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会计继续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15:35:16

序论:在您撰写会计继续教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会计继续教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十条之规定:持证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新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尽管在实施新会计准则之前我国广大会计从业人员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培训,业务素质也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确切准确执行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目前我国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现状

1、会计从业人员结构失衡

现阶段,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达1200多万,从学历上来看,低学历或无学历的会计人员还占有相当大的比率,受过大专会计教育的不足15%,有的甚至没有受过专门的会计教育;从职称上来看,高级会计师的比例只有1.16%;会计师只有8.51%;助理会计师和其他高级资格的比例只占到11.4%;其中居然有72%的从业人员没有从业资格证书。虽然有的会计人员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但整体知识结构远远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层次会计人才匮乏,与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实施人员要求不相适应。

2、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存在问题

就会计从业人员而言,其综合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会计业务素质、综合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五个方面。其中业务素质指的是一个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熟练的记账、算账以及会计电算化技术等操作技能的能力,编制财务计划、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质量。有的会计人员虽然经过正规的学习,但由于满足于现状,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导致业务知识贫乏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有的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对政策法规的运用和业务处理不够准确,导致业务处理的估计、判断偏差较大,会计信息失真,给经济管理决策者带来了失误;有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更新较慢,不认真学习新知识,继续教育学习不积极参加。

3、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法制意识不高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在我国一些企业没有建立一个能够保证会计从业人员具备优良品质的机制,内部牵制制度不健全,对会计人员的管理监督较为松懈。通常情况是只要从业人员通过会计资格考试之后拿到颁发会计证,之后的工作就没有相应的再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的机制,有的会计人员缺乏理想信念和敬业精神,有的会计人员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对职业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似懂非懂,十分模糊。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

1、科学性。新会计准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会计理念上,新会计准则体系比以往更加关注企业资产的质量、更加强调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日财务状况进行真实公允地反映,更加强调企业的盈利模式和资产的营运效率而不仅仅是营运效果,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

2、全面性。新会计准则体系从纵向看,是由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从横向看,38个具体会计准则和两个应用指南基本上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既有各类企业一般的、共同的会计业务处理规范,又有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有了这套新会计准则系统,即使现在没有,将来可能出现的新会计业务,也可以根据基本会计准则进行判断和处理。

3、可操作性。从1992年至2005年底,我国先后颁布了16个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也经历了从13个行业会计制度、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和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统一为三个企业会计制度,还了一些补充规定,对会计教学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都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会计政策变更要调账、调表问题,增加了会计人员实务操作的难度,使得处理出来的会计信息由于经常调整,其严肃性也大打折扣。新会计准则对这一现象作了彻底的改观。不仅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了一般原则指导,而且对如何运用会计准则提供了操作指南。由于此次新会计准则体系出台,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思考和完善,其科学性有助于该准则的运用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性。

4、可持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

在结构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现由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体例合理,定义科学,表述清楚。整个准则体系,兼顾各方面利益,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不是对国际会计准则的一味模仿,而是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实际国情,在很多方面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三、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1、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全面系统地进行新会计准则培训

会计人员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都习惯于执行会计制度,会计业务发生时直接套用“借”与“贷”的相应科目,但新会计准则规范的是确认计量和列报的一般原则,甚至没有具体的科目名称,这从客观上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要对会计准则有较高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培训过程中,加深学习者对新会计准则颁布的背景和意义理解,明白会计准则制定的目的和出发点,全面系统地进行新会计准则的培训,明确新会计准则的体系结构和各层次的理念,使其更多地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让报表使用者更真实地看到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以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2、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会计惯例等会计标准,充分考虑企业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对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应采用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即:对企业采用什么样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一般原则的应用进行判断与选择。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强调“商业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对某些交易或事项不再规定具体的会计处理法,而是给出某些判断的标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对具体事项的处理只能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再者,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经营风险的加大,企业的会计环境和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使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日益增多,职业判断的难度加大。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在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必须依据现有会计法律规范和制度,对会计政策和方法做出选择。

