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育工作者读书活动范文

时间:2023-03-15 15:03:31

序论:在您撰写教育工作者读书活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育工作者读书活动

第1篇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情趣;主体精神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2-0068-01

早期阅读活动是指幼儿借助一些文字性质的、符号性质的、标记性质的、图片性质的图书进行认读、理解以及运用文字的一种活动。早期阅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早期阅读能提升幼儿的认知经验、语言经验,加深幼儿的情绪体验,触发幼儿积极的情感,能促进幼儿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变革。

一、在早期阅读活动中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情趣

俗语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幼儿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动力源泉之所在。显然,在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幼儿教育工作者着力培养幼儿的兴趣就显得尤其重要。幼儿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凭着一时的兴趣去选择某一特殊的活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新鲜感又会慢慢消失,有部分幼儿甚至会出现不愿意参与活动的负面情绪。基于这样的情形,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幼儿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时,必须密切关注幼儿、观察幼儿、了解和探究幼儿参与早期阅读活动时的心理变化特征。在早期阅读活动的素材选择、方法运用上都应妥善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特点。尤其在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形式、手段上更应不断创新、不断变化、不断尝试,以激发起幼儿参与早期阅读活动的兴趣与热情。需要强调的是,早期阅读活动必须为幼儿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活动素材,且这样的素材宜图文并茂、画面清晰,主要的感知对象应鲜明突出,语言宜浅显、生动、有趣、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比如,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为幼儿推荐诸如《草莓点心》《我爱洗澡》《你好》《火车来了》《我喜欢游泳》《婴儿画报》《嘟嘟熊》《小熊宝宝绘本》《可爱的鼠小弟》等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早期阅读读物,让幼儿进行广泛的阅读,以努力激发起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与热情。

为了调动起幼儿参与早期阅读活动的兴趣与热情,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幼儿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彰显个性,享受阅读的快乐。幼儿园可以定期(一月或一学期)引导幼儿开展“我是阅读小标兵”的阅读探究活动,引导幼儿交流阅读体验,分享读书快乐,为早期阅读活动注入活力与动力。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鼓励幼儿将早期阅读活动中阅读到的素材借助于角色表演、演讲、小品、创编等形式加以呈现,为幼儿构建鲜活灵动的早期阅读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幼儿一定会无拘无束地自主表现、自主展示、自主发挥、自主创造、自主创新,享受到自主成长的快乐。

二、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彰显幼儿的主体精神

尽管幼儿的早期阅读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令人遗憾的是有的教师对早期阅读仍存在着认识的误区,错误地认为阅读是儿童入学以后的事情。所以,他们在让幼儿看画报或书籍时,通常的做法大多是由成人讲、幼儿听,这种做法就是让幼儿处于消极被动的接受状态。如何在早期阅读活动中让幼儿成为阅读活动的“主角”,以彰显幼儿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应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内容丰富的、图文并茂的早期阅读材料。这些早期阅读材料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充满正能量,且有引爆幼儿阅读“洪荒之力”的作用,引发幼儿早期阅读的欲望。其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寻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形式和方法,以提升幼儿的阅读素养。比如,幼儿们阅读同一题材、同一内容的故事书时,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分层指导”的活动形式。对能力较强的幼儿,幼儿教育工作者除了引导他们理解阅读材料的内涵,归纳阅读材料的主题外,还应重视对这类幼儿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对能力处于中等层次的幼儿,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于帮助这类幼儿理解画面与故事构成的关系,为这类幼儿构建放飞想象、张扬个性的舞台;对于能力相对较差的幼儿,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在于帮助这类幼儿理解画面间的发展变化情况,并引导这类幼儿认识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途径、策略。通过这样的分层指导,不同层面的幼儿在早期阅读活动中一定能激活思维的灵性、启迪幼儿的创造性,放飞幼儿理想的情愫,让幼儿主动地发展。

三、结束语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寻早期阅读活动的指导策略,着力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与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技能。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探究多种多样的早期阅读方式方法,着力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典型画面的导读,可以通过完整故事的试读,可以通过自主交流的共读,以及通过耐心细致的细读,着力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中,应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规范幼儿的阅读行为,让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努力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季红.幼儿园开展分享阅读活动的有效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7(12).

[2]李桂芹.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02).

