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专业课教师范文

时间:2023-03-13 11:23:25

序论:在您撰写专业课教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专业课教师

第1篇

然而,目前一些职业院校对安排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不够重视,没有形成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而专业课教师因为得不到激励,缺乏赴企业提高自身技能水平的动力。这也导致部分专业课教师对市场和技术缺乏了解,动手能力不强,不具备相应的技能,尤其是在面对产业领域出现新发展和新技术时,往往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因此,职业院校要完善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并在实施中将激励措施落实到位,提高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参与度和有效性。

首先,学校要科学编制工作流程,形成完善的规章制度。职业院校应当根据现有专业课教师的配置情况、专业发展前景、办学规模等因素,根据教学进度,合理编制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的教学计划。要编制专业课教师赴企业参加实践的申请制度,按照学校的培训计划,明确实践的具体内容,学校、企业、教师要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自的权责。另外,要形成完善的反馈制度。专业课教师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企业需求,学习最新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与企业共同完成“校企合作”项目的对接,对在企业实践期间的体会和想法形成专业建设方面的建议,为学校进行课程改革、调整专业布局提供重要依据。专业课教师要将在企业实践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给学校,而学校要给予专业教师及时的支持,以确保教师赴企业实践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

其次,学校要制定激励和考核机制,并坚决落实到位。为激励专业课教师主动参加企业实践,实现由“被动安排”到“主动要求”的转变,加快职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该通过适当的利益驱动来推动专业课教师赴企业实践工作的开展。在报酬方面,可以将参加企业实践计入课时,纳入课时费的补贴范围,以保证赴企业实践专业课教师的经济利益。可以在职称申报、岗位聘任等方面,对参加企业实践的专业课教师实行倾斜政策。学校还要建立科学可行的考核机制,对专业课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的成果予以考察,考评方可以包括学校、企业、第三方鉴定机构等。例如,学校负责对教师专业课实践计划和实践报告的考评,企业负责对专业课教师在企业期间的考勤和技能学习进度进行考评,第三方机构负责对专业课教师实际操作技术能力的考评。

第2篇

关键词: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意义作用;内容形式

社会各界已经对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锻炼形成了共识,教育部也出台了相关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意见》。但是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学校还是局限在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而职业学校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还很少,甚至是空白。然而职业教育不仅有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教学,还有语、数、外等基础学科的教学,还有各级管理人员对学校、班级和学生的管理。因此,中职学校不仅专业课教师需要到企业锻炼,而且非专业课教师也应到企业锻炼。

1 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的意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能为社会所用的学生。教师到企业锻炼可以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及发展趋势,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能够更好的渗透企业文化、先进的理念,保证教师所教授知识的先进性和适应性,可以真正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要求的“无缝”对接。因此,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有利于更新观念、拓宽职业视野,有利于学校及时调整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教师重构课程教学内容能力的突破,也有利于实施课程改革。

2 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内容和要求

2.1 非专业课教师应该带着教育问题到企业锻炼

我们职业学校的一些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常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如英语课是一门学生厌倦、教师难教的课程,英语老师按照教材讲课,学生听不懂,也不愿听,常常是学生的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教学效果可见一斑。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现代企业同国际交流越来越广泛,人员的交流需要英语,进口机械设备的操作需要英语,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在企业实践中,掌握企业的实际需要,编出贴近实际的校本教材,并创设相关专业的教学情境,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课堂氛围会有明显的改善,学习效果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围绕教学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去参观、了解和学习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的文化,企业对员工的素质的要求,看企业是如何提高员工综合能力进行管理的,可以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产生积极地影响。

2.2 非专业课教师应该改变思维方式不断革新

教师到企业锻炼,受益者不仅仅是教师,更是学生。因为教师到企业锻炼除了一定程度提高技能,关键是要改变思维方式,了解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因为企业不断进行革新,职校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往往是“过去时”,教师到企业锻炼后,就会在授课中会将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企业的文化介绍给同学们,同时也会将企业中常常出现的“反面教材”介绍给大家,让学生们感同深受,觉得不空洞。让学生在平时就能了解到企业需要的精神品质,可以使学生将来可以更好的理解企业文化并适应企业的管理。形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品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服从管理和执行力、良好的沟通能力等。

