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1 14:03:38
序论:在您撰写五年级健康教育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要】 目的 评价宁夏海原县关庄乡“小手拉大手”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的实施效果,为宁夏南部山区消除碘缺乏的危害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后,分别问卷调查目标人群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抽样检测居民户的碘盐食用率,抽样调查8~10岁小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结果 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小学教师、四至五年级小学生、家庭妇女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提高(P<0.01),居民户碘盐食用率上升(P<0.01),8~10岁小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下降(P<0.01)。四至五年级小学生获取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由大众传播转变为人际传播。结论 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良好,与教师的积极参与及小学生的入户宣传有关,可在整个南部山区推广。教育与电视等媒介传播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家庭主妇等重点人群的防治知识知晓率,确保健康教育效果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宁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of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at Guanzhuang Town in Haiyuan County of Ningxia,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Ningxia to take more targeted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of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to eliminate hazards induced by iodine deficiency. Methods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respectively, the level of knowledge abou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n target population, household consumption rate of iodized salt , and Goiter rate of 8 to 10 years old primary pupil were surveyed.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of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the knowledge level of primary teachers, 45 grade pupil, and familial women all raised significantly (P<0.01). Meanwhile, the rate of household consumption of iodized salt raised significantly (P<0.01) and Goiter rate of students aged 8 to 10 declined significantly (P<0.01).The main way the students of 45 grades obtaining the knowledge of Iodine Deficiency Diseases had changed from mass media dissemination to interpersonal dissemination. Conclusion The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gained a good effect in the implementation with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teachers and the household publicity by primary students, and would be promoted throughout the southern mountains of Ningxia. The program need to be combined with media dissemination such as TV to further improve the knowledge level of key crowds such as housewives.
Key words: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health education; effect; Ningxia
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而导致机体碘摄入不足,造成以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综合征,病患多生活在远离海洋的高山和丘陵等地区,食盐加碘是安全有效的主要防控措施[1]。宁夏南部山区属于碘缺乏高危地区[2], 通过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使该地区的当地居民获得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提高防治意识和碘盐食用率[3],具有很大的公共卫生学意义。2007年,宁夏南部山区的海原县关庄乡启动了“小手拉大手”的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试点项目并完成了基线调查,2008年项目实施完成,2009年3月进行了项目评估,现就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项目实施乡基本情况
关庄乡位于宁夏南部山区,距海原县城67km,南与宁夏西吉县新营乡接壤,西与甘肃省会宁县新塬乡和刘寨乡接壤,总面积30.47km2,辖5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总户数1924户,总人口10292人。全乡为丘陵地区,交通不发达,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48元。全乡有完全小学8所,在校学生1642人,教师51人;有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7所,村医7名。
1.2 项目实施内容
对教师和小学生分别采取专题讲座、课堂宣讲和作文竞赛等形式。由各小学教师组织四或五年级学生每月将辖区内所有居民户食用盐的碘含量定性检测1次,月底上报检测结果。入户检测时发放宣传材料并口头宣传,宣传教育的重点人群为新婚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食用非碘盐的居民等,宣传目标为其开始并坚持食用碘盐。
1.3 项目评价指标
1.3.1 目标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答对题数总和/应答题数总和×100%
应答题数总和=受调查人数×问题数
答对题数总和=每人答对题数的总和
1.3.2 碘盐食用率=含碘的盐样份数/检测份数×100%
1.3.3 甲状腺肿大率=Ⅰ度和Ⅱ度肿大的例数总和/受检人数×100%
1.4 对象
按照每个行政村选取2所完全小学的比例,在关庄乡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8所小学,每个行政村随机抽取20名20~50岁家庭妇女,每所小学随机抽取30名四至五年级小学生、30名8~10岁小学生、5名教师。
1.5 方法
在项目实施前后均问卷调查教师、四至五年级小学生、家庭妇女的碘缺乏病知识,分别计算防治知识知晓率,问卷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碘缺乏病防治手册》中《健康教育效果调查表》[1];对8~10岁小学生,依据《卫生部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中触诊法检查甲状腺,计算甲状腺肿大率;快速法半定量检测80名家庭妇女家中的食用盐,计算碘盐食用率,试剂由武汉众生生化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调查均由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承担。定性资料来自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海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文件和项目总结。收集整理资料后,Epidata软件录入资料,SPSS 11.5统计软件分析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或精确概率)检验。
2 结果
2.1 小学生获取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
