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学习委员计划书范文

时间:2023-03-13 11:22:26

序论:在您撰写学习委员计划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学习委员计划书

第1篇

1、营造学习气氛,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作为学委,首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至于自己做到最好才可以更好地带动其他同学,最终努力创造出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其次要积极融合到班级体中,与同学建立真挚的感情,促进班级同学关系更加融洽。在关注学习的同时,我也会积极的配合其他班委的工作,大家齐心协力,通过开展各种工作,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把班级变得更加优秀。

2、及时有效传递信息,并且将同学遇到的问题向老师反映。

(1)关注教务处文件,将一些报考信息、课程调整信息、报告讲座等及时的通知到每一个同学;

(2)关注社会动态紧跟时代步伐,通过上网搜索,将有利于知识学习的网络以及能够提高专业技能的软件介绍给班级同学,提高大家的就业意识和竞争能力。

(3) 关注班级的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多于同学交流,了解班级同学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对于可以解决的积极协助解决,问题严重的就征求老师的意见。

3、鼓励专业课的学习,学好专业知识。

上大学的直接目的就是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而专业知识是我们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因此在平常学习中,把更所的精力放在专业课上。重视班级同学在专业课上的表现、课堂纪律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大家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多于老师交流反映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加强学习上的交流。

(1)我会积极的与其他学位交流工作经验,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对有利于班级学习的措施积极采纳,并且努力实践。

(2)在学习期间邀请学习优秀的同学畅谈一下学习经验,大家可以自由交流,相互讨论。例如谈一下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不同性质课程的学习方法,还有协调好兼职与学习的关系。

(3) 考虑到大学英语在我们专业的重要性,英语四六级在找工作时所占的重要地位,邀请英语学习好通过四六级的同学,讲一下英语学习的方法和通过四六级的考试经验,以供大家借鉴,希望给即将参加考试的同学一些启发和帮助。

以上就是我对下半学期学习工作计划的整体思路,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会不断的进行工作总结,并且积极汲取班级同学的指点和意见,对班级的学习工作进行改进与提高。我相信在我们船舶2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级的学习状况会更上一层楼,我们的班级也会变得更加优秀!

1.认真学习,上好每一堂课。

2.及时传达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关于学习方面的任务和要求,提醒同学按时完成作业。

3.平时做好一些必要的记录工作如个人的会议记录等,及时传达给同学们。

4.与本班同学多交流,了解大家的需要和想法,采纳他们提出的一些关于学习方面的建议和意见,采取措施,改善同学们的学习环境!

5.热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互帮互助。

6.监督好同学,让他们有好的学习态度及成绩,管理好作业上交情况。

7.鼓励同学们早读。

8.在临近考试的时候.了解大家的思想波动,努力使班风保持优良。防止本班同学有厌学或者作弊等不良思想,搞好考试动员工作。

XX年学习委员工作计划书(二)

有幸做班里的学习委员,我知道身为学习委员其责任的重大性。我总感觉我们这个集体在求学途中就像一条正在向目的的行驶的一艘船,而我作为这个班的学习委员则就像这艘船的掌舵人一样。怎样才能使我们这艘船在行进途中不致偏离航向,使之能平稳快速地驶向目的地则已成了我的艰巨任务。

根据本班的自身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一些工作计划。目的是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调动本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以下是我的工作计划:

1.以身作则,为班上树立学习的榜样,认真学习,上好每一堂课。

2.及时传达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关于学习方面的任务和要求,提醒同学按时完成作业。

3.平时做好一些必要的记录工作如个人的会议记录等,及时传达给同学们。

4.与本班同学多交流,了解大家的需要和想法,采纳他们提出的一些关于学习方面的建议和意见,采取措施,改善同学们的学习环境!

5.热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互帮互助。

6.监督好同学,让他们有好的学习态度及成绩,管理好作业上交情况。

7. 努力配合老师的工作,成为老师与学生沟通的纽带,同学有意见可通过我传达给各位老师。

8.在临近考试的时候.了解大家的思想波动,努力使班风保持优良。防止本班同学有厌学或者作弊等不良思想,搞好考试动员工作。

9.抓好同学们的上课出勤率,对无故旷课的同学作好思想工作;

10.由于学校没有统一发作业本,组织同学们批发作业本,既让同学们有作业本轻松写作业,也节省了开支。

第2篇

光阴似箭,转瞬即逝,怎样把握这一年短暂的时光,这需要同学们仔细思索、认真考虑。作为学习委员,更应该以身作则,担负起抓好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搞好班上的学习氛围、做好同学们的思想工作。在班上起带头作用,希望同学们支持、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围绕以下几点展开学习和工作计划:

第一:纪律是搞好学习的重要基础、是学习的保障。同学们一定要处理好学习与遵守纪律的关系,人若没有纪律的约束,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会任意放纵自己,所影响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学业,更重要的是破环了整个班级。真正有所作为的人,必定是严格按照纪律来约束自己。有人说:“纪律是执行路线唯一的保证。”在我们集体中,纪律的维护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与义务,严格要求自己,以此来变更班级的班风、学风。

