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2:21
序论:在您撰写古诗词教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古诗词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积累下来的成果,也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古诗词就是用精炼的句子来表达复杂的情感,蕴含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韵律。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呢?
一.诵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
在最近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可以了解到:学习古诗词可以通过诵读、积累古文字义、感悟古诗的感情和韵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习古诗词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古诗词年代都较为久远,当时的生活环境与现在的生活环境差异较大,再加上初中生的生活阅历有限,想要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义就比较困难。对于初中生来说,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这个时期的学生,既具备了小学生的记忆力优良的特点,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初中生的这些特点,多读多背。这种背诵记忆,是要建立在学生对整首诗的意思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死记硬背当然是不行的。要让学生对整首诗的意思有大致了解,就需要进行多次诵读,诵读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理解古诗词的大意,也可以把握住作者的情感倾向。作者的情感倾向就好比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不仅对后续的背诵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古诗词翻译。当学生能够理解记忆的古诗词越多,积累的知识就越多,想要学好古诗词,基础知识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古诗词中还蕴含了节奏感,古诗词中的平仄对仗和抑扬顿挫,都是精华,有的诗词缠绵悱恻,有的诗词慷慨激昂,有的诗词节奏明快,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所以教师除了教授学生专业解题技能之外,还应当带领学生感悟古诗词中的美感。
二.拓展思维,感知诗词意境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考出高分,使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认为背的越多越好。虽然这种教学模式确实在短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高了成绩,但是也影响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认知。在笔者的调查过程中,有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古诗词很痛苦,不能理解意思,还要死记硬背,这更是难上加难。
在笔者看来,古诗词中最精炼之处就是在于古人用简单的词语抒发复杂的情感,专业术语就是“含蓄隽永”。比如:在教授温庭筠的《望江南》时,整首词主要是描述了一个深闺女子对于心爱之人的思念之情,但是学生基本上只能看到女子清晨起来梳洗远眺的样子。这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抛出橄榄枝,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女子在梳洗时要远眺,再结合她的处境,处于深闺之中的女子,远眺,不是思乡就是思念心爱之人。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思考的方向,然后教师再说出正确答案,规范学生的语言组织。
三.结合生活鉴赏诗词
有少数教师非常认真地讲解了古诗词的意思,但是因为只是从传授知识的途径来讲课,所以学生只能对古诗词的大意有所了解,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和艺术特点。在考试过程中,碰到古诗词鉴赏的题目,依旧是不会做,不理解,学习成绩不能提升。
古诗词虽然是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但是古诗词却都是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让学生设身处地,将自己置于诗词的环境中。这样就更容易理解作者为什么会生出这样的情感,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古诗词鉴赏中,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不能理解的窘境。比如:在教授李白《将进酒》时,先让学生诵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然后将李白写文章时的背景际遇告诉学生,让学生主动融入到作者写作的环境之中,了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胸襟。
关键词:古诗;教学;语文
古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做好诗词教学对孩子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有着重大意义。诗词教学往往是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我们要从基础抓起,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好它。下面笔者对诗词教学进行浅析:
一、古诗的分类
