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七年级生物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3 11:21:54

序论:在您撰写七年级生物教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1篇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教案

皮肤与汗液分泌

〖教学目标〗

1.知识:

(1)说出皮肤的结构组成,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些术语;

(2)理解皮肤的排泄功能。

2.能力:

(1)运用显微镜观察皮肤的结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区分能力;

(2)在教学创设的情境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切实体会皮肤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和技能,并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初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通过课堂中开展的活动,培养快速处理信息,灵活进行口头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皮肤结构的方式帮助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和分析问题。

(2)通过对皮肤结构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充分认识生物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3)通过介绍我国有关科学技术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皮肤与汗液分泌。

课时:一课时。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有多项功能,与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但由于教材将本节安排在“人体废物的排出”这章进行介绍,所以教学设计中应以排泄功能为主线来介绍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皮肤的结构”,虽然在显微镜下较易观察,但学生可能不易区分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需要教师点拨引导;“皮肤的排泄功能”部分,由于学生对“汗液的形成和分泌”,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是本节课的难点,可以借助CAI。

本课教学先以学生们较熟悉的宏观世界“城市垃圾的清理”作为类比使学生了解人体代谢废物及时排出的重要性。同时提问“人体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排出体内代谢废物?”

[学生回答]①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体外;

②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③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借机回顾前面学习的两种排泄途径,同时引入今天“皮肤”的内容。

【新课导入】师:有人说:“皮肤我很熟悉呀!一人一张嘛”(以轻松的话题开局)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些描写皮肤的词句? (请同学列举)

学生争相发言:白皙、黝黑;皮厚如墙;油光满面;汗流满面;“白里透红,与众不同”;“只留青春不留痘”;“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教师含笑而言:刚才同学们列举的词句十分生动有趣(给以肯定),可是细细想来,这些词句中,还隐含着关于皮肤的一系列问题(话题急转),比如,皮肤常年暴露在外,接触许多细菌,为什么不腐烂变质呢?有人肤白胜雪,有人皮黑似炭,人体的肤色为何会有不同?长“青春痘”是什么原因?人为何会出汗?(一连串发问,引起学生思考)这些无疑都与皮肤结构有关!

一、皮肤的结构

[活动]观察皮肤的结构

(1)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皮肤切片,获得有关皮肤结构的感性认识;

(2)对照大屏幕上皮肤构造图,辨别皮肤各组成部分;

(3)出示3个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观察探究:

①皮肤有哪些结构?

②皮肤各部分结构有什么特点?

③推测各部分结构功能。

[注意事项]①教师巡视指导;

②请学生注意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以防压碎;

③观察完后,交回切片显微镜,做好实验收尾工作。

请学生对照屏幕上的皮肤结构示意图,说出皮肤的结构和细胞排列特点,推测有何功能。展示课件,小结皮肤的结构,并引导学生由结构认识功能。

皮肤的结构:表皮--角质层,生发层

真皮

皮肤附属物:毛皮、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

(1)表皮

在介绍生发层的分裂增长能力时,可引用一组数据来证实:“人体整个表皮一般每3~4周就全部更换一次,人的一生中总共约要掉落18千克的皮肤碎屑”;在介绍“经常晒太阳的人们为何皮肤会变得黑些”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发层中的黑色素细胞。

(2)真皮

师: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看图),从厚度上看比表皮薄,还是比表皮厚啊?

生:厚!

师:真皮内含有大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这有何作用呢?(Flash同时闪现这两部分结构)

教师演示:大家一起捏住自己的脸,再轻轻扭动,松开手,看皮肤有没有大的变化? (或以一块新鲜的较厚猪皮实验,撕、拽、拉)

生笑着同做:没有!

师继续演示:这是一张白纸,我把它抓住,再轻轻一扭,松开手,大家看看纸产生了什么变化。

生:变皱了!

师:这说明了什么? (再介绍《红楼梦》中贾宝玉和刘姥姥的皮肤差别)

生:真皮内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赋予了皮肤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师:在真皮内我们还可以看见感觉神经末梢和非常丰富的毛细血管(Flash分别闪烁)它们各有何作用?(通过Flash展现冬季与夏季毛细血管的变化,帮助学生直观感知、深入理解此知识点)

生:感觉神经末梢能使我们感受外界刺激;毛细血管可以通过自身的“收缩”与“舒张”来调节体温,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3)皮肤的附属结构

请学生观察自己的皮肤,说出皮肤还有哪些附属物,再在大屏幕中显示结构照片。

在对皮脂腺的介绍中,注意补充青春期预防青春痘的方法,做好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

二、汗液的形成和分泌

(1)汗腺组成

分泌部:由弯曲成团的细管构成,周围有毛细血管

导管:细长的管道开口于皮肤表面

师:相信同学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夏日的骄阳下呆一会儿就会感到浑身冒汗。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以前人们不知道汗水是怎么来的?现代医学和生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真皮内隐藏着250万个小腺体,汗液就是从那里被输送到皮肤表面的。

(Flash闪现汗腺组成,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汗腺分泌部周围的毛细血管,并思考其作用)

(2)汗液的成分

教师演示:将手指按在镜面上,5秒钟后移开,发现镜面上留有水蒸气,以此证明汗液的成分有水。再请学生思考,并讲出证据,以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判断汗液的其他成分。

生:军训时,衣服和帽子上留有的白色的盐渍,汗的味道是咸的!说明还有无机盐。

生:烘烤汗液时应该会有臭味散发,说明汗液的成分中含有尿素。

(3)汗液的形成和分泌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可以结合信息技术,通过Flash动画来展示,整个过程避免了单纯语言描述的苍白无力,使教师的讲述变得生动而形象,学生的认识变得直观而明晰。)

教师结合多媒体讲解:当环境温度较高或人体剧烈运动时,汗腺周围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部细胞从毛细血管中吸收了水、无机盐、尿素等物质形成汗液,再通过导管到达体表被排出。

(4)出汗的利弊

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出汗的利弊从而引出其功能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时间4分钟)。

生:有排泄作用!

生:调节体温的作用!

