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5:08
序论:在您撰写计算机维护实训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我们不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娱乐,都离不开计算机。如何让计算机更好、更安全地工作?如何让计算机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故障?如何让计算机尽快从故障中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就要求使用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维护能力,出现常见故障时可以及时排除,计算机维护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维护基本技能的课程。
1高校开设计算机维护教育的必要性
伴随我国教育机制的改革,教育理念的转变,高等院校经过近几年的扩展,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的国民教育,现在半数以上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都有机会接受本科以上的高等教育,而进入高等院校就读的学生中有95%以上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8)中,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主要讲授如何使用计算机,包括文字处理等办公软件的应用、互联网的基本应用、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多媒体应用技术等,只有极少数的准计算机专业才开设“计算机维护”选修课程。[1-2]
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要想充分发挥作用,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至少要有一台可以正常使用的计算机,甚至是一套正常运行的计算机系统。现代计算机的硬件集成度非常高,出现故障的概率越来越小,计
算机系统中硬件故障只占不到10%;计算机软件是人类智力活动的结果,随着计算机软件的规模和功能越来越大,参与开发的人员越来越多,潜在的错误不可避免,加上一些恶意的计算机病毒程序在网上肆意传播等,在客观上决定了计算机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如果计算机使用人员的安全防范知识缺乏、安全防范意识薄弱、使用习惯不合理,会使得计算机出现故障的概率更高。
计算机已经是我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虽然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在计算机相关专业中开设了计算机的组装、维护与维修等相关课程,培养了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依然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维护需求,计算机普及率的稳步上升也带来计算机维护工作量的迅速上升,而且每次出现故障都找专业维护人员,不仅费时、费力、费钱,也不能及时解决故障。
高等院校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只要对他们进行适当地指导,他们很容易学会计算机维护的基本技能。由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包括计算机维护教育,我们以全校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在我校开设了“计算机维护”课程,讲授计算机维护的基本技能。
2高校“计算机维护”课程的教学目的
“计算机维护”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
作者简介:李思伟(1967-),男,江苏南京人,系统分析师,本科,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系统运行维护和软件系统分析。
相结合的课程,课时少,任务重,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培养出全能的计算机维护的专业人才,我们只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维护的基本技能,具体如下:
能够正确的识别计算机的硬件,掌握硬件的技术参数,以及各硬件对计算机系统性能的影响,要求达到板卡级就可以,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合理的配置硬件。
能够对BIOS进行基本的设置、对硬盘分区和格式化,能够独立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能够对安装好软件的计算机进行基本的性能优化和安全优化。
能够使用常用的计算机维护工具,能够熟练的备份和恢复计算机系统。
能够进行局域网的简单维护,包括组建局域网、局域网文件和打印机共享、接入互联网等,会使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寻找未知故障的解决方法。
3高校“计算机维护”课程的教学内容
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知识和计算机维护的3个层次。
3个方面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
(1) 硬件部分主要讲授硬件的基本组成部件,各功能部件的主要功能和性能参数指标,各功能部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功能以及对计算机系统总体性能的影响,通过不同用途的计算机系统案例讲解彼此之间的关系。
(2) 软件部分首先讲授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工具软件之间的依存关系,软件的安装、主要作用、使用方法。
(3) 网络部分讲授局域网、互联网的基本概念,组建局域网、接入互联网的常用方法,局域网文件和打印机共享等常用的网络服务,使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寻找未知故障的解决方法。
计算机维护的3个层次包括可用、好用和快速恢复。
(1) 可用是指会合理地选购硬件、安装软件、接入网络,让计算机可以用起来。
(2) 好用是指通过优化配置使计算机运行的更快,正确配置安全软件和安全策略使计算机系统运行得更安全。
(3) 快速恢复是指系统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通过系统还原、镜像备份恢复的方法,使计算机系统能够尽快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计算机维护的课程全部在计算机教室授课,采用一人一机,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操作部分的内容都让学生和教师在VMware虚拟机上同步操作,不能及时跟上的同学可以根据配套的教学录像进行操作,教师也会及时的给予指导。
4高校“计算机维护”课程的教材
当前“计算机维护”课程教材内容滞后严重,究其原因,首先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等层出不穷;其二是教材的编写、出版、征订、使用的周期过长。
