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1:16
序论:在您撰写综艺节目主持稿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节目主持人;亲和力;受众
中图分类号:B82-063
节目主持人由于其自身的职业特点,经常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在人们对精神文明需求不断提高的同时,节目主持人显得更为重要。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不仅需要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快速的应变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积累。在节目主持人所必须具备的诸多能力中,亲和力则是节目主持人成功的一把“金钥匙”。据调查显示,一个节目主持人是否具有亲和力是衡量其是否被观众接受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必须要深刻的了解何为亲和力,节目主持人为何要具备亲和力,亲和力如何去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喜爱。
一、何为亲和力
亲和力最早是源自于化学领域,但随着发展,已更多的用于人际交往的领域。对于节目主持人而言,亲和力并不是简单的几个微笑,并不是简单的嘘寒问暖,而是一种让观众感到亲切和放松的能力,是节目主持人个人魅力的一种体现。要想让受众感到节目主持人的亲和力,必须要从自身的心态着手,要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受众,使受众感受到节目主持人所表现的真切和坦诚,只有真正的满足受众的需求,将受众与节目融为一体,才能够使受众感受到节目主持人的亲和力,从而征服受众,得到受众的支持和喜爱。当然,亲和力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位优秀节目主持人所表现的亲和都有所不同。例如,最近从央视离职的节目主持人崔永元,他的亲和主要是一种黑色幽默,将一些人和事进行幽默的表达,从而与受众产生共鸣;而央视节目主持人王小丫,则是用平易近人的微笑来征服观众。
二、节目主持人为何要具备亲和力
节目主持人由于其自身的职业特点,总是以一种正面的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节目主持人不仅仅是消息的传达者,更是思想和感情的传递者。节目主持人为何要具备亲和力,这是节目主持人自身职业的基本要求,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亲和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会真正的与受众产生共鸣,真正的与受众融为一体,受众才会去支持和喜爱你所主持的节目。除了自身职业需要亲和力,媒体同样需要节目主持人具备亲和力,媒体要想提高收视率,就必须要得到受众的认可,如何得到受众的认可,这不仅需要大量的信息及外部的包装,更需要节目主持人的亲和力。当然,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节目主持人同样需要具备亲和力。节目主持人作为社会正能量的传递者,拥有较强的亲和力,可以很好的感染受众。
三、节目主持人亲和力的培养
我国节目主持人的队伍正在不断的扩大,在这个队伍当中,节目主持人的素质和能力也参差不齐,这也直接影响着我国媒体事业的发展。因此,要注重节目主持人队伍的能力提高,注重亲和力的培养。亲和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如何去培养节目主持人的亲和力,主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真诚的心态是基础。在节目主持人的队伍中,部分年轻的节目主持人总有一种错误的心态,既认为主持人比观众要高一个档次,这就直接导致节目主持人在主持的过程中,总是摆着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如果节目主持人总是摆着一副架子,那亲和力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要想具备亲和力,必须要从心态着手,只有具有真诚的心态,才能够真正的与受众融为一体;2、文化积累是保障。有些人总是简单的认为只要普通话好、口齿伶俐就能够当节目主持人,其实则不然。在节目主持人亲和力的培养上,文化知识的积累至关重要。虽然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节目主持人有优秀的团队为其准备主持稿,但有些节目,例如访谈节目,主持稿只是简单的一个框架,如何能够与专业的访谈对象进行对话,这就需要节目主持人的文化知识积累。对于受众而言,节目主持人具备深厚的文化知识,可以充分的得到受众的认可和信任,从而更有效的与受众拉近距离,与受众产生共鸣。不仅如此,节目主持人的应变能力也需要文化知识累积作为保障;3、语言表达是关键。对于节目主持人而言,当有了真诚的心态,有了文化知识的积累,如何让受众感受到亲和,这就需要正确的语言表达。节目主持人在语言表达上要适当的进行自我否定,通过自我否定可以有效的调动嘉宾和受众的积极性,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除了自我否定的方式,还可以通过自我调侃等方式来与受众拉近距离,例如,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毕福剑就善于与受众进行沟通,经常在节目中进行自我调侃,从而使受众感到毕福剑特别的亲切。毕福剑除了爱在节目中自我调侃,还爱自爆短处,众所周知,毕福剑的普通话不是十分标准,毕福剑也经常在节目中提起,然而,普通话不标准不仅没有成为他的阻碍,更通过自爆短处,使观众感觉到他的坦诚,从而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4、身体语言是辅助。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而言,不仅仅需要语言表达,更需要肢体语言来产生亲和力。在节目主持中,要善于真诚的微笑,通过真诚的微笑,使受众感受到节目主持人的亲和。除了真诚的微笑,节目主持人更重要的是学会倾听,学会倾听不仅是一种需要,更是对嘉宾和受众的一种尊重,当互相交流时,倾听可以有效的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氛围。
