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心理障碍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5:16:08

序论:在您撰写心理障碍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心理障碍论文

第1篇

一、是否具有优质的作文起步教学,是儿童稚嫩、敏感、

纤弱心河里能否激起喜爱作文浪花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二三年级是起步作文的关键阶段。大部分农村小学,由于师资质量上的问题,不少教师对学生造句的辅导,不是通俗地解释某词的意思,在学生真正理解之后,再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行多角度训练,达到比较熟练运用的目的,而是在学生一知半解之时,就举出少得可怜的例句,替刚刚启动思维的学生套上一个箍,把知识局限在一个小圈圈内。当着根据一定的意思缀段或缀文时,教师所举例句上有的,学生有可能熟练运用,很快成段成文。而例句上无,缀段或缀文中所需要的,学生就会彷徨而不知所措。如无反复,就会加重一部分学生的心理负担,感到“作文”难,从作文起步阶段就开始产生逆反心理。正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儿童感到学习困难,如果别人都能够接受的东西他不能接受,那就说明,他在童年时期没有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得对于他的发展来说应当获得的东西。儿童正是在这个年龄期——从一岁到七、八岁,变得头脑迟钝的。”因此,起步作文这一步抓不好,对学生以后的作文学习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二、丰富多彩的作文教学,是激发学生作文情趣的源泉,

而生硬平淡的作文教学,则是阻碍学生作文进步的丘陵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也在逐步变化。尤其是初中学生,学习兴趣开始分化,而且兴趣广泛又不稳定。他们表现出有时特别喜爱作文学科,或者某种与写作有关的活动,有时又特别喜爱另一门学科或另外一些活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数理化成绩冒尖,但语文成绩不佳,尤其是作文水平低劣,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那么,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分化,除了心理发展的特点逐步变化的原因外,还有哪些原因呢?实践告诉我们,教师业务素质的强弱、教学是否生动有趣、组织教学的新颖程度等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因此,在这个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对于作文辅导的责任更为重大。其一,应采用多侧面的训练,拓宽学生学习写作的内涵,例如在记叙文训练中,可以分出写人训练、记事训练、写景训练、状物训练等。在写人训练中可以分出写人片断训练——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写人完篇训练——用综合方法写人、通过具体事件写人、把题材归类后从几个不同方面写人、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人、用对比方法写人等。在记事训练中也可以分出记事片断训练——场面描写、事件片断描写;记事完篇训练——单一事件描写、复杂事件描写等。在写景训练中又可以分出写景片断训练——抓住景物特征写环境的一角、按观察的方位或层次描写全景、固定观察点与景物的变化、移动观察点按移动的空间顺序写景、即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等;写景完篇训练——实景描写、虚景描写等。在状物训练中又可以进行静物的描写训练、动物的描写训练和借物抒情的训练。多侧面训练,可以避免写作教学过程的枯燥和空泛,使教学内容充实全面,使学生学来有其味难尽的感觉。其二、采用生动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提高写作水平。诸如到野外春游,当场进行写景训练;课内进行限时口头作文比赛;教师引导。学生当堂进行作文构思或评讲辩论;布置对一个老师进行肖像描写;布置记当天的某一堂课;布置观察当天的哪一件事,并进行描写;布置学生间相互进行肖像、个性、表现的描述;指定学校或野外的专一景物,要求即景抒情;指定教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其他学生当场进行描写;布置对专一动物进行观察描写等。笔者曾运用以上这些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常常达到妙趣横生、寓教于乐而乐不可支的境地。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因此而长盛不衰。

三、在学生生活实际的园地里,充分利用教材,强化课外

阅读,以培养想象力为助动力,才有可能获取作文教学的累累

硕果

学生感到苦恼的是作文,教师感到苦恼的是作文教学。作文是学生思想、生活、思维、语言的综合反映。为什么有些学生对作文畏之如虎?关键在教师身上。首先,作文教学必须局限在学生生活实际的园地里,要写学生所熟悉且有较深理解的东西。这样,学生作文才不会味同嚼蜡,无物可写。吕叔湘曾说过,命题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但这个命题又决定着学生写作的成功程度。题目出得不好,主要表现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在无物可写时,只好抄书抄报。写作文无非是让学生把脑子里的东西组织起来,表达出来,如果出题强人所难,学生就会勉为其难。因此,写作教学中必须非常注意体察学生的生活,对他们所真正熟悉或者生活中肯定会出现的东西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掌握写作教学的主动权。

其次,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美感和吸引力,并通过强化课外阅读,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自觉性。众所周知,一般的说来,教材就是范文,顾名思义,范文即典范之文。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对时代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总是津津乐道,分析来、分析去,学生最后仍然无动于衷,或者毫无收获,而在如何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方面,则考虑甚少。另外,有的教师仅仅满足于课上对课文的教学,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提倡、不组织,原因是怕影响课堂学习,这些同志把课外阅读与课堂语文、写作教学的关系对立起来了,忘记了教材学习、课外阅读是写作学习的宝贵源泉。我们难以想象,一个不爱读书的学生能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第三、以培养想象力作为助动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方面。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干巴巴,枯燥乏味,这正是缺乏想象力的表现。想象力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发明创造;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艺术;同样,没有想象力,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不可能有大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因为发展想象力的基础是观察,所以教师应首先教育学生学会观察,努力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留心周围的事物,处处做有心人,生活积累得多了,想象力就会逐渐丰富起来。其次,要明确,什么事情,都要亲自经历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必要的。要求写强盗的人先去做强盗,写特务的人先去叛国出卖情报,这是愚蠢和离奇的,也是做不到的。

