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社戏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3 11:23:55

序论:在您撰写社戏教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社戏教案

第1篇

创意说明:《社戏》之美,美在真诚自然的人性,美在如诗如画的乡村风景,这些皆是在乡愁蛊惑下绘制出的理想故乡的图景。本设计旨在通过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知的教学思路,教给学生一种以整体感知为主的阅读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说说自己童年最喜欢的事情,或者说自己的故乡留给自己最美的因记(预习作业),由此自然的过渡到《社戏》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脉

1文章围绕看社戏写了几件事?(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

2讨论:有人认为本文标题不恰当,因为全文写社戏的内容太少,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

明确:其一,本文直接写社戏的文字确实不多,但其文字都看社戏有关;其二,文中真正有趣的不是看戏本身,而是与看戏相关联的人与物。

三局部探究,感受洋溢于全文的自然美(人性美景物美)

1跳读:找出文中直接赞美社戏好看的句子。文中写在接近赵庄和离开赵庄的时候,各有一处想象社戏美妙如仙境一般的段落。

2研读:社戏并无多大的看头,可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

明确: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3挖掘人性的美。让学生认真研读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一个人,并阐述理由。在人性美的挖掘中,一定要结合语言的品析。

4品味景物的美。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富诗情画意,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品味。

动词妙用:“点”“磕”“退”“上”“架”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的展示了几个少年架船的情状,熟练的技术去看戏是的愉悦心情。

精妙的比喻:“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者孩子在浪花里窜,连夜鱼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艇子看者喝起彩来。”“回望戏台……满被红霞罩住了。”这些比喻,更流露了作者内心难以抑制的兴奋。

丰富的感觉:月夜行船一段的景物描写分别从视觉听觉嗅觉感觉等侧面着笔,一片寻常的景物因为承载了作者无限美好的情思,变得让人陶醉,另人向往。

故乡美好的自然风光和热情诚挚的人们,共同构筑了一幅理想中的故乡的图景,让作者难以忘怀,因而借“社戏”这一载体予以倾诉。

四整体感知,把握作者旨意

第2篇

一、 学生通过浏览Internet确定本文学习目标主要有:

1、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2、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叙述有祥有略的写法

3、 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4、 了解农家少年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才干,了解课文表达的对劳动人民深厚的真挚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学习文本报告的内容指导:

本文描绘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课文故事发生在陈桥村,作者的评价是“乐土”。从受到优待,可以免读难懂的书,可以放牛、钓虾,‘生活丰富多彩,尤其是去赵庄看戏四个方面突出“乐土”。

作者写了十几个少年朋友,其中突出写了双喜,写出双喜的聪明机灵.也写了众少年的热情能干.

文章还刻画了以六一公公为代表的的淳朴乡民形象.

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采用了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江南水乡特色。

三、文本评价

第3篇

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2、练习显微镜的使用。

3、初步学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

学法指导:

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是重点,但细菌的个体很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其形态结构,要注意显微镜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学习探究:

一、复习巩固

⑴你能说出病毒的形态结构吗?

⑵你们见过细菌吗?听说过细菌吗?能否描述出细菌的样子?

二、问题探析:

1、细菌的形态结构

认真阅读课本111页内容并观察课本图2.3--4,思考并回答问题:

⑴你能说出细菌的分布吗?

⑵细菌个体形态有、和形。

2、观察细菌的形态实验

阅读课本“观察酸奶中的乳酸菌”的实验内容,用显微镜认真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分析讨论问题:

⑴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为什么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的对象?

⑵你观察到的细菌形态有哪几种?

⑶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有何异同?请填写下表:

比较

种类

不同点

共同点

细菌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三、知识归纳

细菌的形态结构

形态:细胞,个体十分微小,有、、三种形态

结构:细胞都有、、没有

有些细菌有、等特殊的结构

自我测评

1、通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

A.菌落B.细菌形态C.细菌体积D.细菌结构

2、细菌不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成形的细胞核

3、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鞭毛,生活在水中

B.都有荚膜,都能形成芽孢

C.肺炎双球菌是多细胞的生物体

D.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中的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

4、下图是显微镜视野中的三种细菌,其中的()是球形,()是杆形,()是螺旋形。

5、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例如能引发咽喉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呈__,大

肠杆菌呈__,小螺菌呈__。

拓展探究转换高倍物镜时,为什么要转动转换器而不能直接扳动物镜?

