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水质分析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5 15:05:28

序论:在您撰写水质分析报告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水质分析报告

第1篇

关键词:沙河;调查分析;问题;建议

我校旁边有一条河,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沙河。听老人说:以前沙河两岸树木葱茏,竹木成荫;他们经常在沙河河里嘻戏、捕鱼;大人们在河边洗衣、挑水。河水清澈见底,经常看到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偶尔还能看到一、两条大鱼捕食小鱼。现在,两岸的树木少了,沿河岸边经常看到垃圾成堆,河水也没有那么清了,时常变得有些浑浊,有时还可以看到一大片“美丽”的油膜漂浮在河面上……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物。水质决定体质,体质决定健康。水是人类生命的第一要素,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水质优劣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为此,我们研究小组将对福泉沙河(龙昌―福泉三江口段)的水质进行取样调查。从而了解水质是受到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还是二者皆有,寻求因果关系。

一、调查过程:

调查时间:2014年6月―2015年3月:每季度一次,共4次。.

小组成员:徐本斌、周兴开、王国平等

(一)采样地点:金山办事处酒厂

(二)实地考察及采集样本

2014年6月20日至2015年3月15日,我们小组成员一行8人,分4次对沙河局部河流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集样本,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河流河水污染情况严重,有很多地方河水呈现黑色,有一些不明漂浮物,有些地段发出恶心异味。我们小组成员经过走访,记录了局部河流和周边的工厂企业分布及居民居住情况,初步了解了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另外,附近居民在河边堆放垃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也对河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三)水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

1、水环境现状与评价结果:

2、问卷调查

2014年10月5至6日,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向沙河附近当地居民、学生和老师三个群体展开了调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并回收有效问卷100份。调查者当中居民21人,学生70人,老师9人。

3、问卷分析

(1)对沙河地区河水质量的关注度如何?

A、非常关注B、比较关注C、不太关注D、不关注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41%的调查者非常或比较关注沙河水质质量,说明人们对生活周围的环境十分重视。

(2)就目前状况而言,认为沙河河水的主要污染源或潜在污染源有哪些?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工业废水、工程建设和生活垃圾占有很大的比例,对河流污染都造成比较严重重的影响,其中以工业废水为主占85%,说明治理河水污染可以从企业污水达标限量排放入手。

(3)认为政府在河水治理方面主要可以从哪些地方着手

据调查显示,95%左右的人认为控制污染源能够有效治理河道。

二、污染原因分析

经过调查了解到沙河的污染是一直存在的,我国早期的“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政策致使沙河污染严重。如今,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更是加强了对这方面的关注。对沙河周边环境的调查,了解到整个沙河水质受到污染主要是因为工业废水排放超标,其次还有居民的生活废水排放。最近几年,福泉政府加强了对工厂、企业废水排放的监察力度,并实施一系列的相关措施。如:政府将企业污水排到污水处理厂等,沙河的工业企业的污水排放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如今沙河流水质现状依然不够理想,这种现象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水环境污染我们建议如下:①加强对上流的工厂的监管力度,建立企业排放口的数据库,统一设置污排放口等措施。②大力向人们宣传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并且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如贴出宣传画,让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他们自己,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③河道周边地区建立固定的垃圾堆,及时分类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以上措施,政府和居民都做了比较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使沙河河流的水质得到逐步改善。

四、建议:

目前,沙河污染比较严重,工业污水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河水的浑浊度、PH值、杂质度及病原菌等含量已明显超标,严重影响人畜饮水和人民的身体健康。要想治理河流污染,我们认为应当从如下几方面入手。①制定相关法规,做好制度落实。对能耗高、污染重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予审批。严厉查处向河道倾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行为。②对河流堵塞,流通不畅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加快工程建设,形成更高效,更合理的河道网,使沙河布局系统化,合理规划,有效治理。③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我们建议应完善居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纳管速度。同时采取严厉查处、征收排污费的措施。④建立水污染举报制度,采取短信、电话等多渠道举报方式,对河流污染进行举报。对举报人做好保密和奖励,对举报资料要有处理结果。

5、对排污企业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企业采取环境评价制度,企业的工业污水经过治理后要做到达标排放。

6、建立流域基本水质测报系统,逐步完善流域水质监测的规划和建设。

总之:国内很多城市目前均加大了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力度,我们应对河流生态用水,工程措施,生产、生活污水排放等方面关注更多,因此我们课题组认为:城市河流治理应采取综合措施,整体生态修复,考虑多种因素,全民参与的方式,希望我们的调查报告能对沙河治理的规划和设计者有所参考。

参考文献

第2篇

20*年市对区执行新一轮财政体制以来,我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体制改革前的20*年9.95亿元增加到20*年的26.8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8.2%;财政总收入从20*年20.6亿元增加到20*年的46.25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2.41%,可用财力从3.48亿元增加到8.4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4.8%,一般预算支出也从3亿元递增到20*年的8.8亿元,平均每年递增30.4%,总体看财政体制运行良好.具体情况见下表。

