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57:57
序论:在您撰写工程师评审意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高中;课程结构;公平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3-0037-04
众所周知,国家的教育是通过课程进行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教育目的的实现都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课程本身就可以被理解为是使学生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甚至课程本身就是“学生发展性的资源”。因此,课程公平直接攸关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实现必须围绕课程展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实质也是一个不断追求公平的过程。当传统的课程结构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弊端,越来越无法适应时展的需要,越来越有悖于教育的公平追求,改革也就势在必行。
一、公平对课程结构的本质诉求
一般认为,课程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简单一点说,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由于课程是“学生发展性的资源”、“公平就是给每个人以其所应得”,因而课程公平也就是“为学生发展提供给其所应得的课程资源”,这意味着要“为学生发展提供给其所应得的课程资源结构”,课程结构公平涉及的实际上是课程资源如何公平分配的问题,“应得的分配”应该是其理想的选择。恰如专门研究公平的学者B.Barry所说:“分配稀缺资源的公平方法就是给予每个人运用那些资源实现他的目标的平等的机会,而不管他们是谁。”而课程资源很明显是一种相对稀缺的资源,因此,“应得分配”至少衍生出3个基本原则,即平等的原则、差别的原则和补偿原则。这意味着,如果从公平的角度来考虑,好的课程结构也应遵循这3个基本原则。
所谓“平等原则”是指基本应得的课程资源的平等分配。基本应得的课程资源,也即公民素养基础发展性课程资源,就是指学生为完成公民素养基础性发展而必须得到的课程资源。公民教育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当然就应该没有差别的平等。目前,公民素养基础发展性的课程资源大体上主要包括“公民人格的培育、公民意识培养、公民能力的训练、美德的养成”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差别原则”是指个性发展课程资源的差异性分配。个性发展资源,是指一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资源。所谓差别原则,指在平等满足学生基本应得的公民素养发展资源后,个性课程资源分配应根据学生各自个性的具体情况而有差别地分配,以实现其最有利的发展,产生课程公平最佳力量的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就要考虑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天赋智力、兴趣爱好、努力程度等个性潜能发展所需要而分配相适应的课程资源,防止其资源不够、不当而发展不充分。因此,此差别原则也可称为“需要原则”。当然,此差别原则既要立足于现有国情提供给我们的现实课程资源总量之基础,也要追求帕累托最优式的差别分配。
而“补偿原则”是指应得课程资源的补偿性分配,即指在平等分配公民教育课程资源与差别分配个性发展资源的同时,我们要考虑适当加大对处境弱势群体学生的分配份额。以补其不足,促其获得公平的发展。弱势补偿原则的基本含义就是挑选出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从这一弱势群体的特殊地位、视角来看问题、分析问题,以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一不利阶层的利益为标准来确定课程资源的分配。罗尔斯曾指出,“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同等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关注那些天赋比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遵循这一原则,较大的资源可能要花费在智力较差而非较高的人们身上,至少在某一阶段,比方说在早期教育期间就是这样。”也就是说,在满足了一部分人接受良好教育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及时向处于不利地位的那些最少受惠者进行必要的补偿。
二、传统高中课程结构的不公平表现
1.过于强调平等分配
从形式上看,传统高中课程结构中既强调分科课程、学科课程和必修课,也出现了分科与综合、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必修与选修的结合,但要素的完整性只是课程结构公平的必要条件,由于受限于“平等”甚至“相同”分配观念的影响,传统高中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同一性,多样性明显不足。可以说,从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教材到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时数甚至到教学进度都是全国统一规定的,全国通用同一本教材,各校采取统一步调。应该指出,国家对于学校课程的设置必须有一定的统一性要求和统一性标准,这对保证学校基本的教育和教学质量具有根本的意义。但只有统一性而没有选择性和多样性,是不可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的。
2.个性发展资源分配之不足
传统高中课程结构的最大特点是使所有的学生都学体相同的课程而且按大体相同的要求学习,这就保证了每个学生有基本同一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但是,这种课程结构的最大弊端也恰好在这里,所有的学生不分资质、潜能、禀赋,都得学习所有的课程,而且都按同样的要求来学习。表面上是学生全面发展,实际上是全体学生几乎按一个模子发展,一部分学生在大千世界中找不到自己应有的位置。这种课程虽然精致,但学生的个性却在一定程度上被扼杀了——课程像典型的过滤器,使学生标准化、同一化。一个个富有个性的学生走进拥有这种课程的学校,却毫无特色地走出来。
这种课程结构带来的最大负面影响,就是对学生个性的破坏。学生的大部分潜能没有得到重视。原本为了解放人、启迪人的课程却变异成泯灭学生潜质的工具。高度发达的理性课程系统被用来实现最大规模的非理性的目的——让原本具有多元智慧的千万学生只能朝向一个被课程设计者固定的方向长大。每个学生都是“非常具体的人,他有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人的历史混淆的,他有自己的个性”;但传统的课程结构是在努力用公共主体性来压抑个人主体性,设想一套一劳永逸的、对所有学生都同样适用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削弱了学生创造性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既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个体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补偿分配之乏力
目前课程资源的分配并未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补偿与公平发展。如因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农村群体的相对弱势,本因加大对农村课程资源的补偿分配,可现实是农村课程资源依旧非常短缺,现有教学设备简陋的状况使学校无法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开齐、开足所有课程,由于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的淡薄而无力开发校本课程、新课程前期试验也主要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根据,课程内容背后的“城市中心”依旧非常突出。传统高中课程结构未充分考虑对弱势群体的课程补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课程的不平等。
三、新高中课程结构的公平追求
1.新高中课程结构的特点
一是课程结构的基础性与发展性。新课程结构的改革极其注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在基础教育阶段,“每一个人——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的机会。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解决问题)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也即意味着,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既是学科知识上的基础,更是最基本的人生发展的基本素养,是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成为会学习、会选择、实践能力强、对自己负责的成人的基础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新高中课程结构既以共同基础作保证,保证了所有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性;又以选择性机制为主导,保证了学生未来发展的发展性。比如所有高中生都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绝大多数科目都设置了共同基础内容,保证了所有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性;同时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允许学生选择学习层次与课程模块,避免了平均化、平庸化的风险,增加了拔尖人才、各种人才脱颖而出的可能,为发展学生潜力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二是课程结构的均衡性与综合性。所谓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恰当、合理的比重。“均衡”主要基于以下认识:每门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都是独特的,不同学科或课程类型对学生的发展都发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但某一门或某一类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又是有局限的,学校不是开设一门、几门或某一类课程就能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而恰恰相反学生的全面发挥需要不同学科、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相互补充才能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发展,也才能使学生获得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因此,均衡至少包括课程类型或学科的均衡,如包括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显性课程与隱性课程的均衡;还包括学科比例的相对平衡,显然,新高中课程改革无论是课程类型的均衡还是学科比例的均衡,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与突破。而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是针对以往我国高中课程过于强调学科分化而提出来的,高中“艺术”“科学”“人文与社会”“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习领域的涉及,都非常清晰说明了此次课程改革的综合化取向。
