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会计初级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5 15:06:16

序论:在您撰写会计初级学习计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会计初级学习计划

第1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基础会计》教学

目前中专学校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教师的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教学模式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影响《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改革。

一、会计信息化背景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基础会计》的课程开设目的是为了向同学介绍会计学的基础原理,让学生学会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它是会计学专业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随着电子信息的不断发展,各种会计软件出现,会计核算并不单单依靠人们手工核算,而是出现了电算化处理的方式。所以《基础会计》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就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的教材中并没有将会计电算化编入,有些即使编入了,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也会一概而过。会计信息化发展是未来会计的发展趋势,教师在教学时过分注重传统的会计知识,从而忽略了时展的要求。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存在极大的问题。单一的“按本宣读”式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面对《会计基础》这种需要学生仔细学习的课程,如果不能够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导致学生对课程不上心,从而影响对《会计基础》的学习,甚至影响对其他会计课程的学习。

二、信息化背景下我国教学特征发生了哪些改变

在电子信息迅速走入我国教育界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为我国的教学也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手段,我国的教学特征也从传统的教师板书教授、教材传递教授发生了如下变化。(一)显示多媒体化。计算机技术对图像、动画、文本等进行传输和存储、处理等,将一些资源展现在教学课堂上。(二)存储光盘化。光盘存储的信息容量大,能够将教师的各种教案、教学资源存储到日中,并且方便查询,使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三)传输网络化。各种教学信息不在仅限于课堂上,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远距离的信息传输,在任何一个时间都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还查询自己想要的知识。

三、会计信息化背景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应如何改革创新

正是由于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基础会计》的课程教学课堂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会计教师必须“对症下药”,积极利用信息化发展下提供的新方法、新内容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创造高效的会计教学课堂。笔者也将为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改革教材内容,补充会计电算化知识

《基础会计》课程是对学生的基础会计知识进行教学,而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了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所以《基础会计》课程中要重视会计电算化的知识。若教材中设计会计电算化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深入延展。若教材中不涉及会计电算化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比如在会计科目及账户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增加会计科目设置中的内容,包括代码、名称、余额以及试算平衡等。再比如,在会计凭证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会计电算化下的自动校验功能等。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知识有个基础的了解,也符合时展的要求。

(二)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教学

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抓住信息时展下提供的机遇,从而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丰富自己的会计教学课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时展的需要,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利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教学工具,如会计多媒体教学软件、ERP企业管理软件、XBRL教务报告软件点,辅助自己的教学。让学生摆脱传统的会计学习方式,更好的为学生创造一个信息化的教学课堂。

(三)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教学

在会计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还要改变传统“喂养”式教学方法。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如微课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等。在进行《基础会计》上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微课视频对知识进行自我预习和学习,在课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我解决和研究。当然教师也不要忽略了实践教学的意义,教师要利用各种如企业管理沙盘实验软件、用友U8等软件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环境中。总之,科技改变社会。时代的发展为《基础会计》提供了新内容、新方法、新教学手段等,教师要抓住时展的契机,积极补充、利用,这样才能创造一个丰富的、先进的、高效的会计课堂。

参考文献:

[1]曹文莹.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J].当代置业教育,2014,07.

