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智慧园区规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14 15:17:47

序论:在您撰写智慧园区规划方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智慧园区规划方案

第1篇

【关键字】 IaaS PaaS SaaS 智慧园区

一、前言

传统园区建设者对于园区建设只做到九通一平,即基本的水电气、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智能化都由入驻企业自行完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入驻企业、园区管理方的需求,亟需一种能解决传统园区缺乏整体规划、信息重复建设、信息服务薄弱、资源浪费等问题的方案

智慧园区采用“云”技术架构,通过“云-管-端”的承载方式,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型园区。 感知层采用多种行业终端、家庭终端、个人终端,采集信息;通过园区网将数据信息传送到系统的核心――云平台,在云平成对园区业务的统一管理、统一处理、统一存储,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园区智能化管理。在云平台上运行丰富的云应用,满足不同的行业需求。

智慧园区产业属于综合集成方案项目,包括基础通信网络建设,软件中间件,应用APP,感知终端等各个模块系统的有机集成,项目前期资金投入相对较大,主要投入基础网络建设,中间件,感知终端。建议可以分期建设,逐步投资,根据园区的规划,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决定建设的范围 。智慧园区一旦建设完毕,对园区内企业的经济发展,以及招商引资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智慧园区建设内容

信息化未来的最大价值在于使资源的供应方和需求方通过网络云服务平系在一起,这些资源包括传统的自然资源、社会人文资源、各行各业的工业企业资源和信息资源。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以云计算、物联网、运营支撑三大技术平台为基础,能够快速、方便地创建各类云应用和物联网的应用,并且云应用和物联网应用的各个系统能够互通互联,各个系统达到有机的结合, 面向园区基础建设提供新一代绿色云计算数据中心及宽带承载、接入和室内覆盖网络,为园区打造基础网络平台,提供无缝数据接入。通过园区服务平台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各项服务业务应用。通过园区管理平台为园区运营管理单位提供各项运营管理业务应用。

三、智慧园区建设方案

3.1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基础云平台

对于数据中心的建设,云计算是多种概念和技术并行发展,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多层次,多模式,多维度的复合概念,不同的企业应用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云计算技术来构建。云计算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还能大幅度提高应用程序从设计开发到业务部署的速度,并有助于加快创新步伐,创造更大的业务成效。

针对智慧园区建设方案的分析, 应该从面向云服务和云计算的角度出发,搭建具有先进性的方案架构。 首先我们需要建设的是面向服务的、具有可扩展性,是一个弹性的框架的共享的云平台。

智慧园区信息化云服务平台架构主要由五个层次组成,分别是 IaaS 层,PaaS层,SaaS 层,运营管理层和用户层,如图1智慧园区云服务平台架构图所示。

IaaS 层IaaS 层将硬件设备等基础资源封装成服务供用户使用,在 IaaS 环境中,用户相当于在使用裸机和磁盘,既可以让它运行 Windows,也可以让它运行 Linux,因而几乎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IaaS 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允许用户动态申请或释放节点,按使用量计费。运行 IaaS 的服务器规模达到几十万台之多,用户因而可以认为能够申请的资源几乎是无限的。同时, IaaS 是由公众共享的,因而具有更高的资源使用效率。

PaaS 层对资源的抽象层次更进一步,它提供用户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PaaS自身负责资源的动态扩展和容错管理,用户应用程序不必过多考虑节点间的配合问题。SaaS 层的针对性更强,它将某些特定应用软件功能封装成服务,比如提供在线客户关系管理 CRM(Cli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服务或者 OA 服务等。SaaS 更面向园区企业,为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软件服务,使园区企业真正实现“拎包入住”。

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既可以对底层架构的深入管理和运维,也提供如呼叫中心,体验中心,培训中心,控制中心等面向最终用户的服务,是连接用户与数据中心的桥梁。

云服务平台可满足入住企业不同的功能需求,通过 IaaS层可提供计算,网络以及存储的资源租赁服务,也可提供数据的管理,同步,备份等数据服务。在

PaaS 层,可提供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用户可在 PaaS层进行开发和测试。用户也可通过 SaaS 层的软件服务进行企业的运营与管理。

3.2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总体架构

在基于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基础云平台的基础上吗,智慧的园区解决方案总体架构可以从五个纬度进行定义,第一纬度就是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基础云平台,包括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中间件,运营管理平台,园区综合服务门户等;第二纬度为园区网络服务商,也即是园区无处不在的网络;第三个维度是物联网体系,包括了终端服务、应用服务、定制业务等模块,集成了运营支撑、网络接入等模块,对外提供了管理门户和应用使用门户,第四个维度是运营支撑平台,包括IT资源的监控、资源的管理、运营管理、IT运维管理、业务运营门户等多个部分。该平台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业务运营、主机托管、业务等多种应用的运维和计费等工作,使园区的管理方从园区建设中获益,从而达到企业和园区管理方的双赢。第五个维度就是园区安全和运营管理体系,这个属于园区建设和园区战略思路方面内容,不在此文中描述。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架构各个维度并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通过各个硬软件平台可以迅速地创建各类融合云计算和物联网的综合应用,满足园区企业的各类ICT方面的业务需求,从而提高园区内企业的产业竞争力。具体架构图如图3所示。

四、结束语

第2篇

【关键词】智慧灯杆 连续覆盖 深度覆盖

[Abstract] The intelligent lamp-post product can satisfactorily deal with difficulties in the 4G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play a key role in the 5G network architecture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existing 4G networks and the intelligent lamp-post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to derive applicable scenes and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of the intelligent lamp-post in 4G networks. Problems of the continuous coverage of the outdoor road, the deep coverage of business hot spots and the supplementary coverage of blind spots in 4G networks were effectively solved. Finall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lligent lamp-pos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5G network architecture was discussed and the complete access mode to be referred was expounded.

