最起码的吸附力都没有形成,也就无从谈论舆论引导了。当前等五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及媒体对这一传播理念的践行可以说是让媒体、让新闻从业人员对传播力建设的反思:媒体应该报道什么、怎么报道才有效。
就内蒙古新闻媒体而言,如何才能形成吸附力、提升传播力、加强舆论引导力,怎样深入基层、怎样进行新闻表达,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重视研究、开发受众资源
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受众,都有可能成为传者,如果职业的媒体记者不说他们想说的话,他们就会自己来说,但在职业传播者和非职业传播者之间,毕竟是有着区别的②,无论哪种类型的媒体都不能忽视这一点。所以,走进基层,深入受众,将受众视为新闻传播链条上的重要资源进行研究开发,是首先应该予以重视的。重视受众,首先从受众调查开始。在各类媒体改、扩版相对频繁的时代,充分有效的受众调查是媒体开展新闻业务的首要依据。受众调查绝不是“走过程”,那种调查问卷让家人朋友填写,甚至同事之间互为对方填写,不去科学地进行调查对象选择、改版讨论从“这屋”到“那屋”,而没有走出去,没有考察学习的改版很难有好的效果,尤其在“受众本位”的时代,媒介传播方式、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缺乏科学严谨的受众调查,媒体是不会出现跨越式发展的改版的。而当前受众信息获取渠道日益增多,放弃哪家媒体受众都不会受到什么影响的,媒体从内容到形式都无改观,必然被受众疏远或偶尔问津,这样的媒体自然不会形成传播的力量,也就不会有什么舆论引导力了。
以纸质媒体为例。当前纸媒在打造、展示自己的风格特点方面都比较重视“有深度的内容”,所以评论性的专栏、版块、版面也因其符合大众议程设置而深受欢迎,特别是不同类型媒体新闻资源共享时,这些深度内容往往成为首选,这也加大了纸质媒体的思想影响力。此外,受众在接收报纸上思想性和时效性都比较强的深度评论时,阅读的便捷性、传统翻阅习惯的文化感受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基于这些现状,报纸在打造评论性栏目吸引受众时,需要注意不能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避免独家的评论稿出现“断货”,这就需要充分发现、利用有思想、有深度的社会人士,引其高见跃然纸上,受众的智力资源此时应该被充分开发。这样就可以避免要么就是不痛不痒的稿子出来,要么就是显然的“借用”这类降低报纸的社会评价的现象出现。报纸作为权威性极强的传统媒体,在民众的社会“求解”需求上必然有所担当,不然,这样的权威渠道说不明白民众“应知”的问题,民众想要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只有通过其它渠道获解,这“其他渠道”的往往就会被“社会发展噪音”所利用。
再如广播。广播的传播符号是最单一的,只有声音符号。这样的“单一”也形成了广播的传播优势――受众的接收条件要求不多,也不高――任何传播优势都是建设传播力所不可忽视的。无线电传播在传播媒介形式发展迅速的今天,想要形成并加强自己的传播力,不能仅仅像几年前那样特别强调重视“移动”受众的开发了,随着受众接受信息环境的变化,应该是充分利用广播的“伴音”功能开发“居家”受众和“在线”受众的时候了。
在广播事业发展被电视等类型的媒体冲击的时候,城市电台交通之声潮涌而至,看中的就是广播的“伴音”功能,任何其它类型的媒体都要占据受众视线,唯独广播不用,所以“移动”受众被大规模开发了,而且对移动受众的传播已经越来越成熟了,甚至移动电视借鉴之后都有了大踏步的发展。分析目前的传播环境和技术手段,数字电视的发展让电视机也可以成为“收音机”,在“宅”时代,完全可以让有资讯、有深度、有参与、有服务的声音成为居家者的“伴音”,而网络传播又可以让这些声音在线收听,无论是想要“在三心二意状态中的轻松娱乐”还是想“偶遇深度再行参与”,都能够得到满足。所以,广播要深思熟虑如何培养居家者、在线者的收听习惯,有了受众,才有传播力建设的前提,才有有效引导舆论的基础。
突出优势资源优质利用
不同新闻媒体所拥有的新闻传播资源,包括资金、人才、设备、技术、载体、品牌、社会关系等要素,是有着巨大的个体差异的,即便是同一家媒体,不同的子报、不同的频率、不同的频道等因为定位的不同、机制的不同等原因都会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差异之下,就有优势传播资源的存在。对于一家新闻媒体来说,优势传播资源当然应该承担重要的传播力建设的任务,担当舆论引导的重任。就内蒙古媒体而言,拥有了优势传播资源,就需要加强传播内容广覆盖、深影响的策略研究。
以自治区级电视媒体为例,有两点需要特别考虑:一是从国内电视媒体竞争战略的角度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卫星频道”资源。在优质栏目并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下,卫视若拨开各种利益干扰,让定位为整个区域的、观众喜爱的、服务性和引导性都很强且能持久深入民心的栏目,能够享受到“卫星传播”的频道资源。比如内蒙古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绿野”栏目,这是一档面向广大农牧民的服务性的栏目,但其关于农业生产、农产品介绍、民族地区风情特点等内容也吸引了很多城市受众,同时也是传播我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形象传播”性的栏目,作为全区性定位的农牧业栏目,制作水平、记者编导素质,服务农牧民生产生活、开阔“城里人”眼界的内容,在覆盖范围内比较高的收视率,专家比较高的评价等等,都足可以成为区内外更多受众共享的新闻产品,同时,这档栏目对于传播内蒙古的地方特色形象也有很好的宣传作用。再如内蒙古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百姓热线》,这是一个以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为主要定位的谈话性栏目,栏目制作团队在操作过程中对焦点问题解决的“建设性”把握、客观性分析还是非常到位的。主持人及制作班底的选题把握能力、分析问题的理性程度、现场驾驭水平、上通下达的意识在本地媒体中水平都比较高。这样精彩的栏目,必然会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内蒙古电视台在栏目运行机制方面出台具有可行性的让优质栏目享用更高展示平台的措施,内蒙古电视台的覆盖全区的传播力就会增强,影响力就会加深。
