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6 10:23:47
序论:在您撰写教师培训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反思性教师培训;教学观;培育研究
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之所以重视反思性教学在促进教师及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是因为在世界范围内很多教师培训者业已指出,教师教育培训计划在使教师能够教育未来一代学生方面是不够的。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美国曾对作为一种首选的职前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策略一反思性教师教育进行了调查(Cruickshank,1985;Dewey,1933;Shcon,1987;Sparks-langerandColton,1991)。约翰·杜威的反思性实践模式是教师反思性实践教育的开端,并因为对主导20世纪80年代的过分简单化与技术化教师教育观点的批判而被重新的考虑(Richardson,1990:Valli,1992)。
反思性教师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发展教师为什么采用某种指导策略与这种策略如何使自己的教学得以改进并对学生产生肯定性影响的理性推理能力。因此,反思性教师教育培训因能够使职前教师在参与反思性活动后不仅能够获得新的教学观念而且能够在完成培训项目后仍能够有持续的专业发展而被推荐。然而,因为没有反思的明确概念及反思性思维评价标准的模糊,在将反思运用到教师培训教育方面时曾经出现了问题(Rodger,2002)。约翰·杜威将反思界定为一种思维模式:“对任何信仰或设想的知识形式依据其支持性基础与其倾向达成的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认真的与持续不懈的考虑。”(Dewey,1933:7)。罗格(Rcdger,2002:845)将杜威反思的四个标准刻画为:
第一,一个意义生成的过程,这种过程使学习者从一种经验转移到另一种经验,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了对这种经验与其它经验或观念之间联系的理解。
第二,是一种以科学的探询为根基的、系统的、严格的、规范的思考方式。
第三,一种需要在团体中以及与他人的互动中发生的思考。
第四,需要一种重视或尊重自己的或他人智力发展的态度。
虽然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也在反思抑或接受反思性教师培训,但是由于自身反思性思维范围的局限,一直没有能够通过反思的方式来开拓自身的教学视野及促进自身的发展。通过长时间对教学一线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观察以及依据以上所提到的反思的四个标准,笔者指出了教师在自主反思或参与反思性教师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一、反思虽行,观念不改
教师的教学观是教师在长期的学习(包括作为学生时的学习)与教学中获得的关于学生如何有效学习与教师如何有效教学的观念。在任何教师头脑中都存在着良莠不齐的教学观念。虽然教师也时常对自己的这些教学观念进行反思,但是由于反思的力度不够或没有获得更好的替代观念,他们在教学中依旧依照原有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这势必导致他们在专业发展上的停滞不前。因此,发展或改变教师头脑中的教学观念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笔者认为,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
1.提出教学问题,教师发表看法
只要在教学中认真地观察与深入地思考,我们就会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教师专业培训的过程中,将这些问题提出来,让教师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与解决方案。然后,培训者针对这些解决方案与看法提出其不合理性的质疑,并通过组织教师对这些看法或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引导他们由低水平的反思向高水平的反思过渡。对于反思水平的问题有学者进行了如下的划分:
(1)回忆水平(R1)。一个人描述他所经验到的,通过不寻求另外的解释与企图模仿他所观察到的或以被教导的方式回忆他的经验,并以此为基础来理解情景。
(2)合理性水平(R2)。一个人努力地寻求他各种经验之间的关系,通过理性原则来阐释环境,寻求其是其所是的原因,并将他的经验汇总或提升为指导原则。
(3)反思水平(R3)。一个人通过有目的地改变或改进他的未来来获取他的经验。从各种视角分析他的经验,并且能够看到他的合作教师对学生的价值观/行为/成绩的影响。通过教师自身反思水平一步步发展,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或改变。
2.学生陈述感受,反证观念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上的做法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即自以为是地认为这些做法是正确的、受学生欢迎的。但事实上,我们如果让学生发表他们对教师这些做法的意见,这些意见可能会与教师自以为是的观点大相径庭。因此,教师在自主反思或反思性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将自己自以为很好做法一一陈述出来,然后设计成调查表,让学生发表他们对教师这种做法的意见。通过师生两种观点的交融,使教师产生对自己在这种做法上的认知冲突,进而加速教师教学观的转变进程。
3.依照观念教学,录像获取不足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看不到自身教学的不足,是因为教师在按照自己的观念进行教学时,所感受到的是自身的教学行为是否与自身的教学观念相一致,而并不是与自身的教学观念相一致教学行为的不足。同时,由于教师在课堂上专心教学,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全面关注学生的接受情况与自身的行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看到自身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让教师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则是使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自己教学情况的最好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教师看到的不仅是自己在课堂中的行为过程,而且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应,这可以便教师在改变自身不科学的教学观念的基础上,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当然,邀请同事观察自己的课堂教学也不啻为一种获得教学反馈的良好方式。
通过以上三点,可以使“反思性教学”成为以“同素材对话”为轴心,同伙伴合作,共同展开“反省性思维”的教学。在“反思性教学”中师生钻研具体的素材,通过同教师与伙伴的沟通,建构意义,在教室中展开共享这种意义的学习。启发、帮助这种学习的教师也同学生一样,展开“同素材对话”、“同情境对话”、“同同事对话”,组织学生的沟通,展开建构教学内容——客体世界——之意义的活动。这种活动必然能够促使教师的教学观不断发生转变。
二、视野封闭,观念难新
很多教师虽然能够通过反思改变自身的观念,但是,由于生活与教学的环境范围狭小而导致的信息闭塞以及教师由于教学繁忙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自我封闭,很多教师在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及教学的反思之后,头脑中却没有多少新的教学观念产生。这种不大改变的教学观念必然会导致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相对僵化。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以下措施可资借鉴:
1.广泛交流,大胆借鉴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或“两人智慧胜一人”。这暗示教师之间如果能够在教学上相互合作,将彼此在教学上产生的灵感与感受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要比教师一个人孤独地探索好得多。“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教师将自己在教学上所遇到的问题讲给同事听,必然能够获得同事的良好建议,使问题迎刃而解。在网络资源唾手可得的今天,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网上博客,将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所获得的感受尽可能多倾诉,在倾诉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不仅是情感的宣泄、思维的整理而且更是自身表达能力的提高。当教师看到自己在网上所发表的博客得到了众多同行的回应时,教师就能立刻感受到自身心灵世界与众多心灵世界的沟通与交流。自己的困苦获得了亿万人的关注,自己的疑惑获得了众多人的解答,这样教师不仅在现实的世界中通过与同行教师的交流获得新的有价值的教学观念,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世界中,获得百家之长。因此,在反思性教学培训的过程中,培训者要注意培养教师的自我表达意识与主动沟通意识。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开放自身的教学视野,放飞自身封闭的心灵。
2.针对问题,广寻途径
在自我反思或反思性教师培训的过程中,由于反思标准的缺乏与教师判断力、理解力的欠缺,教师很难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反思性教学培训的过程中,培训者要注意培养教师的观察、判断能力及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让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发现自身在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存在的不足,并引导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大胆设想问题解决的途径,通过分析比较或教学实验来确定这些途径的优劣,这样教师就会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教师在广泛探求与大胆实验中一年所获取的教学经验要胜过使用一种教学策略而不愿作改变的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教学经验。
