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6:21
序论:在您撰写实验中心工作思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群众文化工作 新时代 基层文化站
群众文化是一种社会性文化,是人们在完成本职工作以外,自主开发与参与的文化活动,以此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的总和。群众文化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具有门槛低、传播范围广的特征,能达到凝神聚力、浸润人心的效果,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已步入深水期的时代,群众文化成为社会建设的根基。
一、新时代背景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弘扬时代精神、促进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与当前社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等理念完全一致。在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密度大,扎实进行群众文化建设不仅能使群众了解到党的建设情况,也能促进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二是有助于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促进群众获取更多的信息,增强我国国民整体的素质。群众文化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将历史、舞蹈、书法、音乐、体育等都囊括其中,在建设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中,基层群众能获取更为广泛的信息,逐渐摆脱陈旧思想的桎梏,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使人们团结成一个强大的集体,为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做好准备。三是有助于使广大群众,特别是中年人,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积极参与到多姿多彩的文艺活动中,就会慢慢放弃不良嗜好,找到良好的精神寄托。
二、新时期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策略
群众文化工作作为推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群众整体素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在阐述了新时代下群众文化工作的意义的基础上,下面侧重围绕新时代下群众文化工作提出具体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的作用,确保群众文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伴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文化需求也不断提升。乡镇文化站处于群众文化建设的前沿地带,是连接政府部门与群众的重要纽带,要扮演好农村文化建设的引领者,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新时代下,应当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的重要作用,确保群众文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具体应从三方面努力:
一是加强针对群众文化工作的资金支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是向群众传递党的先进方针政策的有效途径,能给广大群众带来喜悦感。文化站的有序运转,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都需要得到足够资金的保障,以此来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文化工作的重视。
二是加大基层文化站的专业性人才配备。在这种情况下,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要深入群众,了解当代农村群众产生了什么样的文化需求,本着为群众服务的目的,为群众搭建文化平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演、说、学、画、写、听等,使农村建设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三是完善基层文化站的软硬件设施,包括社区图书馆、器乐演奏室等,为群众提供高尚健康、多种类型的文化服务。基层文化站一定要经常性组织各种文化活动,鼓励群众们放下手机,避免不健康的内容流入社会生活中。
(二)充分发挥现代媒体平台的载体优势,打造地域特色群众文化典型
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中,政府部门应在为基层文化站的发展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保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媒体平台的载体优势,打造地域特色群众文化典型。具体如下:
一是準确把握辖区内每一个基层的具体情况,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包括优秀的风土人情、历史传统等,为群众文化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为基层文化站建设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培育优秀文化品牌,增强文化活动的感染力。
二是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如抖音、微信公众号等,使特色文化得到广泛传播,使群众文化、民俗文化能有机融合到一起,使农村群众能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迷途、不偏航,对家乡文化产生深深的热爱之情。
此外,为了让群众文化占领精神市场,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提供良好服务,基层文化单位要为基层文化站制定出合理指标,结合各基层的实际情况开展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创设良好氛围。
(三)完善基层文化站的基础设施建设
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随着农村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群众文化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日益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群众文化建设实效性的提高是为了增强群众的自觉意识,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文化这一纽带增强群众文化凝聚力,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文化服务。为此,必须要完善基层文化站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大基层文化站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体现出“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工作的实效性,为群众搭建了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同时,通过增加硬件设施、优秀人才的支持,切实提高群众文化的感召力,才能使基层文化工作不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四)稳定有序地推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切实增强群众文化的凝聚力