3、更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由于新会计准则在许多业务的处理方面不像以前的会计准则规定的那么具体和清晰,从而给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操作上留下了很大的可自由选择的空间,如果不注重职业道德的修养,这些空间会成为他们做假账的一个理想场所。这样做将给企业、会计人员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提高职业道德观念,严格按照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财务处理,客观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真正做到操守为重、不做假账。

4、强化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更加突出,会计从基础的会计核算服务向单位经济预测、决策、控制等高端服务转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精通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熟知财务管理、审计、金融、证券、人力资源等相关学科知识。只有具备了这些立体经济知识,才能从较高的视角上把握财会工作运行规律,才能根据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选择适当会计政策,做出合理会计估计,提供真实会计信息。

5、开展广泛的、分层次的培训活动

新会计准则培训过程中,要针对不同财务人员进行分层次的培训,其中企业领导层应重点关注准则新变化对企业经营策略的影响;中层会计管理人员应深入了解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背景和特点,实现对企业内部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方法的合理选择;基层会计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掌握新会计准则应用方面的相关内容,认真学习与会计实务紧密联系的会计处理方法的改革,将其切实贯彻到今后的实务操作中去。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是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它的理念、体系结构及具体内容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必须从改变会计人员思想认识出发,从加强新会计准则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出发。

参考文献:

1、夏鹏.新会计准则出台: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J].财会月刊.

第2篇

1.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对会计教育进行深化改革。我国21世纪经济体制发生的重大转变,由原来的工业经济逐步发展成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属于全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知识能够有效推动国家的经济增长,实现国有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知识带领经济发展的时代,会计这个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已经加入WTO,作为会计从业人员要与国际会计相互协调,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要求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变得更加复杂,所要求具备的职业技能定位也越来越高。在科技信息技术快速进步的社会中,会计理论研究方面需要不断深化和改革,国家颁布了会计具体准则的实施办法,所以会计从业人员必须随着国有经济的转变而逐渐变化。变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由传统手工方法向现代高科技记账方法转变;由报账型向管理型与决策性转变;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自主型转变;由事后型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转变。

2.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需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养,培训过程中要坚持我国的政治主要方向,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学习认识能力、工作实践能力、自我创新能力。其次我们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将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进行创新,让会计人员熟练掌握会计业务的操作,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最后我们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培养会计的职业道德,让会计人员更加谦虚谨慎、爱岗敬业、廉洁奉公,以严谨的工作作风面对自己的职业生涯。

3.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能够改变我国会计教育落后状况

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模式需要由知识积累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继续教育的改革需要以制度为主要培训的出发点,从而使教育培训内容不断创新,作为培训部门我们要协调好会计继续教育的现实性与前瞻性之间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及时调整与教育模式转换之间的衔接,我们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会计培训教育的经验,培养出合格的中高级会计专业人才,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二、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企事业单位缺乏对继续教育认识和重视

企事业单位缺乏对会计部门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对提高会计业务水平不够重视,不愿意多投入对会计部门人员的培训学习经费。有的中小民营企业为了为了节约成本,基本不安排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没有将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列入员工职业培训教育计划当中。

2.集中培训和培训内容的问题突出

我国会计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会计人员学历不同他们接受的能力自然存在差异性,在现阶段的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主要采用的培训方式是集中培训,在较短的培训时间内,填鸭式的方法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受教育者,这样的培训方式直接影响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存在单一性,培训教材不分主次高低,培训对象不分企事业单位,培训范围不分地区,结果培训内容与工作实际情况不符,很难学以致用使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失去学习兴趣,影响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

