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6:47
序论:在您撰写社会学概论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由于《社会学概论》课在高校不同专业中广泛开设,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就要注意到授课对象是否社会学专业,以便实施有区别的教学。早在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教育思想。他主张从学生的特征、水平和个性差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的教育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对于《社会学概论》的教学活动而言,秉着因材施教的理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预先了解教学对象是否社会学专业学生,及由此带来的差别。
不可否认,社会学专业与部分非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相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相似”一方面体现在理论基础上,另一方面体现在这些专业所关注的社会现象上。观察高校开设概论课的各个专业,可以发现它们大部分都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类,而社会学也同属于此类学科。因而,无论是否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他们在所学习的社会理论方面往往具有交叉点。在他们各自专业领域中的大家学者,往往也同样是社会学界的巨擘。这些学者对于社会的学术分析也被不同专业广泛接受且奉为经典。所以,学习《社会学概论》课的各相近专业学生在理论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共性。此外,同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专业,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单科性的,它们关注的对象都不外乎社会现象、社会组织、社会发展等话题,研究的兴趣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所以,在引用某些社会问题和现象作为案例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能有所共识。
然而,社会学专业与非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差别还是显著的。差别主要来源于专业的不同。由于所在专业的差异,学生学习的习惯、思维的方式和看待社会的视角都会存在差异。在学习习惯方面,大多数文科的同学认为记忆是最常用的学习方法,而理科同学更倾向于程式化的推导过程。社会学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不仅有自己专业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视角,更拥有一套包含统计学、计算机技术在内的综合性研究方法。那么在学习习惯上,就不能偏向于单纯的文科或单纯的理科,而应当在兼有人文关怀和理论基础之上,同时具备特定的数学技能。在思维的方式方面,社会学拥有一种独特的“想象力”。
这种想象力要求社会学者不能将分析事物的立场局限于自身和狭窄的个人生活,而是要放诸更加广阔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的大背景中。唯有如此,研究者才能以旁观者的角度,清楚而全面的接近客观真实。在看待社会的视角方面,社会学往往站在社会关系的视野,探究社会与个人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为主线,展开对于诸多社会现象、社会行动和社会问题的分析。其他专业则各自有各自的理论与实践视野。即便与社会学同属综合性科学的管理学和历史学,其关注的角度也分别是“管理者”和已过去的“时间维度”,因而与社会学存在很大的不同。当然,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学习《社会学概论》,都有着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开阔视野、更多的了解“社会”,以期增进个体行动的合理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学常识,则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社会学与“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针对教学对象的“非社会学专业”特点施教
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找准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是非常重要的;而针对学生的特征和需要去“施教”也是同样重要的。无论学习《社会学概论》的学生是否社会学专业,担任该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往往多为“科班”出身。“科班”出身的教师对于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掌握、对学科的理解以及对于社会现象的看法,都格外具有“社会学”的学术性、具有“社会学”的专业深度。这个特点用之于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是必要的和理所应当的。但是对于非社会学专业学生,如若教师不考虑“专业差异”而将他们与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等同而论,则很有可能在这门入门课程的教学中显得过于系统、过于专业,甚至过于死板。社会学本身是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社会生活、调整个人行动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科学,对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在这一点上的帮助或许更加突出。因此,在旨在使学生认知社会、增进学生个体行动合理性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特别注重“因材施教”的重要原则,把握好“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度”。
(一)在注重知识性的前提下凸显常识性用社会学的专业术语来说,学校是为个体社会化而设立的专门机构。学校教育通常会强调知识性。课本和教材是知识的总结与凝聚,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实践者,教师则是知识的传播者与普及者。因而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就是传播社会学的基础知识。作为社会学的学习者,应当做到至少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等,因为这些都是该科学的基础知识。讲授《社会学概论》的教师就应当将这些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知识正确的、客观的、严谨的传授给学生。
知识的积累并不是本门课程的全部目标。因为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它作为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憧憬和探索,同时更具有其社会常识的属性。然而,人们创立社会学这门学科,并不单是为了填补学科空白。在孔德时代,社会学产生于社会转型,来源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蜕变,是为了认知当时随之出现的新的社会现象、新的社会生活方式,解决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并树立一套新的思想认识体系。从这个意义上,与其说社会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社会知识理论体系,毋宁说社会学给普通大众提供了认识社会的基本常识。比如《社会学概论》中讲到的“社会化”,指的是人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习得社会文化知识和价值标准,并学会扮演社会角色,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每个社会人都要经历的,是贯穿人生命始终的。这个社会学理论有的概念既体现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规律性的总结,又告诉了人们自己怎样才能从白纸般的婴儿转变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正常个体,还能解释曾经出现过的“狼孩”与普通人类的区别。一个人要想良好地适应社会,就必须通过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组织和单位来进行个体的“社会化”。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常识呢?在知识的传授中,让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掌握一系列这样的常识,有助于学生“社会化”的自觉性。
(二)在注重系统性的前提下凸显趣味性所谓系统性,在此意指在《社会学概论》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全面性,能够通过概论这一课程将社会学的大体脉络系统的表现出来,让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对社会学这门学科形成基本了解。其实这点也是所有概论式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在社会学学科结构中,目前大致可分为这样几部分内容。一是关于社会学这门学科“是什么”,二是关于社会微观生活方面的现象与过程,三是关于社会宏观生活的分析和阐释,四是对于社会问题与应对措施的探索,五是社会学独特的研究方法。一些分支社会学的内容亦可根据上述划分归入其中某个部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系统的展示出上述构成社会学的五个方面,对每个方面所研究的内容和领域进行基础性的分析。这样可为学生梳理社会学这一学科的大致脉络体系。
