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5:00:20
序论:在您撰写标书工作思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在全厂营造学习氛围、提高职工创新素能
为营造学习氛围,打造专业能手队伍,提高职工岗位履职能力,并激发职工“学技术、钻技术”的热情,工会每年定期在全体职工中组织开展岗位知识培训及考试。培训工作应做到“有文件、有组织机构、有计划、有记录、有宣传、有考核、有评估”,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每年7、8月份进行动员和授课资料准备,9、10月份分批对全体职工进行授课和培训,10、11月份进行全员考核。通过考核测评,评选学习团体及个人等级奖,鼓舞职工加强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为职工技术创新打下基础。
此外,定期组织开设基础性、创造性的理论知识培训课程,从劳模、高级技师、技师等创新活动骨干开始,逐步扩大到生产一线班组长,提高职工的创新意识、创新技巧和能力;并使全体职工能及时掌握公司技术创新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启发和调动职工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二、深入开展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活动
我为企业献一策,万人万策出效益。以“科学跨越发展”为主题,紧扣“调结构,转方式,强管理,提质量,控风险,增效益”的主线,工会开展“我为公司献一策”的合理化建议长期征集活动,引导和鼓励全体职工立足本职,围绕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和推动节能减排等内容,在各层次、各岗位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全员岗位创新。
2014年度,工会共收到合理化建议97条,在广大职工群众中影响深远,参与人数占全体职工的80%。各单位对收集的职工合理化建议进行第一轮删选,选出67份优秀建议,然后上交办公室,进行分类、汇总,将所有合理化建议分为四大类:经营管理类、提高质量类、降低成本类、安全生产类。评审采用技术科负责人、总工程师、党委书记牵头的三级评选,最终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其中27项合理化建议用于生产经营中,取得良好成效,节约资金八万多元。在合理化建议的推广应用上,采用以职工名字命名的操作方法,从而鼓励职工积极开展岗位创新,让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操作方法为更多的职工所掌握,使职工的创新想法得到尊重、创新成果得到共享。
三、持续开展劳动竞赛
每年度工会都针对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关键点、重点及难点,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内容、不同场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劳动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中,始终坚持做到“三个坚持”和“四个做好”:即坚持把握竞赛活动主题,坚持突出竞赛活动重点,坚持注重竞赛活动实效;做好计划,做好宣传,做好指导服务,做好考核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使劳动竞赛活动组织得力、有序开展、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例如,2014年度工会精心组织了劳动竞赛,围绕各季度的生产任务与实际情况,开展了特色主题活动。一季度主题:“战严寒,保供应”;二季度主题:“抓质量,确保安全生产”;三季度主题:“技术创新,岗位创效”;四季度主题:“实现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冲刺。”在竞赛活动中产生了10余名“优秀员工”、“十行百佳”劳动能手,并给予通报表扬和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
四、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创新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
以劳模、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为主体,以创新为手段,鼓励和扶持基层单位建立覆盖公司主要工种的劳模及优秀技能人才的创新工作室,体现自主性、群众性和协作性。在创新工作室内,通过导师带徒、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技能作品展示、创新项目攻关等方式,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优秀技能人才的先进带头作用,将自己在工作中的创新思维、工作方法传授给他人,共同解决生产和技术难题,鼓舞和激励更多人参与技术创新活动。
职工创新工作室每年度定期开展一次,由工会组织申报、评审和验收工作,制订创新工作室验收标准,经审核、认定后,以技术带头人的名字进行命名和挂牌,工会负责提供工作室场所,完善所需的机器设备,并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支持,营造“追求卓越,创新无限”的工作环境,激励更多职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
五、资助职工技术创新扶持项目,促进创新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1)为道路运输企业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知识系统,提升了全行业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管理水平。近年来,安全生产工作被党和国家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道路运输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大多数道路运输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一件经常性的工作,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并没有得到系统的梳理,安全生产管理尚处在经验性阶段,常常因管理人员的变更而改变,随意性比较大。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摆脱传统的经验型安全生产管理方式,用体系管安全、保安全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从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三个方面所设定的十六项考评指标,囊括了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要素的各个方面,全面的安全生产标准和明确的实施程序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管理的制度化体系,不断强化企业作为安全生产工作主体的责任意识,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也将推动道路运输行业整体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
