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6:26:50
序论:在您撰写中外建筑差异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鸡公山;中外关系
在鸡公山的相关研究中,姜传高长期从事鸡公山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创办了《鸡公山文史研究》期刊(1-7期),通过对史书、案卷、文稿和在山居留过的老人的回忆加以归纳整理,将鸡公山走过的漫长历程趣味性的再现给广大读者。姜老经常在博客中译介近代在鸡公山避暑西人的回忆录,更新关于鸡公山的相关研究成果,但是姜老的研究侧重于对史料的挖掘。
笔者通过对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进行搜集整理,发现三个规律:第一、在一些有分量的专著中涉及鸡公山,界定鸡公山的性质,涉及“鸡公山德产处理”问题,另外在一些传教士的回忆录中间有论述;第二、将四大避暑地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从宏观角度探寻避暑地的开辟、发展、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问题;第三、从各种不同侧面来探索鸡公山的情况,比如说文化、经济、旅游、建筑、生物学、外交等角度研究鸡公山。具体表现如下:
一、总体性研究
在总体性研究中,如费成康主编的《中国租界史》,该书是国内较早一本对“避暑地”进行定义的学术专著,详细论述了“避暑地”与“租界”在风貌、开辟、法律制度、行政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在其他关于租界史研究的几本专著中都多少涉及了一点关于鸡公山的内容。日本学者川岛真在《近代中国外交的形成》一书相关章节中提到了“鸡公山案”,作者的侧重点是在分析“一战”结束后在德国避暑房屋分配过程中交涉署的作用,以及中央与地方、地方交涉员与中央的微妙关系;此外,鸡公山的开发与西方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时生活在鸡公山的美国路德宗传教士回国后保存了关于鸡公山的部分档案,另有一部分传教士在回忆录中也有关于鸡公山的相关记载。研究美国文化的齐小新的《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书中专门一章论及鸡公山,通过在鸡公山生活过的传教士的亲口叙述,使我们对鸡公山的那段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综合比较研究
此方面多将鸡公山和其他三个避暑地结合起来研究。浙江大学李南的博士论文《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一文从建筑学的角度,详细论述了鸡公山等四大避暑地的开辟过程以及不同时期的建筑活动;苏州大学吕晓玲的博士论文《近代中国避暑度假研究(1895一1937年)》该文侧重在旅游史和社会史方面,全面勾勒了近代避暑度假的概貌,论述了四大避暑胜地的概况,分析其所产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效应,进一步论述了四大避暑胜地的收回过程;最值得一提的是张慧真的硕士学位论文《近代中国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一文,是目前国内少有的以“避暑地”为研究对象的专题论文,主要从中外关系、社会史、旅游史的角度考察了近代中国避暑地的历史,相关章节论述到了鸡公山的开辟、收回交涉过程,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其在台湾地区,其所运用的资料多为中研院近史所所藏的外交档案,然而,近代地方交涉的部分档案多保存在大陆地区,像湖北档案管里面保存了许多关于鸡公山、湖北交涉署的档案资料。由于她无法取得,所以缺乏档案资料的相互印证,得出论点难免有点偏颇。以上论文均把四大避暑胜地结合起来研究,在论述避暑地的形成过程中对鸡公山租地交涉都多少涉及,且所引资料基本相似,除了张慧真在行文所引资料中运用了部分外交档案,其他均未涉及。此外还有几篇硕士学位论文,例如,浙江大学自然地理学院李灿的《四大避暑圣地比较研究》等等,在此不在一一列举。除了学位论文之外,还有一些期刊论文,介绍四大避暑地,这方面的论文也有许多。
三、专题性研究
鸡公山的专题性研究,起步于1985年,相关的专著有《鸡公山志》、《鸡公山》、《到鸡公山看老别墅》、《鸡公山史海拾贝》等一系列著作,但目前我们通常把它们列入资料范围。
除上述专著外,还有相当部分学位论文,有代表性的是张明瑜的硕士论文《论鸡公山避暑地的形成与影响》从历史学和社会史角度论述了鸡公山的开发与鸡公山对于当地社会发展变迁以及近代化的影响;有从旅游学的角度论述,宋晨的《山地度假旅游开发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以鸡公山为例》本文应用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山地度假旅游开发的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还有从建筑学角度来研究鸡公山的;在期刊论文方面,陈越的《鸡公山的历史沿革与风景特色》则主要从历史沿革、风景特色方面评述了鸡公山近代在风景园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方面的概况;有从建筑学角度研究的,姜传高的《鸡公山近代西洋建筑》一文综述和回顾了避暑地的开辟简史、历史分期、别墅分区、建筑风格、审美价值等内容。万传琅撰写的《鸡公山近代别墅建筑》从发展简史、别墅分区、特点等方面展开总述;有从生物学方面研究鸡公山的,鸡公山风景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各类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中外植物学界高度重视,对鸡公山的自然科学研究迄今仍绵延不绝;也有从文化方面研究鸡公山的,以周继伟为主的作家试图从文学的角度解读鸡公山,其作品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论文摘要】:针对现在建筑现状,文章对广东地域建筑进行了介绍。首先从定义入手,对其地域建筑类型进行介绍,再详细介绍了建筑的平面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和复兴地域建筑的观点。
引言
建筑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且处在一定的时代。建筑创作也就必然离不开地域的环境启示,摆脱不了时代的需求和域外先进文化的渗入。古今中外,一件好的建筑作品,常常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地域与时代的某些特征:迈耶的德国法兰克福博物馆以轴线和单元旋转表述了"新与旧"的关联;厦门高崎机场候机楼微微曲起的构架隐喻着闽南屋顶的特征;上海金茂大厦对中国"塔"的联想。或许正是表现了各自独特的地域特征而为世人赞赏。
