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5:14
序论:在您撰写中美文化差异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1.引言
随着世界联系的不断加强,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然而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中遇到不少误解与挫折。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许多不同的文化特征。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美国是一个只有两百年历史的国家,其主导文化为欧洲文化。由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文化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2.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
2.1婚姻观的差异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离婚率较中国高得多。在美国,如果某一对夫妇的婚姻历程能够超过五年,人们就会为此感到吃惊。他们会想,和同一个人相处那么多年不感到乏味吗?而如果有人说自己要结婚,他将要迎娶的是他第五位或第六位妻子时,并没有多少人会感到吃惊。对多数美国人来说,当他们认为夫妻之间已经没有爱情时,就会考虑并最终选择离婚。而中国人受传统伦理观、道德观的束缚,以及考虑到对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特别是对孩子的影响,也许会维持所谓的没有爱情的婚姻。并且从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女子从一而终”的思想至今还影响着很多中国人。
2.2对赞扬的反应的差异。
听到别人的赞扬,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回答不同。如果有人说:“You are soclever!”“Your English is so good!”美国人在表示接受赞扬时,会高兴地说:“Than kyou!”而中国人深信谦虚是人类的美德,往往以“No!No!I’m very clumsy.”和“my English is very poor!”之类的话回答。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人断然否定别人的赞扬并言不由衷,有失礼貌;而中国人则认为美国人过于自信,不够虚心。在称赞别人的问题上,也会反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人们常听到美国妇女谈起丈夫工作如何努力,干得怎样出色。她也会夸自己的子女多么聪明,在什么地方的音乐会上演出过,等等。在中国,人们一般不会在外人面前夸赞自己家里的人。
此外,中国人还忌讳男士夸别人的妻子长得漂亮,否则就会认为他不够稳重,对中老年人来说尤其是这样。然而对西方人来说这却很平常,被夸奖的人往往颇为高兴。
2.3称呼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人们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Lucy等),而较少用某某先生、某某小姐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可以听到孩子叫年长的人Peter、Helen等,甚至孩子对父母或祖父母也可以这样称呼。学生可以叫老师的名字,老师们对此并不反感,也不认为学生不尊重自己。中国长期以来尊师重教,对于老师,学生是不能当面直呼其名的,否则会被认为是没礼貌没教养的表现。中国人自古以来尊老爱幼,称呼涉及礼貌,按上下、长幼有别的传统体现人际交往的社会关系。中国人常尊称比自己年长的人“您”,在比自己年幼的人的姓前加“小”,如“小李”,以表示亲切。
2.4时间观的差异
在时间观念上,中国是一个以过去取向为主的社会。尊重过去,人们敬老尊师,重经验,重资历,因为这些都与“过去”相关。中国人注重面对过去看问题,因而有“前所未有”、“前车之鉴”之说。美国人则立足于未来。未来取向是他们重要的时间观,在他们看来,将来是更重要的。另外,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赴约时间观念上也存在着些许差别。对于美国人来说,一般的社交时间差是5分钟。如超过5分钟,迟到者就必须向对方表示歉意了。而在赴约方面中国人的时间观念相对较淡薄。但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显著增强,对于正式的社交约会大都准时赴约。
2.5伦理观的差异
传统的中国文化深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主张礼节与孝道,人们行事应符合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人们往往以社会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是传统中国社会得以正常运作、人际关系得以和谐的重要依据和保证。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美国文化深受基督教思想影响,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美国人认为在家庭中,儿女与父辈之间的关系纯属感情关系,并非必然的道德义务关系。在美国,父母通常只在子女成年之前尽养育之责,而父母年老了子女也没有赡养的义务。
2.6等级观的差异
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确定等级和地位的标准不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例如,晚辈见到长辈或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以表示尊重。在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举止。此外,传统的中国文化有“贬己而尊人”的交际规范,说话时尽量抬高对方的地位。如说话人表达自己的见解后,往往会补充一句,声称那是自己的“拙见”,请求对方“指正”、“帮助”,即便其见解确实很好、很正确。与中国文化不同,美国文化强调平等。美国人认为,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在美国,父子、师生、不同职位的人并无明显尊卑之别。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无不体现平等观念。在美国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较少拘礼,甚至子女对父母都可直呼其名。美国人在谈话中毫无年龄、辈分之顾虑,彼此意见不同时,常是各持己见,不会仅仅因为对方年长或地位高而改变自己的看法。
2.7价值观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主张个人融入集体,依靠集体,团结协作,共谋发展。中国有句古话“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人重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美国是以个体主义为基本文化特征的国家,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强调个性原则,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因此,他们主张个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不愿受到别人的干预和限制。个人主义使美国人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去独立地求生存,求发展,而不依赖他人。
2.8其它方面所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在家庭内部的道谢方式上中国人和西方人人也存在着不同,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很少说谢谢。这并不是说中国人在家庭内部不注意讲礼貌,而是中国人表达谢意的方式较含蓄,不常说出口。而西方国家家庭成员之间无论长幼,只要接受对方的帮助就要表示感谢。
中国人常把提供某种服务或物品等看作是热情周到,比如中国人在宴请别人时爱劝食且不停地为客人添加饭菜以表示热情周到,有时甚至劝酒,使得西方人感到无所适从。而西方人只是会礼貌询问客人是否还需要添加饭菜或饮料。
“你吃了吗?”在汉文化中是一种寒暄语,类似于英语的“Hello”。但对不了解汉文化的美国人来说,此话并非是寒暄语,而会认为是对方想邀请自己吃饭,有可能造成误解。诸如此类的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中国人在倾听别人讲话时,会时不时地插话表示附和或理解。否则,会让讲话者感觉倾听者对此不感兴趣或已经厌烦。而西方人在同样情境下则插话较少,会让讲话者长时间倾诉,而自己只是保持沉默,以示对说话者的尊重。
3.中西文化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中西文化是各具特色的两大文化系统,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中国是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中国人崇尚和谐统一,注重集体的力量。此外,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中国文化倾向于重视过去。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信奉个人主义。其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强调通过个人奋斗达到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
4.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研究文化差异,研究怎样进行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我们应宽容对待文化差异。在跨文化的交际和沟通过程中,这有助于消除误会,加深感情,促进中美,以及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将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Larry A,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
[4]何自然.认知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6]汪德华.英汉文化差异及思维方式[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43-45.
