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市政道路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11:24:17

序论:在您撰写市政道路建设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市政道路建设论文

第1篇

一、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

1.市政道路建设施工前质量控制问题

首先,项目质量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并未清晰意识到各自的职责,责任制度不够完善;其次,监督机制的缺失导致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的失误频发;还有就是道路载荷计算不对、内力分析错误等设计问题,可能影响道路结构安全。

2.市政道路建设施工中质量控制问题

众所周知,材料是工程的基础,如果因为对项目施工材料选购和处理不当,由此带来对施工进度和安全的影响。其次,在许多项目建设中工程师为赶工期和满足经济利益,并没有严格道路工程施工程序进行施工作业,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不可估量。此外,施工队伍假如不严格按照设计方案中对护栏的顶点、道路的宽度等规范来设置,在使道路应力改变的同时,不利于道路建设的质量。

3.市政道路建设施工后质量控制问题

市政道路竣工后,施工部门将道路过早投入使用而省去了本该用来干燥的时间。还有像工程验收和审计工作不太到位等疏忽便会产生很多给国民带来不利影响的不合格工程。

二、市政道路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要素

1.人的控制

在进行监理的过程中,市政道路建设项目质量的好坏主要是受施工相关人员影响的,这是因为项目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都主要是以人的质量意识为中心的,工程辅助人员、施工作业和管理人员都算是影响市政道路建设的不容忽视的要点,因此,市政道路建设部门对相关人员的重视是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

2.工程材料质量控制

对工程材料的把关必须得严格,保证施工部门采购到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工程材料,还得要有一个能够达到国家规范的工程验收标准,因此在建设施工前,需要根据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对应质量要求,制定出这么一个符合规范的工程验收标准。

3.工程机械设备质量控制

作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现代化的工程机械设备能直接影响市政道路的建设进度和质量,保证工程机械设备能够良好运行的关键是科学合理地维护和使用。

三、加强市政道路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措施

1.完善项目监督机构

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全程监控整个道路建设项目质量,健全的规章制度有利于全面管理和监督市政道路建设的施工质量,完善工程监督机构可以帮助确定施工单位参与工程投标的资质。为了检验出工程原材料的质量等级,以期剔除一些不合格的工程材料,对工程材料进行适当的调整,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建立健全工程检验机构,其实在我国,对建筑企业来说工程监督机构的确有待完善。

2.加强对工程原材料的监督

工程材料的重要性不可小觑,这是因为整个项目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质量,加强对工程原材料的监督至关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有些市政建筑行业里的不法分子便趁机贩卖不符合要求的劣质工程材料,为了及时发现这些不合格的工程材料并将其淘汰,相关施工单位就一定要对工程材料进行实时的监督。通过建立举报奖励制度来促使施工单位将破坏项目质量的行为积极举报给工程监督机构。

3.加强对施工工程的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需要首先明确工程监管的相关负责人,工程施工工艺、工程材料、施工环境和施工人员都需要加强对其的监督管理,另外,工程考核机构还需要完善的过程质量标准来严格要求。

4.推广有效的新型工程技术

为了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建设的效率,需要对新型有效的工程技术进行全面推广,保证对工程建筑材料的不断使用与开发,提高整个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能做到用高效的技术来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质量问题。

四、结语

第2篇

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现场管理与成本也有密切关系。统一指挥,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人力、物力、财力的科学管理,可以节约工程实施的成本。反之不科学的管理则会加大成本。总之,经济、政治、内部环境以及工程现场和市场波动等因素都会对市政道路的建设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施工顺利,必须具备多方面条件才能使得工程项目在符合规范标准和相关制度的同时还能够按照道路的实际进行建设。此外,为了降低材料价格浮动而对周期产生的负面影响,除了对建设所需的原材料市场进行调研外,还要和具有诚信的供货商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在建设管理上除了做好施工前的全部工程资料管理外,还要对用工人数、用工技术以及材料和周期进行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建设中成本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2.1全面控制原则

对建设实行全面控制。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即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全员控制就是对建设项目的成本考核,结合了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其中涉及到施工单位和项目方的各个部门,与每个建设职工有切身的利益关系。正因为这样,对于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要求全员参与,共同关心。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每个人都有控制成本责任,并建立相关的奖惩机制。要把成本控制的目标贯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切实做到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就是在整个施工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成本控制。由于项目整个周期中每个环节都会发生成本损耗,在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即投标开始到工程建设直至竣工验交,都要加强成本控制的观念,做好成本控制措施。