[Key words]intelligent lamp-post continuous coverage deep coverage

1 引言

S着现代城市建筑越来越密集,原有的网络水平已不足以满足人们对语音及数据业务的需求,移动网络尤其是4G网络建设规模成倍地扩大。而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居民对基站的认知越来越高,对辐射的防范意识也越来越强,导致基站建设选址越来越困难,甚至建好的基站都会出现逼迁等问题。通信基站站址资源紧缺已经成为无线网络建设发展的瓶颈。

面对上述问题,公网通信必须寻求创新思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公共资源,解决日益紧张的站点资源问题。智慧灯杆的开发能及时地补充移动通信运营商的覆盖问题,解决室外道路的连续覆盖、商务热点区域的深度覆盖以及作为覆盖盲点的补充覆盖等问题。作为公共设施的路灯杆资源和智慧灯杆,将来会遍布于城市的每一条道路及大部分公共场所,而且占杆,将来会遍布于城市的每一条道路及大部分公共场所,而且占地面积小,且相应设有管网设施,对于一些难以建设无线宏基站的区域,能实现快速建站,有效提升网络质量。

本文分析了智慧路灯杆的应用场景,并以此为载体,重点研究了4G公网覆盖的解决问题和未来5G网络的架构。

2 智慧灯杆简介

智慧城市的建设目的是“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作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因此,智慧城市需要一个信息采集、和传输的载体。而智慧路灯以路灯杆为载体,是集成了各种信息设备、技术创新复合应用的智能产品,具备智慧照明、环境信息采集、安防及道路智慧监控、微基站、信息、应急可视广播以及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等多种功能。如图1所示,智慧灯杆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和不同的应用场合,选择不同的功能模块,成为智慧城市大数据入口的接入点。

3 4G网络建设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尤其是4G网络的建设完成了式的发展。4G网络环境下,移动通信业务呈现了多元化发展趋势,且服务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5G技术还未完善普及之前,4G网络依然是移动通信的主干。

4G网络经过近几年工程建设,已具备相当规模,城区和主要乡镇地区都已完成覆盖,移动和电信的4G+网络也已覆盖至全国所有城市,在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4G建设的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

(1)城区热点地区的容量问题;

(2)城区有覆盖需求但是站点协调困难区域;

(3)道路覆盖的连续性问题;

(4)封闭式小区内部弱覆盖问题;

(5)园区、景区等建站困难但需求集中区域。

上述问题如果仅仅采用传统的室外宏站或室内分布系统方式建设,一是很难完全解决,二是浪费投资,所以需要在建设方式上引入更加先进的理念,利用各种资源进行4G网络的建设。

4 智慧灯杆在4G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4.1 适用场景

宏基站是4G网络结构的基础,在网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4G使用的频段较高,导致无线信号的绕射能力减弱,对于现在高楼高架林立的密集城区,会出现很多的末梢阴影区域。而且随着民众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宏站建设的限制越来越多,协调难度也越来越大,进驻困难、租用机房都给宏站建设带来了挑战。

智慧灯杆站的引入,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从网络结构来看,作为宏蜂窝的补充,在有需求的地方建设智慧灯杆,解决局部盲区、末梢阴影和提升网络容量。从建设难度上来看,智慧灯杆的外型跟传统基站完全不一样,既能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美观要求,又能消除大众对基站的恐惧心理。

针对4G网络建设的具体问题,智慧灯杆的典型场景有:

(1)语音和数据业务热点区域:主要包括人流量集中、话务量高、数据业务需求比较大的区域,例如交通枢纽、商业广场、高校等;

(2)城市密集建筑群:解决楼群密集、城区巷道、人口集中居住而宏基站难以覆盖到的弱覆盖区域或覆盖盲区等;

(3)城市道路:解Q道路不连续覆盖问题、新建道路覆盖盲区问题;

(4)工业园区或景区覆盖:由于园区或景区规划,常规站点无法建设区域;

(5)其他宏蜂窝覆盖盲点:因城市发展、密集高楼遮挡等原因而出现的局部区域弱覆盖或覆盖盲区等。

4.2 建设方案

从4G网络的结构上看,智慧路灯在4G网络主要有两种方式引入方式,一种是覆盖盲区或热点区域的单点补充方案;第二种是覆盖工业园区、景区的点、面全覆盖方案。

(1)单点补充覆盖方案

补充覆盖的智慧灯杆位置需要由通信运营商根据需求提供,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密集巷道、道路、广场、小区等。

