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5:35
序论:在您撰写车间管理方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根据公司整体的要求和我车间的具体实际情况,车间决定开展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为目标,以“重质量、求质量、尚质量、”为主题的“质量管理月活动”:
一、 质量月活动月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小组成员:xxx
小组职责
组 长:全面负责质量活动;
副 组 长:XXX负责开展产品质量;
XXX负责开展工作质量、服务质量;
小组成员:具体实施和考核。
二、活动内容:
1、车间领导联合各班组班长大力宣传“质量管理月”活动,为质量月活动开展营造了积极的氛围,大大增强了车间职工的质量意识;
2、开展产品、操作、现场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评比活动,推动车间不断提高质量;
3、对车间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系统重新客观评价,保持体系有效健康运行;
4、车间领导联合各班组在生产和施工作业现场积极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素养、清洁和安全为内容的“6S”活动,结合标准化现场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对生产和施工作业现场的质量管理;
5、认真组织各班组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度;
三、考核办法:
由车间活动小组每周组织一次考评,全面检查生产操作情况、产品质量情况、装置现场情况、劳动纪律情况、员工学习及精神面貌情况进行评比、奖励、改进。
一.目的:提高高层、中层、低层生产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以及各层人员预防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整个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最终使企业得到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生产管理培训项目
1.生产主管实践训练
课程目标:掌握系统、科学的现场管理方法,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成为一流的生产主管
课程受益:
让您提升管理水平;建立起一支高效融洽的团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杜绝安全事故;成为一流的生产现场管理者。
课程特点:
内容:注重实战性。
互动:采用了现场学员积极参与的互动培训方式,包括:游戏启发,案例分析,问卷测试,小组讨论等等,营造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
课程对象:企业管理者、生产现场主管、生产现场员工
课程长度:2天
课程目录
第一讲现场管理者的角色与作用
客户的要求
五个基本问题
管理五大职能
任务-员工平衡
一流现场的员工
现场管理的方法与工具
现场管理者禁忌的行为
成功的现场管理者
第二讲OJT培训职责
经常出现的问题
员工为何不去做
何时需要培训
培训职责研讨
训练计划表
第三讲OJT指导技巧
指导方法研讨
OJT方法
OJT流程
四阶段指导法
指导演练
第四讲SOP标准化作业
在岗培训流程
对象与职责
培训资源
操作培训手册
可视化管理
第五讲现场5S管理
我们是什么样的企业
5S是什么?
实施5S的好处
实施5S的阻力
第六讲现场5S实施
定义
关键
可以避免的问题
如何实施1S
区别“需要和不需要”
易聚集“不需要”物品的地方
红单运动
第七讲现场改善的方法
浪费的概念
寻找浪费的4M方法
改善的概念
改善的七大指标
改善的基本原则
改善的流程
改善实施案例
第八讲快速解决问题
问题讨论
问题在哪里
PDCA问题解决的流程
头脑风暴法实务演练
简单问题处理方法
第九讲现场目试管理
目视管理概念
目视管理目的
目视管理项目
目视管理的效果
目视管理的工具
现场看板的内容
看板放置的位置
目视管理案例
第十讲现场团队管理
案例研讨
团队协作的障碍
雁的启示
第十一讲人际冲突管理
冲突的定义
引发团队冲突的原因
冲突的过程
五种冲突处理模式
冲突处理的五大步骤
冲突处理技巧
人际关系处理原则
第十二讲现场安全管理
事故等级金字塔
安全之河
始终坚持以安全责任为重
为什么会发生事故?
安全的标准化
安全培训和实践
2.生产主管职业化训练
内容简介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生产部门面临更大的挑战。作为生产部门领导者的生产主管只有掌握先进的工作方法,讲究领导艺术,才能提高产品品质、降低产品成本、改善工作环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套课程系统讲授了生产主管应具备的各项技能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包括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目标管理法、5S管理法以及生产主管在工作中必备的组织与授权、传达与沟通、质量与品质控制、生产控制、采购及物料控制、安全管理与劳动管理等技能,是生产主管职业化训练的必备教程
课程目标:
了解生产主管应具备的管理能力与技能
掌握目标管理的生产管理中的运用方法
熟悉生产主管的七大管理职能
掌握生产现场管理的内容与5S管理法
掌握生产管理的七大管理方法
掌握质量与品质的控制方法
课程对象:企业高层管理者、生产厂长、生产主管、人力资源部经理及员工
课程长度:3天
课程目录
第一讲管理的基本概念
1.企业需要优秀管理者
2.理想管理者的特点
3.管理者的特质和内涵
第二讲主管的基本要求
1.主管的角色与功能
2.主管具备的能力条件
3.主管具备的涵养职责
第三讲目标设定的能力
1.目标管理的作用
2.设定目标的理由
3.推动目标管理
4.目标管理的原则和运用
第四讲问题分析与改善管理的能力
1.突破困境
2.处理方法
3.改善手法
4.作业改善
第五讲组织与授权的能力
1.组织管理
2.授权管理
第六讲传达与沟通的能力
1.沟通的重要性
2.做好沟通管理
3.沟通的要领
第七讲激励部属的行动能力
1.激励的构成因素
2.如何激发部属的积极性
3.申斥部属的正确方法
4.如何处置表现不良的部属
5.激励理论
第八讲培育部属的能力
1.如何做好训练
2.如何做好工作教导
3.如何培养新进人员
4.如何储备和训练基层干部
第九讲自我革新的能力
1.经常保持九条危机意识
2.在工作方面做自我评鉴
3.主管须拥有的五种勇气
4.做好主管应具备的素质
第十讲日常管理制度与组织结构
1.早晚会制度的建立
2.组织结构的内容与意义
3.组织运用原则
4.制度与绩效
第十一讲安全管理与劳动管理
1.工业安全
2.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3.劳动定额
4.劳动组织与定员
第十二讲5S活动--现场管理的法宝
1.5s的沿革与重要性
2.5s的目的与作用
3.5s与其他活动的关系
第十三讲生产计划、生产准备管理
1.生产管理认识
2.产能负荷分析
3.销售计划与生产计划
4.生产计划的准备工作
第十四讲生产控制、采购及物料控制
1.生产进度的管制
2.生产管理组织
3.采购的时机、计划及原则
4.物料的分类与管理
第十五讲质量与品质控制
1.品质管制概述
2.如何管理品质
3.品质变异来源
4.防止变异要诀
第十六讲全员改善活动的展开
1.全员参与改善
2.目视管理
3.改善建议制度
4.设备管理方法
5.成本管理
6.文件管理
3.问题的解决和预防
课程目标:
理解团队解决问题的益处和方法
增强对工作安全性的认识
更有效、更合理、更规范的快速解决问题
学会使用8-D工具
掌握七个解决问题的辅助工具
课程特色:通过角色的扮演,小组讨论和分析实例,使学院掌握快速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课程的对象:企业管理者、生产现场主管、生产现场员工、
课程长度:2天
课程目录:
1.团队解决问题的益处
2.问题的定义和类型:
问题的定义
问题的四种类型:广义,具体,决定性和计划性
广义问题的解决方法---情景分析
3.8—D的八个步骤:
组建团队
确定测量和趋势图
遏制问题
寻找根本原因
挑选纠正措施
实施和验证措施
预防
关闭
4.七个辅助工具
检查表
直方图
分布图
鱼骨图
趋势图
PARETO图
X—BAR
4.5S实施和应用技巧
课程目标:
1。理解5s的定义以及企业中推行5S的重要性
2.掌握每一个S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有效的工具
3.掌握在企业内系统化推行5S的实施流程和注意事项
4.提高产品品质,获得更高的生产力与安全保障
