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1:32
序论:在您撰写教师心理活动课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的逐步深化,不少学校都开设了心理活动课。可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教师疑惑,心理活动课到底该怎么上?怎样才能上得既有实效性又吸引学生?纵观市级和省级的心理活动课比赛,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出在内容和方法方面心理活动课的吸引力法则。
一、心理活动课内容的吸引力法则
1.生动形象的视频材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视频材料的适当运用,能给学生以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这不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有位教师在上“赢在中考——时间管理”课时,引用了视频《鹅卵石的故事》,效果就非常好。视频里的老教授在学生面前拿了个空罐子,先后放入鹅卵石、碎石子、沙子和水,每放满一样东西都问学生罐子满了吗?最后让学生思考实验的启示。这个视频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能激发学生思考。因此教师在课前准备中需要花点心思,选择适合的视频,并根据视频设计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2.切合主题的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在心理活动课中非常常见。怎样的游戏、活动才真正适合主题,并且让学生有收获,这就要仔细斟酌了。以热身游戏为例,不少教师在课堂上会用到,但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调节气氛、吸引学生,与主题并无多少联系。有的教师甚至用四分之一的课时进行热身活动,让人感觉是为活动而活动,喧宾夺主了。事实上,最佳的热身游戏应该是简短的,既能达到热身的目的,又能与主题相连。如有位教师在上注意力训练的课时,使用了抓手指这个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直观地体验到注意的集中和分配,既形象又深刻。以课堂活动为例,笔者在上“珍爱生命”时,让学生尝试折叠“生命的纸条”来体验生命的长度。整个活动做下来,学生通常会感到很惊讶,“天啊!原来我能够利用的时间只有这么少!”活动虽短,却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命的短暂,既符合主题,又启发学生思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引发思考的讨论、辩论
在心理活动课上,尤其是中学心理活动课,讨论、辩论通常是一节课中最有深度,最能体现学生思维水平、教师专业功底的一个环节。一场好的讨论、辩论,涉及到教师如何设置问题,学生如何讨论,讨论的水平、深度和广度,以及教师的点评、小结等方面。
首先,好的讨论、辩论离不开好的话题(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整节课的重难点有准确的把握,有针对性地选择讨论的问题、角度和提问的方式,再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看了清楚明了,没有歧义。
其次,是讨论的水平、深度和广度。这一点既与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相关,又与教师提供的问题有关。只要讨论的话题符合学生需要,学生感兴趣,并且对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有指导意义,学生通常都会有话说。如有位教师给高中生上“初恋来了”一课时,在讨论环节设置了三个问题:(1)承受度考核:你觉得自己能够承受初恋发展到什么程度?(2)情境考验:当你与对方处于热恋当中,对方提出过分的身体接触或时,你怎么办?(3)应用探讨:你觉得在把握初恋的发展方向上,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细节?问题一出来,不少教师担心,这些问题学生愿意回答吗?他们能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吗?事实上,学生讨论得非常热烈,因为这正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男生。女生刚开始有些不好意思,但很快也进入状态参与讨论。若在讨论或辩论过程中加以启发、引导,使学生的讨论不仅停留在问题层面,还能从中进行归纳、总结、迁移,这样会更好。
再次,则是教师的点评、小结。心理活动课讨论的话题大部分是开放性问题,故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要善于进行概括,遇到有争论甚至错误的观点,允许学生保留意见,不必急于给出结论,留给他们继续探讨、继续思考的余地,否则容易误导学生。
二、心理活动课方法的吸引力法则
1.循循善诱,善于启发、引导学生
启发式教学思想,古已有之,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设置疑点,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员处于暂时困惑状态,从而激起其为解决问题而积极思考的欲望。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心理活动课上,启发式教学同样受用。2012年广东省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比赛一等奖得主——深圳的刘蒙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成功。如“朋友间的那些事”一课,他以录音的形式向学生呈现三个不同的案例:不会拒绝的小君、能力出众的小秦和没有朋友的小雷。之后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讨论四个问题,第一组:小君为什么不快乐?第二组:小秦和同学之间的问题出在哪儿呢?第三组:小雷为什么找不到朋友?第四组:三段故事的主角有什么共同之处?各组学生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小君太软弱、太敏感、朋友太少,太过在乎这段友情;小秦说话太直接,自以为是……讨论结束后,刘蒙老师发问了:“同学们,你们觉得所有这些回答背后有没有什么共同的更本质的原因呢?”霎时间,学生们都安静下来,陷入了沉默,“共同的更本质的原因?”学生真正陷入了思考。启发式教学形成了。一两分钟后,部分学生若有所思,大部分学生仍感觉迷茫,这时,刘老师进一步启发:“如果从小君的角度,用第一人称去描述自己,她其实会从心里觉得自己……”“很普通”“很平庸”“不够好”学生们纷纷表示。“非常好!”“那她是怎么看小双这样的朋友呢?”……在刘蒙老师层层递进的提问下,学生们终于悟出了三位主人公的人际互动模式:我不好——你太好;我很好——你不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此时此刻,学生已经完全投入到了思考和分析中,内在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起来,真正实现了启发式教学。
2.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言简意赅
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心理活动课上,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上心理活动课,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于中小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繁重的课业负担、升学压力已经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上心理活动课无疑成了他们放松、缓解压力的好方式。因此,课堂上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改变“高高在上”的传统观念,做到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他们的朋友。
此外,心理活动课的上课形式,座位安排和分组形式,都是可以灵活变动的。这样有利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和保持活动兴趣,促进主体潜能的发挥。目前,不少学校配备了团体辅导室,这样的大教室就非常适合上心理活动课,学生的桌椅都是可以灵活变动的,随着每节课的不同需要而进行调整。教师可通过游戏或学生自由组合等方式进行分组,每节课都可以不一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位学生都尝试过与不同的同学合作、竞争、讨论,这对他们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有促进作用。心理活动课,最忌讳的就是“一言堂”。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这样的模式很难达到好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心理活动课失去兴趣。所以,心理活动课上,教师并不需要说太多,只要将教学环境设计好,活动组织好,学生引导好,一堂生动有趣的心理活动课就出来了。
3.重视体验、重视分享,善于总结
美国学者戴维·科尔布提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心理学中的体验是指“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现今心理活动课的主流就是参与体验式。参与体验式教学基于“情景”和“体验”两个核心理念,融合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体教育思想、启发式教学等先进教学思想所提出的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该模式主要包含“情境创设”和“体验思考”两个环节,由教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达到构建知识,提高能力,形成优良品格的学习目的。
以前面提到的刘蒙老师为例,他以三个真实的案例创设了不同的问题情境,由此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设身处地体验当事人的感受,从而总结出他们的人际交往模式。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情景剧表演或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身份的感受和困惑。这种体验式教学的效果,往往比光讲理论要好得多,学生易接受,也容易受到触动。至于分享,在不少教师看来是可有可无的,并不重要。事实上,分享是最好的总结和提升,尤其是以活动为主的心理活动课。如培养团队信任的专题,有些教师会让学生玩信任背摔的游戏,可是热闹的游戏之后没有分享,也没有总结,就像纯粹玩一个游戏,这并不符合心理活动课的要求。若是能够合理分配时间,游戏过后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是写出来,那整节课的意义就大不一样了。因此,要上好一节心理活动课,一定不能脱离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不能忽略分享环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袁丽东.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J].文学教育.2010(6):138.