起初我们在选择教材时,尽量选择最新出版,内容最前沿,最实用、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教材,在备课时再增加新内容以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在教学中,为了能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就要不断地更换教材,同一本教材的更新达不到要求,就更换不同的教材。但随之带来新的问题是:不同的教材编写时侧重点不同、内容的顺序不同,备课的工作量大,内容容易混淆,而且即使是最新出版的、内容最前沿的教材与当前流行的计算机技术之间仍然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差。
基于以上的原因,我们决定自行编写教学讲义,参考以前使用过的计算机维护教材,确定计算机维护课程的基本框架,原理部分参照计算机维护、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等教材编写,硬件选配案例、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安装与使用、常用计算机维护工具软件的使用等结合当前流行的技术编写,编写的讲义尽量详细,原理部分基本达到计算机维护教材的水平,硬件选配案例选择当前流行的硬件搭配,按照不同的应用需求组成不同的方案,同时,详细比较不同的方案所能达到的计算机性能和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编写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安装与使用、常用计算机维护工具软件的使用等操作部分,强调图文并茂,在主要的操作部分还配有清晰直观的教学录像。为了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编写教学讲义以学期为周期进行更新,编写好的教学讲义放在教学Web服务器上,供学生自行阅读,便于学生预习。
笔者在学校负责计算机教室的维护工作,兼管办公计算机及网络的维护工作,有时指导学生维护他们的计算机,有丰富的计算机维护工作经验,编写的教学讲义实用、贴近实际生活、紧跟计算机技术的流行趋势,在教学中应用起来得心应手,学生也从中学到很多实用的技能,深受学生的喜爱,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5“计算机维护”课程的教学、实训环境的
建设
“计算机维护”课程有其特殊性,对教学和实训环境的要求高,实训操作还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好的环境可以使教学和实训事半功倍,不合理的环境不仅达不到教学和实训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课程的教学和实训,增加计算机教室的维护工作量。我们在长期的计算机教室维护工作中和计算机维护教学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要建立一个固定的硬环境,我校计算机教室采用海光硬盘保护卡,配置为每次开机后自动恢复系统,这样做可以保证前一个使用者的任何操作不会对后一个使用者产生任何影响,只要重新开机,计算机系统的状态都是相同的。我校为计算机教室配置了投影仪、无线扩音系统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便于教师展示图文并茂的教案,也可以播放教学录像,无线扩音系统可以保证教师在教室任何地方讲话都很清晰。
其次建立了一个软环境,计算机教室安装了凌波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方便了师生互动,在实训操作时,在教师机上就可以看到所有学生机的操作情况,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地给予指导,也可以把指导的情况及时地投影到大屏幕上,甚至可以广播到每一个学生机的显示器上,清晰高效;计算机教室在每台计算机上安装了VMware虚拟机软件,这个软件可以模拟真实的计算机,在这个模拟的计算机上,可以像操作真实的计算机一样进行BIOS设置、硬盘分区与格式化、安装操作系统、试用各种软件等大部分“计算机维护”课程的实训操作,而且在虚拟计算机上的操作不会影响到真实的计算机系统,我们还利用屏幕录像机软件结合VMware虚拟机软件制作了实训操作的屏幕录像,清晰直观,VMware虚拟机软件的合理运用给“计算机维护”的实训操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3]
另外计算机教室还配置了网络服务器,存放了教学讲义、实训操作的屏幕录像等教学资源,供学生随时调用。
6高校开设“计算机维护”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计算机基础相差较大。由于课程是公共选修课,全校的学生可以自由选修,我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计算机维护技能参次不齐、水平不一,有的已经具备计算机维护的基本技能,而本课程主要讲授的就是计算机维护的基本技能,这部分学生选修这门课就浪费了学习时间和教学资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发了一个测试软件放在教学Web服务器上,测试内容类似于本课程结束的考核内容,让学生选修本课程前自行进行测试,对已经具备计算机维护基本技能的学生建议他们不要选修本课程,而不具备计算机维护的基本技能的学生经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后,都能掌握计算机维护的基本技能。
其次,对任课教师的要求较高。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硬件、软件产品更新速度快、周期短,加上网上计算机病毒的侵袭,新的故障类型层出不穷,给计算机维护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计算机维护工作需要一定理论水平作为基础,更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各方面的内容。高校的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具有较好的理论水平,参与计算机维护工作的机会较少,动手能力有所欠缺,缺乏计算机维护工作的实践经验。为了解决这一情况,保证教学效果,我们采取一些措施加强教师的计算机维护工作的实践:(1)我们要求教师参与学校各部门的办公、教学等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工作;(2)鼓励教师适当地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维护服务,提高自身实践能力;(3)定期组织教师相互交流计算机维护工作经验。通过努力,我们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第三,高校计算机维护教育不属于《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8)》,计算机维护是计算机正常工作的基础,是其它计算机应用的前提。希望接受计算机维护教育的需求大,而作为公共选修课,“计算机维护”的受众面小、课时少、任务重。一方面我们将继续努力,为高校计算机维护教育添砖加瓦,另一方面,希望有关部门将计算机维护教育加入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成为高校的计算机基础必修课,在高校推广计算机维护教育。
7结语
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在高校开展计
算机维护教育的必要性,同时指出“计算机维护”教学中需要学习的3个方面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以及计算机维护工作中需要达到的3个层次及为实现教学目标需要打造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对教学中学生基础、师资队伍、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有关部门将“计算机维护”列为高校的计算机基础必修课,在高校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8)[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黄永红. 高校应加强计算机基本维护教育[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8(4):54-55.