5.获得更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的归属感
课程对象:部门经理、生产管理人员、生产领班、一线管理者
课程长度:2天
课程目录:
1.破冰船:通过一个热身运动使学员和讲师互相熟悉,消除紧张。
2.5S的概述:5S的基本概念以及发展过程
生产过程与浪费的概念
七大浪费的定义和识别
3.1S—整顿
整顿的三要素
目视管理、整顿的步骤
确定物品摆放地点的方法
标志物品的地点的方法
5S的地图
现场图片分析
5.3S---清扫
清扫的定义与功用
污染源的概念与预防措施
清扫的具体方法
现场图片分析
6.4S---标准化
为什么要实施标准化
如何实施标准化
预防的标准化
标准5S平分表的制作与使用方法
实例讲解
7.5S---系统化
如何通过5S提高人的素质
把5S变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实施系统化的方法
8.5S推行运动
如何推行5S
5S推行工具
5S的利益
9.现场改善活动
10.5S参观活动
5.班组长领导艺术
课程简介:
班组长是企业中最基层的领导者,是直接与企业的产品制造者接触的,班组长的素质及其管理技巧对企业来说相当重要。一个合格的班组长必须掌握三项技能:自我管理、管理团队、现场生产管理。
课程目标:通过培训使学员清楚作为一线班组长在领导小组活动时有哪些必备的管理能力和技巧并能将理论用于实践。
课程特点:每种理论都有实例和练习,能让学员充分掌握
课程对象:一线主管、班组长
课程长度:1天
课程目录:
一.自我管理
1.时间管理2.以身作则3.学习无止尽
二.情境领导
情境领导者应掌握以下三项技能:诊断、弹性、配合
1.诊断2.弹性3.配合
诊断练习
三.管理技巧
1.人际关系与冲突管理2.激励艺术3.难缠的员工
6.一线主管管理技能培训
课程目标:
了解一线主管人员的职责和角色
了解领导工作的基本框架
掌握主管人员必备的领导技能
熟悉现场管理的基本概念
掌握提升现场管理效率的方法
课程对象:生产一线主管
课程长度:2天
课程目录:
1.一线主管的角色与职责
一线主管的作用
一线主管的作用
一线主管的角色
一线主管的职责
一线主管的素质要求
2.领导力与领导风格
领导的定义
领导力与领导风格
领导过程的基本模式
3.一线主管领导过程
决策过程
评价
授权
4.一线主管必备的能力
了解下属的成熟度
激励理论及其实践
有效的沟通方法
5.现场管理概论
生产流程分析
QSP策略
现场管理之屋
6.现场现状分析
现场管理其大指标
浪费的定义和类型
寻找浪费的方法
如何消除浪费
7.现场改善
现场改善的思想方法
CIP-不断改善流程
改善的5大方法
7.如何当好班组长
课程意义
两军对垒,将军们运筹帷幄,谁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浴血奋战?士兵。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家制定的宏伟战略,最终由谁来实现?员工。号称“兵头将尾”的班组长正是一线战斗的直接组织者和指挥者。班组这个企业细胞的生命质量,是企业肌体是否健康的标志。
本课程针对班组的重要地位和班组长的工作特点,详细介绍了班组长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解答了班组长工作中的种种困惑,提供了具有很强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工作方法。
课程目标
1.了解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怎样提升班组长领导和管理水平
3.掌握作为班组长适宜的领导风格
4.了解班组长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及工作压力的应对办法
课程对象:企业中基层管理者、现场员工
课程长度:2天
课程目录
第一讲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引言
2.班组长的地位和使命
3.班组长的重要作用
第二讲班组长的现状和基本标准
1.班组长的管理水平现状
2.角色认知——对自己和环境的分析
3.成就动机
4.技能要求
第三讲如何做计划
1.如何做计划
2.计划的实施
第四讲如何组织生产(上)
1.岗位之间的“接口”处理
2.如何执行规章制度
3.再造生产流程
第五讲如何组织生产(中)
1.如何决断
2.如何用人
第六讲如何组织生产(下)
1.如何协调
2.监督与控制
3.如何对待非正式组织
第七讲班组长的权力和管理原则
1.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方面
2.班组长的管理原则
3.班组长的权力类型
第八讲权变管理理论(上)
1.学会权变管理的意义
2.领导方式和环境的关系
3.领导方式和下级成熟度的关系(一)
第九讲权变管理理论(下)
1.领导方式和下级成熟度的关系(二)
2.管理方格图
第十讲激励理论的运用
1.激励理论的类型
2.满意理论
3.双因素理论
4.期望理论
第十一讲管理者的挫折管理
1.挫折的涵义和原因
2.决定抗挫折能力的因素
3.一般人受挫之后的反应
4.人的性格的类型和特点
第十二讲班组长的心理素质
1.不同类型的人面对压力的反应
2.心理疾病的危害
3.自我心理调整的步骤
8.精益生产之JIT实务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市场竞争的加剧迫切要求企业生产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益型转变,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JIT生产方式是精益生产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多采用JIT生产方式的跨国公司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实践证明,JIT是改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课程目标:
1.了解JIT的要点、特点和用途
2.掌握推行JIT的基本方法
3.掌握生产柔性化、同步化和均衡化的推行方式
4.了解JIT采购、JIT品质控制方法
5.了解国内企业推行JIT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
课程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生产车间经理、主任、技术主管
课程长度:2天
课程目录:
第一讲推行JIT的必要性
1.厂里最常见的浪费
2.JIT简介
第二讲JIT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1.进式控制系统与拉动式控制系统
2.JIT生产计划
第三讲实现JIT生产的重要手段-看板管理
1.看板的机能和使用规则
2.看板的种类
3.看板组织生产过程
第四讲JIT的要点(一)
1.“一个流”生产概述
2.“一个流”生产的要素
3.缩短作业切换时间
第五讲JIT的要点(二)
1.实施柔性化生产所采取的措施
2.弹性的作业人数
第六讲JIT的要点(三)
1.进行生产均衡化的原因
2.生产均衡化的好处
3.生产均衡化在企业里的运用
第七讲JIT生产之准时采购
1.准时制采购的目的
2.准时制采购的特点
3.供应商的选择与评鉴
第八讲JIT生产之品质保证
1.传统品质管理与JIT的品质管理
2.JIT生产的要求
3.关于设备的保养
第九讲国内企业推行JIT实务
1.适合推行JIT生产方式的国内企业
2.推行JIT生产方式的要点
第十讲国内企业推行JIT案例
1.嘉陵股份有限公司JIT生产方式
2.东莞某外资企业推行JIT案例
3.广东某家具企业JIT不完全推行案例
三.培训时间安排:培训时间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协商确定。
1.目的
通过开展以“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以下简称“6S”)为主题的“6S”标杆班组评优工作,进一步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准则,有效提升X项目建安期间的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形象,同时,通过6S班组评优的方式,促进并积极带动X项目6S管理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
2.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工程总包范围内的6S管理建设工作,以及承包商6S标杆班组评优活动。
3.定义
3.1
6S
指的是由6S的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和英文SAFETY(安全)这六个单词,由于这六个单词前面的发音都是“S”,所以简称为“6S”。
3.2
整理
将办公场所和工作现场中的物品、设备清楚的区分为需要品和不需要品,对需要品进行妥善保管,对不需要品则进行处理或报废。
3.3
整顿
