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4:42
序论:在您撰写外科实验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9030
国内刊号:42-1213/R
邮发代号:38-8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硬膜外腔胶原酶化学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张功礼,邓长康,黄河
肾脏体外震波碎石后不同时期手术效果的临床研究 肖常文,向洪斋,黄光海
梗阻性黄疸患者免疫状态及西咪替丁免疫调节的研究 刘宏忠,周文学,杨维良
β-转化生长因子在骨愈合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立平,党耕町
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机制的研究进展 金群华,马忠泰
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损伤后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曹晓建,罗永湘
胚胎脊髓组织移植促进成年宿主损伤脊髓功能恢复的研究 赵刚,蔡锦芳,张亚彬
脊髓损伤后早期应用L-精氨酸治疗的研究 赵立,李涛,孙锡超
pH变化对生物降解植入物50∶50PLA-PGA体外降解的影响 林建华,Agrawal CM,Chongfang Zhu
一氧化氮供体对犬冠状动脉阻塞后血浆一氧化氮浓度及心肌梗塞范围的影响 汤莉莉,章来长,王青青
急性肺损伤血栓素A2受体表达变化及其拮抗剂GR32191的作用 冯刚,杨志焕,周元国
毁损脑干对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发生发展的影响 吴思荣,惠国桢,印其章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白介素2联用抑制Lewis肺癌生长和转移的研究 唐华,陈德基,周洁
经动脉腔内暂时阻断血流联合手术救治大血管伤的研究 陈庄洪,马廉亭,郑玉明
前列腺增生症的淋巴细胞表型分析 张旭,王少刚,周四维
先心病并肺动肺高压病人血浆内皮素手术前后的变化 郭光伟,芦芳,周世民
常温与低温体外循环对肾脏损伤的比较研究 甄文俊,吴良洪,佟宏峰
体外循环致肺内血小板聚集与血栓素、前列环素代谢变化及其意义 李增棋,廖崇先
颅脑外伤后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及意义 丁雁,龚德生,朱江
彩超诊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研究 吴亚群,薛新波,覃修福
白介素6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王茂旭,曾嵘,杨立明
早期区域动脉灌注氟脲嘧啶、奥曲肽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研究 张启瑜,周蒙滔
低功率CO2激光焊接小静脉的研究 刘铜军,邹本荣,谭毓铨
人血清对猪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效应研究 赵中辛,杜竞辉,王学浩
休克时组织内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与内毒素移位的关系 蒋建新,田昆仑,刁有芳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转染瘤苗的抗肿瘤研究 钱海鑫,刘庆宏,甘建和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下肢静脉郁积性溃疡的研究 薛莲,陆民,冯刘红
胆囊肿瘤细胞中p53蛋白的过度表达与DNA倍体的关系 张万星,侯广昌,高清泽
梗阻性黄疸患者红细胞膜脂变化的研究 朱建平,林昀,沈子威
阻塞性黄疸病人抗内毒素治疗的研究 李智华,韩本立,游健
肝贮脂细胞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窦血流障碍中的作用 邬善敏,戴植本
阻塞性黄疸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杨定华,李绍森,彭民浩
胆管癌mdr-1基因产物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杨飞,李开宗,窦科峰
急性胆管炎对老龄大鼠单核细胞细胞骨架含量的影响 王槐志,韩本立,李昆
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丙肝病毒RNA的研究 殷凤峙,陈碧芬,许春森
胆囊收缩素对胆管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马宽生,何振平,王曙光
胆囊收缩素及其受体与胆固醇结石患者胆囊功能相关性研究 乙芳,龚新环,陈胜
胆石中胆汁酸的分析及其意义的探讨 吴硕东,陈淑珍,谷村弘
胆道狭窄致胆色素结石时胆汁酸成分的变化 凌晓锋,邓绍庆,徐智
表阿霉素在大鼠血浆和胰腺组织中的分布 胡亚,陶蔚,赵玉沛
热凝切割刀应用于剖腹术的随机化对照研究 钱建民,吴巍,陈国玉
主动脉转流防止脊髓损伤的研究 邓美海,孙来保,王辉
p53病毒增强型质粒-脂质复合物对移植静脉新内膜增生的影响 朱洪生,梁宏立,黄忠耀
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关系的研究 王春喜,段志泉,吴咸中
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在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中的意义 刘作金,朱仕钦,罗云生
内毒素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刘宝华,陈惠孙,周继红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21的表达检测 李福年,陈宗波,袁继炎
甲状腺激素T3增补于心脏停搏液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赵振林,李家成,王敬弘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血清钾与室性心律异常的研究 张德奎,魏叔贞,宋惠民