3.拓展经验,转移阵地
教师在教学中应具备的不仅是所任教学科的知识,而且还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教师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不仅是教师对相关书籍的阅读,同时还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观察、探索与反思。因此,培训者在鼓励教师进行专业书籍阅读的同时,还有必要让教师通过定期的转换教学对象的方式来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让同一教师拥有在不同的班级、年级、阶段(如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教学经历。因为教师虽然在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方面拥有丰富的知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则是教师的有关某一个年级的具有很大分化性、系统性与可辨析度的学科知识结构。教师如果不从事某一年级的学科教学,根本就不可能形成这样的知识结构以及获得有关该年级的学生在心理及生理方面的有价值的知识。教师要想成为教学上的专家,就必须拥有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科知识结构及教学经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主动申请或培训者应为教师提供一个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教学机会,以便在教学对象的不断转换中获取更为系统、更为完善的学科知识与全面的学生成长历程中的知识。只有这样,教师的职业生涯与生命历程才会在教学对象的不断转变中不断展示着自身的意义。
三、观念虽新,能力不变
教学是一项要求教师“思”“行”并进,协调统一的活动。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虽然能够通过反思的方式得到不断的更新,但是由于他们不注意自身教学能力的训练与提高,造成观念与行为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言语教学观念与言语规范的不协调。虽然很多教师的言语教学观念在不断地更新,但是他们自身的言语规范确没有任何改进,他们使用只有当地人才能理解的言语进行授课。这一现象在我国中小城市甚至部分大城市普遍存在着,从而导致不同地方所培养的中学生操着不同方言来师范院校学习。如果学生在师范院校学习时不努力改掉自身言语中的方言,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又成为语言不规范的教师,从而导致语言教学中的恶性循环。二是观念与观念表达的不协调。虽然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讲的知识很多,但到了嘴边却说不出来,抑或教学思想或观念很丰富,但拿起笔来时却写不出来或写不好,以致在语文教学或英语教学中不能为学生在言语表达上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三是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不协调。有些教师虽然在教学上经验独到、能力超人,但是在提升自身教学经验与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方面却一窍不通或热情全无。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依据标准,苦练能力
教师在教学上所需要的能力有些是可以通过长期的训练来加以提高或改进的,如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有些却不能改变,如因相貌俊美、姿态幽雅而具有的对学生的亲和力。现在仅就如何改进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进行探讨。个体的语言表达能力分为口头言语表达能力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一是口头言语表达能力。良好的口头言语表达能力的标准一般从流畅性、逻辑性、清晰性、准确性与规范性五个方面来衡量,同时也可以从它与个体思维的协调度上来衡量。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把教师的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分为三个层次:言不表思、思多言拙、思言一体。我们无论从哪一标准来衡量教师的口头言语表达能力,都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提高。①模仿训练。就是教师根据电台广播员的标准发音大声重复,每天训练一个小时左右。长此以往,教师不仅可以在语音语调上有所改进,同时也可以在言语发音上有很大的发展。②野外模拟演讲。即为了训练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教师每天早起十几分钟,在野外进行大声模拟演说或演讲,将内心无法与他人交流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宣泄教师内心的苦闷与提高自己声音的清晰度,还可以使教师的口头言语表达能力由有话说不出、有话说不好向“出口成章”过渡。
二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至关重要。根据熊川武教授的说法,书面表达能力具有三个层次:一是无话可写;二是有话写不好;三是下笔千言。教师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目标就是向“下笔千言”发展。教师要发展自己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必须敢于在教学中大胆提出设想,敢于进行教学实验,勇于将自身在教学中的感受通过博客、教学反思日志、论文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教师通过常思常写的方式必然能够使自身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其思维品质也会随之得到改善。当然,良好的教学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以上的两种能力,同时还需要教师的亲和力、理解力与情感力。由于这些能力不易通过训练获得,此处不再详述。
2.选优培育,激发动机
[关键词]以中小学为基地;教师培训模式;BEd课程;PGCE课程
Abstract:Sincetheearly1990s,Englandhasreformedthetraditionalteachertrainingpatternanddevelopedanewpattern,whichisschoolbased,andBEdandPGCEarethemajorparts.Thispapernarratesbrieflythepatternandanalysesitsconcretecharacteristics,and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forChina''''steachertraining.
Keywords:schoolbased;patternofteachertraining;courseofBEd;courseofPGCE
一、英国教师培训模式概述
英国的教师培训实施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学科专业学习与教育专业训练同时进行的“4+0”模式,它以“教育学士学位”(BachelorofEducation,简称BEd)课程为代表,主要培养小学教师;另一种是学科专业学习与教育专业训练先后进行的“3+1”模式,即先获得学科专业的学士学位,再接受一年的教育专业训练,它以“研究生教育证书”(PostgraduateCertificateofEducation,简称PGCE)课程为代表,主要培养中学教师。目前,PGCE课程越来越受到英国政府的推崇,已成为教师培训模式的主体。
1BEd课程
BEd由大学、非大学的多科技术学院与高等教育学院提供,入学要求与大学其他本科的招生标准持平或更高。其中,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的中等教育会考合格证书是入学的必要条件。其课程由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教学实践经验、主要课程四部分构成。其中,教育实践经验在课程计划中占很大比重。
以爱丁堡大学莫雷教育学院(MorayHouseschoolofEducation,theUniversityofEdinburgh)2005~2006年度BEd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计划为例[1]:学院第一、二学年的主要学科课程包括数学、语言、环境研究、宗教和德育、表达艺术;教育理论课程包括四个部分:教育思想、终身发展与学习、学习与教学、教育的社会背景;课程的原则和问题;教学与学习;教育的社会背景。后两学年中,数学、语言、表达艺术仍然是主要的核心课程;教育理论课程集中在发展学生的专业责任,以满足教育过程各个阶段课程的需要。最后一年主要包括一个专业计划,即对教与学的某一方面进行行动研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实践。实习通常在中小学进行,由中小学和大学教师合作指导。另外,还提供大量的选修课,如现代语言、科学、技术与环境;宗教、道德与哲学研究;儿童文学;英国课程历史;小学主题教学;合作学习;家庭、学校与社区;信息与传播技术;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的专业与政策背景;学习的额外支持等。学生必须至少选择一门课程进行选修。
2PGCE课程
该课程的招生对象是希望担任教师的大学非教育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根据中央教育局的规定,意欲在中学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其在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中英语和数学的成绩必须合格。课程学制一年,之后,学生可获得研究生教育证书,拥有教师的法定资格。该课程主要由学科研究(SubjectStudies)、专业研究(ProfessionalStudies)、教学实践经验(PracticalTeachingExperience)三个要素组成。其中,教学实践经验是课程的重心。