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扎实开展、全面铺开,将会为社会和谐与稳定提供良好环境,使基层群众获得精神慰藉。与此同时,文化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在当代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作用越来越强,如果一个地区文化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其经济活力也会得以增强,当地群众也会从中受益。为此,必须稳定有序地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进一步增强群众文化的凝聚力。具体如下:
一是为群众提供优秀文化产品、高品质文化服务。基层文化站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要从源头上为群众提供优秀文化产品、高品质文化服务,如果能长期不懈地开展这样的活动,基层群众就会受到良好文化的浸润与熏陶,自觉抵制陋习,向不良行为发起挑战。
二是注重群众文化工作优秀人才的培养。通过培养大量优秀人才,使基层文化站的人员结构得以调整,从整体上提升这支队伍的凝聚力,为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为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贡献力量,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添砖加瓦。在新时代下,群众需求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为此,应充分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应对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合理地运用群众文化工作的技巧,有序地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三是积极与民间文艺团体建立起合作关系。民间文艺团体虽然是自发组成的,却藏龙卧虎,各项工作开展较为灵活,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这些团体的优势,为民间艺术家与群众的交流与互动搭建平台,达到共同成长、互相学习的目的。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该从这些民间文艺团体中选择一些高素质人才,将其吸纳到文化建设队伍当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结语
在新的形势下,建设群众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不仅能使人们的文化修养得以提升,还能增强生活满足感、幸福感,使优秀的文化精神得以弘扬。所以,文化部门要意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出地域资源优势,营造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宣传和维护核心价值观,开创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时期;市场价格监管;工作重点;垄断
一、引言
我的市场价格监管自从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被确立之后就已经被逐渐建立起来了,我国市场价格监管最初的目标是为了维持稳定物价,保障正常的市场秩序。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的环境逐渐变得越来越复杂,许多不烦分子为了获取超额的利益采用这种不同的方式对市场的商品价格进行干扰,许多方法还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这就使得现阶段的市场价格监管面临着较为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当中我们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新常态的背景下,提高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对保证市场的稳定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种情况,现阶段市场价格的监管应该从传统的价格监管转移到市场行为的监管当中来[1]。
二、新时期市场价格监管的思路分析
(一)转变市场价格监管的认识
在任何的经济与技术工作当中,思想与政治工作都是基本的保障,因此,只有转变对市场价格的监管,我们才可以做好新时期的市场价格监管工作。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在市场价格监督当中市场价格行为监督的重要性。在现阶段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是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与行政体制的改革必须要以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基础。当前阶段市场当中的商品种类不断增多,服务价格逐步被放开,市场的外部环境逐渐边个开放,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特别是地方政府的价格主管部门必须要充分认识到需要将价格监管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市场价格行为的监管中来,这也是决定市场价格监管部门工作效率的重要内容[2]。各地地方政府的价格监管部门需要将市场价格行为的监管摆放在突出的位置,同时不断加强市场价格行为监管的力度,需要将精力集中到市场价格趋势的判断中来,同时还需要安排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市场价格的巡查,并需要做好市场价格行为异常的对应措施。
(二)需要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
地方政府的价格监管部门需要充分认识到在市场价格的监管过程当中,管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监管与管理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市场经济最大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其自我调节性,对其中所存在的一些不合理问题,市场本身可以进行自我纠正,但是做好事前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即是做好各种后续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政府基本监管职能的重要体现。例如在欧洲,欧盟会对不同国家的可能影响到市场价格的行为提前进行审查,并制定对应的政策消除各种可能潜在的隐患,从而从源头上保障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此外,还需要处理好监管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的检查与执法过程当中,价格主管部门还需要高度关注市场经营者的市场价格行为,必要时需要给予一定的预警信息。此外,还需要积极动员各种不同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市场价格的行为监督当中来,价格主管部门可以充分发动群众、媒体工作者以及价格监督员对经营者的市场价格行为进行监督[3]。