影响体外循环前后儿童心肌地高辛含量的多因素分析 殷胜利,孙培吾,钟佛添
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陈克能,徐光炜,师晓天
前列腺液319例细菌培养检测研究 宋继权,盛晚香,车辙
带血管蒂股骨外侧髁骨膜(骨)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陈振光,郑和平,张发惠
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对小鼠膀胱癌的治疗作用 崔喆,李黎明,强万明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人膀胱癌细胞T24凋亡的研究 杨嗣星,张雪军,王玲珑
腺病毒介导的HSV-tk基因治疗人脑胶质瘤SHG44的研究 王之敏,惠国桢,卢大儒
大鼠颅脑损伤后动、静脉血和肺冲洗液中组胺水平的改变 李春森,宋志军,赖友华
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甲状腺素的变化及意义 龚德生,茅振华,夏为民
猫脑内立体定向注射胶原酶建立脑内血肿模型 李俊,赵洪洋,朱贤立
一种人脑膜瘤裸鼠肾囊模型的建立 夏之柏,张恒柱,李耀华
硫代乙酰胺诱导肝硬化模型方法的改进 张杰,陈积圣,王坤
化学胶辅助激光焊接皮肤的研究 刘铜军,张文良,孙东辉
单纯酶与复合酶对成猪胰岛分离效果的研究 周文学,崔云甫,闫朝岐
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在肝癌中的基因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刘超,王捷,区庆嘉
复发性肝癌血液AFP mRNA的变化 刘扬,张柏和,钱光相
胆囊结石患者胆汁、粘膜和结石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方驰华,郑美章
p16\,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 刘勇,李启明,王夷黎
无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p53\,nm23-H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冯茂辉,王米娜,王善福
带血管蒂结肠代气管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刘海涛,邹鲁闽,郭洪霞
大肠癌CD44v6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细胞倍性的关系 欧启水,沈仲毅,陆佩华
多发性大动脉炎与雌激素、孕酮及其受体的关系 陈福真,洪志鹏,史振宇
人前列腺α1受体放射配体结合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侯四川,刘海宁,申永璋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膀胱癌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 徐勇
粘膜粘附性抗癌药HPC-MMC膀胱灌注后尿药的药动学研究 赵国防,宋晓东,周四维
雪旺氏细胞和纤连蛋白联合移植对脊髓轴索再生的影响 李立新,赵寅涛,胡卫星
全身及头部降温对降低颅内压的作用 张佳栋,史锡文,楚功仁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延髓神经血管的显微解剖研究 常金生,王中,王利军
抗原封闭法诱导家兔移植心脏免疫耐受的研究 侯明晓,张仁福
高原犬体外循环后肺功能的变化 李素芝,易映红
一氧化氮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功能的影响 郑新民,李世文,郑航
全麻对食管癌手术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侯建民,陈克能,胡兴云
DPC4基因在胃癌中的丢失突变研究 翁山耕,林永堃,刘景丰,林丽娟,石铮
兔颈动脉移植同种主动脉带瓣血管模型的建立 张晶,刘迎龙,ZHANG Jing,LIU Yinglong
肝内胆管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庄大勇,梁平,ZHUANG Dayong,LIANG Ping
氨甲苯酸对心脏直视手术中血小板功能的保护作用 陈子英,石凤梧,张文立,谢英奎,陈立华,赵宏,刘苏
前列腺素E1对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黄日太,朱洪生,张有荣,张谷兰,吴学军,卢蓉,冯缘
低浓度抗生素液在同种带瓣管道制备中的应用 王荣平,殷桂林,朱水波,张殿堂,胡建才,郗二平,高旭辉
创伤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模型的建立及左心形态与功能的变化 张近宝,刘维永,李军,贺建国
左心室辅助装置对缺血心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杨敏,王一山,叶椿秀,朱洪生,陈长志
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胆囊运动功能与性激素受体的关系 罗建飞,严际慎,常华,沈世强
组织蛋白酶D在甲状腺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姚琪远,邹强,倪泉兴,张延龄
贝那普利对腹腔镜气腹时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曹浩强,汤志灵,费建国,倪全法
小鼠白细胞介素-2基因修饰肝癌细胞瘤苗的抗肿瘤作用 金晓凌,井清源,王炳生,赵家宏,张泰臻,卞建民,顾苏岳
Fas系统与药物诱导结肠癌细胞株凋亡的关系 唐华美,彭志海,于红,裘国强
特异扩增法检测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突变等位基因的研究 孙青,丁彦青,邱红明,李欣,张福明,李国新,张素娟
血管内栓塞材料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实验研究 石忠松,黄正松,张跃卫,齐铁伟,初明,包大士
胶质瘤单链抗体的基因构建及表达 董军,黄强,兰青,周丽英,王爱东,罗良生
膀胱移行细胞癌bcl-2、p53及Ki-67的表达 桂律,李如昌,林梅绥,许祖德,罗金芳,叶宣光
