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心理学理论范文

时间:2023-03-08 15:35:04

序论:在您撰写心理学理论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心理学理论

第1篇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但是它不可能自然而然的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教育技术在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时无能为力。感性的认知是不能被理性的结论所代替的。当然抱怨、发牢骚不是解决之道,一个学科缺乏思考只能说明这个学科还十分幼稚。对于我等教育技术专业的小鱼小虾,静下心来看看书、做点实事才是求学、为人之根本。

教育技术本身是偏应用的学科或专业,但是除了技术外,教育心理以及教育学、甚至社会学的重要性应该突出来,现在的技术不总是强调系统理论吗?认识社会、认识人同样是一个系统理论的作用。不要等到自己搞了一辈子才有些“悟性”的东西。作为人的学习过程来讲,无论国外与国内,人的认识过程是有相同的规律可遵循,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国外的东西会比较好,最重要的一点,他们设计系统时,比较考虑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我们国家对心理学理论的认识有了普及化的趋势是近些年的事情,而且,以前的心理学教材让人学起来实在没什么兴趣,人的心理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我们学理论而不去分析人的行为心理的特点,使心理学系的学生毕业后马上运用的能力又不强,这就更会让人怀疑心理学的科学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现代教育与信息已经无法分开,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种技术(包括视音频、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对支持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是肯定无疑的。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中,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等电教设备实施已经进入了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正确合理的使用这些电教器材,才能够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此外,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认知学习理论,潜心钻研教学教法,进行教学设计,同样能够优化教学。由此可见,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曾经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作为内驱动程序系统中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所以说,激发和维持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指向学习活动的动机类型,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即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求知的欲望。认知内驱力既与学习的目的性有关,也与认知兴趣有关。因为当一个人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会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而具有认知兴趣或求知欲的人常常会废寝忘食、津津有味的学习,并从中获得很大的满足。所以认知心理学家指出,教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要让学生对获得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在缺乏交互式学习的传统听说课堂上,学生以听为主,处在被动的信息接受的地位,可以使学生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积极接受者和知识运用者。各种多媒体软件可以提供许多非语言素材,如时代的背景、形象及心理活动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视听并用,这种全信息表达为教学提供逼真的表现效果,同时提供了图形、声音和语音等交互界面和窗口,使学习者灵活方便的操作控制学习,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心理学表明,感知越具体,表象形成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建立概念,培养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创设感知意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出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去。多媒体教学所创造的美妙的教学情境,适时适度地为学生提供直观刺激变抽象为具体,可集中显现出时空变换的流动美,视听兼备的立体美,景色物体的色彩美,师生的和谐美。这种情境能把学习的内容在大和小、动和静、远和近,快和慢,局部整体,外表和内显之间相互转化,打破了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给学生在视、听、思等方面带来的局限,学生的视野可在瞬间内完成时空的大跳跃。这就加大了教学的密度,极大的节省了教学时间,尤其是教学信息传递的增值率扩大,多次反复重现和化抽象为具体的特点。是教学内容鲜明生动,富于感染力,减轻了学生的负荷,优化了教学效果。

认知心理学家沃特海默依据自己对在校生的实验,宣称儿童普遍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传统的教育制度往往被传统逻辑和联想心理学理论所支配,应对阻碍儿童创造思维能力发展负责,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它具有的色彩、形象生动的画面以及富有情趣的解说会使学生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又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激发,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对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一种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能够大胆地各抒己见,往往可以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其思维能力。

认知学习理论可以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教育技术的广乏应用又实现了教育的优化,因此如何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成了教育技术领域广乏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以学习者为中心,这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也是形成学习者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前提。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是由教师控制教学,这意味着教师把学习任务、目标和策略强加与学习者,使得学习者不会思考,变得懒惰。而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多媒体教学中,是由学习者自己控制自己的学习,学习者有着较高的学习动机,学习者会积极思考,积极与环境交互,可以对信息进行有意义和创造性的加工,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同部组织起来的技能”,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在教育技术中计算机的运用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作为教学传递的工具传递知识或训练及技能,现在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为此,教学软件的类型也变得多样化,除了过去大量开发的练习型、辅导型、游戏型、模拟型软件外,问题解决型软件开发有了很大的进展。这类软件除了传递有关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提出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简单的了解有关知识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学习者参与到其中去,运用发现法进行学习。强调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它的特点是关心学习过程甚于关心学习结果,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中。发现学习有利与策略性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

当前,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研究结果层出不穷,对教育技术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教材一方面要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改变教学方式,还必须研究和应用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认知学习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与学,从而达到在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最优化。因此,探讨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研究教育技术的观念更新,把握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喜新不厌旧”的教育技术来说,对新思路、新方法有着天生的敏感,不时地把这些新的思想和方法融入自己的研究之中。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共同为现代教育学提供了新鲜血液,教育技术又从教育学的母体中自然而然地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中来。

鉴于教育技术是心理学、教学理论和应用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教育技术学要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我认为首先应该搞懂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她不是纯理论的思辩,也不是纯技术的盲目发展,应该把客观——实验模式和主观——经验模式相结合。

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学、教育哲学本身都是教育科学的分支体系,本是同根生的学科,当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构建一个树型的体系:教育技术是主干,心理学和教育学是两个分支,而这两个分支又分为许多小分支,包括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学论、德育论,但是任何一个分支都是与其它分支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张庆林主编,《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思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

[2]吴红骏,赵洁,《运用认知学习理论改革远程开放教育的教与学》,2000年

[3]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4]欧阳仁宣,《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1999年

【摘要】教育技术学是一个范围很广的学术体系,包括许多分支学科。它不应是信息技术或者网络的压缩版,更应该包括一些人文认知学科,比如心理学就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教育技术学

心理学在我脑中的定位一直是一门很高深很神秘的学科,当个心理医生也曾经是我孩童时的梦想。进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心理学这门学科,可是到了学期结束,我只有一个感觉,就是只记住了一些结论而已,并不清楚这些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它是如何得来的。毕竟抽象的理论和短短几节课是不可能让我们对心理学有太深刻的理解的,也就谈不上在今后的学习中将它与教育技术联系在一起,融会贯通。

第2篇

一、心理学理论的相关概述

心理学理论是一种针对心理学和精神疾病领域的重要理论,可以根据人们的行为情况,对对象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进行预测,甚至可以通过心理学理论将对象的行为进行诱导。心理学理论可以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部分,可以应用到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医生治疗的过程中,缉查办案中,其功能的全面发挥可以使得的各类问题得到良好的处理,促使社会的和谐安定。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对象的心理活动情况,对象的行为等,心理学理论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心理活动揣摩和分析,将对象的下一步活动进行猜测,从而有效的提高行为问题、意识问题和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以提高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对象的潜能。

二、心理学理论的意义

随着心理学理论的进步和完善,心理学理论的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对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心理学理论的理论意义

1.心理学理论可以为的认识理论和辩证法提供足够的依据,促使社会主义哲学可以得到有效的解读。心理学理论对人们的行为、意识和心理等进行研究,为事物的客观性和主观性进行解释,还可以根据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人们的心理现象和脑活动等进行揭示,使得外物对人们的行为、心理和意识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的解读。

2.心理学理论可以为相关的学科提供参考,并提供良好的理论价值。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对向是人,通过对人的心理活动研究,揭示事物客观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可心理学理论可以为文学、艺术、政治等提供理论基础,积极推动相关学科的进步与完善。