第2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素质教育受到人们普遍重视。数学作为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1],是中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的基础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2]。我们研究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与消除的目的是:(1)便于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反思,以总结经验,找准问题,发扬成绩,纠正错误;(2)把握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益;(3)试图探讨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及与素质教育相悖的有关问题,使数学学科价值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和有效发挥,更好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依赖心理

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数学教师也乐于此道,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课后也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习惯于一块黑板、一道例题和演算几道练习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高涨的激励情绪,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3]。

2.急躁心理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有“从贮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缺题设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4];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等等”[5]。

3.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的连续系统——解决数学问题所遵循的某种思维格式和惯性。不可否认,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另一方面这种定势思维的单一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等。

4.偏重结论

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讲,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比分数,很少见同学间有对数学问题过程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至于思维变式、问题变式更难见有涉及。从教师方面来讲,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很少顾及“数学过程”。从家长方面来讲,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从不过问“过程”。教师、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偏重结论心理。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难以深刻领会结论,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启迪,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此外,还有自卑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中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具体地讲,存在的影响因素有如下一些:①“应试教育”大气候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付;②对素质教育缺乏科学的全面的理解;③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④数学学科价值还未真正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认识;⑤教法单调死板,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和灵活性;⑥学法指导不够,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头;等等。

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坚持“四重、三到、八引导”,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

“四重”,即重基储重实际、重过程、重方法。

1.重基础

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重实际

一是指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等;二是指数学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三是要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重过程

揭示数学过程,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6]。一是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过程;二是要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三是要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四是要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总之,要“以启发诱导为基幢,“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7]。

4.重方法

“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8]所谓重方法,一是要重视教法研究,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过程,掌握解题方法;二是要重视学法指导,即重视数学方法教学。数学学法指导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它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审题答题,进行知识体系的概括总结,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对解题过程和数学知识体系、技能训练进行回顾和反思,等等。

“三到”,即教师要做到心到、情到、人到。“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忘,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从而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课堂步入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教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运动”[9]。

“八引导”,即学科价值引导、爱心引导、兴趣引导、目标引导、竞赛引导、环境引导、榜样引导、方法引导。

1.学科价值引导

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学科价值,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知识。一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悠久历史;二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特别是它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要让学生明白当前的数学学习与自己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能力增长的关系,使其增强克服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自觉性,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

2.爱心引导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征询他们的意见,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向他们奉献一片挚诚的爱心。

3.兴趣引导

一是问题激趣。“问题具有相当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经努力可以克服困难,但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创造条件寻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并非一蹴而就”[10];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语言激趣、变式激趣、新异激趣、迁移激趣、活动激趣等等。

4.目标引导

数学教师要有一个教学目标体系,包括班级目标、小组目标、优等生目标和后进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有前进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其目标要既有长期性的又有短期性的,既有总体性的又有阶段性的,既有现实性的又有超前性的。对于学生个体,特别是后进生和尖子生,要努力通过“暗示”和“个别交谈”使他们明确目标,给他们加油鼓劲。

5.环境引导

加强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开展“一帮一”、“互助互学”活动;加强家访,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征求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使学生有一个“关心互助、理解、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

6.榜样引导

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心中的榜样,一是要在教学中适度地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二是要引导学生向班级中刻苦学习的同学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近体效应”;三是教师以身示范,以人育人。

7.竞争引导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建立竞争机制,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和排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比、学、赶、帮争先进。

第3篇

一、畏难,心理压力较大

初中物理重在表浅的定性研究,所研究的现象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高中物理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而抽象,多数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高一物理的运算又迅速地从单纯的算术、代数运算过度到函数、图像、向量、极值等运算。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概括、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应用数学能力以及与之对应的优化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质量,这对于刚上高中的只有形象思维或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尚处于经验型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思维方式中质量上的飞跃。高中物理难学是确实存在的现象,大部分的学生觉得成绩比初中退步了,对现在的成绩感到不满意,而且对学习高中物理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众所周知,在高考各科成绩中,物理学科的平均分历来都是较低的;而在学生当中''''物理难学''''成为抹不去的阴影。不良的竞争,过大心理压力的长期作用会使青少年的心理承受力不胜负荷,从而产生学习障碍,结果"台阶"的跨越更显艰难。