[7]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8]饶纪红.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江西社会科学,2005,4:165-167.
关键词: 中美文化 文化氛围 价值观 人际交往 宽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全球化以来,一切活动都必不可少地与周边环境发生联系。中国人是这样,美国亦然。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程度及文化氛围的不同,必然决定了中美两国人不论价值观还是人际交往都将会有不同的表现。
一、中美文化差异的表现
1.社会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看出,中国人更加注重的是集体主义,强调共性。在集体活动里,要以大局为重,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牺牲个人利益。不论在学校还是社会,我们都一直被灌输要服从集体,融入集体生活的思想。对于那些独来独往、不喜与别人交谈的人,可能会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一般而言,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往往比较注重群体合作和个人谦虚。
与此相反,美国人则更强调个人主义。我行我素是美国人的行事风格,美国人对别人的评价只是嗤之以鼻,置之不理。他们强调的是个性与独立,通常表现出一种个人主义取向。他们更重视独立性和个性,对自由与个性的追求,美国人从来不曾停止。
2.人际交往
首先中美文化差异体现在对“隐私”的定义上。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共同营造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例如中国人见面,大家一般都会嘘寒问暖,以此体现对谈话者的关心。而这些恰恰是美国人的忌讳,他们不喜欢自己的生活被别人窥探,隐私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进一步讲到友谊,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倾向于拥有少数终生挚交,他们彼此之间心灵相通,一颦一笑中就传递出彼此的心意。正如古代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的真挚友谊,是以一生为期限的。而美国人可能有许多“朋友”和熟人(nodding acquaintance),但是他们彼此之间很难达到挚友的程度,他们的感情会随着地点与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对于彼此来说只是一个过客罢了。
大到整个社会关系,中美人际交往也有明显不同。中国人的社会关系与美国人相比更加正式,甚至是等级更明确。这大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等级分封制度。这就决定了中国人做事要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与身份,不能越俎代庖,乱了分寸。而美国人则更加崇尚平等的人际交往。在他们看来,人人生来平等,没有等级之分,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权利。从美国人的问候方式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平等。即使见了上司或者自己的教授,直呼其名完全可以接受。在谈话中出现了分歧,大可坚持己见,为自己的观点辩论,不需要顾及面子。
二、原因探究及对策
中美文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系统,因此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这种差异来自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国起源于农耕文明,庞大的人口靠土地养活,这就必然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合作配合。而西方人毗邻海洋,对外征服扩张能够体现他们个人的开拓精神、进取能力,因此强调人的自立与差异。其次,思想理念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自古推崇儒家思想,提倡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牺牲个人需求,以满足集体利益。等级分明,长幼有序,交往中不能没有礼数。而西方人受基督教的影响,强调自身价值,追求个人的幸福与自由。
对于不同的文化,我们应当有宽容的态度,包容文化差异。彼此之间加深理解,适应不同文化。沟通交流是消除文化误会与隔阂的有效手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不同文化中能够冷静对待不同于自己文化的成分,尝试理解他人行为,并且宽容地接收,乃至能在其他文化中发现为我所用的有利因素,是每位中国人都应培养的能力。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美国文化;差异;成因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性格、思维方式等的总模式,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它为一个语言社会的全体成员所共有,也为这个语言社会所独有。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虽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变得越来越像个“地球村”,中美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但是中美文化差异依然存在。
一、中美文化差异现象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的沉淀,而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却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巨大的,它是两国人民交流和理解的障碍和鸿沟。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复杂而多面的。
(一)文化观念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也就是说,凡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并受到等级观念的制约。例如,晚辈见到长辈为表尊重要主动打招呼;学生要尊敬老师。而美国文化主要承袭了基督教中的新教思想,等级观念淡薄。美国人更注重个人权益,追求人人平等,没有辈份间过多的礼节。子女对父母、学生对教师都直呼其名,子女可以与父母争论问题.或提出自己个性主张。
在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中,人情占很重要的地位。人情在中国社会中有其一定的社会结构性,人情与面子是相互联系的,讲情面的人会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地回报别人的情谊。因此,在中国文化中.自我评价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及互相交往的情谊中建立和实现的。中国人强调家族及阶级层次。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人们之间相互信赖,团结合作,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时,集体利益总被放在首位。在衡量个人行为时,往往是以道德为准则,注重和谐、群体利益的维护,这与美国文化截然不同。美国人崇尚个人自由,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及个人利益的追求,信奉法律至上。在美国,人与人之间多为互利关系,表现出人情较为淡漠,但却十分重视个人利益和自由,个人自我意识较强。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受到生产方式、历史传统、哲学思想及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受不同文化背景制约的中美两国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偏向综合性思维.强调整体优先,采用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方式,如表达顺序时,要由大地方到小地方,即国家一省一市一区一街一号;表达时间是按年一月一日的顺序。美国人则偏好分析性思维,强调部分的优先,在表达空间顺序时与中国相反,由小地方到大地方,时间的表达也由小到大。