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共问卷调查103名四至五年级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获取途径的构成比中,通过电视为最高,占27.9%,通过非人际传播途径包括电视、广播、板报、报纸等共占63.9%。项目实施后共问卷调查238名四至五年级小学生,防治知识获取途径的构成比中,通过老师和学校(发放宣传单)分别占26.9%、26.2%,为最高和次高,包括家长途径在内的人际传播总共占到59.0%。详见表1。表1 海原县关庄乡小学生获取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略)注:n为调查问卷中“获取途径”的选择次数
2.2 目标人群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教师、学生、家庭妇女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都低于60%,其中家庭妇女的知晓率最低,为18.5%。项目实施后,教师的知晓率从59.5%提高到98.3%,学生的知晓率从58.6%提高到96.3%,家庭妇女的知晓率从18.5%提高到66.2%,提高幅度分别为38.8%、37.7%、47.7%,项目实施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表2 海原县关庄乡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略)
2.3 居民户碘盐食用率
居民户碘盐食用率从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的87.5%上升到实施后的100.0%,上升幅度为12.5%,实施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2.4 8~10岁小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
8~10岁小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项目实施前检出10例,为6.8%,实施后检出2例,为0.8%,下降幅度为6.0%,实施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良好
宁夏南部山区为碘缺乏病历史病区[2],这一地区经济欠发达,交通不方便,人口少且居住分散,传统饮食习惯喜好食用土盐(非碘盐),部分县的合格碘盐食用率未能达到90%这一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考核标准[3]。“小手拉大手”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的目标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师、教师培训学生、学生向家长宣传这样一个“教师-学生-家长”宣传链,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传播到家庭[4],使居民在“知-信-行”模式的干预下坚持食用碘盐。
海原县关庄乡教师、家庭主妇、小学生在此次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均大幅度提高,提高幅度在37.7%~47.7%之间。居民户碘盐食用率从实施前的87.5%上升到实施后的100.0%,上升幅度为12.5%。8岁~10岁小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从实施前的6.8%下降到实施后的0.8%,下降幅度为6.0%。三项评价指标都说明“小手拉大手”的“知-信-行”模式实施效果良好,拟在整个南部山区加以推广。
3.2 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
健康教育的效果与教师的积极参与有关。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获取途径以媒介传播为主,包括电视、广播、板报、报纸等共占63.9%。项目实施后则以人际传播为主,通过老师、学校(发放宣传单)等共占到59.0%。说明“小手拉大手”的“知-信-行”模式能否取得良好效果与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有关。项目实施过程中,关庄乡各小学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碘缺乏病知识,组织所有学生参加防治知识有奖征文活动。通过宣讲和亲身参与,教师和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了有关知识和防治措施,为进一步向居民与家长宣传打下了基础。
小学生入户宣传的人际传播方式比较重要。关庄乡各小学组织三至五年级的小学生,对辖区内大部分居民进行了入户口头宣传和宣传单的发放,使当地居民基本掌握了碘缺乏病发生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当地卫生机构和关庄乡各小学相互配合,定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和督导,也保证了项目的质量和实施效果。
3.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学生向家长宣传时知识和宣传尚不够全面,导致家庭主妇的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仅为66.2%,低于80%的项目目标。人际传播如教师向学生的宣传、学生向家庭主妇的宣传、乡村医生向居民的宣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现实的情况是当地居民的文化程度较低,电视宣传是当地教师、居民和学生更乐于接受的大众传播方式[5]。因此,南部山区碘缺乏病的健康教育要注重点和面的结合。面上要加大新闻媒介的宣传力度,点上要形式多样地深入居民户和重点人群进行宣传,以使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最终在这一地区可持续地预防和消除碘缺乏病[5]。
(本项工作得到了宁夏海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海原县关庄乡4个行政村卫生室的积极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王振华,申红梅,刘守军,等.碘缺乏病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马玉章,刘天锡.宁夏卫生防疫50年[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80-102.
[3]谭卫星,朱磊,马天波,等.2005年宁夏碘盐监测现状分析[J].地方病通报,2006,21(6):24-26.
——第XX小学5.25第三届心理健康节活动方案
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互相关怀与合作的意识,共同营造师生心理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特举办2019年第三届“5.25”心理健康教育节,主题为“健康从心开始,生命因你绽放”,现计划如下:
一、活动宗旨
心理健康的第一标准就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乐观自信,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能与他人同心协力。我们以此为宗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师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师生心理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共同营造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
二、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节主题为”健康从心开始,生命因你绽放”,是为了让师生能够继承中华民族仁爱的传统美德,发扬人性中爱的最美情感,通过对师生进行绘画心理分析,让师生更加了解自己,从而更加悦纳自己。
三、活动时间
2019年5月20日—5月24日
四、活动安排
(一)怒放生命——2019年第三届“5.25”心理健康教育节启动仪式
1、时间:2019年5月20日11:45
2、地点:学校操场(大屏展示活动主题)
3、内容:热身活动(音乐、人物)心理健康教育小讲座
主讲人:孟宪玲讲座题目:“健康从心开始,生命因你绽放”
(二)了解生命,感悟生命——教师“健康从心开始,生命因你绽放”的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2019年5月20日下午17:00——17:30
2、活动地点:四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带自己喜欢的彩笔若干)
4、主持人:学校心理咨询师
5、活动内容:由XX老师给全校老师做”健康从心开始,生命因你绽放”讲座并组织教师做心理小练习(讲座PPT另附)
(三)了解生命,关爱生命——学生“健康从心开始,生命因你绽放”的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2019年5月24日下午第七节课(班会时间)
2、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3、参加人员:全校学生
4、主持人:各班班主任
5、活动内容:
准备工作:
1、提前在黑板上板书活动主题及班级,活动过程拍照上传两张照片给大队辅导员;
2、在电脑上下载好PPT课件;
3、每位学生准备:彩色铅笔若干、一张白纸(最好是A4),班主任给选定的5名学生发A4纸;
活动过程:1、播放心理PPT《生命列车》,学生随课件朗读内容(分享感受);
2、学生根据课件练习1选择喜欢的颜色表达心情,用线条表示画在准备好的白纸上。(分享讨论:我为什么选择这个颜色,使用这个线条,它表达了我什么心情)
3、学生根据课件练习2要求画出家庭动力画,并上台分享讨论。
讨论提纲:A、我的家人分别在做什么。(作者)
B、大家观察: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谁和谁距离近?谁的颜色丰富?缺少了哪个成员?
