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5:00:40
序论:在您撰写高校教研室工作计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为了落实学校有关教学文件精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一、学期工作重点能力,大学化学教研室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1、抓日常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意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从备课、上课、课后辅导抓起,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完成本学期教学工作任务。
2、每两周举行一次教研室活动,交流和探讨教学经验,鼓励教师相互听课;针对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法,从而可更好的吸取良好教学经验。坚持开展周一下午的教研组活动,进行集体备课,学进度,对各自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
3、开展1-2次教学以外娱乐活动,方式等教研室成员共同商定之后再定。
4、加强课程建设。本学期计划组织1-2次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的讨论会,就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等进行讨论,以使更加科学合理。
5、积极开展新课教师的公开教学和老教师的公开示范课活动,以此形成良好的“以老带新”的局面,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6、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科研项目,以进一步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7、在本学期最后阶段,组织讨论有关期末考试出题的安排,并总结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等。
二、本学期的活动计划
第几周、工作内容:
1-2 初期教学检查,地区科技局课题申报交流
3-4 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各类大纲的编写讨论;集体备课
5-6 组织年轻教师随堂听老教师课;
7-8 集体备课;教学相长会
9-10 提醒将要进行中期教学检查
11-12 集体备课;开展一次茶话会(或娱乐活动)
13-14 相关课程建设的讨论
15-16 期末试卷的出题的讨论和安排;集体备课;提醒将要期末终期检查
17-19 期末教学检查和下学期教师任务安排等。
2017高校教研室工作计划(二)
根据外语系20XX年度工作计划要求,大学英语教研室立足于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服务于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公共英语学习,努力培养我校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将来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为此我们制定20XX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1.精心筛选并培训优秀学生参加20XX年度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20XX年的第七届河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暨20XX年全国职业院校英语口语大赛以及20XX年度河南财专“千语之彩”英语演讲比赛。
2.加强教学督导,促进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量化听课任务,主要采取教研室主任听课,教师间个别听课,教师集体听课的形式。每学期召开一次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明确研讨主题,要求每位教师切实结合财专大英教学实践,宣读个人教学经验报告。随后展开讨论,总结归纳出教学方法的亮点和特色,加以推广。加强外聘教师的管理和指导。每学期召开一次外聘教师教学工作会议,介绍我校有关教学工作管理规程,并听取外聘教师的建设性意见、建议。通过奖勤促怠,发掘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让教师们安心于教书育人,乐于贡献才智。
3.根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发展趋势,组织教师研究在我校进行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教学衔接的前景和可行性。
4.师资队伍建设上,根据教师队伍现状和教学发展要求,适当充实、调整师资结构。鼓励年轻教师考研考博和晋升高一级职称,以优化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同时外派部分教师到优势教学资源院校进行中短期学习进修。
5.完善试题库建设。补充大学英语1、2、4试卷,尽快完成大学英语试题库工作。
6.配合教务部门,做好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和大学英语4.6级考试的宣传、辅导工作。
7.以我系两个专业学生为依托,积极谋划促进我校英语角活动的常态化。
一 高校教师工作量计算的复杂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高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便是通常所说的高校“三大职能”。履行“三大职能”已成为高校的自觉使命。正是由于高校使命的三重性,导致了高校教师工作的多样性,既有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又有社会服务工作(以往的计算办法大多没有考虑社会服务工作量),从而导致教师工作量计算的复杂性。即教师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是造成教师工作量计算复杂的第一个原因。
在教学工作方面:高校教师从事的教学工作不同于工厂熟练工人在生产线上的机械劳动,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智力输出。其工作量是由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组成。课前工作量主要是备课(包括准备实验、准备实习、准备指导设计或论文等);课中工作量主要是讲授(或指导);课后工作量主要是批改作业(包括审阅实验报告、审阅设计、审阅论文等)、答疑等。课中、课后的教学工作量可以认为是显性的,在计算工作量时比较容易核定。而课前的教学工作量一般来说是隐性的,在计算工作量时较难核定,因而多数高校将课前教学工作量作为课中教学工作量的线性附加值,随课中教学工作量的增减而增减,在计算中不单独出现。但是,进一步分析可知,课程属性、授课教师的学历、职称以及对课程的熟悉程度均影响着课前工作时间的多少。也就是说,课程属性、不同的授课教师是造成教学工作量计算复杂的第二个原因。
在科学研究方面:高校教师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不同于教学工作,更不同于工厂的生产劳动,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尽管最终要以论文、专利、新产品设计等成果形式体现,但由于其研究过程千差万别,很难以一个统一的公式计算工作量。比如说,目前一些高校不考虑学科专业特点,硬性要求教授每年发表几篇论文或完成几项科研成果,本身就是一种不符合科学研究规律、也不利于学术大师生成的做法。试想,如果每位科学工作者都遵照这种硬性规定来做研究,那么,著名数学大师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不知要推后多少年。因此,科学研究工作过程千差万别是造成工作量计算复杂的第三个原因。
在社会服务工作方面:高校教师从事的社会服务工作主要是以参与咨询、评审、研讨会等形式进行。总体来讲,社会上委托学校组织团队进行的较复杂工作,一般纳入横向科技项目管理;邀请教师个人参与的社会活动,则是高校教师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主要形式。而这类工作的分散性、社会组织与教师个人单线联系以及活动本身即时付酬的特殊性都给计算教师工作量带来认识和操作上的难度,成为造成工作量计算复杂的第四个原因。