超声引导穿刺接种建立兔肾癌模型 关利铭,胡凯,刘政,王智彪
应力松弛接骨板固定兔胫骨截骨后骨折的形态学观察 张先龙,戴克戎,汤亭亭
再生生物学与工程学的研究进展 胡大海,徐明达,陈璧
钾通道开放剂超极化停搏液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汪文东,张凯伦,汪东仿
摘 要: 加强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是医学院校教学的重点内容,其实验教学又是教学中的最大难点之一。外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临床上外科技能中最共性、最一般的基本技能为打结、分离、止血、缝合等。应用标准化模型人这一实验载体,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掌握外科基本技能,用最短时间和最高的效率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外科基本技能的基础,架起一座从课堂教学走向临床实践的桥梁,则是外科实验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 临床技能;外科实验教学;标准化模型人
临床基本技能是医师最重要的基本功,加强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是医学院校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它又是教学中的最大难点之一。长期以来困扰中医医学教育的难题就是:中医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低下,临床实践能力薄弱。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传统的教学中,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主要由临床见习来完成。近几年临床技能教学困难更大了,如学生人数大规模的扩招,而附属医院内典型病人在减少,并且愿意让学生查体练习的典型病人也越来越少,实践机会不足的弊端更加严重了。另一方面,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社会要求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把主要的精力忙于毕业分配或考研上,没有真正重视临床技能的提高,同时身为临床带教的医生,由于心中总是亮着“医疗事故、差错、纠纷、效益”的警灯,也不会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使学生临床实践的机会也相对不足。学生在学校学的最多的是理论知识,因为缺乏一个很好的实验载体来训练临床技能,因此,上临床后也显得信心不足,也不敢直接面对病人。如此恶性循环,也就导致了用人部门对中医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差的普遍看法。
大量的研究调查资料显示:许多具有百科全书一样丰富的书本知识的学生,走向临床工作岗位后却是一名动手能力低下的临床医生,还需要经过多年的实践培训才能勉强胜任岗位职责。种种高分低能的现实说明了传统的医学认知教育模式的巨
大缺陷和明显的滞后性,这也使我们实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外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然而目前的这种“课堂理论教学―临床实践”两点式的教育模式是导致学生临床技能低下的根本症结,中间缺少了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在校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实验中心联合临床外科系就外科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并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兹不揣浅陋,介绍如下:
1 课程设置改革
除保持原开设的《外科学总论》等课程外,我们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自编教材,开设了《外科临床技能实验教程》临床技能课。不同以往的是,这门课程不是附属在理论课之中,而是有着完整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的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
2 学生素质的要求
此门实验课具有操作性、针对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是面对大三已经见习过的学生,而且是选修的课程。这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理论知识的储备已经很系统,又在临床见习过,已经能够感受到自身能力的缺陷和社会的压力,因而在学习上往往更加主动、积极,动手参与的热情也高涨,效果更好。
3 仪器设备的创新
实践教学的关键在于载体,而不是空洞的理论讲解,在仪器设备上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研制,这也是本实验教学模式成功的关键所在。(1)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加大了资金的投入,保证学生人手一套常规的手术器械(如血管钳、持针器、组织剪、镊子、打结板、手术刀等),克服了往年僧多粥少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转贴于