4、教师总结
活动要求:1、全校每班交三份用A4纸画的家庭动力画。(除了上四楼展示队会的班级)
2、五年级写心理作文《我的家人》,五年级每班上交三份心理作文
和配套的家庭动力画。其他年级各班只交三份家庭动力画。
3、以上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按要求每班2张照片、3张绘画材料和3篇心理作文(五年级)在5月29日(周三)之前上交大队部。
(四)了解生命,关爱生命——“健康从心开始,生命因你绽放”活动人员安排
1、教师、学生活动总策划:
2、大屏滚动播放活动主题:
3、师生讲座、国旗下讲话:
4、照相:
5、班会主持、材料上交:各班班主任
6、材料收集、汇总: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因此我校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97年我校参加了北大儿童心理学系许政援教授主持的《学习困难儿童心理因素的研究、鉴定与培养》。在许徐教授和中科院心理所专家的指导下,对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智能、认知、个性、社会交往等70项测试与调查,对个别心理障碍明显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咨询和训练。我们还建立了充满温馨气息的心理咨询室--"向大自然敞开心扉"。
在70项测试的基础上,我们又和美国宾法夕尼亚大学合作,在俞大维博士的指导下,筛选出48名同学,征得本人和家长的同意,分为四组,由我校两位经过培训的年轻教师从98年9月11日开始"乐观人生课程"。经过半年的培训,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同学明显感到自信心增强,心理承受水平提高,开始能够进行一定的情绪调节。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看到了心现健康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生机,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感到心理健康教育仅对一部分发现问题的学生有点为时已晚,应面向全体,防患于未然。心理地健康教育光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一、研究的目的与具体目标
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研讨我们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
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学会自我控制,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2、学会正确的认知自己,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3、学会自我激励,了解兴趣的来源及其产生的神奇效果。
4、学会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了解一些评价他人的技巧。
5、学会和谐地与人沟通,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培养良好的个性。
6、学会调节自己的心境,摆脱烦恼和焦虑,保持乐观的情绪。
二、设计研究方案
1、全体动员,全员参与。学校要求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针对自己班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性地选择教材内容,开展组内研究。
2、根据年龄段,选择切入点。由于学生的年龄段不同,面对的心理问题也就各个相同。因此,我们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基础,以心理导向教材为依托,我们选择了低年级:《你能坚持多久》、《聪明的我》。中年级:《了解兴趣》、《怎样看待他人》。高年级:《尊重他人》、《寻找快乐》这六课书进行了全校的专题研究。
三、进行教学研究,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研讨,我们达到了这样一种共识: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更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是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讨论,扮演角色,体验情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l、轻松自然的导入,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
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因此,教师的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年级的潘东辉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方法:首先放起轻松优美的音乐,然后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款款而谈:"同学们好!伴着悦耳的音乐,非常高兴,我们又来到了轻松愉快的小学生心理导向的课堂,谁愿意把你最喜欢做的事或最喜欢的学科告诉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你的欢乐……"这样,使学生在极其放松自然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地走近了老师。
2、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根据这一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故事法。如六年级的《寻找快乐》一课教师播放了一段配乐故事《国王与农夫》,听后引发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国王"拥有那么多的财富为什么还不快乐?而一贫如洗的农夫整天在地里干活却觉得非常快乐呢?这正是这节心理健康课要讨论的重点。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文,反复思考得出:国王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它欲求过高,而农夫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经常想着那些比自己还不幸的人。从而使学生悟出了寻找快乐的第一种方法--"降低欲求"。
3、激烈地争论,在雄辩中明理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是非评价极其不稳定,老师创设情景恰到好处地引起争论,可帮助学生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讨论中明辨道理。如在四年级《怎样看待的人》一课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了这一方法。首先教师播放了一段录像,然后让学生针对片中的"小刺头"对小组长小明的评价:"臭美,不关心同学,不爱帮助人,批评人粗鲁、骄傲。"展开激烈地辩论。正方、反方各自举出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同学们也是各抒己见,相持不下。那么到底哪种意见是正确的呢?老师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来到"智慧泉"边的森林里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给即将报考杂技学校的小猴子写评语的。(小动物们给小猴子写鉴定,既看优点,也看缺点)这时再引起学生进行第二次的讨论:"小刺头"对小明的评价有没有片面、偏激的地方呢?经过讨论,孩子们的认识像无数条上溪汇入江河一样走到了一起。从而得出:①评价他人要从事实出发,既看优点,也看缺点。②不能从自己的好恶去评价别人,要客观、公正。启思明理水到渠成。
4、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相结合,产生情感体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中,教师设计了"实话实说"这一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扮演主持人、特约佳宾、观众,模拟生活情景,实话实说,坦白内心。孩子们那一句句热情洋溢的赞美与致谢;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歉意与忏悔,催人泪下。这一课在五年级连讲了三个班,每到这个环节都出现了,引起了学生感情的共鸣,都有学生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泪花,真正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5、小品与实例相结合,使学生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
小品表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导向课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而每一个小故事中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它使学生在愉悦的故事情境中明白了道理,转变了观念,接受了心理训练。四年级《尊重他人》和五年给《寻找快乐》的教学中都运用了这种方法。同学们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品表演总结出了一条条评价他人的技巧:宽宏大量,善于原谅别人;宽容大度,从别人的失败中看到成绩;热情赞扬别人的长处,使人悔悟自己的过错;用赞美的评价去改变有缺点的人。找到了寻求快乐的心理防卫术: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换个环境;降低欲求;幻想成功;肯定自我;转移注意等等。使学生明确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世界上不少事,是好是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可以说快乐是一种自我选择,快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6、引导反思,纠正自我,寻求新知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如: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的最后,老师安排了写谢意卡和歉意卡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饱含深情地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朝夕相处的五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别人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至今都感到非常的温暖,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那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写张谢意卡,表达你衷心的感谢!