另外,高校教师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过程中,还必然会涉及到一些日常的管理、学习和创新工作。比如专业、课程、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教师团队等方面的建设工作,以及学生班级的日常管理、业务学习、发展创新等工作(下文统称管理工作)。这些工作实际上都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如果归入教学、科学研究或社会服务,都比较勉强,而且每种工作自身也有很大差异,如专业有新老之分、课程有难易之别、学科有重点与一般建设目标、实验室有大有小、工程中心有服务范围区别,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以,此类工作量的计算成为教师工作量计算复杂的第五个原因。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工作量计算的复杂性主要是由于教师工作性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管理四类工作性质不同)、教师职称(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四级职称)以及课程属性的不同造成的。
二 高校教师工作量计算的策略
针对高校教师工作量计算的复杂性,笔者提出了一种计算策略,主要是按教师工作性质将教师工作量分类计算,并建立各类工作量之间的统一度量衡。
1 按工作性质将工作量分类
我国现行的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中,多将教师工作量分为教学工作量(含教学法研究)、科学研究工作量和实验室建设工作量。这种分类的依据是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1]。该办法于1981年,如今时过28年,高校的建设水平、职能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上述组成分类已不能概括高校的主要工作。因此,需要跟随高校的发展变化进一步研究工作量的计算策略。而美国大学教师工作量问题的历史及其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大学教师工作量的构成包括教学、科研和服务三个部分[2]。笔者认为,根据高校三大职能及教师工作的实际,按照教师工作的性质,将教师工作量分为教学工作量、科学研究工作量(含教学研究)、社会服务工作量和管理工作量等四部分比较适合当前我国高校的实际。
这种分类突出的特点就是:教师工作量的分类和高校的三大职能相匹配,提示现代大学教师须在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努力工作并有所创新,须带领学生融入区域经济科技文化建设的活动中,走“开门、开放、开明”办学之路。同时,对于管理工作量(管理、学习、创新工作量)的规定,有利于考量由于专业、课程、学科、各种平台以及教师团队、学生班级等管理工作的劳动强度。
2 统一各类工作量之间的度量衡
在现行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中,大多数高校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计划学时设为基数,再乘以适当的合班系数,作为教师教学工作量,其度量衡大部分采用“课时”或“教分”。并进一步将“课时”或“教分”推而广之,应用到计算科学研究工作量中,从而出现了“科研分”。实际上,以“课时”作为计算单位,本身就忽略了由于教师职称不同、课程属性不同带来的课前、课后工作量的差异;再以“教分”及“科研分”作为计算单位来考核教师工作量,因其不属于原始意义的劳动量衡制,而是附加了若干考量的一种单位,因此,内涵比较模糊,易导致理解困难和度量的失衡。笔者经资料研究发现,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3]中指出的以“小时”作为计算单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以“小时”作为计算单位的优点在于:一是定义明确,易于核定;二是便于引用法定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涉及劳动量的概念和规定作为依据。
3 以法定劳动时间作为教师工作量定额的依据
目前大多数高校规定了教师的工作量定额(有的高校只规定了教学工作量定额)。有了工作量定额,必然会出现超工作量等问题。特别是同一所学校,不同的院系之间,如果教师工作量定额相差较大,将成为影响校园内部和谐的一个因素。以课时作为定额,没有反映出由于课程属性(公共课还是专业前沿课、公共课中是哲学类课还是语言类课、是一次性课还是多次重复课等)不同造成的劳动强度不同,也没有反映出由于教师职称不同而造成的不同劳动强度,最终使得院系间按课时定额的比较失去了意义。
笔者认为,鉴于教师工作量计算的复杂性,教师工作量定额应以法定劳动时间为依据。设教师法定劳动时间为Tt小时/学年,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4],结合高校的寒暑假制度,用下述公式计算。
Tt=8小时/天×5天/周×42周/学年-8小时/天×(11-4)天(法定节假日-假期中的假日)=1624小时/学年
该公式表明,法定劳动时间Tt小时/学年,是以教师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每学年42周,减去学期中的法定节假日(不包括假期中的法定假日)计算所得。实际应用时,每学年的周数以校历为准。计算所得的教师法定劳动时间1624小时,可作为教师工作量定额的参考值。
三 教师工作量组成比例的规划建议
1982年6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明确规定,“教师职务设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各级职务实行聘任制或任命制,并有明确的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由此可见,教师职务(习惯上称为职称)不同,教师工作量的组成比例应有所侧重。而学校的定位不同,或同一所学校中的具体院系不同,各项工作的比例也应该有所差别。为此,笔者提出以下教师工作量组成比例公式:
设教学工作量占教师总工作量的比例为T1%,科学研究工作量占教师总工作量的比例为T2%,社会服务工作量占教师总工作量的比例为T3%,管理工作量(管理、学习、创新工作量)占教师总工作量的比例为T4%,则有:
T1+T2+T3+T4=100
该公式的含义是:教师从事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管理各项工作比例的和是常数。某一部分工作量的增加,意味着另一部分或另几部分工作量的减少。笔者认为,对教师个体而言,随着教师职务的升高,教学工作量比例T1应下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工作量比例T2、T3应适当提高。管理工作量T4所占比例,一般说来,取决于单位的统筹安排,会有较大的差别。例如,除了学校规定的政治学习外,教师可能要担负特色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品牌专业、精品课程、重点实验室、某种“平台”等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工作任务不同,管理工作量有较大差别。
笔者调研了一些学校教师工作量组成情况,发现:(1)有的高校的规定与上述规划原则相反。比如,有一所高校规定“助教每周额定课时数约是4学时,讲师额定课时数约是5.5学时,副教授额定课时数约是7学时,正教授额定课时数约是8学时”,如此一来,职称愈高,讲课愈多,谁来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2)对社会服务工作量几乎没有规划要求。(3)对管理工作量(管理、学习、创新工作量)没有给予基本的计量。
笔者认为,如此现状的存在,与学校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习惯等有关,更与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不尽合理有关。建议高校根据各自学校的定位和实际情况,规定有关学院或某些教师群体的工作量组成比例,为学校落实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任务提供制度保障。
参 考 文 献
[1][3]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Z].教干字
[81]011号.