二、刻板的学习方法,惰性心理

初中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入手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高中从理想模型代替直观现象客体入手,通过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建立概念和规律,这种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必然使得学生要改进原来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新的要求。学习上产生困难,往往并非学生思维水平或智力的问题,而是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去学。事实上,学生学会物理,到自己会用物理差距还非常大。从我多年的调查分析,大部分的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合适的学习方法,这已是他们在物理学习中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只限于课堂听讲,缺乏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课后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死记公式,生搬硬套。少了求知的热情,成功的喜悦,只靠考试、升学的压力是无法产生浓厚兴趣和学习欲望的,反而会出现"惰性心理",完全依赖老师课堂讲解,思维惰性大,思路狭隘,满足于固有的思维模式,受固有的方法框框约束,只能套用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只能模仿,不能创新,思维僵化。"满堂灌"教学法和"题海战术"是产生惰性心理的温床。西方一位颇有名气的未来学者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存在惰性心理的障碍,就不会主动去汲取知识,学不到真正的东西,也不可能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三、思维负迁移,"晕轮"效应

思维定势的迁移分为正向迁移和负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的为正向迁移;起干扰、抑制作用的为负迁移。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势负迁移的消极表现:

1、在解决新问题时,盲目地照搬旧经验,不注意新旧问题间的差异。

2、由于思维定势造成思维方式的僵化,不利于思维的发散,缺乏创造性。

3、在建立概念和规律时,学生因未真正掌握其内涵和外延,便会造成"定势错觉",而极易迁移到应用中去。不能区别相互之间有联系的物理概念,如电压和电动势,电势与电势能,质量与重量,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等。

4、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时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差,理解不透切,将一些本质不同,但表面上相近、相似、或相关的概念或规律混淆,产生晕轮效应,成为学习的障碍。如在对自由落体运动问题的认识上,学生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所受的重力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问题的认识上,学生对鸡蛋碰石头这一物理现象,认为鸡蛋碎了是由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比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分不清变化和变化率,如速度的变化和速度的变化率;磁通量的变化量和磁通量的变化率等;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学生将其作为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一般关系,以滑动摩擦力概念代替了摩擦力概念;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及其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总是指向圆心,学生将这一特征当作圆周运动的一般特征,以匀速圆周运动概念代替了圆周运动概念。

四、性别心理障碍

在跨越初高中"台阶"的过程中,有的人越往上攀登越感吃力,不乏落伍者。而落伍者中,有不少是女生。理科是女生弱项的舆论和事例常压得女生不敢放胆去学习物理,造成心理负担,使学习信心不足。例如近几年各省高考实行"3+X"以来,其中"X"科选读物理的女生较少,在理科重点班的女生则更少。女生学好物理的信心明显低于男生,学习的劲头也不如男生,对自己不敢高要求,做题时,也不够男生灵活。在大部分人认为女生学习物理至少在某方面比男生困难的情况下,女生的心理压力实在不小。科学研究表明,男女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都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主要不是表现在水平上而是特色上的不同。男生在抽象、理解思维方面较强;女生在形象、机械思维方面较强,在高中偏向逻辑推理的学习中,女生喜欢记忆的方法已不适用了,从而在成绩上出现退步现象,但特色的差异并不代表能力水平的高低,只是一开始的适应程度的不同,使有的女生心理上产生障碍,缺乏信心,畏缩不前。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介绍一些打破心理障碍的方法:

高中物理注重物理现象的观察到分析物理现象、建立物理模型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因而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学好。从上面的调查研究分析可以获知,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这种思维的较高层次的要求常会令他们无所适从。当高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上遇到心理障碍,我们要想办法帮助他们尽早克服,使他们尽快适应过渡期,愉快投入高中的知识吸取中。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科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情商。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兴趣和好的动机能够很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不怕挫折,勇于前进;要“思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难,料学生所错,投学生所好”。

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一讲到底的做法,而是根据教学目的,通过"设疑"、"析疑"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课堂讨论,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束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懂得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和解决困难的信心,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给他们开阔眼界的机会。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兴趣萌发出来了,教与学也就更加相辅相成了。

其次,注重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实验在物理研究、教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的新课改中物理实验的教学加重了,高中物理更抽象,而学生的自我意识又增强了,他们更倾向于独立思考。演示实验可以使他们"眼见为实",学生实验更使他们有自己动手的机会,课外小实验又有趣,学生都比较乐于参与。

可见,实验确实是受学生欢迎的,良好的实验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简单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可以给学生亲切感,消除对物理学的畏难情绪。并且有人曾说过,实验的教育价值与实验装置的复杂程度成反比。但教师同时也要注意实验的针对性,不要令学生看过了、做完了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不知道实验有什么目的和作用;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心态,如为了结果完美而修改资料,把实验当游戏等。

第三,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社会的发展需要创造,人人都希望有所创造,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的核心,它对其他能力的形成、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很重要,因为高中教育面对的是青少年,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完全符合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的。

第4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素质教育受到人们普遍重视。数学作为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1],是中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的基础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2]。我们研究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与消除的目的是:(1)便于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反思,以总结经验,找准问题,发扬成绩,纠正错误;(2)把握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益;(3)试图探讨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及与素质教育相悖的有关问题,使数学学科价值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和有效发挥,更好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依赖心理

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数学教师也乐于此道,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课后也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习惯于一块黑板、一道例题和演算几道练习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高涨的激励情绪,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3]。

2.急躁心理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有“从贮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缺题设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4];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等等”[5]。