二、新一轮市区财政体制主要成效: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政收入总量不断扩大。截止到20*年我区财政总收入由体制改革前的7.1亿元扩大到现在的将近46.25亿元,总量增加了五倍多。新体制打破了将企业作为政府行政附属物的传统理念、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企业、居民三元结构的要求,理顺和密切了市区各级政府和辖区内各类企业的财政利益分配关系。有助于将市、区、镇(街)三级政府共同致力于加强市场监管、提供公共服务质量、加快经济发展、共同做大市区财政蛋糕的积极性,在营造公平纳税、平等竞争环境、促进市区生产力要素合理流动、快速集聚、激发市场经济主体活力、加快市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政策引导和效应作用。

2、新体制充分体现了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增强了区级财政支出的实体地位。在财政支出基数的核定方面,既考虑了改革原体制中市区义务教育、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基数定额补助、我区新增支出缺乏财力保障的不合理性、同时对已经明晰、理顺的事权、按照财随事转的原则,合理核定了相关支出基数;也考虑了体制运行过程中事权变动、支出基数调整和改革后体制的对接,归并了原来市对我区的补助项目、建立了收支挂钩的财政支出正常增长机制,我区财政支出实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增强。

3、新体制充分体现了“鼓励发展、兼顾公平”的原则,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分配总体要求。一方面通过财政经常性收入全额比例分成、转移支付补助与收入挂钩增长、财政收入超收奖励以及财政收入上台阶奖励以及对招商大项目给予适当补贴、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等政策实施,充分调动了我区发展经济、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在三个区之间统一分成比例、转移支付、企业外迁调整收入基数等措施,达到了区与区之间财力分配的相对平衡,避免了市区之间、区与区之见互挖税源,缺乏合力的局面,体现了建立市区经济利益共同体,市区两级共同做大财政蛋糕的政策意图;既保障了市宏观调控能力,又做到了调动区积极发展的有机统一。

4、新体制中房地产建筑业的项目属地征管政策,成为推动我区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体制调整前,我区建筑房地产企业异地注册,本地开发现象较多,税收流失严重,每年流失税收达2亿多元。20*年新体制规定建筑房地产业的项目属地征管,为此20*年我区在市区率先成立建筑房地产业项目税收管理办公室,加强两类行业税收的项目管理,仅直接征收建筑业税收就已经超过5亿元,每年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划入房地产业项目税收过亿元,*年两行业税收总额达11.6亿元。建筑房地产业税收的高幅增长,成为我区此轮财政体制中收入平稳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

三、新一轮财税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新体制运行几年来,基本实现了新老体制的平稳过度,但也同时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1、企业属地化管理事权扩大,造成新的财权与事权不统一。企业属地管理后部分事权下移到区级,相应财权未能及时调整到位。20*年12月市属企业明确属地管理后,改革了原来市属企业由政府主管部门扎口管理的模式,按照企业经营发展自主和社会管理属地的原则,将其党群组织、安全生产、劳动保障、计划生育、统计报表、人事人才管理、档案管理等等社会管理职能分别移交给我区负责,但是相应的财权没有实现同步转移,没有能够作到财随事转。

2、属地企业经营者身份观念和市级相关部门管理工作思路有待改变。一方面,部分属地企业经营管理者还或多或少存在原市属企业的身份观念。我们想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税源情况,得不到企业的配合,区级相关部门工作难度比较大;另一方面市级有关部门片面强调属地管理,把一些理应由市级部门负责的事权推给区级部门,比如部分市属企业(二纺机械厂、航海仪表厂、国源大酒店等)的改制及资产处置等遗留问题。

3、对严肃查处不正当手段挣拉、互挖税源的违规行为惩治不力。尽管新一轮财政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三个区之间互挖税源现象的发生,但是市级政府对个别区违反国家税收政策,出台优惠返还政策等违规行为仍然惩治乏力,使得我区目前仍然存在着部分在我区生产经营、异区注册现象。此外在企业税收级次调整上,个别区仍然存在着擅自通过税务部门调整企业级次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区企业税收企业调整工作。

4、税收统计报表与金库报表的不一致,影响了我区财政资金调度。市区金库分设,但是在企业入库级次上,不能及时调整到位(如外区注册我区经营的房地产项目税收),导致每年年终结算时我区税收报表统计数远远大于我区入库税收总额,总决算报表反映收入数与实际结算税收收入数不一致。由此带来一是很多时候需要通过往来款的形式,向市财政“借”本来就属于我区财力的资金,影响了我区机关正常运转;二是给预算安排带来一定的困难,导致我区当年财政急需安排的一些支出没有相应资金不能形成支出,形成财政结余,或者年终追加调整预算数较大,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性。

5、因基数扩大,税种留成比例相对下降,挫伤了基层抓税源经济的积极性。此轮财政体制因为税收下放属地管理后,收入基数扩大,相应税种留成比例下降,虽然财力总量影响不大,但是财力分成比例的下降还是影响了部分基层发展税源经济的积极性。目前增加100万元增值税,区得财力仅仅为6.25万元,增加100万元企业所得税,区得财力仅为10万元,分到基层街道更少,部分挫伤了基层财政发展税源经济的积极性,普遍认为税源增加财力不如资产收益来得实惠。