(2)为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了统一的安全生产监管依据和标准,创新了监管企业安管工作的手段。对于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目前,道路运输市场不断发展,道路运输企业数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复杂,监管难度也越来越大。道路运输企业有不同的类别,包括普通货物运输、危险品货物运输、道路旅客运输等,不同类别有不同的安全标准,就算是同一类别,安全生产的条件和规模也不尽相同,这给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很多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人员表示,对于企业应该具备哪些安全生产标准,交通行政系统的各个批次的检察人员意见并不一致,企业在应对过程中也比较茫然。安全生产标准化正好提供了一把尺子,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按照标准来开展安全工作,也统一了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的监管口径。对于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这是一项行政监管的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够通过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延伸到其他领域的标准化,这是一种试验,更是一种开拓。
(3)引入第三方作为考评机构,有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推动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首次引入第三方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评价机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它改变了以往检查考核上对下、官对民的传统模式,形成了由第三方组织专家组按预设标准的客观评价模式,有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同时,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考评工作也为考评机构提供了一套相对合理的考评流程,整个流程既严格规范,又动态可控。总之,考评内容的标准统一、考评流程的规范和考评机构的第三方性质,共同构建了有利于公平、公正的安全评价机制,将会对行业安全管理日益呈现出重大作用。
2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2.1安全标准化考评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影响了考评的进度和质量
2011年7月《方案》的印发兴起了全国范围内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这场自上而下的标准化工作开展过程中,每一层级的行政主管部门都需要认真学习和理解标准化工作开展的重要内涵,这对主管部门的研究和执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行政主管部门内部本身宣传和学习的力度不够,认识不足,并没有把该项工作置于主要位置。许多地方到2013年才开始关注和部署安全标准化工作,离2014年底完成考评工作只剩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导致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准备不足,尤其是企业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内涵和进行整改自评,只能是仓促上阵、赶鸭子上架。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也影响了安全标准化考评的质量和效益。
2.2政府没有资金投入,严重削弱了考评工作的公信力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行业内安全生产管理的大动作,不仅需要企业的全力配合,更需要政府财力物力的大力支持。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由于政府对该项工作没有专项资金投入,而工作又必须完成,许多地方采取向企业收取考评费用的办法解决考评工作必须的费用,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考评工作的客观公正性。从管理手段来看,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是行政主管部门强制性的监管方式,是在行使政府职能,考评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承接政府的职能转移,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作为前提和基础,才能顺利开展工作。企业需要做的就是配合政府的管理,在安全生产方面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但考评费用不应在企业的承担范围内,不然就违背市场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2.3行业导向不清晰,企业规避考核和监管的问题突出