[3] 马星光,刘仁权,李书珍,等. 运用虚拟化技术构建开放式计算机实验环境[J]. 计算机教育,2009(10):172-174.
The Research of Teaching on Computer Maintenance in Universities
LI Si-wei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Nanjing 211171, China)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维护与规范;教学实践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持续发展,计算机及其相关应用的普及程度也更加广泛,致使计算机日益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内容,其中PC端的个人电脑是当前普及程度最高的计算机,在各类事业单位、学校以及家庭当中均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针对高职计算机教学实践中的《计算机维护与规范》课程,展开相关的教学实践探索以及相应的思考,在实践上有一定指导意义。
一、教学内容与形式
1.教材内容的确立。在教材内容的选取方面,首先高职院校应当选取一些目前计算机发展前沿的教材内容,要具有丰富的实际应用价值且内容较为典型的教材,其中应当覆盖了当前计算机各类硬件的最新性能、特征、组装以及维护的操作规范要点,选取与学生接受程度相符合的教材,重点凸显出其中的技术性、实用性内容。其次应当在选取了相应的教材之后,还应当选取一定的电子教材,确保教材内容更新的及时性,互联网上的相关计算机组装知识其更新速度往往更快,时效性更为突出,通过将互联网上的相应计算机组装知识制作为电子文档,将其介绍给学生,不仅可以起到补充课本教材不足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2.教学形式的创新。在以往传统的高职《计算机维护与规范》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通常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方式,而此种教学方式不能够很好地凸显出高职院校对于学生技能培养的特色,因而笔者对此教学形式进行了创新,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综合实训+模块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在专门的教学实验室开展实训课程,在课程的初始阶段就开始对于学生计算机组装综合能力的培训,重点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课程时对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分组,以五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数量不超过六个,经过多次实验效果总结,此种分组方式教学效果最优。在课程开始后首先由教师进行本次课程内容的讲解,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训要求并进行操作示范,进而各组学生在组内开展相应的实训练习,对于实训课程的内容进行组织分工,合作完成所有的课程要求,继而总结在实际的操作演练过程中所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展开相应的探讨,最后各个小组派出一名成员陈述本组学生在本次课程所发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解决措施,最终教师对于本次课程中每组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并归纳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仍然存疑的问题给予准确的解答。
二、教学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关应用飞快的发展速度。因而对了使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能够及时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于教学内容的确立至关重要。教学内容应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以及先进性。同时对教学理念及教学的方法思路进行革新,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教师针对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改进措施
1.突出教学的目的性。本门课程是各类高职院校中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对此,多数学生在学习之初认识不足,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规范的计算机维护观念,逐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强调技术能力的累积关键性。
2.倡导启发式的教学。《计算机维护与规范》课程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因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侧重于加强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倡导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实训课程的安排要着重从安装、维护、处理故障等几个角度来开展实训教学,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用不同的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穿插讲解,从而使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始终穿插于整体教学活动当中。
3.拓展学习渠道。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教材难免会受到时限的影响,尤其是计算机这种每时每刻都在飞速发展的技术。因而学生要想将所学知识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就必须积极地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身的能力水平。学生可以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或各个节假日期间,深入各个电脑商城之中,去同相应的计算机销售人员进行交流,通过这种社会实践接触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关于高职《计算机维护与规范》课程的教学实践及其相关思考,首先阐述了高职《计算机维护与规范》的教学内容及相应探讨,其中主要包含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形式的创新。进而针对教学效果做出了相应的评价,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主要有突出教学的目的性、倡导启发式的教学、拓展学习渠道等。希望通过研究,能够为相关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维护与规范》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一些具体的参考、帮助。