附:自我测评答案

第4篇

教学重点: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数字证书的应用、收发邮件、网络办公系统、警务平台的应用。

教学步骤:各位领导,各位同僚,大家早上好。现在我和大家一起探讨下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的知识,讲得不好,请各位多多指教。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公安工作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厅长在全省公安厅局长会议上强调,“各级公安机关要紧跟时展的步伐,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广泛运用。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同志要站在战略的平台,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抓住当前有利机遇,全力推进‘三大建设’的实施。”而周俊军的成功极大的说明信息化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对于信息化建设要达到的以下三个工作目标(基本要求)

1、坚持全警参与,立足岗位,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做实做好各类信息资源的采集、录入的基础上,基本形成文件网上走,台帐网上建,户口网上迁,信息网上传,案件网上办,绩效网上考的工作模式,实现全警采集、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的工作目标;2、通过公安信息化练兵,使各级领导能熟练运用信息系统组织开展公安工作,管理公安队伍。做到网上决策,网上指挥,网上审批,网上督导;3、通过公安信息化练兵,使全局民警普遍会上网,会录入,会收发电子邮件,会网上办公等网上信息化应用;基层一线民警还要会准确采集录入信息,及时应用更新信息为重点,做到查证嫌疑人必上网,排查线索必上网,开展侦查必上网,实施管理必上网等要求,使我局公安工作基本实现信息化。

今天,结合本局自身的特点,我具体讲下平常需要掌握的四点基本技能:数字证书的应用、收发邮件、网络办公系统、警务平台的应用。

第5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辛弃疾及写作背景,鉴赏“那人”这一意象,把握词的主旨。

2.掌握本词多样的描写技巧及烘托、托寓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小组学习,理解文本。

2.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词人关心国家及民族命运的高尚情怀。

2.学习词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优秀品格。

【教学设想】

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设计教学环节,即把握词的内容与形象——情感及意图——-手法及技巧,重点突破本词的“那人”这一意象,旨在通过活动促进阅读与鉴赏,全面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环节设计】

1.对联导入: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2.整体感知:朗读全词——品味元宵夜——那夜——修辞与技巧

3.意象鉴赏:小组活动——寻找知“辛”人——那人——意象与主旨

4.延展提高:仿写句子——写点知“辛”话——那些话——生动与形象

5.课后作业:运用联想与想象续写蓦然回首之后的故事。

拓展阅读《把栏杆拍遍》

【教学活动过程】

一、新课导入

PPT展示对联: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师:(齐读对联)这幅对联所写是何人?有何依据?(若学生回答不上,老师则要注重引导)

生1:辛弃疾。理由:上联提到了豪放派词人坡,而继东坡之后当然是豪放派的另一个代表辛弃疾。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不同看法吗?

生2:依据还有下联希望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与辛弃疾的爱国抗金主张吻合。

生3:还有下联提及的悲黍也是一个暗示,黍离之悲,与辛弃疾所处的社会背景也是相关联的。

师:非常好,上联点出辛弃疾词作的风格属豪放派,下联主要讲辛弃疾的爱国之情和政治抱负。但是同学们忽略了“美芹”。“美芹”是指辛弃疾的“《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 是辛弃疾南归后向孝宗呈上的建议书。详细分析了敌情且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战略。

PPT展示作者相关信息: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以抗金为己任,空有将相之才。南归后长期被闲置,豪放派集大成者。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辛弃疾的另一佳作——《青玉案·元夕》。

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品味元宵夜——那夜

齐读诗歌,整体感知文本

生:齐读诗歌

师:点评并提问:同学们在读完这首词后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是什么画面?

生:一个热闹非凡的夜晚。

师:是的,在标题当中便是元夕,青玉案属词牌,元夕属词题,元夕指的是元宵夜。在词当中就是——夜。请同学们尝试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夜”的特点,并结合文本,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那夜的?

