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8:15
序论:在您撰写奥巴马英文演讲稿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特别是将“以导引学 以练促学”与Cooperative Learning 和Creative Thinking教学方法结合使用,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意识,创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推动了学生随时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最终促进英语综合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以导引学 以练促学 Cooperative Learning Creative Thinking
缘起:努力让学生接触生动有趣、原汁原味的英语阅读材料,如《21世纪报》、《李阳疯狂英语》、《英语广场》等,有助于提高英语阅读的时效性、新颖性,提高师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阅读能力,最终促进英语教学。另外,高考英语命题注重时效性、生活性、新颖性,命题老师对近期的英文原作进行改装、重整、提高。让学生通过报刊阅读,尝试揣摩命题者的命题思路,也是我的教学目标之一。
我坚持进行每周三《参考消息》“副刊天地”即英语双语阅读已有两年多,感觉效果很好,学生兴趣也非常高。而在不久前,我有幸听取了美国南加州GENA小姐的专题讲座,其中的Cooperative Learning 和Creative Thinking教学方法和我校的“以导引学 以练促学”课堂教学新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遂有了将二者结合起来,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的尝试的念头。我摘选了11月14日《参考消息》副刊天地Barack Obama′ s Victory Speech。
该期《参考消息》副刊天地的主要内容有:“画里话外”的5幅画,5段英中双语时事热点;“试说新语”,如Linsanity 、Nomophobia等热词的意思、来源及应用;“时尚英语档案”, 本期为奥巴马胜选演讲稿Barack Obama′ s Victory Speech,还包括难易程度、推荐理由等,
我围绕该教学方法精心设计了《导学案》,在课堂上努力实践“以导引学 以练促学” 教学新模式,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提升了学生的英文素养,得到听课同行的认可和赞许,也让我增强了进一步实践探索“以导引学 以练促学”促进英语报刊语感阅读的信心。
一、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意识。
导学案提前一天分发之后,学生四人一组,围绕着“topic monitor(负责确保大家围绕话题展开讨论)/language monitor(负责确保大家使用英语展开讨论)/volumn monitor(负责确保大家以适当的音量展开讨论)/participate monitor(负责确保小组每一位成员参与讨论)”等角色,对学习任务进行讨论、记录、整理 。每位成员都有其职责,都必须监督他人参与,每位成员都是学习的参与者、都是学习的监督者,每位成员都有机会发言汇报,这样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提高,自主合作意识得以提高。
由于阅读量较大,课堂容量大,在总体理解的前提下,我对个大组的学习任务进行细化分工。如对演讲稿的细节理解,就分成四部分;句子欣赏部分,课堂上我讲解一句作为示范,其余的每个大组讨论一句等。通过这样的细化,学生既分工又合作,帮助各个小组明确学习任务,有效开展任务型教学,高效完成大容量的阅读任务,进一步提高了学习质量。
二、创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
“以导引学 以练促学”课堂教学新模式是由展示目标、编制导学案,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表达交流、精讲点拨,当堂训练、提质提能等四个环节组成。该堂课较好地围绕这四个环节进行教学组织,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得以创新。特别是让学生小组围绕5W1H对奥巴马获胜演讲进行自主设题,许多学生设置的问题还是有相当的技巧,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这还是第一次大胆尝试,让学生对阅读有了全新的体验和感受,相信这种探索学习的热情和激情必将促进、伴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这样的学生自主设题,有助于帮助学生加强高考等考试的命题思路,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揣测命题者的意图。