第2篇

【关键词】 当前形势 信息化技术 中职 《基础会计》 优化策略

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电脑在教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幅提升了教学效率。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方式皆是以教师为主体,往往在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则成为欣赏教师表演的"观众",课堂气氛沉闷不已。而信息化的多媒体技术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则完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低效状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了温馨和谐的教学情境,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利曾说过:"学习中最好的良性刺激乃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客观角度而言,积极性是学习中最大的内驱力,有了积极性,学生才会主动地学习知识,才能成为课堂的主角。而学生的积极性不会凭空产生,必须借助相关的情境。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往往能令抽象乏味的《基础会计》知识变得具体、生动,让教学内容充满感染力,并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去强化学生的感官体验,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因此,广大财会教师一定要根据中职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构建温馨和谐的教学情境,让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趣味盎然,进而让学生体验置身于某企业会计情境的感受,从实践角度让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以此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譬如在教学《基础会计》第一章"概论"时,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会计"这一概念不加修饰地进行讲述,对于刚从初中毕业且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来说是很不恰当的,他们一定会认为这种类似于"照本宣科"的讲授方式过于乏味,会计知识过于抽象、复杂,从而对《基础会计》的学习丧失兴趣。因此对于这一章节的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设置一间虚拟化的网络财务室,并在财务室的办公桌上放置一些用于处理会计事务的票据、单据、报表、凭证、账簿等基本资料,然后通过多媒体屏幕直观地展现,让学生从动态的实物展示中对会计中的基本概念形成感性认识,再按照"会计事项"、"单据"、"记账凭单"、"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会计理论"的顺序深化学生对会计概念的认识,从学生耳闻目见的生活常识开始,将他们感性的会计经验提升到到理论的高度,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场景中学习知识,能令其充分感受到《基础会计》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其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

2.运用信息技术的合成性,便捷性打造特色化的《基础会计》教学

在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中,教学媒介极为单调,只有教材与黑板。譬如在开展会计实务训练时,事先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小黑板就得事先准备,而且还得准备好几块(板书的内容过多,一块黑板根本无法容纳必要的教学内容)。加之准备好的小黑板最多只能用两到三次,多次以后因为字迹模糊又要再次书写,浪费时间、精力。因此在传统的会计实务训练教学中,填写"会计凭证"的训练就不能过多,否则小黑板根本无法容纳。但如果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则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通过课件展示大量的会计实务训练内容,完全不必担心因为容纳空间不够而舍弃相关教学内容,操作过程也十分便捷,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切换到其它训练场景,节约了大量时间,教学效率大幅提高。

在多媒体这个自由灵活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可根据中职生的思维特点、知识结构以及教学的需要,结合《基础会计》学科的特点,本人独特的教学风格,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制作具有合成性、便捷性的课件,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灵活切换教学内容,从而发挥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最大效能。例如对于"原始凭证的填制"这一内容的教学,主要包括原始凭证的内容、填制、审核三个方面,教学的重点就是将每种原始凭证的基本格式以及各种凭证的填写讲授清楚,利用教材加黑板的讲授方式往往给学生抽象、乏味之感。对于这一内容,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灵活便捷地演示与讲解,在两课时以内就能完成全部教学过程,且学生面对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屏幕会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将会大为提高。

3.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与形象性,构筑高效课堂

从客观角度而言,《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较为抽象、过于复杂,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迷茫,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则能将图表、文字、动态的画面、声音融为一体,让难以理解的会计知识变得声形兼备。通过多媒体屏幕能看到相关的文本材料,倾听到富有感染的讲解,观察到动态化的演示,从而让学生获得强烈的感官效应,帮助其从更深的角度理解相关知识。对于基础会计这一课程而言,会计方面的原始凭证种类繁多,记账凭单的内容也尤为丰富、账页的格式多种多样、账簿账单填制的过程也尤为繁琐,对于这些过程是不可能在黑板上完全演示出来,凭借语言去进行讲解又极为枯燥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倘若运用多媒体对上述内容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屏幕将账单、账页的具体格式展现出来,并结合这些格式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则会对多媒体屏幕中显示的"实物"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从而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3篇

1.研读《考试说明》,精做高考试题,明确复习策略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具体体现。研读《考试说明》可以明确高考考查的范围及能力层次要求。精做高考题,可以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了解高考题命题规律。这样在复习中才不会偏离考试范围,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2.处理好几种关系,提高复习效率和针对性

(1)现行教材(有机化学)不同版本之间的关系

目前在山东省的教材有两套:人教版和鲁科版,两个版本的知识体系编排差别不大,但在部分章节的部分知识点上,侧重点还是各自有所差异。但高考命题山东省是统一命题,试题却完全相同。怎么处理这种关系呢?这就需要我们比较两个版本的相关知识求同去异,在复习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2)处理好有机化学部分和整个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

