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内部审计先进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3 11:24:22

序论:在您撰写内部审计先进交流材料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内部审计先进交流材料

第1篇

一、考核的范围

各镇人民政府,区有关委办局,区有关直属单位及有关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

二、考核内容及计分标准

(一)内部审计工作保障情况。20分

1.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5分

2.单位领导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定期听取内部审计工作情况汇报,并督促内部审计人员履行职责;5分

3.单位按照规定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授权本单位内设机构履行内部审计职能,并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必要的工作条件;5分

4.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了具有岗位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稳定,每年接受后续教育或参加一次专项业务理论技术培训;内部审计人员能遵循审计职业道德规范。5分

(二)内部审计工作成果情况。30分

1.按时完成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各镇、政府部门和企业内审机构每年应对三分之一以上的所属行政村、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按照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的要求,实施或配合对第九届材委会任期内的财务进行全面审计。);8分

2.及时完成单位领导和上级领导临时交办的审计任务;6分

3.能发现经营风险或管理风险方面的重大问题,审计报告得到领导重视,审计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10分

4.后续审计能促进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纠正措施。6分

(三)内部审计工作基础质量情况。30分

1.根据单位管理需要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并在每年2月底前报送内审办事处;8分

2.按照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的要求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12分

3.建立完整规范的审计项目档案。10分

(四)内部审计工作统计宣传情况。20分

1.及时上报内部审计统计资料;5分

2.正常上报内部审计信息;5分

3.积极参加理论研讨和交流活动;5分

4.向媒体投送宣传内部审计成果和经验材料,并被采用。5分

三、内部审计工作考核采取百分制,设标准分和加、减分条件,详见《内部审计工作考核表》。

四、内部审计工作考核采取自查、初核和复核相结合的方法,先由各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进行自我总结并填写考核表(附后),然后组织抽查和复核。考核结果作为评比先进的重要依据。

五、内部审计工作考核以内部审计机构为单位每年进行一次,每两年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一次评比表彰,对其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交流和学习。

第2篇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档案管理

一、内审档案在企业审计工作中的作用

企业内审档案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内部审计活动的真实记录,也是考查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研究内部审计工作历史的重要依据。建立完整而系统的企业内审档案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为企业内部的连续审计提供资料

企业内审档案包括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的所有重要资料,它系统而完整地反映了企业内部审计过程的基本情况。它可以作为审计工作结束后复核和备查的依据,也可以为有关部门和人员了解审计情况提供证明材料。企业中有些审计项目如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基建预决算项目审计等,连续性很强,为了缩短审计周期,审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以前年度的审计档案进行审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为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积累资料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审计档案,可以较为系统地总结企业内部审计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探索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律,为企业的规范管理创造条件。

(三)为企业内部审计理论的研究提供素材

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而审计实践的具体详细记录就体现在审计档案中。企业内审档案所积累的各种案例资料,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学术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公司在审计工作中用到的事前审计调查不仅提供了数字依据,还对审计过程中的事项作了详细记录。

二、企业内审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目前,企业在履行内部审计职能过程中,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审计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研究探索较少及领导重视不够,从总体上说,审计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还比较落后,处于不完善状态,还有许多方面不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对内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有的单位领导和审计人员对审计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常常忽视文件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只注重内部审计项目的实施,认为只要出具了审计报告,提出了审计意见,作出了审计决定,该审计项目就结束了。相对而言忽视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甚至认为审计工作过程中大量原始凭证的整理是一件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不把审计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二)内审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

首先是缺少专职人员。许多单位没有专职的内审档案管理人员,很多重要的审计工作资料都存放在个人手里,没有统一归档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员的变动,许多重要资料逐渐散失。其次是职责不明确。有的单位虽有专门的审计档案人员,但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业务不熟悉,对审计档案的归档范围和标准不清楚,工作随意性较大,很多应该归档的资料没有及时收集起来。再次是设施不完善。文件资料到处堆放,时间稍长,难免丢失。