如果说系统性的学习《社会学概论》非常重要,那么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系统学习的兴趣则更为关键。当科学的知识被作为规律总结升华后,总会显得略带晦涩和刻板。《概论》作为社会学基础课程之一,高度凝聚了社会学的全部研究范畴,集中总结了社会学所关注的社会运行规律,因此对于学生,尤其是刚刚学习社会学的学生而言,更会呈现出呆板、枯燥、抽象等特征。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感觉尚且如此,更何况是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所以,能否完成向毫不了解社会学的他专业学生全面的且带有兴趣的学习《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的任务,是对任课教师一个重大的考验。笔者认为,应将课程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话题相结合,通过举例等方法更加有效的传递知识。可以将一些晦涩难懂的概念,运用学生所熟悉的电影电视节目、文学作品,或者联系学生感兴趣的诸如大学生恋爱、住宿最佳人数等话题加以说明。例如从泰坦尼克号生还者的舱位和所对应人数这个新的维度阐释社会不平等并引入“社会分层”的概念,就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既要讲授得全面,又要让学生乐意学、觉得学习有意思、有动力。由于学时的制约,有时甚至可以重点选择那些既体现社会学研究范围和研究特色的领域,又能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点的内容来讲解。
(三)在注重专业性的前提下凸显入门性《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一切学习社会学的学生开启社会学之门、走上社会学道路的必须方式与必要途径。而概论课则本身就是对社会学这门独特学科的基本概述,内容涉及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专业的研究方法、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等主要方面。尤其是在社会学仍处于发展阶段的今天,面对着仍然有不少学生不了解甚至不知道社会学的情况,可以通过教师课堂讲授的方式有效地将社会学的专业轮廓凸显出来。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彰显出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尤其是与一些类似学科,如历史学、管理学、人类学等的差异,特别注重讲出学科整体特色,突出社会学的专业思路、视野和理论。
事实上,社会学以外的其他专业本科生开设《社会学概论》课程,意义还不止如此。作为一门概论式的课程,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对学习者起到入门的作用。“正是由于社会学研究内容的综合性特质,使它成为其他相关专业研究的专业基础”。在授课过程中,既要从专业的理论和方法的视野,体现社会学学科特色;同时也要注意教学对象是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讲授时采用较为专业的概念、方法,特别是理论解释时,部分学生显示出接受程度上会存在困难。这一方面是因为没有接触过这些内容,另一方面是固有的学科思路制约了理解的方式。那么,作为一门该专业领域的入门课程和知识的普及课程,教学中可考虑适当降低专业难度和深度,将这门学科的基本研究领域、方法与研究情况加以介绍最佳。希望通过教学活动,增进学生对社会学这门学科的认识,了解这门学科的由来与发展,明确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得以入门即可。如果学生对社会学领域有特殊兴趣,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社会学课程的选修,而不是试图在概论课中将社会学的方方面面、细枝末节都乐此不疲的全部讲授。
(四)在注重学术性的前提下凸显社会性《社会学概论》课程内容涉及社会学专业几乎全部的研究范畴,既包括宏观社会的内容,也包括微观社会的内容;既包括基础的社会学原理和理论,又包括做社会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既包括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又包括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概论里展示出社会学这门学科的独特视角与学术特征。社会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都致力于从学理上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帮助人们探寻社会发展的规律。因而尽管在授课过程中许多学生会感觉到趣味和发现社会问题,但教师仍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学术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而非停留在现象的表面层次。深层次的学术性分析固然重要,但是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十分重视课程的社会性。社会学本身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是伴随着人类对新社会、新时期、新事物的认识才应运而生的。尽管它是对社会规律的总结和认知,但却不能跨越社会这个主体和基础。可以说,作为一门课程,社会学是从把握规律、解决问题、增进行动合理性等学术角度对社会进行探索。
然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问题和其所关注的现象,全部都是社会生活中的产物。所以就像文学和艺术一样,社会学同样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源于生活体现了它的社会性,高于生活体现了它的学术性。社会学所分析和阐释的社会现象,往往都是具有较为重大、较为深远的社会意义的,关乎社会存在的稳定性,关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要做到学以致用,就要特别关注课程的社会性。如果将概论课提升至极高的专业水平,一方面略显枯燥和抽象,脱离了社会生活的实际;另一方面忽视了教学对象是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所以在概论课的讲授过程中,需要说明的社会学原理,可以适当的结合大量社会生活的现象和细节作为案例。这样既可以做到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同时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学术原理置于普遍而具体的社会生活当中,这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又有助于学生认知社会现实。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学教育,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能力,理解我国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所存在的暂时性问题,支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具有非常重要现实意义的。通过与学生的接触,我深刻感受到当代大学生很爱国,他们的爱国情怀很浓烈,但同时他们的爱国之情又很幼稚,很盲从。他们时而会因为国家的某一个政治举措而对祖国赞叹不已,时而又会因为社会上的某些负面时事而对祖国愤恨不已。他们并不了解,作为一个真实的社会存在,社会网络存在的必然性;作为一个正处在社会主义初期,我国前进道路的崎岖与坎坷;作为一个养活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在如此短时间内脱贫致富,赶超先进国家的中国,在成长道路上存在一些暂时性问题的必然性……书中在最后一章提出,为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女里扩大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和政治生活的范围,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程度。
作为青年人,在大学中的所学不仅局限在专业技能方面,更大一个层面是在大学中要学会明是非,辨事理,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最后能够服务于社会。正所谓,国家是大家,大家好方能成全小家。郑教授在本书中,用非常简单的辞藻阐述了社会的特点、社会的基本结构形式以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通过研读,自身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对祖国的认知更加上了一个台阶。
作为东软人,作为艺术系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我时常将自己置身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希望能够更加近距离的理解学生所思所想,更加有效的引导学生朝向正能量的方向成长。回忆起自己的成长过程,舍去家庭因素的影响不提,我的人生价值观主要形成于大学阶段。对于国家概念的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的理解也主要形成于大学时代。由此可见一斑,大学是青年人形成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体会到,很多学生由于家庭出身的不同,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有很大的差异。当他们不能够正确理解文化差异性的普遍性时,常常会滋生矛盾,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郑教授在本书第五章第一节中阐述了文化的结构及其特征,他在书中这样讲:“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人类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一个社会或者是一个群体,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色。不同地域、种族、国家和社会都有着文化的独一性。但宏观的来讲,完全不同的人类文化形式又是几乎不存在的。在大学里,学生们脱离了以往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模式,开始了集体生活。作为一个即将走向社会,扮演社会不同角色的成年人,学生们在大学中应该学会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正确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避免出现排异现象。