按照音律分类,我们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古诗词讲究格律,是有声的画,所谓“大珠小珠落玉盘”,即是对音乐的描绘,也是古诗词特有的韵致。古诗词格律深奥、难懂,教学时不必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格律知识,但也要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求学生读出古诗词的韵律。首先向学生指明古诗词押韵的特点,如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教学此诗要让学生明白第一、二句押的是iao韵。其次,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的技巧。这可以从朗读的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入手。教师和学生朗读相结合,通过多读,体会古诗词语音抑扬顿挫的特点。
二、诗歌的语言
古诗词遣词造句简炼精当,其中一些字词的巧妙运用(如变化词性,拓宽词意,改变字序),如画龙点睛带活了全诗。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活用一个“绿”字,生动形象地把春风使江面披上绿装的过程写活了。教学中,有意引导学生抓住“诗眼”,细细品味。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和用语的精妙。突破古诗语言的樊篱,教学中要注意古今字意的异同。
(1)有些字古今通用,如“门泊东吴万里船”,“泊”、“船”。
(2)要让学懂得汉语古今的变化。“渭城朝雨轻尘”中的“朝雨”即“早晨的细雨”。“远上寒山石径斜”,“径”即“小路”。
(3)还要注意让学生了解古今异义的字。如“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古诗词教学要在理解字、词意的基础上领会句、篇,抓住作者的构思,引导学生去领会,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诗歌的语言。
三、古诗的想象
古诗词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夸张、拟人、形容等手法,创造生动、形象的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并通过联想,使诗情画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画面。
首先,古诗语言往往有较大的跳跃性。教学时要通过想象把其中的空白填补起来或加以联缀,从而获得全诗的完整形象。如《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中“问童子”,问的是什么?诗中留下空白,但可以“言师采药去”的回答想象出问的是“你的师傅去了哪里?”这样想象,诗就完整了。
其次,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成诗句,需要引导学生想象比拟事物和被比拟事物在形象上的联系。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春风”和“剪刀”有什么形象相似性。
再次,用夸张手法写成的诗句,需要让学生想象出通过夸张所表达的激情,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是银河落九天。”还要让学生想像出瀑布从高空飞落的宏伟壮观气势,体会诗人的赞叹之情。另外,古诗词的写作年代有其特定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诗人又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思想与古人存在一定距离。所以要进一步了解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必须借助想象来达到。
四、古诗词的意境
关键词:古诗词 诵读 改写 积累
学习古诗词,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让学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对古诗词的教学方法作了些探索,收效良好。我的做法是:重诵读,倡改写,抓积累。
一、诵读——感悟诗情画意。
古诗词有凝练而优美的语言,严格而铿锵的韵律。因此,古诗词教学离不开读。但这种读不只是简单的按节奏读,更不是唱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诗,应该是吟诗,是对诗歌深刻领悟之后对诗歌的一种艺术再创造。在诵读中,展现诗词中的春花秋月,湖光山色;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离别的依恋,思想的愁绪……通过诵读,让学生真正感悟到诗词的韵味和魅力,从而受到感染、熏陶,激发起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热爱。
重诵读,应该注意如下问题。
1,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
诵读是一种艺术,需要掌握一些朗读技巧。因此老师要教给学生诸如停顿、重音、节奏、语调等一些朗读的方法。
2,抓住关键词语进行点拨。
古诗词的语言高度凝练,丰富的内容,深沉的情感往往只通过几十个字表达出来。这给理解诗词带来了一些困难。教师必须抓住关键词语点拨学生,让学生领悟诗词中的诗情画意。如教学《钱塘湖春行》一诗,我抓住“平”、“低”二字,让学生领略春水初生、水天相接的壮观景象;抓住“争”、“迷”二字,让学生感受莺歌燕舞、姹紫嫣红的勃勃生机。
3,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诵读与感悟不是截然分开的。应该是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黄鹤楼》中崔颢的感慨和乡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的愤懑和乐观,《泊秦淮》中杜牧的忧愤,《夜雨寄北》中李商隐的深情……都必须在反复诵读中才能领悟,而只有在深刻领悟之后才能诵读得更有情味。
4,采用多种诵读形式。
在教学中,不要拘泥于单一的齐读,可以采用多种诵读形式,如范读、齐读、自由读、比较读、配乐读、表演读,还可以举办诗词朗诵会,以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改写——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写——将诗词改写成记叙文或者散文。在改写中,学生要发挥联想和想像,在不改变诗词主题的前提下,丰富诗词中出现的人物、景物、事件,增加诗词中未点明的时间、地点、环境、情节,使短小精悍的诗词变成曲折生动的记叙文或者隽永优美的散文。这对激发学生的创造语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大有裨益的。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改写的好材料。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把《木兰诗》、《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把《钱塘江春行》、《书湖阴先生壁》、《望岳》、《游山西村》等改写成散文,学生对此很有兴趣,改写的作品中不乏佳作。如一同学改写《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这样写的:“那次,我和几个友人在溪亭饮酒赋诗,觥筹交错,诗性勃发,不胜酒力的我,也尽兴喝了几杯,竟然喝醉了!不觉日落西山,驾舟回府,却忘记了归路。将船划进了荷花深处。’怎么办?怎么办?’惊起了栖息在那儿的鸥鸟白鹭……“