广东,背靠五山,面向大海,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使得这里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社会文化。中原汉人的南迁以及近代西方文化的介入,又使得广东地区的文化趋于开放和兼容,形成了多元化的特征。反映在建筑上,形成了与本地区自然和社会文化相适应的独特的建筑类型,即广东地域建筑。
1.定义和类型
1.1 地域建筑的定义
在给出地域建筑的定义之前,先理解以下建筑的概念:建筑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为人类自身提供物质和精神庇护的文化景观。因而可看出建筑与特定的地理空间点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之一。
然而,所有建筑都是地域建筑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建筑是建造在一定地域,但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地域建筑不再只是建造在原本地理空间上里,也就是说某一地理空间上的所有建筑也不一定是地域建筑。因次,地域建筑是指人类创造的,与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特定文化景观。
1.2 地域建筑的类型
民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最基本、最大量的建筑类型,也是地域建筑的主体,故可从民居的角度来考察地域建筑的类型。在古书上记载,住宅由门、塾、堂、厢等组成。中国地域辽阔,从北向南,为适应不同的气候、地形、材料、环境等条件,民居有明显的差异。
在广东地区自古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其建筑表现出更加复杂而丰富的类型,创造了具有特色是城市风貌地区。其中主要有南方院落民居、南方天井民居、广东客家集团民居和南方自由式民居四种。
2.建筑平面结构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虽然从整体上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但由于其内部广府、客家及福佬文化的差异,城市与乡村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差异,也形成具有明显分异的建筑类型。其主要有以下两中类型:
2.1 无院落建筑
竹筒屋是无院落建筑的代表,也是民居建筑中平面结构最简单的一种。由于屋内厨房、天井、厅、房按一定顺序排列,形似竹筒而得名。
其建筑平面为单开间,面宽较窄,一般为3~4米;进深较大,一般为10~20米,有的甚至达30米以上。也有规模较大的将两个单开间并联,"明"字屋就是双开间竹筒并列组合后的变化形式,厅、房、厨房与天井灵活组合,两开间大小可不一,进深也可变化,不一定整齐划一,形如"明"字。其中双开间的代表建筑是锁头屋。
2.2 有院落建筑
三间两廊式建筑即是三合院式建筑,其普遍寻在于我国南北地区,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其中南方有院落建筑是由三开间主体建筑、前带两廊和天井组成三合院。
这种建筑类型在广东中部和西部村镇建筑中广泛采用。从平面上看,前为天井,后为厅堂,厅堂两侧为房,天井两旁设廊,分别为厨房和杂物房。这种三间两廊式是广东地区采用最多的一种建筑平面组合形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多种发展形式:一是纵向发展,发展成四合院形式;二是横向发展,发展成多开间形式;三是垂直发展,发展成楼房。
3.建筑功能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除了官府类、宗教类等公共建筑外,大量的是私有民居建筑。在这些众多的民居建筑中,为适应广东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即是用于商业目的和进行防御的功能形态,它们使广东民居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3.1 骑楼--店屋式开放住宅
店屋式住宅是指商业功能与居住功能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其在古代就有存在,如宋代的"檐廊式"店铺。到近代海外文化的涌进,形成中外合壁的骑楼建筑。
骑楼是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在街道边相贯通,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人们在长廊下进行商贸活动,可不受风雨日晒影响。这既适应了广东多雨湿热的气候条件,又使人与商业空间的接触更为直接方便,并使城市商业与交通空间相融合,使街道尺度更为宜人,创造了广东城镇独特的商业街区风貌。居住与商业的结合,导致了私密空间的局部开放,创造了较为亲和的人文环境,使购物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2 碉楼和土楼--防御式封闭住宅
在广东地区存在的防御封闭住宅最为典型的是碉楼,是侨乡地区的传统民居。碉楼形式自古就有,但将防御和居住两种功能结合的碉楼主要出现于近代。
其产生的的原因是,海外侨居者为家乡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大量的资金,一是使侨乡人民日益富裕,二是民国初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洪水泛滥,碉楼应运而生。
碉楼的平面多为方形,基本格局由传统三间两廊形式发展而来,底层为储藏室和厨房二楼住人,顶层由年轻人居住兼做守卫。
其次,是土楼,其存在于客家聚落地区。从形式上看,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其形式上的围合性和独立性,便产生了很强的排外性和防御性。
4.结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技术在更新, 无可否认的是, 现代建筑创作越来越受新材料、新技术的影响, 建筑师们对于现代技术的驾驭能力,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建筑创作的能力。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地域建筑面临着新的困境。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建筑的角度上看,也是一方水土成就一方建筑。建筑不仅是一种提供给人居住的空间,尤其是在地域建筑中体现的是一方建筑文化传统。通过它传承的是一种地域文化,其是与前后(历史发展)、左右(与社会发展同步)、上下(适应自然条件)相关因素的综合把握与适宜的应对。因而,我们要挖掘地域建筑的价值,并着实实现地域建筑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林琳. 港澳与珠三角地域骑楼--广东骑楼[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2] 凌世穗. 走向开放的地狱建筑[J]. 建筑学报, 2002. (9).