将需要品依据所规定的定位、定量等方式进行摆放整齐,并明确地对其予以标识,使寻找需要品的时间减少为零。
3.4
清扫
将办公场所和现场的工作环境打扫干净,使其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无脏污、干净整洁的状态,并防止其污染的发生。
3.5
清洁
将整理、整顿、清扫的实施做法进行到底,且维持其成果,并对其实施做法予以标准化、制度化。
3.6
素养
以“人性”为出发点,透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动,培养上下一体的共同管理语言,使全体人员养成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进而促进全面管理水平的提升。
3.7
安全
指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在工作状态、行为、设备及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给员工带来即安全又舒适的工作环境。
4.组织机构
为有效、逐级推行X项目“6S”管理建设及标杆班组评优工作,X项目将成立:6S领导小组、6S工作小组。
4.1“6S”领导小组
是“6S”工作的领导机构,为“6S”工作提供所需的人力、物资和经费等各项资源,并对该项工作进行有效的决策与指导。
“6S”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下:
4.1.1组长
由X项目现场部总经理担任
4.1.2副组长
由X项目现场部副总经理、安全经理、X项目总监、各承包商项目负责人担任
4.1.3组员
由X项目施工经理、调试经理、X项目质量安全部负责人和各承包商安全经理担任。
4.2“6S”工作小组
是“6S”工作的执行机构,负责“6S”工作的策划、培训、实施、考核等具体工作的实施。
“6S”工作小组组成如下:
4.2.1组长
由X项目安全经理担任
4.2.2副组长
由X项目安全管理部安全监督科负责人、X项目质量安全部负责人和各承包商安全经理担任
4.2.3组员
由X项目安全管理部安全管理人员、X质量安全部安全管理人员、各承包商HSE区域主管组成。
5.实施规划
为更加科学、合理地推行6S评优活动,切实提升6S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实效性,现将“6S”管理建设及标杆班组评优活动分为8个阶段,并将评优标准进行逐级推广,具体如下:
5.1
第一阶段(2013年8月)
由X安全管理部策划并制定项目现场的“6S管理建设及标杆班组”评选方案,并将“6S”管理理念的基本要素与X项目的现场实际相结合,制定“X项目6S标杆班组评选
B级标准”(以下简称“B级标准”);同时,X组织对承包商施工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进行6S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
此外,X将在施工现场进行6S文化宣传活动,创建浓厚的6S文化氛围,必要时,将对承包商的班组现场6S工作进行初步指导,提供有效的建议,为后续的“6S标杆班组评优”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5.2
第二阶段(2013年9月)
以中核X公司生产车间作为活动试点,以B级标准为依据,通过为期1个月的检查、跟踪与评比工作,在所有班组中评选出一个“6S标杆班组”予以奖励,并将“6S标杆班组”信息在X进行注册。
5.3
第三阶段(2013年10~12月)
以B级标准为评选依据,将活动的范围拓展至中核X公司、X公司、X公司生产车间的所有施工班组,各评选出3个“6S标杆班组”(总计9个),并在年底安全评比活动中予以表彰和经济奖励,同时,将“6S标杆班组”信息在X进行注册。
5.4
第四阶段(X年1~4月)
以B级标准为评选依据,将评选活动的范围拓展至中核X公司、X公司、X公司的所有承建区域,并将其划为“1-2#核岛、1-2#常规岛、1-2#BOP、3-4#核岛、3-4#常规岛、3-4#BOP、生产临建区”7个分区,在每个分区中各评选出一个“6S标杆班组”(总计7个)予以奖励,并在X进行注册,同时,在第三阶段的活动中,X将引导,并培养承包商之间6S创先争优的竞争心态,使现场的6S管理态势逐步以“被动督促”,转变为“主动推进”。
5.5第五阶段(X年5~7月)
以B级标准为评选依据,将活动范围拓展至所有承包商的班组,在每个分区中各评选出一个“6S标杆班组”(总计7个)予以奖励,并在X进行注册。
5.6第六阶段(X年8月)
在现场管理状况有了显著改进,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个人素养有了明显提升,现场的文明施工、环境形象稳定保持的前提下,X将组织承包商对1-4阶段的6S管理实施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和反馈,同时,采取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措施,修订并正式“X项目6S标杆班组评选
A级标准”(以下简称“A级标准”),并对承包商进行宣贯。
5.7第七阶段(X年9~10月)
以A级标准为评选依据,将更为精细化的6S管理要求在中核X公司、X公司、X公司生产车间同时推行,并在所有班组中各评选出一个“6S标杆班组”(总计3个)予以奖励,将“6S标杆班组”信息在X进行注册。
此外,较B级标准相比,执行A级标准期间评选出的标杆班组将予以更为丰厚的奖励。
5.8第八阶段(X年11~12月)
以A级标准为评选依据,将活动范围拓展至所有承包商的班组,在每个分区中各评选出一个“6S标杆班组”(总计7个)予以奖励,并在X进行注册。
5.9持续改进
当X项目现场顺利完成上述1-8个阶段后,X将继续采取有效的督促、评优与考核机制,确保现场6S管理态势的稳定,并对相关工作进行经验反馈,结合2013-X年的6S管理经验,编制《X工程6S管理手册》,在现场形成制度化,系统化的6S管理模式,力争将此作为X的企业6S管理标准,为总承包项目的6S管理积累宝贵经验。
6.
X项目6S标杆班组评选
B级标准
B级标准主要根据6S管理体系中所涵盖的6项基本要素内容,在结合福清核电建安施工现场HSE管理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整合和优化,形成一个较为简洁适用、便于操作的评级准则,旨在明确6S管理工作的基本框架,使其能够有效指导现场的6S初期建设,并为标杆班组的评优工作提供依据,具体内容如下:
1)班组建设
Ø
承包商应建立实名制班组,以及班组信息台账;
Ø
承包商对班组长进行培训考核、授权、注册;
Ø
在班组作业区域挂设“班组信息牌”进行公示,信息牌应体现:班组名称、班组长信息、作业区域/类别等基本内容要素;
2)作业场所设施与材料清点
Ø
班组将施工区域内本班组使用/待用的设备、材料进行清点和统计,明确其可用性;
Ø
将材料进行分类,将余废料进行统一清理和回收;将存在缺陷的设备、工机具进行封存、修复、标识;
Ø
将可用的中型、大型施工设备挂设信息牌,履历书,并在危险部位张贴醒目的安全警示图牌;经检查完好可用的手持电动工机具、手拉葫芦、开关箱等小型设备应按要求张贴季度检验合格标签;
3)材料、工机具摆放及功能分区
Ø
施工材料应堆码整齐,进行围挡并标识,零散材料可装箱存放;施工临时水电管线应拉设整齐,并采取架空或过路保护措施;
Ø
承包商应制作外观和功能定制化的存放架、储物隔断、工具箱等设施供班组使用,以便于工机具、劳保用品、文件、水壶等物品的统一存放;
Ø
承包商工程、技术管理部门,以及施工队应对承建范围内的区域进行功能划分,增设必要地面分区标记,以及区域定制化管理平面图,明确材料/设备存放区、临时加工区、人行通道的基本设置,确保人员通行、材料和工具周转取用的便捷性;班组在作业场所应有效规划材料和工机具存放点;
4)环境清洁、垃圾清理与收集
Ø
班组每次作业结束前,可采取班后会等活动形式,对工作环境进行清扫,将垃圾进行清理,保持工完场清,设备设施干净整洁的文明施工良好习惯;
Ø
承包商应在作业区域定点设置垃圾斗、垃圾箱等存放容器,确保垃圾能及时存放和清运,防止垃圾长期散放在作业区域内;对可能产生污染的物料与设施,应采取防渗漏、收集、吸收措施;
5)承包商项目部6S管理制度化、程序化
Ø
承包商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6S管理制度/程序,有效指导并推动班组6S管理工作;
Ø
6S管理/程序应有效执行;
6)常态化管理绩效
Ø
班组的6S管理区域应能够长期保持整洁有序(21天良好习惯的养成);
Ø
班组实施6S管理过程中,班组长,班组成员之间应养成良好默契的协作关系;
Ø
6S管理在班组内应常态化运作,形成良性有序的管理模式;
7)人员安全行为、防护措施及环境适宜度
Ø
班组成员应保持自身行为满足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要求,杜绝违章行为在本班组出现;
Ø
班组作业责任区内,应保持孔洞临边、设备危险部位、临时用电、防物体打击等各类防护措施的安全有效;
Ø
班组作业区、休息室、集装箱等区域应保持良好、整洁、事宜的环境(如配备降温,饮水点,通风等设施),班组的劳保用品、办公用品等应定制化管理,摆放整齐;
7.