以伦敦大学教育学院(theInstituteofEducation,UniversityofLondon)2005~2006年度面向中学的PGCE课程计划为例[2]:课程主要由“作为实践活动的教学"(TeachingasaPracticalAction)、“影响教学的背景”(ContextsAffectingTeaching)、“教学与专业发展”(TeachingandProfessionalDevelopment)三个主题构成,具体包括四类课程:①课程学科研究:要求师范生关注学科专业方面的发展,掌握特定学科的教学技能,在课程教学上,与著名的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合作,并学会充分利用学院的科研成果。②专业研究:旨在提供专业学习更广阔的背景,注重师范生从专业角度对学校政策与实践的充分理解,包括了解教育过程和影响教学的因素,以及教师的专业职责和法律义务。③教育实践经验:由“小学经验入门”与“教学实际训练”组成。课程开始之前的第一周,师范生在附近一所小学进行课堂观察,了解小学阶段的专业经验。之后,在中学进行三个学期的实践教学,让师范生获得一系列的实践经验。师范生在整个课程教学中被安排到两所不同的学校,体验不同学校的学习需要和管理方式。这类课程约占整个培训课程时间的2/3,是培训课程的主干。④学科专业选修课:由课程学科研究提供,包括艺术与设计教育、经济与商业、地理、历史、宗教教育等。师范生从中选修一至两门作为自己的发展领域。
除了向师范生提供相对稳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外,学院还提供一些临时性的短期课程,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2005~2006年度,学院开设的短期课程多达21门。课程在形式上也是灵活多样,有讲座、学科研习班、接受导师的个别指导、从学院的研究项目和开设的各类课程及图书馆中寻找内容进行学习和研究等。学院采取连续评定的课程评估方式,通过定期评价与学校咨询对整个课程学习进行监督。
二、英国教师培训模式的特征
1师资培训完全高教化,并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目前,英国的师资培训基本定位在本科以上,实行开放、多元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政府对师资培训尤为重视,并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监控。英国成立了教师教育鉴定委员会(CouncilfortheAccreditationofTeacherEducation,简称CATE),专门负责根据最新制定的课程鉴定标准对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进行鉴定和评估[3]。CATE的成立标志着政府对教师教育直接干预的开始。此外,英国还通过实施严格的教师资格证制度来控制师资培训课程,BEd和PGCE均与教师资格证书相联系。大学与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师培训模式
BEd和PGCE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上非常注重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有的甚至以中小学的实际问题为线索来组织。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就开始盛行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师(教师)——徒(师范生)制”教师培养模式[4]。1992年,教育大臣帕顿发表的《职前教师训练》报告,强调师范教育机构必须建立服务教师培训的中小学基地学校,两者的关系应是合作的伙伴关系。“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师培训模式正式开始实施。新的模式以“教师职前培养制度的改革应基于彻底了解现行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完全改变了长期以来“以大学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使中小学与大学培养机构之间建立了一种平等的“伙伴式”关系。师资培养机构与中小学的这种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已成为英国师范教育的一大特色。
3师资培训课程设置灵活、形式多样,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BEd和PGCE这两种培养方式各异、培养目标各有侧重的模式形成了英国颇具特色的“混合型”教师培养体制,它能灵活地适应教师数量的供求变化,保证师范教育的办学效益。课程通过报告会、研讨会、实践调查、课题研究等形式开展,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自由交换意见,这也是一个鼓励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的学习过程。英国教育有注重个性的传统,这在师资培训课程中也有明显体现:既有必修的主干课程,又有选修的辅助课程;既有学习时间较长的课程,也有几天或几周的短期课程。这些课程种类繁多,明码标价,师范生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爱好、特长及经济承受能力,选择其中的一些课程学习。这样,课程的开设、学生的选修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师范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5]。
三、启示
1教师教育体制由单调、封闭走向开放、多元
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长期实施的是独立定向的教师教育制度,政府严格控制教师教育管理体制,从而造成整个教师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封闭性。师范院校的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导致办学效率低下,进而限制了教师教育的发展。而今,市场经济的建立对这种封闭运行的教师教育体制提出了挑战。只有在教师教育中适当地引入市场机制,建立起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体制,才能使教师教育得到健康发展。综合性大学办师范教育的优势正在于其开放性。同样,单一的师范院校也可以通过走综合化的道路来创造同样的优势。我们要寻求师范性与学术性的最佳平衡点,尽快在新的背景下形成师范教育新的内部机制。
2加强师范院校(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提高教育实习质量
教育实践活动一直是我国师范教育的薄弱环节。中小学除了向师范生提供短时间的教育实习,基本不和师范院校发生联系。这种情况不利于职前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影响教师培养质量,也不利于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武装,也需要真实的实践体验。大学是教师的理论学习场所,中小学是教师的实践基地,只有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也有了师范院校与学校合作的尝试,出现了教师发展学校。它是在原学校建制内,由大学和中小学合作建立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研共同体,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方式。不过,教师发展学校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一些困难与障碍。英国在此方面有十几年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汲取。
3将职前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教师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它应该贯穿教师的一生。在传统教师教育体系之下,职前教师培养在师范院校进行,在职教师培训主要是中小学的事。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这种分离状态不利于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在英国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师培训模式中,师范生在学校度过大量时间,由专门的学校指导教师对其教育实习进行专业指导,学校指导教师要接受由大学进行的指导教师培训,这也是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了保证教师教育的连贯性与一致性,我们可以建构一种能把职前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实习模式,双向校本师生培训模式便是这样一种模式。所谓双向校本师生培训模式,是指高师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对学校师生的现状与潜力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种种资源,主要在校内开展的旨在满足学校工作需要以及每个师范生和在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培训活动,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二者的双向专业发展,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6]。总之,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场所,通过教育实习中的教学指导这一环节,把职前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有机联系起来,可以充分利用大学与学校的资源,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开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BEd(Honours)PrimaryEducation[EB/OL].,2006-09-01.
[2]SecondatyPGCE(fulltime)[EB/OL].,2006-09-01.
[3]Furlong,J.&L.,Miles.,Whiting,C&Whitty,G.Teachereducationintransition:reformingteacherprofessionalism[M].OpenUniversityPress,London,2000.22.
[4]胡艳,蔡永红.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46.
