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岗位晋级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4 15:16:11

序论:在您撰写岗位晋级报告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岗位晋级报告

第1篇

一、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工作,使自己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每一项工作顺利开展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保障。一年来,他能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兢兢业业做好本职业工作,用满腔热情积极、认真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平时生活中团结同事、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完善制度的修订工作

按照公司的安排XX年度要将《安全一岗一责制》重新改版,为了有岗必有责,吕庆伟他深入车间、工段、班组,细化了每个岗位,在原《安全一岗一责制》基础修改了483个岗位,重新编制了51个岗位,事迹材料《公司青年岗位能手先进事迹材料》。新的《岗位hse职责汇编》已于8月份印刷成册下发到公司每个岗位。为全厂职工责任制的落实打下了基础。

对照中石化安全生产监督制度修改了公司安全制度中的有关技术内容,完善了临时用电制度、动土作业制度、高温作业制度等。另外还对公司hse体系文件、hse管理手册有关内容进行了修改,草稿已印刷成册。

三、.加强现场管理,及时纠正违章行为。XX年度他加强了对公司所有的现场检查管理工作,除积极参与了公司的年检、季检、月检、周检和上级单位的各项检查外,他还时常到车间了解情况,检查现场,发现问题及违章及时纠正,特别是对在乙烯、罐区、聚乙烯、水气、成品、丁烯车间施工的外来车辆及人员的违章,都及时给予教育和严肃批评,有严重违章者就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这使外来施工人员的违章行为有所收敛。另外,他还积极参与各车间的班组安全活动,与大家共同探讨加强现场管理的办法和建议,开拓了思路,增加了管理方式,又能促使大家在进入现场工作时都自我约束,起到表率作用,从而有效地遏制了现场混乱的现象。

四、.结合《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加强了职业卫生的管理。一是重新规范了职业卫生档案,特别是对公司新的丁烯装置安全和职业卫生验收的材料进行了重新整理,报省市安全、卫生等部门审批,现公司已得到了省卫生厅职业卫生验收批复。二是坚持做好职业卫生监测工作,XX年积极配合市职防所对公司职业卫生现状进行了监测评价,确保了职业卫生监测率100%,合格率大于95%的目标。

五、严格动火程序及审批权限制度,凡现场动火作业都是亲自到现场落实措施。XX年,共审批动火65次,都确保了动火安全。

六、、加强教育,促进安全管理工作。

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化工厂安全工作的基础。

第2篇

一、支行人员及岗位设置总体情况

目前,支行职工21人,领导班子成员3人:行长1人、副行长1人、纪检组长1人。设有“两科一室”,其中:

第一,办公室设置6个岗位。主任岗1人、副主任岗1人、行政会计岗1人、综合岗1人、纪检监察秘书1人、专职驾驶员1人。岗位职责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岗位风险防范指南》进行分配。

第二,综合业务科设置6个岗位。金融稳定岗、金融研究岗1人;征信管理岗、科技岗1人;金融统计岗1人;货币信贷岗1人。

第三,基础业务科根据昆银发〔2008〕150号文件要求设置8个岗位:业务主管、记账、复核、业务管理、综合管理、事后监督、辅助岗位、行政出纳。具体岗位分配:国库、财务、反假、账户、国库统计分析主管岗位1人;网点主管岗、国库综合岗、对账系统业务岗1人;结算账户、反假、反洗钱、联网核查业务岗1人;国库资金记账岗、明细复核岗、ABS复核岗1人;国库明细记账、资金复核、ABS记账1人;国库交换1人;国库事后岗、重空管理岗、支票影像1人;行政出纳、国库统计分析1人。

二、岗位整合的成效

经过岗位整合,支行预期的三个基本目标,基本得到了实现:

(一)通过岗位整合实现合理的内部风险控制,确保机构内部安全价值目标的实现

通过岗位整合,区分岗位的重要程度和在内控管理中的扮演的角色,有效的估算各岗位的风险基数,明确各岗位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风险防范。尤其是对各种业务岗位,合理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各岗位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并提供必要的后续督促手段,将为确保央行系统高效、安全运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通过岗位整合,适当减低管理成本

从管理的基础出发点来看,岗位整合的理论思想实际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良性竞争机制的合理引入,另一个就是央行管理文化对优质企业管理经验的融合与借鉴。通过岗位整合,对组织和人事资源进行再分配,重新塑造央行内部的团队合作精神,以成本和效益的公式对管理运作进行新的演算和估量,以更合理的人力资源资源运用,更安全的岗位设置,来降低机构内部和上级部门对其维护和管理的成本,对央行今后的发展百利无一害。

(三)通过岗位整合,加强职能型服务,促进金融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岗位整合并不是简单的岗位轮换,其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对需要合理设置的岗位以及其承载的工作量进行重新的评估,从而提高每个岗位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的提升,能过有效地促进基层央行的职能服务由被动向主动过渡,使每个岗位能够在完成实际工作的同时,有效地兼顾其他的工作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单个机构在县域的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能够提高单个人员的工作效率,为人才的综合发展提供机会。

