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学校德育工作经验范文

时间:2023-03-13 11:24:48

序论:在您撰写中学校德育工作经验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学校德育工作经验

第1篇

做好习惯教育,打造好学生

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好习惯将受益终生,正如培根所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这正是学生习惯教育需要取得的预期效果,最终达到习惯决定命运。从多年的学生习惯养成的德育工作探索和经验中可知,总结如下几方面:

一 紧密结合日常行为规范,用制度规范学生习惯,在集体中养成统一的好习惯。

农村学生陋习、旧习、恶习诸多,要想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要进行制度管理,从制度管理中规范学生的习惯,从习惯变成自然,实现“无为而治”。往往从集体统一习惯开始,从集体到个体,从大到小,从上而下,一般比较容易比较取得实效性和时效性。一个好的集体肯定有好习惯,这种好习惯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力量巨大而无形。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仅仅代表个人,更是影响到集体的荣誉,以强烈的集体主义来强化自己的行为习惯。做法有:

1、在管理上坚持用制度评估量化,形成对学生的管理习惯,促成学生的好习惯统一养成,是农村习惯教育的基石。一是对整体学生每日在校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都用一个根本制度-《值日管理制度》来去进行评估量化,但每日突出一个环节来重点管理。比如今天检查课堂违纪问题,明天抽查课间管理死角学生非正常不良集中问题;二是多年来定期实行重点管理区域常态化管理。比如:对学生的头发、首饰、装扮等仪容仪表每四周检查一次。“禁止学生穿拖鞋进入教学区域,每2周突击检查一次。校园内禁止使用手机,专门买了探测仪,每4周突击检查一次,违者学校统一收缴保管,期末后家长陪同取回。晚上时常到围墙下突击检查学生爬围墙情况。等等。三是在课间、自习课、晚读课等在学校没有教师统一管理和组织的时段和区域,加强了对是否有良好的遵守校纪校规习惯监管和巡查,尤其是仪容仪表、穿拖鞋、使用手机、处理学生矛盾的良好习惯问题,在周一国旗下讲话时进行了特殊主题的量化总结,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多正面牵引,把国旗下讲话变成是学生习惯成长的指挥棒。

2、坚持每4周在制度量化下得出的各班评估成绩进行“十佳文明班级”评比活动,促进班级在制度中、在原则中习惯成长,发挥班级的阵地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制度管理中,很多学校往往会习惯用扣分制,而我们发现通过检查一项工作后使用零扣分的班集体给予加奖分的办法,效果较佳。我们也正在尝试所有的项目往这方面去努力实现管理调整。

3、每一次颁奖时,对突出的班级为何取得如此好成绩的好事例好现象好习惯坚持进行类总,进行全校通报,尤其是在这个群体中学生为取得班级优秀成绩而付出努力的良好习惯表现,要加以充分肯定。让学生养成一个强烈的意识: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都决定了集体的荣誉。

二 用大爱来包容学生的个体习惯,为学生的个性习惯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学生的有些习惯可能和大人的培养意图、集体统一要求会有所偏离,甚至是格格不入。作为一个管理者的思想认识、是否用大爱来包容学生的个体习惯和用期望的目光关注其习惯发展很重要。不能盲目对待,单一处理,更不能以“另类”“异物”而一棍子打死。

1、从认识上做到牵引教师从一些科学家、成功人士、名人的成长“缺点”中入手,比如牛顿、华罗庚,善意看待学生的某些习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的正视学生的习惯,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习惯形成对过去而言不存在对与错,不同的学生的成长历程会存在不同的习惯,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2、从学生的个性习惯发展出发,开启人生成才大门。我们经常在教育管理常态会上引用香港教育年会中的案例:“一学生长期关注蚂蚁的习惯,时常迟到,甚至有时忘了作业。很多学校和很多老师眼中的差生,但是后来经过某教育工作者的个性习惯牵引:鼓励他在完成学业的时候继续深入关注蚂蚁,安排专业老师专门辅导,甚至让他在学生当中组成自己的研究团队,最后变成是地区性的灭蚁专家,他的团队成员很多成为和灭蚁相关联的知识区域人才。”“一学生长期至关注科幻片,其它的一塌糊涂,经引导关注应急问题,并养成习惯,后来成为一个国家的应急专家。”作为个性习惯教育的启迪,让教师在学生的某些习惯中加以甄别,从学生的语言、读写、绘图、组织能力等方向加以培养,加以开发,创造平台,通过比赛、活动来给予肯定,并鼓励他们寻找兴趣爱好的人组成一个小集体,培养他们的好习惯,给以帮带扶。学生的成长往往从对某一问题的关注开始,引起兴趣,坚持深入变成一种习惯,最后成功。这种个体的习惯教育发展成功,远远不如一个小集体或者是大集体的个性习惯的整体成长。我们遇到过这样的案例:一学生经常赌博,而且会千术。为此也不知所措,后来我们改变策略,让他经常在特定的场合给师生表演千术,引导他关注魔术表演和军人的战术伪装,让他以后变成在文艺节目上表演魔术,时常和他交流看法,后来他参军,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侦察兵。

