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7:21
序论:在您撰写生态文明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生态文明又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
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按照的观点,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从社会形态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奴隶文明、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又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但从生产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着眼点主要是物质,是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
[关键词]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 生态文化
人类当前正面临着深刻的、全球性的文化变革,蓬勃发展的生态革命和日益深入的生态意识是这场不可逆转的文化转变的标志。必将导致生态文化的飞跃发展。由此产生的生态文明,将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扬弃。
一、生态意识觉醒呼唤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
生态意识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文化演变的测度指标,是生态文明的理论形态,即在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反映与被反映、认识与被认识的理论关系。社会意识的调整过程也就是对环境不断适应的过程。根据现代人类学研究,距今400多万年前,人类作为迄今所知自然界组织程度最高的物质、能量、信息系统诞生在地球上。从此自然界打上了人的实践活动的印记。出现了自然界的人化过程。在人类进化和自然界人化所构成的统一过程的不同阶段,产生了不同的人类文明。即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也称生态文明。
原始文明时期人类匍匐在自然脚下,主要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直接利用自然物作为人生活资料的采集和渔猎,无法抵御各种盲目自然力的肆虐。经常忍受饥饿、疾病、寒冷和酷热的折磨,受到野兽的侵扰和危害。因此,在原始文明下,人类把自然视为威力无穷的主宰,视为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的化身。他们匍匐在自然之神的脚下,通过各种原始宗教仪式对其表示顺从、敬畏。祈求他们的恩赐和庇佑。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不再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食物。主要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农耕和畜牧。农民同土地、同大自然保持着直接的接触,人类与自然处于初级平衡状态,但此时的物质生产活动基本上是利用和强化自然过程。缺乏对自然实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对自然的轻度开发没有像后来的工业社会那样造成巨大的生态破坏。在欧洲,也出现了如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提出的种子说。16世纪瑞士巴拉塞尔士的种子论等。但这只是一种在落后的经济水平上的生态平衡,是和人类能动性发挥不足与对自然开发能力薄弱相联系的生态平衡,因而不是人们应当赞美和追求的和谐境界。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运用科学技术的武器控制和改造自然取得空前的胜利。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自然界不再具有以往的神秘和威力。如果说在原始文明时代人是自然神的奴隶。在农业文明时代人是在神支配下的自然的主人,那么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仿佛觉得自己已经成为征服和驾御自然的“神”。
早在19世纪中叶,恩格斯就提醒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进行近乎是“竭泽而渔”的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的索取。环境污染、气候异常、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破坏、草场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他的名著《第三次浪潮》中为此惊呼:“从来没有一个文明,能够创造出这种手段……从来没有整个海洋面临中毒的问题。……从未有开采矿山如此凶猛。挖得大地满目疮痍。从未有过让头发喷雾剂使臭氧层消耗殆尽。还有热污染造成对全球气候的威胁。”面对严峻的形势。人们不能不对既有的发展模式进行新的思考。重新思考人类未来的命运,走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困境,消除人类与自然紧张关系的困惑,寻找新型的人与自然、社会关系成为人类的共同呼声。生态文明正是在全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对生态危机日益觉醒的背景下产生的。
二、生态文明是人类的自我反思与价值追求
一方面,对生态文明的选择。可以说是人类对灰色文明泛滥和恶果的积极反思及在推崇绿色感召下的积极实践。生态。在英文中用“ECO”表示,源于希腊文“Oikos”,意为“人和住所”。19世纪的生物学家用它表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后来日本学者将其译为“生态”,即生存状态。20世纪初,国外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将其译为“人与环境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人们开始了有意识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的过程。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卡密森所著的《寂静的春天》拉开了“生态学时代”的序幕。1968年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贝切伊等一批科学家和政治家在罗马成立国际性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旨在通过研究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1972年该组织发表名为《增长的极限》的著名报告,第一次以系统的科学论证向世人敲响了环境警钟。同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届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环境宣言》,呼吁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而共同努力。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一系列大的生态灾难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如1976年意大利的塞维索发生化学污染事故,1984年印度博帕尔邦杀虫剂工厂毒气泄漏造成数万人伤亡的事件,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重大伤亡,等等。这些都是人类生存面临威胁的具体体现。生态灾难事件的频繁发生,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生态意识,并由此催生了蓬勃的西方生态主义运动。