参考文献:
[1]傅彬,王利红.高职计算机机房管理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
[2]王萱.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管理和维护的创新思路[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3
0 引言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持续发展,计算机及其相关应用的普及程度也更加广泛,致使计算机日益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内容,其中PC端的个人电脑是当前普及程度最高的计算机,在各类事业单位、学校以及家庭当中均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针对高职计算机教学实践中的《计算机维护与规范》课程,展开相关的教学实践探索以及相应的思考,在实践上有一定指导意义。
1 教学内容与形式
1.1 教材内容的确立
在教材内容的选取方面,首先高职院校应当选取一些目前计算机发展前沿的教材内容,要具有丰富的实际应用价值且内容较为典型的教材,其中应当覆盖了当前计算机各类硬件的最新性能、特征、组装以及维护的操作规范要点,选取与学生接受程度相符合的教材,重点凸显出其中的技术性、实用性内容。其次应当在选取了相应的教材之后,还应当选取一定的电子教材,确保教材内容更新的及时性,互联网上的相关计算机组装知识其更新速度往往更快,时效性更为突出,通过将互联网上的相应计算机组装知识制作为电子文档,将其介绍给学生,不仅可以起到补充课本教材不足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1.2教学形式的创新
在以往传统的高职《计算机维护与规范》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通常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方式,而此种教学方式不能够很好地凸显出高职院校对于学生技能培养的特色,因而笔者对此教学形式进行了创新,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综合实训+模块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在专门的教学实验室开展实训课程,在课程的初始阶段就开始对于学生计算机组装综合能力的培训,重点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课程时对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分组,以五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数量不超过六个,经过多次实验效果总结,此种分组方式教学效果最优。在课程开始后首先由教师进行本次课程内容的讲解,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训要求并进行操作示范,进而各组学生在组内开展相应的实训练习,对于实训课程的内容进行组织分工,合作完成所有的课程要求,继而总结在实际的操作演练过程中所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展开相应的探讨,最后各个小组派出一名成员陈述本组学生在本次课程所发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解决措施,最终教师对于本次课程中每组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并归纳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仍然存疑的问题给予准确的解答。
2 教学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关应用飞快的发展速度。因而对了使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能够及时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于教学内容的确立至关重要。教学内容应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以及先进性。同时对教学理念及教学的方法思路进行革新,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教师针对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改进措施
3.1突出教学的目的性
本门课程是各类高职院校中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对此,多数学生在学习之初认识不足,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规范的计算机维护观念,逐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强调技术能力的累积关键性。
3.2 倡导启发式的教学
《计算机维护与规范》课程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因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侧重于加强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倡导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实训课程的安排要着重从安装、维护、处理故障等几个角度来开展实训教学,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用不同的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穿插讲解,从而使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始终穿插于整体教学活动当中。
3.3 拓展学习渠道
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教材难免会受到时限的影响,尤其是计算机这种每时每刻都在飞速发展的技术。因而学生要想将所学知识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就必须积极地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身的能力水平。学生可以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或各个节假日期间,深入各个电脑商城之中,去同相应的计算机销售人员进行交流,通过这种社会实践接触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关于高职《计算机维护与规范》课程的教学实践及其相关思考,首先阐述了高职《计算机维护与规范》的教学内容及相应探讨,其中主要包含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形式的创新。进而针对教学效果做出了相应的评价,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主要有突出教学的目的性、倡导启发式的教学、拓展学习渠道等。希望通过研究,能够为相关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维护与规范》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一些具体的参考、帮助。
参考文献:
[1]傅彬,王利红.高职计算机机房管理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
