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乡土美术范文

时间:2023-03-10 14:58:25

序论:在您撰写乡土美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乡土美术

第1篇

关键词:乡土文化资源;美术媒材;乡土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262-01

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强调:“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特殊美术媒材的概念虽然是从解决美术媒材的准备方面着手引出的,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却逐渐发现,特殊美术媒材的选取主要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这不仅使学生主动地仔细地观察生活,发现家乡的魅力,生活的魅力,大自然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及家乡自豪感,更使学生对美术课甚至美术创作在认识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改变了农村美术教育的原本的不健康状态。

一、开发地方乡土文化资源,合理选取特色美术媒材

首先,任何一节美术课都要经过精心的准备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就要考虑到美术媒材的问题,这决定着这节课是否可以成功,一方面好的媒材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是针对于农村学生最需要注意的方面,美术媒材准备的难易程度。特殊美术媒材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解决一般美术媒材难以准备的问题:由于物质条件受限一般的美术媒材,如彩卡纸,油画棒,可塑橡皮等等难以准备齐全,特殊美术媒材选取学生生活周边的物质材料,如树叶,红泥,谷粒,家禽羽毛等等,以替代一般美术媒材。不过需要注意的特殊美术媒材中有些媒材在搜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可尽量避开这些特殊美术媒材,在准备《黄河沙土画》时原定用故黄河边的沙土,考虑到沙土的在搜集时存在危险性,经过多方打听发现黄河周围的土地的含沙量也非常高,故请学生去那寻找,叮嘱学生绝对不要去河边搜集沙土,这样我们既避开了潜在危险又顺利的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巧妙使用乡土特色美术媒材,凸显美术课堂乡土韵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美术课的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美术创作的激情。一般的美术课进入教学阶段时常是按部就班,学生习以为常,学习兴趣难以得到启发,进而对美术课甚至美术这一学科产生了厌倦感,这种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使得农村的美术教学状况进入了死胡同。特殊美术媒材的引入为不仅仅在课前引入阶段起到启发的作用,在之后的教学中也是不可小觑的。特殊美术媒材来源于生活,除了促进学生学会认真细心的观察生活以外,在搜集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趣事,如果将这些有趣的过程应用到美术课堂中去,必然产生不俗的效果。例如在《树叶粘贴画》教学过程中,有的同学在搜集树叶时还特意了解树的种类和特征,上课时请学生将这些课外知识点拿到课堂上叙述,不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及该生的自豪感,另一方面这种自我表现后产生的自豪也刺激了其他学生,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下次教学准备时,学生搜集美术媒材会更为认真用心,继而对美术课产生了一种期待心理,如此一来在美术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就由之前的教师独自灌输转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不论教学过程还是教学效果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三、“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美术媒材是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可见美术媒材是服务于美术创作的,那么特殊美术媒材固然也要遵循这个原则,如何将特殊美术媒材与美术创作结合在一起就成了我们在选择美术媒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特殊美术媒材的关键就在“特殊”,在决定了教学内容后,就可以根据创作种类选择美术媒材,这时选择的特殊美术媒材要将其特殊点放大,并将这种特殊点与美术创作完美结合。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课程标准中的对中学美术教育的基本理念做了明确的阐述,特殊美术媒材也确实为达到这种理念要求的农村美术课堂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了比较经济的美术媒材,解决了农村美术教学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当然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在以后的美术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认真面对,希望可以逐个突破。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大自然馈赠了丰富的乡土美术教材

笔者的家乡地处美丽富饶的黄海之滨、江汉平原。这里曾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青墩文化的厚重到改革开放的繁荣,无不体现着这方水土孕育的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粹。在文明的身后则是由无数文明的元素组成,其中最有生命力的恐怕就是民间艺术了。

“靠海吃海”的传统,使人们在长期的渔业生产活动中对劳力资源无比重视,民间有以生子为贵的观念,正因为“生子屋檐高三尺”的观念使得家家堂前都供奉“保子禄”的画匾,这不是迷信,也不是宗教,而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因为渔业是高风险的的作业,也是男子专营的事业,人力资源得到保证,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就得到保障。在民间喜庆用床上就有非常丰富的“多子多福”的雕刻画面。

在科学落后的古代,渔民对大海的丰富物产和惊涛骇浪是充满敬畏的,他们从心灵深处希望平安,于是像闽南地区多“妈祖庙”一样,这里则多“龙王庙”,人们认为“龙王”可以带来平安和吉祥。于是就产生了独特的“龙王”文化。

