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民俗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8 15:35:15

序论:在您撰写民俗博物馆考察报告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民俗博物馆考察报告

第1篇

本文运用建构主义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在教育哲学的层面分析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开设艺术考察课程的重要性与前瞻性。建立新的学习观点与理念并用其反思评鉴美术学院艺术考察课程活动式教学实践。

一、艺术考察课程所依据的学习理念

艺术考察课程所依据的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只有通过把个人世界里的经验组织起来以提高个人面对世界的效能,学生才能主动地建构自己学习的求知方式”。①建构主义的情境式学习是通过问题解决而进行的,是一个建构过程。学习者与环境互动并主动地对外在的经验加以筛选、组织和整合,学习者无须依赖一些既定的程序来进行心智活动。社会文化观强调实践活动对学习发展的重要性。把活动与社群文化有组织地联系起来,并强调认知过程从属于社会过程和文化过程。学习活动与社会情境和文化情境有密切关系。学习是因共同参与实践社群文化而产生的。建构主义观与社会文化观相辅相成。在实践中面对特定情境时,寻找有意义的解决方法。学习应成为学习者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相互撞碰、开放式学习。学习者依据自己的活动,在具体的学习环境和空间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生成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样的学习是创生式学习,笔者称为“艺术考察活动式学习”。

二、艺术考察课程中学习者与教师的关系

教学变成考察活动,教学不再是说教,而是协作和帮助,教学成为考察活动的组织和协作式的框架与在具体考察情境中上下求索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变成考察者并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与考察成为主动参与、主动进取,在兴趣与激情的引导下,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与考察。在具体的学习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中碰撞创生出自己的学习考察成果。教师变成考察者的协助者和服务者,与考察者共同建构考察方法,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与学习者、考察者共同建构考察成果,当然也是学习者进行学习与考察活动的咨询者和解决问题的协助者。

下面笔者具体列举一些艺术考察课程课例:

1.课程简介

艺术考察是艺术情景式实践教学。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学习者的亲身感知与体验使学习者做到知行合一,自主建构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社会的动态关系,扩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全面艺术素质与文化修养。在国内选取艺术考察对象如石窟、碑林、专题博物馆、民居、帝王宫殿、帝王陵墓、名山大川等。

2.教学目标

扩展学习者的艺术视野,感知与体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学会对各门类艺术的赏析、考证并能深入研究,提高对艺术的研究能力与审美能力。通过访问民间艺人、著名画家、民俗专家,以画速写、做笔记、记录影像等动态情景式学习方式获取艺术资料,为各门美术专业课搜集素材。通过艺术考察的一系列活动,学会欣赏、感知、探究不同时代的艺术品,获取优秀艺术经验与丰富的艺术知识,培养学习者热爱优秀的中国文化,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等,探究其与艺术的关系。提高学习者生动准确地感知考察对象艺术特征的能力,掌握快速记录与把握艺术要领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习者举一反三、实事求是、应目会心以及应物象形的艺术思维与实践能力。

4.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艺术考察对象如石窟、专题博物馆、民居、名山大川等。先聘请专业导游或当地专家、学者讲解其文化、艺术、历史价值。教师作为学习者的首席与学习者共同学习。在听完介绍之后教师与学习者讨论、探究、访问并进一步深入考察。在考察的真实情景中教师给学习者传授搜集考察资料的方法。

(1)学习者根据考察的不同地域,自由选择艺术考察的侧重点,如游历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2)学习者访问民间艺人,欣赏民间艺术,感知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方法,获取艺术灵感。

(3)参观考察不同专题博物馆,提高审美欣赏能力,提高艺术视野和艺术感知能力。

(4)学习者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艺术素材,根据自己的特长,认真整理考察记录。

5.考察延伸与艺术考察报告和撰写考察学术论文

(1)学习者通过不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方式如速写、笔记、影像等,仔细分析并深入细致地整理自己获取的信息资料。

(2)把艺术考察的对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人传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探究,深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

(3)教师讲授考察报告、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要求。

(4)艺术考察外出时间为15天,回校整理资料、图书馆查阅资料、完成考察报告和撰写学术论文共15天。

6.考核方式

课堂教学包括教师讲授考察报告及艺术考察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要求。学生按照课程要求撰写考察报告与学术论文,教师根据文章质量、课堂表现与考察态度情况,给予综合评价,以百分计入成绩。教师根据质性与过程性评价方式,把分数与学生的过程性成绩客观地填入下表。

三、为什么要在美院美教专业开设艺术考察课程

美术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学习中国画等专业基本功的同时,还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史,加深对国学包括儒、释、道文化的研究,培养研究型人才。美术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建筑等综合概念。开设艺术考察课程主要是开阔学生艺术审美视野,感知不同地域风土人情,赏析经典艺术品,提高艺术审美能力。通过速写、笔记、影像等记录方式,为专业课收集素材。通过艺术考察活动培养学生以优秀的中国文化为底蕴,开拓创作思路。艺术考察课程中,教师以艺术考察活动式学习方式引导学习者参观名胜古迹、洞窟壁画等,培养学习者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创作、互动、整合、展示的综合性艺术和文化素养。教师引导学习者在社会生活或艺术环境中了解与国画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与能力,鼓励学习者接触多样的文艺形式,丰富文化素养,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见解。学习者在社会生活情境与艺术考察活动中提高体验艺术的综合能力,并形成学生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情感、态度等综合人文素养。

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更应该明白自己将来做中小学美术教师或艺术教师,要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美术与艺术史与发展轨迹,这些具体的美术史与艺术史真正的存在方式是生态的存在于地面、地下与民间。所以给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艺术考察课程更显重要。

结语

第2篇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学生只有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才能激发建设家乡的情怀。如何通过优秀的民俗文化,培养有文化、知国情、爱家乡的青少年,这是山东省枣庄市第二十八中学思索探讨的一个课题。

枣庄市峄城区是老城区,汇集了枣庄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都成为最可贵的教育资源。枣庄二十八中以民俗文化开发和建设为着力点,把老峄县的民俗文化引进校园,通过丰富多彩的基地建设、灵活多样的校内外主题实践、系统生动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深切感受家乡文化魅力,体验家乡文化精髓,领悟家乡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民俗博物馆――传承历史开启未来

2008年,峄城区教育局引导各学校开展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教育活动,用优秀的民俗文化浸润学生心田,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在与家乡人、家乡物、家乡事的接触和解读中激发报国之志,爱国之情。2012年,学校美术教师徐义锋在一节静物写生课上向学校展示了一件物品――卖芝麻香油的梆子,全班50名学生竟无一人认识,更不知有何用途。这事让学校深受启发: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我们这一代记忆中的生活用品,我们的孩子已不知为何物,若不及时对身边的民俗器物进行挖掘和保护,这些物件很可能从我们下一代的记忆中清零。我们了解到徐老师收藏了不少民俗器物,多为峄城老物件,小到一日三餐用具,大至宗教礼仪祭器,门类众多,大大小小塞满了他整个房间。徐老师也有意为学校无偿提供这些物件,供学生参观学习。为此,学校积极争取区文化局、区博物馆的支持,在校舍紧张的情况下,腾出400平方米综合实践教室进行改造,建成3个鲁南民俗博物馆展室。学校邀请当地民俗专家、博物馆专业人士对物品进行分类,逐一进行深层次文化价值挖掘,形成了文房用品、生活用器、百工工具、农耕文化、宗教器物、运河文物等50多个系列,涵盖了新石器时期到近代的民俗器物。这些极具鲁南地方特色的器物,涉及天文、农业、水利、历法、科技、饮食、书画、戏曲、消防、宗教等多方面,我们都辅助以展板予以说明。在每周二固定一个时间,民俗博物馆向全校师生开放,学生置身其中,拥有触手可及的观感和身临其境的体悟,历史与现实对于学生来讲变得更加亲切。每一次参观,孩子们都怀揣敬畏之心,向智慧敬礼,向文明鞠躬,他们将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放置于中华历史文明的长河中,从中寻找到自我身份认同与归属感,形成自己终身的记忆。