1.培训工作缺乏长期规划及顶层设计,培训的连续性不强。
教师培训作为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渠道,需要有系统性和前瞻性的整体规划。良好的教师培训规划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但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受领命主义培训思想和被动性培训方式影响,农村教师培训目前缺乏整体的、长期规划,各段培训的衔接性不强,每次培训只是针对某个项目做出短期性安排,省、市、县各级培训之间没有较好的沟通与联系渠道,培训的系统性与连续性不强。访谈中一位多年从事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教师培训及管理工作的专家谈到:“在农村教师培训的系统性、连续性和计划性方面,宁夏地区缺少三至五年的长期考虑。每年培训只考虑了当年的培训情况,没有前瞻性的统筹考虑。培训内容重复性较大,又没有合理的受训教师选拔机制,每年每次培训都会有一些不能教学的后勤、教学辅助人员派上去顶数。”省级顶层设计应当由省(区)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门的专家调研团队和论证团队,以农村教师当前的实际专业化水平为基础,依据全省(区)农村教师培训的整体需要,制定出适宜的系统性培训方案以及培训管理措施。但是,在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方式下,区域内教师培训设计却缺少清晰的层级目标,培训管理处于纵向断层状态。一位长期从事教师培训工作的专家认为:“顶层设计对于整个教师职后培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当下省(区)级教师培训在顶层设计方面缺乏专家团队,或者说专家的参与率不高、作用发挥不够”。而基层教研员作为农村教师培训者队伍的主干力量,是支撑日常教育培训的基础,但是多数基层教研员进行教师培训时,只是大量转述他们曾参加过的上一级培训的内容,没能根据当地实际将他们学到的东西本土化。因此,纵观当前的教师培训,省(区)级缺少管理及执行监督方面的顶层设计,没有较长期灵活机动型的专家调研及评估团队,培训缺乏专家团队的严密论证和精心设计。
2.缺少前期的培训需求调研,培训的针对性不强。
教师培训是基于政府、社会特别是教师自身对其素质状况不满意而展开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活动。对于教师个体而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自我成长需求是师资培训考虑的首要内容,这也是整个培训顶层设计以及制定具体培训措施的主要参考依据。然而,研究者在对参加过培训的教师调查访谈时发现,90%的受训教师在受训前没有接受过培训需求调查。访谈中73%的教师认为当下的在职培训无论是市县级还是省区级培训,仍然是自上而下的命令式培训。培训前缺乏摸底调查,培训过程中只是根据文件命令中安排的学科进行灌输。这种浓厚的“政府本位”与“文件规定”式培训,严重忽视了教师个体参加培训的目的与需求,导致培训内容与教师个体需求相距较大,教师培训的内容选择没有切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对农村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缺乏相应的指导意义。调查数据也显示,当问及培训课程内容对教师的帮助程度时,43%的受训教师认为培训课程内容对自己专业发展具有一定帮助,但是实际操作层面的指导价值并不大。36%的受训教师认为培训目标界定不清晰,培训内容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培训内容设计随意性较强,课程设置系统性与层次性不强,培训效果不明显。而且还存在为了完成项目而进行的培训。由于培训内容严重滞后,与实际教学需求相脱节,出现了“二少一脱离”现象:即涉及教育教学科研的内容较少,达不到提高教研水平的目的;涉及学科前沿发展情况的内容少,达不到开阔眼界的目的;部分培训内容脱离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达不到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教师自身实际需求是教师主动参加培训,促进自身发展的内动力。教师培训目标的设置应当是教师自身的一种自我抉择。调查结果显示,不少教师连自身的培训目标也不清楚,在培训中教师只是一味接受教育管理部门的安排,受损失的既有国家巨大的培训资金,也包括了教师自身。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宁夏地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培训机构在制定师资培训计划过程中,不能深入了解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培训需求,不能把教师作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而是作为一个被动适应者被安置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忽视了教师培训的主体参与性,教师自我需求不明确,导致培训内容缺少针对性,培训的适切性较弱,难以满足教师需求,培训的方式缺乏灵活性,难以被接受,最终影响了培训的质量。
3.培训资源的整合度不高,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从培训资源的层次上分析,教师培训有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地市县级培训,以及校级培训资源。国家级培训特别是国培计划是21世纪以来最大的农村教师培训项目,为农村教师全面素质提升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省级培训作为国家级教师培训的主要载体,着力推动了教师培训的有效进行。许多市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根据当地教师实际状况与自身需求,以专题讲座和课题立项方式也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教师职后培训。而随着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各个学校校本教师资源也得到了有效发掘。但是,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各级培训机构及其培训工作应该体现“总体规划、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培训原则,统筹、协作与协调好各级各类师资培训工作,以协商一致的方式共同做好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然而,调查显示,宁夏地区的校级、县级、市区、省区级培训缺乏统一规划。培训中时常听到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种培训我已经参加过了,这个老师的讲座我都听过好几遍了”,“有的专家讲座在校本培训时已经讲过,但在更高层面的培训中仍然重复性地进行……”这些问题在当前的农村教师培训中经常发生。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校级培训者各挥各的指挥棒,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与整体设计,造成培训资源的隐性流失。访谈中,一位平时上课听讲认真,课堂笔记记录扎实,对培训比较重视的教师这样评价如今的培训,“前几年培训的机会较少,听到的课程因为少而感觉很新颖,然而近几年随着“国培计划”的开展,我们学习的机会多了,可是我们每年面对的培训师却是同一些人,专家的授课内容丝毫没变”。究其原因,在农村教师培训系统中不仅缺少培训专家库的建立,教师参与培训的电子档案记载更是缺少。由于师资培训没有培训记录平台,在连续性培训中不能根据教师培训状况很好地进行培训,使得部分教师多次参与同一性质或者同一类型的职后培训、而另外一些亟需培训的教师却一直得不到有效培训。而有的培训师以同一讲稿多次面对同一学生,缺少创新性与实时性;有些高水平教师却不能参与到培训活动中去,致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隐性资源流失严重。从培训管理角度而言,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教师教育的关注,各种倾斜性政策已从政策制定阶段落实到了执行阶段。宁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教师职后培训方面国家给予了更大资助。这就需要各级教育培训机构以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据,统合各方力量,协同做好师资培训工作。
4.培训后的及时反馈不足,缺少检测与评估。
教师在职培训结束,回到原任教学校的实践效果如何,需要培训组织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做跟踪式检测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后续培训的有效进行。然而,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培训结束后,绝大部分受训教师与培训组织管理部门、专家团队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影响了培训组织机构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影响受训教师的跟进式发展。究其原因,从教师培训组织者维度分析,培训机构和培训组织管理部门实施培训的动力是培训经费利益驱动,培训的目的就是完成任务。所以,教师培训工作结束后,他们没有对培训效果实施跟进式检测与评估的欲望,也没有对培训问题监督检查的想法,自然也就没有将受培教师学习成果的二次传播效果纳入到教师培训结果的检测与评估之中,导致集中培训工作结束后,培训机构与管理部门把本不该结束的后续培训事项过早地划上了句号。从教师自身方面看,多数受训教师也抱着完成任务的想法参加各种培训。因此,伴随着集中培训活动的结束而自动终止了培训的后续工作,终止了对培训内容的应用工作,未能将培训中获得的相关理论与实际教学自觉结合。培训结束后,大部分教师同时也中断了与培训管理部门、培训机构的联系,不能将自我培训困惑、自我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主动地反馈给培训机构。从学校主管领导层面看,学校作为受训教师与培训机构的链接枢纽,在组织传播受训教师专业知识、专业理念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据调查,在近年参与国培计划的教师中,35.2%的教师对本校教师进行了再培训和专题辅导,介绍了自己参加培训的收获与体会。因此,宁夏农村地区学校在教师培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多数学校对自身在教师培训工作中所应该承担的职责不够明确,很少为受训教师制定外出培训考核制度,甚至不对受训教师进行任何的考核。同时,也没有举行任何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机构、培训单位跟进式检测与评估的深入进行。教师培训的最初设想及预期目标———教师培训后要在所在学校和地区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确保新的教育理念、方法尽快融入到本校及邻校同行的教学中,以便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由于缺少学校在教师培训后的跟进式检测、评估与及时性反馈,也致使这种设想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执行不到位现象,进而影响了培训机构与学校以及受训教师之间的信息畅通。
二、农村教师培训管理层面需要采取一些积极措施