[2]程晋宽.美国大学教师工作量浅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5(6).
[论文摘要] 高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其工作成效与社会的进步有着较为直接的相关性。探索高校教师合理的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人格化管理的角度对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做一下探讨。
人格化管理,亦指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了解满足人的正当愿望。高校教师是一个有异于其他劳动者的群体,有其特定的劳动特点和劳动规律。了解高校教师的特点,遵循其工作规律,采用合理的、人格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激发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性人才。
一、高校教师的特点
1.高度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
高校教师具有高学历,受过系统专业教育,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视野开阔,知识面广,重视能够促进其发展的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对知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有着持续不断的追求。他们要求组织给予其自主权,以便能够以其有效的方式工作,完成交给的任务,渴望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个人才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2.注重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
高校教师渴望看到工作的成果,认为成果的质量才是工作效率和能力的证明。因此,成就本身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激励,而金钱等传统激励手段退居次要地位。不仅如此,由于对自我价值的高度重视,高校教师同样格外注重他人、组织及社会的评价,并强烈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3.重视人格独立和自由
高校教师不仅富于才智,精通专业,科技知识接受度高,而且重视人格独立和自由,提倡推崇扁平的层级结构,希望组织资讯公开、科技导向、强调绩效,以创新方式解决问题。他们尊重知识,崇拜真理,信奉科学。此外,由于他们是知识型员工,掌握着特殊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对上级、同级和下属产生影响,因此,传统组织层级中的职位权威对他们往往不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和约束力。
4.具有较大的职业选择权
高校教师由于占有特殊生产要素,即隐含于他们头脑中的知识,而且他们有能力接受新工作、新任务的挑战,因而拥有远远高于传统职员的职业选择权。一旦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他们会很容易地转向其他组织,寻求新的职业机会。所以,高校教师更多地忠诚于对职业的承诺,而非对组织做出承诺。
5.渴望弹性的工作时间和称心的工作环境
高校教师从事创造性劳动,他们依靠自身占有的专业知识,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因此,他们渴望拥有弹性的工作时间和称心的工作环境,注重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而不愿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一样被动地适应机器设备的运转,受到物化条件的约束。他们适应能力强,不会割地自限,希望主宰自己的时间和创造力,追求的是一种不同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忠诚度。他们喜欢以其独特的方式为共同的目标和有创意的成果努力,并乐于成为团队的一分子。
高校教师的职业劳动特点和需求分析表明,高校教师的主导需要具有高层次和精神性特征,完全有别于其他社会阶层的主导需要。因此,高校教师的行为选择取决于内激励,取决于内在需要与外在目标的统一,是教师个体的个性需要与职业角色规定和期望相结合的产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对高校教师进行人格化管理,激发高校教师的内驱力,使创造性和积极性成为一种稳定的、持久的心理体验和需要显得尤为重要。单纯以外在的监督去管理复杂的内在思维性劳动,其效果微乎其微。只有根据教师职业劳动特点和主导需要,运用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方法,才能使高校教师自觉选择努力行为,持久而稳定地提高工作绩效。
二、对高校教师人格化管理的意义
1.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
用最科学的手段、更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因此,高校要调动教师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使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讲究管理的艺术。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要重视对教师人格的尊重,采取各种人格化的方法和途径对知识的载体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2.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
目前,我国高校采取的是传统的科层制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在上下等级管理、严格规章制度、规范教师行为、提高理性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约束作用。但其被动的强制服从性束缚了教师识和智慧发挥最佳的时候。对教师实行人格化人管理,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让其有机会参与各种重大问题的讨论,得到信任且受到重用,使之以愉悦、舒畅的心情进行工作,从而培养其归属感,使其同舟共济,着眼于集体成就,发挥主人翁的积极性。这样,学校对教师形成了一种吸引力,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贡献。
3.形成良好的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情绪以及行为反应等。一般可分为教师的思想理念、价值体系、行为模式三个层次,这三个层子相互构成一个统一整体。”教师文化的一个成熟表现就是教师群体拥有一种共同的教育信念,包括先进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这种信念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教师文化的另一表现是教师的职业精神、持续的工作积极性。教师文化对教师的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管理者必须树立一种教师文化观念,认识到教师文化是保持整个学校内在秩序、促进教师开拓进取并赋予其强大生命力的精神构建。这是一种内在约束机制,但同时却具有把外在的规范制度转化为教师自觉发展的行为能力,并能濡染教师始终保持自我更新的发展方向,以保证高校的良性发展。
4.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担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理论与科技,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全面履行这些功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就要保证教师队伍这个重点。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中的优秀群体,他们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职业特点是进行较高层次的人才生产,他们所认同和扮演的社会角色具有及其特定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他们的工作业绩和状态,直接影响人才的质量和高校的职能。他们的人力资本含量最高、“跳槽”的机会最多、可能性也最大。他们一旦“跳槽”,给学校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估量。因此,留住校内教师、吸引校外优秀人才是高校发展壮大的必经之道,而实行人格化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三、高校教师人格化管理的具体做法
“人格化管理”是具有较强“人情味”的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及工作热情为主的较高层次管理方法。这种方法除尽可能满足教师合理的生活需求外,更主要是满足教师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满足教师在工作上的追求感、事业上的成就感,并通过领导与教师在价值观上取得共识,使学校的管理逐渐转移到“自我控制”的轨道,由此而达到学校“人格化管理”的最佳状态。
