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9:12
序论:在您撰写幼儿园扶贫教师工作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X县教育扶贫工作以学前教育、全面改薄、X职专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为依托,大力改善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让教育常规工作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在常规中求创新,在落实中求特色,让教育扶贫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长远之举。
一、推进教育精准扶贫,重点落实好“四个着力”。
一是抓好“全覆盖”,着力扩大乡村学前教育资源。按照有利于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和师资、有利于幼儿方便就近入园、有利于乡镇分级管理、有利于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原则,在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依托小学改造新建幼儿园。自X年以来,学前教育项目总投资X万元,共涉及项目学校X所,新建幼儿园X所,维修改建X所。优先实现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配齐玩教具、保教、生活设施和保教人员。
二是突出“兜底线”,着力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X年-—X年,X县全面改薄规划总投资X.X万元,其中中央X万元,省级X.X万元,市级X.X万元,县级X万元。五年规划项目学校X所(X所独立初中、X所九年制学校、X所六年制小学、X个村级教学点),其中校舍建设类X所,设备购置类X所,校舍建设类和设备购置类都涉及的学校X所。累计购置课桌凳X套,学生用床X套,图书X册,配齐教学实验仪器、音体美、信息化及宿舍、食堂、饮水采暖等教学、生活设施设备,新建及维修校舍X平方米,完成薄弱学校大门、围墙、排水等附属工程建设任务。
三是助力“拔穷根”,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水平。
提高X中等职业专科学校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能力,X职专实施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国家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坚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双垄沟播玉米、设施蔬菜、果园管理、畜禽疫情防控等科技服务活动,产教融合紧密。扩大X县中等职业专科学校办学影响力,促进全县优质职教资源向贫困村、贫困家庭倾斜,实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全县贫困家庭适龄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使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有一人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发挥X中等职业专科学校在当地脱贫致富的技术引领作用,尤其是涉农专业的带动作用,广泛开展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帮助贫困户掌握实用技能。
四是体现“倾斜性”,着力对接落实X个贫困村扶贫政策。
各类学生资助、学费减免及助学贷款申请,向全县X个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并成立教育系统扶贫工作办公室,专人专职为教育扶贫工作提供“绿色通道”快捷办理。
二、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实现“四个到位”。
一是把各项免费和资助政策兑现到位。严格落实X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免除贫困家庭幼儿在当地接受学前教育的保教费。以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为重点,所有贫困家庭中职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按每生每学年X元标准发放助学金。对进入省内高职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费和书本费,为贫困家庭考入高职(专科)、本科院校学生每生每学年解决不超过X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政府贴息,并提供勤工俭学机会。
二是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保障到位。
精准对接贫困地区乡村幼儿园教师短缺实际,定向培养乡村幼儿园教师。全县从今年开始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到贫困地区小学附设幼儿园开展走教活动。同时,我们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方式,对全县幼儿园、中小学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力度,并安排县城教师到贫困村学校开展一定期限的支教。鼓励退休教师到贫困地区乡村幼儿园和中小学开展支教。
三是乡村教师的各项待遇落实到位。
认真落实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X-X年)》有关要求,严格落实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在补充招录、职称评聘、培训进修、评优提职等方面倾斜政策,逐步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为乡村学校教师发放了生活补助。
四是学前教育和全面改薄项目工作落实到位.近三年,在上级专项资金额度极为短缺的情况下,县上采取财政预算列支、财政借款支持、财政担保融资等办法,累计向教育系统拨付X万元倾力支持教育发展,在全省县级资金投入比例名列前茅,有力地促进了全面改薄项目顺利实施。
工作计划只是给未来工作设定的一个大体框架,当然还是需要每个月、每一周、每 一天的合理安排和具体实施,而它所起到的是督促、提示作用,可以更快提高个人工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教师个人帮扶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仅供大家借鉴!
