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7:46
序论:在您撰写实训报告万能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CRM;实训教学;4+1教学模块;三阶段教学模式
一、CRM的概念及其实训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CRM的概念
CRM即客户关系管理,它由美国公司Gartner Group于1997年提出,其含义即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视角,提高企业与客户交流的能力,最大化客户的收益率。CRM首先是一种管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的客户(包括最终客户、分销商和合作伙伴)作为企业的首要资源,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满足客户的需要。它要求企业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其次,CRM还是一种管理软件和技术,该软件为实现CRM核心理念提供数据支撑,其将企业的管理活动与各种信息技术如数据挖掘、数据仓库、一对一营销、销售自动化等密切结合在一起,从而为企业销售自动化、服务自动化以及营销决策提供支持。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
(二)CRM实训教学的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企业的核心已经从产品向顾客慢慢过渡,顾客成为企业关注的核心。顾客让渡价值等于顾客总价值减去顾客总成本,为了实现顾客让渡价值的最大化,企业竭力做到减少顾客总成本。而CRM系统就能够有效地实现这个目标,能够对市场活动进行规划、评估,对整个活动进行360度的透视,能够对各种销售活动进行追踪。系统用户可不受地域限制,随时访问企业的业务处理系统,获得客户信息,拥有对市场活动、销售活动的分析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提供成本、利润、生产率、风险率等信息,并对客户、产品、职能部门、地理区域等进行多维分析。上面的所有功能都是围绕客户展开的。对于企业而言,使用CRM有助于提升企业业绩。
近年,随着全球经济的放缓,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一是看重学历的高低;二是偏好于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三是关注专业匹配度,尤其是看重学生在校期间所修科目的应用性。因此,针对经济管理类,尤其是市场营销类的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客户关系管理(CRM)实训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使用CRM软件的企业的工作环境。
二、CRM实验课程的任务和教学框架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CRM在企业中的位置以及具体应用流程,并且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将观念定位在“客户价值”上面。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方法,熟练操作企业中的客户关系管理平台。进而依次掌握客户信息收集、管理,并分析利用这些市场线索,为下一阶段营销人员对这些项目的开发做出准备。
该课程的教学框架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工作主要有三大部分的学习:客户获取、客户保有以及客户价值提升。三者的关系是逻辑递进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工作的继续和深化。同时,三者的工作也分别在企业的市场部门、销售部门和服务部门流转。具体如图2.1所示:
三、CRM实验课程的4+1教学模块
本文以用友CRM软件为例,说明该实训课程的教学安排。用友CRM软件采用Java开发,支持跨平台的应用。用友CRM软件的功能包括基础管理、客户管理、市场管理、销售管理、服务管理、客户自助和系统管理这7个方面。
4+1模块指的是四大教学模块加上作为管理者必备的分析技能模块的学习。
(一)基础模块
在这一模块中,根据实际的教学课时数以及教学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实验:系统管理和基础设置、客户信息管理与分配和联系人信息管理与分配。
这一模块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以系统管理员、销售员和系统经理的不同身份查看CRM模块和KEY模块的所有功能结构。以系统管理员设置个性桌面,增减部门、机构、角色和人员、设置权限等操作;以市场人员和销售员身份对线索和客户的信息查看和一般操作。
(二)市场部模块
根据实际教学时数与教学要求,在这一模块中,用友CRM软件设计的教学实验有:线索管理与转化、会议营销活动管理、现场活动管理、网站营销活动管理和竞争管理。
该模块的主要任务是获取市场中的目标客户群体。针对获取客户的信息(线索),利用市场手段将潜在客户运作转化成机会客户,最终发展成为现实客户。而这一过程中,主要由采用用友CRM软件的企业的市场部门完成。教学过程中,会议营销活动管理这一实验是该模块的重点和难点模块,将该模块讲解并使学生熟练操作,决定着现场活动管理和网站营销活动管理这两个实验的顺利学习。基本上,上述三个实验的操作过程都是相同的。
(三)营销部模块
用友CRM软件在这一模块的教学实验分别有:销售计划与分析、销售机会管理、销售预期、报价管理和订单管理五个实验。
该模块中,销售机会管理和订单管理是重点和难点。销售机会管理与接下来的销售预期和报价管理两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操作步骤基本相同,都需要对“项目销售”阶段进行升迁操作,才能完整掌握整个项目推进工作训练。订单管理操作过程需要对订单项目进行升迁操作。可以说,营销模块需要学生掌握作为一名营销人员如何对自己的销售项目一步步推进,最终成功拿到订单,并针对订单进行后台跟进工作,这一过程中,运用到CRM软件来对这些工作进行业务信息的存档。以便于公司掌握客户合作的具体而重要的信息。
(四)服务部模块
这一模块需要学习的实验有服务请求管理、服务计划去管理、服务队列管理以及服务工单管理。服务部门的意义在于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将交易客户提升成为对公司业绩用贡献的忠诚客户,即价值客户。
这一模块的教学重点在服务请求管理实验上,后面的三个实验是与这一实验一脉相承的。学习好了该实验,后三个实验的操作将会非常顺利。学习内容主要以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服务主管和普通作息的身份对服务计划、队列、请求和工单进行增删,修改和分配等操作。
(五)其他模块
这一模块主要有两个实验,客户调查实验和万能报表分析实验。客户调查实验的操作重点在于对客户进行调查问卷的增删和修改等操作。目的是收集有用的市场信息。万能报表分析实验主要以CEO 身份,了解管理驾驶舱、员工分析、产品分析、竞争分析、计划分析;以admin 身份,了解客户分析、市场活动分析、销售分析、服务分析、自定义分析。目的在于对信息和数据的分析,从而做出对企业有利的决策。
四、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发现使用三阶段模式教学效果比较良好。
(一)阶段一——学生探索阶段
该阶段,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任务,给出目标。然后,对实验大概操作进行介绍。最后,让学生自行操作。这一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生一方面会积极性解决,另一方面,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会深刻的掌握这些知识。
(二)阶段二——教师引导阶段
当教师与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学生交流后,会将一些共性的问题总结出来,特别拿出来与全体同学分享,即总结问题。然后,再次要求学生们进行再操作。这样的好处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们对知识和操作的学习,另一方面,更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的能动性。
(三)阶段三——学以致用阶段
该阶段属于实训课的举一反三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可以自行添加试验信息,进行CRM的灵活运用。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考核方式的选择也很重要。作为有过CRM实训教学的教师,总结经验,认为将考核方式分为课堂学习状况和实训报告很有必要。课堂学习部分应该包括出席情况,课堂学习积极性等内容;实训报告内容中要求图文并茂,将自己操作完成的实验截图放入报告中,并加以说明。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CRM软件的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邵兵家.客户关系管理(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吴慧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1.12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六步法;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模式改革