(三)内审档案管理方法不科学

由于内审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数是兼职的,没有经过档案业务知识的专门培训,缺乏档案管理工作经验,不懂得档案的基本操作规程,使得整理出来的审计档案既不便于查找利用。

三、改善企业内审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增强对企业内审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内审档案是企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到它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要改变过去“重审计、轻归档”的观念,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的归档工作。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使领导和员工树立起良好的审计档案意识,按照《关于审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的办法,实行谁审计谁立卷、边审计边收集整理、审结卷成的原则,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二)加强内审档案的领导管理

随着企业内部审计范围的不断扩大,企业内审业务量逐年增加,分管领导应该将内审档案管理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要安排既懂审计业务又懂档案业务的专人从事这项工作,明确内审档案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责,组织档案人员学习交流经验。

(三)培养管理人员的归档意识

审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审计项目时,要时刻注意积累审计资料,把在审计活动中形成的文件、信函、笔录、凭证的原件及复印件,包括批件、定稿、重要修改稿、照片收集齐全,并且把审计后的各类资料按档案单元的项目、内容一一分理出来,确定需要立卷归档的材料。专(兼)职档案人员在档案的整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立卷归档内容的具体要求认真做好立卷归档工作: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审计组卷,加深对案卷内容的了解,熟悉审计档案内容,为本单位正常开展各项审计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服务。

(四)健全管理制度

要使内审档案工作上规格、上水平,首先要建立内审档案归档制度,明确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归档程序、整理方法、归档要求等;其次要建立和健全档案保管、安全保密制度,采用先进手段和科学方法保管档案,明确职责,确保档案不丢失、不损坏、不泄密。

(五)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对内审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对做得好的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并与工资晋升、职务升迁、评选先进等挂钩,这样可以改善内审档案人员的待遇,发挥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改进企业内审档案管理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档案的搜集、整理、信息加工、编制索引等方面具有高效率的优势,因此,企业内审档案管理必须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当前各企业对审计文件的管理和利用仍然采用“双轨制”,即文件电子数据与文件实物载体同时并存。但是,从长远来看,数据存储技术的成熟、数据安全问题的解决,电子文件将大量增加,很有可能取代纸质文件。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审计工作的发展要求,必须转变文件、档案的管理方式。要增加经费投入,改善管理方式。

(七)提高企业内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做好内审档案管理工作,领导重视是前提,制度健全是保障,人员素质是关键。审计档案是一项专业性较强、内容繁杂琐碎的工作,需要一支业务熟练、工作细致、相对稳定的专(兼)职审计档案员队伍。同时,还要加强审计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鼓励他们不断学习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为适应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的需要,必须对档案人员进行专门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否则无法实现档案信息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吴泽亮,关于内部审计档案管理之我见,市场论坛,2008(8).

第3篇

一、进一步增强内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内部审计监督是审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单位内部管理与控制的重要举措。各内审机构应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尤其在全县实现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各镇、各单位内审机构更应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力度,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依法履行职责,及时解决好本部门、本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发挥内审机构在促进规范管理,保障资金安全,提高管理绩效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促进内审转型升级,倡导内审工作新理念

各内审机构要紧紧围绕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重点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要求,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揭示问题和防范风险并举,逐步实现从财务卫士向经济谋士的转变。切实履行内部审计职责,通过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促进单位加强内部管理;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通过基本建设项目审计规范项目管理和造价;通过专项资金审计和调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通过效益审计和内控制度审计,推动经济社会改革创新。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防范决策风险的建议,切实发挥内部审计的参谋助手作用。内部审计要关注省市“十项规定”、县“八项规定”的执行和“三公经费”使用情况,以其特有的职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

三、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努力提升内部审计效能

(一)加强内审队伍建设。各单位要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为契机,从强化内部监管的目标出发,继续加强机构建设,充实专职内审力量,提高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各镇、县属机构要在现有机构编制条件下,大胆创新,尝试设立独立的内审机构,逐步将审计工作独立于财务工作之外,同时还要重视兼职内审队伍建设,有条件的要充分调动基层单位财务审计专业力量,建立特约审计员队伍,确保内审工作开展的需要。