补充说明
工作小组在上述1-8个阶段中,将根据A级、B级标准,每周不定期对承包商承建区域的主要作业面/主通道/生产车间进行2-3次检查,或根据承包商的推荐,对其6S标杆示范区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工作组将以打分表的形式对班组的6S管理进行考核打分,将平均成绩最高分的班组评为各个阶段的“6S标杆班组”进行奖励、注册并张贴6S标杆班组的帽贴。
此外,本方案中所评选的34个标杆班组仅为计划内的数量,承包商可结合本单位情况进行内部自评,并向工作小组推荐本单位的6S标杆班组,工作小组在实际检查过程可予以打分和评估,将评选出的6S优秀班组予以奖励,并注册成为标杆班组。
附录
附录1:X工程“6S”领导及工作小组组织机构图
附录2:班组信息牌
附录3:X项目6S标杆班组评选
A级标准(初稿)
附录4:“6S管理建设及标杆班组评优活动”实施流程图
附录5:6S标杆班组打分表(B级标准)
附录6:6S标杆班组信息注册表
附录7:6S标杆班组帽贴
附录1:X工程“6S”领导及工作小组组织机构图
“6S”领导小组
组
长:X项目现场部总经理
副组长:X项目现场部副总经理、安全经理、X项目总监、各承包商项目负责人
组
员:X项目施工经理、调试经理、X项目质量安全部负责人和各承包商安全经理
“6S”工作小组
组
长:X项目安全经理
副组长:X项目安全管理部安全监督科负责人、X项目质量安全部负责人和各承包商安全经理
组
员:X项目安全管理部安全管理人员、X项目质量安全部安全管理人员和各承包商安全管理人员
X公司作业班组
X公司作业班组
X公司作业班组
X作业班组
X作业班组
X作业班组
附录2:班组信息牌参考样式
附录3:X项目6S标杆班组评选
A级标准(初稿)
1地面上的环境要求:
1.1没有“死角”或凌乱不堪的地方。
1.2
没有闲置或不能使用的输送带、推车、台车、叉车、机器、设备、工装、模具、夹具、物品等。
1.3
没有闲置于各生产车间的清扫用具、垃圾桶、材料箱、纸箱、容器、油桶、漆罐、油污等。
1.4
工作场所没有不该有的东西,如:衣服、拖鞋、雨伞、皮包、空盒子、花盆、烟灰缸、纸屑、杂物等。
2
工作场所的环境要求:
2.1
使用拖把、扫把定时清扫工作场所/车间/厂房的地面、塑料板、工作台、机器设备、测量设备等。
2.2
工作场所内不可放置3日内不使用的物料。
2.3
零件、外购/外协件、在制品(半成品)、成品或材料应将其置于周转车上或塑料筐或其它容器内,不可直接将其置于地面上,并且对其要有一定的标识。
2.4
经常清理地面,使其清洁、干净,不可有油渍(油污)或水渍。
2.5
消防栓与公告栏前均不可有障碍物。
2.6
工作场所内不可有多余的架子或屏障影响现场的视野。
2.7
车间现场车行道、人行道及安全通道要畅通,地面应平整无破损。
2.8
地面、墙壁、工具箱内外,工作台上下均需保持整洁,无散落零件,机床周围不准放置与本机台无关的物品。
2.9
检测仪器、器具、标准件应放置有序,位置适当,便于使用和操作,防止变形和工序磕碰伤。
2.10
工位器具(工具箱、工作台、踏脚板、在制品塑料/筐板等)均需按规定位置摆放,不能超出规定的标准线。
2.11
工作区物品要摆放整齐,在加工摆放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磕碰受损,并及时交检,做好防护。
2.12
工作区内严禁吃零食,吃饭,看书刊杂志,不准将雨具带入工作间。穿戴齐全劳动防护用品后方可进入工作区。
2.13
厂区内严禁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2.14
生产现场不准穿便鞋,不准穿高跟鞋,穿好工作服,佩戴工作证上岗,不可放置私人物品(可在指定区域集中放置)。
2.15
对暂时不用的物品,全部清理出生产现场。
3
工作区域的标示要求:
3.1
区域线的颜色规定:
A)合格区:绿色油漆或绿色胶带。
B)不合格区,可疑品区或安全警戒线:红色油漆或红色胶带。
C)待检验区域、定位线或通道线等:黄色油漆或黄色胶带。
D)办公区、工作区、作业区域,待作业品区域等:白色油漆或白色胶带。
3.2
区域定义:
A)合格区:指专用来存放本制程检验员判定为符合检验标准及规定要求之物品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B)不合格区:指专用来存放本制程检验员判定为不符合检验标准及规定要求之物品存放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C)可疑品区:指专用来存放因无标识或标识不完整而无法辨别产品名称种类或无法明确产品状态(合格或不合格)之产品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D)待检验区:指专用来存放等待本制程检验员检验的物品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需要所而定。
E)暂存放区:指因需流入下一流程或等待电梯或等待出货等物品暂时存放的区域,暂放时间限为一周内,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F)×作业区:指某一流程正在或即将作业的区域,如进货检验区等,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G)×放置区:指用来定位某些非质量体系类物品的区域,为了现场的整体美观,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如清洁用具放置区、文件柜放置区、报废产品放置区等。
4
在制品的整理、整顿和环境要求:
4.1
严格规定在制品的存放数量和存放位置
确定工序交接点、生产线和生产线之间的中断点所能允许的在制品标准存放量和极限存放量,指定这些标准存放量的放置边界、限高,占据的台车数、面积等,并有清晰的标示以便众所周知。
4.2
在制品堆放整齐,先进先出
在生产现场堆放的在制品,包括各类载具、搬运车、栈板等,要求始终保持叠放、摆放整齐,边线相互平行或垂直于主通道,既能使现场整齐美观,又便于随时清点,确保在制品“先进先出”。
4.3
合理的搬运
放置垫板或容器时,应考虑到搬运的方便,有可能时,应利用叉车来搬动。
4.5
在制品存放和移动中,要慎防碰坏和刮痕,应有缓冲材料将在制品间隔以防碰撞,堆放时间稍长的要加盖防尘盖,不可将在制品直接放在地板上。
4.6
不良品放置场地应用红色标签予以标示。如果将不良品随意堆放,容易发生误用,所以一旦将产品判定为不良品,应立即将其放置于指定的场所。
5
机器设备(包括测量设备)的整理、整顿和环境要求:
5.1
建立机器、设备的责任保养制度(包括:机器、设备的保养制度),并定期检查机器、设备系统、油压系统、空压系统、电气系统等。每一台设备都要有保养记录,设备使用者及管理者均需作明确标示。
A)检查注油口、油槽、水槽、配管及接口、各给油部位。
B)检查电器控制开头紧固螺丝,检查指示灯,转轴等部位是否完好。
C)对松动的螺栓要马上加以紧固,补上不见的螺丝、螺母等配件。
D)对需要防锈保护或需要的部位,要按照规定及时加油保养。
E)更换老化或破损的水管、气管、油管。
F)清理堵塞管道。
G)调查跑、滴、冒、漏的原因,并及时加以处理。
H)更换或维修难以读数的仪表装置。
I)添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压鞋、绝缘手套等)。
J)要及时更换绝缘层已老化或被老鼠咬坏的导线。
5.2
建立机器、设备的操作指导书,要求所有人员按规定对机器、设备进行操作,并扫除一切异常现象。
5.3
工艺应指导及制定相关指导书,明确机器、设备的清扫工具、清扫位置、加油基本要求、螺钉卸除紧固方法及具体顺序步骤等。
5.3
生产现场、各车间的设备摆放须整齐、干净。
5.4
不可有短期内(二周内)不使用之设备存放于生产现场、各车间,如有则需以“待修理”或“计划停机”等标牌进行标识。
6
材料、物品及料架的整理、整顿和环境要求:
6.1
材料、物品摆放须整齐,并以标示牌作明确标识。
6.2
材料、物品须有专门的存放区、放置区。
6.3
料架须摆放整齐,并且牢固。
6.4
常用的料架上不准放置有好几年或很久没有用过的原材料、辅助材料、零件、配件等。
6.5
料架上不准存放呆料、废料或其他非材料的物品。
6.6
料架上不准有好几种材料、零件、配件等混淆放在一起。
6.7
已生锈或变质的材料或零件、配件不准放置于料架上。
6.8
不用或不能用的模具架、料架等不准随意放置在非放置区。
6.9
不用的物品不准随意放置在料架上或与料架上的物品参杂放在一起。
6.10
料架使用的空间尽量规划妥当,以免造成料架的空间浪费。
7
仓库、储存室的环境要求:
7.1
仓库、储存室须有管理责任者的标示,仓库、储存室管理员对所保管的物品应按“先进先出”原则进行领发作业,并确保其“帐、物、卡一致”。
7.2
光线的照明亮度应适适宜,且仓库、储存的区域应通风、不积水、不潮湿、干净、整齐。
7.3
必要时,仓库、储存室需有贮存平面布置图标示,其内储存、存放的物料、材料等应以标签、标识牌等作明确的标识。
7.4
仓库、储存室存放的物品、材料如以纸箱储存,须有叠放高度的限制。
7.5
对仓库、储存室所存放的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危险物品、化学药品等储存须以明显的标识牌进行标示,并对其予以隔离、防潮及采取消防护措施。
7.6
仓储/贮存区域使用的空间规划应合理,以避免造成贮存空间的浪费。
7.7
贮存区料架上不准存放呆料、废料或其他非材料的物品。
7.8
贮存区或其料架上有好几种材料、零件、配件等混淆放在一起。
7.9
已生锈或变质的材料或零件、配件不准放置于贮存区内或其料架上。
7.10
不用的物品不得随意放置在仓储区域或与料架上的物品参杂放在一起。
8
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工具、检具/量具仪器、零件、劳保用品的环境要求:
8.1
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工具、检具/量具仪器、零件、劳保用品等储存、保管须予以定位放置,并以标签或标识牌予以明确标识,工具箱需时常进行整理。
8.2
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工具、仪器、零件、劳保用品等须采用目视管理,并以标签、标识牌进行明确标识且瞬间即可找到。