道路运输市场的大门向社会敞开给整个道路运输市场带来极大的繁荣,形成多种经济所有制形式同台竞争的局面,也给行业导向和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市场竞争中,为使自己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大量的私营车辆挂靠在较大规模企业的旗下,被挂靠企业通过这种形式收取管理费用,这就产生了挂靠车辆和被挂靠企业的导向和监管问题。在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过程中出现的最极端的情况是:出现了靠收取“挂靠管理费”生存的企业,即企业备案记录的车有几百辆,但没有自备车辆,全是挂靠车辆,被挂靠企业对这些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基本上处于放任的状态。但是为了安全标准化考评,只能是东拼西凑地临时准备资料。因为权责不清晰、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分散经营等问题而给考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此外,企业规避考评的现象突出,例如有些地方对普货运输企业的考评定在10辆车以上,一些企业为了规避考评,想方设法将企业的规模变为只有9辆车以下的小公司。政府如果不能对挂靠企业监管的松弛和对规避考核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出现道路运输行业监管的死角,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增加了行业安全生产的隐患。
2.4用“一把尺子”丈量所有企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交通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指标体系是原则性和指导性文件,各个地方又对指标进行细化,形成评分方案。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企业的规模大小、经营管理模式等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大差异,企业自评和考评机构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也有区别,用同一把标准化的尺子去衡量和要求所有企业,难免会出现削足适履的现象。比如,指标体系中要求企业制定中长期计划,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夫妻店”来说,根本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去搞那些“高大全”的一套。再如,对大型企业的总部也要求有配套的站场,否则不能达标。因此,为了考评过关,一些企业只能是“纸上谈兵”,这样就有悖于安全标准化的实际意义,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考评的积极性,反映了标准的制定存在脱离道路运输市场实际的现象。此外,这次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有些地方不涉及10辆车以下的普通货物运输企业,有些地方不涉及5辆车以下的普通货物运输企业,而且从数据上看,这些小规模的运输企业数量在市场上占比不小,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就没有全面完成,安全管理上就出现了死角,客观上产生了把企业变小的导向。
2.5对考评结果的运用缺乏硬性约束
由于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认识不足,一些企业在实际考评中忙于应付考评,缺乏有深度的整改。一方面反映了行业内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较差;另一方面反映了在设计考评政策时,对考评对象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考评结果的运用缺乏硬性约束。考评不是目的,考评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考评,推动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整改和提升。例如:挂靠企业的问题是考评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要优化道路运输市场,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整个行业的规范性,必须对挂靠企业的管理有一个明确的、强制性的规定,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企业进行严格整改,整改不合格就注销,否则就会削弱考评对行业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持续的推动作用。
3对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问题的解决途径的探讨
3.1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强化两个主体意识和责任
安全生产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是人们对安全生产认识的深化和飞跃。在经济新常态、民生新内涵的客观情势下,安全生产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安全生产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党和政府把安全生产置于发展的首要位置。我们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防止和克服单纯的任务观点。为此,要强化两个主体意识和责任,一是企业是安全生产主体的意识和责任,凡是不具备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企业都应整改,以至注销。二是行政业务主管部门既是行政业务的主体,也应是所管理行政业务的安全监管主体。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负有宣传推动、组织协调、监管落实的责任。支持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机构独立地开展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日常监督资料。行业内安全生产水平应成为检验他们履行安全监管主体职责的唯一标准。
3.2政府建立安全生产财政投入机制,向考评机构购买服务,增强政府和考评机构的公信力