一、《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人才,特别是电子行业产业的发展技术推陈出新,变化更是日新月异,高技能人才紧缺,高职院校成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近几年来,我院对电类专业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进入职业角色的适应期较长,且岗位技能水平不高,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评价也不高。经过深层的调查和分析,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没有很好地对接,实践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因此,电类学生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在教学改革浪潮中必须走在前面。下面我们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探讨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
近年来,德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学习领域”课程建设方案迅速成为我国各大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及其教学模式实施的理论指南。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将相关内容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整合成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内容,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线,将理论和实践教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而六步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将一节课在程序上和时间上科学地加以规划,融教法和学法于其中并辅以现代教学手段,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包括: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工作步骤。我们将“六步法”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模式相结合,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工作过程之中,学习和掌握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从工作过程的全局出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与工作岗位更贴近的职业能力。
三、基于工作过程六步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根据“六步法”的六个环节可将《模拟电子技术》的项目实施过程划分为项目引入及信息收集、项目计划、确定方案、实施方案、电路检测及调试、演示讲解及总结评价。各阶段的教学时间安排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下面以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为例,探索六步法的实施过程。
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5、6组,每组8-10人为宜,分组的方式由教师自己决定,由各小组成员选出各组小组长。然后在学生当中选出一个项目负责人,该负责人最好是技术能力强、较有威信的班干。
1.项目引入及信息搜集
教师结合学生前面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设定合适的项目任务,学生则以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完成项目。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将自己事先做好的项目成品展示给学生看,演示项目成品的功能,让学生对项目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任务要求不必太多,可放宽范围给予学生设计空间。根据引入的项目任务,学生应通过互联网或参考书等搜集项目需要的专业知识。教师向学生讲解项目中应用到的新知识点。
项目任务:用分立元件设计并制作一个输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要求输入交流电压220V,f=50HZ,输出可调直流电压。用万能板或自制PCB板焊接电路。
信息搜集: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三端可调集成稳压器的基本资料,电容、二极管、集成稳压器的测量方法,万能板布线方法或印制板图设计及制作(Protell 99设计及制作)、焊接技术等。
2.项目计划
各小组根据搜集的资料,分析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及设计需求,设计与规划完成项目的步骤与方法,形成一个初步可行的方案。例如:根据搜集的资料和项目要求选择元器件,并列出所需元器件清单,画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电路图,撰写计划书,制定任务分配表及进度表等。
3.确定方案
各小组通过分析所设计的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来确定电路的可行性,为了确保电路的可行性以及确定电路各元器件的参数,可用仿真软件Multisim对设计好的原理图进行测试。通过小组讨论和组员提意见的方式完善小组的方案,最后确定最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方案的决策可提出意见但不能过分干涉,要知道学生可能会有错误的决策,但错误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甚至通过修正错误的方案达成既定目标,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
4.实施方案
各小组实施确定的方案,包括购买元器件、画印制板图或装配图、组装电路等。小组成员根据任务分配表中分配的任务执行。组装电路可在自制的PCB板上焊接(如果学生已学或正在学Protell99制图软件),也可用万能板设计电路的走线和元件的排列布置。
5.电路检测及调试
对焊接完成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进行检查,检查电路是否连接正确,焊接是否合格,用万用表检查有无短路和断路现象。若安装的电路有故障存在,工作小组应根据故障现象对照电路原理图进行讨论分析,利用仪器及仪表具体排查可疑故障点,找到确切的故障点并进行相应的修改。经确认无故障后进行调试,用示波器观察整流、滤波、稳压后的波形,用直流电压表测量整流、滤波、稳压各输出点的直流电压。电路调试及故障排除的整个过程要在老师的监护下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6.演示讲解及总结评价
各小组轮流上讲台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讲解,包括分析设计思路、电路原理、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故障排除的过程、调试的结果等。每个学生要围绕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撰写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应包括查阅的资料、电路原理图和印制板图或装配图、电路原理分析、制作电路注意事项、电路的调试和故障的排除、感想收获等。根据各小组的讲解、展示的作品和实训报告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包括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1)学生互评包括组内评和组间评。组内评是由工作小组组长组织组员点评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各小组成员的表现及完成任务的情况,并确定等级;组间评是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各小组组长点评完成本项目过程中的优点及缺点,并确定各工作小组等级。综合组内评和组间评得出学生互评的结果。
(2)教师集中所有学生点评项目完成的质量,检验其是否合格。教师点评态度要中肯,以肯定优点为主。教师结合项目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要点包括工作分配是否合理、成员间的合作意识、提交资料的质量、作品的美观、功能的实现、在完成项目中存在的亮点及不足。
在六步教学法实施过程当中,实施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主持和引导。理论上《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最好能按照以上六步进行,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保证每一次教学过程都能完成这六步。老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有这六步的思想,尽量地呈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但在实际的教实施过程中,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法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因六部教学法的实施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行动上拥有较大的自由空间,但许多学生自觉自律性、主动性较差,不能很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一个组往往只靠一两个学生执行项目任务,其他学生等着坐收成果,所以学生的行动需要加强巡视和规范。