2.2效益目标计划原则

在招投标阶段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的关键因素就是核算成本以及对效益目标进行计划。在标书中以综合单位显示的具体单价具有一定的隐含性,因此,为了确保最终确定的经营预算具有可操作性,在编制预算前一定要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同时结合企业的劳动定额对成本进行反复计算,然后确定经营预算。在建设项目正式开工之前应当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对工程量进行认真的计算,然后根据施工预算定额编制施工预算,并将其作为指导和管理施工的依据。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必须经过经理批准后才能执行。此外,除了任何人不能任意修改施工预算外,也不能不执行施工预算。给施工队分配的任务一定要发放并填写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并做好技术交底,同时,施工队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做好记录。最后,根据回收的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对完成的工程进行实际结算。

2.3动态成本控制原则

要在动态建设中控制成本。由于成本控制需要在不断发展的施工环境中进行,因此必须要坚持在动态建设中进行成本控制。要将人力物力、原材料和机械设备投入到施工过程中,并且收集好成本的实际用量,将这个数据与目标值进行实时比较,如果有偏差就需要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3优化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控制的应对有效策略

3.1做好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企业招投标实践中,成本核算、效益目标是编制和控制施工建设预算的重要因素。报价前提应当出合理、符合文件要求的报价,然后参加投标竞争。虽然中标后组建经理部是为了减少亏损、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如果过低报价可能会导致经营效果不佳,即便组建了项目经理回天无力。因此,笔者认为在预算编制之前应当先进行查研究、精心测算,把握市场行情和企业预算定额,通过反复的成本计算最终确定报价,以此来确保成本效益。

3.2完善计价办法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我国工程造价计价方法的重要改革,在推行过程当中,难免会存在一些缺陷,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的去完善,除了要认真执行国家标准的《计价规范》有关规定外,还要促使企业项目部建立健全验工计价管理办法,堵塞验工计价漏洞。这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扎住成本开支出口,堵塞漏洞,防止开支混乱。

3.3工程施工预算控制

为了避免人才的增加,必须对施工现场加强管理。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总是由于现场布置不当而造成人财物的浪费:由于材料或者构件放置的不当,会造成多次搬运;钢制磨具、钢制管具等周转设备用后不进行整修;给水排水系统不通畅,会造成机械设备的锈蚀,水泥等原材料受潮变质,严重的话会造成水毁等后果。同时,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的相关管理,目的是为在施工现场的工人提供人身安全的保障,同时保障设备安全,也减少了和避免了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如果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很容易造成自身人身伤害,并设施设备造成故障事故,如果再对消防工作有所忽视,就很容易发生火灾。如果不注意食堂卫生的管理,就可能发生食物中毒,使职工身体健康受到危害。像这样的事情,都会增加项目成本的不利因素,造成预算超出,如果情况严重的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为了控制成本必须从现场管理着手,科学施工文明施工,做好安全管理加强预防工作。

4结语

第3篇

1.1工程方案

由于良好的工程方案能够对工程任务进行更加合理的设计,从而在减少资金投入的前提下最大化效益,因此,施工技术以及资金投入都会受到工程方案质量高低的影响。由于通过项目方案的描述能够了解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以及成本开销,因此,为了做好项目的成本预算控制,必须重视工程方案。

1.2工程材料成本

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计算中,钢筋水泥等材料所占比重较大,是成本的主要部分,必须要经过精确的成本计算,但是其他的辅材和周转性材料也作为构成工程成本的一部分,也是不能忽略的。受地域和周期的影响,工程材料的价格在不同的地区和时间也是不同的。材料的零售价格容易被市场影响,价格较高,因此要使用比较稳定的批发价格,要开展详细和准确的市场价格调研,以减小投资的风险,节约材料成本。

1.3工程周期

用工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成本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是互相促进和制约的关系。合理的用工周期能减少资源的损失,减少资金的投入,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大部分建设者会尽量缩短用工周期以减少市政道路建设给城市带的交通压力,减少经济损失,降低材料器械的损耗,提高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还有利于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现场管理与成本也有密切关系。统一指挥,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人力、物力、财力的科学管理,可以节约工程实施的成本。反之不科学的管理则会加大成本。总之,经济、政治、内部环境以及工程现场和市场波动等因素都会对市政道路的建设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施工顺利,必须具备多方面条件才能使得工程项目在符合规范标准和相关制度的同时还能够按照道路的实际进行建设。此外,为了降低材料价格浮动而对周期产生的负面影响,除了对建设所需的原材料市场进行调研外,还要和具有诚信的供货商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在建设管理上除了做好施工前的全部工程资料管理外,还要对用工人数、用工技术以及材料和周期进行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建设中成本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2.1全面控制原则对建设实行全面控制

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即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全员控制就是对建设项目的成本考核,结合了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其中涉及到施工单位和项目方的各个部门,与每个建设职工有切身的利益关系。正因为这样,对于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要求全员参与,共同关心。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每个人都有控制成本责任,并建立相关的奖惩机制。要把成本控制的目标贯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切实做到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就是在整个施工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成本控制。由于项目整个周期中每个环节都会发生成本损耗,在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即投标开始到工程建设直至竣工验交,都要加强成本控制的观念,做好成本控制措施。