四、微调市区财政体制的建议

本轮市对区财政体制总体上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微调建议:

1、对适合基层征收管理的税种和行业逐步纳入综合治税的征管范围,进一步加大留成比例。比如目前已经实施的出租房屋税收等,为提高基层协税护税积极性可实行全额留区或者进一步提高分成比例。

2、进一步理顺调整相关财权与事权。最近几年,随着体制调整,市级事权不断下放,造成区级人力、财力相对不足。希望市对已经下划的事权和今后要调整的事权充分考虑财权的配套,真正做到事权与财权的统一。

3、我区地处主城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建设的加快,我区规模以上企业退城进郊速度明显加快,大量工业企业受到地域、规划的限制纷纷外迁,严重影响了我区税收基数,希望市财政能够在新一轮财政体制微调中予以关注和补助。

4、我区目前税收结构中,建筑房地产业税收高达33%左右,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到位及可开发地块日益减少,我区建筑房地产业发展将明显趋缓,必然给我区税收高幅增长带来影响,希望市政府能够对此给予财力倾斜补助。

5、在招商引资政策上,希望市政府能够统一市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一是避免市区互挖税源,形成恶性竞争;二是更好地吸引重点企业落户,如在中央商务区的优惠政策,可形成共同扶持,错位扶持的良性机制。

第3篇

基层工商所是工商系统的“窗口”和“前沿”,工商职能能否落实到位,事关工商管理部门的社会形象和服务经济建设的质量。近年来,全市工商系统各分县局紧密结合基层工商所工作实际,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基层工商所配设纪检监察员的新路子,按照基层推荐、纪委考察、党委决定的工作程序为各基层工商所(队)配设了纪检监察员。广大纪检监察员以纪检监察十一项工作为抓手,细化任务,量化纪检监察员各项工作指标,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工商__局组织专门力量,对基层工商所纪检监察员履职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并就如何提高纪检监察员履职水平提出了建议。

市局纪委现将__局《提升工商所纪检监察员履职水平的调查分析》一文的有关章节进行转载,望各单位积极学习借鉴,不断促进本单位纪检监察员队伍建设,切实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保障,更好的为辖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服务。

一、__局工商所纪检监察员配设情况

近年来,工商__局在各工商所全面推行纪检监察员制度,每个工商所各配设1名纪检监察员,平均年龄42岁,其中由工商所副所长兼任纪检监察员的有5个工商所,占56%;由内勤、法制员兼任纪检监察员的涉及3个工商所,占33%;由监管干部兼任纪检监察员的涉及1个工商所,占11%,拥有大专学历的2人,本科学历的7人,运行3年来,先后有4个工商所调整过纪检监察员。

二、工商所纪检监察员职能作用发挥情况

分局制定了《工商所纪检监察员职责》,明确规定工商所纪检监察员选拔任用程序、开展工作的方法和程序以及义务、权利和待遇,应当履行的六项工作职能。从安排部署、过程督导、绩效考核、跟踪整改等党风廉政建设程序化管理模式,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纪检监察员业务能力教育培训活动,每年召开2次纪检监察员工作情况联评会,有力地促进纪检监察员工作开展。20__年分局在全市工商系统率先实现全部工商所创建区级人民群众满意基层单位先进单位目标。其中,省级人民群众满意基层标兵单位2个,市级人民群众满意基层优秀单位3个。

三、工商所纪检监察员履职存在问题

(一)兼职纪检监察员职能发挥受限。纪检监察员多为兼职人员,有些甚至身兼数职,既要负责内务管理,又要负责监管巡查,同时还负责纪检监察员工作,导致日常纪检监察工作只能以学习传达文件文件为主,职能发挥受到限制;(二)纪检监察员专业知识不足。纪检监察员都是“半路出家”,对纪检监察知识相对缺乏。有的同志没有经过培训就走上纪检监察岗位,业务上不能马上适应新的工作要求。有的同志年龄偏大,只求表面工作过得去,不求精细和创新,使得纪检监察工作难以深入推进;(三)纪检监察员监督对象不全面。大多纪检监察员均为工商所副所长或不具有领导职务,由兼职人员或者老同志担任,导致监督的主要对象只能以基层一线监管干部为主,特别是对于工商所长职能履行情况的监督缩手缩脚;(四)监察效果还不够理想。由于工商所人员编制较少、日常工作任务繁重,纪检监察工作难以全面深入开展。对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个别纪检监察员存在不敢正面应对,能推则推,怕得罪人,怕影响单位声誉的现象。

四、提升工商所纪检监察员履职水平的建议

(一)加强纪检监察员队伍梯队建设。优先选择政治坚定、爱岗敬业、勤政廉政、公道正派的干部作为纪检监察员,对于因年龄即将到任的单位,应提前发掘、培养后备人选,形成良性循环的纪检监察员梯队。对于现任纪检纪检员要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学习,不定期地举办纪检员培训班,采取定期走访、跟友邻单位座谈等方式,使纪检监察员能抓住监察工作切入点,提高工作成效。