三是课程结构的选择性与多样性。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指学校课程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它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从公平的角度来看,这种课程结构的设计也更好地体现了差别的原则。高中课程的选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高中毕业必须修满144个学分,其中必修学分为116个,选修学分要达28个;另一方面,即使必修课程,如语文、数学等,这些课程都包括有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学科基础、学科兴趣以及未来发展来选择。
2.新高中课程结构的公平性力量
一是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传统课程让所有人学习所有的课程,给人的假象是学生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一种平均发展、相同发展。但人的资质是不一样的,人天生是多样的、个性的存在,“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其实质就是个性发展”,而且,“没有自由就没有发展”,我们不能离开自由发展来谈论个性发展,舍弃了自由也就舍弃了个性发展。因此,新高中课程结构的多样性、选择性实际上就是主动适应学生自由选择课程、自主发展个性的需要,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符合自己潜能、感兴趣的领域里学习,才可能真正地去学习,教学质量也才能得到保证。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不喜欢学习,一有机会就想摆脱学习,这样的教育质量是不可持续的,不是真正的质量。一模一样的课程内容对天赋、潜力、兴趣大不一样的学生,是不容易达到一样质量的,是不容易真正保证质量的。统一的课程要求不可能适应所有学生,只有有选择性的课程,才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新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力求让所有学生享有自由发展自身兴趣、特长的时间和空间,让所有学生的智慧充分涌动,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均有可能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潜力或智力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发展的质量,有利于多出人才、出更好的人才。
二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新高中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多样性有效改变了传统课程体系中所有学生学同样的课、同一学科教师教同样的课的情况,它不仅使优秀教师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也迫使水平不高的教师千方百计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来赢得学生的信任,或另外开辟新的课堂赢得学生,同时也赢得自己的生存空间。随着学生课程选择权的扩大和增强,教师仅仅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形象逐渐淡化,他们作为学生指导者的角色得到日益强化,若教师不能与时俱进,无法开出大量的学生所需要的课程,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因此,新课程结构的改革创新了教师的成长机制,有利于激发蕴含在教师中的巨大潜力、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是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办学特色一直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各类学校也越来越重视特色的作用,并千方百计地挖掘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以此增加学校的竞争力,提高办学质量。但在传统课程体系下,因为高中开设课程高度统一,许多学校“千校一面”,很少也很难形成自己真正的特色。新高中课程强调课程的多样化,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和学生有效地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同时也为各所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新课程实施以来,大量凸显各所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得到了有效开发,一大批以理科、文科、外语、经济或者音乐、美术、体育等见长的高色学校逐步涌现出来。与此同时办学特色的竞争更加激励各所学校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办出更好的特色,以吸引更好的学生和教师,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新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与课程评价体系的有效对接,充分实现课程结构的发展
新课程结构的改革要求有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多元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手段的运用,但纵观教育实际,目前课程结构与课程评价体系的对接尚有不完善的地方,课程评价功能显得比较单一,不能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大胆地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课程资源,新课程结构改革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目前,尽管高考改革前前后后提过多种方案,如多次高考、综合素质测试、自主招生等,这些方案都曾经或正在作为我国统一高考的补充,成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手段,但从根本上来看,它们难以解决我国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下的公平问题,甚至在很多地方的试验使得这种非均衡进一步拉大,高考内容比较偏重一些强势学科的局面也没得到根本改变,如何进一步完善招生制度是新课程改革依然要解决的一个艰巨性问题。这一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课程结构改革的成败。
2.进一步健全选课制。确保高中课程的选择性能真正落实
新课程结构改革强调选择性,它需要选课制给予相应配套支持。但目前选课制的具体实践仍不够理想。如高中选课制由于各主体的价值取向存在偏差,致使选课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如何“建立充满活力的高中选课制度”是新课程结构改革必然要面对的挑战之一。面对这一挑战。学校首先要积极更新课程管理思想,制定相应规章制度,明确学科程序操作,为学生选学自己需要的课程创造最佳的条件。其次,要加强教师培养和培训,增强指导学生选课的能力与水平。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只有教师开出多门课程可供学生自由选、有能力并热心指导学生选课,学生选课制才可能正常运行。此外,还要正确引导学生选课,充分发挥学生选课的自主性,促进选课制的真正落实。
3.进一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课程补偿。有效提升课程结构的公平性
学生的公平发展不仅仅是优势群体的卓越发展,弱势群体也应得到平等的发展机会或过程。目前由于学校教学质量与社会因素双重作用而造成弱势群体与优势群体教育发展的差别还比较突出,“在这种差异性极大的现实中,仅靠同等对待的平均推进策略,企图通过社会发展自然地缩小和弥补差距的设想是不现实的。因此,政府必须有对弱势家庭和弱势地区的补偿性的倾斜政策,才能有效地促进普及教育,增进教育公平。”所以,当前,一方面课程资源分配上必须实行向弱势群体倾斜的政策,使其达到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起码要求;另一方面,课程政策的制定上也应切实保障弱势群体能有条件享有与强势群体一样的课程权利。譬如,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应当是对学生的最低要求,即所有学生都必须达到而且都能够达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陈佑清.课程即发展资源———对课程本质理解的一个新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2-5.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4]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5]刘德建.公民教育——中国教育的当代转型[D].洛阳:河南大学,2003.
[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7]石鸥.选择一种课程就是选择一种未来[J].中国教育学刊,2002,(2):12-16.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9]赵中建.教育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张楚廷.全面发展即个性发展[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11-16.
[1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2]闻待.多样化以致丰富——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研究[J].基础教育,2011,(6):20-23.
[13]李纯,冯文霞.价值取向偏差影响高中选课制的落实[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5):40-43.
[14]廖哲勋.进一步优化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J].课程?教材?教法,2011,(2):12-16.
[15]王勇鹏.论课程资源的公平分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3):43-45.