3.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的连续系统——解决数学问题所遵循的某种思维格式和惯性。不可否认,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另一方面这种定势思维的单一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等。

4.偏重结论

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讲,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比分数,很少见同学间有对数学问题过程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至于思维变式、问题变式更难见有涉及。从教师方面来讲,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很少顾及“数学过程”。从家长方面来讲,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从不过问“过程”。教师、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偏重结论心理。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难以深刻领会结论,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启迪,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此外,还有自卑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中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具体地讲,存在的影响因素有如下一些:①“应试教育”大气候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付;②对素质教育缺乏科学的全面的理解;③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④数学学科价值还未真正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认识;⑤教法单调死板,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和灵活性;⑥学法指导不够,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头;等等。

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坚持“四重、三到、八引导”,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

“四重”,即重基储重实际、重过程、重方法。

1.重基础

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重实际

一是指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等;二是指数学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三是要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重过程

揭示数学过程,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6]。一是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过程;二是要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三是要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四是要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总之,要“以启发诱导为基幢,“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7]。

4.重方法

“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8]所谓重方法,一是要重视教法研究,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过程,掌握解题方法;二是要重视学法指导,即重视数学方法教学。数学学法指导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它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审题答题,进行知识体系的概括总结,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对解题过程和数学知识体系、技能训练进行回顾和反思,等等。

“三到”,即教师要做到心到、情到、人到。“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忘,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从而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课堂步入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教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运动”[9]。

“八引导”,即学科价值引导、爱心引导、兴趣引导、目标引导、竞赛引导、环境引导、榜样引导、方法引导。

1.学科价值引导

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学科价值,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知识。一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悠久历史;二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特别是它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要让学生明白当前的数学学习与自己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能力增长的关系,使其增强克服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自觉性,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

2.爱心引导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征询他们的意见,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向他们奉献一片挚诚的爱心。

3.兴趣引导

一是问题激趣。“问题具有相当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经努力可以克服困难,但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创造条件寻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并非一蹴而就”[10];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语言激趣、变式激趣、新异激趣、迁移激趣、活动激趣等等。

4.目标引导

数学教师要有一个教学目标体系,包括班级目标、小组目标、优等生目标和后进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有前进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其目标要既有长期性的又有短期性的,既有总体性的又有阶段性的,既有现实性的又有超前性的。对于学生个体,特别是后进生和尖子生,要努力通过“暗示”和“个别交谈”使他们明确目标,给他们加油鼓劲。

5.环境引导

加强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开展“一帮一”、“互助互学”活动;加强家访,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征求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使学生有一个“关心互助、理解、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

6.榜样引导

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心中的榜样,一是要在教学中适度地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二是要引导学生向班级中刻苦学习的同学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近体效应”;三是教师以身示范,以人育人。

7.竞争引导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建立竞争机制,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和排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比、学、赶、帮争先进。

第5篇

一、困难生的心理障碍

造成困难生的因素是各方面,但最普遍的原因还是心理障碍问题。

(一)意志障碍: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发展过程,而且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即意知过程。学生意志品质的好坏,对实现教学目的、教学任务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困难生,往往不是由于智力低,而是意志力薄弱,其具体表现为:

1.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人的意志受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的影响,就困难生中的多数而言,往往是缺乏理想、目的,往往认识不到学习高中物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只是为了应付教师和家长,他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社会、家庭等外界一些微小的刺激都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干扰,使之大大地减慢完成学习的速度和增加错误的数量。正因为他们没有把学习物理作为内在需要,把物理学好作为学习目的,因而未能形成自觉求索的执着信念。

2.缺乏学习的坚韧性。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随意行动,意志力的培养只有在克服困难的意志努力中进行,离开困难,砥励意志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困难生中的多数人,学习物理的毅力和耐力较其他学生差,对问题不愿做较长时间的艰苦钻研,习惯于“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方法,一旦遇到题目做错了,不会主动去寻找致错原因,因此常重犯某些错误。遇到更困难的问题,就一眼扫过,甚至不屑一顾,回避失败,不善于使自己的智力活动高度紧张起来。

3.缺乏学习的兴趣。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相当活跃的成分和激素。尤其对物理学科,物理现象的观察、物理概念的抽象、物理规律的描述、物理实验的操作诸如此类的智力活动都要求尽量将自己的学习兴趣保持在较高的激活水平上。然而,困难生的心情多数处在厌烦、焦燥的抑制状态,常感到学习高中物理太难,即使有时对某个问题,某些实验表现出一些兴趣,也只是凭借不需要意志力支持的直接兴趣学得一时的轻松愉快,一旦听或看不懂,就觉得无味,从而使自己兴趣始终未能激活起来,进而丧失兴趣,越不想学习就更不会学习,导致成绩越来越差,继而在思想产生一种对自我能力的怀疑,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子,最终成为学习的失败者。

(二)情感障碍

情感是人们内心对外界事物所抱的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体现,如愉快、憎恶、热爱、仇恨等。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此起人的积极态度,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反之就会引起人的消极态度,产生一种否定情感,而在物理教育中,恰有许多与困难生需要相抵触的情况,从而造成了困难生的情感障碍。