2.2效益目标计划原则

在招投标阶段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的关键因素就是核算成本以及对效益目标进行计划。在标书中以综合单位显示的具体单价具有一定的隐含性,因此,为了确保最终确定的经营预算具有可操作性,在编制预算前一定要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同时结合企业的劳动定额对成本进行反复计算,然后确定经营预算。在建设项目正式开工之前应当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对工程量进行认真的计算,然后根据施工预算定额编制施工预算,并将其作为指导和管理施工的依据。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必须经过经理批准后才能执行。此外,除了任何人不能任意修改施工预算外,也不能不执行施工预算。给施工队分配的任务一定要发放并填写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并做好技术交底,同时,施工队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做好记录。最后,根据回收的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对完成的工程进行实际结算。

2.3动态成本控制原则

要在动态建设中控制成本。由于成本控制需要在不断发展的施工环境中进行,因此必须要坚持在动态建设中进行成本控制。要将人力物力、原材料和机械设备投入到施工过程中,并且收集好成本的实际用量,将这个数据与目标值进行实时比较,如果有偏差就需要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3优化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控制的应对有效策略

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控制成本的相关策略:

3.1做好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企业招投标实践中,成本核算、效益目标是编制和控制施工建设预算的重要因素。报价前提应当出合理、符合文件要求的报价,然后参加投标竞争。虽然中标后组建经理部是为了减少亏损、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如果过低报价可能会导致经营效果不佳,即便组建了项目经理回天无力。因此,笔者认为在预算编制之前应当先进行查研究、精心测算,把握市场行情和企业预算定额,通过反复的成本计算最终确定报价,以此来确保成本效益。

3.2完善计价办法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我国工程造价计价方法的重要改革,在推行过程当中,难免会存在一些缺陷,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的去完善,除了要认真执行国家标准的《计价规范》有关规定外,还要促使企业项目部建立健全验工计价管理办法,堵塞验工计价漏洞。这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扎住成本开支出口,堵塞漏洞,防止开支混乱。

3.3工程施工预算控制

为了避免人才的增加,必须对施工现场加强管理。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总是由于现场布置不当而造成人财物的浪费:由于材料或者构件放置的不当,会造成多次搬运;钢制磨具、钢制管具等周转设备用后不进行整修;给水排水系统不通畅,会造成机械设备的锈蚀,水泥等原材料受潮变质,严重的话会造成水毁等后果。同时,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的相关管理,目的是为在施工现场的工人提供人身安全的保障,同时保障设备安全,也减少了和避免了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如果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很容易造成自身人身伤害,并设施设备造成故障事故,如果再对消防工作有所忽视,就很容易发生火灾。如果不注意食堂卫生的管理,就可能发生食物中毒,使职工身体健康受到危害。像这样的事情,都会增加项目成本的不利因素,造成预算超出,如果情况严重的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为了控制成本必须从现场管理着手,科学施工文明施工,做好安全管理加强预防工作。

4结语

第4篇

关键词: 市政道路沥青砼路面问题与解决措施

1前言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以市政道路为骨架的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由于沥青砼路面较水泥砼路面具有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声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等众多优点,因此在讲究品质的现阶段,沥青砼路面日益成为城市市政道路路面结构的选择,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得到大量应用。

然而伴随着沥青路面的大量建设,由于技术、管理以及原材料选择等原因,市政道路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病害较高速公路要严重得多。譬如:沥青砼路面出现大量纵、横向裂缝,夏季高温季节车辙,雨季出现坑槽,交叉道口行车道沉陷等等,引起了业内人士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的大量思考。要提升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水平,施工是基础、监管是保证,而且取决于建设各方主体自觉行为和当地资源的保障程度。因此我们必须从施工、监管等方面探究,而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又是相互影响和关联的。

2施工方面

2 1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省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基本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从通车后观察主要表现为: (1)路面裂缝多,平均7~8m就有一条横向裂缝,还伴有较多纵向裂缝,较高速公路30~40m一条横向裂缝,病害发生率明显偏高; (2)连续降雨后,路面网裂严重、坑洞多; (3)道路交叉路口及公交汽车站台周边,多有面层细料脱落、车辙严重等病害。究其原因,与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有着直接关系,其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 1. 1半刚性施工质量低劣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普遍存在下列违反规范的行为: (1)集料级配严重失控,集料大于40mm颗粒数量占粗集料总量的30~40% , 10~40mm颗粒数量严重不足,混合料产生严重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2)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普通(强制式)搅拌机搅拌,人工摊铺,严重影响了拌和料的均匀性,导致混合料离析现象产生; (3)为保证混合料成型,采取提高水泥用量并用细料罩面; (4)施工缝多但处理草率等。这些问题导致半刚性基层裂缝增加,直接影响到通车后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增多。

