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范文

时间:2023-03-13 11:25:12

序论:在您撰写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

第1篇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第三条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体现。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应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保障其享有的待遇与权利。

第二章配备与选聘

第四条中小学每个班级应当配备一名班主任。

第五条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1学年以上。

第六条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

第七条选聘班主任应当在教师任职条件的基础上突出考查以下条件:

(一)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

(二)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

(三)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

第三章职责与任务

第八条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九条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第十条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第十一条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第十二条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第四章待遇与权利

第十三条学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注重听取班主任意见。

第十四条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

第十六条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第五章培养与培训

第十七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制订班主任培养培训规划,有组织地开展班主任岗位培训。

第十八条教师教育机构应承担班主任培训任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应设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培养方向。

第六章考核与奖惩

第2篇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科学管理;全面发展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通过查阅相关班主任管理工作、教育心理学等资料,并把理论付诸于实践,走进班集体,走进学生群体,真实体会班主任工作环境及氛围,综合已有的各种文章、研究及在职感受,我认为,要做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

(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自我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品德的定位,影响学生智能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提高师德修养,在教育实践中必须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特别是班主任更应严于修身,敬业爱岗。在班级工作上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班主任必须好好检点自己,应该感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常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对班主任来说尤为重要。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作为班主任就要每天提前进班,使学生走进教室第一个看到的是班主任。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敢迟到也不好意思迟到。为了使同学们养成打扫卫生的好习惯,班主任就应该亲临现场,并亲手去做,在教室随时捡起地上的纸屑。班主任做好榜样,便能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

(二)扬长补短,反思教学管理工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班主任也不例外,班主任自身扬长补短,让学生崇拜,树立班主任威性。而班主任要想在学生中树立一定的威性,不能光靠一味的管束,而是不要过多的暴露自己的缺点,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尽量发挥出自己的长处,让学生崇拜你,这就树立了很好的威性。当然如何才能不过多的暴露自己的缺点呢?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养。班主任如果学识渊博,学生总是很崇拜的。除了在专业上要能让学生信服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方式来让学生崇拜你。融入到学生群体,和他们打成一团。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扬长补短,不断反思教学,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及管理能力。

二、把握学生的成长信息

(一)了解学生

一个班级中有几十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秉性和特点。作为班主任就要认真观察每一个学生,只有了解他们的一切,才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帮助和引导。学生是人,班主任是做人的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学生,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因此学会正确把握学生成长的信息是班主任的重要技能。如果一个班主任没有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他对学生的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学生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和关心。因此,一位好的班主任必定是一个能把握学生发展脉搏,联系学生各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

(二)关心、爱护学生

学生有大部分的时间在学校里度过,教师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特别是班主任,在学生的心中扮演着多种多样的角色,他们也希望班主任能够像父母那样关心、体贴,像朋友那样亲密、友善,他们也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得到关心和爱护。学习不是学生的全部,而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对学生来说爱是阳光,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作为班主任,应该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从心里充满对每一个孩子的爱。

(三)严格要求学生

“教不严,师之堕”,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严格要求学生正是爱学生的具体表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因此,班主任更应该在教学中,对学生严格要求,诸如坐的姿势、作业的完成、迟到早退、清洁的保持、Y貌待人等等,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它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要让学生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接受。

三、科学管理班集体

(一)创立良好的班风,优化育人氛围

班风即一个班的风气或作风,优良的班风是一种巨大的凝聚力量和教育力量,他无形的支配着班集体成员的行为和班集体生活,培养班集体成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对班集体的尊重,因而对形成、巩固和发展班集体起着巨大的作用,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熏陶、感染和制约作用。作为班主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有意识的培养优良的班风。培养优良班风,班主任要做到:讲清道理,在班级树立好的榜样,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学生之间相互检查和督促,久而久之就会逐步形成习惯,良好习惯不断积累,就能形成优良的品质和作风。

(二)为班级建章立制

班集体纪律是班集体对其成员提出的必须共同遵守的秩序、规则和制度,是班集体成员的行为标准。班主任应该建立统一、严格的班级制度,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以使其成员的言行不违背班集体的行为规范的要求,引导他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首先,班主任要通过说理疏导,使学生正确认识班集体纪律的性质、要求和作用,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其次,班主任要经常进行检查和督促,以使班集体成员养成自觉遵守班集体纪律的习惯与作风。再次,班主任要坚持公正原则,做到对班集体所有成员,在纪律要求和教育评价上的公平一致。班集体的制度和纪律一旦得到学生的赞同和拥护,就可以使班集体管理变得更加井然有序。