(2)因为外科技能不同于内科技能,外科的大部分技能操作都是有创伤性的,如切开、切除、清创缝合、化管疗法、提毒祛腐、拔核等,都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不适感。因此,设想让临床实际病人作为载体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不现实的。用动物做实验的实体,一是成本太高,二是动物的生理构造、解剖特点与人体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学生在动物实体上即使能够娴熟地完成如麻醉、肠端吻合术等手术,在临床上碰到病人依旧感到手足无措,因而效果不理想。我院大外科系针对这一难题,在1996年研制开发了通用型标准化模型人(Medical Standardized Model,MSM),并于1997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它充分体现了使用标准化模拟体在外科有创操作教学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特色,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外科有创教学由于缺乏操作平台而无法实施的传统难题,有效地解决了多脏器阳性体征、有创操作及实体训练的问题。在MSM上,可以模拟完成外科常见手术的训练,如拔甲术、静脉切开术、大隐静脉剥脱术、气管切开术、阑尾切除术、药线引流术、脓肿切除术、各种穿刺术、各种导管置入和拔除等等,并能在实践中发现不足,不断更新改进MSM,使其能更好地担任模拟实验教学的载体。
(3)为了能更好地扩大教学成果,节省资金,实现资源共享,我们还自制了一些符合外科特点、简易可行、可以反复使用的实验教具,如打结板、各种夹板、缝合的模拟皮肤等等。
4 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言堂的模式,课堂上理论知识不多讲,只是预先布置学生在课前掌握,课堂上主要进行技能要领的分解、示范、训练。
(1)首先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从外科手术中最基本、最共性、最一般的技能开始:手术器械的正确握持与使用、无菌术、各种打结术、切开、缝合、结扎、分离、止血、引流,这几项基本功不管做什么样的大手术还是显微外科手术,都需要熟练运用这些基本技能来完成,这也是外科医生完成手术的先决条件 〔1〕 。在课堂上手把手地教学生,务必使每个学生正确掌握每项技能,课后反复地操练,第二次课上进行考核,不通过的同学,无法进入下一轮的学习,直至通过为止。这项平时成绩也计入总成绩,占30%。
(2)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后,就可以在MSM上进行一些基本手术的模拟训练,每4人一组,配备一个MSM。预先布置学生掌握诊断、手术指征和禁忌症、术前准备、手术相关解剖知识、手术方式、程序、步骤、术后效果的预测、术后处理等知识。课堂上老师进行手术示范,由老师主刀,学生担任第一助手、第二助手、器械护士等角色来共同完成手术。在手术教学中,对显露出来的重要神经、血管、肌肉,都要讲解其走行、支配部位、血管的供血范围、损伤的后果等;然后再结合临床病例的提问,将基础知识作为提问的内容,使学生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回归基础,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5 考核方法
摒弃传统的理论笔试的方法,提出了“理论指导下的实际动手能力的模拟操作训练和考核”,简称“脑手结合”模式。
(1)首先我们根据教学大纲,以PowerBuilder6.5为开发工具,以Sybase Anywhere5.0为数据库,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模拟真实病例,建立了“临床思维能力训练与考核病案库”。本病案库模拟出临床真实环境,可将临床思维训练与考核融合,让学生面对真实病例,进行正确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施治,逼真地再现了临床医生与病人之间“真实对话”,如同身临其境―――病案库就是一个虚拟的临床环境,学生就是诊断治疗虚拟病人的医生,因此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也能恰如其分地考核出学生的真实的临床诊疗水平。此项成绩占总成绩的30%。
(2)我们还在MSM的基础上,优化改良,研制出标准化外科模型人(Standardized Model for Surgery,SMS)。此模型人涵盖了所有的教学内容,能够提供各种实际手术操作,对于实施手术操作的部位,则设计出活动的模块以满足置换的需要,并设计了男、女不同的模型,来满足对于乳房疾病、男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考核要求 〔2〕 。我们将各种案例顺序编号,同学随机抽签,由一名老师(主评分人)担当学生的助手,听其指挥,共同完成手术操作,还有2~3名老师负责随机提问相关理论知识等,采用主、辅评分结合的评分办法,成绩占总成绩的40%。经过SMS的考核,使学生的临床技能得到实际的检验,同时也不断地巩固和加深了理论水平,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信心,为学生具备较为熟练的外科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试用的这套外科临床教学方法在98、99、00届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每届选修本课程的人数满员。普遍反应学生经过MSM、SMS的强化训练、考核后,临床实战技术得到真正地提高。改变了临床医院对于中医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看法,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使学生就业率大大地增加;这也基本达到了我们这次实验教学改革的初衷,完成了我们预期的目标。经过这4年成功的教学实践改革,这套教学模式得到不断地完善,日趋走向成熟。对于未来,我们更有信心地设想―――我们将立足外科实验教学成功的经验,建立临床实验课程体系,独立开设临床各科技能课程,彻底打破传统的实验附属于理论中的教学模式。借助计算机虚拟的实验系统,建立相应规模的模拟教学医院,研制出适应各科特点的教学标准化模型人,重新整合临床各科的实践技能,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中医院校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医学生架起一座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坚实桥梁。
参考文献
〔1〕吴波以.外科实验教学中手术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之我见[J].医学教育,2000,(4):48-49.