(二)完善纪检监察员工作制度。健全纪检监察员的管理制度、监督制度,使纪检监察员依制度办事,监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监督行为常态化、细节化。明确纪检监察员工作的考核标准、考核方法,实行量优评分,通报点评,形成过程有监控,责任有追究,外监内控的监督制约机制。

第4篇

一、概况

广东珠三角沿海城市居民社区供水管网大部分约建于20世纪80、90年代,主要管材为镀锌钢管、灰口铸铁管、PVC管等管材,由于长期受水质和周边地质环境影响,及供水管道自身的腐蚀、结垢,现漏损严重,对供水水质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浊度、菌落总数、铁浓度等指标偏高甚至超标,影响社区居民用水安全。为改善居民用水水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近些年来,广东珠三角沿海城市政府不断加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

为了更深入了解社区供水水质的情况,以及实施社区管网改造的成效,作者所在课题组对SZ市辖区九个街道的社区供水水质情况进行了抽样检测,取样点包括进水口及用户端,检测项目主要有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铁、锰、余氯或总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等。本次抽样检测共选取未实施管网改造的供水片区(以下简称“未改造片区”)34个,共计131个水质取样点,其中进水口取样点43个,用户端取样点94个;已实施管网改造的供水片区(以下简称“已改造片区”)21个,共计58个水质取样点,其中进水口取样点21个,用户端取样点37个。

二、数据分析

根据取样点水质检测结果,参照国家最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课题组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和对比社区供水水质的情况。

已改造片区和未改造片区的进水口水质对比分析

表 1 已改造片区与未改造片区进水口水质情况对比表

由表1可知,未改造片区与已改造片区进水口各项水质指标全部达标。说明市政供水管网水质良好。

根据水质检测详细数据结合表1可知,已改造片区进水口水质稍优于未改造片区进水口水质,但差别不是很大。说明市政供水管网中水质质量相差不大。

已改造片区和未改造片区的用户端水质对比分析

已改造片区和未改造片区水质详细对比情况如下:

色度

对已改造片区与未改造片区用户端取样点色度值进行统计分析,

表 2 已改造片区与未改造片区用户端取样点色度对比表

结合水质检测详细数据及表 2可知,已改造片区取样点色度值97.3%的小于5,只有一个取样点为5。而未改造片区取样点色度值只有72.3%的小于5,4.3%的取样点色度值在11~15的超标高风险区间,其中有一处取样点色度值为15(等于国标限值)。

以上说明已改造片区水质色度指标明显优于未改造片区。

浑浊度

已改造片区用户端取样点浊度值分布情况明显比未改造片区的好,已改造片区取样点89.2%的浊度值在0.30NTU以下,明显优于未改造片区。另外,已改造片区浊度达标率为100%,未改造片区达标率仅为91.5%。

由此说明管网改造后,水的浊度情况得到较大改善。

臭和味

由水质检测详细数据可知,所有取样点均无臭和味。

说明已改造社区与未改造社区臭和味指标无差别。

肉眼可见物

经过统计,未改造社区用户端有6个取样点水中可见小颗粒,主要是由管道腐蚀老化所致;已改造片区所有取样点均无肉眼可见物。

说明已改造社区用户端水质在肉眼可见物指标上明显优于未改造社区。

pH

经统计,已改造与未改造片区用户端取样点pH值均正常。

说明已改造社区与未改造社区用户端水质pH指标无明显差别。

已改造社区取样点中94.6%的铁的浓度值低于0.05,优于未改造片区的4.5%;已改造社区所有取样点均达标;未改造片区取样点有5个超标,超标率为5.3%。

已改造片区取样点的铁达标保障率为100%,未改造片区的达标保障率仅为93.6%。

说明在指标铁上,已改造片区用户端明显优于未改造片区。

已改造片区与未改造片区用户端取样点水中锰浓度大部分均为小于0.01 mg/L,最大值均为0.03mg/L,远低于国标0.1 mg/L限值。

说明在指标锰上,已改造片区用户端与未改造片区用户端无差别,锰指标与原水水质情况有关,与社区管网情况无关。

余氯或总氯

由水质检测数据可知,已改造社区用户端与未改造社区用户端所有取样点均可达到国标要求。

已改造社区用户端余氯值主要集中于0.41~0.60区间,未改造社区用户端余氯值主要集中于0.21~0.40区间。

说明已改造片区用户端余氯值与未改造片区用户端余氯值相差不大,已改造片区用户端余氯平均值略高于未改造片区用户端。

菌落总数

表 3 已改造社区与未改造社区用户端菌落总数对比表

结合水质检测详细数据与表 3、对比已改造社区用户端与未改造社区用户端菌落总数,可看出,已改造社区与未改造社区用户端菌落总数均达标。但未改造社区取样点水中菌落总数大于10的有5个取样点,其中有2个取样点菌落总数超过50个;已改造社区取样点水中菌落总数100%达标,且62.2%未检出菌落,菌落总数最多的只有6个。