二是按照新闻规律呵护已经成长起来的地面频道栏目。在内蒙古地区,各级电视媒体传“民声”、为“民生”所做的新闻栏目,在相应盟市都有了较为广泛深入的影响,但随着一些深入百姓的民生新闻栏目业务逐渐成熟,栏目也越来越需要净化了,明里暗里各种形式的广告、增加广告时长等成为了一种现象,这样的“注水”现象带来的必然是栏目的社会评价度降低,栏目传播的心理辐射力减弱。
三是深入研究如何才能培养出并留得住高水平的记者编辑的问题。人才的不足在业务方面体现为具体新闻热点、焦点及现象报道的策划不是很充分,常规报道选题覆盖面还需要更广,连续报道、系列报道还需要在深度上下功夫,报道形式也要有突破性的发展。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记者编辑的能力、水平问题,民族地区的电视媒体只有提高记者编辑水平,培养优秀的采编人员才能做好新闻产品,奠定受众接受媒体影响、引导的基础。
四是认真探讨如何让记者真正发掘最有活力的新闻源。前三点是媒体运行机制的问题,是“保障性”问题,最后一点才是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传播链条上优质信息资源的开发问题。不能不承认,太多的职业记者忙于跑会议、编材料,报道基层时总爱转一转、看一看、编一编,因为缺少与基层群众真诚的沟通所以得不到真实有效的信息,文风格式化,可看性可读性都不强。这样反映典型心态、代表性意见、最鲜活的有价值的信息都得不到,当然难以反映民意诉求,反映生活新变化,难以更好地承担起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和理顺社会不良情绪的职责。作为地方媒体,必须深入研究并支持、帮助记者真正深入基层一线,让记者真正能够用群众的思维、群众的语言、群众的视角采写报道,充分体现新闻的亲和力、贴近性,以切实提升媒体的传播力。
急需建立健全研发部门
研发机构的设置是民族地区电视研发工作的第一步。自治区级的传统媒体一般都设有自己的研究部门(或处室),成员构成一般是退出一线的资深新闻人,他们经验多,工作成熟,但按照新闻业务稳锐相济的团队搭配原则,还是需要补充节奏快、激情足的年轻人,使该部门真正成为对媒体发展活力起到奠基性作用的部门。当前媒体发展环境中,若研发部门对媒介栏目的传播力建设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当资源被闲置下来的时候,往往是领导重视程度还没有上去。
媒体的传播力建设、引导力加强,应重视充分利用研发部门的功能。以电视媒体为例,其研发工作主要有宏观、微观两个层面:
宏观层面,主要为电视台战略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比如关于台网互动发展战略研究,大凡有冲击力和影响力的网络舆论事件,多是与权威的传统媒体的报道形成互动后的合力所致,有自己网络平台的传统媒体的栏目这时有着很大的优势,通过影响广泛的舆论事件做出很给力的新闻报道,从社会功能的实现上来说为和谐有序的舆论环境、社会环境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媒体自身发展来看,栏目传播力、影响力与栏目的“含金量”会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所以,传统媒体应该深入研究与网络的融合互动发展策略。
微观层面,主要为一线业务服务,进行节目形态的研究――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及附加价值是基于各个版块、栏目的传播力形成的,而栏目的推陈出新、蓬勃发展是需要有个研发队伍支撑的。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例,研发部门应该先于记者做出反应:如何组织评比活动鼓励来自基层的新闻作品和文风清新的短新闻,让“走转改”活动形成记者的一种报道习惯,如何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激励记者的积极性,保障成效固化,如何解决一些长期以来影响新闻生动、鲜活的体制机制性问题。这样,传播质量的跟踪评估、新栏目的设计开发、传播资源的整合增值以及在不同刊播平台的进入退出机制,都会由该部门及时而有建设性地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决策层。
目前在内蒙古地区的新闻媒体研发,还可以通过“融智”来扩充研发队伍,增强研发力量。比如各类媒体的研发机构吸收经营管理、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教师加入,共同进行媒体发展战略、栏目发展策略及具体新闻报道策划研究。专业教师媒体操作经验少,但经典案例研究多,恰好可以补充媒介从业者忙于采编业务疏于经典案例研究的不足,另外,“编制”内外不同的人员在利益衡量、人际关系处理上还是有区别的。
媒体上关于老百姓真实生存生产生活状态的报道多了,老百姓原汁原味的话多了,新闻媒体精彩有效的传播也就实现了,这就意味着媒体的受众群数量增加及多层次的介入,也意味着媒体影响力的深度开拓,更深层的是可以更大程度地避免百姓被错误的、偏激的、不良的信息误导,让百姓辨析、抵制社会发展噪音成为自觉的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社会心态健康良性发展。以提升媒体传播力加强新闻舆论引导,良好有序的思想传播环境、社会心理空间才能持续发展,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就减少阻力与障碍,各类媒体当共担此任。