智慧路灯杆根据需求,建设高度为6~15 m,无线设备要求挂最上层,可以采用嵌入式方式和外挂设备方式,如图2所示:

应根据不同的覆盖要求,选取不同的智慧灯杆产品。从目前厂家产品来看,适合用于智慧灯杆的产品功率都比较小,覆盖范围不超过250 m,该产品主要适用于对现有无线网络的补充覆盖,满足小范围覆盖需求场景。

方案一:需求覆盖点比较集中,可以采用嵌入式方式、单扇区覆盖方案,设备安装在杆体内部,方向可调整到覆盖方向;

方案二:需求覆盖点比较分散时,需在覆盖区域中间选取合适位置,选用外挂设备方式,可形成多个覆盖方向。

(2)规划区全覆盖方案

目前在工业园区或景区都存在协调困难的情况,对基站的外型有很高的要求,但是这些区域用户集中,对4G覆盖的需求量大。随着智慧灯杆的引入,可以既满足园区/景区的美观要求,又能解决用户的覆盖需求,同时智慧灯杆的其他功能也能为园区/景区的管理带来便利。

对于园区或景区的无线全覆盖,需要做专项的规划,首先收集三家通信运营商的需求,再结合园区/景区的预测用户数进行建模分析,得出需要智慧灯杆的数量和间隔。无线覆盖站点规划是在项目进行的前期,未进行现场站点勘测的情况下,对园区/景区的网络进行的初步规划,主要包括网络估算、初始站点选择、系统仿真几个阶段。

但是一般来说,4G基站的建设距离是远大于路灯杆的间隔的,路灯杆间隔规范间隔跟配光类型、路宽和灯杆高度有关系,如表1所示(其中Weff指路面的有效宽度):

若灯杆高度按15 m计算,最大间距为52.5 m,4G无线设备覆盖距离按200 m计算(具体覆盖距离需根据链路预算得到)。如图3所示,可以在灯杆1和7安装4G无线设备,每间隔6根灯杆加装1套无线设备。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FDD-LTE的1.8G频段可以实现4G设备的共用(独立载波),但是中国移动的TDD-LTE还需要使用独立的设备,所以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智慧灯杆基站可以岔开规划,满足天线高度都在最高的平台。

4.3 智慧灯杆配套需求分析

(1)4G设备空间需求

智慧灯杆作为无线设备的载体,需要有一定的空间预留给4G设备,目前微基站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有华为的Easy Macro系列和BOOK RRU,以及中兴的A8602。Easy Macro和A8602覆盖距离可以达到250 m,可以嵌入智慧灯杆杆体,也可用于外挂式安装。BOOK RRU覆盖距离最远达到150 m,适合用于外挂式安装,覆盖多个方向盲区或热点区域。

(2)电力需求及防雷需求

智慧灯杆通信基站原则上采用220 V交流市电供电,但是具体引入方案受每个点的位置和电力引入条件所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案可以备选:方案1:直接从智慧灯杆电力系统中引电;方案2:单独从供电局引电;方案3:直流远供。

引电方案的选择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择以上几种方案中实施难度、建设成本及建站效率最佳的方案。

每处智慧灯杆都需设有防雷接地系统,无线设备可共用灯杆接地系统,从路灯杆地下避雷带引出接地引接线,用于无线设备及天馈系统防雷接地。无线设备需在智慧灯杆避雷针45°保护范围之内。

(3)传输光缆需求

每个智慧灯杆处需新建光缆管道,需从附近基站或光缆交接箱新建传输光缆至智慧灯杆,以确保4G设备与传输设备的连通。所以每个灯杆的下面需配置一个光缆终端盒,考虑到后期5G设备的接入需求,光缆终端盒最少需24芯以上,24芯光缆终端盒尺寸为300×125×45(长×宽×高,单位mm)。

(4)内部走线需求

从无线设备到智慧灯杆底部,需预留两根φ=25 mm的PVC管,分别用来布放电源线和尾纤。

5 智慧灯杆在5G网络中的应用展望

面向2020年及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和产业将迈入5G时代。当前,5G愿景与需求已基本明确,5G将满足人们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超高移动性的需求。与4G相比,5G在技术上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频谱资源,尤其是丰富的高频资源,大幅提升频谱效率;在网络结构上将实现更加灵活的部署,支持更加多样化的场景,融合多种无线接入方式,提高能源效率和成本效率,实现移动通信网络的可持续发展。

智慧灯杆的引入能够更加丰富5G网络的组网方式,5G网络也能够充分利用路灯分布范围广、建设需求稳定、基站伪装性高等优势,尤其在小区、商业广场、工业园区、景区等较为敏感的地区,更具建设意义。智慧灯杆作为5G网络设备的基础设施载体,既可以用来实现广域覆盖,又可以用来实现热点区域覆盖,如图4所示。智慧灯杆可以作为虚拟化小区的载体,搭建成单个5G子网络,成为各切片网络的基础设备。