第二:激发学习斗志。斗志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也是一种有待开发的潜能,一旦引爆,就表现为强劲的力量。在一这年中,我们一定要高喊:“做学的主人,做读的卓越者,我最踏实,我一定成功。”的口号,把满腔热血带进学习中,将自己带进良好的学习情境里。谁都知道引擎冒烟不是什么好兆头,但往往只有训练有素的技师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麻烦,这就告诉我们不但要愿意学,还要学懂、学透。

第三: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关键是积极的学习、主动的学习。渐渐把自己带进书的海洋中,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使自己爱上学习。古人说:学为立世之本,学可以立德,学可以增智,学可以致用。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是人生的出发点,也是人生的极致。在这世间,任何事都讲究公平,公平,人心就平,心平了就和,和谐安乐由之生焉。学习也是如此,你爱它,它也会回馈于你。

第四:制定人生目标,树立崇高理想。在我们中间的许多人,为什么有很多人贪婪、懒惰,那是因为在我们内心世界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在指引,没有崇高理想在驱动,没有坚定的信仰在支撑,甚至没有道德去约束,所以,我们确定目标、理想之后,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有人说:任何一个方向的努力都可以取得成功,关键的是在于人品,重要的是能否坚持!

第五:明确学习态度,对学习、对人生充满信心。只有明确了学习态度,才能为成功铺平道路。孔子曾说:高言微行,所以广知,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所以,只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才能学有所成。信心,对我们的学习、人生也是至关重要的,做任何事情,只要我们尽全力付出了,不论成就大小,至少无愧于心。所以,我们为人处事要像水一样,能屈能伸,既要全力适应环境,更要保持本色,活出自我。我们绝不为失败、挫折绊倒。坚信:我能行!树立自信,尽快走出失败的阴影。人们常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的人生才是充实、美好的!

第3篇

袁书记的讲话“以清新之风、务实之言”指明了山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发展的路径。讲话站得高,看得远,提出了当前乃至“十二五”时期山西发展的目标、思路和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讲话立意深、针对性强,找准了我省面临的最紧要问题是干部队伍对大发展思想准备的不足,这一论述,抓住了制约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书记的讲话,吹响了三晋大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进军号。

我认为要把袁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最重要的是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1、放胆解放思想。袁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是基于他对山西省情的分析和思考中把握得出的。在时下全面转型、加快跨越的大氛围里,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显得重要、更显得迫在眉睫、更显得意义深远。但如何才能放开胆量解放思想呢?我觉得加强学习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因时制宜,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对照袁书记的要求,查找不足。一是摆进去、解剖自己。努力让自身“摆”进去,摆到位,摆出深度,深化认识,勇于面对问题,才会触及灵魂,使解放思想与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实现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激发工作动力的过程;

二是跳出来、审视自己。“跳”出来,就是打破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封闭状态。站在更高层面,确立追赶目标,找准自身差距,带着问题解难题,形成解放思想的动力;

三是走出去、丰富自己。“走”出去,就是学到别人的经验,拓宽自己的视野,有比较,才能增添活力。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判断,使各项工作更富于创造性。四是静下来、梳理自己。“静”下来,梳理工作主线,认真分析问题,沉着应对难题,就会明思路、强根基、促发展,才能牢牢把握发展需求。

 

2、提升学习境界。8月16日,李局长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感情、生动的事例,为局系统干部职工讲了一堂生动感人的党课,给我们提升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他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党课以“一个报告、(新形势下如何弘扬延安精神”专题党课报告会)二个内容、(延安精神的形成、内涵及时代意义,实践中我们如何弘扬延安精神)三个层面(国情、省情、局情)”作了深刻诠释,并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的路径。那么,围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和新任务、新要求,就必须以加强学习为重点。一是要始终抱着一颗求知的心。向书本学,丰富理论知识,业务知识;

向领导学,提高视野,增强组织能力;

向同事学,丰富实践经验。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责任,不断在学习中开阔眼界、提升境界、增强本领,树立长期和终生学习的理念。二是要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弘扬和学习“延安精神和右玉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让我们真正懂得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深刻道理。学习右玉精神,就是学习他们“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精神的作用是激发信心和勇气的永恒动力,也是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三是要始终把解决问题与促进工作结合起来。增强“结合”的本领,特别是要用好“双24字”要求和标准,因为它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勾画了我局部门文化核心价值观。用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来谋划工作,经常想一想新形势、新任务给我们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新挑战,经常想一想我们还有哪些应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还有哪些应该加强的措施没有加强,努力把工作想在前面、做到前面,在反思中提升境界。

3、传承真抓实干。学习贯彻袁书记、李局长讲话精神,归根结底要落实到解决问题、真抓实干上。

一要以袁书记讲话为指针,切实抓好当前的各项工作

一是抓治理。中心点多、面广、线长、人杂,不仅要保障宾客和老干部的人身安全,还涉及财产、食品、设施设备运行等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拧紧“安全第一”这根弦,做到警钟长鸣。按照综合治理管理办法,真正把抓这项工作的功夫用在平时,用在治理和预防上,严抓细管,狠抓落实,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抓在手上不放松。