民俗主题教育活动――触摸历史感受文化

学校规划开展了“亲近民俗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德育品牌建设工作,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自尊心的同时,把民族精神的激发与道德好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学校成立了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广泛吸纳社会各界民俗专家、家长,成立研究社团,开展了戏曲才艺大赛、传统工具改造制作展、校园民俗文化大讲堂、寻找峄县古建筑、石榴器物主题展、“器物之美”绘画作品展、每月一次的民俗专家讲座等系列主题活动。学校结合教育实际,由家长委员会牵头组织,在博物馆、青檀寺景区、台儿庄古城、遗址公园、匡衡祠、女娲冢开展了体验式教育。

在主题活动中,学生带着心灵中的单纯与感动,去倾听沧桑往事,收集老城记忆碎片,回望飘逝的身影,去亲近这些存在于我们生活,更存在于我们记忆中的城市,也寻找教育的真谛――传承、守望与追求。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实现了“三个结合”,即与团队活动结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与社会力量参与结合,吸纳社会各界支持民俗文化进校园;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营造全社会关心民俗文化教育的浓厚氛围。

民俗研究社团――怡情励志提升素质

学校每周三下午的活动课是民俗研究社团活动的固定时间,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查阅资料、校外考察、到校园民俗博物馆参观实物、亲临《走遍中国・枣庄篇》《古峄探密》拍摄现场等方式,在民俗专家和老师的辅导下,撰写研究报告。目前,已有10余篇民俗研究报告在省市级相关刊物和媒体上发表。同时,多数社团成员还兼任民俗博物馆解说员,通过对民俗器物的标识、讲解,进一步加深了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民俗文化综合实践课,也不仅仅限制在校园内,学生社团和小组走上街头,用画笔和镜头搜寻老峄县的印记,探访文明的轨迹。在老峄县古城墙遗址的现场式体验教学,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一个考验,教师从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的策划者、引导者,需要其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调动多种教学手段,深化教育内涵。同时,教育现场体验开放式教学,学生们自己动手搜集整理家乡文化,自己捕捉信息,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还将民俗文化纳入校园文化整体建设系列,建起了文化石、文化墙、文化长廊、文化景观,突出了校园文化主题设计。

民俗文化课程――无缝对接深度融合

在民俗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中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按照“人本、多元、整合、创新”课程理念,根据科学性、民主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原则,我们努力在人与自然生命、人与科学艺术、人与历史文化、人与社会生活四大门类中开发课程,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获得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学校开发编制了校本教材《古峄拾珍》和《承乡厚土》,并排入课程表,由专职教师严格按照班级课时授课。在七年级七班,王艳云老师把柳琴戏表演艺术家请进教室讲解柳琴戏,同学们听后感慨连连:“没想到家乡的柳琴戏原来这么美!”在八年级六班,徐义锋老师的美术课正展示汉代的铁犁,学生在速写的同时,对峄城悠久的农耕历史也有所了解。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融合,拓宽了民俗文化参与面,让更多的教师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有效渗透民俗文化。在课程评价方面,实现了由分数向成果展示的转变,评价方式主要有考察报告、作品展示、演讲解说、随笔等,还通过制作展牌,组织书画比赛、征文比赛、摄影比赛、主题班会、故事会、手抄报展览、动漫制作、民俗探究、文化收藏等展示性活动,来进行课程评价。民俗课程的稳步实施,有力地促进了“课程彰显特色,文化促进德育”办学特色的形成,实现了“教育活动”到“教育课程”的华丽转身,使民俗文化教育迈出从“同制化”走向“个性化”发展的一步。

第3篇

由于战争、殖民等特殊历史原因,韩国的文化遗产可以说满目疮痍、残损稀疏,以星星点点的面貌散落于韩国大地。观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馆藏陈列便可说明这一点。为此,韩国的历史文化遗物界定大约为距今50年,也就是说,凡是有50年历史的事物,都可以定为有保护研究价值的历史遗物。如果以这个文化遗产界定时间为准,可以说韩国到处都是历史遗物了。而有几百年历史的遗物就越显珍贵。韩国的遗物档案整理工作十分成熟,所有历史文化遗物都记录在册,并予以重视和保护。

在韩国各地可以看到许多标有“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的景区,究其历史,观其遗物规模、形制,似乎不足为奇。然而,韩国人却认认真真地珍惜着自己的遗物,并整理研究公示于众。民族意识的彰显,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共识与自觉,给人以强烈地震撼和感动。

积少成多,集腋为裘,在一个处处有历史遗物标示的国家,足以让外国人驻足观看,足以培养韩国后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也足以提示世界朝鲜半岛文化之重。

而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一铲子挖下去没准就会碰到少说几百年历史的遗物。其地下出土文物,从质量到数量都极其珍贵可观并有文化研究价值。这些的确令人自豪,可以形容为遍地“珍宝”。然而,“珍宝”多得到处都是的时候,似乎便得不到人们的重视,丢失几个也不在话下。进入博物馆的文物自然是幸运的,而被文物贩子贩卖的遗物数不胜数。最痛心的是,有些中国人并不在乎文化遗产的流失与被盗取,反而自欺欺人地:“这样的东西,咱们有的是!”照此道理,再多的“珍宝”也是禁不住丢弃的吧?

别人因为缺少,才在拼命地捡拾,而我们因为拥有,又在毫不吝惜地丢弃,“珍宝”再多也会有丢尽的一天!

