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20:53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课堂教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结合生活经验,创设课堂情境
俄国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育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因此,教学不是简单机械地向学生灌输抽象枯燥的书本知识,而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联,师生之间有效互动的“思维艺术”活动。要想使课堂教学充满艺术灵性,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必要的,而且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快进入学习角色,也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更能激发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原动力。以学生兴趣为基础和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为依托是创设生动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两个关键点。首先,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当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去学习知识,教师在教学之始就应该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第二,当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时,学习会变得更为主动,所以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为依托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他们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如教学《研究透镜》,上课开始时教师可以提问“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显微镜为什么能看清微小的细菌,望远镜为什么能观察到很远的地方”等一系列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问题,这时学生纷纷陷入思考,求知欲增强,便会主动投入到透镜的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提倡自主探究学习,鼓励积极动手实践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的教育提倡的教学形式,即教师在课堂中扮演指导者角色,把自己的“教”改为学生的“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但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科学教师的授课仍以灌输式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知识的遗忘程度也很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效的②。”在灌输式教学下,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很难有效获取知识,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旁辅导,采用“扶一把”的方法③,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究者与发现者,激起他们获取知识的热情及科学探究的信心,这样他们就能更快更准确地掌握知识,且记忆更为牢固。动手实践也是科学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可以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提高学习能力,而且可以使思维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与提升。例如,在《沉与浮》一课中,教师准备了几种不同的材料(石子、塑料泡沫、橡皮泥、回形针、蜡烛等),首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这些物品放入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再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当实验结果与原有预测发生冲突时,学生便会重新对沉与浮概念进行思考,打破原有观念,顺应平衡新的概念,同时也能在实践中摸索出新的学习方法与技能。
三、注重知识拓展,践行“学以致用”的原则
课本上是先讲能被2和5整除的数,最后才讲能被3整除的数。课本安排的用意很明显:因为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它们的个位数(0、2、4、6、8)都能被2整除,能被5整除的数都是它们的个位数都是0或5,而能被3整除的数是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能被2和5整除的数学生非常容易判断。就在我讲完能被3整除的数时,举了许多例子让学生判断,15、123等。通过判断总结出:把各位上的数相加得的和能被3整除,说明这数就能被3整除。这时一个平时很不爱说话的同学举手了,我示意让他起来说,“老师,是不是每个数都能这样去判断?”我同意他举例。他的草稿本上早已有了很多例子,他说了一个9887。不等我在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早其他同学早就开展思考,演算起来,9+8+8+7=32,32除以3不能整除,所以9887不能被3整除。这时又有一个同学举手了,得到我赞许后,这位同学说:“老师,我发现判断能不能被3整除的数,数字越大,判断起来就越复杂,不像判断2和5整除的数那样简单,只看数的个位。”这时,其他同学也好像都有同感,盯着我等我回答。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放开给学生讨论。同学们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发言,“老师我发现数字越大它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就越大,我们要去判断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同样困难。”到这一步,我心理也没底了,因为没有想到这一点,这是所有的学生都盯着我,静等我的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也没有想过,于是就和大家一起来思考下到底有没有更简单的判断方法。这下同学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都在积极的思考。最先提问的那位同学站起来:“老师我发现了。”我用赞赏的目光看着他,倾听他的叙述:348各位上的数3+4+8=15,15能不能被3整除,我又用1+5=6,又算一次,6能被3整除,所以348能被3整除。我说同学们再举些例子看看,发现了什么?最后大家一起找出规律:“不管多大的数看能不能被3整除,只要把各位上的数进行二次、三次相加后都等于3、6、9。”这就和能不2、5整除的数一样好判断,我把这一共同发现的规律写在黑板上,调整了一直以来教材上先讲2、5整除,再讲3整除的顺序。我对学生树起了大拇指,教室了响起了掌声。我想这掌声是每一位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赞许,是通过创新思维后获得新知识的喜悦。这堂课能到达这样的效果是我没有想到的,让我感到震惊。
这堂课我没有太多的语言,只不过留给学生多一点的思维空间,就能碰撞出如此绚丽的火花,我感觉非常成功。课后,我进行了深深的反思,捕捉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之处,我觉得营造创新的思维环境是成功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有三点启示:
我们时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应用了很多方法,大部分看上去课堂很活跃,学生也积极参与教学,配合得很好,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然受老师思维模式的限制,处在一种被动固定的模式当中。曾看过远程教育网上的一堂观摩课,小组讨论赏识表扬,但我看未必真正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叫讨论一下,几个凑在一起交流,然后就分组发言,说得好就嗨嗨你真棒。真的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吗?我看未必,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气氛的热闹、活跃,就只能流于形式,无实效。只有学生在内心积极的,不受任何压力的前提下,有自觉的强烈探索欲望,才会有最强的创新动力。事实上,学生生天生就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下,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无处不在,而我们的教师要做的仅仅是抓住这种创新思维火花闪现的一瞬间,给学生提供一个让这种思维持续进行的平台,学生就知道该讨论什么和怎样讨论,并由衷的感受这种创新思维飞翔起来的成功喜悦。如果哪位学生提出“老师是不是每个数都能这样去判断?”时,我仅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那么,哪位提问学生的闪现的创新思维火花就将被我浇灭,就没有后面的结论,学生就失去一次发现新知识带来的成就感,我已将错过一堂精彩的讨论探索课。
很多理论的东西,什么合作、探究、问题教学等,假如不去结合实际,它永远是理论上的全新教育模式,无法在实际中实施。问题是在把理论模式化,刻意备课,用多少时间去完成哪几个内容,突破几个知识点,做多少练习题,这样一来,老师已把时间安排满了,学生已经没有主动思维的机会,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假如前面的教学案例中,我一个劲儿的按备课计划完成教学内容,记住定义就行了,不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不给机会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就永远不会发现这些闪亮的火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绘画大师留飞白的笔法,行未到而意到,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搭建主动探究的平台。
小学音乐教材包含丰富内容,教师在利用教材实施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图、文字。特别是需要强调的乐理知识内容,要让学生反复阅读识记。教唱歌曲时,也要对重要章节进行反复领唱。在教学反复中,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要让学生体会重复的效果,明确不同重复阶段需要完成的教学体验,并能够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在不断反复中进行总结。好的音乐因子能够对我们的感官造成刺激,也会触动我们的情感开关,重复之后,对音乐的审美评价也会发生变化。在学习《牧羊女》这首歌曲时,教师先对歌曲背景情况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歌曲内容进行反复讲解,对音乐节拍、感情因素运用等进行针对性引导。为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刻感知,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根据教材上歌词进行自编自演活动,就是根据歌词给歌曲配上动作和表情,学生自娱自乐。学生学习热情非常高涨,课堂内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教师让学生借助教材歌词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反复演唱中获得系统音乐体验,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二、借助媒体重复,强化音乐记忆功能
多媒体进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展示。音乐作品声情并茂,反复聆听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音乐感知,丰富的画面色彩,也会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特别是那些经典音乐作品,能够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品味、消化音乐元素。音乐学习需要强化学生记忆,因为音乐有流动性,唱过听过就会消失。采用反复聆听的方法,能够将音乐符号深刻地记忆下来,这对提升学生音乐感知有重要帮助。多媒体播放音乐视频可以进行歌曲分解,原来教师领唱教唱,有了多媒体就可以动手不动口了,让多媒体反复播放功能教唱歌曲。如学习《鹅大哥》时,歌曲中有强弱之分,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进行反复比对,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个歌唱技术。多媒体可以反复播放音乐作品,为教学带来更多便利,通过教师针对性讲解,还能够让学生在比对中形成更细致音乐感知。这对丰富音乐积累有积极影响。
三、借助语言重复,实现音乐文字转化
音乐是有声艺术,而文字是无声表达。在音乐重复教学中,将音乐学习用文字表达来传播,体现的正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多元性。为让学生对音乐有到位理解,教师可以将音乐作品换一种表达方式。用诗歌、散文的形式来描述音乐内涵,学生获得的感知将是别样的,对音乐概念的认知也会呈现多元属性。文字介入音乐课堂教学,不仅给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丰富性,也为学生认知建立提供更多信息来源。教师在音乐欣赏中穿插文字解读,可以给学生带来更立体的音乐感知。在音乐欣赏中加入诗朗诵,音乐学习必定会顺利实现升级。语言文字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利用文字对音乐作品进行别样解读,可以极大丰富学生认知。《好孩子要诚实》这首歌曲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唱这首歌时,教师将其中的几句歌词让学生抄写在卡片上,让一部分学生演唱歌曲,一部分学生朗读歌词,班级内呈现热闹景象。“爸爸没看见,妈妈不知道“”好孩子要诚实,有错要改掉”,这些歌词在学生演唱中反复穿来,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学生轮流进行朗读,对歌曲的理解当然更深刻。
四、借助动作重复,体现音乐操控功能
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天然的情感纽带作用。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我们的家乡黄山市汇聚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历史人文遗迹于一身,是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黄山市境内山丘屏列,岭谷交错,到处水秀山灵,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宏博富丽的黄山坐落于此,是闻名中外的风景胜地。黄山大地上遍布古桥、古塔、古亭阁、古宗祠、古牌坊,犹如一座天然的历史大博物馆。与课本材料相比,这些熟悉的名胜风物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唤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让学生津津乐道,并为之折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或者说几乎是唯一动力。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到公园、名胜古迹、街道等地参观,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这样既是学生自我丰富“史料”的过程,也是“书本”与“实际”结合的过程,又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课堂让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并提高其创造能力。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的品德教学,让学生参与实践,课前让学生主动深入到实践生活中,搜索相关历史文化资料、信息,然后放到课上来交流、探讨、发现地方特色和风格,让学生体会历史文化与自身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接受并传播家乡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树立自信心、自豪感,为家>!
