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层住宅施工技术范文

时间:2023-03-14 15:16:13

序论:在您撰写高层住宅施工技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层住宅施工技术

第1篇

关键词:高层住宅 建筑施工 技术

1、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框剪结构,桩基础,地下室二层,地上3栋27层,带二层底商。就主体工程而言,本工程大部分属于高层住宅,具有功能综合化的特点:

(1)将各种使用功能的建筑单元集中布置并上下组合在一起,使用上更方便省时,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适应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生活的需要;

(2)集中紧凑的建筑布置,达到建筑面积最高利用率,相应集中紧凑的管道线路,有利于节约建设投资及减少能源消耗,也有利于物业管理,节约管理经费;

(3)可减少建筑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费用,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2、抗震性能设计

不管采用何种转换形式,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仍是目前工程应用的主要结构形式。同时,由于转换层位置越来越高,带转换层的筒体结构也时有应用。对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及带转换层筒体结构这两类转换结构,通过转换层上下层间位移角及内力变化情况的分析,可得出影响其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分别是:转换层设置高度、转换层上部与下部结构等效刚度比、转换层结构与其上层结构侧向刚度比。对带转换层筒体结构其主要影响因素表现为转换层上部外筒的刚度、转换层设置高度和内筒刚度。

对上述两类转换结构,转换层高度是影响其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转换层高度越高,转换层上下层间位移角及内力突变越明显,设计时应限制转换层设置高度。转换层与其上层的侧向刚度比对结构抗震性能有一定影响。对转换层位置较低的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控制侧向刚度比可以控制转换层附近的层间位移角及内力突变。

对于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或筒体结构,可采取以下措施强化下部结构:加大筒体及落地墙厚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必要时可在房屋周边增置部分剪力墙、壁式框架或楼梯间筒体、提高抗震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弱化上部:不落地剪力墙开洞、开口、减小墙厚等。

3、基础与后浇带施工技术

基础是本工程房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价和工期分别约占建筑物土建总造价的20~30%,占总工期的30~40%左右。在本工程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

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这样回填土后场地平整,便于上部结构施工。对于上部结构,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同样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

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有条件时再推迟一些时间),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

对于施工后浇收缩带,宜在主体结构完工两个月后浇筑混凝土,这时估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60%以上。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缝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在施工后浇带处,混凝土虽为后浇,但钢筋不能断。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承担由浇筑混凝土成为一整体后的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一般可按差异沉降变形反算为内力,而在配筋上予以加强。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mm~1000mm为宜。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留直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又有多种形式,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

4、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工程包括配料、拌制、运输、浇筑、养护、拆模等施工过程。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各工序紧密联系又相互影响,如其中任一工序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混凝土工程的最终质量。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不但要求混凝土成型后获得良好的强度、密实性和整体性,而且要求外形美观,因此,在施工中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4.1施工工艺流程

配合比计算原材料计算、外加剂配制坍落度测定混凝土运输试块制作泵送布料混凝土浇筑、振捣泵和输送管的清洗、拆除养护

4.2混凝土的浇筑

每层结构混凝土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柱,第二次浇筑梁、板。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2米,否则应用串筒、溜槽,以保证混凝土不致发生离析现象。柱浇筑高度大于3.0m的,在1.8~2.0m高处一侧或两侧模板开设门子板,混凝土从门子板处的斜槽或平台灌入柱模内,采用高频振捣棒从顶部插入振捣,按300-500mm厚分层浇筑。高度较大的梁也要分层浇筑。浇筑时应重点控制浇筑高度和振捣棒插入间距、深度、顺序。振动棒快插慢拔,插点布置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应遗漏,移动间距一般30-40。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和埋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3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地下室基础底板一般厚度达1~4m,面积也很大,采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浇筑,属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因混凝土设计强度较高,单方水泥用量多,加上底板厚度大,水泥水化热在混凝土内部积聚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较一般构件的混凝土要高得多,存在较大的内外温差,因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十分大。同时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外界气温的变化、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均可能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为保证结构整体性,防止出现裂缝导致渗漏水,将凝土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的25?C内、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控制在15?C内就是施工的要点。

4.4混凝土成型后的养护

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曝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高层住宅;房建施工;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些年,在新技术、新材料的逐渐发展中,高层住宅在施工要求以及施工技术上进行着相应的更改。施工人员以及技术人员需要融合详细的工程要求,细致的贯彻落实有关条例、法规的需求,学习新方法、新技术,才可以让人们对多方面的建筑要求有所满足,要力求提升技术水平,让建造出的高层建筑能够和时代需求相符。

一、前高层住宅建筑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人员不清楚高层住宅繁琐的结构,所以无法设计出相适应的施工工艺,进而使得施工完成后结构出现很大的质量问题;

高层住宅具有以下特点:工程量较大,涉及项目较广,施工周期较长,所以对于施工过程里管理具有一些难度。并且,高层住宅因为高度问题,需要执行不同垂直运输工作,这就关系到高层作业,所以,施工具有很多不安全因素,较易出现事故;