[2]陆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浅谈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0(4):217.
[3]王耀文,陈丽霞.课堂讨论教学方式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1-83.
[4]辛伟敏.启迪学生思维,促进能力培养[J].教育战线.2010(22):146.
[5]王好学.探析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要诀[J].法制与社会.2010(2):246.
[6]乌川.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职业技术.2010(3):34.
[7]严辉龙.创新教学载体,落实主体地位.池州学院学报.2010,24(4):159-160.
[8]马跃兰.体验式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0(3):170.
[9]虞华君.杨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法应用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08(6):182-183.
关键词优质高中 心理活动课 实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随着高考体制的改革,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能够考上大学或重点大学,学生们在学习、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升学就业等方面,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加之老师和父母的高期望,也会导致优质中学的学生比普通中学学生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优质高中的学生作为未来国家高级人才的后备军,心理素质亟需提高。
一、优质高中心理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了解了多所优质高中的心理活动课的开设情况后发现,虽然绝大多数的学校都开设了心理活动课,还有部分学校将心理活动课纳入学生必修课程计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得到重视,但具体的实施状况及效果都不甚乐观。
1.心理活动课自习化
很多学校虽然将心理活动课安排在了课表上,但因为升学等压力,从学校老师到学生,对心理活动课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一些老师的眼里,心理活动课可以随时拿来补课,被主课老师占用;在很多学生眼里,心理活动课属于“自习课”,学生忙着完成作业,无暇听课。
2.心理活动课活动化
为了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氛围,心理活动课教师想方设法通过组织多个活动、用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对活动与主题是否相符考虑不全,活动各环节之间关联不紧密,逻辑性不强,虽然学生的活动参与度提高,但过多的活动占用很多时间,学生情感体验不深,导致活动流于形式。
3.心理活动课随意化
随着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日益重视,学校开设了心理活动课,但至于课程的内容,很多学校都没有具体的要求,而对于心理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没有具体的考察,导致心理教师开设课程时过于随意,想到什么开设什么。学生课堂上表现自由松散、随意发言,甚至打闹,课堂纪律较差,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有些学校虽然开发了校本教材,但内容安排缺乏连续性和序列性,不能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4.心理活动课课堂化
不论是从心理教师的角度上,还是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对心理活动课的态度均是“重课上,轻课后”,急切希望通过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多,体验少,而在课后也不进行相关的练习和实践。这就导致学生虽然了解了知识和方法,但并不能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知识和技能脱节。
二、心理活动课效果不良的原因
1.学校缺乏正确认识
对于学校来说,升学率是衡量其办学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不管从学校的领导层面还是基层教师层面,人们普遍认为“没有升学率就没有发展”,而“学生心理的改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如高考科目的分数提高来得有效,开设心理活动课反而会占用学生的时间,影响教学质量。这种对心理健康教育不正确的认识,导致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受阻,尤其是心理活动课这种心育形式得不到保障。
2.教师缺乏专业技能
教师的心理专业技能欠缺,不能有效通过一些手段和方法了解学生需求,导致课程主题选择不符合学生当前需要,课程满意度低下。在设计活动课程时,因缺乏具体理论支撑,不能全面考虑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等因素,导致活动与学生的心理年龄、认知水平不符。对课堂规则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忽略课堂管理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学生的“随意”是课堂自由的表现,导致学生对心理活动课的认识有偏差,认为心理活动课是“自由课”“好玩的课”,就是在学习之余缓解压力、放松的课。
3.课后缺乏实践延伸
由于优质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教师不忍心给学生增加额外的负担;同时很多教师也意识不到实践练习对学生能力提升所起的重要作用。即使有些教师每节课后会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但因缺乏相应的检查反馈,学生感受不到教师对家庭作业的重视,对心理活动课的课后练习也自然会忽视。这就使得学生虽在课上有了体验、感悟,却不能将这些感悟和认识与现实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在学习生活中去运用和提升,导致教学收效甚微。
三、提高心理活动课实效的策略
1.提高心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1)准确定位加强专业培训
目前在多数学校里,心理教师有两个角色,一是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帮助个别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二是心理活动课的教师,通过开展心理活动课,解决学生发展中的共性问题。作为心理活动课教师,心理活动课的水平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标志和集中体现[1]。心理活动课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要加强心理活动课的实效,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即提高教师对心理活动课的认识以及教育教学能力。当下很多学校的教师热衷于“绘画治疗”“意象对话”“催眠”等技能的培训,但这些技能的培训主要是提高了教师的心理咨询能力,而不是开展心理活动课的能力。教师要准确定位,合理选取培训方向和内容,使培训内容更符合实际工作需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2)集体教研实现资源共享
心理活动课的开展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起步较晚,目前很多学校都在开发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对于心理活动课的主题、课程设置、评价等标准不一,教学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不利于心理活动课的科学持久发展。虽然也有一些省、市级的示范课可供学习,但基本上很多心理教师仍是“各自为政”“闭门造车”,学校间、市区间的交流分享并不多,不利于教师备课、教学水平的提高。如果能够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不同学校间、区乃至市级的心理活动课的交流教研平台,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定期开展研讨,从专业的理论学习到课堂主题的选择,从活动选择安排到课堂的常规管理等都可以通过教研活动得到提升。而且这样的教研活动能让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效发挥各个教师的优势,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2.加强心理活动课的针对性
(1)采用互动体验式教学
心理活动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一些心理调整的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要在学生体验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互动,去感受、思考、总结、提升,促进课堂目标的达成。
根据心理活动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活动课可采用互动体验式教学,课程设置分为“创设情境-活动体验-分享感悟-实践拓展”四个环节。其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个体需要,产生动机;活动体验环节让学生参与活动,体验成长;通过分享感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实践拓展将课堂所学进行归纳,并将其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
(2)合理选题,精心准备
由于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特殊性,课前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被专家称为“人的一生没有一个时期比青春期更令人操心的”。这一时期的学生情感、意志、个性发展还不成熟,内心充满各种矛盾和冲突,易受挫,走极端。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心理特点,当下的心理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当下关注的热点问题、困惑、需求,还可通过班主任和班级心理委员的反馈来选取相关的主题,最终经过实践研究,形成较为完善系统的课程。
心理活动课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最高质量的活动,这就要求活动安排要服务于主题,活动的深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各个活动环节之间有逻辑关系,能从知情意行等各方面层层递进,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要提升课堂的实效,还可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活动,以增强活动的有效性。