韩国布刷

2005年8月,刚到韩国的第二天,在梨花女子大学美术学院李教授的工作室中见到过一把他珍惜收藏的大刷子,凭直觉我认为是一种民俗用品,但李教授也说不清它的真正用途,只是凭着艺术家对造型美观的直觉才收藏的。这让我多少感到有些遗憾。因为此物属于我研究的范围,我反复观看此物,并辨别其用途,从它的使用痕迹上首先否定了它是炊具,因为没有侧面的使用磨损痕迹。其次怀疑是否是印刷工具,但没有染料的使用痕迹。制作刷子的材料更是令我难以辨认,似草非草,似树非树,分辨不出是何等植物,更分辨不出是植物的哪一部分。从此,那把大刷子像一个谜语一直在我心里牵挂。

2005年秋,由韩国成均馆大学博士生陪同参观了“韩国稻草博物馆”,见到展品中陈列有此物,说明文字解释为韩国传统纺织疏经上浆工具。因为没有具体工艺技术的图片配合,还是不太理解此物。在韩国各地参观的各类民俗馆中也都陈列有此物,并都挂在传统民居厨房灶台旁的柱子上,很容易使人联想为厨房炊具。

之后,在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图书室与梨花女子大学图书馆中,我终于查阅到此物的正确信息,并在考察韩国古玩市场时不惜以重金购得一把品相相当完好的韩国“布刷”。2005年底,笔者于东大门旧货市场,经过协商购得布刷一把,市价35000韩元。经过多方请教,特别是请教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民俗专家,再结合所掌握的文字资料,写出一个小小的韩国传统民间纺织用品考察报告,结束了对此物的考察。

刷子的正确名称为“布刷”,其形制多样,只韩国江原道一带的布刷就有大、中、小3种不同的形制。估计韩国其他地方布刷的形制还会有所不同。

制作布刷的材料很特殊,是江原道一带山上一种齐腰高的草,当地人称之为“刷草”。 在秋天采制其根,利用草根作原料,将草根洗净、晒干、梳理顺直,抓住一头再用布或藤条等材料缠绕绑扎制作成布刷。

布刷是用于传统麻、棉纺织工艺中疏经上浆工序的特有工具。为了使经线整齐、通顺、挺直而便于纺织,要在整理经线时梳理通顺并上浆水。上浆时,经线下燃一炭火盆或炭火堆,以便使上过浆的经线快速烘干。这样处理后的经线挺括舒展,易于上机纺织,织出的布匹也美观挺括耐用。

据韩国图书文字记载,过去,此工具的制作者多为四处流浪的乞丐,他们多以制作布刷换取食物以维持生存。从刷子的制作形式来看,需要有很大的力量与熟练的技巧,估计制作者应为男性。

从收集的图片来看,此工具的使用者多为女性。因为女性是纺织工艺的主导者。此物还用于日常的服装上浆,如韩国传统服装领口的上浆等,但也不排除男性用其梳理牲畜的皮毛。

在我收藏的韩国布刷上,残留有许多麻、棉线头。嗅之有强烈的炭火味道,藤把上有明显的浆糊残留。这些实物残存更证实了文字记载的准确。从我收藏的布刷品相来看,其使用者为勤劳能干并人品端庄的女性。因为此工具使用痕迹端正,说明使用者在此工序中没有不良毛病,动作平直均匀,因此工具使用得平衡端正。工具的保存也相当完好。

在韩国,传统布刷已成为文物级别的遗物被广泛重视,因此,才有了进入博物馆、民俗村的现象。布刷逐渐消失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传统纺织技术在民间的消退、制作人(工匠)的稀少、技术的消亡,以及制作布刷的材料稀缺等。“无用则退,无用而亡”的规律是不可阻挡的。然而,在韩国如布刷这样小小的民间传统纺织工具却被收藏进入博物馆,并有相应的文字图书记录,加之布刷在韩国文物市场上不断攀升的价格,已经构成了人们对布刷的重视与收藏的基础。

目前,韩国传统纺织工艺作为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庆典、旅游等多种形式聚集人气,展演技艺,为人们提供了传统纺织技艺的实践机会。传承技艺,观赏产品,宣传文化已成为固定的地方特色庆典。在这种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相信布刷这种传统纺织工具不会消失。

韩国“竹夫人”

在韩国各地的民俗村以及博物馆中都可以看到一种被称之为“竹夫人”的夏季传统纳凉卧具。“竹夫人”用竹子编制而成,有大大的透气网眼,中空而结实,富有弹性。人在盛夏抱其睡卧以达舒适。其尺寸大小有别,但都为圆柱形,很符合器物人体功学的设计尺度。

此物在韩国被称之为特有的韩国传统民俗用品,在各地旅游市场上可以见到其踪影,售价不菲。目前,由于物质科技的发达,电扇、空调的诞生,韩国人也早已不使用“竹夫人”避暑纳凉了。“竹夫人”也成了历史遗物,被展示在博物馆和民俗村中。

我很喜欢“竹夫人”这个名字,也喜欢其竹编制造工艺和其优美的造型。问过许多中国人都说目前没有见到中国人使用此物,我很想知道中国历史上是否也有此物,是否有过普及时期。

在韩国水源民俗村,我购买了一个大号的“竹夫人”。由于是在冬天,一路抱着“竹夫人”乘地铁回家,引起不少韩国人侧目。在候车时,抱着“竹夫人”细看,意外发现在“竹夫人”内侧不显眼的地方,贴着一个小小的标签,上注“Made in China”。这使我大为困惑,是中国的东西来到了韩国,还是韩国的东西在中国加工?这更加促使我探究“竹夫人”的“身世”。

上因特网,用“谷歌”很容易查询到有关“竹夫人”的中国信息。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竹夫人”的故事和诗歌,可见“竹夫人”是古代中国南方夏季比较普及的日常用品。北方人可以用扇子除去酷暑的干热,而在闷热潮湿的南方,抱个“竹夫人”睡觉却很舒适。然而,随着现代冷气设备的发展,“竹夫人”已经在生活中被遗弃。而韩国却将“竹夫人”奉为传统民俗遗物,请进博物馆展示于众。

目前,韩国出售的“竹夫人”90%为“中国制造”。在中国制造费用低廉,而“竹夫人”目前在中国没有使用市场,韩国在中国订样加工,再运回韩国作为民俗工艺品出售。我大叫冤枉,在韩国购得了中国制造的“竹夫人”,又花运费将她们运回了中国。可见两国人对民俗传统工艺的不同态度。

中国古代有关“竹夫人”的文字,最著名的有北宋文人苏轼的《送竹几与谢秀才》中的诗句:“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北宋文人黄庭坚的《竹夫人诗》:“侬理四弦风拂席,昭华云弄月浸床。我无红袖添娱夜,正要青奴一味凉。”诗中“青奴”是“竹夫人”的别称。南宋文人陆游《初夏幽居》中也有“瓶竭重招曲道士,床头新聘竹夫人。”的诗句。名著《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有薛宝钗诗谜:“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去,恩爱夫妻不到冬。”谜底即为“竹夫人”。

在中国民间也有许多有关“竹夫人”的俗语,如:“冬守汤婆子,夏拥竹夫人”等。

“竹夫人”又称竹女、竹妻、竹膝、竹几、竹姬、竹妃、青奴、百花娘子等。

中国南方各省都有使用“竹夫人”的习俗,中国台湾也有此俗,并至今在民间应用,只不过称之为“竹抱枕”。这种古老的纳凉卧具在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也有应用。

目前,中国南方的浙江、安徽、湖南等地许多竹木加工厂有“竹夫人”的定制产品。除了少数本地人使用外,大量出口东南亚以及日本、韩国等地。2006年浙江一县竹制加工,仅出口韩国定制的“竹夫人”就有两千多只,每只加工费只有10元。但是,中国人却没有把“竹夫人”作为自己的传统民俗工艺品加以重视。我到各地考察时,没有见过此物,询问过许多南方朋友也没有得到有关“竹夫人”的肯定回答。显然“竹夫人”在中国当代生活中失去了地位,并被人们遗忘。