三 纪律教育手段,在习惯教育中可以形成更好的成效,用纪律强化学生的习惯。

坏习惯将贻害无穷,根据调查显示,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都是从不良习惯开始的,而初中阶段更是高发期。为此,要做好如下工作:

1、把法制教育变成习惯教育的一种常态教育,通过一些举措,如聘请法制副校长入校、开展法制专题教育、联合政治思想课程教育、法制班会课、法制知识宣传等,让学生懂法知法学法用法守法,教育学生在犯罪案例的反面材料中警惕、警示,从法律中养成习惯。

2、建立纪律教育制度,严格履行纪律教育程序,建立纪律教育档案,用纪律教育手段保证习惯教育。一是学生的问题教育中,形成了以“老师-班主任-年级组长-政教挂级领导-纪律处分”为主轴的纪律教育梯队,让学生有这样的习惯:谁找我谈话了,我自身的问题严重性到了哪个层次了,要学生自身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从而在潜意识上有所约束自身的行为习惯;二是对学生出现矛头和不良习惯现象由纪律教育手段进行强化,强化习惯养成。建立了相关的专项违纪制度,坚持“从重、从严、从快”的专项违纪处理制度,变成学校管理的底线管理习惯。比如:在《出勤管理制度》中虚报住址、虚报家长联系电话、无故旷课、冒充家长和老师签批请假条;重大安全违纪;七大违纪,实行个人和班级评优奖优一票否决;不尊重老师和不服从管理;打群架、打架使用器械、引入社青介入处理学生矛盾;学生发生矛盾,不报告学校又自行处理且处理不好,引发更大矛盾的等等。

处理学生突发偶发事件中,我们必须记录:什么矛盾?发生矛盾后怎样做了?后果如何?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是否喜欢打游戏?事后我们发现学生有这样的违纪习惯:常打游戏的,一般都常打架,有潜意识的暴力倾向,我们就针对游戏有哪些利弊开始教育。打架现象很多都是在小矛盾发生后,没有处理好,导致更大的矛盾。我们就针对这一习惯进行学生如何处理矛盾进行专项教育,一路坚持下来,并列入专项违纪,学生一旦有了小矛盾,就有了如何处理的好习惯,效果很好。

对受过处分的学生安排跟踪转化工作,尤其是改过自新,采用跟踪成长,使用统一做法“满一个学期后,经过全体老师、全体学生、年级组长的认可后,撤销处分”、每4周表彰一期“进步新星”等,使学生从心里阴影中解放出来,正视自我,看到进步的力量,养成改过从善,向上发展,追求进步的习惯。

在平时的不良习惯教育中很常采用反面材料,特别是因为打架造成的经济责任和被判刑的案例。让学生形成“一种因为自身的不良习惯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需要负担相应的后果责任”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四 高尚师德成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风向标。

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作用在习惯教育中作用巨大。为此,做到:

1、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严格按照“紫金县教师队伍管理规定”管理教师队伍;

2、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和自身文化、专业素质;

3、加强教师常规工作检查和推进工作;

4、教师不良教育教学习惯和学生的习惯教育定期不定期共同研讨,经常在会上查摆问题,诸如“学生为什么讲粗口?老师也一样。”“为什么抽烟?老师上课也抽。”……让老师深知自己的不良习惯会深深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取向,予以纠正,加以跟踪,师生协同推进、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五 榜样的力量是习惯教育的一种助推剂。

一是用教师的评优奖优来带动。在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优秀科组和优秀科组长评选出来后,在全校进行张榜表彰,树立典型,起到“以师带生”。老师相约坚持每天下午去锻炼身体,有时候叫上一些学生,学生产生了蝴蝶效应,很多小团体坚持锻炼身体。今期计划推出“最受欢迎的老师”和“最受老师喜爱的学生”同步评比活动,刚开始推动,预期效果都比较理想。

二是通过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团干”“十佳文明学生”等评比活动,进行张榜表彰、专题汇报会等形式扩大影响,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榜样,使习惯教育变成学生内部的自发动力。

三是通过法制、制度、成长成才等德育知识竞赛,在理论上提高学生的习惯文化,达到大众统一提高和获奖者进行表彰。

六 班会习惯教育,让故事来说话。

近几年来,我们尝试通过个别班级组织班会让学生通过自我准备参加故事会的素材、演讲、讨论、形成共识和共鸣,让故事来说话,它所起到的作用比枯燥乏味的思想教育更容易使学生接受,更容易使学生受到熏陶与感染。

从《丢掉的点铁成金石》“原来习惯这么重要”“必须养成一种好的习惯,否则坏习惯可能会使我们把点铁成金石扔进海里。”从学生的发言中看出他们懂得了:从小养成一种好习惯将受益终生;

《刷厕所的邮政大臣》对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做法,既惊愕又敬佩,纷纷表示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件事;

《一个简单的甩手动作》“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只有坚持才会成功”这些看来比较深奥的道理是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的。等等。在恰当的时间讲恰当的故事,可以化呆板的机械式的说教为生动的无声的教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知识,丰富了情感,更受到了震撼心灵的教育。让故事说话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不失为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以它生动形象的特点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让我切身感受到了故事在育人中的神奇魅力。同学们都在自觉坚持自己的好习惯。计划在今后推广在年级组组织年级会、全校统一组织德育习惯故事会或者比赛中来进行。