1.尊重教师是“人格化管理”的基础
在人格上、工作上、日常生活等方面充分尊重教师,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学校将领导和教师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
2.教师的参与是“人格化管理”的保证
“人格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使管理转移到“自我控制”的轨道,因而就必须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统一到学校的整体利益之中,形成“学校是大家之学校,成员是学校之成员”的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学校精神。这种精神是教师拼搏向上、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强大动力。
3.相互理解是“人格化管理”的精髓
相互理解是心灵沟通的桥梁。在制定规章制度时,首先处在教师的立场上体谅、感受对制度要求的承受能力。当教师提出要求给予帮助时,管理者应将它当成自己的困难去协助解决;当教师工作中出现失误、犯了错误,我们既要批评教育,更要帮助查找原因,妥善处理。学校有严格的作息制度,但也应该根据教师工作特点,相信教师觉悟,允许教师在正常工作时间处理些私事。如果教师有困难个人解决不了,学校就派人、出车协助解决。我们这样做,劳动纪律不仅没涣散,相反,教师更热爱学校,更尊敬领导,工作责任心更强,纪律更严明。
4.听取教师对学校的意见与建议,是“人格化管理”的重要环节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听取教师,特别更注意听取愿对学校工作发表评论的老教师的意见。这样才能密切领导与教师的关系,调动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5.解决教职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是“人格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学校应创造条件协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定期解决在岗及离退休职工家庭中存在的困难等等。这样做,不仅对老同志是一种安慰,对在岗同志更是一种教育,使教师在工作上有紧迫感,在生活上有方便感,退休后有安全感。
此外,在教师管理中,还应把“人格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规章制度是一所学校内的“小法规”、“警戒线”。它一经制定,本校内所有的人在它面前都是平等的,都要受它的约束。实行制度化管理,这本身是管理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成功经验,它在很大程度上能抑制人们的消极面而保护和促进积极性,它是一个法规范畴。而人格化管理其根本目的是从深层次上挖掘教师的潜在能量,也是为了调动积极性,只不过它是一个道德范畴。前者是管理的一般性规律,后者是对它的深化和发展。因此,二者不仅不矛盾而且是一致的。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既不能因为执行制度而否定人格化管理,也不能因为进行人格化管理而废除必要的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 何菊莲.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点:人格化管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
[关键词]优势视角 高职院校 违纪学生教育转化 小组工作
中图分类号:G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275-01
一、面临问题与困境
学生的资质不同,学校应该相应用不同的方法来教育。但是现在中国高职院校却更多用处分和教育方式进行处理。处分也只是一种手段,教育好学生才是学校的根本目标。然而违纪学生却通常被标签为问题学生,这种标签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其未来的生活以及人生道路影响深刻。而学校在处理过程中,仅单靠惩罚的方式,是没有办法实现违纪学生教育转化的过程。针对违纪学生的后续问题,没有跟进的方法和后续计划,简单的仅单靠谈话和批评教育,是完全不足够能够实现违纪学生教育良好转化。然而通常都认为,对问题违纪学生进行教育处理就是完结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90后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简单单纯的这种方式。更多教育手段和方法呈现出来,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可以有效融合入思想政治教育,为违纪学生教育教化问题提供新思路和新想法。
二、优势视角和小组工作
1、优势视角
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社会工作的视角。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优势视角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内部资源允许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优势视角着重于挖掘学生自身的优点,帮助学生认识其优势,从而达到解决学生外在或潜在的问题。针对受过处分或者其他违纪行为严重的学生,通过学校多方面的资源整合和体验式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和学习能力。
2、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工作方法之一,可以有效帮助实行违纪学生教育转化过程。“小组指一个有同样目标,同样追求,同样需要的一群人组成的一个团队或组成一个小组。在活动过程中,运用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方法帮助他们恢复机能”(1)学校小组工作的方法,从大程度上协助违纪问题学生的发展,帮他们争取教育机会。小组工作以小组经验和小组活动为载体,利用小组动力,为违纪学生教育转化提供有利的陪伴与支持,从而帮忙他们提高自信心。
三、小组工作坊“拥抱阳光拥抱未来”的实施
短期内,通过本次工作坊,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个人自信心,提高问题学生和家长,辅导员的沟通和融合。中期目标,建立一个平台,给同类型学生互相交流,立榜样模范作用,让新生班主任以正面思维带动问题学生,融合老师家长和问题学生的关系。终极目标,让问题学生从优势视角来重新认识自己,为问题学生增权,并且建立完善的问题学生转介机制。
四、优势视角下小组工作在高职院校违纪学生教育转化中的运用
1、通过小组工作为违纪学生建立平台
通常,违纪的学生通常都是被赋予负面的影响,并且得不到他人的支持与肯定。老师和父母对其长期的否定,更是引发多种问题。通过小组工作,可以有效帮忙他们建立起平台。因为小组成员的同质性较强,在本次工作坊中,成员有更多的共同的背景和情感可以分享。利用小组动力学的理论,“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大学生题可以产生一个动态的场域,通过场域内外的因素及小组成员自身因素的介入,达到小组整体发展,最终实现成长小组解决大学学生问题的最终目标”(2)这个平台不仅可以有效帮忙违纪学生交流和沟通,更可以成为他们互相支持的一个社会支持网络系统。
2、通过小组工作为违纪学生进行行为改变的训练
通常,面对违纪学生,我们一般是进行谈心谈话和教育指导。但是很难真正对学生实习行为改变和行为训练、“小组工作是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取小组经验,激发个人潜能,促进个人问题的解决以及成长完善”(3)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工作,对违纪学生进行行为训练,让他们在小组体验中了解到应该如何遵守学校的规定,并且自发的进行行为改变和行为约束。可以有效防止违纪问题学生在此违反学校规定,更能有效真正实现违纪问题的学生的教育转化问题。
3、通过小组工作为违纪学生的个人系统进行改善
根据系统理论,每个人的生活系统都是由多层系统构成,个人行为问题真是因为系统之间关系的不平衡导致。违纪问题学生面临着多种问题,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等等。所以,仅仅单关注学校层面是完全不足和不够的。我们要充分区了解学生的个人系统,外在环境,内在家庭,学校,所在社区等多方面的因素,才能从根本帮忙学生去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工作可以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解决问题”(3),
4、通过小组工作为违纪学生增权
增权的理念最早是来自于上个世纪美国黑人运动,其意义是为弱势群体增强自信以便他们得到平等权利与机会。“增劝是指一个人感觉有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内心充满自信,尊重自己,相信自己有改变现状的能力”(4)违纪问题学生通常都被标签为坏学生,其产生的各种问题让老师觉得难以处理和解决。学生本人也处于不利的境地,不被理解和支持的现象非常多见。学生本人缺乏自信,厌世厌学,觉得生活没有希望。所以对违纪学生的增权显得尤为重要。