1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为理念,重视外科实验教学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国内五年制临床医学生毕业后留在三级医院就业的形势严峻,很多学生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只能留在基层医院工作,而基层医院开展外科手术的条件并不理想。再者,有些医学院校缺乏实验考核制度,或虽对操作技能进行考核,但技能考核成绩并不纳入考核总成绩或占总成绩比例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使得学生忽视实验教学。根据广东医学院五年制外科学专业课程安排中发现,仅有外科学总论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且学校不断扩招,实验教学面临着学生班级多,人数多,课时少,学生动手机会少,学生难于熟练掌握到各项专业操作技术的严峻考验。但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实验教学理念,从人、财、物等方面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的支持,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协调发展。
2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编制一份适合的外科实验指导
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建校初期外科学只有理论教材,缺乏相适应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是操作技能的理论依据。缺乏实验教材势必影响了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有能力参考其它的优秀实验教材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制一份适合于本校的外科实验指导。外科实验教材在实验内容的选择及编排上既要考虑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体现出它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实验内容遵循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先安排基本操作,后安排综合动物实验。除了验证性实验外,还应增加设计性实验。每项实验都必须注明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及实验用物。
3结合现代的临床手术室布局,完善外科实验室建设
目前,有些医学院校的外科实验室没有根据污染区-半污染区-无菌区的流程设计,仅由简单的训练室、洗手室、准备室构成,尚未健全标准的模拟手术室。外科实验室仪器设备不足,缺乏较为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实验室;实验教学以口授为主,动手机会匮乏;实验用物缺乏,学生人数过多。有些医学院校为了节省实验教学开支,实验用物经常重复使用;实验训练模型比较陈旧,模型数量不足;这些情况严重限制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作者所在院校外科学实验室结合外科实验教学的要求,参考现代的临床手术室的布局,是按照污染区-半污染区-无菌区的无菌观念设计的。另外,外科学实验室建有3间多媒体教学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视频。设备处对实验教学比较支持,无论是购买实验耗材还是需要申购训练模型等固定资产的经费都给予大力支持,减少了实验用物重复使用及训练模型陈旧,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情况发生。且外科学实验室还充分运用了广东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手术室实时视频监控系统资源,进行现场直播教学。
4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及改善教学方法
4.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外科实验教学内容长期局限于外科总论的一些最基本的操作,主要包括器械介绍、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消毒铺巾、切开缝合、阑尾切除等传统性验证性实验,缺乏设计性实验;且改善实验用物的真实性,例如:使用弹性海绵肠子进行切开缝合教学,由于海绵的表面不够光滑,和人体的肠子相比,真实性不够。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积极性不强。现在外科学实验室到市场上购买新鲜的猪肠,洗干净后供切开缝合教学,增加了真实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外科学实验教学开设了“肠吻合不同术式的对比”等多个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以常见病、多发病为基础来设计实验,学生反映很好,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比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好、有创新,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动物手术的重视程度,还提高了教师的带教水平和业务能力。随着医学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地应用于临床。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将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外科实验教学中。作者所在院校目前正在引入腹腔镜微创技术教学及石膏夹板固定在骨科中的应用等技术,让学生与时俱进,与社会同进步。
4.2改善实验教学方法
以前外科实验教学都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先由实验技术员提前做好用物准备,然后由实验带教教师进行边示范边讲解,最后由学生分组进行模仿练习。这种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现在在外科实验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模式,形成“简单理论讲述和示范操作﹢综合技能训练﹢问题讨论﹢实验总结分析的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师生交流与沟通,拓展了学生临床思维方法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行实验教学监督及管理制度
目前由于作者所在院校实行第一临床医学院和第二临床医学院分开管理的体制。但第二临床医学院在东莞校区目前尚未建立直属的附属医院。教学人员不足,特别是高职称、高资历的资深教师紧缺,实验教学常由较年轻的临床经验相对不足的医生来承担。且由于学校不断扩招,学生班级增多,学生数量大,分组过大,学生训练机会少。实验教学内容多,但承担实验教学的教师少。有些教师为了降低工作时长,将原本2位教师带教1个班的课程自行调节为1位教师带教。可见,外科实验教学资源有限,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动手机会少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遏制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解决师资问题,学校采取了外聘周围医院的高职称教授授课,必要时还请第一临床医学院给予师资支援。对于学生操作训练时间不够的问题,外科学实验室采取了利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练习,并安排教师在现场进行指导,解决了实验课内操作时间不足的问题,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迅速的提高。近两年,外科实验室还发放外科器械到学生宿舍,让学生在寝室也能自由练习。第二临床医学院每年都组织一次临床技能操作竞赛,并对获胜者给予奖励。从2008级开始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实习前临床技能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消毒铺巾等,考核合格者方可下点实习。技能考核是考查学生实践能力,督促学生加强学习的手段。实践证明,这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另外,外科实验室每学期都会发放实验课满意度调查表,了解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临床医学院还定时安排教学督导组到教学现场进行检查与指导,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实验教师要严格管理学生的实验过程,狠抓学生的出勤情况,检查并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这种严抓外科实验教学各环节的管理方式,有效地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6建立外科实验教学体制