1.从培训资源的共享性、互补性与实效性层面考虑,需要将当前国家、省(自治区)、市、县、校五级师资培训机构分别组织实施的师资培训整合为省、市、县“三级培训”,以提高各级培训机构之间联系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对同一专家的授课范围、授课次数进行一定限制,避免同一培训专家过度地为同一对象讲授同一内容情况的发生,提升培训资源的利用率。“三级培训”体系形成以后,县级师资培训机构的培训任务、内容和对象应当界定在本县急缺乡村学科教师培训上,以适应本地区教学的应急需求;市级层面的教师培训应当界定在全市区不同学科、不同类别农村教师的统筹培训上;省(区)级教师培训的主要精力应该在顶层设计、督导评估、高端培训方面,如分层次、分类别设计论证全省(区)性农村教师中长期培训规划,组织遴选和培养省级培训专家团队,定期、高频率地跟踪督查各级各类培训项目的实施情况并进行督导评估,组织(省)区级及以上前沿性、专题性培训项目。研究证明,有效整合和利用培训专家团队,实行“三级”整合的师资培训方案,可以建成职后统一的教师培训一体化管理体系,增强各级培训机构之间的联系,避免重复讲授和学习同样的课程内容,提升培训资源的利用率。
2.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把握受训教师的培训需求。
综合当前农村教师培训后的系列表现可以看出,对受训教师培训前的前期调研,对于培训形式的设计、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管理制度的制定,特别是培训效果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不对各级各类培训对象进行前期调研,必然会使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教师也将会搪塞应付培训过程,进而导致教师的培训需求与实际培训内容及课程设置之间,培训效果与培训预期目的之间设计出现较大差距。但是,培训需求调研工作很复杂。一方面,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同,他们的培训需求不同,教师需求调研是一个长期性过程。另一方面,不同性别、不同学科、不同学历教师需求不同,教师需求调查又是一个全面性和系统性过程。因此,在教师需求调查过程中,既要把数量和方式上的跟踪式或者追踪式个案调查研究与不同类别、不同性别、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教师特殊需求的全面性调查结合起来,也要将点上的深入访谈法与面上的问卷调查结合起来,以期全面、系统而又深入地了解培训对象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培训工作。
3.加强顶层设计,切实制定出培训的长期规划,促进培训机构、受训学校与受训教师在受训过程中、受训后的协同发展。
具体而言,在未来的“国培计划”以及地市县级教师培训过程中,首先要把农村教师培训的主动权交给培训机构,督促师资培训部门依据当地农村师资构成和专业发展情况,自觉主动做好师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和培训过程的顶层设计和长期规划。在未来的“国培计划”以及地市县级教师培训工作结束后,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或精神手段,继续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培训机构、培训专家自觉了解受训教师发展情况的欲望和自觉开展培训工作的意识。同时,依据受训学校的规模层次,将其主要领导分别纳入到不同层级的培训管理团队以及受训教师发展评估成员之中,加强各级教师培训管理工作的衔接性和针对性。
4.建立良好的监督、考核与评估机制,推动受训学校、受训教师与培训组织管理机构工作的即时与后续发展。
教师职后培训结束后,国家教育督察部门,一方面要通过调查研究、督促省(区)级教育培训机构不间断地收集整理受训教师受训以后的发展信息,建立起培训教师成长记录袋,并对其成长记录分析评估,指导其后续发展,也为修订旧培训方案、制定新培训方案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要督促省级教育培训部门通过大量观察访谈,检查受训教师所在学校利用受训教师的方式、方法及其效果,督促受训教师在本学校发挥更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同时,要督促受训学校组织受训教师通过公开课、示范课教学,及时展示培训学习成果,扩大培训的效果。或者引导其及时反思培训成果,以便检视培训内容的适切性,培训方式的有效性,及时发现问题并为教育部门以及培训机构和专家团队改进培训工作指出重点、难点,提供建议与培训改革的突破口,切实提升各级师资培训部门政策制定的适切性与时效性。
三、结语
【论文摘要】培训理念及其指导下的培训模式直接影响着教师培训的质量,湖北省树立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新理念,并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教师培训模式,建立了符合全省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的教师培训模式。
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是指在基础教育领域内,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以提高师德水平、业务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为目标的培训机制、内容、方式和方法。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培训主体、培训理念、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手段(方式、方法)与培训管理(过程监控、考核评价)等,这些要素的优化组合及发挥独特作用的过程,就是模式生长、发展、形成的过程。培训理念及其指导下的培训模式直接影响着教师培训的质量,湖北省树立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新理念,并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教师培训模式,建立了符合本省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的教师培训模式。
一、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组织运行管理模式的分析
1.“两线四级”的组织运行管理模式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两线四级”组织运行管理体系。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省、市、县、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培训基地,组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保证培训工作的运行。
省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负责制定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和政策;组织制定各类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计划;组织编审教材;审批全省高、初中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的办学资格并加强对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的指导;检查指导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省统一要求,负责制定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规划和措施;负责本地区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及其基地建设,负责审批本地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的办学资格;筹措和管理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考核、评估并指导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本县(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筹措和管理继续教育经费;指导乡镇及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建立综合考评、奖惩制度等继续教育的驱动机制。
乡镇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任职学校有计划地选派、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并筹集相应的师训经费。中小学校长负有组织和指导本校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责任,把教师的继续教育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程,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省、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依托教师进修院校和师范院校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协助教育行政部门抓好本区域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成绩考核和证书登记制度。继续教育基地负责做好学员的培训、考核和登记工作。对完成了继续教育的规定学时并经考核合格者,颁发省教育厅统一印制的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结业证书。
2.“三位一体”的组织运行管理模式
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湖北省实施了“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此项工程主要采取三位一体运行管理模式。
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是湖北省教育厅为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从2005年开始,用5年时间,将全省现有的10万农村乡镇中小学教师(其中校长培训1万人),集中到武汉市进行免费培训10天。“工程”采取政府招标购买培训,受训者全免费接受培训,严格考核培训情况,根据绩效给予奖励的运作模式。在具体运作方式上做到“五统一”,即统一安排培训时间,统一设计培训课程,统一调配培训师资,统一规定培训方法,统一订购生活用品。在培训工作实施过程中,省教育厅、培训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了“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加强培训工作的管理和质量监控。
省教育厅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和管理,培训师资的选配、资源建设,加强培训过程的质量监控。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参训学员的选送、组织与协调。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时组织好学员报到并提供交通便利,确保学员往返和培训期间的安全,敦促学员完成集中培训后的在岗研修任务。承担培训任务的院校按要求利用自身资源,提供优质培训服务,确保培训质量。“工程”参加单位及其领导都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任务。省教育厅领导高度重视“工程”的统筹与协调、实施与管理。
