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2:00
序论:在您撰写初中化学单元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课题1
空气
一、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二、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气体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0.03%
0.94%
0.03%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三、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四、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2、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3、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五、纯净物与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例如:氧气、氮气、水、二氧化碳等可用化学式表示。
混合物: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例如:空气、各种溶液等
多数天然存在的物质,包括矿石、河水、海水等,物质的溶液也属于混合物。
课题2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③硫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硫在空气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文字表达式:石蜡+
氧气(O2)二氧化碳(CO2)+
水(H2O)
空气中燃烧情况: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⑤铜丝在空气中灼烧(红色固体)
实验现象:加热后,铜丝红热,冷却后,在铜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
化学方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论: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氧化反应。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
(2)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正比;
(3)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光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即固体小颗粒;
(4)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现象,如缓慢氧化。
三、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
2.支持燃烧:炼钢、气焊与气接、液氧炸弹、火箭助燃
四、化合反应:
1、定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2、表达式:A+B==AB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①H2O2和
MnO2
②KMnO4
③KClO3
和
MnO2
2、反应原理
2H2O2
2H2O
+
O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KClO3
2KCl+3O2
3、反应装置
选择根据: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4、操作步骤(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步骤:连—查—装—固—点—收—移—熄
5、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三、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四、分解反应:
1、定义: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2、表达式:AB==A+B
补充: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一定条件下可用燃着的木条;现象:燃着木条熄灭。
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
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反应。
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引导;教学方法;研究探索
为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引导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充分发挥科学有效的教学引导方法的作用也需要调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各方力量。
一、建立化学教学引导方法的实践基础
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思想文化素养是确保初中化学中的引导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最大的动力。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初中化学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引导教学方式的应用来说,开头第一件事便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初中学生只有在兴趣的支持下才会对化学课程有求知欲,开始重视初中化学基础的学习并且乐于通过教师引导教学掌握必要的化学基础知识。比如,在学习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的时候,可以用各种形态的水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流动声音等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对这一单元的“水”有兴趣了这时将学生的心思引导有关“水”的组成、净化等问题上时过渡效果很好,这边说明吸引学生兴趣的做法是比较成功的。
2.提升教师素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是教学引导方法的主要执行者和主导者,这一方法能否发挥高效教学效果与教师的个人素质休戚相关。为了能做好化学教学引导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初中化学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①明确的教学目标。②高超的教学能力。③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善于接受和理解新事物、新思想、新理论。
二、创造教学引导方法的执行环境
教学引导方法是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之一,无论哪种教学方法的实施都必须以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基础。
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教师所授的课程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学生也就容易对教师产生信赖,利于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影响巨大。教学引导方法的实施同样需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这样可以促进学生适应教师的引导教学方式,理解教师开展引导教学的原因并掌握引导教学带来的有利条件。初中化学课堂上和谐师生关系包括:在化学课堂上建立公平、公正、民主、开朗的状态,师生之间维持相互信任、信赖的感情,且师生之间交流沟通效果良好。