【关键词】外科;实验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医学教育中的外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1],而外科学实验课是外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于实践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的程度,直接决定着临床实习和教学工作的质量,甚至影响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实验课在外科教学活动所占比例和位置十分重要[2],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但是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学生进入临床后,发现其实际动手能力,适应临床过程缓慢。为此,如何提高外科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技能能力,增强学生临床应用能力,是临床实验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临床教研室在多年外科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对外科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性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1 外科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设备落后和不足
由于经费短缺或其他因素的制约,导致实验室数量少、资源配置不合理、设备更新与维护不及时等现象的出现,使得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相关实验,实验教学的开展不能稳步推进,无法充分发挥其效能。
1.2 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分散、不稳定
外科实验就是采用了理论教室与实验教师分头、分组带教,而且实验教师的配置多为年轻教师,在操作技能上处于相对薄弱状态,教学过程中很难讲理论及实验有机的结合奇兰,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实验教学的开展;而且实验教师的流动性很大,在适应实验教学以后又部分希望转入一线教学队伍,导致实验人员严重匮乏。
1.3 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现在的临床教学,依旧处于偏重理论教学,课程设置上以理论为主[3],实验教学学时仅为理论教学的三分之一,甚至不足三分之一。并且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实验教学评价基本不作为评价标准。导致了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学习意识。而且实验教学还存在着理论与实验脱节的现象,主要体现为附属实训基地层次较低或根本就没有实训基地,学生在理论学习后的技能养成得不到很好的强化,导致了技能水平低下,而且理论知识遗忘较快。
1.4 资源浪费严重
学生实验教学所用的医疗物品,如缝线、引流管都是正规厂家的、可以用于临床工作的正规物品,但是在实验教学中很多物品是可以多次利用的,但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却严格按照标准使用,极大的浪费了有限的教学资源。
1.5 实验室管理不完善
外科学范围较广,器械、设备、备品种类繁多,要求管理者不仅要懂得管理,还要懂得外科专业知识,但是很多院校的实验室管理人员配置上只重行政视管理而忽略了专业管理,导致实验室管理混乱,极大地影响了外科实验的开展。
2 外科实验教学改革对策
2.1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我院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验室结构特点,按照基地化建设标准,对实验室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同时统筹规划制定了各项操作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并统一制作墙报,便于实验教师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学生可在操作过程形成纲领性指导作用。而且实验室模拟化临床氛围浓厚,让学生感受到外科工作的神圣、庄严,能够真正理解该课程的重要性及其所处的临床地位,促进了学生的自律性、
2.2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过程的主要执行者是教师,其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育、教学水平的优劣,因此,必须重视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其能力,完善其机制。
我院制定了实验系列教师岗位相关政策和机制,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调动实验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实验教师的津贴待遇、加强实验教师的培训与培养,使得实验教师得到了很大的倾向性政策,提高了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2.3优化实验教学体系
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是从系统内进行方方面的改进与规范化的过程。我院从学时规划、内容规范、教学手段等方面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一是学时规划方面,实验学时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并且增加多种形式的课外补充,比如配备了专供学生业余训练的实训室,开设了多媒体辅助模拟,延长了实训室开放时间等。二是规范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外科实验教师来自不同科室的临床医师,他们在临床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操作手法和行为习惯,这样导致了学生无所适从。因此,根据教学大纲管理要求,配合自编实验实训教材,统一对实验教师进行规范法培训,并进行业务考核,合格者放可上岗。三是教学手段改进。为了使学生高标准的完成实验教学要求,采取了分步骤的教学手段。第一步着重加强实验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第二步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第三步进行模式临床操作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转换角色,掌握相关角色的工作要领。
2.3规范实验教学考评
考核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标准[4]。我们从医德医风、职业操守、技术要求、操作规范、技术要领、熟练程度等方面对每位参评者制定了客观、全面、严格的评分标准,并在考评过程中采用第三方督考的形式对每位参评者进行单独考核。方式上以口述结合操作的形式考评学生对于实践技能的理解及掌握情况,并最终作为其是否能够参加理论考试的标准之一,同时将技能考核成绩按20%的比例计入外科学总成绩,这样在制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于实践技能学习的认知程度、从考评汇总督促学生提高临床实践技能能力。
总之,外科实验教学是临床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其过程的好坏决定了学生是否适应临床工作,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学生的理论培养,又要加强其动手能力和临床综合素养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临床实习和工作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秦立国,毕英谦.高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现状及思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417.