(三)风俗习惯的差异
在社会风俗习惯方面,中美双方也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以中美文化对待不同动物的态度为例,在大多数的中国习惯语中,“狗”这个字都是贬义的,例如“狗仗人势”、“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等等;然而在美国文化中则完全相反,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这种态度也体现在习惯语中,例如“Youarealuckydog”意思就是你真幸运。同样地,在谈及“猫头鹰”时也是如此,英语习惯语中有这样一句话“aswiseasan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表明在美国文化中把其当成智慧的象征:然而,中国文化对待它的态度却截然相反,由于猫头鹰长得十分奇怪,叫声又很难听,因而古时迷信的人称其为“恶呜”,说听见夜猫子叫不吉利,至今还留下了“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等迷信传说。
(四)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信仰也是中美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教传人中国的这2000多个春夏秋冬里,其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中国人。更深深地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对中国的语言词汇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成语都是与佛教有关的,例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五蕴皆空”,“半路出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等,这些词语如果单单从字面上来译成英语的话。会让美国人无法理解。同样的,作为美国的主流宗教,基督教也深刻地植入到了美国文化之中,“绝大多数美国人相信的是犹太教和基督教所共有的上帝”,“1991年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有一半美国人相信上帝大约在一万年前创造了人。”因此,在美国文化中,“上帝”(God)这个字代替了“佛”在中国的意义,一些习语和谚语也与这个上帝有关.如“Godsendsfortunetofools”(傻人有傻福),“Godblessyou”(愿上帝保佑你)!
(五)非言语交际的差异
中美非言语交际也有很大差异。首先,在中国,我们不善于用肢体动作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与亲近,例如拥抱、亲吻。而在美国文化里,父母和儿女之问、兄弟姐妹之间、好友之间,从小到大都没有问断过拥抱和亲吻。其次,在美国,当人们相互交流时,互相注视着对方的眼腈是~件十分重要的事.有句话说:“Nevertrustapersonwhocan’tlookyouintheeyes”(永远不要相信一个不敢看着你跟睛的人)。但是在中国却不需如此,甚至一些中国人为了表达他们的谦虚或尊敬而故意避免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再次,中关两国人民对于各自的空间距离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多数美国人在交谈时都不愿意离得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电梯、公交车或火车上,中国人可以容忍互不相识的人拥挤在一起,而美国人却无法忍受这样的身体接触.因此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上面.中国人要比美国人小得多。不仅如此。文化差异也体现在学校里.中国学生通常必须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以示尊重.而美国学生一般都坐着。
二、中美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现象,其原因也是各自不同,纷繁复杂的。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历史和地理条件的影响
中华民族生活在广阔的内陆土地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内陆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得古代中国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农业经济条件下人的生活规律基本上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方式劳动,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万物有限.有限寓于无限的哲学思辨观念,强调了群体问的和谐。美国人的祖先源自欧洲沿海国家和地区,航海业的发展使他们相信人的力量,崇尚发挥个性,勇于探险,富于挑战。他们讲究速度与效率,精于计算,不满足于现状。他们抵达北美大陆后,成为了第一批开拓者。
自然条件的恶劣、气候的多变和印地安人的骚扰使他们随时应付各种挑战,于是人和环境常处于一种相峙、对抗状态,也需要他们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了他们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信念,是一种“海洋文化”的转型。中国文化基于农业社会,这种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等级社会,强调等级与和谐;而美国不完全依赖于农业,他们对工商业的依赖较大,这些产业对个人特征的要求更高,所以与此相适应,美国人的思维取向是个人式的,与中国人人际式的取向不同。
(二)传统思想的影响