(二)心理学理论的实践意义

心理学理论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尤其是在人们的生活,心理活动可以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进行调节,促使实践可以得到顺利的展开。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实践的效率和实践的质量。以教育为例,教师将心理学理论进行应用,可以根据学生的表情和行为对学生的听课状态进行分析,并根据心理学理论的基本情况,完成对教学活动的调节,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可以得到提升,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此外,心理学理论可以为人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提供实践基础,人们通过对心理学理论的学习和解读,形成良好的自我情绪控制,有效的对各类不良情绪进行控制,降低不良情绪对自身的影响,积极推动人们对消极的个性品质进行控制,推动人们的身心健康,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人们的积极品质可以得到提升。

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理论分析

心理理论的主要理论由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通过对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理论进行分析,结合心理学理论的意义,对心理学理论的对生活的揭示意义进行分析,积极推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使得人们的可以持续健康发展。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主要是根据相关动物实验得到的心理学理论,通过相关试验的验证,可以使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可以与环境相交互,通过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解读和改善。行为主义心理学是1913年由华生提出对心理主义概念进行摒弃,对刺激和反应客观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揭示。同样巴普洛夫在《条件反射理》中对行为主义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并证实了可以采用生理学术语等对心理过程进行研究。心理学的研究对向是意识,但是由于意识是不可见的,不能采用传统意义上的自然方法进行预测和测量,单仍旧需要通过外界信息对人们的行为影响。在进行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过程中,不能完全对主观意识进行摒弃,科学的对观察法、条件反射法、测验法和社会实验法等进行应用,对社会情境和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和分析。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以充分的应用到药物心理学、广告心理学中,并积极的对人文科学等进行渗透,积极推动主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可以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主要是由弗洛伊德进行提出,弗洛伊德根据病人的谈话等内容,对病人的疾病原因等进行推测,佛洛依德指出,人变形的行为活动是含有无意识的行为活动,但是通常情况下,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使得人们的一些意识和行为受到压制,不能良好的表现出来,这也就使得长期的压抑积累,使得人们的下意识形成,也就会导致人的一部分本内在下意识的作用下,产生无意识活动。

1.无意识。人的无意识行为是人们不易察觉的部分,其中包括人们被压抑的欲望和原始的本能冲动。其中被压抑的欲望是指人们在实际的生活中,由于社会法规和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所限制,人们不能做的一些内容,长期以往的压抑会使得人们欲望不断被压制。通常情况下意识不能对无意识进行驱动,往往需要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下,无意识彩绘被激发。

2.抵抗与压抑,人们的一些欲望是不能被社会的规范所容忍的,也就使得人们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为了抵抗这些不被社会所容忍的欲望,人们的意识需要进行抵抗和压制。

3.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的是人们最原始的部分,也可以被视为无意识的部分。随着人们的年龄不断增长,人们的社会阅历逐渐丰富,面临的社会现象也逐渐增多,也就使得人们的自我产生。结合自我的实际情况,控制自身的行为准则,最终实现超我。其中,本我、自我和超我都具备不同的原则,分别为快乐、现实和道德原则。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创造力等进行体现,促使心理和人的本子可以得到有效的统一,重视心理学和人的本性之间的关系,积极推动人的自我实现。其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中可以冲自我统一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德育原则、超越原则等进行,从而积极的提高教育质量,使得学生可以进行例行控制和内心矛盾,积极推动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是较为新颖的心理学理论,采用了信息加工的观点,将认知作为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包括信息的采集和信息的存储和应用,而且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操作产物。此外,强调对人们闹钟由的知识和知识框架进行应用和认识活动相结合,并科学地对人们接触的语言材料和各类关系进行分析,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解读。

四、结束语

心理学理论是关系到人们的行为、意识和心理的重要部分,针对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含义和理论心理学的意义进行阐述,并分析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理论,切实的对心理学理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进行发挥,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作者:宋大力 单位: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第3篇

本文将对超个人心理学理论体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并居于中心地位的问题加以分析探讨,弄清这几个问题的是非得失以及其如何导致整个理论体系的最终效果。这几个问题是:超个人心理学的人生意义论,超个人心理学的意识论以及其科学观。正是在这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上,超个人心理学都有所突破和贡献的,然而同时,为了将其所主张的思想推向极致,超个人心理学在这几个方面都犯了严重的错误,从而导致其理论上的根本错误。

一、超个人心理学的人生意义论

超个人心理学十分重视人生的意义或价值,并认为对人生意义的研究、探讨是心理学无可逃避的责任。

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人生的意义并认为心理学应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例如,马斯洛就曾多次批评过传统心理学的“脱离价值、价值中立的科学模式”,认为心理学如不涉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就不会为培养真正健康的人格(社会成员)发挥作用[1](p171)。超个人心理学坚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这一主张,并加以发展。这种发展使人本主义心理学所理解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变得更为广大、永恒和崇高。正如李安德在其《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的新典范》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多亏人本心理学的努力才把价值与意义重新引进心理学研究范围,超个人心理学不仅肯定这一发展趋势,还把价值与意义放在人类生活的中心地位。此外,超个人心理学特别强调超越个人兴趣的价值与意义,并且打破传统的忌讳,研究终极的价值与意义[2](p204)。

超个人心理学实现自己的这一主张的第一步是对当前流行的个人主义的自我观念与相应的价值观念的批判,认为社会上的许多问题都是由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所引起的。李安德特别认真地列举了前后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的七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对流行的个人主义价值和意义观点的严厉批评。这七位心理学家包括有:詹姆斯、墨菲、斯密斯、阿尔波特、罗杰斯、马斯洛和堪拜尔(Campbell)。这些人大都批判了从个人主义来理解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错误和危害,主张从超脱个体的更广阔的范围来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虽然这些人并非都是超个人心理学的同道者和支持者[2](p319-324)。

应该说,到这一步为止,超个人心理学家们的主张、立论都是正确的和无可厚非的。但在其努力的下一步即如何扩展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上却发生了重大的问题。

从其具体内容讲,所谓人生意义不外是指人的生活活动所造成的结果和影响,一般说是指其积极方面的影响而言的。从此就可以分析出所谓意义的成分或构成要件。其中除了这种结果和影响本身以外,还有两个方面的要件,即这一影响的始发者或制造者以及这一影响的承受者和评价者。由于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因此,影响和意义的发生常是人的有意识活动的结果。但它却不以有这种意义的制造的目的者为限,因为无此目的的活动依然有其意义存在。意义的存在还依赖于这种影响的承受与评价者的存在。影响而无其承受者自然不成其为意义,其理极明。而如果没有评价者,没有对这种影响的觉察、审视和评价,也不会成其为意义。因为对于没有觉察、评价能力的东西来说,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影响,但却是谈不上意义的。另外,还需要指出,上述的影响虽属客观存在之物,但随其制造者与承受者及其间关系的变化,它的作用也会有极大的不同。