三、积累——吸取诗词精华。
新大纲倡导学生学语文要“感悟、积累、熏陶”。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有许多值得积累的东西。必须让学生积累下来。从而吸取古诗词中的精华,运用到今后的阅读写作中去。我知道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积累。
1,积累成语。
很多成语源于古诗词。如“扑朔迷离”源自《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柳暗花明”出自《游山西村》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老骥伏枥”来自《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积累小故事。
古人写诗填词善用典故。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引用了向秀哭嵇康和王质观棋烂柯的故事,《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引用了“花”的典故。
3,积累流传广泛、蕴含丰富的诗句。
新教材中选编的古诗词,有很多流传广泛、蕴含丰富的名句,这些名句,经久不衰,脍炙人口,成了至理名言。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4,积累文学常识。
学习古诗词,要从这些古诗词中积累一些古代文学常识,如一些作家的名、字、号、朝代、作品等,还有一些作家的称号或并称,如:
“诗圣”:指杜甫。
“王孟”:指王维、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唐代初年的诗人。
“小李杜”:指李商隐、杜牧,晚唐诗人。
古典诗词是我国的瑰宝,是浩瀚中华古老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初中语文教材选取的古诗词内容极为丰富,艺术感染力极强,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的熏陶、培养,激发学生的美感和想象,拓宽知识面,提高他们人文底蕴的极好材料。因此,虽然古诗词诵读的内容考试时分值不高,教学的时间的确很紧,但我们仍然不能对其泛泛而谈。我认为,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应紧扣“赏析”二字。针对目前教材的古诗词,我把它归为以下几种赏析方式;
一、朗读式赏析
洪镇涛先生曾说:“读是语文课的第一教学法,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的要领。”对古典诗词的学习更应如此。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对古诗词的学习应重读、多读。如一首诗词,先由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然后从轻重音的把握、语气的变换到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感情的和谐等多方面对学生予以指导,最后让学生根据朗读要求反复地吟诵。这样,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就会拨动学生的心弦,触动学生的情思,自然而然,学生也就在反复的吟诵过程中掌握了朗读的要领,了解了蕴含在和谐音律中的诗词内涵。特别是诗中的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它往往是全诗的精华,是最精炼最具意境之所在,更是应多读才能领悟体味的。
二、配音乐赏析
杨竹教授说过: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最容易调动激发人的情感,音乐的愉悦刺激使这些情感伴随学习认识过程不断反复,就促进了智力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诗词讲究平仄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我们在赏析之前,若能让学生先听一遍配上音乐的朗读磁带,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的情趣,然后在或舒缓悦耳、或缠绵委婉、或含蓄铿锵的音乐声中剖析诗句,就能使学生自觉地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生意义与审美价值,感受诗词的音乐美。
三、相比较赏析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许多录选诗词的作者已在某些阅读训练的课文中出现过,对于这些人的诗词,在教学中应该密切联系他们的前后作品进行赏析。如第五册教材收录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单元之后又有他的词作《苏幕遮》,前文表现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后文则表现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两相对照,就有利于学生把握作家的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四、图画式赏析
苏轼曾赞美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其实并非仅王维的诗如此,许多优美的诗词都是意味隽永的画卷。因此,对古诗词的教学,我们还可以借助电脑、录像等多媒体手段,通过欣赏教师自己选择、剪辑的画面,把无形的词句变成有形的图像,让学生形成一种内化的情感力量,叩击他们的心扉,让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感知作品的丰富内涵。
一.创设意境,让学生感悟体验