(三)班干部的培养

班干部是班级有序发展的中间力量,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好助手,也是班级最具有影响力的群体。班主任要认真选才,此外,还应采取民主推选,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其中,让每一个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确认选举的公平、公正、公开。班级的干部是为班级的学生服务的,是为了班级发展而设立的,为了让班干部适应班级发展需求,对学生干部必须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班主任要放手要小干部直接参与日常管理及各项群体活动、实践活动。从而可以锻炼小干部们的工作能力,在他们组织的过程中,也把全班学生带动了起来,有效的发挥了团体合作意识。

中小学生尚处于知识、情感、价值观等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需要一个人悉心的引导和帮助,除了父母,中小学班主任的教育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是做人的工作,教书育人,应当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好榜样。了解学生、勤与学生沟通,努力指导和帮助每一位学生,做好班级组织、管理工作,积极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不断成长和提高,让孩子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胡厚福.《德育原理》,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2]蔡笑岳.《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3篇

一、热心于班主任工作

热情是所有工作的基础,班主任工作也不例外。作为中小学班主任,这种热情来源于对学生的关爱,关爱是心灵的沟通,这一点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目前,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大,如果班主任工作做得不细致、沟通不够、教育与管理方式不恰当,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要关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否则,学生一旦厌学、逃学,就将会影响学生自身发展和整个班级的教学。既然要和学生拉近距离,班主任就不能以管理者自居,要和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的苦恼和具体困难,用心倾听,开展有趣的、能够放松身心的、互动的活动,从各方面增强班级凝聚力与学习热情,使班级整体向更良性的方向发展。

二、班主任要练好“内功”

俗话说“打铁全凭自身硬”。“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关爱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但班主任毕竟是管理者,是需要树立一定威信的,这种威信不是来自行政赋予,而是要通过班主任自身的学识、人品来树立。首先是班主任的专业能力,班主任要把自己的专业课程上好,上精彩,这是至关重要的。专业能力是班主任权威产生的前提,是学生愿意积极合作的基础。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作为班主任则更要不断进步,紧跟时代脉搏。班主任,必须专业好、知识渊博且紧跟时代。其次,班主任要对自己的道德修养高要求。对中小学生而言,班主任就是人生榜样,班主任的行事处世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班主任要具备多种能力。不同于普通教师,班主任还需管理能力,这种能力具体来说有协调矛盾的能力、了解各门学科综合知识的能力、观察分析事件的能力、情商和谈话能力、演讲对话表达能力、发现人才运用人才的能力等。

三、班主任要切实做好学生工作

一个班级中学生才是主体,班主任只有抓住学生这个要素,亲近学生、研究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才能更好地施教于生。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首先,亲近学生,研究学生是基础,对学生的爱是源泉,是教育的灵魂。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和学生拉近距离,有时甚至可以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你的关爱。研究学生则指的是深人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要了解学生家庭、生活、爱好、心理等具体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只有参与到学生的具体生活、学习、活动、交往中,了解到的学生情况才能真实准确。其次,班主任要懂得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这项工作首先要将平等观念植入到班主任的教育观念中,不要将学生当成未经世事的孩子,而是将他们当成成年人去信任、去尊重,相信他们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信任和尊重培养的是学生的情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研究表明,高情商对人生成功所起的作用甚至比专业技能和知识更重要。对于确实犯错的学生,要学会与他们促膝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让学生感觉到你实实在在是在为他着想。这样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受你的教导。再次,作为班主任,要研究学生心理、重视沟通。“何为心理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相互理解,相互容纳,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一方面要通过对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的不断学习;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我们看到有些教师温文尔雅,但却能驯服顽劣;有的教师声嘶力竭,却往往使学生敬而远之,这些现象是令人深思的。最后,作为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树立理想,确立人生目标。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学生才能严于律己,踏实学习。培养学生崇高理想和正确人生观,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四、组建班委,培养骨干,做好日常管理