(2)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面对众多的资料,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取舍,面对问题,不能够通过知识迁移和协作探究解决问题,表现为对教师和对能力强的学生依赖性强。
(3)该六步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时间比较难掌握,因为每一步的任务不一样,学生的水平不一样,关注的点也不一样,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意外而影响实施的进程。由此可见在运用这六步教学法的时候,老师需要做很多功课。如每个组的项目方案不一样,因此老师要掌握该项目不同方案的知识,才能指导学生完成自己的项目。
(4)教学法在我国高校中运用不多,方法还不成熟,教师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学习,而学生对此也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它进行分解,比如只运用六步法中的两三步,进行一个小型的设计,让学生们逐渐熟悉和接受,老师也可以在此过程中运用和揣摩这种方法,等有了一定经验之后,再进行整个六步法的教学。
随着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法的推广,它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这需要我们的教学工作者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认识、探索和研究,寻求出解决方案,更好地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
参考文献
[1]黄建民.项目教学“六步法”的设计与实施初探[J].新校园,2011(6).
[关键词]四段教学法 模仿练习 总结
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四段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教学中成功的教学法之一,在世界其它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提倡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学中的兴趣性、直观性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四段教学法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法非常有借鉴作用。
四段教学法包括组织准备、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总结评价四个阶段。电子信息类专业基本技能模块的教学无需过多的理论知识,只求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可以采用四段教学法实施教学。我在“电烙铁手工焊接”实训课中采用此法,效果很好。现将四段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总结如下。
一、教学对象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一年级学生。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训,能够识别和掌握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焊接材料的基本知识。
2.通过实训,学会使用电烙铁,能够掌握手工锡焊的操作要领和操作方法。
3.初步掌握电子装焊技术及焊接质量的鉴别方法。
三、任务引领
1.将6只电阻器、3只电容器、1只电解电容器、2只二极管、2只三极管焊接到万能电路板上。
2.正确握持电烙铁和焊料。
3.总装焊时间不超过15分钟。
4.将多余的焊锡和元器件引脚进行清理,完成的作品应板面清洁、规整。
四、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1.了解内热式电烙铁的适应场合,掌握其使用方法。
2.掌握使用电烙铁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手工锡焊的技术。
3.本次实训课共安排90分钟,其中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模仿总共使用30分钟为宜,学生练习可安排50分钟,归纳总结用10分钟。
五、教学媒体
1.理/实一体化课堂或电工实训车间或电子产品维修实训室。
2.《电子产品维修技术》教材或《电子技术技能训练》教材。
3.收音机、电视机等电子设备的印制板电路样品。
六、教学用具与材料(见下表)
七、实施过程和步骤
1.准备阶段
(1)教师:授课教师进行课前准备。包括:教学用具与材料、教学文件(包括实训报告书)、教案等等。描述本课题任务《电烙铁手工锡焊》。展示电烙铁(内热式)、电子设备的印制板电路样品等教学设备;讲述锡焊的质量标准和工具要求(依据文件手册)。
(2)学生:认真听讲、明确任务;熟悉工具和设备的结构、特点和使用要求;明确焊点的质量要求;认真观察电子设备印制板电路样品的焊点外观特点。
2.示范阶段
(1)教师:以适当的动作速度将整个锡焊操作过程按顺序示范操作。电烙铁的加热――放置――烙铁的握法――被焊元器件引线表面的清理及安置――在焊接处涂上适量的焊剂――引线表面的涂锡――焊料的拿法及送料――施焊――冷却焊点――清洁焊面。教师的动作应熟练、规范,对重要之处适当分解,边做边讲。注意操作速度,以适应学生的思维速度为宜,并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近距离地、清楚地观察到教师的示范操作。
(2)学生:认真观察,在头脑中建立锡焊操作表象和操作要领。
3.模仿练习阶段
(1)教师:挑选1到3名学生到台前进行模仿焊接,其他同学在旁观察。教师应随时纠正学生模仿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操作程序、姿势与动作。
模仿完毕,由每个模仿者讲出自己的练习体会,其他同学予以评价。然后两个学生一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巡回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技能掌握的情况,随时纠正错误的操作工艺和姿势,特别是学生初次学焊接时比较紧张,焊接的火候掌握不好。同时对一些带有倾向性及普遍性的问题要讲清楚,多发现典型,以促进学生的共同提高。
(2)学生:把头脑中的操作表象和操作要领付诸实践,通过模仿练习慢慢达到学会的程度,再经过一定次数的焊接练习,依靠意识控制,独立正确地完成焊接操作,进而达到熟练的程度。
教师给每名学生发放一套学习资料(包括操作要领、质量评价标准和实训注意事项),分配一套实习用具和3套元器件,练习3次。每次练习完毕,都要进行评讲,指出实习中的不足之处,以利学生技术掌握的进步和提高。
4.评价阶段
(1)教师:在学生完成自评和互评后,由教师和学生以谈话的方式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学生练完第一套组件后,进行首次质量评价;然后让学生继续练习第二套组件,焊完后进行二次质量评价;在学生焊完第三套组件后,进行总结评价。
(2)学生:进行自检、互检、小结,并与教师的总结进行比较,明确不足之处,以便于更好地掌握锡焊技术,并提高工艺分析能力。
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对优、中、差生分别对待,对技术掌握困难的差生尤应加大指导帮扶力度,直至全体学生学会练熟为止。
视学生掌握情况的不同,对2、3两个阶段可反复进行。
1明确培养目标
通过天然药物化学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文献系统查阅、整理和总结能力、数据统计、仪器设备的选择等综合能力和科研素养,强化学生对事物进行客观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药制药前处理中的提取、精制、分离方法及操作技术,能根据中药中所含成分设计合理的提取分离工艺流程,能预见中药提取分离工艺流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实际工作中常见的简单问题。针对中药制药前处理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形成典型工作任务,包括中药提取、浓缩、分离精制等步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1〕。天然药物化学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倡导教学内容学以致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实践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勇于创新〔2〕。教师在授课时对实验原理和操作进行重点讲解,对关键操作环节进行演示;学生需要提前进行相关实验的文献调研,撰写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预习报告。教师对学生实验方案进行点评后,学生开始实验〔3〕。在撰写实验报告时重点讨论项目的成败原因,解释实验现象,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以利于项目的优化和改进。通过理论和实训的授课,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强化实验实训条件