教师个人帮扶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一
(一)总体思路
20xx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x大精神,继续坚持精准扶贫方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住本市列入xx片区的大好机遇,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扎实开展整村推进、搬迁扶贫、科技扶贫、“雨露计划”培训和产业化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认真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加大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力度,全面做好我市扶贫开发各项工作。
(二)目标任务
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对4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完成“雨露计划”培训600人,提高贫困农民劳务技能;完成160人独居、散居贫困群众的搬迁扶贫任务,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选择4个村开展到户增收项目,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开展产业扶贫贴息贷款工作,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认真开展老区村建设,改善革命老区村发展条件;扎实搞好定点扶贫,深入持久开展社会帮扶。
(三)主要工作
1.全面开展搬迁扶贫
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扶贫对象实行迁户并村,充分考虑资源及就业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序搬迁,把迁户并村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小城镇建设、产业聚集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搬迁对象向中小城镇、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集中。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20xx年计划完成搬迁50户200人,同时做好市级搬迁工作。
2.分类实施整村推进
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为着力点,促进贫困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实现贫困村整体脱贫。20xx年计划实施4个村整村推进任务,按照规定重点用于村级道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配套设备建设。
3.搞好雨露计划培训
加大“雨露计划”培训力度,促进贫困农民就业增收。以促进扶贫对象稳定就业为重心,以提高贫困农民职业技能素质为目标,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培训就业农民向城镇转移。结合贫困村产业实际和需求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xx年计划培训600人。
4.稳步推进到户增收项目
选择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和具有产业发展基础的村,在改善生产生活基本条件的同时,以村为单位,实施到户产业发展项目,实现增收目标。20xx年计划开展4个村,实施到户产业发展项目。
教师个人帮扶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二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强化帮扶效果,切实发挥省优质幼儿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优质幼儿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与拓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民生、促进教育公平为宗旨,以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为目标,通过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提高我市相对薄弱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促进全市幼儿教育健康、持续、均衡发展。
二、主要内容
采取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如开展教学观摩、业务培训、送教下乡、师徒结对,捐赠等,促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农村乡镇幼儿园的贯彻落实,提高农村幼儿教育水平。同时,以农村幼儿教师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和朴素的作风影响城市幼儿教师,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具体目标
1.改善办园条件。依据市级优质园的办园标准督促并要求农村幼儿园不断提高硬件设施的投入,备齐备足幼儿生活学习所需的设施、设备和物品,改善幼儿园硬件设施条件。
2.提高管理水平。城区幼儿园通过派遣骨干人员深入乡镇幼儿园指导、交流,或请农村幼儿园园长到城区幼儿园观摩学习等方式,帮助乡镇幼儿园全面了解省优质园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乡镇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其管理水平。
3.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城区幼儿园为乡镇幼儿园教师提供观摩、听课、说课、跟班学习的机会,同时,积极组织"送教下乡"活动,通过优秀骨干教师深入乡镇幼儿园举办讲座、开设示范课、交流教研信息等形式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队伍素质。
4.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互赠书画、参观等形式,加强城乡幼儿相互学习交流。
四、工作措施
1.幼儿教育城乡结对帮扶工作,要以示范园为龙头,以各项交流互助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提供专业支持,提高帮扶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2.结对幼儿园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活动内容、目标、方法、步骤、人员安排、措施要求,完成结对帮扶工作目标。
3.结对帮扶幼儿园要建立专门的帮扶档案,各类帮扶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总结,分别建档立卷,规范管理,努力提高帮扶活动的实效性。
五、效果检测
被帮扶幼儿园:
1.配齐配足工作人员,严格按《纲要》精神实施活动,禁止小学化倾向。
2.教师优课率达30%,合格率达100%。
3.有专题研究的方案、计划,有每次研讨过程的详实资料。
4.家长工作有计划、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总结,资料健全。
5.特色建设有方案、有过程、有成效,资料齐全。
6.每学年有教师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
帮扶幼儿园:
1.每个月有专人到被帮扶单位看教师一日活动的组织情况。
2.不定期送教到帮扶单位,每学期送教不低于10课时。
3.接受帮扶单位老师的跟班学习,做好跟班学习老师的后勤服务工作。
4.每学期根据被帮扶单位的具体要求组织两次专题讲座。