一、技校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教学现状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所用教材和开设课程没有与时俱进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行业的变化尤其突出。但是很多学校所用教材,开设的课程还是和十年前计算机行业相匹配的。如果在上课时还是按照旧的内容教授,就会导致学生所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实际相脱离。这样学生学到的就是过时的,被社会淘汰的知识,长远来看会对学生的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2.计算机硬件设备陈旧
笔者在现实生活中常看到,电脑机型先进的网吧总能吸引到更多的顾客,新型的产品总能够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很多技校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时,用的都是老旧的计算机机型。计算机机型可以说是一年淘汰一小批,三年淘汰一大批。这些学校竟还用早该淘汰的机型进行实训课程。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能学到新知识,学习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不利于先进知识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3.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技工学校要培养优秀的技术工人,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一些学校由于设备和实训场所的限制,把较多的精力用于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如果在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就无法达到培养社会所需专业技能人才的要求。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解决计算机维护与实践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1.根据行业变化调整教材和课程安排
技校应该紧跟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的潮流,对教材和课程安排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在CPU的安装与维护的知识中,增加了解新型的奔腾、酷睿型号的内容。在主板的安装和维护中,增加了解Inter(810、815、845、945),VIA(KT600、K8T800、P4x533、PT800)等芯片型号。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发展相匹配,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得到应用。
2.及时更新硬件设备
现代电子技术水平日渐提升,计算机更新换代的周期很快。技校只有及时更新计算机硬件设备,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
3.培养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 中学计算机实训教学 主体尝试作用
计算机专业中计算机维护实训教学是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如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受欢迎、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学生,成为计算机维护实训教学的关键。近几年来,本人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在实训课教学中做出了两点尝试。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分析:众所周知,进入职校的学生大多数学习、纪律相对较差,多数又是独生子女,长期养成了许多坏毛病,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耐心,自控能力差,怕吃苦,厌学现象严重,有的甚至抱着混日子、图轻松、自暴自弃的态度。这此都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是中职生较普校生有三个明显的优点:好动手、喜欢走出教室学习、就业意识强。而实训课的教学也正好顺应了这三个优点,这也为上好实训课打下了基础。
然而,仅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这三个优点就能上好实训课是不可能的,还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强化他们的竞争意识,激发他们对学习实训课的兴趣。做好实训课的记录,严格考评制度,这是我上好实训课的初步尝试。
尝试一: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任何事情如果只是一味地重复,那么会让人感到乏味。教学也是如此,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也会感到乏味,这也必然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就是采用循序渐进、分组讨论和独立尝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老师讲解---演示---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归纳总结---学生巩固。这是教师普遍喜欢的传统教学方法。然而,训练中我发现:如果长期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会在实训过程中表现出缺乏兴趣、心不在焉,有些学生甚至会把实训课当作是玩耍课。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基本上只是跟随教师的步骤依葫芦画瓢,而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和举动。优点:训练中,学生能够避免盲目无序,容易接受,实训的纪律较好。例如:在进行计算机面板接线时,本人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因为内容比较简单,同学们又刚刚接触计算机维护实训,学生对此充满了新鲜感,加上学生好动手的特点,所以,实训效果不错。弊端:教师的教占主导地位,学生盲目跟从,主动性差,缺乏积极参与实训的主观能动性。
分组研究的教学方法:教师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研究---小组进行操作---教师检查、评价、总结---学生巩固训练。优点: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占主导地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作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缺点:个别同学滥竽充数、不懂装懂。这就要求实训老师在分组时应该特别注意,必须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掌握研究成果,老师检查时每位同学都能汇报研究成果。发现问题要及时予以引导,尽可能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操作水平。评分方法是小组成员统分。在进行的《计算机面板跳线》实训课时,采用此方法,学习兴趣十分高涨,八组当中竟然有三组与教师事先做的一样。当我公布评分结果时,做好的同学们高兴得欢呼雀跃。这种方法与循序渐进的方法比起来虽然用时较多,但是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他们学会了团结协作、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作用。