(三)做好基础建设
市场价格监管工作必须要基础工作的有效保障,只有做好基础建设才能提高市场价格监管的效率。首先需要加强各种硬件建设。首先地方政府的价格监管部门应该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在资金与政策允许的前提之下为价格监管人员提供必要的基础设备,如交通工具、必要的经济补贴、笔记本电脑、录音与摄像设备以及执法服装等设备。其次,还需要不断强化干部与价格监管的机制建设。地方政府的价格监管部门应该积极的争取人事编制计划,为监管人员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并不断补充监管力量。此外,还需要从高校当中积极引进一部分思想开放并具有一定计算机、经济与法律专业知识的毕业生投入到市场价格监管的队伍中来,同时还需要从基层部门当中抽调出一部分具有一定价格经验的骨干工作人员投入到市场价格监管当中来。最后还需要对现阶段的价格监管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监管人员的监管专业知识,从而在日常的工作过程当中监管人员可以及时的发现各种价格违法行为,并及时的进行干预[4]。
(四)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市场价格监管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网络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当中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与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媒体不断出现。网络媒体的出F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同时网络媒体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信息传播的速度方面。基于此种情况,现阶段的市场价格监督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力量。例如,现阶段微信在社会当中具有非常广泛的运用,价格监管人员可以通过设立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向特定的人群推送与价格违法有关的信息,从而提高经营者的价格守法意识,从而在日常的经营活动当中积极的规范自己的日常价格活动,从而促进健康的稳定发展。此外,公众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力量对市场价格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并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定的舆论力量,从而达到有效监督的目的。
三、新时期市场价格监管的重点工作内容
(一)做好节假日等特殊时期的市场价格监管
在市场当中商品的价格必然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供过于求则商品的价格必然会上涨,而如果供不应求则商品的价格必然会下降。在节假日部分商品由于市场的需求增加,从而会使得商品的价格会出现上涨,这本是合理的现象,但是在实际当中部分经营者往往利用节假日进行大肆宣扬,哄抬物价,获取额外的利润。在最近几年当中,这种现象频繁出现,例如,在前几年出现的天价月饼现象。基于此种情况,价格主管部门需要做好节假日期间的商品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各种利用节假日违法涨价的行为[5]。同时价格主管部门还需要对节假日所涉及到的各种商品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到市场信息,充分保证市场的商品供应。此外,市场价格监管工作还需要做好特殊时期的价格监管工作,维持市场秩序,例如,2003年的“非典”事件当中,许多不法分子炒作食盐价格,从而使得食言的价格在短时间内上涨了几十倍,基于此种情况价格主管部门应该做好各种应急预案,在特殊时期加大对市场价格的监督。
(二)监管机制建设
政府部门的价格监管机构首先需要建立一套面向社会公众的价格违法行为举报平台,目前我国的12358价格投诉举报平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许多经营者的价格违法行为都是通过该平台所曝光的,但是12358r格投诉平台的社会影响力相对较弱,很难达到舆论监督的作用,如果政府部门不能在短时间内对经营者的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的制止,则有可能会造成消费者的合理利益受到损害的现象不会被终止。基于此种情况,价格主管部门应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作用,除了12358平台之外设立官方的社交媒体举报平台,从而在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经营者的价格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并形成一定的舆论效应,从而对经营者的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制止。其次,还需要完善提醒告诫机制[6]。发挥提醒告诫在防范价格违法行为中的先导作用。 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在重点时段,重要活动开展前夕,集中约谈大型购物中心、超市、网络电商经营者等,宣讲价格政策,提醒法律法规禁止行为,引导经营者价格行为在轨合规。
(三)做好各种专项检查与整治工作
市场价格监管部门应该对自己所管辖范围内的各种经营活动进行充分的调查,对社会反映集中、消费者投诉较为集中的行为给予高度的关注,并及时的组织各种力量进行各种专项检查的活动,从而避免问题的不断恶化与升级,维护特殊行业的市场秩序。对于检查过程当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各级价格主管部门需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分析,找到其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剖析现行政策当中对于此方面的漏洞,进进行及时的完善。结合行业特征制定出
台规范性指导意见,注重整治规范市场(行业)价格行为,做到检查一行,整顿一行,规范一行。
四、结语
当前阶段我国正面临着新常态经济背景,产业结构转型势在必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市场价格的监管对于市场秩序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产业结构转型所带来的负面问题。本文对当前我国市场价格监管的具体思路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了市场价格监管的重点内容,希望能对现阶段我国的市场价格监督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赵小平. 完善政策 创新机制 规范行为 加强监管――关于今后一个时期医药价格工作的思路[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06:7-8.
[2] 转变观念 创新思路 全面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工作――绥化市物价监督管理局积极开展市场价格监管年活动[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02:51-52.
[3]丁木云. 转变检查观念 创新监管思路 银行收费检查推动价格监管工作取得新成绩[J]. 中国价格监督检查,2013,01:36-37.