(3)创设安全的心理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课需要学生在体验、讨论、分享基础上达到感悟、提升的目的,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活动,是否愿意表露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能否发挥团体动力的作用,都会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良好、安全的心理氛围应是开放、民主、平等的,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思考,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激发团体动力,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不断生成新的智慧,体验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技能,在课前与学生讨论并要求学生承诺“尊重、支持、参与、保密”的心理课堂原则,做好课前规范。从我做起,树立真诚开放的榜样,让学生开放自己,真诚表露。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并能准确共情,对于学生的分享不批评、不评判,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尽可能积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对课堂中出现的负面行为能够积极正面引导,使学生回归课堂活动。
3.注重课后延伸,及时反馈改进
(1)增加课后实践延伸
心理活动课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有所获,获有所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自身心理素质。要达到这个目的仅仅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效果非常有限。课后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课后延伸,心理活动课更是如此。它让学生就课堂中所学的方法和技能,在课外有机会并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训练,感受自身的成长和变化,增强自我调整的能力,从而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每节课后针对主题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去练习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2)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很多教师上完心理活动课就算完成任务,至于学生到底感受怎样,收获如何等一无所知,致使心理活动课的效果无从谈起。学生的反馈是心理活动课是否有效的最有力的证明。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保证心理活动课的实效。就整体而言,教师可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感受、收获、活动的效果、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便增强课堂的针对性,提升课堂的实效性。针对课后实践作业,教师要及时了解任务完成情况,并通过下节课课前的表演、展示、感悟、体会等方式及时进行反馈检查,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课后延伸的重视,自发去实践练习,同时,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提高学校心理活动课的实效,必须有学校领导的支持。这就要求领导及教师,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认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基础,没有健康的心理,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只有树立这样的理念,学校才会真正将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起来,心理活动课也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培养 小学生 心理 教育
一、明确目标,是小学上好心理活动课的前提
小学心理活动课是一种以培养小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不是心理学专业课程,更不是以教授心理学概念和理论知识为目的的,但并不是说心理活动课中就丝毫没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事实上,每一节心理活动课都是以相关心理学理论基础为背景知识,只是这些知识并非是以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经过处理后以比较通俗化、生活化的阐释形态出现的,并渗透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始终。
我们以小学三年级的一堂心理活动课《多变的情绪》为例,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情绪”这个概念是非常抽象的,而有一位老师却巧妙地设计了这一课。首先,她抛出问题:人有哪些情绪表现?小学生们回答非常踊跃:激动、愉快、愤怒、轻松、惊讶、恐惧……接着该老师通过游戏让几位同学即兴表演,其他同学猜测表演的是哪一种情绪。然后通过模拟几个典型情景,如爸爸妈妈吵架时,孩子害怕的样子;考试没考好时,情绪低落的样子。让同学们了解到不良情绪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老师抛出问题:当我们心情不好时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了几条克服消极情绪的常见方法,如转移注意力,寻找朋友倾诉等。整节课丝毫看不见抽象的“情绪”理论,但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情绪”。
二、确定主题,是教师组织心理活动课的本领
小学心理活动课的内容要贴近学生,急学生所需。课前教师要深入学生当中熟悉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们最关心什么、最喜欢什么、最讨厌什么、最大的烦恼和困惑是什么,发现热点,就找到了活动的主题。因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题的确立应该针对全体学生共同存在或关心的问题开展。在设计心理健康活动课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确立主题:
1.问卷调查。在学生中广泛开展问卷调查,然后进行问卷分析确立主题。如调查到小学生中缺乏相互交往的技巧,可开设《架起友谊的桥梁》等课。
2.心理测量。通过对学生实施心理测量,然后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主题。如经测量小学生欠缺创造力,可开设《思维的“体操”――创造力训练》等课。
3.某一学段学生在某个时期存在的生理或心理困惑。如新生入学、青少年生理变化导致的心理困惑,可开设《我长大了》、《男女的性别角色》等课。
4.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如针对“追星族”现象,开设《我最崇拜的人》等课。
5.班级或学校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如根据小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误会,开设《被人误解时》等课。
6.由多个心理咨询或辅导的个案得出的共同问题。如根据同学们考试前易紧张的毛病,开设《放松助你成功》等课。
当然,仅仅设计一两节心理活动课是容易的,难的是一学期、一年、整个小学阶段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教学安排。从这一点来讲,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接受系统的、专业的心理学培训。
三、以体验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是实施好心理活动课的关键
“体验”是教师创设的情景对学生的触动,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情景中反映了什么、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遇到这样的事情我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一些心理体验,增强其心理感受,以达到有效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的目的。例如在《喜怒有常,喜怒有度》的活动课前,先让同学们在心灵日记中描绘自己曾经有过的不良情绪,从中抽取一个事例准备让学生讨论。这个事例是这样的:小明的母亲因为担心他过于沉迷于养金鱼而影响学习,便将小明的金鱼全倒进厕所,小明一气之下,用铁钉扎破母亲的摩托车轮胎,导致母亲上班迟到。由于课前筛选的这个故事来自学生生活,具有代表性,当让他们说说自己看法时,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课堂也就随之“活”起来了。所以,老师的充分准备,是上好活动课的重要一步。
在学生的自我体验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语要具体,不能太空泛,要避免学生“不配合”。如某位教师在开展《盲人旅行》活动时,学生在盲行后,被搀扶着的学生因教师问“你感觉怎么样”而愣住了。我想如果教师换一下提问方式,改为“你在蒙上眼睛后自己走和被他人搀扶着走时有什么感想”,学生就有话可说了。
另外,心理活动课还须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留足思考、体会和表达的空间,并在学生似有所悟、似有所感的时候相机组织交流,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感受大胆地说出来,把自己的体验、情感与老师和同学们进一步分享。这种处理方式一方面有利于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灵体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愫。从而有助于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去调整自己的某些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而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如在《欣赏自我》这一活动课中,教师可这样引导:“‘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我很欣赏这一自信者的气魄。现代社会充满激烈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成为成功者,自信是第一秘诀。也就是说,自信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而这种素质在小学阶段就要注意锻炼和培养,来吧!同学们,让我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做一个真心英雄吧!”这段话会引起了同学们强烈的共鸣,引起了同学们的深思,使活动更便利地展开。
四、以训练为手段,以行为养成为目的,是实施心理活动课的最高境界
心理活动课要求不留痕迹地进行行为训练,将心理教育的内容内化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达到“助人自助”,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需要讲究方法。
1.启发学生自己提出规范要求,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应该是学生自己得出并乐意接受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的。如克服嫉妒的方法,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讲真心话,在坦城的交流中让各种思想相互交锋,优胜劣汰,归纳出原则和多种方式,教师予以肯定,形成学生自己的制约机制。
2.多种行为表现形式,如小品、情景剧,让学生从中选择最优行为,再让学生作示范表演,形成共识,掌握行为规范。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心理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279-01