师乘势而问:如何实现的? (将问题深入)

生:汗的蒸发会带走一部分热量,因此对人体的体温具有调节作用。

师:(点头赞许,同时播放Flash“汗液的蒸发带走热量”)除了刚才说到的皮肤可以通过毛细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体温外,汗液的蒸发也可调节体温,特别是在人剧烈运动时,肌肉活动释放的热量相当于安静时的10~15倍,此时光靠皮肤的散热已经来不及了,并且要是这些热量不及时散发出去的话,足以使全身的血液沸腾,这时就要紧急开动全身皮肤的250万个汗腺,结果我们会大汗淋漓,靠汗水的蒸发带走热量。

师: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两面性的,那么出汗有没有不好的地方? (转变话题顺便进行世界观教育)

生:大量出汗会使人体盐分流失,造成热痉挛,所以高温天气里,人们应及时补充水和盐分。

生:弄脏衣物,要求我们搞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一定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使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得到发展。

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树立学生主体地位观。

家质是人的品格特征的深层内蕴,它的基本特征是人的内在的主体性。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学生素质的形成必须通过学生主体内部积极性的调动,经过个性的内化才能实现。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区别,正是素质教育的水分岭。

坚持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把学生当做可以与教师平等对话和交往的生命体。在教育中,要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和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与此同时,教师的角色也要从知识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学生能力的教练者。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使“要我学”发展为“我要学”,从而确立生物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

二、探索“自主学习”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1.创设问题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根据中师生发育特征—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这一特点,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发现和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在讨论、操作中发现引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引出相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自主认真读书、积极思维、深入探索,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培养学生多方面自主发展。

在课堂基本知识全面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多布置几类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一来这样可以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顺利完成自己所能完成难度的学习,二来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自主提高、发展的机会,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特长。如:A类作业—不限方式、内容的作业,可以通过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找出间题,按自己理fff做答。B类作业—选做类作业,指那些具有一定探索性或研究性的作业。C类作业—有指定性的常规书面作业,但要“少而精”。

如:在学完“根的吸收作用”一节后,我布置以下几类作业:A类作业:阅读学校阅览室现有的《花卉栽培》、《会跳舞的草》等等,找出问题自己作答。B类作业:动手栽培萝卜、菠菜等易成活植物,观察研究“植物的根如何吸收、运输水份的”以及“二者吸收无机盐的成份有何不同?”。一C类作业:根吸收水份和无机盐的原理、过程分别是什么?有何联’系?。这样一来,不仅激励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更大地调动其积极性,得到多方面的自主性发展。

三、创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树立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信心。

建立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的重点在于教师以自己的真诚去唤起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体验到,教师是尊重他们的,并对他们的潜能、他们解决间题的能力充满信心,于是学生就会去掉畏怯之心,作出积极的反应,尽力不辜负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师生之间这种彼此信赖、彼此尊重的情感很自然就会使课堂气氛宽松和谐,为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树立了信心,创造了条件。

四、运用期望和激励的心理效应,促进学生主动寻求发展。

一个学生被看成什么样,被说成什么样,被怎样对待,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会变成学生的现实,这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在教学中我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譬如:在教学过程中,无论课堂上作答或是批改作业时,对一些智力一般的学生时常给予表扬、鼓励,结果,这些学生不仅在学习上突飞猛进,作业日益千净整齐且力求完美,很快成为班上的先进,并且经常抢答间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对于一些属于“冥顽”的学生,时常给予关怀,发现其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结果,在生物学这门课上不再出现逃课、不交作业的不良习惯。这些体验让我深深感动“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要想让学生自主寻求新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才能、灵气,就应该让学生经常得到激励,树立其自信心,才能扬起其好胜心和求知欲的风帆,踏上自主学习的探索之路。

总之,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自觉地运用学生主体观念改进自身的教学观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发展开拓道路。

看了“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教案”的人还看了:

1.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2.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免费

第2篇

北师大七年级下生物教案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教学目标

1、能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种种消化酶的作用。

2、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说明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3、能够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4、能说明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5、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活动中,学习探究实验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②概述食物中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解释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特点。

2、难点

①举例说出消化系统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②认识酶在消化过程的重要作用。

③描述食物在口腔、胃、小肠内的主要变化。;

④描述小肠结构特点,解释为什么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三、教学方法:探究活动

四、课时安排:4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当我们见到美味可口的食物,总是又想吃又怕胖,这可怎么办呢?你有没有同样的烦恼?难道食物中所有营养物质都会被身体吸收?有的人吃得再多仍然很瘦,有的人吃得很少也发胖,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观看小品:(课件演示)

胖生: 饭菜不好吃,我坚决不吃;饭菜好吃,我就狼吞虎咽。过了一阵,糟了!胃胀得受不了。哦,肚子又疼起来了。老师,我要上厕所。

胖生:唉!我走路好累哦,跑也跑不动,穿衣服又难看,真羡慕你们那么苗条。哼!平时我还没有他们吃得多,真是喝水都要长胖哦!

小结:看来,人体的消化吸收与体态的胖瘦有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食物在人体内是怎样被消化吸收的?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演示 用挂图或课件演示消化系统的整体形态和各部分的模型,辨护消化管各部分和消化腺各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 在四人学习小组内交流,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尝试说出消化管各部分的形态和位置。尝试描述消化腺的形态和位置。

游戏 把消化系统组成的各器官名称卡片,打乱顺序分发给参加排序游戏的同学,看看大家对它们的结构位置掌握的如何?

2、消化道

(1)、口腔

讨论并小结:

①牙:人体中的牙齿是最坚硬的器官,可分为门齿、犬齿的臼齿。

②舌:肌肉质的舌,主要的功能是辨别食物的味道、搅伴食物、辅助发音等。

(2)、食管 食物进入体内的通道。

(3)、胃

小结: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位于腹腔左上方。

(4)、小肠

3、消化腺 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能分泌消化液)

演示:用挂图或课件演示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结构。

小结:唾液腺分泌唾液,胃腺分泌胃液,肠腺分泌小肠液,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

(三)、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明白了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小肠、大肠和,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它们能分泌消化液,大部分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能促进消化管中的食物分解。

(四)、巩固练习

(五)、作业布置

第2课时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复习提问:进化消化系统是由什么器官组成?各有什么功能?