2.3 非专业课教师应该与企业及员工建立良好关系

在当今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缩小中职教育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差距,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要求的“无缝”对接,使学生成为受企业和用人单位欢迎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学校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课程改革与开发必须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必须适应职业资格的要求,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树立“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核心技能为主线,以岗位需要为依据”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教师通过和企业员工的沟通,和企业员工建立良好的关系,更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项目的达成,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2.4 非专业课教师应该了解并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目前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是个时髦的话题,但是企业并不了解学校究竟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下不了“单”,而学校又不真正了解企业这个“单”究竟有什么样的内涵,就无法订单。如果把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送到企业锻炼,就能够了解并学习到企业文化,真正了解企业需要的员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就会在职业学校的教育中引入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模式,培养出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缩小中职教育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差距,减少企业为此付出的成本。

2.5 非专业课教师应该了解企业发展动态提升服务能力

企业的每一道工序流程都是非常严谨的,不容出错,现代化的生产线,不容许任何环节出错,企业的决策更是需要万无一失,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文化基础课教师如果对学科之外的知识知之甚少,要想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来上课和管理学生。而这些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了解学习企业文化行业发展动态,市场对中职生的需求等。根据调研研讨结果,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可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推进学生专业发展,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开发学习情境教学案例等方面努力,更好地提升文化课为企业服务的能力。

2.6 学校管理者应该借鉴企业管理方式了解企业文化

职业学校做班主任是很辛苦的事情,很多教师不愿意做班主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管理手段,事事举轻若重,自己很累,学生很烦。如果我们能把企业中优秀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渗透到平时的教学和管理中,让学生能够明白老师管理的目的和用意,更容易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我们的班级管理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教育出企业想要的员工。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去,学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如何培训、管理员工的,如何把企业文化传播给每一位员工的,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构成的一种整合力。让员工能吃苦、服从管理、执行力强、具有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

3 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形式

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要到企业的生产一线去,主要以实践为主。重点是动手能力的培养,了解新知识、新技能,为完善专业课的教学方案服务;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可以通过现场参观、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访谈技术工人,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去,了解企业对工人素质的需求,对企业文化方面的要求等。也可到同行业进行顶岗实习,参与到企业的实践工作中去。

4 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的时间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能更新很快。我们的各级管理者和企业共同认识到,只有当所有职业教育的教师和管理者参与到企业的实践中去,真正了解了企业的管理,对工人素质和能力的需求,才能在我们的职业教育过程中加以培养,才能真正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员工。因此,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的时间可以长一些,一般要求两年到企业去实习两个月以上;而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相对来说,时间就不要求那么长,几年内到所教专业相对口的企业去一次,时间一次一周左右为宜。

5 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的组织

5.1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整体规划

和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一样,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研究确定本地区教师到企业实践时间,并折算为继续教育学时的具体标准。应全面负责本地区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实施、检查和评估。

5.2 市级以下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协调

结合本地区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情况,协调相关行业部门,选择一批在行业中代表性较强、技术水平较高、职工培训基础较好、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骨干企业,作为重点联系的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基地。

5.3 中等职业学校积极争取企业支持

充分依靠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制订本单位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由学校与合作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组织实施,做好教师的组织选派和管理指导工作,并做好相关经费的保障工作。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进步,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与配合。中职教师,尤其是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无疑是最实际、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它可以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师生互动、互利双赢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2005.

[2]教职成[2006]11号,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Z].

[3]教师到企业实践要迈几道槛[Z].中国教育报系列报道,2007(04).

[4]谭南周.企业实践:促进专业教师专业化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7(10).

[5]许琰.浅谈如何突破职业教育教师下企业难的瓶颈.江南论坛,2007(11).

第3篇

尊敬的学校领导:

我是电气工程教学部的一名专业课教师,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快建设适应职业教育,强化技能和实践教学要求的“双师型” 教师队伍的号召,结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和我校专业建设的新要求,本人在从事我校专业课教学25年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体会到作为一名中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若只有有限的专业理论知识,而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和企业实践能力,将严重的制约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提高,为进一步提高本人的专业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将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密切结合,更好的为我校专业课教学服务,本人特申请到企业实践,并保证服从学校和企业的工作安排,在认真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前提下,申请进企业实践一年。

特此申请,敬请领导批复为盼!