我校的天然药物化学实训室的小型提取分离玻璃仪器和学校中心实验室的提取分离活性成份成套设备为学生实验实训的顺利进行及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力求满足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的要求,大力推进产学互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1〕。天然药物化学技术课程具有抽象性强、直观性差等特点,因此引入实训视频、微课程等方式来衔接理论课与实训课,解决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内容教学直观性差的问题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给学生观看了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连续回流提取法等溶剂提取法的具体操作视频;在实训前让学生通过萃取法、超声提取法、纸色谱、薄层色谱、柱色谱等相关视频、微课程,提前了解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在课余时间,让学生参与旋转蒸发仪、万能粉碎机等仪器的完整操作视频录制过程,使学生加深理解仪器的正确操作步骤。总之,利用实训视频、微课程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训课之前对实验设施合理搭配及组合使用、实验现象、化学成分提取分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所了解和预见,大大降低了由于操作造成的危险事故和人身伤害的几率,在整个模拟实训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4〕。
3合理安排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天然药物化学实训时间较长,需要教师优化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训时间。教师把密切相关的实训环节安排在一次实训课,先对实训思路做整体介绍,再讲解当天的实训内容,使学生充分理解实训过程。合理设计实训方法,节约实训时间,例如回流提取耗时长,而超声提取时间短且提取效率高,因此回流提取作为演示实验,要求学生看懂并会安装玻璃仪器即可,学生在实训中采用超声提取法。在上实验课之前,要求学生实训预习并书写预习报告,使其掌握实训目的、意义、实验流程。通过优化实训内容、合理安排实训时间、巧妙设计实训流程、提高对学生的实训预习要求等,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4提高创新性,增强实践性
4.1查阅科技文献,设计新方案
为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实训课前给学生布置翻阅与实训内容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的任务,通过查阅文献中所用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在实训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预计结果,设计更合理的实验实施方案,最后再与教师给出的实训方案进行比较和调整。除了教材上列出的实训项目外,笔者还给学生布置了从油茶籽中提取分离茶油、茶皂素、茶多糖等各类化学成分的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文献,在理解文献所列方法的前提下,自己设计合理的技术路线和操作流程,标明实验原理。学生在阅读文献、设计方案、具体操作、实训报告的全过程中,创新能力不断形成和提升。
4.2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由教师根据理论知识和实训任务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讨论内容,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讨论,课堂上学生脱离书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然后由教师总结点评,从而达到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互动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微课程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将实训课未开设的其它类型成分的提取、分离、检识实验过程拍摄成图片、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3〕。目前,笔者已将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分液漏斗萃取技术、减压蒸馏技术等实训视频及图片供学生实训前自学;制作了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秦皮中香豆素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与检识等实训图片供学生实训过程中参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并完善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讲义等教学资料;撰写适合本校药学系学生的特色实训指导校本教材;建立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库,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发放中英文参考文献,实现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3强化科研思维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药材选择、药材加工、工艺流程、提取分离参数控制、制剂过程等多方面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1〕;在实训任务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提取分离流程、组合实验仪器,熟练掌握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精制、检识等技能。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如13级药学专业学生、13级药物制剂专业学生、13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学生积极参加了《闽台道地中药泽泻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成分及作用机制》、《油茶抗糖尿病多靶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油茶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有效部位和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药单体成分及其机理研究》、《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药单体成分的体外研究》、《槐花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活性成分筛选与健康产品开发》等省、市、校级科研课题的研究。通过鼓励学生参加或参与科研项目,能够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思维的训练。
5增强实验力度
5.1加强基本技能
在学生完全掌握安全知识的前提下,要求其熟练使用实训设备,反复练习操作要领,强化基本技能,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保障。学生在实训前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实训微视频,了解实验的具体步骤和详细要求。教师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演示实训任务中的基本操作,强调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为后续复杂的实训任务奠定基础。
5.2开设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由教师选题、学生检索查阅与实训内容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设计方案、实验员准备实验材料及试剂、学生具体实施实验等多个环节〔5,6〕组成。在每次实训工作中2~3人一组共同完成实训任务,通过完整的综合实验锻炼,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思路,强化操作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形成团结合作精神〔7〕。笔者现已给学生开设油茶叶中皂苷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检识、油茶叶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检识等设计性实验。
5.3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工作