5、通过小组工作为违纪学生整合资源,有效实现问题学生教育转化。
整合资源是社工常用社会工作方法,这个取向适用于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因为社工仅是社会服务中的一个链接,单靠自己之力势单力薄,也不能保证我们服务可以脱离客观存在而存在。作为资源链接者,动员和整合服务使用者身边的所有资源,才可以是的服务使用者得到更好有有效的服务。“整合的小组工作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去适应所在环境,真正形成行为改变。”(5)通过小组工作,不仅可以建立一个社会支持网络平台,还可以了解问题学生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发动和整合问题学生周围所有可用的资源,帮助其得到最好的服务。通过这种方法,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才可以真正落在实处,真正有效且能够长久持续的过程。除了学校资源之外,我们还要积极去发掘学生所在社区,家庭以及社会环境可以提供给问题违纪学生的资源,帮忙其顺利度过其人生的难熬阶段,实现真正的教育转化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雨霓.小组工作方法在学校中的运用与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5.
[2] 张朦朦.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3] 孙秀影.小组工作介入下的新生适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
[4] 刘焓碧.小组工作在大学新生适应性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4.
[5] 郭佳灵.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流动儿童青春期性教育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4.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增强当代大学生理论和信仰教育的有效渠道,对于推动新形势下的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着力培养立场坚定的青年者意义深远。目前,理工科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不同程度上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效率低下、效果不明显等诸多问题。基于此,笔者以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概述
高校思政课作为向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效果与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和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关联紧密。实践教学做为高校思政课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效延伸部分,对于高效思政课教学质量同样不容忽视。因此,根据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广大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是理工科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责无旁贷的重要工作。
“教学做一体化”是著名学者杜威“从做中学”教育理念中国化的成果。民国时期,黄炎培、陶行知、等著名学者均师从杜威,并将其教育理论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相结合,探索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黄炎培)、“教学做合一”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改革开放以来,“教学做一体化”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被引入部分学科,并得到了大部分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何谓“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学”“做”三个要素是一个紧密关联、循环互动的统一整体:“教”是教学做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学”是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和归宿,“做”是教学做一体化的桥梁和纽带,实现教学环节中师生双主体的良性循环。因此,“教学做一体化”是适应当代大学素质教育发展趋势的教学范式,更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师生共同围绕着“做”,实现师生双方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针对学任务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从含义来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是指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做一体化,广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教学做一体化。就实践教学一体化来看,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环节模式,是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努力实现指导教师的“教”(理论与方法)、学生的“学”(实践方法与技巧)和师生共同的“做”(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过程)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见,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理论与信仰,培养出一批批政治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二、当前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理工科高校普遍推行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然而,由于经费、师资、管理、运行等问题,造成教学环节中存在形式主义突出、管理机制不健全和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1.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延伸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构建一套包括资金保障、制度保障、舆论保障、领导保障和基地保障的长效机制。然而,在大部分理工科高校对于人文学科态度冷漠,缺乏相应的政策倾斜和机制保障。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领导不重视、经费没保障、制度不完善和基地不健全的问题,造成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沦为简单的“走马观花”式的形式主义。当然,高效缺乏一套系统而科学的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也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尚未上升到其应有的高度,仅通过一份调研报告进行成绩考核的方式注定不太科学,对学生调研报告质量不足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降低了理论教育的实际效果。
2.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限。由于理工科高校人文学科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学历层次、业务能力、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等方面更是参差不齐,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能力与水平比较有限,缺乏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经验与实践能力。此外,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科研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压力较大,造成思政课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和职称评定方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掌控能力和社会热点驾驭能力,造成教师队伍的社会实践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因此,在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存在脱离社会热点和专业背景、抄袭现象普遍和报告格式不规范等明显问题,未能够引起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改善。
