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56:42
序论:在您撰写人文基础课程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2008年以来,我校对中职所有学科进行“模块一体化”课程改革,打破了原有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倡导以“工作过程导向”为中心的学习培养方式,又结合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范式与理念,坚决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思路,走校企结合之路。应当说,“模块一体化”改革对于变革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兴趣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对于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的公共基础科程,“模块一体化”课程改革是否也具有同样的效能,有待商榷。二年级学生是我校实施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模块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第一批学生或者说第一届学生。为了较全面地了解实施“模块一体化”教学改革一年后学生的人文素养情况,2009年5月8日至20日,我们对二年级六个班级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共发出288份调查问卷,回收180份,从受调查的对象来看,几乎涵盖了我校电子、商贸和机电三个部大多数专业,学生都接受过包括语文课程在内的几乎所有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影响;调查的内容涉及人文素养的诸多重要的内容。因此,分析此调查结果对于了解我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对于如何正确实施人文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就本次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调查表1:对学生最感兴趣的1-3门人文学科的调查:
调查表2:假如现在你去参加一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讲座,你最希望听到的内容是。
分析:首先,从调查结果来看,表1与表2有诸多相似之处。表1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前三名人文学科首推艺术,其次是历史(文史哲),再次是管理学,然后才是文学和经济学。表2中,前三名分别为艺术欣赏(44.4%)、经济知识(28.3%)文史哲知识(25.5%)这一结果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自古以来,很多教育家或其他名人都曾经强调过兴趣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们对于艺术历史的理解或许有失偏颇,但无疑是值得重视的。其次,前三门学科,在中专课程中,很少开设(艺术),没有开设(历史),或者不可能开设(管理学),除非是专业课程。如果能在公共基础课课堂教学中融入艺术、历史或者管理学的元素或许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如果我校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一些有关这三门学科的讲座或者其他活动,那么对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则大有裨益。
调查表3:你平时获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渠道主要有哪些?请举出1-3项。
分析:首先,学生们获得人文社会知识的主要来源在于电视与互联网,足以说明媒体的时代对教育的影响巨大。对此,如何有效利用媒体技术为公共基础课程服务,值得重视;其次,报纸、杂志和图书这三种渠道不容忽视,可见图书馆的作用十分重要。再次,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很悲哀地发现,学生们通过参观展览(3.3%)、教学培训(8.9%)、向专业人员咨询(1.6%)等三种渠道获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比例甚低,值得反思,这到底反映了课程设置中人文科学主体地位的丧失还是反映了当前人文科学教育对于学生人文科学知识提高的整体衰微呢?在实践教学中,随着“模块一体化”课程改革观念更加广泛而深刻地渗透每一个学科,语文学科也日渐丧失了其人文内涵,演变成完全以实用为目的的“书法课”、“沟通技巧课”“应用文写作课”、“公关礼仪课”、“普通话课”,等等。于是,语文课堂上,思想的光辉没有了,温暖的情感不见了,言语的趣味消失了,有的只是浅薄的调笑或者乏味的知识。效果怎样,也许可以透过这些数据说明。语文学科如此,其他学科亦然。
调查表4: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
调查表5: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实现三大文明的协调发展,除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外,你知道另外一个文明是什么吗?
调查题表6:有人对法律的功能做了如下评价,请发表你的看法。
分析:以上三个个表格,旨在调查学生对一些人文常识问题的理解与掌握,从表4可以看出,并非所有学生都知道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许不知道孔子并不能直接说明人文素养的低下,但对于这样一个影响中国传统文化2000多年的人物无一所知,不能不说是一种人文教育的失败,而这部分竟学生占调查总数的9.4%之多。表5是一个常识性的政治理论题,同样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即政治文明。但正确率仅占21%,而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道德文明,这显然是一种想当然的回答,通过两年的政治课程学习,却很少有人知道“政治文明”为何物。岂不悲哉?表5反映的问题,实际是一种长期以来政治课程机械学习机械记忆而导致的对政治文明的漠视。客观地说,这种符号式的教育效果,不仅政治课程是这样,其他人文学科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表6是一个关于法律功能理解的题目,调查结果是令人欣慰的,较多学生倾向于认为“法律主要是用来保护个人权利的”(48.%的同学很同意法律主要是用来保护个人权利的只有6.1%不同意法律主要是用来保护个人权利的),这与表2中17.8%的同学最希望听到法律方面的知识讲座调查数据似乎有着必然的关联,这说明在现代社会,学生在教育中越来越认识到法律的意义,越来越懂得要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清醒的法律意识无疑是我们整个调查的亮点,这与当前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现代社会政治文明进步是分不开的,也许这一结果能为人文教育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方向。
调查表7 你认为下述方式传播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效果如何?