将教师的与课程紧密相关的科研工作及国内外科研成果引入到天然药物化学实训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周末及寒暑假时间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开阔学生眼界;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机会〔8〕。笔者已申请省、市、校级科研课题,共计30余万元科研经费,已有十余名学生参加到科研课题工作中。
5.4拓展实训教学内容
将学生实训室开放,鼓励学生在周末和假期时间依据自己的兴趣选课并提交合理的设计方案,进行创新性试验。针对创新性试验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7,9〕。我校设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项目,鼓励和支持在校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笔者已申请到10万元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科研经费和10万元校级科研课题经费,用于大力支持学生作为主体申报和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用于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有十余名学生参加到项目任务中。
5.5构建开放性实验室
开放性实验室建设作为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协调发展,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11〕。构建开放性实验室的主要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增强实验力度和实验效果,让学生在设计实训方案、实施实训、梳理实训结果、书写实训报告的完整过程中,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6完善实训考核办法
为加强培养并合理评价、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专业素养,优化实训考核办法迫在眉睫。
6.1实验考核方式多元化
实验考核方法以能力考核为导向,以综合设计能力和科研素质考核为主,注重过程性评价,制定严格的扣分点,通过教师对实验设计方案、方案陈述、实验操作、实训预习报告、实验原始记录、实验报告及讨论、答辩等多环节的综合评判及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最终确定学生的实验成绩。该考核方式侧重对实验过程和综合专业素养的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热情〔3,6〕。
6.2鼓励讨论式实验报告
提倡采用讨论式实验报告,提高实验结果分析讨论部分的评价比重,要求学生提交原始记录,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理念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在撰写实验报告时,学生需要结合实验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积极的讨论〔3〕。
6.3优化题库
建立试题库,利用试题库系统对实训课进行辅考核,题型包含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筒答题、问答题、工艺设计等,试题内容涵盖本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训内容所有的重要知识点,既考核了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训任务的情况,又考查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5〕。
7结语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ses the way combining learning with working: training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by doing" and "doing by learning". The skills training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eflect th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school: combining learning with working, so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effect of skills training and reform the idea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关键词:技能实训;高职;数控技术
Key words: skills training;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NC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031-02
0引言
高职院校的技能实训是学生实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产实际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将来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有力保障,是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体现高职教育工学相结合办学特色的有效手段。技能实训在整个高职教育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于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讲,实施技能实训也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经过多年深入数控技术专业机床电气技能实训的基础上,探索如何有效提升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技能实训效果。
1教学思想设计
遵循“行在先,知在后,知行相资”的规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强调“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题、以素质为基础、以任务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等要素,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根据实训目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机床电气技能实训中的“电气控制柜布局的设计、安装”;“电路图的设计、连接和调试”;根据电机的正反转、交通灯系统、高铁轨枕预应力张拉控制系统的等不同项目要求,实现“PLC系统控制的设计及程序编制任务”。最终提交一份技能实训总结报告,包含实训进度表、实训内容、小组总结和个人总结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实训能力。
学生在理论课堂上已经学习了与技能实训相关的各元器件的结构、功能、原理,但并未对其实施拆解,直观性不强,所以在实训前,先让学生进行各元器件的拆解,使学生先直观了解其结构、功能、原理及工作过程。再采用学生讨论与教师分析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深入掌握其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之后根据其实验目的让学生绘制电路图并实现其硬件连接。最后根据系统控制要求编制对的应控制程序并上传到PLC内,完成系统搭建与调试,实现系统自动化模拟控制,在完成要求功能基础上编写使用说明书与总结报告,最终完成技能实训。
2确定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根据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及对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等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结合本次技能实训内容及特点,确定以下技能实训目标:
能力目标:能在实践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能熟练使用斜口钳、剥皮钳、压线钳、电钻、钢锯、打号机等工具和正确使用可编程控制器,能够按行业标准,正确完成电气控制柜的设计、安装、调试。
知识目标:理解机床电气控制在机床中的作用,了解在技能实训过程中使用的各元器件及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功能、原理及工作过程。
素质目标:加强学生在生产实际中的团结协作的能力、安全生产的意识,培养认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通过此次技能实训的实施,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动手、接触实际的机会,进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使学生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对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高的要求。对此我们也确定了技能实训的重点内容为电气控制柜的设计、安装、调试及使用方法。难点为过程控制、PLC系统控制的设计和相关程序的编制。