6 结束语

目前智慧城市还处于初步阶段,系统构建非常复杂,建设阻力也非常之大,而城市智慧路灯项目无疑能够成为最佳落地点。根据本文的分析可知,目前4G网络的建设如果能抓住智慧路灯项目的契机,将能够解决现网中一系列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补充现网的覆盖漏洞,解决热点地^的深度覆盖问题。通过智慧灯杆不同的使用场景和建设方案,可以解决相应的点、线、面覆盖问题,对整个网络的漏洞做一个很好的补充。而且未来5G网络的规划也可以充分地利用智慧路灯,推动5G无线网络架构的搭建,全面满足未来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需求。

由此可见,智慧路灯除了作为传统灯杆的作用之外,还可以解决4G网络中的覆盖难题,是未来无线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完善网络结构的最佳载体。

参考文献:

[1] 韩苏丹. 4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 电信快报, 2014(2): 39-41.

[2] 戴渭. 4G移动网络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中国新通信, 2016,18(8): 117.

[3] 张永民. 智慧城市总体方案[J]. 中国信息界, 2011(3): 12-21.

[4] 彭木根,王文博. TD-SCDMA网络规划[J]. 电信技术, 2005(5): 6-10.

[5] 周波,张敏,陈永强. 4G深度覆盖中街道站解决方案研究[J].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14(3): 1-3.

[6] 胡利萍,孙朝晖,张琨,等. 路灯杆通信基站建设方案及管理模式分析[J]. 移动通信, 2015,39(z1): 148-152.

[7] 上海如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路灯系统方案[EB/OL]. (2016-06-08). http:///link?url=ZtgbRKs_wE5IYwxnBudok9iUMPdPPUx-3ddjjhHwFWT-eSGkyqPeEL3dvd6m2KnjyR21y8ZGsp58tuSdrJW5WbAXhim5VDzFGgec34ZcD3K.

[8] 陈鑫元,李筠,杨海马,等.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路灯系统设计[J]. 数据通信, 2016(1): 45-49.

[9] 黄祖成,袁峰,李引. 基于使用IPv6的低功耗无线个人局域网的无线传感网在智慧路灯中的应用[J]. 计算机应用, 2014,34(10): 3029-3033.

[10] 刘欢欢,于磊. LTE网络城中村覆盖解决方案探讨[J]. 信息通信, 2014(11): 231-232.

第3篇

>> 建设智慧园区助推传统园区升级 浅谈智慧园区建设模式 智慧新城(园区)建设关键举措研究 智慧园区系统建设研究 智慧园区整体规划咨询探讨 智慧园区为智慧城市建设铺路 智慧饭店建设探讨 以智慧园区建设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园区管控平台建设 智慧园区:建设应用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华为助力“天安云谷”智慧园区建设 关于智慧农业园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探讨及建议 智慧园区设计概要 智慧园区孕产业 拥抱智慧园区 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探讨 智慧城市建设探讨 运营商参与智慧园区规划建设的策略浅析 宿马园区昆徽智慧物流园开工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王家耀.智慧让城市更美好[J].自然杂志,2012,34(3):139?142.

[3] IBM.以智慧城市支持中国城市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EB/OL].[2012?07?14].?re=spf.

[4] 余冬苹,林涛,梁峥.园区信息化发展趋势探讨[J].广东通信技术,2011(7):15?22.

[5] 张擎.智慧园区:源于数字化高于数字化[J].中国高新区,2011(9):128?129.

[6] 孙其博,刘杰,黎羴,等.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3(3):1?9.

[7] NIST. The NIST definition of cloud computing [EB/OL]. [2011?09?11]. .

[8] 魏进武,陈清金,房秉毅,等.云计算助推工业园智慧化建设[J].电信网技术,2011(5):27?31.

第4篇

关键词:智慧园区;智慧城市;产业园区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113-02

引言

国家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1984年开始设立经济开发区作为促进区域快速发展的主要形式,其后相继设立了高新技术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由此全国各地出现了大批由民营和政府合办的产业园区。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地积极建设智慧城市,吸取对方经验,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聚、产业转型发展的平台,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研究我国智慧园区概念、发展要素是十分必要的,对我国建设智慧城市有积极引导作用。

一、智慧园区的概念

“智慧园区”是在智慧城市背景下提出的,智慧园区的建立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智慧园区的发展有其历史过程,也有其发展方向,更具有现实意义。国内学者对智慧园区的概念主要有以下观点。百度百科上对智慧园区的定义为:一般由政府规划建设,供水、供电、道路、仓储及其他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合理且能够满足从事某种特定行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需要的标准性建筑物或建筑群体,主要包括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科技园等。张擎[1]、张凯书[2]都认为,智慧园区是借助新一代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监测、分析、整合及智慧响应的方式,改变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交互方式,将园中分散的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有效连接起来。吴君[3]则认为,智慧园区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应用多种技术,服务于多个对象的多维立体的复杂系统,强调“公共管理、基础配套、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安全保障、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六位一体的整体布局模式。太极总经理洪劲飞对智慧园区的理解是以园区为平台,由政府或企业规划建设的,通过对园区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部感知和互通互联,提高园区的运行效率[4]。综上所述,智慧园区是以智慧城市为背景发展起来的,其核心也应该体现“智慧”,即智能化,主要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手段,合理配置园区内的资源,时刻感知园区动态,提高园区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是建立在数字化园区基础上的智能化园区。