正是上述三个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人生意义的差异。而在这三者之中,可以认为,正是影响的制造者与承受者两个方面的差异对人生意义的差异有更大的影响。例如,对影响和意义的承受者所理解和认定的范围,就对人生意义的大小和时间的持久性有重大的影响:当把影响和意义的承受者只设想或限制于其制造者个人本身的时候,人生的意义就会是极其狭小的或在时间上极其短暂的,如超个人心理学家所批判的极端个人主义者或我国历史上杨朱派所主张的那样;而当把它扩展到他人、制造者所属的群体乃至人类全体时,人生的意义就会更为广大并在所经历的时间上大为延长,如果进一步把它理解为和推广到超出人类之上的某种精神实体时,则不仅人生的意义会得到无限扩大,在时间上也成为永恒的东西了。而从影响和意义的制造者一方来看,如果把它仅归结为个体的某种偶然的行为,则其意义就会显得平凡而不足称道;而如果能使之归属为人类的某种普遍本性(如弗兰克尔的“意义意志”),它就会显得更为高尚和圣洁;而如果能把这种制造意义或影响的行为与某种超越人类的精神力量联系起来作为其作用的结果,则这种行为及其所体现的人生意义,就将成为无上神圣的了。

超个人心理学的倡导者们就是从这种思路出发来行事的。超个人心理学者提出要求人类“从小我归向大我”。他们认为,除了我们通常所体验到的自我之外,还有一个超乎个体之上的高层的我。它也可以被称之为“大我”、“宇宙我”或“普遍我”,它是我们自己以外的存在的“全体”。这种“宇宙我”或“大我”与我们的个体自我同样具有有意识的性质,具有个体我所具有的那些优美的品性,只不过它具有更为广大、根本和原初的性质。两者相比,个体之我不过只是它在意识之中的残缺不全的倒影,个体我的一切思想行为都是在它的指令或感召之下发生和实现的[2](p317-318)。经过这样的一番提升工夫,个体之我也就成了这种具有意识性的宇宙大我的一部分,个体我对影响和意义的创造行为与承受评价等,都成了这种无所不包的永存的大我的意志和愿望的表现,因而人生的意义也就可以提升到无限宽广、永恒和至高神圣的境界了。

这种作法是有效的,但也给超个人心理学带来损失,使之受到理所应得的责难。因为,作为与宇宙同在的超人类的精神的、意识的本体是不可能存在的,而这种主张的提出是与整个科学发展所积累的事实相冲突的。同时,这种主张也使超个人心理学沦入与宗教为伴的境地。虽然超个人心理学家不断申言自己与宗教的区别,强调相信来世和再生的只是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但是这种辩解只能是徒劳的。因为,承认一个超越整个人类之上的有意识的本体(如詹姆斯所称为的宇宙意识流)的存在,这个有意识的本体不是宗教中的神又是什么?教人们相信一个超自然的、永恒的有意识的力量的存在及其对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的支配作用,其社会作用与一般的宗教宣传有什么差别?因此,对某些超个人心理学家来说,即使他们不公开宣扬宗教中的人格神的作用,也不能使他们摆脱其为宗教的亲密伙伴的尴尬局面。这样,为了提升人生意义的广阔性、永恒性和神圣性,而不得不放弃对其现实性上的要求。

在当代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中,弗兰克尔要算是最重视对人生意义的研究了。因此,他的名字和言论也就极常为超个人心理学的有关的著作所引用。但是,弗兰克尔与超个人心理学之间是有同又有异。弗兰克尔与超个人心理学家同样重视人生意义的研究并将它置于自己心理学理论的中心位置上,这一点使人们有理由把他们同样地称为意义心理学家;但是,他们关于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说明却有根本的不同。弗兰克尔也将影响和意义的承受者从其创制者的个人加以扩延,但他所扩及的只是他人、个人所属的人群以至全人类为止,并未扩展到一个超人类、超自然的精神实体;在人的有意义的思想和行为的内在依据方面,他也只是达到了人类本身所普遍具有的“意义意志”,并未提到其背后的超人类超自然的宇宙精神实体。而如果一切都还停留在“全人类”本身,就不可能有超个人心理的被推出并加以宣扬和推崇,因为作为整体的“全人类”是不能离开人类的个体存在的,完全没有必要和可能引申出超个人,超出个体的脑,身体和心理的[3](p18、20-21、220)。从这些看来,弗兰克尔并不是原本意义上的超个人心理学家,而频频地引用弗兰克尔,也终将无助于超个人心理学摆脱其理论上的真正困境。

二、超个人心理学的意识论

超个人心理学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其关于意识的理论。意识理论同样是其整个理论的支柱,但与其关于人生意义理论的作用有异。如果说后者主要的只是为其整个理论提出的缘起的话,前者的作用则在于为其理论提供某些重要的例证和依据。

超个人心理学是以反对还原主义为号召而建立其意识理论的。因此,反对还原主义的有关理论阐述及其中的是非得失也无不在其有关意识的理论中留下深刻的影响。

还原主义是科学研究中常常遇到的一种错误的理论观点和做法。还原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在研究和解释较复杂和高级的现象时,把它完全归结为所包涵和所由构成的简单的现象的作用,完全用后者的作用对前者的特点和机能加以解释说明。心理学研究中的还原主义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其中之一是把心理活动归结为肉体的生理活动。想完全用生理活动的规律来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如老行为主义者华生所做的那样;另一种表现是在心理活动范围之内的还原主义,这种还原主义不是否认心理的特点和存在,而是把比较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归结为比较低级和简单的心理活动,想用简单的心理活动解释和说明复杂的心理活动,其结果是完全否认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存在。人们都熟知的法国老牌感觉主义者把思维和判断都归结为感觉作用的结果是其比较典型的代表[4](p170-173)。

可以看出,还原主义的错误,只在于其把高级复杂的现象全部归结于所分出的比较简单、低级的现象并企图用后者对前者进行解释说明,而与其是否对复杂事物进行分析,并从之获取有利于对复杂现象认识的资料无关。因为,分析的方法,从复杂的整体事物中分析出不同的部分或成分,确定这些部分或成分的性质和功能,而后通过对这些部分或成分的综合,最终找到复杂事物的整体功能是如何发生和实现的,这是科学发展史上被证明为有效的科学方法。它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而且适用于社会科学,甚至也适用于心理学的研究。我们都知道,联想主义是主张对心理活动进行元素分析的,构造主义者冯特等也是如此,机能主义者安吉尔也并不反对“将心理生活分析为它的元素形式”[5](p53)。甚至最为强调整体作用的格式塔心理学也并不完全否定分析,只不过是主张用“自然的机能的分析”来代替“不自然的人为的分析”[6](p331)罢了。上述的心理学派别根本不是还原主义,也从未有人把他们看作还原主义。从上可见,科学研究中不管怎样要求对复杂事物进行分析研究,只要研究者不曾忽视、否认或遗忘复杂事物的整体特性,在将它分析为简单、低级的成分时,还念念不忘地关心要将它们予以整合,从而复制出或恢复其原有的整体特性(也可能未能完满实现),就不能把他们称为还原主义者。

但是,超个人心理学者显然没有理解到这一点。不少超个人心理学家错误地认为,凡是将高级、复杂的心理现象分析为简单、低级的成分的研究都是还原主义,而不管他们是否否认或拒绝复杂现象的整体特性或机能。这就导致他们对还原主义范围的不合理的扩大。有的超个人心理学的书中几乎把所有不属于超个人心理学的其他派别都视为还原主义,甚至认为主流心理学中的心理学派都是以还原主义为其方法论基础的。这种错误的理解不仅歪曲了整个心理学的现状,对他们自己理论的建立也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危害。

