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1:04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体育评课稿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对于英语教师而言,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达成有效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和手段。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呢?有效的课堂提问即指能够利用各种策略达成预期目的的提问。因此,深入研究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将在提高提问质量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诱发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师生双边活动,构建课堂动态应答链等方面起积极促进作用,进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将从课堂提问的作用、原则、有效提问的方法等几方面来探讨小学英语教师应掌握的课堂提问策略。
一、课堂提问的作用
英语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手段之一。这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设计得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激活学生的思维;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是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的强烈刺激信息,具有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它使学生定向思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定理或专题上,促使学生注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追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它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口语训练,它能交流师生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因材施教。它能活跃课堂气氛,调控教学程序,提高教学效率。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
1.激发兴趣原则。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这是启发教学的关键所在。
2.科学性原则。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教师的课堂提问不应是随意的、即兴式的。在授课前,应认真备课,把握知识要点,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既要无知识性错误,符合语言规律和文化习俗,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从而达到最基本的语言训练目的。
3.启发思维原则。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好的提问才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重在所提问题有价值和有意义,它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万不可不着边际地为提问而提问。
4. 难易适度原则。问题提浅了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提深了又启发不了学生思考。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正确的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提问的难度,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此外,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进行提问,知道从“哪”提,向谁“提”,防止出现提而不动,启而不发的局面。
5.适时性原则。课堂教学的帷幕刚一揭开,教师就必须创设意境,适时提问。这种提问既有对以前学过知识的巩固与复习,又有对新授知识的启发与引导。提问的最好时机就是在学生的“愤”与“悱”之时,这时提问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反复求索。
6.鼓励性原则。学生每次回答问题结束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对问题的答案作出明确的结论。对回答困难者,教师要及时启发诱导,给予提示帮助;对回答不正确、不完整的,教师应加以纠正和补充;对学生不能正确回答的或回答完全错误时,教师应对他们进行安慰、鼓励,具体指出其错误所在,切忌冷嘲热讽,更不能把提问当作惩罚学生不认真听课的手段,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对回答正确的,教师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和褒扬;对有创见者,教师更应该大加鼓励。
三、掌握提问的技巧
1.提问的艺术
(1)提问要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这样能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也为下一步提问更难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给予每个学生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课堂提问时,要尽量照顾到多数学生,兼顾少数学生。有时可采取连锁提问法,就是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按座位前后、左右顺序回答,接着就“Next one, next one …”地轮下去,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机会,对差生听说能力的提高起很大作用,也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活动的密度和广度。但对成绩好的同学,可将问题的难度增大,以促进其迅速发展。
(3)尽量用较直观、形象的提问法。运用幻灯片、投影仪、实物或简笔画等进行提问,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这样做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接受效果。
(4)让学生大胆设问,或教师回答,或其他学生回答。教师和学生通过互换角色能促使学生认真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总结归纳,把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真正使英语成为交流性语言。
2.提问的诱导策略
教师提出问题后,当学生回答有困难时,教师应帮助、诱导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具体做法可用以下步骤和策略。
(1)提示。有时候,学生可能回答不了,或仅仅提供问题的部分答案,需要教师进一步提示,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答案。
(2)重新措词。如果学生未能听懂问题,较为妥当的策略是用一种他们能够懂得的形式重新措词。学生误解了的问题,教师不应批评。