说明已改造社区用户端菌落总数情况优于未改造社区用户端。

总大肠菌群

由水质检测可知,已改造社区与未改造社区用户端取样点总大肠杆菌数均100%达标。

由以上各项水质指标对比分析可知,已改造社区水质情况总体优于未改造社区,管网改造效果明显。在色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铁、菌落总数方面,已改造社区明显优于未改造社区;在臭和味、pH、锰、总大肠菌群指标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别;在余氯方面,已改造社区与未改造社区用户端余氯值相差不大,已改造片区用户端余氯平均值略高于未改造片区用户端。

未改造社区管网进水口与用户端水质对比分析

由以上各项指标对比可知,未改造社区进水口在色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铁、菌落总数等方面优于用户端;在臭和味、pH、Mn、余氯、总大肠菌群等方面两者均处于正常范围内,相差不大。

三、结论

通过对比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已改造社区用户端水质在色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铁、菌落总数等方面明显优于未改造社区;在臭和味、pH、Mn、余氯、总大肠菌群指标上两者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差别。

第5篇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职业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

注:此文是2012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发挥职业教育阵地作用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提供技能训练平台》的结题报告

中国当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职业教育事实上已经成为缓解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的关键环节。衡水市属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偏多,拥有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当今城市化飞速发展、城市问题进一步凸显的情况下,全面普及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把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力争以农民工的高素质提高城市的产业水平及生活质量,以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职业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1.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减小回流

许多农民工虽然在城镇打工多年,却始终是城镇的边缘群体,而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之中,最终还是回流到原地。这其中固然有制度的因素,但其本源却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较低。据调查显示:返回的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分布为:文盲和半文盲为5.88%,小学为25.72%,初中为56.73%,高中为9.47%,中专为2.09%,大专以上为0.10%,由此可见,未受专业培训的、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劳动力返回农村的可能性较高。

现在,劳动力市场的选择标准正在从简单体力到知识和技能的转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如果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发展。按照他们目前的技能水平,能够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恐怕非常困难。

2.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择业竞争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农民要想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中去,职业转化是关键。城市工业化发展需要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人才,据有关部门统计,56%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要求达到初级工以上的水平,近60%的岗位要求熟练的技术工人。

一般来说,劳动力文化程度越高,越易于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越易于为非农产业所吸纳。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的门槛逐渐提高,致使大量的劳动力只能滞留在农村。

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进城工作,往往要付出比市民更高的代价——拿最低、最少的工资。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寻找一些城市人的“剩余”工作——承担城市最累、最苦、最脏、最险的工作,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缺乏职业技能。加强职业教育,可以使劳动者具有一技之长,改变原来就业狭窄范围和较低的层次,提高择业竞争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二、发展职业教育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1.扩大宣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宣传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宣传通过接受职业教育顺利就业甚至自主创业的典型事迹;宣传职业教育先进办学经验;宣传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的确,很多农村家长还认为农村职业教育是子女不能跳出“农门”的教育。要求子女向“成功者”方向去努力,而结果往往是其中的大部分难以如愿以偿。只有真正营造出多元、开放的人才观和成功观的社会氛围,职业教育才不再会是家长和学生无奈下的退路。

只要他们能根据自己的潜能、兴趣和特长做出主动选择,通过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社会需要千千万万个适应岗位、能知会干的各类专门技术人才。

2.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近几年,河北省加大了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在硬件建设方面的投入占了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主要部分,软件方面与城市仍然相距甚远,优质师资留不住、教学质量较低、毕业生没有稳定的出路。“职业教育是教育中的短板,农村职业教育是短板中的短板。”这是业内当前的共识。

我市应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要求,抓住契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一是在规模上要“加快发展”,二是在服务“三农”的主体上,不论是在县、乡、村的职业院校,还是处在城市的职业院校,只要是“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都应“加快发展”。

3.服务区域经济,打造服务特色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职业学校在巩固已有强势专业的同时,建设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专业。重点打造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特色骨干专业,使之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便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服务。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形势下,衡水市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密切注意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围绕当地经济结构和主导产业设置专业,做到“以产业促专业,以专业带动产业”。

参考文献:

[1]高利兵.新农村建设中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对策.职业教育研究,2008(1)

[2]李莉.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问题初探.安徽农业科学,2007(19)

第6篇

We live in the present.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我们赚的钱更多了,人情味却更少了;我们的交通工具更先进了,公交车上站着的老人却更多了;我们登上月球探索太空,却不愿伸手帮助对面的邻居;我们的股市价格一路狂升,价值观却成倍地下降;我们的社会都知道“此仇不报非君子”,却怎么也流行不起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It's the best and worst of times: we make more money, but less human; we have more advanced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but more old people stand on the bus; we go to the moon to explore space, but we don't want to reach out to help our neighbors; our stock market prices soar all the way, but our values have doubled; our society knows that“ It's not a gentleman's revenge, but it's not popular. When the spring comes, it's not a gentleman's revenge

而社会上数不胜数的忘恩负义之人,仇视一切事物之徒,更加深了社会道德危机。人们的心越来越狭隘,只懂索取、不懂回报之人,仿佛充斥着整个社会。

And the countless ungrateful people in the society, who hate all things, deepen the social moral crisis. People's hearts are getting narrower and narrower. People who only know how to ask and don't know how to repay seem to be flooding the whole society.