第2篇

一、经典理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生应该读几本垫底的书。”而这垫底的书绝非快餐文化、网络文化的衍生品而应该是名著、经典。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给学生灌输经典的理念,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

当然,有时候学生对好书的概念比较模糊,这就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做引路人,给他们指定阅读范围。如前苏联的帕夫雷什中学,规定学生必读的书一共达119本,这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长期探讨并实际领导帕夫雷什中学教育改革的成果。这种阅读教学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二、管理理念

这里说的管理,指的是在阅读中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具体说来,就是阅读时间、阅读环境和阅读自我的管理。

1.阅读时间管理。必须把阅读时间作为一种资源加以科学安排和运用,以求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细分时间单位,充分利用好零碎时间等都可以作为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

2.阅读环境管理。尽可能选择或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容易使人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使人一进入这个熟悉的环境开始读书时,大脑的相应部分就会随之兴奋起来,这些对阅读都很有益。

3.阅读自我的管理。在阅读中对自己的管理最为重要。良好的情绪和心境,可以维持良好的阅读心理状态。在阅读过程中,要强调通过调节心境和培养自信心,培养足够的持久力,在遭受挫折和不良环境影响下仍能持之以恒地保持阅读的良好状态。

三、实践的理念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以阅读实践为基础。在阅读实践中,阅读主体在一定语境中对文本进行理解,而这个理解的过程其实就是积淀阅读经验的过程。阅读经验的多少反映着阅读能力的高低,它是读者与文本、文本作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实践主体之一,语文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开辟经典名著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座精神文化的殿堂,让学生通过名著的阅读,夯实文化底蕴,奠定人生基础。

四、对话理念

高中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可见,对话是阅读实践的主要途径。在“多重”对话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最基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则是最重要的条件。在阅读中,学生面对的多是文质兼美的篇章和流传久远的名著,学生与文本及其作者的差距是明显的,这种差距给阅读带来困难,却又给学生以动力,推动阅读对话的前行。

此时,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受业”的尊者,而是如苏格拉底自称的“撮合者”,把学生聚集到一起,让他们阅读、讨论、争辩。

五、自由理念

阅读教学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形成和保持学生的自由心态。这种自由心态表现为学生的阅读主要由内驱力而不是外压力来推动,具体表现在由兴趣和需要两者不断转化来引起和推动阅读活动。鲁迅曾经说:“职业的读书”和“嗜好的读书”(《读书杂谈》)。一为“勉强”“带着痛苦”;一为“自愿”“全不勉强”,说明读者的需要和兴趣必须互相转化:因满足了需要而提高了兴趣,在浓厚的兴趣中满足某些需要。

1.精读略读,点面映衬。早在东汉,教育家郑玄提出了“纲举目张”的阅读方法,所谓纲举目张,指的是阅读要抓重点、抓关键,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大部头的著作。其实,这说的就是精读和略读的结合。

精读即深入细致地研读。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一种最重要的读书方法。

略读即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略读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整部作品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涉及的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反映的思想感情深厚。所以,在阅读方法上适宜精读略读相结合。

2.读写结合,探究交流。作品反映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内容很容易引起作者的共鸣、联想,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创造出新的形象,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进行反思、评析有利于读出自己的感悟,写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认识水平,提高文化底蕴。

第3篇

在农村走出去的其他行业的人士积极支援家乡教育,城市学校纷纷支援农村学校,各地政府频出政策激励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的同时,那些从农村考出去,毕业后在城市的教育系统工作的大学生有没有向家乡伸出援手?他们做得怎样?如果没有的话,是什么使他们没有伸出援手?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认为自己有责任关心家乡的青少年,也愿意积极行动起来支援家乡教育,部分人表示他们愿意通过网络等沟通形式引导乡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对家乡青少年的生涯规划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与此同时,他们希望村委会能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风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但也有少部分人表示“无心顾及”“缺乏相应能力”。

一、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支援家乡教育的必要性

笔者对985院校、二批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县教育局的干部、教师和部分教育专业的研究生进行了访谈。对河北省、湖南省部分地市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士176名,占37.29%;女士296名,占62.71%;按工作单位统计,小学教师占63.13%,中学教师占33.47%,高校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等共占3.4%。筛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448份,有效问卷比例为94.91%。

对样本中的教育工作者接受乡亲们咨询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乡亲们主动请教的情况还不太普遍,将来有必要专门调查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与乡亲的心理距离、乡亲们求询的意愿等方面的情况。

对样本群体家乡的青少年咨询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样本群体家乡的青少年在很多问题上还是需要向外界请教,农村学校的教师和家长无法给予足够的帮助。