独立尝试教学方法:教师提出实训问题---学生独立尝试---教师检查、评价、总结---学生巩固练习。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增加学生独立尝试的成就感。这种学习方法是首先让学生尝试操作,然后老师给予理论指导,促使学生独立完成技能操作。它的特点是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印象,掌握技能,这能充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和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尝试的能力。例如: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时,就可以采取这种独立尝试的教学方法。在进行《计算机面跳线》实训时,我采用了此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尝试二:做好实训记录,严格考评制度
做好实训记录:指的是纪录学生平时的实训情况。同时它又我以作为学生平时表现的评定与平时成绩,记录学生从开始到结束技能训练的成长的过程。实训过程中,每一个实训课题都做出详细的实训记录,在记录中针对每一位同学在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会给予批示与成绩。每个课题先做完的同学举手示意,教师当众根据操作的情况,填写实训记录,给出批示与成绩。考评时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严格进行。这样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技能操作评定成绩心服口服。严格考评制度:就是从实训一开始就定下严格的考试规定,每个实训课题都必须认真对待,考出好成绩。如果有不及格的,该课题巩固阶段允许补考一次,并且成绩只记合格。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成绩让每次课题实训成绩和期中或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这样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挑起竞争意识,而且增加了学生的紧迫感和任务感。这样就会使他们能够掌握一技之长,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
针对不同类型的课题,我的制订了不同的实训记录表。分两种形式:计算机组装与知识巩固实训记录;计算机故障排除维护实训记录。等实训结束后,通过查看实训记录,我们就能够清楚地看出学生掌握实训技能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计算机维实训课中使用以上两种尝试教学法,能够使职业中专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收到了良好效果,并且能较快的适应工作第一线。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远程维护;网络教学
高职应遵循“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区域人才需求状况、就业情况,谈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探索与教学改革。
一、现状与目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各部件也在不断更新,性能日益提高;新技术与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与相对滞后的教材内容和实验环境相矛盾。为了使教学跟上计算机硬件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为了让学生能在发展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在教材内容、实训环境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就要随之进行课程改革。结合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硬件发展的信息服务,及时辅导,共同学习,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计算机知识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充实,为就业增添自信的翅膀。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定位与目标不明确
该课程在教学中一般都是安排在理论之后的实践式教学,或者是“一体化”式教学,要求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的组装调试与维修。可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学生分析解决计算机常见故障能力还是较弱,对计算机硬件的维修知识还是相当缺乏。教学重点不突出,局限于传统教学。
2.教材与教学内容滞后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趋势是根据摩尔定律而来的,集成电路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18个月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然而该课程的教材从编写到出版需要较长时间,当学生收到教材到学习时,内容却严重滞后,教材与时展不同步,如果这样的教材再用上几年,滞后问题会更突出,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实验实训设备陈旧
许多学校的实验条件和硬件设备不足,而且是较陈旧的硬件设备,受此影响,老师通常会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传授旧式设备的维修技巧。但对于较新产品,却无法让学生去体会其性能和特点,当此类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时就无从下手。
4.未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现在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站,除了精品课程建设利用了网络资源外,计算机组装课程较少做成网络课程,学生除在课堂学习外就较少利用网络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相对较差。也有一些学校只把该课程的讲义上传到校园网站上,缺少辅助学习的模块,更谈不上网络教学了,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课程改革的思路
1.找准定位,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
掌握计算机各部件工作原理,了解当前主流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了解当前主流设备的技术水平,掌握系统工作原理,培养系统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能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其掌握最新技术。通过教学和实验实训,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综合维护能力,提高就业技能,提高就业的综合素质。