二、智慧园区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和基础

(一)传统园区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但目前,我国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我国产业园区建设总体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园区的建立是为了落实国家政府,增加政府业绩,没有将园区的建设落到实处,仅仅是照搬照抄国外园区建设的模式,没有体现中国特色[5]。

2.信息化建设不完善。园区整体建设缺乏统一的、规范的、整体的网络基础设施,目前我国园区内的网络设施存在多网并存,造成资源的浪费,也降低了园区的企业效率。虽然大多数园区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缺乏整体信息资源分类、采集、管理、共享机制,导致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资源利用困难[1]。

3.园区服务功能薄弱。传统园区强调简单的物业服务,注重公共领域的管理与服务,对企业、政府及入驻企业的多样化需求难以满足,而且其服务形式、服务内容也单一落后。

(二)智慧园区助推传统园区转型升级

智慧园区建设更加强调“智慧”,是在数字化园区基础上,全面实现网络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人性化、经营管理协同化和产业结构集约化。

1.智慧园区是以泛在网为支撑平台。园区内以基础通信网络的建设为主,实行三网融合,通过信息管道网络、无限网络覆盖、光纤宽带网络接入网等基础设施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园区的智能化,使得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结合更加密切,更加智慧化。这种网络设施一体化的建设,为企业、政府和公众的联合创造了便捷条件。

2.园区智慧化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企业效率。智慧园区通过建立完整统一的网络系统,采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园区进行智能管理,实现园区内信息互通互联、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从而提高信息交换、信息、信息综合利用、信息应用与服务等智能。园区智慧化建设将更有利于集中管理,避免重复设置,节约成本。

3.智慧园区服务更加人性化、智慧化。智慧园区是一个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的产业园区,以实现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进步。智慧园区的服务方式以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及社会的需求,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增值服务,而且可以实现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互动。

三、智慧园区建设的意义

智慧园区的建设是国家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具体表现,对促进信息化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智慧园区统一、协调的建设将利于传统园区改造升级,转变传统园区管理和服务上的发展方式。

第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园区经济牵引智慧场所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内动力,提升产业层次,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园区作为生产要素的集聚区,有效改变了传统产业“单兵作战”的发展方式。通过特色园区、专业园区建设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依托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市场需求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的经济发展布局[6]。

第二,智慧园区的建设有助于智慧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推进城市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产业园区通过产业发展核心要素集、整体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产业规模效应。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以智慧园区建设作为牵引,拉动智慧城市建设,将智慧园区的管理方式融入到城市管理体系中,真正实现城市管理模式的“智慧化”。

参考文献:

[1] 张擎.智慧园区:源于数字化 高于数字化[J].中国高新区,2011,(9):128-129.

[2] 张凯书,张怡,严杰.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J].信息通信,2012,(6):118-119.

[3] 吴君.关于智慧园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5,(34):141-142.

[4] 洪劲飞.智慧园区建设解决方案――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5,(2):30-31.

第5篇

目前,国内一些科技园区、经济园区先行先试,智慧园区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2012年,中关村将示范区“一区多园”的空间信息与企业、产业、科技创新资源、科技金融资源、招商引资等信息进行整合,促使中关村向智慧园区全面转型。今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暨星光影视园“新媒体信息管理与服务公共平台项目”投入应用,运用RFID、云服务等构建了智能化的基础设施管理与服务体系,从“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三个角度对园区内的人、车、物等资源以及媒体资料等虚拟资产实现了全方位的监测与管理。

一、软件谷打造智慧园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对软件谷而言,智慧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智慧化提升园区竞争力已是大势所趋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在国家级园区中,有63个提出了智慧园区的建设理念,占比达到四分之一左右,其他各级园区也积极开展智慧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中国智慧园区建设已经初步呈现出集群化分布特征,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在南京,“十二五”期间南京城市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将南京打造成为“人文绿都、智慧南京”。2011年,在软件谷的建设初期,法国凯捷公司对园区的规划建设进行了高端策划和顶层设计,提出将软件谷打造成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智慧园区“云之谷”,以智慧化提升软件谷综合竞争力。

2.智慧园区的建设与软件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

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的核心在于运用现代ICT技术,构建无所不在的高速融合网络、智能感知环境和海量运算能力,提高区域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公众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质量,推动高端产业发展。因此,智慧园区的打造必须建立在软件产业的高端发展上,新一代通信网络、云计算、物联网和传感网等先进技术将会构建起园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和面向未来的全新园区形态。同时,智慧园区的建设目标也将会为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必将对今后软件谷的产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智慧园区建设是软件谷“二次创业”的迫切要求

对于软件园区而言,第一次创业主要是依靠便利的交通、充裕的人才、优美的生态、完善的配套和高效的体制机制等优势条件,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进来,形成产业集聚态势;第二次创业需要以打造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为目标,依托园区良好的发展环境、优质的政务服务和集约高效的资源配置才能实现,核心是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因此,只有在智慧园区建设上走在前列,才能够更好地整合园区发展要素和资源,创新管理手段与措施,减少运营成本和流程,承接全球高端产业转移契机,加速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并在与国内外诸多软件产业园区的同质化竞争中抢占先机。