现实中有的农村家长视体育、艺术等特殊专业为旁门左道,有的家长认为读书无用,有的家长可能会认为读书万能……因此生涯辅导是农村青少年及其家长非常需要,也是出身农村的教育工作者最有可能起作用的方面,尤其是高考志愿的填报和尚未取消的文理分科。以高考志愿填报为例,有些普通学校的个别专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看上去处于同一个档次的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也可能相差悬殊,即使是同一所院校的不同院系也是如此。但农村家长由于信息闭塞,几乎不可能知晓。这些问题对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非常高,却非常值得付出。

二、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帮扶家乡青少年的意愿

问卷设了一道开放式问题“您怎么看待您在促进家乡青少年教育中的责任?您将来准备采取什么好的做法?”样本中的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个问题做出了积极回应。他们纷纷表示“原来没太考虑过,以后会关注家乡的青少年,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要“多跟乡亲谈心”“多走访,多宣传,做正面引导”“开展实地调查,深入了解情况”“对农村青少年进行心理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并进行咨询和疏导工作”“多向乡亲宣传教育理念和动态信息”“组织部分教育工作者送教下乡”“抽时间教给家乡的青少年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多为家乡的青少年开拓学习渠道”。还有校长表示“将与家乡学校建立联系,把本校的教育资源与家乡学校共享”。但也有受访者坦承“自己刚能保证生活温饱,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样本中的教育工作者指导家乡青少年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对样本中的教育工作者登门拜访主动提供帮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4。

表3和表4的数据表明,尽管样本群体中有些教育工作者也会登门拜访,主动为乡亲们和家乡的青少年提供帮助,但总体而言在指导乡亲和家乡的青少年方面还没有蔚成风气,与他们在开放式问题中对责任感的表达不太相符。

对样本中的教育工作者对于题目“您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的选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样本中的教育工作者普遍希望村委会的干部们能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风气,能通过组织茶话会之类的活动为他们和乡亲们以及家乡的青少年之间的沟通搭建平台,好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支援家乡教育。他们认为有必要通过学习他人经验、获得有针对性的资料提高指导家乡青少年的能力。QQ群作为最便捷的沟通方式颇受青睐。

最令人遗憾的是,在调查和访谈中也发现,有的被访者愿意积极支持家乡教育,但由于怕别人说自己出风头而不了了之。阻碍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帮扶农村青少年的原因还包括“怕说错话了被埋怨”“乡亲们不重视教育,而且极度固执”等。可见,全国各地的村委会都要积极开展动员工作,让早已有心支援家乡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能毫无顾虑地“抛头露面”,让广大有乡土情怀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多关心家乡教育。

三、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支援家乡教育的困难

对样本中的教育工作者认为最难回答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超过1/4的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对学习方法缺乏深入研究,这表明其教育学、心理学素养有待加强。此外,他们感到最难提出建议的方面都涉及重大决策。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提类似建议可能给他们带来压力,另一方面表明其自身能力的欠缺。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支援家乡教育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在支援家乡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建立网络论坛等形式,交流、传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经验,这样或许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支援家乡教育。

四、结语

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教育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也有支援家乡教育的责任感和意愿,但在能力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部分人对生涯规划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很有限。但由于村委会没有进行组织、缺乏可借鉴的经验等原因,样本中的教育工作者此前的实际作为并不太多。在将来,基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把他们很好地组织起来,使其为家乡建设、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更多贡献。此外,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应该放下“包袱”,即使无人组织,哪怕碰过钉子也要积极行动支援家乡教育。

针对上述现状特提出以下对策:

(1)加强引导和组织。教育局等行政部门和村委会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唯有加强引导和组织,才能更好地把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的力量更好地整合起来,以发挥更大作用。

(2)总结经验,积极推广。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有些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已经行动起来,教育行政部门和媒体要全面总结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积极推广。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自行组成群体,定期或不定期讨论如何更好地支援农村教育。

(3)创新形式,提高实效性。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直接支援农村教育的发展,如同样本中的教育工作者自己提及的那样,深入调研,发现问题;通过家访、茶话会、QQ群等形式多和乡亲及家乡的青少年学生谈心,促使其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还可以采取结对帮扶、专题讲座等形式助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第4篇

1、领导带头原则:各级领导干部在活动中要率先垂范,在认真搞好自身学习的同时,切实重视和抓好本单位的学习。同时,要带头撰写读书体会并做好推荐好书和好文章工作。

2、人人参与原则:教育系统全体干部、教师、学生、家长都是活动的主体,要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强化学习意识,培养学习兴趣,养成终身读书学习的习惯。