三、面临的困难

(一)岗位整合流于形式

由于岗位整合的起始原因和时间的关系,岗位整合的实际意义以及目标并没有得到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认识。岗位整合被理解成了单纯的股室合并,其中具体岗位的合理、有效、科学配置就更是无从谈起。于是,在过度突出“合”而忽略“整”的普遍认识下,岗位整合变成了一次岗位轮换与股室合并的协同作战:针对各自不同的情况撤留了货币金银股、保卫股,提前开展了一次岗位轮换等等,结果自然皆大欢喜。就实际情况看,其实整合前后基本没有差别:实际工作积极地契合了“稳定”的大前提,但“创新”就没有了。

(二)岗位整合没有触及组织设置的根本

岗位整合的:“整”要先“散”、“合”要先“分”。首先,岗位整合在立足基本组织框架结构的前提下,应该视作是人力资源的再分配。同一部门的人员首先应该散开,合理地分布在人力资源的可用点上,而不是作为一个个别的小团体在其中移动;其次,岗位整合以提高工作效率、精简机构、节约成本为最终目的,就要有一个合理的分工。分工不是分配人手,是以效益最大化为前提,分配岗位,在这个分配中无需考虑部门差异或是传统的组织结合模式,而是以岗位之间促进、互动以及互补的效果为出发点,结合个人工作能力特点和学识所长来确定;第三,在岗位整和中,不应该以满足个别人的职位需求或是满足个别领导的喜好为出发点,而是一视同仁,将所有人按能力而不是资历差异进行划分,针对岗位特点来“因岗设人”,而不应该是为保证职位来“因人设岗”,具体的职位配置可以在整合后另行民主选举。遗憾的是,这样的思路并没有在整合中得到实现,因此,这项工作也就似乎更趋向于走到“换汤不换药”的一面去了。

(三)工作效率依旧低下

岗位整合前“1+1+1+[1]+[1]”(办公室+国库会计股+综合业务股+[保卫股]+[货币金银股])的模式是主流,工作效率如何就不做评论了。整合后“2+1”模式(办公室、综合业务股+基础业务股)、“1+1”(大综合股+基础业务股)的模式成为主流,本身设计的思路是很先进也比较具有操作性,但在实际中表现出的却是“原班人马换个牌子,一切照旧”。结合前面的分析,同一股室内,岗位设置没有变化、人员有微小变化、职责没有变化、工作方式没有变化,相加后应该也是约等于没有变化。首先,在近似岗位轮换的整合中,以能力为特征的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其次,社会主义大锅饭依旧喷喷香,部分不适应现行职能变化的人员没有得到科学的安置和调整。

(四)管理成本依旧高昂

由于我们对“能”的认识还处于一个很肤浅的阶段,岗位整合就出现了明显的误差。岗位整合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节约管理成本,实现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但“最大化”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往一个人或一部分人身上压担子、加责任,将其工作效力极度压榨,而是要在经过配置后,实现的一种整体的效益分配集合的优化,简单地说就是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适度协作。而在整合后,实际的情况是:首先,分工不清。部分所谓的综合岗承担了单位股室工作量的1/2或更多,过多的非领导管理岗,卸置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弱化了分工效应,导致单一岗位工作的叠加和累积;其次,“代劳”成为一种工作主流。打着团结协作的旗号,让一些工作的惰性逐渐衍生出一些新的工作问题:人到心不到、在岗不干活、能推一定推、能等一定等,这些问题逐步恶化就变成了现在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情况。长此以往,必定造成工作积极性的下降、工作态度的歪曲,致使单位内部运作走向死角,管理的成本或是运作的成本就会成倍的增加。

(五)工作积极性依旧低落

工作积极性是决定内部管理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岗位整合的目标也就是要提升工作积极性,没有积极性,任何工作都是苍白无力的失败品。工作积极性不外乎一个人工作的激情和对工作的奉献精神,但同时也不要忘了,在积极性背后,正向的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央行的职工起码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但在如今的环境下,面对工作和竞争的压力,积极性本身就随着工作时间的累积逐渐下降,如果不及时地帮助干部职工恢复积极性,很快一个优秀的职工就会变成大家熟悉的“混日子的老油条”。在岗位整合后,逐渐暴露出当前县支行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难点:由于职工表现的良莠不齐,“混日子”、“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如同病毒一般在内部蔓延、感染,致使内部工作积极性呈几何级数下降。

(六)在一些重要的业务岗位上已经是青黄不接,后继无人了,而现有人员与岗位的匹配度又较低,出现在要害岗位管理上“无人可轮、无人可替”的情况

以晋宁县支行为例,自2005年新进过人员后,已经近8年没有新进人员,在此期间,有2名同志退休,2名同志考虑到年龄因素,重新调整了岗位,不再承担重要工作任务。同时,根据《要害岗位工作人员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的规定:“在同一要害岗位工作满5年的,原则上应安排轮岗。”。目前,支行要害岗位人员13人。其中2名同志从事同一岗位工作接近10年;2名同志已经超过5年未进行轮岗。鉴于支行目前总人数21人,且近几年未有新进人员,而45岁以上的职工,退休时段都较为集中,再过四、五年后,支行可能会有4-5名职工步入退休年龄。以目前支行的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已经是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