[3] 蒋伯宁. 对地域建筑的思与行[J]. 建筑与环境, 2007. (1).
关键词:土木工程;核心专业课程;中外合作;课程评价
土木工程是一个传统的实践性专业,该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也有长足进步。截至目前,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达到19项。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形式、管理模式和文化传统等方面与西方国家都存在差异,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新的形势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对课程体系进行高效合理的评价,评估教学质量的优劣,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1.培养目标要求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对受教方在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之后具备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中外合作办学的出发点就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念,使学生达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平。所培养的人才是具有对中外土木工程设计和管理理论、理念有较深理解,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性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范围可选择建筑施工企业、建筑设计院和建筑规划院等部门,也可出国继续深造。要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除在课程设置上进行研究外,还需要制订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2.课程评价方式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充分考虑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对课程提出科学的评价方法,通过在教学和管理中的不断修正,实现评价方法的逐步完善。具体到某一门课程,评价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授课主导方,即授课教师的评价。对其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中中外规范的异同的讲授上做出量化评价。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授课教师对现有的授课模式和授课内容进行改进。授课方式尽量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班授课模式。另外在授课方式上进行创新,引入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现场实地教学、试验教学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确定最佳的教学方式。
二是对受教方,即学生层面,可由任课教师、外方教师讨论制订基于学生反应的课程评估指标。通过制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条目,在学生完成课程考核之后,以提交问卷的形式完成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的反馈,对有问题的部分可以提出整改方案,不断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完善和提高。此外,对不同教学方法下的互动环节的效果进行评估,可以采取针对一个实际工程问题进行解答的方式来完成。
三是在课程的最终考核环节上进行根本性改革。在传统的闭卷考试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其他形式的考核方法,并调整相应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外方课程可以对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一个具体的工程问题,并以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这也是国外教学中常用的考核形式。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采用课程论文和课程设计的形式进行考核。不同形式的考核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在英语能力方面的评价。摆脱以往单一的纸面形式的考核形式,增加听、说的比重,可以通过文献阅读、专题论文撰写提升自身的读写能力,通过报告的形式锻炼听说能力。通过英语的能力评价和考核,力求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能够实现熟练的英语运用,为将来的职业方向的选择增加备选方案。
3.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为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考虑土木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需要对设置的课程进行科学的效果评价。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从授课教师、学生学习、课程考核、英语能力四个方面建立了课程的评价体系。任何课程评价体系都有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因此,土木工程专业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力求能切实地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1地域建筑的定义
在给出地域建筑的定义之前,先理解以下建筑的概念:建筑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为人类自身提供物质和精神庇护的文化景观。因而可看出建筑与特定的地理空间点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之一。