一堂有效的品德课既要有学生积极参与,也要教师善于引导。历史文化资源是塑造人类精神文明的特殊内容,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指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选择”,引导学生适时地开展体验、考察等活动,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的距离,引导学生感悟家乡的历史,认识家乡的变化。并及时点评要点,促成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使我们的学生能真正成为热爱祖国、立足家乡、服务社会、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建设者。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而育好一方人就要用好这一方土。我们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品德课程和文化资源相结合,能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对家乡的自豪感,增强我们每一个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从而以实际行动来建设家乡、服务家乡。
关键词:课堂提问 问题情境 优化问题 质疑能力 策略
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课堂提问貌似简单实则复杂,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陶行知先生还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课堂活动的生成性和变化性,使得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只有诚心诚意的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因此,探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对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创设问题情境策略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列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1.创设悬念情境
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我们要保证所设情境能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学习。悬念设置的方法很多,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而定。可以把悬念设置在课始,使学生一上课,就有急于学习解决问题的需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把悬念设置在课尾,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学生感到余味无穷,从而激发继续学习和思考的热情。例如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对问题产生了“疑”,心理产生了悬念。这种疑制成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情趣。
2.创设故事情境
根据不同的数学问题创作或改编出不同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研究,使学生在故事所创造的情境中解决数学问题。故事的作用在于使问题更接近学生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师编了一个“红角和蓝角比大小”的故事:有一对兄弟名字叫红角和蓝角,看,他们在吵架呢!红角说:“我比你大!”蓝角说:“我比你大!”正当他们吵得厉害的时候,我们班的小朋友来了,他们马上请小朋友们帮忙当裁判。这样的故事情境深深地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结合学生的理解我用多媒体动态演示红角和蓝角边的长短,并进行重叠比较,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究过程,对探究的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二、优化教师提问策略
1.设问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的问题一定要经过精心筛选,避免随意性。问题选择得当,能激发学生思维共鸣,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但是,如果选择的不恰当,容易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提高问题设计能力,做到问题精当、难易适度、思维含量高、切入点准确。例如教学“找规律”一课时,学生已经基本学会找规律了,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已经会找规律了,大家想不想创造一些规律?①在“60”的前面和后面再写一些数,使这些数的排列有规律。②请你设计一行或几行有规律的数列。学生通过创造规律,并将所创造的规律提供给其他的同学和老师进行思考。在互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自主评价,同时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学生还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与幸福。
2.发问的策略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发问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思维。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把握提问的时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时机得当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机不当就会分散学生的精力,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心理状态,如学生的新旧知识发生激烈冲突,意识中的矛盾激化,受原先经验影响无法实现知识迁移,即为发问的时机。二是教师的教学视角,发问时机应与教学需要并于教学视角吻合,如教学达到教材的关键处、精华处、创新处时,即为发问的时机。
(2)掌握提问的方法。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功能,就必须掌握科学的提问方法。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教学内容,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提高质疑能力策略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数学经验或实践上的一个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提出问题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提问,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就能善于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悄然得到发展。