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要发现人才。组建班委,培养骨干,做好日常生活管理。班主任最得力的助手就是班干部,一个班级整体面貌怎样,班干部起到很大作用,他们的影响是以点带面的,所以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非常重要。班主要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鼓励他们大胆工作,还要培养班干部之间的协同合作。现在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班干部选拔方式可以借鉴,即班级中所有人都在几年的学习中,担任过一定的班干部工作,也就是将班干部的工作分解,所有人都有机会和责任从事班干部的管理工作。这种方式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但值得学习。要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就必须制定一套可行的班规。

五、成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的纽带

第4篇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承担着繁重的教育任务,是工作倦怠的高发群体。

本项调查以各类学校在岗班主任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倦怠量表》[1]和典型访谈法进行。调查问卷共有15题,根据对他人、对自己、对事分为“去人性化”“身心疲惫”“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答题采用五点计分制,从“总是如此”到“从未如此”分别赋予5到1分,反向题转值后计分。所得的分数愈高,表明工作倦怠感愈强。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39份,收回有效问卷406份。调查的班主任中,农村(县城以下)班主任149名,中心城区班主任257名;小学班主任230名,初中班主任122名,高中班主任54名;男性班主任103名,女性班主任303名。问卷回收后,使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班主任工作倦怠的总体状况

从班主任工作自身来看,工作倦怠总体平均分为33.61分,低于理论平均值45分(3分×15题=45分),班主任所体认的工作倦怠感并不强烈,见表1。

上述调查结果为何与一线班主任教师所反映的工作状态存在较大差距呢?我们进一步来分析各维度的具体内容,关注得分率超过3分的题项。“和学生密切接触一天后,感到筋疲力尽”,该题项平均得分为3.62分。班主任每天在校和学生一起学习生活的时间超过8小时,并且教学任务、安全责任与班级事务聚合在一起,每时每刻都不轻松。“在校外休息时间,为学生(家长)服务,感到精神紧绷”,该题项平均得分为3.24分。正是因为工作负荷重且长期累积,班主任抱怨“工作压力大、付出与报酬不相称”。同时,班主任工作需要接受公众评价,在学校领导和同事的“负面评价”下,班主任会在不同场合表达自己不愿意继续担任此工作的想法,以宣泄负面情绪。

那么,在重压之下,班主任为何没有陷入“崩溃、耗竭、麻木”状态呢?研究发现,班主任工作能给予个体积极的、肯定的情绪情感体验以及专业发展平台。在关于成就感的调查中,该维度的四个项目均为反向题,持肯定回答(选择“经常如此”和“总是如此”)的比例均在80%以上,充分说明绝大部分教师通过班主任工作磨炼,能够从中获得经验、体悟及愉悦、幸福。细化条目,“我能很有效地处理班级学生所发生的各种问题”,该题项未转值前的平均得分为3.46分;“我的班主任工作对班级学生起到了较大的正面影响”,该题项未转值前的平均得分为3.69分。这表明班主任工作虽然教师付出很多,但同时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机会。教师只有在与学生紧密的交互作用中才能读懂学生,在“忙”中找到“做”的方法,在各种教育情景中积淀自己的实践性知识。而且,在中小学坐班制的框架下,教师担任班主任不仅能获得相应待遇、晋升条件,还能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学校环境中取得优势地位。

本次调查中,倦怠程度最为轻微的是“去人性化”,表明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态度是积极的,“带着感情和责任去干好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班主任的精神面貌与工作状态。“我对学生的未来并不关心,只要现在不出大事故就行”,该题项平均得分为1.21分;“对于一些学生,我根本不在乎他们中发生的任何事情”,该题项平均得分为1.42分。许多班主任谈到“虽然心情很郁闷、憋屈,但一看到学生取得点滴进步,就把烦恼抛之脑后了”“想到班上的学生,还真不舍得放弃班主任工作”。由此可以看出,班主任所持的学生观、发展观是科学的。

(二)不同班主任群体工作倦怠的差异

1.从性别来看,男性班主任与女性班主任在工作倦怠总体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去人性化”维度上,男性班主任显著高于女性,见表2。调查发现,女性班主任比男性班主任在言语表达、情感细腻、亲和力方面有明显优势,她们更愿意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深度交流,为学生投入更多情感。

2.从年龄来看,近90%的班主任集中于26~45岁,不同年龄段的班主任工作倦怠感有显著差异:31~35岁班主任工作倦怠感较其他群体高,36~40岁班主任疲惫状态最严重。见表3。这主要是因为,31~40岁这个年龄段的班主任,事业发展处于关键期,而身体、精力状况明显下降,养育子女负担重,容易陷入疲惫松懈状态。