如果你做了不尊重别人的事,仍让你感到很后悔,那么,来,就让我们写张歉意卡,表达你深深的歉意。让我们在这千禧之年到来之际,把忧愁、烦恼留在旧的一年,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境,朝气蓬勃,携手走向新世纪。通过"写卡--读卡--送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7、捕捉教育时机,弥补缺失的爱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对准孩子的心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在《寻找快乐》一课中,一个男孩子勇敢地讲述了自己心中最隐秘的故事,他说:"我父母在我四岁的时候就已经离婚了,可是他们一直瞒着我,前几天才告诉我。听了以后,我非常地恨他们,躲进了自己的小屋不理他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快乐与不快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况且离婚是他们俩大人的事,并不说明他们不爱我,再说还有大姑疼我,我生气又有什么用呢?"听着这个孩的内心独白,老师热泪盈眶,充满深情地对他说:"你真是个敢于面对生活、勇敢、善于调节自我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今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都会勇敢乐观地面对,蔡老师和全班同学都愿意做你永远的朋友!"全班同学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坚信,这一刻将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老师真挚的话语,同学热烈的掌声将永远激励他战胜困难的勇气。
8、精心设计的结束语,升华、启思、充满激励
精彩的结束语不仅仅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学生寄予的无限期望与启迪。常用的有以下四种形式:
①总结式。例:《怎样看待他人》"学会正确地看待他人,这是我们合作的基础。一位曾有几千名科学家参与的登火星计划中承担重任的华人科学家说过:"人才最重要的是合作精神。未来社会的创造,需要我们在各方面与他人合作,发挥各自的潜能,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看待他人,正确地看待自己。"
②期望式。例:《尊重他人》"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十日寒。"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交往中尊重他人,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赢得更多的朋友,人人做受大家欢迎的人。
③启发式。例:《了解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同学们,现在的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实现我们自己理想的基础,让我们注意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并把兴趣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出示投影)--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趣作舟。④祝福式。例:《寻找快乐》(伴着"祝你平安"的乐曲)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许多的不平之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你遇到不公正待遇时,你就要降低欲求,寻找快乐;当你不被别人理解受到委屈时,你就要转移注意,消除烦恼;当你考试没考好时,你就要对自己说,不要紧,下次再努力。这样你就会心里充满阳光,脸上绽出甜蜜的微笑。请记住: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老师衷心地祝愿同学们: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愉快健康地成长!
四、总结与讨论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心理健康课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感知、体验、明理、反思、迁移、运用的过程,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1、平等性原则。我们要求老师在课上与学生平等交往,既是老师,更是朋友,这是上好心理课的关键。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如: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的最后,老师安排了写谢意卡和歉意卡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饱含深情地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朝夕相处的五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别人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至今都感到非常的温暖,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那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写张谢意卡,表达你衷心的感谢!如果你做了不尊重别人的事,仍让你感到很后悔,那么,来,就让我们写张歉意卡,表达你深深的歉意。让我们在这千禧之年到来之际,把忧愁、烦恼留在旧的一年,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境,朝气蓬勃,携手走向新世纪。通过"写卡--读卡--送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2、尊重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言行,呵护学生的人格。
3、鼓励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坦白观点。
4、参与性原则。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心理训练全过程。
5、目的性原则。心理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学生原有心理水平高,教师的教学目标就可以随之提高,反之亦然。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因此我校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97年我校参加了北大儿童心理学系许政援教授主持的《学习困难儿童心理因素的研究、鉴定与培养》。在许徐教授和中科院心理所专家的指导下,对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智能、认知、个性、社会交往等70项测试与调查,对个别心理障碍明显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咨询和训练。我们还建立了充满温馨气息的心理咨询室--"向大自然敞开心扉"。
在70项测试的基础上,我们又和美国宾法夕尼亚大学合作,在俞大维博士的指导下,筛选出48名同学,征得本人和家长的同意,分为四组,由我校两位经过培训的年轻教师从98年9月11日开始"乐观人生课程"。经过半年的培训,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同学明显感到自信心增强,心理承受水平提高,开始能够进行一定的情绪调节。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看到了心现健康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生机,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感到心理健康教育仅对一部分发现问题的学生有点为时已晚,应面向全体,防患于未然。心理地健康教育光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一、研究的目的与具体目标
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研讨我们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
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学会自我控制,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2、学会正确的认知自己,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3、学会自我激励,了解兴趣的来源及其产生的神奇效果。
4、学会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了解一些评价他人的技巧。
5、学会和谐地与人沟通,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培养良好的个性。
6、学会调节自己的心境,摆脱烦恼和焦虑,保持乐观的情绪。
二、设计研究方案
1、全体动员,全员参与。学校要求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针对自己班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性地选择教材内容,开展组内研究。
2、根据年龄段,选择切入点。由于学生的年龄段不同,面对的心理问题也就各个相同。因此,我们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基础,以心理导向教材为依托,我们选择了低年级:《你能坚持多久》、《聪明的我》。中年级:《了解兴趣》、《怎样看待他人》。高年级:《尊重他人》、《寻找快乐》这六课书进行了全校的专题研究。
三、进行教学研究,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研讨,我们达到了这样一种共识: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更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是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讨论,扮演角色,体验情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l、轻松自然的导入,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