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教学引导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新型教学方式,所以这种教学方式实践应用所需的环境、观念也与过去有着天壤之别。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学引导方法的应用需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换言之,教学引导方法的顺利使用必须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比如学习《燃烧及其利用》这一单元的时候,初中化学教学首先要让自己从思想观念上认定学生才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主体,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燃烧的要求和效果,同时辅以大量学生自主参与的燃烧试验锻炼学生的各项自主能力。
3.正确认知当前教育教学形势
作为一个出色的初中化学教师不仅要掌握高超的化学教学技巧,还需要准确把握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形式。目前,新课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各地初中化学教学形势已经发生了许多天翻地覆的变化,此时的教学形势是“引导教学方法”的使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三、有序开展教学引导工作
教学引导方法是指导实践工作的理论知识,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需要的是对化学教学引导方法进行有效实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稳健有序地组织和安排教学引导工作、实现初中化学的高效教学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首先,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其次,化学教师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第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引导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例如,学习第十单元酸和碱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确定这一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酸和碱以及简单的酸碱反应。然后根据教学计划开始教学,先教酸的概念、特征和特性,然后再教碱,最后再综合讨论酸碱化学反应。在现代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引导方法分别包括:自主学习法、范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兴趣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四、引导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经常有人说化学课程是一门实验课程,所以在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但实际上,初中化学是一门理论概念与基础实验并重的学科。凡是认识到初中化学课程本质的人在开展化学教学工作时都会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化学教学引导方法的应用也是如此。化学教学中教师以理论性质的引导教学方法指导实践推动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和教学任务有效完成。
以《化学与生活》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引导教学方式主要有①将理论知识教学融入到课堂互动之中。在理论教学中了解到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为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然后以社会调查或者实验的方式去了解这些营养物质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进而展开学生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思考。②引导教学方式始终围绕课堂教学核心展开。这一单元内容的核心便是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化学在生活之中的应用,授课时情境创设的主题必须紧扣这一核心。③明确区分化学教学中出现的化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时同样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引导教学是新课改后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常用手段,引导教学方法也是初中化学教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当然,现在对教学引导方法的研究可用两个方面概括,一是对方法实施需求的研究,如“如何让引导教学方法发挥实际效果?”二是对方法策略的总结性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依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浅析[J].新课程(教研),2011(04)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 概念教学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化学科目是既有意思又复杂的,有意思在于学生对新科目的好奇,而复杂则是在接触化学后,面对各种各样的化学概念,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每个知识点都是独立的,不能将它们融会贯通。在传统的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往往借助死记硬背的方法向学生们灌输化学概念,这样学生难以深化化学概念理解,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信息加工与问题解决工具,近几年来日益受到教师们的追捧。在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中引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助化学教师的改良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是运用思维导图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而不是一味的将书本内容灌输给学生,造成学生学生效率低下,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构初中化学知识系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构建以小节为对象的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小节”代表着某个单元或者知识点的完结,是构建知识中最具体、最小的部分,它既是最基本的又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讲完本课的知识点时,应该注意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再将各个知识点充分的联系起来,使其系统化、结构化。以《碳和碳的氧化物》为例,运用思维导图对本小节进行构建化学知识体系,根据本单元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物理性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描述实验现象;实验室制取方法: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解释实验现象,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这些看似散乱但有相互联系的知识点,在以往的化学课题中,基本上是化学教师的重中之重,每次都会反复强调,课后反复联系,然而在进行初中总复习时,总会被学生所忽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利于思维导图,在课堂中在使用思维导图形式的板书形式,帮助学生找到相互关联的关键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板书构建中,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容易混淆的概念点,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构建以专题为对象的知识体系