二、软件谷智慧园区建设的规划、目标和现状

1.建设规划

在《中国(南京)软件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中国(南京)软件谷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按照国际化、生态化、智慧化理念,打造“绿色、低碳、智能”软件谷;以云计算技术和应用服务引领发展,加快云技术在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工业设计、移动支付、信息安全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建设智慧城市产业园、超级云计算服务产业园、物联网产业园、移动互联网产业园、三网融合产业园、下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园等多个产业基地。

2.建设目标

以建设“智能化、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软件园区为目标,优化顶层架构设计,集成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信息化建设模块化解决方案,不断提升园区信息化建设应用与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主导产业的巩固与提升,实现“政务工作公开化、园区服务网络化、数据资源共享化、辅助决策智能化、体系建设标准化”,高标准建成“绿色、低碳、智能”的现代化智慧园区。

3.已建成的技术支撑平台

目前软件谷已建成的技术支撑平台主要有 IBM 润和软件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北大工学院南京研究院、中兴通讯全球云计算中心、江苏赛联信息产业研究院、江苏虚拟软件园、江苏省软件产品检测中心、紫金(雨花)科创特区云端虚拟孵化器公共技术平台等,可为企业提供开放式的信息技术支持。

4.正在搭建的体系架构

软件谷目前正在按照“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化”的发展战略,瞄准产业发展前沿,精心打造移动互联网、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等专业园区,并积极搭建“一中心、三平台”建设架构,即:南京超级云计算服务中心,以及依托超云中心建设的“智慧园区”产业平台、软件技术开发服务平台和园区信息化建设平台等三大平台。

(1)南京超级云计算服务中心。该中心作为软件谷的基础云平台,今年年底将正式建成,未来将承担为谷内各类软件企业提供更加先进的海量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功能,也是软件谷建设智慧园区的核心技术依托。该中心主要建设云服务和云应用两个平台。云服务平台一期建成后,计算能力将达200万亿次、存储规模将达PB级,后续超算性能指标还将扩展到千万亿次以上计算能力和EB级别海量存储规模。云应用平台则提供创业孵化应用云、培训应用云、研发测试应用云、政务应用云、治安应用云、环保应用云、交通应用云、教育应用云、医疗应用云等业务。

(2)“智慧园区”产业平台。该平台主要引进智慧产业领域内的高端企业,聚集智慧产业上下游各方面的优势力量,对智慧产业进行顶层方案规划和分模块设计,研究适应软件谷产业特点的智慧园区架构和产业链等各个方面,开展智慧交通、智慧楼宇、智慧警务、智慧环境、智慧电子商务等典型示范工程建设,打造完整的智慧产业链条。位于软件谷A8地块的楚翘城项目是软件谷公司自主开发建设的第一个商业综合体项目,通过与南京电信的合作,楚翘城从设计、建设到管理、运营、服务都贯穿了智能化、宽带化、无线化、融合化的理念,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企业管理运营的成本,达到商业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工作高效化。

(3)软件技术开发服务平台。该平台立足于应用基础研究,整合谷内现有的公共技术平台资源,打造一体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和孕育孵化载体,从软件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探索、软件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及关键软件产品和应用的产业化促进等三个层次开展软件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从而为谷内企业在大数据、云渲染等前沿信息技术和应用领域的创新尝试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和强大专业的后台支持。

(4)园区信息化建设平台。该平台汇聚谷内所有行政资源,负责制定信息化工作规划、分解年度目标、安排重点项目、建设重大基础设施、组织人才培训、交流发展经验、开展绩效评估等工作。软件谷建立协调会商机制,及时解决软件谷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通过建立健全严格的任务跟踪和工作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序进度高效推进。同时,设立信息化组织实施机构,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结合行政管理、企业服务、企业管理等不同领域的特点,全面负责“管委会—职能局或专业园区—企业”三级信息化建设与指导工作。

三、软件谷智慧园区建设规划

1.三大策略推动智慧园区发展

一是抓软件产业和互联网产业。重点扶持发展嵌入式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核心软件,通讯、移动互联、游戏动漫等行业应用软件,物联网产业和云计算数据服务,网络服务业和数字内容产业,着力优化软件产业结构,提升软件产业发展水平。二是抓智慧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建设紫金科创特区、创业创新城和中以智慧园等一批载体,大力推进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效果比较好的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和智慧产业园建设。三是抓“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开展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主题的国际国内合作交流活动,以重大智慧应用体系建设为载体,着力加强与国内外知名IT企业的合作,努力做到“开发一个系统,引进一个团队,推出一批产品,培育一个产业”。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着力引进有影响力的重点合作项目,积极做好企业落户服务工作,储备一批新的合作企业,逐步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智慧行业应用领域形成集聚优势。