再如,奥巴马是位演讲高手,奥巴马胜利演讲稿就是很好的写作范文。我将其演讲全文、其竞争对手罗姆尼的败选演讲稿印发给他们,还提供演讲现场视频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研读奥巴马获胜演讲稿。在课前课后引导他们讨论、对比中文写作修辞手法和演讲稿写作特点,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提高。如他在演讲中用了用了许多气势恢宏的排比句(parallelism);为了避免词语的重复使用,运用了语言的多样性(variety)即使用大量的近义词(paraphrase);为增加演讲的感染力,还运用了不少平行结构,和中文的对偶对仗有点类似。
同时,我鼓励他们思考:为什么奥巴马、罗姆尼在总统竞选结果揭晓后都强调已向对方致电,都强调要团结?引导他们要有绅士风度,要公平竞争,要赢得起输得起等,引导他们要be gentle,要fair play,要有良好的修养(当然,也要看到美国总统竞选其实是两大礼仪集团人的博弈,其本质是相同的)。通过这些环节,一节平常的阅读课,变得越来越丰满;通过这些环节,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推动了学生随时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世界更加融合,学生的英语学习材料来源更加丰富,语言输入的途径更加多样,如众多报刊杂志的双语天地(参考消息、21世纪报、读者、意林、海外星云、每周文摘、李阳疯狂英语等),甚至学生身边的衣食住行,如服饰的商标、食品的外包装(特别是许多学生喜欢吃的伦敦瑞士卷,上面就有多达五种各国语言的说明),还有众多的网络语言(如LTNS好久不见等)、社会热词(如林来疯LINSANITY、江南STYLE等)。汉语也有类似的新词,如拼车car-pooling ,驴友tour pal,麦霸 Mic king / Mic queen等。
我自己一直坚持、也鼓励学生要留意日常的学习机会,随时学习。如入住酒店时,电梯的楼层示意图,房间里面的中英“顾客须知单”或“洗衣单”,上面就有多种生活用品的英语。再如日常生活用品包装上的产品说明,仅一块LODON瑞士卷上就有多达5国语言的说明,哪怕小小的矿泉水瓶上也有purified water的英语。这种无意的学习有时比课堂学习更重要,因养成了这种习惯,说明学习已变成了一种潜意识的、自主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当然,美国人也不只是不知道中国的地名,对世界其他地方的地名也一样搞不清楚。美国总统里根在任的时候就在官方仪式上搞混了在北非的毛里塔尼亚(Mauritania)和在印度洋上的毛里求斯(Mauritius)。以口误著称的小布什总统更是一张嘴就错,分不清“斯洛伐克”(Slovak)与“斯洛文尼亚”(Slovenia)的区别,还把“澳大利亚”(Australia)说成是“奥地利”(Austria),以至于白宫的文胆们需要在布什总统的演讲稿上涉及到国外人名、地名时特别加注布什可以看懂的音标。比如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Harare)标注提示:hah-RAR-ray ;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Caracas)标注提示:kah-RAH-kus;吉尔吉斯斯坦(Kyrgyzstan)标注提示:KEYR-geez-stan;毛里塔尼亚(Mauritania)标注提示:moor-EH-tain-ee-a。去年布什在联大发表讲话,白宫助理照例给演讲稿上的地名注音,不知是不够细心,还是认为布什总统不至于太笨,反正没有给塞拉利昂(Sierra Leone)这个国家注音,结果布什就把这个国名念成了Syria Leone,即“叙利亚利昂”。
记得我在非洲工作期间,在一起地区性国际会议上亲耳听到赞比亚外长讲他访问美国时遇到的小故事:在华盛顿,有位美国人关切的问:“你们非洲总统曼德拉最近好吗?”这位来自赞比亚的官员委婉地回答说:曼德拉总统很好。不过,他在南非......”那美国人略显惊讶地说:“曼德拉搬到南部非洲去住了吗?”说起曼德拉,不能不提起布什总统2007年9月20日在一次记者会上为伊拉克战争辩护时说的惊人之语:“我曾听到有人问,曼德拉在哪儿?是的,曼德拉已死,因为萨达姆杀死了全部的曼德拉。”布什总统信口开河,引起在场人士的一片哗然,因为大家都知道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虽已是89岁高龄,却依然健在。
有望接替小布什担任下届美国总统的奥巴马,日前在一场以劳工阶层为对象的演讲会上,大谈美国工人现时困境,举例说印第安纳有100多名工人突然失业,因为“他们的公司决定搬厂到台湾”。细心的记者翻阅资料,发现该公司的确外撤,但只是撤到泰国,而不是台湾,也许是因为我国的台湾(Taiwan)和泰国(Thailand)的英文发音接近,加上长时间连续参加竞选活动的疲惫,让奥巴马一时口误。
关键词: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讲;英译汉;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1.四字格的使用
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当尊重译入语的特点,并尽最大可能保留译语的特点。英语与汉语属于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二者语言特点不同,英语注重句子的结构,而汉语则注重搭配,搭配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的四字格是汉语搭配的精华之一。奥巴马就职演讲的官方版汉译本就有多处使用到四字格,加了译文语言的雅丽,使译文显得更为严谨。
原文:… our patchwork heritage is a strength.
