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学教学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5:03:45

序论:在您撰写中学教学管理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学教学管理论文

第1篇

1.缺乏交流与合作。

贵州省平塘县克度中学教学管理主要采取垂直式管理方式,学校的管理层涵盖了各方面的因素,有学校、年级,还有教研组和老师等。学校教学管理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学校、各年级和各教研组作为上级,是制定各项教学行为的规划者,也是管理者;教师作为下级,是各项教学措施的实施者。这里存在着严格的上下级关系,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上下级之间没有有效的信息沟通,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造成了思想僵化。因为管理层次比较多,每个阶层的职责定位模糊,职能不明确,这使得教师思想被禁锢,教师的责任感得不到体现,教师的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到了困难时,由于管理方式的存在,不会积极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直接将问题反映给上级,而上级并未经历实际情况,使得一些解决为题的措施也不能行之有效。因此,这种管理只重视了教学行为,上下级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合作,造成了教学效率低下。

2.量化标准不科学。

当前,我校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主要采用量化方式进行,这种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会对各项教学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对教师各项教学的管理工作中,为了达到有效的管理目的,管理层为教师制定了很多标准,如班级学生的及格率、优秀率,考上名校的数量,获得评优课的数量等。过多的看重这些标准的数量,使得管理显得苛刻,造成教师压力大,产生抵触、不合作等情绪,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3.管理监管不到位。为了方便教师能够进行教学工作的研究和学习,我校的管理层要求教师上课时准时上课,在不上课期间,自由支配时间。虽然比较人性化,也能够提高教师有效的利用时间,但在另一方面又使得教师的其他教学工作得不到有效管理,如备课、教学指导、作业批阅等。

二、问题解决措施

1.明确管理工作者的职能。

在中学教学管理中,主要负责人及各个直接负责人要明确自己的分工。如校长负责教学工作,既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知识,还要掌握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法,更要懂得如何对教师教学质量做出科学评价;教务主任作为协助校长管理教学,就要确定管理目标和目的,能够及时地发现教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还要组织听课、检查等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确保教学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教研组组长作为教师的教学活动管理者,要领导教师进行各项学习,不断提高教师水平和质量;年级组组长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者,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督促、检查和管理,协助教师管理学生。这样有了明确分工,才会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有效解决各种问题。

2.管理手段科学化。

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既有科学文化知识、道德、审美,还有身体健康、心里素质等,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就要采用科学管理的方式进行。在管理中不是不能采用量化管理,关键是要分清这些量是否有用,是否能够利于学生发展。如及格率、优秀率、作业量等不仅不能说明问题,还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前,中学管理者要将管理目标定在有质、优质上,采用人文管理法,在学生遵守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另一层次的管理。在教育中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让学生实现教育利益的最大化。

3.加强管理,强化教师的职能。

教师在教学中占有主导作用,学校开展任何管理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要让老师明确自己的职能,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教育工作者,更是教学管理者,在教师对学生特点清楚的情况下,让教师参与到管理中,更能有效地调控教学活动中的德中育关系。

三、结论

第2篇

1.缺乏交流与合作。

因为管理层次比较多,每个阶层的职责定位模糊,职能不明确,这使得教师思想被禁锢,教师的责任感得不到体现,教师的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到了困难时,由于管理方式的存在,不会积极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直接将问题反映给上级,而上级并未经历实际情况,使得一些解决为题的措施也不能行之有效。因此,这种管理只重视了教学行为,上下级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合作,造成了教学效率低下。

2.量化标准不科学。

当前,我校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主要采用量化方式进行,这种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会对各项教学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对教师各项教学的管理工作中,为了达到有效的管理目的,管理层为教师制定了很多标准,如班级学生的及格率、优秀率,考上名校的数量,获得评优课的数量等。过多的看重这些标准的数量,使得管理显得苛刻,造成教师压力大,产生抵触、不合作等情绪,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3.管理监管不到位。为了方便教师能够进行教学工作的研究和学习,我校的管理层要求教师上课时准时上课,在不上课期间,自由支配时间。虽然比较人性化,也能够提高教师有效的利用时间,但在另一方面又使得教师的其他教学工作得不到有效管理,如备课、教学指导、作业批阅等。