四、县支行岗位整合及内控管理意见和建议

(一)岗位的效益与程序之争

如果,按照总行对相关岗位设置的要求,结合《中国人民银行岗位风险防范指南》的相关条款,一个县支行,除去3个固定的领导职位后,实际所需的工作人员应该在13人至18人左右(办公室3至5人、综合业务科3人至4人、基础业务科根据实际情况设7至9人,具体岗位计算请参照上述文件,恕不累述)。我们取一个中间数15人,那么一个县支行实际需求工作人员应该是18人左右。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测。在实际工作中,人手与岗位的矛盾,实际上就是工作效率与工作程序的矛盾。一方面,要保证效率,就需要简化程序、简便手续,尽可能地节省时间;另一方面,如果要保证程序,就必须由始至终履行手续,按照岗位要求开展工作,时间就牺牲。针对人民银行工作的特点,在程序和效益间,应该更趋向于程序,严格的程序是织就内部管理严密控制网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因此,整合实际上是要在效益和程序间取得一个平衡点,但略偏于程序。

(二)分工与工作积极性

按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工是实现社会化大生产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唯一手段。分工带来了人类社会生产的极大进步,成几何级数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分工必然会带来一个问题:工作积极性地极度散失。分工首先就是岗位的科学划分,划分以后,分配人员操作岗位,岗位的固化在很大的程度降低了人员的流动性,使岗位人员的工作趋于僵化,模式化的运作,重复劳动最终导致了人员对工作积极性的散失。目前,适用的是干部交流以及轮岗的方式,来加强人员的流动性,强化单个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效果不明显。主要是由于工作程序以及人员能力的限制,轮岗和交流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得到完全的满足,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如何在整合中,适度分工设岗,强化岗位人员的周期流动性,保证工作的积极性是最重要的。

(三)职权分散与团队合作

在基层央行内部,岗位最大的特点就是职权的分散,形成了一种内部彼此间的制约与监督。同时,以科室为单位组成的小团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职工的本位意识,提高了单一工作在同一个部门内部的认知度。但这些设计同样带来了问题:一方面,职权分散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职权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单一的岗位,过多的岗位设置也带来了人员不足、分工不具体,难于操作等问题;另一方面,团队的分工合作适用于短期目标工程的开展,作为基层央行内部而言,团队合作在长期的工作任务下,由于时间的延长,导致团队内部管理和主导意识的缺失,逐步衍生出自由放任的工作态度。而且由于在团队内过于强调人员的自由性和创新性,会导致组织纪律的严重散失,致使单一科室与整个支行工作上的不协调。因此,在权力的分解上,还要有制衡的考虑;在合作的基础上,还要提倡一种独立、创新的工作能力。

(四)对人员与岗位长远的循环更替思路

鉴于当前县支行履职的需要,在人员的更新与培养上应采用一种循环更替的思路来替代当前“缺眼补眼”的人员配备思路,而在人员培训与风险防控上,对“人为因素”与“制度因素”应进行同样的重视。

1.人员的循环更替。调研小组建议,在人员的配备上,要采用循环更替的思路。一是在对县支行人员的配备上首要考虑的不是总体的人数,而是平均年龄与是否存在较为集中的退休年龄段,之后再考虑人员数量。对于一些人员老化较为严重的县支行,应进行适当的倾斜。二是对新进行的人员,不论何种学历层次,都应该提供其必要的基层工作经历,以熟悉人民银行的职能运作。三是在县支行的人员配备上之初,可以进行适当的调研和情况核实,了解各个县支行的实际人员压力和工作强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员的协调,而不是无的放矢地进行配备。

2.人员的后续培训。此次调研中,调研小组也了解到,大部分职工有很强的学习意愿,但鉴于目前的县支行的硬件条件,还多职工甚至不能进入总行的远程培训网进行学习。内审小组建议,可以在视频系统的基础上,为每家县支行设立一个远程培训点,配备一套可供多人同时进行学习的设备,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学习,进行统一考试,并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以满足干部职工学习的需要。对于一些有提高学历、学位层次的职工,应给予适当的帮助,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而一些集中到上级行的为期很短的运动式培训,部分干部职工也表示此类培训既无效果,也没有学习的质量,除了总行的视频培训外,实质意义并不大。所以,建议在培训的方式上,尽可能避免一些有名无实的培训活动,既节约了费用,也避免培训变成单纯的“吃喝会”。

3.人员与岗位的匹配。自基础业务岗位整合后,对县支行的其他科室的岗位设置已经多年没有开展了。在调查中发现,基础业务科室在检查中出现问题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原先的岗位整合意见已经和新业务脱节,人事部门下发的岗位整合意见与业务处室的检查要求在部分条款上并不一致,导致科室岗位设置无所适从,难以两全。因此,调研小组建议上级部门针对新的业务要求与人员情况,对县支行科室、岗位、人员的设置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一方面使人员与岗位的匹配度提高,另一方面也避免在检查中,制度条款“打架”的现象。