导入新课:

进入消化系统的食物为什么必须经过消化呢?食物又是怎样被消化的呢?

演示实验 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

讨论 淀粉和葡萄糖这两种物质哪种能透过透析袋?如果细胞膜具有和透析膜相似的功能,请推测食物中的确良淀粉能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呢?

小结:淀粉不能透过透析袋,因为淀粉分子较大;而葡萄糖分子较小,能穿过透析袋进入烧杯内水中。因此,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消化管壁上皮细胞吸收。这一过程叫食物的消化。那么,在消化管内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食物的消化过程需要哪些条件呢?

(一)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创设实验情景:分发给每位学生一小块馒头让他们细嚼馒头时,有什么感觉?

提出问题:由学生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由学生根据问题做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由学生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得出结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1、在唾液的作用下,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讨论:“细嚼慢咽”的道理。

(二)总结实验的过程情况

导入新的内容

复杂的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实现也是通过细胞完成的,营养物质首先要进入细胞才能被细胞利用,参与生命活动。食物中的有些营养物质必须经过加工后才能被人体利用。对,是消化液中的各种消化酶。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各种消化酶的怎样将大分子物质“拆”成小分子物质的。

(三)合作交流,学习新知识

1、口腔内的消化

讨论 食物入口,口腔中的器官会对食物进行怎样的处理?

小结 食物入口,首先要经牙齿咀嚼、切断、撕裂、磨碎,使食物和消化液接触。口腔口舌的味觉可避免吃下有害的物质,在咀嚼食物时,又可借助舌的运动,将食物与唾液拌和在食团,以便吞咽。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消化为麦芽糖。

食物经咽吞下,食道受到食团的刺激,管壁的肌肉自上而下地扩张和收缩,交替活动,称为蠕动。

2、胃内的消化

食物进入胃内,唾液淀粉酶是否还能继续消化淀粉?

不行,因为胃液是酸性的,唾液淀粉酶在酸性的胃液中失去活性。那么食物在胃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食团进入胃内,胃的肌肉收缩、蠕动,一方面揉碎食物,另一方面使食物与胃蛋白酶结合,在酸性条件下,胃蛋白酶活动,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多肽。

3.小肠的消化

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食物进入小肠后,进行最完全的消化和吸收。

食物消化的过程。

(四)、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明白了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小肠、大肠和,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它们能分泌消化液,大部分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能促进消化管中的食物分解。

(五)、巩固练习

优化初中生物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

摘要:本文对初中生物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作为生物教师应改变观念,关爱、尊重学生,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倡导有效教学,做好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方法;优化

由于中考的指挥棒作用,从社会到家庭,乃至学生对初中生物学科的学习不重视,给生物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难度。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是摆在生物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这就要求教师从自身做起,探索出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教师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对待生物教学

教师的价值绝不是体现在你所教的学生得的分数有多高,录取上级学校的人数有多少,而在于以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要求教师要为社会负责,为学生负责,教师的行为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发展负责任。虽然生物学科没有升学的外在动力,但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2、需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其中也包含对学生的热爱。关爱学生,使学生敞开心灵,有了爱心,就找到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实现真正的心灵沟通,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也才能在师生的互相解读中产生共鸣,这样学生才能爱老师,才能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为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奠定感情基础。

3、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少部分学生学习生物的动机来自于力求全面发展,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来自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秀的教师不只在于他的知识占有量多少,而更重要是否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乐学、会学。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如阅读、讨论、探究、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并努力做到多种方法的最优结合,才能有效地在教学中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4、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倡导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物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真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并要求在新课程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教材中也设计了大量的有关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内容。要使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得到发展,就应摒弃过去那种由教师代替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尽量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为学生创设一种适于探究的情景或氛围,给学生以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学生的能力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不是学生要学的全部内容,也就是教师要用教材教,避免教材教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媒体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和隐性资源,这也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5、重视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堂上教师利用激励性语言,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肯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提高学习效率常用的方法。生物教师任重而道远。

6、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6.1充分利用好实验室,制定合理的实验计划。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教学中实验活动的开展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教学的结果如何将势必会影响到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效果,影响到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广大生物教师而言,在学校生物实验室从无到有建成之后,教师就有义务,有必要利用好生物实验室为生物教学服务,通过优化生物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生物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生物实验活动的调控者,指导者,其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课前自己认真做几遍,确保自己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熟练。

6.2情境化教学法,提高教学时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活动。从学生身边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产实际出发或从学生关心的事情做起,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就有很多生物学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从而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6.3教师要运用“语言的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复习“心脏的结构”时,要求学生把前一节课画的心脏结构简图拿出来,结果好几位学生紧张地在抽屉里乱翻,我很生气,因这是特意布置要夹在书里放好的,这节课还要用这张图学习“血液循环”,本想批评一顿,转而一想,批评只能使学生更紧张,更想不起放在哪,于事无补,不如幽他一默。“可能有几位同学忘了把自己的心放在哪儿?别急,慢慢找!不然,这节课就上不了了。以后可别这么粗心大意,连“心”也忘了带了!”在同学一片善意的笑声中,我又说“把‘心’带来的同学先复习一下心脏的结构。”让学生把心收了回来。用比喻加强记忆,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形象性因素,把教材中所涉及的生物形态、习性和生活环境的内容用生动形象的描绘,恰如其分的比喻,恰到好处的姿态和富有感染力的神情讲授出来,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窥其貌的感觉,从而引发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的关切。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使他们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7、结束语:

由于初中生物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更应选择优化的教学方法,使初中生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了“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的人还看了:

1.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2.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生物教案