然而,所有建筑都是地域建筑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建筑是建造在一定地域,但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地域建筑不再只是建造在原本地理空间上里,也就是说某一地理空间上的所有建筑也不一定是地域建筑。因次,地域建筑是指人类创造的,与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特定文化景观。
1.2地域建筑的类型
民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最基本、最大量的建筑类型,也是地域建筑的主体,故可从民居的角度来考察地域建筑的类型。在古书上记载,住宅由门、塾、堂、厢等组成。中国地域辽阔,从北向南,为适应不同的气候、地形、材料、环境等条件,民居有明显的差异。
在广东地区自古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其建筑表现出更加复杂而丰富的类型,创造了具有特色是城市风貌地区。其中主要有南方院落民居、南方天井民居、广东客家集团民居和南方自由式民居四种。
2.建筑平面结构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虽然从整体上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但由于其内部广府、客家及福佬文化的差异,城市与乡村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差异,也形成具有明显分异的建筑类型。其主要有以下两中类型:
2.1无院落建筑
竹筒屋是无院落建筑的代表,也是民居建筑中平面结构最简单的一种。由于屋内厨房、天井、厅、房按一定顺序排列,形似竹筒而得名。
其建筑平面为单开间,面宽较窄,一般为3~4米;进深较大,一般为10~20米,有的甚至达30米以上。也有规模较大的将两个单开间并联,"明"字屋就是间竹筒并列组合后的变化形式,厅、房、厨房与天井灵活组合,两开间大小可不一,进深也可变化,不一定整齐划一,形如"明"字。其中间的代表建筑是锁头屋。
2.2有院落建筑
三间两廊式建筑即是三合院式建筑,其普遍寻在于我国南北地区,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其中南方有院落建筑是由三开间主体建筑、前带两廊和天井组成三合院。
这种建筑类型在广东中部和西部村镇建筑中广泛采用。从平面上看,前为天井,后为厅堂,厅堂两侧为房,天井两旁设廊,分别为厨房和杂物房。这种三间两廊式是广东地区采用最多的一种建筑平面组合形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多种发展形式:一是纵向发展,发展成四合院形式;二是横向发展,发展成多开间形式;三是垂直发展,发展成楼房。
3.建筑功能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除了官府类、宗教类等公共建筑外,大量的是私有民居建筑。在这些众多的民居建筑中,为适应广东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即是用于商业目的和进行防御的功能形态,它们使广东民居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3.1骑楼--店屋式开放住宅
店屋式住宅是指商业功能与居住功能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其在古代就有存在,如宋代的"檐廊式"店铺。到近代海外文化的涌进,形成中外合壁的骑楼建筑。骑楼是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在街道边相贯通,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人们在长廊下进行商贸活动,可不受风雨日晒影响。这既适应了广东多雨湿热的气候条件,又使人与商业空间的接触更为直接方便,并使城市商业与交通空间相融合,使街道尺度更为宜人,创造了广东城镇独特的商业街区风貌。居住与商业的结合,导致了私密空间的局部开放,创造了较为亲和的人文环境,使购物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2碉楼和土楼--防御式封闭住宅
在广东地区存在的防御封闭住宅最为典型的是碉楼,是侨乡地区的传统民居。碉楼形式自古就有,但将防御和居住两种功能结合的碉楼主要出现于近代。
其产生的的原因是,海外侨居者为家乡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大量的资金,一是使侨乡人民日益富裕,二是民国初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洪水泛滥,碉楼应运而生。
碉楼的平面多为方形,基本格局由传统三间两廊形式发展而来,底层为储藏室和厨房二楼住人,顶层由年轻人居住兼做守卫。
其次,是土楼,其存在于客家聚落地区。从形式上看,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其形式上的围合性和独立性,便产生了很强的排外性和防御性。
4.结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技术在更新,无可否认的是,现代建筑创作越来越受新材料、新技术的影响,建筑师们对于现代技术的驾驭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建筑创作的能力。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地域建筑面临着新的困境。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建筑的角度上看,也是一方水土成就一方建筑。建筑不仅是一种提供给人居住的空间,尤其是在地域建筑中体现的是一方建筑文化传统。通过它传承的是一种地域文化,其是与前后(历史发展)、左右(与社会发展同步)、上下(适应自然条件)相关因素的综合把握与适宜的应对。因而,我们要挖掘地域建筑的价值,并着实实现地域建筑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林琳.港澳与珠三角地域骑楼--广东骑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凌世穗.走向开放的地狱建筑[J].建筑学报,2002.(9).
[3]蒋伯宁.对地域建筑的思与行[J].建筑与环境,2007.(1).
[4]王芳,等.传承文脉、地域特色与建筑创新[J].华中建筑,2006.(10).