译文:……我们百衲而成的传统。
英文“patchwork”指的是“拼凑的、拼缝的;拼凑物、混合物”的意思。而汉字“衲”原意指“补缀,指僧侣所穿的是用许多布补缀而成的衣服”。“百衲”,指“用零星材料集成一套完整的东西”。所以,四字格“百衲而成”生动地表达了“patchwork”的意思。
2. 转换译法
转换译法,是指由于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法不尽相同,在翻译时需对原文的有些词语做必要的词类转换,使译文既保留原文意思又显得通顺流畅。在汉译英时,将原文中的有些词译成汉语时需要转换词类,才能使译文通顺自然。
原文:… the generosity and cooperation he has shown throughout this transition.
g文:……他在整个过渡阶段给予的大度合作。
译文巧妙地把名词“generosity”翻译成形容词“大度”,“generosity and cooperation”中文翻译时译为“大度合作”显得简洁明了,通过词类的转换,使译文更通顺自然,也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原文的含义。
3.增词译法
增补译法主要用于句法调整中。由于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异,语言文字的结构差异以及表达习惯不同,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在译文中增加一些必要的单词、词组或句子以达到忠实通顺的表达目的。增补译法可使译文结构更加合理,逻辑更加有条理,意思更加明确。
原文:This is the journey we continue today. We remain the most prosperous, powerful nation on Earth.
译文:今天,作为后来者,我们踏上了这一未竟的旅程。我们依然是地球上最繁荣、最强大的国家。
译文中增加了“作为后来者”,使得上下文自然地衔接起来,增加了句子的连贯性,从而整个译文语言流畅,逻辑清晰,表达通顺,意思完整。
4.比喻修辞手法的应用
修辞的应用是翻译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翻译的难点,修辞翻译效果和译文质量息息相关。翻译修辞时最重要的是要使原文的修辞效果在译文中再现,因此在翻译修辞时要尽量使译文的修辞效果接近原文,才能有效传达原文的修辞效果。在奥巴马的就职演讲中,修辞的效用体现得特别明显。
在奥巴马就职演讲中,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应用,使得演讲内容生动形象、诙谐幽默,不仅让人获得理性的启迪,而且还让人感受到艺术情趣,同时也易于听众接受和理解。
原文:We have tasted the bitter swill of civil war …
译文:我们饮过南北战争和种族隔离的苦水……
译文中,将“bitter swill”译成“苦水”,可以为中文受众所理解,且保留了原文的比喻修辞手法。这样翻译,不仅贴切、形象地表达了原义,体现了原文中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效果,而且使语篇更具芝术感染力。
5.总结
翻译总统的就职演讲稿时恰当使用本文介绍的常用翻译技巧,如四字格译法、转换译法、增词译法等,可给译文增辉添色。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文的风格,体现原文的修辞效果, 实现语用特点最大化,从而准确地传 递原文的修辞效果,使译文符合译语 习惯。
参考文献:
[1]陈树培.英汉报刊翻译常见错误[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根据路透社报道,英国作家麦克拉姆(Robert McCrum)近期出版的《全球英语:英语如何成为世界语言》(Globish: How the English Language Became the World's Language)一书,分析了英文和其他语言的融合,是如何将北京到纽约等地连结起来的。
麦克拉姆的全球英语灵感来自于曾担任美国IBM全球营销副总裁的法国人尚保罗奈尼尔(Jean-Paul Nerrière)于1995年创造的名词。当时奈尼尔列出了1500个采用短句、简单语法,并结合大量手势协助表达的新英文字。麦氏则结合“Global”(全球)与“English”(英文)发明了“Globish”。
麦克拉姆表示,19世纪“英式英语”为国际主流,到了20世纪“美式英语”跃升为通用语。而在21世纪的今天,“全球英语”的时代来临了。欲在中国与印度寻觅机会的商务人士,更应好好学习“全球英语”。因为,甚至英文为母语的人士若不会“全球英语”,将处于不利地位。
他认为,若想真正了解“全球英语”,应好好研究美国总统奥巴马,尤其是他的崛起过程与超越国界的语言艺术。“奥巴马的确是个经典例子。他由来自美国堪萨斯州的母亲带大,住过夏威夷与印度尼西亚,也有肯尼亚血统。不过当他开口时,几乎不用任何调整就能够普遍让人理解。”他说,像是“Yes We Can”便成功席卷全世界。另外,日语学校以奥巴马的演讲稿作为英语教材也是一例。在中国,学习英语有一种相当特殊的方式,被人称作“克立兹学习法”的“疯狂英语”(Crazy English),透过大声朗诵英文建立学生自信心,潜移默化后成绩确实大幅提升。此方法迅速传播开来,目前中国有成千上万人用此方法学英语。
麦克拉姆表示,他撰写“全球英语”的兴趣来自于2005年爆发的漫画抗议事件。2005年9月30日,丹麦《日德兰邮报》刊载12幅讽刺伊斯兰教先知的漫画,引发伊斯兰世界的强烈不满。丹麦驻伦敦大使馆外聚集大批抗议的阿拉伯移民,他们手举标语:“言论自由下地狱去吧!”他认为,这个场面极为超现实。“示威人士之所以能够合法站在那抗议,就是因为他们反对英美自由主义传统。”最近伊朗的政治抗议与希腊的经济危机抗议,均是用英文标语让本土议题在国际媒体如BBC或CNN曝光。
关键词:兴趣 激励
着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因此,我们要创设一种充满“激励、唤醒与鼓舞”的英语课堂,彰显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兴奋起来,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个性化的极具特色的活动课程吸引学生,努力打造趣味十足的英语课堂。
一、观赏电影:在精彩直观的情境中积淀成长