综上所述,亲和力是节目主持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必须要深刻的了解何为亲和力,为何要具备亲和力,同时,还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培养自身的亲和力,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断的积累文化知识,注重语言和肢体语言的表达,从而真正的与受众产生共鸣,真正的与受众融为一体,真正的发挥节目主持人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魏冬青 . 电视节目主持人亲和力的组成与培养 [J]. 南方电视学刊 , 2012,(12)
关键词:电视节目;品牌化;主持人;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14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在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电视节目的内容也是越来越丰富多彩。同我们也看到了不同的电视台却会有类似的电视节目,可见,现在电视节目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电视节目相互竞争的情况下,电视节目的品牌化成为了各大电视台竞争的优势,而优秀的主持人也成为了电视节目品牌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所以为了电视节目的品牌化发展,现在对于主持人的个性化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
一、电视节目的品牌化和主持人个性化的关系
电视传媒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发展,各大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除了追求电视节目内容的新颖突出之外,我们也是非常注重主持人的发展。一个电视节目的品牌可以通过宣传手段去打造出来,但是如果没有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来主持一个优秀的节目,慢慢地,这个电视节目就会失去品牌效应。但是,如果一个主持人是有个性的,优秀的,那么他就能够将自己的节目做得出色,甚至会成为一个品牌节目。当我们谈及某个主持人的时候,会瞬间想到他的节目。所以,一个电视节目的品牌化跟一个个性化的主持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会是一个电视品牌节目的影响力,同时也是电视节目的竞争力。现在我们不乏看到类似的电视节目,但是不同个性的主持人却能够为该节目带来不一样的竞争力。
二、电视节目品牌化对主持人的个性化要求
电视节目需要品牌化,主持人同样也追求品牌化。一个品牌主持人不是宣传烘托出来的,而是自己的个性化在观众心中形成了深刻的印象而打造出来的。这当中关系到个人的主持风格、人格魅力等特点都是观众所认同所喜爱所支持的。
1.展现个性的魅力。电视节目是死的,主持人才是活的。不同的主持人主持同一个节目,我们就能看到不同风格的节目。所以因为主持人,我们看到了节目的不可复制性。所以电视节目品牌化对主持人的个性化要求之一就是主持人的个性魅力。这能够让节目的特色更加鲜明地突出。不同的节目主持人有各自不同的素养和经历,要一个节目更有感染力,主持人个性魅力的展现很重要。毕竟个人的感受是主持稿所无法表达出来的,这就是真实。现在很多观众想要的就是节目的真实。电视节目的内容可以是相似的,但是不同主持人的个性魅力确实无法复制的。
2.能够走进观众的心坎。电视节目品牌在于接受并不断支持的观众越来越多,受欢迎程度高。这都是接近了观众,走进了观众的心坎才会被观众所接受和喜爱的。当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观众对于主持人的接受和喜爱。这也是电视节目品牌化对主持人的个性化要求,主持人能够走进观众的心坎里去。简单来说,要懂得亲民,要知道自己也只不过是一个平民。要让广大观众知道你和大家都是生活在一起的,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节目主持人而觉得自己有所不同。用观众喜欢的话语,用观众所喜爱的方式去表达,这样观众会更容易理解。学问和道理并不一定要深奥地表达,老百姓懂得的道理甚至更多。把观众当成自己的朋友,这样才能够走进他们的心坎了,成为他们所喜爱的主持人。
3.主持风格和语言特色。不同的电视节目风格,在配搭主持人的时候就要考虑该主持人的语言表达等方面,这也是电视节目品牌化对于支持人的个性化要求。不同的支持人有不同的语言特点,这其实也关系到主持人的知识水平和分析事情的能力、个人的逻辑思维,等等方面都会形成不同的主持风格以及个人的语言特色。有的主持人幽默风趣,有的主持人活泼清脱,他们有个人的主持风格和语言特色,就能够将一个电视节目成为自己的节目,为观众所喜爱,慢慢这就会形成一个品牌化作用。
总而言之,不同的电视节目对于主持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主持人的风格和个性化表现是经过长时间的经历所逐渐形成的。因为主持人的个性化表现对于电视节目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打造更多具有品牌化的电视节目,对于支持人的个性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培养支持人,提升他们的品牌价值,从而将电视节目打造得更加出色,让更多电视节目成为品牌节目,走向更宽广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楚.中国大陆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品牌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2.
[2]巩晓亮.电视节目主持人品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3]王延华.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品牌塑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
[4]李冬冬.试论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塑造[D].南昌大学,2007.
[5]贾静.我国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主持人素质构成研究[D].河南大学,2012.
[6]朱静宜.电视节目品牌化对新闻记者的个性化要求[J].华章,2013,15:314.