沿海地区的生产生活模式具有多样性。这里既有渔猎,也有农耕,伴随时展,如今更是百花齐放,工厂、商铺,鳞次栉比,科学的发展带给人们海上作业的安全,同时也带给他们富裕的生活,尽管如此,民间美术的符号仍然被很好地传承下来。大自然馈赠了丰富的乡土美术教材,这对中学美术课上挖掘乡土教材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

二、民间美术是不娇柔的艺术

只要留意,我们就会发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一年四季均包含了民间美术的符号。以春节为例,春节是民间最重要的节日,腊月初八“腊八粥”的色美味香。腊月二十四的“送灶王”、大年三十的祭“关帝”、“土地”、“龙王”、“财神”,新年家家张贴的“喜饯”、“门神”……在忙碌、丰收后的节日里,人们用大红大绿的彩绘、剪纸、年画等畅叙着丰收的喜悦、节日的喜庆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这种种美术符号伴随新年的庆祝活动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多姿多彩的彩灯与盎然的春意相映成趣,浓烈的色彩虽无文人画中的恬静优雅,但却充满了视觉的冲击力,劳动人民需要这种色彩,淳朴的劳动本色需要激发斗志的色彩。其形象多以夸张变形为主,这更体现了劳动人民原生态艺术模式下的浪漫主义色彩。这种美术形式是毫不娇柔的形式。

三、热爱家乡一定要热爱家乡的美术

第3篇

[关健词] 乡土资源人文景观民间美术乡土美术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对美术教育课题的开发研究成为目前国际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美术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全国统编教材内容涵括美术概念的各个方面,各地方又因应实际情况补充了乡土教材。地方性的乡土美术文化立足于本土而适应本土民间民俗习惯,以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不被其他形式所同化。补充乡土美术文化教育,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当地社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更新美术教学观念,使美术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我们闽南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地区,闽南的民间美术融会了民间、民俗、工艺制作、宗教艺术于一炉,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而称著于世。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从当地人文自然景观中,进行乡土美术教学探索。

一、从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中窥探乡土美术文化,以人文景观为线索进行乡土美术教育

人文景观资源是人类文明进展中所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可观赏的景物和事物,在其中保留和蕴藏着丰富的民间美术、建筑、雕塑及宗教艺术。泉州地区珍贵文化史迹林立,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有一大批风景名胜区和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大量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仍然保留的古朴的民俗风情的古厝、小巷、祠堂、宫庙等。我们以人文景观为线索搜寻泉州本土的乡土美术文化,在其人文自然景观中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一是传统的名胜古迹;二是具有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三是现代建设的新人文景观。

1.传统名胜

以古建筑为主体的传统人文景观,其中包括:祠堂、庙宇、文塔、园林庭院,以及古墓。泉州地区是一个文化古城,从古自今人文景观非常丰富,通过这些传统人文景观,引导学生认识本地的民间美术,认识先辈们创造的珍贵美术文化,领略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理解传统文化思想,体会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和高度的智慧,启发学生学会珍惜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使我们的民族美术更具有世界性。

2.自然景观

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成为历代文人抒怀写意的名胜。如九日山石刻,山不大,也不高,海拔仅仅数十米,可山中古迹遍布,几乎无石不刻字,包括蔡襄、苏才翁等人共有八十余处题字,最珍贵的为宋元祈风石刻、明代摩崖石刻。又如位于晋江我国唯一仅存的摩尼教寺庙,摩崖上刻:清净光明,大力智慧。无上至真,摩尼光佛。历代诗人名人的词句,为这些自然景色增添了不少的人文色彩,在向学生介绍这些自然风光的时候,给他们介绍历代学者文人写下的诗篇,使学生从景色中领略文学描写之美,并为我们本地有秀美的自然景色而感到自豪。

3.现代景观

现代新的人文景观往往依山傍水,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现代注重环保,重视生态平衡的今天,这些建筑物无疑是时代的产物。向学生介绍新的人文景观,让学生了解现代人文景观的发展方向和美术文化的作用,使学生认识环境设计要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设计思路。领略现代人规划建设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的指导思想,使学生树立现代环保意识,促进他们进一步了解社会、热爱生活。引导他们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的环境,加强环保意识,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以民间美术资源为线索进行乡土美术教育