1.教师或家长对困难生期望值过高,教师或家长对学生提出合适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可是困难生的基础知识本来就薄弱、知识缺漏严重,然而教师或家长却要求他们和尖子生一样,在相同时间内接受同样多的东西,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而在同样多时间内,这些东西往往是他们无法全部接受的,由于脱离了他们的实际,所以心理负担过重,抵触情绪萌生,从而导致了他们害怕学物理,甚至厌恶物理,最终放弃学习物理。

2.教师教育不得法,忽视个性的差异。物理教师如果能组织既形象生动又直观准确的实验,运用深入意境,唤起想象、妙趣横生的物理语言,引导学生去领略物理世界的无穷奥秘,那么伴随的将是积极的情绪和情感。相反,枯燥和权威式的讲解只会带来被动以至消极的态度和体验。有些教师教法单一,不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客观实际以及个性差异灵活选用教法。教学中着眼于知识的传授,不会因材施教,更不会因时施教(能力是处在发展之中,时时在变化),只重视多教给学生知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更不注意关心困难生实际心理需要,上课缺乏诱惑力和感染力等,从而造成困难生的情感障碍。

(三)思维障碍

心理学指出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等,物理思维能力具有概括、间接、深刻、抽象的特点。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就体现在上述能力的差异上。而所谓困难生正是在上述几方面都存在着严重不足的学生,从而构成了他们的思维障碍。

1.思维广度不够,物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这样才能在物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但是困难生的思维品质在这方面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孤立观点看问题,没有良好审题习惯和技能只会生搬硬套,不能把各种物理知识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思考,因而往往抓住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又忽了其它方面。

2.思维深度不够,由于思维方式的不适应,困难生思维往往不能与教师思维同步,常处于茫然的状态,对待问题总习惯于表面的直观形象思维,而不去更深一层地分析和综合进行揭示问题实质的抽象思维。

3.思维变通性不够,困难生由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扎实,很少能对问题的解答有一个完整的叙述。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多是一知半解,对解题方法的掌握表现为机械的模仿,长此以往形成思维呆板,一旦改变问题的方式,就造成思维混乱,抓不住关键环节,形不成思维中心,从而也不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替换方案,使思维受阻。

二、困难生的心理障碍的防治和转化措施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困难生的心理障碍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方面的,当然寻找原因,又何止以上几种,问题是在找出原因后怎样对症下药,找到相应的对策来防治困难生和转化困难生,从而大面积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呢。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一)强化目的教育、调动困难生学习自觉性。

根据物理教学的心理特点,学生对物理有好奇心,他们想从实验中看到奇特现象,他们对使用和维修家用电器、解释自然现象感到新鲜有趣,想得到能用于生活实际的物理知识;他们常会从祖国在科技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和古今中外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中受到鼓舞,在心理上萌发出一种想将来在科技方面作出贡献的愿望,因此,教师应该把课堂传授的这些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诱使、引发其产生这些积极的心理,这样学习物理的自觉性就自然会调动起来。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师生的情感。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所以密切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困难生的学习兴趣,鼓起学习的勇气。困难生往往有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因物理成绩不理想而愧于见老师,更不会主动地向教师提问,长此以往,问题越聚越多,思想负担越来越重,学习就愈感到困难,因此教师要关心和理解困难生,平时要常找他们交心谈心,多给他们一点情感,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向困难生传递亲切,理解和信任的信息。例如,给困难生一个微笑,打个手势,拍拍肩膀,时而在练习中写几名赞扬话等都会给困难生无形的力量。教学中对他们要做到“三优先”即提问优先、辅导优先、学习检查优先,耐心细致地帮助困难生,直到弄懂弄通为止,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让教学的双边活动在情感交融中进行。

(三)培养困难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

过去的应试教育只面向一部分学生,面向的是升学有望的少数学生,对困难生歧视甚至排斥,而目前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反,它面对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物理教学应以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的,以学习为中心的实践模式,由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全部学生都有思考、发言、练习、讨论、板演的机会,而不能为了课堂气氛、教学节奏、课堂密度把机会全包给优秀生,应当挑一些易回答、易解答、易操作的问题让困难生做,这样不仅可使他们有了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而且能使他们在这些回答中有成功的体验,使他们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和决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物理兴趣。

(四)降低教学过程的起点,为他们铺好台阶。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形成能力培养素质的基础。针对困难生认识能力差思维能力弱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讲解知识的发生过程和形成过程,以降低教学起点。要采用象放电影、电视中的慢镜头,小步子甚至倒退的手段,给困难生搭起思维的小台阶使他们拾级而上。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降低起点,对过难、坡度过大的内容要进行分步讲解,对重点、难点和学生不足之处应进行必要的循环,甚至多次反复,要尽量增加演示实验、幻灯、电视机、图表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增加他们感性认识,提高困难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安排上要注重双基的教学,对一些综合性强的题应给困难生以适当的提示,要求他们搞清已知什么、所求什么、题目的性质和类型,作业中要书写清解题思维过程。从而使他们熟练掌握解题的一般规律和技巧。