高层住宅施工控制技术相对混乱。当前的施工控制技术都是面对个别的工程建设需求进行的,而并非适合一切的高层住宅房建施工,所以,对于国有高层住宅工程系统的施工控制技术研究还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二、高层住宅房建施工技术的探讨

1、预应力的施工技术探讨

首先,我们在制作单根钢筋的时候,一般而言都需要进行配料、对焊和冷拉制等等工序。在计算下料的长度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一系列的相关问题,诸如锚具的特点、焊接头的压缩量、钢筋弹性回缩率、冷拉气率还有预应力混凝土构建长度等等。如果对钢丝使用编束的方法则可以有效避免钢丝扭结等不利于施工的状况。具体来说,我们在进行钢丝编束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先使用铁线把钢丝编成帘子状态,这些“帘子”相隔大约1米左右,并且还要使用直径跟螺杆直径相同的钢丝弹簧圈把这些“帘子”束缚在一起,形成圈,而且用铁线扎紧。②孔道预留要保持平顺。将顶端的预埋垫板和孔道的中心线进行垂直安装,完成以后还应该用钉子将它固定在模板上,从而保证预埋热板不会随意移动位置,避免对混凝土的浇筑带来麻烦,使得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在张拉预应力筋时,那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要符合规定,如果是没有详细规定的,那就做到混凝土的强度比设计强度的四分之三高即可。如果预应力构件是拼装出来的,那么接缝里的砂浆以及混凝土的强度高于块体混凝土设计强度的五分之二,确保它大过15Mpa即可。③灌浆要均匀以及较慢的进行才可以,而且不能中途中断,排气也要保持通畅。灌浆按照封闭的顺序进行,选好合适的灌浆时间,一般来说时间应该选在泌水基本完成但是还没有开始凝固的时候,如果室外温度低于5℃,则需要对其进行保温,以防止孔道出现裂纹。当完成构件张拉之后,需要仔细检查如端部等部位,确保其没有出现裂缝,然后把张拉过程中的各项事项记录好,对预应力筋锚固定后的外露部分进行机械切割,而外露长度应当严格控制,至少要在预应力直径的15倍以上,尽可能的使其长度在30毫米以上。使用防锈漆对外露的锚具加以涂刷,最后用混凝土封住。

2、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输送通过泵来进行,使用前要通过水泥纯浆来提升输送过程的畅通。泵输送是极其容易形成极大的坍落度,需要有序的进行输送,还要加强浇筑时加快速度,降低混凝土暴露在外的时间。

对梁板上的混凝土进行振捣时,要通过插入式或者平板式的振动棒和振动器进行操作。平板式振动器平时使用在楼板浇筑混凝土的振捣,在这个过程里要把混凝土完全覆盖在平板的底部,让振捣的两面可以重叠。当混凝土表面出现泛浆时,代表已经结束。并且还要确保混凝土不产生下沉,振动器在此时就可以渐渐移动到其他地方。插入式振动棒平时用在大梁振捣中,振捣时要垂直插到混凝土下层,这时,混凝土还没有产生初凝,在50到100mm深的地方进行振捣,确保两层之间的混凝土可以真正结合。振捣的时间通常在20到30s,混凝土表面没有气泡出现并没有下沉现象就可以停止振捣。

3、模板技术

对于模板技术来讲,其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首先,整体爬模。如果高层住宅房建的结构为筒体结构,则通常应用整体爬模的方法进行施工。先把制备整个楼层高度的模板通过多个千斤顶利用支架及横梁让其平稳上升,进行矫正,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等到模板的下口位置抵达上层的楼面标高处时,就可以开始水平结构施工;其次,整体滑模。将整体滑模应用到高层住宅房建施工中,有助于主结构的整体性。可以降低附着、管网敷设、运转等工作,节约机械设备、装置模板等成本投入,降低高空作业次数,有助于安全施工。同时施工作业面相应扩大,有助于提高施工速率,缩减项目周期。

4、后浇带施工技术

后浇带对高层住宅而言,有利于解决不均匀沉降和防止混凝土裂缝。后浇带有截面直缝、阶梯缝、V形缝等形式,但更常用的还是平缝。当修建隔离墙和钢板厚度>60cm通常用企口缝;

5、高层建筑的结构层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特点是层数较多、体积过大,这些特点必然导致其结构建筑复杂多样化,因此,大大的增加了施工建设的难度。对于一般建筑来说,因为建筑物的下部受力大、上部受力小,固在建筑中强调下部建筑的刚性,下部建筑中的墙体多、柱网密增加承重的能力,到上部逐渐减少墙体和柱的数量,并且扩大轴线间的距离。可是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却与一般建筑物相反,高层建筑要求下部建筑的轴线距离大、上部进行小空间轴线布置,这是因为高层建筑的下部承受来自上部楼体的压力较大,随着楼层的升高,离建筑上部越近的楼层承受上部楼体的压力就越小。因此,为了适应高层建筑的结构功能特点、实现高层建筑稳定、安全的屹立,我们在对高层建筑开展结构施工时必须采取逆向思维,在建筑的下部实行大空间轴线布置、在建筑的上部实行小距离轴线设置,下部结构采用刚性较弱的框架柱,上部结构采用刚性较大的结构剪力墙。而为了满足高层建筑的建设需求,我们在施工中需要设置必要的转换层,而在当前的高层建筑中,剪力墙转换层是相对来说功能最完备、适用范围最广的施工技术。我们通过对转换层的上层和下层的角度位移、内应力的变化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应用剪力墙转换层技术后,高层的抗震等级主要受转换层的高度、转换层的上下层的等效刚度比例、转换层和上层的侧向结构刚度比等因素的影响,而筒体结构的抗震能力主要受转换层上层的外筒高度、转换层的设置高度和转换层的上下层的等效刚度比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高层住宅房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随着高层建筑水平与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住宅房建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施工人员要积极运用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工艺,从而提高房建质量。

参考文献

[1]翟岩.高层住宅房建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四川建材,2012(01).