对反还原主义的错误理解给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带来了极其重大的影响。正是在反还原主义思想的支持下,他们无止境地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心理现象的范围。一大批过去不常为心理学所关注的心理意识现象,包括各种宗教经验、虚幻的意识经验,都进入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当然,抽象地讲,这些东西被纳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如果认真地对它们加以科学地处理,也是无可厚非,甚至是值得欢迎的。但重要和关键之处在于,在不恰当的反还原主义理论思想的支配下,加上他们对各种神秘奇异现象的偏好,使他们不愿意也反对他人对这些神秘神奇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或以已知的科学知识加以解释说明,而宁愿停留在这些怪异现象的表面特征的认可上。这样,由于无法弄清这些现象的起源和本质,就只好把它归属于超越人类之上的精神实体的作用了。

这种影响的表现之一是许多超个人心理学家们在对整个的人进行研究时在人的肉体生理层面与心理层面之上又增加了一个“灵”的层面(由于超个人心理学缺乏内部的统一性,对这一层面的称呼甚至层面的数目的认定也各不相同)。他们反对和批判把这一层面仍然归于心理层面的“两分法”,认为这一层面的心理事实与一般的心理活动无缘并无论如何是不能用一般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加以解释说明的,因而最后不得不归之为一个超越的精神实体的表现[2](p202)。当然,在主张这种“三分法”的人们当中,也有人并未达到这一最后结论,例如弗兰克尔。这也表现出了他们理论立场上的重大差异。

这种影响的最完满而淋漓的表现是在超个人心理学的意识理论上。

超个人心理学意识理论的共同特点是认为意识有许多不同的等级或水平,通常所说的人的清醒状态下的意识只是其中的一个等级甚且是其低级的等级,此外还有许多较高的等级,这些等级的意识以其神秘神奇的性质而超越于清醒的意识之上。这些高级的意识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而且其本身是不可进行分析研究的。

当代超个人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维尔伯所提出的意识谱理论可以作为超个人心理学意识理论的典型代表。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人与天地万物原本是息息相关、浑然一体的。只是由于有了意识,人便开始在自我与自然、环境、他人、自己的身与心等之间划定一种界限。界限的划分导致其间的孤立、割裂和冲突并成为人生痛苦的根源。而这些冲突和痛苦的最终消除则依赖于意识的发展、提高,最终上升到所有设定的界限都被消除掉的无界限的境界[7](p60-61)。

依照意识中所设定界限的多少及其得到消除的程度,维尔伯把人的意识的发展分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阴影层是意识范围最狭窄的层次,这时自我甚至在自己的心理内部划界限,把其中一部分被认同的称为“角色”而把其余部分不被认同的称为“阴影”;自我层的范围有所开阔,这时意识只在自己的生命整体的身心之间划界,把身体从自我之中分离出去;存在层中意识的范围更为扩大,在这一层次,人能把自己的身心视为统一的整体,而把这一整体与外部环境区分开来;心灵层是意识的范围最无限广阔的层面,是一种无界限的境界。这时人体会到自己与宇宙的一体,认识到个体意识与宇宙的绝对本体的同一性。维尔伯称之为一体意识或宇宙意识,并认为只有这一层面才是真实的意识状态,而其它层面本质上都是幻觉。此外,维尔伯还在存在层与心灵层之间安排了一个作为心灵层的辅助层面,用以帮助打破我和非我之间界限的“超个人夹层”[7](p61-62)[8](p390-391)。

这一理论的可取之处在于它毕竟罗列出了意识(自我意识)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征。从自我与环境的区分到自我的身体与心理的区分以至在心理活动中的恒久、稳定中心部分与易变部分(詹姆斯曾区分为主动的自我与被动的自我)的区分等,是符合意识发展的实际进程的。

把“心灵层”之外的其余层次都归之为“幻觉”,完全是一种不顾人的现实生活的胡说。如果这些区分都是非真实的,我们真不知道维尔伯其人在生活中将如何对待其家人、同事、朋友,将如何对待其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将如何进行其正常的工作。至于说这些区分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也是毫无根据的。的确有些人的苦恼是由于不善处理这些被区分开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引起的,但这绝不是这一区分的罪过。须知,一般人在作出这种区分时并未将它们完全割裂、对立起来。例如当把个人与环境区分开来时并未否认人与环境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关系以及处理好这种关系的必要性,因而也不会导致维尔伯所说的痛苦。可以说,这些区分都是必须的,是意识的正常发展的结果,是一种进步。问题只在于在作出这种区分时如何充分看到被区分开来的东西之间的联系,力求避免片面性和割裂。

与这一点有关的是在这几个层次等第的排列上。由于对这种区分的评价的片面和错误,自然导致他把“阴影层”置于错误的顶端,认为这一层面是与“存在层”和“自我层”相较意识范围最窄狭的层次。而这一观点也是有悖于人的意识发展的实际的。从意识发展的实际过程看,应该是,区分越是细微深入,越是意识的进步。只要能充分注意到区分出来的两个方面的联系,这种区分就是有益无害的。维尔伯显然是由于对一种片面性(只作区分而否定联系)的后果的惧怕而导致了自己的片面性和错误。

至于其关于最高的“心灵层”的解释说明,问题则显得更多一些。

首先是对这一层面的意识状态的心理方面的特点没有一个好的可以理解的说法。这种意识在许多地方也被人们称为“天人合一感”或“同天之感”。但它究竟是一种感觉,抑或只是一种想象或信念,始终难以弄清。这一层次究竟如何在“超个人夹层”的协助下得以生成并打破自我与非我之间的界限,也没有一个明白的说法。虽然维尔伯也曾提出过人们在进入这一境界的途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危险以及防治的措施,但于此也并无帮助。

至于宣称这种“心灵层”中所达到的“一体状态”才是真实的意识状态,更是绝顶的胡言乱语。按其本意来说,这里的真实状态,并非指的是这一状态的确实存在,而是指的这种状态所表现的东西与现实世界的相符合,即其真理性。而如果按这种理解来看,它的“真实性”是大成问题的。

谁也无法否认在某些人的头脑中确实存在过这种“一体状态”之类的意识状态,因为这种状态只有其本人才能确切知道并且与其他人的类似体验有相当大的差异。但这种状态所表现的东西显然是与真实的现实不相符合的,不具有真理性,是一种幻觉或纯主观的虚构。

一个人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引发各种奇怪的“同天的”与宇宙合一的表象,但他(而且整个人类也是如此)其实是不可能“同天”的。固然,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宇宙相合为一的。当一个人还未出生时,天、宇宙早就存在了;当一个人死灭之后,天、宇宙仍然存在;而在一个人生活的整个存续期间,在所存在的整个宇宙的其余的部分,也都是离开个人独立地存在与发挥作用的,而一个人如果想正常地生活下去,他就必须把这些其余部分当作独立的,客观存在的事物而加以认识和适应。这样,如何还能说得上天人之间的合一和相同呢?冯友兰先生曾精辟地发挥过这一思想。他说,即使那些自觉其“同于大化”的人,也“只于其有身体时,有同天的自觉”。佛家认为证真如者,可以永远有证真如的自觉。但是,由于“有自觉必依身体”,因而“所谓证真如者所有的自觉”,“所谓涅pán@①四德:常、乐、我、净”,以及“同天者所有底自觉,都只于其有身体时有之”[9](p96-97)。他的这些话对于理解各种“同天”感受的虚妄性,无疑是有启发的。