在以专题为对象的知识体系主要用于复习阶段,运用思维导图对某个专题进行具体知识归纳整理建构知识体系,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将学习过的化学知识点进行梳理,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和学习,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改良自身的教学方式,通过对某一专题的知识建构,将相联系的概念都汇总,整理为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这样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清晰具体的化学概念知识结构网。
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化学知识体系,就是将普通的化学概念学习阶段升华为系统学习阶段,使学生将单一的化学知识概念,转变为具体的、系统的知识网络,这充分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思想,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思维导图应该注意的问题
思维导图作为一门新的学习工具,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由中心概念将外散出成千上万个支点,每一个支点都是与中心概念的一个连接点。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化学教学中,是有利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化学复习。但是在日常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思维导图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扎实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实现顺利思维导图的基础。只有以牢固的基础知识作为依据,在面相关联的知识点时 ,才能够将它们关联起来,解决相关的问题,明白在解题过程中,需要运用到那些定义、公式等。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自然界的水》时,可将课题1“水的组成”,将上个单元学习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的课题2“氧气”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仅学习了新的知识,又能够将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小型的知识网,帮助学习复习记忆。
2.善于联想和类比
联想和类比都是思维导图的基本要求,根据已知的化学知识点将刚刚学习的化学知识点利用联想的方法相关联起来,化学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个部分的知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复杂的化学问题中,利用已知的化学知识对问题进行适当的简化,由此推导出正确的答案。在化学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解答,通过对问题的观察、分析,根据题型和相关条件、结构、图形联想到与之有关的概念、公式等相关的问题的知识点解法,不断简化,建立相似点从而找到问题的解题思路。如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相关知识点时,我们可以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的相关化学性质,将它们的特性、制取方法、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再与我们前面所学的氧气的制取、水的组成相联系,梳理成一个中型的知识网络。这样从知识分支点推出中心概念,逐步了解初中化学知识的网络构造。
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中所包含的化学概念涵盖了所有单元,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帮助学生们建构初中化学知识网络,掌握概念学习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思维导图的运用,巧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深化概念理解,掌握化学概念的本质内涵。
参考文献
[1]杨凌:概念图、思维导图的结合对教与学的辅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2]江胜根:化学概念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03年04期
一、在初中化学预习环节加强思维导图的应用
针对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初中生加强课前预习是极为必要和重要的,加强课前预习能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具备基本的了解,明确重点和难点,从而确定学习的方向性,而思维导图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预习效率。以初三化学教学为例,初三学生学业压力大,各个学科的学习任务都比较繁重,每个学科分配的时间都极其有限,因而在预习环节需要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更高价值的学习成果。引入思维导图进行辅助教学后,化学教师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节省课堂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强初三化学课堂的丰富性。
二、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加强思维导图的应用
1.利用思维导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初中化学由于知识点烦琐,而课堂时间又极其有限,常常难以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究其原因,教师将精力花费在了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而缺乏系统化的教学思路。引入思维导图后,教师将重要知识点放入图中,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进度,进行结构化、系统化讲解,能够有效节省时间,将多余时间用来进行发散教学。
2.利用思维导图生成课堂笔记
由于化学学科知识点较多,学生通常会进行必要的课堂笔记,然而实践证明,学生的课堂笔记大多缺乏内在逻辑性,在后期复习中发挥的作用并不显著。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增强学生课堂笔记的规范性、实用性,通过向学生揭示知识结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课堂记录效率,提高学生课堂笔记的质量。
三、在初中化学复习环节加强思维导图的应用
如上文所述,化学学习既需要加强课前预习,也要重视课后复习。尤其对于初中化学,学生正处于化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必须对每一个知识点理解清楚,不能存在盲区,而课后复习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得与失。应用思维导图无疑能极大地优化学生的复习效果,强化化学复习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学习初中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内容时,通过前期的教学,学生大致掌握了空气中的成分、氧气的制取等知识,但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理解地还不够深刻,这就需要学生加强复习,消除知识盲区。在复习环节应用思维导图,将所学知识点置于图中,通过各种具有不同意义的符号和线条将其串联起来,能够清晰地看出彼此之间的联系。
四、初中化学思维导图的设计思路
1.提炼重点知识,构建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虽然知识点较为繁杂,但每个单元都有其主题,通常每个单元的主题就是单元名称,围绕这个主题再提炼相关知识点,便是这个学习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依据此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提炼每个学习单元的重难点知识,再将其有效组织在一起,便形成了涵盖性广的思维导图。