3.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陈旧,培训形式及考核方式跟不上时代要求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所采用的教材缺乏针对性,现在会计电算化已经基本普及,很多会计从业人员缺乏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了解,影响工作质量。培训教材的陈旧影响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培训教材要不断改革和完善这样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培养符合科技发展的会计人员。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采用面授的培训形式,虽然这样的形式非常直观,但会计从业人员由于工作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带来了很多不便,有时势必会影响工作。在接受继续教育期间很难始终坚持学习,培训期满后很多学员难以得到真实的收获。目前,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主要的考核采取签到和一份试卷的形式完成考核内容,但由于各种原因课前签到考核形同虚设,甚至有些会计人员不参加培训学习,在考试时抄抄写写,这样的考核毫无意义可言,没有达到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使继续教育更流于形式。

三、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应对策略

1.提高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

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帮助企事业单位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重视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这样才能提高单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提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综合能力

开展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主体是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因此培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继续教育的培训效果,我们对于培训机构应该采用竞争的方式,利用优胜劣汰的方法选择综合能力强的培训机构,这样才能有效改进师资队伍,提高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

3.开展网络教育培训方式

21世纪网络教育的迅猛发展,在教育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作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我们应该推行网络教育的培训模式,而且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我们能更加生动的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将枯燥的学习教育模式变得生动起来,这样还能有效节约继续教育的成本。在网络普及的社会中,可以采取多模式、多层次的继续教育方法,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质量。

4.开展会计从业人员征文奖励活动,提高教育培训内容

我们要不定期对会计从业人员开展征文活动,让企业当中的会计管理工作者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谈谈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感受,在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计从业人员中挑选优秀的人员谈谈培训过程中职业感悟。

四、总结

第3篇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认识不足。许多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不够重视,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班经常缺课、少课,认为培训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是形式主义的“花架子”。有些单位至今仍没有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列入议事日程和本系统本单位整体的人才资源开发规划。有的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不予准假。

2.对会计继续教育定位有偏差。现在的会计继续教育被简单地定位于岗位定向培训,实际操作中主要局限于会计专业知识、会计法规制度、会计准则的培训上。

3.会计人员的格局和机制不够完善。我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主要以财政部门为主导,财政主持教育计划、教学组织、考核等项工作。但社会办学机构参与度、用人单位参与度、会计人员参培率存在不足。同时,会计人员分布在社会各行各业,大多数单位领导不重视会计部门的整体素质,在智力投资上,领导只重视对业务部门人员的专业水平的投入,而对财会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素质的提高重视甚少。

4.会计继续教育缺乏针对性。我们的会计继续教育几乎都是中、初级会计人员的大集会,同时也是企业会计人员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大集会;同样的学习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办法,大有“公平教育”之势。但是这样根本不可能使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初级会计人员认为学习困难,而中级会计人员则认为内容简单,不能使继续教育真正收到实效。

二、今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策

1.提高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认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是关键。宣传对象不仅包括广大会计从业人员,还要包括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只有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在时间和资金上予以支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才能有实现保证。对于广大会计人员来说,应深入领会知识经济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树立继续教育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将继续教育内化为自己的职业需求,要有意识地通过继续教育培养会计人员的终生学习习惯。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目前,一些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诚信丧失,违背准则、弄虚作假之事时有发生。不能坚持原则,为违法乱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编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些问题都表明,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重塑会计诚信,已是当务之急。

3.建立“财会网”,积极推行网络继续教育模式。目前缺少一个专门为财会人员服务的会计网站,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个专业性强的权威网站,利用网络的灵活性,充分发挥会计行业管理职能,及时会计管理有关法规、政策,提高工作效率,拓展会计管理工作的空间。而且,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教学形式。通过网络平台学习教学课件,进行网上专业考试,取得继续教育合格成绩,实现会计人员年度继续教育计划。

第4篇

(一)网络继续教育的劣势(Weakness)

1.会计人员行为难以控制性。由于网络教育是开放性教育,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自我调节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对会计人员的自我控制能力要求比较高,如果会计人员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2.教学形式单一。网络继续教育基本采用教学课件显示、授课老师讲授的方式,老师在讲课时没有学员互动,讲授形式较为死板,会计人员也无法与教师互动,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降低了会计人员学习的兴趣。

(二)网络继续教育的机遇(Op-portunity)