3、针对性、实效性原则:要针对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选择书目去读,通过学习切实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4、持之以恒原则:读书活动要坚持经常,要有长期读书计划。

二、读书活动的指导思想:

教育系统读书活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认真实施我市教育年“九大工程”中的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素质教育育人工程,通过读书、评书、荐书等系列读书活动,不断提高教育系统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家长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品位。

三、读书活动的目标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创建研究型机关、书香校园和学习型家庭,掀起一个读书活动的热潮,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终身热爱读书的习惯,使读书在全市教育系统蔚然成风。

1、使教育系统广大机关干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树立良好的学风,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依法治教的能力。

2、使广大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自身知识结构得到改善,有效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创设教师队伍的学习研究氛围,营造书香校园。

3、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和人文素养,达到育德、励志、启智、明史的目的。

4、引导家长读书,使他们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搞好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学生。通过家长的读书带动学生自觉读书,使大多数的学生家庭成为学习型家庭,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读书活动内容

1、开展好读书月活动。今年4月是第一个读书月,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读书活动方案,各学校要召开读书活动动员会,推荐介绍一些好的书目和文章。各学校要明确本校读书活动的具体要求,为本校教师和学生分别确定一本必读书目。市教育局这次向全市教育系统推荐第一批较好的书目(具体书目附后),以后陆续推荐。

2、开展好读书的系列活动。

(1)举办读书讲座或读书研讨会。各学校要定期举办教师读书讲座或读书研讨会,为教师读书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让他们谈读书的体会和收获,使教师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

(2)在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主题活动。抓好“读(阅读)+写(读书征文)+讲(读书演讲)+赛(读书知识竞赛)”四个环节,使读书活动在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上形成规范和特色。各校要召开读书活动的主题班、团(队)会,把读书做为学校德育的一条途径。

(3)开展红叶图书漂流活动。为解决图书资源不足问题,开展红叶图书漂流活动,将一些好的图书定期在不同学校或班级轮流阅读,充分发挥学校、班级、个人藏书优势,各班要建立图书角,以方便学生阅读。

(4)开展读书活动经验交流活动。市、县教育局定期召开读书活动经验交流会,举办读书成果展示,检验读书活动的成果,推动读书活动的开展。

(5)编辑读书体会文集。市教育局每年将分别向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集一次读书体会或感悟文章,收集好的读书笔记,编辑出版读书体会文集。

(6)开展读书评先选优活动。每年市、县两级教育局对读书活动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五、读书活动的要求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市教育局成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具体名单附后),各县(市)区教育局,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加强对读书活动的领导。将读书的要求纳入对教师的考核和对学生评价的内容。

2、加大投入,改善读书条件。要改善学校图书馆、图书阅览室的条件,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学校在每学期都要投入资金更新图书馆藏书。利用好电子图书。并以此活动为契机,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

第5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儿童 阅读推广

一、加强对儿童教育工作者的服务

在推广儿童阅读的过程中,重要的服务对象由教育工作者所构成,包括:中小学教师和幼师等,他们能够充当阅读沟通的桥梁,将公共图书馆和儿童相互连接起来,不仅可以指导儿童的阅读过程,而且具有启蒙的重要意义。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大培训和宣传这方面知识的力度,也就是说阅读推广的对象应当将教育工作者包纳进来,具体从下列几个方面实施:第一,公共图书馆应当意识到教育工作者承载着传输知识的重要使命,能够在儿童和它之间构建起沟通渠道,也就是说若想为儿童提供服务,就要切实从服务教育工作者入手,这是从思想角度考量的。也就是说在将财力、物力和精力辅助行动之前,应当注重儿童阅读推广中教育工作者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二,为了将服务和指导更好地提供给教育工作者,公共图书馆应当将推荐书单制作出来,使得供前者学习的馆藏书籍范畴得到进一步拓宽。另外为实现指引儿童掌握阅读方法的目的,使各年龄阶段儿童的读书爱好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所切实了解,应当开展相应的讲座,使儿童传播阅读能够真正被重视。与此同时,为促进教师将合理可行的帮助和指导投入到儿童的阅读过程中,使教师加深这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可以举办与之相关的阅读会,邀请儿童和教师共同参加。这样不仅儿童的阅读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其阅读心理可以得到充分地了解,而且能够促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因此应当尽可能为教师参与进这样的亲子阅读会提供便利。