泉州民间美术资源种类繁多,丰富多彩,且特色鲜明。其中尤以石雕、木雕、纸织画、农民画、木偶制作、刻纸等为突出代表。

1.惠安青石雕

惠安青石雕历史悠久、造型逼真、形象鲜明、状物传神、维妙维肖,雕刻技法分为圆雕、浮雕、影雕三大类,主要用于建筑装饰,以龙柱、石狮和各种人物浮雕为代表,其特点是雕画结合,精雕细镂,形象生动,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2.泉州木雕

福建木雕主要产地有福州、莆田、泉州、闽北等,各地风格有别,其中以莆田木雕最为闻名。木雕艺术是从民间建筑、家具、佛像雕刻逐步发展起来的。泉州一带的金木雕流行以透雕与浮雕相结合,并施以金彩,金碧辉煌、玲珑剔透;泉州的彩木雕,主要以飞禽走兽为题材,追求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

3.永春纸织画

永春纸织画古时曾一度与杭州丝织画、苏州刺绣、四川竹帘画齐名,共称为中国四大家织。

4.晋江民间绘画

晋江民间绘画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以夸张变形的装饰画著称于世,其作者主体是当地农民,基础扎实,力量雄厚。

5.泉州提线木偶

泉州提线木偶形象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刻与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

6.泉州刻纸

泉州刻纸起源于宋代,发展于现代,最早刻制的是民间红笺、福符,家家户户将刻纸贴在门楣或春联上端,迎风飘展,以增节日喜气。也有一些刻纸用于其品装饰主要是在节庆时,后来更多的刻纸是与泉州花灯相结合,成为花灯艺术重要的造型手段。

三、以人文景观和民间美术为素材,进行多种形式的乡土美术教学

1.教师可运用拍摄录像及照片、搜集和整理人文景观与民间乡土美术材料,结合泉州乡土美术教材,通过放映录像、图片展示、多媒体电脑展示、文字资料介绍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泉州地区的乡土美术。

2.可组织学生以生态游的方式,开展乡土美术教育。把美术课堂拓展到野外,在游玩中,观察和感受本地区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之美。

第4篇

比如到射阳“万亩示范园”,让学生嗅一嗅的味道,摸一摸的枝丫……乡土资源,它来自学生生活的周边,具有一定的可见性,所以学生们很容易接受它,很感兴趣。当然,教师也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把家乡的特色摄制下来并做好剪辑、配音,做成影像资料在课堂上播放,这样来吸引学生,促进他们主动积极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来。

二、利用乡土资源的“亲近性”,多渠道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

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对自己家乡的树木花草、人文景观、历史变迁和未来的发展都特别关注,一听说自己家乡如何如何时,就有一种肃然起敬之感。事实上,小学生也是一样。因为家乡对于他们来讲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我应努力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进行美术教学活动,利用乡土资源的“亲近性”消除学生对美术的畏惧感,让他们享受到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一)利用现有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

我校是江苏省三星级重点高小,校园内景点密布,风光怡人。草坪鲜花,配搭有致;石笋翠竹,遥指蓝天;麋鹿群雕,相映成趣;石凳凉亭,古朴风雅;卵石路面,曲径通幽,这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美术资源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为此,我在各年级段的美术教学中都结合学生的学情适当增加课外写生课,让他们通过写生丰富自己的想象,激活创造的火花。如在二年级学习《我爱树木》时,我带领同学们观察学校各种树木,简述它们的生长特性、结构特征等,再让他们自己去写生;接着要求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我喜欢的树木”。在高年级学习了有关透视的现象和知识后,我组织学生观察学校教学楼、生活楼等,让他们在不同的视角去实地察看,让他们在相互叙说、讨论中升华,在实地写生中理解透视这个知识。

(二)了解乡土风情,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了解家乡古代建筑的历史文化

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盐城人勤劳勇敢,以前的古人留下了很多古建筑,这些建筑很有历史意义和学术研究的价值。例如,我们盐城市境内有源于宋朝的龙王古寺,始建于唐武德三年的朦胧塔,还有体内为“空腔式”结构、内壁轮廓线向上似竖立着的巨型炮弹头的“海春轩塔”,等等。我们可以事先将这些拍摄制作成视频、录像或照片,在讲解不同的课题时有选择性地灵活择用。如教学《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时,在“图片欣赏”阶段就可视频播放盐城当地的古代建筑,指导学生欣赏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建筑装饰色彩,等等。这样使学生倍感“亲近”,在心中油然而生出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激情。