还有一个关于这种状态的存在方式或存续时间的问题。维尔伯并未接触到这一问题,然而它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如果界限的破除确是达到物我不分,物我两忘的融合地步,而这一状态又是连续不断地持续下来的话,人的生活将无法继续,因为一切行为,活动都无法进行了。在这一点上,似乎最好的办法是只把它看做一种短暂的瞬时间的感悟。如中国禅宗佛教中常说的那样:“悟前山是山,水是水;悟时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悟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10](p222)悟时的看法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改变日常生活中的正常认识,因为人终归还是要生活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超个人心理学的意识理论是一种漏洞迭出的错误理论,这一理论违背人类的现实生活,违反已有的科学知识。想用这种虚假的理论以及其所宣扬的虚幻经验来证明超个人、超自然的心理或精神实体的存在,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三、超个人心理学的科学观

超个人心理学的科学观亦即其对科学的看法以及如何对待科学,是其理论体系中又一重大的根本性问题,是最终决定其性质和命运的问题。

超个人心理学的科学观的根本特点是,从反对科学主义入手,最终却达到否认科学精神的指导作用,它否认人类知识之有真伪之分以及辨别这种真伪的必要,甚至否认心理学之作为科学而存在的事实。

所谓科学主义,是一种不适当地夸大科学的职能和作用范围的观点和作法。因此,反对科学主义是必要的。而超个人心理学之要求反科学主义也是应予肯定的。但是,绝不能因为科学主义的错误而导致反对一般的科学精神,即要我们的一切思想都符合实际,尊重事实和理性的那种精神。

科学主义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它对科学本身及其作用的看法和它对科学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看法和处理。

就其对科学本身的看法而言,科学主义的错误在于对科学的迷信,对已发现的科学原理和事实,缺乏历史的和发展的眼光,把它看成无上的,不需要不断完善和改变的东西。这在比较成熟的科学门类中表现较为突出。而在像心理学这样的欠成熟的学科中,则又有些不同。其表现得最为常见的则是与一般的自然科学看齐,用自然科学的标准规范自己并在研究工作中只采用自然科学中所通用的方法。

从科学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上看,科学主义的错误则在于片面夸大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忽视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如宗教、艺术等)的作用。

不能不承认超个人心理学在反对科学主义方面的成就和意义。超个人心理学提出和研究了许多前人所没有研究过的问题,运用了许多心理学中未用过的方法。例如,研究各种奇妙的宗教体验和各种教派的静修方法并加以改造和运用,有的人还主张运用一种脱离各派宗教教义的纯粹的静修。这种胸怀、胆略以及其所带来的贡献,是应该受到欢迎、予以肯定的。但是,科学的发展虽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给以这样或那样的限制,但对它的进步作用还是应予以充分肯定的。

就科学本身而言,其发展确实是有局限性的。不要说对许多领域的许多现象还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就连那些它所熟知领域中的熟知的问题,也仍然有许多弄得不彻底;某些长期以来被确认的东西,随时事之推移进展,也有被认为不正确的或不完全正确的。但是,不管怎样,过去被科学所确定的基本事实和规律中,总有一些是不能被完全取消掉的,不管要作怎样的补充和修正。这一点,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及其间关系的理论给出了最明白易解的说明。

就其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而言,科学与它他社会意识形态,功能各异,科学自然不能取代它们。但科学它们之间却有着重要的不容忽视的联系。如,宗教和艺术都不是科学,但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的宗教学和艺术学则是科学。后者正是对前者的发生、发展、社会功能以及其中的各种理论进行分析评价的学问。宗教的各种理论、艺术的各种手法,虽不属科学的范畴,但其本身却有个是否科学合理的问题,而这正是关于宗教、艺术的科学所要研究的。另外,在这些其它的社会意识形态中,一般来说也是既有其科学的合理的内容,也有其不合理、不科学的内容。甚至作为宗教的原始表现和伴随物的巫术,除了不科学的虚伪的东西之外,也总还包含有一些合理的科学的成分,如改变外在生活条件,使用某些药物就可以改变和控制人的意识状态等等。只不过在其对现象的解释上,纯属荒谬无稽而已。因此对它们的研究分析,就必须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将这些方面区分开来,承认、接受其合理的方面并对其不科学的方面加以摒弃。

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是应该提倡科学精神的。所谓科学精神,就是一切思想、行为,都要从客观现实的实际出发,要符合这种实际的要求,其中也包括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实际状况。但是,这种要求只是一种原则上的最高的要求,并非在任何条件下,任何人,任何时刻都必须要做到。这是不可能的,也并非必要的。例如,我们不可能要求宗教活动家及其信仰者一下都抛弃对超自然力的信仰和膜拜;对某些以“准巫术”的方法治疗精神疾病的作法(所谓“空箱技术”之类)也不妨任其存在。因为它们的存在还有其现实的理由,是不可能加以禁止的。但是,从总体来看,从对整个社会的思想引导上,在对国民进行教育的科学文化部门的工作中,科学精神则是必须要加以认真实行的。

超个人心理学反对对科学的“迷信”,反对科学的这种“霸道”,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如果上述的不当作法可以这样称呼的话。但是,如果从此继进而达到否认人类有关现实世界(其中包括人的主观精神)的知识可能有真伪之分,对其真伪需要加以判别,只有真实的知识才是最终地有用的这些最基本信条的话,那就是极大的错误。

超个人心理学所走的正是这样的一条道路。他们不只是反对上述的那些不适当的作法,还反对科学精神本身。他们否认有关心理、心灵的知识之中有正确的与错误的之分,也反对对其真伪加以辨别和弃取的必要,而是将有关的“知识”一股脑儿推向广大群众。它也自称为“心理学”,但却不顾社会对各种学科要提供真实可靠的知识的根本要求,硬将许多非科学的东西塞入其中。为了使自己的这种作法合理化,他们竟然将心理学定位于科学之外,而将之归结为一种“关于人性知识的研究”,并认为人性的知识可以来自三个不同的途径:感觉,心智和沉思。而且,这三个方面的知识不能用同一的标准来加以要求。例如,通过沉思而得来的关于超越的经验和体验,就是不能用通常的感觉的和理智的标准来加以要求的[7](p133-134)。

这样一来,超个人心理学就为自己争来了极大的方便和自由,它可以随意地将他们通过“沉思”的方法所得到的任何“关于宇宙人生的各种领悟和智慧”毫不费力地都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包括各种与现代科学成就格格不入的超乎自然的神灵和精神实体在内。然而,也正是由于撤除了这一条最终的限制和屏藩,使一切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都合法地进入它的领域之中。由于它“没有逻辑的理由”“去限制人们将巫术、魔法甚至恶魔崇拜一股脑地混进超个人心理学的大熔炉”而使之“成为非学术的、奇谈怪论的被拒绝的或远离当今文化的各种力量的摸彩袋”[7](p138)。

从以上可以看出,超个人心理学从反对不适当的抬高和迷信科学出发,最后却走上了否定科学以及科学精神的境地。这为他们坚持其超个人心理的主张消除了障碍,大开了方便之门。但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它成了各种荒诞不经的鬼怪之说的避难所和渊薮。其所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惨重了。

四、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人生意义论,意识论、科学观乃是超个人心理所由以建立的三项基本依据或三个基石。它们使超个人心理之说立意于前,“证验”于中并最后得以确认。超个人心理学遂得以“确立”矣!然而,又由于这三个方面同样的荒诞和不足为据,超个人心理的根本的主张不能不是建立在沙滩上的高楼,一点点的震动都会使之坍塌下来。