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上的内陆文化,主张简约、和谐、中庸、对称与平衡。孔子主张“允执其中”“过犹不及”。朱熹称:“中者,不偏不倚也,庸者,平常也。”“中庸之道”是孔子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成了后人的一个道德准则,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鲁迅曾举过一个例子,若一个人嫌房子太暗,要开天窗,其他人是一定要反对的,但他若要把屋顶掀掉,其他人便会劝他开个天窗了,这便是所谓的“中庸之道”。中国人所崇尚的中庸之道在于人际关系中要适当地调节与折衷,务求在不损害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使自己和别人都过得去,不至于造成群体内部的激烈对抗以致破裂,而无论是进取还是退缩,要有节度。合乎中庸,不走极端。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中国人的这种中庸与平和又在一定程度养成了一种惰性,过度沉溺于“和稀泥”,缺乏创新意识与进取精神。由于受儒教和道教思想的影响,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以辩证思维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具有经验综合性特点,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主张建立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美国文化是建立在古希腊传统之上的海洋文化,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为特征,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美国人不太接受中间调和,是则是,非则非,喜欢标新立异。美国传统中则贯穿了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信念,他们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永远愿意进行创新,渴望寻求解决老问题的新办法,也愿意迁移,接受新的工作,进行冒险,而这也正是很多中国人所缺乏的,很可能是因为这一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缓慢而美国则经历一个又一个经济飞跃。
(三)认知系统的影响
从社会认知系统上讲,中美的哲学和认识论在社会历史背景中建构了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中国人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世界,所以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相反,美国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之上。在这个社会认知系统中.社会组织对认知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就是这种认知过程的特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特性一直保持下来,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人的认知以情境为中心。美国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美国人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
(四)文字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文化;美国文化;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80-02
文化概念广泛,给它下一个明确定义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人类长期生产与创造的产物。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特定的文化包含着特定的政治与经济特点,狭义而言,一个国家的文化包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模式,艺术科技,和价值观,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特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中美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指一种结合松散的社会组织,其中每个人重视自身的价值与需要,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集体主义”则指一种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其中的人往往以“在群体之内”和“在群体之外”来区分,他们期望得到“群体之内”的人员的照顾,但同时也以对该群体保持绝对的忠诚作为回报。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贯穿了中华民族大部分时期,同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可谓是方方面面的。其中因为儒家思想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一切言行皆以集体利益为基础,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认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的基础,而且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置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而在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是崇尚个人自由的社会。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价值至上,强调自我发展自我表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高于群体利益。因此相比中国,美国更加强调个性自由及个人的成就,最典型的人本主义激励政策就是在员工之间开展个人竞争并就表现进行奖励。
这种价值观念的差异影响到中美交流的方方面面,比如以中美双方商务谈判为例,这种影响会表现在谈判人员的人数上。由于中国强调集体主义,所以中国谈判代表团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数目众多,一般由大大小小十几个各部门主管及相关人员组成。大规模的谈判组不仅能够表明对谈判的重视,所谓人多力量大,还能给人一种气势浩大的感觉。然后数目多的不利影响就是势必容易出现内部矛盾分歧,相互扯皮的现象。相反,由于美国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人的个体性独立性,因此谈判组一般规模较小。
这种文化维度的差异还会影响作出决策的过程。由于中国强调集体主义,谈判过程中事物的决策都是由集体讨论后一致得出结论的,并且需要上级领导部门核实和批准方能确定。这样虽然确保了决策的民主性,也导致了中方代表团做决策的时间长,美国人会误解中国人太拖沓,不干脆,增加时间成本,觉得既然谈判人员没有决定权,为什么要出席谈判。而且,由于决策权分散,一旦确定立场,就很难让他们在交涉阶段做出改变。相对而言,在美国每个人都被视为平等独立的个体,美方被选举出的谈判人员是可以完全代表公司,被赋予一定决策权限的,有权对淡判中出现的多数问题当场作出决定。所以相较而言,美方的谈判方式较为自由,能够随机应变,灵活的决定取舍。另一方面却容易导致中国人误解美国人做决策太草率,不够慎重,不负责任,能够轻易的改变立场是对谈判不忠诚的表现。
二、高语境和低语境
不同文化交流传递信息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沟通方式的直接程度上,低语境文化会使用比较直接明了的方式,而高语境文化偏好较为委婉复杂的表达方式去交流信息。
中国是个典型的高语境国家,有句古训叫“察言观色”。高语境文化的一大特点在于不能仅仅理解说话者的字面含义,要更深入透彻的去猜测字里行间的隐含意义。在谈判中这点主要体现在中国谈判代表倾向于拐弯抹角,委婉的说话。并且擅长使用一些非语言方式如面部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传递信息。在中国人看来直言快语是缺乏修养的表现,相反一语双关则体现说话的技巧与睿智。因此在于中国人沟通时领悟话外音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还是以中美谈判为例,相比之下,美国是个典型的低语境国家。美国谈判者倾向使用直接明了的语言清楚地传递其信息,表达明确,言简意赅,并且他们会主动将自己公司的意图,限制等各方面情况要求直接的提供给中方代表。