(3)补充问题。有时候,学生给出的答案不够充分,表达含糊或不全面,教师可进一步提出一些问题,来帮助他们澄清思路,给他们一个全面的答案。
课堂评价是英语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测评,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在英语课堂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的变化,以及在学习进程中学生的智力发展、综合素质和价值观的形成。
一、从评价的目的出发,要激励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向上的热情。我们在课堂上要尽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激励性的评价。例如一个平时很少说话的学生在被老师指名读单词时,如果他的读音不是很准确,这时教师让他坐下去,听别人的发音,那么这个学生可能就再也没有回答问题的信心了。我们应该对他能够开口回答给予一个赞许的眼神,并说:“You′re good! Come on!”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是一种信任,又是一种激励。其实,课堂上,适当的评价能极大地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使学生敢说、乐意说,而且会越说越好。
二、从评价的主体出发,要分层评价。
评价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具有自己不同的特性,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进行评价,也就是说要分层评价。比如当一个学习能力不是很优秀的学生或平时不太注意学习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即使答得不是很好,教师也应对学生的态度进行表扬。当优秀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有必要严格要求,引导并鼓励学生答得更好。这样才能使落后的学生重拾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优秀的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教师评价学生
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体育学习的综合评价。所谓综合性评价,就是指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而要在学生掌握技能、锻炼体能的同时,更加重视评价学生的态度、情意等方面的发展。教师要积极鼓励他们,让他们在评价中体验成功的滋味。
语言评价,是体育课堂上最主要的评价方式。如果老师常常带着鼓励的语气与学生说话,就会使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提高他们积极性,才能激励他们投身到体育锻炼中来。有的学生虽然在体能以及技巧方面比较差,但是要对学生进行纵向比较,也就是说,当学生和过去比有进步就要及时鼓励:“你看,你比上次进步了,相信,你再来一次,会更棒!”有学生在进行技术技能练习时,有畏难情绪,我就笑着对他说:“老师相信你,肯定能完成这个动作!”对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我们也不要吝啬自己的评价,如对做得出色的学生,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漂亮!”我想,这一句句鼓励性评价,如同春雨滋润着他们的心田,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提高他们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语言的评价能直接告诉学生自己做得好的是什么,还需改进什么。其实,有时候,非语言的评价学生更乐于接受。非语言评价包括肯定的眼神、鼓励的微笑、赞美的手势,这些无不激励学生幼小的心。 如:上课时,一个学生完成了一个漂亮的动作,就竖起大拇指给予肯定;学生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跑完规定的距离,鼓掌给予祝贺……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还可以用小贴花纸奖励,他们更能接受。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因为是来自教师内心最真实的评价,它总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生互相评价
课程标准倡导要进行多元化评价,因此,体育课堂也应打破“教师专制”制度,引领学生学会正确认识他人的优缺点,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开始时难以掌握评价的尺度,很多人在课堂上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就是毫无顾忌地指出他人的缺点与不足,不仅严重伤害了被评价者的自信心,也不利于学生养成相互合作的精神。
作为教师, 要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引导。比如说,学生对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不熟悉,作出的评价很有可能带有主观性和局限性。因此,教师可以在课的伊始就宣布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下发评价表,评价表上可以罗列出评价的标准,这样,学生在对同伴进行评价时,就有了依据。评价起来,才客观和全面。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以积极的心态正确对待学生,另一方面还要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能一味迁就学生不合理的要求。
三、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是自我实现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当成为评价的主体。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提高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增强学生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自豪感,使他们学会客观评判自己的优缺点,提出改进的方法。
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自我评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信息,从而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性,学生对自己评价的过程也是进步的过程。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从一开始的概括性评价走向具体性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自我监控的能力。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与伙伴进行比较、与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从而提高体育水平。
四、学生评价教师
一、课余训练与体育教学是两个互动的层面
课余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补充部分,它是在学生完成基本体育学业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的体育训练过程。而体育教学是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掌握基本技战术的过程。