关键词:申遗 经验 启示
无锡惠山祠堂群位于惠山、锡山之麓,大运河西侧,依山傍水,负阴抱阳,京杭大运河经黄埠墩直达惠山浜,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于2012年被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一、无锡惠山祠堂群的价值特征
(一)惠山祠堂原真性和完整性突出。祠堂群遗产保护范围40公顷、核心保护区15公顷,拥有3处国保单位(12个点)、7处省保单位、 6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118祠堂建筑的惠山祠堂群落形成始于唐,兴盛于明清,延续至民国,时间跨度长达1200余年。从祠堂的设立者看,惠山祠堂可分“官祠”和“私祠”(即钦定官设、民间立祠)两大类,官祠60处,私祠58处;从功能和用途方面看,可分为庙祠、宗祠、先贤祠、忠贤祠、专祠等11种祠堂类型。惠山祠堂涉及80多个姓氏、180个历史名人,其中9人贵为宰相(楚相春申君黄歇;唐相李绅、陆贽、张柬之;宋相司马光、王旦、范仲淹、李纲;清代李鸿章),另有92人为高级官员,还有众多文化学术名人如宋理学先驱、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关学创始人张载,宋学集大成者朱熹等。惠山祠堂数量之众多、历史之悠久、类型之多样、风格之独特、内涵之丰富、保存之完整,均堪称“中国之最”。惠山祠堂群的整体格局和山水架构具备遗产保护完整性和原真性的要求。
(二)惠山祠堂群主题价值鲜明突出。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含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众多世遗评审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无锡惠山祠堂群主题价值鲜明突出,其典型特征揭示出以忠孝为主的东方价值传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为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结构核心――以祖先崇拜为信仰而形成的宗族观念及其社会组织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国同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传承至今提供了特殊的见证,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III)(即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无锡惠山祠堂群与中国传承千年的谱牒文化、祭祖传统相关联,展现出血缘社会中宗族、家族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方式,反映了祖先崇拜观念下东方人的信仰和精神寄托,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VI)(即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二、无锡惠山祠堂群申遗的困难问题
惠山祠堂群虽然主题价值鲜明,具备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但它是第三届《预备名单》的新增项目,相比于其他的项目,还存在基础工作薄弱、主题提升不够、知名度不高等制约因素。一是管理主体尚未明确。惠山祠堂群关系文化、规划、农林等多个部门,涉及北塘区、园管中心等多个方面。按照申遗工作要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遗产管理机构。但目前惠山祠堂群的资源还没有整合,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以致申遗职责不清,工作合力不够。二是基本文本还没编制。按照申遗要求,国家文物局将依据各地上报的遗产项目保护规划等12种申遗文本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联合国上报。《惠山文化景观保护条列》、《惠山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纲要》、《惠山文化景观保护规划》等规划和文本要求高、工程量大、所需时间长,目前还没有启动此项工作。三是申遗工作的认识有待统一。由于惠山祠堂群核心保护区修复建设投入大、负债重、后续投入乏力,目前,开发旅游、缓解债务压力与修复保护、确保申遗需要的矛盾突出。由此,各方面对什么时候申遗、怎样申遗议论较多,看法不一。四是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在完成核心区修复保护中,投入巨额资金,负债沉重,已无力启动功能配套区、风貌协调区建设;另外,在申遗工作中,估计还需要上千万元工作经费,亟待明确保障办法。此外,向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宣传还不够,群众知晓度不高,尚未形成全社会支持申遗工作的浓厚氛围。
三、福建土楼、开平碉楼等申遗成功经验的启示
近来,笔者采取多种形式学习考察了广东开平碉楼、福建土楼、浙江杭州西湖成功申遗的经验,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可以为我们的惠山祠堂群申遗工作提供诸多的启示。
(一)领导重视,亲自挂帅。主要领导重视与否,决定了申遗工作的力度与成效。广东碉楼与村落申遗之时,时任省领导张德江等亲自审阅碉楼申遗有关汇报材料并作出明确批示,江门市和开平市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组长,主抓申遗工作。福建土楼申遗期间,文化部时任部长、福建省时任书记和省长等领导先后在永定、南靖土楼考察调研,深入申报县现场指导申遗工作。杭州西湖申遗几经挫折后,时任市委书记亲自担任申遗领导小组组长,调研申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痛下决心拆除西湖边上所有不符合申遗要求的建筑,恢复了西湖的本来面貌,经过艰苦努力,终获成功。
(二)明确主体,健全机构。各地在申遗中,都明确了申遗主体,并建立了专门机构。如福建省在“福建土楼”申遗中,为防止永定县与南靖县各自为政,省长办公会议专门作出决定,成立省级申遗领导小组,整合永定及南靖两县土楼资源,以“福建土楼”的名义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做好日常工作,永定与南靖县都成立了申遗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抽调专职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申遗冲刺阶段,又抽调几十名业务骨干充实申遗办,强化工作机构。杭州西湖申遗时,专门拿出60个编制和1亿元资金,组建申遗办公室。广东福州市在“三坊七巷”申遗中,专门成立了三坊七巷管委会,并给出26个参照公务员管理性质的人员编制,保证工作有人做,事情有人办。
(三)规划先行,科学申遗。各地申遗工作十分注重规划的引领作用。专门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和团队编制遗产项目保护规划。如开平市在碉楼申遗初期,专门聘请了香港大学龙炳颐等一批知名专家为顾问,并带领华南理工大学的一大批学生深入开平调研,编制保护规划和申遗文本,明确申遗路径,引领申遗工作,在申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多元筹资,确保投入。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是许多地方成功申遗的重要经验。如福建土楼申遗时,永定县全年的财政收入仅几亿元人民币。县四套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决心“砸锅卖铁”也要确保申遗经费。短短几年,县财政先后投入2.6亿元,向上争取资金1500万元,向社会筹集资金500万元,并采取边修复边利用的办法,赢得1000万元资金,保证了申遗经费。广东开平碉楼申遗时,除了财政支出外,还动员部分海外侨胞捐款捐资捐房,从而为碉楼成功申遗提供了经费保证。
(五)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申遗规则要求:评估申遗项目时,要测评当地群众的知晓度和游客的满意度。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广东开平市专门组织编印了《开平碉楼与村落》乡土教材,对全市16万中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进行课堂教育。同时编印了《开平碉楼与村落》宣传手册,发至全市干部群众学习了解。申遗办会同组织部、财政局,举办几十期培训班,对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镇居民进行“申遗”宣传教育和培训,并对参加申遗培训情况进行考勤,纳入年终考核,参加申遗培训班的村民给予每天50元的误工补助,有力提升了群众的知晓度和支持率。