调查表8:为了更好地开展人文知识普及工作,你认为下列措施是否必要。
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应该提高到什么程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但认真审察学生兴趣,爱好,价值观念、学习方式,等等,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应有所裨益。从表9和表10可以看出,学生认为传播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非常好的三种方式分别是:互联网(62.2%)、影视(43%)、游戏活动(31.7%),让我们不得不重视现代媒体对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影响;学生认为,为了更好地开展人文知识普及工作,“很有必要”的前三种措施分别是:每年组织各类活动(58.9%)、多走向社会了解(58.3%)、学校拨出充足的经费(48.9%)。这一结果体现了学生对活动体验的向往,不由得让人想起杜威的“在做中学”及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什么是人文?说到底,不过是学会做人罢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对于学生心智的影响作用日渐突出,脱离了生活实践的空洞说教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这一点尤其令人深思。
总结: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其集中体现的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人文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也是一种制度,一种法律。人文素养涉及价值观、行为规范,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教育因素,而人文知识只是其中较小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遗憾的是,我们不能够较为全面地对学生的人文思想、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做深入细致的了解,仅能从人文知识及一些价值判断上做一些了解,希望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找到影响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原因,寻求一条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教育方式,通过以上调查,得出以下结论,仅供商榷。
(1)学生人文知识状况堪忧。除了对法律的认识差强人意外,其他方面的常识性知识掌握均不尽如人意。(表4、5、6、)这说明两年来的基础课程教育对中职生人文素养收效甚微。之所以如此,除去学生的基础较差的客观原因之外,在主观上,这一现象的产生也与中职教育过程中过于强化专业技能课程,淡化公共基础课程有必然的关联。包括语文课程在内的诸多公共基础课程已经或正在被专业课程边缘化。如何认识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关系?王杨南先生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可见,公共基础课程肩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使命,与专业课程相比,同等重要,不应厚此薄彼。①
(2)学生对于教育方式与内容的需求与现实状况存在较大程度的错位,这种错位客观上阻碍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无论是从课程设置还是从教学内容与方式来看,学校教育未能充分考虑到新时期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心理特征(表1、2、9、10),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人文课程的兴趣(比如说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如何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地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建构主义教育观告诉我们,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设计的四大要素。在人文素养的提高上,中职学校教育应更多地在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上为学生营造更好的人文教育氛围。
(3)功利主义、技术主义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在职业学校,这种消极影响日趋明显。因为没有比较调查,也许很难断言“模块一体化”改革对于学生的学生人文素养的消极影响,但学生人文素养状况每况愈下的现状大体可以说明人文学科的“模块一体化”教学改革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收效甚微的事实,因此,基于提高中职生职业技能为目的的“模块一体化”教学改革是否也同样适合人文素养课程,需审慎为之。
注释:
①王杨南.积极推行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新教学大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4):17.