1.激发兴趣,使学生想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儿童探索知识的强大动力。要使儿童对数学感兴趣,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觉得数学有趣、有用、好玩,而喜欢数学,我们还要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难,从而引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在求知欲的驱动下,愿意向老师、同学、家长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把握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捕捉每个机会,引导学生想象、探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起学生提问的热情。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时,教师设计了下面的学习情景: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学生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课件演示)你愿意帮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平呢?由分实物入手,让学生在平均分得不到“整个”的时候,感受到用学过的数已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从而提出“能不能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的问题,并请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一半”。学生情绪高涨,大胆尝试,勇于指出自己的表示方法。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想到“半个能不能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教学民主,让学生敢问
学生能够敢提问题,前提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民
主氛围。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思维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消除学生对提问的恐惧以及怕斥责、讥笑的担忧,从而为学生提问创造良好的外部空间。因此,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体会到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是学生自己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这样学生上课时才有一种愉悦感和轻松感,思维才能处于积极状态,并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对多提问的同学,或问题提得好的同学不失时机表扬和鼓励,肯定成绩,让他们获得成功感,使学生问有所乐,培养学生敢问、多问。例如,在教学“第几”一课时,教师在学生基本会区分几和第几后,挑选几个小组到讲台前表演,对表演出色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同时激励那些平时比较胆小的孩子也上台演一演、说一说。在这种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害怕、害羞心理就得到克服,其思维显得更加活跃,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讲台前有几个小朋友?从右数起小明排第几?从左数起小明排第几?几和第几有什么不一样?我们班共有几个小组?我坐在第几小组?……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问题”是创造的源泉,“问题”是创造的起点,“问题”是激发思维的跳板,“问题”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有效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有效提问,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激活主体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被“点燃—碰撞—放出绚烂的火花”。
参考文献:
①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____教育出版社.____6.
竞争存在于体育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它能够让一些枯燥乏味的动作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因此,在进行一些技术动作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好胜心。以最简单的队列报数为例,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报数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最快地整好队形,快速无误地完成报数。对于成绩好的小组进行奖励表扬,成绩差的小组进行适当的惩罚。这种方式能在很好地完成队形队列教学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推行差别教学
考虑到学生在性别、身体素质以及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这些差别正好可以成为我们体育教学中合理利用的部分,因为有差别就会有竞争。比如在练习“男女接力赛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男女生分为两组,女生在内圈,男生在外圈,同时开始比赛,比赛过程中男女生都想向对方展现自己最优秀的方面,因此会更加努力地去挑战自己。这种差别教学法,能够变短处为诱因,实现向长处的转化,能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玩乐氛围中学到知识,最终达到活跃课堂的效果。
3.开展多样化教学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也存在相同之处,那就是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会给学生带来感官疲劳,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形式多样的竞赛化教学能够很好地适应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使教学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以加速跑的教学为例,采用传统的分组训练的方式,学生练习两次就烦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法,在每一位练习者的胸前贴一张报纸,给他们解释为什么跑得快纸就掉不下来的原理,然后进行贴纸跑的比赛,纸掉下的次数少的一组获胜。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要反复强调快速跑的技术动作要领,规范学生的动作。在这样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加速跑的基本技术动作,又实现了竞争意识的增强,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引导自主学习
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主要是指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掌握的时间和空间。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进行独立判断和独立思考,并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有效学习和训练。所以,教师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努力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和活动空间,使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同时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帮助他们消化所学知识,探究更新的知识。以小学篮球投篮练习为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高以及自身能力,选择合适高度的篮框进行训练。