记得曾读到一则故事:一对老夫妇遇到一个赶着回家过圣诞节的年轻人。年轻人买不到车票,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无法回家。老夫妇邀他共度圣诞节,遭到推辞后,竟主动将自己的车借给了年轻人。这样的举动令人感动,但接下来的事却让人心寒:这年轻人再也没有回来,从此杳无音信。

I remember reading a story: an old couple met a young man who was hurrying home for Christmas. Young people can't buy tickets and can't go home in the snowy night. The old couple invited him to spend Christmas together. After being rejected, they took the initiative to lend their car to the young man. The move was moving, but the next thing was chilling: the young man never came back, never heard from him.

一位著名作家在谈到社会道德时,也曾说到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在一次散步时捡到一个钱包,打电话找到失主后,失主没有半句感谢之词,竟还要求他把钱包送还失主家中。

When a famous writer talked about social morality, he also talked about his own experience. He found a wallet during a walk. After calling to find the owner, the owner didn't say a word of thanks, but asked him to return the wallet to the owner's home.

我们感叹丛飞节衣缩食为贫困学生捐款,却也愤慨在他重病之时无人援助;我们感叹雷锋无私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也无奈于现在有些中小学生不知“雷锋”为何人!

We lament congfei's frugal donation to poor students, but we are also indignant that no one will help him when he is seriously ill; we lament Lei Feng's selfless spirit of serving the people, but we are helpless that som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do not know who Lei Feng is!

当整个社会呈现出暧昧的姿态时,我们需要一种有质感的态度来面对社会道德危机。这便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When the whole society presents an ambiguous attitude, we need a qualitative attitude to face the social moral crisis. This is: the grace of dripping water, when the spring phase report!

一位即将不久于人世的老人,将自己的儿女唤到跟前,一一叙说何人何时帮助过自己,教导子孙们要报答人家。虽然老人一生坎坷,遭受过不少人的陷害,但他自始至终未提一句,只把感谢留给后人。这是我见过一个老人留给世界最好的礼物。他让人们明白了感激的力量与回报的感动。

An old man, who was about to die, called his children to him and told them who had helped him and when, and taught them to repay others. Although the old man has suffered a lot in his life, he has not mentioned a word all the time, and only left his thanks to his descendants. This is the best gift I have ever seen from an old man to the world. He made people understand the power of gratitude and the feeling of reward.

一位女士把自己430元稿费,很随意地捐给了西北一个素未谋面的小女孩,但这位女孩却把她的恩德深深地记在心里,即便在贫困的条件下,仍坚持给她写信——虽然这位女士已忘了这件事。小姑娘的善良、知恩让人欣慰。

A woman donated 430 yuan of her contribution to a girl in the northwest who had never met before, but the girl kept her kindness in her mind and insisted on writing to her even in poverty, although the woman had forgotten it. The little girl's kindness and gratitude are gratifying.

我们感叹华农大学生小李的爱心,更为那个四年级的女生深深感动;我们感叹大批青年出国深造,更感叹他们中不少人回国报效的高尚。

We are deeply moved by the love of Xiao Li, a Huanong college student, and the fourth grade girl. We are also deeply moved by the large number of young people who have gone abroad for further education, and we are also amazed by the nobility of many of them returning home to work.

西方有位哲人说:“别人爱我,我爱别人,这是小爱;我爱别人,别人爱我,才是大爱。”所以基督教有句名言:施比受有福!

There is a philosopher in the West who said, "when others love me, I love others, it's small love; when I love others, they love me, it's big love." So there is a famous saying in Christianity: it is better to give than to receive!

无论东西方,无论古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都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它将促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有思想、有内涵,它让我们可以遥望一个美好的未来。

No matter in the East and the west, no matter in the ancient or in the modern times, "gratitude for every drop of water, when the spring comes to repay each other" is the principle of our life. It will make our society become thoughtful and meaningful, and let us look forward to a better future.

名师点评

Famous teachers' comments

此文紧紧围绕“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一论点,先从反面切入,指陈“社会上数不胜数的忘恩负义之人,仇视一切事物之徒,更加深了社会道德危机”;然后援引东西方典型事例与名言警句,由反及正地进行论证,其间“当整个社会呈现出暧昧的姿态时,我们需要一种有质感的态度来面对社会道德危机”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最后再次强调有感恩之心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呼应前文,结构严谨。

This article closely revolves around the argument of "the grace of every drop of water, when the spring comes to report to each other", first, it points out that "the countless ungrateful people in the society, who hate all things, deepen the social moral crisis"; then it quotes the typical examples and famous saying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and demonstrates them from the opposite to the right, in which "when the whole society presents an ambiguous attitude, we We need a kind of qualitative attitude to face the social moral crisis, which has played a good transitional role. Finally, we emphasize once again that the heart of gratitude is the "principle of our life", which echoes the previous article and has a rigorous structure.