二、转变传统观念,使活动以“儿童”为主

在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应当将儿童阅读的推广对象作为切入点,对活动内容予以高度关注,而不拘泥于环节和形式,也就是说应当缩短冗长的讲话,杜绝形式主义,实现观念上的实质转变,这样才能保证推广工作顺利进行。为了使儿童对图书馆的利用率以及关注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大型活动的开幕式开始时,应将其作为一个起点,令小读者展开奇妙的阅读旅程,不再固守在单纯的讲话氛围中,使小读者能够真正参与进来。为了保证知识教育性与活动的趣味性二者缺一不可,应当高度重视开幕式之后的具体活动。

通常,公共图书馆是按照不同年龄段来区分书籍和绘本的,从而确定是否应当向儿童推广,然而,为了真正地吸引小读者,不应当拘泥于以近期日为主题而举办的活动,包括:比赛和演讲等,尽管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起到宣传教育的目的,然而儿童吸收和接受的程度却尚未可知。所以,公共图书馆应当将儿童的阅读需求作为切入点,将儿童心理作为前提,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适当对服务方式和态度进行调整与优化,从而加大儿童阅读工作的推广力度,在过去图书馆的重点为“书”,而现在该重点则变成了“儿童”,他们对书籍进行了重新整理,选出了一些经典著作、科幻、绘本、漫画、通话等符合儿童视角的书并进行了重新分类,阅读活动也越来越符合儿童的兴趣,在儿童快乐阅读的同时也起到了教育的作用。

三、配合学校开展儿童阅读推广服务

儿童在未入学之前,家庭为其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地点,入学之后,地点发生了变化,并且儿童也将会在学校度过越来越多的时间,所以为了更好地为儿童阅读服务,公共图书馆也应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将工作向校园延伸,并与学校的教学进程相配合。儿童的阅读方向以及兴趣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包括学校环境、教师引导、课程设置还有学习氛围等,因此公关图书馆如果想更好的进行儿童阅读事业的推广,就应做好与学校的沟通,与之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由于不同学校处于不同的教学阶段,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制作书目推荐单、新书海报以及图书馆的阅读活动宣传海报和或者手册时应该与之相符,并在校园宣传栏中进行张贴,使得学生能准确地接收到图书馆的有效信息。并搜集与学校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课程边缘延伸或者与课程有关的书籍,将它们制作称为图书旅行箱,免费借给学校,使学生能更方便的传阅和浏览,有更好的课外阅读体验。此外,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还可以专门制作“阅读心愿单”,其中包括学生期待阅读的书籍名称,在下次图书旅行箱活动中将其提供给学生。

同时,学校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前往公共图书馆办理班级借阅证,并在固定的时间段内专门为班级提供借还书服务。如果班级内传阅的是同一本书,那么同学们就能讨论书中的内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独立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大大提高的同时,也对阅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除了家长以外,教师这个群体能发挥最大的引导和影响作用,自入学开始,由于对老师有着深深的崇拜和信任,因此更容易听从老师的教导。所以在学生的预读书目中,通常会包含老师推荐的书籍。因此在儿童阅读的推广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教师作为媒介,主要从两方面来进行:一、教师将课外书籍和儿童读物推荐给学生;二、对教师进行培训,举办讲座等,使他们更了解哪些书籍适合成长过程中的儿童阅读,使得他们更有能力为儿童挑选更合适的优秀读物。

在学校举办大型活动和比赛时,公共图书馆可以借助良好机会,向广大师生推广阅读,配合活动内容,推荐相关书籍。例如,学校举办主题演讲比赛,图书馆可以推荐主题内容相关的书籍,也可以推荐提升演讲与口才技巧等方面的书籍;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隆重、简朴、务实“的原则,充分展示我校教育转型发展的成就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风采,进一步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激励广大教职工坚定教育信念,树立教育理想,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增强工作使命感、责任感和幸福感,不断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新的贡献。

二、活动安排

(一)举办“xx市第二中学庆祝第30个教师节表彰活动”。8月底前,在全校组织评选“xx市第二中学优秀教育工作者”、“xx市第二中学师德模范”、“xx市第二中学十佳青年教师”、“xx市第二中学优秀班主任”等,教师节期间做好宣传表彰工作。(校办统筹,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2)

(二)走访慰问教育工作者。9月上旬,学校党委、校长室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方式看望慰问教师,重点走访慰问离退休教师、贫困教师和重大疾病教师及教职工家属,送去学校的关怀和温暖。(工会负责)

(三)组织教师读书征文活动。在广大教师中开展“我的教育故事”、“我记忆中的好老师”、“我身边的美丽同事”征文活动,9月中旬举行教师读书报告会。(教科室负责,具体要求详见附件3)