(二)健全内审工作机制。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内审工作主要领导直接分管制度,健全和完善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部门合力,共同推进审计实施,监督审计整改,促进成果利用。在审计工作组织方面,要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轮审制度,确保审计覆盖面;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建设项目审计制度,将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全部纳入内审监督范围。在审计形式上,要注重整合内外审计资源,探索开展对基层单位的集中会审、交叉审计,努力提升审计监督成果。

(三)提升内审业务水平。一是要规范审计工作程序。要按照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规范,规范审计取证和记录,严格执行征求意见、内部复核等审计程序,防范审计风险。二是要提升审计项目质量。从项目计划着手,统筹安排、科学组织审计项目;深化审计实施,突出审计重点,注重分析研究,力求将问题查深查透;积极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先进技术方法,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要充分发挥审计效益。要特别关注审计整改工作,及时向领导汇报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建立审计整改督查工作机制,组织定期回访活动,促进审计整改切实到位;要注重业务研究,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对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典型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归纳和提炼,提出可操作的建议,进一步提升审计成果。

四、拓展平台、优化考核,推动内审工作科学发展

(一)拓展内审工作交流平台。一是继续加大内审培训力度。认真组织和支持内审人员参加中内协、省内协的专业培训,促使内审人员的专业知识得到及时更新,提升内审人员依法审计意识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的整体水平。二是加强内审业务交流。以全县同步实施的“一条鞭”项目为契机,进行审计项目质量交流和评比,通过看档案、问情况、听汇报,比质量、比效果、比规范,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今年各镇的“一条鞭”项目是对农村专业合作社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县各部门(单位)是对内管干部的经济责任实施审计。三是通过建立内审信息员队伍,强化内审宣传,扩大内部审计工作影响,放大内审工作效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上报内审工作动态,挖掘典型性的经验和做法,更好地宣传我县内部审计工作的特色和亮点,以点带面,促进我县内审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优化内审工作考核。根据《市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办法》,《市内部审计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县优秀内部审计项目评比办法》,增加对审计项目质量和特色工作的考核内容,其中审计项目质量考核主要结合项目评优工作实施,在项目质量考核、特色工作考核中,将采取内审人员互评方式,提高内审人员参与度,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允。

(三)加强内审工作指导。今年将参照《省审计机关审计文件材料立卷归档操作规程》及市内审协会即将出台的《市内部审计档案管理方法》,适时组织集中学习,指导内审机构规范立卷归档程序,保证内部审计案卷质量。

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电力企业;内部审计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涉及业务领域不断扩张,呈现出经营范围跨度大、营业场地分散、组织结构关系纵横交错等一系列特点,从而迫使电力企业必须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全过程信息化企业管理。所谓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一起构成了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

内部审计部门作为电力企业综合性的经济监督部门,面对这种新的形势,必须适应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使内部审计作用真正有效发挥,并协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为此,电力企业集团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电力公司审计的发展目标,并于2002年8月颁发了《关于建设国际一流电力公司审计的指导意见》(国电审[2002]568号)及《国际一流电力公司审计工作考核标准》、《中国一流电力公司审计考核标准细则》两个实施细则,用于指导内部审计实践。2007年10月17日,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又印发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标准(试行)》,该标准指出: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性进行的测试与评价。审计主要内容包括:审查内部控制环境、审查风险管理、审查内部控制活动、审查获取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审查监督情况。这表明,电力企业相关内部审计制度和标准已经建立并逐渐完善起来了。