交通安全生产在整个安全生产体系中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交通事故也是人们在享受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时必须面对的一个严重威胁,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的基于182个国家,覆盖全球68亿人口的《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显示,道路交通死亡人数高达每年124万人,俨然成为世界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公害之一,而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巨大,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据官方统计数据,中国过去三年中交通事故统计人数每年约6万多,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巨大。因此,交通安全在整个安全生产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政府健全和完善对交通安全的财政投入既是必要的,也是可以做得到的,是花小钱办大事。具体到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政府要建立专项的财政投入机制,向第三方购买服务,将资金投放到行业的安全管理培训、促进行业安全管理创新,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考评工作,切实改善安全生产环境,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交通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考评机构有购买服务的资金保障,就能够更加客观地行使考评职能。总之,建立安全生产财政投入机制,是确保安全监管主体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确保安全标准化工作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3.3严格和规范道路运输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实现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双重导向
在中央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形势下,中国迎来了第四次创业浪潮,道路运输企业同样在解决就业和创业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鉴于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的特殊性,道路运输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要有一定的原则性,不能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企业规模的门槛可以放宽,但是安全生产条件必须过硬,必须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安全生产标准化提供了一套明确的标准,要将达标与市场行政许可联系起来,凡不符合安全生产基础条件的,一律不得注册成立道路运输企业;已经注册成立但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的企业一律不批准从事道路运输生产经营活动。行政主管部门在严格和规范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的作用,通过第三方对企业的准入资质进行评审,最大程度上实现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在严格市场准入和安全生产监管的大环境下,会形成企业的严格自律,形成行业的良性安全生产环境和安全文化,从而推动行业安全生产水平的逐步提升。
3.4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生产考评标准,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实行分类指导
安全生产标准化设立的条款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已具规模的中大型企业,但从企业管理的实践来看,不同规模的交通运输企业在安全生产投入的资况上差别较大,用同一套标准考评所有企业容易造成考评的形式主义和企业管理上的虚以应对。所以,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建立不同的考核版本,做到分类指导。例如:针对5台或10台车以下暂时没有纳入考评的微型企业可建立简要型版本,该版本直接与道路运输市场的准入条件挂钩,考核过程就针对准入的基础条件进行审核和把关;10-30台车辆以内的小型企业可设立基础性版本,着重对经营者资质、运营安全管理、驾驶员安全培训、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工作场所的设备安全状态等一些基础的安全标准进行考评;对于30台车以上的中大型企业则可建立精细化版本,安全标准朝更加细致、更加规范、更加严格的方向发展,但是精细并不意味着繁琐,而是通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促进企业日常的规范化作业。考核过程既要按标准严格执行,也要切合实际实现分类管理,要抓住安全的本质,尽可能去掉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通过考评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不同规模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全面达标。
3.5加强考评结果的跟踪管理,以考评为契机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常态化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基本思路;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工程建设标准化是在工程建设领域,通过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从而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技术活动。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手段,由于建筑业的特殊性,建筑施工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有一定的困难。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对建设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施工企业经营活动的项目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以项目的管理与运作为核心来重新构建企业的组织机构,提高企业管理与运作项目的实际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施工企业的共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天天要跟“现场管理”打交道。现场管理实际上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推进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本文将探讨建筑施工企业面临工程承包国际化的趋势下,在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中,试述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在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方面如何重点推进标准化管理,使企业得以提高施工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本企业竞争力。