3.实践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目前,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普遍分为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两种形式。校内实践基本上停留在课堂多媒体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图片和视频等单一教学形式;校外实践基本上是到红色景点进行参观考察,各种社会调研、学术交流等比较传统的教学形式占主流,且形式主义倾向明显;在实践题目的选定和调查地点的选取方面基本上,并没有体现出区域理工科高校办学理念和学科特色的鲜明特点,也缺乏与各地实际发展现状和经济建设的有效结合。
三、教学做一体化视角下理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笔者结合河南理工大学学院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实践经验,将素质教育理念适时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尝试构建一套实现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广大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
1.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思政课整体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强调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同时,不要把它和理论教学对立起来或完全分开。此外,理工科高校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实践体制,增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社会效果。因此,理工科高校的实践教学要把社会实践与区域经济区建设、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型农村社区等热点结合起来,激发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大学生对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
2.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同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一方面,理工科高校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能忽视。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与确立的重要时期,理工科学生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还不太成熟,对于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解决还缺乏实践经验和应变能力。因此,指导教师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引导等环节尤为重要。为了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理工科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作用,努力实现一种教师有效指导(原则与方法指导)与学生独立完成(调研与考察主体)有效结合的长时段的良性循环机制,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实际能力,切实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
3.实现基地教学与虚拟教学的统一。为了丰富实践教学资源,理工科高校不断探索丰富多彩的课内实践教学形式,诸如课堂讨论、演讲比赛、翻唱红歌、体验教学、录像教学,案例分析等有效形式,改善理工科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高校要利用各个地区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适时开拓校外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基地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课外阅读与资料搜集、聆听校外专家讲座与报告等活动。由于在教学经费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限制,部分理工科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压力较大。为了有效解决这种难题,理工科高校可以充分挖掘虚拟教学资源,积极搭建思政课实践教学虚拟平台或网络课堂。高校思政课教师充分挖掘河南省内外的教育资源,通过设置经典文献、红色影片、教育基地、交流论坛、网络课堂等板块,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平台的虚拟实践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还可以提高全部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广泛性,进一步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要彻底,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事物的根本不是别的,只能是人本身。”为了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性,理工科高校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有力举措,积极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努力实现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入耳”“入脑”“入心”“入行”,逐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大批服务于地域经济区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素质坚定和专业水平过硬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胡洪波,段咏梅.“教学做一体化”的哲学思辨[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
关键词:艺术设计;产业化;工作式;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速,设计对产品的知识含量、成本、产品的经济效益等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已成为现代企业和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并成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同时,设计产业的持续繁荣和发展在中国蕴含着巨大的机遇。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呈现普及化的特点,艺术院校办学规模和招生比例的不断扩大,使原来的精英化教育模式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转变。鉴于现代设计产业人才需求更注重实际操作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特性,要求高等院校打破现有模式来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这如此现实背景下,现代艺术设计如何适应市场,并使学生的学识及能力具备良好的市场竞争能力,这些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必须有重点考虑的。
一、设计产业化背景与设计人才培养