中美双方这种高低语境的文化差异也会造成跨文化谈判过程中的障碍。由于美方谈判者直言快语,说话常常具有争辩性,攻击性,这种过于直接的表达方式在高语境文化的国家不太容易被接受。中国作为高语境文化的国家会把这种直接争辩性的陈述视为不礼貌、不尊重。另外,中国自古以来就很讲究所谓的面子,爱面子是中国人的通病,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一种自尊的表现,所以在谈判桌上,美方谈判代表当众明确直接表达出反对攻击性的语言,甚至是威胁警告等强硬手段会导致谈判气氛尴尬,双方关系僵硬。这种说话语境的差异在中美双方表达否定和拒绝含义的时候尤为明显。中国文化讲究“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并且考虑到要维护美方谈判者的面子,所以当在谈判进程中产生分歧时,中方会尽量避免正面直接的冲突和争执,但这并不代表中方不会去表达他们的反对意见,只是他们会用更为委婉迂回的方式暗示美方己方的见解,然而,中方这种出于对对方尊重的表达方式却会让美方谈判代表感觉晦涩难懂,摸不透中方的真实想法,这就导致后面的谈判过程变得艰难,或者是在美方错误地领会中方代表意思的情况下进行,最终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三、直线型和循环整体型思维方式
中国人侧重整体的思维方式,并且强调一时多用。凡事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习惯用长远的眼光和综合系统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着重关注事物整体的发展运行过程以及独立个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所以在谈判过程中,中国人偏好采用横向的淡判方式,就是财议题进行通盘考虑,在充分了解了议题涉及的方方面面的情况下几个议题同时展开讨论并同时取得进展,体现了中国人复杂循环的时间观念。
与此相反,美国强调个体的思维方式,直线型的时间观,它习惯把复杂的事物分解成简单独立的要素,逐个地进行研究。众所周知,美国人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和竞争意识,讲究速度和效率,注重结果,他们力求速战速决,尽量减小时间成本,对他们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在谈判进程中,他们喜欢采用纵向的思维方式,将谈判分割成为一个个单独的议题并逐个进行讨论。对于他们而言,衡量谈判的进展情况就是看解决了几个问题。
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融合体,近年来两国在文化上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将这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国家进行对比,能够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美国的文化,并重新审视中国五千年来积淀下的文化传统。
一、中美文化宏观比较
(一)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我认为,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差别是两国最主要的差别。在这里首先引入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定义。
集体主义,指的是一种强调集体和国家的重要性,强调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体利益之上的文化价值观念。[1]
个体主义,认为个人虽然离不开社会集体,但是正是由于个人对自我利益和幸福的不断追求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因此在社会事务中应首先考虑个人的幸福和需要。[2]
中国流传了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重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强调集体主义、权利差距和团体内部和谐。在天地之间人为贵,江山社稷以人为本。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他们的思想核心分别是“仁”、“性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念把人为的等级统治秩序同自然的血缘和亲属关系柔和为一,维护着整个社会的有序运作。
美国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文化历史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认为人为其自己的目的而活着才有意义的价值观念,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个性解放,都决定了美国浓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奋斗、自主、独立,以自我为核心。这些观念充斥着美国人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其价值观念体系的灵魂。
(二)“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中国人传统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人应当顺从自然规律和对自然的膜拜,世间万物都是一个统一体,而且大自然有生命且有灵性。人作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适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条件为人类服务,而不是去改造自然,破坏自然。而美国人则认为宇宙间的天地万物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自然与人类是相对立的,人是自然的主人,可以征服和改造自然。
(三)“和”与“争”、“稳”与“变”。
中国人非常看重“和”字,“以和为贵”。追求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锻造出来中国人温和、妥协、安之若素的温顺性格,“知足常乐”的乐天思想也培养出中国人即使处在危难中也不抱不怨的民族特质。当然,这也使得中国人缺乏竞争意识,容易产生满足心里,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再加上儒家思想的人本主义和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了人们追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因此中国人比较保守,不愿冒险,喜欢稳定,习惯于从事固定的职业。
美国人非常重视竞争,喜欢较量,他们总是不满足现状,而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美国的“西进运动”就体现出美国人这一典型的性格,不满足于现在安逸的生活,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蛮荒之地实现自己人生更高层次的价值。这与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思想格格不入,中国人一旦安定下来就很难突破现有的环境,而美国人更喜欢去冒险,去尝试新的事物。这对于美国整个国家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求变的心态,对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有着重要的帮助。
(四)依赖与独立。
群体价值观和浓厚的宗族文化让中国人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以及对于集体强烈的依赖性,中国人认为只有将自己融入到一个团体中才能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而美国人提倡“独立自主”,他们更倾向于依靠个人的力量来改变自身、改变世界。