1.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鉴于标准化管理具有全面、系统的特点,并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持续改进的实际,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具体通过“四册作业卡”来反映。
1.1四册即《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手册,主要是细化标准化管理的相关要求
管理制度是基础,人员配备是保证,现场管理是重点,过程控制是关键,4个标准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分别制定了 4个标准化《实施细则》,用以指导各项工作的具体开展。一是管理制度的标准化,目的在于通过建章立制,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程序清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根据项目的管理特点,建立了 14个方面的管理制度。二是人员配备标准化,在《预控纪要》配齐管理人员的前提下,人员配备标准化的内容侧重于人员培训和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先培训、后上岗、施工过程中培训计划、部门及个人的工作职责、所在岗位要做什么、怎么做等内容。三是现场管理的标准化,目的在于明确现场管理要做到什么程度,把现场管理工作目标具体化和定量化。主要包括平面布置和大临标准、安全文明工地建设标准、技术工作标准、试验管理标准、商品混凝土使用管理标准、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内业资料管理标准、架子队和劳务用工管理标准、现场监控检查标准等内容。四是过程控制标准化,目的在于通过细化分解各个环节的责任而实施全过程的监控。
1.2作业卡即《岗位标准作业卡片》,主要是把标准化管理落实到操作层。以简洁、方便、实用为原则,直接面对操作人员(主要指架子工、电工、电焊工、气焊割工、材料保管员、吊车司机、装载机司机等)制定成了各种方便易携带的《岗位标准作业卡片》,内容主要包括岗位资格标准、工作内容、工作标准、考评标准和考评结果处理标准。要求每一个操作人员随身携带,随时查看,工作前先学标准,操作过程谨遵标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2.在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方面重点推进标准化管理
作为施工单位,一切标准化推进工作都要反映于施工生产,而反映施工生产的标准又主要在现场和过程,所以在标准化体系建立起来后,在推进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场管理标准化和过程控制标准化两个环节。
2.1强化现场管理标准化,确保施工生产有序推进
2.1.1抓现场要素、配备的标准化。适应建设的要求特别是质量控制的要求,坚决摒弃“作坊式 ”生产,坚定地推行工厂化生产、专业化施工、机械化作业。
2.1.2抓技术管理的标准化。坚持把“技术先行”作为施工管理的根本原则,充分认知项目特性,快速做好测量、试验、现场调查、图纸审核、施工图现场核对等前期技术筹备工作。根据《预控纪要》对优化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等提出的大方案,一项一项具体细化,重要方案及时沟通,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由“内部专家”审核后实施,确保以最优的方案、最佳的作业指导推进现场施工。
2.1.3抓安全文明标准工地建设。为树立工程建设新形象,在文明施工标牌、安全牌、宣传牌等工地文化建设上加大投入,重要路口均设置指示标,现场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
2.1.4结合项目特点在现场管理方面寻求创新。实现安全管理标准化,强力打造 “无线理念 ”,所有电力、照明线路均布设暗线,全部采用绝缘塑料外套管埋设于混凝土地坪以下,既延长了使用耐久性,又保证了用电安全性。
2.1.5抓架子队的标准化管理,以用工和谐促进施工和谐。首先是杜绝违法分包、以包代管,在用工形式上全部使用以人工费为标准的架子队模式。架子队由项目部负责组建,每个架子队配备一名专职队长、一名技术负责人,并配备专职安全、质量、试验、材料、测量、工班长等人员,劳务工通过有资质的劳务公司派遣或由公司的劳务公司到社会招募。其次是加强对劳务工的考试上岗管理、培训管理、工作纪律管理,确保劳务工的操作技能和标准化施工的正确意识。
2.2强化过程控制标准化,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创优
过程控制涉及到安全、质量、工期、环保等各个方面,建设质量决定运营安全,从保质量就是保安全的百年大计考虑,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将其作为过程控制标准化的重点。
2.2.1制定目标,细化标准。为了使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目标清晰,体系健全,责任明确,根据工程创优的总体要求,制定工程一次成优,确保省优,争创国优的总体目标。
2.2.2培训先行,理念领先。为了使全部管理、技术、操作人员具备工程建设的理念和掌握新的技术要求,重点抓岗前培训和过程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 ”等办法,通过组织学习、多媒体介绍、现场观摩、会议传达、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并充分借助上级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使全体参战人员就标准化施工在理念上更新,管理上创新,技术上革新,工艺上推新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技术规范、作业标准等有了科学严谨的把握。
2.2.3打造样板,典型引路。分阶段打造样板工程,确保每一项工作的开展、每一阶段的主要工作都有典型引路。其次是坚持 “样板引路,数据指导 ”的质量管理原则,严格“试验数据指导施工”,通过室内、室外试验和样板段选定原材料、操作方法,修正相关技术参数,制定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内控验收标准,作为全面施工的控制依据。