[4]胡祖才.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 努力做好2013年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工作――在2013年全国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中国价格监督检查,2013,01:4-10.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239-01
近年来,高校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科研成果,其推广和转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如何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
(一)科研管理观念落后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校对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缺乏管理型人才,管理上忽视与社会、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管理重纵向课题轻横向课题、重立项轻结项、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推广,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比较严重,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不能很好地解决重大社会问题,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给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损失。
(二)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高校评价科研业绩完全是以教师科研成果产出量为考核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如科研经费的多少、核心期刊论文数、出版专著数量和获奖成果数量等,而不是根据不同评价主体的具体情况来区分,这种评价机制确实会使高校的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明显增加,这只能使科研情况表面看一片繁荣,但实际上具有重大前沿价值的高水平科研创新性成果少之甚少,由此产生的后果会造成高校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甚至会滋生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不良风气,严重影响到高校科研的繁荣和发展。
二、提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质量思路
(一)更新科研管理工作观念
(1)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科学研究质量,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高的科学研究队伍。为此,高校在制度建设和管理实施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鼓励、支持和引导科研工作者的发展,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带头人,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科研管理部门应提高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工作,真正做到在管理中提高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管理。
(2)强化效益观念。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应加强市场意识,科研工作应把研究特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组织学校科研力量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全方位开展服务,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服务,要把效益观念贯穿到研究开发的始终,将市场需求作为确定研究开发项目的前提,进一步拓宽各类科研项目来源渠道。
(3)加强信息应用。信息技术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必然具有信息化的特征。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必须拥有先进的网络设备和软件支持,通过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成果管理、科研考核和职称评定等工作的网络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提高管理效率,使科研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
(二)完善科研管理工作机制
(1)强化科研激励机制。没有考核的科研管理工作是低绩效的工作,高校应深化科研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重创新能力、重科研质量、重实际绩效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包括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考评制度和科研成果奖励、岗位津贴发放等激励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员流动和淘汰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保障制度,不断优化科研队伍。
(2)建立科研评价体系。高校应根据学科发展的特点,建立行之有效的科研评价体系。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既要有数量、规模指标,更要有质量指标,当前尤其要强调质量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要克服重数量指标轻质量指标的倾向,改变简单以数量多少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做法。要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采集新数据,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科研质量高低的主要内容。给科研人员营造一个稳定、宽松、和谐的创新科研的氛围,使其在精神和物质上充满优越感,可以按既定目标自主的开展研究活动。
(三)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创新
(1)研究基地锤炼科研创新团队。研究基地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瞄准学科前沿和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咨政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信息资料建设、科研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基地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金字塔”型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优势,发挥基地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发挥强大的辐射示范效应,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使科研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为科研创新团队的锤炼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2)科研项目凝聚科研创新团队。通过科研项目的开展,团队成员可以以重大基础性、整体性、交叉性问题为导向,汇聚不同学科视野,形成集合优势,研究的思路、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形式会逐步拓展开来,捕捉热点问题的敏锐性、视野和洞察力会逐渐增强,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渗透,推动跨学科研究,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提高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预测性,增强综合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管理效率;改进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084-02
1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紧迫性与现状
1.1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紧迫性
根据近年来高校发展的趋势,结合高校近年来的实际情况,很多专家以大量事实说明,必要的实验环境和条件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且已经成为经管类专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正如教育部专家指出的,“文科不需要实验室”的传统观念已经被证明是不符合新世纪教育实际的,面对新形势和工作的现代化,经济管理类专业已面临着非改不可的局面。无论是社会还是学生、家长,都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在教学思想、内容、手段方面的滞后提出了改革要求。
建设好经管类专业实验室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建设的迫切需要、有效手段,是提高学生素质、满足信息时代人才需求的必需,也是提高高等学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措施。
总之,实验条件和实验室的建设,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和非常迫切的,在一定意义山已经直接制约着这个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1.2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开展素质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已经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得到了各级领导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各地区、各学校已经涌现出一批致力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工作的积极分子,并且取得了一批初步的成果。
然而,大量的事实表明,从总体上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还是处于自发的、分散的起步阶段。与理工科专业的实验室相比,资金短缺、条件落后,缺乏规范。人员流失的情况十分严重,在思想认识、管理机制、成果认定、条件待遇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各方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大力的支持。必需充分认识到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2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要求