郑教授在第五章关于文化的章节中还大篇幅的提及到了文化的分类和文化的功能。文化是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软环境,正确的认识本国文化,理性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是滋养爱国情怀的有利因素。当今社会,国际化交流日益广阔而深入,大量的媒体资讯介绍并且推广着外来文化,虽然大多数资讯是正面的、客观的,但也不排除一些媒体资讯故意夸大外来文化的优质性,而过分贬低我国文化。在这样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很多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将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或是一些亚洲先进国家的文化进行比较。由于一部分青年人对文化本身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我国文化的认识不足,加之比较方式的简单粗暴,进而形成了片面的哈韩、哈日、崇尚洋文化。对西方国家不理智的崇拜,而贬低自己国家。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这些青年人没有对“文化”本身拥有正确的理解。郑教授在书中这样写道,撇开国家的概念不提,就不同民族文化比较而言,我们可以讲文化分为评比性文化和非评比性文化。前者是指有好坏之分的文化。也就是说在两种文化进行比较时,能够评出高低上下。中性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它是我们社会存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不同民族的自我标志。中性文化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统一,加强民族内在凝聚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应该深知这一点,重视加强教育学生对我国中性文化的认同,这将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的长远和稳健。教育学生在接触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注意维护我国的传统文化,这将有利于我们社会的稳定和团结。我们在教育或教学中,介绍外来文化的时候,也没有比较大张旗鼓的提倡某种外来文化的中性文化,同时也不应该采取禁令的方式阻止对外来文化的接触。
【关键词】拓宽思路 独立见解 能力培养 道德引导
一、学生的思路局限缺乏思辨能力
(一)学生思路的表现及原因
学生们由于多年受框式教育模式的影响,他们的思路总是很有局限性的,看问题只朝一方,想问题也非此即彼,要么全盘否定要么全盘肯定。条条框框的东西太多,思维被束缚住了,思考问题缺乏宽度和深度。例如,在讲到迪尔凯姆的《自杀论》关于整合程度高与自杀率的关系。有些学生一致赞成整合程度高自杀率高,另一些学生赞成赞成整合程度低自杀率高。没有学生想到整合程度太高太低都不好,整合程度适中才是最合适的。在问及对工薪所得的起征点提高的问题时,学生们都看到了提高个人所得税让百姓可以少交税而受益,却忽视了另外一个问题,交税意味着纳税人的权利,可以把自己与社会、国家紧密联系起来。在讨论离婚问题时,有些学生单纯强调离婚容易了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另些学生单纯强调离婚容易了标志着社会的退步。
(二)解决问题的探索
针对社会学中所涉及的理论及相关话题,教师在课堂上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让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不打断、不评判,对于他们的阐述要给予积极回应以示鼓励,然后通过梳理整合让学生自己意识到所述观点的缺憾,想问题的思路的单向性、片面性,教师多角度的分析、立体式地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全面地思考、深入地分析,不断拓展思路。学生通过在社会学课堂上的学习与教师的引导,逐渐使视野更开阔,洞察力与思辨力更深刻,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解释各种社会现象以及社会问题,进行自我提升与完善。
二、缺乏独立的见解且羞于表达
(一)学生缺乏独立的见解且羞于表达的表现及原因
大部分的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更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怕说错、怕说的和老师说的不一样,被教师批评、被同学嘲笑。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回答的对与错,答案的标准与否,而不是要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创新点。这一点恰恰也正是中国学生的共性问题,他们时刻都要追求正确答案,不敢“标新立异”总是趋同,甚至有的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只会说“不知道”“没有想法”“我和他一样”,即便是一样也要阐释一样的缘由,他们无法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表达显得很无奈语言也很匮乏。
(二)解决问题的探索
针对中国学生不敢“标新立异”这一现象,教师要常常鼓励学生对于任何问题,首先要去积极地思考,全面的分析,建立自己的判断,也要敢于表达出来自己的想法、看法,先不要考虑对错问题。不要因为对错而扼杀了创新的灵感、智慧的闪光,况且一个人的能力不可简单地用对错来衡量。为了改变学生这种状况,培养他们成为有自己对立思想的人并敢于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想法表露出来,这是社会学课堂教学值得探索的。教师要选择最为生活化的实例,最为贴近学生的例子阐释理论说明问题,同时巧妙合理设计问题启发他们思考,联系他们的实际,从而引导他们进行表达自己的可能并非正确或成熟的观点,这样做最主要的目的无非是让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在众人面前,自信地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且能有机地组织好语言阐述自己的想法,做有独立见解的人。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贴近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案例引入,让学生有话可说又很容易理解抽象的社会学理论。由简及难、由浅及深、由少到多,步步为营、层层深入、积极引导,学生在回答过程中不断思考着答案中也暗含着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样促成他们建立自己的独立观点也能表达出来。
三、思想道德有失偏颇需要引导
(一)学生思想道德需要引导的原因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加之价值观的多元化,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其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成长过程的势必成为应该关注的问题,如何建立健康的思想道德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挑战,但是如今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出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滑坡的趋势,这值得整个社会认真的去对待。事实上,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不仅需要主观的努力,还需要多种客观条件的配合,更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身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帮助学生心灵打造健康阳光的精神家园。
(二)解决问题的探索
在社会学概论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与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要避免生硬式的说教,要潜移默化式地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教师在课堂之上传授知识之余应当做的。社会学概论课提供了很多课题、话题成为引导思想道德的渠道。角色有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如果先赋角色无法改变的话,那么自致角色却是可以通过个人的活动和努力进行获得的,获得更为理想的自致角色。所以教师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要建立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人生没有后悔没有抱怨,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未来充满希望,只要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定会创造美好的未来。另外,针对于学生们对择偶的标准,婚姻、家庭等问题,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培养家庭责任心、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社会学概论;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
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进步培养合格人才,是我们从事社会学课程教学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学科专业基础课――社会学概论为例,谈谈专业基础课的定位与改革。
一、突出学科特点,确定课程定位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的学科。在专业领域内,“社会学概论”是其中的基础课,根据多年开设社会学课程的实践,笔者认为对该课程在整个专业体系中的定位应有明确的把握。
1.“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定位