2.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知识更新快,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该教材改革首先应适合当前高职教育培育体系,确定培养目标后,在内容组织上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突出主要硬件的维护技术等。
选择的教材应满足内容最前沿、维护技术最实用和计算机配件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前提条件。也可结合《电脑报》和《电脑迷》等报刊杂志缩写课程讲义或资料作为补充教材。
编写的教材需要切合实际。作者要深入社会,了解市场,调查计算机组装和维护行业所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经过分析和总结,制订出适合高职教学所需的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教材时要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俱进,注重教材内容的新颖性,突出实践教学的可行性。
为了提高维修效率,减少维修成本,利用虚拟技术仿真维护计算机是很好的方法,这样就需在教材编写中增加虚拟技术仿真维护知识的篇幅。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流行,越来越多人使用它,它在使用后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样的话,笔记本电脑的维护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记本电脑的维护技术也应列入教材。
远程维护是计算机维护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前人们的习惯思维是计算机维护只是单机维护,而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迎接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将越来越人性化和智能化。电子商务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足不出户就解决生活所需。远程维护必然将作为一个新型的行业而崛起。即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手段,消弭空间、时间因素,及时解决用户的各种应用问题,是笔记本电脑普及的关键和重要保障。消费者可用语音、即时通讯、电子邮件、传真、视频等多种渠道与客户服务中心联络,获得一致服务。据悉,新系统将于2011年8月正式上线。所以说远程维护在计算机维护中将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3.加强实验实训场所的建设与管理
(1)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是学生学习组装与维护的重要场所,是实践教学或一体化教学的专业场所。因为经常拆装计算机硬件,致使这些部件经常出现断针断脚、接触不良、损坏等现象,影响正常教学和实践,也增加了实训室的维护成本。将实训室分为组装区和维护区后,上面出现的现象则迎刃而解,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组装区和维护区还可以增加笔记本电脑维护区。随着移动电脑不断普及,笔记本电脑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其的维护也显得越重要。对于学生来说,掌握笔记本电脑的维护就拓展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维护技能。
如果有条件的院校也可以增加计算机硬件维修区。主要是机箱电源、维修硬盘及硬盘数据恢复、维修主板。计算机硬件中机箱电源、主板和硬盘故障率高,而硬盘的故障有80%左右是可以完全修复的,主板的故障主要是电源故障、总线故障和元件故障。
(2)充分利用仿真或虚拟技术。进一步强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道路”的理念,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并贯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的精神,利用虚拟技术,鼓励学生探索虚拟机的应用。这种实验省时省力省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计算机硬件的损坏。这部分虚拟实验可在维护区中完成。
(3)完善实训室的管理。不断地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制订耗材预算和使用计划,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编号,包括CPU、内存条、硬盘、风扇及各类工具等,对能正常使用、已损坏和待检测维修的设备进行归类保管,每次实验实训所使用的设备及使用人都要登记,以便更好地了解实训室设备的使用情况,以确保实验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维修常用工具有万用表、示波器、热风枪、清洁工具、主板清洁剂等等,用工具箱编号装好以便学生分组使用。对实训室的管理要做到:课前要准备,课中要监督,课后要整理。
(4)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计算机资源。在校内可将学校计算机机房、行政办公计算机出现故障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维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到校外的电脑城去感受配置电脑、计算机维修和体验新产品的性能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去体验计算机生产一线的工作,有助于学生增长见识,总结经验,充实自己。
4.省略等软件制作,包括习题部分,对习题进行分类并加测评语,当综合测评后会对当时成绩自动给予相应的评语,使得测评者可以了解自己哪些内容相对薄弱有待加强,哪些内容过关,测完后做到心中有数。可将常见的、典型的计算机故障现象、分析过程和解决方案放到案例模块中,如果在交流发现有特殊故障现象的案例也可添加到案例模块中,以便信息共享。新技术模块主要是介绍与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相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性能特点,技术在发展,模块就要不断更新。在线互动模块主要是利用论坛功能(系统集成)、QQ、飞信等进行在线通信,在通信中互相交流维护技巧、常用工具软件应用等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和互学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谭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案例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黄清.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改革.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作为一门实用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已经显示出其重要性。文章对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和《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的两门专业基础课,但由于计算机的普及,社会需要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应用知识。我们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和要求,以“能懂、够用、实用”为教学原则,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把这两门课整合在一起,在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这门课。