2. 1. 2层间连接施工质量没有保证

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与高速公路相比,其层间连接施工质量更难以保证,主要表现为: (1)未能封闭施工的客观环境,更易造成连接层面间污染,导致沥青路面结构层层间连接不严密; (2)基层透层油喷洒往往在铺筑沥青层时进行,由于污染和粉尘,实际上不能达到透和联的作用,而半刚性基层暴晒时间过长将产生干缩裂缝; (3)沥青面层间粘层油施工没有按规范进行,现实中因急刹车导致面层整块滑移、撕裂或脱落现象时有发生。如果层间连接不紧密,易导致地表水浸入,此时若在层间有浮尘或松散颗粒,水进入层间缝隙后,缝隙中饱和水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动水压力及以后荷载重复作用,对缝隙产生冲刷,形成唧浆,使缝隙处结构层强度降低,最终形成空洞,造成路面损坏。

2. 1. 3沥青面层施工工艺粗糙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摊铺,由于通车的需要,在施工中往往是半幅施工、半幅通车,由此导致纵向冷接缝现象较为普遍。但由于处理冷接缝的工艺粗糙,影响了路面施工质量,其主要表现为: (1)压实机具配置不合理,碾压操作未能按工艺要求严格进行,影响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 (2)交叉路口铺筑分块不合理,人工作业增加,影响路面铺筑质量; (3)冷接缝处常产生骨料离析现象,影响路面质量且易产生路面病害。

2. 2对策措施

2. 2. 1加强集料质量控制

资料表明,沥青砼面层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的最关键因素是集料质量和集料级配。集料应符合下面两项要求: ( 1)碎石表面微观粗糙度大,且形状接近立方体,质地坚硬; ( 2)使用人工砂,限制使用圆形颗粒的天然砂。从目前市政道路就地采购的碎石来看,其规格普遍不符合要求,因此沥青路面施工用碎石必须向无风化片石料场定点采购,要求料场采用二次破碎工艺进行碎石加工。一破采用锷式破碎机进行破碎,二破采用锥式或反击式轧石机进行,以减少针片状碎石含量,且筛孔的尺寸应与要求碎石的最大粒径相匹配。

采购进场集料应按规范进行检验,尽可能加大抽检密度不合格的材料要坚决退场。堆场必须进行场地硬化,避免堆场表土掺合于集料中。不同规格的集料要设置隔仓堆放,以免不同规格碎石混杂。各种不同的集料堆场要设置有料源、粒径、用途等内容的标志牌,便于抽检,防止上料差错。

2. 2. 2提高基层施工质量

(1)改变施工方式。淘汰水泥稳定碎石层现场拌和、人工摊铺的施工方式;采用水泥稳定土拌和楼集中拌和,机械摊铺的方式。(2)抓好原材料控制。水泥等级应选用低于32. 5级且不带R的初凝在5h以上、终凝时间12h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集料用做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1. 5mm,并形成良好级配。(3)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太大。这既不经济,还会使基层裂缝增多增宽;水泥用量宜控制在5%以内。(4)重视混合料摊铺接缝的处理。尽量减少施工纵缝,采用全幅摊铺或两机并铺;当纵缝不可避免时,务必把松散部分挖除并做成垂直整齐的下切面,把握好松铺厚度按规范要求碾压;对于横向接缝,一般以两构筑物间作为一个施工段落,无构筑物较长路段,应加大一个作业班次内的施工长度,尽量减少横缝。横缝的处理方法同纵缝。(5)压实、养护环节不可忽视。压实时,压路机的机型、激振力应与基层厚度相匹配,碾压长度需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应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碾压长度要随之调整;养护宜采取喷洒透层油进行,并用土工布覆盖,以利于成品保护,避免车辆、行人闯入,喷洒应选择在半刚性表层风干时即可进行。

2. 2. 3强化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执行过程控制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在调查以往同类材料的配合比设计经验和使用效果基础上进行,这里强调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必须铺筑100~200m (单幅)试验段,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现场钻取芯样观察空隙率的大小,从而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确定施工级配允许波动范围,按质量管理要求制订施工用的级配控制范围,用以检查混合料的生产质量;严格执行经检验的标准配合比,如遇材料变化并经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与实测技术指标不符要求时,应及时调整或重新设计。城市环线道路及一级主干道必须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其他道路当材料与同类道路完全相同时,可直接引用成功的经验,但应注意过程检测技术指标。

2. 2. 4加强路面施工作业质量控制

在沥青路面施工作业质量控制中,平整度和压实度的控制是最重要的,是直接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控制好市政沥青路面施工作业质量,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混合料要制订好现场作业计划,配置匹配的施工机具,在运力上要有所冗余,压路机必须达到3台以上(包括一台轮胎压路机) 。(2)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压实工艺,进行初步、复压、终压三个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碾压效果。( 3)注意接缝处理,市政道路接缝较多,应严格按规范操作,特别由于通车需要纵向接缝冷接缝较多,鼓励摊铺设备加设沥青加热系统,实现冷接缝热处理,最大限度改善冷接缝所产生的问题;认真对待纵向接缝产生的接缝离析现象,在作业现场应采取有效措施,并通过严格的施工工艺加以避免。