社会学专业开设30多门课程,包括专业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社会学概论”属于专业基础课,是社会学系学生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课程。教师如何在“社会学概论”教学中,提供给学生一些常见的基础性知识,说明该课程的专业基础课性质很有必要。也就是说,学生通过“社会学概论”的理论学习,对以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讲授“社会学概论”基础课,需要给学生讲清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点。如有些概念有几种界定,每一种解释都内涵了其认识视角、认识层面的本质及规定,对已达成共识的界定教师需要给学生说明,对有待于讨论的概念界定提供给学生自习时参考。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讲解的是哪些概念和理论,需要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是哪些问题,要做到胸中有数。因为,对于大学生的培养,教师要着眼于启发他们善于思考、钻研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初学社会学专业课程时,树立社会学专业意识,形成社会学专业思维,掌握社会学专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专业基础课的位置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特点,社会学课程的学习不是纯书本的知识所能奏效的,它需要社会调查,包括方方面面的、各表层的;然后将调查结果归类、归纳、分析、综合。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分析、研究,在分类、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调查,做到调查、分析、研究,循环往复,一致无穷。社会学就是一部调查、分析、研究的社会学说,是历史与现实统一、结合的学说。它需要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认识社会,有学者称其为“社会学的思维方式”。作为一门专业,培养的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当然需要诸多课程的学习,但对于社会学专业的一年级学生来说,“社会学概论”可以说是专业学习的重要开端,突出专业基础课的特点则成为教师讲授该课程的必要任务。对此,笔者在教学过程别强调以下四点:
一是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的教学,引导学生使用专业语言、专业理论思考分析问题。二是培养专业兴趣,通过展示国内外社会学丰硕的研究成果与宽广的应用领域,帮助学生认识、了解、热爱专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三是强化和训练学生主动观察社会的能力,树立社会学专业意识,尽快适应这一目标要求,引导和做出努力是最重要的。四是处理好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专业基础课不能用专业课内容取而代之,它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握好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尽量衔接好内容而不撞车。如讲授“社会学概论”,主要提供给学生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该专业的基本概况、课程性质和作用,学会用社会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如重于对整体与个体、静态与动态、宏观与微观、结构与过程等关系概念的学习和掌握,要为专业课理论的学习打好基础。
3.专业基础素质课的定位
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它需要贯穿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社会学概论”课程涉及的内容从人才培养的密切关系角度看,它不仅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
在传统社会里,人们适应社会的方式很简单,生活经验的积累足以帮助人们适应他所存在的社会。当代社会结构复杂、规范繁多,变化迅速,单纯依靠个人的直接经验去适应社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系统的社会知识的学习。许多发达国家,为培养现代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设了社会学有关课程。有国家规定,将“社会学概论”纳入大学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甚至一些国家的中学也开设了该课程,他们将人文素质的教育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从基础教育抓起。在我国,“社会学概论”课程还只在大学文科学生中开设,个别高校只有少量的理科学生才能接触,显然我们与之相比是有差距的。
在我国,凡接受过社会学知识训练的高校学生普遍认为,社会学的学习能帮助自己尽快成人――理性地认识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尽职责和义务。
二、完善教学内容,实施“三个结合”
在“社会学概论”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我们按照“三个结合”的原则实施教学:一是结合最新学术成果;二是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三是结合学生实际状况进行教学。这些做法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结合最新学术成果教学
在众多学科中,社会学属于一门新兴学科,面对变化迅速、纷呈多样的人类社会,社会学者通过科学的方法与手段不断进行描述、提炼、总结、概括,上升为各种社会学的理论。“社会学概论”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基础课,教师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方式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到课程中去。这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一要完成教学大纲,把教材容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二是围绕教学目标,把最新的学术成果整理归纳,补充进课程。
结合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开展教学活动,它要求授课教师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比如,在“社会学概论”教学中,有许多最新出版的社会蓝皮书、社会学年鉴、人口学年鉴、社会保障年鉴、出版新著和发表的文章,有相当大的社会学方面的信息量、数据、研究动态。对上述内容的收集、整理、归纳、综合需要教师完成;这些内容一旦与使用的教材内容相冲突或新容纳的量和度超过原教材内容,给教师带来的压力很大。如何处理好教材内容与新增信息之间的关系是个棘手的问题,教师若脱离使用的教材,专讲最新学术研究动态肯定不妥当,因为常规课堂教学毕竟不同于学术讲座,而不涉及最新研究成果同样不可能。在实践中,我们采用了专业基础课教学以教材内容为主,在完成教学大纲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穿插有关新的研究成果,将教师浏览、查阅到的大量资料、目录和相关内容交给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信息,促进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传授和学习达到了得以相长的良好效果。
2.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教学
社会学以不断反映社会发展进程,解决新出现的社会问题,被社会所承认和接纳,由此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中富有生命力的分支学科。它与社会生活之间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离开了社会的实际,社会学理论也就成了
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题:学习、掌握社会学理论不能脱离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
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有三个问题需要处理好:一是选择教学内容。现实社会生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现象往往是繁杂的,弄清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是联系实际教学的主要内容。联系实际传授知识不只是举几个案例的问题,而是通过一些案例说明理论是如何来自实践又怎样去指导实践的。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乃至目前各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90年代国有企业深入改革引发的大量工人下岗、体制转换过程中凸现的社会保障等问题都可以作为课堂联系实际的材料,也是学生渴望了解的社会现实问题。对此,教师需要组织、遴选上述材料,供学生参考。二是开展教学活动联系的方式。来自现实社会的材料多种多样,教师提供的信息和学生自己掌握的信息是否一致、可靠,对这些信息如何评判,也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加以考虑。三是开展教学活动达到的目的。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开展教学,是社会学理论发展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的必然要求。社会学理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丰富、充实和完善,它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理论就能保持其永恒的科学性、真理性并长青不衰,反之,就是僵化、滞后、教条、一潭死水。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的意识,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理论寓于实际生活之中,能说明或解释实际生活。人类的文明历史,是在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提炼提升、丰富发展的。只要用心打造,教师把培养学生作为己任,就有可能为社会学理论做出贡献,为人类的文明历史增添砖瓦。
3.结合学生实际状况教学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活动,没有受教者的积极参与,施教者的一切努力都将受到限制。