(五)指导困难生会学的方法

第6篇

论文摘要:在跨栏跑教学中,针对学生“怕栏”的心理障碍,运用心理控制教学方案,加强跨栏跑教学的心理训练,减少不良心理反应。改进学生跨栏跑的教学与训练,对我们从事跨栏跑的教学与训练具有指导意义。

跨栏跑是一项技术性强、身体素质要求高的体育运动项目。它因技术本身固有的复杂性和对身体素质要求高的特殊性,在客观上给跨栏跑的教学增加了不少难度。同时,由于错误动作的产生,学生往往碰倒栏架,甚至可能会摔伤身体。这使不少初学者产生恐惧心理,给教学工作带来不少困难。所以,在跨栏跑教学中,消除学生“怕栏”的心理障碍,对提高教学质量、预防和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在跨栏跑的教学训练中,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作了些心理训练方面的尝试,通过书面调查和课堂实践记录,总结出学生在跨栏跑教学中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在:(1)怕栏(怕栏高、怕碰、怕摔跤、怕三步上不了栏、怕全程栏)。缺乏勇气和信心而表现出来的胆怯、犹豫、恐惧。(2)情绪不高,注意力分散。(3)凭兴趣(过于兴奋),盲动盲干“跳栏”。(4)情绪急躁(技术不合理,动作不协调),过于紧张。

引起恐惧的原因有三:一是情景性恐惧:主要是以前在练习跨栏时发生过危险,当再接触跨栏练习时,危险的情景就会立即再现,这种恐惧性心理除记忆外还有想象,许多以前没有接触过跨栏练习的同学,看别人做动作,也会望而生畏。二是感染性恐惧:指一个人的恐惧引起其他人连锁反应的恐惧。三是自发性恐惧;是指个别学生因天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差,或者由于生理方面的缺陷,怕动作做不好被别的同学嘲笑而产生的恐惧。

二、消除恐惧心理的措施

通过谈心与长期教学训练经验的总结,我们采用心理控制教学方案,克服跨栏跑的恐惧心理,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心理训练,从而解决学生学习跨栏跑的心理障碍。

(一)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并贯穿于整个课堂中,采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积极鼓励学生要大胆、果断,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和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尽量排除不良心理影响。

(二)明确教学任务,正确理解概念

在教学中,首先向学生介绍跨栏跑的技术演变过程以及动作要点。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向学生交待清楚,使学生明确怎样去做,如何去做,以避免学生对动作概念的误解。

(三)利用直观教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具有鲜明、生动的图片和模型教具进行多媒体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把这些积极性迁移到对学习跨栏跑技术的注意上。另外,教师做好正确而优美的动作示范或让技术好的学生做示范,这样对胆怯的学生可以建立良好的心理背景,减少害怕心理。

(四)采用程序化教学方法

所谓“程序化”就是先把教材编制成程序(即把教材分为若干个“小步子”),学生在每一个“小步子”上作出反应(完成动作)。我们把跨栏跑的教学分为以下6个步子:

(1)摆动腿攻栏的辅助练习

(2)起跨腿过栏的辅助练习

(3)跨栏步的练习

(4)栏间跑的节奏练习

(5)起跑至第一栏的节奏练习

(6)全程练习

对实验组采取程序化教学方法,进行递进式教学,如下图(以一个步子为例):

教学时,教师严格控制教学原则,第一个步子产生错误时,要立即查出病因并接受教师的指导或同学的帮助直到成功后,再进人第二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先采用模拟栏架,待动作熟练后,再采用普通栏架。栏架高度由低到高,栏间距离由短到长,这样就会逐步增强信心,诱发兴趣、减轻恐惧心理,尽快掌握技术。

(五)建立栏感

栏感的建立与心理机能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能使练习者感受与栏之间的时间感觉与空间感觉,逐步消除害怕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建立“栏感”。

1.在跨栏步的起跨点和下栏后的落地点上设立标志,让学生做跨栏步的节奏练习。练习时要求学生起跨攻栏要准确地踏上起跨点,下栏后摆动腿也要尽可能地落在落地点上,整个过程自然而有节奏。

2.栏间跑的节奏练习。先采用50一60厘米高的低栏架,男生距离7.5一8.5米,女生6.5一7.5米,将栏间步(男生三步,女生四步)的距离用石灰标出。练习时要求学生站在栏侧,短助跑后做起跨腿过栏侧练习,熟练后在栏上练习。栏间步的步点应尽可能在标志上,视学生掌握技术情况逐渐升高栏架,增加栏间距。

3.起跑至第一栏的练习。要求将步数固定(一般为8-9步)。

通过以上三步的反复练习,不断强化过栏意识,掌握技术,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克服因身体不协调,技术不合理引起的心理上的恐惧感。

(六)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和体格特征各有不同,所以教师要区别对待,团材施教。对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应多安排素质练习;对心理负担较重的学生应多表扬、勤鼓励,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绝不可放手不管;对技术动作掌握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反复示范,细致讲解,采用有针对性的诱导练习,帮助其尽快掌握技术动作。