注释: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传播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19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提升,各种科学技术在新闻媒体当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而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化传播的发展,在丰富文化内容的同时,大大提升传播的速度与效率。在新媒体的发展当中,文化传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但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媒体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的发挥,新媒体自身的潜力也没有得到更深度的挖掘。所以说,通过强化新媒体对于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研究,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其在增强文化传播力当中的作用,为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工作。
1新媒体的含义
对于新媒体而言,其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是建立在各种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将各种科学技术的进步充分的融合进入,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新媒体的形式十分的广泛,包括触摸媒体、数字报纸以及数字杂志等等,@种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时间以及地域现实,用户能够利用互联网实时的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特别是在地域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每一位用户在互联网覆盖的区域内,都可以了解到全球所发生的各种事情。其次,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十分迅速,能够实现跨时空的高速传播,为人们的信息获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
2.1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交流传播方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文化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有着很强的互动性,每一个用户都能够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实现迅速的交流,这就使得新媒体逐渐的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交流传播方式。通过新媒体作用的发挥,人们获得了更多的安全感与匿名性,每一个人都能够在新媒体当中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将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人们能够改变自身在现实社会当中的角色束缚,在信息的传递当中获得更为高度的自由,在促进沟通效率提升的同时,能够为社会大众文化认同感以及向心力的形成提供可靠的保障,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2.2对传统的文化传播系统进行整合
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新媒体能够利用自身快速便捷的传播手段,对传统的文化传播系统进行整合,从而对文化传播力产生影响。在新媒体环境当中,人们在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与手口相传的方式,而是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来进行更为便捷快速的信息传递,从而在保证时效性的同时,为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在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各种便携式的智能移动终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这也就为文化传播的路径优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其市场空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3推动多元文化的融合对接
在新媒体的应用下,文化传播不仅能够改变以往的时间以及空间限制,还能够为多元文化的融合提供极大的便利,进而对传统的文化传播力产生明显的影响。首先来看,在进行新媒体的研发当中,操作的便捷性以及文化传播的交互性一直是设计者十分关注的内容,通过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操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用户体验。其次,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各种西方文化的传播,使得新媒体当中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而它作为一种载体,能够利用各种网络技术,为多元文化的融合对接提供可靠的保障,更好的提升多元文化之间的传播效率,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新媒体在提升文化传播力当中的途径
3.1加大新媒体技术的研发