关键词:课程定位;教学模式;人文活动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高校的连年扩招,社会人才的需求率直线下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陡然增加。用人单位在选取人才的时候已经不只是单单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高低了,他们更看重人的基本素质。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先生说:“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钱伟长先生理想中的大学生是一个全面发展、有很强就业能力的人。
一、什么是就业能力
什么是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到底包括哪些方面?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以及当前的市场需求,我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就业能力主要有:
1.学习的能力
学习能力不只是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的能力,还包括在课外设计、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与日俱增,如果不能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学习,必将会被时代淘汰。
2.人际交往的能力
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在群体工作中所必备的基础能力,和工作对象以及同事领导等不同人群建立起善意、友好、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开展工作的前提,也是获取成功的关键因素。
3.语言表达的能力
当代大学生无论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都必须具备基础的口语表达能力,能说标准的普通话,掌握基础的沟通技巧,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4.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进行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思考,找到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完成预定的目标。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其原因
在本人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当下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并不乐观,具体体现在学生的阅读量极其匮乏,往往一学期都读不上一本专业书籍,大量的网络游戏和流行电视剧占据了学生的课余活动,学习丧失主动性;不愿主动与人交流,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普遍使用家乡方言,没有使用普通话的意识;除了本班级的同学外,很少主动结交其他群体的朋友,人际交往的能力低下;在学习和实践中,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大多数学生不愿意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实践。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缺陷。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当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普遍低下,学生基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呢?本人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重专业、轻人文的办学模式
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着一种重专业教育、轻素质教育的现象。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表现得极为明显,专业课的课时安排远远大于公共基础课,甚至有的高职院校已经取消了应用文写作、阅读欣赏等语文基础课程,这样一来,学生就被培养成了一种专业能力极强的“机器人”,在这种办学模式的引导下,学生热衷于专业技能的学习和专业证书的考取,完全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可是,“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也就是说,如果人文素质欠缺,即使专业能力再强,在就业的时候也会遇到障碍。
2.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
当前,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学校为了保证招生的数量,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高职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远远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很多高职学生连基础的语言表达能力都不具备。学生报考高职院校时的心态基本都是一致的,就是学习一门技能,能在社会上立足就好,因此他们自身也不重视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公共基础课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劲头不足,学习效果不理想。
3.基础课教学研究不深入
多数高职院校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了解认知不够,教学模式老套陈旧,尤其对于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研究不深入。很多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多年不变,基础理论、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实践实训等结构分配极其不合理。此外,大多数的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呆板,多数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案例分析,导致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的学习丧失兴趣,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也灌输一些人文教育,但是人文教育的部分和整体学科的教学基本处于分离状态,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多数学生在经历了三年的职业教育之后,虽然专业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就业能力却很低下。
三、加强高职语文教学研究,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通过对高职院校就业能力现状及原因的深度剖析,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提升当前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高职语文教学肩负着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人文素质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的重任,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语文课程定位应精准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所以高职语文的学科定位应该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建构基础的文化底蕴,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尽可能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也就是说,高职语文课程不但要教授实用的理论知识,还要兼具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同的语文科目,其课程定位也不尽相同。当前的高职院校语文学科通常开设的课程包括阅读欣赏、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三门课程。
2.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创新
(1)改变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是满堂灌式的教学,教师讲得枯燥,学生听得辛苦,想让语文基础课的课堂充满生机,就应该从教学模式的改革开始,我院的语文教研室就在不同课程的课堂上进行了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
①结合课程内容,创设情境
比如在口语交际课“拜访与接待”的课堂上,教师并不急于告诉学生拜访与接待的要领,而是给学生创设了三个不同的情境:第一种情境是一位怒气冲冲的顾客来到你公司进行服务投诉,你该如何接待?第二种情境是没有事先预约的电视台记者就公司产品质量问题要采访总经理,你该如何接待?第三种情境是和公司经理有情感纠葛的女人强行闯入公司,你该如何处理?这三种情境都是日后学生在职场中有可能遇到的情况,所以学生很容易就被这个问题吸引,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活跃了,学习效率也提升了,教师只需要做简单的引导和总结就可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②根据讲授需要,在课堂增设实践环节