第3篇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每空2分,共50分)1. 研究发现,人和猿在骨骼结构上几乎相同:人和猿的盲肠都有蚓突;人和猿在胚胎发育前五个月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A. 认识由猿进化而来 B. 人和猿有共同的祖先C. 人比猿高等 D. 现代类人猿也能进化成人2. 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过程中,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是( )A. 子宫 B. 胎盘 C. 脐带 D. 卵巢3.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下列对于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要远离香烟、拒绝B. 青春期的青少年性意识开始萌动,但要努力学习,注重和老师同学的交流 C. 青春期是一生中性器官发育最快的时期,女孩会来月经,男孩子出现遗精D. 青春期是一生中身高突增的黄金时期,要减少体育活动,保持体能4.下列消化液中,对淀粉、蛋白质、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是( )A. 唾液和胃液 B. 肠液和胰液 C. 胆汁和胰液 D. 胃液和肠液5.下图甲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图乙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关键期,每天需多吃些图甲中c、d层食物B. 图甲中 c层物质在图乙h部位开始消化C. 图甲中e层物质的消化过程可用图乙中X曲线来表示D. 图乙中i处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因此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6. 在雾霾天气频发的情况下,用鼻呼吸尤为重要,原因是(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 ④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7. 右图是模拟膈肌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B. 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C. 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D. 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8. 下列关于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人体一次呼吸的过程中,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B.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成分依次是氮气、二氧化碳C. 呼吸运动需要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提供动力D. 人工呼吸依据的是呼吸运动原理9. 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下图是小明检查时的血涂片和化验单,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血液由左图中的①②③组成 左图中的①能吞噬病菌 左图中③有细胞核,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D. 根据小明的化验结果,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10.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毛细血管时,应寻找( )A. 有搏动的微小血管 B. 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缓慢的血管C. 血液流向尾部的血管 D. 血液流向头部的血管11.右图示人体循环循环的一部分,箭头为血流方向。请据图判断,血管P和Q分别是( )A. 动脉 静脉 B. 静脉 动脉 C. 静脉 静脉 D. 动脉 毛细血管12.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B. 静脉内都有静脉瓣,动脉内有动脉瓣C. 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快速、单行通过 D. 手臂上的“青筋”是动脉血管13. 近期我市电视台播报市中心血库O型血告急,许多市民纷纷到各血站无偿献血。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 会影响健康的B. 献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C.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D. 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对于 严重贫血者,可输入血液成分中的血浆。14.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A.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间歇的 B. 肾小球有重吸收的作用C. 膀胱有储存尿液的作用 D. 肾小管对原尿有重吸收作用15.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有疾病,请分析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出现了病变?( )A. 肾小囊 B. 肾小球 C. 肾小管 D. 出球小动脉16.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B.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主动脉之间、动脉血管中、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D. 小肠 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大大地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17.我们形容外国女郎为“金发碧眼”,“碧眼”指的是眼球的哪一部分的颜色?( )A.角膜 B. 巩膜 C. 虹膜 D. 脉络膜18.小刚的爷爷奶奶都是近60岁的老人,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则摘掉眼镜;奶奶则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要戴眼镜。小刚的爷爷和奶奶眼镜的镜片最可能是( )A. 变色镜和凹透镜 B. 凹透镜和变色镜 C. 凹透镜和凸透镜 D. 凸透镜和凹透镜19.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A. 保证声波传至内耳 B. 防止听觉感受器受损C. 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D. 保证听小骨的正常振动20.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下列有关视觉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信号灯过暗,司机眼睛的瞳孔将变小B.信号灯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C.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需调节睫状体的曲度D.形成信号图像和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脉络膜和视觉中枢21. 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A. 脑和脑神经 B. 脑、脊髓和神经 C. 脑和脊髓 D. 大脑、小脑和脑干22.做试卷时,先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然后书写作答。完成审题、思考、作答等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 ) A. 大脑皮层 B.小脑 C.脊髓 D.脑干23.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abcC. 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D. 若b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则有感觉,但不能缩手24.下列疾病与其它对应的原因搭配合理的是( )A. 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B.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C. 地方性甲状腺肿——缺钙D. 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25.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方案是( )A. 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 计划性的合理砍伐和种植C. 营造单纯林种 D. 过量砍伐,使人们先富起来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6分)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试管编号 1 2 3 4 5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B 搅拌 搅拌温度 37 0 100水浴时间 10分钟加入碘液 2滴现象 请完成下列问题:(1)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作对照试验,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2)为了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3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试验,那么B处的处理方 法是 ;1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 。(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 。(4)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而呈现蓝色,可能的原因是 。(至少写出两条)(2分)27.(6分)人体每时每刻必须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把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气中,这一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完成的。图(一)为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的3指的是_______。(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__。(3)图(二)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含量增加。此处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 。(2条2分) 28.(8分)小明的早餐食谱是:牛奶一杯、鸡蛋一个、面包一块。右图是小明体内呼吸、水华、吸收、运输、排泄有关的部分器官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牛奶和鸡蛋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 才被人体吸收。该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后流经以及各腔的先后顺序是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能够保持相对的恒定。面包中含有较高的糖类,正常人饭后血糖浓度会显著升高,但很快又会降至正常水平,这主要是靠 (激素)的调节。(3)①和②示呼吸过程中表示肺与 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氧气进入血液,并被运输到组织细胞的 参与呼吸作用,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为了满足身体每天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营养必须合理。小明同学的早餐搭配合理吗? 。合理营养是指 的营养。 (2分) 29.(7分)图甲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乙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丙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某 人因炎症在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后,最先在心脏的【 】 中发现。图甲中血管⑥与⑦相比,其内血液成分的特点是 。 当血液流以图丙时,e内液体在成分上与血液的区别是 ;g内液体中不含葡萄糖,请问这个变化发生在图丙中【 】部位,此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作用。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其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请举一例说明。 。(2分)30.(8分)如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 代表不同的结构,表格为取自图中不同结构液体的成分含量(单位:g/100mL),请分析回答:

(1)肾单位是由图中的 构成的。(填序号)(2)分析表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液体甲取自于图中的【 】 。(3)正常人每天产生的原尿约150L,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左右,这是因为当原尿流经部位 时,其中 、 和 等物质被重吸收。(4)冬季,某些同学为了少上厕所就少喝水,这样的做法 (填“对”还是“不对 ”),理由是 。(2分,写出两条即可)31.(9分)根据下图完成各题。你能看到远处的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是落在﹝ ﹞_______上,这个信息通过﹝ ﹞_______,传到__________,形成视觉。在我们眼睛的最前方的一个小孔叫做__________,当光线由弱变强时它会____________________。 (3)眼球里有一个能灵敏调节曲度的结构,即﹝ ﹞_________,它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4)有些中学生养成了经常上网的坏习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近视眼,形成物象会在视网膜 方。为了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你应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2条,2分)32.(6分)2015年临沂市初中学生学业体育测试比往年有了更高的要求。图甲是某校学生参加测试的一个画面,图乙为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测试中学生听到发令枪声后立刻起跑,此反射类型是 ,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乙中的 (填图中字母).在此反射中,学生听到枪声的感受器位于 内。某学生突然踩到同伴的脚而迅速抬起,其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 (用图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2分)测试结束大多数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最后冲刺的瞬间,带队老师情绪激动,并且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 共同调节的结果。 七年级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BBDBC 6—10 DCBDB 11—15 BADCB 16—20 CCCCB 21—25 CAABB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6分)(1)2mL清水 (2)不搅拌 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或唾液)完全分解了(3)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有影响吗?(或温度对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有影响吗?)(4)馒头块太大,水浴时间不够长,水温太高或太低,没有充分搅拌,唾液太少等(等合理答案写出两条即可2分)27.(6分)(1)膈(或膈肌) (2)1肺 (3)二氧化碳 氧气 ①肺泡数量多②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2条都正确2分)28 .(8分)(1)氨基酸 ABDC(2)胰岛素(3)外界 线粒体(4) 不合理 全面而均衡的营养 (2分)29.(7分)(1)①右心房 (2)⑥内是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或⑥内营养物质增多,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3)e内液体无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子(或原尿内无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f 重吸收(或肾小管的重吸收)(4)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与其泵血功能相适应(或心脏内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等(2分)30.(8分)(1)②④⑤ (2) ⑤ 肾小囊 (3)全部的葡萄糖 大部分的水 部分无机盐 (顺序颠倒也可以)(4)不对 排尿利于废物的排出;维持了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调节了水和无机盐的平衡。(2分,叙述合理写出两条即可)31.(9分)(1)7视网膜 8视神经 大脑(或大脑皮层或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2)瞳孔 由大变小 (3)4 晶状体 (4) 前 三要四不要中任意答两条合理即可(2分)32.(6分)(1)复杂反射 F (2)耳蜗 (3)ABECD(2分)(4)神经系统和激素

第4篇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人的 和 都依赖于生物圈的资源和环境,人类的活动更 和 着生物圈。2、进化论的建立者是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在距今1200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 地区,尤其是 。3、人类进化论经历 、 和 三个重要阶段。4、产生的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 。和卵细胞结合形成 。5、进入表春期后,男孩出现 ,女孩会来 ,这都是 。6、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 、 、 、 。7、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需要多吃一些 、 、 、 。8、消化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 , 等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9、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 的结构和功能。 10、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经过研究,他将人的血液分为 型、_______型、_______型和_______型四种类型。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一般认为,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标志是( )A、 直立行走 B 使用和制造工具 C 产生语言 D 大脑发达2、精了与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叫( )A 分裂 B 怀孕 C 受精 D 分娩3、我国古代有“亲上加亲,亲缘不断“的陋习,它违反了计划生育哪条具体要求( )A 晚婚 B 晚育 C 少生 D 优生4、某同学近年来皮肤干燥,夜晚看东西模糊、眼涩,他应该补充(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5、下列等量物质中,含糖类较多的是( )A 大肉 B 面粉 C 豆子 D 牛奶6、绿色食品指的是( )A 新鲜的食品 B 无污染、安全、优质食品C 绿颜色的食品 D 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7、在呼吸道的组成中,具有发声作用的是( )A 鼻 B 咽 C 喉 D 肺8、常用作监测大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A 苔藓植物 B 藻类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裸子植物9、贫血与下列哪项有关( )①红细胞数量过少 ②白细胞数量过少③血小板数量过少 ④血红蛋白数量过少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10、健康的成人若一次献血200——300毫升,其结果是( )A 三个朋恢复正常; B 造成终生的损失;C 对人体毫无影响; D 一个月可以恢复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距今300万年前的古人类骨骼化石“露面”出现在亚洲。( )2、人的胚胎发育开始于卵细胞的产生。 ( )3、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 )4、呼吸系统疾病引起死亡率逐年上升的原因是空气质量恶化。( )5、人血液的颜色是红的,这是因为血液中含有较多的红细胞。( )6、动脉中流动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 )7、维生素、无机盐在人体内含量都不多,但作用都很大。 ( )8、人口越多,产生的社会财富会越多。 ( )9、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巨大的。 ( )10、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 ( )四、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男孩和女孩在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有哪些?2、若小王是B型血,他可以给哪些血型的人输血呢?他可以接受哪些血型的人给他输血呢?

3、动脉血经过什么途径,以什么方式变成静脉血?