二是抓创建。按照我局创建学习型部门(12345)工作思路和“创先争优”活动的部署要求,结合近期开展的弘扬延安精神和右玉精神不断把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要采取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途径上,切实结合中心自身职能任务和建设发展需要,扎实推进各项活动开展。

三是抓活动。按照中心年度工作安排,抓好下半年各项老干部活动和近期举办的“文体、健身百日”活动。举办一次“歌颂祖国”省直老年书画展。活跃两个节日(九九重阳节、国庆)举办老干部大型文艺汇演,放一场有纪念意义电影;

举办三次比赛(乒乓球、台球、武术)等活动,为老干部实现求健、求乐、求知、求美愿望搭建平台,丰富和活跃老干部活动。

二要以积极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工作作风,谋事实干

一是求主动。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是有难度的,特别针对我们中心而言。要发扬延安精神和右玉精神,不畏艰难、艰苦奋斗、敢于胜利,树立干工作的信心和勇气。第一要打得赢。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力和斗志。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好本职工作。第二要干实事。滔滔江河,不拒细流。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事情是一件一件干起来的。所谓真抓实干,就是脚踏实地。第三要出实招。要结合袁书记的讲话和李局长的报告与中心的实情结合起来,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实打实地推动工作,特别是围绕中心立项改造项目,劲往一起拧,事往一处谋,实现立项工作新突破。

第4篇

关键词: 军校教员 信息化教学行为 教育技术

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提出,坚持把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作为院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实现军校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军校教员是处在核心位置的,是所有教学要素相互联系并发生作用的纽带和剂;军校教员的教学行为直接与教学效果相连,也直接影响着军校信息化教学的进程。军内专家对信息化条件下军校教员的教学行为的研究并不多,且多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去研究分析。作为实现军校教育信息化主力军的军事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我们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教育技术视角,以系统的观点从宏观、微观、中观等三个层面对其进行解析,侧重那些与信息化条件紧密相连的内容,包括执行信息化教学行为所应具备的相关能力、对信息化教学关键环节的设计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一、军校教员信息化教学行为的宏观要求――教学能力素质强化

所谓信息化教学,就是指教育者和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它既是师生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的教学活动,又是基于信息技术在师生间开展的教学活动。①所谓教学行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员和学员所采取的行动和活动。军校教员信息化教学行为则是指军校教员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态度、举止、言传身教等表现,它既包括语言行为,又包括非语言行为。从系统论的角度来分析,教员的信息化教学认知理念的因素(学习理论、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理论等)、情感的因素及动作技能的因素在教员教学行为的构成中起着主要作用,而不仅仅是表现为简单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因此,作为信息化教学过程的主体之一的教员,其有效教学行为的实现是要建立在具备综合的、必要的能力素质基础之上的。换言之,以教育技术视角对军校教员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从宏观层面来分析,它应当体现为各种能力素质的提升。

(一)教学系统设计能力

教学系统设计能力是指教员在进行教学实施之前,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立足教学环境,预先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事项的创造性本领。一般来说,教学系统设计包括三个过程,即设计前准备过程、教学设计过程、设计后评析过程。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条件下的军校教员的教学系统设计能力有着更加广泛而新鲜的内涵。首先,从设计的观念与方向上,强调运用现代任职教育观念,基于信息技术手段或信息系统,强调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创新精神,一切教学安排从学员的任职需求与特点出发,改变以往只注重“教”,而忽视“学”,造成学员被动接受、缺乏原创精神的现象。其次,从设计的要素上,除传统教学要素之外,更强调信息技术、信息化手段和信息化环境等要素的组织、安排和设计,使之符合信息化教学的需要,充分体现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不同。再次,从设计的策略上,强调运用系统观和整合的思想,使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并针对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协调、整合把握其相互关系,同时强调设计的创造性与灵活性。最后,从设计的方法上,强调对学员的学习行为分析,强调学习需求、师生之间关系和角色的重新定位,强调对教学过程的整体化设计,强调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强调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等教学策略在学员任职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教学中教员信息素养的充分体现,是信息化教学对军校教员的新要求,也是其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它既包括教员信息技术使用意识的具备,还包括教员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确切地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是教员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各种现代教育训练媒体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资源的获取、利用、加工、评价、创新的能力,同时还包括常用教学软件、信息系统和课堂控制系统的使用。信息化教学的表征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上,因此,只有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操作及应用能力,才能做到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有机整合,才能为信息化教学提供新型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真正实现教学信息化。

(三)教学交往沟通能力

教学交往沟通,是指教员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风格,与学员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达到对学员情感、需要、兴趣的了解,对学员产生积极的有意义的引导。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交往沟通能力是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的,从教学准备开始贯穿于教学始终。具体来说,它既注重通过各种交流方式,了解学员的学习需求,明确学员的初始能力、认知特点、认知风格、任职经历,准确判断学员的教学反应,及时进行交流沟通并适时调整教学活动等这些传统工作,更应强调教员在选用信息化手段时对学员的喜好、倾向进行摸底,根据教学过程中学员的实时反应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随时随地、及时准确的合理调整,还要在使用完毕时,了解学员的使用体会,为下一步的应用收集第一手资料。