第3篇

关键词:高炉炼铁岗位(群);顶岗实习;调研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188-02

一、调研背景

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强行业指导、评价,研究制订黑色冶金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标准,我们立足专业领域,结合行业、企业需求,进行了黑色冶金技术专业高炉炼铁岗位(群)顶岗实习项目调研。

本次调研对象为:学生、钢铁企业、高职院校专业指导教师。主要采用网络调研、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及电话咨询等调研方法。

二、高炉炼铁岗位(群)顶岗实习调研分析

1.对实习单位实习条件的调研分析。调研结果显示,毕业生满意度较高的顶岗实习企业多数为安全设施到位、安全制度完善、能够保证实习岗位、工艺装备水平达国内主流装备水平或更高、有专人负责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和专业指导、企业管理水平高的大、中型钢铁企业。

据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反馈意见,顶岗实习效果较好的学生是已经与实习单位签约并预就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实习期间,实习单位安排了专职的技术人员承担实习指导,每月发放2000~3000元不等的实习薪酬,按照与企业职工相同的要求进行考勤管理。由于他们参与的顶岗实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实习内容c职业标准相对接,并有一定的生活保障与权利保障,故而能够安心实习,踏实工作,最终取得良好的顶岗实习效果。

2.顶岗实习岗位、主要岗位的工作任务、技能要求及职业素养的调研分析。(1)顶岗实习岗位。通过调研,钢铁企业为黑色冶金技术专业学生提供的炼铁部门顶岗实习岗位主要有上料、配管、热风、喷煤、炉前和主控。(2)主要岗位的工作任务。炼铁部门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见表1。(3)职业素养。高炉炼铁生产岗位对钢铁冶炼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素养有以下要求:①遵守国家、地方的法令和法规,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②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设备、技术等操作规程;③文明生产,保持生产现场环境清洁,进入现场时劳保用品穿戴整齐;④工作认真负责,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及执行能力;⑤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成本意识和市场意识;⑥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⑦思路开阔、敏捷,具有创新精神,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3.顶岗实习时间安排与实习成果分析。调研的22所高职院校中,75%的学校安排最后一学期进行顶岗实习,只有25%的院校安排学生在最后一学年进行顶岗实习。调研结果显示,熟练掌握1-2项岗位职业技能大约需要半年时间。

统计结果表明,顶岗实习的成果有顶岗实结报告、顶岗实习日志(周志)、顶岗实习论文三种形式。顶岗实结报告要体现实习时间、地点、目的、任务、单位的基本情况、实习学到哪些方面的知识与生产经验、顶岗实习的体会等。顶岗实习日志(周志)则要求学生每天(每周)都要记录顶岗实习的基本情况。顶岗实习论文一般要求与专业相关,主要考核学生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的掌握情况。

4.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分析。据调研分析,90%高职院校冶金技术专业顶岗实习考核的主体是学校与企业,仅有10%的院校是全部由企业负责。企业考核内容看重的是学生的实习态度、吃苦耐劳精神、执行力及岗位任务的完成情况等。学校考核看重的是出勤情况、顶岗实习日志(或实习周志)内容、答辩情况,此外,30%的高职院校的考核内容中增加了学生通过网络(QQ群、顶岗实习平台)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的频次、汇报内容等方面。

5.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分析。

(1)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调研结果显示,学生顶岗实习过程分为顶岗实习准备、顶岗实习、顶岗实习考核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校要与学生共同寻找并确定实习单位,分配学校指导教师,由相关部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并布置实习任务。第二阶段,学生进入顶岗实习企业后,顶岗单位将对学生进岗前安全培训、安排企业导师进行日常管理与实践操作指导。学校也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汇报其实习情况。学校指导教师也通过网络交流等形式检查学生完成实习任务的情况,并处理纠正实习过程中的问题。第三阶段,顶岗实习结束后,不仅学生要完成顶岗实习日志(或周志)、顶岗实习报告、实习论文,指导教师也要完成指导工作总结,以便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能持续改进的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机制。

(2)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分析。由于冶金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是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的,其管理情况的好坏对顶岗实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调研的22所高职院校中,全部制定了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内容涵盖顶岗实习的申报审批,顶岗实习的要求、组织、管理,校企各方的职责,考核制度等多方面。但在执行过程中,能够认真执行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学院,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高,效果好。反之,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低。

三、对制定顶岗实习标准的建议

1.提炼顶岗实习的目标。在进行顶岗实习目标表述时,要注重全面性、专业性、职业性。学生在炼铁岗位群顶岗实习的目标是,了解企业的运作、结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掌握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及核心技能,养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益求精、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遴选顶岗实习单位。为了保证实习效果,黑色冶金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企业的选择应保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提供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职业岗位,从事钢铁冶炼生产、经营,安全防护条件完备、技术先进,并具有健全规范的安全制度与管理制度,能够提供实习所需的管理规章制度、岗位工作职责、事故处理预案、设备操作手册等学习资料。

3.精心设计顶岗实习内容。高炉炼铁岗位(群)顶岗实习的内容要依据黑色冶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卷扬、配管、热风、喷煤、炉前和主控核心岗位的工作任务,参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及企业岗位操作规程精心设计。