在面试的课堂上,完全可以由学生模拟人才招聘会的现场,在课堂上进行面试表演,通过实践演练,寻找面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带着问题进行课程的讲授与总结,此外,让学生在真正的面试环境中感受到就业的压力,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
③让学生勇敢地表达意见,增强师生互动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威性,不愿或很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做法会慢慢消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2)推广实践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
在以往常用的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的基础上,推广使用实践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什么是实践教学法?就是在学生进行专业实践之后,语文课结合专业实践的需求,进行自己的课程设计和讲授,这样一来语文课的讲授就和专业课密切结合起来。
(3)为学生整理、推荐阅读书目
除了课堂上的教学之外,引导学生在课下多读书、读好书,我院为了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活动,特地为学生编写了一本《大学生必读书目手册》,在这个必读书目手册中设计了两个单元,分别是公共阅读书目和专业阅读书目,其中公共阅读书目中收录了涉及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美学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等50多部经典名著;专业阅读书目则是结合学院不同专业向学生推荐了多部和专业相关的前沿书籍,鼓励学生每个学期都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并尽可能做读书笔记,同时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开辟一个读书分享的活动,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读书感悟,并和老师、同学进行读书交流。通过系列的读书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拓宽学生的眼界和视野,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打下深厚的人文根基。
3.课外的人文活动应丰富多彩
在教学活动之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系列活动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可以结合口语交际课程,开展配乐诗朗诵等演讲、朗诵类比赛,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结合阅读欣赏课程,举行读书报告会活动,让学生彼此分享读书感受;还可以定期举行辩论比赛、书法大赛等既能提升学生人文修养又能培养良好兴趣的活动。这些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展示了学生在人文艺术方面的才能和实践成果,也提升了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张黎明.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与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12).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学改革
士官任职教育相对于部队学历教育来说,概念的提出相对较晚,各教育单位和个人对任职教育认识不够到位,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文化基础课的改革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规律,士官教育也在实践总结中螺旋式发展。我校的士官教育改从办学理念、教育定位、教学实施方面都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和变革。一方面,教学改革推动了士官教育向前发展,学员的任职能力得到加强,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对任职教育认识还存在偏差,改革中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教学,导致从管理层到学员,普遍轻视文化基础课,致使学员的人文素质相对发展缓慢,所以,相对的,改革又制约了士官教育的向前发展。
1.士官院校教育改革中文化基础课的改革历程及改革现状
士官院校教育由学历教育转变为任职教育,由于对任职教育的教育规律认识不深刻,从专业课到基础课,改革中都过分的强调任职需要,重视专业课教学和技能训练,忽视了文化基础课不同于专业课的一些基本的特质和功能,致使学历教育中的老大哥文化基础课在任职教育中成了陪衬,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一种境地,过度重视专业课教学和技能训练已经到了一种非常极端的程度,文化基础课教学受到严重的“打压”和“排挤”, 甚至有人认为,在实际岗位中士官就是操作手,所以只要能够熟练操作即可,不必要懂过多理论知识,文化基础课更没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文化基础课的地位一降再降,课时与内容大幅删减,致使文化课教学很难进行系统的教学。笔者认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和实训服务毋庸置疑,但是每一门课程都有它本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盲目的打乱,势必影响学科价值的整体发挥,致使学员整体人文素养下降。实践证明,这种改革表面上提高了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但因为整体人文素养下滑,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工作中应对能力较低,所以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部队的发展。那么,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学员的整体文化素质较差是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
在国民教育日益发展,地方各高校日益扩招的今天,地方成绩相对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一般直接进入地方大学就读,我们的兵源主要来自三类大学落榜或者高中肄业或者接受教育更低的部分社会青年,而在这一部分兵源中文化基础相对好的战士通过自身的努力考入军官院校就读,再加上士官学员的招生制度不完备,凭关系入学的学员也不在少数,这样造成士官学员的文化基础整体较低,参差不齐,很多学员自述在中学阶段就不喜欢学习,相当一部分学员考入士官院校的目的一是好好学点专业知识,再就是就是混张文凭,以备退伍后自谋出路。在这种背景下,相当一部分学员对文化基础课比较“恐怖”和“反感”,对文化基础课没有热情,文化基础课无用论思想比较严重,很多学员只是为了考试而学。
其次,对任职教育的认识偏差是造成这一局面的又一原因。
任职教育区别于学历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基于任职需要”,教育目的非常明确,直指岗位需要,但这是否能说文化基础课在任职教育中不重要或不需要呢?当然不是。“任职教育”是基于任职需要的一种相对完备相对系统的从人文到专业,从能力到素质的综合育人教。理想的教育结果是士官学员不仅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还要有相对较高的人文素质。我们必须把“任职教育”和“职业培训”区分开来。“职业培训”直接指向岗位任务,进行岗位培训。应该说,任职教育中有职业培训的成分,但内涵远远大于职业培训。在改革中,有把任职教育错误的理解成职业培训的倾向。鉴于学员自身文化素质偏低的影响,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和学员认为,既然学不会,不重要,那干脆就少学或不学。
2.对士官院校教育中文化基础课改革的再认识
士官院校教育中文化基础课的改革走过一段弯路之后,现实促使我们要重新认识士官教育中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改革。笔者认为,要想客观的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正确回答以下这三个问题:一,文化基础课在士官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是什么?是否只是简单地为专业课提供必要的文化基础?二,在士官教育中,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是否是一对矛盾关系?能不能做到两者兼顾?三,面对学员现有的基础现状,能否找到有效途径提高学员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效果?如果切实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士官教育中文化基础课的改革必然会迈出一大步。
2.1充分认识人文教育在士官院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教育除了能够为专业课提供必不可少的文化基础外,它还像自然界的春风细雨一样,滋养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内心,所以人文教育不仅只局限在普通教育中,而应该和每一个阶段、每一种形式的教育相称,从而使每一个人在成为某一专业的专家的同时,成为一个有充分人文精神的、心理健康的社会人。所以在士官院校教育中,学校应设置一些以人为核心,整合自然、社会的课程,并在专业课教学中体现人文教育。