体育教学是构建课余训练的基础,课余训练是体育教学的升华。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广泛的学校体育活动,为竞技人才的选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些颇富天赋的可塑人才,首先被选入课余训练队伍中,开始接受培养,而后其中的佼佼者进入高层次训练,倘若没有体育教学,就没有了最广泛的体育人才基础,就没有了尽可能的竞技人才准备,这两方面无论是对体育人才的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处理好课余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把课余训练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1.课余训练在体育教学发展中的地位
学校体育不但要抓好普及,而且要抓好提高;不但要增强广大青少年儿童的体质,而且要培养高水平体育运动后备人才。树立典范,在课堂上和体育竞赛中起到带动作用,给人一种向上的动力。
根据课余训练地位的变化,进一步端正课余训练的指导思想,明确课余训练的总体目标,对准方向,得到各界支持。
2.课余训练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训练质量,为体育教学的发展服务
学校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的接轨是保证体育事业在新形势下健康发展重要措施,其中最关键的是课余训练质量,需要我们加强对课余训练的管理,一是抓训练发展规划,突出特点,二是抓全程宏观管理,培养拔尖人才。
提高课余训练质量就必须制定和施行《学校课余训练大纲》,使我们的训练行为做到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能切实加强对训练工作的管理,从训练计划的制订到实施,从目标的确立到过程检测评价,形成一套管理体系和办法,使训练工作真正做到序列化、正规化和科学化,确实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三、课余训练和体育教学发展的趋势
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突出学生特长培养,而课余训练发展趋势必须充分顾及教育和体育发展的新的形势,打好基础,实现最终目标,为体育竞赛作出贡献。
1.从体育发展现实来看,商品经济向体育的全面渗透已成为国际体坛的一个重要趋势
竞技体育与经济的融合已成为一门新兴产业,这个产业化过程被认为是以兴办各种产业和运动队伍的企业化以及队员的职业化的双重变奏来实现的。学校是体育人才培养的基地,体育产业化对这一层次的建设不会没有影响。
2.从教育发展进程来看,经济体制的变革为学校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多层次、多结构的发展模式
学校体育是否仅满足于教育发展的一般状况,满足于教育内部的“二次分配和投入”,还是发挥特长,再辟新径,适应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态势,值得我们大胆思考和积极探索。
3.课余训练的多元化、集约化是体育教育发展给予新的思路
我们要走出去,请进来,课余训练的多元化,应该是敞开的,让学校、社会、企业、个人都来支持,都来办学,真正做到校内外结合,才能把课余训练这块阵地搞活;课余训练集约化的主要标志就是人和财力的密集聚合和有效利用。这样才能为培养人才,特别是在竞赛中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竞技技能的优秀人才,提供好的训练与适宜的竞赛机会。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课课练
2003年以来,国家全方位颁布实施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标准,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原本注重学生体育技能以及体能训练的“课课练”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地满足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三维目标。所以,在高度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运动兴趣的背景下,原本广受体育教师好评的“课课练”被逐步摒弃了。近年来,由于青少年身体素质呈逐年下滑趋势,为扭转这一局面,广大体育教师再次重视和青睐“课课练”。
一、体育“课课练”回归的必然性
《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和各个地方的情况以及季节的变化,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等进行科学安排。随着体育课程的改革,“快乐体育”“成功体育”的出现,“课课练”渐渐地淡出了我们的体育课堂。现在,重新重视和开展“课课练”这个话题是很有必要的。
1.学生体质的下降
青少年体质持续下滑,体能素质下降,肥胖率上升,近视率居高不下,这样的身体素质令人担忧。在体育中合理安排“课课练”,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具有针对性强、效果佳的特点。要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内容、方法、手段上下工夫,重拾体育课中的“课课练”。何谓“课课练”?课课练是指在每堂体育课中安排的合理的训练项目,它可以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
2.“体育课课练”的再发展
《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课课练”是只重视体育技能的教学和体能的训练,没有趣味性。上课时,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重复练习,学生学习兴趣降低,甚至觉得枯燥乏味。而在新课程改革下,“课课练”能在兴趣与技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既能让学生喜欢上“课课练”,也能在练习中身体素质得到提升。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学生体质的增强,反过来又能提高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课练”应该如何练
1.体育游戏替代法
体育游戏是我们每个学生都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我们可以把枯燥的课课练转化成游戏教学,采用游戏教学的形式进行课课练练习,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得到锻炼。例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在队列队形调动中采用“小兔子跳跳”代替跑、走集合。在投掷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沙包、羽毛球、乒乓球等轻物代替垒球掷远。以跳背来代替山羊分腿腾越的练习,用跳皮筋来代替练习跨越式跳高的过杆技术,可以增加练习次数,掌握好运动技能,并有效地避免运动损伤。在练习时应注意加强组织纪律性,只有良好的纪律才是练习次数和质量的保障。
2.比赛激励法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活动中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竞争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可以让平淡的内容变得富有激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创设情境,以其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施加不同的刺激,自始至终抓住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如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主学习、小组比赛课、小组游戏课等,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达到教育目的。