生1:千盏明灭。采用了比喻的修辞,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生2:“花”好月圆。玉壶流转。烟花怒放。

生3:美女云集。采用借代的手法,“香”“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美女。

生4:热闹非凡。多角度描写技巧:视觉、听觉、嗅觉,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万民狂欢、万人空巷的元宵之夜。

师:同学们分析得十分准确,让我都感受到了那夜的热闹繁华的气氛。但是辛弃疾仅仅只是为了给同学们留下一个难忘的元夕吗?(过渡)

生:不是。

师:那辛弃疾内心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寻找知“辛”人。

三、小组活动——寻找知“辛”人——那人

师:那人究竟是谁?有何特点?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注意结合作者的身份背景来分析,知人论世。现在我们分小组来学习,共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自主合作,推选小组最佳知“辛”人。

生:讨论五分钟。小组知“辛”人发言。

生1:我认为那人所指的是和他一样有着抗金意愿的主战派。

师:你能分析一下吗?(引导)前面介绍作者时说过他的志向是什么?——抗金。

实现了没有?——没有。南归后一直被排挤、被打击,闲置在家,壮志难酬。

现在国难当头,他要寻找什么样的人呢?——同样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的知音,英雄无用武之地但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合污的人。

生2:那人是个超凡脱俗的美女,是抒情主人公心中的女神。前面提到了众多盛装打扮的美女,那与美女相对比的自然而然也应该是个美女。

师:有道理,而这超凡脱俗的“那人”是用烘托的手法所展示。

生3:是诗人自己。在这举国同庆,万民同乐的日子,而只有作者一个人苦闷孤独,在灯火阑珊之处,开心不起来。

师:很好的想法,这让我想起了同样胸怀天下的屈原的那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也想到了林升的“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或许这样热闹非凡的场面反而增加了词人的愁情。同样的情感,朱自清在《荷塘月色》当中也有同感:“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

生4:我认为是戈多。这个“那人”只不过是词人心中的一个梦,一个理想,和戈多一样,永远都不会出现。作者苦苦寻觅的或许就是一个和他一样志同道合的人,可在当时的南宋很难寻到这样的人。与其说他是某个人,不如说只是个梦。

师:这个角度非常的新颖,让我大开眼界。或许那人只是一个梦,是词人理想人格的化身。这种手法我们可以称之为“托寓”。刚刚四个小组的同学都分析得非常精彩,不愧是知“辛”人。

师提问:那在寻“那人”之前为何要写到众人、写到元宵盛况呢?

生:反衬。

师:没错。上文热闹繁华反衬下文的冷落僻静,上文盛妆畅游的名士贵妇反衬下文自甘寂寞、超群拔俗、不同流俗的“那人”。景反衬景,人反衬人。

听完了同学们的想法,让我们也来看看“名人”们怎么说?(PPT展示。)

小结:有没有这个真实的“那人”存在?我们只能猜测。因此,与其说有这个人,不如说这个人实际上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借对“那人”的追求,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自甘寂寞的孤高性格,从中寄托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由此可见,知人论世是把握诗歌主旨的一个重要方法,特别是读辛弃疾的词。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注意读出情感的变化

读出元夕的安静、喧闹,读出苦苦寻觅的痛苦,读出灯火阑珊处词人的寂寞,读出找到“那人”之后的欣喜与安慰。

四、仿写句子——写点知“辛”话——那些话

过渡:经过我们这节课的探讨,相信同学们对辛弃疾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正如郭沫若用“大江东去”来形容苏轼的词一样,梁衡也用了一句话来形容辛词——把栏杆拍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中对辛弃疾的评价。

生齐读: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

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

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

艺术的升华, 文字的锤打,

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学生即兴创作,老师挑选优秀作品展示并点评。

五、课后作业

(一)拓展阅读:梁衡《把栏杆拍遍》

(二)拓展写作:续写《蓦然回首之后》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那夜 那人 那些话

繁华热闹 铺陈 意中人 兵戈的相戎

美女如云 借代 知己好友 爱与恨的纠葛

烟花灿烂 比喻 主战派 人格的锤炼

万人空巷 化用 自己 情感的迸发

花好月圆 理想

众人狂欢 反衬 戈多

第6篇

苏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第二节“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主要包括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以及细胞的衰老、调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细胞分化的概念、实质和细胞的全能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承载着学生认识生物体生命现象以及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等方面的熏任。本节知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有关细胞知识的基础上以及高中阶段学习“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和本章第一节“细胞增殖”等知识之后,进一步探讨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的相关知识,是对以前学过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又可为学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及遗传和变异知识打下基础。其中细胞全能性的知识又是选修教材中有关克隆技术和胚胎工程内容的理论基础。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说明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组织;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描述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过程。

2.2能力目标

通过资料分析、合作交流,培养自学能力、分析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并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能力。

2.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增强学生关爱他人、珍爱生命、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