朱光潜先生给“意境”下过定义:“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既然注重表现意境,文学的鉴赏当然也应该力求感知和进入意境。把握意境需要的不是感知而是感悟,是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自由和谐活动所形成的审美直觉,透过诗歌形象的“形”见出“神”,透过“境”见出“情”,进而把握宇宙人生的无限意味。比如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一个秋天的月夜,一位女子久久地站在庭院的台阶上,被露水打湿了罗袜。这是诗歌形象的“形”,见到这一层,还无深意可言。透过第一层形象,去静观景物的内在境象:洁白的玉石,清润的露珠,玲珑的晶帘,明净的月夜。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月夜,普通的庭院,却是诗人灵想独辟构造出来的一个晶莹剔透的世界,一个诗意的创造性空间。穿过幻妙的境象,再去展开新的想象与体验,能够久久地沉浸在这样洁静美好的世界里的女子,她的心地也定然一样的洁净美好。然而,在这样空灵旷远超脱的环境里,她却长久伫立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当我们超越一位思妇幽怨,从审美的角度去审视这整体画境,反思普遍人生机缘的时候,自己心中是不是领悟到一些不能一语道破的人生真意呢?因此,诗的意境,能启示人们超越具体意象而飞跃到幻妙的艺术空间去驰骋想象,醉心领悟韵外之致。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创设各种生活情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感受,使古典诗词中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反复诵读,让学生积累感悟
古典诗词,精炼含蓄,跳跃性强,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去补充、拓展、丰富诗歌的意境。要想真正欣赏古诗词,就要加强诵读,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诵读中理解诗意,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即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通过朗读、吟读、说读等各种诵读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感受诗歌意境之后,让学生自己朗读,强调用普通话,清晰响亮地把诗读出来。必要时,老师可范读或放录音,对诗歌有一个整体感知,然后吟读,强调读出诗味,声音洪亮、舒缓,讲究抑扬顿挫,咬准韵脚,甚至可以让学生摇头晃脑。然后进行说读。如说读《淮上与友人别》中的“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煞渡江人”两句,教师示范为:扬子江畔,春风吹拂,微波荡漾,桃花盛开,杨柳依依。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色,诗人啊,你都无法欣赏,因为你就要和朋友永别了。看着飘飘扬扬的柳絮,你不禁想到了自己即将漂泊天涯的身世,于是你不禁长叹一声,愁上加愁。之后让学生自己说读,说出自己对诗意的理解,补充诗词的意境,感悟体验诗词所蕴含的情感,最后让学生自然成诵。
三.联想想象,拓展思维能力
诗歌表现思想感情的媒介是语言,语言没有视觉的形象性,它不过是一群声音符号的组合。这些声音符号本身并没有形象,但诗的语言却能在读者头脑里构成栩栩如生的形象,这就靠读者的联想。所以,好诗一定能够唤起读者的联想,善于鉴赏的读者也一定富于想象力。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活》中用晏殊、柳永和辛弃疾词中所创造的三种新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的企望和追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一种对学问和事业执著专一的追求和献身精神;“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一种在事业学问追求中理想实现时的喜悦和欢乐。
有了联想与想象,诗才不致于窒息在狭窄的空间和局促的时间里,而能由当下时间入手,展现诗人身处的非当下空间。如杜甫《夜月》:“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此诗描写杜甫困隐长安时,日夜思念~州家小的心情。先从当下时间“今夜”切入,而展现的空间却是~州,并非诗人所处的当下空间――长安。这样,诗人将自己的月夜思家的心情寄托于家小思念自己的想象,极其含蓄,却感人之至,从而形成前人所谓的“诗思从对面飞来”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朗读 理解 古诗词教学
一、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诵读
教学要注意诵读,这是无可置疑的,大多数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有些教师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有些教师每让学生读一次,都要花上比读多出几倍的时间来评,请A评,请B评,还要请C、D、E评,评得兴味全无;还有的教师对背诵缺乏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勉强为之。这都是不足取的。我认为,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评要点到为止,诵要水到渠成。
朗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升,提升对诗歌的理解。如分析完杜牧的《赤壁》后,可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叙事部分“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另一组读议论部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此再次明确此诗的表达方式及层次结构。如分析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后,可由一位学生领读总起句“老夫聊发少年狂”,然后全班学生读出具体写其“狂”的诗句,以此再次加强对本诗总分结构及诗人感情的理解。又如,学习了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后,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读出有关语句,“本诗的线索是‘春行’二字,春行之起点是……春行所见之动物是……
“春行所见之植物是……春行之结点是……”借此对诗歌再作一次梳理。这样梳理之后,背诵就显得轻而易举,顺理成章了。
二、古诗词教学要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当然包括对词义句意的解释梳理(类似于翻译),但理解诗意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感受到美。
如何使学生感受到美呢?