4.优化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队伍。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是顶岗实习的联系者、监督者、指导者,是顶岗实习工作完成的纽带和桥梁。要保证学生实习效果,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应由学校与企业共同选派。实习企业应选派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担任指导老师。学校应安排具有较强沟通、协作与管理能力的“双师”型专任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5.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由于顶岗实习具有实习地点分散化、管理复杂化、实习项目多样化的特点,高职院校冶金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项目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考虑到目前学校对企业缺乏有效的约束力,故建立以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注重实习过程表现和实习成果、校企双方共同考核的评价制度,更有利于科学评价学生的顶岗实习成绩,提高实习效果。

6.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是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的保障。顶岗实习前,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应签订顶岗实习三方协议,明确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此外,学校应构建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和管理体系,企业应制订顶岗实习位培训计划,建立顶岗实习考勤制度、安全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及相关保险制度等。

The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Post Practice on Blast Furnace Post Group in the Major of Ferrous Metallurgy Technology

HOU Xiang-dong

(Shanxi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Taiyuan 030009,China)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金融

一、金融保险专业高职毕业生主要职业岗位及能力要求

近几年,我国金融保险业飞速发展,人才需求呈现规模扩大、业务能力综合要求高、人才需求逐渐理性等特征[1],这给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一方面,大量新设机构使得金融分析师、基金经理、证券分析师、保险精算师、投资管理人才等高端人才炙手可热;另一方面,随着业务网络的扩展,对基层一线岗位人员的需求增多,如银行业的柜员、客户经理、理财顾问,保险业的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内勤人员等需求巨大。通过对青岛市金融机构走访调查,得出适合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有综合柜员、大堂经理、客户经理等。具体见下表:

表1:金融保险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要求

职业岗位

职业能力要求

金融岗位通用能力

金融机构综合柜员

金融综合柜台基本业务操作能力、常见证件、票据识别能力、综合柜台业务的管理能力、柜员业务风险防范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法律运用能力、自我推销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团队协作市场能力、竞争意识、应变能力

金融机构大堂经理

了解客户能力、接触客户技巧、金融业务的甄选能力

金融机构客户经理

金融产品识别、说明合同条款、接触客户技巧、甄别危险客户能力、签单能力、确定价格能力、维持合同效力、激励能力

金融机构营销人员

自我推销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市场创造能力、策划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理财规划能力、市场竞争意识

二、适于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321形式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构建

(一)、 “321形式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金融业有很严格的从业准入限制,在金融机构从事业务必须要获取相应的从业资格证,而事实上学生在全面学习专业知识前,很难获取资格证书,这一现实情况使得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工学结合”的开展很难在金融机构真实岗位上进行。为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金融保险专业应以实践教学、模拟实习、顶岗实习作为“工学结合”落脚点开展“321形式的工学结合”。“3”指在专业教学初始阶段的前三学期可以安排学生进入金融机构参观机构内部设置、观摩金融业务展业流程,完成专业认知实习;“2”指在第四学期到第五学期安排学生模拟实训,通过模拟操作,熟悉金融企业基本业务的操作流程,具备从事综合柜台业务、保险规划产品组合、理财规划、营销策划的基本能力,同时完成职业资格能力考试,获取相关机构从业资格证;“1”指在第六学期依据学生就业意向,组织学生进入金融机构从事一线市场业务,开展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前,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将适于在金融企业进行的教学内容,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在校内模拟实训室内完成,同时第四学期后可以组织获取了从业资格证的学生利用寒暑假进入金融机构部门进行业务岗位的操作练习,实现专业课程教学的 “工学结合”。

(二)、“321形式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目标岗位职业能力的实现过程

“321”结构的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以课程形式多样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岗位模拟实习、顶岗实习三种实践性教学方式为基础,各阶段的实训环节是学生形成职业岗位能力的前提条件。专业理论课程是岗位职业能力实现的理论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是岗位能力要求的基本认知,主要目的是实现学生对基本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的认知。模拟实习是职业岗位的演练。由于金融行业业务是围绕货币资金展开的,学生很难进入金融机构边干边学,所以对众多的职业岗位我们采取模拟实习的方式进行。模拟实习是实践的桥梁,既是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延伸又是顶岗实习的基础,通过角色模拟、机构模拟、业务流程模拟、金融工具投资模拟等模拟操作环节,使学生掌握业务操作的基本流程与技巧。顶岗实习是学生毕业前目标岗位工作的一次大实践,是各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与提高阶段,通过在金融机构工作岗位上的实际操作,掌握各项业务的操作方法。该培养模式下职业技能实现途径见图1。

图1:“321形式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职业岗位能力的实现图

三、“321”结构培养模式运用基本要求

(一)、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重视学生职业拓展能力

金融保险公司在招聘时最注重的是金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其次是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再次是专业知识 [2]。这种人才需求层次要求在人才培养时注意学生综合素质、实际能力的培养。在以实现职业能力的课程模块教学过程中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活动均需摆脱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导作用,通过各类实训环节让学生自己去验证知识,整个教学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己完成,最终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其次需要广泛开展普及面较广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如:投资社团、技能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金融产品解说、产品团队推介会等。再次,广泛开设选修课,如市场营销、商务谈判、金融礼仪、财经法规等课程,通过课程设置实现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帮助能力的提高。