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信息技术手段在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从而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效。本文对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贵州电网下属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贵州电网公司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贵州电网的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和调度。公司下辖电力销售、设计、施工、科研等23家单位,2008年公司完成售电量904.34亿千瓦时,主营业务收入349.5亿元,以电力为主的能源工业已成为贵州的第一支柱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贵州经济发展起到了突出的拉动作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早在2005年,贵州电网公司下属电力企业就引进了中普软件公司开发的中普审计管理平台,主要功能是进行财务审计。2009年,该软件进行了升级,审计内容扩展到电力营销审计。总之,近年来,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在机构设置、人员素质的提高、审计范围和内容的扩展以及审计手段与方法的创新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从而使内部审计在改善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008年,公司获得“2005-2007年度全国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和“2005-2007年度贵州省内部审计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另据统计,2005-2007年公司审计系统共完成审计项目2919项,其中工程项目审计2244项,财务收支审计215项,资产经营责任审计153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126项,预算审计104项,审计调查53项,效益审计、风险审计和内控审计等创新审计项目24项;共提出审计建议2673条,促进增收节支9075万元,查出会计信息失真金额53277万元。

但是,勿庸讳言,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信息技术手段在贵州电网公司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从而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效。

首先,当前电力企业的审计人员大都具有财务工作背景,通常拥有会计师、审计师、注册会计师、工程预算审计师等职称或注册证书,从事过一定年限的审计实务操作,或者在财务岗位工作过一定时间,对于从事传统财务审计、经营审计工作没有问题。但是,勿庸讳言,许多审计人员的电力专业及相关管理知识储备不足,导致不少企业的内部审计仅局限于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的审查,很少触及电力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域,从而使内部审计多属财务性质,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实际上变成了财务会计的自审过程。此外,在国内财务系统计算机运用水平方面,内部审计人员也远远落后于财务人员,而且审计人员本身对财务软件不太熟悉,这不仅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效率低,准确率差,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其次,内部审计机构占有的有效信息不足。一方面,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扩大,贵州电网公司的资产规模将翻番,因些无论从人员规模、营业规模,还是管理结构,都变得越来越庞大。目前,贵州电网公司拥有直属单位22个,并对全省88个县(市、区)供电(电力)局(公司)进行直管或代管。直属单位中既包括供电局,还有电力建设工程公司、电力设计研究院、电力物资供应分公司、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电力职工培训中心、贵州电力职工医院和贵龙饭店等众多经营实体。这些基层单位涉及众多不同行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采购众多不同类别的产品,审计人员难以准确判断所有原材料、劳务采购价格和产品、服务销售价格的公允性,审查难度较大。另一方面,目前内部审计信息的共享性差,其他部门使用的营销管理系统、财务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工程结算软件的运用还是相对独立的,没有与审计部门建立网络联结,未能实现数据共享和实时监控,不能及时、全面地收集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审计信息也不能及时反馈。可以预见的是,今后随着贵州电网公司规模和管理跨度的进一步加大,内部审计机构占有有效信息不足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二、内部审计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几点建议

首先,应充实内部审计队伍,提高审计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素质。

无论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如何先进,归根到底,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依然要依靠审计人员来执行,在内部审计工作中起决定作用的依然是审计人员。同时,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必定对从业的审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职业要求。要在信息化环境下更好地执行内部审计任务,审计人员除了要具备丰富的金融和审计知识与技能外,更应具备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应优化群体结构,选聘优秀的专业内部审计人员。建立审计人员计算机上岗考核制度,定期开展计算机审计经验交流活动,促使他们通过培训、考核、交流以及自学等途径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等技能。

除了配备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外,还可聘用工程技术专家、计算机工程师等专业人员解决计算机审计中出现的困难。同时,让他们与审计人员相互学习,造就一大批既懂电力企业业务,又熟悉计算机操作的审计人员,以适应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需要。

其次,应该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加强内部审计信息的收集工作,并形成信息共享机制。

基于信息技术的内部审计的特点是以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对象的计算机联网系统为载体。审计人员可以实时调取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收集审计有用信息,并对财务报告做出单独审计的过程,使审计结论更为可靠。前文已述,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存在占有有效信息不足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内部审计系统与经营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的有效联接,根据审计监督业务和审计管理需要,从企业内部各个信息源取得各类审计信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审计人员还可以通过实时检测、检查各部门电子账数据存储、备份方式,检测数据文件形成的名称、位置、时间、大小和属性,防止人为删除、修改和重新输入数据等变化。审计人员还能注意到电子原始凭证数据形成时的合法、合理性,监测系统的运行是否正常,并抽取样本检查其是否真实完整。交易测试几乎可以与交易的处理过程同步,从而将传统审计的事后监督变为实时监督。