3.从学历来看,不同学历班主任除在成就感方面差异不显著外,在身心疲惫、去人性化等维度都存在显著差异,学历愈高倦怠感愈强,见表4。分析可知,班主任工作实践性强,岗位所要求的自身修养与专业能力是在与学生双向互动中反复磨炼形成的,而学历高的班主任更愿意从学科方向发展,这样学历高的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上优秀,就需要付出更多。

4.从任教学科来看,担任主课(中考、高考学科)教学任务的班主任与担任副课(非中考、高考学科)教学任务的班主任在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担任主课教学任务的班主任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虽然繁重,但是高密度的学科教学能够增进师生的了解与联系,有利于赢得学生与家长的信任与支持。而担任副课教学任务的班主任拥有更多时间与精力研究学生,有利于履行好班主任的各项职责与任务。两类班主任工作各有优势,任教学科并非影响班主任工作状态的根本因素。

5.从任教学段来看,初中班主任在成就感低落、去人性化维度及总分上均显著高于小学、高中班主任。见表5。小学阶段学生学业负担较小,班主任主要关注学生行为表现及校内安全。高中学生心智发展较成熟,升学考试压力大,班主任主要任务是学法指导与成长引导。而初中生刚刚步入青春期,自我同一性混乱,发展需求多元化,师生关系不稳定。而且,初中生第一次面临甄别选拔性考试,家长期望普遍较高。因此,初中班主任需要承担学生管理、情绪疏导、学业成绩提升、帮助学生应对考试等繁重的任务,倦怠水平较高。不难发现,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愈统一、发展重点愈明晰,愈能促进班主任以积极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6.从区域来看,城区班主任总体倦怠程度高于农村班主任,尤其在身心疲惫与成就感低落两个维度上差异更为明显。通过访谈了解到,城区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大,对班主任工作要求高,评价与监督也更为全面。而且,城区班主任面对关于金钱利益、专业定向、家庭照料等方面的价值冲突更为频繁与激烈。再者,城区学校之间、师师之间专业竞争相对于农村更为激烈,班主任所需应对的人际压力更大一些。

7.从担任班主任的时间来看,班主任龄对班主任工作倦怠是有影响的。我们可将班主任龄划分为1~6年、7~12年、13~18年、19年及以上四个阶段。随着班主任龄的增加,班主任对身心疲惫、去人性化的感受会先增加再减少,但变化范围均处于中度倦怠水平;在成就感低落维度上会逐渐减少。见图1。

进一步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四个阶段中班主任在去人性化、身心疲惫维度得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变化模式为渐变式,说明班主任工作所需的劳动付出与教师的情感投入基本恒定,与班主任工作经验无关。在成就感低落维度,不同班主任龄的得分差异显著(F=10.719,p=0.001),说明班主任龄愈长,成就感愈强。

8.从任教年级来看,起始年级班主任与非起始年级班主任在总分上无显著差异;毕业年级班主任与非毕业年级班主任相比,在总分(t=2.085,p=0.038)及成就感低落维度(t=2.689,p=0.007)的差异达到显著,毕业年级班主任具有较高的成就感,总体倦怠程度也轻微一些。

9.从职称来看,本研究分别按照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两个类别进行比较,不同职称的班主任在总分、身心疲惫、去人性化、低成就感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说明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并非完全出于评职的考量。

三、讨论与建议

(一)引导教师全面而理性地把握班主任工作,推行全员育德

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与教育观深刻影响班主任的工作状态与育人质量,每名教师均会结合自身利益、伦理操守、法规依据、同事比较等多种标准解释和评判班主任工作,由此形成的班主任观决定了教师从事班主任的真实意愿与投入程度。因此,学校要做好教师关于班主任工作的养成教育,引导教师从多视角、多维度探究班主任工作的内涵、性质、特点与意义,进而厘清班主任工作同自身工作与生活的联系。这一方面需要以相关政策和配套制度为保障,明确班主任的工作量、待遇与权利,充分肯定班主任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亟须拉近班主任工作同全体教师的距离,让育人工作同每位教职员工每天的工作联系起来。实践表明,缓解班主任身心疲惫状况最根本的途径是全员育德。这其中以德育导师制、副班主任制、班级打包制[2]最具代表,改变了基于单一班主任形制下的学校德育体系。此外,建立全体教师的德育绩效档案,跟踪评价、动态考核教师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学习与表现,确保教师以正确的态度、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