第4篇

关键词:教书育人 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

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中的示范和引导来实现的。因为教师的劳动方式主要是教学,教师不是用工具去影响劳动对象,而是用自己的言行去直接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劳动特点就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期,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时期,生理、心理还在发育,思想不够成熟,可塑性强,善于模仿。教师可利用自己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更好地发挥在学生成长中的主导、引导作用。专业课教师的示范作用表现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种示范作用不一定能立竿见影,但能潜移默化。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正因为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育人效用,使为人师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因此培养人才的素质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一、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搞好教学质量的前提

在课堂讲授中,专业课教师应使用多种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工科学生而言,由于学生接触实践环节不多,现在教学大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动画来演示工艺的流程操作过程,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利用模具进行实物教学,并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其具体结构,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露教师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可通过提问形式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并针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出岔点进行纠错,起到加强记忆的作用。在课堂上单调枯燥的讲解易使学生的神经兴奋点降低,要融知识的科学性与语言的艺术性为一体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知识;实出重点,突破难点,深入浅出,寻找理论知识与学生熟知的实践知识的切入点,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目前最新的科技与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二、备好课、讲好课、提高课堂授课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求知欲最强的场所。这就要求教师课前一丝不苟地认真备课,课中用生动的语言、渊博的知识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慧,扩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能够使学生在听课中得到收获,增添乐趣。教师只有准确把握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简洁性、逻辑性和生动形象性等艺术要求,才能使授课语言体现出逻辑严谨、抑扬适当、幽默生动、通俗易懂的鲜明艺术特色,从而保证课堂气氛处于既严肃认真,又活泼生动的良好境界。

(1)课前反思做好充分准备

在课前的反思中,专业课教师要广泛搜集身边的教与学的资源,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熟知的事物来讲解,使学生知其然及其所以然,得到新的启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前的反思中,专业课教师不仅仅要考虑在教室内发挥学生学习的最大效果,还要考虑生活实践中发挥学生学习的最大效果。

(2)课中加强课堂教学艺术并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教师使用恰当的课堂语言,鼓励学生善于深思、敢于质疑、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进行教学互动。教师语言应技术采用委婉、温和的语气,而尽量避免使用生硬的祈使句。并且在教的过程中,注重平淡和激情的转换,注重“喜怒哀乐”表情的更替。课中教学还要求教师有足够的机智性,面对实际中的学生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或有些没有预先考虑到的事情随机作出判断,并及时调整教与学的行为。

(3)课后反思完善后续教学

课后反思意味着教师对刚刚结束的一节课进行得失总结,总结每一节课的成功之处与不足的地方,对于不足的地方,要思考怎样改进,以促进以后教学的进一步完善。

三、促进师生互动创造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学记》中,“教学相长”原来指的是教师自身的学习与施教的相互促进,亦即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学”的不足,在“学”的过程中又发现自己“教”的欠缺,二者相互促进。

后来“教学相长”被用来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亦即教师的教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又促进了教师的教。而今它还包括另外两层涵义,其一是学生的教与教师的学相互促进,即学生也有教师不知道的知识,学生在教教师的同时,一方面教师获得了启发,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在教的过程中对知识也有了顿悟;其二是学生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亦即学生通过互教互学,相互促进知识的理解。

四、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简单的一句话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教师展示的不仅是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的教学风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还有教师的个性及心理素质。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学生尽收眼底,因而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的优良品质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教书”同时起着“育人”的良好作用。其次还要严以自律,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作身先士卒的垂范。另外还要关心热爱学生,课后倾听学生的声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及情绪体验,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五、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启迪学生心灵

现在的学生究竟有哪些特点?这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正面来,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经常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高校专业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一支最广泛,最直接的力量。由于教师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育过程中处于领导者的地位,专业课教师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活动的调节及教育手段的改进等,都体现了其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专业课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指导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知识的开拓、智力的发展、良好的学术品德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课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讲,专业课教师决定着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成败,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