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因此,教师的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年级的潘东辉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方法:首先放起轻松优美的音乐,然后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款款而谈:"同学们好!伴着悦耳的音乐,非常高兴,我们又来到了轻松愉快的小学生心理导向的课堂,谁愿意把你最喜欢做的事或最喜欢的学科告诉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你的欢乐……"这样,使学生在极其放松自然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地走近了老师。
2、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根据这一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故事法。如六年级的《寻找快乐》一课教师播放了一段配乐故事《国王与农夫》,听后引发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国王"拥有那么多的财富为什么还不快乐?而一贫如洗的农夫整天在地里干活却觉得非常快乐呢?这正是这节心理健康课要讨论的重点。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文,反复思考得出:国王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它欲求过高,而农夫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经常想着那些比自己还不幸的人。从而使学生悟出了寻找快乐的第一种方法--"降低欲求"。
3、激烈地争论,在雄辩中明理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是非评价极其不稳定,老师创设情景恰到好处地引起争论,可帮助学生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讨论中明辨道理。如在四年级《怎样看待的人》一课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了这一方法。首先教师播放了一段录像,然后让学生针对片中的"小刺头"对小组长小明的评价:"臭美,不关心同学,不爱帮助人,批评人粗鲁、骄傲。"展开激烈地辩论。正方、反方各自举出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同学们也是各抒己见,相持不下。那么到底哪种意见是正确的呢?老师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来到"智慧泉"边的森林里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给即将报考杂技学校的小猴子写评语的。(小动物们给小猴子写鉴定,既看优点,也看缺点)这时再引起学生进行第二次的讨论:"小刺头"对小明的评价有没有片面、偏激的地方呢?经过讨论,孩子们的认识像无数条上溪汇入江河一样走到了一起。从而得出:①评价他人要从事实出发,既看优点,也看缺点。②不能从自己的好恶去评价别人,要客观、公正。启思明理水到渠成。
4、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相结合,产生情感体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中,教师设计了"实话实说"这一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扮演主持人、特约佳宾、观众,模拟生活情景,实话实说,坦白内心。孩子们那一句句热情洋溢的赞美与致谢;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歉意与忏悔,催人泪下。这一课在五年级连讲了三个班,每到这个环节都出现了,引起了学生感情的共鸣,都有学生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泪花,真正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5、小品与实例相结合,使学生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
小品表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导向课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而每一个小故事中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它使学生在愉悦的故事情境中明白了道理,转变了观念,接受了心理训练。四年级《尊重他人》和五年给《寻找快乐》的教学中都运用了这种方法。同学们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品表演总结出了一条条评价他人的技巧:宽宏大量,善于原谅别人;宽容大度,从别人的失败中看到成绩;热情赞扬别人的长处,使人悔悟自己的过错;用赞美的评价去改变有缺点的人。找到了寻求快乐的心理防卫术: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换个环境;降低欲求;幻想成功;肯定自我;转移注意等等。使学生明确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世界上不少事,是好是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可以说快乐是一种自我选择,快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6、引导反思,纠正自我,寻求新知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如: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的最后,老师安排了写谢意卡和歉意卡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饱含深情地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朝夕相处的五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别人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至今都感到非常的温暖,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那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写张谢意卡,表达你衷心的感谢!如果你做了不尊重别人的事,仍让你感到很后悔,那么,来,就让我们写张歉意卡,表达你深深的歉意。让我们在这千禧之年到来之际,把忧愁、烦恼留在旧的一年,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境,朝气蓬勃,携手走向新世纪。通过"写卡--读卡--送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7、捕捉教育时机,弥补缺失的爱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对准孩子的心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在《寻找快乐》一课中,一个男孩子勇敢地讲述了自己心中最隐秘的故事,他说:"我父母在我四岁的时候就已经离婚了,可是他们一直瞒着我,前几天才告诉我。听了以后,我非常地恨他们,躲进了自己的小屋不理他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快乐与不快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况且离婚是他们俩大人的事,并不说明他们不爱我,再说还有大姑疼我,我生气又有什么用呢?"听着这个孩的内心独白,老师热泪盈眶,充满深情地对他说:"你真是个敢于面对生活、勇敢、善于调节自我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今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都会勇敢乐观地面对,蔡老师和全班同学都愿意做你永远的朋友!"全班同学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坚信,这一刻将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老师真挚的话语,同学热烈的掌声将永远激励他战胜困难的勇气。
8、精心设计的结束语,升华、启思、充满激励
精彩的结束语不仅仅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学生寄予的无限期望与启迪。常用的有以下四种形式:
①总结式。例:《怎样看待他人》"学会正确地看待他人,这是我们合作的基础。一位曾有几千名科学家参与的登火星计划中承担重任的华人科学家说过:"人才最重要的是合作精神。未来社会的创造,需要我们在各方面与他人合作,发挥各自的潜能,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看待他人,正确地看待自己。"
②期望式。例:《尊重他人》"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十日寒。"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交往中尊重他人,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赢得更多的朋友,人人做受大家欢迎的人。
③启发式。例:《了解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同学们,现在的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实现我们自己理想的基础,让我们注意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并把兴趣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出示投影)--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趣作舟。④祝福式。例:《寻找快乐》(伴着"祝你平安"的乐曲)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许多的不平之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你遇到不公正待遇时,你就要降低欲求,寻找快乐;当你不被别人理解受到委屈时,你就要转移注意,消除烦恼;当你考试没考好时,你就要对自己说,不要紧,下次再努力。这样你就会心里充满阳光,脸上绽出甜蜜的微笑。请记住: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老师衷心地祝愿同学们: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愉快健康地成长!