二、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组织模式的个案分析
1.“三型十环”培训模式
湖北省十堰市教育局在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中总结出“三型十环”培训模式。“三型十环”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是教师需求多元化和教师培训多样性理论。“三型十环”模式构建的实践依据是校本培训经验的总结。教师校本培训,必须充分考虑欠发展类、发展类、优先发展类的不同实际及多种需求,设计教师培训的多样性培训模式。“三型十环”模式的构架主要有三种模式:学习——岗练——考评——分层模式;分层——研训——师导——定向模式;定向——专修——独创——发展模式。十堰市实验区按照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构建了九种校本培训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式、现场诊断式(微格式)、问题探究式、专题讲座式、示范——模仿式、情境体验式、自修——反思式、研训互动式、网络信息交流式。目前十堰市教育局总结提炼出了适合各种不同类型学校的校本培训“三型十环”模式,用于实验区的学校和县市部分中小学实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模式正由实验区向全市中小学辐射实施。2.“专家诊断”式培训模式
在教师培训实践活动中,武汉市洪山区积极试行“专家诊断”式培训模式。所谓“专家诊断”培训,即选出的专家组对参训教师进行培训前的调查研究后,针对不同的教师存在的问题,采取集中、分组、个人培训的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专家“会诊”,因材施训。“专家诊断”培训的理论依据是皮亚杰的“临床法”和巴班斯基的“教育会诊”理论;成人个性虽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是可塑的;发展学生个性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具备鲜明特色与个性的教师。“专家诊断”培训遵循主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实效性原则。“专家诊断”培训采取一看、二听、三察、四议的诊断形式与方法。诊断标准与内容一要以学员个性特征为依据,二要以骨干教师标准作为依据,三要以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为依据。“专家诊断”培训的程序:①聘请专家,成立小组;②自我评价,提出问题;③专家诊断,确定目标;④制定方案,实施培训;⑤效果评价,总结提高。如此培训,形成了一批具有独特教学风格和鲜明个性的骨干教师。同时也遇到一些困难,如实践场地难找,工学矛盾,经费紧缺教材缺乏,给参训教师备课造成了困难,从而影响培训效果。
3.校本培训能级模式
2004—2007近三年来湖北荆门东宝区教育局着力于具有“针对实际、强化实训、突出实效”特点的校本培训模式创新,展开了构建新型教师校本培训能级模式的初步探索与实践。所谓新型教师校本培训能级模式,是一种以培养适应新课程和学生素质发展新要求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目标,以学校为单位,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能力发展为核心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体系。新型教师校本培训能级模式的总体构架是:构建三大体系,形成三大平台,达成三大愿景。
(1)目标与内容体系:首先是明确总体目标定位,达成三大愿景。一是以构建“能级模式”为支撑,切实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二是以发展教师“八项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职业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学生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特色争创能力)为支撑,切实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三是以优化师资团队“三型”(成长型、成熟型、成就型)能力发展结构为支撑,切实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其次是分能力项目、年度(学期)和具体实施培训活动项目,拟定明确的培训目标要求。形成培训内容菜单:一般可分A培训能力项目、B必修课程要目、C能力实训要点三级来编制,并相应附加必要的实施说明。
(2)途径与方法体系:搭建自主研修、岗位培训、远程教育三大平台,突出“主体化”、“一体化”、“信息化”特点。
(3)管理与评价体系构建要求:落实机构,落实常规,落实评价。
4.课题驱动模式
2007年,蕲春县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实验区,申报的子课题《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有效模式研究》已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总课题组审定批准。参与课题实验为该县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提供新的发展支点。以课题为载体,以校情为依据,进一步深入探索校本培训的新模式、新策略,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全县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在面上,积极构建“县、片、校”三级联动的教师培训机制。在点上,不断创新努力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一是导师引领模式;二是名师研修模式;三是课程开发模式;四是课题带动模式。开展教师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统一部署,全面推进,科研引路,示范先行,校长负责,评估奖惩。
本文作者:李春玉孟雪工作单位:通化师范学院
(一)师范生对教师职业认识不到位1.高师生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理性的层面上,缺乏真实的感受。对教师的理解仅仅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学习”等等,其原因在于师范生对教师职业情感缺乏完整的职业认知基础,这种职业情感的持久性是随着职业认知的深入而发生变化的[4]。由于高师生缺乏扎实的理论储备和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因而出现了职业认知水平低,科学认知与实践体验脱离的状况。2.学生受外部社会和传统观念影响。在他们看来教师行业与许多其他行业相比,无论是在经济收益还是在社会地位彰显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从事政府行政、企业等工作会比教师得到更多的权益。师范生普遍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其社会贡献、经济回报不成正比,对教师职业认同停留在经济待遇、职业声望和社会权益上,这使得师范生对教师的职业认识产生了片面和错误观念。在部分师范生的潜意识里根本不存在教师职业意识的概念。(二)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价值认识存在偏差1.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不全面。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能(包括社会地位)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模糊,甚至不清楚。很多学生把师范教育当作是可能的谋生途径,这将导致其对职业价值的取向及评价标准发生功利性的变化。2.师范生从教意愿普遍淡簿。首先,师范生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等认识不清,对教师的尊重不够,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力度欠缺。其次,教师工资待遇不高在市场经济引领下的物质生活中,人们逐渐对教师职业产生排斥心理。再次,由于学校合并、及其师范院校大学化,示范性被淡化,影响师范院校的师范学习氛围,继而影响师范生的教学氛围,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师范生教师职业意识的形成。(三)师范生存在心理困惑1.自我认识不足。师范生缺少了解自己的意愿,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没有准确的定位,所以很难规划自己的职业。另外师范生缺乏对实际学校生活和教师职业的理性认识,他们对教师职业、学校教学情况与学校文化、师生关系等的认知一般都来自书本、各种媒体及自己的想象,使得他们害怕面对现实。2.职业认同不够。师范生的职业认同主要是指思想上对教师职业的认可,由于商品经济的冲击,教师待遇问题影响了师范生立志做光荣教师的志愿,而现在的大学生往往把经济待遇是否优厚当作重要的条件来考虑。所以对于从事教师行业存有顾虑。
(一)改革师范生的选择和入学方式,优选对教师职业有兴趣的教师后备力量人们只有对某项职业有兴趣,才会从内心激发起对该职业的强烈追求和探索欲望。目前,我国师范生的选择和入学方式仍旧以高考笔试成绩为主要录取依据。现在的高校师范生,除了20%的学生具有“师范情结”外,很多学生是非本意入学。这些学生本身对教师职业并无兴趣,将来的就职意向基本上都倾向于非教师行业。教育事业要获得良好的发展,需要具有崇高职业理想的终身从教者,而非毫无职业理想的匆匆过客。因此,改革当前师范生的选拔方式势在必行。高师院校实行提前单独招生:重视选拔过程中的面试等,将优秀的、热爱教育事业的学生筛选进高校储存教师的后备力量。(二)完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激发师范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要渗透于各科教学,特别是教育类课程,同时还要有必要的专门训练课程给予保证。教育理论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必须由实践性知识(即教育教学活动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来整合,才能内化为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职业技能。师范院校应反映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和趋势,而不是单纯考虑某一课程的系统与科学。专业技能类课程的设置即要提升师范生的隐性软件技能,可以考虑设置专业学科课程;针对学生普遍对基础教育现实不甚了解的情况,组织学生通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对基础教育进行实地见习、调研。总之,在追求学术性的同时,更要突出师范性,科学的布局课程体系。未来我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优化基础课程、深化专业课程、强化教育课程,使师范教育的课程朝综合化、板块化的方向发展,以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教师资格认证的“门槛”要求,或许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分阶段分系统引导帮助师范生明确教师职业的发展目标和过程经过访谈和了解发现有部分的学生,虽然对教师职业怀有极高的热情,但苦于不知道该怎样一步步去接近教师的角色,他们感觉到很茫然。