(七)随机事件的控制

第7篇

论文摘要:“80后”农民工数量已超过1亿,在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正承担着重要角色,但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因素制约,他们又面临强烈的心理矛盾与冲突。政府、社会和个人必须合力解决青年农民工的群体心理障碍,才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青春脸庞出现在农民工群体中,农民工的格局已经发生根本变化,“80后”农民工正逐渐成为这一队伍的主体。农民工不仅是一个收入低下、生活贫困的群体,而且是一个面临强烈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的群体,有些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制约因素,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一、“80后”农民工概况

根据年龄划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已经形成了两代农民工。第一代农民工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他们于80年代或90年代初进入城市;第二代农民工生于上世纪80年代,于90年代末或新世纪初进入城市,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农民,则属于其中的过渡一代。“80后”农民工特指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农民工,也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或青年农民工。据2006年国务院政策研究所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总数大约2亿人,其中16—30岁的占61%。据悉,迄今为止,“80后”农民工已超过1亿人。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80后”农民工有着明显的群体特征:年龄普遍较小,多在28岁以下,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成长的一代;受学校教育的程度高,多为初中以上,虽然他们的素质相比第一代农民工有了较大提高,但在受教育程度与劳动技能方面与城市人口的差距依然很大;基本没有务农经历,难以忍受农村的破旧、贫穷和慢节奏的生活,对家乡的乡土认同在减弱,甚至持批评态度,对农村的一些习惯和传统开始出现不认可;具有更多的融入城市的冲动,正逐渐习惯于城市的繁华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部分人开始试着去认同流入地社会,如参加当地社会组织的一些集体活动,与当地人建立经常性的交往关系,甚至加入当地的一些社会组织等,想在城市安家立业,但自己的根仍在农村,矛盾心理异常突出;更重视自身价值的发挥,有较强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其父辈们主要为寻求生计而出门打工不同,他们打工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锻炼自己、寻找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希望追求更完美的人生;有较强的维权意识,更注重工作环境、自身权益乃至个体感受,不能忍受身份歧视,也不再像父辈一样甘于艰苦廉价的劳动,而更在乎所在城市能否给予他们平等的人格待遇;对政治、文化等生活的需求有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总体来看,他们在政治上的参与意识还比较低,很多农民工在进城后没有参加过选举,没有参加工会组织等。面对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受体制和自身素质的约束,“80后”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与挑战并存,理想与现实交织碰撞,在心理上往往处于尴尬的境地,极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些都阻碍了他们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二、“80后”农民工常见的心理障碍

作为农民工的主体,“80后”农民工承担着城市最脏、最苦、最累、最险的工作,为城市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心理状况主流是好的:吃苦耐劳,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但是由于生活、工作的巨大压力,精神生活的严重缺失,恶劣的工作、生活条件,在城市社会地位的低下等等原因,使部分农民工的心理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自卑与压抑。由于农民工的户籍在农村,传统的城市管理制度在户籍、教育、社会保障、人事、医疗制度等方面只承认城市居民,而将农民工排斥在外。由于人为造成的先天身份的差别,农民工只能处于“二等公民”的尴尬境地。城市居民由于先天具有的城里人身份,不须通过后天努力就可获得许多社会公共资源,在社会生活方面能够享受到诸多特权,在社会竞争方面占据着明显的优势,无论在现实利益和心理感受上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这种因先天身份差别而导致的不平等深深地刺激了“80后”农民工的自尊心,加重了自卑感,很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与生活上的贫困相比,更难以忍受的是农民工不被城市接受,不能与城里人正常交往与合作,不能像城里人一样感受到平等与尊严。在日常生活中,农民工还要忍受因家庭分居、婚恋情感、文化活动匮乏及生活条件限制等,经常处于性压抑和整体精神压抑的心理状态,这很容易产生农民工与城里人的心理对抗。

2.封闭与孤独。“80后”农民工进城的同时也是一个重新社会化的过程。他们虽然在空间上走近了城市,但由于受现行户籍制度和其他制度性的排斥,同时也受其自身的文化心理、价值观、行为方式变化滞后的影响,使得农民工无论在城市工作多久,都注定是游离于城市边缘的“匆匆过客”。城市的生活并未提供给青年农民工良好的转换环境,空间上的隔离、生活方式的差异以及部分城市居民的冷淡、歧视与疏远,不仅无助于青年农民工打破旧的角色意识,融入到新的城市生活中去,反而加剧了他们的心理不适应,在精神上不能很好地真正融入城市,而总是处于封闭与孤独状态,只能囿于自己的社会交往圈和文化习俗之中。2007年8月,浙江省永康市总工会先后对五金、包装、工艺品、电子、金属等五个行业、20家不同规模企业的外地民工展开了为期几个月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因受孤独难以适应环境等因素的困扰,60%以上的外来民工,尤其是"80后”农民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感到寂寞孤独”的为80%。很多农民工进城已经十多年了,却几乎没有城里人朋友。加之基本上没有文化娱乐生活,长年累月重复“干活——吃饭——睡觉”的单调生活,很多农民工将在街上溜达、看临街电视、打扑克作为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