以生态主义者为代表。人类对自身所造成的严重威胁自身生存的生态环境危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反思。如果说20世纪60―70年代的生态运动较多地关注对各种环境问题的描述,渲染他们的影响,那么90年代以来的生态运动则侧重探讨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社会原因,对其从技术到体制和文化作全方位的透视与整合思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实行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的经济发展战略。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生态运动进入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也揭开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生态文明时代。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产生是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在工业社会。占人口大多数的下层民众要为解决温饱问题而辛勤劳作。他们最关注的是物质生产能力的增长与公平的分配,追求的是丰富的物质享受,呈现的是一种物质主义的价值观,由此带来的是生产的迅速扩张和消费的高速增长。在后工业社会中。占人口多数的中产阶级有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有一定的经济保障,这时他们最关注的已经不是物质生活保障问题,而是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条件、生存环境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物质质量以外的生存质量、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等。这就大大拓展了人类文明的含义和内容。生态文明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产物,是对工业文明的积极扬弃,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
最高形态。
三、生态文明观的实质是一种文化与价值的转向
所谓生态文明观,即在谋求人类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保持人与自然、社会的平衡、协调和统一的观念,包括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社会生态发展观及绿色科技观等。具体内涵包括:(1)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观认为,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不是自然的统治者和征服者。人与自然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开放系统。人与自然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动态平衡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从文明重建的高度,重新确立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重新树立人的“物种”形象,把关心其他物种的命运视为人的一项道德使命,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和文明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2)建立社会、经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生态文明观认为,人类要彻底改变自然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环境可以无限容纳污染的旧观念。摒弃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增长不计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的做法,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社会的发展,从而把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人口数量的控制与素质的提高都包括在发展概念之中,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选择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生态文明观摈弃了“增加和消费更多的财富就是幸福”的观念,不再把高消费作为人生的目的,不再把物质消费水平看作是社会地位高低的象征。而把追求拥有更多知识和智慧。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看成是人类真正的幸福。把创造知识、技术使生态环境和谐优化看作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4)促进整个人类的平等合作关系。生态文明的日益发展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集团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而强调全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全人类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一种平等合作关系,以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生态文明观的诞生,是人类文化战略的转变。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是人类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需要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深刻反思工业文明以来的文化观念。从工业文明所提倡的物质性文化中疏离出来,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转向、观念转向与价值转向。一种深刻的文化战略转变。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类自身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和谐有序的社会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各个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诸多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它表明人类将从传统文化走向生态文化,将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 生态化是产业发展一种趋势
在自然界中,从来都是相生棺克的,自然生态系统从来都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这是自然界亿万年进化的结果。然而,工业化以来却形成了生产一消费一废弃的“直线型”的经济运行模式,石油农业的发展虽然催生了廉价的农产品,但也使农药和化肥施用泛滥。由于规模化、单一化使农作物病虫害更加严重,就需要更多的农药和化肥。如此恶性循环。这种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地损害了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当然也损害了茶产业的发展。为此,茶产业必须走生态化的道路,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和发展茶园中的生态群落。建设生态茶园就是要利用生态链条,有效控制茶树的病虫害,有效解决施用农药和化肥而导致的茶叶农残问题。现在,国肉一些地方已经率先开始建设生态茶园,通过“猪一沼一茶”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形成代谢和共生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说,普洱市的生态茶园改造是顺势应时,牢牢把握住了产业发展的走向。
当然,建设生态茶园,在生物多样性下发展生态茶园,不是耍恢复到原始的生态系统。原始的生态和谐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为“生态”的未必是“文明”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一个财富基础,只有建设生态茶园与人民收入的增加、地方财力的增强,与富民强县强市结合起来,才是真正实现了生态文明。
2 良好的生态是一种资源