2.2.4强化措施,以过程控制的标准化保证创优目标的实现,以保证创优推动过程控制标准化工作,使二者互为促进。制定保证创优的组织保证、技术保证、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法、工艺及保证措施。
2.2.5严格检测,落实标准。强化对工程验收标准的掌握,一切检测标准以数字说话,狠抓工艺参数、验收参数的达标。
2.2.6规范内业,全程追溯。内业是施工过程的书面反映,必须资料齐全、规范完整,才能从文字上对过程控制进行反映。在内业资料标准化管理上做到:形式上与工程保持一致,内容上与施工现场同步,管理上与贯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三标一体化有机结合,明确了分工负责人,定期收集整理存档,采取周检月评的办法进行自查自纠和总结提高,确保内业资料。能体现 “写所做,做所写,记所做 ”的原则,尤其在施工日志、现场自检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原材料使用追溯等方面必须在当天及时填写,履行签认手续,当日汇总存档。
2.2.7重视改进,工作闭合。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专项检查和平时巡检相结合,未雨绸缪,排查隐患,限时整改,不留死角;在施工的不同阶段评价出相应的检查防范重点,组织专项排查和日常巡查,做到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不留隐患。
3.结束语
标准化管理的目标是安全稳定、质量精品、工期合理、环境和谐、技术创新。实现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才能为建立企业施工技术管理的最佳秩序,获得良好的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JGJ/T198-2010).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关键词:合同;统签;分析;策略
Abstract: The contract signed for the future system is to carry out the system of paid work to pave the way, and how to carry a good supervisor requires a new task for the city power supply bureau, practical problems through practice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job facing and solving measures we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ignwork efficiency and quality.
Keywords: contract; signed; system analysis;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E8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2012年是广东电网公司合同统签工作开启之年,在历经多批次专招及框招物资统签工作洗礼的基础上,佛山供电局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工作思路,较圆满的完成当年度统签任务。但随着统签工作的逐步深入,有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成为制约统签效率的瓶颈因素。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理顺各参与部门的协同合作关系,提升统签效率将是2013年的工作重点。
2012年合同统签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技术标书版本较低,适用性还有待加强。2012年南方电网网公司首次在全网启用统一版本的标准技术标书,广东电网公司在此基础上对部分重要参数进行了统一,佛山供电局2012年全年按照网、省公司审定的标准技术标书组织开展南网一级专招物资申报工作。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2012版标准技术标书存在的缺陷也逐步暴露出来,生技部、基建部和设计单位就该版次的技术标书多次提出修改意见,甚至是出专题报告向网、省公司请示修改部分技术参数和条款。由于2012版标准技术标书自身适用性问题,使得我们不得不将大量精力耗费在向上级请示修改技术标书的流程上,如在申报期发现此类问题,处理起来更为棘手。另外,由于2012版标准技术标书对零配件的品质要求比较宽松,加之受到招投标法中不得排斥潜在供应商等条文的约束,使得供应商在零配件的选择余地非常大,在签订技术条件书的整个谈判过程中占据主动权。由于供应商逐利的天性与我局对设备高品质的要求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使得我方不得不在零配件来源这个问题上与供应商进行激烈的博弈。
第二、管理结构较为松散,工作流程有待优化。2012年统签工作管理相对来说比较粗放,业务流向还不十分清晰,设计单位在统签工作中确实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由于其在参与过程中缺乏约束,也不可避免的将一些消极因素带入签约工作当中。起草技术协议的工作基本压在了供应商的身上,使得整个统签业务呈现倒三角状态。加之统签工作时限性强、工作量大,供应商基本上是疲于奔命,往往是在统签当天才边起草技术协议和填写相关参数,边找设计单位确认,将大量宝贵的统签时间耗费在起草、修改、确认技术协议等前期基础工作上。各技术部门专业负责人在统签当日只能坐等技术协议,严重浪费了佛山供电局技术专家资源。
第三、业务资料传递不畅,框招需求填报随意。2012年物流服务中心通过邮件向各需求部门下发了《关于明确2012年物资需求管理工作要求的通知》等多份业务要求,其中包含了办理各类业务的指引和参考资料。但在框招物资集中申报审查过程中,多家设计单位录入人员反映没有收到相关资料,加之又有部分设计单位的主设不按时参加集中申报审查,未能给予录入人员必要的技术指导,致使部分实操人员凭主观判断照猫画虎,以个人理解按近似原则选取接近需求的代码或配置进行填报。另外,部分设计单位设计深度不够,在图纸还未确定的情况下又碍于整体设计进度要求,就匆忙上报需求,这样势必要在采购批复后通过核价、批复变更等方式去修正前期的错误,不但使佛山供电局需求准确率非常被动地处于被考核位置,而且产生连琐反应,迟滞供货确认表签订速度,进而影响统签进度。
第四、供方人力投放不足,对跑签有抵触情绪。2012年广东电网公司在南网第三、四批专招物资统签工作中分别尝试用集签和跑签两种不同的工作思路探索符合广东省实际的统签工作方式方法。但就供应商的反应而言,很多中标单位都没有深入了解统签工作的实质。无论是集签还是跑签,绝大多数供应商都存在人力资源投入不足的情况,只有个把人跟进全省19个地市局的技术协议签订工作,疲于应付,根本无从谈起在统签前做好前期技术沟通、资料准备等基础工作。尤其是在跑签的时候,标的物价值低、签约面广的供应商有明显的抵触情绪。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供应商对统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时间观念性不强,总是姗姗来迟;更有甚者,极个别供应商抱着不积极参与、不主动沟通的态度对待统签工作,极大的浪费了物流服务中心提供的组织资源、人力资源和场地资源,同时也拖延了技术协议签订进度。