二、中美文化微观比较
下文从四个方面对中美文化进行比较,这四个方面可以使我们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对中美文化的差异有非常直观的了解。
(一)新闻文化的差异。
新闻媒体是政,新闻报道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新闻传播的过程可以非常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中国的新闻发展历史非常悠久,经历了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各种时代的不同烙印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新闻中。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传媒业,报道方式和报道水平在全世界都处在最前沿。由于两个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因此新闻传播也有非常大的差别。
1.新闻传播的内容。中国新闻题材较为严肃,且多以正面为主,注重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美国的新闻报道更加活泼,人情味浓厚,常常会加入一些引起受众感官刺激的内容于其中。
2.新闻表达形式。中国新闻传播是含蓄的,信息常常隐藏在文字背后,需要人们去推敲,这和中国人说话含蓄、谦虚谨慎的方式不无关系。而美国的新闻非常坦白直接,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而且评判色彩非常浓重。
3.新闻传播的目标取向。中国新闻从正面报道,对于发生的事件常常选择积极的报道方式,即使是灾难性的事件也是如此,以此来鼓舞人们坚强面对。而美国新闻一般都是负面的新闻,常常是批判社会的不公正现象。这和美国的基督教文化有关,在基督教中文化原型之一是“赎罪”,这种“罪感文化”对新闻的报道取向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教育文化的差异。
教育对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教育,从孔孟之道盛行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而美国,一个只有两百年多短暂历史的国家,有着多所世界顶尖的名牌大学,以其强大的教育优势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学子。因此,教育文化差异在两国文化差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教育体系当中,家庭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本文只选择教育当中的家庭教育来进行比较。
1.教育目的的比较。在中国,家庭教育有着非常明细的目的,家长都无一例外地想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有个好职业。出于这一目的,中国的家长都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才艺班,上小学后报名学习奥数。为了让孩子以后能考上名牌大学,取得高文凭,很多家长都不惜一切代价,牺牲了自己的时间,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陪着孩子一起读书。当然这本身也与中国的国情和体制有关,但是长期如此,对于中国以后人才的培养和社会发展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而在美国,家长更加注重对孩子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培养,让子女实现自身的价值,提升自我决定意识和自信心。对于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如何发展,父母不会作出太多的规划,基本依靠孩子自身的选择。
2.教育内容的比较。近年来,中国一直都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以及选拔人才的机制没有改善,传统的方式仍旧主导着的中国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和老师都倾向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说教式的管束教育。由于仍处在“分数是升学的重要指标”这一社会大环境下,在我国家庭教育中文化知识教育占重要地位,但是家长对子女进行的文化知识教育实际上常常局限在分数的层面。孩子回到家里,父母问孩子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今天老师教的知识都记住了吗?”“今天考试得了多少分?”等等。
而美国的教育主张开放式的实际锻炼,他们尊重孩子,相信孩子,他们的教育内容更偏向于生存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很多孩子到了18岁都能离开家庭,依靠自己的能力独自生活。当然要指出的是,这种教育模式也有很大的弊端,由于需要生活独立,孩子会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打工上,因此美国学生的学业质量问题一直都存在。
3.教育方式的比较。中国的父母承担了对孩子的无限照顾,孩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切,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他们就为了孩子劳心劳力,而且很多家庭老一辈的成员也承担者照看孙子孙女的任务。由于中国一直受儒家思想和“三纲五常”的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有着非常不平等的地位倾向,父母的权威性是不可动摇的,凡事都给孩子作好决定,孩子只需要按照父母的决定努力完成就行。
而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抚养一般停止在18岁,自那以后,孩子都将独自开始自己的生活,而且在美国隔代照顾孩子的现象比较少见。另外,美国的家长与孩子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彼此是作为朋友的关系存在,孩子遇到了难题,家长多半是像朋友一样给他们提出建议,然后让孩子自己来解决。
(三)慈善文化的差异。
2010年9月底,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来到中国,开始了他们的中国慈善行,鼓励中国的富翁们捐出资金来支持慈善事业。然而这次的活动并没有之前他们在美国举办的那么成功,问题并不在于中国富豪与美国富豪所拥有的财产差别,而主要是两国人对于慈善的观念不同。
1.慈善的文化渊源的差异。中国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这种“仁者爱人”的性善论是人们惩恶扬善的力量基础,人们对于别人的帮助都是靠自律来完成,因此,富翁将自己的财产捐献给社会和其自身的素养有很大的关系。
美国是一个以信仰基督教为主的国家,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有“原罪说”和“救赎说”,使人相信人生而有罪,每个人都要用一生的劳作和对他人的博爱为自己赎罪,以求死后灵魂得到安宁和升入天堂,这种慈善心态是强迫性的。因此,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富翁们,虽然他们在致富过程中巧取豪夺、冷酷无情,可在捐赠中却热忱慷慨、急公好义,以社会乃至人类的福祉为己任。
2.世袭的观念的差别。马克斯・韦伯在其《儒教与道教》中写道:“影响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最强大的力量是以(祖灵)信仰为基础的家孝……这种牢不可破的团结本身完全以虔诚为动力……”所以在中国人的思维中,“世袭”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尽可能地将家财留给子孙后代仍是大多数人的固有思维。