1.网络继续教育是信息化发展的形势要求。当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会计人员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熟悉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在信息化环境下,继续教育必须适应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更新财会人员的传统观念和知识结构,使他们尽快适应网络环境,满足会计信息化要求。从目前来看,我国信息化突飞猛进发展,为会计人员网络继续教育打下较好的物质基础。

2.国家政策对网络继续教育的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政治稳定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财政部已将发展网络继续教育作为促进会计人才队伍提升的重要手段。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要求“应当积极推广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方式,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将远程网络化会计培训作为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我省自2012年引入网络继续教育以来,采取了一系列的宣传和推广措施。2014年1月7日,省财政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通知》,正式将网络继续教育作为会计人员参加培训的一种重要形式加以推广。

3.高效管理的需要。传统的继续教育在会计人员学习确认和登记方面都是采用手工方式,人为的操作难免有差错的产生,常常出现确认错误或无法登记的情况。会计人员参加网络继续教育情况自动与我省管理信息系统个人信息进行匹配,登陆、学习、确认、登记都是在网上自动完成的,减少了人为的失误,节约了社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网络继续教育的挑战(Threat)

1.部分地市继续教育管理部门与会计人员认识有偏差。部分地市管理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继续教育的优势,认为与传统现场培训是互斥的学习形式,导致我省各地在开展网络继续教育程度上差别较大。同时,我省会计人员中不乏偏远落后地区、年龄较大、计算机水平较低者,对于上述会计人员来讲,网络继续教育是一个全新事物,他们不愿意接受新兴事物、对网络继续教育这种新的继续教育方式缺乏认识,不愿尝试。

2.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网络继续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无人监管。虽然,网络课程在会计人员听课过程中会定时弹出提问,要求学员回答后才能继续计时,但是一些会计人员挂课却不听课,使学习效果无法保证;考核作用也是有限的,答题过程中有显示答案的按钮,一些会计人员还没有进行答题就点击了显示答案的按钮,不能真正确保会计人员已掌握相关知识。

3.市场违规操作问题。在我省开展网络继续教育的几年中发现有个别中介机构向会计人员收取高额费用代替学习的情况,极大的损害了广大参训学员的利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二、会计人员网络继续教育管理基于SWOT分析的策略

(一)拓宽教育内容,针对性的选课实践证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非常关键。财政部门在课程安排上,应当关注其针对性和实用性。针对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法规,近期焦点和热点,录制相应的课程;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选择行业经典的课程;针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确定适应其能力发展的课程;针对会计实务中经常遇到的困惑,录制以解决问题为主的专题微课程。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财政部门还可以根据会计人员的基本情况,为其度身定制课程,推荐适应其能力和水平的内容。

(二)创新教育形式,变被动为主动会计人员除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外,对实务操作的需求也非常大。财政部门应与网校沟通,创新教育形式,不能仅局限于“满堂灌”的理论学习方式,更应增加模拟演示的课程,开发可以模拟操作的课程,使会计人员真正学以致用。通过制作出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来吸引会计人员坐到电脑面前,通过及时实用的线上交流,提高在线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三)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认识网络继续教育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手段。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宣传媒介加强宣传,一方面使各级财政部门对网络继续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纠正一些会计人员认为网络继续教育难以操作的的认识,引导会计人员参加网络继续教育,使广大会计人员熟悉网络继续教育流程,且会操作。与此同时,财政部门还应不断优化操作流程,做到上网操作简单易行。

第5篇

1.对继续教育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

调查发现大部分的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是学习最新的知识,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或是为了会计技术职称考试和评定的需要。但不容我们忽视的是仍有不少的会计人员只是为了应付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注册登记,面授学习上课积极性不高,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无故不上课;网络学习只是挂课时而已,对继续教育不感兴趣,从而使得继续教育变成例行公事,没有取得实际的教育效果。虽然《规定中》要求“会计人员所在单位负责组织和督促本单位的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但仍有部分企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无规划或规划不科学、支持力度不够、经费投入少。单位领导认为,继续教育是会计人员自己的事情,与单位无关。单位在制度与物质上不能够给予会计人员足够的支持。并且会计人员是否参加继续教育也不与单位考核挂钩,既不影响晋升又不影响加薪,这样反过来也导致会计人员消极对待继续教育,应付了事。