在目前的新媒体环境下,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一些新媒体在运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出新媒体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必须要加大对于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不断的开发与应用新媒体技术,为文化传播力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特别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产生变化,如何适应社会大众的审美要求,已经成为了文化传播必须要关注的重点。而通过强化对于新媒体技术的研发,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提升新媒体技术的同时,为文化内容的丰富提供有利的支持。
3.2提升新媒体的适配性以及智能化水平
在新媒体的不断应用当中,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其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必须要努力的提升新媒体的适配性以及智能化水平,将各种新媒体技术完美的融入到文化传播当中,发挥出其所具备的智能化优势。因此,必须要对新媒体的载体进行不断的优化,将人们的生活习惯、交往方式以及工作方式充分的考虑进去,更好的适应社会当中丰富的资源,提升新媒体的适配性。初次之外,必须要不断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智能化水平,在降低企业创业成本的同时,为文化传播的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不断的推动文化设施的更新换代,为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3形成与时俱进的文化观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文化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的促进文化传播力的提升,必须要形成与时俱进的文化观,为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引领其他领域的发展,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一个民族。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新媒体的文化传播能力,构建先进的民族文化观。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我国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借助新媒体的作用,能够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途径,同时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为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提供可靠的保障。
4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文化的传播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各界对于新媒体在文化传播当中的影响与提升有了更为密切的关注。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文化的传播有了更为丰富的途径,这就使得文化传播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增强,新媒体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中的作用得到了更为明显的发挥。应该看到的是,在新媒体的发展当中,文化传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但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媒体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的发挥,新媒体自身的潜力也没有得到更深度的挖掘。所以说,通过强化新媒体对于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研究,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其在增强文化传播力当中的作用,为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明伟.新媒介形态与新尺度――“媒介分析理论”的宏大观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2]张琰.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J].新闻研究导刊,2016,(13).
[3]彭小年.新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促进性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15,(12).