(二)加强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建设,促进每一名班主任自我实现

调查发现,帮助班主任走上专业成长的道路,是克服倦怠、保持工作热情的关键。为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引导。第一,帮助教师追寻班主任工作的真正价值。目前,衡量班主任专业化水平,主要通过班会课、班主任技能、德育类论文等指标。它们能够反映德育工作者的基本能力与素养,但并不能代表班主任工作的精神内核。班主任工作的价值在于实现学生和教师更好地发展。一方面,学生的成长能给予班主任激励与肯定;另一方面,班主任工作提供教师“亲生”平台,给予教师由“经师”转化为“人师”的契机。每名班主任在努力成为学生人生导师的同时,自身在个人素养、实践性知识、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均会获得独特的感悟与提升。教师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在工作与生活中,有所追求,有所取舍,使自身的专业品性得以提炼与升华。第二,关注每名班主任的专业发展阶段,分类提升。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大多具有较为成功的成长与工作经历,学校需要因势利导,使每名班主任都能获得持续的成功经验。对于资深班主任让其发挥“领头羊”的作用,鼓励其对班主任工作积极创新;对于成长中的班主任,在理念上正确导航。在专业素养培养方面,找准增长点,通过专家对话、场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途径,逐步提升其能力。对于那些工作表现还未能达到学校基本要求的班主任,不能一味责难与埋怨,要找准问题的症结,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帮助。

(三)给予班主任更多的人文关怀,逐步营造支持、合作、分享的工作氛围

班主任对待学生需要以理解、关爱、支持作为基本的情感基调,而自身却处于学校科层制管理体系中的最底层。由于事务繁多、追求效率,校长以及各中层部门对班主任的要求大多以命令、敦促、训导口吻传达,并且班主任评优要通过班主任之间的竞争来进行。长期置身此环境中,班主任之间、班主任与干群之间关系容易异化,在对话与行动中产生意义障碍。显然,班主任在情感上需要整个行政领导体系的尊重、信任、理解与支持。宽容“失误”,给予班主任参与权、知情权与话语权,以适合的方式开展“批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在工作遇到困难时得到及时的帮助,彼此之间建立起基本的情感基础,在共同活动中开展合作与分享,有效控制师师之间的人际压力向师生传递。实践中,许多学校引进了听证会制、班主任公投制,赋予一线班主任更多的自,共同研讨绩效指标、评价奖励等关系班主任切身利益的事务,逐步建立以参与式民主为主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明,黄泽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倦怠量表的编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7):7-10.

第5篇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倦怠;量表;效度;信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7-0007-04

一、引言

职业倦怠(job burnout)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洛伊登伯格(Freudenberge)于1974年首次提出,指工作本身对个体的能力、精力和资源要求过度,而导致的一种崩溃、耗竭状态[1]。教师作为工作倦怠的高发群体,其倦怠现象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焦点。20世纪80年代Maslach针对专业助人行业,提出情绪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低成就感(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三维度模型,据此编订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2],经过广泛的实证研究,该理论在倦怠的结构及测量方面比较成熟。由于经济文化、教育体制的差异,在进一步的应用中,为适应我国文化背景与多样化需求,修编教师倦怠量表一直是该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分析已有研究成果[3-5],均按照学段分类对量表进行修订与完善,能够反映不同类型学校教师因承担的教育任务不同而导致的“衰竭”状态。

班主任作为教师群体中的特殊群体,肩负着专业的教育职能,其工作是以理解关爱为情感基调的精神劳动[6]。班主任的工作状态既是教育基础,亦是工作内容,与育人效益休戚相关。但是,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班主任的心理状况堪忧。在2007年杭州市中小学班主任的调查中,仅有42%的现任班主任愿意继续留任,75%的班主任表示“因学校安排”完成班主任工作。与此结论一致,赵玉芳在2003年的研究[7]中发现中学班主任工作倦怠程度显著高于一般教师。有鉴于此,从班主任这一工作岗位本身切入,反映班主任在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等方面的特殊性,编订符合国情校情的班主任工作倦怠问卷,不仅能为班主任工作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更能适应当前班主任培训与管理的迫切需求。