8.3
零件、备用品及劳保用品须有进出账目之管理。
8.4
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工具等常用的物品应放置于作业场所最接近的地方,避免使用和归还时过多的步骤和弯腰。
8.5
频繁使用的,应由个人保存。不常用的,则尽量减少数量,以通用化为佳。先确定必需用的最少数量,将多余的收起来集中管理。特殊用途的刃具更应标准化以减少数量。
8.6
容易碰伤的工具,存放时要方向一致,以前后方向直放为宜,最好能采用分格保管或波浪板保管,且避免堆压。
8.7
应注意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检具/量具仪器等物品的防锈,对存放在抽屉或容器底层上的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检具/量具仪器等应在其上面铺上浸润油类的绒布。
9
消防设备的控制和管理及环境要求:
9.1
消防栓应经常擦洗,且其前1米处不可堆有障碍物,须用红色油漆或红色胶带予以标识。
9.2
灭火器须定期点检,气压不足时,应立即更新或重新充气。
9.3
如有消防水池须定期检查,保持水位足够(以水量充足为原则),出水阀门应能随时打开。
9.4
严禁使用汽车或其他低燃火点的石油分馏物洗涤机器、设备及其零件。
9.5
任何时刻不得在严禁烟火区域内吸烟或携带火种。
9.6
搬取或携带汽油、煤油及各种易燃易爆物品限用安全油罐或其他有加盖的金属容器。
9.7
一切消防设备,不得用于非消防目的之工作上。
9.8
机器、设备、材料和物品的堆放,不得妨碍消防设备的取用。
9.9
电气设备着火时,若非确信电源已切断及附近无其他电器设备,不得使用水来进行扑灭和抢救,应用灭火器或砂来进行扑灭和抢救。
9.10
在不通风之处使用四氯化碳进行救火时,易发生中毒意外,使用人于数分钟内应迅速奔往通风处所。火灾扑灭后,须先加以通风,方可容许其他人员进入。
10
对物的安全因素的控制和管理要求:
10.1
对有机溶济、剧烈物品、有毒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控制和管理:
A)保管地点是否标明了保管物品的内容及责任者,是否按类别进行整理、隔离和保管。
B)容器是否有加防护盖,以防止其蒸发,是否有溢流、泄漏等不良现象。
C)油废棉纱头是否保存在带加防护盖的不燃容器内。
D)贮存仓库是否定期进行点检,是否备有消火栓或灭火器。
E)使用场所的通气、换气或局部排气装置是否运转正常。
F)操作强酸、强碱、纯碱等有毒物质的工作人员,须接受严格的工作教导培训,并使用适当的保护和防护设备。
G)有毒溶液的气体仍然有毒,操作人员应按公司规定设法避免呼吸此类气体。
H)取用酸、碱等化学物品的工作人员必须按公司规定使用防护用品(如:戴橡皮手套、安全眼镜,使用面罩、橡皮裙或胶鞋等)。
I)有机溶济、剧烈物品、有毒物品等应贮藏在阴冷、通风之处,且容器内不可混入易燃性物质。
J)轻拿轻放,避免震动。
K)充装溶液不宜装满,应留有起伸缩余地。
L)若遇有泄漏,应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M)使用盛装过的有机溶济、剧烈物品、有毒物品等空桶时,应使用相关清洗剂将其清洗干净后再使用。
10.2
对油类物品的安全控制和管理:
A)油废棉纱头是否存放在带有加防护盖的不燃容器内。
B)如果有油类洒落在地面上,是否立即擦掉或对其进行处理。
C)油类贮存的周围是否有烟火现象发生。
D)不能在油类贮存的周围进行动火作业(如:焊接等)。
10.3
对机器、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管理:
A)非指定的工作人员不得开动马达及其他电动机械、设备,如遇有故障或不正常的情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B)保险丝熔断时,应通知设备管理人员进行修换,但遇紧急且在220伏特以下(包括220伏特)时由责任管理人员指定的人员进行修换(此项人员须熟悉电气相关知识及其操作者)。
C)所有电动机器及电动手工具其外壳必须接地,且对其接地线路应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其接触良好。
D)不要擅自修理电气线路及设备,见有故障如:过热、火花、或马达冒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将其报告直接领导后通知有关人员进行修理。E)、临时电源使用前必须加以检视,有无绝缘不良、破皮等。避免将其绕于手臂或携带于身体任何部位进行作业。
F)所有固定电源应将其视作电的活线,不可把身体与搬运物与其
进行接触。不可太相信电线外面有包皮可以保险而不会触电。发现由电线杆上落下的线,应立即通知电气管理人员进行处理,且忌不可用手去拿和接触。
G)再度发生保险丝熔断或控制器跳开必有原因,应立即先报告部门负责人,然后通知电气管理人员处理。
H)电气机器加油量应求适量,过多过少都易造成异常现象发生。
J)若站于潮湿的场所或金属物上,且忌不可用潮湿的手去接触电气设备及其带电部分。
K)应禁止外来人员不得进入变电室及设有围栅的变压器室。
L)凡有电线通过的工作场所之地面,如有人来往时必须加安全防护盖进行掩盖。
M)得用铜线等金属丝代替保险线。
N)机器、设备的安全罩、联锁、区域传感等措施有不完善的地方时,应报告部门负责人,然后通知电气管理人员处理。
O)设备的安全装置措施是否完善,尤其是干燥机的温度是否过高,机械手、自动运转设备的防灾措施是否完善。
10.4
对修理机器、设备及工程设施的安全控制和管理:
A)非自身操作的机器、设备或未经管理人员授权操作的机器、设备一律不得擅自进行操作。
B)不对转动中的机器、设备作较大的修理作业。若须在转动的机器、设备之近旁处所进行作业,则操作人员与机器、设备间须设有适当的隔离防护设施。
C)除经常操作上必须的调整外,一切调整或加油等工作,均应等机器、设备完全停下之后进行。
D)不用手去摸触机器、设备的转动部分。
E)禁止使用不适当的代替品,如:以汽油桶充作支架或工作台,以扳手当榔头,以木箱当阶梯等,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F)工作人员不许搭乘于吊车或起动车辆悬吊或搬移物品的电梯中。
G)铁链不可用打结或加螺丝的办法以缩短或接长。
H)各种起重吊车及启重机械的操作人员,应注意他人的安全,使用适当的信号或音信,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并设法保持钢索在卷筒上排列整齐。
I)非事先征得相关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均不得在酸碱、有毒及易燃气体、易爆物品、高压之设备上从事任何修理或调整等作业。
11
对人的安全因素之教育和预防:
11.1
对部门负责人的安全责任要求:
A)部门负责人应负防止意外事故的责任。
B)部门负责人应以身作则遵守安全卫生须知。
C)部门负责人应教导及监督部属和员工遵守安全卫生须知。
D)发生意外事故时,部门负责人应立即联络厂务人员及公司高层管理者共同谋求改善。
E)部门负责人对属下应施以正确的安全工作方法教导和培训。
F)应使属下确能熟练而安全地完成指定任务。
G)对于新进人员或由其他部门调用之人员,应注意其精神体力是否适合其工作。
H)对新进人员应详细解释与其有关的安全工作法和注意事项。
11.2
对员工个人安全行为责任的要求:
A)切实遵守公司所规定的安全卫生须知。
B)依照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工作,或按上级指示的方法进行工作,不得擅自改变工作方法。
C)非个人所负责操作的机械、设备,不得擅自操作他人的机器、设备。
D)任何时刻不得无故逗留或徘徊于他人的工作区域。
E)放置工作上所需的物料于货架上、高塔上或其他高处时,应确保不绊跤他人或跌落以避免击伤他人。
F)若须从高处抛下物体,应禁止地面上有人通行和在此作业。
G)移动一个机器、设备或货架时,须先将放置其上之未固定物体取下。
H)不得于工作场所到处奔跑、嬉戏、或搞恶作剧或有其他妨碍秩序的行为。
I)不可使用压缩空气设备中产生的空气用来清除身上的灰尘或将压缩空气管指向他人。
J)行走时不可为谋取捷径而穿越生产操作区域或与安全有关的工作场所。
K)不在工作区域中的吊车吊臂下或悬空重物下走动或进行作业。
L)若发现漏油、漏气之处不健全及已损坏的梯子、平台、栏杆及其他不安全的环境时,应随时报告部门管理人员或安全人员。
M)不要使用不健全的工具或机械、设备。
N)推门出入时,不得用力猛推,以及撞及对面而来之人。
O)安全通道、安全门出入口前后必须保持畅通,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物品堆置而妨碍通行。
P)严禁从正在施工中的脚手架下走过、通行。
Q)上下阶梯或行走于容易滑跌之处须特别小心,以免摔倒。
R)在搬运物品时应小心,以免产生伤害。
S)搬运货物专用的电梯或吊车,应禁止任何人员以任何理由进行搭乘。
T)每一员工都须自认防止意外事故为其应尽的一份责任,并互相劝勉他人并要求其遵守安全须知。
U)熟记工作场所的出入口、安全门位置。紧急情况发生时,必须遵守秩序,听从指挥。
11.3
对工作/作业服装的安全管理:
A)在指定的工作场所佩带使用安全帽等安全防护用品。
B)在工作时身上不得带有锐利或尖锐的物品。
C)在操作或搬运发热的油类或其他物体以及进行救火时,必须穿着足以遮蔽全身的衣服及戴适当的安全工作帽,不得将袖子、裤管卷起。若须穿着其他特殊的服装进行作业时,须由公司统一购置和使用。
D)操作或修理一部转动机器或在近旁工作者,不应打领带、悬垂袖口或穿过宽的工作衣服,使用砂轮或其他无覆盖的高速度转动机器、设备时,勿带手套进行作业。
11.4
对安全保护用品(安全帽、眼镜、口罩、耳塞)的管理:
A)正确佩戴工作场所规定的安全帽、眼镜、耳塞、口罩等。
B)按公司规定及时更换工作场所所使用的过滤用品。
C)随时备有安全保护备用品。
D)对安全保护用品是否指定固定的保管地点,并对其进行正确的保管。
12
对工作环境因素的安全控制:
12.1
对公司安全维护及其标志的管理:
A)为搬运、修理设备等工作的便利须暂时拆除地板、地面的盖孔或栏杆时,应设法加以适当的随时围护,待工作完毕后立即复原。
B)一切设备及围护栏杆,不得用作支架或捆棒用作起重绳索。
C)在人行道、通道或可能有人通过的工作场所之上方进行工作,下方应设警戒区,并设安全警示牌,严禁人员通行。
D)存放或使用强酸、强碱、汽油及其他危险物品之场所及设备均应设立危险标志。
13
对工作管理上的因素控制:
13.1
对工作现场的安全伤患救护之管理:
A)火中救人,营救者须先将自己衣裤浸湿,并以湿巾缠裹头部,如营救者衣服着火,可倒地滚熄,切勿慌张奔跑。如伤者衣服着火而不能打滚时,应立即取被毯之类覆盖其身上使火熄灭。
B)救护中毒者,如须进入有毒气体充塞的场所,应佩戴防毒面罩并使用安全绳索,一端绕住营救者后臂,另一端由室外救护人员拉住。
C)救护触电伤者时,如电气开关近身,应立即切断其电源,否则使用长而干的木/塑料手杖、干木棍、干绳索、干布或其他良好的绝缘物体,使伤者与电源断开。
D)救护卷入转动机器、设备的伤者时,应先切断电源,停止机器、设备的运转,而后尽速将伤者移出事故发生的地点。
14
不可控因素的控制,如自然灾害、地震、台风、风暴、水灾、火灾等在即将发生前应采取紧急措施,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使公司财产损失减到最低。
15
厂房设施卫生区域的环境要求:
15.1
厂房设施卫生区域须安排人员定期清扫与整理。
15.2
厂房设施卫生区域须定期进行检查。
附录4:“6S管理建设及标杆班组评优活动”实施流程图
执行B级标准
编制6S方案
制定B级标准
开展宣传及教育培训
评选并注册24个
6S标杆班组
1-5阶段6S管理建设
以及标杆班组评优
取得显著成效后
总结反馈
制定A级标准
执行A级标准
评选并注册10个
6S标杆班组
7-8阶段6S管理建设
以及标杆班组评优
常态化保持
并总结反馈
编制完成
6S管理手册
附录5:
6S标杆班组打分表(B级标准)
单位名称
班组名称
检查日期
班组作业区域
评分项(每项5分,包括10分加分项,总计110分)
如符合要求,则在内划“ √”,反之则划“×”
评分结果
班组建设
班组信息牌是否挂设
内容是否填写齐全有效
作业场所设施
与材料清点
施工余废料是否清理
设备的信息牌、安全警示牌是否齐全
小型工机具等小型设备是否安全完好
小型工机具季度检验合格标签是否张贴
材料、工机具摆放
及功能分区
施工材料是否码放整齐
临时管线是否布设规范
是否为班组配备了工具存放设施
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区域划分
环境清洁
垃圾清理与收集
每日作业结束时,是否工完场清
作业区域是否配备了垃圾临时存放设施
是否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设施采取了相应的防渗漏、回收措施
6S管理
制度化、程序化
是否建立6S管理制度/程序,并有效执行
常态化管理绩效
6S是否能在班组内常态化管理
班组成员是否能够协作开展6S工作
人员安全行为、防护措施及环境适宜度
是否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
是否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
班组是否在相对舒适、整洁的环境下工作
班组集装箱、休息点是否整洁有序
加分项说明
+5分(良好)
+10分(优秀)
检查人签字/日期
总分
附录6:
X工程“6S标杆班组”信息注册表
编号
班组所属单位
班组名称
作业项目
6S管理主要业绩
(可附页)
承包商
HSE部门意见
签字/日期:
X
安全管理部意见
签字/日期:
注册认证
根据现场检查评比结果,现将
班组注册为X项目“6S标杆班组”,希望该班组能继续保持良好的6S管理成效,在日常工作中并充分展现示范带头作用。
X项目
班组长签字:
安委会盖章
变更信息
班组名称变更
新名称:
班组成员变更
变更后的成员清单详见附页
取消标杆班组资质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DNC;客户端
1.前言
机加工车间是我公司下属的主力制造车间,主要承担公司主导产品的机械加工任务,车间技术实力雄厚,制造经验丰富,业绩卓著。机加工车间拥有百余台生产、检测设备,其中数控设备二十余台。还拥有一支技术好、业务精、素质高的员工队伍,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中、高级工人占员工总数的60%以上。
机加工车间使用先进的数控机床,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数控机床已逐步成为车间机械加工的核心设备。在本次数控机床联网项目中拟解决如下问题:
数控程序通讯方面:
1)编制完成的数控程序经常使用手工方式录入数控机床,效率低、易出错,占用机床加工时间。2)部分设备可以使用软磁盘,相对手工录入较快,但软盘容量低、易损坏,该技术已基本淘汰。3)部分设备支持U盘、CF卡将数控程序拷贝进机床,效率高,但病毒问题、保密问题较严重。4)有时使用电脑与机床串口连接传输数控程序或进行在线加工,插拔接口容易造成设备或电脑的损坏。
2.网络DNC系统规划
2.1数控设备条件
此次机加工车间数控机床联网项目的联网数控设备共18台,涉及控制系统有SIEMENS、FANUC、HURCO三种,具体情况如下:
DNC联网设备情况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RS232 产地/厂家 控制系统
1 数控立车 CK5112E 有 齐齐哈尔 SIEMENS 802C
2 数控立铣 XK718 有 四川自贡机床厂 FANUC 0i-M
3 卧式加工中心 DCH50 有 日本三菱 FANUC 18i-MB
4 卧式加工中心 M-H4VBN 有 日本三菱 FANUC 18i-M
5 立式加工中心 MCV-
1000AP 有 台湾 FANUC 0-M
6 卧式加工中心 MAXM630 有 美国
CINCINNATI Acromatic
2100
7 卧式加工中心 THK4680 有 昆明机床厂 FANUC 6
8 数控立铣 XH715 有 北京精密机床厂 FANUC 0-M
2.2信息化总体规划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信息化包含了底层信息化、技术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
此次机加工车间DNC数控机床联网系统项目属于企业底层信息化,如果车间底层信息化滞后,生产数据管理不好、可能会导致生产缓慢、产品质量关键环节难以跟踪、产品成本过高等重大问题。
2.3 DNC技术可行性
DNC是Direct Numerical Control或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的简称,意为直接数字控制或分布数字控制。DNC最早研究开始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它指的是将若干台数控设备直接连接在一台中央计算机上,由中央计算机负责NC程序的管理和传送。当时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早期数控设备(NC)因使用纸带输入数控加工程序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和早期数控设备的高计算成本等问题。
3.DNC系统总体架构
机加工车间数服务器数据架构建议系统所有被管理数据均置于车间技术室服务器中,兼做通信服务器。该服务器作为数据传输的桥梁,承担着数据的传输任务。DNC系统由管理模块、通信模块组成。通信服务器安装DNC通讯模块客户端软件,其他编程计算机安装管理模块客户端,管理客户端在局域网上动态浮动,在任意一台安装有DNC管理客户端的计算机上均可以登陆。
具体架构图如下:
4.DNC系统管理功能
4.1生产管理
4.1.1计划。任务计划的录入具有以下三种功能:
任务计划由EXCEL表等多种格式导入,外部数据经清洗和规范化转移到系统中并进行正确性校核。手工输入,具有编辑修改功能。具有输入记忆和格式正确性校验功能,相同内容避免重复操作。对于零件BOM已有的零件,具有通过输入少量字符可在BOM上模糊搜索,调入的功能。
4.1.2毛坯收发。材料员在接到网上派工任务后,根据调度员的指令打印零件条形码,并粘贴在合格证上进行发料。一个条码对应一条作业计划(一条作业计划可能含一个任务号,也可能含多个任务号)。在生产进行过程中可进行拆分和合并处理,同时条码随合格证进行拆分,该情况下一条作业计划可对应多个条码。
4.1.3成品入出库。可通过扫描加工零件条形码进入成品入库界面,可显示待入库的成品列表。对其进行成品入库录入操作。
进入成品出库界面可显示生产厂长指令转出的成品列表,根据生产厂长的转出指令,系统自动打印出库单。录入成品出库信息,实现对生产任务计划进行完工销账。
4.2工艺管理
4.2.1工艺信息的录入与显示。具有编制机加工艺的功能,实现数据文档一体化。工艺人员在工序及工艺卡片数据录入与维护界面进行工艺信息录入,工时信息项由专业的工时定额人员在工时录入维护界面进行输入。工艺信息作为工件的加工属性存入数据库。要求编辑过程中可实现工序的调整顺序、添加、删除、拷贝,工艺简图粘贴等功能。有模板或自定义模板的功能。自动填写公共项。定制打印工艺卡片。可用EXCEL导出。
4.3质量管理
4.3.1零部件质量检查信息录入。检查员通过扫描零件条形码或手动输入方式显示该零件检查数据录入界面。通过手动输入方式进行检查信息输入。按工序检查(应由零部件的加工属性来确定)。分别录入检查数据信息。
4.3.2不合格品处置。系统应能自动显示不合格品明细列表,且按日期排序。对于还没有处理的要求变颜色提示。直接选择待处理零件就可以进入不合格品处置窗口。
5.结论
经过与软件公司超过一年的交互式合作,机加工车间DNC系统已经构建完成并投入生产。各项预期目标都基本实现。系统运行后,数控设备的实际切削时间由以前的45%左右提升至超过65%,车间产能提高40%。