[2]张家梅.高层住宅房建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3(08).

第3篇

因此,对于高层住宅施工技术的分析,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高层住宅的主要施工技术,希望可以为我国高层住宅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层住宅楼大量兴建,由于它能节约大量的土地,在有限的地面上争取到更多的商业和居住面积,因此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层住宅大量兴建,80年代我国高层住宅的发展进入了兴盛时期,90年代进入了飞跃发展的阶段,在高层住宅向着更高、更强方向发展的同时,住宅设计也由单一的用途向综合多用途发展,特别是高层住宅的平面形状和立面体形更趋多样化。近年来出现的大底盘多塔楼、连体建筑、错层、带特殊转换层等结构形式便是有代表性的几种。但是,由于高层住宅的投入相对大,且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浇筑量大,工程质量及安全等方面有它的特殊性,因此,高层住宅施工技术分析,亦成为中国建筑业热点问题。

二、高层住宅的强度控制技术

一般而言,9-16层≤50m属一类高层,17-25层≤75m属二类高层,26-40层≤100m属三类高层,>40层为超高层[1]。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外在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甚至不合格。因此,如何克服和控制好混凝土强度,是高层住宅施工的基础性问题之一。高层住宅施工前,首先,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合格后方可施工。有资料统计显示[2],若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强度降低5%-10%。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要加强原材料把关工作,砂石级配不良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对实验室配比,结合原材料的含水量、含泥量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以确保实验室配比的实际通用性。其次,高层住宅多采用泵送混凝土,在某些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会出现因抢工期而造成养护时间严重不足的现象,最终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因此,大体积浇筑量大的混凝土,从养护开始至养护结束都应有专人负责,养护方案中应从人员、水源、覆盖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并加强养护期的督查。对养护所采取的措施及现场养护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养护的有效性。

三、高层住宅的“三线”控制技术对高层住宅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位移或不准现象,“轴线、标高,垂直度”三线的控制就成为高层住宅施工的一大难点

1.轴线的控制高程住宅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因此在±0.00结构施工中复核轴线无误后,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200*8mm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及以上施工,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200*200mm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同时,在浇筑混凝土时,剪力墙外平面的腰部和顶部应挂双线,确保线和模板始终保持一致,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从而达到轴线控制的目的。

2.标高的控制标高的准确性是高层住宅质量检测的基础之一。因此,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四个洞口(一般高层至少要由3处)向上引测,定位标高,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以水准仪抄平,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确保标高的准确性。同时,在高层大楼四角、四周具备条件处设立层高,累计层高复核点,每层向上都附以该位置进行复核,防止累计误差过大。层面标高复核过程中必须实现每层面的四个洞口控制点,与外层高复核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方能确认标高的准确性,达到标高控制的目的。

3.垂直度的控制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住宅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施工过程中,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校验,同时加上内、外双控使高层住宅的竖向投测误差减小到最低限度,便能增添垂直度的准确性。

四、高层住宅的沉降观测技术现行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

特别是高层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生命财产损失。在高层住宅的施工中,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其一般观测步骤是:建立水准控制网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沉降观测进行平差计算,确定出沉降量绘制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

五、高层住宅的防裂缝技术许多高层住宅工程在顶层(或上层)混凝上梁、板的底部与填充墙顶部的结合部位常出现水平裂缝或斜向裂缝

这主要是由于温度应力作用,使得两种膨胀系数不同的材料间产生不均匀胀缩,或由于在砌筑填充墙时没有等下部墙体的水泥凝固、收缩,就开始砌梁板下的斜砖,或者没按规定砌斜砖,都会造成墙体干缩下沉,导致产生裂缝。预防措施是:在墙体砌完后不少1d才能镶嵌顶砖,要力求灰浆饱满,在抹灰前在两种材料接缝处,不管是与梁、板底的水平接缝,还是与墙、柱间的垂直接缝,均需加钉一条宽300mm钢丝网带,然后再抹灰,这样可保证装修完成后不发生裂缝。斜向裂缝的起点多在两个方向板面相交处,因此,楼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过高,水泥用量不宜过多,同时还要注意控制板的浇筑质量,加强养护,设计上板的配筋率也要合适。新晨

总之,由于城市土地地价的决速增涨,开发商只能通过建高层,使土地成本尽量分摊,资金才能实现平衡;从居住的层次上讲,中高层住宅可以降低城市的建筑密度,提高城市利用率。因此,发展中高层住宅是大中城市在保证住宅日照间距前提下节地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建筑业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的高层住宅施工技术的道路,应在学习、借鉴国外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与高层住宅相关的重点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加快推广和普及国外先进适用的施工技术,以促进高层住宅施工技术的发展。我们相信,在改进我国高层住宅施工技术问题的同时,积极运用新型节能技术和结构体系,我国的高层住宅在世界住宅建筑之林的地位必能获得更大的提高。

让我们共同期待高层住宅施工绚丽多彩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朱立.可持续原则指导下的高层商住楼建筑.[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5.