时代在前进,任重而道远。习惯教育是只有一个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课题,我们要努力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行为习惯教育,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实效性,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健康成长。

第2篇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工作;学生特点;对策建议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管理者,我深刻体会了班主任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所以结合中等专业学校在招生规模扩大,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学生思想教育任务加重的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策建议。

一、学生特点

1.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贫困生比例较大

因为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中职类院校花费较少,家长能够承担,所以农村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青睐于我校。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2.学生普遍基础差,底子薄

同时我校也是一所中专院校,生源质量不高。学生的自制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学习动机不明确。

3.自信心不足

首先,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认识不清楚,普遍存在着一种“学历低、能力差、就业难”的认识,觉得自己是“二等公民”。其次,主观愿望和客观环境存在着矛盾。尽管考上了中等专科学校,但毕竟是一所中专学校,在人学后学生很容易感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对学习生活逐渐失去了信心。

4.个性特点鲜明,但集体意识淡薄

近年来,我校招收的学生均为80,90后,尤其是逐渐进人了以90后为主的时代,这些学生大多数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独立意识与自我表现的欲望增强。在集体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上,他们更多.的倾向于个人利益,“是否对我有利”往往成了他们是否参加集体活动的标准。

二、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制方面

????由于近年来的扩招,我校在校生人数增加很多人,相应的在班主任的聘任方面就出现了选拔过于草率的问题。在聘任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教师是否愿意担任班主任这一职务,大多数的班主任都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中选出来的,缺乏工作经验。所以,首先应当做好班主任的选聘工作,也是一种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的体现。

2.班主任的管理素质巫待提高

学校应当适当的给予班主任进修的机会。

一方面帮助他们了解班主任的基本理论知识,班主任的工作性质及工作意义,另一方面安排班主任向优秀班主任或其他院校的班主任学习、考察,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班主任的工作量大,工作任务繁重,学校对班主任的支持力度应当加大

在物质方面,应当提高班主任津贴,使工作量和津贴成正比。在精神方面,应对班主任的工作予以肯定,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应及时给予指导,帮助班主任解决问题。对班主任的工作要做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让班主任真正意识到自我的价值,这样班主任才能从内心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更好的为学校和学生服务。

4.班主任工作的自我责任意识一定要提高

在对待工作时,班主任应该保持“三心”即,上进心,责任心,奉献心。首先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当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时刻要求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在开展班级工作的时候,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此外,对待学生一定要有责任心,这种责任心主要体现为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最后,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一定不能只计较个人得失,把自己的利益看成是最高利益。据个别访谈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对班主任工作的意识上存在着误区,只是把班主任工作看成是晋升职称的祛码。

三、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校学生存在的上述特点,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供大家相互探讨交流。

1.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由于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刚结束紧张繁忙的中学生活。与初中相比较,中专的学习、生活以及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由单一到多元化的转变。以至于有些学生进人中专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适应城市的中专生活。所以作为一个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班主任,一定要经常深人班级和宿舍,找他们谈心,了解到他们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学校生活。

2.帮助学生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刚进校时,就帮助学生给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得学生从一进校就明白自己干什么来了,不让学生虚度年华,浪费光阴。例如,一方面班主任可以随身携带一个记录班级情况的记录本和本班的课程表,对本班什么时间有课,在哪上课,什么课程等情况了如指掌,对于那些无故旷课的学生要深人调查,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督促他们的学习。另一方面,班主任还可以帮助学生制定长期的学习计划,提示他们要拿到技能证,让他们明白证书是他们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除了可以激励自身的学习外,还可以激??励那些没有拿到证书的学生。

3.班主任管理当中,要考虑到当代学生的需??求,拓宽就业渠道

不仅在专业课学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把知识转换成自己的精神财富,让他们在不断的学习中悄然树立自己的自信心。还要在在学生的文化生活方面,协助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创造出一个健康向上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如举办当前就业形势,国际形势等专题讲座,让他们积极参与,热烈的讨论,开拓视野。

第3篇

关键词:医学高职院校;宣传工作;医德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11-02 收稿日期:2016-06-08

课题项目:2016年沧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医学高职院校宣传工作中学生医德教育途径研究”(20151208009)。

作者简介:李 丽(1981―),女,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今医疗体制市场化倾向下,各种思潮和不良现象都在影响着医务人员的价值观。在这种形势下,个别医务人员出现了医德滑坡的现象。而加强医德教育,必然要从医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着手,让其从最初就树立起正确的医德观念,从而培养出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医德教育是其宣传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在宣传工作中进行医德教育也是塑造现代高素质医学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总之,对医学高职院校宣传工作中学生医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和反思,并提出有效的教育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医学高职院校宣传工作中学生医德教育现状调查

此次调查的时间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调查问卷发放的对象为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所医学高职院校的2015级新生。调查问卷共有10个问题,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798份,其中有效问卷790份,有效问卷率为98.75%。