5.帮扶工作有计划、有方案、有详细的过程资料。
6.*式考核。
教师个人帮扶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三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方乐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平时作业不认真,不能及时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并且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认真学习。了解到该生学习习惯差,接受能力弱,因此成绩不够理想。
二、让学生体会成功,少一些挫败感
二年级的学生,思维上还存在过多的依赖性,方乐很多时候不喜欢独立思考,不积极主动思考,这就需要老师给她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发她的思考、点燃她创新的火花,对于方乐而言,我可以设定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情景,让她体验成功。
使她尽可能多的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和老师的赞许,让她体会到努力就会成功,增加学习的自信心。
三、关心学生,让她上进。
要求上进是每个学生的本质特点,智障儿童也不例外,在课堂上我注意观察方乐,对她多一点温柔、亲切、慈祥,多一点关心;少一点批评,不仅关心她的学习也关心她的生活,让师爱成为学生乐学的催化剂。
四、具体帮扶计划
针对上述原因,为了使她在学习上有所进步,特制定如下帮扶计划。
1.加强思想教育我通过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她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平均每周谈话一次,帮助学生树立自己能学好、能进步的信心。
2.加强关注程度在课堂上要注意观察学生,对学生多一点温柔、亲切、慈祥,多一点关心;少一点批评,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关心学生的生活,让师爱成为学生乐学的催化剂。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学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
从好的方面鼓励学生,然后给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给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3.培养学习习惯我对待方乐学生,在她主动回答问题时,只要有一点点道理也不放过对她的鼓励。只要她有一点点进步,我也会把她放大了表扬。
两年来,庆阳市围绕加快老区教育发展,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这条主线,紧扣行政村幼儿园建设、全面改薄、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等重点工作,研究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精神全力做好教育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庆阳市精准扶贫“1+20”实施意见教育专项方案,将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要举措进一步细化实化,为定向施策、精准发力提供了指导和遵循。
突出教育精准扶贫要求
教育精准扶贫,既是教育改革的机制创新,也是扶贫开发的机制创新。长期以来,庆阳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教育兴则庆阳兴,教育强则庆阳强”的理念,把发展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解决庆阳“贫在人”的瓶颈制约,拔穷根、摘穷帽、真致富的根本举措。
精准扶贫项目实施以来,庆阳市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弘扬南梁精神、推进教育扶贫”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全市教育系统干部职工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大力弘扬“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建立教育扶贫专项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县区政府教育扶贫主体责任,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强化责任担当,合力攻坚克难,形成市、县各负其责、各尽其责的责任体系。
同时,按照提出的“贵在精准”的要求,以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为抓手,锁定全市建档立卡的5 3 7个贫困村14. 58万贫困户,由市局领导牵头,抽调1 8 2名干部4次进村入户开展信息核查,特别对贫困村教育发展现状、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资助等进行重点核查,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把教育扶贫措施充分体现在了“八个准”“五张图”“三本账”当中,使资金、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确保教育扶贫项目精准落户到贫困村、薄弱校,资助资金、生活补助精准落实到最困难的家庭、最边远的学校。
从最急需的事情做起,从最薄弱的环节抓起,把扶贫与老区基础教育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结合起来,与优化学校布局、强弱学校捆绑式联盟结合起来,积极推动革命老区教育发展。
“以前咱农村的娃娃想上学可不是件容易事,一到上学的年龄,大人娃娃都着急。现在不一样啦,政府惦记着咱农村娃娃,不但免了学费还提供免费早餐!”庆城县马岭镇庙台村农民李小兰的一席肺腑之言道出了无数农民的心里话,这也是庆城县构建到村到户到人教育精准扶贫体系的一个真实写照。
近年来,庆城县利用闲置校舍建办农村幼儿园,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组小学或教学点附近设幼儿班,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创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和省级一类园各1所,评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所,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到88.62%。同时,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全县中小学通过歌唱、朗诵、快板、徒手操和动画片等多种形式,学习践行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积极组织参加“守孝道、敬父母”等宣传教育活动,构建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不断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涵。
据了解该县还深入开展新教育实验活动,积极稳妥推进课程改革,组织全县各学科教师赴外地参加“名师之路”“适学课堂”“人教版教材专题讲座”等教学观摩研讨会200多人次;开展学生健康成长暨学力发展跟进调查探析活动座谈会4场次;开展中考备考推进会4场次,辐射全县18所中学;深入实施“2+1+1+1”项目,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投资1.2亿多元,建成项目学校63所,完成教育信息化设备、图书、教学设备等全部采购任务。并结合全县教师学科教学需求,完成各级各类培训7000多人次。