二、问题解决措施

1.明确管理工作者的职能。

在中学教学管理中,主要负责人及各个直接负责人要明确自己的分工。如校长负责教学工作,既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知识,还要掌握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法,更要懂得如何对教师教学质量做出科学评价;教务主任作为协助校长管理教学,就要确定管理目标和目的,能够及时地发现教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还要组织听课、检查等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确保教学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教研组组长作为教师的教学活动管理者,要领导教师进行各项学习,不断提高教师水平和质量;年级组组长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者,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督促、检查和管理,协助教师管理学生。这样有了明确分工,才会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有效解决各种问题。

2.管理手段科学化。

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既有科学文化知识、道德、审美,还有身体健康、心里素质等,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就要采用科学管理的方式进行。在管理中不是不能采用量化管理,关键是要分清这些量是否有用,是否能够利于学生发展。如及格率、优秀率、作业量等不仅不能说明问题,还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前,中学管理者要将管理目标定在有质、优质上,采用人文管理法,在学生遵守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另一层次的管理。在教育中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让学生实现教育利益的最大化。

3.加强管理,强化教师的职能。

教师在教学中占有主导作用,学校开展任何管理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要让老师明确自己的职能,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教育工作者,更是教学管理者,在教师对学生特点清楚的情况下,让教师参与到管理中,更能有效地调控教学活动中的德中育关系。

三、结论

第3篇

普通中学在教务处之外又设立了学生处、教研处等部门,只有具体工作事务的分工不同,实质都是教务管理工作。学校由于中层领导的安置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等需设置一些部门会使得学校行政部门过多和领导干部的富余,这就导致各领导职责权限不明确,各种工作指令由于中间环节过多,会导致上情不能下达,下情不能上传,阻碍了信息沟通,教务管理效率明显降低。在普通中学中有正副主任、助理干事及普通教务员若干级别。上级和下属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只建立在职位关系上,这导致一些教师职工对权威的欲望和崇拜强烈,甚至不把精力放在如何做好本职工作上,而是考虑如何处理与领导的关系,以获得职务晋升机会和方方面面的照顾。学校教务设立多位主任分管教学工作领域,很容易出现部门间的拉帮结派现象。各主任之间经常出现沟通障碍,有时职责不明、意见不和又加大了信息传递的困难和工作的复杂程度;普通教务员很少有机会参与相关决策,在执行工作时经常会产生各种困惑,造成多重责任的教务员工作多向多难的矛盾;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极易导致教务人员的挫折感。

二、制度建设上过于松散

良好的制度是有效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保证。目前学校制定了关于各部门的规章制度,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却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各学校教务处其实都有部门内的规章制度,但是很多时候都形同虚设。由于主任的一言堂模式,那些奖惩制度根本没有具体的评定程序和考核标准,学校举着所谓人性化管理的旗帜,并没有将各项规章制度付诸实施;有的学校强调规章制度的实施,但在其执行过程中却不能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原则,导致适得其反。这样的制度建设,没有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执行力不够,组织评价考核的不作为不但不能提升教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效能,反而会降低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阻碍教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效率提升。

三、教务管理者任免随意,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我国普通中学校长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直接任命的。这在欠缺了一定的科学性、专业性和严谨性。这种体制容易造成相关领导的管理素质和能力的先天不足,有的校长的管理经历比较单一,加之缺乏相关管理能力的培训方面,没有系统地教育管理知识,使得学校领导缺乏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理论指导,制约了管理改革的开展。同样的,学校教务主任等中层干部的任命也是由校长指定,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没有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就容易出现由于某人在学科教学方面有突出表现而得以任命,但这类人往往缺乏相关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不适应教务管理的岗位;还有一种是在教务处或总务处转任来的,虽然其具有一定的部门领导能力,但由于对教务相关流程和教育教学环节的不熟悉,也不可能促进教务工作效能的提高。更有甚者由于人情关系等因素任命教务主任,这样任命人员也难以服众,普通中学内部的官本位意识严重。领导如果没有与岗位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很难开展相应的工作,提高工作效能。但由于管理者的任免缺乏规范性,就算管理方法因循守旧,部门效能低下,教务管理者也能长期领导该部门不会被罢免。