四、无锡惠山祠堂群申遗的对策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惠山申遗的认识。世界文化遗产是当今世界品牌金字塔尖上的顶级桂冠,具有无与伦比的国际影响和无可估量的品牌价值。惠山申遗对于充分彰显无锡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提升无锡的世界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与撬动无锡的旅游产业,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建设“四个无锡”,造福百姓、惠及子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申遗工作的重大意义,站在历史和大局的高度,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关于申遗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上来。同时,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进一步提升申遗工作的知晓率,达成政府与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对申遗工作的共识,激发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支持与参与申遗工作的热情,形成申遗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领导,建立遗产地保护管理机构。调整健全申遗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惠山祠堂群管理委员会,明确惠山祠堂群遗产地常设管理机构,由一名市级领导担任主任,具体负责申遗的日常工作。并从市文化、规划、建设、财政、农委、园管等相关部门和北塘区抽调足够力量(或者学习杭州西湖申遗经验,专门拿出60个编制,招募骨干力量),长期集中办公,并明确任务,倒排时间,加快推进申遗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科学谋划,组织编制各类申遗规划文本。要采取定向议标采购方式,聘请一流专家和团队,开展对惠山祠堂群核心区祠堂建筑测绘等基础数据工作,研究提升主题价值和对比分析,编制中英文申报文本及申报影象片,并组织相关课题研究,及早拿出一流的全套申遗文本,确保提前进入申报行列。聘请业内顶级专家主持编制《无锡惠山祠堂群保护规划》、《无锡惠山祠堂群建筑测绘文本》、《无锡惠山祠堂建筑价值评估》。挖掘惠山祠堂历史内涵,提炼普世价值,准确阐释遗产对全人类文明的重大影响,编制中英文申报文本及申报影像片。
(四)健全法制,完善旅游设施及配套功能。组织制定并颁布《无锡惠山景区保护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制定《惠山景区业态展示策划》、《惠山景区旅游规划》等规划。对照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的标准和要求,优化业态布局,完善旅游功能。大力整治环境景观,完善旅游管理设施,维护遗产地的生态完整性。
(五)夯实基础,完善各类资料文献及数据。建立“四有档案”,整理归纳祠堂群建筑、历史沿革、价值评估、保护现状、修缮记录等档案;设置保护标识系统,树立文物保护标志。整理完善惠山祠堂群及景区相关文献、资料、记录,整理编撰惠山祠堂宗谱目录建立祠堂宗谱资料库;加强核心保护区十大重点祠堂文化的静态展现和动态传承,提升展示水平;监测申报遗产保护情况的基本数据,跟踪并比对遗产状态变化,包括自然条件及面临的威胁和采取的保护措施。
(六)加大投入,完善申遗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申遗工作及惠山祠堂群文化景观修复整治保护建设的投入力度。惠山祠堂群文化景观申遗工作管委会可采取向上争取支持、银行贷款、土地置换、引进项目等形式,多方筹集资金,保证后续工程尽快起动,确保申遗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季发《加拿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
2、、杨爱英著《浅谈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5年第9期。
3、吴效勤、陈安生、万国庆《皖南古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方法――以西递、宏村为例》,《江淮论坛》2001年第4期。
关键词: 监理工程师;审查;现场设备;工业管道; 焊接工艺评定。
前言
焊接工程是化工石油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市政公用(燃气、热力)工程等建设项目的重要分项工程。焊缝射线检测一次合格率是整个工程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甚至列入施工合同内,要求焊缝射线检测一次合格率达到不低于95%。焊接工艺对于工程焊接质量很关键,焊接工艺正确与否,需要通过焊接工艺评定来验证。
现行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规定:在掌握材料的焊接性能后,应在工程焊接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4-2011的规定进行。
工程项目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提出审查意见,并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报建设单位。
根据NBT47014-2011(JB4708)《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第三章“术语与定义”:为验证所拟订的焊件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及结果评价,称为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工艺评定一是验证拟定的焊接工艺正确性,二是评价施焊单位焊接的焊缝的使用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的能力。
焊接工艺评定包括制订焊接工艺预规程、按照焊接工艺预规程进行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以及根据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汇总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按规定格式记载有关试验数据及验证性试验结果(焊接试件、检验试样、测定性能、确认试验记录),对拟定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进行评价的记录报告。能够满足要求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经批准后成为焊接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生产的焊接工艺文件。
审查焊接工艺评定,监理工程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正确性判定焊接工艺评定结果
如何判断一项焊接工艺评定结果是否合格,并能应用于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的焊接工程上,首先应确定该项评定的试验程序、试验方法和评定合格标准是否符合《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4规定的重要因素和补加重要因素(有冲击韧性要求时)核定其使用的范围。对其中的不符合项应采取追加试验和评定的方法,或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2.确认变更后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修订后,名称更改为《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对于2011年10月以前报审的焊接工艺评定,遇到了执行GB50236-98版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变更问题。除允许对焊接工艺评定报告进行编辑上的更改或补充外,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是不允许变更的,因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是进行特定焊接试验时发生事件的记录。“编辑上的更改”是指如母材或填充金属分类号的调整。“补充”是指诸如由于标准的修改而引起的变化。在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中可以附加补充文件,只要这些补充文件被试验记录或类似数据证实是原来评定条件的一部分。但是对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所有变更(包括日期)都必须进行再确认。
3.检查焊接工艺评定的实施单位
焊接工艺评定验证施焊单位拟定焊接工艺的正确性,并评定施焊单位在限制条件下焊成合格接头的能力。
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并完成焊接工艺评定工作。不允许将焊接工艺评定的关键工作(如焊接工艺预规程的编制、试件焊接等)委托另一个单位完成。试件和试样的加工、无损检测和理化性能试验等可委托其他试验机构完成,但施焊单位应对整个工艺评定工作及试验结果负全部责任。
工程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施工单位众多,各施工应独立完成焊接工艺评定工作,不允许“照抄”或“输入”外单位的焊接工艺评定。
4.结束语
1)本文讨论的是针对现场常用的焊接方法包括气焊、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含药芯焊丝电弧焊)的焊接工艺评定的审查。
2)监理机构应在现场设备、工业管道工程焊接前审查按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4-2011的规定进行的焊接工艺评定。但不排除已有焊接工艺评定(执行《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的所有变更进行再次确认。
3) 审查过程中,结合设计文件,焊接工艺评定严格执行《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及《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4-2011规定,不排除评定规则允许下的母材、焊材代用。
参考文献:
[1] GB50319-2000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S]
[2] GB50236-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S]
[3] NB/T47014-2011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S]