四、总结与讨论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心理健康课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感知、体验、明理、反思、迁移、运用的过程,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1、平等性原则。我们要求老师在课上与学生平等交往,既是老师,更是朋友,这是上好心理课的关键。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如: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的最后,老师安排了写谢意卡和歉意卡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饱含深情地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朝夕相处的五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别人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至今都感到非常的温暖,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那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写张谢意卡,表达你衷心的感谢!如果你做了不尊重别人的事,仍让你感到很后悔,那么,来,就让我们写张歉意卡,表达你深深的歉意。让我们在这千禧之年到来之际,把忧愁、烦恼留在旧的一年,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境,朝气蓬勃,携手走向新世纪。通过"写卡--读卡--送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2、尊重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言行,呵护学生的人格。
3、鼓励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坦白观点。
4、参与性原则。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心理训练全过程。
5、目的性原则。心理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学生原有心理水平高,教师的教学目标就可以随之提高,反之亦然。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因此我校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97年我校参加了北大儿童心理学系许政援教授主持的《学习困难儿童心理因素的研究、鉴定与培养》。在许徐教授和中科院心理所专家的指导下,对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智能、认知、个性、社会交往等70项测试与调查,对个别心理障碍明显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咨询和训练。我们还建立了充满温馨气息的心理咨询室--向大自然敞开心扉。
在70项测试的基础上,我们又和美国宾法夕尼亚大学合作,在俞大维博士的指导下,筛选出48名同学,征得本人和家长的同意,分为四组,由我校两位经过培训的年轻教师从98年9月11日开始乐观人生课程。经过半年的培训,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同学明显感到自信心增强,心理承受水平提高,开始能够进行一定的情绪调节。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看到了心现健康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生机,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感到心理健康教育仅对一部分发现问题的学生有点为时已晚,应面向全体,防患于未然。心理地健康教育光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一、研究的目的与具体目标
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研讨我们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
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学会自我控制,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2、学会正确的认知自己,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3、学会自我激励,了解兴趣的来源及其产生的神奇效果。
4、学会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了解一些评价他人的技巧。
5、学会和谐地与人沟通,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培养良好的个性。
6、学会调节自己的心境,摆脱烦恼和焦虑,保持乐观的情绪。
二、设计研究方案
1、全体动员,全员参与。学校要求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针对自己班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性地选择教材内容,开展组内研究。
2、根据年龄段,选择切入点。由于学生的年龄段不同,面对的心理问题也就各个相同。因此,我们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基础,以心理导向教材为依托,我们选择了低年级:《你能坚持多久》、《聪明的我》。中年级:《了解兴趣》、《怎样看待他人》。高年级:《尊重他人》、《寻找快乐》这六课书进行了全校的专题研究。
三、进行教学研究,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研讨,我们达到了这样一种共识: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更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是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讨论,扮演角色,体验情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l、轻松自然的导入,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
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因此,教师的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年级的潘东辉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方法:首先放起轻松优美的音乐,然后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款款而谈:同学们好!伴着悦耳的音乐,非常高兴,我们又来到了轻松愉快的小学生心理导向的课堂,谁愿意把你最喜欢做的事或最喜欢的学科告诉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你的欢乐……这样,使学生在极其放松自然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地走近了老师。
2、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根据这一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故事法。如六年级的《寻找快乐》一课教师播放了一段配乐故事《国王与农夫》,听后引发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国王拥有那么多的财富为什么还不快乐?而一贫如洗的农夫整天在地里干活却觉得非常快乐呢?这正是这节心理健康课要讨论的重点。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文,反复思考得出:国王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它欲求过高,而农夫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经常想着那些比自己还不幸的人。从而使学生悟出了寻找快乐的第一种方法--降低欲求。
3、激烈地争论,在雄辩中明理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是非评价极其不稳定,老师创设情景恰到好处地引起争论,可帮助学生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讨论中明辨道理。如在四年级《怎样看待的人》一课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了这一方法。首先教师播放了一段录像,然后让学生针对片中的小刺头对小组长小明的评价:臭美,不关心同学,不爱帮助人,批评人粗鲁、骄傲。展开激烈地辩论。正方、反方各自举出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同学们也是各抒己见,相持不下。那么到底哪种意见是正确的呢?老师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来到智慧泉边的森林里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给即将报考杂技学校的小猴子写评语的。(小动物们给小猴子写鉴定,既看优点,也看缺点)这时再引起学生进行第二次的讨论:小刺头对小明的评价有没有片面、偏激的地方呢?经过讨论,孩子们的认识像无数条上溪汇入江河一样走到了一起。从而得出:①评价他人要从事实出发,既看优点,也看缺点。②不能从自己的好恶去评价别人,要客观、公正。启思明理水到渠成。
4、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相结合,产生情感体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中,教师设计了实话实说这一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扮演主持人、特约佳宾、观众,模拟生活情景,实话实说,坦白内心。孩子们那一句句热情洋溢的赞美与致谢;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歉意与忏悔,催人泪下。这一课在五年级连讲了三个班,每到这个环节都出现了,引起了学生感情的共鸣,都有学生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泪花,真正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5、小品与实例相结合,使学生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