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致力于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适应现代化经济与管理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努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因此,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提出的要求和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2.1 先进性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无论在整体布局上,还是在计算机配置上以及在网络结构上,都应该是最优化配置,要达到高校先进水平。
2.2 实用性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要体现实效,要以满足实验教学和科研为出发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在规模设计上能反映出自己的特色,在布局安排上,既要考虑正常实验教学的需要,又要兼顾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把它真正建设成具有实效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
2.3 扩充性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要有长远打算,能够在原有设施基础上不断优化和升级,满足未来发展需求。
2.4 特殊性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实验室,它是一个虚拟的场所。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依据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动态分析方法,对现实经济管理活动进行模拟仿真,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社会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所以在建设上要充分考虑它的特殊性。
2.5 结合性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项目的建设,应紧密结合学校的教学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规划,以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逐步向开放,综合,创新方面转化。
2.6 共享性
要按照学科特点优化、组合实验室,有利于学科的交叉渗透,实现信息网络资源共享。
3 改进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管理效率的理念和工作思路
通过积极的探索和笔者的经验,提出的实验教学改革理念和工作思路如下:
3.1 理念:目标、定位、转变
围绕一个目标:在实验教学中,坚持培养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培养应用技能型、具有能较快地融入社会的专门人才。
明确实验教学定位:明确提出要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实验教学,把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定位于:第一,支持经济管理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二,消除经济管理类学生综合实践动手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不足的瓶颈。
转变教学观念:教与学关系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教学内容从理论与实践脱节转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教学手段从单一转向多样。
3.2 工作思路
以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手段为支撑,不断完善实验室的计算机综合模拟仿真平台,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程验证性计算机模拟实验、专业综合性计算机模拟实验、专业设计性实验,校内模拟实习与校外实地实习等五个层面的模拟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导向作用相结合、专业知识学习与相关知识学习相结合、理论升华与理论应用相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开拓出一条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成功之路。
为了确保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有效实施,需建立起了一个专业实验室的教学平台,软件、硬件、相关教学条件互相匹配,课内与课外相互补充,融入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具有一定特色的经管类实验教学平台。
4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效率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4.1 改变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传统的管理观念
实验和实践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实验室工作是学校办学的基础性工作,是体现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展示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可见实验室工作在高等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直接决定着实验室工作的成败和效率。因此,学校领导应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加强经济管理类实验中心的管理,提高实验中心的地位。
另外,要加强实验室的组织建设,安排专门的分管领导负责实验室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同时可视情况设一名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教学工作由相关学院和实验中心共同负责,协商安排,制定和完善实验室管理条例和有关规章制度。实验中心具有一定的人、财、物权,从而能够保障实验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根据学校教学、专业和学科方向的需要整合实验教学资源
(1)可以尝试组建经济管理实验中心,集中统一管理,提高了仪器设备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以前实验室实行的管理体制是一种独立的管理模式,每个实验室为了完成自己的功能,都力争做到小而全,因此各个实验室都要购买许多相同的设备。这样,一方面造成了设备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同时也导致了购买新设备经费的短缺,导致实验室设备档次不高;另一方面实验室的管理混乱,造成了实验室人员和资源的浪费。如果组建成立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后,实验室的房屋和设备(特别新购置的仪器设备)等教育资源集中在一处地方,主要供学生所有实验课共用。目前,有些学校已经初步建立起经济管理实验室平台,按照学科相近的原则设立了ERP、企业综合模拟、会计模拟、金融模拟等专业实验室,负责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以及学生毕业论文、开放性实验、创新实验的实验,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建立了设备使用登记制度,由实验技术人员分类管理和维护。实验技术人员由实验中心根据实验课的需要统一安排,大大减少房屋和设备低水平的重复购置,相对增加仪器设备的套数,压缩人员编制,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确保学生实践教学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仪器设备、房屋和实验材料等教育资源。同时学校可以更加重视便于对实验教学基地的管理,如实验教学和实验环境、条件建设。同时注重实验技术人员的技能和水平,使他们逐步成为实验技术队伍的骨干力量,同时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
(2)根据专业建设、科学研究方向发展的需要,对实验教学资源进行重组
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用房可以进行大幅度的合并与调整,相近学科的实验室可以相对集中,如财务与会计模拟等实验室,金融与保险等实验室,在此基础上,把师资队伍建设与实验室建设紧密结合,围绕学科方向建立起学位、职称和年龄结构较合理的人员梯队。经过实验室的合并与调整,扩大实验室的规模,降低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房屋和仪器设备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4.3 建立以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负责制的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管理模式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宗旨是服务于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是实验性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近年来,各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努力使实验室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确保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让有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能够脱颖而出,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搞好实验室调整和规划,房屋、仪器设备合并与调整的同时,大胆选拔事业心强、品行好、具有合作精神、管理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学术带头人或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学科、实验室负责人,建立起了专家教授负责制的新型实验室管理体制。在专家教授的带领下,依靠科学研究和专业建设,推动实验室建设健康快速的发展,另外,对留住人才和发挥专家教授在实验室和学科建设的积极性起到了良好作用。
4.4 提高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研究水平和社会效益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大舞台,也是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大舞台。但传统的管理模式除了上实验课以外,学生使用实验室的机会比较少。实验室由于互相不通气,也不同程度的造成了资源浪费和限制了研究水平和社会效益的提高。针对这些问题,应注重把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减少实验室的管理环节,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专家教授的积极性。从而为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使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保证学科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涂廷亚.创新能力培养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点[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224.