3教学准备
依据机床电气技能实训的教学任务,做好以下教学准备工作:
教学情境:以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为目的,将学生分组,每组4-5人。同时选定一名组长,再由组长分别指派相应的设计员、接线员、材料管理员及秘书各一名,实现统一部署,协调工作。
教学设备:每组分发电气控制柜一个、欧姆龙CP1E可编程控制器一台、交流接触器2个、热继电器一个、时间继电器2个、空气开关3个、标准35mm线槽2根、35mm导轨一根、1平方导线红、黑、黄各一捆、线号管若干、万能表一个、工具箱一套及所需的各电器元件。如图1、图2所示。
教学环境:本次技能实训在多媒体机床电气实验室展开,实验室配有机床电气实验台5台,可同时围坐5-7人,展开相关讨论及操作,同时配有FANUC数控车床、铣床及相关实验台各3台,如图3所示。
教学资料:教研室针对本次技能实训编写了技能实训指导书作为教学过程的指导,以机床电气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机床的操作说明书、连接说明书、维修说明书、欧姆龙CP1E、欧姆龙CP1H指令参考手册、CPU操作手册、可编程控制器视频教学录像等内容作为教学过程的参考资料,以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综合实验台为依托,结合现有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深入学习,深刻体会机床电气控制在数控机床的作用。
4教学过程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没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就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教学。因此本次教学过程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横向教学过程;以告知任务、引导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分析任务为纵向教学过程。具体流程如图5所示。
5教学过程分析
5.1 横向教学过程分析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告知学生学习的目的,有目的学习往往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为此基于本次技能实训的综合实验任务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机床电气控制在数控机床中的作用及怎样实现与机床系统之间信息传递?②机床电气控制的电路设计准则及注意事项有哪些?③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原理、作用及使用方法有哪些?分析问题:讨论分析问题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能够很快进入角色,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应该怎去学习,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实训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讨论,最终每个人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到一份自己的答案。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对实训内容进行了预习、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也深入的去理解了,另一方使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感到轻松。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一个归纳总结的过程。教师将学生在讨论阶段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内容加以总结、提炼,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教师在学生提交讨论结果后,经过归纳总结,告知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哪些知识点讨论的比较好,哪些知识点没有讨论到,哪些知识点讨论的结果是不科学的,同时帮助学生总结其原因,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养成这种勇于探讨分析问题的精神。最终通过教师系统的讲解、分析、总结后将标准的答案公布于学生,使学生与之对比,完成教学任务。
5.2 纵向教学过程分析告知任务:说明本次技能实训的教学任务,提出教学目标。引导任务与分析任务:由数控机床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引入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并说明其作用及重要性,完成任务引导工作。通过对此次技能实训各任务设计的目的、要点、步骤以及在技能实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的分析,完成对任务的分析工作。实现对学生自我学习的引导作用。完成任务:教师提出任务后,说明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如操作过程的协调性、安全性、分工合理性,并提出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准则、绘图标准等要求,让学生按要求完成技能实训任务。在这个环节,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能够深入理解机床电气各元器件的结构、功能、原理、工作过程及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等,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动手能力,为以后工作积累了经验。总结分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能够结合完成好的电气控制柜实物和电路原理图,说出三大综合实验的原理、目的、意义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独立完成一份包含团队构成及分工、实训进度计划表、实训内容、个人总结及小组总结的技能实训总结报告,要求内容详细、格式统一。同时采用小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的方式,结合教师对学生在技能实训过程中的综合表现等作为评价本次技能实训学生的综合成绩,实现完成分析总结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在技能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剖析,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实训中的元器件、结构框图、电路原理图等有机结合,进行分析讲解,实现实践验证理论这一过程。这样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这一方法,积极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以致用。
6教学成果
技能实训任务完成效果如图6、图7、图8所示。机床电气技能实训是实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产实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这一过程,使学生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体现出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的意义。
7结束语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因此本文以机床电气技能实训为依托,探讨了怎样上好高职院校的技能实训课程,强调要在技能实训过程中采取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以工学结合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引导课程设置、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职业技能、增强自身职业综合素质、巩固所学的知识,实现理论、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因此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实训是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实现学校把学生请得进来,送得出去的有效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段渝波.有效提升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7.32-34.
[2]王振洪.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与人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8.75-77.
[3]乔孟涛,焦昆,陈靖.基于文化视角的职业伦理教育模式的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8.67-69.