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向我们预示着:21世纪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才。因此,关注21世纪的主人——儿童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跨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它立足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发展。而在众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中,心理活动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在具体的活动中,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尊重与理解学生,力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
一 要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如果说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灵魂对灵魂的告白,是生命节律的振动。那么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则是每个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更新的历程,它需要在一种彼此尊重、接纳、信任的氛围中,放下个人的防卫意识,与其他成员进行探讨、分享,真诚地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该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心理交流,能使学生不仅是从教师那里,更重要的是从活动课形成的心理场获得心理支持和经验,增进心理健康。
1.淡化学科体系
首先要明确,心理活动课不是心理学专业课程,更不是以教授心理学概念和理论知识为目的的;但并不是说心理活动课中就丝毫没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事实上,每一节心理活动课都是以相关心理学理论基础为背景知识,只是这些知识并非是以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经过处理后以比较通俗化、生活化的阐释形态出现的,并渗透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始终。
2.创设情景,积极准备
讲授知识为主的课要精心准备,活动课老师学生要准备的工作也很多。教师要选好主题,设计活动方案,收集各种有关资料,尽其所能了解学生等。授课教师由于课前筛选的这个故事来自学生生活,具有代表性,所以当让他们说说自己看法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课堂也就随之“活”起来了。所以,老师和学生的充分准备,是上好活动课的重要一步。
二 采用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活动的形式应该是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目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的。因为年龄限制,中小学学生的感性思维丰富而缺乏理性思维,决定了中小学生心理活动要形式多样、轻松活泼,例如游戏、心理短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等等。在活动中,还可以融入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另外,教师还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精心地进行科学的设计,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性。活动过程中,教师只给适当的启发、引导、示范,要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活动,在活动中训练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自强、自立、自信,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无论是何种形式,在心理健康活动中,教师都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述、讲解,使学生把活动课上所获取的心理体验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即使是在教给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也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最后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显然要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有意义得多,体会也深得多。
三 重在感悟,实际运用
心理活动课的内容要在总体把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以学生年龄特点为主线,突出心理知识、心理训练的系统性,要坚持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原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避免把心理活动课上的单纯的心理知识传授课。在活动中,我力求让学生多活动、多训练、多感悟,从而把活动课上所获取的心理体验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
1.重视学生心的内心体验,心灵感悟
小学生心理世界是隐蔽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课的心理素质教恰好与人的心理世界沟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活动中,我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进行体会、琢磨,产生共鸣。在辅导《保持一份好心情》中我向学生提出:“假如你的好友和你闹矛盾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假如你学习上取得了好成绩,你会怎么想?”等问题,让学生经历内心的思考、内心的体验,有感而发,反映出真实心态。通过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心灵顿悟,调适自己的心境。活动中,学生有不同的心灵感悟,我尽量做到对学生的回答不妄加评判,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不同的想法。
2.延伸课外,实际运用
从课程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旨在促进其有效地适应学校学习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教育课程。”它像一般活动课程一样具有活动性、开放性、系统性和主体性等特性,但又与一般的活动课程有所不同。心理健康活动课把心理训练的内容放在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接受行为训练,在具体的活动中,吸收团体辅导的一些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共享北京市中小学心理教师长期积累起来的优秀的心理活动课资源,提高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水平,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在市教委德育处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市性的“中小学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征集与评选”活动。
一、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现状
本次活动历经了筹备、区县初评、专家复评、组织录课、对优秀课录像进行审阅、对活动进行总结等阶段,整个过程从2009年3月开始,到2009年年底结束,历时9个月时间。
本次活动征集的教案,反映了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现状。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确立起心理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理念,突现出心理活动课的特色,但还存在一定不足
从心理活动课教案本身看,广大心理教师基本可以做到:
(1)整体构思逻辑清楚,情景创设与学生生活及课程主题密切相关,能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感悟。
(2)能运用一定心理辅导技巧与方法,教学环节的安排具有层次性,重点难点把握得当,连接过渡自然、顺畅。
(3)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灵活恰当地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活动设计合理,能有效促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4)课堂气氛宽松活跃,师生、生生心理相容、平等和谐。
(5)专注倾听,对学生发言不进行价值判断和干预,能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
存在的不足:
(1)部分教案活动设计与教学目标之间不吻合,活动衔接不够自然;出现“活动化”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完全变成了“活动”(游戏),对“活动”的导入、分享与总结尚有欠缺,活动与教育目标有距离,活动主次不清,表面上学生参与性强,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但深层次的感悟、体验不足,情感与认识的升华被忽略。
(2)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课堂上学生生成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现场的感受、情绪不能即时关注和引导;整个活动过程重预设、轻生成,没有做到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3)对课后延伸重视不够。心理素质的提高不可能在课堂上几十分钟内完成,学生只有把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获得的感受、体验、认识等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并不断强化这些感受和体验,久而久之,才能成为习惯,进而内化为素质。心理活动课如果仅仅重视课堂环节,而忽视课后延伸,就很难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效果。许多教师对这一点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2.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关注程度不一,不同内容主题的心理活动课之间存在水平上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但是从目前我市心理活动课的主题内容看,许多教师关注的仅是学生的沟通交往、情绪管理等少数教育内容,而对入学适应、生涯规划、意志力、危机应对等问题关注不够。尽管在下发征集通知时专门对教案的内容范围和数量比例作了严格的规定,但是,结果仍然是一些内容的教案不仅数量多,而且水平比较高;而另一些内容的教案数量少,水平相对比较差。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水平不平衡
在心理活动课教案的数量和质量上,区县之间、中小学之间存在不平衡。有的区县不仅参评的教案数量多,质量也高,如西城区、东城区、延庆县、大兴区等;有的区县获奖教案数量少,质量明显偏低。朝阳区、房山区等基础好的区县仍然保持其优势,部分郊区区县发展迅速。西城、东城、崇文(2010年归入东城区)、宣武(2010年归入西城区)等区,原来就有比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教研力量雄厚,一直在全市乃至全国保持着领先水平;部分郊区县如大兴、延庆、密云等,由于近年来认识到位,有专业教研员指导,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4.区县级相关部门教研员的专业指导是提高教师心理活动课水平的关键