2.培训机构不规范,培训的教学质量不高

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单位有的不符合财政部门的资质要求,承担培训工作的教学场所、设施、师资队伍、管理团队等缺乏规范性,导致培训计划不科学、师资队伍阵容不符合要求、授课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滞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效果和质量。

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层次性和系统性

在实际培训中,不分高、中、初,一视同仁,尤其集中培训更是如此。高、中、初三级会计人员一块报名、一块听讲、一块考试,完全忽视了不同职称级别往往有着不同的工作实践,不同的工作实践又有着不同的理论需求,不同的理论需求决定着不同的教育内容。目前的培训内容缺乏多层次性,导致持证人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训效果甚微。系统性是指教育内容的条理、连贯及递进;前瞻性是指教育内容的超前性。就以单位组织的集中培训分析,现在的集中学习存在着“一刀切”现象,不分高、中、初,统统学习指定的、相同的会计法规。这样,继续教育的行为是“补丁”的行为,作用是“补丁”的作用。培训内容前后期之间没有联系,缺乏系统性。培训疲于补漏,计划性不强。缺乏前瞻性,主要表现为,现在的继续教育前瞻性问题研究得不多,缺少对不同对象长期发展学习内容的研究与制定。

4.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式单一,考评不严,形式化严重

尽管会计人员可以自愿选择继续教育的形式,但从调查来看去培训机构采用面授培训为主要方式,而且培训者不了解培训对象的需求。培训结束的考试形式有开卷和闭卷两种。采用闭卷形式的,由于监考不严,往往造成了实质上的开卷考试,形成造假的不良风气,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二、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建议

1.增强认知,加强自我导向型学习模式建设

当今时代,全球化市场经济一体化模式不断发展、以知识经济为载体的多元化思想文化方式不断发展,给目前会计人员的自身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发展储备情况带来了较大挑战,会计人员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知识文化建设,随时更新知识管理体系,积极加强自身会计继续教育学习,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工作中的实际能力和素质,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建设不但是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外在需求,并且还是会计工作人员的实际需要,会计人员要在将继续教育作为绩效考核一部分的前提下增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建设,强化自我导向型学习模式,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提升实际工作和策划能力。此外,用人单位要从长远的综合角度出发来强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利用前期的教育资金投入成本换取更多的实际性人才效益和先进的管理效益,并且还要不断更新继续教育的培训费用和管理手段,通过将继续教育纳入到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来使各项培训报销、教育考核实施条例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内容上应注重适用性、层次性

会计继续教育不是为了漫无边际地帮助受教育者进行知识储存,而是以适用性为宗旨,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以快速有效地将会计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去为目标,选择对提高会计人员执业水平有帮助的内容进行相关教育。改革原有不分受教育对象的水平、职业和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由行政命令统一组织、安排和学内容的继续教育方式。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就其接受面来讲具有广泛性。从参加继续教育人员的知识结构看,有高、中、低不同层次;为此,可以进行针对性教育,其中高级会计人员的教育目标是高层经营管理人才,主要对企业的经营战略进行策划和规整;中级会计人员要对企业中的具体会计实务进行处理,并积极协调各方部门的工作关系;初级会计人员要学会进行基本的会计业务操作和实践。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最终提高会计继续教育的有效性。

3.加强会计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

为搞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应进一步改进培训组织管理。加强对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管理。在培训前应进行深入调查,包括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培训教师,特别是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真正了解会计人员的工作所需,拓宽培训内容,增加与会计工作密切相关的税收法规和其他相关经济法规的内容,通过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使会计人员能够学有所得,成为培训的受益者,以此调动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在培训中合理安排培训班级的分配,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加强考勤管理和课堂纪律管理,加强与培训学员的沟通,了解学员对教师授课情况的评价,了解培训目标的实现程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在培训结束后,应认真组织考试以检查学习效果,并通过问卷等形式了解学员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进行改进,提高培训效果。