2.2正确处理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在士官院校任职教育中,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不是矛盾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学好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所以士官任职教育院校不能仅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人文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士官人才。
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问题应放在整个士官任职教育中来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认识。在学员培养上应兼顾素质与任职,而侧重在任职:它不仅要培养学员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员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问题,才能使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2.3多渠道,多方式改革文化基础课建设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文素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当今,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适应生产力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社会输送实用技能型人才,推进社会经济发展。语文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必修文化基础课,应看到高职教育下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使教学为“职业特色”服务。
一、实用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人文素养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职业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对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及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总理曾说:“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不仅要培养求知,而且要培养思想道德、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可见,高职语文课应充分体现其“知识实用性”和“高等职业性”,重在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人文素养,即符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水平所要求的“听、说、读、写”综合语文能力及情感精神内涵,具体包括社会交际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学习能力及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内涵修养。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培养目标,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科学调整教学方法,符合“职业教学”特色。
二、赋予语文教学“职业”生命力
高职教育下的语文课程其生命力就是突出“职业特色”,发挥语文的实用功能,切实提高实用技能型人才的人文素养。
(一)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语文课程地位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特殊性,往往是经普通高校录取筛选遗留下的群体,知识基础较薄弱,学习兴趣低,学习态度缺乏严肃性,学习目标及期待较低,缺乏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综合素质较低。教育部也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技能贫穷期,职业技能型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教育质量和专业结构不能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使行业发展受到制约。可见,如何通过教育切实提高职业人的综合素质使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水平的需求是职业教育的首要问题。职业教育体系下的课程设置应认真研究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人的素质要求,找准定位,提高培养质量。
职业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存在着重专业课,轻基础课的倾向,使得基础课地位十分尴尬;大多的语文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普通高等语文教学模式上,难以摆脱精英教育的束缚,内容和方式拘泥于传统学科化系统的类型,缺乏对学生职业教育的考虑,忽视学生的职业差别,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可见,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不高,亟须提升;职业教育下的语文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二)选择符合地域职业特色的教学内容
由于高职语文课的学时有限,无法像义务教育及文学专业的学生那样长期、系统学习,因此高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实效性,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地域特色、贴近本地区行业特点、岗位特点和学生专业特点;应以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水平和可接受能力为起点;注重适用性、人文性、时代性和趣味性,体现职教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认同感;关照学生的就业需要、个性需求和发展需要。同时细化教学内容,开设形式多样能够培养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选修课及语文活动。
(三)突出实用性,创新教学方法
高职学生语文根基薄弱,但思维较活跃;对理论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低,对联系生活的事物较感兴趣。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把语文知识贯穿于多种教学方法之中,保持学生对课堂的新鲜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讲到应用文写作模块,“计划”与“总结”是使用率高,较实用的必讲文体,按传统教学计划设置,计划文体2课时,总结文体2课时。两种文体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可采用对比式教学方法,把黑板一分为二,计划与总结同时对比讲解,让学生一目了然“计划是要做什么,如何去做”;“总结是做了什么,做得怎样”,这种设计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去对比学习,加深记忆。进一步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提供不同的范文参考。高职学生一般懒于动脑,教师就要时刻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教学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辐射思维和对比思维等等,并引导他们如何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运用这种思维,使学生看到语文的实用性,自觉成为语文的“乐之者”。高职下的语文教学方法要体现四个贴近,即贴近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兴趣、贴近学生专业和贴近就业方向,每节语文课都应是这四个贴近的有机融合。
(四)科学设置语文课程考核体系
高职语文的考核方式应突出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性、实用性,注重学生能力要素与精神要素的融合,参考社会行业考核标准,科学设置考核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考核体系应包括平时出勤、课堂表现、参与语文活动情况、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等,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应找准“职业”定位,关注学生职业人的身份特征,侧重于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语文教学真正融于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中,创新真正从职业教育出发的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方法,让语文很好地为“职业特色”服务,让语文真正走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心里。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程设置;衔接;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33-03