区县级相关部门(德育室、教师研修学院、教科所等)对心理活动课比较重视,有专业教研员指导、经常开展心理课教研活动的区县,心理活动课教案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县。如西城区,有专业的心理教研员,长期以来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全区中小学心理教师中进行专题教研,稳步扎实地提高教师的水平;大兴区、延庆县也在专业教研员的指导下开展定期教研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调查还发现,北京市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学校达到了73.2%,在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学校中77.3%将活动课列入了课表。2006年徐志芳等人的调查结果为,北京市41.7%的中小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23.28%的中小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与之相比,北京市2009年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比例明显提高。
但是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设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西城区在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比例和是否列入课表两项都居于前列,大兴区虽然在将心理活动课列入课表一项的比例略低,但在是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项高居榜首。延庆、通州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校不足一半,门头沟与昌平不足60%。这与我们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基本一致。西城是北京市最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和丰厚积淀。2009年,大兴区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比例都名列前茅。总之,通过此次征集和评选,我们对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现状和水平、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引导提供了依据。
二、提高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质量和水平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水平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标志和集中体现。但是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教育者对心理活动课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看成是心理咨询。有相当一部分校长认为,学校有心理咨询室就等于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对针对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心理活动课不够重视;相当一部分教师热衷于学习各种心理治疗技术,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因此,还要向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宣传教育部、北京市以及兄弟省市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提高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质量和水平。
2.心理教师的培训应体现专业化
我市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心理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提高心理教师专业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对心理教师角色定位不准,导致培训内容与心理教师的专业需要不吻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误导作用。例如许多区级培训邀请精神病医院的医生讲授神经症、精神病治疗的理论和技术,请某些咨询或治疗专家讲授诸如“箱庭治疗”“催眠治疗”“音乐治疗”等技术,使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掌握了这些心理咨询技术就实现了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所以许多教师不惜自费花巨资去考“咨询师资格证书”。错误的理念导致错误的行为,许多心理教师热心承担心理医生的工作而淡化了自己的教师角色,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事实上,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心理教师是教师而不是医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校心理咨询员的工作目标、任务等是有差别的,在培训内容、管理要求等方面不能混为一谈,应该走专业化的道路。
因此,在对心理教师的培训方面应该有清晰的定位,使培训目标更加明确,内容更符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应分为两个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系列和学校心理咨询员系列,两个系列在培训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管理要求等方面应有明显区别。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论研究,构建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和评价体系
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还没有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在很多重大的理论问题上,各级领导、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人员、一线教师之间并没有达成共识,致使北京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近30年的发展中仍然没有比较完备的课程标准,各学校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上各有侧重,制订的目标各不相同,所选择的内容、采取的方式、方法五花八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教育科学,它既需要有广泛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必须遵循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同时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又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具有相同的属性,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如果对这一点的认识不充分,忽视理论研究和指导,就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甚至还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向歧途。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标志,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2001年北京市就有61.8%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至今使用的教材各种各样,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区县或学校用的竟然是刚从别的学科转过来,只上过一两节心理活动课的教师编的所谓的“校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各学校所使用的教材有二十多种。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有的是必修课,有的则是选修课,课时安排也从一学期几节到三十多节不等。这种表面看来“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现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长久、科学发展非常不利,它会导致各个学校自行其是、重复摸索,长久在低水平的状态下徘徊;它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制订,也不利于校际的交流和协作,更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的开展。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与中介,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有本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式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有自己的教育大纲,有通过审定达标的教材,有相对稳定的课时保证,有一定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有教研室,等等,这样才能保证其教育效果,而现状与之相距甚远。只有加强理论研究,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标准,才能保证我市心理活动课的质量和水平。
4.开展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研活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征集评选活动,我们发现我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能够拿出全国一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示范课,不少教师经常被兄弟省市邀请。但是,我们自己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优质的教师资源。区县间的交流分享不够,致使区县之间的不平衡状态没有明显改善。调查发现,目前北京市中小学心理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科研活动的比例偏低(参加过区县级及以上活动的占38.5%),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县、类型与地域之间的差异。针对此,我们应该建立市级和区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研机构,初步构建基本的市、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常规工作制度与合作模式,形成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交流平台,有计划地、定期地进行研讨,提高心理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2]胡永萍主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8.