3.分层锻炼法
体育教学面临的是不同特性和身体素质的学生,“课课练”的内容是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从体育教学效果来看并不理想。所以,我们在进行“课课”练时要具有针对性、选择性,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体育的需求,让所有学生在自己所承受的学习范围内学完所学内容。我们要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因人而异的原则。
体育教学“课课练”既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也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合理地利用科学方法,认真仔细地研究教学内容,优化体育课堂的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在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要建立良好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堂评价策略方法
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习实践、关注学生努力、关注成功体验。教师要努力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评价的过程,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促使学生的心理常常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一句话,就是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评价,融洽师生的关系,加强师生的沟通与理解,加深师生情感,进行心与心的撞击,使学生能够"亲其师而信其道"。
一、注意使用恰当的评价语言
1.老师的评价语言要准确生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及时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闪现出来的亮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予以肯定与赞赏,学生定能如沐春风,课堂显得生机勃勃。
比如课堂上对于读得好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
——"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
——"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让大家仔细听听!"
面对学生提出的的问题,教师应准确地使用一些有层次性的评价语言加以赞赏,如:
j"你能提出这个问题,真不简单!"
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性地运用以上这些富有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的思维必将向纵深方向发展,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更加高涨,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2.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巧妙机智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当学生的回答有失偏颇的时候,以往大多数老师便以"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这些单一的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并期盼其他学生的正确回答。而现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老师们要善于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如:
——"你能举手回答真好,不过,请你再想一想再说,好吗?"
——"很佩服你的勇气,让我们再来听听其它同学的回答,好吗?"
这种亲切的话语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积极性,同时又能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使整个课堂显示出融洽和谐的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教师的评价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在师生心与心交流的过程中,只要老师对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希望之情,就会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使每个学生都会比原来做得更好。
胆小的孩子心灵往往敏感而又脆弱,亟需老师的呵护和关爱。要知道,在关键时刻老师这一句真诚的赞赏,会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赏识自己,找到进步的方向,平添无穷的力量,以饱满的情绪积极参与课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项充满快乐、富有成就感的趣味性活动,也使课堂教学更加契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二、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也都有它独特的功效。很难说哪一种评价方式最为理想,最科学。但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师生评价中应以学生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次。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评价是课堂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能力。把老师的课堂评价是否能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合作意识、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是否能引导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等做为评价的基本要求。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努力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努力改变教师是评价权威的现象,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通过自评,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长处、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学习。通过互评,使学生能正视自己、尊重他人,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鉴别能力、分析和表达能力。