庆城县按照定点、定向的原则,对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构建到村、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落实了教育扶贫的各项资助政策和资助资金,帮助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对15个乡的51个贫困村因学致贫户情况进行调研走访,核定因学致贫家庭589户;为桐川初中购置课桌椅600套、计算机75台;为桐川寄宿制小学购置计算机50台、多媒体教学设备5套、课桌椅(单人套)540套;完成佛殿湾小学300平方米教学用房维修及危窑加固项目,硬化院坪360平方米,新建围墙57米,更换课桌椅50套。
凸显教育精准扶贫实效
坚持因地制宜、因校施策,行政村幼儿园建设主要依托村小学宜改则改,宜扩则扩,尽量不新建,把钱花在教育设备配置上;全面改薄坚持“一校一策” “缺什么补什么”。职业教育突出实用技术培训,力求“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学生资助体现有难必解、有困必助,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学校条件越艰苦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越高,充分调动广大乡村教师工作积极性。2015年完成省上下达217所幼儿园的建设任务,县区自主实施59所,超额完成27.2%,2016年春季可实现招生。全市改造薄弱学校168所,新建校舍22.6万平方米、运动场27万平方米,购置学生用床2.9万张,课桌凳7.2万套,计算机1.5万台,新建“班班通”教室:359个,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18万平方米,实现中小学D级危房零存量。投入777.2万元为1451所学校配备了饮水设施。在按规定把各项免费和资助政策兑现到位的基础上,落实市县配套资金450.2万元,按照每生每学年1000元的标准免除了9004名贫困家庭幼儿保教费。1.5万名乡村教师享受生活补助政策。与北师大合作建设北师大庆阳附属学校,建成庆阳教师专业发展和科研培训中心及老区人才孵化中心,庆阳创新创业基地和庆阳教育产业园区,引领庆阳教育提质创新发展,助推教育精准扶贫。
“没想到,咱们山里娃也能在家门口上幼儿园了,不交学费,还免费吃饭,这太让人省心了!”在环县耿湾乡潘家掌村幼儿园门口,经常能听到家长这样的感叹。
“村里学校冒蒿草,城里学生挤破帽”。前些年,由于受农民进城打工潮的影响,环县耿湾乡潘家掌村的两所小学都因为缺少生源而被撤并了。村里的适龄儿童要上学,就得到乡镇或更远的县城里。陪读、租房、生活、交通等各种花销,让这些外来家庭的教育成本额外增加5000元以上,再加上由于农田荒芜而造成的损失就更难以计算。由此出现了很多农村孩子上学迟、上学难、上学穷等诸多社会问题。
为了打好教育精准扶贫攻坚战,环县把“教育扶贫从娃娃抓起”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来抓。2015年,为10个乡镇15个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新建、改扩建村级幼儿园20所,覆盖人口36636人,满足了1899名农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园。同时,为146所农村小学建成了午休宿舍,并为农村附设班的幼儿提供免费营养餐。今年,计划对全县1000至2000人的152个行政村所辖152所学校进行附设幼儿班建设,最终实现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同时,依托“特岗计划”“民生实事”等项目和事业单位招考、转岗、聘用、培训等形式,补足配齐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通过“全面改薄”,加强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使全县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有安全校舍、采暖设施、午休宿舍、就餐食堂、合格课桌椅、足量阅读书籍、齐备的锻炼器材、留守儿童之家、英语教师、安全饮水设备“十有”标准。
在大力挖掘自身发展潜力办学的同时,环县还积极争取、吸纳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步伐。
2014年8月24日,“香港言爱基金会”援建的环县思源实验学校开始招生,有效解决了进城务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2015年5月25日,“担当者行动”对环县24人以上的学校全部实施了“班班有个图书角”工程,共配捐图书58170本,覆盖95所学校,712个班级,使环县88%以上的小学生受益;2016年,“担当者行动”将对剩余24人以下的农村小学进行图书角捐建活动,最终实现环县小学“班班有个图书角”全覆盖,让山里娃娃有书读、读好书、好读书。
2015年7月5日,环县教体局向“农村教育圆梦工程项目部”提交了《关于环县申请农村教育圆梦工程项目的报告》,项目预算资金达800多万元;
2015年10月15日,“美丽园丁”教育基金会支持庆阳革命老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协同创新计划启动大会在华池南梁镇列宁学校举行,给环县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福音;
2015年12月9日,全国“红色旅游书屋”授牌暨“情系老区爱润环江”图书捐赠、爱心救助仪式在环县举行;
2015年12月12日,甘肃省“金色教苑”乡村教师影子研训基地正式落户环县。
这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有效推进了该县扶贫攻坚战走向胜利。
强化教育精准扶贫保障机制
庆阳市各地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帮扶方式,实行驻村帮扶机制。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挂职第一书记,抽调人员到帮联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城区优质学校与贫困村学校结对帮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制定教育扶贫专项考核办法,实行市局党委成员包县联校蹲点督查制度和重点工作周报告、月督查通摄制度,对工作推进不力、进度缓慢的县区负责人进行约谈,推动形成各级领导抓、一级抓一级的良好局面。
“每年5000元的资助金,不但圆了我的大学梦,更帮家里解了实际困难。”近日,由镇原团县委组织的助学圆梦活动上,受“展翔助学基金”资助的贾博同学激动地说。这是庆阳市镇原县大力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王嘉毅
近年来,甘肃省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创新举措,聚焦发力,在“求精准”上下功夫,在“拔穷根”上做文章,组织实施“7+1”精准扶贫教育专项支持计划,积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扩资源,着力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制定《精准扶贫学前教育专项计划》,按照“四个有利于”原则(有利于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和师资、有利于方便幼儿就近入园、有利于乡镇分级管理、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行政村延伸。通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成乡镇幼儿园1616所,实现集中连片贫困县乡镇幼儿园全覆盖;2015年建成行政村幼儿园939所,实现集中连片贫困县2000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较2011年提高33个百分点。力争2017年实现革命老区、藏区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同时,制定了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和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为农村幼儿园配齐保教设施、配足保教人员,努力让农村孩子接受良好启蒙教育。