2.弘扬民间传统艺术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盐城大地的广大农村流传至今的民间艺术多种多样,是乡土资源的重要奇葩。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盐城大地的民间艺术,激发学生学习这些艺术的劲头,通过学习张扬他们的个性,促进他们创造力的提升。如在学习完《剪纸》后,可延展到我们家乡的“东岳庙会”中的各种民间艺术,像皮鞋匠业有“走马灯”,用纸糊扎成白马、红马、黑叫驴十二个,把灯点亮,有十二个人着古装,特别是演黑叫驴的这个人表演技术难度较大……在课外时让学生自做自演,促进他们去积极创新。在此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扬,他们的手工自制、绘画等不仅充满了民间的味道,而且别具一格,显现出他们对家乡文化传统的热爱以及超越传统文化的信心。

3.细挑可回收的环保废弃品

第5篇

现代人的艺术审美观念是随着现实世界审美观的不断改变、进化、发展而不断贴近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在经历了历史上著名的多次艺术变革后,时至今日,一些创新性文化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崛起。这必将会快速、高效推动当前多种文化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同时,这样也令不同当代文化获得更大、更多的包容,使当代文化发展氛围更自由。但是,我们需要清晰明确认识到正是由于多种文化共同发展的相互制约、限制,让一些传统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在社会文化转型中出现令人难以走出的美学难题,迷惑、困顿、个人纠结和患得患失等心理情节,各种不同不良心理现象的纷呈,都表达出了人们对于现代审美基本认知的严重缺失。在现代审美中,我们往往会忽略掉一些传统艺术,对于乡土美术的审美就是其中之一。

一、乡土美术当前的基本概况

乡土美术主要指的一些发源于乡野农村的传统民间美术,在一些地区性质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中传承的,是兼具欣赏价值和美学研究价值双重价值的美术文化发展现象或者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实体物品,具有十分强大的美学价值。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保留和蕴藏着丰富历史文化的种族绘画艺术作品、传统制作工艺、奇形怪状的建筑、形象深动的艺术雕塑和面塑、出神入化的面具、民间剪纸、精美刺绣印染和布制品、流传千古的民间绘瓮、造型多样的木版画、动作皮影等等。这些别具一格的乡土美术作品特色是零散的、不成完整体系的。所以地方性的文化管理调查相关组织要想进行全面考察、整理、研究工作,让其保留原有的艺术风格,并且在此过程中让其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和扩大其在美术界的影响力,是需要长时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的。乡土美术是不同民族的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的劳动过程中被人们不断加以总结所创造出来的,作为我国当代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重要构成,当中一些美术作品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小事的反映。从历史经验来看,正是由于传统农业文明衍生出的一种上天至大的古老价值观,而以血缘、亲缘、地缘三种关系结合,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颇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乡土社会,并渐渐孕育出了滋一系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主义传统思想,因而它是最值得推崇的母文化资源。

乡土美术所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形态,它与农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原始艺术和传统生产生活活动的高度统一,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的发展而由此带来的影响。让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乡土美术以及其风格迥异的美术品散发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气息。笔者在进行乡村美术调研时发现,贵州省黔南州的少数民族妇女服装的银饰品做工非常精致考究,饰品间的连接精密,图样简洁,色泽光亮, 是不可多得的手工艺精品。其工艺制作方法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古老的工艺制作方法已经不复存在。在社会大转型期间,现代苗族青年女人大多平时都不再穿着传统民族服饰、佩戴银手饰,只有当婚嫁或者民族节日时才穿,显然这样就与传统文化背道而驰,民族服装成为节日时的装饰点缀,关于其传承和发扬就成为了一个难题。而又据少数民族的数据部门调查统计,伴随现代乡村经济的发展变化,生活方式的飞速转变,特别是快餐文化的强势冲击,无数弥足珍贵的乡土美术技艺正在日渐走向消亡。具体表现是年代久远的村落建筑遭到相关部门的破坏或者废弃,一些民俗文化正遭遇消亡边缘或者发生变异,乡村美术资源损失严重,民间传统艺人日渐减少,可以说乡土美术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全国各个地区。

二、现代审美与乡土美术

从现代美学艺术角度来看,乡土美术中产生的各种梦想以及各种个人情感的表达,民族文化精神和传统思想观念的传播,已经跟不上人类文明的脚步,但其艺术表现张力所带来的魅力却令现代审美望尘莫及。其基本的表现形态使其在平面艺术、立体艺术、空间艺术得到全方位的美学价值体现。如手工泥人、各种剪纸、造型纸马、经典年画、精美绣品、古老布艺、各式器物等,这些风格迥异的艺术表现手法承载了人们对于美好愿望的寄托之情,这些不同表现形式的乡土文化都在各种传统文化的体系之下表现出了巨大的人文艺术魅力。同时,因为民俗乡土文化的简朴随意性,使得形式各异的美术中又多了一种表现手法。