[3]杨善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992.

第4篇

【关键词】房建施工;高层住宅;施工技术;措施探讨

1 高层住宅房建施工案例介绍

1.1 工程案例说明。某市一小区高层房建工程,其总建筑面积是60681平方米,它的工程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其总高度100.12米,分为地上29 层,地下3层;地下室为停车场。

1.2 模板支撑设计。该小区高层房建工程的转换层结构自重达 5525 吨,不均匀地分布在结构平面上,我们根据其下各层的楼板设计承载力,按传统常规方法支撑须加至底层地面。同时,在具体施工中我们将转换层大粱分两次浇筑的混凝土和施工荷载,形成叠合粱,减少施工荷载。

1.3 施工顺序及措施。我们对该高层房建工程采取基层处理操标高、模板上弹水平控制线混凝土搅拌铺设混凝土振捣找平养护的施工顺序加以施工。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搅拌的时候要核对后台原材料,检查磅秤的精确性;并在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水。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时间应该不少于90s。

1.4 混凝土施工办法。在混凝土施工时候,我们要使用高效减水剂,并且控制初凝时间,在浇筑时要求投入大产能机械设备和较多的人力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并考虑混凝土设备应急相关方案。

1.5 钢筋绑扎措施。钢筋制成的半成品进行挂牌验收,专人负责清料,质安组负责抽查。 梁、柱节头的钢筋均很密,核心箍不允许遗漏,绑扎确实困难的部位,将箍筋制成两个 U 型,待绑扎就位后,按搭接 10d 焊接成封闭箍。

1.6 模板施工措施。首先来看模板的设计。这个设计一定要满足强度刚度的要求,对主要受力部件要进行计算,力求构造简单易于拆卸。还要按清水混凝土质量要求进行模板设计,在模板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阴阳角模统一平整。梁模板及柱和墙模板从立模至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全长、全宽全高三向均应拉通线校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线不撤。而平模板接缝我们一般地采用 8 厘米宽的 PVC 胶带纸贴缝或腻子刮抹。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梁板支模后用空压机及人工清吹干净。

1.7 墙柱模板施工技巧。在这个中我们可以采用墙柱模板 18 毫米的胶合板拼制定型组合而成。在模板拼装前要逐块修整板面边框,清除混凝土残渣、泥浆,并涂刷脱离剂。墙柱根施工缝处经剔凿、清理干净后,根据墙柱模控制线找准模板位置,调整其垂直度。

2 高层住宅房建施工注意事项

高层住宅房建施工注意事项主要是指,对地下公共走道通风的窗井应满足通风口的面积满足地下两层公共走道总面积的 2% 且公共走道的最远点距窗井不应大于 30 米;对地下楼梯间及前室通风的窗井应满足:对楼梯间通风的窗井通风口面积应满足每5层不应小于2平方米,前室不应小于2平方米。另外当分户墙两侧的窗户间距小于2米时应设甲级防火固定窗,或是分户墙突出墙面不少于1米。对凸窗窗台设置要求:若窗台高度≤450毫米时则栏杆高度应从窗台面起算不小于 0.9 米,可开启窗扇底距窗台面的净高低于 0.9 米时窗洞口处应有措施,其防护高度应从窗台面起算不低于 0.9 米。地上层楼梯间与地下层楼梯间共用通风窗井时地上层楼梯间应加甲级防火窗。

3 高层住宅房建施工的特点

经过多年的施工实验和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得出,高层住宅房建施工存在着诸多的特点,比如说最明显的特点之一是施工周期长,一般在2年左右的时间,但要缩短周期的话主要是缩短结构和装饰施工周期。另一个特点是工程量大。这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带来了高层住宅施工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的难度大。施工单位必须精心施工,加强集中管理。还有就是高空作业多,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比如说大量的材料、制品、机具设备和人员的垂直运输都是在高空作业下进行的,这就要求在施工全过程中,要认真做好高空安全保护、防火、用水、用电、通讯、临时厕所等问题,防止物体坠落打击事故。

4 预防或加强高层住宅房建施工质量举措

根据高层住宅房建施工的几大特点,我们为了规避或者进一步加强它的施工质量,我们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如下。

4.1 做好施工规划。在具体施工之前,我们有必要做好房屋的施工方案、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同时还要做好技术交底。这主要体现在以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工艺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依据编制技术交底文件。