二、研究方法

(一)班主任职业倦怠的界定

关于职业倦怠的定义与描述主要有临床心理、社会心理、组织行为、社会历史[8]等四类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职业倦怠予以解读。为使理论概念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应依据班主任对工作倦怠的理解情况,进行整合与界定。为此,本研究选取杭州市各学段班主任培训班学员作为被试,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包括三道题目。例:“常言‘母爱无私、师爱无疆。’班主任在工作中尤其如此,对班级学生融入了太多的情感(如爱心、好恶、期许等)。正因为如此,有时,您身边的班主任或您觉得长期和学生在一起,处于极度疲劳状态。请您结合切身的感受与体验,谈谈具体表现有哪些。”问卷共发放65份,回收有效问卷63份。经过归并整理后,发现被试多从“对自己、对人、对事”三对关系中,描述自身的感受与工作状态。该结果与Maslach的三因子结构高度耦合,既全面又各有侧重。从性质与强度的角度分析,该状态一经形成,比较持久与稳固。

故本研究对班主任工作倦怠的界定为:班主任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中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一种长期性反应,包括身心疲惫、去人性化、成就感低落。身心疲惫反映个体“对自己”身心状态的感知状况,表现为个体的精力及情绪资源接近衰竭,感觉工作压力巨大、情绪紧张等;“去人性化”反映个体的人际关系状况,即对学生和身边人员(同事及家人)表现出疏远、冷漠与麻木,易怒、易烦躁;“成就感低落”反映个体“对事”的评判与态度,表现出个体在工作中有较强的挫折感,认为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班主任工作,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对社会、对学校、对他人并没有什么价值与贡献。

(二)被试

初测被试:在杭州市各学段随机选取班主任106名,发放问卷106份,收到有效问卷102份。正式施测被试:在杭州市小学、初中、高中随机抽取17所学校共448名班主任,发放问卷448份,收到有效问卷406份,男125名,女281名,与实际构成比例相近。其中,小学184名,初中120名,高中(含职校)102名。平均年龄为33.7岁。随机抽取149份作探索性因素分析,剩余257份作验证性因素分析。

(三)统计工具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及AMOS7.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与分析。主要的分析方法是差异显著性检验、相关检验、探索性及验证性因素分析。

(四)初始问卷的编制与施测

1.文献综述

以“倦怠”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搜索文献,再以“教师倦怠、量表修编”为内容标准作进一步筛选,获得相关度较高的文章共138篇。重点研读Maslach及Pines的职业倦怠量表,以及国内关于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幼儿教师工作倦怠量表的内容与条目。

2.半结构性访谈

选取班主任培训班学员13名(小学2名,初中2名,高中2名,职高1名,学生处主任3名,德育校长3名),分别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主题为:在班主任工作中所产生的消极与负面感受,重点描述关于“身心疲惫、去人性化、成就感低落”的具体表现。访谈过程中详细记录谈话内容,事后认真分析归类。

第6篇

一、中小学家校合作现状

(一)、班主任反映需家长支持推进的工作效果不理想

虽然经常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但是有很多班主任反映需要家长帮助推进的工作达到的效果根本不理想,甚至有些基本和之前一样。比如说有些班主任为了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会要求家长监督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保证阅读时间。这项工作布置下去后,一开始很多家长还是支持的,能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就因为工作忙等原因将这项工作推给家中的老人去监督或者干脆不监督了,家长的松懒懈怠直接导致学生中途而废,班主任的课外阅读培养工作就推进不下去了。类似这种情况的事例还有很多,有些甚至是只需要家长当天帮助监督学生完成某项作业,不需要长期坚持,一些家长还是做不到,学生第二天仍有没有完成的情况出现。

(二)、家长反映需要班主任帮助解决的问题达不到预期效果

学生在学校会遇到或者产生很多问题,一些家长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问题后,反映给班主任,但是最终的解决情况让他们觉得不是非常满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比如说有的学生不爱吃饭爱吃零食,但是因其住宿,家长不可能不给孩子零花钱,为了防止孩子买零食吃,家长就找班主任帮忙监督学生,防止学生吃过多零食不吃饭,但是由于班主任要看护的学生很多,总有无法完全监管到位的时候,最终家长就会对班主任的工作产生不满。类似这种情况的还有很多,每个学生的性格都不相同,各自的问题也会不同,家长对班主任会提出特别照看自己孩子的种种要求,班主任无法细致地全部照看的时候,家长对班主任的工作就会产生误解。