3教学过程

3.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高等动物由一个细胞分裂、分化发育成生物体的过程,然后提出问题:这个新生命发育的起点是什么?一个受精卵是通过怎样的生理变化增加细胞的数目?如果只进行细胞的分裂,能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生物体吗?细胞除了要进行细胞分裂之外,还需要进行怎样的变化呢?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借助师生对话自然进人新课的学习。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回忆以前知识的基础上自然进人新课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2问题引导,逐层探究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可将教学内容分为四个版块:

(l)板块一

细胞分化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骨健干细胞分化示意图,提出问题:骨傲是通过怎样的过程才形成种类不同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从上述细胞的变化过程中,是否可以总结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先让学生在观察图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细胞分化的理解,进而引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在这一部分还可展示学生在课下搜集的一段某市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骨倪的新闻报道,同时向学生展示有关白血病和骨做移植方面的文字资料。培养学生关注人类的健康问题,认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树立内因与外因影响生命活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关于细胞分化的实质。先让学生分组探究教材中的“知识海洋”,完成讨论题:这些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的来源相同吗?细胞分化形成这些形态、结构和功能都不相同的细胞群对生物体有什么意义?来自同一个受精卵细胞,每个细胞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为什么形态、结构和功能会出现差异?先让小组讨论,列出小组观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最终根据小组讨论情况,并结合教材内容得出结论: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表明,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在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有序的细胞分化能够增加细胞的类型,进而由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执行不同的功能。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填写表格,比较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在“细胞变化、发生时间和在个体发育中意义”等方面的区别。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2)板块二

细胞的全能性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难点,为了让整个教学过程自然连贯,通过问题“高度分化的细胞是否还能像早期胚胎细胞那样,在合适的条件下形成一个新个体呢?”自然过渡从而引出细胞的全能性。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积极思维”,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上述实验能证实植物细胞具有生长发育的全能性吗?为什么?根据学生讨论列出讨论的几种情况,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细胞全能性强调的是“潜能”,已分化的细胞都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来的,都有一套和受精卵相同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因为经过分化而失去基因;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它就可以经分裂和分化而形成新的生物体。从而得出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关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此部分内容在选修3教材中还要以专题的形式学习,要求简单了解即可。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中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以流程图的形式归纳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问题如下:植物组织培养的关键在哪里?为什么要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有何应用价值?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探究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整个过程中,留给学生思维空间,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锻炼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板块三

细胞衰老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可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先让学生以学习协作小组为单位展示在课下搜集到的有关细胞衰老的实例,教师对学生的展示情况作简单评价,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细胞衰老的特点。在这一部分要重点强调细胞的衰老贯穿于生命的始终,但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并不等于个体的衰老。对于细胞衰老的原因,可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知识海洋”,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通过这两项实验能不能说明细胞的增殖能力是无限的呢?上述两项实验能够说明细胞衰老的原因和调控细胞衰老的物质在哪里吗?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做适时引导,最终可得出结论:细胞的增殖能力是有限的,体细胞的衰老是由细胞自身的因素决定的。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人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对人衰老的讨论,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4)板块四

细胞凋亡学生对此部分内容在以前没有接触过,属于全新的知识。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胚胎发育历程中胎儿手和尾发育的图片。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并提出问题:什么是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有什么意义?细胞死亡的类型有哪几种?如何区分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通过观察、讨论、自学教材等归纳总结出细胞凋亡的概念、意义及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变微观为直观,便于学生理解。通过指导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理解能力。

3.3课堂小结,巩固知识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学生对于本节内容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怎样把这部分知识化为己有呢?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本节所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并各自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①我认为本节课最重要的知识点有哪些?②我仍然有疑惑的地方是什么?③我最感兴趣、课后希望能继续探究的知识点是什么?设计意图:从教学目标出发,总结本节课学生的体验、收获,培养学生适时对知识进行整理、回顾的学习习惯,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4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以协作小组为单位,在课外利用互联网等媒体搜集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搜集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掌握更多的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等方面的最新资讯。题目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收集,也可以参考教师提供的。例如,①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吗?最新的研究成果有哪些?②你对克隆人的研究有何看法?③你周边人口老龄化严重吗?能不能提出一些有利于老年人生活的建议?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的能力。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意识。