一、ESP课程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的教学改革中,特别是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中,课程设置的建设和完善一直是改革的重心之一,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加之社会经济对于外语人才的需要愈加凸显,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更严峻的考验,这都要求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进一步地改革创新,真正实现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目标。然而,在现行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下,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落后,滞后于社会需求,英语专业基础课程与ESP课程课时分配、先后进度、层次深浅等方面无法满足复合型外语人才的专业知识认知规律,使得本来服务于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长期处于修订却总是差强人意。在对多次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和总结的时候,英语专业基础课程与ESP课程之间的课程设置和衔接成为了问题的核心。
二、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任务
从上个世纪英语专业引入中国,至今,2000年颁布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目前依然是我们的办学依据。整体来说,英语专业基本教学理念有以下三个方面: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首要的基本任务是语言技能的训练,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专业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专业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其次,专业语言技能课程的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人文素养首先体现在学生的人文知识上,但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在学生的思想方法、道德水平、是非标准和言行方式上。语言不是空洞的语言符号,而是思想的载体。另外,专业语言技能课程的教学还承担着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任务。思辨能力指的是一个人清晰地进行思维的能力,他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形成自己观点和呈现自己观点的能力。和人文素养一样,思辨能力的培养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
三、ESP专门用途英语的地位
ESP的教学方向是培养能够在特定的职业范围使用英语的专门人才,学生不是为语言目的而学习语言,而是要通过语言去学习某个特定的专业课程,向专业技术领域延伸和发展,并具有专业方面的英语交际能力。ESP既不是单纯的语言课,也不是单纯的专业课,而是将语言应用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从而帮助学生能够以英语为工具在相关领域进行信息交流。不管是普通高校,还是高等职业院校,ESP教学并未完善,现存的问题也非常突出,这些造成ESP教学既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又无法适应社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所培养的学生尽管通过了这样或那样的考试,聋子英语、哑巴英语层出不穷,可谓学不能用,学不致用。除了我国ESP的发展阶段局限性和本身ESP教学不成熟的原因之外,人才质量无法满足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应该从培养复合型人才时专业基础课程与ESP课程之间的衔接上找原因,衔接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学习者语言技能、人文素养、思辨能力的统一融合。
四、英语专业基础课程与ESP课程之间的衔接方式与途径
以往对于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研究,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毋庸置疑,各个开设英语专业的高等院校也无一例外地在低年级进行了语言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这已经为ESP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满足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更高要求,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下面以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食品工程系、社科与基础教学部的联合教学改革实践为例,希望在高职课程改革方面给与高职教育工作者新的思路和可借鉴的经验。
一、联合教学的背景
现代企业用人条件不断提升,作为高职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高职人才,不但要懂技术操作,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为了切实满足学生的实际岗位需求,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食品工程系、社科与基础教学部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新尝试,以联合授课的形式,实现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二、联合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初期:明确授课目标,进行专业课、基础课授课内容的交叉设计
专业课《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授课教师先期理论讲授GMP、SSOP和 HACCP三者关系;QS认证的意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者关系;让学生了解如何申请QS认证及ISO9000内审员资格。
基础课《应用文写作》授课教师先期讲授市场调查报告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结构和写作要求;并根据专业课讲授的理论内容,和学生一起查阅相关案例,并为调查活动设计调查问题。
(二)中期:开展参观、实习实践活动
专业课教师:组织参观内蒙古食品药品检验所、农科院、伊利中心实验室,讲授课程相关专业知识及岗位技能;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ISO9000、HACCP、GMP及SSOP在伊利冷饮车间的应用;全系参观蒙牛基地牧场、生产加工车间等地,对其企业管理及企业应用HACCP、ISO、GMP、SSOP等管理系统情况有了一定的认识。
基础课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每次参观的内容,并对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让学生在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深刻领会专业课教师前期讲授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新发现、新见解及新质疑,并将所学、所感、所思以报告及PPT形式呈现出来。
(三)后期:以讨论课形式检验学习成果
后期以讨论课形式联合授课,让同学们围绕“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主题,结合参观伊利、蒙牛车间及内蒙古食品药品检验所的所观所感,分小组,以代表发言、辅以PPT演示的形式展开研讨。同学们密切联系生活,充分运用本学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从食品营养、食品质量与安全等方面分析现状、探究原因,并为当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献计献策。期间,专业课教师从专业角度积极设问、答疑,引导学生拓宽思路、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课教师则从PPT文字写作、格式设计及语言表述方面进行点评和指导。研讨会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学生们一致反映此种授课方式从形式到内容都别开生面,深化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三、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联合教学的创新经验及推广价值