此外,通过不同途径收集而来的审计信息,严格地讲只是一些原始材料。必须对这些原始信息进行全面校验,剔除不准确的信息,同时压缩多余的信息,变模糊为清晰。通过审计信息加工,还能产生出新的、更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从中产生许多很有价值的结论。此外,内部审计部门应尽快建立审计法规政策和被审计对象信息库。建立被审计对象资料信息库,将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数据以及审计报告、审计决定、整改落实情况等附加信息录入库内,并逐年更新完善,可以达到对审计对象实行动态管理,提高后续审计项目的工作效率。建立电力企业常用审计法规信息库,既能够使审计人员快速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又可以对照审计所发现问题的违规依据,做到有理有据,使被审计单位心服口服,同时也可以增强审计报告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第三,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内部审计信息的输出与反馈。

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前瞻性的发现风险,并对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2002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颁布了《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该准则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项客观独立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为实现价值增加并提高组织的经营效率。”这表明,除了传统的保证服务之外,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还应就如何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向企业管理层提供审计数据分析和咨询服务。

审计师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海量的审计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审计线索,有针对性地执行审计程序。目前在国外,以交易类型数据分析为导向的审计数据分析技术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运用,数据分析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审计的计划和风险评估、异常交易数据的查找和线索发现、舞弊现象的侦测、评估和检测内控的有效性以及探求业务流程的改进机会等各个方面。如奥地利政府财政部的审计师在对来自各业务平台上的海量税务和海关数据进行分析,在巨大的时间压力下,完成了对公司发货额和公司记录的销售额的全面审计,挽回了8500万欧元的损失,并改进了审计流程,以防止舞弊行为的再度发生。

因此,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内部审计信息的输出与反馈功能,为企业管理层和其他部门提供服务,向信息共享、实时审计方向发展。审计工作要围绕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特别是在财务管理、营销管理过程的关键点和关键环节,围绕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实施、考核、评价和监督开展审计课题研究,与现有的“电力营销自动化系统”和“电费管理实用化系统”相结合,找出审计监督的关键控制点,将审计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的职能进一步延伸,使运行系统和监督系统紧密联系,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与应用不仅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契机,而且有利于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目前我们对信息化环境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研究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目前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成果还不是很多。本文的研究是笔者在此领域的初步探索,难免存在缺点和不足,敬请同行和专家批评指正,并将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妙如.lT环境下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9.

[2]任志媛.增值型内部审计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6.

[3]资料来源:中国电力网.《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标准(试行)》印发[EB/OL].省略/article/1108/art1108925.asp

[4]资料来源:贵州电网公司网站.公司简介[EB/OL].gz.省略/show.aspx?id=40001&cid=187

[5]资料来源:贵州电网公司. 贵州电网公司获全国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奖[EB/OL]. gz.省略/show.aspx?id=44913&cid=176.

[6]李健.浅议信息技术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的运用[J].信息化建设,2008(9):45-46.

第5篇

关键词:高校 工程 内审外包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235-01

由于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自身约束,当面对基础建设项目审计和各类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审计这样专业性强、技术性高的任务时,常用的方法是寻求社会中介机构的帮助,将全部或部分审计业务外包给外部中介机构。这种借助外部力量完成内部审计的行为叫做内审外包,又称“内部审计外部化”。

1 内审外包在高校工程审计应用中的优势

能提高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是高校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在权限、人事、经费上要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将工程审计项目委托给独立于高校的社会中介机构,由于中介机构及其造价工程师与学校没有直接的管理、利益和人事关系,更能够遵从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职业态度和操守,从而保守审计的独立性。

提高审计质量。外部的工程造价师取得了国家认可的专业资格执业证书,长期从事专业造价工作,对市场信息了解及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练就了熟练的技术手段,为审计结果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2 高校工程内审外包中存在的问题