在构建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关系时,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应形成纵横交叉的多维立体沟通模式。从横向分析,实现及时沟通、主动沟通、有效沟通;从纵向分析,实现课前沟通、课堂沟通、课后沟通。在此过程中,教员要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察言观色能力,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学员的真实反应,灵活调整教学氛围,保证教学高效高质地完成。

(四)教学过程管控能力

教学过程管控能力是指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管理、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过程管控能力是教员教学能力结构的高级形式,是其他教学能力和教学行为的调节中枢。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员将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管理困难,如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学员对教员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无准备、无响应的情况;在网络教学中如何进行学员学习进程的控制;在基于信息系统的教学中如何使学员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多媒体教室中如何利用极域教学系统掌控教学过程;在案例教学中如何熟练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在对抗演练时如何保证信息系统的正确运用;在讨论交流时如何使学员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平台等。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东西往往会决定一次教学活动的成效,所以,良好的教学过程管控能力是保证信息化教学正常实施的先决条件。

(五)教学行为反思能力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我们若能以教学为镜,就可以知己优,知己过,知己努力之方向,但这又是现实教学中教员们较为缺乏的能力之一。深入反思教学行为,可使教员进入一种专业状态,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目标,就能使自己的实践性智慧在教育训练实践活动过程中生成并获得有效的发展。

教学行为反思能力的形成是养成反思习惯、知晓反思内容和掌握反思策略之间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员要不断设计、创造、实施新的实践方案,也要不断反思、概括教学实践的成败得失,不断改进、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而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增强。信息化条件下,教员的教学行为反思能力应更多地体现为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选择的反思,应用过程的反思和应用效果的反思,在不断的反思中使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行为日臻完美,使信息化教学效果日益增强。

二、军校教员信息化教学行为的中观规范――教学关键环节设计

对军校教员信息化教学行为的中观层面分析,是要规范教学关键环节的设计。这些关键环节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价。

(一)教学准备

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学准备环节是最初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里,教员要准确了解学员的真实需求、任职经历、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社会特征,还要明确学员对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接受能力、心理倾向,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应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的准备、资源的收集、系统的调试、学员预习内容的告知及对应用情况的预设和解决方法的预想。所获得的各种信息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它们决定着教学过程中应确定什么教学内容、采用什么教学策略、选择什么教学媒体、达到什么教学效果,决定着教学是否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因此,需要规范教员在教学准备中应设计哪些要素内容?设计策略是什么?甚至于规范设计的流程,从而保证每门课程、每次课、每节课都是有效准备的。

(二)教学实施

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中有不同的组织实施方式。但是,无论是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对抗演练教学还是模拟教学,它们都有一些共通的教学实施要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效的讲授行为。讲授,时至今日仍然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行为。实际上,在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中都存在着一定的有效讲授行为,这种行为无论形式如何、时间长短、内容多少,都需要教员进行知识讲解。实现有效讲授行为的策略主要包括:讲授清晰明了、讲授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和注意向学员呈现“先行组织者”。

二是恰当的技术行为。信息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恰当的信息技术行为体现在教员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哪个环节使用、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使用、如何去合理控制和调整、使用技术水平如何、使用的效果如何等方面。教员既不能为“技术”而“技术”,又不能因“技术”而不“技术”,应恰当地展现信息技术行为,因为信息技术行为影响着教学过程的节奏和效果,也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信息化教学的成效。

三是高效的管理行为。教学管理是指为了保证教学的秩序和效益,教员对教学过程中的人、事、物、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进行协调的过程。有效的教学管理行为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激励学员潜能的释放,引导学员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搞好教学管理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员专业发展和超越自我的核心因素”,反思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总结,而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教学后进行反思,能有效地改进教员行为。进行教学反思可以通过教学录像、录音、教学督导、学员反馈、同事听课获取反思信息。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员的反思更应侧重信息化手段应用的反思,反思信息化手段选择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反思学员对信息化手段的接受度和反应度,反思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效果,反思信息资源的易获性和相关性,反思信息系统应用的利与弊等。教学反思是持续性的,只有这样,才能使下一次反思在新的起点上启动并获有进展,如此循环往复,反思能力才能不断提升,教学水准才能不断提高。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及其相关标准,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调查,确定其价值和优缺点并据此予以调整的过程。在任职院校中教学评价可以通过教学督导的评价反馈、调查问卷的间接反映、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教学考核的直接结果来获得相关评价信息。在信息化教学中,应着重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用与不用、用多与用少的差距,关键看使用之后是否增强了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军校教员信息化教学行为的微观体现――信息技术应用

在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教学的要求,只有采用更加科学、更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来服务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现代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些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不仅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富有吸引力、直观性和科学性,而且使学员的多种能力得到充分开发,所以,军校教员信息化教学行为的微观体现就是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用什么