美国人“世袭”的观念很淡,他们更愿意通过白手起家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他们在身后只会留很小一部分的财产给自己的孩子。
3.组织形式的差别。基于上述原因,中国的慈善组织大部分是自上而下的,即慈善组织往往是政府出于政权的维护而运作。而在美国,慈善组织大部分是自下而上的,以民间组织为主体,形式多为市场自发式。
三、结语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美国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两个完全不同的,甚至没有太多历史交集的国家,在文化上有非常大的不同。当然,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两个国家在文化交流上开始互相借鉴彼此有益的一面,来更好地发展本国的文化。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使得各种文化思潮涌入国内,只有全面了解别国的文化,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才能够将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杨方方.慈善文化与中美慈善事业之比较[J].山东社会科学,2009:1.
[2]王雪,顾相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J].科技信息,2010:27.
关键词: 中美文化差异语言
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就是学习一种文化。要想正确理解生活在另一文化体系中的人们对事物的各种自然反应,必须了解促使他们产生这些反应的社会文化因素。高职英语教学长期以来没有冲破单纯语言层面,没有把文化融入到一种语言中。文化知识的欠缺使得学生对英美人的言语和行为方式感到困惑,影响了他们对英语作品的理解和欣赏。由于高职院校英语教材所选用的文章大多源于美国社会,在此,笔者着重介绍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以供英语学习者参考。
一、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差异
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讲究独立,不喜欢受约束,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论是老人还是孩子,做事都喜欢“Do it by myself”,父母也很少干预子女,鼓励子女早早离家,独立地生活与发展。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文化则反映了集体主义的取向,注重群体合作,个人做事谦虚、不张扬,强调家族、家庭观念。
美国人讲究个性的自由、解放。在语言上体现为经常爱用“I think...”“I believe...”“My opinion is...”等带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开头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是美国国务卿在代表美国政府讲话时,也会用这样个性色彩强烈的词汇。这与我们汉语的习惯有差别,我们总是在引用别人的东西,很怕把自己暴露出来,因为“枪打出头鸟”,所以从汉语中很少能体现出个性。
有一次,我去美国朋友家做客,到晚上11:00,已经很晚了,于是我就按中国人的方式想与美国朋友告别:“Mr.Steve,it is too late,you should have a rest.I bother you so much.I am sorry for that.”当我说完这些客气话以后,美国朋友非常不高兴,说:“No,come on,I don’t think you are bothering me,we talk so good,Listen,if you want to go,it is because you want to go,not because of me.”我起初十分不理解他,我是好意,但这正是价值观的差异。在美国人的头脑中,一个人只要对他自己负责就好了,不必替别人说话。
二、自立意识
自立是美国人获得individual freedom的必要心理素质。美国人认为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自由的,但要真正享受自由就必须rely on yourself。这种观念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在与美国人交谈时,他们很少通过显耀自己的家庭或社会关系来抬高自己;如果你那么做了,只能让别人觉得你是个孩子,他们会毫不客气地问你:“Ok,we know your father is great person,if we want to do something,I am gonna find him.So,what are you?What kind of experience do you have?”在美国人的头脑中,一个没有自己生活的人永远只能是个孩子。
我结识了一位近70岁的美国老人,他曾经做过心脏的手术,在开始的交往中,根据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每次见他拿着沉重物品时就过去帮他,他立即严厉地对我说No,他告诉我,如果需要我的帮助他会对我说的,而只要他不说就说明他能自己做,这一点我一开始还真是不适应,后来在美国看见公共汽车上没有人为老人让座也就不奇怪了。
三、社会关系
美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平等,他们不太重视社会等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不拘礼,即使双方在年纪上或地位上有很大分别也不例外,例如很多学生对教授,晚辈对老人都直接称呼first name。这种越代、越身份的不拘礼表现,在很多东方人眼中则认为是失礼的行为。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比美国人正式,等级更分明,中国人似乎非常习惯于等级分明的结构,基于自己在结构中的位置和惯例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
四、对待“面子”的看法
美国人不太懂得什么是“面子”和为什么要照顾“面子”,讨论问题是非常直接的,他们愿意直面问题,提出批评,并讨论一些具有争议的话题,并坚持自己认为是“事实”的意见;而中国人所受的教育通常是避免直接的冲突、公开的批评,不愿讨论具有争议的话题,他们希望在人群中保持和谐,给别人留“面子”,解决矛盾通常通过地位比较高的第三者来疏通。
五、时间观念
中国人比较怀旧,也注重未来;美国人通常对过去不太感兴趣,他们注重的是眼前的情况。美国人的时间观念非常强,约会很少有迟到的现象,他们对时间的安排都很有计划性,你如果想预约一件事情,对方肯定会说,我先看一下我的schedule,而一旦事情定下来了就很少再有变化。我曾因班内开临时会议与美国朋友失约,朋友就很不高兴,他们不理解中国人怎么会有这么多临时性的事情,还要推掉提前的约定。
六、朋友模式
美国人对朋友的定义比较广泛,而且有区隔性,譬如说工作上的朋友、打球的朋友、喝酒的朋友等。他们一生可能有许多“朋友”和熟人,但经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的变化而变换,彼此之间承诺的义务有限。而中国人经常拥有少数终生挚交,他们彼此之间交情深厚,“为朋友两肋插刀”,愿意相互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另外,中国人朋友之间借钱是相当普遍的,而美国人朋友之间借钱则凤毛麟角。我们班一位学生曾因出门时忘记带钱包借了一个美国朋友的钱,不料对方第二天就催他还钱,让他郁闷了好长时间。
七、对待竞争
一个留美的华人曾经把美国比作是孩子的天堂,成年人的战场。美国社会的发展以竞争为推动力,“Work hard,play hard”是大部分人的作风,他们在言语争辩时都喜欢压倒对手,这种“getting the last word in”的作风当然是竞争性的一种表现。美国人早已习惯了竞聘、失业、再就业的循环过程,一个人的一生要更换很多职业,因此很多人都保持着终生学习的好习惯。