第5篇

【关键词】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

虽然高层建筑楼层数量多,高度高,但是并不是单纯低、多层建筑物的叠加,而是在使用功能与建筑结构上有更高的要求。高层建筑施工通常包括土建施工、安装施工、装修施工等组成,各分部施工应该紧密配合,相互协调。尤其是安装工程施工涉及专业多、技术复杂,一般包括管道安装、电气安装、空调通风系统安装、设备安装等内容。从建筑物的功能特性上来划分,高层建筑通常由地下室、裙楼、转换层、标准层、非标准层构成。从我们的感官认识上来看就会发现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大、工程量大、施工材料多、施工场地狭小等特点。高层建筑施工连续性要求强、施工技术质量指标要求高、施工组织复杂、施工管理难度大,较一般多层建筑施工高层建筑还具有以下特点:工程量大、工序繁多、各工种配合要求密切;施工准备工作的工作量十分巨大;建设周期较长、工期要求紧;建筑基础埋置深度大、深基坑施工难度大;高空作业多、安全风险大、垂直运输量大、安全防护要求高;安装工程量大、且防水要求高、技术含量高;施工时交叉作业多、机械化程度高等。

1.高层住宅与多层住宅的区别

(1)一般情况下,高层的建筑标准、建筑质量要高于多层,如居住在较高的楼层,则视野较开阔,空气质量较好,噪音低。

(2)高层的得房率比多层低,即购买相同建筑面积的住房,高层的套内建筑面积低于多层的套内建筑面积。

(3)高层的物业管理费比多层的物业管理费高。

(4)涉及个人利益(住户)较多,对质量问题的反应强烈,投诉较多。

(5)由于吊顶较少,故对房间的顶棚平整度、房间的方正性要求较高。

(6)墙体的防串音要求较高。

2.加强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是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使用单位提出的质量标准所进行的作业技术和有关活动,即把查测的质量结果同质量标准进行对比,找出差距、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的活动。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的中心目标是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与降低工程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工程质量?这就需要一靠技术,二靠管理。两方面都重要,但管理水平如何,却是影响全局的东西。因为操作技术分散在各分部、分项工程中,受管理的支配。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不仅有技术原因,但绝大多数则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即使是技术上的原因,最终仍与管理不善有关,因为管理本身就有提高职工技术水平的任务。由此可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是何等重要。

3.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我国将每年九月定为“质量月”,强调政府对工程质量的宏观管理,这说明质量的重要性。但是,有些人对质量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对工程质量还不够重视。有些施工企业的领导或管理人员,口头上是“质量第一”,思想上是“工程量第一”、“进度第一”;有些工人,忽视操作规程而凭经验,只图省事,不顾后果,使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而造成返工。返工要拆除不合格的部分,重新施工,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延误工期。同时,有些建筑施工企业不认真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控制不严格;监理、施工图审查等单位责任落实不到位;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欠缺,技术力量不足;部分地区质量监管薄弱,执法不严。因此,为使工程按进度进行,更应重视工程质量。实践证明,没有高质量就没有高速度。同样,为了降低工程成本,也必须保证工程质量,以免造成返工浪费。

4.如何加强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

4.1完善建筑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为保证所修建的工程建筑物能够达到建设单位所要求的质量标准以及不断提高质量水平,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为此,必须建立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确定各部门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任务、职责与权限,制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与质量计划,构成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才能使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从面达到质量管理的目标。

4.2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应该明确“精细化”理念

明确“精细化”理念,即精细化设计、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监理和施工、精细化服务等管理思路,进一步确定了“克难创新、精细管理、依靠科技、安全高效、创优质示范工程”的项目建设总方针。公司提出,高层住宅建设不能只图快,而应又好又快、好中求快,以完成从粗放式到精细化的转变,实现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要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具体的施工工作中时,项目开工时,公司、总监办就与各监理处、驻地办及施工单位层层签订工程合同,对工程的质量管理进行详细阐述与约定,这实际上就是通过合同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管理程序。

4.3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需要遵循“精心施工,质量监控,打造精品”的质量管理目标

为达到这一目标,建筑施工项目部应该建立和完善各项质量管理监控系统,做到一级抓一级,环环有回馈,层层有落实;高标准、高要求布置试验室,以此达到质量监控到位,标准规范,确保精品;严格制定各项操作规程,做到操作方便适用。特别在试验方面提出了“检查要全面细致、记录要具体详实、结果要准确真实、报告要迅速及时、结论要客观公正”的具体要求,并实行“分项工程先试验后开工,阶段施工与试验同步”质量监控制度。为了确保制度得以落实,工程质量有所保障,建筑施工项目部需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领导小组,全面指导、监督项目施工技术质量工作;设置了专职质检员,对工程施工的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进行全过程控制;管段工程师各负其责,及时对下面做好技术交底、指导和检查;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当前施工质量、进度进行评价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同时,严抓各项技术管理制度、质量检查制度落实,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4.4将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是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重点,也是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保障。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大,主要体现在深基坑的安全防护、高空作业这两个方面。深基坑施工时,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开挖深度等对支护参数计算确定,选择合理的开挖支护方案;高空作业主要是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正确安装好平网及立网。