英文电影作为一种多媒体手段,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越来越明显,观赏英文电影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还可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不同类型的电影,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向学生展示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是有极大帮助的。
因此,教学中我也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活动:每隔一周,我都让学生观看一部英语电影,看完后再举行观影演讲比赛,让学生写出电影影评,组织优秀学生参加英文翻译字幕组,并且让学生将优秀电影中的励志语言等着名台词收集并加以整理,让学生理解记忆,这对于学生词汇的积累是很有帮助的,比如,有的学生整理了《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名句:Get busy living,Or get busy dying.忙活,或者等死。Hope is a good thing,maybe the best of things,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还有的学生整理了《阿甘正传》中的名句“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这样,学生在学习这些经典台词的同时,不仅大大提高了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听唱英文歌: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英语的魅力
英文歌曲总会涉及各种各样的句型,因此学生通过听唱英文歌曲,可以学到不少语言知识,而且会记忆得格外深刻。平时的教学中,我也引导学生积极学唱英文歌曲,首先我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的英文歌曲,自己试着理解歌词的意思,不懂可以问老师或查词典或上网搜,然后再进行阶段性的英语歌曲演唱比赛,最后在学期末的时候评选出“年度好声音”。在2014年庆元旦晚会上,我班便演唱了“明天会更好”的英文版:
Come together hand in hand together 来吧,一起手拉手
I know you'll do 我知道你会这样做的
We pray and believe that 我们祈祷并相信
Tomorrow will be better 明天会更好
这让其他班的同学羡慕不已,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迅速高涨,学习英语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厚了。
三、英语演讲:在大胆展示中秀出自己的风采
英语演讲对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有很大作用。英语课堂也应该是一个易于学生交流的语言环境,因此,课堂上我总是创设机会让学生来发表演讲,解决学生英语学习中开不了口的问题。
首先我动员学生观赏名人的演讲视频,例如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胜选演讲:It's the answer spoken by young and old,rich and poor,Democrat and Republican,black,white,Latino,Asian,Native American,gay,straight,disabled and not disabled-Americans who sent a message to the world that we have never been a collection of red states and blue states;we are,and always will be,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然后指定英语成绩高、口头表达好的学生进行模仿演讲,由其他学生对演讲者内容组织的逻辑性、语法、修辞、思想内容以及演讲的姿态作出评价,然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演讲的形式也丰富多样,采用模仿演讲、即兴演讲,接力式演讲等多种形式,每次演讲都让学生对演讲进行自由评论,并将学生的演讲稿收录起来,学生可随时翻看,这样还不自觉的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
四、建立英语俱乐部:在互相切磋中升华自我
学生在俱乐部准备的过程更是一个提高的过程,从内容的选取到语言的组织,学生不仅可以解了文化、丰富词汇、锻炼写作、而且还可以提高制作课件的能力,长期的积累必然会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同时也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力和对语境的领悟力。
关键词 翻译适应选择论 中医术语 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1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表达
中国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受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很容易写出汉语化的英语。这是因为,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头脑往往先呈现的是中文符号,之后将其不假思索地转换为英文,虽然有时符合语法规则,不影响理解,但是,在表达方式上与标准的英语习惯不符,从而影响语言的地道性。例如,表达中文“有”这一概念时,有这样的句子“The chief reason for the change have five points.”就属于汉式词汇在英语表达中的的生搬硬套。此外,常见的中式表达错误还有汉式的无主语句,英汉语序机械式对等, 汉式的多动词连用等, 如 “People think go to a movie will cost a lot of money”出现谓语动词使用混乱的表达,不妨将其改为 “People think going to a movie will cost a lot of money”,这样句子的层次才更明显;再比如 “Watching TV is convenient and won't suffer from traffic jams”句中,逻辑主语跟后半句的谓语搭配不当;还有一些习惯表达及搭配的误用,如接电话很容易被误写为 “receive the phone”……究其原因,是学生不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的错误。