(三)、家长和班主任互相不理解

教育孩子其实是非常需要耐心的,很多时候,家长和班主任处于互相不理解的状态,没有耐心去帮助对方推进工作。班主任给学生布置亲子作业后,家长会表示作业还需要家长帮助一起完成,自己也不是学生,还要做作业,甚至很多家长的想法是孩子交到学校了,就是学校全权为孩子的教育负责,与家长无关。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校园之外的区域受不到有教育目的的引导,被放任自流。这种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思想的家长还是属于少数,较多一部分家长还是能够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但是由于自己从事的工作需要经常加班或者出差等原因,做不到对孩子的时时监管和引导,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有些学生是长期与家中老人一起生活,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这种情况就更难做到对学生校外时间的监管了。班主任对学生家庭情况了解的不够仔细,就会对家长产生一定的误解,认为这个家长连自己的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不够重视。这样双方互相抱怨指责,学生如果听到,就会影响家长或者班主任在其心目中的形象,使学生产生同理心理对其产生不满,而不再听从其中一方的教导,对学生的教育带来消极的影响。

二、家校合作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

针对以上提到的家校合作的现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班主任或者学校相关人员应该实施一些措施,避免家长与班主任在教育工作当中的一些误会,使家长和班主任能够更好地携手开展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一)、加强对家长教育理念的灌输和更新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困难。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很多家长不理解学校或班主任布置的亲子教育作业,是因为他们缺乏认识,那么学校就必须对家长不断进行教育理念的灌输和更新。例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长配合班主任工作对学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可以请做得比较成功的家长现身说法。另外,家长会期间也可以通过专栏宣传相关的专题知识。例如,孩子成长的几个关键期。想象力关键期:2―8岁;文化敏感期:6―10岁;黄金阅读期:8―14岁;独立关键期:12―15岁。通过一些知识的普及,教育家长抓住孩子成长的规律促使其健康快速发展。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其实学校只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很小的一部分环境,接受教育的大环境是家庭以及社会,在这里,家长就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对于其看到的行为会产生效仿的意识,家长应懂得这个特性,并且在生活中为孩子做好榜样,告知孩子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又是错误的,将孩子带到良好的环境中去熏陶,孩子渐渐耳濡目染,就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孟母三迁”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家长的教育理念很重要,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不但要教育学生,更要教育家长。当一个家长在孩子面前对其教师进行抱怨的时候,孩子自然也会对其教师产生不满,自然不会尊重教师或者听从教师的教导。一个孩子的行为习惯往往反映的是他的家长的个人素质,所以学校教育家长提高其个人素质以及更新、强化其教育理念刻不容缓。并且,教育家长的工作也要经常开展,长期坚持,只有@样,教育孩子的工作才会卓有成效。

(二)、班主任应多了解家长的想法

产生家长和班主任互相不理解的根本原因就是双方沟通不够,班主任应积极地找家长进行谈话沟通,多了解家长的想法,这样开展班主任工作也就更容易些。其实家长们深爱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才,有些家长希望自己可以和老师一起参与到教育中去。班主任应将自己的教育计划以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反映给学生的家长,了解家长的看法,并一同为了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制定出计划方案,一同努力实施。对于学生的教育,家长和班主任都义不容辞,均负有重大责任,都不要存在推卸心理。班主任要结合学生家长的情况来具体做工作,对于能够有充足时间监督学生校外行为的家长要多给家长布置一些具体任务,而对于没有充足时间的家长要另外想其他办法。这个办法也是因人而异,需要班主任与家长协调商定。比如说班主任布置的学生课外阅读家长监督的任务,一些家长因需要长期加班或者出差无法实时监督,那么对于有一定条件的家长来说可以进行远程监控,通过手机摄像头来监督孩子,或者家长可以直接检查孩子的阅读成果。班主任给学生以及家长布置完任务后应该定期地对每个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调查,对于无法继续完成任务的家长,应与其进行沟通,寻找解决办法。如果班主任对于事情的认真态度上去了,紧紧与家长沟通联系起来,那么家长也会慎重对待班主任正在推进的工作,并给予理解、支持。