小品表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导向课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而每一个小故事中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它使学生在愉悦的故事情境中明白了道理,转变了观念,接受了心理训练。四年级《尊重他人》和五年给《寻找快乐》的教学中都运用了这种方法。同学们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品表演总结出了一条条评价他人的技巧:宽宏大量,善于原谅别人;宽容大度,从别人的失败中看到成绩;热情赞扬别人的长处,使人悔悟自己的过错;用赞美的评价去改变有缺点的人。找到了寻求快乐的心理防卫术: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换个环境;降低欲求;幻想成功;肯定自我;转移注意等等。使学生明确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世界上不少事,是好是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可以说快乐是一种自我选择,快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6、引导反思,纠正自我,寻求新知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如: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的最后,老师安排了写谢意卡和歉意卡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饱含深情地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朝夕相处的五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别人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至今都感到非常的温暖,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那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写张谢意卡,表达你衷心的感谢!如果你做了不尊重别人的事,仍让你感到很后悔,那么,来,就让我们写张歉意卡,表达你深深的歉意。让我们在这千禧之年到来之际,把忧愁、烦恼留在旧的一年,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境,朝气蓬勃,携手走向新世纪。通过写卡--读卡--送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7、捕捉教育时机,弥补缺失的爱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对准孩子的心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在《寻找快乐》一课中,一个男孩子勇敢地讲述了自己心中最隐秘的故事,他说:我父母在我四岁的时候就已经离婚了,可是他们一直瞒着我,前几天才告诉我。听了以后,我非常地恨他们,躲进了自己的小屋不理他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快乐与不快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况且离婚是他们俩大人的事,并不说明他们不爱我,再说还有大姑疼我,我生气又有什么用呢?听着这个孩的内心独白,老师热泪盈眶,充满深情地对他说:你真是个敢于面对生活、勇敢、善于调节自我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今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都会勇敢乐观地面对,蔡老师和全班同学都愿意做你永远的朋友!全班同学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坚信,这一刻将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老师真挚的话语,同学热烈的掌声将永远激励他战胜困难的勇气。
8、精心设计的结束语,升华、启思、充满激励
精彩的结束语不仅仅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学生寄予的无限期望与启迪。常用的有以下四种形式:
①总结式。例:《怎样看待他人》学会正确地看待他人,这是我们合作的基础。一位曾有几千名科学家参与的登火星计划中承担重任的华人科学家说过:人才最重要的是合作精神。未来社会的创造,需要我们在各方面与他人合作,发挥各自的潜能,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看待他人,正确地看待自己。
②期望式。例:《尊重他人》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十日寒。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交往中尊重他人,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赢得更多的朋友,人人做受大家欢迎的人。
③启发式。例:《了解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同学们,现在的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实现我们自己理想的基础,让我们注意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并把兴趣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出示投影)--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趣作舟。④祝福式。例:《寻找快乐》(伴着祝你平安的乐曲)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许多的不平之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你遇到不公正待遇时,你就要降低欲求,寻找快乐;当你不被别人理解受到委屈时,你就要转移注意,消除烦恼;当你考试没考好时,你就要对自己说,不要紧,下次再努力。这样你就会心里充满阳光,脸上绽出甜蜜的微笑。请记住: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老师衷心地祝愿同学们: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愉快健康地成长!
四、总结与讨论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心理健康课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感知、体验、明理、反思、迁移、运用的过程,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1、平等性原则。我们要求老师在课上与学生平等交往,既是老师,更是朋友,这是上好心理课的关键。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如: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的最后,老师安排了写谢意卡和歉意卡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饱含深情地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朝夕相处的五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别人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至今都感到非常的温暖,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那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写张谢意卡,表达你衷心的感谢!如果你做了不尊重别人的事,仍让你感到很后悔,那么,来,就让我们写张歉意卡,表达你深深的歉意。让我们在这千禧之年到来之际,把忧愁、烦恼留在旧的一年,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境,朝气蓬勃,携手走向新世纪。通过写卡--读卡--送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2、尊重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言行,呵护学生的人格。
3、鼓励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坦白观点。
4、参与性原则。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心理训练全过程。
5、目的性原则。心理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学生原有心理水平高,教师的教学目标就可以随之提高,反之亦然。
德育工作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为深入贯彻“德育为首”的理念,不断加强我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让德育工作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之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个性突出,高素质的人才。特制定本学期的德育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创建优秀班集体和少先队活动为载体,以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以师德教育为保证,优化常规管理,深化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经,新方法,为学生健康成长,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而努力奋斗。
三、工作思路
(一)全面推行德育“导师制”
依据“同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懂情、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对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方法、心理成长、情感生活、特长培养等方面予以关注和培育。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构建全员参与、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
1选配责任心强的老师作为导师与帮教学生结成帮教对子。经常育帮教学生谈心,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在生活、思想生给予帮助与指导。