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系列的条件作为支撑。资本、技术、知识、资源以及相应的制度环境,都会影响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的要素会纳入到生产函数中;各个要素在不同的时期,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随着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会更注重健康和文化品味,崇尚绿色,融入自然,对于有利于健康的生态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从而生态化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生态也会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纳入到生产函数中。特别是经过传统“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工业化阶段后,良好的生态已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对于普洱市来说,良好的生态是第一资源,是必须精心营造、用心呵护、大力挖掘的宝贵财富。它不仅仅是支撑产业发展的一种软资源、软实力,还能提升产业的竞争力。要以绿色为支点,化生态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全面发展生态产业。通过生态茶园的改造,使产业发展生态化,使茶产业具有长期的竞争优势。在普洱市新一轮的科学发展中,生态化将成为一个新的“动力源”,成为生产函数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3 生态茶园建设要规范化、标准化
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是反映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之间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生存方式进步、生活方式变革的产物,是社会文化进步的产物,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生态文明除了生态文化之外,还包括生态制度等多方面内容或者形态。而在这其中,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的生态文化不像其他的生态形态那样具有明确的、独立的边界。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生态文化不是游离于其它系统之外,而是自始至终地渗透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并在其中起到灵魂的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系统的支撑,而处于基础性地位的生态文化,无疑是这个系统支撑中的重要支柱之一。唯有不断培育先进、繁荣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大厦才有更加坚实、更加稳固的支撑。
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形式,使公众具备建设生态文明所必备的生态文化素养,使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生态伦理道德成为社会公德。生态文化的教养培育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经过几代人甚至更长时期的努力,只有持之以恒,方能久久为功。
生态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生态是我们永续发展的环境,生态是我们共同拥有的财富,生态是我们悉心管护的花园,生态是我们不可伤害的朋友。
要以科学的方法合理使用生态。在许多人的观念里,生态建设和保护投入大、成本高、产出低,尤其是污染之后再治理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是大得惊人,收效却是很小。其实,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种投入,更是一种产出;不仅是一种环境,更是一种资源;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收获;不仅是一种保护,更是一种使用。人们建房安家都喜欢选择山清水秀、天朗气清的地方,工作生活都喜欢选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地方,旅游休闲都喜欢选择风光秀丽、绿树成荫的地方,人的天性都是向往大自然的美好,生态条件始终是人们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宜居宜游宜作的价值标准。所以,人因生态而杰,地因生态而灵,房因生态而贵,景因生态而美,良好的生态是人们能够拥有的最实在的财富,而生态文明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使用规则,一旦破坏了这种规则,生态就会遭受破坏。
而生态文化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文化载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文化必将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生态文化是促进天人和谐的凝聚力。泱泱五千年,中华民族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生态文化通过人与自然交往过程中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维护和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支持、文化四项服务功能,实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说,中华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更加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朴素生态文化哲学智慧,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伴随和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成为凝聚人民追求梦想、鼓舞斗志的力量源泉。
生态文化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源动力。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奢侈消费、资源低效高耗、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否定,是科学发展的思想精髓,也是生态文化的时代内容与创新。绿色发展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自然辩证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由于绿色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文化内涵,显示了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形成节约资源、恢复生态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提高认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改革开放后珠江口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沙漠化等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提高认识,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念。珠江口生态文明建设之路,首先要从转变观念做起。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
改善珠江口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是珠江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前提,也是珠江口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推手。
1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