我们的同行做出了许多探索,但有些教师教学诗歌时分析过于理性,流于琐碎,解来解去,却解掉了诗歌的神韵,这是有违诗歌欣赏原则的。“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要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必须遵循一个原则――保持诗歌意境的完整性。方法如下:
1.风景再造品诗境
所谓风景再造,即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写景抒情类的诗歌,可将其改成一则优美的散文,如王维的《过故人庄》,辛弃疾的《清平乐?茅檐低小》等。情节性强的诗歌可改成一出小短剧,如杜甫的《石壕吏》、乐府歌辞《陌上桑》等。如有两名学生是这样用舞蹈来表达他们对《关雎》的理解的:暖暖的音乐从录音机中流出,间或几声水鸟的和鸣,一切是如此温馨祥和。一位少年迈着芭蕾舞步在音乐中舞蹈,他侧耳倾听水鸟的和鸣,眼里满是羡慕与深情。在远远的前方,是一位美丽的少女,也在微风中踏着芭蕾舞步,她在劳动。音乐转向缠绵,少年变得略带忧伤,他向少女每靠近一步,少女就后退一步,始终在远远的前方。音乐再转轻快,少年抱
出了他的土琵琶,边弹边唱,少女露出阳光般的微笑,在惊喜中逐渐靠近,最后两人在微风中沿着溪边舞蹈。这时,音乐中适时地又传来几声水鸟的和鸣……这就是风景再造,这个过程,既需要学生“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歌,并且把握的是诗歌的精髓,再现的是诗歌的神韵。
2.抓住诗眼巧引导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诗歌的提纲挈领,也可以成为诗歌教学的提纲挈领,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抓诗眼有很多技巧,如教学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易难》时,可请一名学生朗读,读后请大家评一评:“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呢?……好在哪里?”若学生答好在读出了感情,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问:“你觉得他读出了哪种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个词概括呢?”明确是“别”字后,教师就可用“别”字来继续引导:“作者通过哪些‘别时景’来表现‘别时人’之‘别时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细品。”又如教学崔灏的《黄鹤楼》时,教师可以说:“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以‘空’字立意,它的每一联都写了一个‘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由此可引导学生体味首联所叹之“楼空”、颔联所写之“天空”、颈联所绘之“洲空”、尾联所愁之“家空”,触摸作者空虚、惆怅、伤感的心境。以上抓诗眼的过程是教师有意为之。
抓诗眼还可以是教师有意为之。诗眼涉及到理解一首诗的关键,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往往给我们很多玄机,抓住它,就可能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如一位学生在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说自己是‘聊发少年狂’呢?”这问题提得好,它是学生抛给教师的一把钥匙,抓住它,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聊发少年狂,狂在哪里?为何要聊发少年狂?”从而明确,狂在上阕的出猎和下阕的杀敌报国。出猎之狂,狂在想法,狂在场面,狂在百姓,狂在太守。而杀敌报国之狂,则由猎手之狂过渡到英雄之狂。总之,全诗无一词不狂,“狂”,显示了作者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关键词:古诗词 教学 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 教学观念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朱光潜先生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开始入手。”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作为最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直和人类生活中最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展现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诗词使我们感受到自己本土文明的鲜活存在,它理应成为我们各级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方法滞后
现在很多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知之甚少,领悟不深。在教学时,绝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串讲方式和串讲加背诵的教学方式,知识无体系,能力无层级,过程方法被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被生硬移植。这样的教学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诗词的关注度自然不高。
(二)学生应试、畏难心理严重
现在初中教育仍然围着中考转。考试几乎不考诗词,试题中即便涉及一些诗词方面的内容,也多以联句的形式出现,且考查的都是名句,题目简单,形式单一。这种单一的浅层次的考查不足以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他们很实际很纯粹,学习古典诗词就是为了考试时的得分。如果不是考试有名句默写和诗词鉴赏,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和诗词有任何的接触。抱着这种应试的心理,学生学习诗词就变得功利、浮躁,不肯静下心来多读多背。
另外,由于诗词理解起来偏难,学起来费时费力,导致一些同学产生了严重的畏难情绪,许多同学看到课后的“背诵”二字就顿生反感,对于诗词的学习自然兴趣不高,消极懈怠。
(三)社会环境负面影响大
在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的阅读空间变小,阅读品位变低,拿到高雅的作品就没精打采,无兴趣去读。同时,家庭因素对中学生诗词教育影响也颇大,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想花不多的精力就取得更好的效果,对于高雅文学作品的学习,常常是置于其次,抑或弃之不理。
二、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诗词教学的特点
(一)提升审美情趣
新课标指出:诵读诗词时,“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诗歌作为优秀个体生命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结晶,必然折射着深具灵魂穿透力的审美之光,必然不可抗拒地灼亮着读者的心灵,激励着人们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优秀的诗歌和美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不但语言美、韵律美,而且意境和感情都非常美。我们在教学中教学生读诗、品诗、悟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体味自然和人生,激发他们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
(二)形成情感体验
新课标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诗,作为真、善、美的最高化身,以美的形式唤起我们美感经验的共鸣,具有渗透心灵的艺术性质。”诗中的富于理性内涵的情感是在诗人的情绪和意象交合时的顿悟,这种智化的诗情更多的需要我们用心去获得某种感受,用脑去建立某种联系,用情去寻找某种共鸣,用意去探求某种规律。在诗歌教学既要引领学生去感受诗的形式美,品味诗的语言美,获得审美愉悦,也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体验,调动全身每一个情感细胞去领悟智化的诗歌情感,从而形成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实现由感而悟,合感而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