――促均衡,着力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制定《精准扶贫义务教育专项计划》,确保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活动、生活等设施基本符合教学、安全和生活需要。精心实施“全面改薄”工程,严格落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引入“第三方”督查,层层传导压力,加快实施进度。2014~2015年共落实资金103.17亿元,项目惠及7574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88万名学生,分别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数的79.37%和在校生数的69.33%,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制定《甘肃省实施意见》,加强义务教育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管理。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对百人以下小规模学校倾斜支持,确保农村孩子就近入学。推进信息化优质资源共享,在贫困地区建设“班班通”教室8.4万个,3930个教学点享受到优质数字资源。
――拔穷根,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水平。制定《精准扶贫职业教育专项计划》,保证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加快建设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国家级改革试验区,加快培养贫困地区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实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依托高校建立5个精准扶贫智库,依托农林类职业院校和涉农专业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在贫困地区开办涉农专业教学点49个,2015年招收贫困县“两后生”6万余人。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劳务品牌输出,年培训规模达到20余万人次,有效促进转移就业。
――建机制,着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制定《精准扶贫乡村教师队伍专项支持计划》,完善“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为贫困县乡村幼儿园、中小学教师每月发放不低于500元的生活补助。精准招录补充贫困地区师资,2015年全省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7781人,其中乡村教师7461人。重点加强乡村教师培训,实施“三计划两工程”(陇原名师助力贫困县优秀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百千万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万名乡村校长能力提升计划和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和“精准扶贫教师培训三行动”(网络与校本研修“薪火网研行动”、乡村微规模学校教师全员访名校“微访行动”、乡村学前教育教师素质提升“千千树行动”),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5年培训教师13.93万人次,乡村教师占85%。
――缩差距,着力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制定《精准扶贫民族地区教育专项计划》,优先重点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实施支持甘南州、临夏州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制订民族教育发展专项规划、藏区教育发展攻坚计划和支持藏区教育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改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改薄”资金按在校生数的120%向民族地区倾斜,安排资金16.47亿元。加大人才培养支持力度,近五年累计招收藏区1.23万名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甘南州、临夏州和天祝县实现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全免费,藏区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生均每年提高到2168元,甘南等12个高寒阴湿地区取暖费按其他地区两倍标准拨付,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吃上免费营养餐。
――全覆盖,着力健全学生资助保障体系。制定《精准扶贫学生资助专项计划》,把各项免费和资助政策精准到人,不让一名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按照每生每学年1000元的标准,免除所有贫困家庭幼儿学前教育保教费。所有中职学生免学费,为贫困家庭学生每学年发放2000元中职助学金。对就读省内高职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按每学年5000元标准免学费和书本费。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每学年最高8000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15年落实各类学生资助经费17.47亿元,近100万名贫困生受益;发放助学贷款12.22亿元,21万余名贫困生受益。2016年,我们还将进一步扩大范围,免除全省在园幼儿学前教育保教费,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免学杂费和书本费。
――重倾斜,着力落实各项招生扶贫政策。制定《精准扶贫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增加面向贫困地区的高考招生计划。2015年新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专项计划、革命老区专项计划。实施省属高校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地方高校农村生源专项招生计划,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贫困家庭子女。开展省内高职(专科)院校面向贫困县单独测试和推荐免试招生试点。2015年,各类扶贫专项共录取贫困地区学生2.23万人,扩大了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的机会。
教育扶贫2017年工作计划一:
一、工作目标
把推进教育扶贫工作作为全县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构建全覆盖的教育扶贫多元扶持机制,支持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升学,提升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贫困家庭从根本上脱贫;完善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的工作体系,实现所有贫困家庭学生“应免尽免、应补尽补、应助尽助、应贷尽贷”,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巩固和提升义务教育均衡普及成果,提高职业教育促进脱贫致富的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二、工作任务