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人类社会教育过程中所共有的特征,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学活动不是随意性的,而是根据一定社会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教师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只顾教书,不管育人,这不仅是淡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缺乏职业道德,而且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教师神圣职责的亵读。每个教师都要遵循教育规律,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自觉当好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才不愧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参 考 文 献

1 迟永长. 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实施原则与方法[J].教育科学. 95.02

2 张新民,巩建中. 谈教书育人的方法与途径[J]. 煤炭高等教育. 94.01

3关太端,徐梅清,杨普江,马淑杰. 坚持教书育人提高教学质量[J].石油教育 95.12

第5篇

从国家教育角度来讲,大学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从个人教育来讲,大学阶段是每个大学生教育历程中,最为难忘的阶段,也是每个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经过了十年寒窗苦读,经历了鲤鱼跳龙门,终于上了憧憬已久的大学,一个人的命运可能就会重新捕绘。没有了小学、初中、高中的严格约束,长期的高考压力得到了释放,可能会面临着如何去认识大学、如何利用好自己的那么多的课余时间、如何处理好社会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各个大学都设立了相应的学生管理干部,配备了班主任、辅导员等,负责管理学生的日常起居和思想教育。而作为专业课教师,可能就会存在一种认识:我只管传授专业知识,至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管干部的职责,与我无关。殊不知,大学专业课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也担负着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职责。学生学习知识,除了自学,就是课堂上的讲授。我们在课堂J=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由此,专业课教师应转变观念,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我们的应有之责。这就要求我们除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我们要将专业知识传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如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等渗透进课堂讲授中,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树市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的人生理念。

2坚定立场。明辨是非

大学教师一定要立场坚定。大学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由于大学教师接触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在思想上比较活跃,但是活跃并不代表偏离场,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政治意识、道德标准、法律意识。对于一一些偏激的、有悖常理的,尤其是涉及到政治立场的观点需要进行反驳。现在有些大学教师专业知识雄厚,但政治意识不强,只关心自己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不关心国家大事,不了解时代,不认真学习党的重要文件,导致政治理论水平欠缺,针对罔家的时事和发展缺乏长远的认识,思想意识出现了一些偏差,在言行上体现为在课堂上会发表一些不当的言论。因此,大学教师本身需要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学习党的重要文件,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和坚定地政治立场,这样在教学中才会传播与时俱进的先进的正确的知识。大学教师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已经具备了明辨是非的能力。而大学生则由于还没有走入社会,对于社会的认知基本上还是肤浅的、甚至说是空白的。我们对于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可能会影响学生基本的社会观。由于网络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信息便利的同时,也有一些不良的信息渗透进我们生活。我们所讲授的专业知识也不是存在于真中的,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在正常的专业讲授中,我们就要针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相关问题明辨是非,积极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大学教师应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随着世界发展的一体化和精细化,专业知识专门化,各个领域的先进知识不断出现,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专业课教师既要拥有本门知识的深厚的基础知识,也要及时地站在本领域最前沿的角度去思考新问题,研究新现象,以发展的目光去看待新问题。只有你的知识水平高,才能及时地将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才能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最起码的指引作用。学生在尊重你的同时,也获得了你钻研知识的精神上的感染,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知道如何去赢得别人的尊重,而不是走向偏激。大学教师本身思想也应端正,以身作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思想的教育者。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对于身边的事务比较敏感,尤其是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当前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开始在大学中出现,如大学生考试作弊、旷课、给老师送礼、甚至直接向老师要高分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固然受到了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但是作为教师也应该反思我们自己是否做到了“行为世范”?每一名教师应该有一股正气,除了以深厚的学术功底使学生敬重以外,还要以高尚的道德水平获得学生的尊重。

4教学相长,加强沟通

课堂教学是当前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最佳途径。我们除了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外,还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用案例教学、学生演讲、实战演练、辩论式教学等多种形式去增加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性,通过形式的改变来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学的能力。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如果仅仅是课堂上满堂灌,课下又放鸭子式的没有人管,大学生就会失去方向,那么就有可能迷茫。当前这种形势下大学师生之间的联系相对来说比较欠缺,教师上了一个学期的课,可能只认识2、3名学生;学生上了一个学期的课,可能没跟老师说过一句话,还不知道老师的名字。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如何增强师生感情?如何为学生指点迷津?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来达到促进师生交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另外,学校也可以在现有班主任、辅导员负责日常大学生管理的体制下,针对专业前沿问题、专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组织课堂外的兴趣小组、科研小组、实践小组、辩论小组等多种形式,安排专业课教师在课下指导相应的小组,从而以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6篇