摘 要:本文指出了监理工程师审查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艺评定注意事项。
关键词: 监理工程师;审查;现场设备;工业管道; 焊接工艺评定。
前言
焊接工程是化工石油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市政公用(燃气、热力)工程等建设项目的重要分项工程。焊缝射线检测一次合格率是整个工程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甚至列入施工合同内,要求焊缝射线检测一次合格率达到不低于95%。焊接工艺对于工程焊接质量很关键,焊接工艺正确与否,需要通过焊接工艺评定来验证。
现行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规定:在掌握材料的焊接性能后,应在工程焊接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4-2011的规定进行。
工程项目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提出审查意见,并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报建设单位。
根据NBT47014-2011(JB4708)《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第三章“术语与定义”:为验证所拟订的焊件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及结果评价,称为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工艺评定一是验证拟定的焊接工艺正确性,二是评价施焊单位焊接的焊缝的使用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的能力。
焊接工艺评定包括制订焊接工艺预规程、按照焊接工艺预规程进行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以及根据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汇总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按规定格式记载有关试验数据及验证性试验结果(焊接试件、检验试样、测定性能、确认试验记录),对拟定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进行评价的记录报告。能够满足要求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经批准后成为焊接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生产的焊接工艺文件。
审查焊接工艺评定,监理工程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正确性判定焊接工艺评定结果
如何判断一项焊接工艺评定结果是否合格,并能应用于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的焊接工程上,首先应确定该项评定的试验程序、试验方法和评定合格标准是否符合《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4规定的重要因素和补加重要因素(有冲击韧性要求时)核定其使用的范围。对其中的不符合项应采取追加试验和评定的方法,或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2.确认变更后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修订后,名称更改为《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对于2011年10月以前报审的焊接工艺评定,遇到了执行GB50236-98版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变更问题。除允许对焊接工艺评定报告进行编辑上的更改或补充外,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是不允许变更的,因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是进行特定焊接试验时发生事件的记录。“编辑上的更改”是指如母材或填充金属分类号的调整。“补充”是指诸如由于标准的修改而引起的变化。在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中可以附加补充文件,只要这些补充文件被试验记录或类似数据证实是原来评定条件的一部分。但是对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所有变更(包括日期)都必须进行再确认。
3.检查焊接工艺评定的实施单位
焊接工艺评定验证施焊单位拟定焊接工艺的正确性,并评定施焊单位在限制条件下焊成合格接头的能力。
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并完成焊接工艺评定工作。不允许将焊接工艺评定的关键工作(如焊接工艺预规程的编制、试件焊接等)委托另一个单位完成。试件和试样的加工、无损检测和理化性能试验等可委托其他试验机构完成,但施焊单位应对整个工艺评定工作及试验结果负全部责任。
工程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施工单位众多,各施工应独立完成焊接工艺评定工作,不允许“照抄”或“输入”外单位的焊接工艺评定。
4.结束语
1)本文讨论的是针对现场常用的焊接方法包括气焊、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含药芯焊丝电弧焊)的焊接工艺评定的审查。
2)监理机构应在现场设备、工业管道工程焊接前审查按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4-2011的规定进行的焊接工艺评定。但不排除已有焊接工艺评定(执行《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的所有变更进行再次确认。
3) 审查过程中,结合设计文件,焊接工艺评定严格执行《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及《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4-2011规定,不排除评定规则允许下的母材、焊材代用。
参考文献:
[1] GB50319-2000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S]
[2] GB50236-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S]
[3] NB/T47014-2011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S]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屋面渗漏,施工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housing project roof leakage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ystem,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ideas on specific roof leakag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leakage was discussed, so as to ensur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roof waterproof.
Keywords: housing project, roof leakag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屋面防渗漏施工技术体系
1.1屋面渗漏原因分析
1)由于屋面长时间积水破坏局部防水层而出现渗漏。2)柔性防水层。a.施工找平层前,混凝土基层没有认真清洗,没有先扫水泥浆,未将原有的微小孔隙填充,这样水泥砂浆面层与混凝土基层粘结不好,造成空鼓而开裂、渗水。b.在基层未干时,就强行施工,由于内部水分较大,太阳暴晒,温度升高,水蒸气将卷材强行顶开。c.细部构造及收头做得不到位。3)女儿墙由于在保温层施工时,未留出足够的伸缩缝,保温层热胀冷缩,将女儿墙向外推移,顶层圈梁上皮与女儿墙交接处形成水平裂缝。女儿墙水泥砂浆压顶及两侧抹灰层由于冬季在雪水侵入后易受冻膨胀,夏季被太阳暴晒易爆裂,受损后雨水侵入,造成渗漏。4)保温材料在含水很大时就施工,致使水分过多不能充分蒸发,高温时将导致防水卷材起鼓,鼓泡破裂形成漏水隐患。5)建筑防水材料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6)因为屋面板的负力筋没有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使板的负力筋没有起到作用,由于周转材料施工工艺不合要求致使混凝土的质量、密实度、粘结性差,混凝土厚度不一等原因造成钢筋混凝土屋面出现裂缝渗漏,防水层构造不合理。7)相同温度下,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的温度变形是墙体的两倍,屋面易被拉裂。同时,房屋的不均匀沉降以及建筑材料自身的干缩特性,也会使屋面结构层产生裂缝,造成渗漏。
1.2屋面渗漏防治对策