从形式特点看,乡土美术表现形式主要集中在平面表现上,由始至终都存在于各种艺术形式种,如纸张剪裁、纸板绘画、手工制品、农村绘画以及墓室砖画壁画等,平面创作相对于三维立体创作来说,其创作的自由度是三维立体创作所无法比拟的,正如美国绘画家路易斯说道: “平面绘画创作远比立体创作更具优越性,许多艺术奥秘就在其中,当你面对一个平面艺术品,会在欣赏它时获得难以想象的共鸣,好的绘画作品其实就是从中追求一种超越。”在乡土美术具体形态中,图文并茂关系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农村绘画中的这一表现更为典型。比如一些具有立体特点的形态各异的手工泥人、颜色精美的棉布、年代久远的土陶艺术器物、材质不同的各类雕刻艺术、雕梁画栋和建筑装饰等,在设计理念和实际造型上,都呈现了风格夸张、形式新颖的艺术特色。无一例外地呈现出了独特的风格造型,自成一体的实体艺术令人浮想联翩。这些民间美术的整体特点与现代美术的自由性特色不谋而合。

从实验角度来看,民间美术的技术手段是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任何形式的转化,不同材质的各种工种艺术表现手段都属于乡村美术表现范畴。这在现代艺术表现手法上是极为罕见的。但是,我国古典历史文化的亚太地区延伸,对全世界的影响,已然成为历史,它已经受到西方现当代文化的影响,现代审美成为我们今天必须认识的价值理念。

三、现代审美乡土美术的具体运用

审美区别于科学观察,它主要是需要通过一般观察、众人参与、融会贯通、亲身经历等多种艺术活动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过程。通过倾注自身感情、期望的旁观者心中寻找相互适应、相互理解的共同语言,主要需要选取恰当的审美地点。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能否产生适应、对应、同构现象,即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及其所处的环境气氛的选择。所以,选择或者建构一个适宜的审美环境,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根据现实的沟通性程度,我们通常把审美场所构建分成两类:

(一)审视审美场所。主要指的是审美过程的参与者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沟通的集会场所。它最大的优势体现在现实的交流性,审美者之间进行的审美沟通,可以有助于审美素养的提升。在放松心灵的和谐环境里,审美主体可以通过自身经历以及结合审美的相关基础知识,深化对审美对象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联系理论知识,区别不同审美对象的相互联系,对于不同审美对象的结构知识、对应关系要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在消除审美主体间的情感隔阂时,还要逐步降低两者之间的差别,通过此种方式,令两者之间的关系和谐亲密。伴随相关活动的展开,有计划、有层次地形成高标准的审美能力。这类审美能力主要体现在:乡村日常生活审美、乡间的古城审美、古镇和古村审美、乡村的各种时令节日审美、人生的礼仪活动审美、乡村的炮期、会期等审美。在这些不同风格的乡土美术作品审美中,汇聚的是审美者参与其中的最佳契机,可以身临其境感受乡土美术。

(二)虚化审美场所。相对于前一点,虚化审美场所让审美者们能够参与当中,但又可以不和他人交流,提供一种安静和谐的审美环境。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能够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获得大量珍贵资料,用一种视听语言向审美者们传达信息,这让乡土美术更具艺术性,这样的审美方式也会更饱满、更实际,更加具有可观赏性。可以这样说,所有形式的艺术表现,其实都是一种对艺术的重新改革,它主要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增添了审美者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想象色彩,,让不同审美主体经过自由发挥的想象,体验并且感悟生活。之后用审美理论知识去丰富、完善它,创造出另一个富有想象空间的自由国度,进而让审美者们体味表面无端、实则有味的艺术再深化的审美享受。