3监管方面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中重要的公共品,它的质量关系到全体民众福利,当公共品责任主体职责不清时,易导致全体不负责,使公共品质量虚化。在当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标准未能系统建立时,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纠偏控制工作量大,且对沥青路面质量影响显著的状况,更需相关部门、机构厘清职责,各负其责,共同监管,这样才能保证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

3. 1市政建设主管部门

市政建设主管部门应对区域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设计、施工依据的标准做出统一规定并检查监管标准执行情况,并对区域道路路面建设标准依据城市发展交通量的需求作出界定,组织设计单位分类建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标准模式,提升建设效率。

3. 2业主单位

业主作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工程质量负全责。业主应针对沥青路面建设质量对原材料、施工机具及过程检测要求高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对策。如在招标阶段,应对潜在投标人施工能力进行考核,重点考察拌和设备、施工机具、现场试验室是否具备等内容;在施工准备阶段,应检查施工单位所用集料生产厂生产的碎石是否符合要求;在施工阶段则应对施工、监理单位履约情况进行检查。

3. 3监理机构

沥青混合料路面普遍采用热拌热铺的施工方法,其过程控制极为重要。因此监理人员应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认真、全面的监理,并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3. 3. 1施工准备阶段

监理工程师工作要点: (1)对作为沥青路面主要承重层的水泥稳定碎石层质量的检查和验收。特别在施工过程注意对碎石级配及水泥用量的检查; (2)原材料质量控制及配合比设计审查。特别要注意对粗集料质量的检查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验证阶段的检查; (3)施工机具设备控制检查。重点检查是否配备满足试验要求的试验设备及实验室,能否及时提供监理工程师需要的试验资料; (4)试验路段的监理。科学选定试验现场,宜安排100~200m的试验路段,并解决好以下问题:确定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摊铺机的操作方式,松铺系数,压实机具碾压控制,作业段的适宜长度等。

3. 3. 2施工阶段

监理工程师工作要点: ( 1)沥青混合料拌和。检查原材料进料仓温度、拌和料出厂温度,拌成的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结团或块结严重的粗细料颗粒离析现象,且对拌和料的性能、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进行抽样检验; (2)沥青混合料运输。检查混合料到达工地的温度及运力配置情况; ( 3)沥青混合料摊铺。检查摊铺是否按照标准作业,当出现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时,应仔细检查,问题严重的要责令整层铲除; (4)沥青混合料压实。检查压实过程是否按规范要求进行,特别是经压后是否达到平整、光洁、颜色均匀一致,终了温度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5)接缝处理。检查接缝处理是否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并用3m直尺检查其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

3. 4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作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以及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维护公众利益的行政执法行为的主体,其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方面负有监管职责。因此在做好各方主体质量行为监督的同时,应重点对以下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3. 4. 1半刚性基层施工混合料质量、现场施工工艺、无测限抗压强度及基层平整度,特别应注重现场取芯及混合料水泥用量控制。

3. 4. 2沥青混合料质量及空隙率,特别是空隙率计算的标准密度控制应能反映现场的实际情况。

3. 4. 3沥青路面压实度、平整度及纵、横缝处理。

第5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 工程质量 控制措施

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差距的表现

1、变:表现为长官意志,项目随意变更;考虑不周不得不变。投资变(主要是资金不确定所致),工期任意变。

2、差:主要是质量意识差,施工方法、工艺差,机械设备差,检测手段差,路面平整度差,外部环境差等。

3、粗:表现为立项粗,设计粗,图纸粗,准备粗,管理粗,程序粗,检测粗,验收粗等。

4、漏:设计漏项,施工漏做,工序漏检,监理、施工管理疏漏等。

5、裂:因工期紧,管网沟槽回填较深又无时效期而造成下沉断裂。路基压实、养护不够造成开裂,沥青抗老化差,造成路面网裂等。

二、质量问题的成因

1、开工急

由于急于开工,造成匆忙设计,匆忙选择施工队伍;施工队伍匆匆忙忙进场,有些工程甚至边设计边施工,使得施工工序、工程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2、工期紧

一般来说市政道路工程的工期都很紧,这是城市道路施工的最大特点和市民出行的需要。城市道路工程的另一特点是绝大部分工程都要经历雨季施工,而这个时期又正是各种管道铺设或路基施工的阶段,管道沟槽回填后难以压实,路基含水量大,其密实度和强度很难保证。由于工期太紧,又不能不施工,存在质量问题是可以想见的。