第7篇

【关键词】公路;交通安全;安全评价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现价段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通行能力高、行车舒适、快捷方便以及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其建设情况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乃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但是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总体形势严峻,各项统计指标的安全程度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探索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分析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做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计与评价工作,在设计阶段消除高速公路潜在的交通事故隐患,改变以往事故发生后再进行防护的被动局面,提高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速公路道路的安全设计

将主动安全理论引入高速公路设计当中时要考虑交通安全,从而可以在道路建成通车后杜绝事故多发点段的出现,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公路线形是车辆运行的直接载体,一经确定就几乎无法改变。任意不安全的设计指标、不良的设计参数组合都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公路线形的设计不但要尽可能满足公路的自身功能,而且要高度重视公路使用者的行车安全。在公路线形设计中,各基本要素在满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还要科学、合理地组合各项基本要素,从而确保公路使用者的行车安全。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主要构造物之一,正确地把握互通立交设计要素,合理选择互通立交方案,准确应用技术指标,对于保证行车的安全和服务水平,降低高速公路工程的投资,节约土地,提升公路景观效果等十分重要。目前国内互通立交设计在对互通立交规模的理解、方案选择和技术指标的合理应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高速公路设计中选取技术指标时以设计速度为依据,导致线形设计存在的弊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线形设计指标经常采用最低指标;(2)无法保证前后线形组合的连续一致性和均衡性;(3)设计线形与实际的车辆行驶特性不一致。

前后线形组合设计缺乏连续性一致导致建成后的实际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不一致,进而导致相邻路段之间的速度差增大,最终出现交通事故率增加的不良后果。

2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

2.1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基于上述模糊评价理论基础,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再结合权重体系,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环境这一复杂的系统进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构建了一个实用有效的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模型

2.2 评价的具体步骤

根据上文建立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因素集 此处的因素集是指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性的各因素组成的集合;

(2)建立评价集 评价集是由对评判对象可能做出的评判结果所组成的集合;

(3)确定隶属度函数 隶属度表示因素集U与评价集V之间的模糊关系;

(4)确定权重向量 每个评价指标都从某一角度来衡量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程度,然而各个指标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则各不相同;

(5)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对于一级指标道路结构U1而言,包括相邻路段速度差和视距满足率两个二级指标;

(6)评价结果处理 在模糊综合评价中,由于每个被评对象的评判结果都是一个模糊向量,可以直接把矩阵B作为最终结果,那么可认为隶属度最大的等级便是评价结果等级。

2.3 安全评价实例应用

京化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土木至胶泥湾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京化高速公路)位于安化市中南部,路线走廊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路线起点顺接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终点即土木枢纽互通,向西南经怀来县、琢鹿县、下花园区、宣化县,终至胶泥湾与张石高速公路连接。路线全长约71.340km。全线采用100km/h设计速度的高速公路的技术标准,其中起点至洋河南段共计55.8km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建设,整体式路基宽度33.5m,洋河南段至胶泥湾段16.8km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整体式路基宽度26m,桥涵设计的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为I级。全线设置特大桥1267m/座,大桥3519m/16座,中桥967m/15座,小桥584m/22座,涵洞14道,隧道3座,互通式立交6处,分离式立交11处,管理处1处,养护工区1处,服务区2处,停车区2处。

该项目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33 . 5m (分离式路基宽2 × 16 . 75m ) ,设计 速 度100kn/h。中央分隔带宽2.0m,行车道3×3.75m,左侧路 缘 带0 . 75m ,右 侧 硬 路 肩3 . 00m (含 路 缘 带0.5m),右侧土路肩宽0.75m。设计中线位于中央分隔带中心线,设计标高及超高旋转轴位于中央分隔带外边缘处。

利用特征向量法分别计算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见表1,各计算结果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以道路路线为例,由隶属函数计算隶属度,形成一阶道路线性评判矩阵如下:

R1=()

且有:

w1=(0.667 0.333)

B1=w1·R1=(0.333 0.667 0 0 0)

同理有:

路基路面系统B2=(0 0.429 0.571 0 0)

护栏设施系统B3=(0.018 0.900 0.050 0.016 0.016)

交通标志B4=(0.468 0.365 0.026 0.141 0)

交通标线B5=(0.351 0.516 0.083 0.033 0.017)

隔离设施系统B6=(0.022 0.376 0.584 0.012 0.006)

从而有:

B1=(0.207 0.534 0.246 0.010 0.003)

从上面的五维向量可以看出,等级为二级的隶属度最大,可以认定该高速公路的安全情况较好。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