[2] 王晓玲,曹秋莉,佟秀凤等.手术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4,(1):7-8.
论文关键词:外科实验,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探索
1.严格规范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它的操作性非常强,需要教师手把手的传授。学生在校期间养成的各种操作习惯会直接带到临床上去,因此,教师操作的规范程度对学生影响非常大。我校外科教研室近几年采取一些改革措施,统一规范实验教学。
规范实验教材,编写《外科学实训指导》。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编写了《外科学实训指导》一书,并由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外科无菌术与基本操作、常用手术训练、实验报告及外科总论知识综合练习四大部分组成。书中对每次实验均做了详细地介绍,并附有操作评分标准,经教学实践检验,证明是一套全面、系统、简单、适用的新型教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强化集体备课制度。每个实验课前,在教学秘书的带领下进行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使带教教师对教学内容有统一认识,明确教学重难点,一切教学围绕重点、难点展开。通过预作实验让青年教师对本次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手法有更深了解。从而保证授课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心中有数、临危不乱,保证实验课教师的顺利进行。
2.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式实验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言堂的模式,课堂上理论知识讲的多,而学生练习则较少。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按着书本重复操作,不能积极地参与思考与创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实验课失去兴趣。通过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式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感觉自己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运用教学技巧,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使练习代替死记硬背。如:实验课前讲解内容不可过多过滥,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加强实践练习。同时在学生练习时要留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每一个实验室的学生分成5-6个小组,有疑问时先在组内进行讨论,解决不了了再由老师进行讲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练习,既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又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满足感。
用兴趣教学法让学生认识外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我校上实验课以前,会让学生在班里观看电教片。把有关的实验内容通过图像、动画及声音互动界面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再去实验室上课时就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由于外科学实验教学是在动物身上进行模拟的,学生对其不够重视,往往会有怠慢的心理。比如清创术时我校是在猪蹄上进行练习,学生觉得没有真实感,往往练习一会儿就失去了兴趣,不愿再练。针对这些情况,带教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解决,告诉学生要把每一次实验课都当成一次真正的手术,这样才能练出效果,为将来从事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循序渐进,提高临床基本技能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把前期的基础打好了,才能在实战中得到真正的运用。
3.1合理安排实验课程。
结合我校实际把外科学实验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是外科总论实验,在第三学期进行,共20学时包括9个实验。这9个实验分别是手术人员术前准备、认器械及呼吸机麻醉机的应用、打结法、常用缝合法、清创术、换药及拆线、绷带包扎、三角巾石膏绷带、心肺复苏及气管插管。这些实验操作都是外科的基本技能,为下学期实验打下了基础。第二阶段主要是外科各论实验,在第四学期进行,共8学时包括3个实验。分别是离体肠管吻合术、仿阑尾切除术示教及考核、仿阑尾切除术实习。这些实验是一些综合性实验,主要是使以前的基本技能得以充分具体的应用。整个实验课程的安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益于学生练习和掌握。
3.2强化基本技能练习。
外科基本操作技术不仅是每个合格的外科医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每个全科医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术。有些同学只想上手术台,而忽视台下的基本操作练习,而一旦上手术台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所以在第一次实验课时就端正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外科基本技能的重要性。练习时要从外科手术中最基本、最共性、最一般的技能开始:如刷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切开、打结、缝合、止血、包扎等。在临床工作中不论是大手术还是显微外科手术,都需要熟练运用这些基本技能来完成,这也是外科医生完成手术的先决条件 。在课堂上老师要精讲,学生要多练。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反复地练习,对于一些掌握慢的学生要耐心示教,手把手地教,务必使每个学生正确掌握每项技能。每次课后及时考核,记录入平时考核成绩。
3.3重视动物模拟手术练习。
用家兔进行仿阑尾切除手术,老师示教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和手术基本原则,就像在临床手术室进行一样,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在学生操作时,每个学生在手术过程中都轮换到不同的手术角色,如分别担任主刀、第一助手、器械师、麻醉师、巡回护士,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手术中应尽的职责,这样不仅能够在每个手术位置上都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技能,也克服了以往在动物实验过程中出现大家争着担当主刀医师,不愿担任助手的现象,使学生明白手术是一项协作性很强的团队劳动,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单独完成手术,必须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改进考核手段
考核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标准。我们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从医德