4.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建设,加强监督和指导

第6篇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适应经济发展“两个转变”的客观要求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现代会计必须随之转轨变型,由报账型向管理型、决策性转变;由事后型向事前型、事中、事后全过程转变;由被动型向能动型、自主型转变;由传统手工方法向现代高科技、网络化、规范化转变。适应形势,更新知识,不断进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是科教兴国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企业改革、会计主体变化对提高会计人员基本素质的必然要求。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其基本思路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形式多样化,会计主体多元化,在企业错综复杂、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①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对时局变化的高度敏锐性,感悟时局变化对企业财会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及程序,要加强学习,坚持方向,提高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②具有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市场经济综尚超前和创机关报、竞争和法制,更体现了风险与效益对等的根本法则,归根到底市场竞争是产品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这一些均有赖于国民教育和不断学习。

③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一定的新技术知识,较娴熟的业务操作能力,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

④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刻苦学习,廉洁奉公,团结协作。

3.扭转我国会计队伍落后状况的现实要求。财政部长项怀诚指出,当前会计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合格的会计人员数量不够;二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三是风气不好,做假账、造假账,违反财会制度和职业道德。只有通过大规模的培训,提高会计队伍的政治、业务和整体素质,实行强制的定期的继续教育学习,更新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会计队伍的不利局面。

4.深化会计教育改革,与国际会计教育接轨的时代要求。利用现代科技的远程继续教育形式,能扩大教育规模,甚至形成教育产业,减少国家投资,解决工学矛盾;实现的人智能最大化,使高科技技术手段成为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的自我奋斗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使学习成为不断探索的动力源泉。更利于教育普遍化,如持续教育、终身教育、持续专业教育、教育深化、非传统教育、成人教育等,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教育为基础,扩大人才培训的贡献率,实现劳动者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

二、会计继续教育的特点

1.强制性,严要求。财政部颁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学习内容、学时由财政部会计司拟订,具体实施由各级财政会计管理部门批准认可的学校、单位组织开展,其运作格局是由培训单位培训,由各级财政部门发证,每个会计人员每年必须接受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若连续二、三年未参加,将在资格考试、会计证年检、评先表模等方面予以惩诫,直至吊销会计证,清理出会计队伍。

2.在职性,层次性。会计继续教育,根据会计专业技术资料(职称)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级别,按文化学习、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来划分。

3.大量性,大规模。我国有1200万会计人员,一个县一般也有一千多名会计人员,要在两三年之内全部轮训一遍,无论是会计人员数还是培训工作量都是大规模性的,是史无前例的。

4.长期性,循环性。会计继续教育是一项长期循环性工作,不但在工作上要循序渐进,循环往复,持之以恒,而且在培训师资、教材、场地、质量、制度及管理,应长计划,短安排,综合配套。

5.新颖性、专业化。一是工作新和专,继续教育在西方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却是一项新工作,尚无经验可寻。一是内容新和专,要向会计知识更新为主内容的技能操作方向转化。

6.开放性,实用性。会计继续教育以自学为主,培训为辅;以专门培训为主,其他学习形式为辅。既可以是读学位拿文凭,也可以为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既可以是拿会计证、会计电算证,也可以搞会计学术课题研究,还可以为考注册会计师;既可以脱产学习,也可以半工半读,长期性与短时性相结合,属于开放型学习模式7.社会性、服务性。坚持以属地原则为主,级别管理为辅的原则。一般地,高级培训权限在中央、省里,中级培训权限在地市一级,初级培训在县里,按财政、财务管理体制的属地原则培训。在培训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咨询,解决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会计服务水平。

8.现代性、多形式。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模式一般有:

①函授学习;

②电话会议形式学习;

③有线电视形式的学习;

④电教录像形式学习;