[关键词]电工技能实训;教学效果;操作技能 电工技能实训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维修电工所必需的电工基本工艺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如何提高电工技能与训练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扎实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是每一位电工技能实训课教师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六个环节对电工技能实训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一、 准备环节
授课之前,教师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实际有效的教学计划,使所授课内容符合学生、学校的具体实际。区别于理论课程,电工技能实训课的课前准备需包括:(1)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项目;(2)整理各项目中对应的理论基础知识;(3)确定具体的操作方法;(4)准备实训工具器材;(5)教师进行项目操作训练。如可设计双联开关控制的日光灯电路,帮助学生掌握双联开关的安装、日光灯电路的安装与检修。教师要整理好日光灯电路的原理、确定安装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往届学生的实训情况,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确定指导的要点。
二、 讲解环节
电工技能实训课中,讲解依然是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讲解的内容包括:(1)阐明实训的目的、目标;(2)分析实训的理论依据;(3)落实实训的材料、仪器仪表等;(4)明确实训步骤;(5)强调操作安全及其它注意事项。
为了使电工技能实训课中的讲解能更好地配合技能实训的开展,更有效发挥其作用,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应打破常规教学方法,发掘电工技能实训课的特点,不断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常用的方法和途径有:
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善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场面,采用更为形象的动画播放形式,使教学内容生动易为学生接受。如讲解机床电气控制电路时, X62W万能铣床、Z3050钻床、T68镗床、15/3T桥式起重机等利用Flas制作来实现生动、直观地讲解。可将电工实训的操作规范、动作要领等录制成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能有效克服受场地、视线等因素的不利影响 ,提高教学效果。
2、对比式教学。如在讲解“电动机的控制”这一章节时,接触器控制的正反转线路,可指出主电路、控制电路两种电路的不同之处,从而在主电路讲解的基础上去分析控制电路,实现对比教学的效果。而完成正转电路后,电动机反转的控制,在强调两者的差别后,进行对比分析,实现知识的迁移。在学会了电动机单向正转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接触器采用同类的元件和控制原理实现电动机正、反两个方向的控制电路的安装。在讲解行程开关的结构原理时,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行程开关和按钮开关的结构原理,让学生明白,行程开关和按钮开关的动作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安装在板内,一个安装在板外,因此原电动机正、反转电路不动,增加两只行程开关,在控制电路上采用常闭触点串联,常开触点并联的接线方式,即可达到电路的要求。顺序控制,多地控制等线路的教学都可采用类似方法,通过对比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通过进行对比教学,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理解较复杂控制电路,降低了知识的理解难度。
3、分阶段教学。电工技能训练课不同于理论课教学中的实验,过多的讲解不但学生接受效果差,同时也很难讲透彻。我们可以把整个训练项目,分成几个阶段(或操作步骤),然后分步讲解,分步训练。既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也使教师的讲解轻松、明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实训室布置课桌,实现讲练交叉结合,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解决了因设备不足等因素带来的学生管理问题。
三、示范环节
示范操作是实训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用具体规范的操作动作、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在实训中要学习的规范动作、操作要领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鲜明的表象,以便于学生在实训操作中进行模仿、练习。教师在示范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边演示、边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并从“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等三个方面来组织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的展开。在示范操作过程中,教师的操作动作一定要熟练、准确、规范。
教师示范完成后,还可根据情况挑选几个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并通过观察他们的模仿经过,从中得到了信息反馈,了解学生的模仿学习情况,掌握的程度,对学生模仿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操作程序和姿势,教师可马上进行纠正,并做强调,避免其他学生操作训练中出现类似情况。学生正确操作后可通过表扬、肯定,为学生后续的训练增加信心,也为其他学生提供榜样。
四、操作环节
操作环节是培养学生电工技能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实训项目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训练效率为原则,开展操作训练。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小组合作法。根据设立的实训小组,建立竞争、合作机制。如在万用表使用训练中,先给每个小组一个测量任务,由小组同学共同讨论完成。之后,老师给出几个测量任务,进行分组比赛。教师会在每组中选一位学生给全班同学演示。由于学生事先不知道谁会被选中,因此他们必须确保所有成员都掌握,学生之间为了赢得比赛,组内同学技能互相督促训练,又能及时讨论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训练效果。
2、分步实训法。明确每个训练项目的操作步骤,分步落实训练。如在电烙铁钎焊实训中,把训练过程分为:a烙铁的处理;b用印制电路板练习三步操作法;c用导线练习焊接;d拆焊练习;e简单成品电气产品装配练习。还可再进一步细化成更小的步骤,便于学生领会。每步一个要求,教师巡回指导。做完一步,教师评价指导后,再进行第二步训练,教师检查后,再进行第三步训练。这样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项技能,便于学生接受。
3、学生互查法。如配电板的安装训练中,学生个人装接完成后,两两交换工位,甚至可以多人交换,检查其安装、布线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纠正过来。设置奖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排查,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故障排查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纸上练习法。对一些元器件较多、线路安装复杂的电路我们采用“纸上练习”法。所谓“纸上练习”是指学生在理解电路原理和掌握电路接法的基础上,在作业纸上练习布线的做法。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和理解,并对安装工艺做到心中有数。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而且节省了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考核环节
定期的考核能有效检查教学情况,调动学生训练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训练,电工技能实训采用的考核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1、阶段考核。中职学生中部分惰性强的学生,即使在实操课程中也懒于动手操作,每个阶段学习结束后,要及时进行考核。通过“单元考试”环节的硬性要求,使这部分学生不得不动手完成规定的要求,从而逐渐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
2、分项目竞赛。利用中职学生好胜心强、渴望成功这一特点,定期组织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竞赛,形成一个“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要做”和“做好”的积极性,提高实训效果。
3、期末总结性考试。学期末,进行总结性考试。考试模式可以采用维修电工等级考模式,包括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理论考试,教师根据本学期各模块学习中教材的重、难点内容,明确给出范围,使学生对本学期模块的理论知识重点更为明确,采用笔试的方式;实操考试,主要考核三表使用、照明电路、配电板的安装、电动机控制电路等,考题可有针对性的准备3—5份,每份对应一个主题,考试时每个学生随机抽取一个,促使学生全面复习,全面巩固。
六、总结环节
实训操作环节后,师生一起进行实训评价,实训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不仅能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等,还可提高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能力等,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全面发展。教师总评不仅仅是对学生个体进行项目评价,帮助学生总结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路和行为,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内化,更要对学生实训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重点难点进行高度的梳理和概括,帮助学生把零散孤立的知识贯穿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最后在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总结报告,其内容包括:实训题目、任务要求、实训过程、实训总结等。
在电工技能实训课中,通过开展上述六个环节的技能实训教学,使学生能准确、快速地掌握专业技能,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行为,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更好锻炼和提高。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应从专业实训课的特点出发,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注意积累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技能实训课的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曾祥富等主编. 电工技能与实训[M].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字:工学结合;职业技能;项目;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255(2012)04-0060-03