1)防水层。a.立面或大坡面铺贴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采用满粘法工艺,并宜减少短边搭接。由于目前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大多是单层防水,因此确保卷材之间搭接宽度和粘贴质量十分重要。为此在铺贴卷材前,事先要在屋面上弹出基准线,并进行试铺。铺贴时卷材应按屋面长度方向配置,尽量减少接头数量,并要按顺水坡度方向,由低处向高处顺序铺贴,逐渐顺压至屋脊,最后用一条卷材封脊。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所需的基层处理剂、基层与卷材胶粘剂、卷材接缝胶粘剂一般均是由生产厂家配套供应,且有保管期限。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配合比和技术要求,在现场配制使用。防水卷材搭接接头处理,搭接宽度、端部搭接错开长度均应符合规范要求,自粘法和冷粘法施工,粘结时,一边排除空气,一边用铁辊压实,不允许有气泡和褶皱现象出现。b.钢筋网片及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采用直径4 mm~6 mm,间距为100 mm~200 mm的双向钢筋网片,并在分隔缝处断开,绑扎钢筋的搭接长度满足搭接要求,以增强防水层刚度和板块的整体性。刚性防水混凝土所用材料符合规范要求,水灰比控制在0. 40~0. 55范围内,水泥标号不应低于32. 5。混凝土的厚度不应小于40 mm,如过薄,混凝土失水很快,水泥不能充分水化,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刚性防水层设置分隔缝,宽度不大于40 mm,且不小于10 mm,深度不小于混凝土厚度的2/3,纵横间距不大于6 m,分隔缝内填密封材料,密封材料高出混凝土面层5 mm~8 mm。严禁留置施工缝。防水层的表面处理要重视,面板要求厚薄一致,排水坡度要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收水后进行二次压光,第二次压光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以切断和封闭混凝土中的毛细管,提高抗渗性。抹压面层时,严禁在表面洒水、加水泥浆或撒干水泥,以防龟裂脱皮、降低防水效果。刚性防水层与山墙、女儿墙等所有竖向结构及设备基础、管道等凸出屋面结构处都断开,留出30 mm的间隙,并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并用柔性防水卷材做泛水。刚性防水层应伸到挑檐或伸入天沟、檐沟内不小于60 mm,并做滴水线。6)屋面防水工程须由专业防水队伍或取得合格证的工人上岗操作,在施工前应对施工图纸会审,编制防水工程施工方案,确保操作质量。
2)结构层:防止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出现裂缝渗漏的措施。a.应认真制模拼模,选好材料,严格控制板与板之间的缝隙,以保证水泥浆不从缝隙中流失。b.认真将模板湿透,最好在浇筑混凝土的前天晚上将模板湿透,若为木模,还要浇水淋模板,使模板不会大量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c.按照屋面钢筋图进行钢筋制作绑扎,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钢筋施工,要注意钢筋的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特别是板的负力筋,要放到正确的位置,要用同等标号的混凝土预制块垫好,确保位置准确。d.确保砂、碎石的质量,要将混凝土材料送质监站的试验室做配合比试验,确实按配合比进行施工,要保证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能随意改变用水量。e.屋面混凝土要认真振捣,做到密实,平整。在混凝土施工中,有钢筋不到位或者踩坏的,要有专人负责调整,以保证钢筋到位和有足够的保护层。.f混凝土早期养护到位。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和保温,控制结构和外界温度梯度在25℃范围以内。夏季加强模压养护,冬季加强保温和延长脱模时间。g.建议在凸出屋面板或与屋面相连接的女儿墙上,沿墙体设置与屋面板形成整体的上翻钢筋混凝土梁,梁的上口标高超出同部位屋面板上口标高250 mm以上,女儿墙采用实心砖砌筑,每隔3 m设一个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下端与圈梁连接,上端伸到女儿墙顶,与钢筋混凝土压顶连接,压顶内侧悬挑出6 cm,并在边缘做出滴水线,或女儿墙全部改为全现浇混凝土,并一次浇筑完成,女儿墙钢筋生根于板梁内,以提高凸出屋面墙体的抗渗能力。
3)找平层。a.屋面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时,先将出屋面的管根、变形缝、女儿墙等根部处理好,要认真清洗基层,先扫两遍水泥浆(纵、横两个方向),后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平层与凸出屋面的结构相连接的阴角或转角,抹成均匀一致和平整光滑的小圆角或圆弧形,其半径一般在100 mm~150 mm之间。找平层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做好测量控制工作,不能倒泛水,找平层应基本干燥,含水率要小于9%。找平层抹平、压实以后12 h浇水养护,养护不少于7 d。b.分隔缝的设置及做法:分隔缝应设置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及防水层与凸出屋面的交接处,并应与屋面板缝对齐,使防水层因温度的影响、混凝土干缩结构变形等因素造成的防水层裂缝集中到分隔缝处,以免板面开裂,分隔缝的设置间距不宜大于6 m,当大于6 m时,应在中部设一“V”形分隔缝,分隔缝深度宜贯穿整个防水层厚度,当分隔缝兼作排气道时,缝可适当加宽,并设排气孔出气,当屋面采用SBS改性防水卷材作防水层时,分隔缝处应加200 mm~300 mm宽的油毡,用沥青胶单边点贴,分隔缝内嵌填满油膏,上面加铺一层900 mm宽增强附加层。
4)防水材料。a.严格按设计要求,选用符合质量标准的防水材料。严格选用经省、市以上主管部门技术鉴定的且有生产许可证厂家生产的防水产品。b.屋面防水层是间歇性防水,受自然界多变的环境条件直接影响或损害,所以防水层是动态的,条件是多变的,有一定的耐用期。所选用的防水产品除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之外,还须有保证10年使用期的耐久使用说明,并且防水材料应送交有资质的检测部门复检,合格后方可用在工程上。
5)工程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要向建设单位及时提交《工程质量保修书》,明确不能在屋顶任意增加设施及人为破坏。若增加设施不得破坏防水层,固定件不得打穿防水层,要在防水层上先铺设隔离层,再用C20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或板材等做保护层,严禁在柔性防水层上搬拖重物,严禁在柔性防水层上倾倒、抛洒801胶、汽油和松香水等侵蚀防水材料的物品。
2结语
确保屋面防水工程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总体上讲,防止屋面渗漏,设计是前提,材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维修管理是保证。只有严把材料关,精心设计,切实按规范规定要求精心施工,强化工序管理,强化检查验收关,才能保证屋面防水的工程质量,才能给用户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或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仲贤:浅谈砖砌体外墙防渗漏技术措施,山西建筑,2009年,第12期。
[2] 高永峰:砌体工程质量缺陷及预控措施,中国建设信息,2009年,第4期。
[3] 梁宏展:浅析高层剪力墙施工质量控制,装备制造,2009年,第8期。
关键词 研究生学位论文 网络评审系统 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Base on Dissertation Remote
Network Assessment in the University of TCM
WAN Zhiqiang[1], ZHANG Haomin[1], WEN Hongjuan[1], ZHANG Lili[1], SHAO Shuai[2], WANG Hongfeng[1]
([1]Graduate Schoo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
[2]Medicine Schoo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xpanding of the proportion of graduated students in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quality of the dissertations has been significantly changed, and scope of the study has been expanded. Take X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scope of the study does not be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area, widely involv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clinical medicine, nursing, literature, chemistry, management and some other related professional. X University invited many professors of other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omplete the dissertation review in 2014, during this period, there we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long review cycle, high management costs, and inefficiency and so on. In order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we need to design an easy to use and high security system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dissertation review.