第6篇

从现代意义讲,现代与区域性传统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使命成果。而当代艺术的指涵,正如范迪安所诠释的:“当代艺术、即现代艺术发展的今日状态”。今天,是现代意义上的今天,当代,是现代意义上的当代。现代艺术与现代审美的不可逆转和时代性进步,带来的不仅仅是伴随西方现代文明全球覆盖式的传播和影响,也不只是艺术的多向性发展方式,更重要的是它为人类带来了现代审美观念。现代审美观念缘起于现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3]如果我们不能从文化进步性的价值认识来看待现代艺术,就很容易陷入循环反复的盲目否定和批判。从徐悲鸿对现代艺术的否定,到不同时期的批判和抵触现象,乃至当下现代艺术的边缘化处境,都可以反映出传统观念惯性作用下的排斥和抵触,其间所反映出的认识能力缺失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美术创作领域,尽管艺术家们在努力解放思想,对现代艺术进行枝节式的理解和误读,但全面系统的认清其内在价值意义还是困难的,无论是实用主义还是功利主义观念,都无法真正做到对现代艺术的系统化理解和清醒认知,其实质性价值所在、释放自由创造原理、认知的进步性自觉、以及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认识,所呈现的初级状态,均归于对现代文明的不求甚解和对现代艺术的盲目排斥和抵触。相形之下,在艺术设计领域,其源于传媒发展和市场经济带来的“赢利艺术”效应,则完全分享着现代艺术和现代审美的价值成果。如2008奥运和上海世博会的设计,在国际文化圈成功实现了民族文化的现代性传播和影响。相形之下的艺术创作领域,却普遍呈现出审美观念的认识滞后,可以说他更像旧时代保守老人,闭关自守、满足现状,安稳无忧。在21世纪的今天,国家文化战略和文化体制改革下的艺术繁荣、文化创意产业兴起,使得艺术原创的滞后处于尴尬境地,这也是实际现状,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我们都无法否认对现代艺术与现代审美认知的缺失。[4]于此,我们就有必要对现代艺术的价值所在,提出明确的认识定位。因为现代审美源于现代艺术的价值认知,也就是说,没有现代艺术,就没有现代审美。这里我们暂且略去对现代艺术史的回顾和讨论,而直接提出现代艺术的三大成果。

一是形式构成体系的建立。从1907年“立体主义”的产生到抽象艺术的出现,是形式构成体系创建的关键前提。20世纪20年代,形式构成体系创建于德国魏玛包豪斯学校,康定斯基、克利、费宁格、伊滕等大师受聘此学校,因为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创立了形式构成体系,于此开启了现代设计艺术的体系化发展模式。由形式构成体系带来的审美观念,成为那个时代谈论艺术的核心话题。设计艺术通过对现代艺术的认识转进,从而获得巨大的动力源。现代文明中的现代艺术成为一个吸引世界目光的神奇领域。对于形式讨论的主要意义在于,绘画从此摆脱了造型与技巧的单向性传承方式和客观描绘束缚,而转进为思维方式的展现。也就是说形式观念成为现代艺术的首要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无法认知其文化进步意义上的现代审美。

二是实验方式的建立。绘画艺术的传承方式、尤其是写实艺术的造型基础与表现技巧,是绘画艺术赖以传承的核心基础,无论是西方写实主义、还是中国卷轴画传统,均体现为审美标准的前置设定,造型方法和表现技巧的讲究在代代传承中形成象牙塔式的层级审美方式。在现代艺术中,立体主义对学院派象牙塔式的层级审美方式的瓦解和摧毁是革命性的,他致使传统的单向性传承方式转变为多向、放射性的现展方式,多元并举方式带来的艺术发展,彻底解放了艺术创造的自由活力,画种壁垒被打破,艺术家在纵心所欲和不择手段的实验探索中兼容了所有技术手段。可以说实验方法成为现代艺术的孵化器,正如罗伯特•休斯在他的《新的冲击》一书中所言:“整个欧洲都像一个实验室,现代艺术不断从那里产生出来”。在这里,准确认知实验方式的全部含义,其意义在于其间隐含着的创造原理与突破观念束缚。[5]在艺术创作领域,对实验方式的探讨大多散见于艺术家对艺术的谈论,“实验”一词出现频次之多、人们关注“实验”的努力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立足于画种自身规则下的‘实验’讨论,是难于获得实际意义的。问题在于单纯画种不能孕育出实验方式,而是“实验”孵化出了现代艺术。从这个意义讲,“实验”是打破画种界别,实现跨界的综合技术方法,包括材料技术和学科交叉的认识观念。我们有理由认为,实验方式的认识更多缘于对原始艺术、民间美术、儿童绘画,艺术涂鸦、包括疯人艺术的再认识,在那些非文化身份的艺术表现中产生出的手法和形态中,更容易理解实验的含义。实验是不择手段、是纵心所欲、是自由创造、是以意图传达为目的的艺术手段。