2.1选择外包机构方法不当

某些高校在选择外包机构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在没有认真考察、比选的前提下,让某些素质低下、职业道德差的中介机构或工程师进入高校工程审计项目中,不但使审计质量得不到保障,而且增加了审计合谋、机密外泄等违规行为发生的风险。

2.2审计合谋

基于利益相关方对额外经济利益追求的内在原因,施工方、监理方、造价工程师、基建管理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均有可能参与审计合谋。针对外部工程师可能涉及的违规行为包括:在收受施工方好处之后,对施工方工程变更、虚报工程量、高套定额、材料设备以次充好、隐蔽工程偷工减料等弄虚作假行为“打让手”,或在审减金额上做手脚,为自己谋私利,损害国家和高校的利益。

2.3过度人为干预,损坏了审计的独立性

内审机构为了保证审计质量,对外包项目实行监督控制势必要行为。但是如果把握不好监控的方式和力度,对审计技术、审计程序、涉及范围等进行不适当的干扰、控制,甚至滥用行政干预,影响外部工程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降低审计独立性。

2.4不利于调动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工作主动性

外部工程师与高校是短暂合同契约关系,外部工程师对高校忠诚度远不及内部人员,对高校内部具体情况了解程度也不如内部人员。将全部或部分工程审计业务交给外部工程师来完成,弥补了高校内部机构审计力量不足的缺陷,但同时使高校内部工程审计人员缺失了在大型或复杂基建工程项目结算审计上的实践机会。其自身业务素质无法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养成对外部力量的依赖性,降低对自身的要求。这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长远发展势必产生消极影响。

3 提高高校工程内审外包的对策

3.1建立公开招投标制度

内部审计机构往往由于人员紧张、工程造价审核的专业水平有限,即使实施全过程监控也有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的违规行为,因此选择一个优秀的外包机构显得尤为重要。将公开招投标方式作为选择外包单位的方式,是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适用的方法。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要积极参与,科学合理的设计技术招标书、评分指标和分值权重,招标过程邀请纪委监察部门监督。全面考察外包机构及其工程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对市场的熟悉程度等各方面因素,选择出素质高、技术强、资质合格、收费合理、中介机构。

3.2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提高审计合谋成本

建立一系列的控制制度,如公开招投标制度、工程变更审批制度、审计结果复核制度等。由高校内审机构指派内审人员负责联络、协调外审机构与相关各方的工作,全程监督、控制的外包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到现场看施工情况,加强信息交流,记录并做好影像资料,特别是对一些隐蔽工程的实际情况做真实性的反应。凡是涉及外部工程师需要与施工单位核对工程量、到施工现场勘查、与施工单位就核算差异协商等事宜,内审人员负责陪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加大审计质量监管力度,提高发现审计合谋的能力。一旦发现外包机构及其工程师参与审计合谋,立即终止委托合同,同时向其行业主管部门举报,加大其审计合谋成本。

3.3适度干预,保证审计独立性

外部工程师审计工程要对工程合同、协议、招投标文件、工程量、定额子目套用、材料价格、签证、费用等进行审核。他会根据不同建设项目、工程大小、图纸繁简以及工作细致程度的需要、时间要求等选择不同的审计方法,制定审计路线。内部审计部门除了陪同外部工程师与施工方的一切接触外,内部审计机构不要对工程师做出的职业判断和选择横加干涉,要给外部工程师充分的工作空间,使其能遵从独立审计准则。这样才能达到中介机构形式和实质上的“双独性”。

3.4提高内审人员业务素质

抓住一切学习机会,变外包审计为内审人员学习机会。高校在将工程内审外包的同时,一方面,应注意加强对内部工程审计人员的培养,要求内部工程审计人员抓住这一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不断与外审单位及人员进行沟通交流,配合外审人员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了解相应的审计进度及具体审计情况,积极学习外审人员先进的审计技术手段和审计工作方法,充分利用外审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业务水平,逐步减少高校内部审计对外部审计资源的依赖;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内部审计人员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 学习工程施工技术、预决算技术、现场管理知识等,取得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工程师、注册安装工程师之类的专业资格,有效增强内在的专业胜任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丹红,尤树林,朱靖娟.关于高校工程内审外包的法律思考[J].经济师,2008(9):114-115.