(二)、强化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多层次的实训平台

学生职业能力的实现依托大量职业活动,不论是广泛使用的“项目教学”法,还是“依托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均是以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条件为基础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必须依托当地金融机构,建设和完善符合专业教学内容和特点多层次实训平台。首先整合校内资源,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大量建立“教、学、练”一体化教室,将学习场所由单一的教室转入多功能教室;其次要对通过各种运载工具模型、金融保险设施沙盘、大型挂图等,让学生通过实务模型了解部分金融保险设施、设备的结构和原理[4]。再次,依托当地金融行业,通过建立实训基地的方式,加强企业融合,形成“专业服务产业”、“校企联合办学”的专业发展模式。

(三)、强化职业证书考核,实现与目标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随着金融业改革的深化,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均要求“持证上岗”,在与大量金融企业合作过程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企业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也采用“持证上岗”的管理方式,这意味着在第六学期全面开展顶岗实习教学环节前,学生必须通过目标岗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这一目标为的实现除了课程设置做好知识准备外,还需要为学生营造职场氛围,保证考证信息的通畅,督促学生及时取得从业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刘梁炜,金融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1期.

[2]蔡幸,高培旺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质量调查报告[J],市场论坛,2008,11:83.

[3] 黄振山,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项目教学”启示,学习与借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5篇

SHELL煤气化工艺是世界先进的煤气化工艺,气化装置总投资规模近30亿元,煤气化车间在党委、厂部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指挥部总体进度要求,完成两套装置施工建设、#1、#2煤气化炉相继点火、陆续投煤,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群众以只争朝夕精神,从建设、知难而进,履行职责,战严寒、斗酷暑,从装置的建设、吹扫、试压、单机调试、联运调试、投料试车、开工过程中,凝聚了车间职工无数的辛勤汗水和日日夜夜艰苦的付出,“五加二、白加黑”、“舍小家、为大家”事迹感人。冬天冒着-20℃左右的低温,在60℃的气化炉内进行流道测试,温差近80℃,气化炉框架高度近100米,冬天站在框架上,进行调试、开工,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就是这样的困难,大家没有怨言,坚定一个信念,要把壳牌煤气化开成世界上最好的煤气化,我们创造了历史,调试、开车周期最短,投煤一次成功,周期运行达到30天、所用时间最短。

车间十分重视系统完善优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工艺管理制度、劳资管理制度、奖励分配制度。针对难点,项目边建设、边整改、边开工,先后完成了开工烧嘴的创新、渣灰系统改造、S1501分段完善、柴油系统增加蓄能器等技术改造,使我厂的壳牌煤气化开出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做到“稳定住、再提升”。

SHELL工艺点多面广,技术含量高,要想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需通过管理的杠杆将高标准的运行模式渗透到日常操作中去, “精细化管理”是必由之路。车间花大精力制定和实践符合我们模式的精细化管理方式。强化设备现场管理,保持较高的管理水平,规范检修的组织、计划、准备、现场管理、安全、竣工验收和费用结算等工作,强化操作人员的 “四懂”、“三会”,达到“五定”、“三级过滤”要求,认真进行设备的巡点检。保持良好的设备运行状态,达到节能降耗及防止设备事故发生。完成制粉系统燃料替代的节能降耗措施。优化煤加压给料系统阀门及控制,实现全自动操作。突出核心设备的特别管理。突出核心设备的特别管理。捞渣机(X1402)、循环气压缩机(K1301)、破渣机、开工氮压机为煤气化装置的特护重点设备,在设备的维护保养方面,作为工作重点。 实现煤气化装置主要控制参数达标优化,完成与SHELL公司的性能考核工作。

第6篇

SHELL煤气化工艺是世界先进的煤气化工艺,气化装置总投资规模近30亿元,煤气化车间在党委、厂部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指挥部总体进度要求,完成两套装置施工建设、#1、#2煤气化炉相继点火、陆续投煤,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群众以只争朝夕精神,从建设、知难而进,履行职责,战严寒、斗酷暑,从装置的建设、吹扫、试压、单机调试、联运调试、投料试车、开工过程中,凝聚了车间职工无数的辛勤汗水和日日夜夜艰苦的付出,“五加二、白加黑”、“舍小家、为大家”事迹感人。冬天冒着-20℃左右的低温,在60℃的气化炉内进行流道测试,温差近80℃,气化炉框架高度近100米,冬天站在框架上,进行调试、开工,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就是这样的困难,大家没有怨言,坚定一个信念,要把壳牌煤气化开成世界上最好的煤气化,我们创造了历史,调试、开车周期最短,投煤一次成功,周期运行达到30天、所用时间最短。

车间十分重视系统完善优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工艺管理制度、劳资管理制度、奖励分配制度。针对难点,项目边建设、边整改、边开工,先后完成了开工烧嘴的创新、渣灰系统改造、S1501分段完善、柴油系统增加蓄能器等技术改造,使我厂的壳牌煤气化开出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做到“稳定住、再提升”。