关键词:工科院校;专业课教师;实践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I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025-02

大学教育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输入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课教师队伍,尤其是与社会生产、建设联系较为紧密的工科类专业,更应该注重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更新和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我国大学专业课教师队伍的素质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因此,研究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课师资队伍的建设、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工科院校师资建设中引进高学历人才存在的困惑

目前,我国许多工科院校在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中引进高学历人才方面存在一些困惑,具体表现为:(1)专业课师资聘任过于强调高学历及海外留学经历,基本不考虑专业课的教学水平、实践教学能力、动手操作技术、实验过程指导等。不管能力大小、符不符合专业特色,只要有高学历头衔,就能顺利进入大学教师队伍。对于无任何职前经验的新教师而言,其基础知识一般都能达到大学的教学水平,但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知识以及实践教学能力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这样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并不能适应现代企业一线的生产活动。究其原因,就是专业课教学与生产实践相脱节所致,也就是没能建立起一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教学能力的优秀师资队伍。(2)工科院校对专业课教师的培养过于理论化,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提升。对新引进的教师不及时进行职前的专业课实践培训,直接进入教学授课。要知道这种职前教育是必要的,职前教育能够培养教师的基本素养,获得教师资格和初步的教学能力,使之能够适应实际的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3)专业课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过于形式化。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专业知识和装备不断更新,创新创造不断涌现,专业课教师的水平也要随之而变,不能总是一本书、一叠讲义、一成不变的PPT。目前在继续教育培训方面,针对新入职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局限于行政安排,无特色、无专长、无社会企业实训锻炼等,培训基本流于形式,对于高学历人才资源是无形的消耗。(4)新入职专业课师资队伍建档管理松懈。目前,许多工科院校把引进高学历硕、博士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硕、博士招聘作为行政人员的考核指标来衡量。不管用处大小、水平高低、专业是否对口,只要学历高就优先招聘进校,然后放到相应的专业基层,只顾引进,疏于管理。有一些引进的名校高学历人才由于管理不当,专业不能很好地对接,工作时间不长就失去教育教学的信心。(5)工科院校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工科教育具有明显的实践特色,应注重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实践素质教育。当前,部分工科院校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要是学生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其次是缺乏一支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专业课师资队伍。专业课师资力量薄弱,不利于工科院校的长期发展。

二、工科院校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创新始于实践,终于实践,实践贯穿于创新的始终――实践是根本,还因为能力离不开实践。所谓‘离不开’,一是能力一定要在实践中培养形成,二是能力必定是在实践中表现与衡量”。我国各级教育受传统文化教育观念的影响,历来重理论、轻实践。但是工科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忽视实践教学其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工科院校必须建立一支实践教学能力强大的师资队伍,否则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都将成为一句空话。为了提高专业课师资力量和实践教学能力,实现工科专业课持续、健康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工科院校专业课的教师招聘,首要条件是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其次应该考虑长期在企业或者研究院所工作的既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具备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专业课教学师资队伍中,尽量避免直接从家门到学校,学校再到学校的高学历硕士博士聘任。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所制定的方法,这些国家要求大学在专业课教师聘任中,必须具有相关专业五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并且定期(五年)去企业实地学习、座谈等继续教育实践培训,认知本专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所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工科大学不会把刚毕业的硕、博士直接补充到专业课师资队伍中,除非硕、博士先前已经有了工矿企业工作的经历和实践经验,否则原则上不予考虑。工科院校必须建设实践教学能力强大的专业课师资队伍,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很强的创新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让毕业生在就业单位快速上手,发挥专业知识能量。(2)完善工科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必须将新入职的教师选派到工矿企业里去实践研修、访问交流,为专业课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实践操作基础。二是对所有专业课教师进行定期的实践培训,到从事生产的企业里进行磨炼,要本着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目的,踏踏实实地在生产一线学习。三是将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实践培训统一化,形成专业课教师培训体系,认真细致地把教育实践培训做到实处。要把专业课教师的教育培训从“一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要做到完整化、系统化、标准化。(3)建立专业课兼职教师引进机制。由于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多,但教师数量增加速度比不上学生扩招的数量,特别是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课教师尤为紧缺。对于专业课师资力量不完备的院校来说,应采用兼职专业课教师授课机制,聘任具有很强专业课教育的专家教授、高学历人才,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技术人员到学校作兼职教师,壮大专业课的师资队伍,非常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4)建立健全工科院校专业课师资管理制度。对新入职的教师特别是刚刚步入大学教学岗位的优秀人才,要做好教育教学和师德师风培训,建立新入职教师的档案追踪管理制度,还要做好硕、博士到生产一线实践培训计划,也要对老教师和新入职教师进行针对性和多元化的实践培训,实现专业化、标准化、制度化、长期化的管理模式。总之,工科院校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应该常抓不懈。硕、博士是工科院校不可缺少的有生教学力量,要引导新入职的教师自觉到企业和科研院所磨砺自我,更新提升专业知识,了解科技动向,让学生接受最新、最先进的科技知识。否则,工科院校的专业课教学质量与实践能力培养将无从谈起。因此,加大教师实践培训与继续教育力度,使工科院校真正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出高质量的、服务于社会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李庆丰.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核心概念与基本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4,(03).