有机化学知识是整个高中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在必考的内容中只是一个比较小的部分,如若和选做的有机加起来,那就举足轻重了。所以再有机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对常见物质的结构、性质要非常熟悉,反应条件,方程配平等细节要注意记清。和其他化学知识一样:代表物质记性质,同类物质看特征,特征一样性质同。不管是有机还是无机复习方法都总是相同的:由个别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同类可由此及彼,特殊单独记忆。

(3)处理好必修和选修的关系

有机部分的内容必修中知识点少,难度也小,基础性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学习记忆都很容易,所以复习过程中归纳总结轻松,但对于选修部分的有机,知识点增多,物质类别多,反应的类型也增多,反应的复杂程度也有所加大,这么多的内容要全部记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对教材进行合理处理,让学生明白《考试说明》中的考点,太难的反应《考试说明》中没有要求的可以去掉,而对于《考试说明》中要考的内容,如果自己使用的版本没有介绍到的,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做适当的补充。争取在复习中做到:必考的掌握清楚,考到的学生能够自己分析,以“渔”取“鱼”。

3.明确常考知识点,高度重视课本复习

这一模块常考知识点有:①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聚合反应)②官能团的名称③有机物的性质判断④有机物的结构简式⑤重点有机方程式的书写(如醇的催化氧化、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醛的银镜反应等)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种类的判断⑦简单有机物绿色合成路线的设计和评价。

基础决定能力,基础决定成败。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都是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回归基础,回归课本。《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纲,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许多试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或“影子”。无论高考题怎么出,大部分都会落到基础知识的考查上,那些在高考中创造奇迹的的学生,无一例外的都是基础知识牢固、熟练、全面、扎实的学生。所以,在复习中要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基础知识、基本题型的夯实、熟练上,决不能好高骛远,喜欢偏难怪新,浪费时间、精力、体力。“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础知识既是解决问题的本源,又是能力提高的根基。

4.学会归纳,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形成立体网状的知识结构

有机化学知识的脉络非常清晰,在复习中要注意让学生学会自己归纳,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使有机化学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

(1)夯实基础。

采用多种方法,下功夫记忆基础知识。如对比记忆,各类有机物的结构、官能团和性质,代表物、典型反应进行对比记忆。如整体记忆,利用化学复习资料 总结的“有机物的分类与性质”表格从整体上进行记忆。如分类记忆,如有机反应有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可以记忆每一类反应的各类物质的典型反应;也可以以反应条件为分类方法记忆典型反应,如浓硫酸加热为条件的反应有醇消去、酯化反应、酯类糖类的水解反应,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为条件的反应为水解反应(酯的碱性水解、卤代烃的水解)、中和反应。各种记忆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2)以结构为主线,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零散知识系统化

《有机化学基础》涉及的有机物多,知识点多,记忆的内容多,但有机化学又有很好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如贯穿《有机化学基础》的一条主线是“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一类有机物的性质相似”,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一规律就能“以一知十”。这就要求在复习中注意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做到事半功倍。如可以以官能团类别为主线,把物质按“脂肪烃(烷、烯、炔)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油脂糖类蛋白质高分子化合物”的顺序,将各类物质的物理性质、代表物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主要化学性质、制取方法、来源和用途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梳理;

打破章节之间的限制,进行模块内综合,在复习中通过分析对比、前后联系、综合归纳,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5.突破信息,加强推断题训练

在有机化学复习中,特别要重视对高考有机化学信息题进行专题研究,学会对题给信息进行吸收处理的能力。

6.培养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的习惯

第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计算机课程 教改创新 实践与思考

数年前社会热议的一种话题时下还在延续,并且有了更加丰富的说法,这就是现代人生存的必备技能问题,它已由原来的“计算机+外语+驾驶”三项演绎成“计算机+外语+驾驶+策划”四个方面。从中折射出社会文明的发展确实是比较快速的。无论怎样,人们把计算机的学习和应用摆在生活技能的第一位,并且已逐步渗进社会意识之中,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自觉行动。然而,作为一名专职计算机教师,笔者在对社会进步深感兴奋的同时,却为职教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存有丝丝忧虑。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职校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普遍走低,二是课程教学与社会需用联系不紧,甚至有脱节现象。本文从以下几点,着重阐述当前职教计算机教学急需解决的现象和问题。