SHELL工艺点多面广,技术含量高,要想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需通过管理的杠杆将高标准的运行模式渗透到日常操作中去, “精细化管理”是必由之路。车间花大精力制定和实践符合我们模式的精细化管理方式。强化设备现场管理,保持较高的管理水平,规范检修的组织、计划、准备、现场管理、安全、竣工验收和费用结算等工作,强化操作人员的 “四懂”、“三会”,达到“五定”、“三级过滤”要求,认真进行设备的巡点检。保持良好的设备运行状态,达到节能降耗及防止设备事故发生。完成制粉系统燃料替代的节能降耗措施。优化煤加压给料系统阀门及控制,实现全自动操作。突出核心设备的特别管理。突出核心设备的特别管理。捞渣机(X1402)、循环气压缩机(K1301)、破渣机、开工氮压机为煤气化装置的特护重点设备,在设备的维护保养方面,作为工作重点。 实现煤气化装置主要控制参数达标优化,完成与SHELL公司的性能考核工作。

第7篇

从3月16日入职到写这个述职报告时,已经过去4个月时间了,这4个月里我的各项工作还停留在起步阶段,离领导对我的期望还很遥远,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有,更多的还是想汇报下阶段的工作和自已对现有工作遇到问题 的一些想法

一、关于区域人员的调整、整合

关于生活顾问晋级

目前生活顾问成长很快,同时每年二期的晋级给生活顾问提供了更多的提升机会,很多生活顾问也独立担任了项目的现场负责人,生活顾问不仅是要做好与业主的粘度,同时在面对业主多元化的生活需求时,提供高效的物业和生活服务并创收,结合集团要求、生活顾问的晋级、现场实际工作情况以及与一些生活顾问的沟通来看,同时也反馈出以下几个问题:

1、部分已晋级的生活顾问对网格内的业主熟知度欠缺

2、业主的加微率未达到100%,有的只有30%左右

3、生活顾问缺乏对非物经营主动意识,每天被动接受非物信息推送

4、生活顾问的流动大,部分项目2个月的离职率已到100%

5、一些生活顾问对报名晋级资格,以及自已是否符合不清晰(每期认证前,客品根据自已平时的统计结果,发出符合条件的人员名单)

6、客品专人每月在微信群收集生活顾问反馈的作业(咕咚、报单、信息等,对应相应的红黄绿牌后,再手工一一登记(群里大量的爬楼确认统计,易出错,生活顾问看到人员名单有疑问时,再核对和纠错)

7、生活顾问全部落地在各项目工作,各项目负责人对生活顾问没有考核权,晋级后生活顾问工作的好坏,由客品根据每月生活顾问的作业情况评定,因此一些指标性的完成工作易出现脱节问题

我在接受客品一对一的培训时,被晋级条件中的红黄绿牌绕懵圈了,回来向区域负责生活顾问训练的同事请教时,也不是很清晰,同时有的生活顾问晋级加薪后,出现工作主动性不高,指标完成不好的现状,结合集团今年重点提出的“重经营、精管理”的要求,建议以业绩为导向,晋级的考核内容和规则简单明了,可以让生活顾问清晰的知道自已努力的方向,建议在晋级形式上稍做调整,如初级以品质和业主粘性为主,中级以品质与现场管理为主,高级以管理思路为主,所有晋级均建立在自身指标完成的基础上,同时为激发员工晋级后的主动性,避免一劳永逸现象,考虑增加晋级后的复审,例如:

1、见习——初级

报名条件:已转正的生活顾问(咕咚达标、不设强制6个月时间,激发员工积极性)

晋升环节:笔试、现场鉴定(品质检查)、面试(认人识房,CRM系统里随意抽取网格5%业主,此项占比高、答辨)

2、初级——中级

报名条件:初级生活顾问(网格收缴率、满意度、非物经营、咕咚达标)

晋升环节:笔试、现场鉴定(品质检查)、面试(网格VIP业主维护、网格存在问题提升举措、答辨)

3、复审环节(复审合格津贴延至下一年度,不合格次月取消)

复审时间:每年两次,以晋级加薪时间为准,至次年满12个月时间

复审条件:收缴率、满意度、非物经营、咕咚达标,

备注:如有下列情况之一,如网格内有质量事故、服务态度被投诉、升级单超2单,客品抽检三次不合格,自发生之日起,次月取消资格

4、生活顾问保有

设定项目对生活顾问离职率管控目标,缺编率、初级、中级生活顾问的占比,纳入

项目负责人考核

5、月度考核

管理需要流程化,流程需要工具化,目前对生活顾问的考核,客品依据每月生活顾问在群里上交的作业评定,作业中的日巡查报2单、信息推送等,这些其实是帮助生活顾问,实现网格满意度,收缴率以及非物经营目标的一种工具,同时工具需要增加响应度,关单率和业主访谈的维度(要有明确的指标,如20分钟响应,关单率100%,业主访谈每半年覆盖等),考评是借助工具的使用后,对最终的是否达标的结果进行评定,生活顾问现场的训练导师和验证结果的是各项目负责人,因此工具的使用过程中的检查要由各项目负现人跟进,目前项目负责人没有对生活顾问的月考核权,其次,我看了现场的一些生活顾问的报单,对于发现问题整改后反馈的图片,明显不是一个区域,对于巡查报单制度推出的同时,建议同步推出造假工单的重罚制度。