一、以评促管,推进实验室各项工作规范管理
1.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在2020年为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制度的整体功效,是实验中心按照评估规范要求制订和修订七项管理制度,涵盖实验教学、实验设备、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安全等各方面,认真落实部门的各项主线工作,全力贯彻学校依法治校的方针,对标本科评估教学管理要求,不断提升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水平,做到各项管理工作有规可依。
2.严格实验室日常管理。不断完善实验室月报表制度和实验室巡查制度,对各实验室、计算机机房等实践教学场所课程开设状况、进行随时跟踪, 抓住实验教学、设备、耗材、安全防护、卫生五大管理要素,科学、规范管理实验室。同时详细的完成部门岗位工作流程的制作,设计了相应的登记表。新增补了疫情防控等多个管理表格,通过这些制度和表格,一方面可以用来跟踪中心各项工作的质量,以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并投入人力来完成相应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用来规范员工的日常工作。本年度在学生班级人数大幅增加,部门不断有员工伤病离岗情况下,通过灵活调配,保证实验室和教学机房运行平稳,未发生教学事故和管理责任事故。全校16间实验机房累计完成7456实验学时,同比上升52.35%,实验机房平均使用率达72.81%,同比上升13.35%,创历史新高。
3.预防和整改实验安全隐患。按照教育部关于实验室安全工作要求,重抓实验室三级责任机制的落实,将“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基本原则落到实处。着力实验室安全隐患的跟进和排除,定点精确排除安全隐患。全年共组织安全全面检查5批次,查出实验室安全隐患9处,同比下降25%,所有发现的安全隐患均已妥善处理。2020年,继续落实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组织实施全校4627名新进师生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与考试。同时,今年八月份实验中心组织全校实验室管理人员举行实验室防疫安全应急演练。通过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管理团队处理实验室安全事件的能力,实现实验室安全工作全年零事故。
二、以评促建,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
在学校领导指导和支持下,实验中心紧扣评估要求,围绕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和目标,大力推进实验室的各项建设工作。以实验设备促实验教学,以实验教学促教学改革,全面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本年度紧抓复学后的半年时间,加紧立项和施工,完成实验室建设项目9项,实现教学设备投入441.57万元,同比增长69.75%。
1.8月完成全校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型实习实训室-经管跨专业实训室全部建设内容。实验室融入实验、实训、创新、智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建成之初即接待3所院校、300余名学生来访交流和参观,打造我校实践教学新亮点。
2.9月按时完成咸宁校区电商实验机房规划及建设事项,如期投入教学使用。迁移重建数控实训室和金工实训室,达到相关专业教学条件,提高实验室使用率。
3.10月完成咸宁校区11间多媒体教室建设安装工作,保障专科新生教学秩序稳定。在武汉、咸宁两校区的服务器上部署安装奥派电子商务教学软件,满足两校区使用需求。
4.11月完成咸宁校区工科综合实训机房建设安装工作和电工电子实验室的建设工程,改善咸宁校区教学条件。
5.12月完成学前教育艺术实验室建设项目,解决新专业师生实践教学所需。部署安装广联达工程造价教学软件,增加必要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另有华为智慧教室、科技楼标准考试机房两项建设项目正在审批中,总投资额约在140余万元,计划年前寒假施工完成。
三、管建结合,提高教学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1.克服疫情困难,多方筹措线上实验教学资源,保障实验课程的线上教学计划落实。疫情期间根据教务处核准的分批次开设的线上课程教学计划,实验中心在网络平台上申报开通相应网络实验教学资源,满足相应课程线上实验教学需求。第一阶段联系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平台,筛选上千个实验教学项目,组织落实学校12位老师17个实验教学项目的开设申请。第二阶段,在4月初达成与用友新道、杭州贝腾、深圳国泰安等多家企业的合作,提供上百项实验内容,协调安排我校11名老师、22个班级在线上的实训课程。
2.加强教学服务意识,提高服务保障能力。2020年共维修多媒体设备220余次、实验设备40多台套、机房教学计算机200余台。对教学设备的及时响应和维护,有力地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所有实验设备平均完好率达到95%,同比上升3%。
3.建立完善和规范的服务管理机制。做到课前科学安排使用和维修计划,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流程,管理巡视有记录。每月提交教学设备维护统计报表、教学记录表等,尽全力保障教师教学的需求。2020年开辟网上报修流程,实现与教师之间电话、IP对讲、网络三条实时沟通渠道,及时改善教师教学使用效果。
2020年以来,X区发展和改革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扎实做好经济发展宏观统筹。一是谋划推动“双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推动建立X区粤港澳大湾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决策和工作推进机制。高标准编制出台、统筹实施X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三年行动方案、年度工作要点和X区先行示范区建设系列文件,主动对接市发改委(市示范办),积极争取试点示范项目在X区落地。
二是协调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工作。
起草形成《X市X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动计划(2020-X年)》,并编制相应2020年工作要点,持续深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工作,于X月X日全市首个与X交易集团签订交接协议。目前,X区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取得阶段性突破。
三是稳步推进各项综合经济工作。
统筹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研究。密切关注全区经济运行态势,深入研判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科学开展月度、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努力降低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制定区2020年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分解方案,压实各单位主体责任,推动各项指标顺利完成年度任务。
(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疫后恢复。
牵头成立X区建设项目推进与城市基本运行保障组,助力辖区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共渡难关;起草印发《X区推进重点项目复工(开工)工作方案》,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和启动建设。抽调党员干部驰通卡口和挂点社区一线防控,统筹协调辖区地铁工地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强化救灾物资保障,牵头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助力平稳疫情期间物价。
(三)攻坚提速固定资产投资。
一是力促固定资产投资逐月回升。统筹推进政府投资项目,高效执行政府投资计划。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班长制和每周调度机制,科学分解年度任务,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20年X-X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亿元,增速X%,计划完成率X%,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排名全市第三。