从调查结果来看,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有比较成功的方面,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宣传工作中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更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医学生对医德的认识不够;二是医学生的医德状况堪忧;三是部分医学生对医德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四是校园宣传工作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作用亟待加强;五是新兴媒体这一强大宣传阵地没有被充分运用到医学生医德教育当中。

1.医学生对医德的认知不够

目前对医德普遍认同的定义为: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我们以此作为评判医学生对医德内容认识程度的标准。从表1来看,能够对医德的内涵进行全面认识的只有78.9%,这对于将从事“白衣天使”行业的学生来说,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同时,调查还表明,医学生对医德的性质认识不够。从表2来看,认为“医生需要医德”的只有83.2%,也就是说,还有许多医学生对医德的作用是持怀疑态度的。

2.医学生的医德状况堪忧

对于“医生”这一崇高的职业,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生对医生的一些行为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从表3可以看出,赞同医生可以收红包的医学生有6.6%,还有8.6%的医学生对收受红包的性质分不清楚,表明这种缺乏医德的价值观已经影响到了在校医学生。

现代医学生已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看到了医疗过程中人文关怀的需求倾向,通过调查显示(表4),绝大多数医学生认同应该对病患有一个友善的态度,但也有部分同学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3.部分医学生对医德教育缺乏正确认识

从表5、表6可以看出,多数医学生认为加强医德教育是很有意义的,同时也认为当前需要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但也有部分医学生对医德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4.校园宣传工作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作用亟待加强

那么,目前高职院校的宣传工作是否真正起到了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作用呢?通过调查(见表7),我们可以得知,目前医学生并没有深刻感受到校园宣传工作在对医学生医德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认为目前所在学校有医德教育氛围的医学生也只有70.1%,而在校园中营造医德教育氛围是学校宣传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5.新兴媒体这一强大宣传阵地没有被充分运用到医学生医德教育当中

通过调查,当前医学生基本上都频繁使用微信这一新兴媒体,比例为70.1%,而医学生接触最多的校园媒体却是宣传栏这一传统宣传媒体,比例为38.1%,这说明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应加强新兴媒体在医学生医德教育当中的运用。

三、医学高职院校宣传工作中学生医德教育途径研究

1.加强校园新老媒体运用

据调查,使用“微信”这一新兴媒体的医学生共占96.4%,由此可见,以QQ、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深刻影响并改变着医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思维方式,同时也影响着当前高校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等。因此,宣传工作者应积极占领这一新兴舆论阵地,通过群发短信、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消息、微博关注、QQ群组讨论等形式与学生实现即时的、定向与互动沟通,同时进行医德教育,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在占领新兴校园媒体的同时,传统校园媒体也是不能放弃的。例如,校园内的宣传栏虽是最传统、最常见的宣传媒体,但它也是在校医学生接触最多的校园媒体,这也是校园这一特定环境所决定的。因此,在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时,要做到新旧媒体并重,才能充分发挥出校园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

2.组织校内医德教育活动

校园是医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校园内开展医德教育活动,使各项活动成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载体,是医学生医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途径。校内医德教育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组织道德论坛、道德讲堂、医学生道德修身等活动;向全校学生发出“明礼诚信”倡议,创建诚信考场、诚信班级,引导学生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价值观念;积极开展以医德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举办艺术讲座,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组织医德方面的演讲比赛,开展(医院)院长、医生、教授(教师)、道德模范、文化学者等专题讲座,等等。通过一系列校内医德教育活动,着力完善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人文素养。

3.开展校外医疗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磨炼意志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实际操作水平、感受职业道德内涵的最佳方式。在医学生社会医疗实践活动过程中,高校要有意识地将医德教育融入其中,这比在课堂上进行医德教育要更加直接、有效。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医学生可以直接和服务对象交流,这有利于医学生提高与患者的沟通技能,在巩固知识和提升技能的同时,促进其自身社会责任感与服务意识的增强,进一步提升敬业精神、友善品质,从而培养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医德水平。

4.注重宣传工作队伍建设

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使其在医学生医德教育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始终离不开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第一,高职院校宣传工作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宣传工作者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和立场坚定。第二,高职院校宣传工作者要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分析判断、语言表达和新闻写作能力。尤其是在手机和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当今社会,掌握QQ、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使用方法和传播规律也是十分必要的。第三,要想充分发挥出宣传工作在医学生医德教育方面的作用,宣传工作者还要熟知医德的内涵等方面知识,只有深刻认识了什么是“医德”,才能在开展宣传工作中有的放矢,把医德教育贯穿到宣传工作的方方面面。

第4篇

关键词:工作经验;任务型语言教学;成人口语;商务英语

1.引言

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者的影响不言而喻。众多研究证明,在二语环境中设置越贴近本族语的学习环境越有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语音、语法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与儿童不同,由于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成人的认知心理发展、学习动力以及吸收语言输入的能力将对其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结果起到更甚于年龄的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在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模式下,工作经验多少对成人英语口语习得的影响。