一、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有效发展课程学趣和情感

客观地讲,在职校教育中,学生对计算机教学的兴趣比数学等课程要大得多。但是,由于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够,过于讲求知识的系统性而缺乏模块化教学等多种因素,直接导致学生的兴趣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的玩玩游戏、视屏聊天等方面,从而使得课程教学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应当根据课程教学特点和学生发展需要,在创造性使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理论讲授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以不断强化学生的课程教学情感。为了营造氛围、促进学习,笔者常常结合教学任务和进程,每周安排一至两节的课余活动时间,用于开展师生互动的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如组装电脑、设计学校网站、用计算机编排班级墙报和校报等,以有效巩固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时还开展“以赛激趣促学”活动,如指法输入速度赛、网页制作质量赛和优秀电子报刊展示评比等。在30%的理论性基础知识教学中,笔者常常是打破教材编排的通用秩序,而是本着“够用、适用、能用”原则,因需选取一些实用知识模块教学。

二、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有效增强创新精神和能力

在大力发展素质化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追求。而创造不是凭空想象和天外飞来的,它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一种实践推进和新的发现。因此,在职教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从实际应用出发,紧贴社会情况和生活实际,在注重创造有效问题的环境下,积极开展接近“学生发展区域”的创新教学活动,以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从而帮助他们在应用实践中逐步形成有利于终身发展的创造性心理品质。比如,在教学C语言的几种典型排序算法中,可以创设以下教学情境:“现在我们要对全班同学的阶段性考试进行排名,应该怎么做?而且能采用哪几种排序方式?因为这件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势必会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潜质,从而自然导入课堂教学。再如,在教学网页制作中的“网页间的链接”时,可以按照一定“科学分配、合理安排”的原则,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探究小组,每组根据各自的兴趣和分工分别制作班级主页的一个方面,最后完成“用一个主页把各个单机网页集中链接起来”。在这一过程中,执教者可以引导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中,对未做链接和做好的链接进行前后比较,从中充分感知网页链接的功能和好处,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多变性思维。值得强调的是,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执教者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如网页制作展评等,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可持续能力,为促进他们能够尽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三、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有效发挥亲师信道的作用

第5篇

课程主要采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

蓝墨云班课。蓝墨云班课是一款专门为移动环境教学而设计的课堂APP。现在只需拿出手机,下载安装蓝墨云班课App,就可以开启全新移动教学体验。大学生的时间相对充裕,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使用的可移动终端设备也很先进,近三年教师们接受了多次信息化培训,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较好,因此。在《会计基础》教学中课程组教师运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使用云班课进行教学时,首先老师需要创建属于自己的班课。创建的每个班课都会有对应的邀请码,将邀请码发送给学生。学生加入班课之后,老师可以用来点名、管理学生、发送通知、分享资源、布置批改作业、组织讨论答疑、开展教学互动等。蓝墨云班课颠倒了传统的教学流程,传统的师生角色互换,知识内化在课堂,知识学习在课外,重构了学习流程,学生潜能得以释放。充分挖掘学生创造力和提升学习能力,形成了良性循环,体现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

微课。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我们的学生更偏爱动态的视听学习资料。课程组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进行提炼,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成数字化的微内容,以每一个内容为3-5分钟的PPT、FLASH、flv等格式的视频形式,上传至云端共享。学生利用手机、平板等个人信息终端,都能实现阅读和下载。一个“微课”就是一个问题的课程精讲。