教师要随时对每个场地的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的纠正和指导,对做得比较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同时鼓励其他学生努力练习。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又能加强正确辅导。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辅导要做到简洁明了,精讲那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注重加强对学生错误动作和习惯的纠正。平时可以穿插一些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或者可以对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创编与修改。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得开心快乐,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体育的一些传统运动项目。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正确引导,能够让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向自主探究学习的转变,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学习的自信心,为后续的学习和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5.总结
根据笔者日常语文课执教调研发现,不少学生预习兴趣低,不重视课前预习,学习被动。同时,受到传统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的支配和制约,教师在指导语文预习时往往陷入各种误区,导致语文预习效果不佳,预习了也跟没预习一样,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1、预习方式单一
在预习中,教师普遍存在“时刻为考试而准备”的高分教育观念,无心与学生预习形式的拓展,通常以纯读的方式开展预习,预习没有新意,流于形式,这不仅是教师的变相灌输,使预习成为了课堂的替代品,更使学生丧失了对预习的兴趣,因而预习收效甚微。
2、没一定针对性
当前,部分教师为了方便操作,对预习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没有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且为图省事,课堂教学的思路与教材雷同,甚至完全一致,于是导致学生习惯性地认为预习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觉得老师还会在课堂细讲,于是忽视预习,由于没有做好预习准备,对文章了解不深,在教师课堂精讲时,学生理解吃力,导致学习兴趣的降低,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3、缺乏有效检查
由于预习任务的多有利于考试的效率,因此部分教师只是热衷于布置预习任务,单纯地认为只要避免预习复述教材,做好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态生成过程即可,于是布置多,而检查少,缺乏对预习的深入,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自制力差,这样没有实效性的检查措施,最终造成老师间合作的困难和学生的无所适从。
二、提高小学语文预习效果对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扎实的预习也就没有了高效的语文课堂,“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初步尝试,是培养学生阅读方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处理好了预习环节,学生上课就会如鱼得水,学习效果则不言而喻。
1、抓起点,注重学生预习反馈
(1)及时表扬,激发兴趣。预习具有火力侦察的作用,学生通过预习,初知概貌,作为教师,应当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个性特点入手,注重培养他们对语文学科的感情,让他们了解预习的好处,比如利用黑板报或晨读课宣传预习的好处,在预习中,教师要及时检查预习情况,并善于发现正面的典型事例,及时表扬,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呵护其积极性。
(2)引入竞争,抽查评价。对待预习,教师可引入竞争机制,比如举行几分钟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开展预习经验交流活动,使预习变得灵动和充满活力。在预习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课本和预习笔记入手,交流预习的问题和收获,通过对学生预习的检查,教师在学生学不会和不会学的地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并根据掌握的情况,结合教学目标,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有的放矢。
2、抓盲点,全方位入手质疑
预习和阅读一样,方法是灵活多种,互相结合的,往往是几种方法同步运用,不应绝对分开。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
(1)抓住重点,初读感知。要根据所学课文的不同体裁、知识的不同类型,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预习。比如五年级上册的《艾滋病小斗士》,在预习初读时,布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解决:a.这篇文章写了哪些人物,他们的关系是什么?b.文章主要描述了哪些事情?c.“小斗士”有哪些特点?d.找出文中语句,思考文章通过几件事,表现了“小斗士”的勇敢坚强?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预习,学会主动解决问题。
(2)细读深究,理解文意。通过初读,对文章梗概有了大致了解后,再指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用圈划批注的方法领悟课文的深刻含义,了解文章写的什么、是怎么写的。比如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在预习中,引导学生理解:“最后的姿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写?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联系上下文,同桌互相讨论,理解了这个发生在地震中的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谭千秋,在地震中谭老师竭力保护自己的学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们牢牢地把守住了生命之门,他的身躯被定格在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最后的姿势,体现出了高尚的师德和情操。通过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问“写的是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要这么写?”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会文章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抓发展点,提升其语文素养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学习的过程,因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初意本来不要求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是让他们自己动手。”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独立思维的机会,从对课题的分析、生字词的学习、内容的把握、中心的感知,都由学生在预习中自学进行,并随着教学的进展和学生水平的提高,不断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不同的时期定不同的主攻方向,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驾驭知识等自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