五、问题探讨(每小题8分,共16分)1、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肋骨间肌肉,膈肌、肋骨、胸廓、肺内气压是如何变化的?填表说明。 肋骨间肌肉 膈肌 肋骨 胸廓 肺内气压吸气 呼气 2、在对某校七年级一个班学生早餐情况抽样调查时,有①吃包子、喝粥、咸菜;②吃面包加牛奶;③只吃方便面;④只吃面包;⑤不吃。请你分析以上情况哪些合格,哪些不合格?为什么? 附I:试题编写简要说明七年级生物下册共有七章,前半学期学至第四章。试题主要围绕学生了解人的由来,人的繁衍和发育,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内容设计而展开。试题主要突出知识性、教育性、生活性、实践性。力求使学生了解知识内容的同时,认识人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人的发育、生长的过程,认识人个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促进学生科学的认识人的生理知识,人体的健康,人与环境自然的关系,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Xkb1.com试题共分五个题型,35道小题,难度系数约为0.7左右,容易题:较易题:中档题:较难题≈4:3:2:1。突出教育性的试题有:一、5、6、7;二、3、4、6、8;三、4、8、9,主要突出国家的计划生育要求,环境保护,生理健康等方面,在生活实践,问题探讨中也涉及一些方面,目的是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如二.10,四、2;五、2等。附II:试题参考答案一、1、生理活动 生长发育 影响 改变 2、达尔文 森林古猿 非 亚 欧 非洲的热带丛林3、森林古猿 直立人 现代人 4、生殖细胞 受精卵 5、遗精 月经 正常的生理现象 6、晚婚 晚育 少生 优生 7、奶 蛋 鱼 肉 8、消化道 消化腺 葡萄糖 氨基酸 9、呼吸道 肺 气体交换 10、A B AB C二、1、A 2、C 3、D 4、A 5、B6、B 7、C 8、A 9、D 10、D三、1、× 2、× 3、√ 4、√ 5、×6、× 7、√ 8、× 9、× 10、×四、1、(1)男孩和女孩开始身高突增的年龄有差别,一般的女孩早于男孩;(2)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依次明显增加,体重也依次明显增加;(3)青春期间,男孩还会出现喉结突出,声音变粗,长出胡须,长出和腋毛等身体变化;女孩还会出现声音变细,脂肪积累增加,臀部变圆,乳房增大,出现和腋毛等身体变化。 2、答:B型血可输给B型、AB型,可接受B型、O型。3、答:在人体循环中,动脉血经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叶,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红细胞中的血蛋白与氧分离,氧供细胞利用,动脉血就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新课标第一网五、1、收缩 收缩 向上向外运动 扩张 减小 舒张 舒张 向下向内运动 缩小 增大2、答:①②是合理的,③④⑤是不合理的,按照平衡膳食,避免营养不全造成的营养不良,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发育,所以早餐中应有糖类,脂类,还应有水和无机盐等。

第5篇

1.(2019湖南)“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流水潺潺

B.春雨绵绵

C.阳光灿烂

D.绿草如茵

2.(2019广东)造礁珊瑚虫体内的虫黄藻为其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而造礁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二氧化碳和氮、磷等无机物。虫黄藻和造礁珊瑚虫之间的关系是(

A.共生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3.(2019山东)谷雨是春节最后一个节气,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体现了哪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阳光、温度

B.土壤、水分

C.水分、温度

D.空气、阳光

4.(2018新疆)具有镜花水月、蓄洪抗旱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

5.(2019江苏)食物链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的联系。有关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由藻类、苔藓等低等植物开始的

B.位于食物链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

C.食物链遭到破坏不可能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D.食物链只表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与能量流动无关

6.(2019山东)海带细胞中碘离子的浓度远大于海水中的碘离子的浓度,起直接作用的结构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细胞核

7.(2019山东)2018年10月17日河南商丘一工厂发生火灾,现场作业的11名工作人员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事后认领遇难者尸体过程中,用到了DNA鉴定。DNA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哪一结构中(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8.(2019四川)细胞室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生活依靠细胞各结构的分工合作。下列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错误的是(

A.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B.线粒体——能量转换器

C.细胞壁——控制物质进出

D.叶绿体——能量转换器

9.(2019山东)小明学习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后,设计概念图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属于甲部分的内容是(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线粒体

⑦液泡

A.①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

10.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细胞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的;②根毛细胞和人的神经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都是线粒体;③细胞分化一般不会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④人的成熟的红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19山东)花生是威海常见的农作物。下列有关花生生长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花生生命的起点为种子的萌发

B.花生生长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

C.花生结果要先后经历传粉、开花和受精的过程

D.花生受精后子房和胚珠分别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12.(2018内蒙古)请你选出对相关植物正确的描述(

A.肾蕨、墙藓、满江红都靠孢子繁殖

B.苔藓植物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可以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银杏和卷柏都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D.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和胚乳组成

13.(2017湖南)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相关描述全部正确的是(

①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②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芽突破种皮

③针叶林以松、杉等植物为主

④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发黄

⑤裸子植物的种子没有胚

⑥导管在植物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

A.②③⑥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①③④

14.(2019湖南)走进岳麓山,小萌观察到树干上长了很多苔藓,以下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A.树干背阴

B.岳麓山空气质量好

C.树干湿润

D.树皮能提供有机物

15.(2019湖南)月球环境恶劣,是生命的禁区。但我国嫦娥四号搭载的棉花种子顺利萌发,摘下了“月球第一片嫩叶”的桂冠,科学家不必为种子萌发提供(

A.适量的土壤

B.适宜的温度

C.一定的水分

D.充足的空气

16.(2019湖南)如图一表示某淡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一中具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全才给分)。图二中的1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

(2)由于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未经严格的处理就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水质发生了恶化,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有一定限度。

(3)图三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代表推动碳循环的生理过程,则D和E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③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19江苏)“四大家鱼”混合养殖是世界公认的生态养鱼杰作。如图是“四大家鱼”混合养殖示意图,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水草属于________,“四大家鱼”属于________,淤泥中的微生物主要属于__________。

(2)将含草鱼的一条食物链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3)“四大家鱼”混合养殖在一个池塘里,其优势是充分利用水域的________________,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4)若气温升高,藻类等植物增加,会引起植食性鱼类增加,随之又导致藻类等植物减少,这一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能力。

18.(2018四川)图一是普通光学显微镜基本结构示意图,图二是人血涂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血细胞分布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看到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________(请填写图中的数字序号和细胞名称)。

(2)视野中具有细胞核的血细胞是________(请填写图中的数字序号和细胞名称)。

(3)若想将图二视野中的细胞③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________方移动。

(4)若想将图二中细胞③的结构放大到最大程度,应该选用下列哪组镜头组合________(请填写正确选项字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第6篇