例如,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将学习任务分给各小组,然后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来检测,每组轮流派代表汇报,客观公正地评价本组和别的小组在读写活动中的表现。加强了自评与互评以后,课堂气氛和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
2.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意思是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心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一句赞语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任何暴风骤雨般的责备和批评都更有力量。不容置疑,课堂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渠道,教师在课堂中针对学生表现做出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3.注重评价策略,不要随便给学生下结论。
对学生的及时评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影响学生思考的深度。而延时评价是一种宽厚和关爱,是一种信任和期待,是一种点拨和启发,可以给学生思考和发挥的空间,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培养学生自信、灵活、深刻的品质。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配合使用两种评价方式,用即时评价给学生以及时的鼓励,同时,又注意学生的差异和问题的难度,实行延时性评价,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
三、评价标准要适应全体学生
由于受其遗传及生存环境等多因素影响,学生个体之间显现着多元的不均衡性,在认知方式、个性特征、学习习惯、生活特点、兴趣爱好等都是千差万别的。如果我们以一刀切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则会使后进生难以接受,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及自尊心、自信心。因此,我们的评价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应依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因性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要求,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实施分层评价,在每个学生已有基础上确定不同的"最近发展区"目标。如:针对比较聪明而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教学过程就多侧重于他们的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评价,强调各科教师沟通,重在研究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发展、影响。不求其全,但求走实每一步,让教师的课堂评价良好地作用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参考文献
[1]何世英 《试论当代语文教育现状与以策》
任务单导学在中等职教学校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经过几年多的实践探索,结合自己在英语中教学经验,我认为只要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科学分组 促进全员参与
任务单导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全员参与对任务单的合作讨论,让职业高中的学生全部活动起来,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所以,学习小组组织合理分配适当是任务单科学实施的重要保证。是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部分,我在英语课堂上是这样进行学习小组划分的。根据全部学生首先规定每个小组六个人,一至二名优秀学生,中等和成绩差的学生各两名,基本按照二二二配置,这样兼顾小组成员的总体水平以及班级的整体构建来组织,当然即使如此每个小组可能也不会很平均,但是基本上达到最优组合。因为我已经从班级上学生英语学习实际现状出发,进行相当相对均衡的划分。如此组间的学习水平差不多能够促使不同小组之间相互进行竞争。另外,小组组内的学习水平不一样又能够形成组内互帮互助的积极上进局面。经过这样科学地编排,全班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课堂互动积积极向上机制。
二、能力不同 评价因人因组而异
由于任务单模式的分小组学习打破了原来上课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学生觉得比较新奇和兴奋,在小组活动中,那些优秀的学生好像服了兴奋剂一般,他们表现得异常活跃,可是这些优秀小组成员不太喜欢帮助那些的成绩不好的小组成员。在教学中我也发现班级那些成绩差学生表现得也很被动,常常游离在小组活动之外围。看到这种现象,我立刻意识到这样下去肯定不行。需要寻找一个有效长久的评价办法。依据各种层次学生的个人表现,我在班级推出了不一样的加分办法:按照小组中各人的实际水平进行不同加分方法,例如:成绩优秀的成员回答正确一道题或者正确解出一个练习题就能够得到二分,若是稍微差一些的学生答正确了得三分,如此依次增加,小组有六个成员,成绩差的学生答对小组可以得到六分(每个小组加六分学生要由全部学生认可)。在此得分方法下,因为“成绩差的学生”要是能够解决问题、板书、讲解决问题方法、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等,尤其能够得到高分,作为组长从本组能够得到高分的利益出发,也会认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这样的得分方法促进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动脑。当然,也不排除个别成绩差的学生不够活跃和一些优秀生吃不饱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摸索完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起向前发展。
三、课堂得分即时公布结果 积极评价
课堂得分方法还仅仅停留在课堂活动中,怎样将这样的评价内化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本能的自我激励,仍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针对英语学科的学科特点,学生们要识记许多单词、短语、对话、文章。通过怎样的办法让学生们达标、过关是一直困扰所有老师的问题。在采用了任务单模式之后,我将默写结果当场让小组推磨批改并当场计算出每个小组的平均分,按照平均分的高低分别给小组加分。最高的小组可以加上五分至十分不等,依次递减。当然,在实际操作时,教师要能够进行一定的调节。我的这一做法刚开始遭到备课组其他老师的质疑:高一教学任务这么紧张,这样做是不是太浪费时间了,还是我们老师辛苦点,自己来吧。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欣喜的发现,课上看似浪费几分钟,学生们课后却自学自愿的花几十分钟在英语上,注意是他们主动且发至内心的。在我们班上,有这样一个小组几次默写平均分都是最后,组长着急的眼泪都下来了,看到那个情形,我让那一组的其他成员都看着组长,每个成员均有感动。课后我也和他们一起有效探讨,促进了小组的凝聚,增强了小组的成功机会。果然几天之后他们的平均分上升到班级第二名,这是内在鼓励的收获,当然我也给他们小组加了全班认可的八分,这也是这种评价方法成功之处。
四、实行一周一月累计 评定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