⑤卫星传授电视接收形式的学习;

⑥计算机为主的学习;

⑦网络为中心的网上教育。

尤其是“以网络为中心”的网上教育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标志。

三、会计继续教育的组织与管理

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艰巨性和紧迫性,树立为广大会计人员服务的思想,立足基层,筹划未来,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检查督促,保证质量。

1.大力宣传,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财会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都积极支持、关心、投入会计继续教育的活动中。

2.明确主体,形式多样。会计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的机关是各级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培训以中华会计函授学校为依托,发挥其它部门的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学习,有自学、有培训;可自己组织,也可委托办班;有函授、电教、录像,也可课堂讲授、网络查询、实地演练;可集中上来,也可分片下去等等。

3.分别层次,分清职能。分期分批,分行业分系统,区别情况,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会计部门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提出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规划和培训要求;

②制定培训单位的资格审查标准;

③会同具体培训单位,制定教救灾计划、收费标准,并指定教材;

④检查和监督培训单位的培训质量。

4.围绕主题,规划目标。

5.坚持原则,加强管理。

①严格许可证制。

②坚守师资条件。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利用

财政部于1998年就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对会计继续教育的目标、对象、受训时间等做了详细规定,2005年9月又了《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对会计继续教育工作做了必要的补充。

一、我国会计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妥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成败。当前,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存在如下问题:

1.知识更新速度慢

会计人员需要及时学习新的会计知识,适应新的工作要求。但是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更新速度偏慢,从新会计准则制定到会计培训教材编写出版往往要一年左右,使继续教育的时效性大打折扣。

2.知识面太窄

财务人员不仅要懂得经济业务的核算,还要懂得管理,更要有一定的决策能力。当前的继续教育显然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会计培训的内容局限于新的会计准则的讲解,对会计日常工作中经常涉及的审计、税法等相关知识不能融入到会计教学过程中去,使培训的知识面偏窄,同时,也不利于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的理解和应用。

(二)会计继续教育的形式不合理

1.缺乏互动的教学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目前教育培训的方式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由专业老师讲授最新的财会法规,对其中的难懂的内容做必要的解释说明。这种方式最大的缺陷就是整个过程缺乏交流,不能形成一个互动性的过程。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能与讲解的内容并不相关,因此对讲解没有关注的热情,使得教学过程流于形式。

2.“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忽略了不同学员的差异

参加会计培训的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千差万别,个人的会计专业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关注点也就不同。目前的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或者说是无视这种差异,致使基础好的学员感觉学不到新的东西,感觉没有听的必要;基础差的学员感觉跟不上授课的步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3.短期培训无法满足不断学习的需要

目前,通过短期培训方式进行的会计继续教育一方面给教授人员带来了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在短时间内让学员融会贯通大量的知识几乎不可能,只能通过划重点的方式敷衍了事;学员由于不能很快地消化所学知识,只能被动的记忆教学内容。同时,这种教育模式与继续教育“持续不断”的学习原则相悖,不能真正做到随时随地的学习和交流。

(三)会计继续教育的主客体

1.培训人员缺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

会计教材侧重于理论的介绍,相关的案例分析也不可能涉及到所有行业领域。当前,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者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无法将抽象的理论介绍转换为生动、实际的业务活动。当前,急需一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授课方式,这既有利于学员接受新的知识,也使得枯燥的说教变的生动有趣和贴近实际。

2.继续教育学习人员缺乏应有的重视

继续教育的对象——会计从业人员是影响整个继续教育培训效果的最主要因素,会计继续教育的最终目标也落在会计从业人员身上,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一些会计人员把会计继续教育视为一种负担,整个培训过程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接受培训的目的只是为了最后的过关考试,使继续教育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二、提高继续教育水平的对策