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变化,必然会使受众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微妙的影响。当然这些影响正是由于新媒体的本身特有的秉性使然。马克思认为,认识过程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过程中能动的反映客体的过程。人们是在使用工具的实践过程中,认识自己的思维特性,甚至是认识自我本身。依靠客体的改变而认识自我。换一句说,客体是主体的认知反映。第一,交互性,使得受众的个人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受众不断的参与到信息制作,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自我意识增加。自我主体意识提高。作为每一个信息发源者的受众,受众都认为自己是信息的主动者,而不是一个纯粹的受众者。第二,传播方式的分布式,事件在网络上的出现“热”,不是一个人的作为,而是群体的共同关注。每一个人在网络中占有一个节点。不同的节点共同关注一个相同的事物,便会涌现出一个“热”事件。也就是说,即便拥有了信息传播的主动性,但是分布式的思维让受众认识到自己只是群体中的一个节点,而不是全部。从消极层面看,受众会在日益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感到无所作为。否定其自身存在的意义。从积极层面看,受众对分布式思维的认知,有助于对其自身的思维的深度认识。第三,受众的不在场,对发生在空间上更广泛的、在物理距离上更遥远的、在时间上不受限制的事件有了更多的关切。从事件影响的本身来看,使得其发生的波及面会更广泛,更迅速,更真实。而反观受众,这是受众心理往外界事物的一次巨大的延伸和扩张。反映人的内在精神体系不再局限于此在,实体与精神的脱离感,同样可以影响到其对他物的情感增加。然而,长期的面临各种事件的变化,实体不在场的体验过多,俨然使受众的切身感受性降低。在最低限度内,会形成一种网络的集体冷漠。第四,新媒体信息的海量化,从二元视角可以看出,客观文化①的不断增加,使作为主观接受者的受众,很难全部把握新媒体带来的所有信息量。甚至让受众感受到这是一个沉重的信息压力,来不及去理性思考每一个信息的正确性、价值性和有效性。以至于受众群体从心理上感觉到更多的信息无助。走向极端的受众有拒绝新媒体。例如:使用非智能手机,回归以往的简单手机类型。诚然,也可以看出对新事物的接受,针对不同类型的受体有着不同的反映。科学技术的前进,无疑是时代的潮流。总之,新媒体的沟通方式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产生着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是如此的缓慢与微小。很容易把它当成理所当然的变化。只有当我们在反思历史事件的影响因素时,才会去寻找使这个时代进步的原动力。新媒体的沟通方式的应用首先将改变受众群体的思维方式,影响其心智的变革。进而在变革的基础上,对所处的生活世界,作出自己的个人事件,而这些个人事件的集聚爆发,必然会使生活世界换上新的面貌。最后,也是因为部分人的心智变革,使新媒体得以诞生并应用,但其本身不必然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二、受众群体心智的变革
心智的变革,究其本质而言,是在思想的基础上思维方式的变革。而这种思维方式的变革,并不是形而上学式的逻辑推演。而是变革的主体——受众——在创造和使用新工具,特别是与其个人利益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工具。正因如此,新媒体的应用是在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承担重要媒介。受众群体心智的变革,并不能够从其内在心理得到明确的把握,而是通过心智模式下的外在表现的变革所反映出来。笔者从自我、群体以及思维三个方面作出分析。
(一)受众的自我意识的变革机制考夫卡①认为,世界是心物的。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psychologicalfield),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physicalfield)。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却是两者结合而成的心物场。[4]作为新媒体的客观外物在受众生活的各处是息息相关的。个体对面临的客观事物,是以心理投射作用对自我意识的反映。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无形地映射到客观事物的改造中。不可避免的客观事物的变化正是反映人们自我意识的变化。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在一般意义上,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5]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詹姆士认为自我意识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第一,物质自我的变革。个体的物质自我的产生不仅仅是从自己本身的躯体、性别、体型和容貌等生理物质上所表现的情感体验和心理的意向性。而是从新媒体所提供的符号化信息,获得更多的自我感受和意识的形成。第二,社会自我的变革。不再局限于对静态的自我隶属于某个国家、民族和阶层。也不再限制于自己对自身在群体的中的地位、名望以及拥有家庭、亲友等意识。新媒体沟通方式产生的分布式的思维,个体将自身视为居于动态的个体化的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对待社会中的其他任何个体均是这个网络下的统一节点。这就对社会民主化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和自我觉醒。第三,心理自我的变革。关于心理自我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受众个体的自我反思性上面。受众个体被网络媒体的特性的不断深入影响,网络的分布式思维便会形成在个体的心智模式。同时也是对其内在心理的反思而得出的产物,思维方式的转变带来的首先就是自我心理的转变。思想这一问题的变革,不是思想本身,而是个体对外物的改变中体现其思想的变化。人类大脑统领四肢,但其完成一个生命运动,依旧是要依靠四肢的动作完成去投射出大脑思维对其作出的反映。在使用新媒体这一工具的过程,必然会引起使用者对其自身的反思。这种反思将会增加人们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加深对外物的思考能力。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类认知能力的不同,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实践的分工。那么分工的本质--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不同使得人们的认知发生重大变化。