通过我公司数字化改造成功的经验,说明现代企业车间通过科学数字化管理,能够将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提到最高,各种浪费降到最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串口服务器,串口通信,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目前国内水泥制品企业生产现场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普遍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比较大。一方面,为产品质量,企业需要对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质量把控,需要取得实际的控制数据。另一方面,为参与市场竞争,企业需要了解实时的能源消耗,确定单位产品能耗并进行节能降耗工作。这些数据都需要通过建立生产现场的信息采集系统来取得。由于行业特点,目前国内没有公司提供成套集散控制系统,设备生产厂家的设备大部分也不提供数据输出口,而且产品的生产线设备往往是不同厂家的设备,要上信息采集系统成本高投入大,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这个能力。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与中小规模企业的数据采集方案,投入成本低,维护简单,可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根据需要逐步添加数据采集点,可以根据需要连接不同通信协议的设备。
1系统总体结构
本文设计的系统对电杆车间的用电量、蒸汽耗用量、张拉数据、离心数据、蒸养数据等进行实时采集。采用集散控制模式,各数据采集点分别为现场控制设备和现场数字化仪表(型号及具体实现不在这里做详细介绍),这些现场设备均提供RS232串行接口,通信协议为MODBUS协议或其它标准或自定义协议。数据采集和管理软件运行在PC机上,软件采用VC++进行编程。该软件采用读写串口的方式和个现场设备仪表通信,获得需要采集的数据和发送控制指令。相同种类设备的多个数据采集点先通过RS485总线进行连接然后转换为以太网信号通过网线和交换机连接到PC机,或着由现场控制器根据要求将采集到的多个点的数据重新编码后转换为以太网信号通过网线和交换机连接到PC机,拓展非常灵活。采集到的数据保存在ACCESS数据库文件中,不同性质设备数据放在数据库中不同的表里。这些采集的数据作为基础数据用于查询、分析和形成需要的管理数据。比如查询显示各电杆的张拉数据,看是否张拉到规定的拉力,是否有断筋的情况,进行质量追溯。显示当天每班生产完成后实际电耗和蒸汽使用量并转换成货币成本值等,提供数据进行产品成本控制管理。
2实现方法
2.1数据采集网络的建设
集散系统的采集点数量比较多,串口数量也会很多,如果采用多串口卡来扩展串口数量,成本比较高,连线也很多,而且长距离传输信号两端都要用RS232/RS485模块进行转换。如果用单独的RS485总线进行通信,由于RS485通信时是半双工的工作模式,并且是采用轮询各设备的通信方式,必然造成通信效率低下,不能满足众多设备和pc机通信的使用要求。所以本系统不采用多串口卡的方式和单独RS485总线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考虑到投资成本和现场设备的多样性,也不采用其它现场总线进行连接,而是采用普通的以太网做为连接网络,通过串口服务器将各现场设备的串口信号转换为网络信号并通过网络交换机连接到PC机的网线接口,然后在PC机上通过虚拟串口软件将各个连入的网线端口虚拟成串口,PC机上的数据采集和管理软件就像操作实际串口一样读写现场设备的参数。连接到PC机上的只有一根网线,在对数据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合,这种方式是一种廉价且高效的连接方式,目前国内很多中小型集散系统都采用这种方式。
2.2 软件设计
本系统中,数据采集管理软件是核心,软件采用VC++进行编程设计,Visual C++由于功能强大和应用灵活,编译的代码执行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同时也得到了Microsoft系统的最好支持,因此Visual C++也是底层系统软件开发的首选工具,用于串口通信编程和数据库编程也是很好的选择。为了程序的可读性、可扩展性和方便代码的重复利用,在编程过程中,充分利用C++的特性,对代码的功能进行详细划分,把不同功能的代码分成不同的类,分别编成不同的模块类进行封装,方便了重复调用,减少了代码编写量,而且对功能模块的维护和扩充也变得很方便。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核心模块主要由显示界面类、主执行模块、串口读写模块、数据库模块、曲线绘制模块、权限管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注册模块等类型模块组成。
系统显示界面是由多个FormView类窗口组成,采集到的每一类设备数据的显示和查询都分别放在一个或几个FormView类窗口中进行,通过菜单选择显示不同的窗口。在窗口中,根据管理需要分别执行显示实时采集数据、显示实时数据曲线、输入查询条件和显示查询结果、显示按设定的分析管理模型得出的供管理参考的数据等。
主执行循环放在CFrameWnd类中进行,在该类的 OnCreate中初始化了一个基本定时器SetTimer(TIME_SEQUENCE,100,AutoCycle);时间设定为100ms,每100ms都会调用一次循环控制模块,所有需要循环反复触发的事件都放在这个函数内进行,如发送串口数据、向数据库追加数据、刷新显示LED控件等。各事件不同的触发间隔时间可以通过计数的方法在该函数内实现,如:需要一秒钟执行一次读某个设备串口的工作,就可以通过设置一个计数变量,每循环一次计数值加100,当计数值等于1000时,执行一次读串口操作,然后将计数变量值清理,然后重新进行计数累加。图1为主循环部分代码
图1主循环部分代码
串口读写是该系统里的一个主要功能,为实现这些功能,分别编写了串口收发模块、MODBUS协议和其它协议的模块、设备数据读写模块等。串口读写模块负责接收和发送串口数据帧。协议模块负责生成奇偶校验码和按协议格式打包、拆包数据帧。协议模块可以根据使用到的协议种类,每种协议编写一个模块。设备数据读写模块是针对各设备编写的串口读写模块,模块中使用了协议模块的派生类,根据所要读写的具体设备的地址、需读写的寄存器地址和数据个数等参数,调用协议模块派生类,直接生成相应的数据帧,简化读写串口的操作,使用时由主循环直接调用设备存储模块的一个函数,不需输入参数既可生成读写数据帧,传送给串口收发模块类进行读写串口操作。提高程序可读性和易维护性。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读写的串口数量少于16个的话,也可以直接使用串口控件MSComm,或使用其它支持读写更多串口的第三方串口控件,此时可以不用专门编写串口读写模块。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有SQL Server、ORACLE、ACCESS几种。本系统选择ACCESS数据库,ACCESS是小型数据库,在数据量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其处理速度会越来越慢,但是在数据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ACCESS数据库有不需要建服务器、使用维护简单、对管理人员要求低等优点,本设计针对水泥制品行业特点,设计的ACCESS数据库每月自动生成新的文件,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定期清里数据库,并通过生成合并数据库的方式满足跨月跨年查询的要求。在对查询数据速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是个不错的方案。每月生成新数据库的方法是,建立一个未输入数据的数据库做为以后自动生成数据库的模版,如:CZ_DATA.mdb,数据库里需要用到的各数据表要建好,比如蒸汽流量表,表名为SteamFluxTable,建立需要的字段,自动编号:序号,文本型字段:设备ID,数字型字段:瞬时流量,数字型字段:累计流量,日期/时间型字段:时间和备注型字段:备注。使用数据库前,先取得当前时间,然后以当前时间的年和月组合为新数据库的文件名,比如:201403.mdb,如果同名的数据库已经存在这什么都不做,否则就用标准数据库为模板建一个新数据库名的库文件,然后再打开数据库进行各项操作。建库代码如图2
图2生成数据库代码
对数据库的操作采用ADO方法,ADO是最新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它使用更加简单、更加灵活的对象模型,使用ADO作为数据访问接口是目前比较推崇的方法。使用ADO对象前,需要使用 图3 的语句
图3导入ADO库代码
语句将ADO库文件导入到工程中。然后就可以使用ADO库里的三个基本接口_ConnectionPtr接口、_RecordsetPtr接口和_CommandPtr接口指针对数据库进行读、写和查询等操作。
3运行结果
本系统经过调试运行,效果良好,各种不同的管理模块也在逐步追加。框架建好后扩展调试非常方便。运行显示界面如图4
图4 运行显示界面
4结束语