2.依据反向论证的思路设计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设计思路力求多样性,传统的平行设计思路缺乏活力和创新力,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采用反向论证的思路设计思维导图,就是引导学生从结论出发,依次推断出满足该结论的相关条件。初中化学利用思维导图将每一个结论的推演过程进行逆向展示,学生只有摸清了该结论形成的来龙去脉,只有掌握了反向论证的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掌握了教学内容的核心。
3.延伸教材内容,拓展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构思和设计既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突出主题,又要注重延伸教材内容,对思维导图进行有效拓展,这就需要化学教师善于结合课内外教学资源,从不同角度设计思维导图,利用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学习内容。另外,教师在选择延伸内容时,还应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多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初中化学“水的净化”内容时,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将水在净化过程中液化、汽化等状态进行描述,与此同时,教师还在思维导图中融入了蒸馏水的制作流程,将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比对,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对水的净化过程及其要求认识得更加深刻。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应用思维导图具有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性,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实践证明:思维导图遵循学生思维的基本规律,将教学内容划入思维导图中,依据学生思维的变化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体现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当然,初中化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还需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郁磊.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3,11(08):63-64.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举隅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对初中化学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探索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做好初中化学的课堂设计,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可以有效的贯彻新课程的理念。
一、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及其内容
1.教学设计的分析和实施过程
所谓的教学设计指的是通过利用系统化的方法,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教学的目标、出台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与修改的一个过程。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学设计主要指的是,依据学校和该专业的特征与任务、学生年龄的特点以及课程之间的联系等来对课程的设置、课时和顺序进行规定。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的实施主要包括问题的分析、目标的设计、实施和实施效果的评估与修正几个过程。教学设计在实施的过程中是把教学过程看做一个系统进行控制和实施的,它首先要做到对教学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进而确定相应的目标、选择合理的实施方法,在实施之后要对方案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估并作出一个修正。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强调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的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
2.教学设计的内容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课前内容、课堂内容和课后内容三个系统。其中课前部分主要包括对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具的选择。课堂内容主要包括课前的准备、新课的导入、课程内容的实施、课后总结和课后作业等。课后部分主要涉及到教师对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的反思。
二、教学设计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1.教学设计在课前部分的应用
教学设计在课前部分的设计主要包括对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具的选择。例如在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这一单元的课题2涉及到分子和原子的学习,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课前准备部分时要对课程的目标、教材以及学生进行分析。首先根据大纲规定要求:经过学习学生要掌握分子的概念与性质、认识分子的存在等,同时要求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观察的能力。对所学内容的分析是该对象看不到、摸不着的特性成为了教学的难点。而学习的对象即初中生,由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了解较少,学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这一特点。根据这一切入点,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可以利用做实验、观看动画、生活中的现象等来进行学习。比如长期放煤球的墙壁会变黑的现象,教师可以拍成对比的照片制作成幻灯片,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体会。
2.教学设计在课堂部分的应用
教学设计在课堂内容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课前的准备、新课的导入、课程内容的实施、课后总结和课后作业等。还是在分子这一课题的学习当中,在进行课前准备的时候教师可以依据课程的特点,让学生做一些家庭实验。比如让学生在家里向装满砂子的瓶子里倒水,这样来提前温习分子之间有间隔这一特性。同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也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可以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主动性。在开课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并根据一些生活现象来引入“分子”这一概念,比如对学生所做的实验进行反馈信息的收集,进而依据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自然而然的导入课堂主题。