第6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095-0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并茁壮地成长,民营经济的重要性也愈发被凸显出来,人们也开始逐步意识到,民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中国民营企业起步较晚,以至于其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非常短暂,民营企业实行内部审计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做出的一种具有随意性的主动抉择。中国民营企业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而渲染上具有“三缘关系”色彩的高度集中产权结构和经营管理方式等不同于国有企业的特征,从而导致其在开展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审计目标定位不准确、机构设置混乱、人员配置不足、审计理念和技术手段落后等等。同时,民营企业缺少审计协会的指引和协助,行业间尚未搭建内部审计的交流和沟通平台,这些不利的外部环境也造成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相对缓慢,落后于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所以说目前中国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在各个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在未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一、中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审计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中国民营企业随着其规模的日益壮大而愈来愈注重自身的规范发展,但是内部审计在规范其自身发展和增加其价值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和认可。民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是其做出的一种满足其本身生产、运营和治理需求出于自愿的内在性选择,目前中国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硬性的规定,也没有相应的理论及制度对其进行规范、支持和引导,因此,民营企业对待内部审计的态度各不相同。一部分民营企业主的态度是觉得企业的资产包括负债甚至是商誉等所有东西都是自己的,他们觉得这些都是自己在管理,根本没有必要开展内部审计来自己审计自己。另一部分的态度则是为了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成本而直接选择不开展内部审计。另外,尽管有一些民营企业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对其认识存在偏差,导致目标定位不准确,进而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效果。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民营企业不仅设置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而且建设了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的现代企业制度,然而对内部审计的目标不明确,还是定位在监督和检查这两项职能上,导致内部审计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提升组织经营管理效率和效益、增加组织价值的功能。综上所述,当前民营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目标定位还处在一个模糊的非理性时期。

(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混乱、独立性差

中国民营企业对内部审计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还处在一个模糊的非理性时期,可知民营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依旧不足,部分民营企业对待内部审计的态度是非常随意的,他们想不想以及想怎样设立内部审计机构都是其主观行为,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因此,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出现不仅在时间上晚于国有企业而且在机构设置上缺少规范性和独立性,比较混乱。现在,很多民营企业为了简化部门或者是节约成本,并没有在企业内部专门设置审计机构及审计专职岗,而是采用部门合并制度来确定组织结构,将内审部门融入到其他财务相关部门,内审人员也是由财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临时抽调或者兼任。还有些虽然独立设置内审部门,而且将其直接归属于决策层或者监督层领导并向他们直接汇报工作,但是其并没有根据企业自有特点因地制宜的设置内审机构从而导致独立性流于形式。总而言之,内部审计机构的混乱设置非常容易造成内审人员职责不明确、工作效率和效果不佳等弊端,进而难以实现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总体安排及全面规划。

(三)内部审计业务缺乏规范性

中国当前的形势来看,并没有建立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具体规范和制度,这也就导致民营企业在确定相关部门时没有很好的规划,缺少组织性和纪律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的进度和效率。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是内部审计无章可循。中国当前还没有相关方面的详细准则,缺乏一套完整细化的制度,这就使得民营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时没有依据可以参考,而且在工作中得不到相关组织的引导,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和协会之间都没有形成一个互相学习的沟通渠道。所以,民I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时不需要考虑规章准则,比较具有自由性和自主性,缺少相应的审计规划,业务流程也参差不齐。另一面就是审计流程不够系统化、统一化。这种问题在很多民营企业内部都存在,尤其是业务量少,规模相对也较小的民营企业,这种小企业还没有完整的管理组织和管理流程,所以对于内部审计完全单凭企业自己裁断。在准备进行审计时,采用的并不是书面形式,没有标准的规划流程和相应的告知证明,只是口头说明而已。而正式开始审计后,并不重视对于审计底稿的编写工作,只是简略填写甚至就不填写。在审计工作完成后,并不会根据审计结果与被审计单位或组织交流,编写的底稿也没有进行妥善的保管,以上这些问题会导致最终得到的审计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差,无法完整全面地反映企业审计的内容和质量。