珠江口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恢复是珠江口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一要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机构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各地监测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统筹规划与部署,形成全面完整的珠江口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二要建立珠江口海洋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构建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实时系统,注重开展环境现状及趋势性评价,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三要实行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近10年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表明,海洋环境质量主要受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放影响,在2008年的珠江椅湾底栖生物调查中甚至出现无生物区,加之珠江口沿岸河网密布,点污染源众多,因此有必要开展珠江口海洋环境容量研究,实行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2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
水生生态系统在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净化环境和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生生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重要的食物蛋白来源,增殖放流是补充和恢复生物资源,改善生物种群结构,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通过增殖放流可以补充和恢复生物资源的群体,改善生物的种群结构,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濒危物种,可在短期内实现资源量的快速恢复。增殖放流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和水域生态环境,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人们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珠江口增殖放流,一是要注重放流品种的选择,应以当地的经济鱼虾类和濒危物种为主,如黄鳍鲷、鲻鱼、刀额新对虾、锯缘青蟹和黄唇鱼等,避免巴西龟和雀鳝等外来物种的误放;二是要注意放流鱼苗的规格,鱼苗规格要在体长3cm以上,保证放流鱼苗的成活率;三是要注重宣传,强化社会参与,可通过开展增殖放流知识展览、举办休渔放生节、建立放生主题公园和提供社会认捐等多种渠道和形式,为社会参与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搭建渠道,使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成为当地的一项传统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3建立珠江口禁渔制度,促进渔业资源恢复
为保障南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关于在南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的通知》,于每年6月1日零时起至7月31日24时止,禁止所有拖网、围网及掺缯在南海区规定水域作业。为加强伏季休渔力度,南海区伏季休渔10年后,农业部将南海区伏季休渔的时间延长半个月,调整为每年5月16日12时至8月1日12时,扩大作业类型,除单层刺网和钓具外的所有作业类型均在休渔之列。南海区伏季休渔制度,对遏制珠江口渔业资源衰退,保护物种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珠江口是我国南方水生生物资源的基因库,咸淡水渔业的生产基地,也是中华白海豚、黄唇鱼和鲥鱼等珍稀濒危物种的索饵场和繁殖地,有必要实行更为严格的休渔制度。由于产卵期间单层刺网、钓具同样对渔业资源造成较大损害,且在伏季休渔期间,部分单层刺网、钓具渔船存在非法携带三重刺网作业的现象,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因此珠江口海域可实行禁止一切作业类型作业的禁渔制度。由于珠江口鱼类产卵与繁育多数在每年的4—7月,禁渔时间可定为4月1日12时起至8月1日12时止,既照顾了珠江口鱼类的生长规律,又与南海区整体休渔时间和珠江流域禁渔时间很好地衔接起来,方便了统一管理。
统筹规划布局,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海洋开发向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全方位推进,海洋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位日益凸显。以东莞市为例,2010年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估算为534亿元,占该市当年GDP的12.6%。然而,由于海洋国土观念淡薄和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缺失等因素,海洋开发仍处在粗放型阶段。海洋生物资源、环境资源、岸线资源的本质表明了海洋资源一旦受到严重破坏,短期内将难于恢复,甚至是不可逆的,因此海洋产业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实现资源粗暴利用型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1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珠江口东、西岸空间布局,推进珠江口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特别要突出地方特色,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如,广州市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重点开发小虎岛石化基地、南沙港深水码头、万顷沙生态旅游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圳、珠海要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沿海及海岛旅游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明的新特区,东莞市要充分挖掘海洋历史文化资源,优化虎门港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中山市要做大做强养殖业,在实现标准化养殖的基础上,注重优、特水产品种的推广,建立全国标杆。
2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据不完全统计,珠江口海域现有拖网、掺缯、刺网、笼捕和钓具等各类作业渔船500余艘,作业渔民约1100人(不含渔民家庭其他成员),处于超负荷状态。由于渔业资源的衰退和作业成本的增加,这些渔民大多生活在贫困边缘。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通过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减轻珠江口渔业资源承载量,促进渔业资源恢复;利用珠江口特有的海洋属性资源,发挥渔民专业和特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①大力发展水产品深加工产业,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发展,提高鱼产品附加值,增加产业利润。②结合特色养殖发展渔家乐,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渗透。③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以渔业为载体,承载游客出海,领略海上风光,体验渔民生活,集合了旅游观光、海上捕捞体验、品尝海鲜风味、社交洽谈和娱乐于一体,渔业资源得到恢复,渔民收入得到增加,海洋文化得到传承,可谓一举多得。
3打好海洋文化牌,做强海洋文化产业