3、作业面狭窄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场地都很难封闭交通,人流难以控制,加之电力、通信、热力、广电、煤气、自来水、排污管道等管线相互交织、彼此干扰,使得原本狭窄的场地显得更为拥挤,同时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更为零散,多点,增加了质量管理的难度。 同时,施工段细小,扯皮多。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情况复杂,关系到各个方面。为平衡关系,把工程化整为零,造成工程衔接处质量难以控制。

4、建设、监理、施工部门责任不到位

一些建设单位协调工作不到位,未能为施工单位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造成工程的先松后紧。措施不得力,势必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二是监理部门“监、帮、促”处理的不到位,不能充分发挥质量管理部门的积极作用。监理工作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三是市场竞争激烈,施工单位为了取得工程,故意压低竞标价格。当获得项目进行施工时,又因利润太低,加之资金到位率较差,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小代大、以粗代细。

三、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的措施

1、保证工程质量体系

为搞好质量管理,必须从组织、人员、制度三个方面抓起,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经理部设总工,负责全段的管理和质量工作,并兼任督导;设质量检测工程师、负责质量检验和技术管理工作,下设测量、试验、质量检查三个班组,具体负责各工区质量控制、检查和验收工作。各处都设立了独立的测试检班组,测试检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比例达到1:3或 1:4。各类人员严格执行本工种岗位责任制,还从质量制度上给予保证,严格执行《工程质量与技术管理制度》、《路基路面施工细则》、《提高路面工程质量的若干措施》等,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体系,对整体质量实行全方位的控制。

2、加强质量检测手段

建立完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质量检测手段,主要做法是:(1)开工前,制定了工序间的交接验收办法和奖惩措施。如水泥稳定碎石完成后15天内,对其段落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认真清扫、冲洗,做沥青封层。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处理,合格后进行下一工序施工。(2)依据《招标文件》和相关施工规范制订了水泥稳定碎石、沥青混凝土路面操作细则,明确各施工工序、各项技标指标的允许误差、检测频率的方法。(3)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与检测。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按照规范要求,在拌和站和摊铺现场设专人负责沥青混合料质量。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在沥青混凝士路面碾压完成后,按规范要求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并及时填写各项检测记录和原始记录。尤其是现场对基层和面层平整度的检测。(4)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与检测。工程施工材料由质检工程师亲自抓,所有原材料进场前一律经过试验室取样检验,必须由质检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场。进料过程中随时抽检。拌和场所进砂石料严格分类堆放,并备有彩条薄膜布覆盖。

3、坚持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要求各级技术干部现场盯岗。在施工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坚持现场办公。提出工程技术人员不盯施工现场就等于脱岗。关键工序开工前,必须有项目经理部总工、技术负责人在现场。在工程施工中,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总工,坚持深入现场指挥、指导、协调、解决施工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和质量问题,与职工同甘共苦,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高度重视基层(底基层)的施工质量,在底基层施工中,为克服以往放样不精角的弊病,提高标高、横坡度的合格率,标高控制必须设立严格的控制桩。利用线绳加密高程控制点,提高精度。第一次放样后粗平;第二次放样后精平;第三次放样后再精平;第四次平整是精细找个别仍不合格点。通过“三放四整”,保证了底基层的标高和平整度。

4、把工序管理作为施工管理的重要一环来抓

主要是做法是:(1)开工前技术交底。在各分项工程开工前,由总工向工长及施工人员、机械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详细讲述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技术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使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做到深入领会清楚。(2)加强现场工序管理。技术人员对水泥稳定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碎石搅拌站等重要工序设立盯岗。各工序均设置岗位职责牌。牌子写着负责施工的工序、工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工长的姓名,各级领导到现场后一看就知道是谁在这里干的活。通过设置岗位职责牌,增强了每位职工的责任心。(3)合理安排工序顺序,文明施工,减少污染。各工序实行流水作业。每道工序施工完,不给下道工序留有尾巴,施工现场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把市政道路路面工程当形象工程来干,把文明施工当作一项精神文明建设来抓,设立现场监督员,坚持每天进行现场检查。在洒布封层乳化沥青时对构造物及建筑物进行覆盖保护。在道路上使用碎石混合料及沥青混合料硬化,设专人看管,禁止有污染的车辆上路。各路段设一专人清扫路面浮料。设置专职警卫人员,负责指挥路上行驶车辆,摆放交通标志,不准穿行分隔带,对造成污染的车辆进行处罚。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路面接头、整边、切边的沥青废料由专人清理并运走,杜绝了边坡及路肩上被沥青料污染。

参考文献:

[1] 陆雪双.市政道路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其管理对策[J].企业导报,2013(11)

[2]陈万桂.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0)

[3] 金建明,任悦萍. 市政道路施工中关于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4)