“以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切入点,以能力为本位,融教、学、做为一体”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的有效手段。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式教学体系改革,是实现工学结合模式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是电子行业各种相关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基础。如: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维修,电路板的设计、印制及测试、插件、拾焊等工作岗位都离不开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1]在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往往
是老师重点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再加以一些验证性的实验。而这些验证性的实验往往仅针对一个孤立的电路,与实际应用没有太大联系,与职业岗位基本技能需求相脱节,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因此,《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如果不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学生将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以“做”为载体和目标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在该教学模式中,以“项目”为主线,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进行项目化教学。要求授课教师都是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同时授课地点也不再有理论课教室与实验、实训室之分,实现了教学环境的“一体化”。这样的教学模式,可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有效提高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2]
因此,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和优化,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二、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重组及优化课程体系
(一)合理划分教学模块,确定合适的项目载体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按照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我们将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划分为以下几个教学模块: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直流稳压电源、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晶闸管应用电路。我们围绕这些教学模块,确定了五个小型电子产品项目: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测试、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制作与调试、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制作与调试、调光台灯的制作与调试、无线话筒的制作与调试以及一个综合性的制作项目——收音机的制作与调试。表1中给出了各个项目的完成步骤及所包括的教学模块内容。
通过完成这些项目的制作任务,可使学生较为直观地学习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训练相应的技能,以取得本课程所要求达到的能力,如: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能力;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电子电路图的识图能力;简单电子电路的设计能力;电子电路印制板设计、焊接、测量、调试能力;典型电子电路的故障分析和检修能力等。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设计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摒弃以往“教师满堂灌”的做法,将课程的重点转向学生的“做”,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每个“项目”的教学设计为一个个典型的“工作任务”:项目分析、查找资料、设计产品电路、产品电路性能仿真、产品PCB(或万能板)的制作、产品调试、产品设计报告及相关工艺报告整理等。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并要求每个“工作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完成从信息的收集、工作计划的制定到工作任务的实施等系列工作,教师作为教学的咨询者和课堂教学主持者完成任务的布置、项目分析、相关知识理论分析以及答疑的工作。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三)以项目为载体,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在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除了包含本课程相应教学模块的内容以外,还会综合运用电子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如:在进行电路性能仿真时,学生必须熟练掌握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在进行电子产品PCB板(或万能板)的制作过程中,学生应当能够综合地运用电子电路印制板设计和制作的相关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些知识是分散在其他各门课程中的,彼此之间相对独立,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项目的制作过程中需要什么知识就学什么知识,因此我们将以往在其他课程中开设的“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这一章节的知识融入到了本课程中,同时将原来安排在后续学期开设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调整到本学期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同时开设,这样大大提高了本专业相关知识的互相渗透、综合运用。
(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成绩评价体系中,强调的是过程考核。因此,我们在每个项目中都安排了相应的考核内容。在考核过程中,应综合评价学生的设计方案、数据分析、电路制作工艺、电路调试技能及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真正将课程内容学活。每个项目结束后,由教师对本项目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设计方案、制作过程、调试方法等内容进行点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项目所涉及知识的理解。
在“项目化”教学体系中,摒弃了传统的成绩评价方法,采用过程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随堂考试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评价过程中,应加强过程评价,每个项目都应安排针对该项目的考核内容。在评价过程中,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具体的评价手段可以采用观察、现场操作、系统设计报告、闭卷或开卷测试等。评价重点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给予特别鼓励。
三、实践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效果
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制作电子电路有很高的热情和兴趣,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制作,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该教学模式实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从2008年起,我院电子专业选拔出的学生在每年全国及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及省电子设计大赛中,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践,因而进一步锻炼和培养了“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二)存在的问题
1.实训条件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训条件是保证“项目”按质按量完成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实训场所基本上仍然是传统的实验、实训室,与真实的生产场所有较大的差距,而实验设备中部分实验箱、实验台仍是按传统教学模式开发和设计的,其提供的实验、实训内容固定,不能根据教学“项目”的内容灵活变动,因而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根据“工学结合”的需求,按照生产现场布局,建立仿真的实训场所,并根据教学“项目”开发合适的实训设备,这样才能使“一体化”教学能够真正落实到位。
2.“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知识面广,能根据教学进程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能及时解决学生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然而,高职院校的很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没有真正参加过电子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过程,对岗位职业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使“一体化”教学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应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及鼓励教师参加横向课题的研究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3.缺乏真正符合“工学结合”标准的教材
传统教材不适应现在教学的需要。当前,缺乏以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真实产品为载体,引入行业职业标准,真正符合“工学结合”标准的教材。这是因为目前大部分高职教材的编写往往是学校单方行为,没有企业的参与,因此教材很难真正体现企业技术标准与要求。
4.师资配备影响教学效果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人说,全班学生听;而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全班学生“做”,教师一人指导,因此老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大增加,常会出现辅导不能到位的情况。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下,如何进行教师配备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