课程网站。课程组设计并制作了课程网站,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网络资源,并积极利用该网站进行教学和辅导。丰富的在线实训、单元设计、授课课件、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极大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通过“你问我答”等师生互动板块,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教师能够及时地通过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通过播放优秀教师录制的教学录像,突破重点难点,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也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学生观看了教学录像之后,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视频后面紧跟着的四到五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如果发现几个问题回答的不好。学生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一遍。仔细思考哪些方面出了问题。教学视频另外一个优点,就是便于学生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复习和巩固。

举例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性质的项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举例说明如下:模块二:基本核算技能项目――记账凭证的填制

n前信息资源传递。教师将记账凭证的填制相关微课视频和课件通过云端传递给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要点。

任务驱动。教师分解并布置四项任务,分发实训物资。引入方案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

提出任务一。40分钟内各组分别讨论并完成提备用金及报销差旅费业务流程图的绘制工作(针对教学重点)。头脑中形成提现备用及报销差旅费业务流程。学生会使用流程图展示工作程序。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通过讨论,形成作品。教师给予适当提示与启发。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内成员的相互交流。实现对一个陌生方案的解读。

提出任务二。选出两个小组各一名代表上台展示,15分钟内根据各自展板描述提现备用及报销差旅费的业务流程,其他小组作补充。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确定业务流程,

提出任务三。45分钟为限,各组利用仿真资料通过角色扮演完成这两项工作。并自愿进行展示(针对教学难点)。能够完成提现备用及报销差旅费业务,能够填制会计凭证,锻炼职业语言,职业素质。每组自选一项业务实际操作,模拟真实场景和流程在全班进行展示。

提出任务四。小组相互检查,查看对方的凭证填制是否严谨、准确。锻炼作为会计人员严谨的职业素质。各组交换检查刚刚填制完的凭证。发现问题并指出。

反馈。学生谈感想和收获并提出对本次实训的意见和建议。

课下任务。转账支票送存银行业务。进一步强化技能。巩固理论。作业拍照上传至互动平台。

希望借此文抛砖引玉,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会计专业课程如何更好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

作者简历:张媛(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学历:本科,目前职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会计教学。毕业院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第6篇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重点介绍了常见有机物的结构、性质、转化、合成等知识。由于有机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性质独特,学习时有一定难度,所以复习时寻找正确的切入点以及合适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下面谈几点怎样有效复习有机化学:

一、抓住基础,注重概念

有机化学基础内容包括: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卤代烃、醇、酚、醛、酮、羧酸、酯、油脂、糖、氨基酸、蛋白质及合成高分子,认识它们的概念、组成、分类命名、代表物的表达式、结构、性质,明确结构决定性质,并能由性质、结合质谱图、核磁共振氢谱图、红外光谱图的作用,推测其结构,能辨别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达到纵览全局的境界。

如复习醛时,应明确醛是烃基(氢原子)与醛基相连的有机物,可分脂肪醛、芳香醛、一元醛、二元醛等,饱和一元醛通式CnH2nO,代表物乙醛:

1.分子组成与结构: ,分子式:C2H4O,电子式: 。

结构简式:CH3CHO,及球棍模型、填充模型等。

2.物理性质: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能与水、乙醇、乙醚等互溶。

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与O2发生催化氧化,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强氧化剂氧化。②加成反应,与H2发生催化加成得醇(即还原反应)。注意醛基不能与金属反应,也不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其他代表物还有甲醛、苯甲醛,重点是典型性质、反应条件、反应类型,这样对醛类有一个完整的复习。

二、抓住官能团,掌握规律

官能团决定了有机物的特征性质,是学好有机化学的金钥匙,是物质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物质具有的性质就是官能团具有的性质,某物质含多种官能团,其性质也是所含官能团性质的叠加(注意官能团相互影响),同时决定了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在复习时抓住烯烃一大片,卤代烃、醇、醛、羧酸、酯一条线的转化关系:

其中卤代烃是烃和烃衍生物相互转化的桥梁,伯醇连续两次氧化成羧酸,明确它们转化时的反应类型,对应条件,熟练掌握转化规律,是有机合成推断及设计的关键。

三、善于对比,增强联系

虽然有机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只要善于对比,寻找异同,就能强化知识,加强记忆,增强联系,如从有机物性质上对比:

1.能使溴水退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及苯同系物。

3.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会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酮羰基及苯环。

4.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醛基。

5.能与钠反应放氢气的有机物含有羟基或羧基。

6.能与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或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有机物中必含有羧基。

7.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醇(浓硫酸加热)、卤代烃(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官能团的β-C上含有H。

8.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卤代烃(氢氧化钠溶液加热)、酯(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糖(单糖除外,稀硫酸加热或酶催化)、蛋白质(酶催化)。

9.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酚羟基。

10.能连续氧化的醇具有―CH2OH的结构。

又如从反应物量上对比,从物质空间结构上对比等既能巩固物质性质,又加强了相互联系,从而能0多角度灵活掌握物质性质。

四、学以致用,寻找题眼,设计、推断有机合成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有机合成设计及推断题容量大,关系复杂,综合考查学生的运用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考化学选考的重点、热点,关键是审清题干信息,题设问题,寻找题眼,根据性质、不饱和度,推测物质结构,观察碳骨架构建及官能团的转化,运用正推法、逆推法或正逆结合法,分析反应类型,理顺物质转化的来龙去脉,全面解决题设问题,对同分异构体的判断要明确限制性条件,结合物质性质、等效氢的要求及同分异构体的对应关系,全面书写同分异构体,这样既综合运用知识,又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7篇

关键词:基础会计;言语直观;模象直观;实物直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2月18日

一、课程分析

基础会计是会计以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着重于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论述,目的在于帮助初学者理解会计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练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较扎实地掌握基础会计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会计业务处理的初步能力。基础会计是财经类所有课程的基础课,所有后续课程都要依靠基础会计这门前导课程所夯实的理论基础,是财会行业的一个门槛。学生能否对会计和会计专业产生兴趣,能否打下扎实的会计理论功底,能否领会会计方法的精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门课程的接受程度。

二、学情分析

课程中的专业概念对于初次接触会计课程的学生来说抽象难懂,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不易入门,课程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畏惧现象,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有的同学彻底放弃了其他专业课的深入学习。归根结底,这门理论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学生头脑内不具备这种会计知识结构,新的知识难以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固着点,靠原来的知识去同化迁移新的知识基本不可能。那么如何让这门全新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头脑呢?调查表明,人类的感知77%来自于视觉,即我们人类77%的知识来自“看”,著名的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主张“让一切学校布满图像”、“让一切教学用书充满图像”,并于1658年编写了一本附有150幅插图的教科书《世界图解》,从而被西方国家誉为“直观教学之父”。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学习该课程,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图案,手脑并用的方法教授学生学习。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出直观化教学模式和方法。

三、直观化教学模式和方法要点

(一)直观化的言语。专业性的课程要用专业性的词汇,但是专业性的词汇也要靠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很多学生学不好会计抱怨老师讲课听不懂,大致就是这个问题,不是这门课程难,而是老师讲课太“专业”啦。专业化的讲解方式对初学者并不适用,就像数学老师对小学生讲课和高中生讲课完全不同一样。

直观化的言语是指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对语言的感知和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通俗易懂、形式多样。会计起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举例或比喻能很好地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索,学生常常会产生一种恍然有所悟的感觉。会计基础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运用教学语言艺术,生动活泼的故事、贴切的比喻都能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幽默风趣、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能给课堂教学增添情趣,增强知识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无限学习兴趣。会计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会计教学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会计知识贴近生活,感受到会计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会计的魅力,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教师在会计教学中随时可将生活引入教学,将教学引入生活。

在学习会计要素时,关于资产流动性的划分,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比如一个家庭的存款可以视为银行存款,随时都可以取出来现金,变现能力强,所以归为流动资产;而家庭住房一般短时间变成现金存在障碍,变现能力差,所以归为非流动资产。诸如此类事例不胜枚举,教师完全可以拿来为课堂所用。当然,会计毕竟也是一门科学,作为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通俗语言时也要注意语言的严谨和准确,能做到“通而不俗,俗而有用”。既能让学生脚踏实地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又能让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过于片面、狭隘,用心去发掘教学过程中的亮点,用丰富的语言来活跃每一次教学过程。