一、单选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动物不是腔肠动物的是 ( )A、珊瑚虫 B、水螅 C、海葵 D、涡虫2蛔虫是寄生生活,那么它的什么器官和此相适应,比较发达的是 ( )A、运动器官 B、感觉器官 C、生殖器官 D、消化器官3 蝗虫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 )①用气管呼吸 ② 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③ 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④ 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4 河蚌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斧足5 下列几种常见的鱼属于海洋鱼的是 ( )A鲤鱼 B草鱼 C鲢鱼 D带鱼6 我国淡水鱼中,被称为“四大家鱼”的是 ( )A.草鱼、鲤鱼、鲫鱼、青鱼 B.鳙鱼、鲢鱼、草鱼、青鱼C鲢鱼、草鱼、鲫鱼、青鱼 D.草鱼、青鱼、鲤鱼、鳙鱼7鱼的呼吸器官是: ( ) A.鼻孔; B.鳃; C.口; D.鳔。8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 )A.干燥的皮鞋上; B.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 C.潮湿的粮食堆; D.潮湿的沙土地。9 保护青蛙的意义在于 ( )A、青蛙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 B、青蛙能大量捕食农业害虫C、青蛙皮肤具有斑纹,适于观赏 D、青蛙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10. 爬行动物在进化上比两栖动物高等的主要特点 ( )A、用肺呼吸 B、能在地上爬行 C、卵生 D、体内受精11 被称为“活化石”的爬行动物是 ( )A、蜥蜴 B、扬子鳄 C、马门溪龙 D、蛇12 家鸽是同学们熟悉的一种鸟,它适行的外形特点是: ( )A.扁圆形; B.流线型; C.长柱形; D.扇形;13哺乳动物一般具有发达的皮毛,其作用是 (  )A.伪装 B.保护 C.防御 D.保温14下列动物的犬齿发达的是 ( ) A家兔 B家猪 C牛 D虎15下列动物属于胎生哺乳的是 ( )A鲤鱼 B娃娃鱼 C鸡 D 猪16对动物“尝试与错误”的行为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动物学习行为 B. “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后天性行为C. “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D.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17动物具有“学习行为”,有利于 ( )A、寻找食物 B、找到配偶 C、逃避敌害 D、适应复杂的环境18大雁南飞属于动物的: (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迁徙行为 D、生殖行为19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的是: ( )A、蚯蚓 B、大山雀 C、黑猩猩 D、牛20麻雀曾被列为主要的害鸟,在我国开展过“剿灭麻雀”的运动,现在,有关专家发出了要保护麻雀的呼吁,原因是 ( ) A、通过“剿灭麻雀”的运动,麻雀数量急剧减少,濒于灭绝B、因为麻雀数量减少,其它鸟也减少了C、麻雀是很多害虫的天敌D、农作物产量增加,能够提供足够的食物21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进入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亡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没有细菌D.高温、密封影响了罐内细菌的繁殖22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 ( ) A.分裂生殖 B.孢子生殖 C.出芽生殖 D.有性生殖 23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有可能 24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相同之处是 ( )A.两者都有果实 B.两者都有种子 C.两者都有花 D.两者都没有真正的根25鲸不属于鱼类的主要原因是 ( )A.鲸不是通过卵生,而是通过胎生来繁殖后代 B.鲸的体表光滑,没有鳞片C.鲸没有鳍辅助游泳 D.鲸没有鳃盖和鳃丝二、填空题:(本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26、蚯蚓:运动靠体壁发达的_________与__________配合完成;呼吸依靠____________来完成。 27、大多数的鱼的体型呈 型,体表覆盖 ,并且能分泌粘液,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28、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_______中,用_______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生活,用__________呼吸,兼用 呼吸。29、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和所占的 总是维持在 的状态,这种现象叫 。 30细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是 、 ,还有有机物。31、生物多样性包括 、 、 。32、鱼适于水中生活的两大特点是 ; 。三、识图分析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33、二战时期,有一只信鸽为了把情报送到总部,在双脚被炸弹炸掉的情况下,忍痛飞了回去,但在完成任务后不久就死去了,人们把它的身体做成模型以纪念它。其实,信鸽很早就有“军中不会说话的特殊兵种”的美称。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信鸽的身体呈 ,这种体型可以减少飞行的 。前肢变成 。(2)信鸽的翅膀展开呈 ,在飞行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是 (填 “正羽”或“绒羽”(3)观察信鸽的骨骼,可以发现 很突出,长骨 (填“中空”或“实心”)(4)信鸽 的肌肉比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发达,体温 。(5)图中所指结构的名称:a是 ,b是,c是。(6)鸟的呼吸器官是  ,但是鸟的呼吸方式很特别,原因是它还具有发达的 ,可以辅助呼吸。

34根据右图回答:(1)图中①是 ,④是 。(2)图中⑤是 。它的作用是减少运动时①和④接触面的 。(3)图中③是 ,内有少量的滑液,起着 作用。四、实验探究(35题每小题2分,36题每空2分,共10分)35、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它们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小鸭①、②、③刚孵化出来就被地移走了,使得它们没有见到自己的母亲.小鸭④、⑤、⑥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实验人员给小鸭①、②、③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小鸭①、②、③模仿母鸭的行为并时刻跟随在气球左右。请选择: (1).小鸭①、②、③的行为发展过程可以用下列哪个术语描述: ( )A 先天行为 B条件反射 C 本能D学习行为(2).小鸭④、⑤、⑥被称为: ( )A 实验模型 B 对照组C 实验组D 一个变量(3).如果不是把小鸭①、②、③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小鸭①、②、③可能会怎样 ( )A 它们可能吓唬其他鸭子 B 它们将失去繁殖能力C 它们将会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D 它们将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36甲乙丙三瓶牛奶分别加入乳酸菌后,甲乙两瓶封闭,丙瓶敞开。甲瓶加热至100摄氏度后再冷却,然后均在室温下放置,可以变成酸奶的是 ,最不容易酸败的是 。