2.理论基础

TBLT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国外学者Nunan(1989)等提出的语言环境设置途径,本质上属于交际法的范畴。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以“做中学”(Learning through doing)为主要依据,注重从运用语言的任务入手进行教学,让学生为了完成一项真实的任务进行学习,并要求学生最终完成这项任务,使学生学了就用,学了就能用,从而直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郭彦芝和郭瑞芝,2007)。张琦等(2005)通过对哈尔滨工程大学438名大学本科生的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的描述性研究发现,对大学生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学习口语和书面语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口语是一种面对面即时的交流,讲话者可以通过语音语调、肢体语言、不同场合来表达各自的意思,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临时调整变化,因而口语表达中的语言较为松散,不一定遵循固定的语法规则。正是由于口语的这种特性,设置一定的“任务”就可以随时为讲话者提供一定的言语产生场合,使得语言能够因时因地发生而不至于难以理解。然而近年来虽有众多国内学者致力于将TBLT运用于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各个环节(如沈锦坤,2005;刘采敏&楚向群,2006;丛爱农,2006;龚修焕,2007;郭彦芝&郭瑞芝,2007等),但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关于该教学理论的经验介绍和问题解决方案,很少有学者介绍在口语教学中的实践操作。

成年人已经拥有独立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和一定的二语语言基础,因而教师设置一定“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驱使下使用语言,从而习得这门语言,必将会提高学生对该语言的运用能力。这种方法,在二语口语习得过程中更为重要。

从教学分析角度讲,一个任务主要由六个部分构成,即:目标(Goals),输入(Input),活动(Activities),教师角色(Teacher’s role),学习者角色(Learner’s role)和环境(Settings)(刘采敏,楚向群,2006)。口语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采取以下各种任务类型(如采访、辩论、制作、出行计划、故事会、图片展、收集、报告、集体讨论、学生对讲、小组活动、解决问题等)。然而,教师应考虑“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选用最恰当、最实用、最容易操作的方式(郭彦芝和郭瑞芝,2007)。

3.任务型教学在不同工作经验成人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

3.1教学对象

本研究中的教学对象来自于广东省广州市某高校公开学院共70名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按照是否有半年以上工作经验分为实验1班和实验2班,两个班男女生比例均为1:2,均需参加当年成人高考。其中实验1班35名受试刚刚通过高考尚未参加工作。实验2班受试多在初中毕业就参加工作,因而他们拥有2-3年左右的不同职业社会工作经历。教学使用教材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新编商务交际英语》听说教程,全书共计17个单元,涉及求职、出差、产品和公司介绍、商务谈判、进出口、支付,包装、投诉、保险、股市等商务交际的方方面面。

3.2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持续一个学期。每周上课一次,每次一个单元。在课前教师根据单元内容布置学生相应的“任务”。本学期受试所接受的任务分别为:17次学生对讲、2次制作、2次报告等。为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在开学之初就规定这些任务为学期末平时成绩的来源,并对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学生对讲是每个单元都使用到的任务,即教师在每个单元常规的教学(包括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学习)之后设定恰当的场景让学生模仿单元中的对话进行口语练习和角色扮演。两次制作分别为制作某公司的机构地理位置示意图和制作某商品生产流程图。两次报告为某公司的年度计划和年终总结,涉及公司简介、日常管理、业务及人动、成绩和缺点等。学生对讲在课堂完成,而制作及报告需要学生先在课后准备。教师先提出制作及报告的设计方案,由学生课后利用互连网及图书馆查询相关资料制作成ppt,教师对ppt的整体结构、语言语法等提出指导意见后学生再进行修改与补充,最后由学生在课堂展示出来。

3.3教学结果

对相同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实验1班和实验2班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取向,课堂表现和教学效果也最终不同。两个班受试对学生对讲这一任务都能顺利完成,但实验2班对讲的内容更为丰富。实验1班仅完成了一次制作和一次报告,而第二次制作及报告均因第一次效果不佳而取消。实验2班不仅能够出色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他们参与的学生数也显著多于实验1班,制作的图形、ppt展示的内容均明显比实验1班丰富,课堂展示气氛活跃,受试参与度教高。

4.讨论

4.1任务型教学模式对不同工作经验的成人学习英语口语的可行性

此次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成人英语口语教学中是完全可行的。这是因为,对于成年人来说,年龄的优势已变得非常薄弱,因而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应该求助于其他的途径来实现。而成年人拥有未成年人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学习语言的动机更为强烈,一般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或获得学位,这些对于语言学习同样重要。因而在语言教学中,当教师给予的任务明确而又容易操作时,成年人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就很容易受到激发,他们会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查询相关资料完成任务,最终通过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

根据Nunan (1989)“任务”共分两种:真实性的交际任务和教学型的交际任务,前者强调直接通过课堂让学生去用目的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后者要求教学行动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倡导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的语言知识教学等。本次教学实验中教师既安排了真实际任务(如2次制作和2次报告),又安排了教学型交际任务(如17次学生对讲)。两个班受试均完成了17次学生对讲而实验2班完成2次制作和2次报告并效果优于实验1班,说明看重语言知识学习的教学型交际任务适用于拥有不同工作经验的成人,而真实际任务更适用于工作经验丰富的成人。

4.2教师设置“任务”时应该注意的几个原则

此次教学试验中相同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拥有不同工作经验的受试身上取得了不同的效果,这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启示:在成年人口语教学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一定要充分考虑成年人的工作经验对该教学模式的影响,因为除却年龄相同外,工作经验不同会导致受试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也大不相同,从而影响成人对相同教学模式的不同感受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受试的表现作出发展性评价,即“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智慧、技巧、潜力、态度和品格等做出客观和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并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李世云, 2006)。

5.结束语

在成人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既符合成年人的认知心理发展,又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为理想的教学模式。然而,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为成年人、有着不同工作经验的特点,紧贴学生实际设计教学任务,才能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Nunan, 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李世云.对任务型英语教学的几点认识〔J〕.当代教育科学,2006(18).