(四)举办教师艺术作品展。教师节期间,面向全校教师举办“xx市第二中学庆祝第30个教师节艺术作品开展仪式”,展期为半个月。开展仪式与表彰活动统筹安排。(政教处负责,具体要求详见附件4)

(五)举行教师才艺展示活动。8月底,举行“xx市第二中学庆祝第30个教师节才艺展示活动”,丰富教师文化生活,展示教师文艺风采。(工会、团委负责,具体要求详见附件5)

(六)开展教育为民服务活动。组织以“教师回报社会”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务实开展教育服务进社区和“党员义工”活动,真心、真诚服务社区群众,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党办负责)

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阅读;习惯

【作者简介】李书涛,男,本科学历,1996年参加工作,单位:河南省项城市贾岭第一初级中学。

众所周知,任何教育教学活动均具有着一定的目的性。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目之一,即是培养与提升学生阅读习惯。语文教学不仅仅要达到使学生们能够基本了解教材之中所传授的字、词、句、段、篇,而应当在教学过程之中,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正处于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之中,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各学科知识的陈旧程度越来越快。根据相关调查分析,如果将人类以前的所有的知识总量增加1倍,一般需要50年的时间,而如今知识量虽然基数过大,但是,人类目前的知识总量增加1倍,则仅仅约5年的时间。这样的“信息大爆炸”的形式之下,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传授怎样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大趋势呢?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在传授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对于阅读习惯的培养与训练。

一、培养学生有针对性的读书

目前,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往往基于对于教材的理解与运用。虽然学校也会发一些阅读材料(读本),但是,由于缺失对于阅读的教学与管理,兼之许多家长同志认为读材料是“不误正业”,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之中限入一种局限式教学氛围。一方面是社会对于学生搜集、分析、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对于阅读能力培养的相对缺失。那么如何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呢?笔者认为培养学生有针对性的读书是一个较好的办法。培养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材料阅读与信息搜集,是未来社会之中从信息海洋之中快递提取自己需要信息的重要能力之一。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有针对性的读书”,笔者认为是与广泛大量的阅读信息材料相对,类似于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之中所提倡“课题”式阅读法。即通过对于相关问题进行整理与归纳,采用多元化方式进行广泛搜集,最终取得自己所需要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长期有针对性的读书将有利于促进初中生快速反应能力的提升。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初中课堂教学之中采用有针对性的读书训练将大大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性的提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自觉养成与其他学生相对比,与自己以往相对比的优秀特质,这样可以既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快速提升,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

二、学科多元性阅读

众所周知,目前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边缘化学科应运而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所传授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由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历史性影响,很多教材内容在选择时,往往更倾向于思想感情的培养,而忽视了其他相关学科阅读。根据相关研究成果统计,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之中,所涉及到的科学成果的研究阅读材料,数量少之又少。而科学成果的呈现往往是与具体的人物相结合。这直接导致了我们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所运用教材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实际能力需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笔者认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所培养的学生阅读能力,应当在注重思想情感的培养前提之下,加强对于相关学科知识与内容阅读材料的添加。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初中学生阅读能力更好的提升。例如,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之中,有的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往往会当作小说一样“一口气”进行阅读。但是,在遇到具有大量数字的说明文时,往往会“跳过”。再加之,目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所涉及到的说明文相对较少,这直接导致了学生们阅读能力发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要想更好的促进学生整体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采用学科多元性阅读无疑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三、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当学生的阅读榜样

与小学阶段的学生相比,初中学生更具有着较强自我控制性、模仿性、情感性。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发现如果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更加容易带出一批优秀的学生。笔者曾关注于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相关研究,观摩、参观、调查、谈话后,竟然发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优秀语文教育工作者并没有表现出与其他教育工作者更加特别之处。但是,奇怪的是,其所带的学生阅读能力水平却一届比一届高。后来,笔者发现该语文教师本身对于书籍的热爱感染学生是其教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由此,笔者认为教师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职业,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想要让学生做到,首先应当以身作则,首当其冲。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信服。同时,作为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能够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之中,加强对于自身角色进行深入思考,能够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整个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之中,能够对于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合理把握。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教学,加之自身的自强不息,将大大的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不断发展、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新的发展需要,应当作为我们教学之中的重要思考因素,而不是不停的翻“故纸堆”,将教师行业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入手,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未来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张立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09,(17).

[2]单玉洁.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及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1,(08).

[3]屠锦红.近十年我国阅读教学问题检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