4.5做好施工进度控制

高层建筑工程规模庞大、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其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也就相当繁多,进度控制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施工进度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是否能够按时完工,直接影响到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高层建筑施工进度控制相当关键。在施工前应当根据合同工期、设计文件以及具体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中应该尽量的按照制定好的施工进度计划来施工,尤其是控制性工程必须按照计划要求完成。另外,在进行进度控制的同时必须处理好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的关系,进度管理应该建立在质量安全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板;模板体系计算;混凝土养护

1 工程概况

某新建高层住宅楼呈长方形,长84.4m,宽22.5m,高100m。底层为架空层,转换板作为上部结构的传力层通过自身的强度及刚度,将上部剪力墙结构传来的荷载重新分配后通过底层劲性柱传至地下室底板及桩基。转换板厚1.8m,设计混凝土标号C60。

2 施工特点及难点

2.1 转换板自重加上施工荷载达60 kN/m2,通过验算,地下室顶板自身的强度和刚度不能满足由转换板排架支撑传递过来的荷载,因此必须将荷载传递到地下室底板上。

2.2 转换板总方量达3200 m3,属高空大体积混凝土,对混凝土的浇捣和保温养护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2.3 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采用微机实时监测内表温差和“混凝土超临界同条件养护系统”的施工技术。

3 模板及支撑体系

3.1 转换板厚1.8m,自重加上施工荷载达60kN/m2,因此地下室排架搭设除了满足顶板施工要求外,还应考虑转换层施工的需要。

3.2 根据计算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转换板下排架采用φ48钢管,排架间距450×450,每1.8m设一道水平拉杆以降低长细比,提高排架整体稳定性。为保证扣件有足够摩擦力以抵抗滑动,立杆及顶部双向牵杠均采用三个扣件连接,并用扭力扳手进行测试以保证每个扣件均能满足受力要求。下图1 为排架结算简图。

3.3 考虑到转换层施工时顶板已产生一定的强度,通过验算,地下室地下室排架根据计算,排架间距可放大至700×700,其它均同上层排架。在转换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将地下室排架拆除。

3.4 排架底部垫设木方,使受力均匀扩散。每隔5m 设剪刀撑,以增加整体稳定性。下图2 为换层平台排架塔设示意图

5.1 钢筋工程

(1)施工前钢筋翻样必须熟悉图纸,特别是对结构关键部位放大样。钢筋在绑扎前必须对施工顺序、操作方法和要求向操作人员详细交底,施工过程中对钢筋规格、数量、位置随时进行复核检查。要特别注意一些较复杂部位的钢筋位置,数量及规格。

(2)钢筋绑扎完成后,必须特别检查直螺纹接头以及悬臂结构的撑脚是否牢固可靠。

(3)严格控制柱插筋位置,避免发生钢筋位移及规格与设计图纸不符。控制面板负筋的高度,特别是悬挑部位的钢筋,设置钢筋支架及跳板,避免人为踩踏后落低,悬挑结构必须单独开具隐蔽工程验收单。

(4)工程结构上的钢筋不得任意代换,实际情况需调整时必须由技术部门与设计协商同意后方可施行,并办技术核定单。

(5)钢筋的绑扎搭接及锚固除规范要求外还须满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钢筋绑扎时如遇预留洞、预埋件、管道位置,须割断妨碍的钢筋,要按图纸要求留加强筋,严禁任意拆、移、割。

(6)浇捣混凝土时要派专人看管,随时随地对钢筋进行纠偏,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7)转换板底部保护层厚度为35 mm,采用35×50×50 的混凝土垫块,梅花形布置,每平米不少于一块。顶部保护层厚度为35mm。

(8)柱头、剪力墙插筋与底板下皮钢筋绑扎牢固,在底板面筋上套一只箍筋,箍筋位置放正确后与底板面筋点焊,离面筋1m的范围内再套三只箍筋,插筋与箍筋绑扎牢固。

剪力墙插筋根据面筋的轴线,用麻线拉出剪力墙的外边线,在底板面筋点焊剪力墙插筋的定位筋,根据定位筋插入钢筋,下端与底板下皮钢筋绑扎牢固,上部与定位筋绑扎牢固,离定位筋1 m高度范围内绑扎三道引铁,并设置板墙“S”拉筋。柱头、剪力墙的插筋长短应相互错开。

5.2 模板工程

本工程采用优质覆膜胶合板,首先从材料上把好关,以确保支模质量,并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的配置设计,画出模板排列图。必须对模板支承、排列、施工顺序、拆装方法向班组人员作详细交底。对运到现场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定、数量逐次清点及检查,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

(2)模板安装按排版图,控制轴线位置及截面尺寸必须正确、模板不得扭曲、拱裂,模板拼缝要紧密。当跨度大于4m 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 0.2% 。

(3)模板支撑承系统要横平竖直,支撑点必须牢固,扣件及螺栓必须拧紧。浇混凝土前对模板的支撑、螺栓、扣件等紧固件派专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正确留置孔洞、埋件等,在翻样图上自行编号,防止漏放。安装要牢固,经复核无误后方能封闭模板。