从超个人心理学所可能发生的社会作用上分析,它重视人的超越个人利益的价值,重视人的精神生活的意义,大力呼求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这一些,对于减缓人们对私利的追求,提高对精神生活的关心,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等无疑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这一理论是建立在唯心的基础上的,就不能不大大地降低了它影响人的力量。

至于它的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消极作用,也是不容否认的。固然,一种力倡超个人、超自然的精神、心理实体的无上作用的理论,在哲学上是错误的。而真正造成更大的危害的,恐怕还是它在证明其理论并加以坚决维护时所运用的方法,即无条件地肯定虚幻意识经验,把它当作现实的东西和否认心理学知识必须受到真伪检验的科学精神的那种作法,而其中为害最大的是对虚幻意识经验的肯定和宣扬。

虚幻的意识经验对人的生活活动有重大的有时是不可抗拒的影响。特别是对那些由于理论思想较低下因而不善于区别虚幻的意识经验与现实的意识经验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虚幻经验常常是如此的生动和直接,以致许多人难以摆脱它的纠缠而视之为现实的东西。这样,他们就会把梦中、催眠状态中以及在各种特异刺激的条件下甚至是服用致幻药物时所见到的一切都当成真实可靠的东西。我们只要看一看历史上的许多“通天”的人们如何轻而易举把广大信众集聚在自己的旗帜之下,前一时期风行一时的各种气功大师们如何以“开天目”的办法成功地诱骗广大的信众这样的一些事实,就可以看到盲目地相信虚幻经验的可怕后果了。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M].林方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2]李安德.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的新典范[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

[3][美]WilliamBlairGould.弗兰克尔:意义与人生[M].常晓铃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

[5]西方心理学家文选[C].张述祖等审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6]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7]郭永玉.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A](南京师大博士论文,未发表),2000.

[8]杨鑫辉主编.心理学通史:第五卷[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9]冯友兰.觉解人生[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0]冯学成.棒喝截流——禅林奇韵[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第4篇

1 问题的提出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是西方心理学的开创时期,随后形成了重要的心理学派别。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到科学心理学及人文心理学研究取向的根源,但在西方心理学史中针对开创时期的研究真的很少。在那一时期,对人文心理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对实验心理学的重视,对布伦塔诺、斯顿夫的评价远远不及对冯特、费希纳的评价。为此,在历来有关心理学开创时期的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对人文心理学家的研究少于实验心理学家的研究,对布伦塔诺的研究少于对冯特的研究。在对人文心理学家的研究中,斯顿夫更受冷落,在德国心理学上,已成为“几乎被遗忘的心理学家”。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斯顿夫的著作手稿及其相关文献资料在世界大战中被损坏。

2 斯顿夫的心理学理论

(一)斯顿夫的音乐心理学

由于斯顿夫是心理学的理论家,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他的音乐素养,他对音乐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贡献很大。他试图在赫尔姆霍茨关于听觉理论的基础上,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立场来证实音乐理论。斯顿夫最有影响的著作是《音乐心理学》,这与他毕生对音乐的追求相一致,对音乐的研究让他在他在听觉领域取得了仅次于赫尔姆霍茨的地位,这被作为音乐心理学研究中的先驱性工作。他在《音乐心理学》中对心理物理学概念的修订做出了重要贡献,把哲学和现象学的理论与观念引入了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和音学说。

(二)斯顿夫的机能心理学

斯顿夫的机能心理学与布伦塔诺在《经验观点的心理学》中所提出的意动心理学有异曲同工之处。斯顿夫着重对“现象”问题的研究。斯顿夫在如此背景之下,提出了自己的机能心理学。为了区分现象心理学,指出了当时的四种心理学立场。(1)联想心理学,认为只有现象是直接给予的。(2)研究意识的机能,这接近现象心理学的立场,可以看做是对现象和机能的折中。(3)在第一种的基础上推论出研究意识的机能,这是情绪万能的思想。(4)认识和情绪的机能都是直接给予的,这是斯顿夫所采纳的思想。

(三)斯顿夫的情绪认知评估理论

在斯顿夫的文章发表90年后的今天,情绪认知理论已成为了情绪范式研究的核心,认知和情绪之间的关系研究和理论讨论的核心。斯顿夫对情绪心理学的贡献远远不止于此,他不仅制定出了比当论更加清晰的情绪认知―评估理论,它彻底取代了现有的认知理论。

假设斯顿夫的观点与他的老师布伦塔诺、胡塞尔以及当代哲学家的观点相一致,情绪本质上是有意识或仅仅是信仰和欲望的精神状态的表现。如果这个假设是正确的,那它会对情绪状态的本质问题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对于情绪意向性的意义仅仅受到当代心理学家的粗略关注,在最近的认知―情绪讨论中没有发挥作用。可能是由于大多数的当代心理学家,甚至是认知取向的心理学家假设意向性的意义不是内在的而是派生的,也就是说,这个特质归于大多数的情绪实体仅仅与它们的认知评估有关。虽然现在斯顿夫所提出的情绪意向性有待解决,鉴于认知―情绪理论的重要性,它将会获得更多的关注。

3 对斯顿夫的评价

首先,斯顿夫原为哲学家,他为了哲学的兴趣而成为心理学家。他有音乐家的天赋,又把这些兴趣服务于心理学。他能够成为实验者,是由于哲学的信仰,而不是气质所造就的。在就职柏林实验室主任期间,致力于实验心理学的事业,如录音档案的建立,儿童心理学协会的创办。就个人成就而言,他是一个赞同实验主义的意动心理学家和音乐心理学家。斯顿夫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机能,同时又企图调和意动心理学和内容心理学的对立。他的主张为屈尔佩的内容与机能的二重心理学的先导,并为科勒和考夫卡建立实验的现象学和格式塔学派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撰写有关音乐和声学方面论著的同时,斯顿夫也搜集了世界各地原始音乐的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创设了研究中心。他出版了有关情绪理论的文章和著作,试图把情感还原成感觉。因此,斯顿夫是除了冯特之外的,试图扩展心理学研究范围的德国心理学家。

第5篇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包括三大内容:积极的情感、积极的人格和积极的社会,其应用主要集中在治愈抑郁、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教育研究的实践当中。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力量;幸福感;积极心理治疗理论

1积极心理学理论简述

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MartinE.P.Seligman挑战行为主义,在狗的电击实验基础上提出习得无助理论。之后,受5岁女儿的启发,从习得无助转向习得乐观的研究,发现不仅无助可以习得,乐观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乐观研究推动了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的理论和实践发展。1996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把建立积极心理学作为学会的一大任务,认为在关注个体心理疾病和痛苦的同时,心理学更应强调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的直接目的是找到人性积极方面的现象世界背后的规律。具体来讲,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积极的一面,致力于提高普通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个人、团体和社会的繁荣,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层面:首先,在主观层面上,研究各种积极情感体验的作用和其产生发展的机制,目的是促进人的积极体验,提高幸福感。其次,在个人层面上,研究爱、勇气、创新、理想等积极人格特质的作用及形成过程,其中重点探究个体产生积极行为的能力和潜力。最后,在群体层面上,既研究国家法律法规等积极的社会大系统,也研究家庭、学校等积极的小系统。例如,探究怎样建立民主制度,如何形成平等和谐的社区环境,又怎样为个体创建自由成长的良好社会资源和健康的家庭环境。在研究方法方面,积极心理学主要采用传统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一些实证主义方法,如调查研究法、比较法、实验法、因素分析法等。但在方法的具体应用上,积极心理学的态度更宽容、更灵活,只要对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有用,不管是非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还是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它都接受,如采用演绎推理研究人的“积极”的进化及发展,用文化解释学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2三种重要的积极品质