2建立班主任导师制。凡三年内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原则上一律担任见习班主任,选派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作为他们的指导老师。见习班主任、指导老师互听晨会课、班会课(一般每月2次),给予必要的点评。见习期满应开设汇报课,由全校导师组成评审团参加评审。
3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培训、管理与考核,提高班主任队伍的育人水平。认真组织新教师参加新班主任的上岗培训,积极参加市第三届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争取较好的成绩。
(二)切实加强德育组织建设
1完善学校少先队组织建设。大队委、各中队干部实行民主选举和定期轮换制度。要把大、中、小队建设成“快乐、自主、友爱、向上”的集体。
2规范班级管理,促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按照“面向实际,严格管理,贵在坚持,重在渗透”的原则,确实加强对班级工作的管理。从常规工作入手,抓好班级“五个一”的训练。即整顿“一个阵容”,抓好升旗仪式,课间操的队列,塑造学生的精神面貌;建立“一种秩序”,即课堂秩序、集会秩序以及课间秩序的文明有序;养成“一种习惯”,做到语言文明、讲普通话、待人接物大方礼貌并形成习惯;坚持“一项制度”,室内卫生和室外责任区保洁制度,确保学校环境的整洁优美;树立“一个观念”,即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团结友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净化育人环境。
学校将继续以“围绕学生的发展”为主题,营造“书香校园”氛围,以“务实、创新、协作、高效”的学校精神为指导,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典雅别致的“校园”,一个朝气蓬勃、勤奋好学的“乐园”,一个团结友爱、和睦融洽的“家园”。
1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加强对黑板报、宣传栏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要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
2规范班室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要体现班室特点,营造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四)拓宽德育渠道,发挥“三结合”教育优势。
1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充分发挥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的资源,用好“家校路路通”,对于自我控制力差的学生、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要定期联系,切实做好这些特殊学生的转化工作。
2继续举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指导家长搞好家庭教育,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使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加快常规的养成。本学期将召开一、三、五年级的家长会,并按计划开展两次集体家访。
3认真开展校外德育基地活动,使学生更多的参加实践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能力。
(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要以“五有”为目标,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完善学校心理教育三级预防体系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认真组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和进阶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发挥骨干心理健康教师的作用,在教室和学生中开展团队心理健康辅导讲座,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并逐步向家庭教育延伸。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目标,积极探索“积极发展型心理教育”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
(六)着力加强生命教育。
利用主题班队会,开展各类专题教育活动,加强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生命观,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必然与偶然,理解生命,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伦理,发掘生命的意义并珍惜生命,在生命力的发挥和奉献中区体会生命的魅力。通过生命教育可以让中小学生珍惜生命、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懂得生命承载的责任。
四.具体工作内容。
九月份:
1新学期开学仪式。
2组织学习《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稿。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3制订好德育、少先队、班级等工作计划。
4启动“班主任导师制”,制定好相关计划。
5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进行新学年的改选工作。
6启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
7做好《关心下一代周报》的宣传与征定工作。
8召开一年级家长会。
十月份:
1培训护旗队、学生会干部。配合辅导员健全少先队大队委,训练鼓乐队。少先队大队委干部培训,开展队史教育活动。
2安全教育课。组织学生上、下楼道安全演练。
3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4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组织开展部分年级的学生团体心理健康辅导训练活动。
5组织开展学校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并推荐优秀的参加市比赛。
6组织开展本学期的第一次集体家访。
十一月份:
1聘请法制副校长上法制教育课。
2组织学生参加市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
3申报昆山市校园文化先进单位。
4组织开展部分年级的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5分别组织召开三、五年级的家长会。
十二月份:
1认真组织开展感恩教育,珍惜生命的活动。
2组织参加市班主任研究与指导中心的活动。
3组织学校第二次集体家访。
20xx年元月份:
1组织开展庆祝元旦活动。
2假期纪律、安全、卫生等教育。
认真贯彻市、区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具体目标
⒈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⒉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⒊做好班级保健的培训工作。
⒋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⒌重视心理辅导试点班的实践研究工作,以“对独生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口进行以点带面开展研究活动。
⒍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试点班的课程活动。
⒎做好家长辅导学校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8.组织心理健康区域教师学习、交流,并整理出心理活动课及心理辅导课的评价方案。
三、主要工作
㈠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⒈参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⒉继续通过家委会、家长会组组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家长逐步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㈡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⒈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
咨询途径:
⑴学生自愿前往咨询(团体咨询为主)
⑵班主任老师推荐
⑶辅导老师访谈
⒉设立“倾心链接”心理咨询信箱,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工作。
⒊建设心理咨询室,做好六月份迎接各级领导检查的准备。
⒋在家教指导活动中,举行专题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亲子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5.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要利用二会一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具体工作
三月份:
⒈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
3.做好班级心理咨询员的培训工作。
4.召开五年级部分学生座谈会,并进行毕业前夕个别心理咨询。
5.举办青春期心理卫生讲座(
四、五年级部分女生)。
6.组织心理健康区域教师研讨,并整理出心理活动课及心理辅导课的评价方案。
四月份:
⒈组织全体老师学习有关心理辅导的知识、方法等。
⒉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
⒊召开特殊学生会议,并进行个别心理咨询。
4.与全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交流评课的方案。
五月份:
⒈继续指导心理健康保健员在班中开展“开心果”谈心角活动。
⒉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指导”的有关内容。
3.进行心理健康测试
六月份:
⒈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心理档案建立工作。
2.分析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