此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学校没有对师范生教师角色成长进行系统的引导。师范生的教师角色成长一般都要经历彼此紧密相关的四个阶段,即职业定向阶段、角色假想阶段、角色观摩阶段和角色转换阶段。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学校引导的方向和措施应该有所侧重点。比如角色假想阶段,教师角色对于师范生来说还只是一种虚拟的自我想象,在他们模糊朦胧而又充满理想色彩的自我假想中,理想的教师形象多半为进入师范学习之前的自己的幼儿园教师或中小学教师中的某个所喜爱的教师。假如没有绝对鲜活而有魅力的新权威加以取代,他们仍然会按照师范教育前的“直觉式”理解构造自己的教师角色形象。综上所述,师范生的职业意识关系到该生是否能尽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关系到师资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未来社会公民的素质。“影响师范生职业意识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社会、家庭、学校、个体等,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并非一墩而就,要从多环节,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并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5]”。因此,在培育师范生的职业意识过程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是重要前提,完善师范院校的教学及管理,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是重要保障,师范生自身对教师自我认同的建构是关键,对其培育应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合适的土壤。只有不断加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的培养,才能使教师的职前培养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真正地促进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才能真正地为我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教育人才。
(一)背景:
教师培训面临诸多的实践问题反思教师培训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实施,主要问题聚焦在培训的实践环节上:
1.培训课程: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活动课程设计重视专家讲座的高端理论,忽视链接教学的实践指导,培训者对高深的理论如数家珍,却无法与教师的教学实践产生共鸣,实践性课程薄弱。
2.培训方式:注重专家讲授,忽视现场互动以注入式培训为主要形式,“一言堂”一以贯之,呈现“集中讲授+回校实践”的机械模式,缺少与教师的思想碰撞和交流体验,教师感觉乏味、缺乏激情。
3.专家引领:注重解释问题,忽视解决策略大多数的专家讲座中,仅仅停留在对教学问题或现象的解释上,难以做到瞄准难点聚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路径或方法,缺乏对教育教学专业化的有效指导。
4.培训资源:注重既定文本,忽视生成资源仅仅利用现成的、文本的培训资源,大多往往停留在专家讲座的内容上,忽略了培训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尤其是学员再生性资源的开发利用。
5.培训评价:注重即时效果,忽视后续跟踪只关注参加培训时获得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训后带来的教学行为改进和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影响无人问津,学员每每感叹:“听讲时热血沸腾,回去后心灰意冷”。为解决这种以听专家讲理论知识为主,流于认知层面的培训模式,真正把培训转化为教师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梳理和理性分析,我们找到建构实践性教师培训模式的逻辑起点。
(二)出路:
“实践性教师培训模式”是破解教师培训转型的有效策略选择“实践性教师培训的模式建构和应用创新”的研究,就是立足教师培训“回归实践的价值追求”,创新培训的实践策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专业的培训服务。该研究提出了三个期待:
1.实践性教师培训模式,必须是对教师内驱力的激活和自觉性的唤醒,尽可能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要,强调目标与需求的高契合度。
2.实践性教师培训模式,必须基于教师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立足于教师岗位的历练和提高,使教师领悟到培训的个人意义,增强培训的高实效度。
3.实践性教师培训模式,必须着眼于教师发展的未来走向,帮助教师提高实践能力、提升实践智慧,引发教师实质性变化,体现培训的高迁移度。
(三)价值:“实践性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具有三层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提出了把教师的“实践知识”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培训设计体现“培训者与受训者共同创生培训资源”的理念,破解了教师培训高原期的重要难题,丰富和完善了现代教师培训理论,具有理论上的重要建树。
2.实践意义。
本研究构建了以“完善实践知识,发展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智慧”为核心的实践培训模式,直接指向教师培训的现实困惑和关键环节,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行动路径和有效策略,具有实践上的重大突破。
3.辐射意义。
本研究系统地梳理了四年来的实践经验,科学地进行了提炼升华,并以此构建了系列化专业化的成型模式,创建了可资借鉴的有效范式,在全国产生了极大的专业影响和引领作用,具有示范性的辐射价值。
二、建构和创新实践性培训模式的探究过程及理论基础
(一)探究的基本过程
2009年9月,我们开始了对“实践性教师培训模式建构与应用创新”的研究。期间经历了酝酿论证、探索构建、实践建模、应用验证、推广应用等阶段,截止至2013年12月,已形成了较为成型的实践性教师培训模式,成为全省战线和外省院校学习借鉴应用的成功范式。
1.酝酿论证阶段:
2009年9月—2009年12月研究现实问题,多方开展调研,确立“实践性培训”项目起点。
2.探索构建阶段:
2010年1月—2010年12月研究核心理念,链接教师发展,建构“实践性培训”理论模型。
3.实践建模阶段:
2011年1月—2011年12月研究实践经验,聚焦行为改进,完善“实践性培训”实施策略。
4.应用验证阶段:
2012年1月—2012年12月研究改进方案,结合各类项目,打造“实践性培训”典型样本。
5.提炼推广阶段:
2013年1月—2013年12月研究成果提升,总结示范辐射,放大“实践性培训”应用功效。
(二)探究的理论基础
1.“缄默知识
”理论。英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达的,称为显性知识;不能系统表述的,不可言说的、只可意会的,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这是本研究的基本要素和关键环节确立的实践基础。
2.“泰勒课程模式
”。美国课程理论家泰勒认为:“任何课程设计都必须回答4个问题:为什么教(或学)?教(或学)什么?怎么教(或学)?如何评价教(或学)的效果。”这4个问题构成了著名的“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泰勒课程模式4要素,称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永恒范畴。这是本研究的步骤和模式建立过程中的理论基础。
3.成人学习理论。
“诺克斯的熟练理论”认为,成人的学习既是一种内在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又是一种与外界相连的、事务性的活动。成人学习是伴随着成人生长发展而进行的一种完整的变化过程。这是本研究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确立的发展基础。
三、建构和创新实践性培训模式的探究关键点
我们在探究过程中,遵循波兰尼“缄默知识”的基本理论,聚焦教师“实践知识”的内涵价值,依据“泰勒课程模式”提出的研究步骤,达成了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和教师行为改进的目标追求,同时以“质性研究”为主要探究方式,将落脚点放在创新教师培训的行动策略上。关键点具体体现在:
1.注重创设情境的参与体验
尊重每位教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教师在活动体验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新的经验,得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提高,倡导情境体验中的内化生成。
2.注重实践链接的案例剖析
以教育教学实践的真实案例为线索,对教学案例剖析、追问,以叙事的文字表现形式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借助案例达到教育理论链接教学实践,倡导案例辨析中的示范引领。
3.注重经验分享的合作探究
遵循“培训对象也是培训资源”的新理念,挖掘参训教师中蕴含的丰富实践经验和充裕资源因素,提高参与的广泛度和问题研讨的精细度,在培训中分享、在合作中提升,倡导主题研讨中的互动生成。
4.注重实践现场的真实体验
让教师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异地学校的校园氛围和文化气息,领略不同学校的教育特色和先进经验,拓展教师的视野,倡导实践引领中的理性提升。
5.注重行动设计的任务驱动
围绕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基于培训感悟和深入思考,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布置相应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程度检验学习效果,倡导任务驱动中的自主建构。
6.注重网络研修的远程服务
(一)工作坊式培训概述
“工作坊”一词,一般指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工厂”概念是相对的。在社会科学领域,较早出现在教育与心理学研究领域。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劳伦斯•哈普林(LawenceHarplin)将“工作坊”概念引用到都市计划中,成为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立场、族群的人们思考、探讨、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甚至在争论都市计划或是对社区环境议题讨论时,成为一种鼓励参与、创新以及找出解决对策的手法。一般来说,“参与式工作坊”是一个多人共同参与的场域与过程,且让参与者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对话沟通、共同思考、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方案或规划,并一起讨论让这个方案如何推动,甚至可以实际行动,这样的“聚会”与“一连串的过程”,就叫作参与式工作坊。