八、对待隐私
美国人通常很尊重别人的隐私,很少谈论年龄、薪水、婚姻状况等切身的问题。他们不喜欢突然的访客,甚至包括自己的父母。美国人尊重别人的安宁,在歌剧院、戏院、电影院都噤声欣赏。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里,大多数人也已经有了尊重他人隐私的意识。但在广大农村地区,人们依然把询问一些隐私性的话题当作表示关心的一种方式。
了解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把握美国人的言语和思维方式,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外国文化中的精华,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一)友谊观
中国人朋友之间注重知恩图报、情深义重,甘愿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美国人对于朋友的界定范围比较宽泛,见面三分钟即可称为朋友。美国人的友谊观大多有所界限,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朋友,友谊不会自然而然地延伸至彼此生活和工作的其他领域。换言之,友谊对于美国人而言是一种权利,一种乐趣;而绝不意味着义务和责任。影片中,琼的母亲素媛去世后,她的三位朋友依然在麻将桌旁为她保留了原本属于她的那个空位。在她们的内心,那个位子的主人永远与她们同在。现在素媛的女儿琼坐在这个位置,就如同看到了自己的朋友。玩麻将过程中,三位朋友笑着用中文交流,琼警告她们不要以这种方式来作弊,但立刻遭到反驳,三位阿姨的态度异常坚定:“我们是你的阿姨,我们怎么会骗你。”的确,三位姐妹将朋友的孩子视为己出,怎么会弄虚作假,欺骗孩子呢?不仅如此,为了帮助素媛完成临死前未实现的夙愿,她的三位朋友竭尽全力执著地帮她弥补遗憾,成功地找到了当年素媛在中国颠沛流离过程中被迫抛弃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当为逝者实现了生前意愿,三位老朋友的兴奋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终于可以告慰逝去的姐妹了。
(二)婚姻观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旧社会中国主流的婚姻价值观取向。微弗莉的母亲林多自幼被由于生计所迫的母亲卖入黄家做童养媳。直到14岁结婚当天,才第一次见到自己丈夫的庐山真面目。这对于美国人而言,必定是抓破脑袋也百思不得其解。美国人信奉婚姻自由,结婚属于个人的私事,完全由自我主宰。而即便是现当代的中国,子女结婚仍然很在意父母的态度,期望得到父母的允许和支持。影片中即使土生土长的女儿们也深受母亲的影响。在微弗莉身嘶力竭的呐喊中,她明确表示自己失败的第一次婚姻,就是为了取悦母亲,选择嫁给了一个中国人。当她开始第二段恋情时,尽管之前与母亲矛盾重重,但她还是将男友正式地介绍给母亲,内心渴望得到母亲的认可。果然得到母亲应允,同意出席自己的婚礼,微弗莉最终喜极而泣。受儒家文化熏陶,旧社会婚姻中要求遵守“夫为妻纲”的生活处事原则。林多嫁入黄家大门的那一刻起,深知自己的一生将从此掌握在丈夫手中,这个男人将决定她一生的幸福。新婚第一晚,小丈夫黄少爷便言辞凿凿:“我是丈夫,我是当家的。一切由我说了算。”另外,当丽娜的母亲顾莹莹遭受丈夫百般,却也欲罢不能,因为潜意识告诉她:“如果我离开了他或是杀了他,我将一无所有。”作为丈夫的附属品,妻子只能任受摆布,毫无怨言。当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时候,故事的结局只能以惨剧收场,顾莹莹最终选择残忍地溺死自己襁褓中的儿子,以此来宣泄对丈夫积怨已久的愤恨。由一出悲剧引发出了另一个惨无人寰的苦果,不禁令人触目惊心。
(三)家庭伦理观
“家”在中国人眼中是温暖的港湾,是游子的期盼。家庭和睦,儿孙满堂乃是人之大幸。为人子女,要尊长辈,孝父母,重家庭。而美国人深受基督文化影响,推崇人人平等,家庭成员亦是如此。他们关注个人自由与权力,亲情观念明显淡化,父母与子女的情感纽带联系不紧密。四位母亲从小教育女儿要温柔贤淑,隐忍顺从。这源于她们自己从小受到的中国传统教育。林多的母亲在她即将嫁入黄家时,语重心长地告诫女儿,作为女孩子,要温柔贤惠,“吃饭要慢一些,要收拾得整洁大方,要听话”。另外,丽娜和罗斯也在母亲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对丈夫百般隐忍,最后失去了自己的个人空间,引发夫妻感情危机。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值在影片中也得以充分的展现。但是这种美好的愿望却给孩子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琼小的时候由于忍受不了母亲强迫自己学琴,大喊“我不是你的奴隶,你不能强迫我做事情。”由于家庭观的迥异,母女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摩擦不断。琼曾对母亲抱怨:“从小到大,我做的任何事情你都不满意。”甚至于当自己即将要回中国与自己的孪生姐姐们相见时,却不知道该如何对她们描述自己的母亲,因为“我根本不了解她,她只是我的母亲而已”。微弗莉也对母亲说:“你不知道你给我造成多大的压力。”可见,中国式母亲对女儿美好的愿望并没有按照她们既定的轨道前行;相反,孩子们却离她们渐行渐远,亲情受到重创。幸运的是,最后母女间冲破了文化差异引起的隔阂,冰释前嫌,实现了文化融合。当重新感受到久违的家庭温暖时,微弗莉的母亲终于破涕为笑:“现在我满足了。我们开始理解对方了。”琼也和母亲化干戈为玉帛,相拥而泣。
(四)面子观
“面子”是中国人一种重要和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儒家“礼”教思想倡导一个人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最大限度上服从于自己所在的社团或社会,以达到同属、共识氛围。个人应该和其他人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单单满足自己的欲望。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往往讲究“赏脸”,尽量避免“丢脸,要“给面子”、“顾全面子”。中国有句俗语:“面子是别人给的。”面子观念可以说就是一张无形的“脸”,“脸”即是“面”。而在美国文化中,人们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我行动的权利,厌恶对他人事务的干涉,尊重个人的隐私,偏重于“独立”的礼貌面子,往往是不给对方留“面子”。个人得失为小,丢面子事大。为了个人面子,母亲可以拿女儿为筹码,互相攀比炫耀。当微弗莉的母亲带着抱怨的口吻说,“每天她都在下棋,还要我为她擦奖杯。”琼的母亲也毫不示弱地说:“我遇到的问题比你还严重呢!每次我让她帮我做家务,她都置若罔闻,一心只是练琴。”言语间均表现出内心的火热,都以女儿为骄傲。当琼在钢琴比赛快结束时突然出了状况时,母亲顿感颜面扫地,面露尴尬。微弗莉带着男朋友来家中做客,上最后一道菜时,林多自谦地说:“这道菜味道比较淡。”谁知对方果然不解风情,毫不客气地表示味道确实太淡,还顺手将桌上的酱瓶抓起倒进菜中,说这样就会好很多。这种让中国主人丢面子的表现顿时让林多大惊失色,不悦和惆怅只能暗自吞咽。
(五)社交观
社交场合中,中国人习惯按交情论心意。体现在送礼方面,感情越深,礼物越重。譬如结婚请宴,关系越发亲近的礼金自然要比寻常人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礼物的贵贱直接反应交情的深浅。然而,美国人则重形式轻物质。礼物要送,但礼物的贵贱不是主要的衡量标准。即使是一张不起眼的贺卡,也能反映送礼人的诚意。所以当微弗莉给母亲展示自己男友送的衣服时,林多不屑的态度和对衣服的挑剔让女儿恼羞成怒,反问:“你怎么能对一件礼物如此刁难呢?”不仅如此,影片里中国人待人接物表现出的热忱、宾客至上的理念也是一大亮点。相比之下,囿于饮食结构的单一和餐饮文化的不同,美国人更注重主随客便,热情的程度远不及中国家庭。片中有好几处家庭聚会的场景,其中主人的精心准备、丰富的菜品和诱人的食物都真实地再现了中国人的待客之道,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