二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实行重大项目三级协调机制,全方位协调存在问题,加快建设进度,X-X月,X个在建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约X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X%,预计年底能X%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牵头梳理全区年度重点推进项目X个,并制定重点项目任务分解表,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全面统筹推进东进攻坚、新基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
三是引导优质社会资本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运营。
牵头编制《X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办法(试行)》,提升公共服务项目的供给水平和效率。探索采用市场化经营权配置、知识产权证券化、基础设施REITs等多种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多元化、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
(四)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统筹做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工作,全力推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改革;建成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信息超过X万条,涵盖辖区内登记的商事主体约X万个,累计访问量达X万次;研究制定《X区企业公共信用评价体系》,全面铺开企业信用画像;优化“信易贷”服务、推动“信用+审计”联动、扩大“信用+执法”范围,全方位探索“信用+”应用模式。推出“信易贷”线上申报平台。推动成立X区信用促进会。
(五)推进节能减排引领绿色发展。
一是大运AI小镇成功获批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二是通过线上宣传模式创新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实现节能知识无接触式传播。三是大力推进全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做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全监管工作。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一是保质保量完成区建设项目推进与城市基本运行保障组各项任务,统筹推进落实市区各项经济政策措施。二是建立健全“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体制机制,围绕“十四五”时期X区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各领域中心工作,形成有效工作机制,为“十四五”期间各项工作顺畅开展奠定基础。三是科学制定2021年主要经济目标任务,做好经济形势分析研判,科学监测和深入分析经济运行特征,努力实现“十四五”开局之年各项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四是抢抓“双区驱动”历史机遇,统筹落实好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建设系列文件,编制2021年工作要点,积极争取双区建设在X落地结果。
(二)抓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一是科学编制2021年政府投资计划。按照“保民生、保基础、保重点”原则,对项目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坚决剔除不必要和无效投资,推动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二是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运行。坚持固投任务双重分解,执行按月通报和“末位督办”,全力以赴保持投资强度;充分发挥稳投资工作专班和审批服务专班作用,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应统尽统。三是优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深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流程改革,提高项目决策和管理水平;推进文体项目标准提升研究和应用工作,适时开展其它建设标准提升研究。
(三)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一是做好2021年市、区两级重大项目计划的组织申报和编制工作,推动重大项目实现滚动式发展,提升项目储备数量和质量,为X区经济发展夯实根基、打好铺垫。二是加强谋划梳理,认真做好“十四五”重大项目编制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全市“十四五”项目库。三是严格落实重大项目“责任制”和“承诺制”,提供高水准的重大项目协调服务。四是持续推进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三年计划,加紧推进小运量轨道交通建设示范线项目开工建设,统筹推动各龙头项目尽快落地实施。
(四)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认真总结“十三五”期间能源“双控”工作经验,研究完善工业、建筑、交通、服务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节能措施。支持中美低碳建筑与社区创新实验中心建设国家净零碳项目,探索全过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净零能耗技术路线,研究推进净零能耗项目的推广。继续统筹做好全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教育强区为总目标,围绕“两个新城”建设,坚持“走内涵发展路,采取硬措施,增强软实力”工作思路,以“队伍建设年”为载体,巩固“两基”成果,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总体目标
“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在“两基”迎“国检”标准基础上,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学校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师队伍总体数量、质量、学科结构有较大改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特色及学校品牌有较快突破,幼儿教育有较好发展,完成职校申办省级示范职校准备工作。
三、具体目标
⒈全区幼儿园入园(班)人数为7300人左右,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班)率达90%,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班)率达98%以上。
⒉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以上,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全区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8%以上,年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
⒊全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以上。
⒋扩大区职高招生规模,区职高招生500人,逐步实现6:4的普、职招生比例。
⒌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全区普通高中毛入学率达80%左右,完成年普高招生和职高招生任务;继续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免费措施,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程。
四、重点工作
㈠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⒈完成区职教中心食堂及学生宿舍的建设工作。
⒉完成、、红小学田径场及校园环境建设工作。
⒊完成、民族中学、生厕所建设工作。
⒋启动沙文小学、都拉小学建设及南湖新区一所中学、一所小学建设,南湖实验中小学主要完成选址、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及按24个班标准扩建程关小学的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完成改扩建六中、七中前期规划、设计等相关工作,力争开工建设。
⒌为全区农村小学配置校园广播系统、添置课桌椅,实验仪器、设备、图书等相关设施。
⒍结合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认真组织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年度任务。
㈡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⒎以“教师队伍建设年”为总载体,重点抓好干部、教师的培养、培训与交流,加大校级干部、教师的培训交流力度,实现基本按编制配齐学科教师。