“产业化”的概念是从“产业”的概念发展而来的。所谓“产业”指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按“三大产业”的划分,设计产业属第三产业,更是文化产业。《关于文化产业分析的框架》中提出衡量文化产业的标准是:第一、技术分析:文化产品的可编码化程度。文化活动建立在什么技术基础之上?能否做量化的统计?第二、产品分析:文化产品的可市场化程度。第三、生产组织分析:文化生产的可企业化程度。第四、产业分析:文化生产活动的可产业化程度。生产、服务、经营一体化是产业化的前提条件,生产、服务、经营方式的规模化、科技化则是产业化的标志。因此,设计产业化运作包括了信息处理专业化、技术数字化、产品商品化、生产企业化程度和行业规模化等方面。设计不仅要满足美学和心理、物理功能等方面,它还应遵循科学可行的设计方法,考虑对象消费者、市场经济需求和发展规则、产业化和社会化等综合因素,最优化产品设计。在设计产业化背景下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更新高校设计教育观念,改革原有的以绘画造型为基础、以培养“美工师”式的设计人才为标准的教育培养模式。建立新形势下以综合设计能力为基础,包括数字化设计能力、材料结构、市场营销、项目流程、产品开发、品牌策划、生产流程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以通过强化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为途径,以培养形象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为目的,能适应批量化设计生产的教育教学体系。另外,由于设计化大生产的要求,跨专业、团队间的合作更是必不可少,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多向拓展能力也是现代设计教育的重点。
二、工作室教学模式
1、作为一种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工作室只是教学过程的载体,通过这一载体,教学内容、教室以及实习实践最后合而为一,这样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封闭的压抑的形式。在这种模式中,以完成技术项目为目标,在专业老师的主导下,向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指导学生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融入生产环节,完成教学实践任务、培养学生所需专业知识技能,使教学与实践达到完美的结合。建立教学实践研究和实体创业的教学、科研统一的教学班组机制。
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最需要的能力是:自学研究、良好表达、管理组织、创新等待能力,能过学校的工作室模式的教学,学生就可以在上述能力上得到充分培养与实践,这些都得益于工作室模式的自由、开放,从而使学生在自主、自立、自我的教育过程中升华能力。
2、工作室模式的特征:(1)自由开放。没有教室的压抑,使其能与市场需要充分结合起来。而且这也突破了传统教室的封闭,把课堂的概念进行延伸。在这种“教室”里,学生可以自由想象,自由自在、自我教育,从而把教学内容与实践进行自由地探索,总结适合自身特点的内容。(2)项目制。这类教学,不再以概念为主要教学内容,不以内容的系统为主,而是以知识的实用性、连贯性、针对性。老师也不再是教学的主导,仅仅是指导性的作用,更多注重学生个性能力的发挥。工作室制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探讨、交流与对话的过程。教师变成了以学生为主的、合作的、探索性的帮助者的角色。这一模式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教学基本思想。(3)综合跨专业合作式的教学,淡化“专业”的概念随着设计产业化生产的日益发展,个人设计师的作用将被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需求。如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涉及关于产品设计本身的知识,还要结合市场分析定位、机械工程结构、材料、企业产品品牌策划、市场推广策略、生产流程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产品设计的结果是庞大的设计产业化系统链中的环节之一。它的形成要受到多方面条件和因素的制约,设计师要学会如何协调各部分的合作,学会组织项目进展中不同阶段的管理设计,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形式。(4)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促进教学相长。为了加强教学,与工作室模式相配套,学校还得成立各类导师工作室,导师组成学术骨干,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把导师的社会资源引入工作室,解决一些教学经费支出。这样,学生与导师共为一体,达到教学相长。(5)加快学生就业适应能力。以工作室为平台,学生可以直接参与社会企业的生产,实现在校融入社会,在毕业后,就可以达到无缝隙衔接。
3、工作室学习的学生通常人数只有6-15人,实现小团队教学,达到因人施教,改变大班级教学中无法实现个性化培养。导师在根据小团队的特点,个性化地为学生营建良好的学习与实践氛围,把创作实践、项目实践、理论学习充分结合。
三、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推进,可以引导设计学科的时代特征元素进入教学体系。
每个工作室由一名教师作为导师,其他若干名教师作为副导师。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它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专业方向的工作室模式按照不同设计专业方向进行工作室的划分与建立。如:平面设计工作室、产品造型工作室、饰品设计室等,这些专业工作室的成为学校现代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骨架,在此基础上集成教学群,在各专业工作室的相互协作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学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网络系统,而教学的专业知识则是这一系统的各个模块,相辅相成。
2、个案教学的工作室模式按照不同的授课内容,教师结合教学培养计划,提出个案设计要求。不同的教师结合上课内容,以个案方式布置作业。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灵活组成工作小组(一般以2-5人为一组)。在规定教学时间内,共同完成设计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定期与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督促设计完成进度,教学方式具有灵活开放式的特征。在设置课程学习目标和组织课程内容方面,也可以设计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转贴于
例如产品包装与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按照常规,包括《标志设计》、《包装设计》、《海报设计》和《企业形象设计》等课程内容。老师可以将这些内容作为四个模块,以难易度渐进推进,最后对内容再进行分类成《市场调研报告手册》、《设计方案报告书》等。任课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程要求,制定教学个案。
3、按项目内容划分的工作室模式现代设计产业化下的项目实施与完成,需要各领域的知识综合完成,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整合。比如产品开发过程中,工作室同学要完成市场调研分析、设计定位、项目流程建设、设计展开、材料与加工制作、后期宣传推广等系列工作。其中牵涉到平面设计、包装设计、产品设计、材料与结构设计等多方面的综合设计内容。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要根据不同的设计类别进行分组研究,制定相应的设计流程和时间计划,按照科学的设计管理的模式,对项目整体上进行把握。导师可根据项目要求,灵活组织建立工作室。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专业方向、兴趣特长等选择工作室,工作室也可选择适合本项目完成的学生。
当然,各个子项目工作室之间并不是互不相干的。它们之间既是独立的,同时也是相互联系的。即在研究方向上各自为阵,但在各个学科的应用上,却是融合、自由、参与。工作室成员可定期进行作品展示与交流,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学习氛围。在各工作室的实际运行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得到激发,而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也得以培养。由此,学生的综合能力自然而然提高。
4、以设计公司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逻辑起点,进行校企合作“双项目双向参与”。通过校企合作的“双项目双向参与”机制,工作室已初步建立了一支“校企合一、双职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双职”是指专任教师既在学校任职又在企业兼职,目前多名专任教师均在企业担任设计顾问、设计总监、设计师等,兼职教师既在企业任职又在学校兼职。“双师”是指专任教师既有教师职称又有专业职业资格和能力,兼职教师既是企业岗位实习教师,又是学校教学实训教师。针对职业岗位的任务需要,学生由模拟项目向真实项目过渡;由单纯技能分项训练向综合技能提升训练渐进,循序渐进地在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中,保持了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5、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设立“企业采用奖”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工作室应该加大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营造学生之间比优、比强的氛围;建立项目成果展示,增加学生荣誉感;比赛使学生收获颇丰,吸取的知识、掌握设计的技巧速度与效果令人吃惊。坚持产学研合作,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为自己今后专业创业能力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6、以专利开发为载体的工作室教学改革。学生往往可以在工作室设计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设计出新颖的造型和结构。因此在工作室教学中着重加入设计创新思维内容,引入了设计以人为本概念,建立专利申报制度。以人为本的设计创新思维方式将学生从传统的创造思维中解放出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专利申报环节,意在加强学生知识产权意识,掌握专利的相关知识和申报程序,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也是对课程改革效果的一个客观评价。在工作室设计过程中,研讨设计的一些新设计方案,对于一些好的发明与改良的新产品,鼓励学生进行专利申请。