(二)受众的群体心理的变革机制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是不能离开社会群体的。人们总是作为群体的成员而存在。群体是个体的共同体,个体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就形成了群体。个体通过群体活动参加社会生活,成为社会成员。个体不仅属于许多群体,而且在不同的群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形成独特的个性。在新媒体没有诞生的社会里,媒体仅仅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终端,而新媒体的出现,将原来潜在着的有着共同兴趣,有着相同或相似特征的受众,成为现实群体的一个重大延伸。这是群体形态的延伸。这就是一种群体形式的变革。在物理距离分布于各处的个体,通过忘了联系在一起,自由而民主的表达着自己在群体的作用。最重要的变革在于网络化分布式消除了群体和个体之间的矛盾,通过网络结构将群体与个体在思维上融合在一起,企图突破群体与个人的二元对立思想。这是在现实群体中很难办到的情况。一般来说,群体心理有着四个方面的特征:认同意识、归属意识、整体意识和排外意识。而在新媒体的的深刻影响下,群体这四个意识虽然有,但是逐渐会消失。网络化的分布式将会形成统一的群体,而有着统一受众组合的节点共同汇集而成的大群体。即使在形式上,有着各自的小群体,但是在内在心智上是一种均等化和同层面化的意识。相互的区分度将不再被一些外在特性所局限。这就是新媒体沟通方式对内在心智变革后,在网络受众群体中留下的印记。
(三)受众的思维模式的变革机制在传统媒体领域的生活世界中,受众无法在更大的世界范围内得到其本身的意义。或者说,受众本身也不会去思考这份意义。当新媒体的诞生并不断的应用于普通的生活中,便多了一份意义。作为网络社会中的一个节点--受众个体—本身是无意义的。丹尼尔•丹尼特②说“有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东西,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意义正是通过其分布式交互涌现出来的”。我们获得这份意义正是通过网络媒体的赋予,对人类思维的网络化,分布式的形式的来源,也是通过对网络的应用而得知的。人类心智活动和任何自然进化出的感知系统是由无数“碌碌无为”式的(agent)所完成的单独简单进程组合成的大社会。从脑部关联的互动机制中,涌现出各种心智现象。[6]这种思维的认知,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方面,对人类自身的心智结构同样具备更大的意义。在传统的媒体使用中,很难发掘网络化的思维,更多的是二元角度思维、现象学思维等等。对于心智的变革,网络媒体的应用有着极大的作用。一方面,网络媒体是新技术的成果,是人类心智思维的产物,对于大多数人还只是应用者,只有在不断的使用中,才会被这产物所影响。另一方面,新技术的使用和新媒体的普及,让更多的受众的心智产生新变革。对于工具使用的力量,并不亚于对思维批判的力量。通常上,一种意识是通过思维上的批判,转化为意识的物质力量而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在使用工具的时候,同样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思维的新认知方式而发挥作用。受众群体心智变革后,产生新的心智模式就会对生活世界中一些历史事件就可以作出新的解释。以往我们看待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发展是因为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是怎么到来的,作为当时的英国人,即使是那些正在使用着蒸汽机的人们,也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工业革命来了。经常说以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并被推广是工业革命的来临的标志。作为当时时期的每一个个体,都在追求其个人的利益,广泛的使用新的动力—蒸汽机,他们也不会去想自己所做任何事情对整个社会有什么改变,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有什么促进作用。而正是由于这些“碌碌无为”式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无数分布式的简单组合或融合,涌现出社会利益,表现出经济的大繁荣,在历史时代中划分为工业革命。在经济学领域里,英国自由经济发展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①在无形中控制着社会中人们的经济活动。每个人()只是追其自身的经济利益,经过无数这样的分布式的组合,涌现出经济现象,实现了社会利益的发展。然后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无数组合并涌现的过程。最后,出现在网络时代,信息就是一切利益的根源。新媒体的沟通方式为信息的编制、传送和接受等作出巨大的变化。我们正是对这个时代的反思作出了一些思考。
三、结语
[关键词]传统媒体;现代媒体;推送新闻;价值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301-01
1.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
1.1 传统媒体面临的危与机遇