2.1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subjectwell-being,SWB)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根据自设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和身处社会状况评价的综合性指标之一,它包括人们常说的幸福、安宁和生活满意度等。主观幸福感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和整体性三个特点,包括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两种基本成分,以及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维度(孙虎林,2012)。目前,国外研究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描述主观幸福感相关的人口统计项目;第二阶段是探究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及其理论;第三阶段探索主要的研究方法。而我们国内21世纪以来也掀起一股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潮,尹华站等人(2012)通过对国内十年主观幸福感的文献研究分析发现: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数量持续增加,其研究内容也不断深化和贴近实践运用,主要内容包括介绍主观幸福感、编制测验、分析影响因素和应用实践等四个方面,研究重心逐渐由介绍转向影响因素分析和实践应用。

2.2性格优点

性格优点(CharacterStrengths)是指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而反映出来的一组积极人格特质。性格优点的测量一般采用量表,早先研究者有开发性格优点量表(VIA-IS)和青少年的性格优点量表(VIA-Youth)。由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无法使用这些自陈量表,后来研究者又提出一种新的方法,主试让父母先自由描述孩子的人格特点,再通过分析父母的描述内容来了解儿童的性格特点。Seligman和Peterson(2004,2005)在跨文化研究中,把24种性格优点归类为六种核心美德:智慧、勇气、人性、正义、节制和超越。此后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跨文化研究,发现在不同文化中性格优点存在普遍性,并且与优良表现、主观幸福感以及创伤后成长具有显著正相关。此外,个体性格优点的发展和表现也可能受遗传、年龄、性别以及个体的的影响(张宁,张雨青,2010)。但是目前关于性格优点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影响因素和关系的探讨,而对其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仍处在萌芽阶段,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揭示遗传所赋予个体的积极特质,并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样本的代表性,例如把测验、观察和访谈等方法结合使用。

2.3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的文献中。2004年Luthans以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观点为框架,在分析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特点和区别后,提出了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积极心理资本”概念,使人们开始关注心理资本及其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总的来说,心理资本是指个体所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源,它包括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四个方面,这些成分都类似于状态的积极心理力量(仲理峰,2007)。心理资本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构成了个体所拥有的可以客观测量、投资开发和有效管理的人力资源(阎巍,2009),只是相对个人而言,心理资本表现得更为内隐。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心理资本,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发现,心理资本对领导和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等具有积极影响,对离职意向和旷工等具有消极影响。心理资本给组织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对于员工自己,应该通过参加拓展训练等活动,不断认识和提升自我,激发自我潜能,做自信、乐观、坚韧、勇于创新的人;对于领导者,应该从心理学角度拓宽管理视野,掌握帮助员工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引导员工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工作,激发团队活力,提升工作绩效;对于企业,需要拥有出色的企业精神、团队文化,培养拥有优秀心理资本的领导和员工。

3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可以说,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它因批判传统心理学强调消极病态心理而产生,其研究方法又积极接纳传统心理学中的实证方法。它体现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首先,心理学的功能在积极心理学中较传统心理学更为完善。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积极心理学强调对人性积极面和价值的研究,将研究范围从对病态人群的治疗拓展至对大多数健康的普通人心理的积极建设,从关注个人层面的良好发展拓宽至群体和社会团体的积极构建;在研究方法上,也更加宽容,整合了所有促进积极力量研究的方法。其次,积极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积极应用。在临床心理学领域,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进行临床心理干预称为“积极心理学疗法(Positivepsychotherapy,PPT)”。PPT能够有效改善抑郁障碍,提升幸福感,尤其是与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效果更佳;相比普通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个体PPT对重度抑郁患者的症状消除有更多疗效,而团体PPT对轻中度抑郁患者有显著的效果。在教育领域,积极心理学被运用于户外教育和辅导心理学中,对挖掘学生潜能和提升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心理资本是积极心理学与组织管理相结合的最好的管理理念,是组织最强有力的竞争力。然而,积极心理学在其短暂的发展历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理论基础单薄,理论体系不够完整;

(2)表现出一定的话语权,即否认消极的价值和功能;

(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抽样主要集中在成人,缺少有说服力的纵向研究;

(4)和早期心理学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的脱节;

(5)目前在中国本土化研究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必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4结语

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完善,更是一门新思潮的科学。尽管近几年对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研究越来越热,但完善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以及拓展和深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28(2):402—405.

[3]孙虎林.文科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情绪智力的关系[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137—138.

[4]尹华站,苏琴,黄希庭.国内十年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内容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5):100—105.

[5]张宁,张雨青.性格优点:创造美好生活的心理资本[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1161—1167.

[6]仲理峰.心理资本研究评述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482—487.

[7]阎巍.心理资本的界定与特点[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9):90—91.

[8]Peterson,C.,Park,N.,&Seligman,M.E.P..Assess-mentofcharacterstrengths.InG.P.Koocher,J.C.Norcross,&S.S.Hill,III(Eds),Psychologists’deskreference[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5.

第6篇

关键词:家庭;家庭功能;家庭功能理论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81-01

一、家庭功能的定义

家庭功能的定义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以Beavers、Olson、Shek 为代表的结构取向的定义。另一类定义是以Epstein、Skinner 为代表,主要从执行过程方面来定义家庭功能。

二、结果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

结果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认为,可以根据家庭功能发挥的结果把家庭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有些类型是健康的,有些则是不健康的或是需要家庭治疗和干预的。Olson环状模式理论和Beavers系统模式理论是这一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的代表。

(一)Olson的环状模式理论

该理论于1978年提出,并经过25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主要用于家庭研究、临床评估、训练、婚姻和家庭治疗。它以家庭系统理论为基础,得到描绘家庭功能的3个维度,即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和家庭沟通。该理论假设家庭实现其基本功能的结果与其亲密度和适应性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亲密度和适应性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家庭功能的发挥,平衡型家庭比不平衡型家庭的功能发挥要好;家庭沟通是一个促进性因素,平衡型家庭比不平衡型家庭有更好的沟通。1991年,Olson根据这些研究对自己最初的曲线模型假设进行了修订,将其修改为三维(3-D)线性模型理论。这一线性模型认为,在亲密度和适应性上得分高的家庭的功能是良好的,而得分低的家庭的功能是不良的;虽然曲线和线性模型的假设不同,但两者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冲突。

(二)Beavers的系统模式理论

Beavers等人1977年提出了家庭系统模式理论。他们认为,家庭系统的应变能力与家庭功能的发挥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即家庭系统的能力越强,则家庭功能的发挥越好。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成员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家庭成员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家庭系统也是有个有内在稳定规则的系统,按特定的交往和情感模式运行着。如果发生一些变动如成员自身善状况的变化、成员组成的改变等,家庭会打破“平衡”,家庭系统就必须去面对这种变化进行适当调整。

三、过程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

过程取向的代表理论是Mc 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和Skinner等人的家庭过程模式理论。这两个理论的提出者都认为,对家庭进行类型上的划分在临床实践中并没有用处,对个体身心健康状况和情绪问题直接产生影响的不是家庭系统结构方面的特征,而是家庭系统实现各项功能的过程。