You Hongyan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常把英汉文化等同,忽略了文化的差异,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许多误区,阻碍了外语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语言、文化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称,是在一个社会漫长的形成演变中产生和发展的产物;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学会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此语言的精髓。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
下面先来看一个对白:一个外国人称赞一个中国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 中国人用where ? where ? ( 哪里? 哪里?) 来回答,于是外国人说:From head to toe (从头到脚都美) ,中国人又谦虚地说:Not to be seen ,not to be seen (不见得,不见得) 。这样的对话显然是由于说话方对中西方社会习俗差异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美国,称赞对方或对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种社交习惯,被人们称赞时,要表示乐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谢,不要急于否认或自贬,也不应表现得扭捏不安。而在中国,听到别人的赞美总要谦虚一下,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因此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就会产生误解和歧义,不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以致闹出了笑话。
就文化差异的内容来说,涉及面非常广,从中西方的文学、音乐、美术、雕塑、建筑风格和人们的衣、食、住、交友、娱乐、节日等风土人情到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等生活习惯,还有中西方各自独特的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时对待同一个词汇、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英美人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通常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如ambition(野心)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我们常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国人却常取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举止言行总考虑温文尔雅,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对隐私的界定差异: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称谓上的差异;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 Zhang,Nurse Wang。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如 :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在美国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以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于别人所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 ( Thank you ,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保险的搭话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 又如:中国人也喜欢用“去哪啊?”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国朋友说“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会不太高兴,有甚者会说“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还有禁忌话题: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显的禁忌话题要数“How old are you?”。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觉得很正常,可是对于说英语的国家人来讲他们更注重“个人隐私”,因此多半情况下,他们会告诉你“It’s a secret.”
由此可见,文化差异的确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更进一步说,在我们进行英语教学时,学生好比是整个建筑,文化是建筑风格,语言是建筑实体,而老师就是建筑设计师。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自如得体地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赋予语言以情感色彩,使学生带着趣味情感学习,这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印象就会深刻而牢固,理解也会透彻而容易,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惯用语。例如red 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红色象征着激情。但在英语中的红色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 (引人生气的事)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 、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交流与角色表演,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课外活动的形式更是多样化,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诵读英文诗歌,排练英文短剧。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戌林海. 翻译与文化背景知识. 外语教学与研究.