【3】郭彦芝,郭瑞芝.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初探——TBLT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36).

【4】刘采敏,楚向群.基于任务教学法和网络技术的研究型高级英语课堂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6(4).

【5】龚修焕.利用任务模式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水平〔J〕.中国成人教育,2007(6).

【6】丛爱农.任务型交际活动汇总的词汇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6(12).

【7】沈锦坤.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5(3).

第5篇

杨希文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5年来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他说,5年来,全省各地紧紧抓住课程德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关键环节,不断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三讲两实践”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用“讲传统”凝聚爱国精神,用“讲守则”规范行为习惯,用“讲诚信”奠基做人根本,用“道德实践”塑造时代新人,用“创新实践”提升创新素质,把“三讲两实践”落实到校生活、校外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连续6年每年举办中小学生科技节和“科技成果展示周”活动,开展“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等重大主题教育活动,创新了中小学德育的内涵和载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

杨希文指出,5年来,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亮点纷呈。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陕西省“三讲两实践”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泾阳县四项传统美德教育、石泉县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建设、西大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等四项主题活动,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优秀工作案例,受到通报表彰;蒲城县、宁陕县、渭滨区、子长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县级示范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陕西省在“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中获组织特等奖;陕西省开展的中小学影视教育,受到教育部和国家广电总局的充分肯定;宁陕县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创新了很多做法。这些先进典型,把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杨希文对下一步中小学德育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从4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二是要不断深化和提升“三讲两实践”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三是要以加强师德建设为重点推进全员德育,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会上,西安市教育局等7个单位交流了德育工作的典型经验,印发了经验交流材料和中小学德育优秀案例。

第6篇

一、 背景:学校、德育与教师

每个新兴的教育类事物,都会有个背后的故事。“王薇工作室”也不例外,它的缘起离不开杭州市第十四中学,这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

这所坐落西子湖畔的百年名校――杭州市第十四中学,创办于1904年,现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西子湖的秀美孕育了这所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铸造了学校师生的优秀人文品格。杭十四中本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理念,“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让学生成为最优秀的自己”,并积极引导学生“有规范地实现和谐,有选择地追求卓越”,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正气、大气、灵气”品质的现代中学生,把学校打造成为一个“管理现代化、教育生态化、品牌特色化”的“和谐人文”的教育集团。“王薇工作室”的创建得天独厚地拥有了这个教育环境。

德育工作也是“王薇工作室”成立和继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新时期的德育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为基本特征,是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工作模式,它以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需求,以人的健康发展为本位,把学生作为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在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德性的养成。杭十四中的德育坚持两个“回归”原则――德育回归生活,德育回归人本:德育“回归生活”,是指德育工作首先要“三贴近”,即德育工作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群体,准确把握新形势、新环境下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出现的新变化,根据中小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回归人本”,是指德育工作者要从人的生命出发,珍视人的生命,关注生命价值,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立足于“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努力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为学生的和谐、有差异发展创造足够的机会、途径和平台。杭十四中将德育生活化、德育人性化的原则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并将该原则变成了有效的学校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和管理评价。

再者,教师队伍是“王薇工作室”发展的支柱。杭十四中构建了以德育领导小组为龙头,以年级组长、班主任、党员辅导员为骨干,人人参与的德育工作网络。学校提出并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要成为德育工作的能手,人人都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的理念,构建了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机制。每学年,年级组、年级党支部都会推荐那些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师德修养、学识广博、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任德育导师。每位导师每学年指导关心2~3名学生,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及任课老师沟通,全面了解受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关注受导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帮助和指导受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质量。“王薇工作室”正是为总结推广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引领十四中班主任工作而成立的。王薇老师是这支队伍中的代表。这位年近五十,从事十余年班主任工作至今的外语老师,一直坚持“德育首位”的原则,注重高中学生思想、人格的教育。她的教育风格幽默、生动、宽和,善于抓住学生的语言,懂得学生的心灵,擅长在小事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她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不仅使王老师本人的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还发挥了她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带动了全校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提高,成为了杭十四中德育的一大亮点。如今,王薇老师荣获“浙江省师德楷模”“杭州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除了多次在校内开展讲座,还多次受邀到兄弟学校和浙江省中小学德育校长培训班等场合作报告。通过群体指导、小组指导和王薇本人的个别指导,“王薇工作室”促进了年轻班主任的快速成长,引领了班主任的观念,使班主任群体间形成了浓厚的学术研讨氛围,有效地促进了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二、 工作:引导学生、培养青年班主任和开设家长学校