三是语言传达方式的建立。艺术必须传达意图,他通过视觉传达方式实现语言表述。现代艺术放射状的表现形态、那些平面、立体和空间、以及装置、行为、综合材料、观念艺术等均在语言方式上拓展了人类视知觉的辨识可能性。语言方式的探索意义还在于不同区域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转换,即所谓国际语境所代表的语言方式。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为包容性,这就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性希望。现代审美观念可以赋予民族文化以现代性发展活力,民族美术也会赋予现代审美以中国文化精神。那么,民族美术就需要纳入现代审美中加以重新认识,正如毕加索坦言:“艺术不是创造而是发现”。也就是说凭空的创造是不存在的,现代审美发现也是文化传统意义上的,美国当代艺术家戴维•史密斯也说道:“在没有任何文化传统的艺术中,什么也不会有”。在现代语言方式中,视觉意图的传达不单单是语言上的,更重要的是文化属性上的文化身份表述。也就是说,文化立场与文化身份的现代性表述,需要立足我们自身文化传统的价值认知。民间美术赖于民俗文化传承而传承,民俗文化生态孕育出的各种美术形式,决定了其民族文化的根本属性。[6]从民俗角度看,我们可以将城市民俗与乡土民俗做一个区分,由于环境的不同,城市民俗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明显优越于乡土民俗。尽管在城市民俗中并不鲜见与乡土民俗类同内容,但他的市民文化和市场需求更多体现为工艺美术形态,对物质材料和工艺水平的追求代表了城市民俗文化的本质特征。而在乡土民俗中,由于农耕生活水平的低下和长期稳定,那些出自于劳动者之手的各种民间美术形式,以代代传承方式稳定延续下来的,他们没有文化身份也无艺人身份,甚至普遍是不识字的庄户人。这类同于原始艺术与儿童美术。这种非文化身份的艺术则是缘于民俗文化的氛围影响,蒙昧意识中的冲动和创造力往往是巨大的。在那些原始艺术、儿童美术、涂鸦艺术和疯人绘画中,意识冲动与情绪宣泄是纯粹的,他们没有名利思想,也无私心杂念的困扰,单纯状态下的刻绘涂写更多缘于他们内心的原始冲动。这在乡土美术中同样体现出这种原发性和原创性,不同区域的乡土美术赖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体系,它反映的是大一统的民俗文化属性。本文来自于《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二、现代审美与乡土美术

以现代审美看,乡土美术中蕴籍的理想愿望、民族情感、文化精神、思想观念和意图传达,已距现代文明和思想进步渐行渐远,但其表现形态的视觉审美意义却越来越显现出令现代审美目光陶醉的魅力。形态上的平面、立体、空间形式,尤其是那些与民俗生活浑然一体的各种美术形态,面人、剪纸、纸马、年画、绣品、布艺、器物造型等,那些承载着美好圆满愿望的图形符号,理想寄寓,均在民俗文化庞大体系下呈现出内在的审美魅力。也由于乡土美术的简素朴拙性,那种顺手拈来的自由性,使得意识冲动下的样式呈现为充分的活力表力。从形式特点看,乡土美术形式的两维平面属性,贯穿于其各种表现形态中,平面的如剪纸、木版年画、绣品、农民画以及墓室砖画壁画等,两维平面的自由性,在现代表现观念中是无可比拟的,正如美国艺术家路易斯•内韦逊坦言:“二维平面远比雕塑优越,更多隐秘就存在其中,你看着一个平面就会获得深层的共鸣,好的艺术就是从中追求一种超越。”在乡土美术形态中,图底并置关系同样体现了形式构成趣味,这在农民画中体现得更为典型。又如立体形式,那些面人、布艺、土陶器物、石雕砖雕版雕、雕梁画栋和建筑装饰等,无论造型还是结构方式,均体现出明确的立体构成特点。再如空间形式,屏风、灯笼、风筝、帷幔装饰、伞具、中国结、园林设计等,对空间的结合审美方式,场景空间的境趣追求等。如果以现代审美的眼光看,民间美术的完整生态所呈现的、与现代形式构成体系具有惊人的相似。从实验方法看,民间美术的技术方法是随时随地而实现转换的,石工、木工、瓦工、窑工、剪裁、针线活、金银铜铁工、橱艺等工种技术均转进于艺术创造手段。这在现代实验方法中不择手段的需要中,尤其是技术借用上,民间美术生态中饱含了技术手法的借用与转进方式。从语言传达方式看,民间美术缘于民俗文化的历史沉积和完善,文化底蕴的深厚与文化生态的约定俗成,致使其生态之上的美术形态凝聚了准确的寓意和意图传达,婚丧嫁娶、传统节日的不同目的,在美术形态上的语言传达是单纯而明确的。[7]这在现代审美中,语言传达方式的单纯原则是一致的。不同的是,传统民俗中价值观已被现代文明价值观所替代,两者渐行渐远。事实是民间美术的传统语义需要民俗文化的知识基础才能明确。而语言传达方式,则是需要从中领悟并进行现代方式转换的。乡土美术中的意图传达,蕴籍着独特而丰富的语言方式线索。