[3]沈贵鹏.心理教育活动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1.
[4]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5]刘宣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J]. 教育研究.2002(5).
[6]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7.
[7]〔美〕多尔著. 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李子建,尹弘飚.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评价标准;主题;过程;素养;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2-0010-03
心理活动课是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和特点,确定活动内容;运用心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设计活动方案;通过生生、师生互动,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与分享;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和预防问题行为发生的面向全班学生的一种活动课程。对心理活动课的评价,应是多维度的,既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也可以是“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对此已有的研究及实践,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一些学校领导、教师还习惯用文化课的课堂评价标准来作参照,较少考虑心理课自身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第二,有的研究者对心理活动课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过程比较严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但提出的指标体系注重全面、系统地反映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诸种要素,因此显得架构比较庞大,权重分配与分值统计比较精细,这就难免会给操作上带来一些难度。
作为供一线心理教师随时使用的常规性活动评价指标,除了要能反映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基本规律和价值导向之外,一定要重点突出、操作起来简便实用。因为在学校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心理活动课的评价经常是即时性的,一般是活动一结束,听课的教师们就要聚集在一起进行反思总结,即兴发表评价意见,特别是教研员,更是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言简意赅地对整个过程作出明晰、科学、专业的剖析。因此,从实际需要出发,我们除了需要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之外,还需要一种更为简洁明了的即时性评价工具。
为此,笔者在教研工作中,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评价体系的建构进行了探索:先从本课程的特点提出全面的指标;组织各校心理教师对指标体系进行研讨、合并、增减;在实践中试用,进行信度与效度的检验,及时作修订;请专家进行评判,提出建议;最终确定指标体系。几年来的实践表明,此评价体系简捷、有效、实用。现简要介绍如下,以期和同行共享。
我们从活动主题、活动设计、活动过程、教学素养、活动效果等方面把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活动评价标准简化为五条:主题明确,有针对性;思路清晰,情境动人;面向全体,注重互动;科学性、人文性强;注重实效。
一、主题明确,有针对性
心理活动课要有针对性。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选择主题;心理活动课强调从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需要出发。因此在选择主题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因为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状况是不同的。其次,必须选择大多数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例如高一学生需要重点辅导如何适应新的学习内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新的人际关系等;而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就比较需要关于未来发展和职业选择方面的指导。
注意问题:
1.避免一节活动课出现两个或多个主题。
我们主张每次心理活动课师生都应围绕某一方面的某个主题去开展,避免一节活动课出现两个或多个主题。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始终都应紧扣主旨,为主题的展示服务,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让学生一课一得,课课受益。有的教师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课堂气氛很热烈,学生的参与程度也比较高,但是效果并不好,原因在于过多的活动目标冲淡了主题。有的教师纯粹是为活动而活动,活动与主题没有多少关系,而且活动后没有交流和分享,所以收效甚微。
2.避免选择学生不易于公开表露或牵涉学生隐私的主题。
3.避免由于选题过大、目标过空导致对主题挖掘不深、不透。
活动主题要具体化为可以操作、可以训练的行为特征,从问题入手。如有位教师活动的主题是“优化心理,助我成功”,就显得太大,学生展开讨论后,内容太多,教师不易把握。
二、思路清晰,情境“动”人
1.设计思路清晰
心理活动课一般而言只有40~45分钟。在这样短短的时间里,要实施一个非常复杂的方案是很难的。在这种条件下,能否给全班学生留下一个深刻印象,关键就在于操作思路是否简洁、清晰、明快。如果思路混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难免会陷入不知所云的尴尬境地。
设计思路清晰应该表现为:活动清晰有序,每一个步骤紧紧围绕主题需要。教师的思路是通过活动来呈现的,思路清晰,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紧紧吸引住,不知不觉间就跟着教师的引领进入了活动的“胜境”。教师应先以活动、游戏、生活事件、故事等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接下来生生讨论、教师小结,然后学生联系自我(实践),最后是教师总结升华。整个活动设计逐层递进而不是平行并列。
2.情境“动”人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如果学生对讨论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成长欲望,参与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1)创设生活化情境,把心理活动课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这样,既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学源于生活、心理就在身边,感受到心理的应用价值和心理课的力量,对心理课产生亲切感,又培养了学生运用心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创设活动化情境,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实践,使学生在动口说、动手做、用耳听、用眼看、动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
(3)创设游戏情境。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游戏能稳定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其学习兴趣、爱好得以延伸,整节课都能保持高涨的参与热情。
此外,情境创设应新颖得体,能触动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心理活动课上,教师应经常采用不同的活动,如小品表演、讲故事、听音乐、看录像等方式,创设一定的情景或营造某种心理氛围,将心理理论和操作技能灵活运用于课堂,将音乐、美术等请进课堂,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课堂增辉,让学生始终以愉悦的心境参与整个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一节成功的心理活动课,教师必定非常注重热身活动的使用、情境的创设以及团体氛围的营造,以便有步骤地激活团体动力,并一步一步推动其发展。