Key words dissertation; network assessment system; graduate education
X大学2014年度共有368人申请博硕学位,学位论文评阅工作量相对较大。由于中医药专业在X省高校、科研院所分布不均匀的局限性,X大学论文送审以省外院校及科研院所为主。
1 中医药院校学位论文评审的特点
从全国范围看,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较少,且中医药大学以外的其他院校、科研单位的中医学、中药学专业发展与中医药院校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论文评审很难在省内找到一定数量的评阅专家。论文评审需要送到省外高校,近五年来,X大学论文送审院校主要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等高校。
中医药院校的专业领域较为独特,随着近年来交流的不断增进,中医药相关学科专家数量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总量是小的。地理位置相近的各院校之间的指导教师大多互相熟识。论文评阅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人情分,不太好意思提出尖锐的看法,也很少会给论文不通过。因此,作为研究生学位部门管理人员,亟需寻求一个更为合理的、有效的论文评价方法。
2 传统论文评阅的弊端
2.1 评审过程繁琐
传统学位论文评阅的方法主要是,X大学随机抽取部分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将抽到的论文隐去作者和导师信息,编号,记录好编号对应的作者,将论文送至复印社打印。提前与送审院校研究生处联系,将打印好的论文邮寄至送审院校研究生处,送审院校研究生处领取论文,按论文方向将论文分发至各院系,各院系研究生秘书将论文发放至相关专业专家评阅,专家评阅论文后返给各研究生秘书,研究生秘书返回所在学校研究生处学位办,学位办将评审完毕的论文评阅意见书邮寄回X大学研究生处。整个工作十分庞大而复杂。很多学校大多只接收5~7所院校论文,邮寄的论文如涉及专业过多,或涉及专业在不同校区、不同医院过多,很多学校不愿意接收论文。特别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论文评阅意见书返回延误。加上往返快递时间,一般最快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②
2.2 论文评审费用高
送审论文需要印刷,1本硕士论文印刷价格大约在50元左右,1本博士论文印刷价格大约为100元左右,邮寄费用大概在每本10元左右,管理费在每本50元左右。这些费用占论文评审费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花费巨大。③
2.3 论文评审时间集中,工作压力大
从全国中医药院校看,学生多在3月份提交论文,很多导师在提交论文前,会临时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尽管学校有论文提交截止时间,但碍于导师情面,很多学生要在3月底才能提交论文。由于每个学校都需要将研究生的论文送到外校审阅,且各个学校发放论文评阅意见书的时间都为四五月,这一期间,全国的研究生处工作都比较繁忙。很多学校不愿意接收大量的论文。特别是很多学校同时接收10余所、甚至更多院校的论文,这无疑加大了高校研究生处学位办的工作压力。因此,学校在选取发放盲审论文比例时,不太放心选取过多学生的论文,怕给自己、给他人造成工作负担。由此可看出,这种工作方法,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束缚了学校发放论文的热情。
3 采用网络评审的优势
3.1 网络评审简介
现代计算机快速发展为网络评审体系提供了技术保障。网络评审可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利用互联网将更多的相关领域专家纳入论文评审专家行列,且学生的论文可以快速呈现到专家面前,同时,利用WEB程序开发技术,④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论文评阅方法。最大限度地对论文保密、对评阅专家信息保密,较传统评审方法更安全、更有效、更快捷。
3.2 网络评审节省资源,降低费用
传统评审方法,需要将送审的论文印刷,邮寄至送审单位(多为外省份)。通过快递公司邮寄论文,通过快递公司取论文,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采用网络审阅,环保、快速、省心,优势明显。
3.3 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基础材料收集好,只需给评阅专家网址(或二维码)、账户、密码,专家即可在网络端审阅论文,不受办公环境制约,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⑤
3.4 提前知道评审结果,便于安排答辩
专家审阅论文过程中,可随时提出评审意见,待论文评阅完成后提交论文评阅结果,学生收到评阅反馈意见后可及时修改论文,管理单位可随时了解评阅情况,以尽快通知各学科、各学院,各学院可根据反馈结果合理安排答辩时间。
3.5 建立评审专家库
网络评审经过几年发展,管理单位可对评审专家建立评审专家库。今后,管理部门可直接与专家交流、沟通,不再走传统的研究生处、各学院研究生秘书、专家这一繁琐的工作流程,直接同专家面对面建立关系,评阅论文。专家库的建立不受地域限制,可以选取更多院校、更合适的专家评审论文。
3.6 利于数据分析,指导管理者调整政策
网络评阅论文,数据更容易分析,管理者可清晰、直观掌握各年度论文评阅情况,有利于论文评阅工作的总结,及时调整下一年度的论文评阅工作方法和思路。
4 网络评审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1 年龄大的专家不习惯
年龄大的专家接触网络相对偏少,对网络评审工作还不适应。这要求我们开发更为清晰、便捷的网络论文评审系统。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如不习惯网络评阅,可在线打印学生论文及论文评阅意见书。
4.2 电子版论文暂不能实现快速标注服务
纸质版论文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标注,网络评阅论文暂时无法随意标记。目前可采取在线打印的方案解决,未来尽快实现一种简单、方便、快捷的网络标注服务。
4.3 网络评阅论文对软硬件有一定要求
网络评阅论文对专家使用的电脑系统、浏览器有一定的要求,目前兼容性还不够完善。论文评阅使用说明书的编写上,尽可能地把所有能考虑到的问题汇总编入。
4.4 培养用户习惯
目前国内采用网络评阅论文的学校还非常少,特别是中医药院校,尚处于未开发阶段。X大学尚未接到网络送审的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论文。由此可见,中医药院校的评审专家,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网络评审。
4.5 电子支付
专家评阅论文后,填写论文评阅专家费用领取单,由X大学研究生处学位办审核无误后直接支付。目前正与技术人员协作开发,争取未来可通过支付宝应用来支付评审费。
4.6 网上签名和盖章
网上签名已无技术障碍,电子盖章相对困难。目前的想法是,在线打印后,盖章,传真回X大学研究生处。
远程网络论文评审工作才刚刚起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未来,论文评审工作将会变得越来越快捷、安全、有效。
通讯作者:王洪峰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40204070YY)
注释
① 张德勤,龚道华,杨勇.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网上评阅的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3):34-37.
② 封旭红.学位论文盲审区域合作的实践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9):22-25.
③ 吕向前.研究生学位上评审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3(6):27.