第7篇

【关键词】乡土 美术 教学

家乡是祖国大好河山的一部分,热爱家乡是中华民族自信的泉源。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乡土资源就是存在于我们身边,贴近学生生活,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产生艺术创作的灵感。农村蕴藏着丰富的乡土美术资源,可以就地取材,造价低廉,有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乡土美术教学活动:如抬眼就见郁郁葱葱的大山,放眼一片田园风光,这些风景可以写生自然风光;俯首即是泥块、木料、种子等可用来作为泥塑、木刻、豆贴画等创作活动的材料。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作为农村地区美术教育如何更加突出农村乡土特色,如何调和教育思想和教育现实间矛盾,开发利用美术乡土资源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美术教学方式成为美术教育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明确课程目标,保证教学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以兴趣小组活动为龙头,以美术课、为主要教学阵地,开展教学活动。各个年级中,根据师资和学生的意愿,开设相应的个性化版块。

我们坚持体现文化价值和艺术自身的感染力;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体现乡土美术的普及性和发展性。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信息,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刻苦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确定教学的内容,谋求多元发展

1.拼出乡情——乡土拼贴画。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我们美术老师指引下,孩子们将这些农村中随处可见的各种树叶、麦秸、野草、蚕豆、稻谷、黄豆、稻草,甚至瓜子壳、树皮、蛋壳、破布,经过孩子们的巧妙构思,精心制作,化腐朽为神奇,就诞生出了一件件别具一格富有情趣的艺术品。

而拼贴画材料和工具的多样性,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和趣味性,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同时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乡土”拼贴画教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亲自动手,熟悉各种材料的特性,掌握拼贴画制作的方法,增强材料和工具的运用能力,体验经过脑和手把普通材料变为一种艺术品的自豪和喜悦,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漫笔人生——乡土漫画教学。在“乡土漫画”的教学研究中,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少儿漫画教学的认识,首先我们确立了漫画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始终把通过漫画教学培养学生素质摆在重要的地位。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将漫画教学灵活地、合理地引入美术课堂,挖掘能有效吸引学生眼球的课程资源,发挥漫画的独特优势。我们发现儿童对夸张变了形的特征非常敏感,对夸张、变形、拟人、比喻、颠倒等漫画表现手法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自觉地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创作,表现出加痴如醉的游戏心态,这正是我们所追求儿童观和教育观。

3.“我形我塑”—— 乡土泥塑教学。“我形我塑”泥塑活动是芝小乡土特色的美术教学系列活动的之一,泥是田头直接挖来的,场地是学校的水泥地。我们对学生的活动没有更多要求,开心地玩泥巴,只要表现我想要表现的,塑我想塑的。让孩子们在树阴下,在花坛边,在台阶上,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或坐或蹲或跪,尽情地玩,尽情地创作。学生作品里有小朋友们喜欢的小动物,也有科幻的外星人、城堡……让师生都在玩中放松自己,让老师在玩中回味童年,让孩子在玩中享受童年,让师生在创作的同时,亲近泥土,享受快乐。我们摒弃了橡皮泥、陶泥,而去田间直接挖来泥土,在艺术教育的同时向学生宣扬了绿色理念,更在玩中累积热爱土地的情感。

4.剪出生活——乡土剪纸教学。剪纸教学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剪纸的知识和技巧,以丰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健全人格,培养基本的剪纸表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内外作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5.版下生辉——乡土版画教学。用纸版用为拓印材料制作版画, 尝试利用乡村中一些常见的材料作为拓板,使版画更具乡土特色和表现艺术。

三、建立“展示性”评价机制,享受乐趣体验成功

1.充满热情的评价方式。设立静态展示舞台,我们在教室的墙壁上,角落里,开辟出展示园地,展出学生日常作品。处处是展示的舞台,时时是展示的时机,充分挖掘可展示因素,让学生在展示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