一、《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
1.《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定位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定位于“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深人和提高。在大学一年级,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都系统学习了“信息技术基础”课并参加了河北省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系统组成理论知识。
2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教材选择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的知识更新周期非常短,时代特征鲜明,应选择适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在内容组织上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能结合具体操作步骤加以讲述、图文并茂的教材。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由教研室组织任课老师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了课程讲义作为简易教材。在编写时,我们每年组织教师深人社会、了解市场,调查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所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经过分析和总结,制定出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大纲,最后分解出课程学习单元。课程讲义以学习单元为内容目标,精选相关的教材内容;编写时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代同步;注重教材内容的知识性和新颖性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开发性。
3.《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时分布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总课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为12学时,实训课为40学时,讨论课为20学时,课时比例约为1:4:2。从教学方式来看,先集中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理论课,再集中课时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实训课,然后完成计算机网络理论课,再集中课时完成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实训课。这样做既能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有足够的实训课时使学生能充分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4.《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实训安排
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实训课程后,可完成一些选学的实训内容。
5.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在每次课程开始时,首先提出一个任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这个任务进行设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对相关知识充满了好奇,会想尽一切方法去完成它。例如理论课上要求学生在理论课程结束后,交一份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完成的适合日常办公、图形图像设计、游戏等不同需求的计算机装机配置作业。学生会去了解市场,回来后都说收获很大。实训课上,例如硬件组装模块,教学组织与实施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示范引导~模仿试做一纠错重做一复述总结。课堂组织以学生小组为中心,内容教学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氛围。讨论课上,例如故障检测模块,教学实施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一预设故障一分组讨论一尝试修复一纠错重试一分析总结。上课前教师提前预设若干个可控制故障,上课开始时分组讨论每个故障产生的原因,在讨论的基础上小组尝试排除故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素质的变化。这个素质指的是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法、动手能力和技能、习惯和行为标准及直觉经历、需求调节等方‘面的综合。
6.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于学习指导,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只是教育教学实施过程的被动受体,而不是自己学习的主体,缺乏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够理想。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是推进高职教育创新的一个手段。学院现有实验设备组数少,课时紧张,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理解消化知识,教师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可将各种资料(如授课讲义、背景知识、课程信息等)以文件资料库的形式存放在网上,供学生直接网上阅览,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将延伸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环境。学院建立了网络实训室,为了充分利用实训设备,也为了学生课下实训方便,实训室开放了网络环境,某些实验可以通过WEB方式登录到实训室服务器进行操作。
7.考核方式改革
本课程考核目标是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废除了期末笔试考试,用形成性考核成绩作为期末总成绩,该形成性考核成绩包括学习过程评价+综合考试。考核中学习过程占了很大的比例,学习过程包括所有实训课的平均成绩、社会调查报告成绩、平时作业成绩;而综合考试包括实践技能操作考试和口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