(5)每层模板施工完毕后,要进行技术复核工作,达到要求方可浇捣混凝土。

6 混凝土养护及抗裂措施

(1)在混凝土表面涂刷“养生液”进行混凝土养护,以达到保水效果。

(2)要求在第一时间覆盖塑料薄膜,以有效地防止转换板混凝土水分的蒸发,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干缩裂缝。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薄膜两层草包,并预备一层薄膜两层草包,根据测温情况增加或减少覆盖物。现场实际最多时覆盖了两层薄膜三层草包,控制了内表温差,避免了温度裂缝的出现。

(3)在不超过规范规定的最大内表温差值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表面覆盖的保温材料,以最大限度地帮助转换板混凝土散热,有效降低混凝土绝对温升值。下图4 为转换层测温点布置示意图。

(4)在保温材料覆盖完毕后,要求养护浇水要做到“少”、“匀”、“勤”,并坚决杜绝水管中途漏水的现象产生,以免引起转换板混凝土局部急速降温,危及混凝土的质量。

(5)转换板混凝土方量3200m3,自重8000t,每平米荷载达6t,它的支撑排架耗用了钢管20万米,扣件40万只。为了尽早拆除排架,减少周转材料的租赁时间,采用了“混凝土超临界同条件养护系统”技术,充分利用混凝土强度发展与混凝土养护温度的关系,即温度越高,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越快。

对大体积混凝土来说,其自身温度可达50至80度甚至更高,因此它的强度发展速度远快于一般意义上的“同条件养护”,因此用同步温控措施,使养护室温度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相同,可了解大体积混凝土的即时强度。实测结果:只用了10d 试块就达到了拆模强度的要求,减少了排架支撑的时间,节约了周转料费用,根据常温养护却需用时20d 左右。

7 结语

(1)排架体系计算要采用合理的计算模式,使排架系统除了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外,尽可能达到最优化的要求,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底模采用双层模板夹薄膜的方法,使用效果非常理想,不仅减小了模板的变形,而且对混凝土底表面的保温、保湿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通过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降低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最高温升值,减小了保温难度和时间,节约了工期。

(3)通过在上下表面增加抗裂钢筋、混凝土上表面涂刷“养生液”和计算机实时测温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混凝土内外温差值和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的产生。从现场的实际效果看,整个转换板未产生有害裂缝。

(4)“混凝土超临界同条件养护系统”的应用,为混凝土试块的养护提供了即时的温度值,有利于及时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为提前拆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层住宅 土建工程 框剪结构 施工技术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建筑队伍迅速加大。在施工前对于高层建筑纯剪力墙结构的施工应优化工艺流程,兼顾建设单位和设计部门的要求,同时要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制定最佳施工方案,力求最大限度扩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下结合工程实例加以介绍。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56727m2,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公建加25层住宅楼,框剪结构,建筑总高度为88.35m,建筑室内+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3.20m。地下室平时为车库及设备间,战时有一部分作为人防工程。

2 施工难点分析

2.1 基础及地下室施工阶段 基础工程是整个工程项目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关键环节,它关系工程建设质量。本工程项目基础施工环节主要包括筏板基础施工、土方开挖、模板、约束柱钢筋、剪力墙和混凝土施工。该工程剪力墙、构造约束柱多,基础为筏形平板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难度大,构造约束柱配筋率高,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很容易忽视预埋电气线路和给排水管道施工,有的施工单位甚至漏埋、漏留。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仔细校核设计图,按设计要求做好事前控制,合理安排工序,将问题消灭在施工之前,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设计部门报备,尽量在开工前将所有突发事项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2.2 标准层施工阶段 1-4层是加强层,超过4层的是标准层,标准层、转换层结构复杂,梁柱分布较密管道敷设、剪力墙模板架设、剪力墙与约束柱钢筋绑扎搭接、混凝土水灰比控制等工序也非常关键,复杂且不规则的梁柱平面结构极不利于放线测量,因此,必须在各分项工程施作前做好事前控制。

3 施工的布置

3.1 施工总平面布置 由于工期紧、场地限制,现场围挡采用砖墙围护与钢彩板围护相结合,部分管理人员及生产工人临时设施宿舍不考虑在现场布置,另租、借房子。装修施工时垂直运输采用2台高速提升机,主体结构施工时布置两台塔吊,分别设置于塔楼东侧。木工房、钢筋加工场和机具设备设在建筑物东面;租用施工现场周围的停车场,机械设备和材料存放用地、办公用地和项目部会议室等部门都要选在此地附近。

3.2 施工工作部署 本工程计划施工总工期为450日历天,其中主体结构280日历天,装饰装修170工程日历天。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先完成地下工程建设再转入地上部分。在土建施工中穿插完成设备安装工程。结构通过验收后,即可插入二次结构,继续进入粗装修、管线安装等工序。

3.3 施工流程 ①按照以下施工流程安排主体工程任务。测量放线墙柱钢筋、水电预留、预埋梁板模板墙柱模板梁板钢筋水电预留、预埋墙柱、梁板砼养护。②按照以下施工流程安排基础工程任务。测量放线静压管桩土方开挖、护坡验槽砼垫层地下室工程砼养护墙柱放线基础土方回填。③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流程。测量放线二次结构砌筑屋面防水隔垫立门窗口内墙抹灰厨厕贴砖外墙打底批挡外墙贴砖楼地面梯间踏级室内天花板刷白色乳漆门窗扇安装。