针对上述四点主要瓶颈因素,拟按照以下思路开展2013年统签工作
第一、技术审查关口前移,优化标准技术标书。按照网公司2013年度物资采购目录划分,本年度只有变电一次设备类物资纳入专项招标计划,同时省公司也于近期通过物资系统整理出了2013版变电一次设备技术标书。鉴于网公司年度专项招标计划从3月份开始启动,同时兼顾标准技术标书优化工作进度既能满足实际申报工作开展的要求,又能将佛山供电局技术细化条款落到实处,拟通过两条腿分开走的方式开展标准技术标书优化工作。按照2012年度需求预测结果分析,3月份可能有1个220kV变电站扩建项目和3个110kV变电站扩建项目申报一级专项物资需求,可先行组织基建部和设计单位在物资系统填报,通过一级物资技术标书填报规范性审查后,收集汇总交生技部集中审核,重点是规范统一参数,细化条款及配件来源部分则暂放在签订2013年第一批技术协议时处理。按照相关规定,修改网公司标准技术标书需通过网、省公司两级审核批准,考虑到涉及的设备种类多,流程跨度大,预计优化标准技术标书的申请批复时间较长。拟商请生技部设备分部梳理2013版变电一次设备标准技术标书,汇总修改意见向上级申请修改标准技术标书,争取尽量在4月中旬完成这项工作,如能按期完成,5月专招批次起统一使用优化后的标准技术标书,如有滞后则按3月批次审核方法开展后续批次一级专招物资需求审查工作。另就标准技术标书对零配件的品质技术要求比较宽松,对供应商缺乏约束力这一情况积极与上级沟通,争取佛山供电局专家日后也能参与标准技术标书的修编工作。
第二、全程跟踪专招动向,加强外协单位管理。基于统签时限性强,工作周期短的现状,应将工作切入点提前至中标候选人完成公示阶段,如在此阶段开展工作可比批复正式下达后最少多争取3天的工作时间,这样使得技术部门、需求部门、设计单位有比较宽裕的时间做好技术协议谈判前的基础准备工作。同时汇总需求、技术、设计和供应商等多方参与人员信息,及时《技术协议目录及工作联系清单》,做到供需双方信息对称,不留管理死角。通过上述措施,2012年南网第四批专招物资统签当日,佛山供电局就完成了90%左右的工作。设计单位是统签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需基建部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充分激发其正能量,打破设计单位与供应商之间因自然业务流程而衍生的不对等对话关系,平衡好工作任务分配,并适当考虑可否将统签工作也纳入对设计单位的考核范围。
第三、疏通资料传递渠道,加强业务培训管理。及时通过邮件、知识库和Q群等多种渠道业务资料。需求部门亦要有专人将相关资料传达给各有关设计单位,避免设计单位出现盲动的情况。另就2013年具体工作实际情况,结合2012年出错框招需求案例,对业主项目部和设计单位开展进有针对性的培训;尤其是要加强对业主项目部物流工程师的业务培训,从授人鱼逐步转变到授人以渔,逐步完善、加强各业主项目部初次审查的能力,并将框招物资填报差错纳入需求计划准确率的考核范围,从根本上杜绝设计单位的二次补救心里,树立起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理念。
本人自2010年入司以来,先后参与 XXX 等项目的研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伴随着项目的落地收获颇丰,在2015年担任部门技术副总监,全面负责部门北京中心技术把控工作。随着公司走出去战略和部门提升市场化竞争能力的要求,积极开展部门产品化思路的设计、研发工作,沉淀业务应用公共组件,提高项目交付能力。
个人学习方面,积极参与公司具备的项目管理及技术技能相关培训,使自己的眼界不断开阔,同时也以公司技术专家委员会的名义参与公司内部组织的技术沙龙,分享心得体会。在2016年参与集团组织中级职称评定,并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中级职称。
目前主要负责工作简要描述
(一)参与业务拓展,
参与业务线产品规划设计,并辅助业务线拓展、储备方向填报、及技术标书编制等工作。并负责业务线及项目的研发进度管控。
(二)技术研发能力,提高交付能力。
组织各业务线遵循部门统一技术路线,交流共性问题,提高部门协作,提高生产率和交付能力。
(三)团队建设能力
协调组织新员工参加集团统一的入职培训,了解主营业务。在项目组负责人与组员间建立师徒关系,加强传帮带效果,提升团队整体能力。
后续工作思路
(一)目标分解到位,思想转变到位。
遵循部门三中心定位,加强应用中心建设,围绕相关制度完善、任务强化执行,提高项目交付能力,加快转变思路,达成部门按照市场化模式运营的年度目标。
(二)狠抓主要矛盾,提高交付能力。
1.加强执行力,凡事闭环处理。
2.加快新技术应用,革新。
一、2015年工作情况
自去年有幸融入金塔集团这个大集体 、大家庭,受命担任公司销售管理工作,由于工作职能的转型,和我原先从事的单一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相比较,销售管理需掌握行业全面的生产技术、财务金融、风险评估等等专业知识、对我本人而言,具有极大的挑战性。为适应新的岗位,在公司董事长的决策指导、部门副总史雪平;总经理工作部副总丁菊明;财务主管蒋永飞等循序渐进的言传身教下,业务知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更多的是在工作中得到了更好的磨练和成长,为胜任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
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环境也日趋激烈,结合自身岗位职能,在工作中努力巩固企业原有客户群,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协调,认真听取他们的市场信息反馈和合理建议,耐心化解供需间的分歧矛盾,,最大程度地维护这个群体的稳定性, 同时充分利用公司优势资源,不断推广企业影响力,为扩大占领市场份额,拓展吸引了一批新的客户,对他们灌输良好的企业营销氛围及企业文化,理念、宗旨。为企业的再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存在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中,由于业务知识的欠缺,自身存在诸多的不足,对部分小额订单监管判断疏忽,从而影响公司货款资金的按时回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辩知能力,举一反三,加强规避风险意识,明确工作方向和职责,树立高度的企业主人翁思想。以企业兴而荣,在学习中不断充实完善自我,虚心向优秀同事学习,以问道而明道,取长补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更好的服务于企业。
三、2016年工作展望