通过一个小小的民俗卧具“竹夫人”,我看到同样生活在现代化环境中的中韩两国人民,对已经失去实用功能的传统工艺品的不同态度。“无用则退”的确是事物的自然规律,但对传统民俗工艺品如何扩展其所“用”,倒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可以想象,在中国众多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在“无用则退”的自然淘汰规律中,中国丢失的又何止一个“竹夫人”。

韩国民画

2005年刚到韩国,在首尔仁寺洞一家艺术品商店橱窗里,我突然看到一幅装裱整齐的韩国绘画。画中一只大猫蹲卧、面带微笑、憨态可掬,画面构图简练,色彩质朴。我不禁脱口而出“这只大猫太可爱了。”话一出口,立即被同行的华侨老先生笑话:“这哪里是大猫,是韩国的老虎呀。韩国的老虎不像中国的老虎那样凶猛吓人,而是温柔可爱的。”听了老先生的话,我还是对着画面愣了半天。在我眼中韩国的老虎仍然是一只可爱的“大猫”。自此,我开始接触了韩国的民间绘画,韩国学者称之为“民画”的艺术。

在韩国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中我对韩国民画特别关注,并与中国民间绘画作了对照比较,得出韩国民间绘画追求“纯朴自然、稚拙风趣”之特点。

韩国传统绘画在形式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中国文人画为样式的所谓纯艺术欣赏、笔墨技巧高超、作者有较高文化造诣的文人画;另一类是实用性很强、绘画技巧简朴、作者社会地位低微的民间绘画。韩国的民间绘画和中国的年画、民间绘画的功能相近,都是民间百姓为了装饰生活空间,或根据风俗习惯、绘制而成的实用性绘画。

韩国民画经过长期的本土化发展、改造、创新、定型,形成了特有的朝鲜民画艺术风格。18世纪朝鲜时代后期,民画已在百姓的生活中蔚然成风。这种特殊的绘画以其特有的谐谑性造型特征,反映了韩民族老百姓普遍的审美情趣。

韩国民画多数不落作者姓名。其作者一种是被称为“过客”的画匠,他们从一个村庄流动到另一个村庄,为人绘制家里所需的绘画作品。他们绝大多数是技艺幼稚的农民画匠,但也不乏一些绘画技艺高超,未能跻身于宫廷画师之列的受过专门绘画训练的画家。

第二种是画僧。这是在绘画大师门下接受过严格绘画训练的富有才能的僧人,出师后成为专业画僧,为特定的寺庙绘制各种佛像。未能出师的,往往成为游走画僧,从一个寺院到另一个寺院,依靠为寺院画壁画或单幅佛像画为生。他们也有可能是民画的作者。

第三种是宫廷画师。就社会地位而言,宫廷画师在韩国是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地位。人们往往以为这些人只画古典风格、文人风格的绘画作品,其实他们也绘制装饰宫殿的装饰绘画,只不过其绘画活动在宫廷中而已。宫殿中王位后面的大型屏风背景画就多出自他们之手。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宫廷大殿王位后面的大型屏风背景画,多数为象征着国家疆土与王室权力的《日月五岳图》和祈求长生吉瑞的《十长生图》等,这样的宫廷装饰绘画在韩国同样被列为民画之范畴。

因此,在韩国的宫廷、寺院、萨满神堂、妓生茶室、祭祀场所和私人住宅里都能找到民画的存在。在民间,常见的是贴在大门上的镇邪虎门画、贮藏室房门上贴着的“狗”、 卧室的墙上悬挂供人欣赏的花卉鸟兽及可爱孩童的条幅。这些都与中国民间绘画的使用情况相同。韩国民画内容反映出韩民族对自然的憧憬,对健康长寿、生活幸福和防御邪恶的天然朴素愿望,也可以看作为世人普遍求吉愿望的韩国式表达。正是这种朴素的心愿,导致韩国民画艺术风格上的朴素特征。

韩国同中国一样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使用农历的国家,民画在一年四季的传统习俗中都有与之相呼应的作品。如阴历正月初一、立春、五月初五等,会有专门要张贴的民画。从历史记载和保存下来的民画可以看出,这类民画绝大部分象征着吉祥、长寿、幸运,以及各种镇邪守护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类民画具有精神上的实用性和装饰性。普通民画的制作大都为简单的木刻印刷品,极少有手绘作品出现。其画面特点为:构图单纯,造型简练,形象随意风趣,色彩单调,内容诙谐幽默、极富情趣性。在简单的木刻版上涂以墨色,铺以低廉价格的白色纸张印制,以墨色线条为主要造型,在色彩上只是简单的黑白色,很少赋予其他色彩。一块木版可以多次印刷,其作品形式简单,价格低廉,不加装裱,直接张贴于民宅大门及建筑物上,是韩国老百姓经济上可以承受,精神上获得满足的大众化艺术商品。

在我见过的韩国民画作品中,印象最深、造型最突出、数量最多的是以“虎”造型为主题的民画,以及以儒学精神为主题的屏风画。

以“虎”造型为题材的民画,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是以一种温顺可爱、憨态可掬之虎的形象出现的。虽然大多张贴在庭院或居室的大门上,有些手绘作品悬挂在居室的墙壁上,有镇宅避邪驱恶之意义,但没有一只“虎”为凶恶之相。这与中国年画中威猛的镇宅虎有所不同。在以“虎”造型为题材的韩国民画中,还有许多诙谐有趣的画面,如《鹰虎图》、《鹊虎图》、《虎兔图》、《虎符图》等等。

虎在朝鲜半岛广泛栖息。韩国人自古认为,老虎是万兽之王,百姓对其加以神性化,并敬畏崇拜。韩国是一个多山国家,韩国国土面积的70%以上是高山和丘陵。韩国人自古敬重山神,老虎被认为是山神的代表。韩国李朝末期学者朴趾源在其所作的《虎叱》中是这样描写老虎的:“老虎善良而神圣,美丽而善战,仁慈而守孝道,有智慧且善良,行动憨厚而敏捷,猛烈且凶悍,天下没有能够与之相匹敌的动物。”可以说韩国人对老虎的理解达到了极为细致的程度,并赋予人性化的优秀品德。在韩国,有关老虎的民间故事也非常普及,虎往往还是对小男孩的爱称,虎被认为是韩民族的精神象征。1988年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也是一只可爱的小老虎。

韩国民画中的《鹊虎图》,大多以喜鹊站在高高的松树枝上叽喳叫嚷,老虎在树下蹲坐观望为构图。这时的喜鹊是城隍神的代表,老虎是山神的代表。他们都具有避邪扼恶的作用。春节的早晨,人们会将这样内容的民画贴在大门上或墙上,以求神灵的保佑,祈求平安。

《虎兔图》的内容更有诙谐性,强壮凶猛的山神老虎与诡计多端的兔子狭路相逢,狡诈的兔子使尽阿谀奉承之术,一杆长长的旱烟杆殷勤地送到老虎嘴中,此时的兽中之王变得呆傻憨厚,而兔子却在想着自己的心事儿。画面用拟人化的方式表现了智慧与力量的对峙,反映了韩国人幽默谐谑的美学观。