(二)工作坊式培训特征
1.参与性
目前教师培训普遍存在参训教师参与被动、参与度不高、参与程度不深的问题,培训过程中,授课教师虽然也鼓励参训教师互动交流,但在传统讲授模式下,针对的问题有些并非参训教师所关注,因此不易形成共鸣,参与积极性也不会高,更谈不到深。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改革传统讲授方式,强化参训教师互动参与,增强培训吸引力、感染力”。工作坊模式培训,强调问题由参训教师提出,解决过程由参训教师自主完成,从根本上解决参训教师对问题、内容的漠视倾向,使参训教师全过程、全方位、更深入地参与到培训学习中,使接受培训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这种参与不再是外在的要求,而是工作坊式培训的内在必然要求。
2.自主性
传统培训在倡导参训教师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同时,其实恰恰从一开始就否定了参训教师学习的自主性。培训者从主题、内容、方法等各方面为参训教师“做了主”,主讲者往往以“真理拥有者”的姿态出现,好像教学的“神器”就在自己手上,殊不知,教学问题千头万绪,解决方法千差万别,实际情况千姿百态,谁也不可能拥有可以解决一切的终极方法。相反,有时由于授课者与参训教师情况差别特别明显,还会导致参训教师的逆反心理,这种情况下,参训教师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更是无从谈起。工作坊式培训中,强调问题选择和解决均由参训教师自主完成,这种自主性是根本的、全过程的,当然,主持教师、授课教师都要在培训中发挥指导作用。
3.促进反思
有效学习是由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与行动应用所组成的完整过程,在体验学习中,只有通过学习者对体验进行反思和观察,才能形成富有意义的理论,而形成反思的基础往往是实践,只有基于实践的、切身的、内发的反思才是有效的、深刻的、多维的,没有切身体验的反思往往是“被反思”,这种反思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不能对参训者的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工作坊式培训正是为参训者提供了有效反思的环境与机会。
4.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理论认为,个人目标是无法否定和抹杀的,但个人目标如果最大限度与团队目标一致,则会推进团队学习的进程。团队学习是工作坊式培训的必然手段,也是工作坊式培训的重要特征。这不仅是因为问题解决必须以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协作方式来解决,更在于团队学习是促进参训教师成长的重要手段,工作坊方式培训使团队学习的条件得到了有效保障,真正实现了团队学习的有效组织和效益发挥。工作坊式培训通过科学分组,以民主化方式产生小组目标与任务,最大限度地将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相结合,将小组成员内在组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不可分的整体,为团队学习提供了充分可能。在其他类培训中,分组学习、团队建设也在进行,但由于没有将学习任务与小组真正结合,往往是通过另一套机制和办法凝聚小组力量,有时会显得机械、松散、表面化。
二、我校工作坊模式培训的主要做法
(一)科学建立学习小组
2013年,我校“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河北省初中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第二期引入工作坊培训方式,共有71名教师参加,分为8个学习小组。分组的主要考虑:一是要保证学习小组(家庭)人数合理。过多会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协作分工;过少不仅没有氛围,有时任务则很难完成。二是小组的数量也要适中。过多和过少都会使小组间的交流难以组织。三是小组成员结构合理。综合考虑地域、年龄、性别、初始学历、专业等各种因素,并要注意小组间的平衡,小组数量一般不超过10人。四是民主化产生学,保证小组学习有效组织。
(二)小组自行研讨,产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充分运用民主手段,给出一定的时间由参训教师结合教学工作认真思考,各自提出迫切的、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在小组会上讨论,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充分发表见解,最终使形成的问题在组内达成一致,并提交主持人,然后由每个小组派出人员参与组间交流,说明问题产生的过程、理论与现实意义等。这是工作坊式培训最为重要的步骤,是基础性环节。本期历史骨干培训各小组最终形成的研究问题包括:“如何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实施有效教学”“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运用”“初中历史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如何在课堂小节中体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爱国主义教学”“文字材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历史教学中如何做好板书设计”“利用多种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由每个小组民主讨论、组间交流讨论最终产生,问题均来自一线教学实际,角度多样、内容具体,为工作坊培训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问题形成本身就是一次教学问题探究过程,这个过程促使每一位参与者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加工、提炼,并在参训教师中展开交流与分享,相互之间会有很大的启发和提高。
(三)自主解决问题
问题是教师自主选择的,这期间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这决定了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内成员间要进行分工协作,把问题细化、分解,确定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具体工作任务、完成标准、完成时间,这个过程中项目主持人创造条件推动成员间、小组间竞争与交流,营造一种积极的、向上的、乐学互学、相互推动影响的学习氛围。必须看到,即使是骨干教师培训,某些教师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依然不足,一定要有意识地开展活动消除教师的观望、倦怠和畏难心理,促进每一位参训教师和学习小组的学习研究热情。强调自主解决问题方案的原创性。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能粗糙,也可能浅显,甚至可能错误,这个过程中要充分信任、鼓励参训教师,但必须强调原创性,这是评价问题解决好与不好的底线标准,如果不能守住这条底线,再好的解决方案也与工作坊式培训初衷格格不入。
(四)强化交流与分享
交流与分享是工作坊式培训的重要前提,也是工作坊式培训的重要功能。在小组内部,参与者将所持有的信息分享给同伴,大家在平等的立场下共同讨论、交换意见,进而凝聚共识。在小组间成果交流过程中,组外意见、组间对比都会在深层次上影响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这里涉及成果评价问题,就是以什么标准评价成果的优与劣。我们认为要从促进教师学习,促进专业成长的角度去评价,而非从成果本身去选拔和甄别,要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只有如此,培训才能更加彰显其意义。此次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通过微课方式进行了成果展示与交流,每个学习小组选出一名教师代表小组参加成果展示交流,成果均为原创,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仅展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而且对教学技巧、教学手段都是很好的锻炼,老师们印象颇深。
三、工作坊式培训符合新课改理念
(一)符合民主化师生关系的理念
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构建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既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能力,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工作坊式培训将“以教为主”改变为以学为主,师生关系民主化进一步加强,培训中,主持教师、授课教师是指引者、推动者、帮助者,他们工作的目标是促使教师参与学习,并在彼此间进行有效沟通。规则的制定并非由教师完成,而是集体讨论确定,教师只是主持者;协助参训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但绝不是强势地为参与者做出决定,教师不再把已有的经验、观点、方法直接推给参训教师,而是在参训者的亲身体验中获得更深刻的思想和行为转变。
(二)符合注重经验与过程的理念
新课改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认为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既然如此,教师培训就不应该只是将已有的、现成的经验和判断直接传达给参训教师,必须通过教师亲身感受、经验、理解、反思、判断并最终获得,这才有更深刻的意义,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更能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在培训中加以落实,才能将新课改的理念更深刻地植入教师头脑。
(三)符合内容开放的理念
工作坊式培训使学习内容更加开放,而内容的开放性正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工作坊模式下,学习的内容、探讨的问题不再是提前预设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结果也是丰富多样的,获得的最终结果也会千差万别,参训教师的学习呈现出一种探究式学习的状态,充满未知与变化,没有标准的、固定化的答案,教师生活的、个性化的、经验的知识被充分挖掘,教师的学习热情与潜能被充分开发。这也正是新课改在课程实施方面的要求: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四)符合评价方式的新课改理念
新课改在评价标准上强调要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工作坊式培训亦是如此。可以肯定的是,工作坊式培训传达给参训教师的往往不是固定成型的知识与技巧,参训教师培训的收获有些并非外在显现,而是隐性发生,这也决定了此类培训在评价参训教师成绩时务必着眼改变、着眼内在。这里也涉及对培训效果的评价,正如新课改提倡的“以学论教”一样,应是“以学评培”,培训效果的好坏主要从参训教师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评价。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