(二)直观化的图案演示。直观化的语言引起的感知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所谓的模像直观即通过对事物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像直观。这种方法能把复杂的知识纲要化,把知识内容提纲挈领地表达出来,展现抽象的思维过程。

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老师习惯于用“T”字型账户来讲解各类账户的结构,笔者发现正是这个简化了的教学工具降低了初学者对账户结构的理解程度,那么换成多媒体教学,就会把账户形象直观的表达出来。比如,讲到“资产类账户”可以用多媒体打出“银行存款”这个账户来,要讲的内容就一目了然,学生也很容易识记。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为一体,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更适宜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如教师在讲授会计凭证的填制时,通过教学课件的演示,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掌握其填制方法,比之传统教学方法更省时、省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多媒体图案展示,教师也可以用文字与图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讲授一些有内在联系的内容.强调通过图示把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巧妙形象地联系在一起。此法的实质是运用简明的文字、数字、符号,设计成能表现知识结构的图表,把用文字叙述的会计知识,用图表的形式描述出来.使知识点更简约、系统、合理,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和发展思维能力。运用此法的关键是设计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的图表。自己画些图案来辅助课堂教学。众所周知,经济业务成果的核算较之材料采购、生产业务、销售业务核算学习难度较高,是会计初学者容易迷惑的地方。笔者设计了一组图来讲解成本费用类账户、收入类账户和本年利润账户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

三类账户结构功能罗列到一块讲解,本年利润账户核算利润的数据来龙去脉一目了然;而“井水不犯河水”的分散讲解只能事倍功半。另外,会计账户之间有内在联系,笔者设计了一组图。(图2)

账户的上方表示的增减,箭头表示两个账户之间金额的结转环节,这样这些账户之间结转的关系系就一目了然。

(三)直观化的实账训练。这个环节即是心理学上的实物直观。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实物直观所得到的感性认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在实际生活中的定向作用很好,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也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实物直观真切,当学生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后,由简化的情景教学进入实际复杂的情景,更多的运用实物直观教学,十分必要。实账教学环节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实账教学环节中,教、学、做一体化,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又能提高毕业后迅速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遵循高校教学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实账训练可分为课堂实训和课外实训。课堂实训可采取平时分散进行与课程结束时集中进行的方式。比如,讲“平行登记”这一节,教师单纯的理论讲解达不到直观的效果,这时可以就实训上的练习让学生练习一下原材料或应付账款总账和明细账的实账,较之单纯地书本理论讲解有事半功倍效果。在讲“账务处理程序”最后这一章,各种教材都列出来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的图表演示,教师讲一下它们各自的特点,学生还是不理解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笔者认为,这个环节很适合做一个综合性的实账训练,六七十道题左右就可以,可以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或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从凭证到账簿,再到简单报表的编制。这样这门课也有个大的圆满,学生在这个综合训练中也会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具体本门课的课堂实训形式如表1所示。(表1)

除了课堂内实训,学校也可以利用节假日或特定时间安排学生在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公司和一些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从看、听、做中把学校所学的内容真正用到工作中。学生感兴趣的正是实际会计工作中的本来面目,借机可以充分调动学习会计的热情和信心,同时又能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直观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的注意力是不断变化的,手脑并用的实账操作方法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四)生动形象的诗歌。实务界有一些成型的理论总结成诗歌,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和辅助手段,可以应用到基础会计教学中,而且效果很好。比如,讲到账户结构,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学到这里,学生尚能清晰记忆,但往后学权益类账户“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等这一块的内容时初学者容易记混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前摄抑制”,即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续学习的内容产生干扰。这时把“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牢记莫弄乱。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这首诗歌引入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我们看似“低级趣味”的诗歌可能正是这些初学会计的学生所需要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