(一)巩固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1.继续大力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好民生工程,201X年完成新建1所公办幼儿园目标任务,加强对民族乡(镇)、贫困村学前教育发展工作的指导。
2.继续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工作,优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义务教育,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切实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同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连续三年对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追踪和目标检测。
3.落实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落实县长、乡(镇)长、局长、校长、家长等“五长责任制”。根据本地城镇化进程,科学把握人口流动规律,建立健全区域内义务教育学生流动趋势和管控,适龄儿童、少年户籍乡(镇)政府要建立儿童、少年花名册,做到人头清、数据准。充分利用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转学等学籍管理。进一步落实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成果,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做好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工作。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确保应免尽免、应补尽补。
4.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推动建立普通高中综合预算保障制度。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多样化发展的模式和路径,鼓励各类高中办出特色和水平。
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4·20”职业教育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按期完成,加快推进合格、示范中职学校建设,争取与优质中职学校结对共建,切实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对接扶贫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建设,着力提高中职学校为贫困地区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加强招生统筹管理,积极引导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到中职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帮助贫困学生免费接受中职教育,增强贫困山区人口创业就业能力。深入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服务民族乡村扶贫工作。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引导优质培训机构到贫困地区建立培训基地,依托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针对需求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高素质技能人才。
6.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借力“宽带中国”战略与“光网四川工程”加快推进本地教育信息化进程,201X年建成共建共享的教育资源平台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稳步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201X年学校宽带接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同步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201X年90%的教学班拥有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备或交互式电子白板,并实现在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普遍性使用。全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201X年完成教师80%和初中以上学生60%的实名注册工作,并在教育教学中深入应用。
(二)强推重大教育扶贫项目。
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项目计划。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力度。201X年,争取投入200万元,支持片区乡中心校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着力义务教育“保基本、兜网底、补短板”。
(三)健全扶贫济弱资助体系。
1.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园幼儿保教费。从201X年春季学期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全部纳入面上的保教费减免范围,并据实免除保教费。其中: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按照实际收费标准据实免除;对在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按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费补助标准给予等额补助,其收费标准高于财政补助标准的部分,由学生家庭承担。
2.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实行“三免一补”。“三免”:全面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作业本费。“一补”: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学期500元、初中生每生每学期625元。
3.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学生的学费。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期1000元(每学年2000元)。
4.在中职助学金基础上,再给予贫困家庭学生一定的生活补助。从201X年秋季学期起,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在发放助学金的基础上,再给予每生每学期500元(每学年1000元)的生活补助。
5.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入学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给予学费和生活费补助。从201X年秋季学期起开始实施,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入学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含高职、专科、本科),按照每生每学年4000元的标准给予学费和生活费补助(学费资助2000元、生活费补助2000元)。