【关键词】兴趣;舞台;表演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是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它对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着促进的作用。作为音乐老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从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摸索出一些心得,那就是:用心搭建兴趣舞台,秀出学生自我风采。
一、搭5分钟小舞台,让学生绽放自我
现在的学生,喜欢上音乐课的越来越少,而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学生却越来越多。为了激发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我创设了课堂5分钟“小舞台”教学模式。也就是一堂课里,剩下5分钟让学生自主表演,表演的形式不限,人数不限,表演的内容健康、向上就行了。刚开始,总有学生明明准备好节目,却不敢上台表演,也有不少学生本来准备得很充分,可到了台上却紧张得语无伦次,手足无措。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实现帮带为主。以学生最熟悉和容易的“唱歌”入手,显然要求不能太高,但面对一种表演样式的重复,学生很快就感到厌倦。
偶然的一个机会,让我接触到一个视频,视频的内容是介绍用水果、蔬菜来制作乐器和演奏简单乐曲。它激发我的灵感,于是创作了一种教学模式――“自制乐器进课堂”,利用课余时间与孩子们一起制作乐器,一个废弃的瓶子、一根木棒、一粒粒沙子,都可以成为乐器,而且能敲打出扣人心弦的节奏。课堂的5分钟舞台,让孩子们用自制的乐器,为刚学习的歌曲伴奏。刚开始,孩子们的兴趣在乐器表演上,往往是做不到一两次就下课,因为对歌曲的节奏、节拍掌握不了,所以很乱。但慢慢的,孩子们明白,要想自家的乐器演奏顺利,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认真学习歌曲。孩子们对这有了兴趣,一改以往上音乐课昏昏欲睡的状态,更加不用讲纪律了。现在的他们,给歌曲伴奏的音型很多,一首歌曲练习一两次就基本能掌握音乐节奏的要领,演唱、演奏分工合理,互相配合,表演一次比一次完整。我也顺势增加点难度,启发孩子小组合作,寻找其他的表演内容与样式,引导学生留意电视综艺节目唱歌、舞蹈、小品、舞台剧、戏曲等领域,引导孩子们变模仿为创作,在5分钟的小舞台上,绽放自我。
二、借“一周一台戏”舞台,让学生秀出自我
随着课堂5分钟小舞台的展开,孩子们的兴趣特浓,表演能力与创作能力也得到很好的提升。课堂5分钟小舞台远远满足不了孩子们强烈的表演欲望,作为孩子们的音乐老师,我应该为他们创设机会,提供平台,让孩子们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个性,秀出自我。
为了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参与其中,我做了一个详尽的计划:一个学期里,抽签形式排序,每周轮一个班级,轮到的班级负责表演“一台戏”,这一台戏表演形式不限,内容健康、向上,演员主要由本班学生担任,可以邀请家长、老师或其他班的同学友情演出。学校提供舞台、音响、背景布置等,节目的筹备、训练由学生全权负责。计划一出就得到学校领导的鼎力支持,为了隆重其事,还举办了一个“一周一台戏”启动仪式,仪式上,由学校乐社的音乐尖子生为全校师生表演了一场精彩的“开场好戏”。千呼万唤中迎来第一个班级的一台戏,我抱着“看戏”的态度去观看,没想到,孩子们的表演出乎我的意料。节目准备多种多样,有唱歌、小品、舞台剧、诗歌朗诵、魔术等,节目主持人、主持稿串词、宣传海报、节目单、节目音乐的编辑应有尽有,表演的服装与道具也准备齐全,而且具备特色。一个班级里,每一个孩子都有节目,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其中。虽然有些表演稚嫩了些,但这并不要紧,重要的是他们自信地站在在舞台上,勇敢的展示自我。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老师观看孩子们的表演要真诚鼓励,及时引导,并且恰当的给予赞扬。相信假以时日,他们在舞台上的表演一定会日渐成熟的。
三、托艺术节大舞台,让学生展示自我
为了鼓励孩子们创作、表演的热情,每学期艺术科组配合学校举办一届艺术节、文化节等大型文艺汇演。这个文化节、艺术节的“大舞台”,与之前的小舞台有很大的区别,在于:1、舞台大。学校在每一届的艺术节或文化节,特聘请专业的团队来搭建舞台,舞台比较宽大,灯光、布幕背景都有专人设计,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艺术、专业的舞台。2、音响好。为了让孩子们的演出更精彩,学校租回专业的音响,还有专业的调音师负责调控,音响效果一流。3、观众多。艺术节是全校举行的,观众是全校的师生,这就要求我们的孩子不但要有傲人的表演才艺,还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信心百倍,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才会不怯场,表演才会成功。这一切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情,还有赖于小舞台的长期训练了。4、参演节目不同。在大舞台上表演的节目,汇集孩子们的精心杰作,其性质或是比赛、或是汇演。不管是比赛或是汇演,所有的节目都是经过层层选拔,最后才得以参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