[2]陈时见,王雪.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与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研究,2015,(8):109-112.

[3]杨叔子.创新之根在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2):9-11.

[4]张智钧.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改革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5,(06).

[5]余承海,干洪.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误区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4):4-6.

第7篇

每个教师在教育方式上都有其各自特点,但对于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却有一段相似的进步过程,经过分析和探讨,在此提出一些有效的实践方法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材提供思路。

一、由学生向教师过渡时言谈举止的转变

由于年龄的关系,新教师与学生间相差甚小,很多教师只是从一个学校转到另一个学校,常常不能摆脱“学生气”。“学生气”应用在很多学科上是很受喜欢的,比如体育课、英语课等等,它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使师生间产生一种良好的互动。但是,教师毕竟已经不是学生,无论从气质上还是心理上应该有一个角色的转换。

很多年轻教师认为:我们必须打扮得成熟一些,以免让学生认为是刚刚毕业而不放在眼里。此话没错,但是只是打扮得成熟是远远不够的。试想面对淘气学生的故意捣乱而不知所措,或是对学生的随机提问感到哑口无言,就是打扮成熟也一样威严扫地。

所以,作教师第一天开始,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应该是得当的、适宜的、稳重的。这些转变中最重要是要理解自己已从受塑者变为塑造者,因此无论在学识上、思想上、道德上、行动上都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令他们信服和尊重。

二、将高水平的知识讲授作为前提和基础

专业课教师是以教授专业知识为主要任务的。一个无广博知识、无修养涵养的教师,纵有千般风情也不能算作一个称职的专业教师。这是我作教师的最大体会。为什么比较而言学生们更喜欢听一些知识渊博、才思敏捷的老教师上课呢?因为老教师有两大优势:一是知识的积累使之渊博,二是经验的积累使之睿智。

刚刚任教时我曾认为:只要我的知识比较系统完善、口齿伶俐并且表达清楚,上课就没问题。的确,我可以完整的讲完内容,但学生的反映却不尽如人意。很多青年教师有这样类似的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几方面:一是课上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与以前学生自身积累的相关内容不连贯,因此学生听不懂;二是教师讲授的内容过于枯燥,启发性、互动性和生动性太差;三是重点不够清晰,层次不太清楚;四是时间把握不好,时快时慢。学生的这些反映暴露了新教师的在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比如知识点掌握不够准确,对学生的求知心理不完全了解;思考和讲述之间逻辑性差;预备知识因自身掌握不多而介绍不足,板书不规范、重点性不突出等等。造成这样的现象与教师的知识基础、经验、阅历非常有关,但是对年轻教师而言,可以通过努力尽量避免其中的主要不足。