联系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教学。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以便在授课中有的放矢。我们曾经对新生做过调查,问学生“到大学后最担心什么?”担心学所无成的占50%,担心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占14.1%,担心将来找不到好工作的占14.1%。这表明新生把学业和人际关系摆在重要位置。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这些担忧讲述专业学科的社会价值与功能,运用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论讲述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与原则,收到十分好的效果。
教学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实际状况是确定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模式的客观依据。作为任课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还要根据这些情况及课程特点制定讲课内容:包括讲解的起点内容、授课方式与方法,激发各层面学生的求知欲,达到师生合作互动的效果。
三、注重教学方法,加强案例评析
完成教学目标,还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此,我们在以往教学改革基础上不断改革与完善:在内容上探讨如何从理论性向应用性延伸,加强理论与实际的密切结合;在方法上,尝试运用引导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及实际调查相结合,根据现实社会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设案例分析课程。
1.精选经典案例进行课堂分析
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解释理论,适当举例说明,这样常常是理论与实际脱节,有些例子又比较牵强,学生对案例的怀疑必然带来对理论的误解。我们认为,有必要改革过去举例解释理论的简单授课方式,要依据现实精选案例,做到精选典型案例进课堂。教师通过精选的典型案例,交给学生去分析、与理论挂钩,通过分析和挂钩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的源泉所在,并举一反三。学生掌握了经典案例,再进行社会问题的调查、分析时,就避免了盲目性。不仅如此,学生在参照经典案例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问题的进一步调查、分析,从中归纳、总结、概括出值得后人借鉴、推广的新案例,为后人教学选用的案例做贡献。教师为学生提供典型性的案例,学生通过典型性的案例分析收得了理论与实际、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学习效果。
2.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思维视角、应变能力、思考程度的检验,也是对教师应急讨论问题的发挥水平检验,师生在讨论中互动,在检验中提高。我们选择讨论题目的原则:第一,在理论上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参与讨论者有选择和辩论的空间;第二,参与广泛,讨论热烈、有效。发言不局限,发言题目确定后,写出发言提纲,讨论有重点发言人,其他同学可以随时补充并参与辨析。例如,在“社会学概论”案例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大家感兴趣的“人的社会化问题”作为讨论题目,有的着重于社会化的意义作了准备,有的侧重于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对社会化的影响做了准备,有的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化问题作了准备。学生准备后的发言讨论,获得了很好的讨论效果。
3.走出校门参观、调研
关键词: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课程改革
在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我国逐渐步入转型加速期,各方面发展都进入一个发展高峰期,然而在各行各业都告诉发展的时候,各种问题也暴露出来,并且层出不穷又极为复杂。要想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合理地解决,就要以先进的学科进行指导,充分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明原因,预测发展趋势。社会学恰好具备解决这种问题的属性,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这门课程或多或少地进入到专业课堂或者非专业课堂;与此同时,非专业的《社会学概论》有着自身独到的地方,认真深入对其进行研究,必然能有收获。
1对课程目标的思考
1.1课程目标的含义
任何事物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对于课程目标的设定也是一样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和社会的关系,这包含的是大方面,视角比较广阔,其涵盖面是全方位的。就像是宏观经济,,包含的方面是整个经济领域所涉及到的。这是广义上的课程目标,再看狭义的课程目标。在狭义上来说,课程目标的涵义仅仅局限于教育内部中教育和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却又具体化的视角,其涵盖面是具化的,有特定的目标,主要就是“教育目标”。广义的课程目标包括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然而狭义的课程目标仅仅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却没有教育方针。比较一下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宏观经济涉及经济全领域,而微观经济的局限性却十分明显,但是微观经济却又极具针对性,对于经济领域的某一方面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因此,只有广义和狭义相得益彰,才能真正促进发展。
1.2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课程目标的确定
高等教育司主编对社会学专业的课程目标有明确的规定,主编认为,社会学专业的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能够掌握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对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能够有较好的了解,并且对社会学充满兴趣,能够自觉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及其概念来认识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并且可以以学习社会学为途径,来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而对于非社会学专业的来说,课程目标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社会学是一门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因此如何增强学生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对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之后解决的能力是非专业社会学课程的目标。学会如何客观对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时刻关注热点问题,对具有强时效性、前瞻性的消息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并分析。再者,社会学有一套独特的调查研究方法,这套方法为非专业的学生去发现问题、阐释问题和预测未来都提供了捷径。因此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将这种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与意识逐步灌输到学生头脑之中。其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社会学的发展历史悠远,就社会学来说,其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极为空前绝后,关注民生问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都有其客观的分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社会学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20实际80年代我国社会学重建以来,在社会学家苦苦的探索之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逐渐走向明朗,也就是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现如今,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加速期,社会问题多元化、复杂化,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这对我们而言,我们作为大学生,应当积极学习的思想,灵活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做到能够及时发现社会问题,在问题加剧之前将其扼杀与摇篮。
2对授课技巧的感悟