医风、无菌技术要求、操作规范和熟练程度等多方面对每个操作考核项目都制定了全面、客观、严格的评分标准,并制成了专门的评分手册。外科实验考核整个流程完全依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技能操作考核的形式进行,现场抽签,然后分三站进行考试。考核方式不再采用以往重口述轻操作的考核方式,而是采取操作与口述相结合,平时与最后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平时随堂考试成绩5分,最后技能操作考核15分。实验考核总成绩按20%的比例记入外科总成绩,实验考核未通过者必须参加补考,否则不能参加理论考核。这样从制度上提高了实验课的重要性,在上实验课时学生都能认真、积极,主动地练习基本操作手法,基本技能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在我校05级、06级学生中的应用,大部分学生反应良好,对他们毕业后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欣.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为导向的外科学教学改革[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4
[2] 朱宁,王尚透,蒋建平. 外科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医学教育探索,2007,6
[3]万伟东、加强外科实验课的教学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1):1355—1356.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181-02
〖HJ1.6mm〗实验室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加强实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以及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这就要求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在学校内得到更高质量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1 资料和方法
实验室是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场所,而实验室开放则是培养创新人才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对学生技能训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护理学院实验中心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对护理学基础实验室进行了业余开放练习,实行护理实验开放式管理,为护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充分发挥护生的主动性,激发其学习热情,增强创新意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 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室规章制度是开放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建立健全、补充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对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质控。护理学院根据卫生厅下发的《护理学基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一书来要求,使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中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实验教学管理上注重现代护理工作模式的导向,在为学生提供良好实验环境的同时,注重行为规范、人际沟通的指导,随时收集师生“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严把实验教学质量关,使学生在实验课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锻炼。开放实验室同时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护理学实验室对学生实行课外开放,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为保证在完成正常实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全天候、全方位开放实验室,加强实验室建设,首先,扩大实验室规模,设立护理学基础实验室,建设中学校征求专业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到开放实验室的需要。具体到实验室间数的设定,实验室器材的详细配置。其次,逐步建立实验室数字化管理体系,并将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课、互评互议和考核评比,从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1 职业测评信息化: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一是利用互联网,建立专门的网站和数据库。提供与职业生涯测评相关的各种资料,设置网上个性化的问卷调查,实现学生在线测评功能。二是依托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和院系的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坊开展自我认知、兴趣探索、价值观和职业调查报告会等具有特色的团体辅导。三是依托校级的个体咨询室利用能力测验、职业兴趣测验、价值观测验、态度测验、人格测验等心理测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咨询辅导,将个人参与职业辅导、参加职业活动以及能够反映个体职业心理发展和特征的资料都记录进来,建立个人职业生涯档案。同时将各类问题和典型个人案例经过技术处理后融入到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之中。四是依托学生会机构中的职业发展部组织成立职业生涯规划兴趣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测评和咨询活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助评价活动。
2 职业训练实践化:一是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具有现实的工作实境,融企业、行业要求于教学活动中;二是加强实践实习,使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增长学生技能和社会经验,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三是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并以此为主要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职业角色意识,以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培养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四是丰富校园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积极性。每年定期举办 “大学生职业生涯活动节”,以此项活动为主要平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职业测评周、生涯规划周、创业设计大赛、专题互动式论坛、访谈式讲座(校内外专家、企业人力资源部主管、校友等)、模拟招聘和深入企业实践参观等活动,将职业发展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政策、从而进行科学的职业定位与职业准备。通过对“四位一体”职业生涯规划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为主线,以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和就业质量为目标的多方位资源整合体系,为当前阶段国内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周秀华主编《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版(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