三、面向全体,注重互动
1.面向全体
开展活动时,教师要选择一些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涵盖面广的教育点,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交流,提高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要经常采用集体活动、分组游戏、同桌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动”起来,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可利用问卷调查、问题讨论、辩论会等形式加强心理活动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课堂上,教师尤其要关注自卑内向的学生,启发、引导他们敞开心扉,积极参与活动,踊跃发言,同时引导积极发言的学生关注其他同学的情感经验。
2.注重互动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体验中感悟、分享,不能越俎代庖,不顾学生实际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或者急于评价、替学生总结。
班级团体动力的基础在于小组内的生生互动,只要小组团体“热”起来了,整个班级大团体必然“热气腾腾”。所以,调控好小组的活动至关重要。小组的互动应该是实质性的,教师设置的话题集中而又有较大的探讨空间,学生才会乐此不疲,而在此基础上的全班分享才会具有启发性,才会引发学生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团体规范,课堂活而不乱。团体动力的正常运作应该是有序的。如果某一位心理教师感到自己一上课就混乱不堪,特别是在组织活动和讨论时,学生各行其是、调侃成风,使得教师左右为难、痛苦不堪,那么,首先要“全面反思”的恰恰是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设计思路、活动安排、组织能力等方面是否出现了问题,而不是先去责怪学生。
四、科学性、人文性强
1.教育理念正确
教育理念是心理活动课的灵魂。一个教师的理念是否正确,是显现于整个活动过程之中的。当学生在活动中提出各种具体问题、发表各种不同见解之时,更是对教师能否准确把握活动课主题及其核心理念的一种挑战,如果处理好了,问题就会变成促使学生成长的契机。那么,如何判断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否正确呢?具体来说包括:
(1)要看教师在理念上是否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协助学生在其自身和环境许可的范围内达到心理功能的最佳状态,使其心理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人格或个性日趋完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上策是发展和预防,而不是治疗。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使人开心,更要使人成长。这里的成长,就是通过辅导过程使受辅者自己想通了,认清问题的本质,知道该怎么做。所以,使人开心只是心理辅导的前奏曲,而使人成长才是心理辅导的主旋律。
(2)要看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对主题的理解有无片面性和绝对化。学生通过接受心理辅导,既增加了对困难的了解,也加强了对自我的认识――处境、优势与不足,需求、发展方向、问题根源等。它可以使学生在困难面前积极发现个人与周围环境的有利因素,并加以有效的利用,以促进个人的不断成长。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学习是通过个人的努力思考及心理教师的积极启发而“悟”出的。
(3)要看教师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偏离主题的发言能否给予及时的引导。对教师辅导理念的深度考验莫过于在现场应对学生的五花八门的发言。学生偏离主题的语言是经常会冒出来的,如果教师对自己组织的活动没有深入的思考,就可能会“捉襟见肘”。团体活动的现场是无法完全预料的,尤其是在全班分享交流时,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教师一定要注重临场应变,对学生发言的回应必须简洁。要做到这一点,心理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一定的心理基础理论功底,能够把握问题的重心和辅导目标的方向,有适度的幽默感,并善于适时引导,使活动或讨论不偏离主题,而且能避免出现明显的失误。
评价一节心理活动课,必须把正确把握理念放在第一位,方可对心理教师的专业提升起到引领作用。
2.心理技术运用得当
教师是否自觉运用一定的心理技术,是心理活动课与主题班会或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重要的区别。
心理教师要逐渐地学会运用专注、倾听、同感、澄清、重述、小结、具体化、举例子、聚焦等心理技术,对各种情况及时作出回应。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心理教师,特别是兼职的心理教师,要达到专业要求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从目前来看,对于大多数心理教师和班主任而言,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尝试,就已经不容易了,我们应该予以充分的宽容、支持和鼓励。
3.人文性强
人文性强主要体现在教师有亲和力,亲切、真诚地面对学生,上课有激情、感染力。研究表明,学生在和谐、民主、有安全感的课堂中更易流露真情、表现真我,倾诉自己的真情实感,此时的学生也更易得到启发,从而获得心灵的营养。
注意问题:
1.教师应避免自我封闭的心理和自我优越的体态。
教师要按心理活动课的要求重塑自身的角色地位,使学生能坦诚相言。如教师可以先讲讲自己的经历、自己犯过的错误、自己遭受的不理解,引起共情,使学生解除顾虑,敢于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使活动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
2.避免学生认知需提升时,教师跟不上,点评不到位。
主题班会是中小学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中小学开展德育研讨活动总免不了开设一堂主题班会公开课。最近,许多学校都在组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领导组织开展这样的班会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减少学生安全事故。然而,常规的主题班会很多时候是高耗低效的。一节主题班会课常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准备资料,排练节目。尽管教师和学生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效果却并不明显,学生收获甚微。因此,许多班主任谈“主题班会”色变,特别是主题班会公开课。主题班会的生命力何在?如何才能让师生花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大的收获?要解决这些问题,这还得从反思常规主题班会为何高耗低效开始。
一、常规主题班会活动的三大误区
一谈起公开课,教师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可看性:活动形式单一、沉闷的肯定不行;看上去动作不规范、乱糟糟的肯定不行;学校特色、班级学生特长得不到展示的肯定不行。于是,主题班会成了学生才艺展示。这种无视主题、盲目选择活动形式的“大杂烩、群英会、表演秀”在外行人看来很是轰轰烈烈,常常能够获得阵阵掌声。在这种以“好看”为主要目的的思想驱使下,常规主题班会活动走入了以下三大误区。
1.重活动,轻体验
常规主题班会,不论主题如何,只要班级有什么好的节目,班主任就千方百计地把它放进活动中。我曾经观摩过一节主题为“珍爱生命”的班会活动课,因为考虑到让每个有特长的学生都能亮出来,教师特别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在这个环节中安排了唱歌、跳舞、乐器演奏等节目,台上热热闹闹。演完了,这个环节也就结束了。如果安排得好,这个环节应该可以成为主题班会的亮点,但如果只有少部分特长生演出,没有给更多的学生谈感受的机会,又如何产生“生活很美好”的情感体验呢?
2.重形式,轻实效
常规主题班会形式上力求新颖和多样化。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教师会花上很多时间去搜集资料:视频、歌曲……还会花更多的时间来排练节目:唱歌、相声、小品,甚至是书法、舞蹈等。就一堂“亲亲热热一家人”主题班会课而言,为了期中后要上的这一堂主题班会课,教师在开学初就利用自修、放学后等空余时间排练节目,甚至连春游分班活动也不忘记再练习一番。这节主题班会中的一个环节是这样安排的:有书法、美术特长的学生在一旁现场作书作画,中间一位女生随着优美的音乐跳起新疆舞。欣赏了这台教师和学生精心烹饪的“节目大餐”后,许多观摩的教师不禁拍手叫好。几个月后在《班主任之友》杂志中,我却看到了有专家对这堂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这样的主题班会的形式是新颖了,实效究竟体现在哪里?