4 土建工程施工技术

4.1 测量放线 在高层建筑施工前,结合本建筑物的体形、平面布置和现场条件,根据设计院及建设单位现场交付的水平基准点、建筑红线和坐标控制点,计算后制定周密的测量放线方案,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轴线的控制。首先测设平面控制网,在地下室施工阶段实时控制工程质量。主体工程的作业面推进至+0.000后,通过平面控制网布设控制轴线的施测点,后续施工必须以该点为基准,每次用激光全站仪放点闭合,即可开始施工建设。工艺流程为:在地下室顶板处设定4个测控点,这4个点必须是最佳测控方位,与墙体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且不易毁坏,施测前预埋有锚爪的铁板,保护好,经测量闭和后刻上“十”字线,切记在后续施工的闭合测设必须以该点为基准。②高程的控制。由复核后的水准点引测建筑物的标高控制网,闭合测设的最佳方法为复核测法或往返测法,以首层+0.000标高为基准实时监测楼层标高。每次测距必须用同一把钢卷尺施测。

4.2 模板工程 首先放线测量,引测建筑的边柱、墙轴线,从轴线开始放线。放线过程中,必须用墨盒按设计要求弹出模板边线、中心线。参照实际标高,接着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直接引测至安装模板的位置。彻底清理作业面上的杂物,为确保模板实际安装位置不偏离指定位置,应提前找平模板垫底部位,以免模板底部漏浆或混凝土成型后出现烂根现象。若梁、柱的剪力墙和截面较大,应采用穿PVC套管的螺杆拉结,剪力墙内侧采用同墙厚的预制PVC管(管内装满砂浆)进行固定,墙柱根部要打定位桩进行固定,以保证墙的截面尺寸。模板的组装设计方案要由技术负责人事先确定,并向施工班组进行质量、技术、安全交底。模板拼缝用塑料胶带进行密封。模板表面应涂刷脱模剂。

4.3 钢筋工程 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选择型号、规格达标的钢筋材料,注意绑扎的位置、间距和数目。①钢筋加工。加工钢筋前,彻底清除钢筋表面的杂物;加工后运抵施工现场并取样送检,通过验收后才可应用到建筑施工中;配料时要综合考虑钢筋接头的比例和形式,以及应用部位,以免下料过长浪费材料;Ⅰ级钢筋末端应做成180°的弯钩,平直长度至少为箍筋直径的1倍长。②钢筋安装。本工程柱子钢筋用电渣压力焊,机械对焊梁、板的钢筋,钢筋连接分竖向和水平向钢筋接头。钢筋作业严格按图集施工,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封模后,全面修正上部伸出的钢筋,同时绑扎临时定位箍筋,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及时调整,浇灌框架柱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看管钢筋,用砂浆垫块对柱子主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控制;根据施工规范绑扎楼板钢筋。

4.4 混凝土工程 ①混凝土施工。建筑施工的造价控制以及工程质量与混凝土质量有必然的联系。作为施工单位,施工阶段应该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严加管控,尤其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材料的领用与配比设计,确保混凝土的水灰比、塌落度达到施工要求,根据现场材料含水量结合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确定施工用量。砂石材料要按顺序投放,正确的顺序是“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与水泥同步投入。添加外加剂后适当延长搅拌时间,以确保所有材料充分拌和。墙、柱与梁板间不留施工缝,主体施工方法按一次支模一次浇筑组织施工,混凝土同时浇筑,每层墙、柱、梁板模板一次支齐。浇筑主体混凝土时先将杂物清理干净然后湿模,用混凝土泵输送,严格按施工要求对钢筋密集的部位加强振捣,应连续振捣,以免出现漏浆问题,保证混凝土密实度,防止模板接缝处扩大漏浆,混凝土振捣棒应尽量避免直接振捣模板,为此设专人跟随浇筑部位检查模板质量。避免浇筑梁、板的过程中混凝土溢浆破坏建筑物外观结构,墙柱混凝土浇筑要到位,浇筑后立即进行二次找正,以确保结构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振捣时要快插慢拔,将混凝土振捣密实,一般振捣至混凝土表面出现汽泡为宜,振点布置均匀振捣时间不宜过长。②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早期裂缝主要是早期养护阶段温湿度控制不当所致。为防止裂缝发生,在早期养护阶段必须合理控制温湿度,避免混凝土构件因温、湿度超限而产生冷缩或干缩变形。此外,严格控制温、湿度条件,能确保结构物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从而提高其抗裂性能,同时可促进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据笔者的从业经验判断,混凝土常见裂缝多为表面裂缝,其主要是由养护措施不当导致温度和湿度条件急速变化所致,如在气温低的地区,温度快速下降就可能引发裂缝。鉴于此,养护部门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合理控制温度条件,这对混凝土早期裂缝往往能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此外,还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开展水、电、暖安装工程以及管线预埋等工程施工。

5 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高度也在不断增加,建筑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因此,建筑企业的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且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今后的生存发展,这就需要注重施工技术,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熟练掌握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军.高层框剪结构混凝土浇筑[J].江西建材,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