⒏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程,拟定《区教育局干部教师全员培训工程计划》,分期分批对全区教师进行培训。按照从年起3年内对全区中小学教师进行一次普遍轮训的目标要求,到年,对全区三分之一以上教师进行一次普遍轮训。同时,努力加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力度,积极推进教师管理体制、培训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突出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和教师远程培训工作,努力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⒐针对年教师实际数量情况,拟定《区教育局教师补充方案》,建立教师补充机制,做好教师补给工作。
⒑继续抓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开展城镇教师下乡支教活动,积极探索农村支教的新途径、新办法,加强对支教教师的监督和管理,坚持实行教师评聘中、高级职称必须有支教经历的政策,巩固支教成果,争取新的成效。
⒒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贯彻落实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管理,规范从教行为,全面提高教师师德素质。
㈢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
⒓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加强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规范招生、入学等行为。
⒔继续抓好高、初中分离工作,完成六中、七中初、高中整合工作。
⒕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⒖实施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工程。实施“经典国学”(如弟子规诵读等)、“经典书法”、“美术作品”、“摄影作品”进校园活动,以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为载体,推进校园文化的规范化、人文化和特色化。
⒗抓好我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受教育工作,力争确保我区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都能与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标准接受义务教育。
⒘加强民办学校管理,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对承担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督促民办学校为一定工作年限和工作成绩的教师购买保险,提高民办学校教师待遇,稳定民办学校教师队伍,提高民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⒙建立和完善《区义务教育学校督导评估方案》、《区高中学校督导评估方案》、《区学校教育督导评估方案》,并抓好相关《方案》落实工作,
⒚开展小学、幼儿园督导评估和职业教育专项督导检查工作,围绕教育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对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督促学校依法办学、规范管理。
⒛抓好教育收费工作,制发《区教育局关于规范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管理意见》,规范全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理,提高公用经费使用效率。加强学校教育收费的监管,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行为,杜绝乱收费。
21.进一步提高“两基”迎“国检”工作管理的标准与质量,确保“两基”资料的延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22.全力做好教育系统的稳定工作,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卫生工作,确保教育事业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健康持续发展。
㈣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
23.启动高中新课改工作,扎实抓好高中新课程改革各项工作。
24.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图书室管理等三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强化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技术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卫星资源在农村中小学应用课例研究》为载体,扎实抓好我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的应用,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25.抓好《区教育局关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意见》、《区教育局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区教育局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区教育局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等制度的落实,扎实抓好课堂教学、课题实验与研究、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等的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6.实施“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试验工作项目,加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力度;指导中小学建立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制度,使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制度化、常态化。
27.组织开展“晨曦杯”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组织开展“校长论坛”活动
㈤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28.继续把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作为我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认真研究,加强管理,扎实推进“高标准普九”工作。
29.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高度重视高考的分析和研究,确保高考质量在年的基础上稳中有升,力争在重点率上有所突破,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提升质量和效益。
30.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完成职校申报省重点职校工作。
31.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以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为契机,将中小学德育工作推向新的高度;认真抓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工作思路,寻找有效载体,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推行德育示范学校开放日制度,通过观摩、交流、研讨、论坛等有效形式,充分发挥德育示范校和文明校的带头辐射作用。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继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带动我区德育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32加强体、艺、卫和国防教育。扎实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进一步增强全区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切实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大力开展规模小、方法灵、样式多的体育艺术活动,丰富教育行为的内涵,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3.进一步修改完善《区教育质量奖励办法》,充分发挥《奖励办法》对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激励、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