2英汉思维差异
英文写作和中文写作其实是不同的东西方语篇思维模式的体现。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以逻辑和直线性为特点,在遣词造句谋篇上遵循着从一般(genera1)到具体(specific),从概括(summarize)到举例(exemplify),从整体(whole)到个体(respective)的原则,即单刀直入先表达主要思想,然后对其加以说明或论证,一旦一点被论证结束,就不应该再回过头来重复讨论,因此语段展开的过程中,每个句子、每个段落都自然连贯,具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流动感;而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以直觉的整体性与和谐的辨证性著称,是螺旋式思维模式,有种文章之妙,无过婉转曲折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即对于所要表达的主题可以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给人形散而神聚的感官享受。从语言组织方式上又可以分为以句法和词汇为衔接手段的形合和以语义为衔接手段的意合。英语句子结构紧凑,由各种连接词衔接而成的,如果缺少连词如:or,but,if,so,because等,所要表达意思就会支离破碎,它注重的是英文语言形式上的衔接,强调句子形式和结构的完整性。而汉语结构松散,常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而不太注重句子结构形式上的完整性。那么受母语的影响,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往往按照汉语模式思考,在开始说明情况时,思维深处潜伏着问题,但不明确议论主题,喜欢使用推理,由暗到明的提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写容易造成主题较多,而且主题往往出现在段落中间或者结尾处,不符合英文思维。
3英汉思维差异的对策及其对英语写作模式的培养
鉴于以上中英文思维模式不同的总结,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范文模仿法,两种语言的互译法和中英句法对比写作来加强学生英语思维方式培养,加深学生对两种语言特点的了解,才能很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门语言。那么多读英文原版书籍,尽量培养地道的英语式思维是关键。在具体的英文写作过程中,不妨有意识的强化一下句群及段落之间的逻辑性,这是比较直观的衡量英文写作的一个标准。
如Samuel Ullman的Youth: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a vigor of the emotions;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s of life. 这一段,读来貌似零散,但是分号的使用就是一种逻辑的体现。几个简单句,用分号隔开组合成了并列句,无须任何连接词,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作者对青春的几种深刻理解。
再比如Walt Whitman的Music:Never did music more sink into and soothe and fill me--never so prove its soul--rousing power, its impossibility of statement. Especially in the rendering of one of Beethoven’s master septets...was I carried away, seeing, absorbing many wonders. Dainty abandon, sometimes as if Nature laughing on a hillside in the sunshine; serious and firm monotonies, as of winds; a horn sounding through the tangle of the forest, and the dying echoes...这一个段落打破传统的主谓宾句型结构,用两个倒装句开篇,让读者强烈的感受到音乐带给作者的灵感和美妙之处。而这种美正是通过句子的内在语法逻辑把握的。
此外,逻辑感在政府工作报告或者政治演讲文本中体现的力度最强,如奥巴马的获胜感言演讲稿If there is anyone out there who still doubts that America is a place where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who still wonders if the dream of our founders is alive in our time, who still questions the power of our democracy, tonight is your answer.这一句最明显的特征是从句层层嵌套,体现最直接的英语直线型思维。
那么先学会赏析美文,培养逻辑感,形成地道的英文思维,这是写好英语作文的前提。所以要求大家平时多多借阅英文原版小说,不要英汉对照,不要查生词,要以一种庖丁解牛的眼光感受下地道英文表达的内在结构, 感受到活生生的语言结构,进而培养出对西方文化的高度敏感性,以便在写作时排除母语思维的干扰,从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丁往道.英语写作手册[M].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1994.