第7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发展水平;省份比较;区域比较

作者简介:张洪华(1977-),男,山东德州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教师教育等。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跨学科‘双师双能型’职教教师培养研究”(编号:TJJX16-018),主持人:张洪华;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职教专项“基于跨学科的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编号:VESP3017),主持人:张洪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1-0025-05

2011年12月,为了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肯定了“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并结合新形势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加快解决生师比过高、‘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意见》确立了“十二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并据此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规模、素质结构、培养培训体系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目标。

一、区域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发展对比分析

“十二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达到了新的水平,主要表现在:生师比逐年降低,结构更加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待遇水平不断提高等,为现代职业教育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撑与保障①。

(一)教师规模

2014年,东中西部地区每万人口教师数分别为5.67、5.06和4.91。其中,东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每万人口教师数在6人及以上的有4个省份,中部地区有2个,西部地区有4个。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的省份数量分别为1个、2个和3个。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每万人口教师数分别为4.83、5.06和4.58。2014年与2013年相比,中部地区变化不大,东部和西部地区都有明显增长。其中,东部地区的浙江、天津、海南等3个省份每万人口教师数增至6人及以上,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的每万人口教师数由4人以下分别增至5.06人和4.89人,增幅明显,至此,东部地区所有省份每万人口教师数都在4人以上;西部地区的内蒙古每万人口教师数由5.91人增至6人及以上,宁夏由3.99人增至4人以上,只有以3.71人仍然停留在4人以下。而中部地区除了山西略有增长,由7.00人增至7.63人以外,其他省份几乎没有增长,甚至有4个省份出现轻微下降,中部地区仍然有3个省份每万人口教师数在4人以下。

生师比也是反映教育系统内部或者一个地区教育人力资源投入情况的重要指标。2014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分别为19.17、19.95和25.11,西部地区生师比仍然偏高。按照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生师比20∶1的要求,在东部地区,7成以上的省份生师比达到了既定要求,降到了20以下,中部地区达到要求的有五成,西部地区只有3个省份达到要求,不及三成。东部和中部地区各省份生师比都在30以下,西部地区仍有4个省份生师比在30以上,占西部省份总数的三成以上。2013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分别为21.52、21.16和27.19。2014年与2013年相比,除青海、贵州、安徽三个省份生师比略有增长外,其余省份生师比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西部地区的、陕西以及东部地区的北京、福建降幅最大。自治区生师比由26.83降为17.11,降幅高达36%;陕西省生师比由24.76降为21.40,降幅为14%;北京生师比由22.97降为17.51,降幅为24%;福建生师比由30.55降为25.59,降幅为16%。

(二)教师结构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主要包括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2014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高级职称比例分别为26.19%、25.60%和21.60%,呈现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状态。在各省份中,天津市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最高,为37.93%,最低,为6.1%,前者是后者的6倍。全国仅有约2成省份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低于20%,其中东部有2个省份,中部1个省份,西部4个省份。2013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高级职称比例分别为25.44%、25.00%和21.77%。2014年与2013年相比,东部和中部地区略有提高,西部地区则有所降低。在各省份中,仅有四川、内蒙古、新疆、贵州、、青海、天津、宁夏等8个省份没有增长或有所下降,除天津外其余7省份全部位于西部地区。高级职称教师增长比例超过1%的共有7个省份,分别是:海南、浙江、重庆、安徽、河北、江苏、上海,其中东部地区占了5个,中部和西部地区各占1个。东部地区高级职称教师增长比例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89.29%,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2.59%、87.43%和86.16%,呈现出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状态。在各省份中,提前实现《意见》要求比例超过95%的只有江苏、上海、浙江等3个省份。超过90%的共有12个省份,其中四分之三的省份位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省份占六分之一,中部地区省份占比不到1成。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在85%以下的有6个省份,分别是西部的新疆、陕西、贵州、四川、青海和中部的江西。2013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1.69%、86.18%和84.31%。2014年与2013年相比,除河南、海南2个省份外,其余省份的学历达标率都有所提升,增长比例在2%及以上的有7个省份,分别是青海、贵州、广西、内蒙古、重庆、安徽、四川,除安徽外全部位于西部地区。

表4 2014年全国分区域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

从年龄结构来看,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以中青年为主。2014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青年教师占比分别为72.36%、70.36%和74.92%,呈现出西部高于东部,东部高于中部的状态。在各省份中,中青年教师比例在75%以上的省份共有9个,其中东部地区4个,西部地区4个,中部地区只有1个。中青年教师比例在70%以下的省份共有10个,其中东部地区4个,中部地区3个,西部地区3个。2013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青年教师比例分别为74.66%、72.95%和75.03%。2014年与2013年相比,只有、宁夏、青海、贵州4个省份中青年教师比例有所增长,其余省份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下降幅度超过2%的省份有14个,分别是湖南、重庆、甘肃、辽宁、湖北、广东、山西、江西、河北、黑龙江、北京、福建、山东、吉林,其中,东部地区6个,中部地区6个,西部地区2个。