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由于本身课程的限制,学习时间略微紧张,对于系统学习社会学课程似乎不太现实,所以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在社会的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上难以与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相比。这就要求高校要对社会学这门学科足够重视,给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一样可以系统学习社会学的机会和时间,这就要求高校要紧紧抓住人才方案这条主线,对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两个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要做到将最新的学术成果结合、社会发展实际结合、学生实际状况结合,也就是三结合。这种做法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不俗的成就。必须要先明白,社会学是一门时效性极强的学科,它关注的是现在和未来,因此授课教师必须熟知时事,能够运用新兴媒介,科学地将社会学理论与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有机结合,以这种途径来提高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加深社会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其次,适量运用最新学术成果和案例。大家都知道,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最难处理的就是如何将课外内容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做个假设,如果课堂上老师所讲都是最新的学术成果,那么按照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见识,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地认识吗;并且,大量的学术成果的讲解,极其容易导致脱离课本知识,导致专业知识学习不牢固,结果就是学术成果不能理解,课本知识没学懂,得不偿失。那么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应该如何处理呢?凡事都讲求适度,老师在课堂上的教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在学术成果与课本知识之中有所侧重又能兼顾双方。既要能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工作,又要能够把最新的学术成果融入其中。学术成果与课本知识的有机融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使得课堂上的教学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最后,科学选材,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综合运用。众所周知,好的选材往往能够得到出人意料的结果;课堂上的教学材料是老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媒介,也是老师向学生传递其思想与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工具。相当适度的选材,比如一本难度适中的教材,对于课堂知识的讲解能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近些年来,郑杭生老师主编的《社会学概论》经常被选作教材,其原因就是这本教材主线清晰、模块安排合理。这样的教材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得课堂上的学习更加有效。
3对课程成绩考核的认识
成绩对于学生来说,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东西,而成绩考核自然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考核细则的科学合理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成绩不仅可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老师的授课情况,更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往的成绩考核制度都是单向的,也就是只有老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而没有学生考老师一说,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成绩考核这一环节上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就相当于老师一样,这会导致老师上课的懈怠与不重视,这对高校教育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要想建立老师与学生相互监督机制与完善学生的成绩考核制度,要注意一下两个方面:既然是学生的成绩考核,那么考试内容就要侧重学习过程,紧抓学习内容,千万注意全面性,单一指标的考核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步调,如今的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对各方面都略有涉猎,并且有精通一门,这样的人才是社会的需要,更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除了期末考核,平时的锻炼同样不可或缺,类似学术小论文、主持或者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及社会实践活动特别优秀的同学,可以获得额外的加分,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更多的活动,得到充分的锻炼。其次对于老师的监督同样重要,老师负责任的工作,可以很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那么要想让老师尽可能地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责,必要的监督不可获缺。老师的监督可以来自学生,也可以来自学校领导或是其他老师。老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可以督促老师们认真负责上课,领导不定时的巡查可以给老师以警惕,保持上课的激情。学生是与老师接触最多的群体,学生的监督可以说是最有效的。在学生群体之中监督相应的监督小组,直接对学校领导直接负责,在对学生监督小组的消息查证属实之后,学校应当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给相应的老师予以必要的惩罚措施。《社会学概论》历来都是值得人们重视的学科之一,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在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更加的多,因此对其课程进行改革是极为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芹.“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7(3):33-35.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8-80.
关键词 社会学 教学 改革 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form of College Non-sociology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Teaching Philosophy
XU Jianjiao
(Department of Administration, Xinhua Colleg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
Abstract Good teaching methods have a very important role for train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to achieve good teaching results. Using the case method teaching sociology courses as an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in favor of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play a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 and promote independent thinking; while also helping teachers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and ultimately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sociology; teaching; reform; independent college
1 社会学概论课在高校非社会学专业中的开设的意义
1.1 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
社会学主要研究人的社会化,每个人生活在社会当中,都扮演着社会人的角色。而社会学则站在社会整体的角度,不仅关注社会的子系统,更加关注若干子系统及其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个人在群体或者社会中,都要与他人进行交往,都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一个人从儿童时代过渡到成年时代,都在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逐渐成长为一个遵纪守法、合格的公民。这一过程事实上就是社会文化的继承、传递和延续。
1.2 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过程就是角色学习的过程,角色学习首先必须以基本生活技能和某些专门技能的掌握为基础,例如,在课堂扮演学生的角色,在家庭扮演父母或儿女的角色,在工作岗位上扮演职责的角色,在此基础上了解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按社会中所规定的规范行事。使每一个社会人都能够符合社会的要求,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社会学的社会化研究就是要使个人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掌握各种生活技能,并履行好所扮演的角色。
2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2.1 课前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在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根据启发式教学的特质,笔者一般会在每个章节讲授前,通过资料、视频或设计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例如在“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这一章的讲解前,提出“什么是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社会网络和社会群体的氛围哪几种类型”、“我国的社会群体有哪些”等问题供学生们思考,增强学生们主动探究知识、探究社会的积极性。