[2] 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 杨俊峰,顾亚云.英语写作基础[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高校教学 英语会话 会话课堂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语法类知识教学逐渐减少,而注重技能性的会话课逐渐成为各高校的英语教学重点。这就需要学生更加关注自身英语专业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与此同时,英语教师教学重点也不仅仅局限于,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使学生掌握英语运用技能。通过英语会话教学的完善,树立其专业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一,以时事为背景,用心搜寻最新话题
英语会话课目的明确,简而言之就是通过会话训练,提高学生英语交流和运用能力。因此,会话主题和内容则成为英语会话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随着网络等传媒的高速发展,更多的时事信息涌入普通大众的视野。而英语会话课也只有以时事为背景,以社会最新关注点为主题,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上海市某旅游高等院校(以下简称“旅高”)英语会话课教学中,任课老师虽然没有固定教材,但均以时事为背景,各自搜寻相关话题材料,然后相互探讨。经过多番筛选与整合,最后形成会话教学内容。这样,每次上课教师则都能紧跟时事脉搏,将最新、最热的话题呈现给学生。比如,电视节目《非诚勿扰》走红的时候,一堂关于“相亲节目”话题的会话课马上呈现在学生面前。会话课堂不但有中国相亲节目一路发展的阐述,亦有《非诚勿扰》为什么会爆红的激烈辩论,更有中国相亲节目与美国相亲节目异同的辨析,可谓话题时尚、有趣;内容丰富、新颖。当然,在丰富的内容当中,究竟选择哪些知识点作为重点抽出,并让学生加以强化,是此类课堂的教学关键。不能认为知识点越新越抽象甚至越怪癖就越好,相反要结合学生自身发展,选择一些学生在以后生活和工作中可能会经常用到的。比如,在会话课所涉及的一段视频中,女嘉宾说“I have acrophobia,so I dare not to live too high”,显然这里“acrophobia(恐高症)”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就有点生僻了,因此针对这样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提及但不必作为重点;而对于男女嘉宾彼此提问爱好,对爱人的标准及对未来的规划等所涉及的会话表达方法和措辞,则应该抽取出来让学生加以强化练习,并学会熟练运用。
第二,以材料为依据,努力创设教学情境
英语会话课堂中,教师不再仅仅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教书先生。而是要根据学生的专业需要,将自己定位成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以材料为依据,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力求多角度地挖掘材料价值。进而使古板的教学内容转化成生动形象的现实需要,从而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得到提高。仍以上文中提到的相亲节目为例,教师在教授学生相关表达方式和方法后,可进一步将班级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从而在表演中深入学习相关的会话知识点。同样,奥巴马第二次大选再次胜任美国总统之后,一堂关于“美国总统大选”内容的会话课“应运而生”。就话题和内容看足够新鲜,但如果只是把奥巴马的演讲视频播给学生看,让学生照着演讲稿一句句翻译,那么这样的会话课不免单调和呆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免受到影响。反之,教师可以结合视频内容,在课堂上展示出“答记者问”的常用句型,组织学生模拟“奥巴马就职”等的新闻会,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分角色,通过不断提问与回答,进而达到熟悉英语句型和相关表达方式的目的。
第三,以启发为途径,不断激发学生潜力
对于英语会话教学来说,再新颖的材料也只是载体。教师只有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对材料进行有机组合,敢于有所舍弃,有所延伸,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地运用材料,艺术地处理材料。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掌握更多的会话知识和会话技巧,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举例来说,旅高英语会话教学过程中,有一堂课内容为:酒店管理中的投诉与索赔。主体要求是通过学习“发生在酒店中一件纠纷的解决”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同时使学生初步了解如何处理类似问题。如果按教学要求从单词到短语再到资料篇章,按部就班一步步讲下来,那么,其结果可想而知——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则会被慢慢磨掉。而如果教师能够立足材料,以启发式教学为途径,则教学效果将会大大改善。如,教师不妨一上课就来点噱头,给学生播放有关酒店纠纷视频的同时,把“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相关负责人会怎么做?”这样启发性的问题抛给学生以激发学生潜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尽管视频中纠纷是通过退还酒店费用并予以小额赔偿解决的,但教师却可以就此入手,展示不同的观点:送客人礼物、免费为客人进行按摩治疗,并保证同类事情决不再发生等。以此启发,让学生打开思路,各抒己见。这样,不但练习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在众多高校英语会话教学中,尽管教师少了教案的撰写工作,但却不应减少对会话教学的研究,包括对课程标准、教学资源、情景教学和教学途径研究等。以时事为背景,精选会话话题;以材料为依据,巧设会话情境;以启发为途径,深挖会话潜力;教师不仅可以寓教于乐,提升学生自身的英语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维能力。当然,以上教学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和提炼;只有立足社会需要,以不断探索,才能够从本质上改善高校英语教学现状;也只有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才能“点亮”高校英语会话课堂。
【参考文献】
[1]Xing Lijun. 英语会话教学探析(英文)[J].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