目前国内水泥制品企业多是使用由不同厂家和不同时代的设备组成的生成线,以这种方式进行信息化改造技术难度低,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都比较低,本系统结构简单,功能扩展容易,运行过程不需要特别维护,运行稳定且出现故障排除容易,对使用维护人员要求不高,因此特别适合国内水泥制品行业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博莱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切实加强我车间20__年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兴国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考核办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加大投入,夯实基础,深化整治,强化监管,严格执法,使安全生产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本文来源于文秘站一般事故,努力实现上级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促进工业丝车间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稳定提高,不断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1、坚决杜绝各类重特大事故,杜绝车间内安全隐患造成的死亡事故。全面实现上级下达我县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2、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保障车间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投入,建立健全各班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坚决杜绝各岗位和高危场所漏管现象发生。
3、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稳步推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设,防治职业病,保障企业职工健康安全。
4、切实加强生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兼职工种)、各岗位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确保培训率达100。
5、继续深化高温高压危险化学品联苯、氮气;特种设备牵伸卷绕机、电切丝刀、行车、电动葫芦;消防预防等安全专项整治。车间内无非法运行设备,无违章操作,无无证上岗,无无证临时施工。
6、认真做好SSP纺丝楼防火工作,不发生火灾死亡事故。
7、进一步健全全县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规范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安全生产信息报告及时、准确,无瞒报、漏报、谎报、迟报现象。
三、主要措施
(一)强化工作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1、全面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要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车间和班组发展计划。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障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主要领导要主持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要亲自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并切实加强对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2、实行“属地管理”和“岗位管理”双重责任制。全面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班组、个人。要把安全生产作为班组考核重要内容,将考核结果纳入班组十星级评比中。
3、严格安全生产工作年度目标管理制度。按双重责任制进行双重考核,对完成年度安全工作目标的先进班组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不达标的班组实行一票否决和给予经济处罚。
年初,各班组必须向车间签订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并将安全生产各项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认真组织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4、全面加强安监工作机构建设。各班组配备一名以上专职的安监员,建立一套完善的日常工作制度和工作档案,列支一定数额的安监工作专项经费,确保运转正常,确保监管有力。
(二)强化日常监管,狠抓隐患治理。
5、严格遵守高危行业安全许可证制度,严把源头关、准入关。确保办证率达到100。
6、严格执行“日日检查”制度。各班组每日必须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对安全检查中查出的各类问题和事故隐患,要文秘站做好现场检查记录,并当场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责任人认真落实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对重特大事故隐患,一经发现应立即报告,立即采取措施,并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公司。同时严格执行“定人包岗,日日见面”的监控制度。各班组,每周二前必须将本班组的安全检查情况以及存在的重大隐患和处理措施形成书面材料报车间安全员。
7、进一步深化各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隐患整改。坚持落实车间禁烟的规定,严禁疲劳上岗,履行佩戴劳保用品义务及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作为整顿规范车间质量管理一项重要任务,坚持不懈地勤抓下去。要切实强化专项整治中的隐患整改工作,建立隐患整改责任机制,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强化基础,全面落实班组主体责任。
10、逐步推广班组安全信用等级管理制度,建立班组安全生产评先评优管理机制。在卷绕,纺丝,上料,包装逐步推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活动,将工作中各方面、各环节、各过程的安全质量行为纳入制度化管理。切实加大对低等级安全信誉责任班组和个人的安全监管力度。
11、强力推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切实防治职业病,保障职工健康安全。每个班组和个人都有义务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治职业病,并通过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对自身行为的一点一滴注意,逐步消除职业危害。
(四)加大
车间认真贯彻学习集团公司制定的《有限公司基础管理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管理部分)》。车间紧紧抓住《方案》中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工作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展开对基础管理建设工程方案的学习。
车间领导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将其主要精髓通过例会和班组活动的形式传达给车间的每一名员工。让大家真切的了解《方案》在实际生产中产生的有效作用。并在班组活动中与员工积极讨论、学习,联系现场操作,制定出提高现场标准的质量要求,完善生产过程中计量与自动化系统,仪表与控制系统的检定,进一步加强了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
车间作为产品的最终质量控制工段,根据方案中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出版报宣传,对生产装置严格按照工艺指标进行质量控制,平稳操作,确保表活剂产品一次性合格率。生产工段的特点就是多种原料按一定比例注入反应釜,这对每种原料的质量要求更是严中有细。操作人员对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质量事故,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按照分公司的要求,车间出色的完成了公司安排的生产任务,截止2012年9月24日,生产128批次,756釜,累计生产15521.94吨。其中使用5#酸替代B段烷基苯生产63次,累计消耗5#酸12358桶(平均每天抽取50余桶),生产成品4780.59吨,创历史新高。
为强化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技术员及安全员制定工程质量培训教案,对每一个班组进行质量培训,考核指导活动。今年车间多处检修同时展开,车间领导确定建设工程的质量要求,制定并实施质量控制措施。每一名现场监护人,认真把握质量控制点,要求与措施,严格监督施工程序,确保施工建设质量。
通过开展本次方案,车间从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两大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开展质量管理,技能提高、安全知识等培训,提高队伍操作水平,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平稳高效运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