一、评审依据
(一)工作经历(能力)条件和业绩成果条件,执行原省人事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教授级)资格条件(试行)>的通知》(粤人发[]89号)、《关于印发广东省林业高级工程师、工程师资格条件的通知》(粤人职[]18号)。
(二)论著、论文条件,执行粤人发[89号、粤人职[]18号和原省人事厅《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刊物等级划分规定的通知》(粤人发[]300号)。
(三)学历、资历条件,执行原省人事厅《关于深化我省职称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粤人发[178号)、《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粤人发[]177号)和《关于明确当前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若干问题的通知》
(四)职称外语条件,执行原省人事厅《关于调整完善我省职称外语政策的通知》(粤人发[]120号)。2001年广东省职称外语考试合格成绩单不再作为职称外语条件的有效依据。
(五)计算机条件,执行省人社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科目更新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人社发[2号),免试范围同时执行原省人事厅《省人事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通知》(粤人发[]81号)、粤人发[5]177号。
(六)省外来粤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执行省人社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的暂行办法》(粤人社发[2号)。
(七)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两个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执行粤人发[]197号。
(八)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严格执行原人事部《<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具体说明》(人职发[号)、原省人事厅《关于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事业单位具备公务员身份人员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问题的批复》(粤人函[号)、粤人发[号。
(九)继续教育条件,执行《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相关政策规定。直接申报高、中级的人员需提供相应资历要求的继续教育证明。本年度申报职称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需提供任现职以来至2011年的继续教育证明,并全部填写到《评审表》内。
(十)真实性证明,申报人须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表七)、评前公示表(表八)、在现工作单位缴交今年连续半年以上的社保凭证原件,并在所有复印件上加盖真实性的意见。
(十一)评审答辩要求,执行粤人社发号。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教授级)资格评审在专业组评审环节执行答辩制度。评审组认为其他级别个别评审对象的水平鉴定需要以答辩方式测试的,由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通知申报人到会答辩。申报人如不按时到会答辩,其评审材料不提交评审会评审。
二、申报材料要求
(一)请使用新版(09版)评审表,用计算机填写并打印。下载路径为: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广东人事--下载中心--职称评审--新版职称评审表。只需纸质报送,暂不需网上报送。
(二)请按以下顺序和要求提供并分类装订各类材料:
1.《 ( )级专业技术资格送评材料目录单》(表一)若干份(依材料袋数而定),贴于材料袋的封面,并在页首写上申报人手机号码。如有多袋材料,请在表一上标明,如3-1,3-2,3-3,并在表一中用加粗字体注明袋中内容。
2.《广东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表二)1份,请按表格要求走完所有程序,并签名盖章。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及业绩成果情况,请将重要的排在前面。
3.《( )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基本情况及评审登记表》(表三)20份,其中原件1份。请将原件放在首页,并将20份一起折叠,有字的一面朝外。不要填写页首的编号。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及业绩成果情况,请用序号列明,并将重要的排在前面。
4.《 广东省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信息录入表(普通)》(表四)1份。时间请写到月份,出生地请写到县一级,联系电话务必写明手机和办公号码。评委会(专业组为):广东省高级工程师(教授级)资格评审委员会(林业水产热作组)、广东省林业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委员会(林业、园林、森工)、广东省林业工程技术工程师资格评审委员会(林业、园林、森工)。
5.《证书、证明材料》(表五)1份。
6.《业绩、成果材料》(表六)1份。
(注:5.6中的材料除英语、计算机水平和2010年以来的继续教育情况需提供原件,其它为复印件。复印件须由所在单位经办人加盖真实性的意见。论文原件无须装订。)
7.《贴资格证相片、身份证复印件页》(表七)1份。为方便使用,照片请小面积点贴。
8.《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前公示情况表》(表八)1份。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请相关人事、纪检部门监督并加盖意见。
9.《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聘任期满)考核登记表》(表九)1份。请同时提供近3年的年度考核表,并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加盖真实性的意见。
10.在现工作单位缴交今年度连续半年以上的社保凭证原件1份。
11.专业技术工作资历计算和所申报材料的时效均截止于2012年8月31日。
如无内容,请在表格内填写“无”。请一次性提供送审材料送所在单位审核、公示并上报。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受理材料后,不得再对材料进行调整和补充。评审结束后,请在规定的时间内领回材料和证书,逾期不予保管。
三、申报程序
(一)申报人应根据自己的专业技术岗位情况,对照我省职称政策和相对应的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及申报材料要求,认真、客观、如实地准备材料。
(二)申报人所在单位应认真审核申报材料:
1.审查申报材料的合理性。看申报材料是否符合所申报专业的类别和范围。
2.审查申报材料的真实性。看申报材料是否属实,并加盖真实性意见。
3.审查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看申报材料是否完整提交,表格是否填好,工作负面情况是否如实填报,同时或不同时申报其他系列(专业)的资格是否如实填报。
4.审查申报材料的时效性。论文、工作业绩、工作经历、英语和计算机考试合格证、学历(学位)等取得时间是否在今年8月31日前。
申报人所在单位负责对评审材料进行评前公示,《评审登记表》、单位投诉受理部门及电话要在单位显著位置张榜和单位网站首页进行公示,其他申报材料放置在单位会议室等公共场所供查验。申报人所在单位还须对表二(继续教育情况、工作负面情况说明、单位考核及综合评价、评前公示情况)、表三(评前公示情况、单位审核无误并承担责任的申明、单位审核评价意见)和表八加盖意见,对所有复印件加盖真实性的意见并注明经办人。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材料,申报人所在单位应注明原因并退回申报人。评审结束后,申报人所在单位要协助评委会对申报人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并及时反馈情况。
(三)申报人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当地政府人社部门要认真审核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审核材料是否符合申报专业的评审范围和评审条件。主管部门要在表二(上级主管部门或单位审核意见)及表(上级人事/职称部门意见)中加盖意见。当地各级政府人社部门要分别在表二(县/区人事部门审核意见、省直主管部门/市人事部门审核意见)中加具意见。
(四)送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省林业厅人事处)受理评审材料。
(五)评审结束后,申报人所在单位要协助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对申报人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并及时反馈情况。
(六)省人社厅专技处审批后,由我厅人事处发放职称证书和申报材料。
四、评审收费
按照《关于转发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费标准的复函〉的通知》(粤人发[]35号)收取评审费。正高级评审费由我厅人事处代收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非税系统缴交,其他级别评审费在省林业厅非税系统缴交。每位申报人只可申请开具缴款通知书1次并尽快缴款,缴款时限为2012年9月15日。如因特殊原因不能缴款,请及时致电省林业厅人事处。
五、受理时间和地点
受理时间:8月16日至9月15日(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2:00-5:30)。逾期不予办理。请于送材料前先致电预约。
受理地点:广东省林业厅人事处(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343号509房)。
联 系 人:段孟涵、曾国技、孔华清
联系电话:
附件:1.《关于做好2012年度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粤人社发119号)
2.《关于印发<广东省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教授级)资格条件(试行)>的通知》(粤人发]89号)
3.《关于印发广东省林业高级工程师、工程师资格条件的通知》(粤人职[]18号)
4.《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刊物等级划分规定的通知》(粤人发[300号)
5.《关于深化我省职称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粤人发[]178号)
6.《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粤人发[]177号)
7.《关于明确当前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若干问题的通知》(粤人发[]197号)。
8.《关于调整完善我省职称外语政策的通知》(粤人发]120号)
9.《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科目更新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人社发[]176号)
10.《省人事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通知》(粤人发[]81号)
11.《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的暂行办法》(粤人社发[306号)
12.《<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具体说明》(人职发[]17号)
13.《关于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事业单位具备公务员身份人员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问题的批复》(粤人函[]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