第6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建设;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伴随着我们国家城市的迅猛提升,城市道路建设在此时也获得了全面改善,但是也逐渐浮出很多的工程质量的矛盾。市政道路工程变得线长、沿线地质水文条件多变、结构终年外露等许多的特点,不同城市公用、交通设备与道路建设同时进行,使得工程的复杂程度增加。为此唯有提升有关科学掌管策略才能够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

2 当前城市道路现状

2.1城市路面塌陷裂缝

塌陷裂缝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破坏现象之一,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不论路面基层是柔性的还是半刚性的,都会出现塌陷裂缝现象。常见的裂缝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状裂缝几种:纵向裂缝是沿道路的纵向开裂,一般与行车方向基本持平,长宽不同;沿道路的横向开裂的是横向裂缝,与道路中心线基本垂直,长度有的贯穿整个路段有的贯穿部分路段。网状裂缝是由一系列多边形小块组成网状开裂,裂缝纵横交错,它的初始形状的单条、单条的平行纵缝,之后在纵缝间出现横向和斜向连接缝,形成缝网。

2.2车辙

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累计永久性的带状凹槽。在正常情况下,车辙有三种类型:一是由于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各层的强度而产生的结构性车辙;二是沥青混凝土侧向变形造成的流动性车辙;三是由施工中沥青面层本身的压密问题所造成的车辙。

2.3 路面不平,水破坏

路面经过碾压,但凹凸不平部分的峰谷长度小于碾轮接触面,即出现疙瘩坑表面,由于,密实度不好,突起部分密实度高,低洼部分密实度差,从而造成路面结构层的密实度和强度也不均匀。再就经过雨季雨水的渗透以及冬春季节的雪水水分积聚,使软土基中会渗入大量水份,大大降低了结构的稳定性,支撑不住路面结构,导致路面变形破坏,给通行的车辆带来不便。

3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3.1 市政施工图审查

现在国家有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办法,但是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方面还是不健全,这使市政施工图审查机构在审查市政施工图时有些审查难以操作。其次,许多地市县施工图审查机构,无市政施工图审查资质,无相应资格专业人员,这就使施工图审查批准制度难以得到切实贯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2 投标单位资质审核

很多企业外借资质证书或挂靠施工资质企业的小包工头、小建筑公司虽然已中标,但多数施工实力有限,既无机械设备也无专业技术人员,形成了中标公司不施工,施工单位无能力的不良局面。这不仅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而且直接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3.3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想方设法扩大变更工程量或虚计变更工程量。在路基原地质达不到道路承载力要求,需要换填其他材料时,施工单位往往有意识地以各种借口扩大换填量,横向上面积增加,纵向上深度加大,实际变更工程量远远超出经济变更工程量,加大了政府投资。还有一些施工单位采取特别低劣的手法,使可不变更工程成为变更,使变更量小的工程成为变更量大的工程。

3.4 基本程序环节

3.4.1 决策是前提

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工程建设的根本,它是投资、质量和工期控制的基本依据,关系到工程项目建设资金保证、时效保证和资源保证,决定了工程的设计、施工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以及能否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

3.4.2 勘测设计是基础

工程施工是需要一个根本的东西,这个根本的东西就是勘测设计。没有高质量的设计就没有高质量的工程。倘若设计自身就出现了漏洞和缺憾以及不具有人性化,方案设计狭隘,那么这样必然导致豆腐渣工程的出现。所以说:设计是工程的灵魂。

3.4.3 施工是关键

施工是指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规范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的测量、作业、检验、形成工程实体并提供质量保证的活动。任何完美的设计蓝图都要通过施工来体现。在施工中如果发现与设计不相吻合,就要通知设计部门及时修改。

3.5 建设工程作业要素

3.5.1 施工组织

是指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就工程而言,人在其中扮演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素质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第一、不断提高个人对待质量安全的意识,使其注重质量对工程安全的重要性。第二、不断加强人员的技术培养和考核,提高专业知识。第三、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工作心态。

3.5.2 材料

市政道路工程材料包括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原材料、半成品(混合料)和成品(构配件、产品、设备等),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因此,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3.5.3 机械设备

施工设施、生产设备、运输设备、操作工具以及测量仪器、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等都是施工必备的,是现代化工程建设和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设施,应满足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要合理选择,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为施工提供保障。

3.5.4 工艺

施工工艺主要是指工程施工现场采用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工艺手段、施工方法和控制流程等。市政道路路基路面、桥涵、遂道、交通工程设施等都有非常严格的施工工艺控制要求。

四、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消除市政道路施工所引起的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从而达到质量要求并获得经济效益,就需要做好质量控制的工作。

4.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4.1.1 核查相关文件

根据建设单位办理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质量控制登记时,向工程质量控制机构提交的有关的资料,包括规划许可证;施工、监理中标通知书;施工、监理合同及其单位资质证书;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经批准的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等。