作为杭十四中德育工作的新亮点,“王薇工作室”是如何促进学校德育的专业化和特色化的?王老师告诉笔者工作室的三个任务:引导学生、培养青年班主任和开设家长学校。

(一) 潜心研究德育教学,强化班会课德育实效

主题班会课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磨刀石,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会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才能达到转化学生思想矛盾、实现自我教育的功能。为此,杭十四中在“王薇工作室”的带领下,全面探索高中生有效主题班会模式,通过对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研究,发挥班会课的主体教育功能。自2008年开始,工作室从主题的选定、形式的多元化着手,开展全方位的培训,同时以王薇老师为引领,对班主任的班会课进行点评、剖析;2009年,工作室强调班会课的体验性、生成性的教育功能,通过同一个主题几个班主任同时开课的“循环跟进制”的班会课教研活动,对主题班会进行深入探讨,全面提升;2010年,工作室开展班主任班会课大比武活动,在说课、评课、上课的一系列比赛中锻炼班主任的德育教学水平。通过有序的班会课教研的深入,在2011年学校召开的全国德育创新研讨会上,杭十四中6节以“体验 生成”模式为引领的班会课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专家的一致好评,而王薇工作室“沙龙头脑风暴”班会指导模式也被参加会议的专家所推崇,被称为是德育教育的一次重大创新。

(二) 建立青年班主任学习小组,师徒互助

在杭十四中走向集团化、大量年轻教师走向讲台的过程中,学校始终把青年教师的培养放在首位。加强青年教师德育工作的培训,尤其是加强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培养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学校专门建立了青年班主任学习小组,由王薇老师担任他们工作的指导老师。沙龙交流、跟班指导、共同家访、学生谈话……青年教师班主任工作的背后总有王薇老师的身影。为更好地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提升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水平和整体层次,学校还开设了王薇老师大讲堂,以王薇老师作为主讲人,主题多样,内容丰富,如班主任讲话艺术分析、如何上好班会课等。大讲堂的开设为班主任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形成了浓厚的班主任学术性研讨氛围,有效促进了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三) 专家坐镇,解决疑难杂症

在杭十四中,如果一位刚上任不久的年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遇到困惑,在学生问题处理上举棋不定,不要紧,在每周一和周四下午,学校的“王薇工作室”都有专家坐镇,为其释疑解难。在这个工作室里,王老师会接待学校老师的来访。不仅有年轻老师来请教班级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也有老教师来探讨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还有一些老师一时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也会来找王老师帮忙。现在的高中老师是一个极需要社会关注的群体,社会对其期望值极高,工作压力和强度都很大。有了王老师坐镇,很多老师的问题都得以解决。这几年随着工作室功能的强大,学校优秀班主任不断涌现,有以情感教育见长的寿淑燕老师,有以制度建设见长的钱晓祯老师……各类专家型班主任以“王薇工作室”为平台,发挥着各自的优势为老师们答疑。

(四) 传授经验分享心得,引导家长不走偏路

虽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度,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单一化,已日渐“学校化”,变成了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第二课堂”。事实上,怎样扭转这种局面,是学校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学校充分发挥“王薇工作室”的功能,学校与家长合作搭建平台,引导高中生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学校安排了家长的学习活动,进行各种讲座,主要由王薇老师主讲。王老师就“家长如何与高中的孩子对话”与家长们作了深入交流。讲座中,王老师从自己做母亲的亲身经历,从自己多年当班主任碰到的学生案例,为家长们解答了很多家长自孩子读高中以来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讲座中王老师谈到的几个“重要”(做人比分数更重要,成才比成功更重要,经历比名次更重要,激励比责备更重要)给家长留下了思考:新的时期,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孩子的发展,怎样的教育才是长远的,有意义的。学校还将“王薇工作室”的电话留给了家长,方便以后家长就孩子的问题向德育专家进行个别咨询。

三、 总结:扩大学校德育影响力

目前,杭十四中形成的以“王薇工作室”为引领的专家型班主任已发挥了其巨大的德育功能,强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近几年,“王薇工作室”采取的全方位、多途径、多层次的培养措施,已分期、分批、分层次地培养出了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班主任教师队伍,一批在市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型班主任。以工作室为特色,这个班主任团队在全市成为了学校德育的品牌。“王薇工作室”除了在校内发挥作用以外,还走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杭十四中的品牌班主任工作效应已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反响,成为了这所学校德育工作的新亮点。

在未来的几年中,杭十四中将打造更完善的、以“王薇工作室”为引领的班主任工作室队伍,分批次推出德育工作的领军人物,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有特色、有风格的班主任,为学校培养出“正气、大气、灵气”的中学生提供最有力的师资,为学校走向集团化管理提供最有力的德育保障。

附录 王薇工作室的工作职责

一、 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群体指导和解答。对个别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进行具体的指导,并给予积极有效的建议。班主任在遇到问题后可随时向王老师咨询,由王老师负责解答。

二、 承担班主任的部分培训工作。王老师根据自己已有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对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相关培训工作,以全面提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