3.重程序,轻应变
常规主题班会课往往是班主任幕后导演,师生间缺少一种完全融于一体的互动状态和心灵的感应,学生的发言也往往追求完美与正统,尽量与主流社会的道德标准、政治标准和纪律规范保持一致,或有意识地向这些权威的标准靠拢。所以,活动的形式相对程序化。这样一台戏的出台,教师在课前写好了学生需要说的全部台词,包括主持人的台词和学生的回答。所以,一堂课上下来,完全是一个声音,不会有不同的看法。一旦需要应变,学生主持人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说话了。
二、常规主题班会活动与心理活动课的契合点
既然常规主题班会有这么多妨碍取得实效的弊端,那么,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改进主题班会活动形式,让主题班会向高效低耗靠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心理活动课和主题班会两者之间既存在着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于是,我们就通过“探寻共性、取长补短、融会贯通”的方法找到一种既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又可以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的主题班会形式——“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
1.探寻共性,把握本色
心理活动课和主题班会都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活动。因而“主题性、活动性、主体性”是两者的共同特点,也是两者的魅力所在。“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既然是一种改进后的主题班会,就应把握主题班会的本色,就应该选定一定的主题,以活动为中介,充分关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2.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心理活动课和主题班会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区别:(1)从实施的过程来看,主题班会重在发挥德育的教育作用;而心理活动课则注重个体的人格发展问题。(2)从实施的形式来看,主题班会总是给人一种事先设置答案的程序化的感觉,而心理活动课就相对真实、轻松,具有随机性。(3)从使用的方法上来看,主题班会更多地运用规范、示范和权威影响力,而心理活动课则需要运用倾听、关注、同理等技术。因此,主题班会的几个弱项正是心理活动课的强项。“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就是吸收了心理活动课的优点弥补主题班会的不足,改教师幕后策划为台前引领;改学生自主活动为师生共同参与;改程式化为随机性;改灌输式的教育为体验式的感悟。
3.形似神非,融会贯通
通过以上的阐述,大家是否会产生另一个疑问:那么,“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和心理活动课不是一样了吗?这个不必担心,因为心理活动课是由受过培训的,至少取得三级证书,有一定的心理辅导基础,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术的心理教师来上,专业性比较强,要求也更高些。而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是由班主任来上,对于辅导技术的运用不作严格的要求,只要求在设计活动时能够考虑到学生是否有切身的体验,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能够感悟更深。心理活动课中的讲故事、小品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而“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尽量让学生现场表演,给学生展示才能,锻炼自己的机会。
三、设计“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的30字秘诀
那么如何设计一堂比较高效的“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课呢?通过近一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主题有针对性、教师引领作用、学生主体地位、活动服务目标、团体动力发展”30字秘诀。
1.主题有针对性
“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主题的设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主题的选择应以班级发展的需要为导向,针对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班级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抓住教育契机,确定相应的主题。具体来说就是要求班主任根据校情、班情、学情,及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综合了解,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加强的认知,从而确定相应的班会主题。如小学中年级是人际关系发展的关键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易冲动,缺乏交往技巧,面对磨擦容易感情用事,以牙还牙,造成人际冲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因班里连续几天出现了同学间的小矛盾,于是我们选择以“如何预防和处理同伴之间的‘小矛盾’”为主题,以期通过一节课的辅导,让学生了解一些处理小矛盾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尝试应用,为今后进一步学会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师引领作用
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中是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设计阶段,班主任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本次主题班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为什么这样解决?(2)在实施阶段,特别强调课堂上的生成,虽然活动设计时会有一些预设的内容,但班会进行中会有师生碰撞、生生碰撞生成的新内容,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给予引导。(3)结束阶段,班主任要善于总结、集中和提炼,把主题班会当中学生有分歧的方面或对片面性和局限性的认识加以引导,从而使班会课的教育目标顺利达成。
3.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在安排活动时要考虑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因为只有亲身参与,投入精力和情感,才会融入其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因而主题班会不仅要让能歌善舞的学生参与,而且还要安排小品、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在活动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反对说假话套话,要营造心态开放的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工作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深深地体会到我是班会的主人,任何一个学生都不能做一个旁观者。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撞击、对接,产生深刻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从而自然地把德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
4.活动服务目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詹万生教授提出班主任在组织班会课、德育活动课时,要遵循“新三中心”的原则,即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活动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选择的活动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目标来设计。以“称赞的魔力”为例,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发现他人的优点并用适当的语言真诚地称赞他人,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称赞的过程,感受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为了让学生“经历称赞的过程,体会称赞的快乐”,本课设计了这样的活动:(1)出示录像资料:看了录像,你忍不住想称赞谁?(2)破难题:寻找“称赞小锦囊”;
(3)游戏活动:击鼓传高帽;(4)小组活动:互送神奇果。这四个活动紧紧围绕着目标展开,没有一个环节是流于形式的。
5.团体动力发展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钟志农老师在《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一书中把团体动力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暖身活动、转换阶段、工作阶段和结束阶段。暖身阶段的工作重点为“情绪接纳”,转换阶段是“展开主题”,工作阶段为“问题探索”,结束阶段为“问题解决”。在设计活动方案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团体动力发展的轨迹。还是以“‘小矛盾’来敲门”为例,(1)暖身活动:通过“抓手指游戏”活跃气氛,引入课题;(2)转换阶段:通过《小猫和小狗》的故事,让学生认识产生小矛盾的原因;通过抽读烦恼故事,让学生了解产生小矛盾的消极影响;(3)工作阶段:通过“yes or no”活动,师生讨论、续演故事,小组合作、换个新结局这几个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预防和处理“小矛盾”的方法;(4)结束阶段:通过“共读《处理矛盾三字经》”和“齐唱《好好说话歌》”巩固预防和处理“小矛盾”的方法。在设计活动时,始终考虑到团体动力是否会按一定的轨迹发展。工作阶段是团体动力发展的最高峰,我们安排的活动是能够活跃团体氛围,学生参与度最大的讨论、分小组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表演,是学生思维投入最多、情感体验最强烈的活动。所以,这部分应该是活动的。
“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是常规主题班会与心理活动课的融合,它既继承了常规主题班会“主题性、活动性和学生主体性”的优势,又吸取了心理活动课教师引领、师生共同参与、注重体验、分享感受的优点,是一种实现主题班会低耗高效的新的活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