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处理和使用等多项技术的总称。它包含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可以表现为图、文、声、像、动画等多种形态。那么在我们的信息化教学中应当选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呢?每种信息技术手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功能和教学应用形式,我们在选择时应考虑它的具体特性、教学过程的具体需求、学员学习的具体特征和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选择的过程要遵循有利于教学优化、有利于教员主导作用发挥、有利于学员主体作用发挥、有利于学员任职能力提升、有利于学员接受、有利于信息技术优势发挥等原则。

(二)什么时候用

信息技术手段确定后,要考虑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在什么时候用,是用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是讲授、讨论还是自学时用?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时机的选择问题。解决此问题,主要依据它的使用目的,看使用者是想要创设学习情境、引起学员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转换或维持学员的注意力,还是满足教学内容呈现的特殊要求、进行重点难点问题的阐述、完成对教学过程的总结讲评等。

(三)怎么用

“怎么用”是一个应用方法和策略的问题,用得好事半功倍,用得不好事倍功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明确是把信息技术手段作为主要工具还是辅助工具,是要贯穿始终还是昙花一现,是喧宾夺主还是客随主便等一系列问题。其实明确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就基本确定了使用的基调。接下来就要深入考虑是持续使用、穿插使用还是画龙点睛。

(四)用的效果如何

应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员的任职能力,所以评价它用的对与错、好与坏关键就是看它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对应用效果的评价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如对使用时学员反应的观察、使用后学习效果的检验、课下与学员的沟通了解、教学督导的评价反馈等。确定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不仅是为了对本次的使用给出中肯客观的评价,更是为了给再次使用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军校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条件,也对军校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适应军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的要求,实现军队院校教育转型,培养基于信息系统联合指挥员,军校教员就要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注重教学设计、掌握信息技术运用,不断提高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更好地彰显在信息化教学中新的角色形象,为军队教育事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注释:

①何克杭.信息化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何克杭.信息化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韩春兰.现代课程观视域中的教师教学行为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6(13).

第5篇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建设社区学院;成人非学历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10-0041-03

目前,中国有7.69亿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2亿左右需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还有数以千万计的新增劳动力和1.6亿老龄人口。[1]这些数字显示,广大民众对非学历教育的要求越发强烈,也越发呈现出多样性的需求特征。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从业人员接受非学历继续教育人数,要从现在的16600万人次增加到35000万人次。”在关于学习型社会建设问题上提出:“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问题上提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服务,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成人非学历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如何正确认识并科学发展成人非学历教育,尤其使广大基层地市、乡镇与农村成人非学历教育得以科学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现有条件下,以基层电大在居民社区、企业园区与乡镇农村设立的数字化学习中心为基础建设社区学院,是科学发展成人非学历教育的可行性途径。

一、关于非学历教育及其主要下属概念的解释

非学历教育是一个与学历教育相对的概念,与学历教育不同,其下属概念较多,如根据教育层次的不同,可分为高等非学历教育、中等非学历教育与初级非学历教育等;根据教育领域的不同,可分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非学历教育、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非学历教育与企业工作人员非学历教育等;按教育对象年龄的不同,可分为未成年人非学历教育、成人非学历教育等。具体解释较多但大相径庭。本文主要探讨对象为成人的非学历教育,因此不涉及上述概念的详细解释,只解释“非学历教育”概念及其下属概念“成人非学历教育”。

(一)非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是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学制以外的不授予学历证书的各类教育活动,具有学习时间较短、适用性强与内容更新快的特点,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自觉自愿活动。非学历教育具体指学历教育以外的,根据各种实际需求而进行的岗位培训、项目培训、专业技术培训、行业培训和各种行业及层次的继续教育。它是与以学习经历为标志的学历教育相对应的教育模式,在目前的社会教育体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学历教育相比,非学历教育有明显的短期性、实用性和快捷性特点。非学历教育一般采取集中或分散学习的形式,针对实用性的内容,在短期内就能领会和掌握,不需与其他内容齐头并进,学习的知识集中而具体,是个体需要立即使用而进行的学习。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岗位流动加快,兼职人群快速增加以及各类生活、保健与休闲知识需求激增等,非学历教育形式与内容也呈多元发展的态度。总体上非学历教育目的既明确又具体,属于应用教育、目标教育和市场教育,它既有利于人们的立即应用,也有利于人们素质的提高。

(二)成人非学历教育

成人非学历教育具备上述非学历教育概念的性质和特点,需明确它的“成人”性质,在我国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社会背景下,它主要属于中学后教育体系,且可多次参加。它是我国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终身教育观、终身学习观的重要体现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电大成人非学历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产生期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约十年间,我国非学历教育培训悄悄萌芽,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成立(主要是未成年人的图音体美教育),二是原来作为全日制教育补充的广播电视大学也开始开展以成人为主体的非学历教育。例如上海市电大从1986年底开始,广州市电大从1987年开始。1990年,全国电大非学历教育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初步总结了电大系统开展非学历教育的情况。但由于这一时期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基本未变,人们增加知识或提升技能的需求尚少,因而非学历教育培训还缺乏相对充分的空间,所以这一时期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发展较慢。