2.加快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园区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信息基础设施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智慧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沿着“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方向发展,不断夯实宽带网络建设,建立惠及企业的电子政务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通过部署针对园区的网络解决方案,建设简洁、可靠、高性能的园区网络,基本实现光纤网络接入能力和无线宽带信号全覆盖。提升网络承载能力与综合服务保障能力,促进各类网络之间互联互通,提升宽带互联网省际、国际的出口能力,建设全市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强化网络运行安全保障,加强网络基础设施日常运行监管与网络监测预警,加强对重要设施的保护,建立应急通信保障机制。

3.积极推进三大功能应用

一是加快推进网上企业服务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基本信息库,定向各类扶持企业的政策、信息、资源,实现从项目准入手续办理、专项申报材料评审、统计数据分析、专业技术评估、人力资源管理、财税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等全过程的信息化动态管理。二是加快“智能招商”模块建设,将谷内所有可利用的土地、楼宇资源和招商条件等信息全部入库联网,根据招商对象的实际需要,在第一时间为其寻找符合条件的落户资源。三是加快企业与园区的社区媒体交流平台建设,及时汇总谷内企业对园区发展和政策服务的具体诉求建议,及时有效准确互动,有针对性地提升环境建设和政务服务水平。

4.丰富业务支撑平台

第6篇

通过机顶盒,消费者可以使用回看、互动等功能。此外,消费者还可以在互联网联通的状态下,使用电视遥控器用语音来搜索节目、调节音量、查看天气预报等。用户需要什么功能,有哪些应用需求,电视厂商、有线电视台几乎都可以将其实现,这已经和几年前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提出的智能电视概念非常接近了。

应用需求驱动了技术变革,消费级市场如此,企业级市场亦如此。面对复杂的园区网络环境,各企业、各部门之间的需求都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应用需求驱动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不断改进解决方案,尽可能去满足客户的需求。2016年6月初,新华三集团在“2016 H3C Tech-Tour”技术巡展成都站上,正式了应用驱动园区网(ADCampus)解决方案。这是软件定义网络理念的园区网解决方案,是继2015年底新华三旗下华三通信大互联战略后推出的核心解决方案之一。

软件定义网络

软件定义,包罗万象,这当然也包括网络。园区网是基础的网络形态之一,如大学校园网、企业内部网等。经过多年发展,不仅园区网的规模与园区企业业务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移动终端、物联网设备等新的接入设备也对园区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人适应网”的园区网应用方式,面对当前人员变化频繁、应用大量增加、移动接入复杂等情况,网络僵化、位置绑定、运维复杂等短板显现无疑。

对此,华三通信国内市场部副总裁毕首文指出,从传统的人驱动网络,转变为应用驱动网络,最终实现智能驱动网络,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轨迹。作为“大互联Connect+”落地的关键,新华三在新网络基础上,推出了应用驱动网络基础架构,来满足业务新常态带来的新需求,应用驱动园区网(ADCampus)解决方案就是其中针对园区网场景的具体实现。

新形态下的园区网与传统意义上的园区网有所不同,新华三对此的解读是,新华三提出了一个SDN plus概念,即在SDN概念的基础上,来开发具有更多附加值的产品。它跟SDN密切配合。华三通信战略市场副总裁王玮补充道:“早期SDN技术是通过OpenFlow流表下发来控制转发,但在实际运行中并不顺畅。而我们提出的SDN plus不仅可以使网络顺畅运行,而且还为用户提供了通信、安全策略的保障。”

切片与柔性减少手工配置

在新华三新园区网构建设想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两个关键词就是切片和柔性。所谓网络切片技术,事实上是一种隔离方式。这与以往的物理隔离类似,但现在是以软件定义网络的方式来实现的。

王玮认为这种隔离非常有必要,是非常常见的应用:“其实切片的目的就是实现隔离,使不同的用户组织区隔开。在多数企业网络中,有多部门的不同应用需求。因此,也产生了多部门之间的隔离需求。举例来看,工业生产网络、办公网络和财务网络的需求就不同,在同一园区中,甚至在同一企业中的应用需求都不尽相同,这就需要网络隔离技术。”

新华三采用的VXLAN技术可以实现虚拟网络下的大范围隔离,这与传统的使用VLAN隔离有所区别,VLAN隔离无法实施大范围隔离。由于VXLAN是一种虚拟网络隔离,因此也更容易部署。

毕首文认为SDN和VXLAN技术是紧密结合的,他表示:“如果SDN和VXLAN技术融合在一起的话,就有可能实现一键部署,区别应对网络应用的不同需求。例如,在某一时间段专门隔出一个视频会议应用,保证其拥有足够的带宽。在视频会议结束时,即可通过更改该隔离策略即可将网络状态恢复为原状。对管理员来说,这种配置在应用驱动园区网解决方案中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这就是应用驱动园区网的可取之处。”

以往,这种配置可能需要专业的管理员来完成,但如今一般用户就可以完成。相对于传统构建模式,新华三应用驱动园区网解决方案有着十分显著的变化。ADCampus解决方案创新地引入了VXLAN+SDN的技术,通过构建基于VXLAN的新一代柔性园区基础网络,配合软件定义的相关理念,颠覆传统园区网“人适应网”的现状,实现整个园区网范围内“网随人动”。