2.2 多元情景教学
社会学概论是理论与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是否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技能也是学业评价的关键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使学生理解、掌握并真正内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须设身处地地进行角色扮演才能完成。因此,采用情景式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人的社会化”和“社会角色互动”等内容时,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部扮演自己期望的社会角色,通过上台编排表演情景剧,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由一位学生进行总结发言,点评各小组的表现,教师根据不同的小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
2.3 案例教学
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都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成为教学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常常选取社会生活中热点和焦点事件,如教育、养老、医疗、就业等典型案例作为学生讨论的话题,因为此类问题贴近现实生活,学生感觉案例的研究和讨论能够对自己现在或将来的生活、工作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案例讨论和辩论的积极性。例如围绕“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这一章节内容,引导学生们发散思维,比较讨论全国不同地区和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差异以及完善的对策;围绕“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学生参与了“一年一度大迁徙之春运”的热点问题讨论。针对不同的案例,采取不同的讨论方式,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自由发言和点名发言相结合,让学生针对案例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全班分成不同小组,由一位学生充当小组组长,在小组内部讨论,汇总整个小组意见后再上台发言。
2.4 立体化教学
课堂是第一教学场所,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发展的课外、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课是利用课堂以外的时空组织的教学活动,主要采用参观、实地调研、现场参与等形式。使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生活,接触社会,在课本之外进行实地调查,亲自了解社会。例如在学习“社区”这一章节时,带领学生们深入社区进行实地考察,使同学们真切感受到社会化过程中社区所发挥的作用;在学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这一章节时,鼓励学生了解自己家乡三十年以来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变化,调研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的改善情况;在讲到“社会保障”这一章时,组织学生去福利院慰问老人,了解老人的喜怒哀乐,倾听他们的心声。社会实践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层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5 参与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重视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效果,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力,笔者采取了参与式的教学形式,具体做法是: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把书本上的内容拿出一些章节,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内容,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的形式提前备课,等到提前备课的章节,小组同学来当老师,轮流上台讲课。学生在课后对自己上台讲课的内容做足了准备,都能把所讲的内容讲得生动活泼,有滋有味。或者针对某一个社会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社会中做调查,把调查的结果整理汇总,到课堂进行展示。通过这种让学生换位扮演教师的角色自我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模式,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学们也普遍反映更能接受这种教学方法,更能深入掌握学习内容,经过这样的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也大大增强。
3 结语
总之,社会学概论的课程对于高校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社会人”角色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教学是一个双向过程,教师要有效地传播知识,学生应当有效地接受知识。“教”与“学”之间应有良好的互动。在非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概论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非社会学专业特点,充分把握好教学的理念和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社会学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
[2] 郑文昭.试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1).
关键词:反身性教学法;OBE理念;教育教学活动
社会学概论课程反身性教学法的实施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我校“OBE”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是构建我校“113”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方法方面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所谓反身性教学法就是借用英国南安普敦(Southampton)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丽娜多米内利(Dominelli,2002c)提出的社会工作“反身性—治疗性”观点[1]所实施的一系列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完成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反身性教学法的基本观点与教学实践
OBE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善用示范、诊断、评价、反馈以及建设性介入等策略,来引导、协助学生达成预期成果。“反身性—治疗性”观点十分符合OBE理念,它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持续不断的互动螺旋改变学生的观念,并让教师得以影响学生;同样地,在教师体验学生世界时,学生也影响着教师对学生世界的理解。这个互相影响的过程,使教育教学活动得以具有反身性,这样,在教师从事教学时能够捕捉到社会关注,并获得理解,如此,教育教学活动便对这些社会关注做出反应。[2]反身性教学法的实施目的在于改变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什么、怎么教都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来完成学习。通过反身性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获得素质和能力来掌控他们自己的感觉和生活方式。借着这种个人力量,他们能够克服学习与生活的痛苦和困境,从中自信起来、站立起来、富有起来、强大起来,完成社会所需要的学习成果(毕业要求)。这种方法:一是体现了教育教学活动中关于个人发展和实现方面的特点,强调的是情绪和人际关系的反应,关心的是人的改变(协同化育人、家庭化培养、个性化指导)。二是体现了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反身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改变了教师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性,还因此改变了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教学相长、教学方法改革等)。因此,在“协同化育人、家庭化培养、个性化指导”中深入贯彻落实这一教学方法意义重大,本学期我们在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尝试践行了反身性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例如,本课程拟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4)规定“培养学生能以社会学的观点分析一个具体的社会现象或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通过对“第四章社会和社会运行第三节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的理论学习,开展了社会学概论课程反身法教育教学活动———课堂辩论赛:老人跌倒扶不扶(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再例如,本课程拟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5)规定“对学生进行社会角色扮演和社会互动能力的训练,掌握常见的社会角色扮演和社会互动的技巧,初步具备对常见的社会角色扮演进行设计与分析的能力,为将来深入研究和解决社会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通过对“第三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第二节社会运行的机制”和“第七章社会角色、第九章社会群体”的理论学习之后,开展了《社会学概论课程反身法教育教学活动———课堂讲课比赛》(角色扮演)。