7、工作室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以拟补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不足。
四、结语
在设计产业化背景下,设计师的个人作用将被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需求。总之,学生通过现代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不仅能全面学习现代艺术的理论与技艺,而且也是未来职场的一个良好竞争者,如此,教育工作者自然而然真正地成为学生的良师了。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不是简单地把一些市场化的内容简单拼凑就可以,而是在对市场需求的充分研究之后调整教学内容。做到“市场导入,教师导航,学生实践”。同进引入项目管理理念对这一教学进行管理。通过这系列的教学改革,就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优秀,市场竞争能力出色,社会综合能力突出的产业化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明:《关于文化产业的分析框架》,见《WTO与中国文化产业》,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下同).
[2]张锐,庞大庆.广告设计课程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8):P195-198.
关键词:新形势 辅导员 课程化 职业能力
在当前新常态与新形势背景下,辅导员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一直扮演着大学生成长指导者和领路人的重要角色,但现阶段,部分高校辅导员却出现的情况是辅导员角色边缘化、工作边缘化,状态游离,严重缺乏职业认同感和凝聚力,岗位流动频繁等。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呢?
一、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建设背景与定义
2013年以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对学校全体辅导员工作现状进行了调研,经统计分析,导致以上情况发生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原因:一是目前,大部分辅导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采取的方法仍然是经验式讲授或保姆式服务,未形成系统的工作体系,因而导致辅导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时好时坏。二是辅导员在职称、职务晋升方面不太通畅,特别是晋升中级职称之后,要晋升副高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时与专职教师比较相对困难。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 24号令)规定,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特别是教育部在2014年出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为高校辅导员作为职业化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作了明确的规定,为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实施搭建了平台;
所谓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指将辅导员日常开展的专项工作或常规工作用课程形式进行整合,借助学分和教分,让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进教材,工作方式进课堂,工作安排进课表,工作时间算课时,形成明确规范的工作体系。
二、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建设意义
一是很多高校辅导员工作未形成系统的工作体系,因而导致辅导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时好时坏。课程化体系建设,对于辅导员特别是年青辅导员在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方面具有特别的意义,能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岗位,增强职业幸福感和凝聚力。
二是经调查,全国大部分地区政府或高校在辅导员队伍职称、职务晋升方面尚未出台科学有效的政策,由于多数高校未将辅导员的思政教育或事务工作量进行课时认定,直接导致辅导员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时和教师比较出现因课时不足而影响评定,职称晋升受阻。
三是高校非常注重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培养。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在探索辅导员序列职称晋升的相关途径,这些探索为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专业平台。
三、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体系实施途径
1.以教研室为核心开展课程设计
学校学工部下设思想政治与国防教育、校园文明与安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与学习能力四个新教研室,全体专职辅导员划入以上四个教研室,担任授课教师,教研室备课、教研活动等,将具体工作任务作为课程进行开发和设计供全校专兼职辅导员参考使用。
以教研室为核心建立“十模块”教学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化实施方案和课程模块设计,由教研室牵头进行课程开发,最终形成科学化、全程化的《辅导员工作指导教程》和课件素材库,其中必修课程由教研室负责集中或分散授课,其余班会、讲座、活动等专项特色课程由相应教研室提供课件,由全校专兼职辅导员完成授课。
2. 以自然年为周期建立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实施方案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实施方案》将以课程模块设计为主线,把辅导员从事的具体工作整合为必修课程和专项特色课程两大类,对每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周次、教学学时或学分做具体的规定,其中必修类课程纳入集中授课安排。课程模块根据学校学生实际和学生工作规律以自然年为周期分年级、分类别、分专业具体实施。
3.以辅导员职称晋升和专业发展为依托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以辅导员职称晋升和专业发展为依托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建立主要涉及评价指标、评价主体、评价方法三个维度。评价指标主要以辅导员工作课程模块为依据设置;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学工部、院系、学生、辅导员自身是重要的四类评价主体,具体权重依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比例关系,原则上是学生评价权重最大,辅导员自身评价权重最小。
由学校学工部负责对辅导员履行课程化职责情况进行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将由学校认定评价合格后的课时(学时),由学工部统一核算,作为辅导员学期、学年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晋级的重要课时依据;同时评价结果还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学分挂钩,根据课时核发相应课程的相应学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