在课程内容的实施中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例如在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这一单元中的课题一能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中进行NaOH 溶液与 硫酸铜溶液反应的课堂实验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与动手能力稍差的学生分在一组,在动手能力上进行相互的帮助与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协助和诱导者的角色,避免全权负责。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切身的体会去较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很好的培养了其动手的能力。在此过程教师可以在饰演的过程中向学生设定一些问题:这一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对比实验前后质量的变化?化学反应中分子变化了吗?在实验进行完毕后让学生依据实验记录进行讨论和回答问题,这样可以让得出的结论更具有依据,同时培养了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和纠正,同时在布置课后作业也要与课堂的内容相衔接。
3.教学设计在课后部分的应用
教学设计在课后部分的实施主要涉及到教师对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的反思。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并及时的修正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对这一环节的设计要给与高度的重视。例如在能量守恒这一课题中教师在总结这一课堂设计的优势: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与合作的能力,教会了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缺陷: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能正确的使用天平早场的误差给最后能量守恒这一结论的得出代乐乐矛盾,这一现象就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使用仪器的培养。
三、结语
教学设计在初中化学课堂的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分布于课前、课中及课后。在课前教师对教学目标、教材和学生特征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选择做实验、观看动画、生活中的现象等教学手段。在课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后设计中对课堂的效果进行评定和修正,找出课程的成功和失误之处,积累经验。教学设计的有效利用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应强化认识,不断的积累经验,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
参考文献
[1]郝凤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举隅,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2年8期
初中化学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在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化学教学模式发生了新变化,但是作业仍然是巩固化学课堂知识,形成学生化学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一直以来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使初中化学作业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在详细列举初中化学作业存在的问题基础上,试着找出有效应对初中化学作业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初中化学;作业;误区;对策
一、初中化学作业存在的误区
初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科学性较强的课程,它要求作业在促进学生加深记忆和有效理解化学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动脑和动手的行动中,有效的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是,教师在传统教学思维理论的指引下,没有发挥出化学作业应有的作用,初中化学作业的布置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课堂作业无效
课堂作业主要用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使学生深刻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但是,有的化学教师没有发挥出课堂作业巩固随堂知识的重要作用,不能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灵活设置课堂作业,课堂作业往往成了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学生只是在课堂作业中重复一些书本中的定义、化学方程式等。还有的化学教师将本应课堂完成的作业留给学生在课后完成,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且不能对作业进行有效的讲解和指导,没有及时形成对课堂教学结果的反馈。
2、课后作业太多
新教改明确要求减轻初中生的作业负担,但是,有的教师还依然固执的认为只有增加学生的作业量,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有些教师甚至还认为初中化学是一门后开设课程,化学相对主科课程教学的时间有限,必须使学生在大量作业中提升成绩,不少重复性的试题和练习册成为了初中化学的课后作业。这些作业不仅起不到促进学生复习化学知识的效果,而且也使学生疲于奔命,甚至还可能使学生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过大的作业量,不仅不能培养学生较好的化学学习方法,也不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化学定理。
3、作业形式过于死板
目前,初中化学作业过于强调复习基础知识和对复杂题目进行演算两种方式。初中化学作业也主要以完成教科书上的习题和教师统一订购的习题册为主,教师很少留给学生做实验等需要学生动手完成的化学作业。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是根据以知条件,运用相关定理求未知数据的单一作业模式,学生主要以思考和演算的方式来得到作业结果。通过结果想过程,根据过程推论结果,或是一道题有多个答案的题目很少出现在化学作业中。有的教师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甚至规定了学生作业本在解答相应化学作业题目时应使用的具体统一作业格式,这使化学作业形式于死板。
二、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1、突出趣味性策略
在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初中化学作业应当重在质量,要使学生告别以往那种无用的重复练习,要使学生在化学作业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形成必要的化学能力。因此,教师在作业内容的设计上要有新意,要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思考,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能积极的思考化学理论知识,能为学生在作业中开创学习的自由环境,使学生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乐此不疲。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化学故事、化学史上的奇闻异事,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走进化学的世界中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就可以给学生在作业中布置“滴血认亲”的奇案故事,使学生在故事中能自己总结出化学道理,以及再扩展讲述滴血加明矾不相融和加盐相融的化学小实验,从而使学生对物理和化学性质有进一步理解。
2、坚持以人为本的策略