(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1.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积极争取省属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实施,增加招聘数量。
2.对乡村教师实行倾斜政策。进一步完善符合乡村教师工作特点的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和标准条件,全面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在聘用管理上对乡村教师予以倾斜。加大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力度,改善教师生活条件。
3.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研究制定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办法,多种途径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201X年全面启动试点工作。
4.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国培计划”、省级和市级教师培训项目,开展教师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县级201X年组织不少于50人的集中培训。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教育扶贫工作责任。
成立县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筹、研究、部署、协调全县教育扶贫工作重大决策和具体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大困难和问题,监督、推动教育扶贫工作有效落实,全县教育扶贫工作由主要领导总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股室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高效推进。切实强化责任落实,逐层细化教育扶贫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逐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并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扎实稳步推进。
(二)健全工作机制,统筹教育扶贫协调推进。
健全教育扶贫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与扶贫移民、财政、发改经商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明晰部门工作责任,共同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健全教育扶贫工作跟踪机制,定期分析、研究、安排、跟踪和落实;健全教育扶贫工作议事机制,适时分析研究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制定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确保教育扶贫工作高效开展。
(三)突出舆论宣传,营造教育扶贫良好氛围。
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微博、微信等宣传载体,及时、有效地宣传教育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政策要求、帮扶措施、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关爱贫困家庭学生,进一步提高教育扶贫工作的知晓度,努力营造教育扶贫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四)强化督导检查,促进教育扶贫有效落实。
将教育扶贫工作纳入对局机关各股室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组织专门力量从教育扶贫工作的目标要求、节点任务、措施落实及效果反馈等方面定期督导检查各类教育项目实施、学生资助政策落实等教育扶贫工作的实施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适时和通报全县教育扶贫工作的动态和成果。
教育扶贫2017年工作计划二:
一、工作目标
(一)学前教育。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需求,做好幼儿园基本情况资料信息统计。201X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9%。
(二)义务教育。做好贫困村小学(教学点)信息统计。201X年,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辍学率控制在0.5%以内。
(三)高中阶段教育。201X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
二、重点工作
(一)实施基础教育巩固提升计划。一是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落实《达州市学前教育三年发展规划(2014-201X年)》,新建公办幼儿园26所。改扩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51所,校舍11.36万平方米。改扩建薄弱高中学校4所,校舍2.51万平方米。二是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积极化解“大班额”问题。完善“控辍保学”责任机制,严格控制在校学生流失。三是继续推进学校体育艺术五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普及型体育艺术活动。督促指导各县(市、区)举办一次中小学生运动会,学校举行一次运动会和艺术节,努力使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专长,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0%以上。四是做好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工作。继续抓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网络多媒体教室”项目,解决教育主管部门对口帮扶联系点学校宽带覆盖和接入问题。
为了推进教育助学脱贫工作精准化,根据上级有关精准扶贫、精准资助工作要求和我市教育助学脱贫工作实际需要,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开展教育助学脱贫2017年暑期大走访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走访时间:2017年暑假期间。
二、走访对象: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家长。
三、走访形式与内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组织教师及学校(幼儿园)工作人员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家中实地走访,了解学生(幼儿)家庭情况,通报学生(幼儿)在校(园)学习情况及其他方面表现,听取学生(幼儿)家长对学校(幼儿园)工作的意见与建议。走访中,要注重宣传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资助政策,通报学生(幼儿)在校期间享受资助的项目及金额,查看受助项目及金额填入《扶贫手册》是否准确、完整;如填入信息不准确、不完整或未填入,要当即帮助学生(幼儿)家长将受助项目及金额准确、完整填入《扶贫手册》。
四、有关要求:
1、教育助学脱贫暑期大走访活动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必然要求,是精准识别、精准资助的有效途径,是宣传教育助学脱贫政策、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成效的基本形式。各县市区教体局及所属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xx职业技术学院、市直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认真做好走访前的各项准备,组织精干人员深入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的家中(xx职业技术学院要对本市户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走访做到全覆盖),耐心细致地做好走访工作;走访人员要以尊重的态度与学生(幼儿)家庭成员平等交流,通俗易懂地宣传有关政策,认真解答学生(幼儿)家长的问题,虚心听取学生(幼儿)家庭成员对学校(幼儿园)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确保学生(幼儿)家长知晓资助政策和自己孩子在校(园)享受的资助项目及金额,确保学生(幼儿)受助情况准确完整填入《扶贫手册》。走访情况要逐户填写走访记录表(样表见附件1),并将录入学生(幼儿)受助信息后的《扶贫手册》拍照打印件或复印件连同走访记录表搜集整理由学校按年度、按年级及班级为单位存档。
2、教育助学脱贫暑期大走访活动可与学校(幼儿园)正常家访、学生(幼儿)资助“百千万大走访”活动、义保机制宣传活动有机结合,确保不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
3、各县市区教体局要加强所属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教育助学脱贫暑期大走访活动的督促检查。各县市区的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将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和总结及走访活动统计表(样表见附件3)报送本县市区教体局,xx职业技术学院及市直学校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和总结直接报送市教体局。各县市区教体局、xx职业技术学院、市直学校于8月底分别将走访活动统计表(样表见附件2、3)连同活动实施方案和总结报送市教体局“xx市教育扶贫工作群”()。
区教育脱贫工作,紧紧围绕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大局,认真贯彻中省市区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现将2020年上半年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安排部署。年初制定了教育脱贫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目标、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等,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印发了《2020年寒假期间开展教师“大家访”和结对帮扶活动方案》的通知,安排了假期“大家访”和结对帮扶的相关工作。 4月对各镇办问题整改工作进行督查,对存在问题的镇村下达整改通知,限期销号。5月对全区义务教育阶段6-15周岁适龄儿童开展“四个系统”比对,进一步摸清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底数。
(二)抓控辍保学。紧盯“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这一刚性要求,完善行政、教育“双线”包抓机制和义务教育入学联控联保机制,根据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和新学期学生的变化,今年分两次对全区建档立卡6-15周岁适龄儿童进行摸排比对,确保底数精准。对发现疑似辍学的学生进行了劝返和送教上门。同时加大控辍保学动态监测,严格落实周汇报、月考核、季度评比、“七长责任制”等10 项控辍保学制度,深入开展“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和“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对贫困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和政策宣导,实时记录帮扶情况,对建档立卡学生开展“扶志扶智扶心”帮扶活动,确保贫困学生不辍学、不厌学、学得好。
(三)抓精准资助。落实“普惠+特惠”系列教育资助政策,建立了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全程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全区农村建档立卡学生资助面达到100%。2020年春季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到位,资助总人数14861人785.04万元。其中,发放学前困难幼儿生活费补助2206人82.725万元,义务教育“一补”资金9079人343.9125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2878人288.6万元,中职教育助学金698人69.8万元。
(四)抓政策宣传。加强教育资助政策宣传,印发了《商州区教育脱贫攻坚精准扶持政策一览表》30000份,资助政策一览表宣传折页5000份。各学校(幼儿园)均采取教师会、班会、黑板报、广播、电子屏、微信公众号、家访等形式向全体师生及家长进行资助政策宣传,提高了政策知晓率。
(五)抓项目建设。江苏省援建的的药王坪幼儿园和李河幼儿园9月1日份已经开园。异地搬迁点的安置点(幼儿园)和谢湾安置点杨峪河初级中学改扩建项目,已全部完工投用。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中我区53所学校的旱厕改造项目,目前53个项目,6月24日已经全部竣工投入。
(六)抓宁商协作。按照《2020年教育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和工作计划。
(七)抓校地合作。春节前,学院开展文化扶贫送温暖活动,书法爱好者为七星村群众义务写春联。和政府协商并签订了《职业技术学院结对助力脱贫攻坚2020年度帮扶协议》,明确了双方职责。学院采取餐厅消费、职工福利、推销产品和校园零售等形式扎实开展消费扶贫,累计消费农产品11万余元。合作共建的实验中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显著提高;重视第四幼儿园产学研基地建设,其办园特色成为幼儿教育的亮点。
(八)抓问题整改。深入开展问题自查自改,对于各级反馈问题,加大整改力度,做到分管领导包抓,镇办中心校、区直学校具体实施,在保证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全力推进问题整改工作,实现问题排查彻底、整改清零。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控辍保学合力不够。部分镇办、村级层面对控辍保学工作重视不够,未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自身工作职责含糊不清,认为现阶段控辍保学工作仍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不能很好履行工作职责。
(二)区外就读学生资助掌握不精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放区外建档立卡学生资助享受咨询函5164份,收回了1083份,回收率21%。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扎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进一步夯实各级控辍保学责任,扎实落实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制度,健全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确保建档立卡家庭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加强送教上门工作督查指导,提高送教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