新的一年,新的机遇,新的起点,新的挑战,我们销售部将以新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广泛的掌握各项技能,博采众长,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学习,紧跟公司领导步伐,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深入市场,了解市场,当好总经理参谋,加强与外界的接触和沟通,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影响力。让企业的诚信度、责任感、深入人心,让行业、市场、社会了解全新的、意气风发的、稳步前进中崛起的金塔集团,拉近企业与各界的距离,使企业从今天的卓越走向明天的辉煌。
四、建议
近年来,随着工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针对投标的激烈竞争,要求从业人员更加精准的计算统筹。
制作投标文件是招投标活动中重要的环节。投标人在开标前可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最终投标人对招标的所有响应是通过投标文件进行反映的,用户选择谁或不选择谁都是要根据投标文件的情况作出决定的,废标中标与否都要在投标文件中找出相应的依据,所以应对投标文件给予足够的重视,力求递交的是一份内容上完整、实质上响应、价格上有竞争力、制作上精美的投标文件。
投标文件是建筑公司在通过了工程项目的资格预审以后,对自己在本项目中准备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描述,还有对自己对本项目的施工,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工程的保证条例进行说明的文件,然后发包方会通过建筑工程的招标文件对项目承包对象进行选择。
1.投标文件包括技术标和商务标,技术标一般指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编制技术标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针对性。编制时,应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及项目的特点,提出相应的保证措施。在技术措施上,对围护体系、桩基础、地下室、特殊结构、重点装饰等均应单独阐述。对高层、超高层建筑,应在垂直运输机械的选择、脚手架形式、施工用水用电等方面说明施工方案选择的理由。
(2)要有实用性。对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应力求与实际施工结合,若场地条件允许,应将职工生活区与施工管理区分开。平面布置图中,临时设施构筑、建筑机械安放、施工材料的堆置、临时管线安装及道路布置,均应考虑可行性,避免施工时引起平面立体交叉矛盾。施工网络进度计划编制时,其关键线路应结合主要施工工序,按实际施工交叉、工序衔接来合理考虑各分部分项的逻辑关系。
(3)技术标编制中,在保证响应招标文件的前提下,不应拘泥于固定的格式。尤其是在施工管理方面,可以结合本单位的先进管理模式,在技术标中增加叙述篇幅。比如在文明标化施工、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技术创新等方面作重点论述。
(4)因投标文件的编制时间一般都比较仓促,业务部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往往在计算机中套用已有标书的部分文档,这就给投标文件发生错误提供了机会,因为仓促之中,原标书的内容进入其中,未能及时修改而导致投标文件内容与招标文件要求牛头不对马嘴。如只有本地适用的标准、施工环境、地名及不同的施工工艺等,从而造成套用错误,使得标书得分降低,甚至废标。
(5)对于重大工程投标,技术标编制过程中,应增加图示和表格内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可分阶段绘制(如基坑支护、基础施工、主体结构、装饰阶段等),并可根据需要增加现场文明标化的设计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可按总控制、流水段、标准层、分部工程等从粗到细绘制。涉及新工艺新技术的施工方案应附图说明。
(6)由于有的技术标在招标文件中规定不得出现投标单位名称及单位特征,故在编制标书时应特别引起注意。
2.商务标一般包括报价书、预算书、标函综合说明及承诺书等,编制商务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1)招标文件提供的格式,应严格按要求填写,规定投标文件要求打印的就不得手写。未规定不允许更改的,更改处应加盖更改专用章。
(2)需承诺的投标文件,承诺书应对招标文件中需承诺条款逐项对口承诺。
(3)商务标还不能忽视信誉分。应按规定完整附上企业所获荣誉资料。以便在各投标单位于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竞标,能借信誉分获取中标优势。
(4)商务标中需盖企业及法人印鉴的地方较多,盖章时千万不可遗漏。报价书因封标前可能改动,最好带空白备份以便应急。
(5)应招标文件规定封标,预先盖好的封标袋,应预留好标书厚度空间。投标文件封标前,应建立单独审核制度,以减少标书的失误。
3. 结语
总而言之,科学的思考是成功的前提。编好投标文件,把握政府采购给你提供的时机。编制一份高水平的投标或报价文件,是在政府采购活动的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步骤。编好投标文件要有清楚的工作思路,要对编制投标文件的关键问题做出认真的思考。投标书的编制,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只有通过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才能提高标书的质量从而提高中标率。
参考文献
[1] 树基. 论岩芯钻探生产定额[J]. 地质与勘探,1984(1).
[2] 崔桂茶. 工程量清单招标方法及相关问题探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3).
[3] 方冠卿,董继坤,杨建中. 如何减少投标文件漏洞[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23).
[4] 郭海春. 流标现象应对[J]. 中国招标,2005(52).
[5] 徐迎,曾芹. 招标文件刍议[J]. 建筑经济,2003(12).
[6] 杨瑾,马恩玲. 建筑施工企业投标过程中要点分析[J]. 吉林水利,2005(11).
[7] 陈仲子. 同一公司能否买两份招标文件?[J].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08(7).
[8] 何辉. 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文件的“最佳阵容”[J]. 中国招标,2004(41).
[9] 杨微,赵雷. 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招标文件的编制[J]. 东北水利水电,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