在韩国民画的虎图中,也有老虎与巫术符咒组合在一起的画面,这可以理解为萨满教巫术结合山神虎而融合应用的实例。

在韩国春节期间,我看到各地民俗村民居大门上都张贴上了此类民画。在朴素的木质大门板上,除了贴有木版印制的传统民画外,还会有一些单体的汉字出现。如:“虎”等字。同样是在白色的纸张上书写大大的墨字,黑白两色,既简单又质朴,与朴素的民画风格相融一体。

另一类民画体现在韩国传统高、中档建筑中。此类民画大多有一定绘画技巧,是色彩浓重的手绘单幅画,其中包括带有儒家精神及王室使用的室内屏风画。此类民画大多装饰于家境较好的人家,特别是男子读书的书房,大多装饰儒学书卷内容的屏风画。客厅中装饰有儒学精神的警句书法以及相似内容的民画,相对于木版印刷的民画要精细许多。大多为民间画匠手工绘制,造型相对严谨、赋彩浓重、价格较贵。当今,作为博物馆藏品展出。有收藏价值的民画多为此类。

屏风民画中,运用最多的题材是具有儒学思想的仁、义、礼、智、信,宣扬三纲五常的《文字图》、《孝悌图》和鼓励勤奋读书、进取功名的《册架图》。

“仁、义、礼、智、信”屏风民画大多以变化的汉字书法来完成,其形式特殊而美观,在汉字书法中所用之花鸟虫鱼造型既符合文字之内涵,又有视觉愉悦之功效,大大的汉字在被灵活巧妙的装饰化后,具有文化内涵与美学意义的双重效果。

《册架图》多以勤奋读书、进取功名必须使用的工具组合在一起的画面出现,其内容有古装书籍、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配以书房所用之各种道具,笔筒、纸筒、墨盒、印章、眼镜、烟袋、花卉、鲜果等等,书卷气十足。《册架图》在构图上多为以书架、书阁为主体,以上提到的物品有规律地摆放其上,整个画面虽规整有序,但在花卉、果物等穿插调解下,画面又不失灵活。《册架图》为读书人创造出一个优雅安静,适合学习的好环境。此类屏风民画,既是对书房环境的装饰,又是激励读书人奋取功名的励志图,是宣扬儒学精神的物化体现。

屏风民画大都为手绘的单幅画,其构图讲究、色彩浓重,但又以庄重典雅的深沉色为主。一方面庄重的色彩能为读书之人平静心态、收敛情绪;另一方面,这种色彩也体现出儒学中庸平和之精神。目前,在韩国所能收集到的屏风民画大多已进入博物馆,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中就有保存完好的屏风民画为公众展示。

在韩国民画的各种形式中,无论哪一种形式,所描绘的都是百姓的普通生活,画法则往往有悖于常规和正统水墨画的笔法,多以单线平涂为主,色彩也是较单纯的自然色。然而,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成就了韩国民画纯朴自然之风。

韩国民画代表了韩国人对生活的理想化追求,以及韩国式的幽默、讽刺和幻觉。在内涵上反映了古老的万物有灵观念,在形式上又有其天真稚气的特性。这一切都体现出韩民族对世界万物与自然规律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韩民族的民族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韩国传统民画在生活中的实用性虽然已经渐渐离人们远去,但韩国民画的艺术价值却被现代人越发重视,这也可以理解为韩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对韩民族崇尚质朴自然审美观的肯定。

2006年夏季,韩国首尔国立民俗博物馆举办了以韩国民画为主题的特别展览,我受邀参观。丰富的韩国民画令我大饱眼福,同时我也就韩国民画和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专家、展览策划者进行了学术上的探讨。韩国学者赵正来先生的学术论文《韩国传统民画的艺术审美特征研究》对我理解韩国民画起到了重要作用。2011年,在中国北京韩国文化院又特邀我参加“韩国民画”展览开幕式,许多精美的韩国民画原作在北京展出。韩国民画如此受到重视的确是韩国艺术史上的幸事。

第4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体验式;活动周

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不断涌现出新颖的体系架构和灵活的课程实施形式。我们学校经过调研,决定在“齐鲁文化课程”上另辟蹊径。既然突出地方文化,为什么不可以走出书本,走进富有文化气息的山水名胜呢?古人尚且重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何不也让学生去亲近故乡的山水田园、名胜古迹、文化场馆,去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呢?据调查,学生甚至家长,对家乡的政治经济了解不全,对于历史文化更是一知半解,只有不到50%的家长到过全市所辖的五区三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才做出了走出校园,走遍淄博的社会实践课程的设想,并在实施中逐步完善。

根据课程方案的设置要求,校本课程一般都是每周安排一节课,一学年为36~40课时,我们创造性地打破了这一限制,集中一周时间参与课程实践活动,既保证了课程课时总量,同时又能极好地协调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保证课程效果。这种集中的活动,便于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家长也因为学生能四处走走看看,增长见识而十分满意。在确定了以“走遍淄博,探寻齐鲁文化”为内容,以“实践活动周”为形式的活动模式之后,我们着手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初步感知阶段

我们以班级为单位,提前一周布置自主探究学习任务,作为实践活动的开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对家乡各区县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民风民俗等内容进行收集整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民间采风、倾听家长或村居长者的讲述等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对各自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制作成诸如粘贴报、报告集等文字书面材料,更鼓励制作成PPT等形式进行直观地展示。与此同时,任课教师也要进行积极准备,每人详细地梳理一个区县的资料,制作成图文并茂的PPT课件。周一的课程表按照区县名称命名,分别安排张店区、临淄区、淄川区、博山区、周村区、沂源县和高青县、文昌湖度假区和高新区等七个板块,教师这时俨然成为各区县的“代言人”。课堂分三步完成,首先集中学习学校整理印发的材料;其次是由教师集中展示自己负责的某一区县的相关资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并制作的相关素材,并进行开放式的交流。在我们的实践中,教师都对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感到吃惊,因为很多甚至连教师也未曾听说,同时也为学生那种探究的热情、资料整理的细致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二、实践体察阶段

在接下来的四天时间,是学生真正的体验活动时间。根据周边区县的地理方位分布,我们设计了三条不同的路线:A线向南以淄川、博山、沂源为一线,分别选定蒲松龄纪念馆、淄川博物馆,博山的赵执信纪念馆、文姜祠广场、沂源博物馆、江北第一溶洞、齐长城遗址等景点,并在沂源县进行采摘活动;B线向东北历经临淄的中国足球博物馆、齐国历史博物馆、齐都古国遗址、桓台的王渔洋纪念馆、高青的引黄工程、黄河浮桥等景点;C线向西经过文昌湖度假区,到周村的古商城大街、淄博体育中心、高新区、山东理工大学、中国陶瓷馆、淄博博物馆等主要站点。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沿途经过的大型企业、重点国道省道、重要的地理地标性建筑、以及相关的地理历史背景等都由随车教师及时讲解。周五上午集中安排学生参观代表了齐鲁文化精髓的山东省博物馆。

整个活动过程,从中国最古老的头盖骨化石,到淄博现代的繁荣发展,从悠久的陶瓷文化到享誉世界的足球文化,从王渔洋到蒲松龄,从黄河岸边到齐鲁国界,走遍淄博,历经古今。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是全新的课程,丰富了阅历,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感受了家乡的秀美,领略了地域文化的魅力,那种以故乡为荣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总结提升评价阶段