6、客品监督

目前生活顾问已经400多人,客品可以从繁重的收集作业中脱离出来,偏向于制定规则和研发适用的工具,帮助生活顾问实现目标,同时通过抽查生活顾问工具的使用,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时纠偏,其次,开发适用生活顾问的课程,组织日常的赋能,通过不定期开展优秀生活顾问评比活动,形式多样,如:认人识房评比、业主点赞评比、非物经营业绩评比等活动,帮助生活顾问主动加强和业主的粘性,对于获胜的生活顾问,项目负责人同样奖励,加以宣传,享有优先晋级权,最后,在生活顾问的晋级上,对于平时出现的造假,事故、服务态度投诉等享有一票否决权。

二、关于门岗晋级

门岗是安全服务的重要岗位,门岗人员的重要性和工作量也大于安全的其他岗位,为体现门岗的特殊性,因此多数物业公司都会直接发门岗津贴,集团推出的门岗认证晋级制度,是鼓励门岗人员通过学习,提高自身技能和服务水平,通过认证享受不同级别的岗位津贴,这一举措优于其他物业直接发门岗津贴的做法,所以我特别认可,从现场实际操作来看,只要安全员符合条件均可报名认证,通过后不论是否是门岗,均可以享受门岗津贴,无形中成了普调工资,增加了项目的人员成本,建议认证报名可以针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安全人员,认证通过后,没有从事门岗岗位的人员,纳入储备池,目前正在岗位的,直接享受认证津贴。

对于已认证通过的门岗人员,建议在工作服上,有不同的标识能体现一级,二级等,让获得晋级的安全员能时刻提醒自已做好,同时也是一种荣耀,让更多的门岗参与认证。

已获得认证的门岗人员因服务态度被投诉的,取消认证级别,直接由储备池里人员顶替

同时建议与于门岗标准化的落地,以及落地后的维系也挂钩

三、关于非物经营

随着每年人均基本工资的上涨,现有的物业主营收入难以维持物业服务企业的开支,因此在品质和客户满意的基础上,做好我们的生活服务并创收,是物业收入中一个不可获缺的指标,我看了下城东区域的现状,以及与社区发展中心交流后,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每一个项目负责人对非物指标的经营重视的程度不一样

2、 各项目都建立了生活服务体验群,但不是每个网格都有体验群,有的体验群只有几十户业主

3、 生活顾问对群的维系和运营缺乏系统性的指导,对商品不了解,只是单纯的复制发链接,业主问的时候在了解回答

4、 团购类商品不能提前预知,没有包装组合好的团购信息,在群里宣传

5、 用户的体验没有重视(比如价高、比如质量问题),与社区发展中心的反馈及问题解决的途径缺失

6、 在团购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情况下,一些生活顾问的积极性不高,同时非物经营,包括物业费指标,没有考核机制。

7、 一些生活顾问在日常工作中,对业主没有粘性,不了解业主的需求,很难建设性的为惠美佳在选购商品上提出需求。

关于非物经营,我也在学习的摸索,先在城东区域调整了非物对接人,所有的生活顾问

和惠美佳的负责人进群,同时正在进行以下改善,希望区域在非物经营上能有提升。

1、 每一个网格要有自已的体验群,加微率要求不低于80%的户数,

2、 对接人熟悉商品,并组合团购商品事先在群里向生活顾问宣传

3、 非物指标分解,没有指标就没有努力的目标,生活顾问要明确自已努力的方向

4、 每月要与惠美佳、项目负责人开一次非物经营月度会,会上前三名以表彰为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对于用户的体验及时的反馈。

5、 生活顾问可以依据自已项目业主的情况,选择业主需要的商品

6、 生活顾问业绩月排名,后三名的帮助找原因提升。

7、 为帮助生活顾问做好非物经营,项目负责人要有共担意识,月度排名后三位的项目负责人要勇于承担生活顾问的表彰费用(完成批标的情况下,区域承担)。

同时也建议:

1、关于体验群的运营,需要能定期组织生活顾问的赋能

2、在商品推出前,建议先有比价程序,确保价格不高。

3、印制些银城生活服务的购物塑料袋(体现我们团购商品的专有性)

四、关于物耗

对于物耗的控制,确实是项目减少成本支出的一个途径,现在各项目都有自已的仓库,对于各仓库库存的物品,区域内没有盘活,因此存在资源的浪费,针对存在的问题,目前在城东区域做了些要求:

1、 所有项目提交现有仓库盘点台帐

2、 区域设专人(兼职)负责,统一汇总各项目的台帐,形成区域大仓库总帐。

3、 各项目仓库对接人每周五提交进销存台帐,由区域专人核销

4、 各项目的月度采购审批加签区域仓库总对接人审批,主要把关核对总帐中,有的物资先调剂,后期划帐,没有的同意采购

5、 每月月度会公布物耗指标的使用进度和项目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