(三)、学校应提供更多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平台

为了让班主任与家长更好地沟通,班主任工作能够更好地推进,学校可以提供一些沟通交流的平台,让班主任和家长能够及时沟通。现今网络科技非常发达,很多学校推出了自己的交流互动平台,这种平台只属于学校内部交流沟通使用,教师会及时将学习内容以及作业上传到平台上去,学生家长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在学校的表现并实时与教师以及其他家长沟通。相比微信、QQ、微博等公众平台,内部平台更加安全、可靠,更加专业,并且一些功能也可以实现定制,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要求增加一些除了交流沟通之外的功能,比如说可以增加学生日常表现显示功能,将学生平时的课堂回答问题情况以及小练习成绩等记录到平台中去,家长可以随时查看,这种就属于比较专业有特色的平台。学校应该多研究、利用以及改进这种平台软件,让软件的每个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第7篇

关键词:中小学衔接;班主任;管理;教育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中小学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初中一、二、三年级已改称七、八、九年级。改革后,义务教育阶段将不再分为小学和初中两部分。但实际上初中与小学仍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中小学衔接的好坏,关系着小学生能否平稳过渡成一个中学生。七年级新生入校之时要尽快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班主任老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这么说,中小学衔接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成败。

作为中学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平稳地渡过衔接期,就要先明确学生在这一时期遇到的问题。

问题一: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学生从熟悉的小学走进陌生的中学,校园环境有了好大变化。小学走读的学生大部分要住校,小学时好多的学生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生活自理能力相当差。进入中学吃、穿、住、用、行几乎都要靠自己。

问题二:课程的变化。小学课程少、内容浅,难度小;而中学文化课增多,内容加深,难度加大,课本加厚。虽然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对中学的学习充满新奇,并且急不可待想进入角色学习,而对初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茫然失措,束手无策。

问题三:教师教学方法、手段、能力的差异。小学每课一个主题,内容相对简单,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设计得比较宽松。中学每课时内容较多,偏重处理教材上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教学环境不再轻松。而且要求学生具有相当强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要求与小学相比有较大的区别。

问题四:班主任的教育目标不同。小学班主任通过有效的管理,既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能力;初中班主任则更侧重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结合以上问题,七年级班主任工作衔接的实施策略有:

一、给学生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

作为新生班主任在开学的第一天,一定要精神饱满地、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新生家长,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解答,让他们对你产生亲近感。另外,班主任要注意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好形象,人格形象、学术权威形象、敬业精神形象。让学生信服你的教育能力,为人处世公平、公正,有强烈的责任感。给学生开的第一个班会、与学生的第一次谈话、第一次处理班级问题、上的第一堂课,都需精心设计,确保质量,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

从小学步入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班主任要注重创设宽松的班级环境,建立和睦的师生、生生关系,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有一颗积极进取的上进心,这样将会更利于学生的持久发展。

三、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功课的学习

针对课程变化,中学教师就应熟悉小学的教材,小学教师也应熟悉中学的教材,以利于在教学中加强针对性弥补不足,加强学生培养上的政策连续性。虽然主要靠各科教师的教导,但与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方式的培养、督促以及协调各科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班主任应从全局出发,在学习方法、方式上对他们进行点拨,充分利用班会课,时常用古今中外名人勤奋求学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积极向上,追求真知。

四、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小学生对理想的概念较为谈化,甚至全无。班主任为初入校的学生做一番激发理想的演说,一定会在他们的心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也必然会使许多学生升腾起理想之火,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也会使一大部分学生更亲近老师,信任老师,涌现出班主任所依赖的骨干力量,为营造一个好的班级打下基础。

五、充分发挥榜样和激励作用

刚升入七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儿童少年时期,模仿力较强,喜欢听别人的夸奖。根据这一特点,新班主任应把成绩好、爱学习、守纪律、卫生好、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等不同表现典型的学生,为全体同学树立榜样,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班风。同时特别注意树立“学困生”转化为“先进”的榜样,哪怕是在课堂上偶然答对一道题、一次作业做得相对好、他为班级做了一件好事等等,都应及时地抓住这个机会予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为了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工作,班主任要充分考虑到学习的能力和水平差距较大这一特点,注意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采取“低起点,缓坡度,小步子”和激励评价的方法,让大多数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努力做好学科教学衔接工作。

课题名称:农村中小学教学衔接的策略研究。

课题类别: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