应用驱动园区网解决方案不仅拥有高“柔性”,而且还拥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只要把业务属性部署下去,它会自动对网络进行优化,这可以提高园区网使用效率。该解决方案由核心、汇聚、接入三层网络设备组成,外部搭配园区网驱动器(Campus Director)。在具备统一配置文件、无差别网络接入、安全资源集中部署、基于应用网络切片等特性的柔性网络基础上,园区网驱动器将网络的自动化上线、接入管理、用户组/策略管理、业务配置管理、网络运维等功能集成在一起,通过直观的图形化界面提供给管理员,并支撑上层多种业务应用系统。

对于用户来说,应用驱动园区网解决方案可以让管理员告别复杂的代码工作,所有操作都通过园区网驱动器后台转化为网络设备的具体命令下发给设备执行,大大降低了园区网运维难度。更重要的是,企业在不需要做任何网络配置调整、增加运维复杂度的基础上,让用户和终端可以在整个企业园区的任意角落移动,保持用户和终端始终处于既定的隔离网络、延续既定的网络策略,从而大大降低了园区运维的复杂度,满足移动化和物联网浪潮下对于园区网络新的诉求。

保护企业投资

适应不同行业需求

在很多方案的落地过程中,通常都伴随着大量设备的更新换代或者增添,那么新华三的应用驱动园区网解决方案是否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呢?这是否会对园区和企业造成一定的负担?对此,王玮表示园区设计初期就会详尽考虑这些问题:“新网络方案的改造并非颠覆性的变化,我们希望尽量保护用户的投资。所以这种设计,包括SDN、交换、转发等环节现在并不需要更换整网设备,仅需在重点节点更新一些设备,主要集中在汇聚层和网络的边缘,充分考虑了保护企业投资,避免浪费。”

为此,新华三专门研发了相应的园区网驱动器DR2000。作为一款开创性的产品,DR2000可支持169个厂商设备,支持第三方App的导入,Restful接口提供调度网络的能力,可帮助IT部门同时管理15000台网络设备和10万个用户及终端。借助这一设备,企业可以轻松跨入新IT“快车道”,部署快、运维简、创新易的应用驱动园区网也得以轻松实现。而DR2000仅仅是该解决方案中的一个设备,还有很多设备供用户选择。

还有一点我们也不能忽略,那就是该解决方案既然是应用驱动园区网解决方案,那么针对不同行业用户,这种方案自然会面对不同需求,毕首文表示:“该方案在面对不同场景的时候是结合行业特质的,园区网的建设都会结合整个行业本身的一些特质在里边,会有一些相关的业务性的定制化应用在里边。”

智慧网络助力智慧城市落地

第7篇

“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智慧城市”将信息化与城镇化结合起来,它以信息化为载体,通过建设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改善民生,提升城市生活质量。2013年7月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智慧城市涵盖了生活、居住、社区、健康、教育、安全、交通、环境等方方面面,通过信息化应用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新的城市管理生态系统。它将推进信息产业与智慧城市各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产生强大的创新驱动力,从而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此次战略合作备忘录的签署为中新两国资讯通信产业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开放了更为直接的合作机遇。中新两国不同领域的企业将有望在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环境管理方面获得更多合作良机。其他高新技术应用方面的合作,包括云计算、移动网络、物联网等智慧城市建设的驱动力也将获得加速发展。这次合作将催生一系列创新领先的解决方案,并将有机会在中国的其他城市进行展示。

通过此次中新智慧城市“双区互动”,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和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将在新加坡和苏州工业园区内各选择一片区域进行智慧城市试点。该合作将通过公开创新的采购模式如新加坡的“征求合作计划”构建企业与政府合作的桥梁,为中新企业提供一个展现其智慧城市发展技术能力的平台。双方政府也将有机会在其他城市和区域部署相关创新方案前,在该区块率先进行试点。

作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选为智慧城市的试点城市苏州工业园区,建区19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注重新加坡经验借鉴,坚持顶层设计,夯实信息基础、加强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2013年初,苏州工业园区高分入选首批全国智慧城市试点。此次战略合作备忘录的签订将进一步通过信息技术加深两国在智慧城市方面的长期紧密合作关系。

对于此次的“双区互动”,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执行副主席雷纳德(Steve Leonard)先生表示,新加坡与中国在发展智慧城市方面具有共同的愿景,建设一个适宜工作生活的良好环境。他认为,信息技术是任何智慧城市得以发展的支柱。“每天我们都接触新的数据不断被创造出来。所以,如何以创新方式抓取、转移并诠释这些数据以帮助提升公民的生活素质变得至关重要。我们很高兴能够与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发掘新的机会,利用我们新加坡企业的优良经验,进一步发展苏州工业园区。通过新加坡与苏州工业园区的‘双区互动’,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期待着激励更多的我国高科技人才在不同规模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他补充道。

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副局长尤善钡对于中国近年来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表示了赞赏。他表示,中国计划开发190多个智慧城市试点,这将为中新企业合作带来另一大机遇。新加坡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在智慧交通、教育、环境、电子政府及医疗等领域累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提供高素质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