回想上大学期间同学们最喜欢的几位老师,无一不是上课内容详略得当、语言连贯、生动幽默、知识面广、举一反

三、与现实生产发展衔接并有良好前瞻性。这样看来,作一个合格进而优秀的专业课程教师似乎的确很难。其实,只要带着必要责任心,细心观察与学习就能够有所提高,下面提供几个有效思路和方法:

第一,教师应积极揣摩教学大纲,掌握重点难点,不要自以为是,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实际能力;二是讲课切忌紧张、心不在焉,课上放慢语言速度,有条不紊的将前因后果介绍清楚,下课积极交流沟通,了解学生掌握程度;第三,课前全面准备,多参阅文献,为防止时间安排不当,可以在家里课前演练,熟悉内容;第四,自己不懂的知识不能抱着不给学生介绍和含糊讲解的心理,应积极请教有经验的教师;第五,找机会听各位老师的授课,不论什么授课内容,主要是听讲授方法,比较自己的差距;第六,课外多看各类的书籍,注重知识全面积累和丰富;第七,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度要了解,讲解的知识不能期许学生全部掌握,因此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造成教师资源的短缺,很多教师从一个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另一个学校任教,从理论到理论,新教师岗前的教学实践机会少,有些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生产实践,这就难免造成科研实践能力差,实例讲解不够,授课内容枯燥,这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是非常不利的。比较十年前任教的青年教师,他们多是从助教工作开始,要求在基层企业或助教工作中反复积累,多年之后才走上讲台。实践环节的差距是专业课程青年教师的重要缺失,必须及时弥补,只有主动参与教学实践环节,积极深造,增加知识面和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才能尽快提高。

三、正确认识合适的师生关系

青年教师比较老教师有一个优势:有活力,易与学生沟通。因为没有代沟,学生从思想上更容易接近青年教师。很多学生喜欢青年教师,往往希望与教师作朋友。面对这种状况青年教师一般有两种对待方式:一是非常高兴地积极融入学生中间,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分彼此;二是基本保持高调,与学生拉开距离以树立威严。

事实上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不适当的。首先青年教师需要调整心态和位置,教师与学生都是年轻人,但是是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中青年教师应该是一座桥梁,一座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又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桥梁。俗语说:“距离产生美”。距离挺难把握。有一个青年教师告诉我,他与学生关系甚笃,学生犯了大错他都不好意思不网开一面,结果自己常常处在两难的尴尬境地。

所以,在心理上关心和帮助学生、在生活上保持一定距离,这样才能建立彼此的尊重。让学生感到你是他的榜样,而不是距离拉近后成为他的“兄弟”,更不是高高在上如君主一般不近人情。

四、积极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

“教师”这个称呼为一个群体行为,每一个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对这个群体的整体印象。学生常常评价各个高校的优劣,实际的评价标准是教师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和整个学校的氛围。因而每一位教师的个人素质加和成为整个学校的素质。新教师入校的第一专修课程是“师德”。

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师德之后,还要在行为举止、衣着仪态等方面注意。个人修养涵盖很多内容,从外到内,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要补充的是“为人师表”不是一种个体行为,每个学生会无意识地模仿教师在某方面的特点,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像电影中的主演一样,甚至比电影主演更具有感染力和现实意义,吸引着学生观察和模仿,所以我们要先修内、再修外。

这几年入校的青年教师已经生活在物质生活丰富的时代,因而外在的表现都很满意,但随着各种思潮的风起云涌,对精神领域的追求不近相同,很多人更加崇尚所谓“个性”。其实只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与正确的价值观,有个性的百家争鸣更值得借鉴。这就像我们要求学生要有“个性化”发展一样,只要前提和中心正确,形散而神聚即可。

另外,无论教师的个性是否千差万别,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素质,即“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取”,极端地崇尚“个性”,标榜所谓的与众不同,不是真正的进取,不符合对教师的要求。

五、随时严与律己,不断修正不足

大部分从事教育行业的新教师,多是在校期间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而这样的人往往业有所精,但不够全面发展。突出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有些教师专业能力较强,但其他的方面比较弱,在与学生交流和互动中某方面明显不协调;

二是某些教师才思敏捷、授课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很强,但身体素质很差,不能适应比较繁重的科研教学和育人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