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海洋文化产业是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文化产业之一,其产品是与日俱增的消费热点,其资本盈利率也相对较高,可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绿色生态产业”。珠江口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这里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曾经的鱼米之乡,疍家文化源远流长,做大做强海洋文化产业大有可为。可利用珠海横琴岛和虎门威远岛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建立海洋主题公园、博物馆、展览馆和科普教育基地,在中山、广州和东莞沙田等曾经的疍家人聚集区举办以疍家文化为主题的水文化艺术节,依托当地动漫产业园,加强以海为主题的动漫影视产品开发等,主打海洋文化牌,带动整个区域服务业发展。
2016年仲夏的贵阳,绿色显得尤为夺目,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盛大召开,来自国内外政府机构、科研院校、国际组织、民间团体、企业、媒体等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2000余名重要来宾,围绕“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绿色发展知行合一”的主题,从绿色增长与绿色转型、和谐社会与包容发展、生态安全与环境治理和生态价值、道德和全球治理四大议题进行了内容丰富、卓有成效的探讨。
中国历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中国将更加牢固地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绿色文明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
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天人合一:最早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天人合一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所谓天人合一,即强调“天”(自然)与“人”相统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调谐关系上,不主张征服自然;强调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这是因为春天树木刚刚复苏。什么时候砍伐呢?《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除保护生态外,还要避免污染。比如“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把灰尘废物抛弃在街上就要斩手,虽然残酷,但重视环境决不含糊。这种制度,并非统治者的个人自觉,而是中华文明本身的内涵所决定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伦理思想。
儒家倡导“畏天命”“知天命”“制天命”,要求人们敬畏自然,认识、掌握自然的规律,并在掌握自然的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它为人类谋福利,使天地万物为人类发挥好的作用。
而道家也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敬畏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道家认为,天、地、人“本是同根生”,要“知常”“知和”“知止”“知足”。
道家关于天人关系有一段精彩的论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指出了天与人或者天地万物的同源性、同律性,天与人在演化过程中虽有很大的差异,但天与人还是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佛教则认为,只有公平地对待所有生命及其权利,才能建立真正合理的生态平衡观,才能彻底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佛教主张因果相依,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共同构成一个生命的网络。人类征服自然的企图,通常只会破坏自然环境,一旦环境恶化,人类文明也就随之衰落。人与自然应是和谐相生,认识自然的目的是揭示世界,寻求人类以及人类与众生之间和谐生存方式,实现共生共荣。
绿色发展的困与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方能化逆为顺、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需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改革,并持之以恒,才能让世界人民健康地享用和有效地利用生态资源,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快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始终坚持顶层设计。近期,不少城市发生洪涝灾害。日常生活中,多地排水管道经常因为各种原因不断翻修。究竟如何才能减少洪水的发生?如何才能避免管道不断被翻修等状况?这需要城市设计规划者把握6个理念――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发展和保护统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空间均衡,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并在该理念指导下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妥善处理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
让每一个栖息地都是文化城。生态文明不仅包含自然生态,还包含人文生态。而城市不仅是居住生息的地方,更是文化容器、新文明的孵化器。若要改变水泥丛林城市发展的噩梦,则首先要构建良好的人文观念,再通过自然山水的修复,治理体系的构建和创意氛围的营造,来建设现代生态都市。
全国各地可以把各族不同文化,各地特色文化和有特点、有规模的农村、村寨以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的方式或作为硬的指标保存下来,并在建设中保护传统建筑风貌,挖掘精神文化内涵,甚至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延承,让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很好地融合,让栖息地成为文化城。
多途径发展。提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实现百年梦的一个短板是全面要脱贫、全面小康。为努力脱贫和实现小康,全国各个省份可以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环境生态友好型产业。
……
要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要绿色发展,最终的落脚点都要落在行动上,也就是说,要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它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个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与人类生态意识的增强。
它需要企业家通过联盟广泛聚合创新资源,提升生态修复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聚焦山水林田湖等关键领域,创新生态修复的投融资,构建生态福祉发展新模式。
它需要政府和宣传机构大力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积极倡导勤俭节约、低碳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素质提高,并让其在脑海中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生活中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让绿色生活成为公众自觉的行为。
它需要政府保证全民在自然保护、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方面可以有平等、公平的机会并能参与其中;它需要大家付出智慧、努力和汗水;它还需要从你我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从贵州做起,从中国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