三、 指导班主任班会课的开展工作。对学校班主任的班会课进行高层次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此来提高班会课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四、 对学校青年教师进行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和培训工作。针对青年教师班主任工作经验不足的情况,开展新手青年教师班主任上岗培训和指导工作,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

第7篇

紧密围绕“以人为本搞德育,以校为主创特色”的工作方针,对照年初德育工作目标查漏补缺,针对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献计献策,重点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德育的联动发展,育文化强德育,确保年初德育各项工作目标在下半年顺利完成。

二、主要任务

(一)育文化强德育,扎实推进以和谐、快乐、阳光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所学校独特的东西,是决定教育是否成功的因素,形成高品位、高质量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变革的核心。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就是要把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变为教育的机会和手段。要进一步突出德育的人本化、生活化、科学化和特色化,要更关注学生在关注什么?学生在关心什么?学生需要什么?真正做到让文化成为学生幸福的有效载体。

1、组织开展校园文化示范学校评比。一是反映学校教育内涵的《百舸争流---*区中小学校园文化手册》已经进入设计阶段,即将和大家见面,这是一本汇集全区学校文化建设综合读本,充分反映了各校的学校文化精髓,各校要积极配合,共同完成本项工作。二是下半年各校要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仑教〔20*〕79号)文件精神,继续营造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将在下半年组织开展校园文化示范学校评比。

2、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一是学校少先队、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组织的优势,依托本地资源,以体验教育为途径,结合实际创设具有特色的体验项目,开展贴近儿童少年生活的体验活动。各校团、队组织要充分发挥“三校”在育人中的作用,定期举办学生队校、学生团校、学生业余党校教学实践活动,实施全员入队、推优入团、推优入党。中学团组织要抓好中学少先队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要积极探索“以团带队、团队一体化建设”经验。高中团组织要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各校要加强学生会组织建设,培养和锻炼学生会干部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和自我服务活动中来,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益。三是要依托学生社团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特长的平台,积极倡导学生在玩中学,鼓励学生玩起来,玩出成果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二)把培养学生的德性放在首位,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德育工作要注重学生对德育的感化、感悟,更要关心社区居民和学生家长对德育工作的反映。一是各校要把学生道德品性的培养作为一项长久性的工作来落实,要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入手。各中学要降低重心,谦虚学习幼儿园和小学低段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教育方法,从一点一滴做起,抓细、抓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切实把学生培养成一名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的社会好公民。二是要立足学校积极推进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的联动发展。下半年计划由教育局关工委牵头,开展外来工子女学校间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交流。全区外来工子女学校,特别是公办性质外来工子女学校要先行一步,早行动、早部署、早落实,多积累经验提供借鉴。三是要组织学生做好作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全国启动仪式的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于9月1日11:20至12:00播出的《圆梦20*》节目。

(三)把建设法制校园、平安校园作为下半年德育工作重点。

各校要在开学初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关于全面建立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的实施意见》(仑教〔20*〕72号)文件,让每位教师了解文件内容并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同时要把文件中与学生相关的内容在全体学生中进行传达,并根据要求开展行动,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寓法制教育于班、团、队活动之中,突出参观、模拟法庭、案例分析、现身说法等教育方式,帮助中小学生从小树立法制观念,使中小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确保校园及学生平安。

(四)加强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为主题的生命教育。

下半年各校要结合抗震救灾内容和身边的案例,通过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等,以尊重生命及个人的自尊、自爱为道德学习和教育的起点,结合禁毒反育大力开展以“珍惜生命”为主题的教育、宣传活动,用生动的事例来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各校要按照教育部整体部署,在开学前再次逐条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完善安全预案,开学后集中进行新学期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演练。并组织学生准时观看《开学第一课》(9月1日18:55至20:55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

(五)区分不同群体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

学生成份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德育工作必须追求德育效率的多元,也为我们开展下步德育工作提供了方向。一是下半年各校要全力关注后20%-30%德育有问题学生,学初我们将在各校进行一次“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有不良行为倾向学生”大调查。各校,特别是各中学要以此为契机,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一次清查,对有违法犯罪倾向学生和不良问题学生建立预警档案,主动和家长配合,以德育导师为载体,联合班主任进行重点关注。同时要加强与当地公安派出所联系沟通,要畅通信息反馈和吸纳渠道,共同关注有不良行为的中小学生,互通有关不良行为学生、严重不良行为学生以及违法犯罪学生情况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教工作,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违法犯罪。二是要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政教处要大力推动学校有一定内容的规范化心理咨询室建设,要通过各种途径使校内执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书的教师发挥最大效用。三是要继续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帮扶。①动员校内、外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帮扶活动。②各相关学校要按照区教育局《公办学校与外来工子女学校紧密型结对实施细则》有关要求,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公办结对学校德育干部要主动到外来工子女学校现场指导工作。③其他学校也要积极开展行动。

(六)其他工作。

1、一个论坛。全区中学政教主任、小学主管德育校领导德育工作论坛(11月份)。

2、三个会议。①*区第六次少代会(10月份)。②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12月份)。③外来工子女学校家长学校建设现场推进会(1月份、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