四、教师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未得到切实执行

近几年来,学校采用了以聘任制为核心的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但实际上学校一直奉行却是只进不出的用工原则。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岗位的设置没有标准的规定,对学校核编定员工作没有严格监管,对缺编和超编的学校没有有效的措施,导致一些学校因人设岗,人员使用效益低下的现象较为严重。由于校内各岗位人员职责考核缺乏科学的操作手段,标准难以统一,造成教务人员互相推卸责任,阻碍教务管理工作效能低下。

五、总结

第4篇

农村中学化学教育中加强师资建设是目前最首要的问题,教师的素质能力高低直接有效的影响着农村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但由于农村中学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位置较为偏远,且薪资待遇和城市中学相差的较远,导致多数优秀教师都不愿意在农村中学工作。因此,如何吸引、培养及留下优秀的化学教师,成了农村中学的一大难题。“三全”思维提倡的是“全面动员、全力支持、全心指导”的思想。具体来说,就是全面动员优秀工作人员留在农村学校。如学校各部门的领导主动到城内各个师范学校化学系,号召优秀毕业生,并动员毕业生的家属支持、理解毕业生到农村中学工作。全力支持农村化学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对农村化学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探索创新的合理要求给予支持,全心指导农村化学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及能力,改善化学教学的方法,培养化学教师终身学习的心态,提高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的师资力量。

二、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统筹规划中科学的管理思维

化学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性的学科,农村中学的教育经费相对缺乏,无法在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场所、药品及设备上投入大量的财力及物力。所以,农村中学的化学实验教学只能以科学的管理思维来实现改革及发展。因此,在农村中学化学教学实验课中,应对微型实验教学进行科学探索,以减少化学试剂及实验耗材。降低实验室的“三废”,创造低耗、环保型实验及实验室。如统一采购及管理常用的实验设备及材料,在化学教学课程中需要实进行验时,由教师到保管室借用,之后归还。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实验设备及药品材料的使用率,还能减少部分资源的浪费。

三、农村中学化学教学方法中研究性开放式的创新思维

农村中学化学教学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相对较窄,加上农村化工企业较少,农村学生缺乏对化学和相关应用的背景知识及感性认识,导致学生对化学教学失去兴趣。因此,在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学管理中实行创新思维、探究性开放式教学非重必要。研究性开放式教学法是在化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提倡学生将课程理论结合实际,对农村生活、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改变传统单纯的“填鸭式”理论教学,以多方式、多环节、互动性、研究性、开放性的方式进行教学。如让学生自己查阅与化学问题有关的书籍,依据书籍内容找到解决的思路,之后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再给予指导及评价。这种创新思维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村学生对化学教学课程的兴趣,增加农村学生对化学背景知识的了解,开阔农村学生在化学领域中的视野。

四、农村中学化学教学内容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求实思维

由于优秀的学生资源重点集中在城市中学里,农村中学高考的升学率普遍较低,导致大部分农村中学学生毕业后直接留在农村,投身农业生产。对于这种情况,农村中学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思维,合理的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思路,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让“应试教育”成为“素质教育”及“应用教育”,将实用的化学知识带入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学内容中。如尝试编制部分内容和农业生产相关的农业化学教材,让其进入农村学生及农民的生产、生活中,真正的实现教育、科学、生产生活的统一。这样一来,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学可以以直接的服务到农村学生以后的生产和生活里,最终带动新农村的建设和经济发展。

五、结束语

第5篇

首先,中学生分层教学管理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例如:《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通过分层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差异性得到有效的发挥,使不同的学生“学有所得”。在传统的教学中,有的学生认为课程太难“吃不了”,有的学生认为课程太简单“吃不饱”。通过分层教学,能够有效的摒弃上述问题,有效的缩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培养学习成就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分层教学管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不断激发学生的“元认知”,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让学生处主探究,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方能举一反三。分层教学恰恰创设了良好的条件,使学生能够大胆、主动地对学习方法进行探究,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第三,中学生分层教学管理对教师教学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分层次教学使教师的工作量不断增大。从教学方法上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的“整体”进行教学,大多用直接讲解式教学,而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将学生看做不同的差异化“个体”,针对不同的小群体实施启发式、任务驱动式、项目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些都要求教师的能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才能够适应分层次教学的需要。要求教师不但能够掌握前沿的教学研究动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教师能够拥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