新媒体的持续发展,传统媒体这些年来发展情况不容乐观。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非常大地撞击着传统媒介的发展,持续被新媒体所挤占的传统媒介市场,传统媒体行业从生产内容与媒介运营层面都面对着很多挑战,就算是在新媒体面前的广播、电视媒体,也变得势单力薄,期刊业更是寸步难行,困难重重的报纸业。虽然新媒体的产生让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与受众群体在持续收缩,对传统媒体的冲击非常大,但是我们也需要清楚地了解到,这种侵占不等于替代,传统媒体依然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只要传统媒体可以开阔视野、对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把业务范围拓宽,由一刀切的舆论导向平台向多方参加政府指引的公共话语平台转变,由平面媒体单向推送平台向多维度的信息内容供应商、服务商转型,主动革新自己的运作模式与经营理念,主动面对挑战,也会为自己赢得发展的黄金机遇。
1.2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收益不一样
新媒体的发展让网络传媒公司等新媒体快速发展,广告价格尽管比不上知名传统媒体,但对待传统媒体的经济收益也足以有压倒性的态势。因为覆盖面积广的新媒体,低廉的价格,简单的制作程序,受限制原因少,广告金额尽管小但是数目很多,对零散资金容易吸收,产生规模性的传播平台,这样循环成为了规模化效益。而传统媒体的受众趋向新媒体,让企业广告投入重点方向转移,资金流向新媒体让大部分传统媒体的经营状况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
2.新闻价值与媒体算法推送
2.1 新闻价值受到算法推送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让“给读者精确画像”成为一件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事情,你喜欢时政新闻还是娱乐新闻,你喜欢篮球新闻还是围棋新闻,通过你过往的网络浏览痕迹,再配以一个设计出来的算法,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这些新闻客户端就可以很精准地为你推送你喜欢的新闻。反过来说,知道了大部分读者喜欢什么样的新闻,内容生产者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去生产某一类型的新闻。所以说,对主观性极强的“新闻价值”这个概念来说,伴随技术不断演进而带来的“给读者画像”有其积极意义。
2.2 算法推送
算法推送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是其问题也很突出。比如,有段时间,我在今日头条视频栏目上看了几段郭德纲的相声,结果,今日头条就天天给我推送郭德纲的相声,而且每天都推好多条。看得多了,就发现有两个问题。第一,好多相声段子是重复的,已经看过的,换了个标题又推一次,打开之后才发现已经看过了;第二,看了若干段以后,好多相声段子里的“包袱”不再新鲜,让我的观看兴致大减。
3.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3.1 以新思维为特征提升合作营销理念
传统媒体要在传播、制作中独具匠心,以创新思想为主导借助新媒体打造品牌效应,突出创新求变保持品牌的生命力。电视节目收视率的提高代表了节目关注度的提升,吸引受众与媒体的主题往往跟进时展潮流,伴随着网络信息的便捷性,通过多渠道的收视可以满足受众随时随地观看的条件和要求,及时地做出相应反馈,促进了国内传统媒体的改版完善和提高。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共同带动、互动营销,在互动中合作共赢丰富受众生活,使传统媒体改头换面以一次次新的形象出现,以品牌+互联网,更鲜活地立足在大众视野中。
3.2 ⒂没ё魑两者融合的中心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要想有机的融合起来,首先就得以用户为中心。在互联网时代,要将“受众”观念转变为“用户”观念,既要将用户视为媒体信息的消费者,又要将其视为信息的再生产者。在用户消费媒体信息的同时,还能将其分享给其他用户,并在转发信息的同时对其展开评论。比如在科技和网络不断发展的今天,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同时也是人们进行网上活动的必要工具。并且,人们与媒体打交道主要通过手机、电脑、平板以及电视进行的,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多屏时代带来的影响。而人们在接收各类信息的时候离不开视频和移动设备,这就使得媒体消费者呈现出视频化和移动化。
3.3 计算用户,精准推送
以计算机算法为基础的信息推送兴起的背后,是网络技术的进步让人类的网络使用行为产生可存储、可运算和可利用的数据越来越庞大。信息推送服务的核心就是建立特定信息,使之与用户需求之间相匹配。匹配的流程是需求识别与信息筛选的智能互动。信息推送的最终信息及信息序列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是对匹配结果的直接检验,用户对推送信息的接触行为、购买行为、评价行为成为效验结果的行为数据,也是后续信息推送的基础数据。
“商务信息推送服务是电子商务营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过于频繁的信息、与用户无关的信息和难以阅读的信息,不仅难以达到商务信息推送目的,还会给用户带来困扰”,影响用户体验,甚至引发用户转移行为。因此,信息推送的精准程度成为关键。要准确评估用户需求,精确把握用户兴趣,实现精准的个性推送,必须不断获取用户的网络使用的一切数据,分析识别数据背后的用户需求,推断预测用户信息取向和兴趣点,建立用户需求模型和兴趣模型。同时,应用大数据技术,从海量信息中选择切当的信息与用户建立匹配,增强信息推送的精准程度,避免无效推送带来的不良用户体验。
4 结论
信息推送技术作为信息爆炸时代的一种信息传播模式,全面深入地渗透到互联网的各个领域,引领新的互联网运营理念和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模式。用户的网络使用数据成为信息推送服务的基础性数据,也是互联网营销的深度数据资源。
参考文献
[1] 李陶.媒体融合背景下报刊出版者权利保护――以德国报刊出版者邻接权立法为考察对象[J].法学,2016,04:9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