第7篇

【关键词】医院;基建工程;内部审计

医院基建工程内部审计,是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在医院领导的授权下,对医院基建工程实施全过程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所进行的独立监督和评价活动。旨在促进医院改善管理,提高医院投资效益。

一、开展基建工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各大医院新建、扩改建项目大量涌现,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基建项目内部审计,不仅在基建项目设计、招投标、采购、建设及验收等过程进行监督,防止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发生,而且可以内部审计的审查,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促进医院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因此,加强基建工程内部审计,是预防与制止项目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果,减少资金占用与浪费,确保工程项目的合法性和效益性的重要手段。如何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加强监督,提高基建维修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工程造价,防止损失和浪费,也成为医院内部审计部门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二、如何开展基建项目内部审计

做好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应从前期设计、招标,中期建设及后期竣工验收三个阶段进行全程跟踪,实行全过程审计。

1.事前审计是做好工程审计的基础。

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关口前移,从前期就开始介入。事前审计应当注意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充分论证,优化设计方案,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堵塞设计阶段人为浪费,并且采用合同措施控制造价,在设计合同经济条款上,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

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实行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节资增效,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了济效益。但是现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工程项目招投标审计是工程审计中至关重要的内容,绝不可忽视。

2.事中监督是工程审计的重点。

工程施工期间,内审人员必须及时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查看,加强变更和现场签证管理,随时掌握工程造价变化,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与基建部门积极沟通,及时了解工程进度,主动收集相关材料,监督施工单位所用材料的规格、施工标准等是否与合同一致;了解工程量的增减,变更是否有合理的理由及有无履行签批程序;了解拆除工程中再利用的材料情况;参加隐蔽工程的验收,确保隐蔽工程现场签证的真实、客观。

3.事后审计是工程审计的关键。

(1)工程量审核。工程量是工程造价的主体,对其审核是整个工程审计的关键。在审核过程中,要熟悉施工图纸,根据工程量的现场签证、设计变更记录及隐蔽工程记录等资料,重点审核施工方是否故意增加、重复计算工程量的问题,必要时应到现场实地测量有关工程量。

(2)定额套用审计。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施工方高套定额、错套定额的现象。在审核过程中,应当注意定额的适用范围、定额换算是否合理、工程内容与定额是否一致等。

(3)材料审计。一方面是审查材料用量分析是否正确,重点审核有无虚列材料用量的现象;另一方面审查材料的价格是否合理。市场上相同规格不同产地的材料,价格相差很大,要对市场上的建筑材料充分调研了解,避免结算过程中材料定价的盲目性。

(4)竣工决算审计。这是做好投资控制的最后关卡。在工程结算审核中,不仅要对合同条款、工程数量、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以及图纸变更签证等认真核实,对各项费用标准也要认真核对,防止多算、漏算。同时认真分析针对审计结果列出的各项指标数据,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三、做好基建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1.领导重视。领导越重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就越有保障。才能保证内部审计职能的履行,避免审计过程少受外部环境干扰,保证和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工程审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要求内审人员具有财务、审计、工程管理、法律等多种专业知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定期交流先进经验,探讨诸如工程审计风险管控的措施,促进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才能适应医院发展。同时还要利用各种形式对内审人员进行教育,提高其政治思想觉悟,处理好施工方的各种干扰。

3.理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在工程审计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与各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取得的他们信任与支持,在适当的时候提出改善管理的建议。只有有效的沟通,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为医院节约资金。

4.合理借用社会审计力量。尤其在审计人员不足及专业知识缺乏的情况下,医院可聘请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参与项目审计,外部专业审计机构的介入,能较好弥补的内部审计部门力量薄弱及法律效力相对低的风险。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较好提高医院基建工程的审计质量和效益,有效解决完全依赖外部审计或内部审计所带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