(二)发展期

9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企业改制、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等,各种社会和体制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的“铁饭碗”机制。为了能在择业和再就业时处于优势地位,人们提高技能和增加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各类教育培训开始受到人们的欢迎。90年代后期,各类新职业层出不穷,催生了大量培训需求,促使一些行业培训及其机构从大而全的发展模式向专而精的方向发展。其间的国内非学历教育培训呈快速发展态势,新东方教育培训机构是这一时期的代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规范了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同时使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得以拓展至更广阔的空间。电大系统也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继续壮大非学历教育。但其间人们对学历补偿教育的需求还很大,电大的主业还是学历教育,因而对如何建立根据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不同特点分类发展与管理的体制,并未作更多探索。

(三)初步繁荣期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成熟,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发达国家非学历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开始影响我国并逐渐得到认同,其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是 1965 年法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和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概念及 1973 年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概念。[2] [3]人们意识到以突出精英教育、强调学历教育和文凭至上的传统教育形式限制了人与社会的发展,教育应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终身需要。这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非学历教育培训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时期,除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推进外,我国非学历教育培训也开始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四足鼎立”态势:1.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非学历教育培训继续发展;2.各级各类职业院校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发展;3.各行业自办培训机构的自主非学历教育培训;4.电大系统在学历教育空间相对缩小的情况下,更新办学观念,以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宗旨,充分发挥自身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优势,大力开拓发展空间。从2006年开始,以中央电大“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项目为龙头,发达地区的各级电大在基层社区设立了一些数字化学习中心,开展了一定规模的非学历教育培训。

三、目前我国非学历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终身教育和学习尚未被社会广泛认识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国正作为令世界瞩目的大国全面崛起。为实现软硬实力的协调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和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三大战略目标。但在我国,目前终身教育和学习仅在京、沪、江浙等发达地区得到最基本的认同和实施,例如北京的社区学院已成立,社区教育已开展,基本经费得到保障。而在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非学历教育培训尚未得到真正重视,社区教育尚未开展,多数人不知社区学院为何物,更毋谈经费来源。

(二)覆盖不广、辐射不深,未能真正面对广大民众

上述我国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四足鼎立”也反映了 “四足”条块各自为政的局面。条块分割的弊端十分明显:1.覆盖不广、辐射不深,不能集聚优质社会教学资源,未能形成遍布城乡的教学网络,未能真正面对广大民众,不能方便快捷地为广大民众的学习提供支持,尚基本处于为特定人群服务的状态;2.缺乏有效监督,易违背教育培训的本意,往往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教学质量。

(三)缺乏规范运行的保障

规范运行最重要的保障是政策及法律。相对学历教育而言,目前关于非学历教育的具体政策较模糊,一直都各自为政。针对国家组织的各类证书考试的培训机构资质鱼龙混杂。规范运行的另一重要保障是经费。目前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学养教”,导致教学对象覆盖不广、包容与开放度不够。这导致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游击队”办学现象屡见不鲜,不仅会造成学生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对非学历教育事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四、以数字化学习中心为基础建设社区学院,是科学发展成人非学历教育的可行途径

(一)以数字化学习中心为基础建设社区学院,有良好的组织基础和资源集聚能力

“数字化学习中心”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数字化学习的终身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中心从2006年开始,由各地各级电大在一些基层社区建立,已有固定的教学场地和教学硬件设备,更重要的是,为这些学习中心提供支撑和支持服务的是经过30多年发展的强大的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学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卫星、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为主要载体,能集聚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并输送到广大基层、农村、边疆、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促进教育公平以及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满足全民终身学习及其多样化需要。此外,数字化学习中心的群众基础也比较好,例如广西北海电大的3个数字化学习中心,自2008年建立到2011年秋,已开展10期成人非学历教育,学员约2000人。但因缺乏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更大规模的成人非学历教育就此搁浅。

(二)社区学院开展成人非学历教育具有明显的管理机制优势

电大是系统办学,教学管理体制是垂直的,从中央电大到省级电大再到地市县电大,整个管理系统比较封闭,电大的数字化学习中心亦如此。但如果以数字化学习中心为基础建设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由地方办学与管理,由地方政府建立一个全面统筹与协调的社区教育发展的领导机构,形成各部门协调运作机制,社区学院能得到地方政府较全面的管理服务,成人非学历教育就会因此获得较规范的管理和有序发展。例如萧山社区学院的具体做法是:由政府统筹与电大建立共享的互动管理体制;发挥电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加快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发挥电大的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搭建市民终身学习的教育平台;发挥社区教育网络优势为电大开辟新的发展空间,这主要表现在利用社区教育提升电大的社会形象;利用社区教育拓展电大的办学空间;利用社区教育扩大电大的招生范围。在共享共嬴机制建立和运行的基础上,该合作模式取得了可喜成果,为社区学院依托电大办学进行了积极探索。

(三)社区学院能够普及真正意义的大众化教育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从统计数字上看已进入大众化阶段,2010年毛入学率为26.5%,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与浙江等,毛入学率已接近60%,已较接近美国等发达国家。但我国相当多的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毛入学率仍偏低,如贵州2010年只有13.8%,广西只有19.2%。而且,全日制高校基本属于职前学历教育,职后教育及非学历教育少有涉及,究其实质,仍属于精英教育。因此,大量职后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需求须通过社区学院来真正实施。社区学院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的优质集聚枢纽功能及学习时间的充分自由优势,将能做到大众化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普及。

参考文献:

[1] 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1(07).