(一)大力推广网路化教学

会计继续教育需要一种符合新的时代、新教育思想观念、新从业需要的教学模式,这些都对会计从业人员以及培训机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我国现行的会计继续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技术支持,建立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高速、互动、功能完善的会计继续教育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和各种网络的丰富,实现上网条件对大多数会计人员是可以具备的;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家庭,部分会计人员可能难以抽出整体的时间参加集中培训,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在职人员可以相对自主的掌握学习时间,既不会耽误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又可以学习到财会方面新的知识,更新自己的会计知识库,让自己及时参加会计知识的更新培训,避免知识老化,在工作中做出合理的决策。

电子书籍的更新速度和更新成本要比纸质书本快速得多,而且可以随时更正其中的错误之处,因此,用电子教程代替纸质教程可以有效避免纸质书籍编写时间长带来的教材内容更新时效性差的问题。

以往会计继续教育欠缺互动性的问题,现在在计算机网络支持下可以有效解决。在网络教学资源上,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了各种视频、动画,使教学内容更形象化,更贴近现实的工作环境;在内容选择上,学员可以自主点播、选学,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并通过留言、论坛等途径及时反馈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使整个学习过程更加个体化、自主化。为完善网路继续教学需研究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会计继续教育网路化教学的“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资源的存储,即学员在什么地方获取各种资源。根据我国的现状,可以在我国财政机构和会计学会所属网站上开设“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栏,负责新的会计准则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资料的等。二是资料的传输,即学员如何获取所需资料。可以通过实名注册将学员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编号作为唯一的登录名,用户注册登记后可以登录到相应的网站下载所需的各种教学资料,在论坛或者留言板上、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三是客户终端的问题。这是需要学员自己解决的问题,随着电脑价格和网络费用的降低,普通会计人员完全有能力具备上网学习的经济条件。

2.会计继续教育的“软件”配套

(1)教学材料编写

教学材料编写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财政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组织富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教材,使教材包括财会知识的更新,涵盖国家新颁布的财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当前会计领域出现的新型知识等,还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语音、演示、视频资料等丰富整个教学内容。网路化的教材要图文并茂,多层次、多角度地讲解会计知识,使会计人员更容易接受,便于其自己学习和理解。

(2)发挥高校的智力支持作用

高等财经院校作为会计理论的研究和教学机构,在会计继续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一方面,财经类高校具有大量财会人才,通过不断学习最新理论甚至进行理论创新和改革,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理论性的教育资料(如文字资料、多媒体件、教学录像片等);另一方面,高校机构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充分结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经“智力加工”后以适当的形式反应到新的会计理论中,并把这些新理论充实到会计继续教育的网站资源中去,进行实时互动服务。

(3)会计软件的配套更新

国内的优秀财务软件开发企业,必须紧跟会计政策、法规的步伐,做好软件的更新、升级工作;此外,在软件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有所突破,降低使用费用,扩大会计软件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外资企业方面,外国软件不完全符合我国规章制度的要求,没有通过国家评审,因此,用户需在有关部门专家的指导下使用外国软件。

(二)多种教学模式的并用互补

网络教学以其极大的优势理应成为最受推崇的继续教育教学模式,但当前我国还客观上存在着不能实现网上学习的会计人员。另外,其他教学模式也具有网络教学无法取代的优势,因此,应该坚持多种教学方式并用的方针。对于继续采用课堂教学的地区应注意以下方面:

1.引入市场竞争调动培训机构的积极性

会计继续教育的大方针需要由国家会计主管部门制定,例如继续教育的具体内容、教学目标等。在相关的会计继续教育机构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行“招标”和“竞争上岗”,即对这些会计继续教育内容的提供者进行选择,选择其中的优秀机构作为指定的培训网点,使其获得相应的服务报酬,相应的还要对现有的会计继续教育经费的行政分级划拨方式进改革。

2.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

授课老师应该是由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授课教师应该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使参训人员积极参与自由探讨,在课堂上提出工作中碰到的许多热点、难点、焦点的问题作为活的案例,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还要注意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的水平差异,初、中、高级会计人员接受教育的内容应当不一致,不同行业的会计人员的关注点也不一样。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分批次、分层次教学,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行业从业人员的课堂交流,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