外出探究活动于周五上午结束,周五下午返校后,学生进行总结交流,填写实践活动记录表。利用周末把活动中的感悟整理成考察报告的形式,在自己的空间、博客上。接下来的一两周时间,学生在网络上交流心得,把自己拍摄的照片起上一个靓丽的标题,在班级宣传栏办起了小小的摄影展。总结中,学生有太多的感慨:终于见到“母亲河”了;我们家乡原来有这么多的历史名人;这么多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原来就在我们身边……有的家长这样说:我们四十多岁了,都没有机会走遍淄博各地,感谢学校和老师们给了孩子这次机会,孩子们归来的讲述让我们都知道了很多,学会了很多……在学校层面,组织了“探寻齐鲁文化”的图片展,优秀实践活动报告展等活动。同时,我们对每个学生在活动过程的表现进行评价,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彰。有效的评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让他们认识到这项活动作为“课程”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提高了课程实施的力度和效度,落实了课程的育人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样的实践类课程是课程体系建设中的有益探索,丰富了课程内涵、创新了课程实施模式。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善于创新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这种“另类”校本课程,是符合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的,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上做出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魏书生,陶继新.种好心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4.

第5篇

[关键词]古村落;文化遗产;青城古镇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24-0038-02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主要针对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镇。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使得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又有了新的内容。2008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走上了法治轨道。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的保护与开发也受益于这个时期。2009年以后,青城镇相继申请到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兰州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家祠堂修缮项目和古民居、博物馆保护与建设项目等。经过这一系列的保护与开发工程,青城镇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集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与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镇。

青城古镇文化遗产丰富。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包含三类:一是文物类,包括砖雕、木雕、传统服饰、明清家具、碑刻、农业生产工具、水烟制作工具、乐器、传统生活用具等;二是建筑群类,包括明清民居、城隍庙及其附属建筑、青城书院及其附属建筑、高家祠堂及其附属建筑、罗家大院及其附属建筑等;三是遗址类,主要指尚存争议的闯王李自成墓及其故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包含四类:一是传统手工技艺类,包括水烟制作技艺、陈醋酿制技艺、织布技艺、长面制作技艺、剪纸技艺、刺绣技艺、砖木雕刻技艺等;二是民间游艺类,包括道台狮子、青城高跷、城河抬子、火狮子、英雄舞鼓等表演活动;三是民间音乐类,主要指青城小调;四是民俗活动类,比较典型的是城隍出府。这些文化遗产共同孕育在青城古村落的整体生态文化遗产之中。

对于青城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各方争论不一。有人强烈反对开发利用,认为其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大过保护。也有人支持开发利用,认为可以依靠文化遗产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笔者认为各有利弊。文化遗产是各历史时期前人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状况,人们通过这些遗产分享人类的文明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既要保护文化遗产,也要分享利用它的价值。因此,保护和利用并不绝对对立。但也要看到,现实社会中,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开发利用确实威胁到文化遗产的保护,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使文化遗产遭受人为的严重破坏。因此,我们要反对不科学的、过度的开发利用。那么,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保护与利用策略,笔者走访山海关、平遥、凤凰、丽江及成都附近的一些名城名镇进行了考察和比对。在这些考察对象中,成都黄龙溪古镇与榆中青城古镇比较相似,而且已有保护利用的成功经验,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黄龙溪古镇与青城古镇虽地隔南北,气候和民风民俗差异较大,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古镇保护与利用关系处理上有很多借鉴意义。二者都具有千年的历史传承,古镇核心规模与居民人口数相当,且都处于市区的边缘地带,距市区有一定的距离,处于农业基础较好的地带,周围依山傍水,都是古代重要的水运码头。古镇内遗址、遗迹丰富,“非遗”项目独具特色,整个村镇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人文遗产保护区。笔者走访黄龙溪古镇时,尚属旅游淡季,且不在双休日和节假日,但古镇的游客却是络绎不绝。经过调查,除了本地村民,游客中只有少部分随团来自外省市,大部分游客是成都市区附近居民。黄龙溪古镇的文化遗产保护较好,不但诸多遗址、遗迹得到有效保护,而且分散的遗产资源得到了整合,镇内设有博物馆、传统作坊场景、展演广场、水上民俗活动区域等,将可移动文物、民俗实物资源与“非遗”表演项目结合起来,集中展示,相得益彰。黄龙溪古镇的成功运作得益于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开发利用,这一成功经验和做法对青城古镇保护和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青城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规划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本体充分认识基础之上,对本体要有明确的定位。青城镇是黄河中上游地区具有千年历史传统的村镇,相对边缘和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青城的文化遗产保存相对完好,它有着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遗产的核心充分体现了在北方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基础之上产生的各类民俗文化,包括耕读传家、水烟经济、学而优则仕、尚武精神、城隍信仰等,整个村镇就是一个活态的文化遗产载体。因此,青城应定位成一个黄河流域比较典型的具有传统农业文化特征的生态文化遗产保护村镇。

青城保护规划的制定应包括两方面:一是宏观的保护规划,二是微观的保护规划。

宏观的保护规划,要坚持整体保护原则,将青城镇的整体生态人文循环系统纳入保护规划范畴,使之具有可持续性。青城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那些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还有生活在那里的村民及其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精神价值、思想信仰、传统技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青城的生态人文遗产。青城文化遗产分享给我们的更大价值恰恰在于让我们体验到北方黄河流域古老农业村镇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制定宏观保护规划要统筹兼顾,使青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梳理好各类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式,培育遗产生存发展的土壤,建立遗产传承人保护和培养机制。

微观的保护规划,包括对古民居、古建筑、可移动文物资源、“非遗”项目的具体保护。微观保护规划的制定除了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条例外,还要根据文化遗产的自身特点和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优化组合,例如建立各类博物馆、展览馆,复原生产、工艺场景,建立互动体验区等。对于不可移动遗产的保护,除进行必要的修缮外,还要加强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使其保持协调的整体风貌。

开发利用规划的制定要建立在保护规划基础之上,不能唯经济利益是从。开发利用规划的制定也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考虑。

宏观上,对青城镇的开发利用不能破坏古镇的原貌,整体规划中的复原、复古设计要符合真实情况,不能臆造。现代服务设施的设计建设要与古镇的周边环境浑然一体,不能影响古镇的整体风貌。古镇的基础设施要完备、便利,对通行路线和人流控制的设计要合理,避免影响古镇居民的日常生活。

微观上,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既是古镇开发利用的基础,也是古镇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设施不完备,就会逐渐丧失游客资源。二是景区服务。优质、贴心、便捷的服务在帮助游客体验民俗文化的同时,获得一种亲切的归属感,从而促进对民俗文化的认同。三是交通设计。它不仅包含村镇附近交通道路的完善,还包括对景区交通的管理。交通便利是吸引游客的基本条件,在景区内应设计便捷的电瓶车,而对外来车辆应设置专门停车场进行处置,以免破坏镇内的原生环境。四是文化设施。镇内应建立丰富的文化设施,包括博物馆、展演区、互动体验区、民俗活动区等,整合镇内遗产资源,集中展示。五是商业运营。规划设计应完善商业运营模式,设置商铺、饭店、宾馆以及反映古镇地方文化的娱乐、休闲设施和游艺活动等,使人们在品味文化遗产的同时,深入体验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商业运营要与古镇风格协调一致,商业建筑设计要与古镇传统建筑协调一致,商业产品开发要尽可能体现古镇乡土和民俗文化风格,避免视觉上有明显新旧差异。

保护与利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既要坚持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也要创造条件让人们分享文化遗产的价值。现代社会,文化遗产不应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那样只有面临消亡,它们需要社会不断提供生存发展的土壤和条件,才能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刘栋,曾红兵.青城民间艺术[J].丝绸之路,2004,(3).