表5 2014年全国分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比例

(三)教师素质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加强建设的重点,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反映专业教师素质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2014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分别为31.14%、23.43%和25.24%,呈现出东部高于西部,西部高于中部的状态。在各省份中,全国共有10个省份比例达到了30%以上,即达到了《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提出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不低于30%的标准,其中东部地区有超过6成的省份达到了标准,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只有一、两成左右。2013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分别为29.01%、22.68%和23.71%。2014年与2013年相比,除了陕西、内蒙古、新疆、湖南、广西等5个省份“双师型”教师比例略有下降以外,其余省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幅在2%以上的省份共11个,分别是:、海南、贵州、宁夏、山东、广东、青海、上海、天津、福建、江苏,其中东部地区7个,西部地区4个。

表6 2014年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兼职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的重要力量。根据《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规定:兼职教师占职业学校专兼职教师总数的比例应在学校岗位设置方案中明确,一般不超过30%。2014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比例分别为13.92%、13.86%和23.49%,呈现出西部高于东部,东部高于中部的状态。在各省份中,聘请校外兼职教师比例超过30%的有青海、贵州、新疆等3个省份,全部位于西部地区。青海、贵州、新疆分别以56.8%、39.2%、34.1%的比例排在前三位,超过了国家的标准,说明这三个省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严重短缺;而河北、甘肃、吉林以7.3%、6.3%、4.8%的比例排在最后三位,处于较低的水平。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比例最高省份是最低省份的11倍。兼职教师比例低于15%的有14个省份,其中东部地区8个,中部地区3个,西部地区3个。2013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比例分别为9.92%、10.32%和16.28%。2014年与2013年相比,除甘肃外所有省份兼职教师比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西部地区的青海、贵州、3个省份增长最快,增长比例都在10个百分点以上,尤其是青海增长比例最大,由35.0%增至56.8%,提高了21个百分点,成为兼职教师比例最高的省份,反映了职业学校专任教师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增长比例超过5%的省份还有10个,分别是新疆、云南、山东、海南、江西、北京、广西、河南、陕西、宁夏,其中东部地区3个,中部地区2个,西部地区5个。

表7 2014年全国分区域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比例

二、结论与建议

我国幅员辽阔,受地理、历史原因影响,东中西部区域经济、教育、社会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在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需要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制定各项改进举措。通过对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规模、结构及素质的分析比较发现,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一)教师数量仍然不足,西部地区最为短缺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地方政府要比照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核定公办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根据国家规定,普通高中的生师比为16∶1,按照这一要求,全国仅有6个省份的生师比低于这一标准。若按2014年全国普通高中生师比14∶1的实际数,仅有4个省份的生师比接近该标准。从每万人口教师数来看,西部地区也明显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不仅如此,西部地区每万人口教师数增长也不及东部地区。2014年相比2013年,东部地区每万人口教师数增长了0.84人,而西部地区仅增长了0.33人。

(二)教师队伍质量区域差异明显,西部地区最为薄弱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职业教育发展的先后不同,教师队伍素质在三大区域和不同省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2014年重点统计的14项指标中,东部地区平均水平最高的占了9项,尤其是在高级职称比例、学历达标率、研究生及以上教师比例、“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工资等方面东部地区具有明显优势。而西部绝大多数指标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仅在参与国培项目比例、中青年教比例和兼职教师比例等方面高于东部地区。显而易见,对于教师队伍建设来说,职称、学历、平均工资等都是硬性指标。近年来,国家重视区域均衡发展,西部地区在参与国培项目比例、中青年教师比例和兼职教师比例方面的快速增长,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该地区中职教师队伍基础比较薄弱。

(三)兼职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兼职教师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优化教师队伍素质结构的重要举措。东部地区校企合作紧密,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比例较高,聘请兼职教师的条件充分,兼职教师比例应高于中西部地区;而现实的情况是东部地区兼职教师比例最低,西部地区兼职教师比例最高,说明兼职教师仍然是补充教师数量不足的重要手段,没有成为加强实践教学和优化教师队伍素质结构的重要举措。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出善兼职教师队伍的政策。

(四)加强西部地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

我国西部地区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在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所以西部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滞后。2014年西部地区生师比仍高达25.11,比全国水平高出近5个学生,比东部地区多近6个学生。兼教师西部地区比例高于全国和东中部地区,也说明专任教师数量不足,西部中青年教师比例最高。尽管近些年国培项目重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如2013年,全国参与国培教师比例超过1%的省份共有17个,其中西部地区9个,东部地区5个,中部地区3个,西部地区多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省份的总和。我国共有8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承担职教师资培养的任务,并且全部位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只有9所综合院校招收少量职教师范生,并且西部地区除广西、四川、陕西、新疆、贵州和内蒙古外,还有一半省份没有自己的职教师资培养院校。为此,国家需要在西部地区新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或者积极促进现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与西部省份政府积极开展免费师范生培养,解决教师数量不足和层次不高的问题。

(五)各省应进一步出台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

“双师型”教师无论是东部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与国家高度重视有很大的关系,国家在各种文件中有关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中均提出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要求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到企业实践,2006年《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要求教师必须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两个月,等等。“十二五”期间,江苏、重庆、河南等省份还专门出台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制定了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证书目录,以便于教师取得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这一系列的文件有效地推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说明政策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