一单选题:1 D 2 C 3 C 4 B 5 D 6 B 7 B 8 C 9 B 10 D 11 B 12 B 13 D 14 D 15 D 16 C 17 D 18 C 19 C 20 C21 C 22 A 23 C 24 B 25 A二、填空题:26. 肌肉 刚毛 湿润的体壁 27. 流线型、鳞片 28. 水 鳃 肺 皮肤29. .数量,比例,相对稳定,生态平衡 30. 水分;适宜的温度 31. 种类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32.一是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三、识图分析题33(1)流线型,空气的阻力,翼(2)扇形,正羽(3)胸骨,中空(4),胸部,高而恒定(5)气管, 气囊, 肺,(6)肺, 气囊

第7篇

生产和使用特点

1.使用性好

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在操作温度下,混合黏度在1000mPa?s以下,实际可操作时间在30min以上,弥补了以前无溶剂胶黏剂需高温加热涂布的不足;对多种复合材料有一定强度的黏结力,如PE、BOPP、CPP、PET、 NY、PVDC等薄膜间的相互复合黏结;拥有良好的耐100℃水煮(121℃蒸煮)、耐酸、耐盐及耐油等性能,而且可以热固化或常温固化,操作方便,应用性能良好。

2.安全、卫生

干式复合采用溶剂型胶黏剂,一般采用80℃左右烘道对涂布的胶层进行快速烘干,然后再复合。在烘干过程中,大量的有机溶剂会挥发到环境中去,造成环境污染。而残留的未挥发有机溶剂则会夹留在复合膜中,一方面会降低复合膜的黏结强度,另一方面又会慢慢迁移到复合膜的内表面,污染内包装食品。

使用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则完全没有有机溶剂挥发造,也没有任何刺激性气味产生,复合制品中不存在残留溶剂问题,不会有异味和毒害问题,而且消除了有机溶剂对印刷油墨的侵蚀。同时,使用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后实现了清洁化生产,有利于环境保护。另外,由于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不含有机溶剂,没有火灾、爆炸的危险,无需防爆措施,也省去了储存溶剂的设备和库房。

值得一提的是,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所用原料须符合美国FDA175.105条款和我国国家标准GB 9685-2003《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规定,即不存在对人体有毒有害的助剂或添加物,并且每批原料使用前都必须经过严格检验,确保所有性能完全达标后再进行生产。

3.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使用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能够明显降低复合薄膜的生产成本,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无溶剂复合设备相对于干式复合膜设备来说,省去了庞大复杂的加热鼓风、废气排风装置,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省原料,维修费用低廉,投资成本低。

(2)复合过程中,无需经过烘道排除胶黏剂中的有机溶剂,节能显著。

(3)单位面积上胶量少(只需1.5~2.0g/m2),胶黏剂耗用成本低。无溶剂复合单位面积上胶量约为干式复合的五分之二,因此尽管无溶剂复合胶黏剂的价格可能较干式复合胶黏剂高70%,但无溶剂复合单位面积胶黏剂耗用成本较干式复合低30%左右。

(4)生产线速度明显提高。无溶剂复合最高速度可达480m/min,一般亦在200m/min以上。

基于上述多种原因,无溶剂复合的生产加工成本较干式复合工艺低得多,约50%或更少。

4.保证复合制品质量

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不含有机溶剂,消除了复合基材易受溶剂和高温干燥而损坏的影响,使复合膜结构尺寸稳定性良好。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主剂和固化剂按定量的比例充分混合后,主剂中的异氰酸酯基和固化剂中的活泼氢反应后交联固化,这种交联固化是“加成聚合”的化学反应,不像“缩合聚合”反应那样会放出低分子量的副产物(如水或二氧化碳等),因此复合制品不会产生气泡、白点等缺陷。再加上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具有对薄膜良好的黏结性能和耐100℃水煮(121℃蒸煮)、耐酸、耐盐及耐油等性能,故复合制品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国内软包装生产厂家超过5000家,干式复合生产线超过10000条。保守估计未来10年我国无溶剂复合生产线将达到现在复合生产线总数(无溶剂和干式复合之和)的20%~30%,即2000~3000条无溶剂复合生产线。每条无溶剂复合生产线按机速250m/min、每天工作12小时、每年工作250天、复合材料幅宽0.8m、上胶量1.5g/m2计算,每条无溶剂复合生产线每年大约需要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量54吨(250×0.8×60×12×250×1.5 ÷1000000 = 54吨),全国2000~3000条无溶剂复合生产线每年需要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10.8万~16.2万吨。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的价格按每吨2.6万元来计算,则其年总价值约28亿~42亿元。

上述2000~3000条无溶剂复合生产线每年使用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10万吨生产的软包装产品,如果改用干式复合胶黏剂,则需要近23万吨(无溶剂复合胶黏剂上胶量为1.5~2g/ m2,干式复合胶黏剂上胶量2.5~3.0g/ m2,固含量按73%计算,用胶量为2.5÷1.5×10÷0.73≈22.8万吨),若干式复合胶黏剂的单价按21元/kg计算,则需花费48亿元甚至更多。由此可见,仅仅购买胶黏剂这一项,就为软包装生产厂家节约了约22亿元。

使用过程中胶黏剂固含量约为40%,则节约的新添加的有机溶剂量为23×0.73÷0.40-23≈19万吨,有机溶剂的价格按0.7万元/吨计算,可为软包装生产厂家节约有机溶剂成本近13.3亿元。

同时,干式复合需安装功率≥150千瓦的干燥热源,使用功率约80千瓦。10万吨无溶剂胶黏剂复合软包装的面积为10万×100万÷1.5=667亿平方米(上胶量按1.5g/m2计算),如果使用干式复合,按复合速度150m/ min、幅宽0.8m计算,节省电能为667亿÷0.8÷150÷60×80=7.4亿千瓦时,节省电费近8亿元人民币。

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的应用将不仅仅带动胶黏剂一个行业的发展,还将带动机械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国产无溶剂复合生产线售价在60万~100万元/台,而国外进口的无溶剂复合生产线售价至少也要120~300万元/台。如果全国几千条软包装复合生产线也按照上述的比例来计算,即10年后,全国拥有2000条无溶剂复合生产线,那么无溶剂复合生产线的销售额将达到12亿~20亿元,相对于进口设备,将为国内软包装行业节省20亿~40亿元的设备投资资金。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服务与支付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