4.1.2核查道路施工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单位的资质

检查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书类别和等级及所规定的适用业务范围与拟建工程的类型、规模、地点、行业特性及要求的勘察、设计任务是否相符,资质证书所规定的有效期是否已过期,其资质年检结论是否合格。对参与该工程的总监理工程师及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执业资格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其注册证书有效性,专业是否与该工程相配套。

4.2测量控制

在进行测量时,由于工程的线型布置的特点,平面控制点一般要按复合导线布设。道路周围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复杂、排水管道的定位精度要求要高,因此在测量时要提高测量精度。

4.3材料控制

施工现场的每种材料要分批登记,随时查阅。做好原材料的试验,遵守原材料检验制度,砖、砂、石等材料和机械要由质检人员定期、定时抽检。按规范的要求,各种材料应按量需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在施工前检测水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4施工过程控制

第7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 建设工程 质量问题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因施工技术、材料、人员等原因造成施工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故此,研究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因素以及探讨解决措施相当迫切且有必要。

1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因素

1.1混凝土路面裂缝问题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路基与路面出现裂缝。我国大多数城市市政道路基本上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一旦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比如路面裂缝,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很容易给车辆行驶带来问题。据相关调查显示,从裂缝严重程度区分,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裂缝有三种:轻微裂缝、中等裂缝以及严重裂缝。从裂缝类型区分,主要有网状裂缝、纵向裂缝与横向裂缝。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基路面裂缝问题是影响道路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1.2施工人员对市政道路质量的影响

人是影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主观能动性因素,起着一定的决定性影响作用。施工人员的管理方法与模式、工作状态、技术水平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施工人员对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作质量。故此,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加强对工程质量的严格管控,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拔工程参与人员尤其是施工人员。

1.3施工设备材料对市政道路质量的影响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规模一般都比较大,且施工量要求也很大,运送、配置施工材料以及后期施工均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只有机械设备跟上来,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才不会受到影响。故此,机械设备运转效率的高低、设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此外,进场的机械设备还需要后期定期的检修与保养,尤其是一些精密度要求较高的机械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中所讲的“器”便是施工材料。施工材料也是影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一个重点因素。市政道路工程量大,所需要的各类型施工材料也较多,比如各种配件、原材料、制品、半成品等。一旦施工材料出现问题,比如质量参差不齐、材料配比不合格等都会直接影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如何保证这些种类繁多的材料的质量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1.4施工工艺对市政道路质量的影响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对施工工艺要求相对较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选用的施工设计方案、技术方法,组织结构、工序以及质量的监督管理的安排均会影响施工质量。尤其是施工方案,对建设工程质量更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2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2.1加强对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监督与控制

市政道路建设中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难度较大,必须采取严格、合理的监督、管理措施,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厚度、平整度以及强度。水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工程标准进行配比,达到市政道路设计所要求的强度。在摊铺水泥混凝土道路时,务必选择装备齐全的摊铺机,确保摊铺路面的平整度。并在摊铺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基准线来检查水泥混凝土的厚度,确保误差在规定允许的范围之内。

2.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控

重视对施工人员的选拔工作。在选拔人才时注重对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双重考核。后期重视对相关人员尤其是施工人员的培训,确保新技术、新方法能够被充分了解与掌握,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综合素养。构建交流讨论机制、激励惩罚机制以及竞争机制,如此,才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2.3加强对施工设备材料的管控

在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中,必须重视对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维护与保养。根据建设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运转效率高、质量较好、较为先进可靠的机械设备。并设有专业人员后期维护保养这些机械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以免延误工程进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在施工材料选购中,首要注意的便是严把质量关。对每一项工程所涉及的材料均需要认真、仔细审核。此外,也需要加强对材料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很难想象不符合配置比例的混凝土浇筑了不符合质量的钢筋结构会出现什么样的建设工程,故在材料的施工过程中也必须要严格把控质量关,比如钢筋困扎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等。

2.4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管控

施工工艺指的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控制流程、施工方法、工艺手段、技术措施、施工方案等。在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中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流程、规模、组织、管理、技术等各种影响因素,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全面分析、设计施工方案,做到合理、科学,不遗漏、不重复,力求在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简化施工管理的前提下提升工程质量。市政道路交通工程设施、隧道、桥涵、路基路面都有着非常严格的施工工艺控制要求。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

2.5加强对道路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道路工程质量的管控。在工程内部构建工程质量监管制度,并组建专职监管部门,负责监管工程施工质量。与此同时要制定严格的奖惩机制,将责任具体落实到单体项目和个人,提升工程监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施工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工程验收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3结语

质量是建设工程永恒的话题,是所有工程建设的核心。综上所述,影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上文展开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常庆喜,兰东双,翟延忠.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因素与控制[J].中国建材科技,2015,02:264+266.

[2]林亮辉. 浅论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因素与控制[J].科技展望,2015,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