第6篇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步普及与发展为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方式,网络技术对其内容的编排、教学流程以及师生互动方式都进行了优化与重构,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基础性教学结构,带来了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微课的迅速崛起及飞速发展,获得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微课是指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设计的、以微视频为核心,具有相对完整知识结构的学习资源。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就小学数学“微课化”的需求和小学数学微课化的设计原则两个方面做一简单的介绍。

一、小学数学“微课化”的需求

(一)小学数学内容需要“微课化”。对小学生而言,数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枯燥、无味,不易理解和掌握,但是由于小学数学教材结构清晰、逻辑性很强、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所以我们可以对此进行一个个的微课分割,将一个章节的内容分成若干小节,形成一个系列。学生既可以循序渐进从头开始学,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某一节的学习,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微课化”。通过将数学内容“微课化”,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从复习的角度来看,很多同学课堂中没有听明白老师的讲解,课后也没有得到相应的辅导,长此以往,不懂的知识点越积越多,成绩会直线下降,但是通过微课,学生们可以自行选择不同类型的内容,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二、小学数学微课的设计原则

(一)时间上:微原则。微课区别于其他网络课程及传统课堂,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微”,所以课程时间一定要短。脑科学研究者认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10分钟,对于小学生而言,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更是短暂,因此,我们在设计微课视频的时候一定要把长度控制在10分钟以内。

(二)内容上:完整性、实用性、趣味性、系统性原则

1.完整性。如果是提供给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使用的微课,那么必须确保它的两方面的完整性:一是整个微视频必须是完整的,包括片头(介绍目标)、内容的详细阐述以及最后的总结,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更加明确自己需要学习什么;二是除了微视频之外,还要提供相应的纸质版或线上习题练习,这样的微课资源才是完整的。如果教师设计的是课堂上使用的微课,同样也是需要确保它的完整性,哪怕是截取某个视频的片段,也是要保证这个片段是完整的,这样的听课效果会更好。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省略上述的片头和片尾,因为这个部分可以由教师当场介绍。

2.实用性。数学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对于小学数学课程而言,实用性显得更加重要,教师在设计每一节微课的时候,不论是概念的阐述,还是习题讲解,都要创设实际情境,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小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后,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趣味性。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而成功的体验会使其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是那么生动、有趣、富有魅力,强调趣味性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自主学习时,通常没有老师的监督和管理,更容易出现一旦没有兴趣就关闭不学的现象。因此,在其微课的设计中,要充分融入趣味性元素。

4.系统性。上述三个原则主要是针对单节微课的设计而言,而我们设计小学数学微课时,还要注意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将一个个独立的微课根据单元、年段汇总,最后再综合为小学阶段的微课资源,每一个微课之间既相互联系又保持独立,便于小学生建构知R体系,学生既可以循序渐进进行系列学习,又可以按需选择某一节的内容。

(三)应用交流上:开放性原则。由于微课具有容量小、便于网络传输的特点,在应用交流上我们有条件实现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这样既可使学生享受到名师的指点,实现教育公平化,又方便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取长补短。这里的开放性除了指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外(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自由地获取“微课资源”,并且自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还指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可以修改和补充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及传播方式的开放性(微课视频的格式兼容性大,可以通过网络传播,也可以通过U盘等各种存储介质、移动设备进行传播)。

第7篇

(南京审计学院,江苏南京,211815)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高考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凸显。各高校纷纷构建服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体系。南京审计学院自2014年进行书院制改革后,打破传统二级学院的模式,由书院承担所有学生的专业教育以外的教育,对资源进行整合。在此背景下,从对学生进行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内涵、影响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因素和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措施三方面进行阐述。

[

关键词] 南京审计学院;书院制;精细化;影响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068-02

[收稿日期] 2015-01-16;[修回日期] 2015-01-26

[作者简介] 王辉(1984-),女,山东烟台人,南京审计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邱杨(1983-),男,江苏盐城人,南京审计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就业指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自主择业、市场决定人才流向的就业模式,加之高考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凸显。各高校纷纷构建服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体系。南京审计学院自2014年进行书院制改革后,打破传统二级学院的模式,由书院承担所有学生的专业教育以外的教育,对资源进行整合。在此背景下,将更有利于对学生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

一、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内涵

“精细化”是现代管理学范畴的概念,它强调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细化,是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一种意识和理念,它要求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优。“精细化职业指导”是指将职业指导与人本管理相融合,汲取各自优势,形成一种人本主义的指导理念,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职业指导理论体系建设、职业指导队伍建设、职业指导形式与服务对象细化等内容[1]。