专业课与基础课联合授课,发挥了各自的学科优势,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一)对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和全面的阐示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过分突出实践的比重,而忽略了与实践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的教学案例呈现的做法是:突出理论先行,在实践中求证、检验甚至质疑理论,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创新思想,进一步补充完善既有理论。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二)优化利用教学资源,满足专业课和基础课的各自需求
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努力通过课例研究、教师协作、专业课与基础课学科打通教学等方式来整合课程资源,在不同授课内容、不同教学方法的相互交叉、整合中,努力构建一个立体的、开放的、多维度的学习空间,在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同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优化利用。有效解决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联系不紧密、不同步的问题;解决了专业课程综合实训因学生的调查报告、总结、PPT文字表述能力不足,对于实训经验不能及时总结、深刻剖析、有条理表述,令实训效果大打折扣等问题。
(三)激发了学生创新性学习的积极性
改变了单一的“填鸭式”理论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了“理论来自实践,不断完善的理论最终回归指导实践”的设计理念。如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诸多食品安全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QS认证的意义,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企业管理人员,你有哪些好的管理措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系统管理全局观念。此种教学模式,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会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为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打破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科壁垒、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相互渗透的做法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利于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此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实践,对未来高职教育多元化课程结构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整合及利用、课程教学空间的拓展具有极强的启发和先导作用。其经验的推广,有利于优化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效果,真正实现高职课程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的完美统一,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伯玉.高职教学改革探讨.广西轻工业.2009年第6期.
[2]宋秀英.基于高职教学改革发展思路之探究.职教论坛.2011年第35期.
[3]李仁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及高职教学及其管理改革探讨.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六期.
作者简介
金艳(1973?―),女,蒙古族,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社科与基础教学部教师,讲师,主要讲授《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及《大学语文》课程。
关键词:公共课;应用文写作;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253-01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应当掌握的一门重要技能。《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民跨入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起着主导与推动的作用。按照“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强中高职协调,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一、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
公共课改革的尺度“必需、够用”已形成共识。即本课程教学是否“必需、够用”、后继课程是否“必需、够用”、培养人才是否“必需、够用”。如果说,“必需、够用”原则体现了公共基础课的工具性价值取向,那么,仅遵照这一原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公共基础课还具有人文性价值。公共基础课担负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着力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基础能力培养,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提高《应用文写作》的课程质量,逐步摆脱传统的学科逻辑体系和学科界限,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将知识板块、知识线条重组与整合,重构《应用文写作》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学效能。才能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中取的平衡。
二、注重公共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原教育部高教司张尧学司长强调,高职教学改革应该强化“两个系统”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即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其中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必须要进行课程改革,应根据不同专业发展需求,分别精心设计基础课程,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为学生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应用文写作》除了它的公共性之外,还应该具有特殊性。即在专业特殊性的要求下,面向不同的专业重点突出不同的内容。同时特殊性还体现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这也是《应用文写作》在改革中应该注重的另外一个方面。
三、注重基础和服务专业的兼顾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相比于普通高校更强调专业技术与应用能力培养,相比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更强调知识与技术的复合性,更注重发展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职公共基础课在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承担着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任务,另一方面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公共基础课既能培养高技能人才所需的基本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又能服务于专业学习奠定专业学习基础,是目前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
为此,《应用文写作》课程应明确“强化基础、服务专业”的改革目标:一方面,改革学科一贯强调的中心内容,衡量和取舍知识的宽度与深度中,强化高职教育基础能力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另一方面,课程必须加强与专业课程的联系,针对专业教育对此门课程的具体需要,服务于专业,为更好地学习专业打下基础。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文写作能力已成为一个人的职业核心能力之一,许多企事业单位把应用文写作能力看作是从业人员必须具有的基本技能,这项能力一定程度上已经同谋生、职薪等要素联系在一起了。可见,提高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是当今社会赋予高职院校一项重要使命。但是,从目前高职院校的情况来看,《应用文写作》课程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教学课时相对较少,有的高职院校甚至不开、学生和老师都不够重视、上课形式呆板,课堂整个学习氛围较差、教师授课方式传统老化等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当代大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深化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