[3]李全武.青城镇古建筑概述[J].丝绸之路,2009,(4).

[4]赵燕林.青城镇古民居建筑开发与保护的考察报告[J].魅力中国,2008,(4).

[5]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第6篇

1

冬天的拉普兰银妆素裹,空旷宁静,显露出芬兰北部地区的朴实和纯洁。

拉普兰省的首府罗凡涅米(Rovanlemi)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是极地风光的极佳观赏地,是世界上惟一设在北极圈上的省会。在来之前查到她的一个中文名字叫露云娜美,让我们很早就对她展开了美好的想像和憧憬。罗凡涅米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人口才5.5万人,二战时期被全部炸毁,战后由芬兰著名建筑设计家阿尔托规划设计,城市才得以重建,据说阿尔托是按照北部驯鹿的形状来设计这座城市的重建蓝图的。

大家首先游览了童话般的圣诞老人村(SantaaausVillage)和世界上最正宗的圣诞老人合影。参观圣诞老人办公室,终于实现了梦想:双脚横跨在北纬66度33分的北极线上。北极圈上的方向柱显示,圣诞老人村距离北京6680公里。

到了极地,乘坐雪橇是必不可少的。驯鹿体格健壮,但性情温顺,拉起雪橇非常平稳。雪橇在茫茫雪原和冰冻的河床上穿行,天地广阔,静寂无声。颇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

我们考察的第一站就是拉普兰大学;拉普兰大学建于1979年,是芬兰最年轻的一所大学,位于北极圈上,也是芬兰和欧洲最北的大学。拉普兰大学有教职工600多名,其中71位教授,在研究艺术和设计、福利,少数民族、国际法学、应用和环境论等方面有着非常强的研究队伍。该校大约有4200名本科生,400名研究生,120名国际学生,和214名国外交流学生,还有9200名左右的成人学生参加继续教育。该校下设5个院系:艺术和设计学院,商业和旅游学院,教育学院,法律学院,社会科学学院。艺术和设计学院有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学院楼道里到处悬挂着艺术作品,新媒体研究实验室的排演在紧张有序的进行。据介绍,当前芬兰艺术学生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这从该校艺术和设计学院墙壁上的汉字可见一般。

罗凡涅米有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极地博物馆,那就是ARKTIKUM博物馆。博物馆生动地展示了北极地区的自然和生命的演变过程,人类与北极的相互关系、北极圈内不同的种族文化等。展厅内还收集了生活在北极地区土著民族爱斯基摩人和萨米人的文物,记录了他们的传统和风俗习惯 利用多媒体技术,介绍了极地恶劣天气情况下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博物馆的内容如此丰富,让我们在里面足足待了有四五个小时,在感受极地文化的熏陶之后,我们错过了芬兰著名的marttini刀场开门的时间。由于冬季光照时间极短,所以商场营业时间相应减少,一般上午10点到下午2点或3点。

萨米文化是我们这次北上考察的兴趣之一。萨米人(Sami又称拉普兰人Lapps)是居住于北方极地的土著民族。他们的深蓝带红彩花边的传统服饰,及精美毛皮制品和小刀、皮鼓等工艺品,用鹿皮措建的锥型蓬帐,饲养驯鹿的优良技术,代表着北方极地的独特色彩,洋溢着浓郁的芬兰风情。

按远古石头上的刻划图案所显示的考古证据,萨米人约在1万年前的冰河时期完结后就已迁徙到北方极地居住。早期他们聚集于大西洋、北极洋与波的尼亚湾一带,后来才逐渐移入内陆。本来萨米人占据大部份芬兰工地,后期移居来的芬兰人将他们推回北极圈之内。萨米人以前为游牧民族,他们狩猎野鹿,在荒原间捕鱼和采集野果,在和暖季节则贩卖肉类,皮衣与自家特制工艺品。但芬兰境内的萨米人愈来愈多地开始农业生活,渐渐地他们比其它北欧国家的萨米人更安定地驻扎下来。

芬兰的萨米人约有6500人,他们分散居住在北极圈以内的拉普兰地区,主要在东拉普兰的萨利色尔卡(Saariselka)一带集结成较大村落及社区。伊纳里(lnari)建有详尽展示萨米人历史和资料的Siida萨米博物馆。并有画满萨米人图画的萨米教堂。可惜我们限于时间和交通,无法前往学习和欣赏,算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遗憾吧。

2

坦佩雷(Tampere)是芬兰第三大城市,北欧最大的内陆城市,芬兰南部名城。坦佩雷曾以木材、纺织、金属等工业而闻名全球,在工业革命时期被称为北方的曼切斯特。多年前的红砖建筑的工厂大厦,因为城市转型的原因,很多竞相改建为商店、餐厅、酒吧。电影院等休闲中心,甚至有的还改建成了豪华的酒店,形成了坦佩雷与众不同的城市风格。

坦佩雷大学是一所集科研及教学于一身的综合性大学,其科研及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健康等领域,大学的优势整体上仍在面向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上,是芬兰全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学校共有19000个学生,3000多个教职工。学校在市里各处都有学院分布且交通极为便利。大学主楼的建筑观代感极强,整体来看,像一把蓄势张开的弯弓,充满着力量和活力,可能代表着积极探索,不断前进的精神。由于是周末,很遗憾没有机会深入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

我们专程前往著名的俄国革命工人大厦,拜谒了全世界仅存的列宁博物馆,对这位伟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大家都是第一次了解到列宁同芬兰有着不解之缘,芬兰人民对列宁也有着不寻常的感情。十月革命前,列宁曾26次来到芬兰,前后居住了近两年的时间。列宁在芬兰期间领导着俄罗斯的革命运动他的足迹踏遍了芬兰的许多地方。1905年和1906年列宁曾两次在此召开地下会议,酝酿后来的俄国革命。列宁曾担任1905年会议的主席,并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同斯大林会面。目前博物馆里保存着与列宁一生的革命活动有关的文物、图片、文献等展品上万件,陈列了许多与列宁有关的油画和雕塑作品,其中大部分是莫斯科列宁博物馆展品的复制品。在这里可以买到列宁在芬兰居住时写下的名著《国家与革命》的芬兰文版本以及各种有关列宁的纪念品和工艺品。

坦佩雷大教堂非常雄伟,内饰精美,是芬兰民族浪漫风格最令人难忘的典范。尤其是里面那副环四壁而作的长条画卷,上面代表12千月的12个小男孩或蹲或站,表情各异,捧着长长的花束,线条、色彩简单而自然,画面,布局淳朴而和谐,但感觉多少带有一些伤感和压抑,或许正是芬兰这个国家完美的写照吧。