二、实施中学生分层教学管理的措施

1.完善分层教学管理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开展好中学生分层教学管理的重要前提。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后,虽然在形式上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层次,但是要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够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则要求必须做好分层教学管理的评价体系。一是开展好学分评定。进行学分管理是当前高中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新趋势。开展分层教学管理,有必要加强学分的评定,使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能够实现“双促进”,既关注学生的终结性成果,又关注学生的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在分层教学管理中,有必要为学生建立《学生成长评价方案》,在“学分”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获得客观的、持久的评价。例如: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上看,虽然规定了“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占2学分,要求学生必须修完其中的6个必修学分”。但是对于“学分”的阐述过于笼统,而在分层教学管理中,有必要对学分评定进行完善。笔者认为,对于高中物理的教学管理,可以采取以下的评价方案。将学生的物理综合成绩学分分成过程性评价与模块考试两大部分,分别占40%和60%的权重;在过程性学分评价中,又将其分为常规、课堂、考查、奖励等不同的模块,分别占30%、40%、20%、10%的比重。最后,在评价结束后,由教师汇总《模块学分认定表》,将数据上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备案。二是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大力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对于当前高中来说,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但是分层教学管理的要求,更是新课改的趋势。在分层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认知、创新意识、能力水平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使学生不但在知识和技能养成上有所收获,更要使学生在学习态度、心理因素上有所收获,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间的互评,由学生自己、其他学生、教师为学生以评语的方式为学生的填写《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并上报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评价进行监督,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必须实是求是、言之有物,切实促进学生立整立改不断完善。

2.采取多元主体参与的教学管理模式。

在分层教学实施中,有必要采取教师、学生等多元化参与的教学管理模式。首先,教师要参与教学管理。在分层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得到提高,更要使学生的心理特征、态度认识得到发展,这就要使教师更加多方位、全角度地了解学生、了解教学规律、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因此,在分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去。其次,学生要参与教学管理。分层教学是启发性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分层教学管理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分层教学管理中去。可以在每个班级中设立一定数量的“教学信息员”,由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反馈”。建立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与学生的沟通与反馈机制,时刻监督分层教学的实施效果。让学生为分层教学提意见和建议,不断对分层教学进行改进。

3.建立完善的教学监控体系。

“分层教学”不能成为“放弃式教学”。虽然分层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实施分层教学,应将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后,更容易造成一些教师对于“后进生群体”的“放任不管”,以及对“优等生”的培养“尖子班”培养。对于分层教学来说,由于是一种新尝试、新探索,如何对层次划分的不到位,实施过程中不注重方法的创新,则容易导致“低层次”的学生失去学习信心,“高层次”的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对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实施分层教学必须以强化学校的教学监控体系为前提。教学管理部门要严重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保障教学计划的科学性,保障学生层次划分的合理性。要建立健全“听课、评课、备课”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全面掌控分层教学的实施情况。

4.全面提高教师教学管理能力。

层次教学对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提高的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是理论上的专家,更是实践中的“操盘手”。要大力加强教师的培训,开展继续教育。给予教师自我学习、自我进修、自我完善的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师接受新知识、新理论的水平,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组织教师开展分层走班教学课题研究等活动。

三、结语

第6篇

要想实现中学教学的科学管理首要任务就是确定合理的目标,只有有了目标才会有努力与前进的方向。特别是对于教学管理工作而言,目标为管理工作提供指导与方向,可以说没有目标的管理将是无水之源。以人为本的中学教学管理工作中首先要确定人本理念的管理目标,充分保障教学主体与学习对象共同参与教学管理的权益。其次,中学教学管理者还要不断引进并更新自己的理念,借助于先进的理念来调动教学管理团队的智慧才能,通过制订相应的激励性政策吸引更多的教学管理者参与进来,从而做到集思广益,发散思维,优中选优,最终确定最合适的教学管理计划。最后,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做好领导带头作用,其主要工作就是实现研讨结论的统一化、规范化,并逐步推广到各个中学中去,统一战线,学管理思想,认清奋斗目标,为共同完成教学管理计划而努力。

2.注重教学管理细节分工,重在落实

中学教学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出于对人的尊重,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于人性的一种信任与关怀。因此,对于中学教学管理工作而言,应当充分发挥民主原则,由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者以及行政管理人员共同组成教学管理团队,信任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并明确各自的岗位以及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职责,享有教学管理的各项权利,真正做到权责明确化,岗位清晰化,管理统一化。此外,教学管理工作并非是无的放矢的,还应当具有一定的标准规章体系,这就要求教学管理者制订相应规范化的制度与标准,从而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真正有章可循,有理可据,为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还要强化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能力,形成一个统一的教学管理体系,从而切实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运行效率。