3.不满与怨恨。与农民工相比,城市居民享受着更多国家社会保障和福利,大多可以较轻松地生活。而“80后”农民工不仅没有社会保障,而且从事着城市里高强度、高风险、低收入的劳动。更有甚者,农民工还被老板克扣和拖欠工资,这使得农民工在生活上只能维持很低的水平。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和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反差,容易使农民工产生强烈的被剥夺心理。在自身利益长期被忽略以致损害的情况下,容易引发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严重不满。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还会经常受到个别城市居民的不公正对待。有的居民以自己城市人的身份歧视农民工,将农民工视为“外来人”,将他们看作是低人一等的“二等公民”,甚至故意在公共场所欺负、捉弄农民工;有些城市居民对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农民工缺乏信任、理解和尊重,甚至故意刁难,丢了东西就认定是农民工所为,直接伤害了农民工的自尊心;有些城市执法人员在执法和城市管理过程中对进城农民与城市居民持双重标准,对农民工动辄罚款、毁坏东西甚至任意打骂;有些商场、酒店、浴池等公共场所以衣冠不整、有碍店容或影响其他人消费等种种借口拒绝农民工进入。大多数“80后”农民工坦言,他们心里最难受的就是城里人看不起自己,个别城市人还以对农民工进行刁难和人格侮辱为乐,这很容易产生农民工与城里人的对立,他们中的个别人则可能在人格受损时以破坏城市公共设施、偷窃、群殴等极端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怨恨情绪。

4.仇视与报复。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大城市繁荣与富庶是来自偏远乡村的青年农民工无法想象的。在农村的时候,这种差距他们还没有亲身体验到,但是一旦进入到城市,这种差距就立即显现在他们面前。而二元制社会结构所构筑的用工与户籍制度壁垒,也把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越这种差距的希望打破。城市中繁华富裕与他们低下的社会地位和微薄的收入形成强烈的对比,社会保障的缺失、合法维权的困难、政治与社会事务参与途径的狭窄、城市居民的冷漠歧视与优越感更强化了他们的反城市甚至心态。这种心态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城市居民的,而是针对所有的城市居民的。这种情绪的极端反应就是敌视和仇恨城市的情绪,以往的道德束缚、法制束缚已经不起作用,因而采取极端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报复城市居民就不足为奇了。

三、塑造“80后”农民工健康心理品质的对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公民主体健康的心理品质,“80后”农民工是农民工的主体,其心理障碍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这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程,需要国家和政府、农民工自身、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心理问题。

1.推进城乡二元制度改革,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性管理。首先,政府应该放宽对农民工获得城市户籍的限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废除户籍制度,使农民工获得正式的市民身份。其次,政府应该全面改革与户籍制度相关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使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如逐步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限制,促进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整合,保护农民工的平等竞争权;修订有关法规,规定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不是以身份而是以地域为标准,为农民工参与城市政治生活开辟途径;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为农民工提供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消除对他们的社会保障障碍。同时,提高其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城市义务教育体系之中,对其实行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的政策,保护其义务教育权利;逐步废除暂住证等针对城市外来人口的证件制度,建立起统一的城市人口管理制度等。

2.加强对“80后”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升其自身素质能力。(1)加强对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能力,提高农民工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抗挫能力。通过教育使他们做到能正确对待自己,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能正确对待别人,善交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对待工作,热爱学习和劳动,避免精神空虚。只要他们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退缩、不逃避、不幻想,就能使自己的心理处于一种和谐、自然的健康状态。(2)加强对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培训。政府要组织建立民工学校、民工文化俱乐部等,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明辨是非能力。同时成立专门职业培训机构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提升职业道德。(3)加强对农民工的普法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青年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认识,让农民工了解国家政策,理解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劳动者。

3.加强对“80后”农民工的组织管理,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农民工在城市打工,脱离了原来农村的组织与管理,而城市管理组织又大多采取“经济上吸纳、社会上拒入”的态度,使农民工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边缘人”,没有组织约束,自由散漫,极易产生各种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组织与管理,具体做法是成立农民工自己的组织,如农民工工会等,从而可以通过正当渠道向政府表达其利益需求;制定保护农民工的政策和措施,严厉打击坑害农民工利益的组织和行为,如黑心中介、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等;开放城市组织体系,吸纳农民工进入社区组织、各级党团组织、工会组织、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加强农民工事务管理,从而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在此基础上,要努力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根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从他们是文化创(下转第57页)(上接第55页)造、文化接受的主体入手,从他们的认同感和欣赏能力出发,当地政府要大力发展公共文化设施,改变文化服务供应方式和机制,将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纳入社区文化管理,给予他们创造文化产品和活动的空间及舞台。

4.提供个案辅导与咨询,正确引导权利意识和市民意识的觉醒。个案心理辅导与咨询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对于“80后”农民工来说,往往个人能力,包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比较欠缺,这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导致他们难于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弱势地位。因而有必要为他们提供多方面的辅导和支持,比如整合各种资源设立辅导机构,开通咨询热线等为农民工提供心理辅导、就业信息、法律知识,发展个人职业能力,解决心理烦恼,强化城市适应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对青年农民工的公民教育,弘扬公民的权利意识和市民意识,呼唤公民义务与责任,引导青年农民工不仅以理性精神合法维护权益,还要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