[2]张蓉.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罗明燕.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策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4]张红玲. 跨文化外语教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刘道伍. 汉英文化对比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池州师专学报,2001
you hongyan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常把英汉文化等同,忽略了文化的差异,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许多误区,阻碍了外语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语言、文化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称,是在一个社会漫长的形成演变中产生和发展的产物;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学会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此语言的精髓。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
下面先来看一个对白:一个外国人称赞一个中国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 中国人用where ? where ? ( 哪里? 哪里?) 来回答,于是外国人说:from head to toe (从头到脚都美) ,中国人又谦虚地说:not to be seen ,not to be seen (不见得,不见得) 。这样的对话显然是由于说话方对中西方社会习俗差异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美国,称赞对方或对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种社交习惯,被人们称赞时,要表示乐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谢,不要急于否认或自贬,也不应表现得扭捏不安。而在中国,听到别人的赞美总要谦虚一下,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因此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就会产生误解和歧义,不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以致闹出了笑话。
就文化差异的内容来说,涉及面非常广,从中西方的文学、音乐、美术、雕塑、建筑风格和人们的衣、食、住、交友、娱乐、节日等风土人情到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等生活习惯,还有中西方各自独特的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时对待同一个词汇、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英美人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通常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如ambition(野心)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我们常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国人却常取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举止言行总考虑温文尔雅,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对隐私的界定差异: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称谓上的差异;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 zhang,nurse wang。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如 :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在美国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以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于别人所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 ( thank you ,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保险的搭话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 又如:中国人也喜欢用“去哪啊?”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国朋友说“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会不太高兴,有甚者会说“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还有禁忌话题: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显的禁忌话题要数“how old are you?”。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觉得很正常,可是对于说英语的国家人来讲他们更注重“个人隐私”,因此多半情况下,他们会告诉你“it’s a secret.”
由此可见,文化差异的确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更进一步说,在我们进行英语教学时,学生好比是整个建筑,文化是建筑风格,语言是建筑实体,而老师就是建筑设计师。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自如得体地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赋予语言以情感色彩,使学生带着趣味情感学习,这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印象就会深刻而牢固,理解也会透彻而容易,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惯用语。例如red 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红色象征着激情。但在英语中的红色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 (引人生气的事)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 、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交流与角色表演,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课外活动的形式更是多样化,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诵读英文诗歌,排练英文短剧。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戌林海. 翻译与文化背景知识. 外语教学与研究.
[2]张蓉.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罗明燕.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策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4]张红玲. 跨文化外语教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You Hongyan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常把英汉文化等同,忽略了文化的差异,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许多误区,阻碍了外语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语言、文化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称,是在一个社会漫长的形成演变中产生和发展的产物;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学会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此语言的精髓。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
下面先来看一个对白:一个外国人称赞一个中国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 中国人用where ? where ? ( 哪里? 哪里?) 来回答,于是外国人说:From head to toe (从头到脚都美) ,中国人又谦虚地说:Not to be seen ,not to be seen (不见得,不见得) 。这样的对话显然是由于说话方对中西方社会习俗差异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美国,称赞对方或对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种社交习惯,被人们称赞时,要表示乐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谢,不要急于否认或自贬,也不应表现得扭捏不安。而在中国,听到别人的赞美总要谦虚一下,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因此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就会产生误解和歧义,不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以致闹出了笑话。
就文化差异的内容来说,涉及面非常广,从中西方的文学、音乐、美术、雕塑、建筑风格和人们的衣、食、住、交友、娱乐、节日等风土人情到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等生活习惯,还有中西方各自独特的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时对待同一个词汇、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英美人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通常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如ambition(野心)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我们常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国人却常取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举止言行总考虑温文尔雅,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对隐私的界定差异: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称谓上的差异;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 Zhang,Nurse Wang。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如 :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在美国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以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于别人所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 ( Thank you ,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保险的搭话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 又如:中国人也喜欢用“去哪啊?”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国朋友说“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会不太高兴,有甚者会说“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还有禁忌话题: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显的禁忌话题要数“How old are you?”。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觉得很正常,可是对于说英语的国家人来讲他们更注重“个人隐私”,因此多半情况下,他们会告诉你“It’s a secret.”
由此可见,文化差异的确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更进一步说,在我们进行英语教学时,学生好比是整个建筑,文化是建筑风格,语言是建筑实体,而老师就是建筑设计师。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自如得体地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赋予语言以情感色彩,使学生带着趣味情感学习,这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印象就会深刻而牢固,理解也会透彻而容易,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惯用语。例如red 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红色象征着激情。但在英语中的红色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 (引人生气的事)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 、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