化学作业必须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化学作业成为了学生不得不被动接受的一件任务,那么作业的布置就是失败的。因此,初中化学作业的布置,要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能力范围以内的作业,甚至在作业题中教师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使学生选择性的完成其中的某项或几项任务,这样不仅有利于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作业需求,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反复的设置需要进行巩固学习和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的题目。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师在进行完前三个课时后,教师可以围绕元素周期表出三道题目,第一题主要围绕元素周期表常识,让学生任意组合写出至少5个氧化物、气体、碱、酸、盐等不同物质的化学式,第二题要求这些化学式在第二天同桌两两讨论中让对方读不出而经教师验证又是正确的化学式,那么既为获胜方。第三题,让学生用自己最精练的话语总结出化学式中发现的规律。这些问题的难度逐一增加,可以使学生至少做出几个题目,同时又有效的使学生积极的探究化学世界的神奇。
3、贴近实际生活策略
化学作业要贴近学生的家庭和生活环境,要使初中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找到完成作业所需的实验器材,进而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化学作业的结果。因此,教师在布置初中化学作业的内容上,应当是学生头脑中已有基本的化学概念或已经是相当熟悉的化学成份,学生作业完成的过程,应当是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验,就可以有效得到正确的答案。此外,教师布置的作业应当符合安全要求,必须对学生完成作业有明确的说明,使学生在安全的范围内完成化学作业。化学作业未必都是让学生得到结果,也可以告知学生结果,而让学生想办法推理出结果的正确性。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爱护水资源一节,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观察水污染情况的作业,例如,可以告诉学生生活中可用漂白粉净化水、蒸馏净化水和过滤净化水三种方法,从而让学生完成治理水污染的实验,让学生说说三种方法中哪种效果最好,并找到原因是什么,最后让学得到不同方式净水会有不同效果。
三、结论
初中化学作业既要起到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作用,也要使学生能在有趣的环境氛围中,促进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使学生通过作业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目前初中化学作业还存在课堂作业无效,课后作业量大,作业形式过于死板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创新作业形式,设置符合学生水平的作业,以及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检验作业结果的策略来提升作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俊明.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一、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的指导理念
理念一: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是生生之间的学习过程,是生本之间的熟悉过程,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过程。
理念二: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可以帮助教师与学生在探究中实现问题的碰撞,在讨论中达到问题的解决,在实验中见证解决的途径,在交流中形成问题的共识,在体验中成就能力的提升。
理念三: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能够实现师生间知识的有效传递,能够成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展示平台,能够成为学生提升能力展示自我的重要舞台。
二、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因材施教。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面对不同学生,要根据相同的教学内容,布置不同标准,不同容量,不同层次的作业。指导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与此相配套的措施是对作业的评价也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原则二:培养兴趣。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只有在充满创意,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让学生心向往之。当然新颖的形式还要和充实的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原则三:学以致用。初中化学优化作业设计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目的。
三、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的基本要素
第一,梯度原则。初中化学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难易不同,有的只需要学生了解梗概,有的需要学生牢记,有的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会灵活运用,有的需要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有的需要学生既要动手更要动脑、动手转化为实验论文。因此,教师在作业优化设计时要坚持梯度原则,根据每节课所授内容,因材施教,设计作业,让学生逐步推进,步步为营,逐渐掌握所学知识。
第二,难易适中。不仅仅是初中化学作业设计要求难以适中,其实任何学科作业都应该坚持这个原则。作业如果偏难,学生就会感到无从下手,看到题目望而生畏,结果自然是一塌糊涂不堪入目。作业如果偏易,学生又会滋生骄傲情绪,毛毛糙糙落不到实处,同样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学习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化学作业优化设计时要在坚持培养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以致用,每一次作业既要有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兼顾对基础知识拓展。如此,方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第三,体现多样。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寻求突破。在内容上,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做家庭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所授撰写小论文,可以让学生结合新知做调查报告。在形式上,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可以寻求家长帮助,可以到社区到野外。总之,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一旦凸显出多样性,注重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第四,注重反思。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要体现出反思性,反思能够让处于迷惘中的学子豁然开朗,反思能够让身处不解中的学子柳暗花明,反思能够让感到疑惑的孩子顿悟明理。反思性的作业主要包括单元或章节授课结束后的回顾与总结,考试后试卷的改错与分析。作为一个学习模块,每一个单元或章节的授课结束后,我们一定要让学生通过梳理和归纳完成本单元或本章节的知识图例,让学生在反思性的作业中实现知识的有序有效的吸收和归纳。考试后试卷的改错和分析更是有助于学生完成一个阶段的知识梳理,作业化学老师,我们一定要重视反思性作业的优化设计。
第五,检查评价。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的效果如何,还要看坚持评价。在遵循优化作业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检查批阅方式和评价方式。可以小组内学生相互检查教师后批阅评价,可以采用学生互相批阅的方式,还可以随机抽样批阅,还可以给出答案让学生自己批阅。方法因人而异,但效果却各有不同。只要我们运用得当,一定会达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