3.深入基层,不断创新优化教学管理

在中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实现以人为本理念依赖于教师团队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管理者与课程的组织者、协调者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学教学管理团队理应充分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充分调动教学工作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教师的参与热情。此外,中学教学管理工作对于教职工的管理水平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学团队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更要学会如何管理,身体力行,深入教学基层,从而发现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的不足之处,以便第一时间进行修正。部门管理者还要拉近同广大教职工之间的距离,了解其工作及生活状态。学校也应当设置相应的信息沟通渠道,从而及时了解教职工的各种需求,保证教学管理各项政策及决定更具有针对性,最大限度激发教职工的教学及管理热情,加强配合,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4.创建良性竞争的教学管理平台,和谐共赢

教师作为教学的管理者以及课程的组织者,其能力的高低对中学教学管理工作产生着直接作用。因此,中学教学管理要想实现以人为本,要想切实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与水平,不可或缺的工作就是努力提升教学管理团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首先,针对中学的教学管理工作引入一个人本理念为特色、教学管理为核心的竞争机制平台,从而激励所有的教学管理者能够充分认识教学管理以及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且能够自主自发参与到中学教学管理工作中来,为实现人本理念教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形成积极进取、彼此学习竞争的良好氛围;其次,人本教学管理不仅是对学生的关注,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教学管理者,教学领导要关注教师的职业成长与心理变化,特别是对于部分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更要密切关怀,为其个人职业成长指引方向;最后,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专家学者讲座或是论坛会等来提升教师团队的知识理论与教学管理实战水平,为其提供先进的理念与方法,最终实现中学教师团队与教学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发展。

5.结语

第7篇

数字化管理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手段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管理意味着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开展创造性的生产活动。信息资源便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中学在领悟上级精神,自行制定决策,向下进行安排之时,需要借助互联网等数字化手段获取、参考和传达信息,保证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各学校之间,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远程交流学习,方便地跨越时空,与其他省市的兄弟学校甚至是国外学校进行沟通。例如,随着一些较发达地区中学图书馆的发展不断优化,规模不断扩大,显然需要数字化技术来进行编目和数据库建设等工作,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同时,部分欠发达地区在短时期内无法建立较为完善的图书馆,即使有图书馆,各种服务功能也不够完善,如果能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数字化设备的购置与使用上,可以与发达地区学校进行虚拟资源的共享,还能及时反馈自己的需求,这样就能大大避免重复建设的浪费,缩小地区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

二、数字化管理与人力调配

现代化管理讲究以人为本,数字化管理对于人力的调配亦能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数字化技术能够减少在教学、管控方面的人手,节省下来的人力资源可以进行更多有创新性的工作。同时,数字化技术可以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可以进入学校的个人学习平台,自行搜索感兴趣或理解不足的内容,或是将难题统一上传互为解答,从而避免了教师一人对多人的反复解答,还能使学生在互相教学之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或是能更高效地完成某些繁杂、重复、海量的工作,降低行政人员的劳动强度。使他们能够将劳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工作中去,避免因人设岗,人浮于事。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保证了工作的质量。如学生信息的统计工作,以往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不可避免总会出现差错。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统计工作变得更加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差错率几乎为零。

三、数字化管理与标准设置

以外由于地区发展差异,各学校之间往往各行其是,软、硬件之间的建设无从比较,自然也就谈不上如何改进。数字化技术既然已经使得信息和知识在创建、传播等方面的日趋一统,各地区各学校之间建立有章可循的一定评价标准就成为了可能。首先,从学校的内部管理而言,数字化的管理使得管理能更为透明,避免了缺乏竞争机制之下教师被挫伤积极性,教学手段的僵化与死气沉沉的现象。数字化管理,使模糊的评价标准变为透明,教师可以按照评定的标准,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其次,从学校的外部竞争而言,数字化的管理有利于地区的中学之间形成网络状结构,既相互合作协调,也相互良性竞争。同时,教育部门可以在一个统一标准下,对各校的发展状况进行全局把握,从而更好地进行政策分配上的宏观调控。社会各界也能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根据评价标准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