3

图尔库是芬兰最古老的城市,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229年,曾经是芬兰的首都,拥有三所大学和科技园,其中还有芬兰惟一的一所瑞典语大学,在生物化学、ICT和药物研究领域成绩斐然,也因此成为学术与科技重镇,今天它依然是芬兰西南部最重要的城市,是芬兰第五大城市。Turku(图尔库)这个宇的斯拉夫语原意就是市场的意思,如今图尔库的市中心也称为MarketPlace(市场)。城

中的奥拉(Aunm)河从市中心穿流而过,沿河两岸成为图尔库的精华所在。

图尔库濒临瑞典,承袭了瑞典风格的建筑,成为芬兰与俄罗斯文化分庭抗礼的城市。芬兰文化包含两个源流:一是瑞典,另一是俄罗斯,而古都图尔库就是偏向瑞典的一个典型。图尔库经常被认为是芬兰惟一的西欧城市,因为一般中世纪欧洲城市有4个共同点:有一条运输作用的河。一个大教堂显示宗教权利,以及代表世俗力量的城堡和一个交易的市场,而图尔库样样都有。

建于17世纪的图尔库大学是芬兰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芬兰著名的综合性多学科大学之一。图尔库大学共有学生17000多人,基本授课语言为芬兰语。这个大学没有校门,没有围墙。连一个写着“图尔库大学”这几个字的地方都没有,问朋友哪是大学的标志,他们竟是一股的迷茫。但图尔库大学的教室是对社会。对所有人开放的。图尔库大学几乎完全融合在这个城市里,在平和中透出一种大气。大音希声,大巧若拙,是在大里有一种澄澈。静默、开放、朴实的内涵,是大得结实而有无穷的力量。

图尔库大教堂是芬兰路德教的主教堂,也是芬兰最有名的中世纪大教堂,目前海拔101米高的教堂钟楼已成为图尔库的标志。教堂始建于1229年,曾多次扩建,到14世纪末时达到了现在的规模。教堂内部有一个小型博物馆,陈列着大教堂中保存下来的一些文物。并向来访者介绍大教堂的历史和宗教仪式。高大而狭长的大厅里整齐地排列着可容纳数百人的黑色木椅。供人们做礼拜或听音乐会使用。最前方是一个圣坛,圣坛的后面和两侧是一幅幅的大型精美壁画。大教堂内神秘的彩色玻璃贴画,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第7篇

[关键词]实践,历史教学,厦门大学历史系,田野调查

[中图分类号]K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2)20—0055—06

当代大学的历史课堂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构成了当今历史教学的核心与主体。但实践特别是野外实践环节较少,一些不足显而易见。比如:课堂教学中一般是老师唱主角,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的主动性与技能培养不够;教学主要是在校园之内进行,查阅资料也基本限于图书馆,偶尔会扩展到博物馆、档案馆等地,且除馆藏文献之外,对于其他场所、类型的材料比较忽视;小论文的写作不少是学生个人的应急之作,很少经过讨论、争论或修改;一些走出校园的所谓考察,不少实际是去古迹景点参观,动眼多、动手少,观赏多、思考少;一些史学方法的课程实际是史学方法论,或形而上学,或比较笼统,操作与实践性较差。这些现象当然不仅仅存在于历史的课程教学,其他学科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有的还更为严重。教育部有文件指出:

……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要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以强化实践教学有关要求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为基础,以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加大实践育人经费投入为保障……努力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近年来,厦门大学历史系本科生的教学实践进行了若干探索,其中田野调查实习取得了一定效果,主要表现在:从传授知识到掌握技能,主角由老师变为学生;从书斋走向田野,由书面记载回到当年的历史现场;从利用藏馆文献回到搜集各类文本,由注重文献到兼顾仪式、访谈与传说;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合作,由个人思考到集体讨论、分工协作以至修改统稿。从参观到参与,由了解到理解,较好地将实践与方法落到实处。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具有注重田野考察的悠久传统,搜集利用各类材料尤其是民间文献是其特色。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的奠基人之一傅衣凌先生晚年回顾自己的治史经验时讲道:“我在研究历史中,还有一种‘史料癖’,常常记住‘当人类沉默时,石头开始说话’。没有史料,就没有发言权。”可是正史、政书这些史料多半涉及“公经济”,较少记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以必须另辟蹊径来搜集史料,“方志、族谱、账簿、契约都是研究历史的很好史料”。这些民间文献值得重视,而走出书斋接触社会、进行社会调查,“把活材料与死文字两者结合起来……以民俗乡例证史,以实物碑刻证史,以民间文献(契约文书)证史”,才能把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推向前进翻。这一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的传统,在其后继者中得到了继承与发扬。这在教学方面则表现为,厦大历史系的本科生在田野实习方面得到的探索与提高。

一、田野实习介绍与分析

在例行的课堂教学与相应实习之外,这种综合的、集体的课外实习一般放在第三学年进行,主要的考虑是:三年级本科生经过此前的学习与课堂训练,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与理论方法,具有进行初步研究的一些基础;另一方面,三年级开始,大量的选修课开设,课程的教学更加专门化与纵深化。从专题来看更具体,而从技能与知识层面来看则更加综合与全面。三年级的学年论文是四年级毕业论文的前奏与序曲,需要加强研究技能方面的训练。限于经费等条件,在田野的实习一般是两周左右时间,但出发之前在学校有准备工作,让学生初步掌握考察地点的自然、人文以及基本馆藏史料。整个考察实习由班主任老师带队,其他三至五名对于调查区域比较熟悉的教师亲临指导,同吃同住。返校后各实习小组分头撰写考察报告,集体讨论写成初稿,然后分头修改,最后统稿。一般有几个月,这样时间就比较充裕。最后由带队老师作序,汇辑而成一二十万字的总报告,打印成册,还以多媒体形式向全系老师汇报,接受评议。

如何选择实习地点很重要,也很关键。如何选择实习地点呢?2005年7月,2002级同学在江西省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田野实习。之所以选择东龙村,指导教师饶伟新的解释是:自己曾在那里做过一些田野调查,收集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识了村里的一些干部和乡亲。此次调查活动的行前准备和行程安排,都得益于这些方面的熟悉关系,更主要是因为东龙村是一个非常合适、有“东西”可调查的村落:

其一,“东龙村有大量的历史实物和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即傅衣凌先生所谓的‘死文字’或‘死材料’)”。该地的民居建筑、祠堂、社坛、寺庙庵塔、隘口围寨等各类功能性建筑设施,其他如族谱、契约、碑刻等,在地方志、地名志及私人文集中都能找到相关的记载。

其二,“东龙村不仅有大量的文献资料,还有丰富的‘活材料’‘活历史’”。如带有浓厚特色的生计方式、礼仪习俗等。

其三,“聚落比较集中,其方圆皆在步程肉眼之内。对于我们这类短期的和经费有限的实习活动”,组织安排方便,调查对象内容集中。

可见,在易于接洽实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范围适中,且有大量的实物遗存、历史文献以及习俗仪式可供考察、调查、观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