(一)Mc Master家庭功能模型理论

Epstein等人认为,家庭在运作过程中如果没能实现其各项基本功能,就很容易导致家庭成员出现各种临床问题。他们在1978年提出了以家庭系统运作过程为核心的Mc 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该理论假设: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为实现这些基本功能,家庭系统必须完成一系列任务以适应并促进家庭及其成员的发展,实现家庭基本功能和完成基本任务表能力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1)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2)沟通(communication); (3)家庭角色分工(family role); (4)情感反应 (affective response); (5)情感介入(affective involvement); (6)行为控制(behavior control)。根据家庭在上述几个方面的表现,可以明显看出家庭功能发挥良好与否。家庭的各项功能相互配合并维持良好时,个体才能健康成长。

(二)家庭过程模型理论

该理论是Skinner等人于1980年提出的。它把和家庭相关的不同概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全面而清晰的家庭功能的概念与结构。家庭过程模式理论认为,家庭的首要目标是完成各种日常任务,包括完成危机任务。每项任务都需要家庭一起去应对。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家庭及其成员得到成长,并使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得到增进,维持家庭的整体性,发挥好家庭作为社会单位的各项功能。该理论提出了评价家庭功能的7个维度:任务完成、角色作用、沟通、情感表达、卷入、控制和价值观。家庭功能过程模型强调家庭动力和家庭完成任务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谢虹,艾宪淮,朱宝俊.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5):478.

[2]郝玉芳,郝庆英,曾利琴.心血管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1):1-2.

[3]汤晖毅,黄海.青少年疏离感与家庭功能、人格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35-36.

[5]李建明,郭霞.家庭功能的研究现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9):1071-1075.

第7篇

关键词:自杀;心理学;自杀评估;自杀治疗

有相关数据显示,在世界范围内仅2008年死于自杀的大约就有100万人,每年也在以惊人的速度上上升。我国自杀者大约每年有29万人左右,自杀的年均死亡率达到了0.23‰。因此,自杀问题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那么,为什么人们会以自杀的方式来将自己的生命结束呢?这潜在的原因并未得到广泛的关注,这也使得自杀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因此,为了让国内外的同仁对了解自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情况,本文将对自杀的概念、成因、治疗三大方面做出有关研究和评述性的介绍。

一、对自杀的概述

1.解读自杀。自杀,指的是某一个体自愿或者蓄意运用各种手段将自己的生命结束的一种行为。这是包含着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因素的复杂行为。从心理学视角来看,自杀行为是自杀者对死的本能也是其心理长期积累的最终结果。生理学观点认为自杀是一种先天的遗传行为模式。现象学观点认为自杀是一种故意终止生命的存在,进行自我毁灭的行为。现象学观点突出了自杀者的主观故意与客观的毁灭。学者们对于自杀的概念各持己见,至今尚且一个有统一标准。根据很多研究发现,家庭成长环境以及遗传因素等方面对于自杀意识与自杀行为有着较大影响,其中包括家庭的精神疾病、自杀史等各方面的因素。2.自杀心理形成的整个过程。一般来说,自杀者自杀之前会有下列心理过程:首先是自杀动机的形成。当自杀者遇到了困难或是挫折后,他们的内心会很痛苦,为了找到发泄、表达或者解决、逃避等,选择自杀作为解决的方法。第二阶段,是自杀者矛盾冲突心理形成。当他们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之后,思想会徘徊在生死之间,也会在本能与社会规范和道德理念间反复徘徊,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斗争,自杀念头也会随时随地地冒出来。他们的自杀念头也会反映为一种重要的信号以及异于常人的各种行为。最后则是决定自杀。当生死之间的矛盾受到激化之后,反复经过选择之后,甚至表面上出现了正常的假象。第四阶段,自杀的真正实施阶段。自杀者付诸于行动,结束自己的生命。3.自杀的分类。自杀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产生自杀时不同的动机,国内研究者通常会把他们分为抗争惩罚、心理解脱以及寻求关注和要挟等类型;国外学者将其分为:献身式自杀(牺牲)、玩笑式自杀(证明自己)、攻击型自杀(勒索或者报复)、逃避式自杀(摆脱惩罚或悲伤)。

二、分析发生自杀的主要成因

当前,分析自杀成因的理论很多,下文笔者从心理学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分析了自杀形成的主要成因。1.人格特征因素。一些研究表明,自卑、紧张、焦虑、多疑、爱幻想以及与他人缺乏交流等方面特征的人更易产生自杀的念头。另外,内向、自尊心较强、兴奋性低、自律性较差、缺乏情绪稳定性、有精神质倾向的人群也较易产生自杀的念头。还有些人群孤僻、孤独、低落、悲观、自责心较重、消沉等主要特征的人群自杀发生率也较高。2.来自于家庭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家庭的氛围,如果孩子成长的家庭是单亲或者有家庭成员曾自杀、家庭暴力等,他们出现自杀念头以及自杀行为的几率会较正常家庭的孩子高得多。其次是来自于家庭经济情况方面的问题,相关研究证实,人群经济水平较高的自杀念头比收入一般的概率要高出很多。再者就是和家庭教育的方式有关。像成长在专制型的家庭教育模式下的孩子产生自杀意念的概率高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学生。3.社会因素。我国经济和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期,很多社会规范的缺失导致某些人群的行为无法受到公共认知的约束与规范,这些人则是较易走向极端的人群。再者就是社会模仿,传媒对自杀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很多未成年人都没有成熟的心理,往往会轻视轻命去模仿他人的自杀行为。然后就是较大的社会压力,工作学习竞争激烈,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都有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所下降。四是社会隔离,快节奏的工作,人与人的交往减少,往往内心空虚。4.心理因素。有研究表明,人一旦遇到了挫折,若未对其原因进行详细地分析,他们对于事物认知的能力就会降低,这种情况若持续发展便会失去意识,变的容易冲动而且对错不分。他们为了摆脱这种痛苦的意识以及矛盾冲突、恶劣的情绪等,所以选择将自杀死亡作为最简单彻底的手段。另一方面当人与人的行为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人也会产生不和谐的认知,并发生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失衡,压力会变得较大,进而提高了自杀行为发生的概率。

三、自杀的防预和治疗

1.加强筛查力度。要加强筛查的力度,及时的发现具有自杀意念或者自杀倾向的个体,通过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与治疗,并指导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避免他们产生自杀行为。2.大众教育。对普通群众、特殊人群、具有自杀倾向的人进行预防自杀的相关知识的教育。使民众对自杀机制的认知得以提高,对自杀有明确的防范的意识,采取有效的降低心理问题和自杀风险的措施。据大量调查表明,对因抑郁而产生的自杀倾向的发现和治疗是最为及时和有效的方法就是大众教育。3.加强干预治疗。通过干预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自杀行为的复发率,使疗效得到巩固。主要治疗的手段有精神分析疗法、行为主义疗法、认知疗法以及人本主义疗法等。与其他治疗的方法相比,自杀倾向者能够在认知疗法治疗后将复发率会降低至50%以下。4.对自杀主要途径控制的有效方法。自杀者自杀的方法一般都有较强的致死性,因为必须对武器、神经麻痹药物以及剧毒类药物加强控制与限制,使致死性高的自杀率有效降低。

作者:赵锴文 单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晓炜.自杀行为的心理学综述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01).