通过对“第八章社会互动第三节社会互动的类型”的理论学习之后,开展了《社会学概论课程反身法教育教学活动———小游戏1:心有灵犀》(暗示)和《社会学概论课程反身法教育教学活动———小游戏2:看动作猜词语》(模仿)。这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专业沟通、互动和社会角色扮演能力,应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焦点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师也给予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使教师进一步走进了学生的世界,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爱好,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协同化育人、家庭化培养、个性化指导”,也进一步改变了教师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性。
二、反身性教育教学活动建构的场域
反身性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社会建构是一个由社会(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意识形态等)、学校、个人[教师(包括其他教工)、学生]参与相互影响而成的复杂体。社会建构的三个场域对反身性教育教学活动很重要,每一个场域都会影响其他两个场域。一个是政治—社会—意识形态场域。在这个场域中,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改革形成了指引学校的政策,并形成了学校为自己而建立发展的目标。教师通过职业协会和其他组织,通过参与到社会议题中,作为行动分子、投票人或者著者,还通过学校的影响力,在其中起作用,从而提升教师本人和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一个是学校—职业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学校是教师(包括其他教工)和学生的集体组织,学校的上级机关和行业协会,就教学活动将如何运作这些更具体的要素上相互影响(如“OBE”理念和CDIO培养模式的提出和应用)。第三个场域是学生—教师—学校场域。本文主要是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此它是本文所涉及的最重要场域,我会随后进行更全面的探讨。这其中的每一个场域都会影响其他两个场域。每一个场域中包含的各个要素也会相互影响。例如,学生能够通过投票、集合行为及其他很多方式(如教学状况、教育教学质量、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影响政治—社会—意识形态场域。他们通过大规模聚集行为或其他形式(如校长信箱、举报、教学反馈等)要求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能够影响学校—职业场域,这将引发政策和教学活动的实质变革。在本文中,我们的焦点聚集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影响力螺旋的一个方面,引导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学生—教师—学校场域。教育教学活动总是从三个要素构建而来:学生、教师和学校。因此,关于教育教学活动一般性陈述及其理论,必须能够表达一个理解———一个关于建构如何发生的理解。在社会背景脉络里和现实的互动之中,社会建构得以发生。在教育教学活动的互动中,我们创造了教育理论,反过来,教育理论又和社会进行更广的接触。构建教育教学活动的力量有三种:一种力量能够创建并控制教育教学活动,使之作为一种职业活动(主要是第二种场域);一种力量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生,主动寻求教育教学活动的帮助,或被派送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是第三种场域);第三种力量编织了社会背景脉络,让教育教学活动在此之内进行运作(主要是第一种场域)。
三、教师、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把教师、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描述为中心三角关系。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特殊的活动,人们用诸如“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等特定社会角色在其中互动,从而让这些角色部分地勾画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有时,教育教学活动的其他形式,如家庭化培养,制造了“家长”和“孩子”这对特殊角色;协同化育人,制造了“师傅”和“徒弟”这对特殊角色;导师制,制造了“老板”和“雇员”这对特殊角色。理解教育教学活动,涉及分析那些因素———它们建立了在社会关系复杂体中这些“演员”的社会位置。这些因素长期互动,在权力的背景脉络中互动。由过程性结果(比如参与者之间的关心和信任:家庭化培养、个性化指导的结果)而使得互动富有成效,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毕业要求)。教师是在与学生的相遇之中通过职业期望和教育教学过程建构而成的。职业期望是对教师是什么的有组织的陈述和理解;而教育教学过程把某些人定义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多方面历史,以及它和其他职业团体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的特性。这种特性会随着社会变化而改变、增强,也可能消退。因此,教师所使用的知识和思想,也会随着社会变化而改变。许多教育者的著述忽视了学生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学生仅仅只是为理论所定义的一项活动目标。事实上,我们认为,他们通过成为所谓的“大学生”这一特殊人群的过程,部分地构建了该项活动。这个“大学生”的制造过程,依赖于社会对教育教学活动本质的一般理解,因此它本身就是由社会建构而成。过程稍有不同,会建构不同的学生,如“大专生”或“高职生”。当学生带着外面的世界进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时,他们改变了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性。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反身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改变了教师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性,还因此改变了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从特性来说,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是它在一个学校的组织性背景中进行,也就是说,人们组织在一起,来实现特定目标。学校是另一种形式的社会关系,社会建构通过它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在形式上,学校受到代表所服务地区的党政机关、行业协会等的控制。作为组织,它们受到各种影响,经济的、政治的、组织的或理论的,等等。它们所受到的这些影响,不同于那些教师和学生所受到的影响。我们正在探讨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建构思想,把教师、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脉络描述成是反身性的,其中的一方都会影响并改变另外两方。任何令人满意的教育教学活动模型,其本质特征是能够提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教学相长。一个理论,如果不能像学校体现学生需要一样,阐明学生的真实需要,可能仅会部分地被接受,或被其他理论取而代之。迄今为止,我们已经指出教育教学活动本身是反身性的,因为它回应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会影响到教师。理论发展反映了这一点,因为那些理论如果没有满足实际所提出的需求,我们就会拒绝它们或对之进行修正。因此,理论经由参与者的中间媒介,在观点和现实的互动之间建构而成。学生如何经历他们的现实,会影响到教师如何思考其教育教学理论;学校对两者同时进行约束,也同时做出反应,它们一起就完成了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它们所做的教育教学活动,会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是什么”,以及它在其他领域是怎么被看待的。因此,一个教育教学活动理论必须通过学生、教师及其社会环境,去回应当代现实的社会建构;如果该教育教学活动理论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它就是不成功的。认识到理论需要具备如此的反身性,是更现代的教育教学活动理论的一个特征,如生态系统理论和批判理论,就非常强调和环境的互动。根据这种教育教学活动理论观点,教育教学活动理论必须经常变化,以反映其参与者对教育教学的建构。因此,对教育教学活动特性的阐释不可能是普遍性的。相反,教育教学活动是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大多数社会构建中具有共同的特征。即一个社会建构是一个(至少部分地)经过共同认可的世界观,它在社会团体里作为一个“现实”而被接受。也就是说,大家对此达成共识,至少是对世界的合理描述,帮助我们处理外在于我们的事务。因为理论描述并解释教师所做的事情,它必须也对其社会建构的种种现实做出反应,否则,我们就会拒绝它或修正它。所以理论是反身性的,允许我们通过教育教学来改变它、发展它;但同时,理论在我们之间也是确定的,改变它、发展它,要通过一个创造“正式理论”而不是“非正式理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