二、当前影响精细化职业指导开展的因素

(一)职业指导规范

目前很多高校将职业指导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但不同于其他教学环节,在实施过程中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临时性:在职业指导课安排的形式上,没有固定的形式,有的以选修课的方式,有的以讲座的方式,没有一套完整的职业指导体系。在职业指导课讲授的内容上,基本是主讲教师按照当前的就业政策结合自身经验制作PPT 或在网上下载案例,随意性较大;在职业指导效果的评价上,也没有统一的考评标准。

(二)师资力量

大多数高校中负责职业指导的教师数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校都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专职进行职业指导的人员数量远远不够。职业指导工作主要是由就业指导中心人员和辅导员承担。很多学校辅导员配置严重超过国家1:200的配置,同时辅导员还要被其他事务性工作所缠绕,很难有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来进行专门的职业指导。此外,负责职业指导的教师取得职业指导资格的人并不多,再加上工作年限的差异,造成了专业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的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使得指导工作流于形式,只能停留在表面。

(三)职业指导的形式和内容

目前高校职业指导形式比较单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而课堂讲授的内容过于狭隘,目前,大多数高校模糊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的概念,简单地将职业指导等同于就业指导。在实施过程中,重就业数量而轻就业质量,重就业推介而轻就业能力培养[2]。就内容而言仅限于知识层面,如就业政策、信息的采集、求职的技能技巧,等等,指导简单划一,不能有效地了解学生个体的心理特征及职业兴趣与职业需求。学生择业面临着人生的多重选择,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他们更需要的是一种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状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个别咨询辅导[3],而非集体号脉会诊。职业指导缺乏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导致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评价很低,以至于学生不愿上就业指导课,上课睡觉、玩手机或干别的事,就业指导课往往成了学生的负担。

三、书院制背景下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措施

书院制不同于传统的二级学院制,它对学生的管理、学工队伍的管理相对集中。有利于整合各项资源,也没有科研的额外压力,可以致力于学生的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因此更有利于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在书院制背景下做好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措施为以下几点。

(一)构建职业指导理论体系,进行规范化指导

书院对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进行集中管理,针对每个人的学科背景和取得的资格证书进行分类,成立专门的项目组,把职业指导纳入通识教育课的课程体系加以建设,对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在借鉴国内外优秀做法的基础上,对职业指导的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进行规范,用以指导职业指导实践活动。

(二)组建高质量的职业指导队伍

建立高质量的职业指导队伍是有效实施职业指导的前提条件。书院制背景下,辅导员集中在书院管理,有利于书院整合出具备职业指导资格的辅导员作为专职的职业指导教师,负责职业指导理论研究、讲授职业指导课、组织职业指导实践活动、进行职业测评及职业质询。并积极组织职业指导资格的培训,培养更多的师资力量。另外职业指导专职的职业指导教师可以从“两课”教师、社会学、心理学的教师中进行聘请,也可以从校外开发更多的资源参与学校的职业指导。

(三)开展多元化的职业指导

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过于传统的职业指导方式不被学生接纳,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上探索多元化的职业指导。书院在对学生的管理和培养上比二级学院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可以更好地开展职业指导的多元化探索。

1. 优化大学生职业指导课

优化职业指导课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优化授课形式。打破传统的“你讲我听”的“填鸭式”授课模式。在职业指导课中,教师只是引导者的角色,把学生引领进入。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互动的模式让学生掌握职业指导的相关知识。例如组织模拟面试、组织简历大赛等。二是优化职业指导课内容。讲授时,减少PPT 上的直白讲述和枯燥说教式的教学,针对学生所关心的和感兴趣的内容来安排教学,如:邀请企业HR与学生直接对话来解决学生的面试技巧和简历制作;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增加例如公务员考试、银行考试的相关就业指导。

2. 组织与大学生职业兴趣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职业指导模式,学生积极性高,效果明显。如户外拓展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抵抗挫折压力的能力;与专业有关的比赛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模拟面试可以让他们掌握面试的技巧,等等[4]。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了高校职业指导的形式和内容,互动的形式也能让学生容易接受。

(四)开展全方位指导和全过程指导

精细化职业指导应以人为本,细化工作[5]。书院在职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全方位的指导,除了教授通用的部分外,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每个学生都有着他独特的性格特征和就业爱好,每个人都有其适合的职业,因此职业指导中应注重个性化指导,做到全方位指导。

书院在实施精细化职业指导时,可以按照国家“全程化指导”的要求,将职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四年的过程中,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地进行职业指导:大一、大二安排职业生涯规划,大三侧重就业政策,大四则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性格特征进行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循序渐进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做到全过程指导。

近年来,就业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显著。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对于大学毕业生的作用越发突出。南京审计学院在书院制改革后,发挥书院在学生管理和教育中的优势,正视影响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各类因素,在积极开拓就业市场的同时,建立完备的精细化职业指导体系,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职业指导,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绪庆.论如何构建精细化职业指导体系[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09.

[2] 乔钰,宋文敬.面向大学生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J].学理论,2013(15):291.

[3] 赖新华.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茂名学院学报,2007(5):19.

[4] 张绪庆.论如何构建精细化职业指导体系[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